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机械和功(3)

合集下载

最新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11.3功 课件

最新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11.3功 课件

D. 学生背着书包在水平路面匀速前进时对书包做了功
2. 利用简单机械做功,肯定做不到的是( C )
A. 省力
B. 省距离
C. 省功
D. 改变用力方向
1
2
3
4
5
6
3. (2023·咸阳兴平期末)现有甲、乙两个质量不同的物体(m甲>m
乙),在相等的恒力F作用下,分别在水平方向、沿斜面向上的方向通
过了相等的距离s,如图所示.力F在这两种情况下做的功分别为W甲、W
购物车沿水平地面向前推动了10m,在此过程中,推力对购物车做功

200 J,购物车的重力做功为
1
2
3
0
4
J.

5
6
6. 如图所示,用动滑轮将重为600N的物体匀速提升4m,求:(不计滑
轮重、绳重和摩擦)
(1) 拉力F的大小.
解:(1) 300N
(2) 拉力F所做的功.
第6题
解:(2) 2400J
(3) 动滑轮对物体所做的功.
解:(3) 2400J
1
2
3
4
5
6
课后作业
1. (2023·渭南合阳期末)在下列情景中,说明小孩对物体做功的是

C

A. 小孩用力推汽车,没能推动
B. 被小孩踢出去以后在地面上滚动的足球
C. 小孩用力提起水桶
D. 小孩用手托着鸡蛋在水平路面运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 运动会上,小明同学在中学男子5kg级铅球项目中创造了15.0m的新纪

初中物理复习知识:简单机械和功

初中物理复习知识:简单机械和功

初中物理复习知识:简单机械和功简单机械,是最基本的机械,是机械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面由店铺收集整理的初中物理《简单机械和功》的复习知识点以供大家学习。

初中物理复习知识:简单机械和功1.杠杆:一根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就叫杠杆。

2.什么是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1)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o)(2)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F1)(3)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F2)(4)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的作用线的距离(L1)。

(5)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L2)3.杠杆平衡的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或写作:F1L1=F2L2 或写成。

这个平衡条件也就是阿基米德发现的杠杆原理。

4.三种杠杆:(1)省力杠杆:L1>L2,平衡时F1(2)费力杠杆:L1F2。

特点是费力,但省距离。

(如钓鱼杠,理发剪刀等)(3)等臂杠杆:L1=L2,平衡时F1=F2。

特点是既不省力,也不费力。

(如:天平)5.定滑轮特点:不省力,但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实质是个等臂杠杆)6.动滑轮特点: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动力方向,要费距离.(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的杠杆)7.滑轮组: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

1.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2.功的计算:功(W)等于力(F)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s)的乘积。

(功=力×距离)3. 功的公式:W=Fs;单位:W→焦;F→牛顿;s→米。

(1焦=1牛·米).4.功的原理: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等于不用机械而直接用手所做的功,也就是说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5.斜面:FL=Gh 斜面长是斜面高的几倍,推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

(螺丝、盘山公路也是斜面)6.机械效率: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

计算公式:P有/W=η7.功率(P):单位时间(t)里完成的功(W),叫功率。

江苏省 苏科版 初三物理 上学期 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 第三节 功 填空题基础练习

江苏省 苏科版 初三物理 上学期 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 第三节 功 填空题基础练习

江苏省苏科版初三物理上学期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第三节功填空题基础练习一、填空题1.不计空气阻力,当吊车以1 m/s的速度匀速吊起重1×104N的货物上升2 m时,吊车对货物做的功是________J,若把货物吊到空中某一高度静止,此时吊车对货物的拉力将___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2.如马拉着质量是2000kg的车在水平路上前进400m,马的水平拉力做了3×105J的功,马的水平拉力是_____N,重力做的功是______J3.一男子用力推一辆抛锚的车,没有推动,男子的推力一定______车所受的阻力;年轻的女士推着婴儿车向前走,该男子对车所做的功______该女士对婴儿车所做的功。

(均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4.冰壶比赛时,投手用力将冰壶掷出后,由于冰壶具有,它会继续沿着水平赛道向前滑行一段距离,但它滑行时受到的作用,因此它最终会停下来;冰壶在滑行的过程中,重力对冰壶(选填:“做功”或“不做功”)。

5.小明将放在水平桌面上重为3N的物理课本,水平匀速拉动0.5m.所用的水平拉力为1N,则课本重力做功____J,水平拉力做功____J。

6.在水平桌面上,将重为 20N的木块沿直线匀速向前推了 5m,所用的推力为 4N,撤去推力后,木块由于惯性又前进了 1m,则推力所做的功是___________J,重力所做的功为________J。

7.如图所示的单摆,让小球从A点静止释放,小球在A点和C点之间来回摆动的过程中,细线对小球的拉力______(选填“做功”或“不做功”)。

8.如图所示,光滑斜面AB>AC,沿斜面AB和AC分别将同一重物从它们的底部匀速拉到顶部,则所需拉力F1______F2,所做的功W A______W B.(选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9.某同学用已调好的弹簧测力计测量一个放在水平桌面上的钩码的重力.如图所示他从图甲所示位置(此时指针指0刻线)开始将测力计缓慢竖直向上提起,记下测力计移动的距离h和对应的读数F,并描出F-h图象如图乙所示:(2)请计算钩码从刚好离开桌面时到h=15cm时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对钩码所做的功为_______J。

(完整版)简单机械和功知识点归纳,推荐文档

(完整版)简单机械和功知识点归纳,推荐文档

4.最小力画法 1)支点与杠杆末端相连 2)力垂直于杠杆末端
从 A 点搬动柜子
我去人从 M也端抬就起均有匀人木棒!为UR扼腕入把站水倒内入杯信中 不存在向你偶同意调剖沙龙
1
5 杠杆平衡的条件(杠杆原理):
动力×动力臂 = 阻力×阻力臂,即 F1 l1 F2 l2
杠杆静止或绕支点匀速转动时,说明杠杆处于平衡状态 6 杠杆平衡条件的计算:
(4)功率
1、功率: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
物理意义:表征力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2、计算公式: P W ; 单位:瓦特(瓦); 符号:W; 即1W 1 J s t
3、单位换算:1kW 103W ,1MW 106W
(5)机械效率
1、有用功、额外功、总功:W总 W有用 W额外
2、机械效率: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
n ③理想的滑轮组(不计轮轴间的摩擦和动滑轮的重力)拉力 F= 1 / G 。只忽略轮轴间的摩
建议收藏下载本文,以便随时学习! n v n 擦,则拉力F= 1 / (G 物+G 动) 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 SF(或 F)= 倍的重物移动的距离 SG(或 vG) ④组装滑轮组方法:首先根据公式 n=(G 物+G 动) / F 求出绳子的股数,然后根据“奇动偶定”的 原则。结合题目的具体要求组装滑轮。 (3)功 1、功 W: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且物体沿力的方向通过了一段距离,物理学上称这个力对物 体做了机械功,简称做了功。 2、计算公式:W F S 。 单位:焦耳(焦); 符号:J; 即:1J 1N m 3、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①对物体要有力的作用; ②物体要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一定的距离。
实验 次数
斜面倾斜程 度
物块重量
G/N
斜面高度 h/m

新苏科版九年级上册初中物理 第3节 功 教案(教学设计)

新苏科版九年级上册初中物理 第3节 功 教案(教学设计)

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第3节功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做机械功的两个要素。

2.知道机械功的物理意义、公式及单位,了解1J的功大约有多大。

3.理解机械功的计算公式,会用功的计算公式解题。

4.能用生活中的事例解释机械功的含义。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情境设计,让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2.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交流合作的意识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介绍科学家焦耳的生平事迹,激发学生奋发学习、刻苦专研的学习品德。

2.通过探究实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比较、分析、概括能力,培养学生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理解机械功的计算公式,会用功的计算公式解题。

用生活中的事例解释机械功的含义(斜面、钩码、小车、直尺、弹簧测力计)、多媒体材料通过前面的讨论,我们知道省力的机械费距离,费力的机械省距离。

那么有没有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机械呢?教师活动教学内容学生活动教学媒体引入通过前面的讨论,我们知道省力的机械费距离,费力的机械省距离。

那么有没有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机械呢?探究11.3 测量提升物体所做的功(多媒体实验装置)指导学生测量拉力F、小车通过的距离S、小车和砝码所受的重力G、上升的高度h,将数据填入表格:实验交流方法和结果分组实验多媒体表格测量次数F/N S/m G/N H/mFs/(N*m)Gh/(N*m) ①②③讲解(1)议一议:分析、比较表中的实验数据,从中能得到什么结论?利用斜面完成同样的任务,F<Gs>h 但Fs 和Gh近似相等。

归纳做功的计算公式多媒体演示并小结归纳(1)物理学中规定:(1)定义:机械功等于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的乘积。

机械功简称功。

(2)公式:机械功=力*距离W=Fs(3)单位:焦耳(J)1 J=1 Nm讨论归纳记忆估算对物理书本、人上楼等现象的做功大小归纳(2)做功的必要条件:1.物体受力的作用;2.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一段距离讲解(2)下列现象做功了吗?1.女孩把一箱报刊搬起来。

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第3课时)

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第3课时)

广洋湖中心初中初三物理“学思一体”教学案第周第课时授课时间编写人潘永飞审核人潘永飞教学内容: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第2课时)一、考点梳理1.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二是。

2.功的计算:功(W)等于 (F)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 (s)的乘积。

(功= ×)3.功的公式:;单位:W→;F→;s→。

(1焦=1 ). 4.功的原理: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不少于不用机械而直接用手所做的功,也就是说使用任何机械都不。

5.功率(P):叫功率。

计算公式:或。

单位:P→;W→; t→。

(1瓦=1 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6.物理学中常用功率来表示做功的程度,叫做功率,写成公式即,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率的单位是.7.从“探究斜面”实验我们看出:利用斜面提升重物可以省,但不能省.利用其他机械也可以得到类似的结论:省力的机械费,省距离的机械费.8.机械效率是和的比值,它可以用公式η=表示,使用任何机械都不可避免地要做功,因此,有用功总是总功,机械效率总是。

9.某人用动滑轮将重100N的物体提高了5m,其中动滑轮重20N,不计绳重及摩擦,此人所做的有用功是J,总功是J,额外功是J,机械效率是。

10.用桶从井里打水,提水做的功是,提桶做的功是;木桶掉进井里打捞时桶里带上些水,把桶提上来做的功是,把桶中的水提上来做的功是。

11.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实验原理是需要测的物理量有、、、实验器材除钩码、铁架台、细线还需要、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有:、、。

提高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方法有、、。

物体提升的高度、绳子的绕法是否影响机械效率?二、典型例题【例1】如图某人通过定滑轮拉住重为98N的物体,当人拉绳子从A点慢慢移动到B点时,此人克服物体的重力大约做了J的功.【例2】如图所示,是一位工人师傅用于粉刷楼房外墙壁的升降装置示意图,上端固定在楼顶.若动滑轮质量为2.5kg,工作台质量为7.5kg,,涂料和所有工具质量为20kg,工人师傅的质量为60kg,绳重及摩擦不计.当工作台从距地面5m高处升到15m高处,工人师傅需要做J的功.(g =10N/kg)F M图1图3【例3】某中学九年级二班的男同学要举行爬楼比赛,看看谁的功率大,要测出某同学爬楼的功率(1)已测出了这个同学的质量m ,还需要测出的物理量是(2)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3)由测得的物理量,计算爬楼功率的表达式为【例4】滑轮组匀速提升重为2000N 的物体,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在大小为625N ,拉力做功为12500J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不计摩擦和绳的重力。

江苏省苏科版初三物理上学期 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 第3节 功 填空题基础练习题

江苏省苏科版初三物理上学期 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 第3节 功 填空题基础练习题

江苏省苏科版初三物理上学期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第三节功填空题基础练习一、填空题1.不计空气阻力,当吊车以1 m/s的速度匀速吊起重1×104N的货物上升2 m时,吊车对货物做的功是________J,若把货物吊到空中某一高度静止,此时吊车对货物的拉力将___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2.如马拉着质量是2000kg的车在水平路上前进400m,马的水平拉力做了3×105J的功,马的水平拉力是_____N,重力做的功是______J3.一男子用力推一辆抛锚的车,没有推动,男子的推力一定______车所受的阻力;年轻的女士推着婴儿车向前走,该男子对车所做的功______该女士对婴儿车所做的功。

(均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4.冰壶比赛时,投手用力将冰壶掷出后,由于冰壶具有,它会继续沿着水平赛道向前滑行一段距离,但它滑行时受到的作用,因此它最终会停下来;冰壶在滑行的过程中,重力对冰壶(选填:“做功”或“不做功”)。

5.小明将放在水平桌面上重为3N的物理课本,水平匀速拉动0.5m.所用的水平拉力为1N,则课本重力做功____J,水平拉力做功____J。

6.在水平桌面上,将重为 20N的木块沿直线匀速向前推了 5m,所用的推力为 4N,撤去推力后,木块由于惯性又前进了 1m,则推力所做的功是___________J,重力所做的功为________J。

7.如图所示的单摆,让小球从A点静止释放,小球在A点和C点之间来回摆动的过程中,细线对小球的拉力______(选填“做功”或“不做功”)。

8.如图所示,光滑斜面AB>AC,沿斜面AB和AC分别将同一重物从它们的底部匀速拉到顶部,则所需拉力F1______F2,所做的功W A______W B.(选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9.某同学用已调好的弹簧测力计测量一个放在水平桌面上的钩码的重力.如图所示他从图甲所示位置(此时指针指0刻线)开始将测力计缓慢竖直向上提起,记下测力计移动的距离h和对应的读数F,并描出F-h图象如图乙所示:(2)请计算钩码从刚好离开桌面时到h=15cm时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对钩码所做的功为_______J。

简单机械(三)----功和功率

简单机械(三)----功和功率

简单机械(三)----功和功率第一步:知识梳理机械功1、力学里所说的功包括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2、不做功的三种情况:有力无距离、有距离无力、力和距离垂直。

3、力学里规定:功等于力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

公式:W=FS功的原理:(了解)1、内容: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不会少于直接用手所做的功。

即: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2、说明: (请注意理想情况功的原理可以如何表述?)①功的原理是一个普遍的结论,对于任何机械都适用。

②功的原理告诉我们:使用机械要省力必须费距离,要省距离必须费力,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机械是没有的。

③使用机械虽然不能省功,但人类仍然使用,是因为使用机械或者可以省力、或者可以省距离、也可以改变力的方向,给人类工作带来很多方便。

④我们做题遇到的多是理想机械(忽略摩擦和机械本身的重力)理想机械: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FS )= 直接用手对重物所做的功(Gh )3、应用:斜面(了解)①理想斜面:斜面光滑②理想斜面遵从功的原理;③理想斜面公式:FL=Gh 其中:F :沿斜面方向的推力;L :斜面长;G :物重;h :斜面高度。

如果斜面与物体间的摩擦为f ,则:FL=fL+Gh ;这样F 做功就大于直接对物体做功Gh 。

功率1、定义:单位时间里完成的功2、物理意义: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3、公式: t WP4、单位: W 常用单位 kW mW 马力换算:1kW=103W 1mW=106 W 1马力=735W某小轿车功率66kW ,它表示:小轿车1s 内做功66000J第二步:方法归纳1、应用功的公式注意:①分清哪个力对物体做功,计算时F 就是这个力;②公式中S 一定是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强调对应。

③ 功的单位“焦”(牛·米 = 焦),不要和力和力臂的乘积(牛·米,不能写成“焦”)单位搞混。

2、W=F.S=P .t3、P=W/t=F.S/t=F.v4、物拉绳拉总物动额物物有h n F S F W h G W h G W .....====第三步:经典例题讲解例1、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人对物体做功的是( )解析:做功有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一段距离。

教师教案简单机械和功 (第3课时)

教师教案简单机械和功  (第3课时)

广洋湖中心初中九年级物理“学思导学”教师教案课题简单机械和功(第3课时)课型复习授课时间主备人潘永飞复备人审核人潘永飞审核意见【导学】1.理解机械效率的概念;2.会利用机械效率的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3.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实验意识、实践能力以及创新精神.【导疑】1、机械效率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 ,表达式为。

2、对于机械效率,由于额外功的存在,总有W有 W总,因此机械效率 1 。

3、通过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可得出下列各措施中能提高机械效率的是()A.增加动滑轮,减小拉力B.减少提升重物重力,减小拉力C.减少提升高度,减少做功D.增加提升重物重力,增大有用功4、小文同学在“测定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匀速吊起钩码,并记录了如下实验数据。

根据实验数据,小文同学计算机械效率的过程如下:有用功W有用=(G1+G2)h=(4十0.4)×0.1J=0.44J总功W总=FS= 1. 6×0.3J=0. 48J机械效率:答:当匀速吊起4N重的钩码时,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约为91.7%。

小文同学的计算过程是否正确?如有错误,请在下方空白处写出错误之处并对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作出正确解答。

【导思】【例1】如图所示,小明分别用甲、乙两个滑轮把同一袋沙子从地面提到二楼,用甲滑轮所做的总功为W1,机械效率为η1;用乙滑轮所做的总功为W2,机械效率为η2。

若不计绳重与摩擦,则()A.W1 = W2,η1 =η 2B. W1 = W2,η1 <η 2C. W1 < W2,η1 >η 2D. W1 > W2,η1 <η2【例2】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小强按正确方法操作,如图是他实验中的情景,下表是他记录的一组数据。

钩码总重G(N) 钩码上升高度h(m)测力计拉力F(N)测力计移动距离s(m)2 0.05 0.4 0.15芳芳的实验记录较小提升速度 绳端拉 力(N ) 钩码重 (N ) 机械 效率 较大提升速度 探究结果10 4.2 79.4% 4.210物理量 控制因素 79.4%探究结果79.4%绳端拉 力(N ) 钩码重 (N ) 机械 效率 大致相同的 提升速度 兰兰的实验记录10 4.2 156.0物理量控制因素A B C D(1)由表中数据可计算出,滑轮组对钩码做的有用功 为_______J ,人做的总功为_______J 。

第十一章第3节功

第十一章第3节功

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11.3功问题集锦1.什么是功?2.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是什么?哪些情况下物体不做功?3.功的计算公式及其对应单位是分别是什么?知识清单知识点1:功功的意义: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且沿力的方向通过了距离,我们就说力对物体做了功。

功的定义:物理学中把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的乘积叫做机械功,简称功。

知识点2: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个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另一个是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三种不做功的情况:1.有力没有距离。

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但没有移动距离,力对物体不做功。

例如:一辆汽车停止在路边,一个人用很大的力却没有推动它,推力对物体不做功。

2.有距离没有力。

靠惯性运动的物体没有力对它做功。

例如:某同学踢足球,球离开脚后飞出10 m远,足球飞出10 m远的过程中,人做功为零。

3.有力也有距离,但两者相互垂直。

例如:手提水桶在水平面上运动一段距离,由于手提水桶的力竖直向上,而运动的距离在水平方向上,并不是在力的方向上,所以无论走多远,手对水桶不做功。

【练习1】判断下图力对物体是否做功,如果不做功请说明理由。

小明提着滑板在小刚用力推汽车某运动员扔出铅球后,水平方向上运动但是没有推动铅球在空中运动一段距离【练习2】判断下列现象中,人是否对物体做了功()A.举重运动员举着杠铃不动B.工人将集装箱从地面搬到桌上C.修理工用力推汽车,汽车没动D.汽车拉着货物在水平方向上运动【练习3】如图所示为运动员投掷铅球的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在a到b的过程中,运动员对铅球做了功B.在b到c的过程中,运动员对铅球没有做功C.在c到d的过程中,没有力对铅球做功D.在a到d的过程中,铅球的运动状态在不断改变【练习4】下列关于功的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A. 只要有力作用在物体上,就一定做了功B.只要物体移动了距离,就一定做了功C.只要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又移动了距离,就一定做了功D.只要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又在该力的方向上移动了距离,就一定做了功知识点3:功的计算1.物理学中规定,功等于力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

物理简单机械和功

物理简单机械和功

物理简单机械和功物理是自然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它研究的是物质的运动、能量转化和相互作用等现象。

而简单机械和功则是物理学中的两个重要概念。

本文将从简单机械和功的角度来介绍它们的定义、原理和应用。

一、简单机械简单机械是指由一个或多个简单的机械元件组成的机械装置,它们能够改变力的大小、方向或应用点。

常见的简单机械有杠杆、轮轴、滑轮、斜面、螺旋等。

简单机械能够利用力的乘积原理来改变力的大小和方向,从而使我们能够更轻松地完成一些力所不能及的工作。

1. 杠杆杠杆是一种常见的简单机械,它由一个支点和两个力臂组成。

杠杆能够利用力的乘积原理,使我们能够以较小的力来抵消较大的力。

杠杆常见的应用有撬棍、门铰和秋千等。

2. 轮轴轮轴是由一个固定的轴和一个围绕轴旋转的轮组成的简单机械。

轮轴能够改变力的方向,并且可以利用力的乘积原理使我们能够更容易地移动重物。

轮轴常见的应用有车轮、滚轮和滚珠轴承等。

3. 滑轮滑轮是由一个固定的轴和一个绕轴旋转的滑轮组成的简单机械。

滑轮能够改变力的方向,并且可以利用力的乘积原理来减小我们所需要施加的力。

滑轮常见的应用有吊车、滑轮组和滑轮滑道等。

4. 斜面斜面是一种倾斜的平面,它能够减小物体所受重力的作用力,并且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斜面能够利用力的乘积原理使我们能够更轻松地抬起重物。

斜面常见的应用有斜坡、楼梯和斜面滑道等。

5. 螺旋螺旋是一种具有螺纹结构的简单机械,它能够将旋转运动转化为直线运动。

螺旋常见的应用有螺丝、螺母和螺旋桨等。

二、功功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表示力在物体上所做的功。

功的大小等于力乘以物体在力的作用下所移动的距离。

功的单位是焦耳(J),1焦耳等于1牛顿乘以1米。

功可以用来表示物体所获得或失去的能量,它是能量转化和传递的基本原理。

1. 正功和负功当力的方向和物体的位移方向相同时,功为正;当力的方向和物体的位移方向相反时,功为负。

正功表示物体所获得的能量,负功表示物体所失去的能量。

简单机械和功知识点

简单机械和功知识点

简单机械和功知识点总结一、 认识和利用杠杆1、 杠杆(1) 杠杆的定义:在力的作用下能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

(2) 影响杠杆的五要素: 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 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F1;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F2; 21l l = 56认识滑物+动滑轮2、 滑轮组用力情况的判断判断用力情况的关键是弄清几段绳子承担动滑轮和重物,在数绳子时,不但要明确绳子是否承担动滑轮和重物的重力,还要看清滑轮组的组装方式,不能只看滑轮个数。

3、滑轮组绳子段数n 与动滑轮个数m 之间的关系:n=2m 或n=2m+1。

n 为偶数时,绳子起点在定滑轮上;n 为奇数时,绳子起点在动滑轮上。

4、在给滑轮组绕绳时,若要求人站在地上拉动重物上升。

则绳子最后必定穿过定滑轮,拉力方向向下。

三、 怎样才算做功 做功的条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物体依靠惯性通过了一段距离,如推出去的铅球,投掷出去的标枪。

(3) 如:用手提着水桶水平运动,关闭发动机的汽车慢慢停下来。

F 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但使用机械可以给人们时要注意,当功率一定时,要增大牵引力需要减小速度)。

总功率指机械本身产生的功率,t总总W P = 有用功率指机械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功率:t有用有用W P =,P 有用=P 总·η 五、 机械效率 1、 机械效率的定义: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2、 公式: 100%W W =⨯有用总对于任何机械,η总小于1。

3、 有用功、总功、额外功(1) 有用功是为了达到目的、完成任务而对物体做的功。

如:克服物重提升物体时,W 有用=Gh ,克服地面对物体的摩擦使物体运动时,W 有用=fs 。

(2) 额外功是指对人们无用,但因为摩擦力和机械自重等存在,克服摩擦力和机械自重而不得不做的功。

使用机械提升重物时,用来克服机械自重和机械各部分摩擦所做的是额外功;水平移动物体时,所做的克服有用摩擦之外所做的功为额外功。

(3)的功。

动F 是是动力(4提高机械效率的主要方法:增加有用功,减少额外功,增大有用功与额外功的比值。

第11章 简单机械和功 杠杆 课时训练(三)

第11章 简单机械和功 杠杆 课时训练(三)

九上物理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杠杆(三)一、填空题1.建筑工地上,工人用独轮车运送石块,如图所示,石块与独轮车的总重为600N ,重心在A 点,则工人两手对车所施加向上的力F 是_______N ;要想使F 更小一些,你的建议是______.2.(2010.东营)某同学在做单臂俯卧撑运动,如图所示.他的重心在A 点,所受重力为520N ,他将身体撑起处于平衡状态时,地面对手的支持力为_______N .3.如图,杆秤是民间的一种测量工具.使用时,将待测物体挂在秤钩A 上,用手拎住秤纽B 或C (相当于支点),秤砣D 在秤杆E 上移动,当秤杆水平平衡时就可以在秤杆上读出读数.(1)在测量中,当被测物重量增加,要是杆秤平衡,秤砣D 应该向_______移动.若秤砣的质量为150g ,秤杆的质量忽略不计,秤杆水平静止时,AC =5cm ,CD =25cm ,则被测物的质量为_______kg .(2)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分析,使用杆秤时,当从秤纽C 换到秤纽B 时,最大测量值将变______.4.小红所在的科技小组利用所学知识自制一杆秤(自重不计),其照片如图所示,秤砣的质量m 0为1kg ,根据照片估算此杆秤最大测量值为_______kg ;若要增大该杆秤的测量范围,可采用的方法_______(写一种方法);已知秤杆上0.5kg 和2.5kg 的两根刻度线相距10cm ,则秤钩连接点A 与提纽O 点的距离是_______cm .二、选择题5.一根杆秤,如果秤砣被磨损掉一部分,用它称得的质量将比被称物体的实际质量 ( )A .偏大B .偏小C .相等D .无法判定6.如图所示的杠杆处于平衡状态,若使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为原来的12,杠杆仍然保持平衡状态,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 )A .把弹簧测力计向左移动一个小格B .减少三个钩码C .把钩码向左移动一个小格D .把钩码向右移动一个小格7.如图是自卸车的示意图.车厢部分可视为杠杆,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B 点是支点,液压杆施的力是动力,货物重是阻力B .B 点是支点,物体A 放在车厢前部可省力C.C点是支点,物体A放在车厢后部可省力D.C点是支点,物体A放在车厢前部可省力8.密度均匀的直尺AB放在水平桌面上,尺子伸出桌面的部分OB是全尺长的三分之一,当B端挂5N的重物时,直尺的A端刚刚开始翘起,如图所示,则此直尺受到的重力是( )A.2.5N B.5N C.10N D.无法确定9.如图所示的轻质杠杆OA上悬挂着一重物G,O为支点,在A端用力使杠杆平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此杠杆一定是省力杠杆B.沿竖直向上方向用力最小C.此杠杆可能是省力杠杆,也可能是费力杠杆D.沿杆OA方向用力也可以使杠杆平衡10.一根直杆可绕轴O转动,在直杆的中点挂一重物,在杆的另一端施加一个方向始终与杠杆垂直的力F,如图所示,当直杆从竖直位置慢慢抬到水平位置的过程中,力F的大小变化情况应是( ) A.一直增大B.一直减小C.先增大后减小D.不变11.如图所示,一根直杠杆可绕轴O转动,在直杆的中点挂一重物,在杆的另一端施加一个方向始终保持水平的力F,将直杆从竖直位置慢慢抬起到水平位置过程中,力F大小的变化情况是( ) A.一直增大B.一直减小C.先增大后减小D.先减小后增大12.如图所示,杠杆OA可绕支点O转动,B处挂一重物G,A处用一竖直力F,当杠杆和竖直墙之间夹角逐渐增大时,为了使杠杆平衡,则( )A.F大小不变,但F<G B.F大小不变,但F>GC.F逐渐减小,但F>G D.F逐渐增大,但F<G13.一个杠杆已经处于平衡状态,如果在这个杠杆上再施加一个作用力,则( ) A.杠杆仍有可能平衡,只要这个力加在动力一边B.杠杆仍有可能平衡,只要这个力加在阻力一边C.杠杆仍有可能平衡,只要这个力的作用线通过支点D.杠杆不可能平衡,因为多了一个力14.夹子是我们生活中经常使用的物品,如图给出了用手捏开夹子和夹子夹住物品时的两种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当我们用手将其捏开时,它是费力的B.当我们用其夹住物品时,它是费力的C.无论用手将其捏开还是夹住物品时,它都是省力的D.无论用手将其捏开还是夹住物品时,它都是费力的三、简答题15.请在图中画出抽水机手柄A点所受动力F1的力臂l1和B点所受阻力F2的示意图.16.如图甲所示是小宇同学发明的捶背椅,当坐在椅子上的人向下踩脚踏板时,捶背器便敲打背部进行按摩,请你在图乙中画出踩下脚踏板敲打背部时,杠杆B点受到的阻力F2、阻力臂l2及动力臂l1.17.有一半径为R,重为G的均匀滚轮,要使它滚上高为h的台阶,请在图上画出最小动力F的示意图,最小动力F的大小为多少?18.假期里,小兰和爸爸、妈妈一起参加了一个家庭游戏活动,活动要求是:家庭成员中的任意两名分别站在如图所示的木板上,恰好使木板水平平衡.(1)若小兰和爸爸的体重分别为400N和800N,小兰站在距离中央支点2m的一侧,爸爸站在距离支点多远处才能使木板水平平衡?(2)若小兰和爸爸已经成功地站在了木板上,现在他们同时开始匀速相向行走,小兰的速度是0.5m/s,爸爸的速度是多大才能使木板水平平衡不被破坏?19.(2010.株洲)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可以探究杠杆受两个阻力(F2、F3)时的平衡条件.在已调节好的杠杆两端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并适当移动钩码的位置,使杠杆水平平衡,记下钩码的数量和位置.通过改变钩码的数量和位置,按照同样的方法再做两次,将实验得到的数据填在下表中,表中数据是以一个钩码的重力为力的单位,以杠杆的每小格为长度的单位.(1)分析表中的数据,可得杠杆的平衡条件是_______.(填写关系式)(2)在农村还广泛使用的杆秤就利用了上述原理,图乙是一根杆秤的示意图.小云设计了如下测量秤砣质量M的实验方案,请你将②、④两步补充完整.①用刻度尺测量杆秤上的主要刻度的示数m到提纽O的距离x,并作出m—x关系图像,如图丙所示;②用刻度尺测量挂钩到_______的距离l;③在m-x关系图像中读取两组数据x1、m1和x2、m2;④设杆秤自重G0,重心到提纽的距离l0,据杠杆平衡条件Mgx1=________+G0l0以及______=m2g l+G0l0,得M=_______.(要求用l、x1、x2、m1、m2表示)参考答案1.240两手向车把末端移动(增大动力臂)或将石块向车轮方向移动(减小阻力臂)2.3203.(1)右0.75 (2)大4.7减小提纽O点到秤钩连接点A的距离(或增加秤砣质量) 55.A6.D7.C8.C9.C10.A11.A12.A13.C14.B15.16.17.如图F =()222G R R hR∙--18.(1)爸爸应站在离支点1m的另一侧.(2)0. 25m/s19.(1) F1·l11= F2·l2+F3·l3(2)②提纽④m1g l Mgx2()2121 m m l x x--。

简单机械和功 (第3课时)

简单机械和功  (第3课时)

广洋湖中心初中九年级物理“学思导学”学生学案课题简单机械和功(第3课时)课型复习授课时间主备人潘永飞复备人审核人潘永飞审核意见【导学】1.理解机械效率的概念;2.会利用机械效率的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3.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实验意识、实践能力以及创新精神.【学疑】1、机械效率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 ,表达式为。

2、对于机械效率,由于额外功的存在,总有W有 W总,因此机械效率 1 。

3、通过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可得出下列各措施中能提高机械效率的是()A.增加动滑轮,减小拉力B.减少提升重物重力,减小拉力C.减少提升高度,减少做功D.增加提升重物重力,增大有用功4、小文同学在“测定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匀速吊起钩码,并记录了如下实验数据。

根据实验数据,小文同学计算机械效率的过程如下:有用功W有用=(G1+G2)h=(4十0.4)×0.1J=0.44J总功W总=FS= 1. 6×0.3J=0. 48J机械效率:答:当匀速吊起4N重的钩码时,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约为91.7%。

小文同学的计算过程是否正确?如有错误,请在下方空白处写出错误之处并对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作出正确解答。

【学思】【例1】如图所示,小明分别用甲、乙两个滑轮把同一袋沙子从地面提到二楼,用甲滑轮所做的总功为W1,机械效率为η1;用乙滑轮所做的总功为W2,机械效率为η2。

若不计绳重与摩擦,则()A.W1 = W2,η1 =η 2B. W1 = W2,η1 <η 2C. W1 < W2,η1 >η 2D. W1 > W2,η1 <η2【例2】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小强按正确方法操作,如图是他实验中的情景,下表是他记录的一组数据。

钩码总重G(N) 钩码上升高度h(m)测力计拉力F(N)测力计移动距离s(m)2 0.05 0.4 0.15。

简单机械和功知识归纳

简单机械和功知识归纳

简单机械和功知识点归纳第一部分、杠杆和滑轮一、杠杆1、杠杆的定义:一根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就是杠杆。

杠杆可以是直的硬棒,如撬棒等;也可以是弯的,如压井的把儿。

2、杠杆的五要素:支点O:杠杆绕着转动的点。

动力F1: 使杠杆转动的力。

阻力F2: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动力臂L1: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阻力臂L2: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3、杠杆平衡:杠杆在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转动,杠杆就处于平衡状态。

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F1L1= F2L2注意:杠杆的平衡不是单独由力或力臂决定的,而是由它们的乘积来决定的。

能用杠杆的平衡条件解释、设计、解决有关问题,能进行简单计算。

4、杠杆分类:(1)省力杠杆:L1>L2,F1<F2。

其动力臂L1大于阻力臂L2,平衡时动力F1小于阻力F2,即用较小的动力就可以克服较大的阻力。

但是实际工作是动力移动的距离却比阻力移动的距离大,即要费距离。

如撬起重物的撬棒,开启瓶盖的起子、铡草用的铡刀等,都属于这一类杠杆。

(2)费力杠杆:L1<L2,F1>F2。

这类杠杆的特点是动力臂L1小于阻力臂L2,平衡时动力F1大于阻力F2,即要用较大的动力才能克服阻力完成工作,但它的优点是杠杆工作时,动力移动较小的距离就能使阻力移动较大的距离。

使工作方便,也就是省了距离。

如缝纫机踏板、挖土的铁锨、大扫帚、夹煤块的火钳,这些杠杆都是费力杠杆。

(3)等臂杠杆:L1=L2,F1=F2。

这类杠杆的动力臂L1等于阻力臂L2,平衡时动力F1等于阻力F2,工作时既不省力也不费力,如天平、定滑轮就是等臂杠杆。

列表如下:杠杆种类构造特点应用举例优点缺点省力杠杆L1>L2省力费距离钳子、起子费力杠杆L1<L2省距离费力钓鱼杆、理发剪刀等臂杠杆L1=L2改变力的方向天平、翘翘板注意:没有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杠杆。

二、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5、定滑轮定义:轴固定不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

《功》机械和功3-北师大八年级物理下册PPT课件

《功》机械和功3-北师大八年级物理下册PPT课件

请同学思考
一个重为5N的小球从倾角为300 的斜面滑下, 斜
面长1m, 问:小球运动到斜面G
S
2米
强化练习
1.奥运会举重冠军杨霞在比赛时, 第一阶段把100 kg的
杠铃很快地举过头顶, 第二阶段使杠铃在空中稳稳地停 留了3 s, 三名裁判都亮出了白灯, 表示这次举重成功。 关于她举重时对杠铃做功的情况,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她在第一阶段内没有做功 B.她在第二阶段内没有做功 C.她在两个阶段内一直都在做功 D.她在两个阶段内一直都没有做功




F
F
S
(二)几种常见的不做功的情形:
提 水 前 行
F
① 劳而无功(F=0) ② 不劳无功(S=0) F ③ F 与 S 垂直 (F⊥S)
S
(三)总结做功的两个必要的因素 • 一是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F) • 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了距离 (S)
三、请同学们自己实例并解释说明是 否有做功过程
请同学思考
小铁球沿斜面滚下过程中,重力是否对铁球做功?
A
V
BC
G
S
1.功的计算:
(1)规定: 功等于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通过的
距离的乘积。 (2)公式: W=Fs
S—物体沿力的方向通过的距离
(3)功的单位:焦(J)
1 J=1 N·m
【例题】在平地上, 用50 N的水平推力推动重100 N的箱子, 前进了10 m, 当推力撤去后,物体又 前进了2 m,推箱子的小朋友做了多少功?重力对物 体做的功是多少?如果把这个箱子匀速举高1.5 m, 他做了多少功?
第九章 机械和功

图中的这两个人正在做什么? 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确定好了动滑轮和定滑轮的个数后,再确定绳子的起
始点(奇动偶定).
(2)当n为奇数时,绳子的起始点从动滑轮开始,经定滑
轮依次按画螺旋线的方法绕线.

(3)当n为偶数时,绳子的起始点从定滑轮开始,经动滑
考 全
轮依次画螺旋线的方法绕线.
程 总


··
陕 西
物 理
2.轮轴、斜面
(1)轮轴:由一个轮和一个轴组成.轮轴实质上是一连续
锤,以下关于安全锤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安全锤上配备的螺丝起子在使用时相当于一个省力
杠杆
B.要使手电筒中的3个LED灯工作时互不影响,应将它

们串联


C.榔头的前端做的很尖锐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减小
程 总
压强
复 习
··
D.利用吸磁杆的磁性可吸引所有金属

西
物 理
【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杠杆的分类、改变压强的方
陕 西
物 理
注意事项
(1)实验中,调节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有
两个目的:一是让杠杆的重心刚好在支点,重力的力臂为0, 以消除因为__杠__杆__有__重__力____而对实验的影响;二是为了能在
杠杆上方便直接读出力臂.
(2)实验中应改变钩码的个数或位置进行多次实验,得出 中
_普__遍__规__律__,__防__止__结__论__的__偶__然__性____.
法、磁现象和串并联电路的辨别.根据动力臂与阻力臂的大
小关系可判断A正确;并联电路互不影响,故B错误;在压力
一定时,可以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C错误;磁
性是指物体能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故D错误. 中
【答案】 A






··
陕 西
物 理
题型二 填空类
【例2】 (2014·陕西28题)如图所示为一种搬运建筑材
1 F3=⑧__2_G__
改变力的 省力但
既可以
特点 方向,但 ⑨___不__能___改 ⑩___省__力___,又可
不省力 变力的方向 以改变力的方向 中 考
拉力移动距


离s与阻力 移动距离h
s=⑪ ___h___
s=⑫___2_h____
s=⑬____2_h___
总 复 习

··
的关系
西


【备注】滑轮组的绕线方法
总 复
__一__组__实__验__数__据__太__少__,__具__有__偶__然__性__,__不__便__找__出__普__遍__规__律_____.
习 陕
西
··
物 理
三年中考 ·讲练
中 考 全 程 总 复 习
陕 西
物 理
··
题型一 选择类
【例1】 (2015·陕西3题)如图所示为多功能车用安全
料的机械装置,AB是个杠杆,O为支点,杠杆平衡时,B端
受到的向下拉力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A
第一部分 教材同步复习
第十章 简单机械和功
课时一 杠杆 滑轮
知识要点 ·归纳
中 考 全 程 总 复 习
陕 西
物 理
··
杠杆(高频考点)
1.什么是杠杆
(1)定义:物理学中,将一根在力的作用下可绕一固定点
转动的硬棒称作杠杆.
(2) 杠杆的五要素
①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用字母O表示;
②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F1表示;
中 考
③ 动 力 臂 : 从 支 点 到 动 力 作 用 线 的 距 离 , 用 字 母 L1 表 示;
全 程 总
④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F2表示;
复 习
··
⑤ 阻 力 臂 : 从 支 点 到 阻 力 作 用 线 的 距 离 , 用 字 母 L2 表
陕 西
示.


【备注】画杠杆力臂示意图的一般步骤
大于
省力
费力

小于





等于


西
··
物 理
滑轮 1.滑轮与滑轮组
定滑轮
动滑轮
滑轮组
图示




定义
轴固定不 轴可以随物体一 由动滑轮和定滑轮 动的滑轮 起运动的滑轮 组合而成的装置
总 复 习
··
实质
等臂杠杆
动力臂是阻力臂 2倍的省力杠杆
陕 西


定滑轮
动滑轮
滑轮组
动力F和阻 F1=⑥
1
力G的关系 ___G_____ F2=⑦__2_G__






··
陕 西
物 理
(2015·连 云 港 ) 在 探 究 杠 杆 平 衡 条 件 的 实 验
中:
(1)如图a所示,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可将杠杆左
端的平衡螺母向___左_____调节.
中 考 全 程 总 复 习 陕 西 物 理
··
(2)如图b所示,调节平衡后,左侧挂上钩码,在右侧用
弹簧测力计(图中未画出)拉杠杆,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为
(1)确定并标出支点的位置;
(2)确定动力和阻力,画出力的示意图,力的作用点和方
向一定要符合实际;
(3)画出动力臂和阻力臂,使用作图工具从支点分别向动 中
力和阻力作用线作垂线,用大括号勾出力臂,在旁边标上字
考 全
母L1或L2,分别表示动力臂或阻力臂.
程 总


··
陕 西
物 理
2.杠杆的平衡条件(详见实验方法指导) 3.杠杆的分类
转动的杠杆.
(2)斜面:省力费距离,不省功.斜面长是斜面高的几 中
倍,沿斜面的作用力就是物重的⑭__几__分__之__一___(不计摩擦). 考 全 程 总 复 习
陕 西
物 理
··
实验方法 ·指导
中 考 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程 总 复 习
陕 西
物 理
··
实验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命题点
1.实验开始时,调节杠杆,使其在水平位置 静止 .
2.杠杆向右倾斜时,向 左 调节平衡螺母,反之相
反.
3.支点处于杠杆中央的目的是______减__小__杠__杆__自__重__对实 中 考
验造成的影响.





··
陕 西
物 理
实验原理:__F__1L__1=__F__2L__2 __. 实验步骤
(1)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不挂钩码时,保
持水平并静止,达到平衡状态.
(2)给杠杆两端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移
动钩码的位置,使杠杆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

(3)记录钩码的重力,测出两力臂.
考 全
(4)重复多做几次实验,得到不同数据.
程 总
实验结论:杠杆平衡条件:___动__力__×_动__力__臂__=__阻__力__×____
复 习
··
__阻__力__臂____.
便于测量力臂,应使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方向__竖__直__向__下____.
(3)操作过程中,当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达到量程仍不能使
杠杆水平平衡,你认为接下来合理的操作是_左__侧__钩__码__右__移___.
(写出一条即可)
中 考
(4)甲同学测出一组数据后就得出了“动力×动力臂=阻
全 程
力×阻力臂”的结论,乙同学认为他的做法不合理,理由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