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社会心理学网络作业1
南京大学社会心理学第1次作业
![南京大学社会心理学第1次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df07a80714791711cc791723.png)
C、 没有撒谎的人
D、 三组没有显著差异
正确答案:A
题号:3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内容:
根据Kelley的共变原则,如果一个学生上课总是迟到,我们在( )这种情况下最有可能做内部归因(比如,认为这个学生比较懒)
A、高一致性 (consensus), 高特异性 (distinctiveness), 高一贯性 (consistency)
C、 刻板印象的自动激活
D、 现实冲突理论
正确答案:A
题号:2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内容:
在Festinger和Carlsmith关于认知失调的经典研究中,完成了乏味的实验任务的被试中,( )后来更有可能觉得实验有趣
A、告诉他人实验很有趣,并得到1美元报酬的人
题号:25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本题分数:4
内容:
态度的三个维度分别是( )
A、意志
B、 情感
C、 认知
D、 行为倾向
正确答案:BCD
题号:26题型:判断题本题分数:3
内容:
尽管基于心理捷径所作出的判断可能会十分错误,心理捷径基本上是有用的和适应性的 。( )
B、 动机
C、 行为
D、 社会
正确答案:A
题号:13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内容:
关于相关,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相关系数不能为零
B、 相关系数不能为负数
C、 相关系数为零,说明两者没有关系
D、 相关系数为-1,说明两者没有关系
社会心理学网上作业1答案.pdf
![社会心理学网上作业1答案.pdf](https://img.taocdn.com/s3/m/209d6cedf121dd36a22d8209.png)
)。
A.初级社会化
B.预期社会化
C.再社会化
D.继续社会化
某人在初次会面时给别人留下的印象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影响着别人对他的看法,
现象属于(
)。
A.近因效应
B.晕轮效应
学海无涯
C.首因效应
D.宽大效应 儿童期社会化被学者们称为(
)。
A.初级社会化
B.基本社会化
C.预期社会化
D.再社会化
(
)是个体对自己的整体评价,它反映了个体对自己是否满意。
学海无涯
A.自我意识的客观性。
B.自我意识的矛盾性。
C.自我意识的形象性。
D.自我意识的独特性。
E.自我意识的倾向性。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奥格登关于警觉性的实验研究结果说明:
A.激发动机与否,对当事者活动效果(成绩)没有影响。
B.激发动机与否,对当事者活动效果(成绩)影响不明显。
C.激发动机与否,对当事者活动效果(成绩)影响很大。
D.激发动机的方式对当事者活动效果(成绩)有不同的影响。
E.激发动机的方式对当事者活动效果(成绩)没有影响。 最可能影响性别角色心理差异的生理因素,主要集中在:
A.神经细胞元。
B.遗传基因。
C.性激素。
D.大脑。
E.淋巴腺。 社会化的因素主要包括:
学海无涯
A.社会文化。 B.家庭。 C.学校。
D.同辈团体。 E.大众传播工具。 下列说法中,与社会化概念相符的说法有:
A.自我
B.自尊
C.态度
D.意识
(
)是指个人与其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符合社会期望的一套行为模式及相应的心理状态。
A.社会地位
B.社会角色
C.社会行为
社会心理学作业
![社会心理学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31e77ff0ce2f0066f4332208.png)
《社会心理学》作业11. 请用某个流派的观点,解释近期发生的某一社会现象或社会事件。
事件重庆万州公交车坠江事件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特别是在有关部门公布了调查结果之后,讨论更是达到了高潮。
据悉,公交车坠江,主要原因是48岁的女乘客刘某因为坐过站,与司机发生争执,并且用手机砸司机头部,于是司机回挡还击,导致车辆失控坠入江中。
解释从“社会学习论”视角来看待该事件,学习过程有三种机制:联想、强化与模仿。
刘女士小时候,家庭或周围经常有采用“吵闹式”解决问题的人,耳濡目染,当她在生活工作中与人发生冲突时,她首先链接的就是“吵闹式”解决冲突方式。
如果她在日常生活或工作过程中尝试采用“吵闹式”后,没有得到过相应的惩罚,也就强化了她的这种行为方式。
当汽车坐过站以后,她便条件反射地采取“吵闹式”方法,试图解决问题。
从“社会交换论”的视角来看待该事件,符合霍曼斯的五个相互关系命题:(1)成功命题,个体的某种行为能得到相应的奖赏,就会重复这种行为;(2)刺激命题,相同刺激可引起相同的或相似的行为;(3)价值命题,某种行为的结果对个体越有价值,他重复这种行为的可能性越高;(4)剥夺满足命题,个体或群体重复获得相同奖赏次数越多,则该奖赏对个体的价值越小;(5)侵犯赞同命题,当个体行为没有得到期待的奖赏或受到出其意料的惩罚时,他可能产生愤怒情绪,从而出现侵犯行为。
因为刘女士习惯于采用过激行为解决人际冲突,并且一次次获利,对她的无理行为无形起到了强化作用,她也就不断重复这样的行为。
在公交车上与司机发生争执,刺激了她的已有经验,引发了她的“吵闹式”行为,当公交车司机没有满足她“立即停车让我下车”的预期,她就产生愤怒情绪,用手机砸司机的头部。
从“符号互动论”的观点来解释该事件,符号互动论的基本假设有:(1)个体对事物采取的行动是以该事物对他的意义为基础的;(2)事物的意义源于个体于他人的互动。
而不是存在于事物自身中;(3)个体在应付他所遇到的事物时,往往通过自己的解释去运用和修改事物对他的意义。
《社会心理学》作业习题
![《社会心理学》作业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b6dcc151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cf.png)
《社会心理学》作业习题南京大学社会学系社会心理学试题样题1年级学号姓名一、一、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6分)1. 目前通行的心理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主要是建构于什么理论的基本框架之上:()A. 精神分析理论B. 社会学习理论C. 生理解剖理论D. 符号互动理论2. 费孝通的《江村经济》和怀特的《街角社会》在收集资料时基本上采用的是:()A. 访谈法B. 文献档案法C. 实验法D. 观察法3.最早提出印象形成中的近因效应的是:()A.阿希B.戈夫曼C. 林语堂D.卢钦斯4.人格是个体内部决定其特征行为和思想的身心系统的:()A.动力组织B.内在潜能C.情感侧面D.心理面貌5.刻板印象一经形成便具有较高的:()A.变化性B.反复性C. 稳定性D.联想性6. 表明教师的期望和看法直接影响着学生发展的是:()A. 皮格马利翁效应B. 洛伦兹效应C. 托马斯效应D. 唐璜效应二、多项选择(每题2分,共10分)14. 社会运动的基本特征是:()A. 有自己独特的信念或理想B. 有自己的组织形式C. 有流言传播D. 采取实际的行动E. 有后现代的特征15.造成偏见的原因一般有:()A.群体间利害冲突B.信息不对称C.社会化的影响D.权力E.人格缺陷19. 角色的创造通常包括相互联系的三个阶段,它们是:()A. 角色认知阶段B. 角色移情阶段C. 角色扮演阶段D. 角色行为阶段E. 角色反思阶段20.阿多尔诺等人对权威人格的研究发展出的量表是:()A.反犹太主义量表B.种族中心主义量表C.政治和经济的保守主义量表D. 潜在的反民主倾向量表E.潜在的反法西斯主义量表13. 流言与谣言有以下几个特征:()A. 其基础是不确切的信息B. 开始容易停止难C. 开始难停止容易D. 是信息的传播过程E. 是信息传播过程的产物三、概念题(每题4分,共24分):1、社会行为2、性别角色社会化3、文化反哺4、印象整饰5、参照群体6、边际人四、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1、简述社会心理学的三大直接来源2、简述本能与环境的关系3、简述脸与面子之关系4、简述集群行为的发生条件5、简述影响社区归属感的主要因素五、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论述社会心理学本土化的背景和动因2、论述人的现代化与社会现代化之关系南京大学社会学系社会心理学期样题2年级学号姓名一、一、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6分)1.和基本归因错误有着十分密切联系的是:()A.“行动者-观察者效应”B.“前台-后台效应”C. “首因-近因效应”D.“主我-客我效应”2. 表明教师的期望和看法直接影响着学生发展的是:()A. 皮格马利翁效应B. 洛伦兹效应C. 托马斯效应D. 唐璜效应3. 电影和电视中的暴力节目直接影响到儿童的:()A. 侵犯行为B. 劳动行为C. 消费行为D. 群体行为4. 社会心理学是一门现代社会科学,主要研究:()A. 个人心理B. 社会心理C. 人类社会行为D. 人类社会结构5.库利认为,自我或人格是社会的产物,其产生只能通过:()A.社会互动B.个人冥想C.历史演化D.学术研究6.皮亚杰将儿童的道德发展分为前后相继的:()A.两个阶段B.三个阶段C. 四个阶段D.七个阶段二、二、多项选择(每题2分,共10分)1.社会心理学的母体学科有:()A. 教育学B. 社会学C. 文化人类学D. 政治学E. 心理学2. 米德认为,通过“类化他人”而产生的自我要经历的发展阶段是:()A. 玩耍阶段B. 游戏阶段C. 结群阶段D. 模仿阶段E. 类化他人角色阶段3. 因冲突而发生的调适的具体方式有:()A. 和解B. 妥协C. 容忍D. 调解E. 仲裁4. 人际关系形成的基本规律有:()A. 邻近率B. 对等率C. 一致率D. 互补率E. 个人特征的影响5. 构成中国人群体意识的基本要素有:()A. 权威集中B. 一盘散沙C. 血缘关系D. “礼”的规范E. 平均分配三、概念题(每题4分,共24分):1、人格2、社会化3、社会认知4、托马斯原理5、社会角色6、集群行为四、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1、简述社会行为的基本性质2、简述价值中立的基本含义3、简述中国人人际关系的基本模式4、简述时尚的心理机制5、简述“边际人”的基本特征五、论述题(共15分):20世纪70年代西方社会心理学危机的成因是什么?怎样看待这场危机?四、研究设计题(共15分)2003年春季,我国广州、北京等地遭受非典型性肺炎(SA RS)的侵袭,并因此在社会公众中表现出了各种社会心理现象。
社会心理学原理与应用网上作业一
![社会心理学原理与应用网上作业一](https://img.taocdn.com/s3/m/904f4a0943323968011c92f7.png)
哪位学者首先提出儿童的自我概念是通过“镜像过程”形成起来的“镜像自我”,即别人对于儿童的态度反应(表情、评价与对待)就像一面镜子?•A)米德•B)库利•C)弗洛伊德•D)埃里克森参考答案: B收起解析解析:无2(2分)社会认知的基本特性不包括哪一项?•A)互动性•B)间接性•C)整体性•D)矛盾性参考答案: D收起解析解析:无3(2分)在利他行为的诸多理论中,我们所做的很多源于最大化我们的报酬和最小化我们的成本的动机。
以上说法是出自于哪一理论?•A)社会交换理论•B)社会规范理论•C)进化理论•D)社会认知理论参考答案: A收起解析解析:无4(2分)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良好人际关系原则的是哪项?•A)相互性原则•B)平等性原则•C)强化原则•D)交换性原则参考答案: C收起解析解析:无5(2分)明尼苏达多项个性量表(MMPI)属于哪种测验?•A)速度测验•B)智力测验•C)能力测验•D)典型反应测验参考答案: D收起解析解析:无6(2分)对肯定自我价值的他人,个体对其认同和接纳,并反过来予以肯定与支持。
这一现象说明了哪一项原则?•A)人际关系的相互性原则•B)人际关系的自我价值保护原则•C)人际关系的交换性原则•D)人际关系的平等性原则参考答案: B收起解析解析:无社会心理学关于归因理论的研究始于1958年哪位学者的研究?•A)冯特•B)勒温•C)墨菲•D)海德参考答案: D收起解析解析:无8(2分)7-11岁儿童观看一个成人的捐赠行为后,会表现得很慷慨,主动捐赠自己获得的奖品,这是通过利他行为的哪种外部影响因素来促进利他行为?•A)•B)鲶鱼效应•C)旁观者效应•D)罗密欧-朱丽叶效应参考答案: C收起解析解析:无9(2分)社会行为是人对什么所引起的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应系统?•A)周围环境•B)社会因素•C)现实生活•D)即时情境参考答案: B收起解析解析:无10(2分)“东施效颦”是一种什么现象?•A)顺从•B)去个性化•C)有意模仿•D)参考答案: C收起解析解析:无11(2分)个体或群体间力图胜过或压倒对方的心理需要和行为活动,我们称之为什么?•A)群体极化•B)合作•C)竞争•D)社会化参考答案: C收起解析解析:12(2分)不属于角色失调的是哪项?•A)角色偏好•B)角色不清•C)角色中断•D)角色失败参考答案: A收起解析解析:无13(2分)印象形成的模式不包括哪项?•A)平均模式•B)增加模式•C)加权平均模式•D)加权增加模式参考答案: D收起解析解析:无14(2分)对他人情绪的理解而唤起自己的与此相一致的情绪状态并产生共鸣的过程,心理学上属于哪项?•A)共情•B)移情•C)当事者为中心•D)自由联想参考答案: B收起解析解析:无15(2分)社会交换论认为态度改变的关键是哪项?•A)诱因的强•B)趋向动机•C)达到平衡状态•D)回避动机参考答案: A收起解析解析:无16(2分)面子的整饰行为中最常采用的策略是哪项?•A)预防性策略•B)维护性策略•C)防御性策略•D)报复性策略参考答案: B收起解析解析:无17(2分)社会心理学的确立以哪一项为主要标志?•A)奥尔波特的实验社会心理学•B)米德的符号相互作用论•C)萨宾的社会角色理论•D)戈夫曼的社会戏剧理论参考答案: A收起解析解析:无18(2分)个人对自己在特定情境中,是否有能力去完成某个行为的期望是指什么?•A)自我效能•B)自我控制•C)自尊•D)自我体验参考答案: A收起解析解析:无19(2分)以下哪一项属于归因过程中最常见的自利偏差?•A)动机性偏差非动机性偏差•C)基本规律错误•D)理性偏差参考答案: A收起解析解析:无20(2分)认知失调理论最早由谁提出,认为两种认知或认知与行为不协调时,为了保持一致,态度将发生变化?•A)米德•B)费斯廷格佛洛伊德•D)库利参考答案: B收起解析解析:无二、多选题21(3分)关于社会心理学这门学科,正确的说法是哪些?•A)社会心理学是在心理学和社会学两大母体下孕育而成•B)社会心理学是一门具有边缘性质的独立学科•C)社会心理学是对个体、群体的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及其规律进行系统研究的科学社会心理学是类似于哲学的抽象学科•E)社会心理学是一门实证科学参考答案: A B C E收起解析解析:无22(3分)在社会心理学所涉及的大部分研究领域里,与社会化过程有关的内容包含哪些?•A)态度的形成•B)社会学习•C)社会认知的发展•D)自我概念•E)性别角色参考答案: A B C D E收起解析解析:无23(3分)自我概念的结构从形式维度可以分为哪些内容?•A)自我认知•B)自我体验•C)生理自我•D)自我控制•E)社会自我参考答案: A B D收起解析解析:无24(3分)影响社会认知的认知者因素包括哪些?•A)个人魅力•B)原有经验•C)情绪状态•D)价值观念•E)身份角色参考答案: B C D收起解析解析:无25(3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哪些选项?•A)已成为既定事实的态度,即被说服者根据直接经验形成的态度不易转变•B)预警一定会促进态度转变•C)自尊水平高、自我评价较高的接受者不易转变态度•D)分心一定会削弱说服效果•E)自尊水平低、自我评价较高的接受者不容易转变态度参考答案: A C收起解析解析:无26(3分)人际关系的三维理论的三维,是指以下哪些选项?•A)包容需要•B)情感需要•C)支配需要•D)成就需要•E)价值需要参考答案: A B C解析:无27(3分)群体的基本特征包括以下哪些选项?•A)地位•B)角色•C)规范•D)凝聚力•E)权利参考答案: A B C D收起解析无28(3分)从研究对象的角度出发,可以将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划分为哪些?•A)个体社会心理与行为•B)社会交往心理与行为•C)人际交往心理与行为•D)群体心理与行为•E)团体规范与行为参考答案: A B D收起解析解析:无29(3分)态度的特点包括哪些?•A)对象性•B)内在性•C)系统性•D)稳定性•E)长期性参考答案: A B D收起解析解析:无30(3分)群体凝聚力表现在成员的心理感受方面包含哪些?•A)认同感•B)归属感•C)力量感•D)自豪感•E)自卑感参考答案: A B C收起解析解析:无31(3分)描述法主要包括哪些方法?•A)自然观察法•B)案例分析法•C)档案研究法•D)调查法•E)心理测验参考答案: A B C D E收起解析解析:无32(3分)模仿主要有哪些特征?•A)内在性•B)非控制性•C)表面性•D)相似性•E)独特性参考答案: B C D收起解析解析:无33(3分)下面哪些因素决定人们在一起是竞争还是合作?•A)情境的奖励结构•B)竞争性的个体差异•C)沟通模式•D)相互作用的影响•E)实际利益参考答案: A B C D收起解析解析:无34(3分)中国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包括哪些?•A)形成阶段•B)评介阶段•C)停顿阶段•D)重建与本土化阶段•E)迅猛发展阶段参考答案: B C D收起解析解析:无35(3分)影响遵从的个体特点有哪些?•A)个体的能力•B)个体对将来的期望•C)个体在群体中的地位•D)文化差异•E)个体的知识水平参考答案: A B C D收起解析解析:无36(3分)容貌对人际关系发展能够起到一定促进作用。
南大网教第一二次发展心理学作业
![南大网教第一二次发展心理学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e000d33f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dd.png)
题号:1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莱文森通过描述成人生活来解释人格变化,他认为成人的发展是由一系列交替出现的稳定期和转折期构成的,稳定期与转折期的区别在于()。
•A、生活结构的变化•B、社会角色的变化•C、职业角色的变化•D、生活情景的变化标准答案:a说明:题号:2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社会给予青年暂缓履行成人的责任和义务的机会(如大学学习期间)。
这个时期可以称( )。
•A、同一性确立期•B、心理代偿期•C、危机处理期•D、延缓偿付期标准答案:d说明:题号:3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皮亚杰认为,儿童获得守恒观念的标志是思维表现出()。
•A、系统性•B、逻辑性•C、可逆性•D、形象性标准答案:c说明:题号:4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不属于柯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六个阶段的内容是( )。
•A、惩罚和服从取向•B、社会契约取向•C、维护生命取向•D、普遍道德原则取向标准答案:c说明:题号:5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马西亚归纳出青年解决同一感危机方式中不包括( )。
•A、同一性确立•B、同一性延续•C、同一性困惑•D、同一性扩散标准答案:c说明:题号:6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老年人调适自己适应老化需把握的要点不包括( )。
•A、积极转换社会角色和活动内容•B、维护自我尊严,积极体现自我生活价值•C、减少社交活动,逐渐疏离社会•D、避免消极的逃避式的适应方式标准答案:c说明:题号:7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埃里克森划分个体心理发展的标准是( )。
•A、力比多•B、认知发展•C、内分泌•D、人格特征标准答案:d说明:题号:8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第二逆反期的独立自主要求主要在于( )。
兰州大学《社会心理学》15秋在线作业1满分答案
![兰州大学《社会心理学》15秋在线作业1满分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d62531e79563c1ec5da71eb.png)
兰州大学《社会心理学》15秋在线作业1满分答案一、单选题(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1.很多时候,个体把自己由于受挫折而产生的不快和痛苦体验、烦闷情绪等竭力排除在记忆之外,以此来解除焦虑。
这种行为方式在社会心理学上被称作A. A.补偿B. B.退化C. C.反向D. D.压抑正确答案:D2. 最能体现乔治?米德社会心理学思想的著作是大众理财作业满分答案A. A.《民族心理学》B. B.《超越自由与尊严》C. C.《意识、自我与社会》D. D.《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正确答案:C3. 以下哪一项是利他行为的主要特征A. A.以帮助他人为目的B. B.不期望有精神或物质的奖励,例如荣誉或奖品C. C.自愿的D. D.利他者可能会有所损失E.正确答案:B4.有些人过去因“文化大革命”而使自己求学深造的希望破灭,现在全力以赴地为自己的子女进行“智力投资”,期望子女能够进入高等学府成为“天之骄子”,以实现自己梦寐以求的目标。
这种行为方式在社会心理学上被称作A. A.补偿B. B.压抑C. C.升华D. D.文饰正确答案:A5. 动机的活动性含义指的是A. A.动机与行为之间不是简单地一一对应的关系B. B.动机随着需要的发展而不断地更替C. C.动机能够对行为起到发动、加强、维持的推动作用D. D.动机之间往往存在着相互竞争正确答案:C6. 社会角色按功能区分为A. 规定型角色与开放型角色B. 功利型角色和表现型角色C. 先赋角色和成就角色D. 自觉角色和不自觉角色正确答案:B7. 哪项不是爱国意识发展的阶段A. 国家形象阶段B. 抽象国家观念阶段C. 国家组织系统阶段D. 道德行为阶段正确答案:D8. 在印象形成过程中,由于信息出现的顺序导致的印象形成的效应有A. 光环效应B. 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C. 定型D. 刻版印象正确答案:B9. 下列哪项不是影响亲和的因素A. 情境因素B. 情绪因素C. 出生顺序D. 成就动机正确答案:D10. 下列哪项不是自我结构的层面A. 物质自我B. 理想自我C. 镜像自我D. 反思自我正确答案:C11. 暗示按效果分为A. 他人暗示和自我暗示B. 暗示及反暗示C. 直接暗示与间接暗示D. 有意暗示和无意暗示正确答案:B12. 以下属于观察法的缺点的是A. A.由于对自变量缺乏控制,所以难以得出因果关系的结论B. B.所得结果外在效度较低C. C.与现实条件相去甚远D. D.难以消除被试的反应倾向性和研究者对被试者的影响正确答案:A13. 个体在归因过程中,自我价值保护可能体现在A. 在竞争条件下,个体倾向于把他人的成功内归因B. 失败情况,个体倾向于内归因C. 他人失败了,倾向于外归因D. 成功情况,个体倾向于内归因正确答案:D14.根据莱维特(K.Levitt)的研究结论,下列沟通方式中,信息传递速度最慢的是A. A.轴型沟通B. B.Y型沟通C. C.链型沟通D. D.圆形沟通正确答案:C15.如果你是一名后现代主义者,你认为以下不属于社会心理学的“现代”特征的是A. A.方法论上的机械主义B. B.研究手段上的实证主义C. C.研究理念上的多元主义D. D.研究取向上的个人主义正确答案:C《社会心理学》15秋在线作业1二、多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兰大《社会心理学》15春在线作业1 答案
![兰大《社会心理学》15春在线作业1 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c78b39bdd88d0d233d46aa6.png)
《社会心理学》15春在线作业1一、单选题(共15 道试题,共30 分。
)1. 一个喝得醉醺醺、摇摇晃晃的人突然摔倒在马路上一时爬不起来,此时经过的路人都不愿去帮助他。
下列四个原因中哪个是最可能的原因A. A.我们比较愿意帮助我们喜欢的人B. B.外貌有吸引力或者人品好的人更容易得到别人的帮助C. C.旁观者对别人陷入困境所应该承担的责任是我们决定是否给予帮助的原因之一D. D.求助者对自己所处的困境所应承担的责任,是影响他人给予帮助与否的一个重要因素正确答案:D2. 很久以前,有一个放羊的孩子,由于顽皮,明明没有狼出现,他偏喊:“狼来了,狼来了!”村里的那女老少听到他的呼喊都赶来帮忙,结果发现上当了,都十分恼火。
之后这孩子故伎重施,又一次戏弄了村民。
最后,狼真的来了,可任凭这孩子再怎么呼救都没有人赶来,大家都不再相信他的话,最后他被狼吃掉了。
从人际沟通的角度分析,这则故事中惨剧的发生与沟通障碍有关,按照社会心理学的观点,这种沟通障碍是由()导致的。
A. A.地位障碍B. B.个性障碍C. C.社会心理障碍D. D.文化障碍正确答案:B3. 实际中,当我们和与自己背景(年龄、民族、国籍、职业等)相似的人初次见面时,常常以我们的个性和行为反应特征来推测他们的个性和行为反应特征,这种现象属于A. A.首因效应B. B.相似假定作用C. C.类化原则D. D.光环效应正确答案:B4. 在现实生活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形:有些学生觉得无论付出多大的努力都不足以改进学习成绩,所以干脆不再学习;同样在对疾病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如果患者感到任何疗法都无济于事,往往会彻底放弃治疗。
以上类似的现象用下列哪种理论解释最为直接和贴切A. A.海德尔(F.Heider)的认知平衡理论B. B.班杜拉(A.Bandura)的自我效能理论C. C.阿特金森(J.W.Atkinson)的期待—价值理论D. D.斯里格曼(M.Seligman)的习得无助理论正确答案:D5. 下列哪一项不是人际关系的特点A. 情感性B. 直接性C. 定向性D. 个体性正确答案:C6. 利他行为是指A. A.一种对别人有好处的行为B. B.一种自觉自愿、对别人有好处的行为C. C.一种对别人有好处,没有明显自私动机的行为D. D.一种对别人有好处,没有明显自私动机的、自觉自愿的行为E.正确答案:D7. 下列哪项不是影响社会知觉的主观因素A. 认知者的经验B. 认知者的动机与兴趣C. 认知者的情绪D. 认知者的人际关系正确答案:D8. 鲁迅小说《阿Q正传》中的主人公阿Q受到了别人的欺侮后,跑到尼姑庵去找小尼姑出气。
社会心理学原理与指导应用网上作业一
![社会心理学原理与指导应用网上作业一](https://img.taocdn.com/s3/m/a88bcc4af705cc175427090a.png)
哪位学者首先提出儿童的自我概念是通过“镜像过程”形成起来的“镜像自我”,即别人对于儿童的态度反应(表情、评价与对待)就像一面镜子?•A)米德•B)库利•C)弗洛伊德•D)埃里克森参考答案:B收起解析解析:无2(2分)社会认知的基本特性不包括哪一项?•A)互动性•B)间接性•C)整体性•D)矛盾性参考答案:D收起解析解析:无3(2分)在利他行为的诸多理论中,我们所做的很多源于最大化我们的报酬和最小化我们的成本的动机。
以上说法是出自于哪一理论?•A)社会交换理论•B)社会规理论•C)进化理论•D)社会认知理论参考答案:A收起解析解析:无4(2分)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良好人际关系原则的是哪项?•A)相互性原则•B)平等性原则强化原则•D)交换性原则参考答案:C收起解析解析:无5(2分)明尼达多项个性量表(MMPI)属于哪种测验?•A)速度测验•B)智力测验•C)能力测验•D)典型反应测验参考答案:D收起解析解析:无6(2分)对肯定自我价值的他人,个体对其认同和接纳,并反过来予以肯定与支持。
这一现象说明了哪一项原则?人际关系的相互性原则•B)人际关系的自我价值保护原则•C)人际关系的交换性原则•D)人际关系的平等性原则参考答案:B收起解析解析:无7(2分)社会心理学关于归因理论的研究始于1958年哪位学者的研究?•A)特•B)勒温•C)墨菲•D)海德参考答案:D收起解析解析:无8(2分)7-11岁儿童观看一个成人的捐赠行为后,会表现得很慷慨,主动捐赠自己获得的奖品,这是通过利他行为的哪种外部影响因素来促进利他行为?•A)马太效应•B)鲶鱼效应•C)旁观者效应•D)罗密欧-朱丽叶效应参考答案:C收起解析解析:无9(2分)社会行为是人对什么所引起的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应系统?•A)周围环境•B)社会因素•C)•D)即时情境参考答案:B收起解析解析:无10(2分)“东施效颦”是一种什么现象?•A)顺从•B)去个性化•C)有意模仿•D)从众参考答案:C收起解析解析:无11(2分)个体或群体间力图胜过或压倒对方的心理需要和行为活动,我们称之为什么?•A)•B)合作•C)竞争•D)社会化参考答案:C收起解析解析:无12(2分)不属于角色失调的是哪项?•A)角色偏好•B)角色不清•C)角色中断•D)角色失败参考答案:A收起解析解析:无13(2分)印象形成的模式不包括哪项?•A)平均模式•B)增加模式•C)加权平均模式•D)加权增加模式参考答案:D收起解析解析:无14(2分)对他人情绪的理解而唤起自己的与此相一致的情绪状态并产生共鸣的过程,心理学上属于哪项?•A)共情•B)移情•C)当事者为中心自由联想参考答案:B收起解析解析:无15(2分)社会交换论认为态度改变的关键是哪项?•A)诱因的强•B)趋向动机•C)达到平衡状态•D)回避动机参考答案:A收起解析解析:无16(2分)面子的整饰行为中最常采用的策略是哪项?•A)预防性策略维护性策略•C)防御性策略•D)报复性策略参考答案:B收起解析解析:无17(2分)社会心理学的确立以哪一项为主要标志?•A)奥尔波特的实验社会心理学•B)米德的符号相互作用论•C)萨宾的社会角色理论•D)戈夫曼的社会戏剧理论参考答案:A收起解析解析:无18(2分)个人对自己在特定情境中,是否有能力去完成某个行为的期望是指什么?•A)自我效能•B)自我控制•C)自尊•D)自我体验参考答案:A收起解析解析:无19(2分)以下哪一项属于归因过程中最常见的自利偏差?•A)动机性偏差•B)非动机性偏差•C)基本规律错误•D)理性偏差参考答案:A收起解析解析:无20(2分)认知失调理论最早由谁提出,认为两种认知或认知与行为不协调时,为了保持一致,态度将发生变化?•A)米德•B)费斯廷格•C)佛洛伊德•D)库利参考答案:B收起解析解析:无二、多选题21(3分)关于社会心理学这门学科,正确的说法是哪些?•A)社会心理学是在心理学和社会学两大母体下孕育而成•B)社会心理学是一门具有边缘性质的独立学科•C)社会心理学是对个体、群体的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及其规律进行系统研究的科学•D)社会心理学是类似于哲学的抽象学科•E)社会心理学是一门实证科学参考答案:A B C E收起解析解析:无22(3分)在社会心理学所涉及的大部分研究领域里,与社会化过程有关的容包含哪些?•A)态度的形成•B)社会学习•C)社会认知的发展•D)自我概念•E)性别角色参考答案:A B C D E解析:无23(3分)自我概念的结构从形式维度可以分为哪些容?•A)自我认知•B)自我体验•C)生理自我•D)自我控制•E)社会自我参考答案:A B D收起解析解析:无24(3分)影响社会认知的认知者因素包括哪些?•A)个人魅力•B)•C)情绪状态•D)价值观念•E)身份角色参考答案:B C D收起解析解析:无25(3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哪些选项?•A)已成为既定事实的态度,即被说服者根据直接经验形成的态度不易转变•B)预警一定会促进态度转变•C)自尊水平高、自我评价较高的接受者不易转变态度•D)分心一定会削弱说服效果•E)自尊水平低、自我评价较高的接受者不容易转变态度参考答案:A C解析:无26(3分)人际关系的三维理论的三维,是指以下哪些选项?•A)包容需要•B)情感需要•C)支配需要•D)成就需要•E)价值需要参考答案:A B C收起解析解析:无27(3分)群体的基本特征包括以下哪些选项?•A)地位•B)角色•C)规•D)凝聚力•E)权利参考答案:A B C D收起解析解析:无28(3分)从研究对象的角度出发,可以将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围划分为哪些?•A)个体社会心理与行为•B)社会交往心理与行为•C)人际交往心理与行为•D)群体心理与行为•E)团体规与行为参考答案:A B D解析:无29(3分)态度的特点包括哪些?•A)对象性•B)在性•C)系统性•D)稳定性•E)长期性参考答案:A B D收起解析解析:无30(3分)群体凝聚力表现在成员的心理感受方面包含哪些?•A)认同感•B)•C)力量感•D)自豪感•E)自卑感参考答案:A B C收起解析解析:无31(3分)描述法主要包括哪些方法?•A)自然观察法•B)案例分析法•C)档案研究法•D)调查法•E)心理测验参考答案:A B C D E解析:无32(3分)模仿主要有哪些特征?•A)在性•B)非控制性•C)表面性•D)相似性•E)独特性参考答案:B C D收起解析解析:无33(3分)下面哪些因素决定人们在一起是竞争还是合作?•A)情境的奖励结构•B)竞争性的个体差异•C)沟通模式•D)相互作用的影响•E)实际利益参考答案:A B C D收起解析解析:无34(3分)中国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包括哪些?•A)形成阶段•B)评介阶段•C)停顿阶段•D)重建与本土化阶段•E)迅猛发展阶段参考答案:B C D解析:无35(3分)影响遵从的个体特点有哪些?•A)个体的能力•B)个体对将来的期望•C)个体在群体中的地位•D)文化差异•E)个体的知识水平参考答案:A B C D收起解析解析:无36(3分)容貌对人际关系发展能够起到一定促进作用。
社会心理学在线作业精选全文
![社会心理学在线作业精选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7d3d910f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87.png)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社会心理学》在线作业一、名词解释1.社会行为 2.人格 3.信度与效度 4.角色知觉 5.心理定势 6.归因二、简答题1.如何理解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2.简述制约社会行为的因素。
3.模型与理论的区别4.选择典型要遵守那些规律?5.社会知觉具有哪些特点?6.为什么说通过外表认识他人是可能的?7.怎样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8.埃里克逊把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划分为哪八个阶段?9.简述影响角色知觉的因素。
10.第一印象作用是如何形成的?谈谈如何才能给人以良好的第一印象?11. 维纳的归因理论有何实践意义?12.为什么说现场实验具有较大的事件意义?《社会心理学》作业二一、名词解释1.社会动机 2.冷漠行为 3.旁观者效应 4.侵犯行为5.社会态度 6.态度的两极性 7.活动参与 8.认知不协调理论二、简答题1.为什么说动机具有复杂性?2.本能论是如何解释人的动机的?3.社会心理学如何解释旁观冷漠行为?4.什么是侵犯行为?5.简述挫折——侵犯理论的基本内容。
6.简述态度的心理功能。
7.用经验积累过程与群体规范制约过程解释态度的形成机制。
8.论述影响社会态度形成和改变的因素。
9.说服宣传要注意哪些问题?《社会心理学》作业三一、名词解释1.人际交往 2.群体 3.观看效应 4.责任分散 5.冒险转移 6.去个性化二、问答题1.群体规范是如何形成的?2.群体凝聚力与工作效率有何关系?3.为什么会产生从众行为?4.现代传播媒介对儿童的社会化有哪些积极和消极的影响?5.艺术作为社会控制的手段,其社会控制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6.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如何有效地控制越轨行为?《社会心理学》作业四一、名词解释1.文化控制 2.“皮格马利翁效应” 3.社会舆论 4.流言与谣言5.个性差异 6.能力 7.自我实现 8.积极强化二、简答题1.为什么说人际交往具有心理发展动力功能?2.按照心理学的要求,怎样才能使沟通双方实现思想或信息的交流与传递?3.如何改善群体中的人际关系?4.根据气质差异原理,为员工安排工作要注意遵守哪些原则?5.简述性格与职业的关系。
南大社会心理学网络作业1
![南大社会心理学网络作业1](https://img.taocdn.com/s3/m/5657f1552b160b4e767fcf24.png)
首页 > 课程作业题号:1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假如你是一个酒保,目击了一次偶然的斗殴事件,当事人身上有纹身。
尽管你不认识多少有纹身的人,但事后你似乎认为身上有纹身的人比那些没有纹身的人更倾向于参加到斗殴之中。
你的错误记忆最可能是因为()∙A、错误相关∙B、刻板印象的潜意识启动∙C、刻板印象的自动激活∙D、现实冲突理论学员答案:a说明:本题得分:2题号:2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在Festinger和Carlsmith关于认知失调的经典研究中,完成了乏味的实验任务的被试中,()后来更有可能觉得实验有趣∙A、告诉他人实验很有趣,并得到1美元报酬的人∙B、告诉他人实验很有趣,并得到20美元报酬的人∙C、没有撒谎的人∙D、三组没有显著差异学员答案:a说明:本题得分:2题号:3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根据Kelley的共变原则,如果一个学生上课总是迟到,我们在( )这种情况下最有可能做内部归因(比如,认为这个学生比较懒)∙A、高一致性(consensus), 高特异性(distinctiveness), 高一贯性(consistency)∙B、低一致性,低特异性,高一贯性∙C、低一致性,高特异性,高一贯性∙D、高一致性,低特异性,低一贯性学员答案:b说明:本题得分:2题号:4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当目击一件事情的发生后,再获得一些误导性的信息,个体会将这些信息加入到其对事件的回忆中,这一现象称为( )∙A、误导信息效应∙B、虚假相关∙C、虚假控制∙D、虚假回忆学员答案:a说明:本题得分:2题号:5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Spencer等人(1999)的研究表明,当告诉女性数学能力有性别差异后,这种性别差异在实验中()∙A、出现了∙B、降低了∙C、消失了∙D、逆转了学员答案:a说明:本题得分:2题号:6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根据Kelley的共变原则,如果一个学生上课总是迟到,我们在( )这种情况下最有可能做外部归因∙A、高一致性(consensus), 高特异性(distinctiveness), 高一贯性(consistency)∙B、低一致性,低特异性,高一贯性∙C、低一致性,高特异性,高一贯性∙D、高一致性,高特异性,低一贯性学员答案:d说明:本题得分:2题号:7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公正世界现象(just-world phenomenon)可能将一个失业的人解释成()∙A、需要更多教育∙B、偏见的受害者∙C、需要帮助∙D、懒惰学员答案:d说明:本题得分:2题号:8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当信念的有效性被推翻时,我们可能仍然会坚持这一信念,这一现象称为()∙A、合理化效应∙B、自我服务效应∙C、证实效应∙D、信念固着学员答案:d说明:本题得分:2题号:9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根据相似性而将某一事物归结到某一类中,这一心理捷径称为()∙A、代表性直觉∙B、可获取性直觉∙C、认知捷径∙D、情绪捷径学员答案:a说明:本题得分:2题号:10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人们对于与自己有关的信息加工和记忆得更好的现象称为( )∙A、自我觉知效应∙B、自我促进效应∙C、自我参照效应∙D、自我加工效应学员答案:c说明:本题得分:2题号:11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Zajonc提出,()通常是我们自动的第一反应∙A、认知∙B、图式∙C、心理捷径∙D、情绪学员答案:d说明:本题得分:2题号:12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信念导致了它本身的实现,这一现象称为()∙A、自我促进∙B、自我调节∙C、自我效能∙D、自证预言学员答案:d说明:本题得分:2题号:13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情绪渗透模型认为情绪在()中影响更大∙A、无需深度加工的简单情境∙B、复杂程度中等的情境∙C、需要深度加工的复杂情境∙D、线索较匮乏的情境学员答案:c说明:本题得分:2题号:14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在社会支配性上,()∙A、女高于男∙B、男高于女∙C、没有显著性别差异∙D、无法评估性别差异学员答案:b说明:本题得分:2题号:15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宗教与偏见的关系是()∙A、宗教减少偏见∙B、宗教增加偏见∙C、宗教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偏见∙D、完全无关学员答案:c说明:本题得分:2题号:16 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本题分数:4 Allport认为,接触要减少偏见,需要具备哪些条件?()∙A、平等的地位∙B、体制的支持∙C、相互的依赖∙D、共同的目标学员答案:abcd说明:本题得分:4题号:17 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本题分数:4 以下哪些大脑部位影响决策过程中的情绪使用?()∙A、背侧前额叶∙B、枕页感觉皮层∙C、腹内侧前额叶∙D、杏仁核学员答案:cd说明:本题得分:4题号:18 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本题分数:4 以下哪些因素,可以令人看上去像个专家?()∙A、说听众同意的话∙B、被介绍成专业人士∙C、表现自信∙D、保持严肃学员答案:abc说明:本题得分:4题号:19 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本题分数:4 偏见的形成,大体来讲有()几个方面的根源∙A、社会∙B、进化∙C、动机∙D、认知学员答案:acd说明:本题得分:4题号:20 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本题分数:4 社会同一性理论认为我们同时具有()∙A、个人身份∙B、关系身份∙C、社会身份∙D、文化身份学员答案:ac说明:本题得分:4题号:21 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本题分数:4 关于态度改变的精细加工模型包含()∙A、直觉路径∙B、中心路径∙C、外周路径∙D、复杂路径学员答案:bc说明:本题得分:4题号:22 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本题分数:4 耶鲁交流模型中包含有()等元素∙A、信息来源∙B、信息本身∙C、传播渠道∙D、信息接受者学员答案:abcd说明:本题得分:4题号:23 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本题分数:4 我们的思维模式大致上可分为()∙A、图式过程∙B、直觉过程∙C、自动过程∙D、控制过程学员答案:ad说明:本题得分:4题号:24 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本题分数:4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分为()∙A、相关法∙B、调查法∙C、访谈法∙D、实验法学员答案:ad说明:本题得分:4题号:25 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本题分数:4 态度的三个维度分别是()∙A、意志∙B、情感∙C、认知∙D、行为倾向学员答案:bcd说明:本题得分:4题号:26 题型:判断题本题分数:3尽管基于心理捷径所作出的判断可能会十分错误,心理捷径基本上是有用的和适应性的。
社会心理学在线作业答案
![社会心理学在线作业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c255811f705cc17542709e7.png)
社会心理学—A一单项选择题1. 下列哪些内容不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a人际关系b 社会变迁c社会互动d 社会化a 创新性b开放性c 实用性d 独立性a 抽样调查b 个案调查c 观察访谈d 典型调查a 玛格丽特·米德b 本尼迪克特c卡丁纳d 马林诺夫斯基a角色互动b 角色规范c 角色丛d 角色知觉a定势b 社会刻板效应c 首因效应d 光环效应a人们在交往的过程中彼此间相互影响而形成的一种心理上和社会上的联系b以人们的需要为基础c 是多种心理因素的复合体d以交往为手段a 环境压力b 角色不兼容c信息过多d 个人差异2.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新型学科,具有综合性、( )、层次性和应用性的特点。
3。
调查法是社会心理学家在社会行为研究中常用的收集、分析资料的方法,其中不属于调查法的是()。
4.由于文化决定理论的片面性,到后期,林顿、( )等人将文化决定理论改造成文化相对理论.5.一个角色总是与其他角色联系在一起的.这样一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角色称为().6。
在对他人形成印象的过程中,由于对他人某些突出品质或特征的了解,从而掩盖了对这个人的其他品质或特征的知觉,这种社会心理现象称为()。
7。
不属于人际关系的特点的一项是( )。
8.冲突的来源有多种,其中不属于冲突来源的是( ).9。
态度的基本特征有( )、内在性、持久性三个方面。
a 媒介性b对象性c统合性d 压迫性a经典条件反射b经验内在参照c 认知不协调理论d操作性条件反射 a服从心理b 选择心理c 从众心理d集群心理a 观看效应b从众c 竞争与协作d共做效应a人际冲突b 目标冲突c 认识冲突d情感冲突a正式群体 b初级群体c 非正式群体d次级群体 二 多项选择题既有内稳性又有外显性既有个体性又有群体性既有主动性又有受动性以上都是既有客观性又有主观性实证主义与人文主义相并存的趋势社会心理学朝着深入研究个性、小群体和集体问题的方向发展加强了同社会学、心理学、文化人类学、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等一系列行为科学的联系研究课题广泛地面向实际,从理论探索转向应用研究摆脱了假说的验证,进入实证化阶段10。
2020年南京大学社会心理学第1次作业
![2020年南京大学社会心理学第1次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50cf7ab5b8f67c1cfad6b887.png)
题号:1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假如你是一个酒保,目击了一次偶然的斗殴事件,当事人身上有纹身。
尽管你不认识多少有纹身的人,但事后你似乎认为身上有纹身的人比那些没有纹身的人更倾向于参加到斗殴之中。
你的错误记忆最可能是因为()•A、错误相关•B、刻板印象的潜意识启动•C、刻板印象的自动激活•D、现实冲突理论标准答案:a说明:题号:2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在Festinger和Carlsmith关于认知失调的经典研究中,完成了乏味的实验任务的被试中,()后来更有可能觉得实验有趣•A、告诉他人实验很有趣,并得到1美元报酬的人•B、告诉他人实验很有趣,并得到20美元报酬的人•C、没有撒谎的人•D、三组没有显著差异标准答案:a说明:题号:3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根据Kelley的共变原则,如果一个学生上课总是迟到,我们在( )这种情况下最有可能做内部归因(比如,认为这个学生比较懒) •A、高一致性(consensus), 高特异性(distinctiveness), 高一贯性(consistency)•B、低一致性,低特异性,高一贯性•C、低一致性,高特异性,高一贯性•D、高一致性,低特异性,低一贯性标准答案:b说明:题号:4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在Ayres(1991)的研究中,去90个芝加哥汽车行,采用同样的策略进行讨价还价的个体中,()最终获得的购买价格最高•A、白人男性•B、白人女性•C、黑人男性•D、黑人女性标准答案:d说明:题号:5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当目击一件事情的发生后,再获得一些误导性的信息,个体会将这些信息加入到其对事件的回忆中,这一现象称为( )•A、误导信息效应•B、虚假相关•C、虚假控制•D、虚假回忆标准答案:a说明:题号:6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根据Kelley的共变原则,如果一个学生上课总是迟到,我们在( )这种情况下最有可能做外部归因•A、高一致性(consensus), 高特异性(distinctiveness), 高一贯性(consistency)•B、低一致性,低特异性,高一贯性•C、低一致性,高特异性,高一贯性•D、高一致性,高特异性,低一贯性标准答案:d说明:题号:7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公正世界现象(just-world phenomenon)可能将一个失业的人解释成()•A、需要更多教育•B、偏见的受害者•C、需要帮助•D、懒惰标准答案:d说明:题号:8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根据相似性而将某一事物归结到某一类中,这一心理捷径称为()•A、代表性直觉•B、可获取性直觉•C、认知捷径•D、情绪捷径标准答案:a说明:题号:9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人们对于与自己有关的信息加工和记忆得更好的现象称为( )•A、自我觉知效应•B、自我促进效应•C、自我参照效应•D、自我加工效应标准答案:c说明:题号:10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Zajonc提出,()通常是我们自动的第一反应•A、认知•B、图式•C、心理捷径•D、情绪标准答案:d说明:题号:11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情绪渗透模型认为情绪在()中影响更大•A、无需深度加工的简单情境•B、复杂程度中等的情境•C、需要深度加工的复杂情境•D、线索较匮乏的情境标准答案:c说明:题号:12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基本归因错误指的是我们更容易()•A、将自己的行为归结到环境,将他人行为归结到个人特质•B、做特质归因•C、做环境归因•D、将他人行为归结到环境,将自己的行为归结到个人特质标准答案:d说明:题号:13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关于相关,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相关系数不能为零•B、相关系数不能为负数•C、相关系数为零,说明两者没有关系•D、相关系数为-1,说明两者没有关系标准答案:c说明:题号:14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刻板印象是偏见中的()元素•A、认知•B、动机•C、行为•D、社会标准答案:a说明:题号:15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宗教与偏见的关系是()•A、宗教减少偏见•B、宗教增加偏见•C、宗教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偏见•D、完全无关标准答案:c说明:题号:16 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本题分数:4Allport认为,接触要减少偏见,需要具备哪些条件?()•A、平等的地位•B、体制的支持•C、相互的依赖•D、共同的目标标准答案:abcd说明:题号:17 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本题分数:4启动效应表明,我们对当前情境的判断,受到()等的影响。
江南大学2023年上半年社会心理学第1阶段练习题
![江南大学2023年上半年社会心理学第1阶段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4aaf9f30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a8.png)
江南大学2023年上半年社会心理学第1阶段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此题共5小题,每题1分,共5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括号内。
〕1、自从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开场进展系统的社会心理学的实验研究,标志着社会心理学开场由强调群体的层面转向侧重个人层面的研究。
A、罗斯B、迪希特C、墨菲D、奥尔波特2、早期将心理学分为实验心理学和民族心理学两大类的心理学家是〔〕。
A、冯特B、勒温C、勒朋D、弗洛伊德3、以下心理学家中〔〕对奥尔波特过分强调个体心理的研究做了一些纠正,强调人与环境的互相作用,提出生活空间、场等概念。
A、谢里夫B、海德C、勒温D、弗里德曼4、、“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的俗语说明〔〕是人际吸引的一个重要因素。
A、相貌B、交换C、交往D、相似性5、所谓的根本归因偏向是指〔〕。
A、自我效劳偏向B、用性格解释人们的行为C、立场偏向D、情景偏向二、多项选择题(此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有2至4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括号内。
多项选择、少选、错选均无分。
)1、以下现象哪些属于“恋权情结”的表现〔〕A、慕权B、清官情结C、升迁梦D、滥用权2、以下各项属于利他行为的特征的有〔〕A、目的是有益于别人B、自觉而非迫于压力的行为C、不图回报D、利他者具有自我牺牲精神,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3、下面属于心理学倾向的社会心理学特点的是〔〕A、以个体特质作为解释社会行为的根本根据B、以社会互动和社会关系为主要研究内容C、擅长微观心理层面的研究D、多采用观察、问卷、跨文化比拟的方法4、以下属于亲密关系的特征的有〔〕A、互相交融的自我B、目的性强C、承诺D、共同活动5、社会认同一般表如今哪几个方面?〔〕A、价值认同B、角色认同C、小群体认同D、职业认同6、下面属于情感性社会动机的有〔〕。
A、自我表达的需要B、亲和需要C、模拟需要D、强化的需要7、性格是由性格的〔〕组合而成。
社会心理学-在线作业-1-4
![社会心理学-在线作业-1-4](https://img.taocdn.com/s3/m/884356abed630b1c58eeb52b.png)
社会心理学_在线作业_1交卷时间:2016-06-12 10:52:52一、单选题1.(5分)•A. 帕克• B. 齐美尔• C. 路易斯•D. 马格纳勒纠错得分:5知识点:9.3 激励理论与应用展开解析答案C解析2.(5分)•A. 避趋冲突• B. 双趋避冲突•C. 单趋冲突美国人类学家()在《桑契士的子孙们》一书中首先创立了“文化匮乏”的概念。
常见的动机冲突形式主要有双趋冲突、双避冲突、趋避冲突和()四种。
• D. 单避冲突纠错得分: 5知识点: 8.2 社会化与社会控制展开解析答案 B解析3.(5分)•A. 逃向生理疾病•B. 逃向幻想的世界•C. 逃向另一现实• D. 逃向最亲的人纠错得分: 5知识点: 8.4 流言与社会控制展开解析答案 D解析4.(5分)• A. 马斯洛个体受到挫折后,如果不敢面对现实的挫折情境,就会以逃避的方式来摆脱挫折所带来的焦虑与痛苦,其中不属于逃避作用情况的是( )。
“未来的冲击是一种时间现象,它是社会变动急剧加速的产物,是发源于依附在旧文化基础上的一种新文化的附加物,是人们在自己所生活的社会里所遇到的文化震荡”,提出这种“未来的冲击”的社会学家是( )。
• B. 弗洛伊德• C. 罗杰斯• D. 托夫勒纠错得分: 5知识点: 9.3 激励理论与应用展开解析答案 D解析5.(5分) •A. 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 B. 奥德弗的ERG 理论 •C.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D. 洛克的目标设置理论纠错得分: 5知识点: 9.3 激励理论与应用展开解析答案 D解析6.(5分) •A. 全面认识自我• B. 努力完善自我• C. 善于突破自我 下列各项不属于需要理论的是( )。
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的基础是( )。
• D. 积极悦纳自我纠错得分: 5知识点: 3.2 社会印象展开解析答案 D解析7.(5分)•A. 大众传播•B. 社会舆论•C. 利他行为• D. 社会运动和社会文化变迁纠错得分: 5知识点: 1.2 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展开解析答案 C解析8.(5分)• A. 正式人际关系和非正式人际关系• B. 小群体人际关系和群众性场合的人际关系社会环境作为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层次之一,包含了诸多内容,其中不属于社会环境研究内容的是(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首页 > 课程作业题号:1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假如你是一个酒保,目击了一次偶然的斗殴事件,当事人身上有纹身。
尽管你不认识多少有纹身的人,但事后你似乎认为身上有纹身的人比那些没有纹身的人更倾向于参加到斗殴之中。
你的错误记忆最可能是因为()•A、错误相关•B、刻板印象的潜意识启动•C、刻板印象的自动激活•D、现实冲突理论学员答案:a说明:本题得分:2题号:2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在Festinger和Carlsmith关于认知失调的经典研究中,完成了乏味的实验任务的被试中,()后来更有可能觉得实验有趣•A、告诉他人实验很有趣,并得到1美元报酬的人•B、告诉他人实验很有趣,并得到20美元报酬的人•C、没有撒谎的人•D、三组没有显著差异学员答案:a说明:本题得分:2题号:3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根据Kelley的共变原则,如果一个学生上课总是迟到,我们在( )这种情况下最有可能做内部归因(比如,认为这个学生比较懒)•A、高一致性(consensus), 高特异性(distinctiveness), 高一贯性(consistency)•B、低一致性,低特异性,高一贯性•C、低一致性,高特异性,高一贯性•D、高一致性,低特异性,低一贯性学员答案:b说明:本题得分:2题号:4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当目击一件事情的发生后,再获得一些误导性的信息,个体会将这些信息加入到其对事件的回忆中,这一现象称为( )•A、误导信息效应•B、虚假相关•C、虚假控制•D、虚假回忆学员答案:a说明:本题得分:2题号:5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Spencer等人(1999)的研究表明,当告诉女性数学能力有性别差异后,这种性别差异在实验中()•A、出现了•B、降低了•C、消失了•D、逆转了学员答案:a说明:本题得分:2题号:6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根据Kelley的共变原则,如果一个学生上课总是迟到,我们在( )这种情况下最有可能做外部归因•A、高一致性(consensus), 高特异性(distinctiveness), 高一贯性(consistency)•B、低一致性,低特异性,高一贯性•C、低一致性,高特异性,高一贯性•D、高一致性,高特异性,低一贯性学员答案:d说明:本题得分:2题号:7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公正世界现象(just-world phenomenon)可能将一个失业的人解释成()•A、需要更多教育•B、偏见的受害者•C、需要帮助•D、懒惰学员答案:d说明:本题得分:2题号:8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当信念的有效性被推翻时,我们可能仍然会坚持这一信念,这一现象称为()•A、合理化效应•B、自我服务效应•C、证实效应•D、信念固着学员答案:d说明:本题得分:2题号:9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根据相似性而将某一事物归结到某一类中,这一心理捷径称为()•A、代表性直觉•B、可获取性直觉•C、认知捷径•D、情绪捷径学员答案:a说明:本题得分:2题号:10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人们对于与自己有关的信息加工和记忆得更好的现象称为( )•A、自我觉知效应•B、自我促进效应•C、自我参照效应•D、自我加工效应学员答案:c说明:本题得分:2题号:11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Zajonc提出,()通常是我们自动的第一反应•A、认知•B、图式•C、心理捷径•D、情绪学员答案:d说明:本题得分:2题号:12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信念导致了它本身的实现,这一现象称为()•A、自我促进•B、自我调节•C、自我效能•D、自证预言学员答案:d说明:本题得分:2题号:13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情绪渗透模型认为情绪在()中影响更大•A、无需深度加工的简单情境•B、复杂程度中等的情境•C、需要深度加工的复杂情境•D、线索较匮乏的情境学员答案:c说明:本题得分:2题号:14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在社会支配性上,()•A、女高于男•B、男高于女•C、没有显著性别差异•D、无法评估性别差异学员答案:b说明:本题得分:2题号:15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宗教与偏见的关系是()•A、宗教减少偏见•B、宗教增加偏见•C、宗教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偏见•D、完全无关学员答案:c说明:本题得分:2题号:16 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本题分数:4 Allport认为,接触要减少偏见,需要具备哪些条件?()•A、平等的地位•B、体制的支持•C、相互的依赖•D、共同的目标学员答案:abcd说明:本题得分:4题号:17 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本题分数:4 以下哪些大脑部位影响决策过程中的情绪使用?()•A、背侧前额叶•B、枕页感觉皮层•C、腹内侧前额叶•D、杏仁核学员答案:cd说明:本题得分:4题号:18 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本题分数:4 以下哪些因素,可以令人看上去像个专家?()•A、说听众同意的话•B、被介绍成专业人士•C、表现自信•D、保持严肃学员答案:abc说明:本题得分:4题号:19 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本题分数:4 偏见的形成,大体来讲有()几个方面的根源•A、社会•B、进化•C、动机•D、认知学员答案:acd说明:本题得分:4题号:20 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本题分数:4 社会同一性理论认为我们同时具有()•A、个人身份•B、关系身份•C、社会身份•D、文化身份学员答案:ac说明:本题得分:4题号:21 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本题分数:4 关于态度改变的精细加工模型包含()•A、直觉路径•B、中心路径•C、外周路径•D、复杂路径学员答案:bc说明:本题得分:4题号:22 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本题分数:4 耶鲁交流模型中包含有()等元素•A、信息来源•B、信息本身•C、传播渠道•D、信息接受者学员答案:abcd说明:本题得分:4题号:23 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本题分数:4 我们的思维模式大致上可分为()•A、图式过程•B、直觉过程•C、自动过程•D、控制过程学员答案:ad说明:本题得分:4题号:24 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本题分数:4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分为()•A、相关法•B、调查法•C、访谈法•D、实验法学员答案:ad说明:本题得分:4题号:25 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本题分数:4 态度的三个维度分别是()•A、意志•B、情感•C、认知•D、行为倾向学员答案:bcd说明:本题得分:4题号:26 题型:判断题本题分数:3尽管基于心理捷径所作出的判断可能会十分错误,心理捷径基本上是有用的和适应性的。
()•1、错•2、对学员答案:2说明:本题得分:3题号:27 题型:判断题本题分数:3托马斯(1958)的研究表明,最遵从其他社会规范的人同时也是最具有偏见的人。
()•1、错•2、对学员答案:2说明:本题得分:3题号:28 题型:判断题本题分数:3对应推论理论认为,不被社会赞许的行为比被社会赞许的行为更具有诊断性。
()•1、错•2、对学员答案:2说明:本题得分:3题号:29 题型:判断题本题分数:3一种有效的避免计划者错误的方式是对计划所需时间进行整体性的评估。
()•1、错•2、对学员答案:1说明:本题得分:3题号:30 题型:判断题本题分数:3对于大多数人来讲,我们更可能后悔做了某事,而不是后悔没做某事。
()•1、错•2、对学员答案:1说明:本题得分:3题号:31 题型:判断题本题分数:3哪怕是完全无意义的分组,也能让个体更喜欢自己组内的成员。
()•1、错•2、对学员答案:2说明:本题得分:3题号:32 题型:判断题本题分数:3催眠可以让证人回忆起更多与案件有关的真实信息。
()•1、错•2、对学员答案:1说明:本题得分:3题号:33 题型:判断题本题分数:3东方被试比西方被试更少犯基本归因错误。
()•1、错•2、对学员答案:2说明:本题得分:3题号:34 题型:判断题本题分数:3在阈下呈现刺激时,也会出现启动效应。
()•1、错•2、对学员答案:2说明:本题得分:3题号:35 题型:判断题本题分数:3接触一定能减少偏见。
()•1、错•2、对学员答案:1说明:本题得分: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