KT0801数字调频发射器
调频发射器
目录1. 设计题目 (1)2. 实践目的 (1)3. 设计要求 (1)4. 基本原理 (1)4.1FM调制原理 (1)4.2调频方式选择 (3)4.3直接调频方案选择 (3)4.4综合设计 (4)4.5单元电路设计 (6)5. 系统调试 (10)6. 心得体会 (11)7. 参考文献 (12)附录 (12)高频课程设计1. 设计题目调频(或调幅)发射机设计2. 实践目的无线电发射与接收设备是高频电子线路的综合应用,是现代化通信系统、广播与电视系统、无线安全防范系统、无线遥控和遥测系统、雷达系统、电子对抗系统、无线电制导系统等,必不可少的设备。
本次设计要达到以下目的:1. 进一步认识射频发射与接收系统;2. 掌握调频(或调幅)无线电发射机的设计;3. 学习无线电通信系统的设计与调试。
3. 设计要求1. 发射机采用FM 、AM 或者其它的调制方式;2. 若采用FM 调制方式,要求发射频率覆盖范围在88-108MHz,传输距离>20m;3. 若采用AM 调制方式,发射频率为中波波段或30MHz 左右,传输距离>20m ;4. 为了加深对调制系统的认识,发射机建议采用分立元件设计;(采用集成电路的设计方法建议作为备选方案;)5. 已调信号通过AM/FM 多波段收音机进行接收测试。
4. 基本原理4.1FM 调制原理载波()t w U t u c cm c cos )(=,调制信号()t u Ω;通过FM 调制,使得)(t u c 频率变化量与调制信号()t u Ω的大小成正比。
即已调信号的瞬时角频率()()t u k w t w f c Ω⋅+=已调信号的瞬时相位为()()t d t u k t w t d t w t t f c t ''+=''=⎰⎰Ω)(00ϕ实现调频的方法分为直接调频和间接调频两大类。
1.1 直接调频直接调频的基本原理是利用调制信号直接控制振荡器的振荡频率,使其反映调制信号变化规律。
SOC芯片
一、全数字调频立体声发射IC (KT0801/KT0803)全集成DSP调频立体声发射器KT0801高集成,低成本零外部元件微型封装(4mmx4mm24-pin QFN)芯片硬件/软件界面简单,易于集成同一方案支持全世界标准高性能,低功耗无需精密外部元件及调试,运用数字信号处理DSP技术达到卓越的性能指标全集成CMOS技术无铅产品(符合欧盟RoHS标准)高品质音频主要性能指标达到或超过专业FM发射设备所有频道均性能稳定高信噪比(SNR>68dB)低失真度(THD<0.1%)低EMI(对邻台和手机通讯无干扰)灵活的工作方式数字可调覆盖全球范围(76-108MHz,100KHz步进),支持全世界各国标准数字可编程输入增益控制,提供软开关控制与静音功能宽工作电压范围1.6~3.6V内置LDO,无需外置直流电压转换器芯片控制使用支持工业界通用的I2C接口低功耗工作电流低于12.6毫安待机电流低于1微安KT0801射频高端数字方案适用于以下SoC产品开发车载MP3音频发射器/汽车电视PMP/MP4音乐手机GPS语音导航调频接收机及调频收发器(combo)立体声无线收发系统(iPod,电视,电脑,DVD,CD,无线耳麦)固定电话无线发射器高档无线玩具/游戏机PDAs婴儿监护保安监听二、捷顶FM发射芯片AS6001据称该芯片据称拥有业内最低的功耗,该系列芯片对输入的双声道模拟音频信号以FM方式调制,然后以标准的FM广播频率发射。
为了能更为适合便携式音频应用,该系列芯片除提供业内通用的SSOP封装外,还提供仅4mm×4mm的小型QFN封装。
在最大110dBuV发射功率下,电流消耗仅为16mA。
该系列芯片输入电压为1.8V至4V,内置的电源管理功能可简化供电设计。
其内置软关断功能,关断时的待机电流小于10μA。
AS6001采用串行控制方式,在MCU操作下,其发射频率可在87MHz至108MHz范围内以0.1MHz精度连续调节。
FM调频发射器一
课程设计报告课程名称:电子技术课程设计设计题目: FM调频发射器系别:机电工程系专业班级:商检#班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设计时间: 2010-11-30机电工程系课程设计任务书目录1、选题的意义 (3)2、FM调频发射器的设计 (4)2.1、设计的目的和任务 (4)2.2、参数的选择 (4)3、FM调频发射器的工作原理及分析 (5)3.1、FM调频发射器的工作原理 (5)3.2、元器件的选用 (6)3.3、FM调频发射器的制作 (6)4、信号发射器的发展 (11)5、总结与体会 (13)参考文献 (13)课程设计综合成绩评定表 (14)1、选题的意义FM调频发射器是一种在短距离使用FM广播进行调频发射,让所有在有效距离内的FM接收设备能够在指定频段内,接受到发射器所发射的信号,该发射器做为短距离的音频信号共享设备。
FM调频发射器外形时尚,多颜色可选,体积小巧,四频段可调,具有超强调频信号发射以及超强抗干扰能力,确保原声发射。
FM调频发射器具有微调功能,频段设定一致后,也可对发射效果进行微调,确保音质完美,FM调频发射器可以超远距离发射接收,保守12米距离,便捷移动使用,超长时间电量使用,FM调频发射器使用2节七号电池,连续使用20小时另外,FM调频发射器还有一个3.5毫米标准耳机插头,可与多种音频设备连接(MP3/PDA/CD/DV/移动DVD/笔记本电脑等)与任何FM调频接收系统,无线连接-车载FM广播系统/家庭音响FM广播系统/个人、学校、行业等FM调频接收设备。
FM调频发射器将音源所播放的音频文件信号,在这些FM调频设备上进行完美接收播放。
无线广播,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只要用台小小接收机就能耳听八方、纵横全球。
家里的电视机、收音机,车里的汽车收音机,校园里的语音无线耳机等都是无线广播的接收机,大家天天在用。
图1所示为我们常用的收音机。
图1 常用收音机2、FM调频发射器设计2.1、设计的目的和任务1.目的:(1)了解FM调频发射器的发射过程(2)了解FM调频发射器的应用(3)了解调制、调幅、调频、调谐、解调、电谐振在电磁波发射、接收过程中的作用(4)通过电磁波的产生、发射、接收过程及基本电路的简单分析,领会无线电波在现实生活中、生产中的作用2.任务:(1)分析无线电波的工作原理并画出其相应的电路图(2)设计要求及参数的选择(3)设计要求(4)画出电路原理图(或电路仿真图)(5)元器件及参数选择(6)电路仿真及测试2.2参数的选择:(1)电源电压VCC 2.7V-3.6V(2)最大工作电流IC 32mA(3)FM发射频率Fr FM 88.0-108.0MHZ(4)最大射频功率Pmax 115dBuV(5)立体声分离度Ss 35dB(6)负载频抑制SCR 50dB(7)滤波器-3dB低端Af1 25HZ(8)滤波器-3dB高端AFH 16KHZ(9)调制频偏FM 68.25KHZ(10)音频相应平坦度RF(30HZ-15KHZ)±1.5Db(11)输入阻抗Ri 56kOhm(12)音频输入幅值Vain 350mVp-p3、FM调频发射器的工作原理及分析3.1、FM调频发射器的工作原理图3-1 电路原理图工作原理:如图3-1中,Q1是共发射极变压器耦合振荡电路:负载是变压器T的初级线圈,集电极输出信号经T耦合后,由次级C1送给基极,构成正反馈,起振。
课程设计之多功能调频发射器
题目:多功能调频发射器目录第一章设计要求 (1)第二章设计方案 (1)第一节器件选择………………………………‥1第二节实现环境 (2)第三章设计原理 (3)第一节原理说明 (3)第二节电路中部分元件参数的计算 (3)第四章设计成果 (5)第一节调式 (5)第二节总结 (6)第五章参考文献 (6)第六章附录 (6)第一章:设计要求1、发射机功率PA≥100mw2、负载电阻Rol=75欧姆3、开阔地传播距离S>100米4、发射机工作频率Fc=88MHZ—108MHZ5、调频信号幅度U=1V时,最大频偏△Fm=20KHZ第二章:设计方案第一节:器件选择发射器所用元器件列表出于成本的考虑,我决定在这次的课程设计中采用简单而有效的电路图来完成发射机的制作。
根据我设计的原理图,通过向老师咨询和在网络上搜寻,经过价格和性能上的对比我最终决定选用一块由三星公司出产的NPN型9018三级管作为核心器件。
因为它是一种低功率高频率器件,其特征频率可达到1100MHZ这样它可以很好的起放大和振荡的作用,使我可以节约一块音频放大的三极管,而且它对电源电压变化和环境温度变化具有稳定的振荡和小的频率漂移,相比之下如果采用9014三极管,它不仅需要低压和低噪声的环境,还需要和9015组成互补电路。
这样无形之中就增加了制作的成本。
MIC是驻极体话筒,它的作用就是感应空气中声波的微弱振动,并输出跟声音变化规律一样的电信号。
我选用的是灵敏度较高的话筒,一般可以输出几十毫伏以上的音频信号,这个信号足以调制下一级的高频振荡信号的频率。
R1是MIC驻极话筒的偏置电阻,有了这个电阻,话筒才能输出音频信号,这是因为MIC话筒内部本身有一极场效应管放大电路,用来阻抗匹配和提高输出能力等作用。
注意:话筒不要选灵敏度太高的话筒,否则容易出现声反馈,出现自激叫声。
C2是音频信号耦合电容,将话筒感应输出的声音电信号专递到下一级。
C3是Q9018的基极滤波电容,一方面滤除高频杂音,另一方面让Q9018的高频电位为0,对50MHz以上的高频电路来说,Q9018是一个共基极放大电路,这是最后能形成振荡的基础。
高频课程设计报告_调频发射机
高频课程设计报告_调频发射机目录1. 内容概述 (2)1.1 课程背景 (3)1.2 报告目的 (3)1.3 报告结构 (4)2. 调频发射机概述 (5)2.1 调频通信原理 (6)2.2 调频发射机组成 (7)3. 调频发射机设计要求 (8)3.1 系统指标 (10)3.2 性能要求 (11)4. 设计方案与实现 (11)4.1 发射机结构设计 (13)4.2 高频电路设计 (14)4.3 调制和解调电路设计 (15)4.4 电源模块设计 (17)5. 调试与优化 (19)5.1 测试方法 (21)5.2 调试过程 (22)5.3 性能优化 (23)6. 测试结果与分析 (25)6.1 发射功率 (26)6.2 频谱纯度 (27)6.3 调制质量 (28)6.4 系统稳定性 (30)7. 结论与展望 (31)7.1 设计总结 (32)7.2 存在问题 (34)7.3 未来改进方向 (35)1. 内容概述本报告详细介绍了调频发射机的高频课程设计,围绕其工作原理、设计要点、实现路径以及未来改进方向展开深入探讨。
从调频发射机的基本原理出发,我们讨论了信号调制、载波频率的调整以及功率放大等关键技术点。
报告紧密结合实际工程需求,详尽阐述了调频发射机的工作著魔步骤和各个模块的功能设计,包括射频前端、调制器、功率放大器等核心部件。
在分析过程中,我们考虑了复杂信号环境下的抗干扰性设计,确保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和清晰度。
通过对调频发射机的仿真和数据分析,本报告优化了不同负载条件下的性能表现,为实际生产提供了有效的理论支持。
本课程设计报告还包括了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遇到的挑战和解决方案,同时讨论了调频发射机在现代无线通信技术中的应用及其市场潜力。
报告最后展望了的未来科技发展趋势,提出了进一步提升调频发射机性能的潜在技术和创新方向。
通过本报告的学习与应用,读者能够获得关于高频调频发射机设计过程的全面了解,并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调频无线话筒发射电路分析
调频无线话筒发射电路分析小功率语音调频发射电路广泛应用于无线话筒(无线麦克风)、无线教学扩声器、无绳电话及对讲机等设备。
专业调频无线话筒发射器电路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它综合了本模块各单元电路知识,通过学习掌握调频发射基本组成与原理。
无线话筒因摆脱了传输电缆的束服,使用灵活方便而被广泛采用。
其基本组成框图如图2-3-14所示,实物如图2-3-15所示。
图2-3-14 一种调频无线话筒发射电路组成框图图2-3-15 调频无线话筒发射器由于调频占用频带较宽,国内典型的调频无线话筒工作频率常选在甚高频VHF频段的169-260MHz和特高频UHF频段690-960MHz上。
这里介绍的无线话筒工作在甚高频VHF的180-260MHz。
下面结合附录调频无线话筒电原理图分析图2-3-14中各部分的作用:1.音频放大部分话筒音频放大选用MC358集成运放,因领夹话筒线也作发射天线,L1、L2为隔离高频信号的电感,对音频信号感抗较小可视为短路,C1为预加重电容,进行高频提升。
2.压缩电路压缩扩展是一种依靠“掩蔽”效应来提高无线系统信噪比的双重音频处理过程。
它由DBL5020专用信号处理IC电路实现音频信号的压缩,压缩比率为2:1,在接收机中的扩展器以1:2的反比率放大以恢复音频信号的原始动态。
压缩扩展电路用于提高无线话筒系统的信噪比。
3.音码电路在无线话筒发射音频信号的同时,加入一个听不见的32KHz超声波导频信号。
由32kHz晶体Y2和MC358集成运放组成超声波振荡器。
接收机中的静噪电路能识别这个导频信号,接收机只有在检测到这个导频信号时才输出音频,从而有效的防止来自其他发射器的无用信号、噪声以及来自无线话筒电源通断时产生的射频噪声。
业界常称此导频信号为音码。
4.锁相环压控振荡调频电路无线话筒要保证在温度、湿度、供电电压、振动、冲击等各种环境因素变化下稳定工作和获得良好的音质,发射机的载波频率稳定度是最重要的基本条件。
KT Micro超小封装FM发射芯片
KT Micro 超小封装FM 发射芯片
KT Micro 超小封装FM 发射芯片KT0806,适合手持应用
近日,KT Micro, Inc. 宣布已量产一款超小封装的调频(FM)发射芯片KT0806,以满足手机和其他手持电子产品客户用调频信号来分享音乐的需求。
目前调频FM 发射芯片在GPS 和PMP 产品中得到广泛的应用,近来在手机市场上也出现了明显的需求。
随着手机不断集成更多的功能,如FM 接收、MP3 播放和GPS 导航等,它将逐渐取代MP3/4 播放器和GPS 导航仪,成为个人娱乐的中心。
调频信号的播放和接收作为短距离无线通讯(NFC)的
一种实现方式,给手机音乐分享和GPS 语音导航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特别是近年来国内汽车市场的巨大增长,利用高品质的车载广播系统来接收短距离的调频发射信号,包括MP3 音频或者GPS 导航信息,正被普遍应用。
国际一线手机品牌的诺基亚N 系列机型,比如N78/79/85/96,都带有FM 发射功能,其音质如同立体声调频广播一样清晰,软件界面简单,已得到了客户的广泛认同。
KT Micro 从2007 推出第一代FM 发射芯片KT0801 以来,凭借产品出色的性能和高集成度,在FM 发射芯片市场上取得领先的市场份额。
这次推出该款调频发射芯片KT0806 具有更小的封装(QFN3x3)和更大的发射功率,它拥有双通道20 位ΔΣ音频ADC、高保真的数字音频信号处理器(DSP)以及一。
KT0801
Monolithic Digital Stereo FM Transmitter Radio-Station-on-a-Chip™KT0801Xtal1 Xtal2FeaturesProfessional Grade System-on-a-Chip (SoC) HighFidelity Stereo Audio FM Transmitter: SNR ≥ 68 dB Stereo Separation > 50dB International compatible 76MHz ~ 108MHz Minimal External Component Requirement: Crystal optional (in lieu of direct feeding of an external clock) Ultra-Low Power Consumption: < 12.6 mA operation current < 1 µA standby current Dual Reference Clock Setup: Supports both 7.6MHz and 15.2MHz Small Form factor: 24-pin 4x4x0.9 mm QFN (Pb-free and RoHS Compliant) Simple Interface: Single 1.8V (in lieu of 1.6~3.6V regulator feed) 2 Industry standard 2-wire I C MCU interface compatible Advanced Digital Audio Signal Processing: On-chip 20-bit ΔΣ Audio ADC On-chip DSP core On-chip 24dB PGA Automatic calibration against process and temperature On-Chip LDO (low-drop-out) regulator: Accommodates 1.6V ~ 3.6V supply Programmable transmit level Programmable pre-emphasis (50/75 µs)Left InPGA/ADCKTAT0801 Block DiagramXTALPre-Emph KTM proprietary Frequency Synthesizer & FM modulatorDigital MPXRight InPGA/ADCPre-EmphChannel SelectorSDA SCLI2C Control Register Bandgap & ReferenceRF Power AmpCalibrationRF OutFigure 1: KT0801 System DiagramGeneral DescriptionThe KT Micro KT0801 Monolithic Digital FM Transmitter is designed to process high-fidelity stereo audio signal and transmit modulated FM signal over a short range. The modulated stereo FM signal can be intercepted and played back using any FM radio worldwide. The KT0801 features dual 20-bit ΔΣ audio ADCs, a highfidelity digital stereo audio processor and a fully integrated radio frequency (RF) transmitter. An on-chip low-drop-out regulator (LDO) allows the chip to be integrated in a wide range of low-voltage battery-operated systems with power supply ranging from 1.6V to 3.6V. The KT0801 is configured as an I2C slave and programmed through the industry standard 2-wire MCU interface. Thanks to its high integration level, the KT0801 is mounted in a generic 24-pin 4x4 QFN package and only requires a single low-voltage supply and a small-form-factor crystal (7.6MHz or 15.2MHz) or an external clock to operate. No external tuning is required that makes design-in effort minimum.ApplicationsMP3 Players Cellular Phones PDAs Portable Personal Media player Laptop Computers Wireless SpeakersRev. 1.0Information furnished by KT Micro is believed to be accurate and reliable. However, no responsibility is assumed by KT Micro for its use, nor for any infringements of patents or other rights of third parties which may result from its use. No license is granted by implication or otherwise under any patent or patent rights of KT Micro.KT Micro Inc., 30211 Avenida De Las Banderas, Suite 200, Rancho Santa Margarita, CA 92688 Tel: 949.766.6744 Fax: 949.766.6745 Copyright ©2006, KT Micro Inc.KT0801Operation ConditionTable 1: Operation Condition Parameter Symbol Operating Condition Min Typ 1.8V Analog Supply1 VDD Relative to GND 1.6 1.8 IO/Regulator Supply IOVDD Relative to GND 1.6 Operating Temp TA Ambient Temperature -30 25 Note: 1. When LDO enabled, no external voltage should be applied to this 1.8V supply. Max 2.0 3.6 85 Units V V °CSpecifications and FeaturesTable 2: FM Transmitter Functional Parameters (Unless otherwise noted TA = -30~85 oC, IOVDD=1.6~3.6 V with LDO enabled, Fin = 1 kHz) Parameter Symbol Test/Operating Min Nom Condition FM Frequency Range Ftx Pin 19 76 Current Consumption IVDD Pin 1 with PA (power 10 amp.) at default power mode Standby Current Istand Pin 1 0.1 Signal to Noise Ratio SNR Vin = 0.7 Vp-p, Gin = 0 68 Total Harmonic Distortion THD Vin = 0.7 Vp-p, Gin = 0 0.1 Left/Right Channel Balance BAL Vin = 0.7 Vp-p, Gin = 0 -0.2 Stereo Separation (Left<->Right) SEP Vin = 0.7 Vp-p, Gin = 0 50 60 Sub Carrier Rejection Ratio SCR Vin = 0.7 Vp-p, Gin = 0 Input Swing1 Vin Single-ended input 0.3 PGA Range for Audio Input Gin -12 0 PGA Gain Step for Audio Input Gstep 4 Required Input Common-Mode Vcm Pin 4, 6 0 0.8 Voltage when DC-coupled Power Supply Rejection2 PSRR IOVDD = 1.9 ~ 3.6 V 40 Ground Bounce Rejection2 GSRR IOVDD = 1.9 ~ 3.6 V 40 Input Resistance (Audio Input) Rin Pin 4, 6 120 150 Input Capacitance (Audio Input) Cin Pin 4, 6 0.5 0.8 Audio Input Frequency Band Fin Pin 4, 6 20 Transmit Level Vout Spectrum analyzer (50 93 99 Ω) Channel Step STEP 100 Pre-emphasis Time Constant Tpre SIG_PROC<1> = 1 50 SIG_PROC<0> = 0 75 Crystal/External Clock CLK Dual-frequency setup 7.6 or 15.2 2-wire I2C Clock SCL Pin 17 0 100 High Level Input Voltage VIH Pin 3, 9, 10, 12, 13, 16, 0.75 x 17, 24 IOVDD Low Level Input Voltage VIL Pin 3, 9, 10, 12, 13, 16, - 0.25 17, 24 Notes: 1. Maximum is given on the condition of PGA gain = -12dB. 2. Fin = 20 ~ 15k Hz.PRELIMINARYMax 108 12.6 1 0.2 -60 1.2 12 1.8 180 1.2 15k 104 400 IOVDD + 0.25 0.25 x IOVDDUnits MHz mA μA dB % dB dB dB VRMS dB dB V dB dB kΩ pF Hz dBµV kHz µs µs MHz kHz V VCopyright ©2006, KT Micro, Inc.KT0801Package and Pin ListA 24-pin QFN package is used. The chip IO pin-out is listed in Table 3. Table 3 KT0801 Pin-Out Pin Index Name 1 IOVDD 2, 14, 18, VDD 22 3 HF 4 5, 11, 15, 20, 21 6 7 8 9 10 12 13 16 17 19 23 24 INL GND INR NC1 NC2 SW1 SW2 RSTB ADDR SDA SCL PA_OUT XI XO/RCLK I/O Type Power Power Digital Input Analog Input Ground Analog Input N/A N/A Digital Input Digital Input Digital Input Digital Input Digital I/O Digital I/O Analog Output Analog I/O Analog I/O Function 1.6~3.3V external logic IOVDD or Regulator high supply input. 1.8V supply. No external voltage shall be applied with regulator enabled. All four pins shall be shorted on the PCB. “1” to enable 15.2MHz XTAL mode. Default “0”, 7.6MHz XTAL mode. Left channel audio input. Ground. Right channel audio input. Reserved. Do not connect. Reserved. Do not connect. Control bit. Chip enable, supply mode and clock source. Control bit. Chip enable, supply mode and clock source. Reset (active low). Set the 4th I2C address bit (MSB being the 1st bit). Serial data I/O. Serial clock input. FM RF output. Crystal input. Crystal input or external reference clock input.PRELIMINARYCopyright ©2006, KT Micro, Inc.KT0801PA_OUTXO/CLK24VDD22GND21GNDXI232019 18 17PRELIMINARYIOVDD VDD HF INL GND INR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Top View16 15 14 13VDD SCL SCA GND VDD ADDRFigure 2: KT0801 Pin-out: 4x4 24-Pin QFN Package.Copyright ©2006, KT Micro, Inc.NC1NC2SW1SW2GNDRSTBKT0801I2C Compatible 2-Wire Serial InterfaceGeneral DescriptionsThe serial interface consists of a serial controller and registers. An internal address decoder transfers the content of the data into appropriate registers. Both the write and read operations are supported according to the following protocol: The write operation is accomplished via a 3-byte sequence: Serial address with write command Register address Register dataPRELIMINARYThe read operation is accomplished via a 4-byte sequence: Serial address with write command Register address Serial address with read command Register data RANDOM REGISTER WRITE PROCEDURE S 0 1 1 x 1 1 0 WA 7 bit address START condition A data Acknowledge AP STOP condition Acknowledgeregister address Acknowledge WRITE commandRANDOM REGISTER READ PROCEDURE S 0 1 1 x 1 1 0 WA 7 bit address START condition AS 0 1 1 x 1 1 0 R A 7 bit address Acknowledge AP data Acknowledge READ condition NO Acknowledge STOP condition Figure 3: Serial Interface Protocol The x is the optional 4 MSB bit address code that is set by the ADDR pin and is provided to allow a dualtransmitter-single-controller configuration that will enable multi-channel surround sound applications. ADDR must be externally tied to ground or IOVDD for low or high setup, respectively. The serial controller supports slave mode only. Any register can be addressed randomly.thregister address Acknowledge WRITE commandSlave Mode ProtocolWith reference to the clocking scheme shown in Figure 4, the serial interface operates in the following manner:Copyright ©2006, KT Micro, Inc.KT08018-bit Slave Address & R/W8-bit DATAAcknowledge Start CondtionAcknowledge Stop CondtionPRELIMINARYFigure 4: Serial Interface Slave Mode Protocol A START condition is defined as a HIGH to LOW transition on the data line while the SCLK line is held high. After this has been transmitted by the controller (Master), the bus is considered busy. The next byte of data transmitted after the start condition contains the address of the slave in the first 7 bits and the 8th bit tells whether the master is receiving data from the slave or transmitting data to the slave. When ADDR is set to “0” (i.e. tied to ground), the I2C write address is 0x6C and the read address is 0x6D. Data transfer with acknowledge is obligatory. The transmitter must release the SDA line during the acknowledge pulse. The receiver must then pull the SDA line LOW so that it remains stable during the HIGH period of the acknowledge clock pulse. A receiver that has been addressed is obligated to generate an acknowledge signal after each byte of data has been received.Register BankThe register bank stores channel frequency codes, calibration parameters, operation status, mode and power controls, which can be accessed by the internal digital controller, state machines and external micro controllers through the serial interface. All registers are 8 bits wide. Control logics are active high unless specifically noted.CH_SEL0 (Address: 0x00, Default: 0x81)Bits Type Default Label Description CHSEL[7:0] FM Channel Selection[7:0] 7:0 RW 0x81 CHSEL[10:0] definition : Channel selection code. 0 to 108 MHz with 100 kHz step. 0x000 corresponds to 0Hz; 0x001 corresponds to 100 kHz, and so on.CH_SEL1 (Address: 0x01, Default: 0x03)Bits 7:6 Type RW Default 0x0 Label RFGAIN[1:0] Description Transmission Range Adjust 00: Lowest Range 01: Low Range 10: High Range 11: Highest RangeCopyright ©2006, KT Micro, Inc.KT0801Bits 5:3 Type RW Default 0x0 Label PGA[2:0] Description Input Audio Gain Control 111: 12dB 110: 8dB 101: 4dB 100: 0dB 000: 0dB 001: -4dB 010: -8dB 011: -12dB FM Channel Selection[10:8]2:0RW0x3CHSEL[10:8]SIG_PROC (Address: 0x02, Default: 0x00)PRELIMINARYBits 7:4 3Type RW RWDefault 0x0 0Label NA MUTE2RW0PLTADJ1 0RW RW0 0NA PHTCNSTDescription Reserved Software control of Mute 1: MUTE Enable 0: MUTE Disable Pilot Tone Amplitude Adjustment 1: Amplitude high 0: Amplitude low Reserved Pre-Emphasis Time-Constant Set 1: 50uS (Europe, Australia) 0: 75uS (USA, Japan)PA_PWR (Address: 0x13, Default: 0x00)Bits 7 Type RW Default 0 Label PA_HI_PW Description PA (Power amplifier) power (combined with CH_SEL1<7:6> to set up transmission range) 1: Enable high power 0: Disable high power Reserved6:0RW0x0NAChip Enable and Mode Control (Pin SW1 and SW2)There are 2 external Pins SW1 and SW2 (Pin 9 and 10) which enable chip and define the supply voltage level and clock source of the chip. The definition is shown in Table 4. Table 4: Pin SW1 and SW2 vs. Chip Supply and Clock Source Input SW1/2 00 01 10 11 Disabled Bypass XTAL LDO Disabled LDO Enabled N/A Lo-V (1.6~2.0V) Lo-V (1.6~2.0V) Hi-V (1.6~3.6V) Chip Mode Chip Supply Clock Source External External XTAL XTALApplication note 1: In low supply mode (1.6 ~ 2.0V) and operate with LDO disabled, tie SW2 to ground and use SW1 as the chip enable. For high supply mode and operate with LDO enabled, short SW2 to SW1 and use both as chip enable.Copyright ©2006, KT Micro, Inc.KT0801Application note 2: In low supply mode, IOVDD (Pin 1) shall be tied to the system supply which is equal to the logic level “High” from the MCU/system.Typical Application CircuitsThe KTAT08001 can be integrated in a wide range of systems by requiring only a single power supply. Figure 5 shows a configuration with zero external components. Figure 6 and Figure 7 show two typical configurations in 1.8V and 3.3Vsystems, respectively. MCU (1.8V CMOS Logic) I2C POR On/OffPRELIMINARYSDA SCL INL Stereo Audio Line Input INRRSTBSW1 SW2 PA_OUTAntennaKT0801HF Other VDDs IOVDD GND XI XO1.8V7.6MHz ClockFigure 5: Zero external components configuration in 1.8V systems.Copyright ©2006, KT Micro, Inc.KT0801MCU (1.8V CMOS Logic) I2C Optional SDA SCL INL Stereo Audio Line Input INR RSTB SW1 SW2 Antenna POR On/Off33nFKT080133nF Other VDDs IOVDD GND XIPA_OUTPRELIMINARYHF XO 7.6MHz XTAL 15pF1.8V15pFFigure 6: Typical Application configuration in 1.8V systems.MCU (3.3V CMOS Logic) Optional I2C POR On/Off33nF Stereo Audio Line InputSDA SCL INLRSTBSW1 SW2AntennaPA_OUTKT0801INR 33nF Other VDDs 0.1uF IOVDD GND XI HF XO 15.2MHz XTAL 15pF3.3V 15pFFigure 7: Typical Application configuration in 3.3V system.Copyright ©2006, KT Micro, Inc.KT0801Package OutlinePRELIMINARYSymbols A A1 b C D D2 E E2 e L y(MILLIMETERS) MIN NOM MAX 0.80 0.85 0.90 0.00 0.02 0.05 0.20 0.25 0.30 0.19 0.20 0.25 3.95 4.00 4.05 2.65 2.70 2.75 3.95 4.00 4.05 2.65 2.70 2.75 0.5 0.30 0.40 0.50 0.00 0.076Copyright ©2006, KT Micro, Inc.。
调频电台发射器实训报告
一、实训目的1. 了解调频电台发射器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组成;2. 掌握调频电台发射器的调试方法;3. 提高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4. 培养对无线电技术的兴趣。
二、实训内容1. 调频电台发射器的基本原理调频电台发射器是一种利用电磁波将信息传输的设备。
其基本原理是将音频信号调制到高频载波上,通过天线发射出去,接收端接收到电磁波后,再将音频信号从高频载波中解调出来。
2. 调频电台发射器的结构组成调频电台发射器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振荡器:产生高频载波信号;(2)调制器:将音频信号调制到高频载波上;(3)功率放大器:放大调制后的信号;(4)天线:发射电磁波;(5)电源:为发射器提供能量。
3. 调频电台发射器的调试方法(1)检查发射器各部分是否完好;(2)调整振荡器的频率,使其符合调频电台的要求;(3)调整调制器的参数,使音频信号能够有效地调制到高频载波上;(4)调整功率放大器的增益,使发射功率符合要求;(5)测试发射信号的频率、幅度、相位等参数,确保发射质量。
4. 实践操作在实训过程中,我们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1)组装发射器:将振荡器、调制器、功率放大器、天线等部件组装在一起;(2)调试发射器:按照调试方法对发射器进行调试;(3)测试发射信号:使用示波器等仪器测试发射信号的频率、幅度、相位等参数;(4)调整发射器:根据测试结果,对发射器进行调整,确保发射质量。
三、实训收获1. 深入了解了调频电台发射器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组成;2. 掌握了调频电台发射器的调试方法;3. 提高了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4. 增强了对无线电技术的兴趣。
四、实训体会通过本次调频电台发射器实训,我深刻认识到无线电技术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
调频电台发射器作为一种常见的无线电设备,广泛应用于广播、通信等领域。
在实训过程中,我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还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以下是我对本次实训的一些体会:1.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0 kW调频发射机8+1自动切换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Special Technology专题技术DCW1 发射机配置备机要科学合理近年来,我国的调频广播事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播出的节目也日益增多,发射台承担的发射任务和管理难度日益增加。
为了实现广播节目不停播的目的,大多数发射台站会采用1+1(主机+备机)的工作模式,并且主、备机之间可以进行自动切换,但这样的配置资金投入相对较大。
如何科学合理地为各发射机配置备机,是解决安全播出问题的关键。
宁夏广播电视台传输发射中心发射部作为省级一类发射台站,主要承担着8套广播节目的无线发射任务,但承担8套广播节目无线发射任务的调频发射机均为单机播出,安全播出存在隐患。
若采用1+1(主机+备机)的工作模式,不但增加了发射机的数量,占用了有限的机房空间,同时也增大了投资经费。
考虑到多方面的原因,传输发射中心发射部决定利用现有资源对原单机工作模式进行升级改造。
2014年传输发射中心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又购置了1台10 kW宽带调频发射机作为公共备机,将原有的8台10 kW调频发射机与新购置的公共备机,共同组建了10 kW调频发射机8+1自动切换控制系统。
本文就以四川凯腾四方广播电视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KFT系列10 kW调频发射机和8+1系统控制器为例,详细阐述10 kW调频发射机8+1自动切换控制系统的构成及各部分主要功能、该系统的技术特点,重点对该系统的核心部分8+1系统控制器进行分析。
2 10kW调频发射机8+1自动切换控制系统2.1 系统设计思路10 kW调频发射机8+1自动切换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用1台宽带调频发射机为8台调频发射机做备份。
当8台发射机中的某1台发射机出现故障时,能及时有效地将此故障发射机所有信息传送到公共备机的8+1系统控10 kW调频发射机8+1自动切换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席 霞(宁夏广播电视台,宁夏 银川 750004)摘要:随着广播事业的发展,各地发射台站的广播节目越来越多。
宁夏广播电视台传输发射中心发射部主要承担着八套广播节目的无线发射任务,但8台10 kW调频发射机均为单机播出,这样的工作模式无法确保广播节目的安全播出,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FM调频发射器制作资料
调频无线话筒电路图-调频无线话筒制作-自制无线话筒本文介绍一种简单的无线话筒。
可在调频广播波段实行无线发射。
本机可用于监听、信号转发和电化教学。
由于结构简单、装调容易,所以很适合初学者装置。
一、无线话筒的电路图和工作原理图1是调频无线话筒的电路图。
图1无线话筒的电路图驻极体话筒将声音转变为音频电流,加在由晶体管V、线圈L和电容器C1组成的高频振荡器上,形成调频信号由天线发射到空间。
在10米范围内,由具有调频广播波段(FM波段)的收音机接收,经扬声器还原成的声音,实现声音的无线传播。
二、元件的规格和检测方法本机结构简单,包括电池在内,一共才有8只元件。
C1为10PF瓷片电容器C2为10uF电解电容器R为lk 1/8W碳膜电阻k为拨动开关V为高频三极管9018日BM为小型驻极体话筒L为空心线圈。
驻极体话筒灵敏度越高,无线话筒的效果越好。
它的外形和测试方法见图2,对话筒吹气时,万用表指针摆动越大,驻极体话筒越灵敏。
图2 驻极体话筒检测L是空心电感线圈。
用?0.5毫米的漆包线在元珠笔芯上密绕10圈。
用小刀将线圈两端刮去漆皮后镀锡,可点上一些石蜡油固定线圈然后抽出元珠笔芯,形成空心线圈(如图3)。
三、焊接电路图4是调频无线话筒的印刷电路图。
图3 线圈L的绕法图4 印刷电路板1.将各元件引脚镀锡后插入印刷电路板对应位置。
各元件引脚应尽量留短一些。
2.逐个焊接各元件引脚。
焊点应小而圆滑不应有虚焊和假焊。
焊接线圈时,注意不能使线圈变形。
3.用一根长40-60厘米的多股塑皮软线做天线。
一端焊在印刷电路板上,另一端自然伸开。
四、电路的调试1.先检查印刷电路板和焊接情况,应元短路和虚、假焊现象。
然后可接通电源。
2.用万用表直流电压档测量晶体管V基极发射极问电压,应为0·7伏左右。
若将线圈L两端短路,电压应有一定变化,说明电路已经振荡。
3.打开收音机,拉出收音机天线,波段开关置于FM波段,(频率范围为88兆赫至108兆赫)将无线话筒天线搭在收音机上。
几款发射器
几款发射器编者按:本文较详尽地介绍了颇有代表性的几款业余情况下容易制作成功的88~108MHz调频广播范围内的小功率发射电路,其中有简易的单管发射电路,也有采用集成电路的立体声发射电路。
主要用于调频无线耳机、电话无线录音转发、遥控、无线报警、监听、数据传输及校园调频广播等。
单声道调频发射电路图1是较为经典的1.5km单管调频发射机电路。
电路中的关键元件是发射三极管,多采用D40,D5O,2N3866等。
工作电流为60--80mA。
但以上三极管难以购到,且价格较高,假货较多。
笔者选用其他三极管实验,相对易购的三极管C2053和C1970是相当不错的,实际视距通信距离大于1.5km。
笔者也曾将D40管换成普通三极管8050,工作电流有60--80mA,但发射距离达不到1.5km,若改换成9018等,工作电流更小,发射距离也更短, 电路中除了发射三极管以外;线圈L1和电容C3的参数选择较重要,若选择不当会不起振或工作频率超出88--108MHz范围。
其中L1,L2可用0.31mm的漆包线在3.5mm左右的圆棒上单层平绕5匝及10匝,C3选用5-20pF的瓷介或涤纶可调电容。
实际制作时,电容C5可省略,L2上也可换成10-100mH的普通电感线圈。
若发射距离只要几十米,那么可将电池电压选择为1.5-3V,并将D40管换成廉价的9018等,耗电会更少,也可参考《电子报》2000年第8期第五版(简易远距离无线调频传声器)一文后稍作改动。
图1介绍的单管发射机具有电路简单,输出功率大,制作容易的特点,但是不便接高频电缆将射频信号送至室外的发射天线,一般是将0.7--0.9m的拉杆天线直接连在C5上作发射的,由于多普勒效应,人在天线附近移动时,频漂现象很严重,使本来收音正常的接收机声音失真或无声。
若将本发射机作无线话筒使用,手捏天线保灯卸嘌现鼐涂上攵恕?lt;BR>图2为2km调频发射机电路。
本电路分为振荡、倍频、功率放大三级。
调频发射机的设计与实现.doc
调频发射机的设计与实现摘要调频发射机系统采用单片机和BH1415F芯片作主控器件,通过单片机数控预置数据的方式控制BH1415F芯片,从而得到发射频率,并利用BH1415F 内的锁相环将频率锁定并放大发射。
本设计中将单片机控制部分和调频发射部分分开独立设计。
单片机按制部分设有四位LED数码管动态扫描显示功能和外部独立按键,能方便的实时调节并显示发射频率,调节步进为0.1MHz。
调频发射部分能将音频信号通过麦克风输入,经过预加重电路、限幅电路、低通滤波等电路后与由单片机控制产生的载波信号进行调频调制,转换成高质量的FM调频信号再经天线发射出去,在有效发射距离内的调频接收机能在发射频段接收到发射信号。
该设计制作的作品携带方便、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并且硬件电路调试方便。
关键词:调频调制;锁相环;噪声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FM transmitterABSTRACTFM transmitter system adopts single-chip microcomputer and BH1415F chips as a master device,controlled by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numerical control preset data BH1415F chip,transmitting frequency is obtained, and by using BH1415F phase-locked loop frequency locking and amplification in launch.This design will single-chip microcomputer control part and FM launch part separate independent design.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control part is equipped with four LED digital tube dynamic scanning display function and external independent key,can display the transmission frequency, convenient adjusting and adjusting step 0.1 MHz.FM launch part to audio signal through a microphone input,after pre-emphasis circuit,limiter circuit, such as low-pass filtering circuit and is controlled by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after the carrier signal to FM modulation,converted into a hi-fi FM frequency modulation signal and the antenna launch out, can make all within the range of FM receiver receives the signal at the specified frequency point.The design is small and light,strong anti-interference and convenient debugging,etc.KEY WORDS:FM modulation; PLL; noise随着人们对方便快捷的传递信息的需要,过去旧有的调频发射机已经渐渐地跟不上生活的节奏。
陶瓷晶振调频发射电路
陶瓷晶振调频发射电路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陶瓷晶振调频发射电路是一种利用陶瓷晶振器实现调频发射的电路系统。
陶瓷晶振调频发射电路在无线通信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发展潜力。
本文将通过对陶瓷晶振的基本原理和特点以及调频发射电路的原理和应用进行探究和分析,来总结陶瓷晶振调频发射电路的优势,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前景。
陶瓷晶振作为一种常见的振荡器材料,具有稳定性高、体积小、成本低等特点,使其在无线通信领域被广泛应用。
调频发射电路是一种能够在不同频率间进行切换并实现信号调制的电路系统。
将陶瓷晶振与调频发射电路相结合,可以实现无线通信设备中的信号产生和传输。
在本文的后续部分,将首先介绍陶瓷晶振的基本原理和特点。
陶瓷晶振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加电场使陶瓷晶体发生机械振动,从而产生稳定的频率信号。
其特点是频率稳定度高、振荡幅度大、温度稳定性好等。
然后,将详细探讨调频发射电路的原理和应用。
调频发射电路通过对信号进行调制和调频,将其转化为适合无线传输的信号。
调频发射电路具有频率切换快、抗干扰能力强、传输距离远等优势。
经过对陶瓷晶振和调频发射电路的分析比较,可以得出陶瓷晶振调频发射电路的优势。
其频率稳定度高和传输距离远,能够满足无线通信设备对稳定信号的要求。
此外,陶瓷晶振调频发射电路体积小、功耗低、制造成本较低,便于实际应用。
展望未来,陶瓷晶振调频发射电路的发展前景广阔。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领域的拓展,陶瓷晶振调频发射电路有望实现更高的频率稳定度、更快的频率切换速度和更远的传输距离。
此外,随着科技的进步,陶瓷晶振调频发射电路有望与其他相关技术相结合,推动无线通信领域的创新与发展。
综上所述,本文旨在通过对陶瓷晶振调频发射电路的探讨和分析,总结其优势,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前景。
通过本文的阐述,相信读者对陶瓷晶振调频发射电路的相关知识和应用将有更深入的理解。
1.2文章结构1.2 文章结构本文按照以下结构进行论述:1) 引言:介绍文章的背景和研究目的,概述陶瓷晶振调频发射电路的重要性。
1kw全固态中波发射机的调试内容及方法分析
1kw全固态中波发射机的调试内容及方法分析摘要:全固态中波发射机在广播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能够有效改善信号传输的质量状况,降低外在因素对信号的干扰。
相较于传统的发射机而言,该设备的运行性能十分优越,可以满足当前广播信号传输的实际需求,在管理模式和调试方式上也发生了一定改变。
对于1kw全固态中波发射机的科学调试,能够提升设备运行稳定性和安全性,对于广播工作的顺利实施十分关键。
本文将对1kw全固态中波发射机的工作原理和各部分的功能特点加以分析,探索1kw全固态中波发射机的调试内容及方法。
关键词:1kw;全固态中波发射机;调试内容;方法1kw全固态中波发射机是广播系统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在提高广播质量和降低管理难度等方面的作用显著,因此受到业内人士的广泛欢迎。
地面波绕射的方式是发射机传播信号的主要方式,电离层发射传播也较为常见,在两种模式的协同工作下共同保障良好的传输速率和质量,对于信号稳定性的改善作用显著。
但是,随着设备精密性程度的提升,对于设备运行稳定性的要求也在提升,需要通过调试的方式分析各个系统的运行状况及可能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应对措施,防止造成信号中断的情况。
因此,需要明确不同系统的运行原理和特点,同时确定具体的调试内容及针对性方法,提升调试工作的整体水平。
一、1kw全固态中波发射机工作原理功率调试是1kw全固态中波发射机调试工作的主要内容,脉冲调制单元的运行情况是决定调试工作质量的关键。
对于模拟音频调制信号实施平衡输入后,在平衡/不平衡模块作用下实现快速转换,得到单边非平衡信号并实施放大处理和自动增益处理,进而调制72KHz三角波信号【1】。
脉冲信号替代原有的模拟音频调制信号,而且当模拟音频瞬间电平发生改变时,也会导致占空系数的变化。
二、1kw全固态中波发射机各部分的功能特点(一)射频系统频率合成是射频激励板运行中的关键,可以有效接收载频信号以满足中波发射机的运行需求,在广播调幅和并机运行中的作用也十分显著,满足激励信号的切换要求,实现同步广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KT0801数字调频发射器
北京昆腾微电子有限公司
1 面对挑战扬长避短创新突破
近十年中我国半导体市场处于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
我国半导体行业的未来充满机会和挑战。
目前,IC设计公司在市场特别是消费品市场面对着与全球半导体公司、世界一流大厂激烈竞争的环境。
如何能在市场上站稳脚跟,提高公司的生存能力,除了利用我们的成本优势外,技术创新应该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也是极大的推动力。
我们认为创新有两种:一种是本来没有,横空出世,大多数的初创企业追求的是这类的创新,所谓全新的概念、全新的产品、全新的市场;还有一种是发掘现有的不足,推陈出新,这往往会被人忽略,但往往正是机会所在,也是我们这个企业所追求的。
IC产业的特点是竞争非常的激烈,产品生命周期缩短,市场日益细分。
在各个层次上都有很多大大小小的企业,大家的机会是均等的。
关键是如何在竞争中胜出,我们的认识有两点,一是修炼内功,积攒实力;二是认识自身的长处和不足,在市场策略的制定和产品的选取上扬长避短,取得竞争力。
我们的市场策略是:精心选择战场,建立明确的技术优势,寻找技术能力薄弱的对手,尤其是技术老化的公司;努力开发专有技术,建立高技术壁垒,回避标准之争;立足于坚实的市场基础,寻找高速增长潜力的产品及应用,从已存在且快速增长的市场中迅速获利。
在销售和客户服务方面,避免产品的同质化-价格战-市场萎缩的恶性循环;为客户提供全面解决方案和个性化服务,发展客户的潜力,增加客户的价值。
总之,产品创新、质量不断提高、控制成本和客户服务是取得市场的决定性因素。
北京昆腾微电子有限公司(KT Micro)在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视对人才的培养和员工的团队精神,公司有一系列吸引、凝聚人才的政策和措施。
从长远上讲,公司的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只要你能不断地给你的员工创造发展的空间,公司就不会缺乏追随者,公司发展就有活力。
KT Micro具有技术优势,有充足的关键高端技术储备与,积累让KT Micro具备开发最先进SoC的技术实力,例如:种类齐全的高性能数模/模数转换器;运用先进数字信号处理(DSP)的全集成频率合成技术覆盖从音频/视频到射频以及光通信的所有频段;综合微处理器、控制、数字信号处理开发平台。
我们在产品规划上着重于快速增长的产品市场,同时严格控制产品的研发成本、规模和周期。
注重产品技术具备延续性、复用性和扩展性。
公司关键成员均在北美及中国业界拥有广泛联系,立足北美高端技术源头,得益中国成本控制、市场开拓。
我们将利用技术优势,不断创新突破,把我们的产品技术推上一个更高的台阶,为我国半导体事业贡献力量,同时我们也希望和业界同行一道为国产品牌的腾飞共同努力,在世界上展现我们的中国“芯”!
2 产品介绍
(1)KT0801数字FM调频发射器
北京昆腾微电子有限公司的全集成DSP调频立体声发射芯片KT0801克服了传统以模拟方法为主的窄带调频发射器的外部元件多、匹配精度差、抗干扰差的缺点,拥有双通道20位ΔΣ音频ADC、一个高保真的数字音频信号处理器以及一个全集成的射频(RF)发射器。
KT0801运用了一种新的基于数字PLL和DSP的调频发射器架构,可以有效地消除所有片外元器件,大大减少PCB板的面积。
片上的LDO使得芯片可以集成到不同电池驱动的系统里,支持电源电压可从1.6V到3.6V。
单一电源供电情况下芯片功耗小于20mW,相当于市场上主要竞争方案的一半,因而可以延长一倍的电池寿命。
KT0801还具有高信噪比(SNR>68dB)和低失真度(THD<0.1%)特性,对邻台和手机通讯无干扰;数字可调覆盖全球范围(76~108MHz, 100KHz步长),支持全世界各国标准;数字可编程输入增益控制,提供软开关控制与静音功能。
因而,将KT0801 FM发射器集成至所有便携式设备(如手机、MP3和MP4播放器、便携式GPS设备及无线耳机)成为一件非常轻松的任务。
KT0801数字FM调频发射器荣获2007年中国半导体创新产品和技术奖。
(2)KT0810数字调频接收芯片
在单芯片方案主宰的时代,FM接收IC成为芯片级产品市场为数不多的金矿,吸引了众多的耕耘者。
北京昆腾微电子有限公司近期将推出全集成DSP调频立体声接收芯片
Radio-on-a-Chip系列新品KT0810,它将进一步丰富Radio-on-a-Chip系列IC产品线。
KT0810采用专有的数字低中频架构,集成了低噪声放大器、自动增益控制(AGC)、高性能的ADC、高品质模拟和数字滤波器和低噪声自校正压控振荡器,芯片无需外部滤波器或外部分离器件用于高频调谐。
芯片还集成了一个高保真的AB类驱动电路,无需使用任何外部音频放大器,芯片可直接驱动立体声耳机。
片上集成的LDO稳压器,使芯片可以工作在电源电压2.1V到3.6V之间。
在接收工作模式,芯片只消耗17mA;待机时消耗电流低于1μA,芯片的低功耗大幅度延长了电池的使用寿命。
KT0810可以提供可控制的特殊音效处理,如低音增强和空间增强,这能确保让不同口味用户都有了一个无与伦比的听觉体验。
KT0810的RDS版本还集成了RDS解码器,以支持国外市场对这一功能的需求。
KT0810是一个高品质的单片数字调频接收芯片,因为采用了DSP技术,消除了传统的模拟方案所需的绝大多数外部元件,能在不同环境下,接收并播放高保真调频广播信号。
” (3)KT0220 D类音频功率放大器
在便携式消费电子产品领域,随着功能的多样化及环保的相关政策规定出台,器件功耗与效率的问题越来越受到终端产品系统设计工程师的重视。
小功率的D类音频功率放大器的使用已经越来越多。
北京昆腾微电子有限公司推出的2.6W无滤波单通道D类音频功率放大器KT0220,是一个全集成的高效率D类音频功率放大器。
它最大限度地提高了音频放大性能,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外部元件。
它可由一个电压为2.5V至5.5V的单电源供电工作。
它能够给8Ω的负载输出1.5W, 而失真小于1%。
北京昆腾微电子有限公司于2006年在北京成立,其前身(位于美国南加州)具有多年的系统级芯片和元器件级的高端模拟、混合信号及射频集成电路设计服务经历,并拥有大量自主研发的核心知识产权(包括各种高端模数混合电路IP,数字信号处理IP,SoC开发平台等)。
至今,北京昆腾微电子有限公司仍提供IP和设计服务,产品范围包括模数转换器(ADC)系列、数模转换器(DAC)系列、时钟发生器及频率综合器系列、互联和光通信收发器系列,以及便携式音频放大器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