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九年级化学下册综合测试卷
【人教版】2018-2019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学期质检试题(7)含答案解析
2018-2019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学期质检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各图表示的变化中,只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火箭发射B.煤的燃烧 C.风力发电D.酸雨腐蚀2.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滴加液体B.取用液体药品C.称量食盐 D.检查装置气密性3.公安干警在缉毒行动中,训练有素的缉毒犬屡建奇功,它可以嗅出毒品的原因是( )A.分子在不断运动B.分子是可分的C.分子体积极小 D.分子间有空隙4.房屋发生火灾时,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喷水灭火,其主要目的是( )A.隔绝空气 B.隔绝可燃物C.改变可燃物性质D.降低可燃物的温度5.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是( )A.铜用于制导线,是由于铜有良好的导电性B.氮气常用作保护气,是由于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C.二氧化碳用于灭火,是由于二氧化碳不可燃、不助燃且密度比空气大D.铁制品表面涂“银粉”(铝粉)防生锈,是由于铝的化学性质比铁稳定6.有三瓶无色无味的气体,分别是氧气、空气、二氧化碳,区别它们最简单的方法是( )A.测定气体的密度B.伸入带火苗的木条C.滴入澄清石灰水,振荡 D.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振荡7.虾青素(C40H52O4)是一种具有极强的抗肿瘤、抗氧化性能的物质,可增强动物免疫力.下列有关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A.虾青素是由96个原子构成B.虾青素是一种氧化物C.虾青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596D.虾青素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0:13:18.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不能确定的是( )A.元素种类 B.原子的质子数C.相对原子质量 D.元素的化学性质9.决定元素种类的是原子的( )A.电子总数 B.中子数C.质子数D.最外层电子数10.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根据该图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图中的反应物都是单质B.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C.化学反应前后碳元素化合价没有改变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H2O+C CO+H2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34分)11.用数字和符号表示:(1)5个磷原子__________;(2)2个碳酸根离子__________;(3)三个过氧化氢分子__________;(4)五氧化二磷中磷元素显正五价__________;(5)用作人工降雨致冷剂的是__________.12.水是生命之源,它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1)除去食盐水中混有的泥沙,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2)下列为净化水的操作,其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__________.A.吸附 B.蒸馏 C.过滤 D.静置沉淀(3)世博园直饮水主要生产流程为:自来水→活性炭→超滤膜分离→紫外线消毒→直饮水,其中活性炭起__________作用.(4)水既普通又珍贵.下列对水的“多”与“少”的描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A.地球上总的水量多,淡水少 B.我国水资源总量多,人均淡水量少C.“南水北调”工程说明南方水的储量多,北方水的储量少 D.生活中接触的纯净水多,水溶液少.)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__________.(2)从上表中可知,镁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_,它属于____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3)由原子序数为11和17的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4)善于总结和发现是学好化学的一种重要途径,请写出表中你发现的一条规律__________.14.请你应用质量守恒定律完成下列各题.(1)世博会已有千辆新能源汽车投入运行,其中部分公交车采用二甲醚(C2H6O)做燃料.二甲醚分子中C、H、O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___.(2)某化合物在纯氧中充分燃烧后,只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该物质中__________.A.只含有碳元素B.只有氢元素C.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D.一定有碳、氢、氧三种元素(3)黑火药点燃时发生如下反应:2KNO3+S+3C K2S+3CO2↑+X↑,其中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4)如图给出的是某反应在同一容器中反应前后的分子种类.①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和生成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②由此可知,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__________(填数字序号).a.原子种类 b.原子数目 c.分子种类d.分子数目 e.元素种类 f.物质的总质量.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24分)15.(14分)请结合如图中实验室常用装置,回答有关问题:(1)写出图A中反应容器的名称__________.(2)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字母填代号),在加入药品前,应首先__________.(3)若要制取CO2,在B装置中装有石灰石,那么a中应加入__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如果用E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则气体应从__________端进入(填“b”或“c”).(4)实验室如用块状固体和液体,不需加热制取气体,可将B装置改进为C装置(多孔隔板用来放块状固体),其优点是__________.16.根据初中化学知识,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小明根据所学内容,红磷、白磷、木炭、镁条都可以和氧气发生反应,但是哪种物质更适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小明进行如下探究.【探究问题】红磷、白磷、木炭、镁条几种物质,哪种更适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22【探究过程】如图所示,按照实验装置进行实验,探究几种物质测定空气中O2含量的可行性.(1)红磷、白磷探究实验的体积约占.__________.(3)若将实验药品改为镁条,反应结束后降至室温,观察到水倒吸入集气瓶大于.根据资料信息,小明知道镁条可以与空气中的氮气、二氧化碳发生反应,进而影响反应结果.镁条与氮气反应可以生成氮化镁(Mg3N2)和碳,请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探究结论】几种物质中,红磷是最适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12分)17.欲测定Cu﹣Zn合金及Cu﹣Ag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实验室只提供一瓶未标明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和必要的仪器.(1)你认为能测出的质量分数的是__________合金.(2)取该合金的粉末26g加入该硫酸充分反应,所加稀硫酸与生成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①生成气体的质量为__________g.②请计算该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2014-2015学年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华新中学九年级(下)质检化学试卷(7)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各图表示的变化中,只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火箭发射B.煤的燃烧 C.风力发电D.酸雨腐蚀【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解答】解:A、火箭发射的过程中涉及到燃料的燃烧,燃料燃烧是化学变化,故A不只属于物理变化;B、煤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等物质,是化学变化,故B不只属于物理变化;C、风力发电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故C只属于物理变化.D、酸雨中的显酸性的物质能和石雕中的碳酸钙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等物质,是化学变化,故D不只属于物理变化;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2.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滴加液体B.取用液体药品C.称量食盐 D.检查装置气密性【考点】液体药品的取用;称量器-托盘天平;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瓶塞没有倒放、标签没有向着手心、瓶口没有紧挨,所示操作错误.C、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砝码与药品位置放反了,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3.公安干警在缉毒行动中,训练有素的缉毒犬屡建奇功,它可以嗅出毒品的原因是( )A.分子在不断运动B.分子是可分的C.分子体积极小 D.分子间有空隙【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专题】生产、生活、环保类简答题.【分析】应用微粒是在不断运动的这一基本特征解答此题.【解答】解:犬是一种嗅觉很灵敏的动物,训练有素的缉毒犬就更是了,它能嗅出毒品是因为构成毒品中的分子会运动到空气中.说明了分子是不断运动的.故选A.【点评】不同的物质是由不同的微粒构成的且一般且有不同的气味,嗅觉灵敏的缉毒犬正是利用这一性质来嗅出毒品的.4.房屋发生火灾时,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喷水灭火,其主要目的是( )A.隔绝空气 B.隔绝可燃物C.改变可燃物性质D.降低可燃物的温度【考点】灭火的原理和方法.【分析】向燃烧物洒水用水带走燃烧物的热量,可以降低燃烧物温度,当温度低于着火点时,可燃物的燃烧就会熄灭,用水灭火的原理为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解答】解:A、用高压水枪喷水不能达到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离的目的,故不选;B、用高压水枪喷水不能使可燃物撤离火灾现场,不是喷水灭火的目的;故不选;C、用高压水枪喷水对可燃的性质没有丝毫的改变,如果可燃物能与水发生反应,喷水反而会造成更多麻烦.所以,喷水灭火的目的不是要改变可燃物的性质.故不选;D、用高压水枪喷水,用水带走燃烧物的热量,可以降低燃烧物温度,当温度低于着火点时,可燃物的燃烧就会熄灭,用水灭火的原理为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故选.故选D【点评】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而只要破坏燃烧三个条件中的任何一个条件即可达到灭火的目的.5.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是( )A.铜用于制导线,是由于铜有良好的导电性B.氮气常用作保护气,是由于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C.二氧化碳用于灭火,是由于二氧化碳不可燃、不助燃且密度比空气大D.铁制品表面涂“银粉”(铝粉)防生锈,是由于铝的化学性质比铁稳定【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专题】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分析】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解答】解:A、铜用于制导线,是由于铜有良好的导电性,正确.B、氮气常用作保护气,是由于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正确.C、二氧化碳用于灭火,是由于二氧化碳不可燃、不助燃且密度比空气大,正确.D、铁制品表面涂“银粉”(铝粉)防生锈,是因为铝和氧气反应生成了致密而坚硬的氧化物薄膜,阻止了铝和氧气的进一步反应,不是因为铝的性质比铁稳定,不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等方面的知识,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6.有三瓶无色无味的气体,分别是氧气、空气、二氧化碳,区别它们最简单的方法是( )A.测定气体的密度B.伸入带火苗的木条C.滴入澄清石灰水,振荡 D.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振荡【考点】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专题】实验设计题.【分析】区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瓶无色气体,要求根据三种气体性质差别,所设计的方案能出现三种明显不同的实验现象,达到鉴别气体的目的.【解答】解:A、三种气体密度不同,测三瓶气体的密度可以区别三种气体,但不是最简单方法,故A错误;B、燃着的木条分别放入瓶中,燃烧无明显变化的气体为空气;燃烧更旺的气体为氧气;燃烧熄灭的气体为二氧化碳,故B正确;C、倒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为二氧化碳,无明显现象的为空气或氧气,无法区别三种气体,故C错误;D、倒入紫色石蕊试液,使溶液变红的气体为二氧化碳,无明显现象的为空气或氧气,无法区别三种气体,故D错误.故选:B.【点评】利用所要鉴别物质的性质差别,设计实验,实验中出现明显的现象差异,达到鉴别物质的目的.7.虾青素(C40H52O4)是一种具有极强的抗肿瘤、抗氧化性能的物质,可增强动物免疫力.下列有关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A.虾青素是由96个原子构成B.虾青素是一种氧化物C.虾青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596D.虾青素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0:13:1【考点】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原子的有关数量计算;元素质量比的计算.【专题】化学式的计算.【分析】A、根据标在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个数;进行解答;B、根据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进行判断;C、根据相对分子的质量为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进行解答;D、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解答.【解答】解:A、根据标在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个数;一个虾青素分子含有的原子数为:40+52+4=96;故A错误;B、根据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由此可判断虾青素不属于氧化物;故B 错误;C、根据相对分子的质量为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可得虾青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40+52+16×4=596;故C正确;D、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可知虾青素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40):52:(16×4)=480:52:64=120:13:16;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物质分子中所含原子的个数,相对分子的质量的知识理解与掌握,并能在解题中灵活应用到能力.8.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不能确定的是( )A.元素种类 B.原子的质子数C.相对原子质量 D.元素的化学性质【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的特点:非金属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多于4;元素的化学性质由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方法:小圆圈和圈内的数字表示原子核和核内质子数;进行解答.【解答】解:A、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的特点:非金属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多于4;可知该元素为非金属元素;故A不符合题意;B、由图示可知:圈内的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因此该原子的质子数为16;故B不符合题意;C、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不能确定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故C符合题意;D、元素的化学性质由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因此元素的化学性质可确定,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原子结构示意图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并能在解题中灵活应用的能力.9.决定元素种类的是原子的( )A.电子总数 B.中子数C.质子数D.最外层电子数【考点】元素的概念.【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元素是具有相同的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据此解答.【解答】解:元素的种类由其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决定,观察选项,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元素种类的判断,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元素的概念进行.10.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根据该图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图中的反应物都是单质B.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C.化学反应前后碳元素化合价没有改变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H2O+C CO+H2【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化合价规律和原则;反应类型的判定.【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分析】观察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分析反应物、生成物,写出化学式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据其意义分析判断有关的问题.【解答】解:由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H2O+C CO+H2.A、由方程式可知,反应物一种是单质、一种是化合物,故A错误;B、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两种物质,不属于分解反应,故B错误;C、由方程式可知,有单质碳参加反应,化学反应前后碳元素化合价一定改变,故C错误;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H2O+C CO+H2,故D正确.故选D.【点评】根据变化微观示意图及粒子构成模拟图,根据分子由原子构成等特点,正确判断变化中的物质构成,是解答本题的基本方法.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34分)11.用数字和符号表示:(1)5个磷原子5P;(2)2个碳酸根离子2CO32﹣;(3)三个过氧化氢分子3H2O2;(4)五氧化二磷中磷元素显正五价2O5;(5)用作人工降雨致冷剂的是CO2.【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1)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2)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3)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4)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5)干冰(固体的二氧化碳)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可用于人工降雨.【解答】解:(1)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5个磷原子表示为:5P.(2)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碳酸根离子可表示为:2CO32﹣.(3)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三个过氧化氢分子可表示为:3H2O2.(4)由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故五氧化二磷中磷元素显正五价可表示为:2O5.(5)干冰(固体的二氧化碳)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可用于人工降雨,其化学式为:CO2.故答案为:(1)5P;(2)2CO32﹣;(3)3H2O2;(4)2O5;(5)CO2.【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化学用语(原子符号、分子符号、化学式、化合价、离子符号等)的书写方法、离子符号与化合价表示方法的区别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2.水是生命之源,它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1)除去食盐水中混有的泥沙,操作方法是过滤(2)下列为净化水的操作,其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B.A.吸附 B.蒸馏 C.过滤 D.静置沉淀(3)世博园直饮水主要生产流程为:自来水→活性炭→超滤膜分离→紫外线消毒→直饮水,其中活性炭起吸附作用.(4)水既普通又珍贵.下列对水的“多”与“少”的描述正确的是ABC.A.地球上总的水量多,淡水少 B.我国水资源总量多,人均淡水量少C.“南水北调”工程说明南方水的储量多,北方水的储量少 D.生活中接触的纯净水多,水溶液少.【考点】水的净化;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水资源状况;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专题】空气与水.【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除去水中的不溶性固体可以使用过滤的方法,蒸馏得到的水中不含有其他的杂质,净化程度最高,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色素和异味,地球上水量多,但是淡水少,淡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少,生活中的水多是溶液.【解答】解:(1)除去水中的不溶性固体可以使用过滤的方法,所以本题答案为:过滤;(2)蒸馏得到的水中不含有其他的杂质,净化程度最高,所以本题答案为:B;(3)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色素和异味,所以本题答案为:吸附;(4)A、地球上总的水量多,淡水少,故A描述正确;B、我国水资源总量多,人均淡水量少,故B描述正确;C、“南水北调”工程说明南方水的储量多,北方水的储量少,故C描述正确;D、生活中的水多是溶液,故D描述错误;所以本题答案为:ABC.【点评】本题考查了净水的有关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O(氧元素).(2)从上表中可知,镁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它属于金属(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3)由原子序数为11和17的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aCl.(4)善于总结和发现是学好化学的一种重要途径,请写出表中你发现的一条规律质子数依次递增或原子序数依次递增.【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元素的简单分类;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1)根据元素在地壳中含量进行判断;(2)从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可知相对原子质量以及属于金属还是非金属元素;(3)利用元素的化合价写物质的化学式;(4)依据元素周期表的特点解决.【解答】解:(1)根据元素在地壳中含量进行判断,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2)从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可知镁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以为:24.31,由其汉语名称“镁”,可知其为金属元素;(3)原子序数为11的元素是钠,原子序数为17的元素是氯.所以它们的元素形成化合物的为NaCl;(4)依据元素周期表的特点解决,例如:质子数依次递增或原子序数依次递增.故答案为:(1)O(氧元素);(2)24.31,金属;(3)NaCl;(4)质子数依次递增或原子序数依次递增.(其他答案合理给分)【点评】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了解元素的简单分类: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14.请你应用质量守恒定律完成下列各题.(1)世博会已有千辆新能源汽车投入运行,其中部分公交车采用二甲醚(C2H6O)做燃料.二甲醚分子中C、H、O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2:6:1.(2)某化合物在纯氧中充分燃烧后,只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该物质中C.A.只含有碳元素B.只有氢元素C.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D.一定有碳、氢、氧三种元素(3)黑火药点燃时发生如下反应:2KNO3+S+3C K2S+3CO2↑+X↑,其中X的化学式为N2.(4)如图给出的是某反应在同一容器中反应前后的分子种类.①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和生成的质量比为8:23.②由此可知,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abef(填数字序号).a.原子种类 b.原子数目 c.分子种类d.分子数目 e.元素种类 f.物质的总质量.【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1)利用化学式的含义进行解答;(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进行判断;(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进行判断;(4)①由分子构成确定物质的化学式,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计算反应中指定物质的质量比;②以不变应万变,在化学反应中记住这些肯定不变的吧:物质的总质量、元素的种类、元素的质量、原子的种类、原子的质量、原子的数目.【解答】解:(1)由二甲醚的化学式C2H6O可知,C、H、O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2:6:1;(2)已知“某化合物在纯氧中充分燃烧后,只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因为生成物二氧化碳和水中含有C、H、O三种元素,所以反应物中也应该有这三种元素,又知某物质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故生成物中的氧元素可能来自氧气,故可判断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3)已知“黑火药点燃时发生如下反应:2KNO3+S+3C K2S+3CO2↑+X↑”,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一起来数一数原子的数目,看一看元素的种类,你会判断出X的化学式为N2;(4)①图示为NO和O2反应生成N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O+O2═2NO2;反应中即为O2与即为NO2,二者的质量比=32:(2×46)=8:23;②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在化学反应中记住这些肯定不变的吧:物质的总质量、元素的种类、元素的质量、原子的种类、原子的质量、原子的数目,故一定不变的是abef.故答案为:(1)2:6:1;(2)C;(3)N2;(4)①8:23;②abef.【点评】本题是运用化学中的基本思想质量守恒思想,通过归纳不同物质或不同变化过程中相同点和不同点,有效地寻找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融合点和嫁接点,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24分)15.(14分)请结合如图中实验室常用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2018—2019学年度福州市九年级质量检测化学试题含参考答案
2018— 2019 学年度福州市九年级质量检测化学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第Ⅰ卷选择题(共10 题, 30 分)1 2 3 4 5 6 7 8 9 10B C B D C D C A B D第Ⅱ卷非选择题(共70 分)’11.(6 分)(1)化学变化(2)①复合材料②石头纸③不可再生(或不可降解、不环保等合理即可)( 3)①稀硫酸(合理均可)②酚酞溶液12.( 9 分)(1)分子在不停运动( 2)将浸出液滴在 pH 试纸上(3)①复合肥② A B ( 2 分)③稍后称量磷酸二氢钾可减少其潮解吸水,减小实验误差(表达合理即可)(2 分)④12.5 ( 2 分)13.( 5 分)(1)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小(2)硬水( 4) C ( 5)置换反应 14.( 8 分) ( 1) C ( 2)电能和光能( 2 分)( 3) CO 2 ( 4) 3 催化剂 (5)6CO 2 + 8H 2O ====== 15.( 11 分) ( 1) ( 2)不能与稀盐酸反应 ( 3) Fe2O3+6HCl = 2FeCl ( 4)过滤时引流(搅拌) ( 5) 4 ( 6) Fe(OH) 3 Al(OH) 32C3H8O + 9O 23+3H 2O( 2 分)( 7)稀有气体(或氦气、氢气)( 8)密度小(或硬度大、耐腐蚀,合理即可)16.( 6分)(1) ①CO2 ② H2 Fe ( 2 分,错一个不得分;顺序可相反,合理即可, ) (2) Na 2CO3+Ba(OH) 2= BaCO 3↓ +2NaOH [ 或 Na2CO3+Ca(OH) 2= CaCO3↓ +2NaOH]通电2↑+Cl 2↑] [或 Na 2 42 = BaSO 4 ↓ +2NaOH 或 2NaCl+2H 2 SO +Ba(OH)O=====2NaOH+H 17.( 11分)⑴关闭活塞,把干燥管底部伸入水中,管内水面不上升,则说明不漏气。
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二次自测九年级化学试题及答案
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二次自测试题九年级化学本试卷分为A卷和B卷两部分,共4页。
A卷共100分,B卷共30分,全卷共130分。
考试时间6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请仔细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
2.所有试题的答案必须按题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答在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员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4.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 Cl-35.5 Ca-40 Fe-56 Cu-64A卷(共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为预防骨质疏松,应给人体补充的元素是()A.钙B.铁C.锌D.碘2.生活中发生的下列变化中,无化学变化的是()A.美酒飘香B.蜡炬成灰C.菜刀生锈D.冶炼钢铁24应用于自来水净化处理领域。
高铁酸钾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A.+2价B.+3价C.+5价D.+6价5.婴幼儿食用了含有三聚氰胺(化学式为C3N6H6)的奶粉会得肾结石。
下列关于三聚氰胺的说法错误的是()A.三聚氰胺是由C、N、H三种元素组成的B.三聚氰胺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6C.三聚氰胺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66.7%D.含有三聚氰胺的奶粉是混合物6.“三效催化转化器”可将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处理为无毒气体。
下图是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球体代表不同的原子,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C.生成物中有单质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3∶2别生成X、Y,乙能从X溶液中置换出甲,则三者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为()A. 甲>乙>丙 B.乙>甲>丙 C.丙>甲>乙 D.甲>丙>乙(反应前)(反应后)9.金属R 与CuCl 2溶液发生反应:R + CuCl 2 = RCl 2 + Cu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B.金属R 可能是 铝C.金属R 活动性比Cu 强D.该反应前后R 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10.两个软塑料瓶中分别充满CO 和CO 2气体,下列试剂不能将二者鉴别出来的是( )A.澄清石灰水B.水C.紫色石蕊试液D.氯化钠固体 11.某元素R 的原子序数为m ,能够形成核外有x 个电子的R n+ 离子,则下列关系式中,一定正确的是( )A.m == nB.m == n + xC.m == n - xD.m == x – n 12.分析和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
2018—2019学年度下学期一次月考初三化学试题(可编辑修改word版)
m(H 2/g)A B2018~2019 学年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初 三 化 学 试 题(满分:60 分 考试时间:50 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O —16 Mg —24 S —32 Fe —56 Zn —65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入下列相应的答案栏内)题号 123456789101112答案1. 成语是中华民族的语言瑰宝,下列成语中酝酿着化学变化的是A.木已成舟B.百炼成钢C.量体裁衣D.滴水成冰2.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8. 宋代著名的医学家宋慈编写的《洗冤集录》中有“银针验毒”的记载“,银针验药”的原理之一是:4Ag +2H 2S+O 2=2X(黑色)+2H 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 为 Ag 2SB.金属活动性:Ag >CuC.反应中 H 2S 和 O 2 的质量比为 17:16D.反应前后,银元素、氧元素的化合价均没有改变9.对“10%的食盐溶液”含义的解释错误的是A. 0g 水中溶解了 10g 食盐B. 0g 食盐溶液中溶解有 10g 食盐C. 将 10g 食盐溶解于 90g 水中所得的溶液D. 将食盐与水按 1:9 的质量比配制成的溶液10. 现有等质量 A 、B 两种金属放入等浓度的足量稀硫酸中,生成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关系如右下图所示(已知 A 、B 生成物中化合价均为+2 价),则下列结论合理的是 A.生成氢气的质量:A >BB.金属活动性:B >AC.相对原子质量:A >BD.消耗硫酸的质量:A >B 11.→时间/sA.称量药品B.点燃酒精灯C.收集 CO 2D. 过 滤 3.调味剂是重要的食品添加剂,将下列调味剂加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菜籽油 B.蔗糖 C.味精 D. 食盐 4.溶液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12. 已知硫酸钠(Na 2SO 4)与硫酸钾(K 2SO 4)的固体混合物中,钠元素与钾元素的质量分数分别为 a%、b%, 则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2(1-a%-b%) 1-a%-b%1-a%-b%A. B.C.D.无法计算B.凡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C. 溶液中一定含水D.溶液中各部分性质相同5. 将甲、乙两种金属片分别放入硫酸铜溶液中,甲表面析出金属铜,乙没有发生反应。
【人教版】2018-2019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册综合能力检测题含答案
综合能力检测题(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相对原子质量:H —1 O —16 S —32 Cl —35.5 Na —23 Ag —108 Ba —137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下列选项中物质的名称、俗名、化学式不一致的是( A ) A .银 水银 Ag B .碳酸钠 纯碱 Na 2CO 3C .氧化钙 生石灰 CaOD .氢氧化钠 苛性钠 NaOH 2.(2016·陕西)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C ) A .硫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B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大量白雾C .化肥硫酸铵与熟石灰固体混合研磨,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D .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的瓶盖,观察到瓶口处有白烟产生3.(2016·湘西)根据化学方程式书写原则判断,下列错误的是( A ) A .Cu +2HCl===CuCl 2+H 2 B .Na 2CO 3+CaCl 2===CaCO 3↓+2NaCl C .2Fe 2O 3+3C=====高温4Fe +3CO 2↑ D .CO 2+Ca(OH)2===CaCO 3↓+H 2O4.下列关于浓盐酸和浓硫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 .浓盐酸能使纸张、棉布等脱水生成黑色的炭B .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再涂上石灰水C .都是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液体D .在空气中敞口放置,溶质质量分数都会变小 5.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C )A .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做溶质B .浓硫酸和氢氧化钠固体都需要密封保存C .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D .盐酸、氯化钠等溶液能导电是因为它们在水溶液中能解离出阴、阳离子6.甲、乙、丙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 .t 2 ℃时将50 g 甲物质放入50 g 水中,充分搅拌后得到100 g 甲溶液 B .t 2 ℃时配制等质量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甲所需要的水最少C .分别将t 2 ℃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 1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乙>甲=丙D .分别将t 2 ℃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 1 ℃,甲溶液中析出的晶体最多,丙溶液中无晶体析出7.甲、乙、丙、丁四瓶溶液分别是K 2CO 3、Ba(NO 3)2、H 2SO 4、K 2SO 4中的一种,其中甲分别能与乙、丙、丁发生反应,甲是( B )A .K 2CO 3B .Ba(NO 3)2C .H 2SO 4D .K 2SO 4 8.(2016·邵阳)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D ) A .用洗涤剂洗去餐具上的油污是乳化作用B.幼儿及青少年缺钙会患佝偻病和发育不良C.为减少水污染,农业上应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D.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9.往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
【人教版】2018-2019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学期质检试题(6)含答案解析
2018-2019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学期质检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30分)1.金属钛有银白色金属光泽,密度为4.5g/cm3,熔点为1725℃,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耐腐蚀性.下列物品不能用钛制作的是( )A.保险丝B.医疗器械 C.潜艇外壳 D.眼镜架2.在常温下,将下列物质投入足量地稀盐酸中,能产生气体且有金属不溶物残留的是( )A.铁B.黄铜 C.碳酸钙D.生石灰3.将一枚洁净的铁钉浸入稀硫酸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铁钉表面产生气泡;②液体由无色逐渐变为浅绿色;③铁钉的质量减轻;④液体的质量减轻.A.②③ 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4.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能生成黑色固体的一组是( )①镁②硫③铁④磷⑤铜.A.①③ B.③C.③④⑤D.③⑤5.有x、y、z三种金属,如果把x和y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溶解并产生氢气,而y不反应;如果把y和z 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y表面有银析出,而z没有变化.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判断x、y和z的金属活动顺序正确的是( )A.x>y>z B.x>z>y C.z>y>x D.z>x>y6.在天平的两个托盘上各放一个烧杯,杯中盛有相同的稀硫酸,此时天平平衡.如果一边放少许锌粒,另一边放入相同质量的铁,两者完全溶解后,天平指针( )A.偏向有锌的一边B.偏向有铁的一边C.不偏转D.无法判断7.收藏家收藏的一清末铝制品至今保存仍十分完好,该铝制品不易锈蚀的主要原因是( )A.铝不易发生化学反应B.铝的氧化物易发生还原反应C.铝不易氧化D.铝易氧化,但铝表面的氧化铝膜具有保护内部铝的作用8.生活中废弃的铁锅、铝制易拉罐、铜线等可以归为一类加以回收利用,它们属于( )A.铁矿石B.金属或合金C.氧化物D.非金属单质9.下列有关合金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合金具有金属特性;②合金中的元素以单质形式存在;③合金中不一定含有金属;④钢是含杂质较少的铁合金;⑤合金属于金属材料;⑥生铁可完全溶解于稀盐酸.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③④⑤⑥C.①②④⑤ D.①④⑥10.等质量的稀硫酸分别与足量的镁、铁、锌三种金属反应,下列图象能正确生产氢气质量与反应时间之间关系的是( )A.B.C.D.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34分)11.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请从下列物质中选择相应的序号填空:①石墨②活性炭③钛合金④生石灰⑤酒精(1)实验室常用的燃料是__________;(2)能用于吸附冰箱异味的是__________;(3)常用作食品干燥剂的是__________;(4)可用于制铅笔芯的是__________;(5)可用于制造人造骨的是__________.12.每到冬天,市场上便有一种“热宝”出售,它是一个装有化学药品的小袋.使用时,撕去它的保护膜贴在身体上,不久便会产生热量.已知小袋中装有铁粉、碳粉和少量氯化钠.(1)取小袋内物质,加入稀盐酸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2)将袋内物质放在足量O2中燃烧,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13.钢铁是重要的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建造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鸟巢”,就是用了大量的钢铁.(1)钢铁属于__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2)每年世界上钢铁的产量很高,钢的锈蚀也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损失.铁在空气中锈蚀,实际上是铁跟空气中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3)为了防止钢铁锈蚀,人们常采用在其表面涂刷矿物油或镀上其他金属等覆盖保护膜的方法.这些方法都能防止锈蚀的同原理是__________.(4)炼铁厂常以焦炭、赤铁矿(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空气等为主要原料炼铁.请写出炼铁反应原理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5)金属矿物的储量有限,而且不能再生;目前世界上已有50%以上的废钢铁得到回收利用,其目的是__________(填“合理开采矿物”或“节约金属资源”).14.比较、分析、归纳是学习化学的有效方法.现有反应:①Zn+CuCl2═ZnCl2+Cu②Cu+2AgNO3═Cu(NO3)2+2Ag③Cl2+2NaBr═2NaCl+Br2④Br2+2NaI═2NaBr+I2(1)通过比较、分析.可以发现上述四个反应有相似之处:均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____反应.再分析这四个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我们还会发现一个相似之处:__________.(2)分析反应①和②,可以得到:Zn、Cu、Ag这二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用相似的思维方法类推到反应③和④中,我们还可以得到:Cl2、Br2、I2三种非金属的活泼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__.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24分)15.某同学设计一个实验,证明氧化铜中含有氧元素,并测定氧化铜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实验装置如下图.(1)实验前要先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2)实验中看到盛放澄清石灰水的烧杯中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3)实验中通入的气体是纯净干燥的N2,说出不用空气的理由: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实验中也不能用潮湿的氮气的原因是:__________.(4)如用4克氧化铜与碳充分反应,测得石灰水增重1.1克,则氧化铜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16.同学们一起探究铝、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小刚同学设计了用铜丝、铁丝、铝丝和稀盐酸,只用一只试管,取一次盐酸的探究方案.请你和他们一起完善下表的探究方案并回答有关问题.(2)将铝丝插入前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3)小华同学认为在小刚设计的方案中,只要补充一个实验,就可得出Al>Fe>H>Cu的结论.小华要补充的实验是__________;(4)小强同学认为要得到Al>Fe>H>Cu的结论,不必做补充实验,只需将小明同学方案中插入金属的顺序调整即可,你认为调整后插入金属的顺序是__________.四、计算题(共12分)17.小可同学为测定某铁合金的含铁量,做了如下实验,称取11.4克样品,放入质量为50.0克的烧杯中,再往烧杯中加入100.0克的稀盐酸(杂质不与酸反应、不溶于水)并对烧杯进行了四次称量,记录数据如(2)该铁合金中铁的质量分数(保留一位小数)2014-2015学年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华新中学九年级(下)质检化学试卷(6)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30分)1.金属钛有银白色金属光泽,密度为4.5g/cm3,熔点为1725℃,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耐腐蚀性.下列物品不能用钛制作的是( )A.保险丝B.医疗器械 C.潜艇外壳 D.眼镜架【考点】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A、保险丝的熔点应该比较低;B、医疗器械应该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C、制造潜艇外壳的材料应该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耐腐蚀性;D、眼镜框应该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耐腐蚀性.【解答】解:因为钛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耐腐蚀性,可以用来制作医疗器械、潜艇外壳、眼镜框;因为钛的熔点很高,不能用来制作保险丝.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和用途,解答时要充分理解各种物质的性质,然后再根据物质的性质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确定物质的用途.2.在常温下,将下列物质投入足量地稀盐酸中,能产生气体且有金属不溶物残留的是( )A.铁B.黄铜 C.碳酸钙D.生石灰【考点】酸的化学性质;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可以根据盐酸的性质方面进行分析、考虑,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解答】解:A、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没有残留物.B、黄铜中的锌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铜和稀盐酸不反应,有残留物.C、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没有残留物.D、生石灰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没有残留物.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稀盐酸的性质方面的内容,可以依据物质的性质以及生成的物质进行判断.3.将一枚洁净的铁钉浸入稀硫酸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铁钉表面产生气泡;②液体由无色逐渐变为浅绿色;③铁钉的质量减轻;④液体的质量减轻.A.②③ 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反应现象和本质的联系.【专题】实验性简答题;压轴实验题.【分析】铁属于比较活泼的金属,能置换出酸中的氢,生成氢气和亚铁盐,亚铁离子是浅绿色的,从化学方程式可计算出溶解的铁的质量要大于放出的氢气的质量,所以反应后液体的质量要增加.Fe+H2SO4═FeSO4+H2↑,根据相对原子质量,溶解56克铁,生成2克氢气,溶液质量增加54克.【解答】解:A、①铁钉表面产生气泡的现象是正确的,故此项不全,错误;B、④液体的质量减轻这种说法错误,反应后液体的质量增加,故此项错误C、所有现象都符合题意,故此项正确,故选C;D、④液体的质量减轻这种说法错误,液体的质量是增加的,故此项错误.故选:C.【点评】金属与酸溶液发生置换反应后的质量变化:溶液质量增加,金属质量减小.4.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能生成黑色固体的一组是( )①镁②硫③铁④磷⑤铜.A.①③ B.③C.③④⑤D.③⑤【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专题】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分析】镁在氧气中能够剧烈地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色固体;硫在氧气中能够剧烈地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铁在氧气中能够剧烈地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磷在氧气中能够剧烈地燃烧,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色固体;铜在氧气中一般不能燃烧,但是能和氧气反应生成黑色的氧化铜.【解答】解:镁、硫、磷等物质在氧气中燃烧不能生成黑色固体,铜在氧气中不能燃烧,铁在氧气中燃烧能生成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可燃物燃烧时的实验现象,解答时应该从火焰、光、烟雾等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5.有x、y、z三种金属,如果把x和y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溶解并产生氢气,而y不反应;如果把y和z 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y表面有银析出,而z没有变化.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判断x、y和z的金属活动顺序正确的是( )A.x>y>z B.x>z>y C.z>y>x D.z>x>y【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意义进行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前的金属能与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氢气,位置在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解答】解:把x和y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溶解并产生氢气,而y不反应,说明x>H>y,把y 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y 表面有银析出,而z没有变化,说明y>Ag>z,所以x、y、z的活动性为x>y>z,观察选项,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意义进行.6.在天平的两个托盘上各放一个烧杯,杯中盛有相同的稀硫酸,此时天平平衡.如果一边放少许锌粒,另一边放入相同质量的铁,两者完全溶解后,天平指针( )A.偏向有锌的一边B.偏向有铁的一边C.不偏转D.无法判断【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根据信息:足量稀盐酸,投入等质量的锌和铁可分析出关键在于产生氢气的多少,来判断天平偏转情况.【解答】解:由于投入等质量的锌和铁,所以关键看谁产生氢气多,哪一边就轻,由于铁产生的氢气比锌多,所以最后偏向于锌.故选:A.【点评】在学习中我们应记住一些常用的数字,如要得到两份质量的氢气,需要铁56份,锌65份,铝18份,镁24份,以便在做题时能方便使用.7.收藏家收藏的一清末铝制品至今保存仍十分完好,该铝制品不易锈蚀的主要原因是( )A.铝不易发生化学反应B.铝的氧化物易发生还原反应C.铝不易氧化D.铝易氧化,但铝表面的氧化铝膜具有保护内部铝的作用【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根据铝的性质进行分析,铝能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生成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起到保护作用.【解答】解:铝能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生成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包在铝的表面对内部的铝起到保护作用,使铝不易被腐蚀,能够长久保存.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铝的化学性质,铝作为一种活泼金属但不易被锈蚀,主要是因为它能形成氧化物保护膜,这是很重要的一条性质,有广泛的应用.8.生活中废弃的铁锅、铝制易拉罐、铜线等可以归为一类加以回收利用,它们属于( )A.铁矿石B.金属或合金C.氧化物D.非金属单质【考点】金属材料及其应用.【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根据垃圾的类别进行分析判断,废弃的铁锅、铝制易拉罐、铜线等为金属制品废弃物,属于金属材料.【解答】解:生活中废弃的铁锅、铝制易拉罐、铜线等都属于废旧金属材料,它们的主要成分是金属单质或合金,故它们属于金属或合金.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废旧金属的分类,了解生活中常见的金属材料是正确解题的关键.9.下列有关合金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合金具有金属特性;②合金中的元素以单质形式存在;③合金中不一定含有金属;④钢是含杂质较少的铁合金;⑤合金属于金属材料;⑥生铁可完全溶解于稀盐酸.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③④⑤⑥C.①②④⑤ D.①④⑥【考点】金属材料及其应用;合金与合金的性质.【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根据合金的定义进行分析,合金就是在一种金属中加热熔合其他金属或非金属而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解答】解:①合金具有金属特性,故①正确,②合金中的元素以单质形式存在,故②正确,;③合金中一定含有金属,故③错误,④钢是含杂质较少的铁合金,故④正确,⑤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⑤正确,⑥生铁中的碳不与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所以生铁不可完全溶解于稀盐酸,故⑥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合金的有关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合金的定义以及常见的合金种类进行,此题为多项单选题,完成此题,可以采用排除法快速得出答案.10.等质量的稀硫酸分别与足量的镁、铁、锌三种金属反应,下列图象能正确生产氢气质量与反应时间之间关系的是( )A.B.C.D.【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酸的化学性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实验推断题;学科交叉型;压轴实验题.【分析】等质量的稀硫酸分别与足量的镁、铁、锌三种金属反应,由于金属过量而置换出硫酸中全部的氢,因此充分反应后放出氢气的质量相等;根据金属活动性强弱关系镁>锌>铁,可判断镁与稀硫酸反应最剧烈,铁与稀硫酸反应最慢,即金属与镁的反应时间最短最先完成、其次是锌最后完成的反应消耗时间最长的为与铁的反应.【解答】解:A、图中所示,充分反应后所得氢气质量不等,与实验分析不一致,故A不正确;B、图中所示,充分反应后放出氢气质量相等,并且与铁充分反应所需要时间最长、与镁反应时间最短,与实验分析相符,故B正确;C、图中所示,充分反应后产出氢气质量相等,但与锌反应的时间最长,不符合金属活动性强弱关系,故C 不正确;D、图中所示,充分反应后所产生氢气质量不等,与实验分析不一致,故D不正确;故选:B.【点评】变化曲线类问题,需要关注曲线的起点、折点及趋势,根据这三个方面的特殊意义,可正确分析曲线与变化的关系.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34分)11.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请从下列物质中选择相应的序号填空:①石墨②活性炭③钛合金④生石灰⑤酒精(1)实验室常用的燃料是⑤;(2)能用于吸附冰箱异味的是②;(3)常用作食品干燥剂的是④;(4)可用于制铅笔芯的是①;(5)可用于制造人造骨的是③.【考点】甲烷、乙醇等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和用途;合金与合金的性质;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专题】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分析】可以从物质的性质着手分析物质的用途,酒精具有可燃性;活性炭具有吸附性;石墨具有很软的性质;生石灰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钛合金与人体骨骼具有很好的相容性.【解答】解:(1)酒精具有可燃性,是实验室常用的燃料,故填:⑤;(2)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用于吸附冰箱异味,故填:②;(3)生石灰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常用作食品干燥剂,故填:④;(4)石墨具有很软的性质,可用于制铅笔芯,故填:①;(5)钛合金与人体骨骼具有很好的相容性,可用于制造人造骨,故填:③.【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用途,完成此题,可以依据物质的性质进行,使用要求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加强基础知识的储备,以便能够灵活应用.12.每到冬天,市场上便有一种“热宝”出售,它是一个装有化学药品的小袋.使用时,撕去它的保护膜贴在身体上,不久便会产生热量.已知小袋中装有铁粉、碳粉和少量氯化钠.(1)取小袋内物质,加入稀盐酸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HCl=FeCl2+H2↑(2)将袋内物质放在足量O2中燃烧,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C+O2CO2②3Fe+2O2Fe3O4.【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碳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已知小袋中装有铁粉、碳粉和少量氯化钠.(1)根据铁会与盐酸发生置换反应进行分析,(2)①根据碳和氧气生成二氧化碳进行分析,②根据铁和氧气生成四氧化三铁进行分析.【解答】解:已知小袋中装有铁粉、碳粉和少量氯化钠.则:(1)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故答案为:Fe+2HCl=FeCl2+H2↑;(2)①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故答案为:C+O2CO2;②铁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四氧化三铁,故答案为:3Fe+2O2Fe3O4故答案为:Fe+2HCl=FeCl2+H2↑;①C+O2CO2;②3Fe+2O2Fe3O4【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了解该题的反应原理,然后再根据反应物、生成物书写方程式.13.钢铁是重要的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建造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鸟巢”,就是用了大量的钢铁.(1)钢铁属于混合物(填“纯净物”或“混合物”).(2)每年世界上钢铁的产量很高,钢的锈蚀也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损失.铁在空气中锈蚀,实际上是铁跟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3)为了防止钢铁锈蚀,人们常采用在其表面涂刷矿物油或镀上其他金属等覆盖保护膜的方法.这些方法都能防止锈蚀的同原理是隔绝空气.(4)炼铁厂常以焦炭、赤铁矿(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空气等为主要原料炼铁.请写出炼铁反应原理的化学方程式:3CO+Fe2O32Fe+3CO2.(5)金属矿物的储量有限,而且不能再生;目前世界上已有50%以上的废钢铁得到回收利用,其目的是节约金属资源(填“合理开采矿物”或“节约金属资源”).【考点】生铁和钢;铁的冶炼;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金属资源的保护;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铁在与水和氧气并存时易生锈;防锈就是破坏铁生锈的条件;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据此极大.【解答】解:(1)钢铁属于混合物,故填:混合物;(2)铁在与水和氧气并存时易生锈,故填:氧气,水;(3)在其表面涂刷矿物油或镀上其他金属等覆盖保护膜的方法都是使铁与氧气隔绝,故填:隔绝空气;(4)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故填:3CO+Fe2O32Fe+3CO2;(5)回收利用废旧金属的目的是节约金属资源,故填:节约金属资源.【点评】本题考查了金属的有关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铁的性质进行.14.比较、分析、归纳是学习化学的有效方法.现有反应:①Zn+CuCl2═ZnCl2+Cu②Cu+2AgNO3═Cu(NO3)2+2Ag③Cl2+2NaBr═2NaCl+Br2④Br2+2NaI═2NaBr+I2(1)通过比较、分析.可以发现上述四个反应有相似之处:均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的置换反应.再分析这四个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我们还会发现一个相似之处:反应前后有的元素的化合价有变化.(2)分析反应①和②,可以得到:Zn、Cu、Ag这二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Zn,Cu,Ag用相似的思维方法类推到反应③和④中,我们还可以得到:Cl2、Br2、I2三种非金属的活泼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Cl2,Br2,I2.【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常见元素与常见原子团的化合价;反应类型的判定.【专题】元素与化合物;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压轴实验题.【分析】金属若想和盐发生反应生成新的金属,必须是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前面的金属可以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属从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即金属活动性强的金属可以把活动性弱的金属从盐溶液中置换出来,非金属单质也具有类似的性质.【解答】解:(1)由于这四个反应都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因此都是置换反应,由于在置换反应中,单质变成了化合物,而化合物变成了单质,因此有的元素的化合价一定会发生变化,故答案为:置换,反应前后有的元素的化合价有变化.(2)由于金属锌能把铜从氯化铜溶液中置换出来,说明锌的活动性比铜强,金属铜可以把银从硝酸银溶液中置换出来,说明铜的活动性比银强,非金属单质也具有类似的性质,活动性强的金属或非金属单质可以把弱的金属或非金属单质从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故答案为:Zn Cu Ag,Cl2 Br2 I2【点评】该题主要考查了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通过化学反应来判断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24分)15.某同学设计一个实验,证明氧化铜中含有氧元素,并测定氧化铜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实验装置如下图.(1)实验前要先进行的操作是通入氮气,赶尽管内空气(2)实验中看到盛放澄清石灰水的烧杯中出现的现象是变浑浊原因是炭粉和氧化铜反应产生二氧化碳(3)实验中通入的气体是纯净干燥的N2,说出不用空气的理由:①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②木炭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实验中也不能用潮湿的氮气的原因是:氮气中的水分影响对生成二氧化碳质量的测定.(4)如用4克氧化铜与碳充分反应,测得石灰水增重1.1克,则氧化铜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0%.【考点】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碳的化学性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专题】实验性简答题;设计方案评价类简答题;实验操作型;化学式的计算.【分析】(1)加热条件下木炭能与空气中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及空气中含有的二氧化碳都会影响实验对氧化铜中氧的检验与测定,实验前就排尽管内空气;(2)加热时,炭粉与氧化铜反应可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3)实验中如果通入空气,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及空气中氧气与炭粉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都会直接影响对氧化铜中氧的检验与测定;而潮湿的氮气中的水分也会对测量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造成影响;(4)澄清石灰水因吸收二氧化碳而增重,因此石灰水增重量即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二氧化碳中氧元素全部来自氧化铜,即二氧化碳中氧元素的质量即氧化铜中氧元素的质量;利用测定的二氧化碳的质量计算出氧元素质量,氧元素质量与氧化铜的质量比即为氧化铜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解答】解:(1)为避免管内空气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实验前应用性质稳定的氮气把管内空气全部排出;故答案为:通入氮气,赶尽管内空气;(2)在加热条件下,炭粉与氧化铜发生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排出而被澄清石灰水吸收,可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答案为:变浑浊;炭粉和氧化铜反应产生二氧化碳;(3)若实验过程中通入空气,空气中的氧气与灼热的炭粉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都能与烧杯中澄清石灰水发生反应,影响炭粉与氧化铜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检验与测定;故答案为: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木炭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潮湿的氮气中的水分影响澄清石灰水质量的变化,而使数据不准确而造成测定结果的误差;故答案为:氮气中的水分影响对生成二氧化碳质量的测定;(4)测得石灰水增重1.1g,即充分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质量为1.1g;生成的1.1g二氧化碳中O元素质量=1.1g××100%=0.8g氧化铜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100%=20%故答案为:20%.【点评】在理解实验目的和操作方法的基础上,对实验过程、实验现象及实验操作注意事项进行判断;最后通过变化中元素不变,由测定的实验数据,进行氧化铜中氧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16.同学们一起探究铝、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小刚同学设计了用铜丝、铁丝、铝丝和稀盐酸,只用一只试管,取一次盐酸的探究方案.请你和他们一起完善下表的探究方案并回答有关问题.(2)将铝丝插入前应进行的操作是用砂纸打磨其表面的氧化铝;(3)小华同学认为在小刚设计的方案中,只要补充一个实验,就可得出Al>Fe>H>Cu的结论.小华要补充的实验是把铜丝插入稀盐酸中;(4)小强同学认为要得到Al>Fe>H>Cu的结论,不必做补充实验,只需将小明同学方案中插入金属的顺序调整即可,你认为调整后插入金属的顺序是Cu、Fe、Al.。
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第二次模拟测试九年级化学试卷
编辑:科目:教师:时间: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第二次模拟测试九年级化学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2019.5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Na-23 Mg-24 K-39Cl-35.5 Ca-40 Fe-56 Cu-64 Ag-108 Ba-137Ⅰ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各项研发项目中,不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A.橡胶的合成与加工B.导电塑料的发明C.化学纤维的合成与加工D.软件的开发与应用2.下列物质不属于有机化合物的是3.科学家提出:“硅是未来的石油”,制备粗硅的反应为SiO2+nC═Si+nC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化学方程式中n=1 B.该反应为置换反应C.反应前后原子总数发生变化 D.硅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非金属元素4.下列各组物质中,都是由离子构成的一组是A.水、干冰 B.生铁、氯化氢 C.铜、金刚石 D.硫酸铜、氯化钠5.(NH4)2SO4是一种化肥,其溶液的pH<7,有关该化肥的说法错误的是A.是一种复合肥料 B.能促进植物茎叶生长C.长期施用会使土壤酸化 D.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6. 化学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硬水经过滤后可软化 B.食用碘盐可预防骨质疏松C.霉变大米经淘洗后可食用 D.控制油脂摄入可减少肥胖的发生7.下列化学实验中的现象符合实验事实的是A.氢气还原氧化铁实验中,物质由黑色变成红色B.将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铁钉表面附着银白色物质C.镁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热,生成白色固体D.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口出现了大量白色的烟雾8.有一种A.该物质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B.该物质中氢元素质量分数最大C.该物质由15 个碳原子、26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D.该物质中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90:13:89.平衡膳食是健康饮食的重要保证.食物中的糖类是人体的主要供能物质,下列食物中主要为我们提供糖类的是A .米饭、土豆B .番茄、黄瓜C .牛肉、鸡蛋D .色拉油、花生 10.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人教版】2018-2019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学期质检试题(1)(含答案解析)
2018-2019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学期质检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30分)1.梅州市部分地区特产制作的主要过程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平远脐橙榨汁 B.蕉岭竹笋凉干 C.梅县金柚酿酒 D.五华水柿晒饼2.化学上把“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下面对化学变化中“新物质”的解释正确的是( ) A.“新物质”就是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B.“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颜色、状态等方面有所不同的物质C.“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元素组成上不同的物质D.“新物质”就是在组成或结构上与变化前的物质不同的物质3.下列有关物质的分类,错误的是( )A.空气属于混合物B.天然水属于混合物C.氮气属于纯净物D.高锰酸钾属于氧化物4.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研究了空气的成分,并得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结论B.空气是由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物质组成的混合物C.氮气是制造硝酸和氮肥的重要原料D.稀有气体都没有颜色、没有气味,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5.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生成一种白色固体的是( )A.红磷 B.木炭 C.铁丝 D.石蜡6.在下列变化中,既不属于化合反应,也不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A.硫在氧气中燃烧B.石蜡在空气中燃烧C.高锰酸钾受热分解 D.木炭在空气中燃烧7.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任何化学反应都需要催化剂B.催化剂可以提高某些化学反应的速率C.催化剂可以降低某些化学反应的速率D.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8.正确的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人身安全非常重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点燃酒精灯B.滴加液体C.加热液体D.读取液体体积9.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不须使用的一组仪器是( )A.烧杯,玻璃棒 B.试管,集气瓶C.酒精灯,铁架台D.导管,单孔橡皮塞10.同学们在做氧气性质实验时,将点燃的木炭伸入集气瓶内,有的现象明显,有的不明显,导致现象不明显的原因可能是( )A.排水法收集结束时集气瓶内的水有残留B.导管口连续放出气泡时开始收集氧气C.排水法收集满后盖上毛玻璃片拿出水面D.排水法收集前未将氧气瓶灌满水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34分)11.现有下列仪器:①量筒;②玻璃棒;③药匙;④托盘天平;⑤蒸发皿;⑥胶头滴管.请用序号回答:(1)称量固体药品的是__________;(2)取用固体药品的是__________;(3)量取液体体积的是__________;(4)用于搅拌液体的是__________;(5)用于给液体加热的是__________;(6)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是__________.12.2001年中国消协对部分装修后的室内环境状况抽样测试后发现,近半数存在苯污染.国际卫生组织已把苯定为强烈致癌物质.苯是一种没有颜色带有特殊气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苯的沸点是80.1℃,熔点是5.5℃.在一定条件下,苯分别能跟氢气、溴、浓硝酸、浓硫酸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苯还能在空气里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请回答下列问题:(1)苯的物理性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答对两条即可)(2)苯的化学性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答对两条即可)(3)苯在空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13.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1)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反应制氧气__________(2)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3)木炭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_(4)加热高锰酸钾固体__________上述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生成物是固体的有__________.14.请将体现下列实验操作目的正确选项填在对应的括号里.A、防止药品污染B、防止试管破裂C、防止实验误差D、防止发生爆炸(1)加热试管时,先均匀加热,后集中加热.__________(2)滴管使用后,及时清洗并放在试管架上.__________(3)不能向燃着的酒精灯中添加酒精.__________(4)量取液体时,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__________.三、实验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36分)15.某同学用下图装置进行“探究空气组成”实验.请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将红磷点燃后放入集气瓶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____.(2)待广口瓶冷却后打开止水夹,现象是__________.(3)实验中进入集气瓶中的水的体积明显小于的原因是__________(写一条)(4)通过实验,还可以推断集气瓶中剩余气体的性质是__________.16.(16分)过氧化氢(化学式H2O2)溶液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能迅速分解生成氧气和水.分液漏斗可以通过调节活塞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④__________(2)装置B中①中应放入的物质是__________,②中应放入的物质是__________.(3)要收集一瓶干燥的氧气,应选择装置__________(填字母).(4)某同学在观察到装置B内有大量气泡时,开始用C装置收集O2,过一段时间后,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口、瓶中、瓶底,都未见木条复燃.其原因是__________.(5)用装置B来制取氧气,优点是__________(填编号).①生成物只有氧气②不需加热③需加热(6)装置B中反应很剧烈,据此提出实验安全注意事项是__________(填编号).①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②用体积较小的锥形瓶③加热反应物(7)小明若用高锰酸钾来制取氧气,发生装置为__________(填上述装置序号),收集装置为__________进行组装,但A装置还不完善,还需改进,该如何改进?__________.实验过程中发现装置A中的试管破裂,试分析造成此后果的原因可能有(写出其中2条)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8)用C装置来收集氧气时,如何检验气体已经集满?__________.17.下面是学习了化学第二单元课题3后,进行“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和氧气性质”的探究,请你回忆并回答下列探究内容:(1)制取并收集两瓶氧气时,我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等仪器和药品.(2)制取操作过程中,氧气收集完成后,停止加热时,我是先__________,然后再__________.(3)做氧气的性质探究时,我用了如图所示的操作流程.本流程我探究的内容是__________.C操作,为了使__________与氧气完全反应,我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4)D操作用烧杯倾倒的液体是__________,得出的探究结论是__________.2014-2015学年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华新中学九年级(下)质检化学试卷(1)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30分)1.梅州市部分地区特产制作的主要过程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平远脐橙榨汁 B.蕉岭竹笋凉干 C.梅县金柚酿酒 D.五华水柿晒饼【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平远脐橙榨汁制作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误.B、蕉岭竹笋凉干过程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误.C、梅县金柚酿酒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正确.D、五华水柿晒饼制作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2.化学上把“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下面对化学变化中“新物质”的解释正确的是( ) A.“新物质”就是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B.“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颜色、状态等方面有所不同的物质C.“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元素组成上不同的物质D.“新物质”就是在组成或结构上与变化前的物质不同的物质【考点】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可以根据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解答】解:A、自然界中存在的物质也可能属于新物质,例如对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来说,水是自然界中存在的物质,属于该反应生成的新物质,故A不正确;B、物质在颜色、状态等方面变化可能是物理变化,不一定有新物质生成,故B不正确;C、元素相同也可能是新物质,例如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过氧化氢和水的组成元素相同,但是它们属于不同的物质,故C不正确;D、化学变化中生成的新物质是相对于反应物来说的,即生成了与反应物在组成或结构上与变化前的物质不同的物质,故D正确.故选:D.【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充分理解新物质的含义,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3.下列有关物质的分类,错误的是( )A.空气属于混合物B.天然水属于混合物C.氮气属于纯净物D.高锰酸钾属于氧化物【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氧化物是由氧元素和另外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解答】解:A、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等物质,属于混合物,该选项说法正确;B、天然水中含有水和一些溶于水的物质,属于混合物,该选项说法正确;C、氮气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该选项说法正确;D、高锰酸钾是由钾元素、锰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D.【点评】判断纯净物和混合物时,就是判断物质的物质组成;判断是否是单质、化合物、氧化物时,既要判断元素组成,又要判断物质组成.4.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研究了空气的成分,并得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结论B.空气是由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物质组成的混合物C.氮气是制造硝酸和氮肥的重要原料D.稀有气体都没有颜色、没有气味,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专题】空气与水.【分析】A、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研究了空气的成分,并得出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结论.B、根据空气的成分包括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结合混合物的概念分析;C、根据氮气的用途分析;D、根据稀有气体的性质进行分析.【解答】解:A、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研究了空气的成分,并得出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1/5 的结论,A项的错误在于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4/5,故说法不正确.B、空气是由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物质组成的混合物,故说法正确.C、工业上,氮气是制造硝酸和氮肥的重要原料,故说法正确.D、稀有气体都没有颜色、没有气味,化学性质稳定,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故说法正确.故选A.【点评】考点考查了空气中各种气体的含量、混合物、氮气的用途以及稀有气体的性质等问题,同学们要加强记忆有关的知识点,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应用.5.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生成一种白色固体的是( )A.红磷 B.木炭 C.铁丝 D.石蜡【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专题】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分析】A、根据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石蜡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生成一种白色固体,故选项正确.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选项错误.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选项错误.D、石蜡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瓶壁上出现水雾,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的区别.6.在下列变化中,既不属于化合反应,也不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A.硫在氧气中燃烧B.石蜡在空气中燃烧C.高锰酸钾受热分解 D.木炭在空气中燃烧【考点】化合反应及其应用;氧化反应.【专题】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分析】化合反应: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后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其特点可总结为“多变一”;物质与氧发生的化学反应是氧化反应;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错误.B、石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两种,不符合“多变一”的特征,不属于化合反应;但该反应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故选项错误.C、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既不属于化合反应,也不属于氧化反应,故选项正确.D、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化合反应的特征(“多变一”)、氧化反应的特征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7.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任何化学反应都需要催化剂B.催化剂可以提高某些化学反应的速率C.催化剂可以降低某些化学反应的速率D.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考点】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分析】催化剂是一种物质,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做催化剂,又叫触媒.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叫催化作用.【解答】解:A、不是所有化学反应都需要催化剂,不使用催化剂物质也能发生化学反应,如碳在空气中燃烧就不需要催化剂,故A错误.B、催化剂能够改变化学反应速率,既可加快反应速率,也可以减慢反应速率,故B正确.C、催化剂能够改变化学反应速率,既可加快反应速率,也可以减慢反应速率,故C正确.D、由催化剂的概念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故D正确.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了对催化剂概念的理解,把握催化剂的特点是正确解答催化剂问题的关键.8.正确的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人身安全非常重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点燃酒精灯B.滴加液体C.加热液体D.读取液体体积【考点】加热器皿-酒精灯;测量容器-量筒;液体药品的取用;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酒精灯点燃方法考虑;B、根据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考虑;C、根据给试管内液体加热的注意事项考虑;D、根据量筒量取液体时的注意事项考虑.【解答】解:A、酒精灯点燃时必须用火柴点燃,不能用酒精灯引燃,故A错误;B、胶头滴管在使用时要悬垂在试管上方,不能与试管接触,也不能伸入试管内,故B错误;C、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时,试管内液体量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试管内液体量超过了一半了,故C错误;D、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视线要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故D正确.故选D.【点评】要熟练掌握实验基本操作技能,避免由于错误操作造成误差和危险.9.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不须使用的一组仪器是( )A.烧杯,玻璃棒 B.试管,集气瓶C.酒精灯,铁架台D.导管,单孔橡皮塞【考点】氧气的制取装置;氧气的收集方法.【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制取装置包括加热和不需加热两种,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如果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高锰酸钾制氧气用到的仪器有:试管、铁架台、酒精灯、导管、单孔橡皮塞、集气瓶.【解答】解:A、高锰酸钾制氧气用到的仪器有:试管、铁架台、酒精灯、导管、单孔橡皮塞、集气瓶,因此不用烧杯,玻璃棒,故选项正确;B、高锰酸钾制氧气用到的仪器有:试管、铁架台、酒精灯、导管、单孔橡皮塞、集气瓶,因此用到试管,集气瓶,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C、高锰酸钾制氧气用到的仪器有:试管、铁架台、酒精灯、导管、单孔橡皮塞、集气瓶,因此用到酒精灯,铁架台,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D、高锰酸钾制氧气用到的仪器有:试管、铁架台、酒精灯、导管、单孔橡皮塞、集气瓶,因此用到导管,单孔橡皮塞,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考点主要考查了仪器的名称、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主要出现在实验题中.10.同学们在做氧气性质实验时,将点燃的木炭伸入集气瓶内,有的现象明显,有的不明显,导致现象不明显的原因可能是( )A.排水法收集结束时集气瓶内的水有残留B.导管口连续放出气泡时开始收集氧气C.排水法收集满后盖上毛玻璃片拿出水面D.排水法收集前未将氧气瓶灌满水【考点】氧气的化学性质.【专题】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分析】根据题意:将点燃的木炭伸入集气瓶内,有的现象明显,有的不明显,导致现象不明显的原因可能是收集的氧气不纯,混入空气,然后结合排水法收集氧气的注意事项分析解答.【解答】解:将点燃的木炭伸入集气瓶内,有的现象明显,有的不明显,导致现象不明显的原因可能是收集的氧气不纯,混入空气;A、排水法收集结束时集气瓶内有水,不妨碍氧气的纯度,不符合题意;B、导管口开始出来的气体是试管内的空气,所以要等连续放出气泡时开始收集,此时收集的氧气纯,不符合题意;C、排水法收集满后在水下盖上毛玻璃片拿出水面,不会混入空气,不符合题意;D、排水法收集前未将氧气瓶灌满水,里面混有空气,造成收集的氧气不纯,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对实验现象的正确分析和对排水法收集氧气的考查,掌握相关知识即可正确解答,难度不大.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34分)11.现有下列仪器:①量筒;②玻璃棒;③药匙;④托盘天平;⑤蒸发皿;⑥胶头滴管.请用序号回答:(1)称量固体药品的是④;(2)取用固体药品的是③;(3)量取液体体积的是①;(4)用于搅拌液体的是②;(5)用于给液体加热的是⑤;(6)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是⑥.【考点】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选用.【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分析】在了解各个仪器作用的基础上,对号入座即可.(1)托盘天平用于固体药品的称量;(2)药匙用于固体药品的取用;(3)量筒用于量取一定液体的体积;(4)玻璃棒可用于液体的搅拌;(5)蒸发皿可用于液体的加热;(6)胶头滴管可用与吸取或滴加少量液体.【解答】解:(1)托盘天平用于固体药品的称量,用托盘天平称量物品,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2)药匙用于取用粉末或小粒状的固体药品,每次用前要将药匙用干净的滤纸揩净;(3)量筒用于量取一定量体积液体的仪器;(4)玻璃棒用做搅拌(加速溶解)液体,过滤或配置溶液时帮助转移液体,在倾泻时引流液体,蘸取液体使之与试纸作用;(5)蒸发皿通常用于溶液的浓缩或蒸干.所以蒸发皿可用于液体的加热;(6)胶头滴管用于移取和滴加少量液体.故(1)④、(2)③、(3)①、(4)②、(5)⑤、(6)⑥.【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常见实验仪器的作用,是较为简单的题型,只要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中稍加留心即可做好.12.2001年中国消协对部分装修后的室内环境状况抽样测试后发现,近半数存在苯污染.国际卫生组织已把苯定为强烈致癌物质.苯是一种没有颜色带有特殊气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苯的沸点是80.1℃,熔点是5.5℃.在一定条件下,苯分别能跟氢气、溴、浓硝酸、浓硫酸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苯还能在空气里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请回答下列问题:(1)苯的物理性质有没有颜色有特殊气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答对两条即可)(2)苯的化学性质有在一定条件下,苯分别能跟氢气、溴、浓硝酸、浓硫酸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苯能在空气里燃烧.(答对两条即可)(3)苯在空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苯+氧气二氧化碳+水.【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压轴实验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1)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2)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3)根据文字表达式的写法考虑.【解答】解:(1)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等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因此,都属于物理性质;(2)在一定条件下,苯分别能跟氢气、溴、浓硝酸、浓硫酸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所以是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属于化学性质;苯能在空气里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有新的物质生成,也属于化学性质;(3)苯在空气中燃烧的反应物是苯和氧气,生成物是二氧化碳和水,反应条件是点燃.故答案为:(1)苯是一种没有颜色,有特殊气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苯的沸点是80.1℃,熔点是5.5℃;(答对两条即可)(2)在一定条件下,苯分别能跟氢气、溴、浓硝酸、浓硫酸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苯能在空气里燃烧;(答对两条即可)(3)苯+氧气二氧化碳+水.【点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是一对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有密切关系的概念,联系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来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则掌握起来并不困难,要熟悉文字表达式的写法.13.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1)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反应制氧气过氧化氢水+氧气(2)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铁+氧气四氧化三铁(3)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碳+氧气二氧化碳(4)加热高锰酸钾固体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上述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2)(3)(填序号,下同),生成物是固体的有(2).【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反应类型的判定.【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可以书写反应的文字表达式.【解答】解:(1)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反应制氧气时,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过氧化氢水+氧气;(2)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铁+氧气四氧化三铁;(3)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碳+氧气二氧化碳;(4)加热高锰酸钾固体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上述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2)(3),生成物是固体的有(2).故填:过氧化氢水+氧气;铁+氧气四氧化三铁;碳+氧气二氧化碳;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2)(3);(2).【点评】书写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时,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要正确,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14.请将体现下列实验操作目的正确选项填在对应的括号里.A、防止药品污染B、防止试管破裂C、防止实验误差D、防止发生爆炸(1)加热试管时,先均匀加热,后集中加热.B(2)滴管使用后,及时清洗并放在试管架上.A(3)不能向燃着的酒精灯中添加酒精.D(4)量取液体时,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C.【考点】加热器皿-酒精灯;测量容器-量筒;液体药品的取用.【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在加热试管时,要先预热然后再加热,防止试管炸裂.滴管在使用时,用完要及时清洗干净,否则会污染其它试剂.不能向燃着的酒精灯中添加酒精,否则会会引起火灾.在量取液体时,在读数时,视线与凹液面保持水平.【解答】解:(1)加热试管时,先均匀加热后集中加热的目的是防止试管破裂,故选B;(2)滴管使用后,及时清洗并放在试管架上的目的是防止药品污染,故选A;(3)不能向燃着的酒精灯中添加酒精,否则会会引起火灾,发生爆炸,故选D;(4)量取液体时,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平视,防止实验误差,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一些基本的实验操作及其注意事项,需学生熟练掌握,防止因错误操作而引发事故或使实验失败.三、实验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36分)15.某同学用下图装置进行“探究空气组成”实验.请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将红磷点燃后放入集气瓶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是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出大量的热,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磷+氧气五氧化二磷.(2)待广口瓶冷却后打开止水夹,现象是烧杯内的水会进入集气瓶,大约到集气瓶容积的为止.(3)实验中进入集气瓶中的水的体积明显小于的原因是红磷的量不足(写一条)(4)通过实验,还可以推断集气瓶中剩余气体的性质是氮气不燃烧、不支持燃烧,化学性质不活泼.【考点】空气组成的测定;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空气与水.【分析】本题是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我们常用在密闭的容器中燃烧红磷或白磷的方法,因为磷燃烧生成白色固体五氧化二磷,几乎不占空间,使得内外产生气压差,从而得到正确的结论.因此在选择可燃物时,。
【2018-2019】九年级化学试题-实用word文档 (20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九年级化学试题篇一:九年级化学试卷九年级化学(考试形式:闭卷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201X.01你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Al:27 S:32 Fe:56 Cu:64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生铁炼钢 B.玻璃破碎 C.铁丝锈蚀 D.燃放焰火 2.生活中的下列物质,可以看做纯净物的是...A.蒸馏水 B.酱油 C.橙汁 D.奶茶201X年12月,广州市番禹区金山村的菜农用垃圾产生的肥料种植蔬菜,导致土壤中重金属元素严重超标,引发公众关注。
请完成3 ~ 6小题3.当地土壤的重金属官方检测结果为镉含量超标0.59 mg/kg、铅含量超标60 mg/kg。
这里的镉和铬是指A.元素B.原子 C.分子 D.金属单质 4.镉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右下图所示。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镉原子核内质子数为48 B.镉原子相对原子质量为112.4g C.镉是一种非金属元素 D.镉原子中中子数为485.吸入氧化镉(CdO)的烟雾可产生急性镉中毒,氧化镉中镉元素的化合价是A.+1 B.-1 C.+2 D.-2 6.镉、铅不是人体必需元素,下列不属于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是...A.O B.CuC.Fe D.I 7.下列做法中,合理的是..A.用工业盐水生产酱油 B.用地沟油烹饪食品C.用高毒农药防治作物病虫害 D.用“84”消毒液清洗蔬菜水果 8.下列现象的微观解释中,不正确的是...A.氧气和液氧都可助燃——相同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 B.“八月桂花香” ——分子在不断的运动C.水烧开后易把壶盖冲起——温度升高,分子间隙变大 D.水结冰体积膨胀——温度降低,分子体积变大 9.下图是生活中常见物品的近似pH,其中呈碱性的是10.2O,则框内物质的化学式是A.NO B.NO2C.N2O D.N2O5 11.下列不能得到溶液的是..A.碘加入酒精中 B.酒精加入水中 C.粉笔灰加入水中D.植物油加入汽油中12.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A.倾倒液体 B.称量NaClC.稀释浓硫酸 D.取用固体 13.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红热并发出白光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C.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D.石灰石和足量稀盐酸反应,石灰石逐步减少至消失,并生成气体 14.下列操作不能加快溶解速率的是..A.升高温度B.加溶剂 C.搅拌 D.粉碎固体 15.金属和酸溶液反应,不能生成的物质是..A.MgCl2B.CuCl2 C.Al2(SO4)3D.ZnSO4二、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错选不给分。
2018—2019学年度福州市九年级质量检测化学试题含参考答案
2018—2019学年度福州市九年级质量检测化学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第Ⅰ卷选择题(共10题,30分)第Ⅱ卷非选择题(共70分)’11.(6分)(1)化学变化(2)①复合材料②石头纸③不可再生(或不可降解、不环保等合理即可)(3)①稀硫酸(合理均可)②酚酞溶液12.(9分)(1)分子在不停运动(2)将浸出液滴在pH试纸上(3)①复合肥② A B (2分)③稍后称量磷酸二氢钾可减少其潮解吸水,减小实验误差(表达合理即可)(2分)④12.5 (2分)13.(5分)(1)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小(2)硬水(3)CaSO4(4)C(5)置换反应14.(8分)(1)C(2)电能和光能(2分)(3)CO2(4)3(5)6CO2 + 8H2O催化剂====== 2C3H8O + 9O215.(11分)(1)(2)不能与稀盐酸反应(3)Fe2O3+6HCl = 2FeCl3+3H2O(4)过滤时引流(搅拌)(5)4(6)Fe(OH)3 Al(OH)3 (2分)(7)稀有气体(或氦气、氢气)(8)密度小(或硬度大、耐腐蚀,合理即可)16.(6分)(1) ①CO2② H2 Fe(2分,错一个不得分;顺序可相反,合理即可,)(2) Na2CO3+Ba(OH)2= BaCO3↓+2NaOH [或Na2CO3+Ca(OH)2= CaCO3↓+2NaOH][或Na2SO4+Ba(OH)2= BaSO4↓+2NaOH 或2NaCl+2H2O 通电=====2NaOH+H2↑+Cl2↑]17.(11分)⑴关闭活塞,把干燥管底部伸入水中,管内水面不上升,则说明不漏气。
(合理即可)(2分)⑵①2H2O2MnO2======2H2O+O2↑②起缓冲作用(安全装置)③燃烧得更旺(表达合理即可)⑶大理石(或石灰石)CaCO 3+2HCl= CO 2↑+CaCl 2+H 2O18.(14分)(1)2KMnO 4△====K 2MnO 4+MnO 2+O 2↑加热前擦干试管外壁的水(或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固定加热前先给试管预热; 收集完氧气,先把导管从水槽中取出再停止加热等合理即可)(2)AC (2分)(3)②a b(全对得1分); b c(全对得1分)③解:设甲醛的质量为X4KMnO 4 + 5CH 2O + 6H 2SO 4 ═ 2K 2SO 4 + 4MnSO 4 + 5CO 2 + 11H 2O 4×158 5×30 1分40 g×0.0158% X 1分40g×0.0158% X4×158 5×30 1分X=1500×10-6 g = 1.5 mg 1分1.5 mg0.5m 3 1分 由此判断:甲醛含量超标 1分答:该居室内甲醛浓度3 mg/m 3。
20182019九年级化学下册综合测试卷共6套新
8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
C —辺 |O —16 I |Na — 23 |Cl|—| 35.5
亠、选择题|( |本大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IX
1 |・(眉山中考丨)生恬中的下列变化属于化学 变化的是
丨(B ) A 〕〔石蜡熔化-Bl 纸张燃烧
C •玻璃破碎
D •汽油挥发2 .(贵港中考)
含有氮气约丨78%,氧气约丨21% C •空气质量? 告中所列的空气质量级别越大,空气质量越好
D | •空气中的|CO2气
体与雨水结合形成酸雨
3 口(海南中考I )下列化学用语解释正确的是
B . 2N —2 I 个氮元
素C . O — 1个氧分子D . Fe + 3— + 3价铁元 素| 4「分类是一种行之有效、简便易行的科学]
九
年(满分: 1001分
分, 共2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A 丨•氮
气可用作食品保护气
B| •按质量计算,空气|中. (D ) A □ H2—个氢原子
氧化物•生石灰
Ca(0H)2| 碱1
滤) ,C.液体的量取) ,D.
•它表示相对稳定结构 •某化工厂发生硫
酸泄漏事件。
丨为了 减少硫酸对环境的污染,有 9 口(广东中考丨)下列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 对应关系正
确的是 (A )丨丨丨丨丨丨!——。
【人教版】2018-2019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学期质检试题(8)(含答案解析)
2018-2019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学期质检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30分)1.如图所示的实验中,有化学变化发生的是( )A.干冰升华 B.CO2溶于水C.石油的分馏D.自制净水器净水2.用H2O2、KClO3、KMnO4三种物质都能制得氧气,说明这三种物质的组成中都含有( )A.氧元素B.氧分子C.氧原子D.氧气3.钨是熔点最高的金属,广泛应用于拉制灯丝,有“光明使者”的美誉.我省蕴藏着丰富的钨矿资源冶炼金属钨常用到白钨矿石,其主要成分是钨酸钙(CaWO4),钨酸钙中钨(W)的化合价为( )A.﹣6 B.+4 C.+6 D.+74.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原子所含的质子数为1B.该原子属于金属元素的原子C.该原子属于非金属元素的原子D.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65.中国科学家以二氧化碳和金属钠为原料,在一定条件下制得了金刚石,化学方程式为:3CO2+4Na xR+C(金刚石),则x;R为( )A.1;Na2CO3 B.2;Na2CO3 C.3;Na2CO3 D.4;Na2O26.如图形象地表示某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分子及其数目的变化,其中,,表示A、B、C 三种不同的分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A、B、C前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A.3:1:3 B.3:1:2 C.3:2:3 D.3:2:37.臭氧(O3)能够吸收紫外线保护地球生命,打雷放电时,空气中有极少量氧气会转化成臭氧(O3),即3O22O3.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O2和O3都是单质;②O2和O3是不同的物质;③该变化属于物理变化;④相同质量的O2和O3,所含分子的数目相同;⑤相同质量的O2和O3,所含原子的数目相同.A.①③④B.①②⑤C.②③⑤D.②③④8.室温下某气体可能是由SO2、CO、N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测得该气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则该气体可能为下列组成中的 ( )①SO2②SO2、CO ③SO2、N2④CO、N2⑤SO2、CO、N2.A.①②③B.②③⑤C.①②⑤D.①④⑤10.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X、Y、Z、W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B.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分解反应C.参加反应的Z与W的质量比为4:1D.反应后生成X的质量为12 g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34分)11.自然环境是由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组成的.如图是自然环境中部分物质的循环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示意图中涉及的一种阴离子的名称:__________;(2)写出岩石圈中可能存在的任一种金属离子的符号:__________;(3)写出大气圈中含量最多的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4)写出下列化学符号中“2”的意义.①2NH3:__________;②H2O:__________;③CO32﹣:__________;(5)示意图中共出现了__________种分子.12.铁、铜和铝是人类生活中常用的金属.(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__________.(2)用铜、铝做导线,利用了它们的__________性.(3)铁锅易生锈,铁生锈的条件是__________.(4)铜器表面会生成铜锈,其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Cu2(OH)2CO3],从它的化学式可推知,铜生锈的过程除了与氧气和水有关外,还与空气中的__________有关.13.现代社会能源得到了不断开发和利用,合理安全使用能源很重要.(1)下列物质中①煤、②石油、③天然气、④氢气、⑤乙醇中,属于化石燃料的是(填序号,下同)__________,属于最清洁燃料的是__________,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_____.(2)当房屋起火时,消防员用高压水枪将火扑灭,其中水在灭火过程中的主要作用为__________.(3)石油炼制的产品之一是汽油.若汽油中的某分子X(相对分子质量为112)由碳、氢两元素组成,氢的质量分数为14.3%,写出X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14.在牙膏的生产中常添加一种摩擦剂.这种摩擦剂是由某种自然界中分布很广的矿石A,经过一系列加工而制得的极细小的轻质碳酸钙粉末,其生产过程如图:试回答:(1)写出 C、D两种物质的化学式 C__________D__________(2)写出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3)反应③制轻质碳酸钙粉末后,还要通过__________(填操作)将其从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分离出来.实验室进行该操作时主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__________.三、实验题:(2小题共24分)15.(14分)实验室部分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带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_____;(2)写出用装置A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该装置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__________.(3)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备并收集二氧化碳应选用的装置为__________(填字母),你所选择的发生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___.16.小明买了一种“汽泡爽”的冲调饮料(如图1).【饮料说明】①主要原料:柠檬酸(C6H8O7)和小苏打(NaHCO3);②使用说明:将一包“汽泡爽”粉末倒入玻璃杯中,加入200mL冷水,看到有大量气泡快速生成,待粉末完全溶解,就得到一杯果味饮料.小明观察了饮料说明后,他借助化学实验的方法,探究“汽泡爽”产生气体的成分,以及加水温度对产生气体量的影响.【实验一】探究“汽泡爽”产生气体的成分.(1)小明阅读资料发现:“汽泡爽”原料中的柠檬酸(C6H8O7)和小苏打(NaHCO3)粉末混合后加水,可以发生以下反应,填写生成气体的化学式.3NaHCO3+C6H8O7═C6H5O7Na3+3H2O+3__________↑(2)为了检验该气体,小明选择的试剂是__________.【实验二】探究加水温度对产生气体量的影响.(1)小明先用冷水和热水各冲了一杯饮料,品尝时发现冷水冲的饮料中气泡较多,热水冲的饮料中气泡较少.当他摇动杯子时,发现有大量气泡从水中逸出.他查阅资料发现:随着温度升高,气体在一定量的水中A中加入水,再加入一袋“汽泡爽”,迅速塞紧胶塞.量筒C用于收集A中产生的气体所排出的液体,冷却至室温后读取数据.B中油层的作用是__________.(3)通过实验,小明测得:a=64mL,b=132mL,由此获得结论:“汽泡爽”产生气体的量与加水温度有关系.但是老师看到小明的实验报告后却指出:两套装置中,“汽泡爽”产生气体的总量应该近似相等,与温度关系不大,其本质原因是__________.(4)通过反思,为了证明老师的观点,小明继续利用(3)中已反应完的两套装置,又做了一步实验,发现两套装置最终收集到的气体的总量确实相近,他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四、计算题(共12分)17.某课外小组,用大理石与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大理石中杂质不与盐酸反应).甲、乙、丙三同学分(1)__________同学所取的盐酸与大理石恰好完全反应.(2)计算大理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2014-2015学年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华新中学九年级(下)质检化学试卷(8)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30分)1.如图所示的实验中,有化学变化发生的是( )A.干冰升华 B.CO2溶于水C.石油的分馏D.自制净水器净水【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解答】解:A、干冰升华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只是发生了状态变化,属于物理变化;B、CO2溶于水过程中有新物质碳酸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石油分馏是根据沸点不同加以分离,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D、自制净水器净水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B.【点评】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2.用H2O2、KClO3、KMnO4三种物质都能制得氧气,说明这三种物质的组成中都含有( )A.氧元素B.氧分子C.氧原子D.氧气【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H2O2、KClO3、KMnO4三种物质都可以制得氧气,由物质的组成和化学反应中元素守恒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A、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H2O2、KClO3、KMnO4三种物质都能制得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则三种物质中都含有氧元素,故选项正确.B、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则H2O2、KClO3、KMnO4三种物质这三种物质的中均不含氧分子,故选项错误.C、物质的组成是用元素来描述的,H2O2、KClO3、KMnO4三种物质的分子中均含有氧原子,故选项错误.D、H2O2、KClO3、KMnO4三种物质均是纯净物,均不含氧气,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常见物质的组成、能从元素及元素守恒的角度进行分析问题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3.钨是熔点最高的金属,广泛应用于拉制灯丝,有“光明使者”的美誉.我省蕴藏着丰富的钨矿资源冶炼金属钨常用到白钨矿石,其主要成分是钨酸钙(CaWO4),钨酸钙中钨(W)的化合价为( )A.﹣6 B.+4 C.+6 D.+7【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首先要熟记常见元素与常见原子团的化合价,如钙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根据化合价的原则(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可求CaWO4中钨元素(W)的化合价.【解答】解:已知钙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设CaWO4中钨元素(W)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价的原则(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则(+2)+x+4×(﹣2)=0,解得x=+6,故CaWO4中钨元素(W)的化合价是+6价.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元素与常见原子团的化合价以及化合价的规律和原则,掌握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方法.4.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原子所含的质子数为1B.该原子属于金属元素的原子C.该原子属于非金属元素的原子D.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6【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和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8,即可确定该原子是氧元素的原子,属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易得2个电子形成8电子稳定结构,最外层有六个电子,核外共有8个电子分析.【解答】解:A、由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原子中质子数=8,故A说法不正确.B、由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原子中质子数=8,即可确定该原子是氧元素的原子,属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故B说法不正确.C、由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原子中质子数=8,即可确定该原子是氧元素的原子,属非金属元素的原子,C 说法正确.D、最外层有六个电子,核外共有8个电子,故D说法不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原子结构示意图和原子中质子数和电子数相等相关知识.5.中国科学家以二氧化碳和金属钠为原料,在一定条件下制得了金刚石,化学方程式为:3CO2+4Na xR+C(金刚石),则x;R为( )A.1;Na2CO3 B.2;Na2CO3 C.3;Na2CO3 D.4;Na2O2【考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化学式推断十字法.【分析】根据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CO2+4Na xR+C,推断反应中生成物R的分子构成,根据分子的构成确定R物质的化学式.【解答】解: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CO2+4Na xR+C,可得知:反应前的3CO2和4Na中所含原子种类与个数及反应后C中原子种类与个数,它们的关系如下,反应前反应后C原子 3 1O原子 6 0Na原子 4 0根据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则生成物R的x个分子中含有2个C原子、6个O原子、4个Na 原子,则x=2,物质R的化学式为Na2CO3;故选B.【点评】根据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推断反应中某物质的分子构成及物质化学式的确定.6.如图形象地表示某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分子及其数目的变化,其中,,表示A、B、C 三种不同的分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A、B、C前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A.3:1:3 B.3:1:2 C.3:2:3 D.3:2:3【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分析】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表示反应中各物质的微粒个数关系,分析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分子及其数目的变化的微观示意图,找出参加反应的反应物分子与生成生成物的分子个数关系,就是反应中化学计量数之比.【解答】解:由图示可知反应前后存在相同的分子,即图片中存在没有参与反应的分子,所以反应可以用如下的图示表示:,故该反应的方程式为3A+B=2C,故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A、B、C前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3:1:2;故选:B.【点评】反应物的化学计量数是指参加反应的微粒个数,不参加反应不计算在内.7.臭氧(O3)能够吸收紫外线保护地球生命,打雷放电时,空气中有极少量氧气会转化成臭氧(O3),即3O22O3.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O2和O3都是单质;②O2和O3是不同的物质;③该变化属于物理变化;④相同质量的O2和O3,所含分子的数目相同;⑤相同质量的O2和O3,所含原子的数目相同.A.①③④B.①②⑤C.②③⑤D.②③④【考点】氧元素组成的单质;原子的有关数量计算;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压轴实验题;化学式的计算;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一种元素可以组成多种单质;氧气和臭氧属于不同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是化学变化,相同质量的O2和O3,所含氧原子的数目相同,但所含分子数不同.【解答】解:同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种单质;O2和O3的分子构成不同,是不同的物质;氧气和臭氧之间的转化是产生新物质的变化,是化学变化.一个氧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一个臭氧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8,故3个氧气分子和2个臭氧分子的质量相等,而3个氧气分子和2个臭氧分子都含6个氧原子,故所含原子数目相同,分子数目不相同.故选B.【点评】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物质的宏观组成和微观构成的含义,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8.室温下某气体可能是由SO2、CO、N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测得该气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则该气体可能为下列组成中的 ( )①SO2②SO2、CO ③SO2、N2④CO、N2⑤SO2、CO、N2.A.①②③B.②③⑤C.①②⑤D.①④⑤【考点】物质组成的综合计算.【专题】混合物组成的推断题;压轴实验题;平均值法.【分析】此题给定混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推测混合物的组成.可采用平均值法,即某个平均量M由若干个量决定时,如果若干个量中最小量为M1,最大量为M2,则其平均值一定在M1与M2之间,即M1<M<M2.此题中50%为混合气体中氧元素质量分数的平均值,且SO2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正好为50%,则如果含CO(氧元素质量分数大于50%),就一定含N2;而不可能出现SO2与N2、SO2与CO的组合.【解答】解:因为SO2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100%=50%;CO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100%=57%;N2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0.题中50%为混合气体中氧元素质量分数的平均值;所以该气体可能为:可能是SO2;也可以一种大于50%一种小于50%,即CO与N2;也可以是三种气体的混合物;不可能出现SO2与N2、SO2与CO的组合.故选:D.【点评】推测混合物的组成.可采用平均值法,找出最小量为M1,最大量为M2,则其平均值一定在M1与M2之间.【考点】物质的微粒性;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探究.【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A、水与酒精混合其体积小于二者之和,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B、考虑氧气和臭氧的分子构成不同,所以氧气和臭氧的性质不同.C、考虑稀有气体的原子最外层电子都达到稳定结构,所以其化学性质稳定;D、铜块和纳米铜都属于铜单质,只是形状不同而已.【解答】解:A、50毫升水和50毫升酒精混合后的体积小于100毫升,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故A不正确;B、因为氧气和臭氧的分子构成不同,所以氧气和臭氧的性质不同.故B不正确;C、稀有气体的原子最外层电子都达到稳定结构,所以其化学性质稳定;故C不正确;D、铜块和纳米铜都属于铜单质,只是形状不同而已,纳米铜能在空气中燃烧是因为它和氧气接触面大的原因;故D正确.故选D【点评】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微观粒子的特征及其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等方面的内容.掌握分子的性质:1.分子是独立存在而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2.分子有一定的大小和质量;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分子在不停的运动.10.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X、Y、Z、W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则关于此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B.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分解反应C.参加反应的Z与W的质量比为4:1D.反应后生成X的质量为12 g【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分解反应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分析,先根据反应前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物质的质量总和计算出反应后Y的质量;然后根据反应后质量增加的是生成物,减少的是反应物判断反应的类型;由表格信息即可推出一些量之间的关系.【解答】解: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后Y的质量为(2+1+16+16)g﹣(12+m+8+14)=1g,反应后质量增加的是生成物,减少的是反应物,由表格物质质量的变化可知Z、W是反应物,X是生成物,Y可能是催化剂,故A错误;B、由A的分析可知该反应可表示为:Z+W→X,符合“多变一”的化合反应特点,属化合反应,故B错误;C、参加反应的Z与W的质量比为(16﹣8)g:(16﹣14)g=4:1,故C正确;D、反应后生成X的质量为12g﹣2g=10g,故D错误.故选C.【点评】做这类题目的关键是反应后质量和反应前进行比较,质量增加了说明是生成物,质量减少了是反应物,质量不变可能是催化剂.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34分)11.自然环境是由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组成的.如图是自然环境中部分物质的循环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示意图中涉及的一种阴离子的名称:CO32﹣;(2)写出岩石圈中可能存在的任一种金属离子的符号:Fe2+;(3)写出大气圈中含量最多的物质的化学式:N2;(4)写出下列化学符号中“2”的意义.①2NH3:两个氨分子;②H2O:每个水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③CO32﹣:每个碳酸根离子带两个单位的负电荷;(5)示意图中共出现了5种分子.【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1)根据元素符号或原子团右上角的数字和“﹣”来分析阴离子;(2)根据元素的种类及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及“+”来分析金属离子;(3)根据空气的组成来分析大气圈中含量最多的物质;(4)根据元素符号及化学式的意义及不同的位置的数字来分析;(5)根据化学式及物质的构成微粒来分析分子的种类.【解答】解:(1)因阴离子带负电荷,则在原子团的右上角上标有“﹣”,即CO32﹣等是阴离子,故答案为:CO32﹣;(2)因金属离子带正电荷,则金属元素的元素符号的右上角上标有“+”,岩石圈中中存在含铁元素的矿石,即Fe2+等是金属离子,故答案为:Fe2+;(3)因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氮气,则在大气圈中含量最多的物质为氮气,氮气是由氮气分子构成,1个分子中由2个原子构成,化学式为N2,故答案为:N2;(4)①因氨气的化学式可表示1个氨气分子,则化学式前面的数字”2“表示2个氨气分子,故答案为:两个氨分子;②因水的化学式可表示1个水分子,1个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故答案为:每个水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③因碳酸根离子带2个单位的负电荷,则原子团右上角的”2﹣“表示碳酸根离子带两个单位的负电荷,故答案为:每个碳酸根离子带两个单位的负电荷;(5)由图可知,二氧化碳、水、氮气、氧气、氨气物质是由分子直接构成的,则存在5种分子,故答案为:5.【点评】本题以信息来考查化学用语的书写,明确循环中物质的成分、离子的符号、元素符号及化学式的意义是解答的关键.12.铁、铜和铝是人类生活中常用的金属.(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2)用铜、铝做导线,利用了它们的导电性.(3)铁锅易生锈,铁生锈的条件是铁和水分、氧气接触.(4)铜器表面会生成铜锈,其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Cu2(OH)2CO3],从它的化学式可推知,铜生锈的过程除了与氧气和水有关外,还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有关.【考点】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地壳中元素的分布与含量.【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1)从,地壳中含量前五位的元素分别为:氧、硅、铝、铁、钙,其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去分析解答;(2)用铜、铝具有导电性,所以铜铝可用做导线去分析解答;(3)铁生锈的条件:铁、水分、氧气三者缺一不可去分析解答;(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和种类不变去分析解答.【解答】解:(1)地壳中含量前五位的元素分别为:氧、硅、铝、铁、钙,其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故答案为:铝;(2)用铜、铝具有导电性,所以铜铝可用做导线;故答案为:导电;(3)铁生锈的条件:铁、水分、氧气三者缺一不可;故答案为:铁和水分、氧气接触;(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和种类不变.由于铜器表面会生成铜锈,其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在生锈过程中:反应物是铜、空气,而生成物是铜锈;其中铜锈从化学式中可以看出它是由:铜元素、氢元素、氧元素和碳元素组成的,在反应物中也应该由这四种元素组成,其中空气的水分中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铜是由铜元素组成的,可以看出还和碳元素,而空气中只有二氧化碳中含有碳元素;故答案为:二氧化碳.【点评】记住地壳中含量前五位的元素分别为:氧、硅、铝、铁、钙,其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而不是氧元素.13.现代社会能源得到了不断开发和利用,合理安全使用能源很重要.(1)下列物质中①煤、②石油、③天然气、④氢气、⑤乙醇中,属于化石燃料的是(填序号,下同)①②③,属于最清洁燃料的是④,属于化合物的是⑤.(2)当房屋起火时,消防员用高压水枪将火扑灭,其中水在灭火过程中的主要作用为降低可燃物的温度至着火点以下.(3)石油炼制的产品之一是汽油.若汽油中的某分子X(相对分子质量为112)由碳、氢两元素组成,氢的质量分数为14.3%,写出X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C8H16+12O28CO2+8H2O.【考点】化石燃料及其综合利用;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灭火的原理和方法.【专题】化学与能源.【分析】(1)根据化石燃料的种类、燃料燃烧的产物、化合物的定义和组成进行分析;(2)根据灭火的原理进行分析;(3)根据氢元素的质量分数可以确定物质的化学式,从而可以书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解答】解:(1)在下列物质中①煤、②石油、③天然气、④氢气、⑤乙醇中,属于化石燃料的是煤、石油、天然气;氢气燃烧的产物是水,属于最清洁的燃料;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的是乙醇;(2)由灭火的原理可知,水在灭火过程中的主要作用为降低可燃物的温度至着火点以下;(3)由题意可知,氢的质量分数为14.3%,可以求出x的化学式为C8H16,C8H16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8H16+12O28CO2+8H2O.故答为:(1)①②③;④;⑤;(2)降低可燃物的温度至着火点以下;(3)C8H16+12O28CO2+8H2O.【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化石燃料和书写化学方程式等方面的知识,书写化学方程式时要注意遵循质量守恒定律.14.在牙膏的生产中常添加一种摩擦剂.这种摩擦剂是由某种自然界中分布很广的矿石A,经过一系列加工而制得的极细小的轻质碳酸钙粉末,其生产过程如图:试回答:(1)写出 C、D两种物质的化学式 CCO2DCa(OH)2(2)写出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O2+Ca(OH)2═CaCO3↓+H20.(3)反应③制轻质碳酸钙粉末后,还要通过过滤(填操作)将其从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分离出来.实验室进行该操作时主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漏斗.【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碳酸钙、生石灰、熟石灰之间的转化;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框图型推断题.【分析】根据大理石或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高温煅烧时能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氧化钙和水反应能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能生成碳酸钙和水,所以A、B、C、D四种物质分别是碳酸钙、氧化钙、二氧化碳、氢氧化钙,然后进行验证即可.【解答】解:(1)大理石或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高温煅烧时能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氧化钙和水反应能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能生成碳酸钙和水,所以A、B、C、D四种物质分别是碳酸钙、氧化钙、二氧化碳、氢氧化钙,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C是CO2,D是Ca(OH)2;(2)反应③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0;(3)要得到轻质碳酸钙粉末,还需通过过滤将其从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分离出来,过滤主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漏斗.故答案为:(1)CO2,Ca(OH)2;(2)CO2+Ca(OH)2═CaCO3↓+H20;(3)过滤,漏斗.【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新人教版2018-2019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学期质检试题(3)(含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榨取果汁B.粉碎废纸C.切割玻璃 D.燃放烟花2.对生活中下列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A.湿衣服在夏天比在冬天干得快说明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B.6000L氧气在加压下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说明气体分子间间隔大,易于压缩C.在无外力下,花粉会在平静的水面上移动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D.自行车轮胎在阳光下暴晒而炸裂说明分子受热,体积变大3.“低碳生活”是指减少能消耗、节约资,从而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一种时尚生活方式.下列不符合“低碳生活”这一主题的做法是( )A.用布袋代替一次性塑料袋购物B.使用节能灯泡,提倡节约用电C.大力发展风能,减少火力发电D.增加私家车用量,提高生活质量4.我市是全国十大宜居城市之一,人们对空气污染关注的程度不断加强,下列气体中不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 )A.二氧化氮B.二氧化硫C.一氧化碳 D.氮气5.下列有关微粒的说法错误的是( )A.原子、分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B.钠原子失去1个电子形成钠离子C.过氧化氢分子由氢分子和氧分子组成D.构成物质的微粒是在不停地运动6.如图是某个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从图中获得的有关信息不正确的是( )A.分子由原子构成B.分子间存在一定的空隙C.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为原子D.反应前后分子变大了7.在下列变化中,既不属于化合反应,也不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A.硫在氧气中燃烧B.石蜡在空气中燃烧C.高锰酸钾受热分解D.木炭在空气中燃烧8.如图是镁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该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gB.镁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2C.镁属于非金属元素D.在化学反应中,镁原子容易得到2个电子9.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过滤B.溶解C.取固体药品D.蒸发10.下列行为与我市各县区正在进行的创建省级文明卫生县城系列举措不相符的是( )A.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后在排放B.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活动C.将城市垃圾集中焚烧D.严禁在城内燃烧烟花爆竹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34分)11.用化学用语填空(1)一个铁原子__________;(2)二个碳酸根离子__________;(3)正三价的铝元素__________;(4)五氧化二磷分子__________;(5)2HCO3﹣表示的意义是__________.12.下列物质:①氮气、②液态氧气、③氧化镁、④自水、⑤高锰酸钾、⑥矿泉水⑦铁粉、⑧冰水混合物,选择正确的答案用序号填入空格中(1)属于纯净物的有__________;(2)属于混合物的有__________;(3)属于氧化物的有__________;(4)属于单质的有__________;(5)属于化合物的有__________.13.按图组装仪器,关闭止水夹,通电使红磷燃烧.请回答下列问题:(1)燃烧的现象是__________;(2)红磷燃烧一段时间后,自动熄灭了,你认为原因是__________;(3)冷却后,松开止水夹,你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14.根据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1)上图A、B、C、D四种粒子共表示__________种元素.(2)D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___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3)由B元素和D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4)E粒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则=__________.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24分)15.(14分)请根据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回答问题.(1)B装置中仪器①的名称为__________,收集某气体采用D装置,由此推测该气体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2)实验室用B装置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3)若收集一瓶氧气,供硫粉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使用,最好选择C装置收集,理由是集气瓶底部要留少量的__________.(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在加试剂之前应检查装置的__________.将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通入F装置一段时间后,则该装置中会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16.水是生命的泉,为了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应该了解水的有关知识.(1)天然水中含有许多杂质,自水厂通常对天然水进行__________几步处理,使之达到饮用水标准,在实验室里,若要得到净化程度最高的水,可用__________的方法.(2)如图所示的两个实验中,发生物理变化的是实验__________;实验B中没有发生改变的微粒是__________,试管2中得到的气体是__________.(3)节约用水是每个公民的义务,我们应该提倡以下方式中的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A.用淘米水、洗菜水浇花、冲厕所B.不间断地放水洗衣服C.不间断地放水刷牙D.用喷灌、滴管的方法浇灌农田和园林.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12分)17.玫瑰花中含有香茅醇、橙花醇和丁香油酚等物质;请计算:(1)丁香油酚(C10H12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2)丁香油酚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__________;(3)丁香油酚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结果精确到0.1%);(4)16.4g丁香油酚中含__________g氧元素(结果精确到0.1g).2014-2015学年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华新中学九年级(下)质检化学试卷(3)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榨取果汁B.粉碎废纸C.切割玻璃 D.燃放烟花【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解答】解:A、榨取果汁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粉碎废纸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切割玻璃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燃放烟花的过程中一般能生成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选D.【点评】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2.对生活中下列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A.湿衣服在夏天比在冬天干得快说明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B.6000L氧气在加压下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说明气体分子间间隔大,易于压缩C.在无外力下,花粉会在平静的水面上移动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D.自行车轮胎在阳光下暴晒而炸裂说明分子受热,体积变大【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湿衣服在夏天比在冬天干得快,说明夏天温度高,分子的运动速率加快.故选项解释正确.B、分子间有间隔,气体分子间间隔大,在受压时间隔变小.所以,6000L氧气在加压下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故选项解释正确.C、由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所以,花粉会在平静的水面上移动.故选项解释正确.D、由于分子间有间隔,在受热时间隔变大,所以,自行车轮胎在阳光下暴晒而炸裂.分子的大小没有变化.故选项解释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3.“低碳生活”是指减少能消耗、节约资,从而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一种时尚生活方式.下列不符合“低碳生活”这一主题的做法是( )A.用布袋代替一次性塑料袋购物B.使用节能灯泡,提倡节约用电C.大力发展风能,减少火力发电D.增加私家车用量,提高生活质量【考点】自然界中的碳循环.【专题】化学与环境保护.【分析】所谓“低碳生活”就是把生活作息时间中所耗用的能量尽量减少,从而减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增加私家车用量增加了能量的消耗,不符合低碳生活的要求.【解答】解:所谓“低碳生活”就是把生活作息时间中所耗用的能量尽量减少,从而减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A、用布袋代替一次性塑料袋购,减少了塑料袋的使用能减少白色污染,减少化工生产产生温室气体.故正确;B、使用节能灯泡是节能减排的重要体现,正确;C、发展风能,减少火力发电,从而减少煤的燃烧,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正确;D、增加私家车用量,消耗了大量的燃料产生了大量的汽车尾气,其中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很高,故错误.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了低碳生活理念的落实,分析了日常生活中低碳生活的一些具体体现,为倡导积极环保的新生活提供了思路.4.我市是全国十大宜居城市之一,人们对空气污染关注的程度不断加强,下列气体中不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 )A.二氧化氮B.二氧化硫C.一氧化碳 D.氮气【考点】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根据空气污染途径考虑污染空气的气体有哪些,也可以尽量去避免空气污染.【解答】解:空气的污染途径是工厂废气的任意排放,大量燃烧化石燃料,汽车尾气的排放,可总结为:有害气体和烟尘,主要的有害气体有: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这些气体主要自于矿物燃料的燃烧和工厂的废气.故选D.【点评】熟记空气污染的途径,知道如何才能防止空气污染,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为净化我们的空气而出力.5.下列有关微粒的说法错误的是( )A.原子、分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B.钠原子失去1个电子形成钠离子C.过氧化氢分子由氢分子和氧分子组成D.构成物质的微粒是在不停地运动【考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A、根据构成物质的粒子进行分析判断.B、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1个电子,据此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微粒是在不断的运动的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原子、分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故选项说法正确.B、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1个电子形成钠离子,故选项说法正确.C、过氧化氢是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过氧化氢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不含氢分子和氧分子,故选项说法错误.D、构成物质的微粒是在不断的运动的,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构成物质的常见的粒子、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分子和原子的关系、微观粒子的性质等即可正确解答本题.6.如图是某个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从图中获得的有关信息不正确的是( )A.分子由原子构成B.分子间存在一定的空隙C.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为原子D.反应前后分子变大了【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化学反应的实质.【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分析】分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反应前的图中的三个同种原子构成的单质分子,可由分子构成分为两种,分子之间有一定间隔;反应后的两个分子构成相同应为同种物质的分子,该分子由不同种原子构成,为化合物分子,分子之间有一定间隔;中间的图表示,反应前的三个分子分裂为六个原子,六个原子重要结合能形成生成物的两个分子.【解答】解:A、反应前的两种分子由同种原子构成,反应后的分子由不同种原子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故A正确;B、反应前后的分子之间都存在一定间隔;故B正确;C、反应前与反应后中间的图明确表示出分子再分成原子的过程;故C正确;D、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改变了,故D不正确;故选D.【点评】分子由原子构成,构成相同的分子为同种物质的分子,构成不同的分子为不同种物质的分子,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为单质分子.7.在下列变化中,既不属于化合反应,也不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A.硫在氧气中燃烧B.石蜡在空气中燃烧C.高锰酸钾受热分解D.木炭在空气中燃烧【考点】化合反应及其应用;氧化反应.【专题】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分析】化合反应: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后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其特点可总结为“多变一”;物质与氧发生的化学反应是氧化反应;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错误.B、石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两种,不符合“多变一”的特征,不属于化合反应;但该反应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故选项错误.C、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既不属于化合反应,也不属于氧化反应,故选项正确.D、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化合反应的特征(“多变一”)、氧化反应的特征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8.如图是镁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该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gB.镁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2C.镁属于非金属元素D.在化学反应中,镁原子容易得到2个电子【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元素符号、元素种类等;原子结构示意图中,若最外层电子数≥4,则一般为非金属元素,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若最外层电子数<4,则一般为金属元素,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解答】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可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故选项说法错误.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4;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则该元素的原子核电荷数为12;或由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其核电荷数为12,故选项说法正确.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该元素的名称是镁,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D、镁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2,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2个电子而形成阳离子,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及辨别元素种类的方法、对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明确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人含义、原子结构示意图中最外层电子数与得失电子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9.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过滤B.溶解C.取固体药品D.蒸发【考点】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固体药品的取用;物质的溶解;蒸发与蒸馏操作.【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过滤实验要遵循“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B、溶解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C、取用药品时,瓶塞要倒放;D、蒸发溶液时,用玻璃棒不断地进行搅拌,防止液体飞溅.【解答】解:A、过滤实验中滤纸紧贴漏斗的内壁;滤纸的边缘要低于漏斗的边缘,漏斗内液体的液面低于滤纸的边缘;倾倒液体时,烧杯嘴紧靠引流的玻璃棒,玻璃棒末端紧靠在三层滤纸处,漏斗下端紧靠接受的烧杯,故A操作正确;B、溶解时为加快溶解的速度,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故B操作正确;C、为防止药品被污染,取用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故C操作错误;D、蒸发溶液时,用玻璃棒不断地进行搅拌,图中操作正确,故D操作正确.故选C.【点评】正确的化学实验操作是保证实验成功的前提和基础,掌握正确的实验操作也是我们必须具备的能力.10.下列行为与我市各县区正在进行的创建省级文明卫生县城系列举措不相符的是( )A.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后在排放B.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活动C.将城市垃圾集中焚烧D.严禁在城内燃烧烟花爆竹【考点】水资的污染与防治;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专题】化学与环境保护.【分析】保护环境的措施多种多样,只要合理即可.如植树造林、不滥用塑料制品、将生活垃圾分类放置处理,等措施都可以保护环境.【解答】解:A、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后在排放可以防止污染环境,故A正确;B、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活动,可以改善生态环境,故B正确;C、将城市垃圾集中焚烧会产生大量有害气体和粉尘,污染环境,故C错误;D、严禁在城内燃烧烟花爆竹,可以防止污染环境,故D正确.故选:C.【点评】熟记空气和水的污染途径,知道如何才能防止空气污染和水污染,强凋化学知识在保护环境和人类生产当中的重要性,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为保护我们的环境而出力.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34分)11.用化学用语填空(1)一个铁原子Fe;(2)二个碳酸根离子32﹣;(3)正三价的铝元素;(4)五氧化二磷分子P2O5;(5)2HCO3﹣表示的意义是2个碳酸氢根离子.【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解答】解:(1)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一个铁原子,就可表示为:Fe;(2)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二个碳酸根离子可表示为:2CO32﹣;(3)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所以正三价的铝元素,故可表示为:;(4)五氧化二磷分子的化学式为:P2O5;(5)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HCO3﹣表示2个碳酸氢根离子;故答案为:(1)Fe;(2)2CO32﹣;(3);(4)P2O5;(5)2个碳酸氢根离子;【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12.下列物质:①氮气、②液态氧气、③氧化镁、④自水、⑤高锰酸钾、⑥矿泉水⑦铁粉、⑧冰水混合物,选择正确的答案用序号填入空格中(1)属于纯净物的有①②③⑤⑦⑧;(2)属于混合物的有④⑥;(3)属于氧化物的有③⑧;(4)属于单质的有①②⑦;(5)属于化合物的有③⑤⑧.【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氧化物是由氧元素和另外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解答】解:氮气、液态氧气、氧化镁、高锰酸钾、铁粉、冰水混合物等物质都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都属于纯净物;自水中含有水和一些溶于水的物质,属于混合物,矿泉水中含有水和一些溶于水的矿物质,属于混合物;氧化镁是由镁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冰水混合物中含有一种物质﹣﹣水,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氮气、液氧和铁粉等物质都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都属于单质;氧化镁、高锰酸钾和冰水混合物等物质都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都属于化合物.故填:①②③⑤⑦⑧;④⑥;③⑧;①②⑦;③⑤⑧.【点评】判断纯净物和混合物时,就是判断物质的物质组成;判断是否是单质、化合物、氧化物时,既要判断元素组成,又要判断物质组成.13.按图组装仪器,关闭止水夹,通电使红磷燃烧.请回答下列问题:(1)燃烧的现象是红磷继续燃烧,产生白烟,火焰慢慢熄灭;(2)红磷燃烧一段时间后,自动熄灭了,你认为原因是集气瓶内的氧气已消耗完;(3)冷却后,松开止水夹,你观察到的现象为烧杯里的水倒吸到集气瓶内(或烧杯的水面下降),集气瓶中的水约占集气瓶容积.【考点】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探究;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专题】实验性简答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原理是利用红磷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并使氧气完全反应尽,空气中的气体体积减少,压强减小,烧杯中的水就会进入到集气瓶中,进入的水的体积就是减少氧气的体积,进而知道氧气占空气体积的体积分数.【解答】解:(1)观察到的现象是:红磷继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放出热量,然后慢慢熄灭.(2)红磷熄灭的主要原因是瓶内的氧气被消耗完,没有支持红磷燃烧的物质了.(3)因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故可观察到的现象是水进入到集气瓶中,体积约占集气瓶体积的.故答案为:(1)红磷继续燃烧,产生白烟,火焰慢慢熄灭;(2)集气瓶内的氧气已消耗完;(3)烧杯里的水倒吸到集气瓶内,集气瓶中的水约占集气瓶容积.【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用红磷测定空气组成的实验原理、操作、现象、结论,难度比较小,是基础性题目.14.根据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1)上图A、B、C、D四种粒子共表示三种元素.(2)D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填“得到”或“失去”)电子.(3)由B元素和D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MgCl2.(4)E粒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则=11.【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具有相同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总称为元素;根据原子得失电子的特点进行分析解答;离子所带的电荷数书写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且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1省略不写,据此解答.【解答】解:(1)核内质子数一共是三种,故表示的是三种元素,故填:三;(2)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7,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一个电子,故填:得到;(3)B元素是镁元素,最外层电子数是2,形成的化合价是+2,D元素是氯元素,最外层电子数是7,形成的化合价是﹣1,故形成的化合物是氯化镁,故填:MgCl2;(4)E粒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则=2+8+1=11,故填:11.【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粒子和微观结构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24分)15.(14分)请根据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回答问题.(1)B装置中仪器①的名称为酒精灯,收集某气体采用D装置,由此推测该气体具有的性质是该气体不与空气中的成分反应且的密度比空气小.(2)实验室用B装置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为2ClO32Cl+3O2↑.(3)若收集一瓶氧气,供硫粉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使用,最好选择C装置收集,理由是集气瓶底部要留少量的水.(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选用的发生装置是A,在加试剂之前应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将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通入F装置一段时间后,则该装置中会出现的现象是石灰水变浑浊.【考点】氧气的制取装置;氧气的收集方法;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1)据常用仪器回答;(2)根据用氯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解答.(3)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会污染空气,因此收集氧气,最好选择C装置收集,理由是集气瓶底部要留少量的水,是为了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4)在加试剂之前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因为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因此测得该装置中溶液的pH<7.。
新人教版2018-2019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学期质检试题(4)(含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有关“2CO+O22CO2”的质量关系,不正确的是( )A.若56g CO参加反应,则消耗O2的质量一定是32gB.若16g O2参加反应,则生成CO2的质量一定是44gC.若10g CO2生成,则消耗CO和O2的质量总和一定是10gD.若5g CO和2g O2混合点燃,则CO2生成的质量一定是7g2.小明同学从S+O2SO2中获得以下信息:①该反应反应物是硫和氧气;②反应发生条件是点燃;③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和原子个数不变;④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保持不变;⑤参加反应的硫和氧气的质量比为2:1.其中正确的信息是( )A.①②④⑤B.①②③C.④⑤ D.①②③⑤3.现将10g A和足量B混合加热,A和B发生化学反应,10g A完全反应后生成8g C和4g D,则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比是( )A.1:1 B.2:1 C.4:1 D.5:14.如图表示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的某化学反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B.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C.该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发生了改变D.两种反应物均为化合物5.NH4ClO4(高氯酸铵)可用作火箭推进剂,当它发生分解反应时,不能生成的物质是( )A.CO2B.Cl2C.O2D.N26.将一定量的乙醇(C2H6O)和氧气置于一个封闭的容器中引燃,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A.表中a的值为2.6B.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可能含有氢元素D.若起始时氧气的质量是9.6g,则无生成7.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A.CaCO3CaO+CO2↑ B.2ClO32Cl+3O2↑C.Mg+O2MgO2D.CO2+Ca(OH)2═CaCO3↓+H2O8.在飞船的火箭推进器中常装有液态肼[N2H4]和过氧化氢[H2O2],它们混合时的反应方程式为:2H2O2+N2H4═N2+nH2O,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置换反应B.反应前后原子总数发生变化C.该化学方程式中n=4 D.氮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9.在反应2A+5B═2C+4D中,C、D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9:22.若1.3gA与一定量的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4gD.则在此反应中B和D的质量比为( )A.4:9 B.8:1 C.10:11 D.13:4410.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其固体质量变化可用图表示,则(80﹣48)克表示的质量为( )A.生成物MgO的质量B.参加反应O2的质量C.参加反应的镁的质量D.生成物MgO与参加反应的O2的质量和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34分)11.化学用语是初中化学学习的重要基础.(1)写出铁元素符号的意义:Fe表示__________;Fe还表示__________;Fe还可表示__________.(2)①用化学符号表示:两个二氧化硫分子__________;钙离子__________;正五价氮的氧化物的化学式__________.②若用“”表示一个氢原子,则“”表示的微粒是__________.(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磷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_;②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__________.12.2013年3月22日是第二十一届“世界水日”,水资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已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1)含磷洗涤剂因含有Na3P3O10造成水生植物大量繁殖而导致水质恶化,因此我们提倡使用无磷洗涤剂.Na3P3O10中磷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_____.(2)天然水里含有许多杂质,可利用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方法进行净化,其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__________.除去硬水中过多的Mg2+和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就可得到软水.(3)ClO2常用于饮用水消毒,制取ClO2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O2+=2ClO2↑+2NaCl,则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NaClO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价.13.如图是密闭体系中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和“”分别表示微粒.(1)反应前方框内应再填入1个__________微粒(填字母).A、B、C、D、(2)该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反应.(3)写出符合该微观示意图的一个具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14.石英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它是玻璃工业和陶瓷工业的原料,冶金工业的助熔剂.(1)二氧化硅的结构与金刚石相似,都是由__________(填“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二氧化硅属于__________(填“混合物”、“单质”或“氧化物”).(2)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原因是在常温下,NaOH与玻璃塞中的SiO2缓慢地发生反应生成Na2SiO3和H2O.Na2SiO3使瓶口与瓶塞粘合在一起,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3)硅是太阳能电池和电脑芯片不可缺少的材料.生产高纯硅的流程示意图如图:①制备粗硅的反应为:SiO2+2C Si+2CO↑,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___(选“化合反应”或“分解反应”或“置换反应”)②整个制备过程必须达到无水无氧,若在H2还原SiHCl3过程中混入O2,可能引起的果是__________.③为了达到绿色化学和节约资的目的,物质A需要循环使用,A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24分)15.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请回答:①在连接仪器时,把玻璃导管较容易地插入单孔橡皮塞的措施是__________;②量取7mL稀硫酸,应选用__________的量筒;③胶头滴管用过后应__________,再去吸取其他药品.16.图是实验室中用于制取和收集气体的装置图.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要想得到较纯净的氧气,应选择的发生和收集装置为__________(填字母);在发生装置的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的作用是__________.如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二氧化锰在反应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17.小刚和小洁以“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关系”为课题进行科学探究,请填写以下探究过程中的空格:(提示:稀盐酸与石灰石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氯化钙;与氢氧化钠生成水和氯化钠)(1)提出假设: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质量与生成物的总质量__________.(2)确定研究方法:分析推理,查阅资料,实验探究.(3)设计并进行实验:小刚设计的实验装置和选用药品如图A所示,小洁的如图B所示,他们在反应前后都进行了规范的操作,准确的称量和细致的观察.(4)实验结论:通过实验,小刚认为: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质量与反应物的总质量不相等,小洁认为: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质量与反应物的总质量相等,你认为结论正确的是__________,请你谈谈导致另一种结论错误的原因:__________.(5)结论分析:请从原子的角度,简要分析你认为正确的结论:__________(6)查阅资料:小刚和小洁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法国伟大的科学家拉瓦锡,早在18世纪就围绕这个问题,进行了准确,缜密的研究,并做出了科学结论.(7)结论应用:环保部门常用I2O5测定空气受CO污染的程度,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I2O5+5CO=I2+5根据生成的多少,可以判断CO的含量,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12分)18.某课外活动小组为了测定一批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将石灰石样品研成粉末,然后取一定量的石灰石粉末与过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假设石灰石中的杂质既不和酸反应,也不溶于水),过滤、洗涤、干燥后称量滤渣质量的数据如下表:(2)引起三次实验数据差异的操作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3)若利用题(1)的结果,煅烧100t这种石灰石,理论上最多能得到氧化钙多少吨?(结果精确到0.1t)2014-2015学年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华新中学九年级(下)质检化学试卷(4)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有关“2CO+O22CO2”的质量关系,不正确的是( )A.若56g CO参加反应,则消耗O2的质量一定是32gB.若16g O2参加反应,则生成CO2的质量一定是44gC.若10g CO2生成,则消耗CO和O2的质量总和一定是10gD.若5g CO和2g O2混合点燃,则CO2生成的质量一定是7g【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压轴实验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对于化学方程式2CO+O22CO2表示的意义,则可知:在点燃的条件下,一氧化碳和氧气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每56份质量的一氧化碳和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能生成88份质量的二氧化碳.【解答】解:A、根据化学方程式意义可知,若56gCO参加反应,则消耗O2的质量一定是32g,故说法正确.B、每56份质量的一氧化碳和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能生成88份质量的二氧化碳,因此若16gO2参加反应,则生成CO2的质量一定是44g,故说法正确.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若10gCO2生成,则消耗CO和O2的质量总和一定是10g,故说法正确.D、每56份质量的一氧化碳和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能生成88份质量的二氧化碳,设和2g氧气反应的一氧化碳的质量为,则:2g=56:32,解得=3.5g,因此一氧化碳有剩余,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5.5g,故说法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化学方程式含义方面的知识,应明确化学反应方程式所表示的宏观与微观意义.2.小明同学从S+O2SO2中获得以下信息:①该反应反应物是硫和氧气;②反应发生条件是点燃;③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和原子个数不变;④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保持不变;⑤参加反应的硫和氧气的质量比为2:1.其中正确的信息是( )A.①②④⑤B.①②③C.④⑤ D.①②③⑤【考点】化学方程式的概念、读法和含义.【专题】压轴实验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从化学方程式获得的信息主要有: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各物质间量的关系,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从S+O2SO2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是硫和氧气,反应条件是点燃,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和原子个数不变;反应前是分子个数是2,反应后是1,反应前后分子发生改变;参加反应的硫和氧气的质量比32:(16×2)=1:1.A、①②③获得信息正确,故该选项错误.B、①②③获得信息正确,故该选项正确.C、①②③获得信息正确,故该选项错误.D、①②③获得信息正确,故该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化学方程式是最重要的化学用语之一,掌握化学方程式的含义、了解方化学程式的读法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3.现将10g A和足量B混合加热,A和B发生化学反应,10g A完全反应后生成8g C和4g D,则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比是( )A.1:1 B.2:1 C.4:1 D.5:1【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压轴实验题;物质质量守恒;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由题意可知,反应物是A和B,生成物是C和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求出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进而求出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比.【解答】解:10gA完全反应后生成8gC和4gD,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为2g,故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比是10g:2g=5:1.故选D.【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运用化学中的基本思想:质量守恒思想.4.如图表示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的某化学反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B.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C.该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发生了改变D.两种反应物均为化合物【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化合反应及其应用.【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分析】根据反应的图示和不同颜色的小球代表的原子可知,同种原子构成分子,则由该分子构成的物质属于单质,该反应是两种单质反应生成一种化合物,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解答】解:A、因反应物中的分子都是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生成物中的分子是不同原子构成的分子,该反应是单质与单质反应生成化合物,属于化合反应,故A正确;B、所有的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故B错误;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和图示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发生变化,故C错误;D、因反应物中的分子都是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则两种反应物都是单质,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属于对化学反应微观过程的认识,学生应注意不同颜色小球代表的原子,明确分子的构成判断物质的类别、反应类型及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5.NH4ClO4(高氯酸铵)可用作火箭推进剂,当它发生分解反应时,不能生成的物质是( )A.CO2B.Cl2C.O2D.N2【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据此解答.【解答】解:NH4ClO4中含有N、H、Cl、O四种元素,则生成的物质也含有这些元素;A、CO2中含有碳元素,而NH4ClO4中不含有碳元素,故不可能生成二氧化碳,故A错误;B、NH4ClO4中含有Cl元素,故可能生成氯气,故B正确;C、NH4ClO4含有O元素,故可能生成氧气,故C正确;D、NH4ClO4含有N元素,故可能生成氮气,故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6.将一定量的乙醇(C2H6O)和氧气置于一个封闭的容器中引燃,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A.表中a的值为2.6B.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可能含有氢元素D.若起始时氧气的质量是9.6g,则无生成【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专题】压轴实验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由物质质量的增减量可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从而得出a的值,再根据物质的化学式和物质的质量可确定的元素组成.【解答】解:A、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反应前后,乙醇的质量减少了4.6g,故乙醇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乙醇的质量为4.6g;同理可以确定氧气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为8.0g;水是生成物,生成的水的质量为5.4g;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4.4g;由质量守恒定律,应是生成物,且生成的的质量为4.6g+8.0g﹣5.4g﹣4.4g=2.8g,故表中a 的值为为0g+2.8g=2.8g;故选项说法错误.B、由A选项分析可知,的质量增加,故一定不是该反应的催化剂,故选项说法错误.C、根据反应前后元素质量不变,反应物乙醇中含氢元素的质量为4.6g×100%=0.6g,生成物水中含氢元素的质量为5.4g×100%=0.6g,氢元素的质量相等,故中不含氢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D、根据乙醇燃烧的方程式可知,4.6克乙醇能与9.6克的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的是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分析表中数据,灵活运用质量守恒定律.7.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A.CaCO3CaO+CO2↑ B.2ClO32Cl+3O2↑C.Mg+O2MgO2D.CO2+Ca(OH)2═CaCO3↓+H2O【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碳酸钙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氯酸钾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镁燃烧生成氧化镁;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解答】解:A、碳酸钙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CaO+CO2↑,该选项书写正确;B、氯酸钾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2ClO32Cl+3O2↑,该选项书写正确;C、镁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Mg+O22MgO,该选项书写不正确;D、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该选项书写正确.故选:C.【点评】书写化学方程式要注意四步:一是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要正确;二是要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配平;三是要有必要的条件;四是看是否需要“↑”或“↓”.8.在飞船的火箭推进器中常装有液态肼[N2H4]和过氧化氢[H2O2],它们混合时的反应方程式为:2H2O2+N2H4═N2+nH2O,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置换反应B.反应前后原子总数发生变化C.该化学方程式中n=4 D.氮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考点】置换反应及其应用;地壳中元素的分布与含量;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A、根据置换反应的特点考虑;B、根据反应前后各原子个数相等考虑;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中的原子守恒考虑;D、根据地壳中元素的含有情况考虑.【解答】解:A、置换反应的特点是反应物与生成物均是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而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两种化合物,故不是置换反应;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各原子个数必然相等,所以其原子总数一定相等,故错误;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各原子个数相等,反应物中有8个氢原子,生成物中要想有8个氢原子,n必须为4,故正确;D、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不是氮元素,故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进行推断的能力.结合质量守恒的应用及反应类型的判断对所列问题分析探讨即可.9.在反应2A+5B═2C+4D中,C、D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9:22.若1.3gA与一定量的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4gD.则在此反应中B和D的质量比为( )A.4:9 B.8:1 C.10:11 D.13:44【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专题】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分析】根据“反应2A+5B=2C+4D中,已知C和D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9:22”,则可假设C和D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9a、22a,又因为1.3gA与一定量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4gD,则可求C的质量,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质量守恒,可求B的质量,进而求出反应中B和D的质量比.【解答】解:根据“反应2A+5B═2C+4D中,已知C和D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9:22”,则可假设C和D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9a、22a,又因为1.3gA与一定量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4gD,设同时生成C的质量为,则2A+5B═2C+4D18a 88a4.4g=,则=0.9克;根据质量守恒定律:1.3g+B的质量=0.9g+4.4g,故B的质量=4g.则反应中BD的质量比为:4g:4.4g=10:11;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反应前后质量守恒,并要学会利用质量守恒定律以及化学方程式的质量关系处理问题的方法.10.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其固体质量变化可用图表示,则(80﹣48)克表示的质量为( )A.生成物MgO的质量B.参加反应O2的质量C.参加反应的镁的质量D.生成物MgO与参加反应的O2的质量和【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回答,镁在空气中燃烧是与氧气反应,反应后生成氧化镁,氧化镁的质量等于镁和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和.【解答】解:从图示看出,48g表示反应前固体的质量,就是镁条的质量,80g表示反应后固体的质量,是氧化镁的质量,则(80﹣48)g就表示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也等于生成的氧化镁中氧元素的质量.故选:B.【点评】图象题,初中化学的图象题考查的比较简单,一般是看看起点、转折点、及反应后的状态.本题的图象有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一段平台,原因是镁在空气中加热一段时间才能燃烧;第二个部分是一段质量增加的上升线段,标明镁和氧气发生了反应;第三部分又是一个平台,说明镁反应结束了,氧化镁的质量不再增加,再利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即可.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34分)11.化学用语是初中化学学习的重要基础.(1)写出铁元素符号的意义:Fe表示铁元素;Fe还表示1个铁原子;Fe还可表示铁这种物质.(2)①用化学符号表示:两个二氧化硫分子2Ca2+;正五价氮的氧化物的化学式25②若用“”表示一个氢原子,则“”表示的微粒是氢分子.(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磷在空气中燃烧4P+5O22P2O5;②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CaCO3+2HCl=CaCl2+H2O+CO2↑.【考点】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1)元素符号可表示一种元素或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由原子构成的物质其元素符号还表示这种物质.(2)根据多个分子的表示方法、离子的表示方法以及化学式的书写方法分析;根据题中信息分析构成的微粒;(3)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进行分析即可.【解答】解:(1)Fe可表示铁元素、一个铁原子、铁;(2)①物质的化学式可以表示一个分子,在化学式的前面加上数字,就是几个这样的分子,两个二氧化硫分子可表示为2SO2;离子符号的表示方法: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先写数字,再写正负号,一个钙离子带两个单位的正电荷,其离子符号为Ca2+;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可知正五价氮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N2O5;②若用“”表示一个氢原子,则“”表示由2个氢原子构成的分子,是氢分子;(3)①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的方程式是4P+5O22P2O5;②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H2O+CO2↑.故答案为:(1)铁元素;1个铁原子;铁;(2)①2SO2;Ca2+;N2O5;②氢分子;(3)①4P+5O22P2O5;②CaCO3+2HCl=CaCl2+H2O+CO2↑.【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12.2013年3月22日是第二十一届“世界水日”,水资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已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1)含磷洗涤剂因含有Na3P3O10造成水生植物大量繁殖而导致水质恶化,因此我们提倡使用无磷洗涤剂.Na3P3O10中磷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是93:160.(2)天然水里含有许多杂质,可利用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方法进行净化,其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蒸馏.除去硬水中过多的Mg2+和Ca2+(填离子符号)就可得到软水.(3)ClO2常用于饮用水消毒,制取ClO2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O2+=2ClO2↑+2NaCl,则的化学式为Cl2;NaClO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考点】元素质量比的计算;水的净化;硬水与软水;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空气与水.【分析】(1)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解答;(2)蒸馏的方法可以得到纯水,净化程度最高的方法是蒸馏;(3)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各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求化学式,根据在化学式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求出某元素的化合价.【解答】解:(1)Na3P3O10中磷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是(31×3):(16×10)=93:160.(2)蒸馏的方法可以得到纯水,所该方法是净化程度最高的;硬水中含有过多的Mg2+和钙离子,钙离子的符号为Ca2+.(3)化学反应前后各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根据化学方程式2NaClO2+=2ClO2↑+2NaCl可知生成物中有2个钠原子、4个氧原子、4个氯原子,反应物中有2个钠原子、4个氧原子、2个氯原子,还少2个氯原子,所以的化学式为Cl2 ;钠显+1价,氧显﹣2价,设NaClO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则(+1)++(﹣2)×2=0,解得=+3;故答案为:(1)93:160;(2)Ca2+;(3)Cl2;+3.【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3.如图是密闭体系中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和“”分别表示微粒.(1)反应前方框内应再填入1个D微粒(填字母).A、B、C、D、(2)该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3)写出符合该微观示意图的一个具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H2O2H2↑+O2↑.【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反应类型的判定;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原子的个数不变,据此进行回答即可,根据反应前和生成物的种类以及特点判断反应的类型.【解答】解:(1)据图可以看出,反应后的物质中含有2个,6个,反应前已有4个,1个,故加入的一个微粒中需含有1个和2个,观察选项,故选D;(2)据图可知,此反应是2个生成1个和2个的反应,是一种物质生成了两种物质的分解反应,故填:分解;(3)水的通电分解符合此微观反应,故填:2H2O2H2↑+O2↑.【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微观反应示意图的应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结合图示进行.14.石英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它是玻璃工业和陶瓷工业的原料,冶金工业的助熔剂.(1)二氧化硅的结构与金刚石相似,都是由原子(填“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二氧化硅属于氧化物(填“混合物”、“单质”或“氧化物”).(2)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原因是在常温下,NaOH与玻璃塞中的SiO2缓慢地发生反应生成Na2SiO3和H2O.Na2SiO3使瓶口与瓶塞粘合在一起,则该反应2NaOH+SiO2=Na2SiO3+H2O.(3)硅是太阳能电池和电脑芯片不可缺少的材料.生产高纯硅的流程示意图如图:①制备粗硅的反应为:SiO2+2C Si+2CO↑,反应的基本类型是置换反应(选“化合反应”或“分解反应”或“置换反应”)②整个制备过程必须达到无水无氧,若在H2还原SiHCl3过程中混入O2,可能引起的果是硅被氧化得不到高纯硅,且发生爆炸.③为了达到绿色化学和节约资的目的,物质A需要循环使用,A的化学式是HCl.【考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反应类型的判定;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物质的制备;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1)根据二氧化硅的元素组成、酸碱盐、氧化物、有机物的特征确定所属类别.(2)常温下,NaOH与玻璃塞中的SiO2缓慢地发生反应生成Na2SiO3和H2O,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即可.(3)①制备粗硅的反应是二氧化硅和碳反应生成硅和一氧化碳进行解答;②考虑氢气与氧气可能爆炸,则整个制备过程必须达到无水无氧;③由生产高纯硅的流程示意图可知,盐酸既是反应物,又是生成物.【解答】解:(1)二氧化硅是由硅、氧两种元素组成的且有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金刚石是由原子构成的,而二氧化硅的结构与金刚石相似,所以也是由原子构成的.(2)常温下,NaOH与玻璃塞中的SiO2缓慢地发生反应生成Na2SiO3和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SiO2=Na2SiO3+H2O.。
2018-2019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册质检试卷(6)(含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30分)1.金属钛有银白色金属光泽,密度为4.5g/cm3,熔点为1725℃,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耐腐蚀性.下列物品不能用钛制作的是( )A.保险丝B.医疗器械 C.潜艇外壳 D.眼镜架2.在常温下,将下列物质投入足量地稀盐酸中,能产生气体且有金属不溶物残留的是( )A.铁B.黄铜 C.碳酸钙D.生石灰3.将一枚洁净的铁钉浸入稀硫酸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铁钉表面产生气泡;②液体由无色逐渐变为浅绿色;③铁钉的质量减轻;④液体的质量减轻.A.②③ 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4.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能生成黑色固体的一组是( )①镁②硫③铁④磷⑤铜.A.①③ B.③C.③④⑤D.③⑤5.有x、y、z三种金属,如果把x和y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溶解并产生氢气,而y不反应;如果把y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y表面有银析出,而z没有变化.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判断x、y和z的金属活动顺序正确的是( )A.x>y>z B.x>z>y C.z>y>x D.z>x>y6.在天平的两个托盘上各放一个烧杯,杯中盛有相同的稀硫酸,此时天平平衡.如果一边放少许锌粒,另一边放入相同质量的铁,两者完全溶解后,天平指针( )A.偏向有锌的一边B.偏向有铁的一边C.不偏转D.无法判断7.收藏家收藏的一清末铝制品至今保存仍十分完好,该铝制品不易锈蚀的主要原因是( )A.铝不易发生化学反应B.铝的氧化物易发生还原反应C.铝不易氧化D.铝易氧化,但铝表面的氧化铝膜具有保护内部铝的作用8.生活中废弃的铁锅、铝制易拉罐、铜线等可以归为一类加以回收利用,它们属于( ) A.铁矿石B.金属或合金C.氧化物D.非金属单质9.下列有关合金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合金具有金属特性;②合金中的元素以单质形式存在;③合金中不一定含有金属;④钢是含杂质较少的铁合金;⑤合金属于金属材料;⑥生铁可完全溶解于稀盐酸.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③④⑤⑥C.①②④⑤ D.①④⑥10.等质量的稀硫酸分别与足量的镁、铁、锌三种金属反应,下列图象能正确生产氢气质量与反应时间之间关系的是( )A.B.C.D.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34分)11.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请从下列物质中选择相应的序号填空:①石墨②活性炭③钛合金④生石灰⑤酒精(1)实验室常用的燃料是__________;(2)能用于吸附冰箱异味的是__________;(3)常用作食品干燥剂的是__________;(4)可用于制铅笔芯的是__________;(5)可用于制造人造骨的是__________.12.每到冬天,市场上便有一种“热宝”出售,它是一个装有化学药品的小袋.使用时,撕去它的保护膜贴在身体上,不久便会产生热量.已知小袋中装有铁粉、碳粉和少量氯化钠.(1)取小袋内物质,加入稀盐酸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2)将袋内物质放在足量O2中燃烧,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13.钢铁是重要的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建造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鸟巢”,就是用了大量的钢铁.(1)钢铁属于__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2)每年世界上钢铁的产量很高,钢的锈蚀也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损失.铁在空气中锈蚀,实际上是铁跟空气中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3)为了防止钢铁锈蚀,人们常采用在其表面涂刷矿物油或镀上其他金属等覆盖保护膜的方法.这些方法都能防止锈蚀的同原理是__________.(4)炼铁厂常以焦炭、赤铁矿(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空气等为主要原料炼铁.请写出炼铁反应原理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5)金属矿物的储量有限,而且不能再生;目前世界上已有50%以上的废钢铁得到回收利用,其目的是__________(填“合理开采矿物”或“节约金属资源”).14.比较、分析、归纳是学习化学的有效方法.现有反应:①Zn+CuCl2═ZnCl2+Cu②Cu+2AgNO3═Cu(NO3)2+2Ag③Cl2+2NaBr═2NaCl+Br2④Br2+2NaI═2NaBr+I2(1)通过比较、分析.可以发现上述四个反应有相似之处:均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____反应.再分析这四个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我们还会发现一个相似之处:__________.(2)分析反应①和②,可以得到:Zn、Cu、Ag这二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用相似的思维方法类推到反应③和④中,我们还可以得到:Cl2、Br2、I2三种非金属的活泼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__.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24分)15.某同学设计一个实验,证明氧化铜中含有氧元素,并测定氧化铜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实验装置如下图.(1)实验前要先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2)实验中看到盛放澄清石灰水的烧杯中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 (3)实验中通入的气体是纯净干燥的N2,说出不用空气的理由: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实验中也不能用潮湿的氮气的原因是:__________.(4)如用4克氧化铜与碳充分反应,测得石灰水增重1.1克,则氧化铜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16.同学们一起探究铝、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小刚同学设计了用铜丝、铁丝、铝丝和稀盐酸,只用一只试管,取一次盐酸的探究方案.请你和他们一起完善下表的探究方案并回答有关问题.(2)将铝丝插入前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3)小华同学认为在小刚设计的方案中,只要补充一个实验,就可得出Al>Fe>H>Cu的结论.小华要补充的实验是__________;(4)小强同学认为要得到Al>Fe>H>Cu的结论,不必做补充实验,只需将小明同学方案中插入金属的顺序调整即可,你认为调整后插入金属的顺序是__________.四、计算题(共12分)17.小可同学为测定某铁合金的含铁量,做了如下实验,称取11.4克样品,放入质量为50.0克的烧杯中,再往烧杯中加入100.0克的稀盐酸(杂质不与酸反应、不溶于水)并对(2)该铁合金中铁的质量分数(保留一位小数)2014-2015学年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华新中学九年级(下)质检化学试卷(6)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30分)1.金属钛有银白色金属光泽,密度为4.5g/cm3,熔点为1725℃,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耐腐蚀性.下列物品不能用钛制作的是( )A.保险丝B.医疗器械 C.潜艇外壳 D.眼镜架【考点】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A、保险丝的熔点应该比较低;B、医疗器械应该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C、制造潜艇外壳的材料应该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耐腐蚀性;D、眼镜框应该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耐腐蚀性.【解答】解:因为钛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耐腐蚀性,可以用来制作医疗器械、潜艇外壳、眼镜框;因为钛的熔点很高,不能用来制作保险丝.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和用途,解答时要充分理解各种物质的性质,然后再根据物质的性质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确定物质的用途.2.在常温下,将下列物质投入足量地稀盐酸中,能产生气体且有金属不溶物残留的是( )A.铁B.黄铜 C.碳酸钙D.生石灰【考点】酸的化学性质;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可以根据盐酸的性质方面进行分析、考虑,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解答】解:A、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没有残留物.B、黄铜中的锌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铜和稀盐酸不反应,有残留物.C、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没有残留物.D、生石灰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没有残留物.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稀盐酸的性质方面的内容,可以依据物质的性质以及生成的物质进行判断.3.将一枚洁净的铁钉浸入稀硫酸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铁钉表面产生气泡;②液体由无色逐渐变为浅绿色;③铁钉的质量减轻;④液体的质量减轻.A.②③ 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反应现象和本质的联系.【专题】实验性简答题;压轴实验题.【分析】铁属于比较活泼的金属,能置换出酸中的氢,生成氢气和亚铁盐,亚铁离子是浅绿色的,从化学方程式可计算出溶解的铁的质量要大于放出的氢气的质量,所以反应后液体的质量要增加.Fe+H2SO4═FeSO4+H2↑,根据相对原子质量,溶解56克铁,生成2克氢气,溶液质量增加54克.【解答】解:A、①铁钉表面产生气泡的现象是正确的,故此项不全,错误;B、④液体的质量减轻这种说法错误,反应后液体的质量增加,故此项错误C、所有现象都符合题意,故此项正确,故选C;D、④液体的质量减轻这种说法错误,液体的质量是增加的,故此项错误.故选:C.【点评】金属与酸溶液发生置换反应后的质量变化:溶液质量增加,金属质量减小.4.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能生成黑色固体的一组是( )①镁②硫③铁④磷⑤铜.A.①③ B.③C.③④⑤D.③⑤【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专题】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分析】镁在氧气中能够剧烈地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色固体;硫在氧气中能够剧烈地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铁在氧气中能够剧烈地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磷在氧气中能够剧烈地燃烧,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色固体;铜在氧气中一般不能燃烧,但是能和氧气反应生成黑色的氧化铜.【解答】解:镁、硫、磷等物质在氧气中燃烧不能生成黑色固体,铜在氧气中不能燃烧,铁在氧气中燃烧能生成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可燃物燃烧时的实验现象,解答时应该从火焰、光、烟雾等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5.有x、y、z三种金属,如果把x和y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溶解并产生氢气,而y不反应;如果把y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y表面有银析出,而z没有变化.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判断x、y和z的金属活动顺序正确的是( )A.x>y>z B.x>z>y C.z>y>x D.z>x>y【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意义进行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前的金属能与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氢气,位置在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解答】解:把x和y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溶解并产生氢气,而y不反应,说明x>H>y,把y 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y 表面有银析出,而z没有变化,说明y>Ag>z,所以x、y、z的活动性为x>y>z,观察选项,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意义进行.6.在天平的两个托盘上各放一个烧杯,杯中盛有相同的稀硫酸,此时天平平衡.如果一边放少许锌粒,另一边放入相同质量的铁,两者完全溶解后,天平指针( )A.偏向有锌的一边B.偏向有铁的一边C.不偏转D.无法判断【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根据信息:足量稀盐酸,投入等质量的锌和铁可分析出关键在于产生氢气的多少,来判断天平偏转情况.【解答】解:由于投入等质量的锌和铁,所以关键看谁产生氢气多,哪一边就轻,由于铁产生的氢气比锌多,所以最后偏向于锌.故选:A.【点评】在学习中我们应记住一些常用的数字,如要得到两份质量的氢气,需要铁56份,锌65份,铝18份,镁24份,以便在做题时能方便使用.7.收藏家收藏的一清末铝制品至今保存仍十分完好,该铝制品不易锈蚀的主要原因是( )A.铝不易发生化学反应B.铝的氧化物易发生还原反应C.铝不易氧化D.铝易氧化,但铝表面的氧化铝膜具有保护内部铝的作用【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根据铝的性质进行分析,铝能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生成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起到保护作用.【解答】解:铝能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生成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包在铝的表面对内部的铝起到保护作用,使铝不易被腐蚀,能够长久保存.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铝的化学性质,铝作为一种活泼金属但不易被锈蚀,主要是因为它能形成氧化物保护膜,这是很重要的一条性质,有广泛的应用.8.生活中废弃的铁锅、铝制易拉罐、铜线等可以归为一类加以回收利用,它们属于( ) A.铁矿石B.金属或合金C.氧化物D.非金属单质【考点】金属材料及其应用.【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根据垃圾的类别进行分析判断,废弃的铁锅、铝制易拉罐、铜线等为金属制品废弃物,属于金属材料.【解答】解:生活中废弃的铁锅、铝制易拉罐、铜线等都属于废旧金属材料,它们的主要成分是金属单质或合金,故它们属于金属或合金.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废旧金属的分类,了解生活中常见的金属材料是正确解题的关键.9.下列有关合金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合金具有金属特性;②合金中的元素以单质形式存在;③合金中不一定含有金属;④钢是含杂质较少的铁合金;⑤合金属于金属材料;⑥生铁可完全溶解于稀盐酸.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③④⑤⑥C.①②④⑤ D.①④⑥【考点】金属材料及其应用;合金与合金的性质.【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根据合金的定义进行分析,合金就是在一种金属中加热熔合其他金属或非金属而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解答】解:①合金具有金属特性,故①正确,②合金中的元素以单质形式存在,故②正确,;③合金中一定含有金属,故③错误,④钢是含杂质较少的铁合金,故④正确,⑤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⑤正确,⑥生铁中的碳不与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所以生铁不可完全溶解于稀盐酸,故⑥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合金的有关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合金的定义以及常见的合金种类进行,此题为多项单选题,完成此题,可以采用排除法快速得出答案.10.等质量的稀硫酸分别与足量的镁、铁、锌三种金属反应,下列图象能正确生产氢气质量与反应时间之间关系的是( )A.B.C.D.【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酸的化学性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实验推断题;学科交叉型;压轴实验题.【分析】等质量的稀硫酸分别与足量的镁、铁、锌三种金属反应,由于金属过量而置换出硫酸中全部的氢,因此充分反应后放出氢气的质量相等;根据金属活动性强弱关系镁>锌>铁,可判断镁与稀硫酸反应最剧烈,铁与稀硫酸反应最慢,即金属与镁的反应时间最短最先完成、其次是锌最后完成的反应消耗时间最长的为与铁的反应.【解答】解:A、图中所示,充分反应后所得氢气质量不等,与实验分析不一致,故A不正确;B、图中所示,充分反应后放出氢气质量相等,并且与铁充分反应所需要时间最长、与镁反应时间最短,与实验分析相符,故B正确;C、图中所示,充分反应后产出氢气质量相等,但与锌反应的时间最长,不符合金属活动性强弱关系,故C不正确;D、图中所示,充分反应后所产生氢气质量不等,与实验分析不一致,故D不正确;故选:B.【点评】变化曲线类问题,需要关注曲线的起点、折点及趋势,根据这三个方面的特殊意义,可正确分析曲线与变化的关系.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34分)11.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请从下列物质中选择相应的序号填空:①石墨②活性炭③钛合金④生石灰⑤酒精(1)实验室常用的燃料是⑤;(2)能用于吸附冰箱异味的是②;(3)常用作食品干燥剂的是④;(4)可用于制铅笔芯的是①;(5)可用于制造人造骨的是③.【考点】甲烷、乙醇等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和用途;合金与合金的性质;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专题】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分析】可以从物质的性质着手分析物质的用途,酒精具有可燃性;活性炭具有吸附性;石墨具有很软的性质;生石灰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钛合金与人体骨骼具有很好的相容性.【解答】解:(1)酒精具有可燃性,是实验室常用的燃料,故填:⑤;(2)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用于吸附冰箱异味,故填:②;(3)生石灰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常用作食品干燥剂,故填:④;(4)石墨具有很软的性质,可用于制铅笔芯,故填:①;(5)钛合金与人体骨骼具有很好的相容性,可用于制造人造骨,故填:③.【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用途,完成此题,可以依据物质的性质进行,使用要求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加强基础知识的储备,以便能够灵活应用.12.每到冬天,市场上便有一种“热宝”出售,它是一个装有化学药品的小袋.使用时,撕去它的保护膜贴在身体上,不久便会产生热量.已知小袋中装有铁粉、碳粉和少量氯化钠.(1)取小袋内物质,加入稀盐酸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HCl=FeCl2+H2↑(2)将袋内物质放在足量O2中燃烧,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C+O2CO2②3Fe+2O2Fe3O4.【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碳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已知小袋中装有铁粉、碳粉和少量氯化钠.(1)根据铁会与盐酸发生置换反应进行分析,(2)①根据碳和氧气生成二氧化碳进行分析,②根据铁和氧气生成四氧化三铁进行分析.【解答】解:已知小袋中装有铁粉、碳粉和少量氯化钠.则:(1)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故答案为:Fe+2HCl=FeCl2+H2↑;(2)①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故答案为:C+O2CO2;②铁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四氧化三铁,故答案为:3Fe+2O2Fe3O4故答案为:Fe+2HCl=FeCl2+H2↑;①C+O2CO2;②3Fe+2O2Fe3O4【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了解该题的反应原理,然后再根据反应物、生成物书写方程式.13.钢铁是重要的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建造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鸟巢”,就是用了大量的钢铁.(1)钢铁属于混合物(填“纯净物”或“混合物”).(2)每年世界上钢铁的产量很高,钢的锈蚀也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损失.铁在空气中锈蚀,实际上是铁跟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3)为了防止钢铁锈蚀,人们常采用在其表面涂刷矿物油或镀上其他金属等覆盖保护膜的方法.这些方法都能防止锈蚀的同原理是隔绝空气.(4)炼铁厂常以焦炭、赤铁矿(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空气等为主要原料炼铁.请写出炼铁反应原理的化学方程式:3CO+Fe2O32Fe+3CO2.(5)金属矿物的储量有限,而且不能再生;目前世界上已有50%以上的废钢铁得到回收利用,其目的是节约金属资源(填“合理开采矿物”或“节约金属资源”).【考点】生铁和钢;铁的冶炼;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金属资源的保护;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铁在与水和氧气并存时易生锈;防锈就是破坏铁生锈的条件;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据此极大.【解答】解:(1)钢铁属于混合物,故填:混合物;(2)铁在与水和氧气并存时易生锈,故填:氧气,水;(3)在其表面涂刷矿物油或镀上其他金属等覆盖保护膜的方法都是使铁与氧气隔绝,故填:隔绝空气;(4)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故填:3CO+Fe2O32Fe+3CO2;(5)回收利用废旧金属的目的是节约金属资源,故填:节约金属资源.【点评】本题考查了金属的有关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铁的性质进行.14.比较、分析、归纳是学习化学的有效方法.现有反应:①Zn+CuCl2═ZnCl2+Cu②Cu+2AgNO3═Cu(NO3)2+2Ag③Cl2+2NaBr═2NaCl+Br2④Br2+2NaI═2NaBr+I2(1)通过比较、分析.可以发现上述四个反应有相似之处:均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的置换反应.再分析这四个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我们还会发现一个相似之处:反应前后有的元素的化合价有变化.(2)分析反应①和②,可以得到:Zn、Cu、Ag这二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Zn,Cu,Ag用相似的思维方法类推到反应③和④中,我们还可以得到:Cl2、Br2、I2三种非金属的活泼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Cl2,Br2,I2.【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常见元素与常见原子团的化合价;反应类型的判定.【专题】元素与化合物;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压轴实验题.【分析】金属若想和盐发生反应生成新的金属,必须是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前面的金属可以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属从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即金属活动性强的金属可以把活动性弱的金属从盐溶液中置换出来,非金属单质也具有类似的性质.【解答】解:(1)由于这四个反应都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因此都是置换反应,由于在置换反应中,单质变成了化合物,而化合物变成了单质,因此有的元素的化合价一定会发生变化,故答案为:置换,反应前后有的元素的化合价有变化.(2)由于金属锌能把铜从氯化铜溶液中置换出来,说明锌的活动性比铜强,金属铜可以把银从硝酸银溶液中置换出来,说明铜的活动性比银强,非金属单质也具有类似的性质,活动性强的金属或非金属单质可以把弱的金属或非金属单质从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故答案为:Zn Cu Ag,Cl2 Br2 I2【点评】该题主要考查了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通过化学反应来判断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24分)15.某同学设计一个实验,证明氧化铜中含有氧元素,并测定氧化铜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实验装置如下图.(1)实验前要先进行的操作是通入氮气,赶尽管内空气(2)实验中看到盛放澄清石灰水的烧杯中出现的现象是变浑浊原因是炭粉和氧化铜反应产生二氧化碳(3)实验中通入的气体是纯净干燥的N2,说出不用空气的理由:①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②木炭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实验中也不能用潮湿的氮气的原因是:氮气中的水分影响对生成二氧化碳质量的测定.(4)如用4克氧化铜与碳充分反应,测得石灰水增重1.1克,则氧化铜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0%.【考点】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碳的化学性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专题】实验性简答题;设计方案评价类简答题;实验操作型;化学式的计算.【分析】(1)加热条件下木炭能与空气中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及空气中含有的二氧化碳都会影响实验对氧化铜中氧的检验与测定,实验前就排尽管内空气;(2)加热时,炭粉与氧化铜反应可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3)实验中如果通入空气,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及空气中氧气与炭粉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都会直接影响对氧化铜中氧的检验与测定;而潮湿的氮气中的水分也会对测量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造成影响;(4)澄清石灰水因吸收二氧化碳而增重,因此石灰水增重量即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二氧化碳中氧元素全部来自氧化铜,即二氧化碳中氧元素的质量即氧化铜中氧元素的质量;利用测定的二氧化碳的质量计算出氧元素质量,氧元素质量与氧化铜的质量比即为氧化铜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解答】解:(1)为避免管内空气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实验前应用性质稳定的氮气把管内空气全部排出;故答案为:通入氮气,赶尽管内空气;(2)在加热条件下,炭粉与氧化铜发生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排出而被澄清石灰水吸收,可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答案为:变浑浊;炭粉和氧化铜反应产生二氧化碳;(3)若实验过程中通入空气,空气中的氧气与灼热的炭粉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都能与烧杯中澄清石灰水发生反应,影响炭粉与氧化铜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检验与测定;故答案为: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木炭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潮湿的氮气中的水分影响澄清石灰水质量的变化,而使数据不准确而造成测定结果的误差;故答案为:氮气中的水分影响对生成二氧化碳质量的测定;(4)测得石灰水增重1.1g,即充分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质量为1.1g;生成的1.1g二氧化碳中O元素质量=1.1g××100%=0.8g氧化铜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100%=20%故答案为:20%.【点评】在理解实验目的和操作方法的基础上,对实验过程、实验现象及实验操作注意事项进行判断;最后通过变化中元素不变,由测定的实验数据,进行氧化铜中氧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16.同学们一起探究铝、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小刚同学设计了用铜丝、铁丝、铝丝和稀盐酸,只用一只试管,取一次盐酸的探究方案.请你和他们一起完善下表的探究方案并回答有关问题.。
新人教版2018-2019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学期质检试题(5)(含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30分)1.含硫煤如果发生不完全燃烧,会排放出污染空气的有毒气体是( )A.二氧化硫B.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C.硫和二氧化碳D.一氧化碳2.下列表示二氧化碳的几种用途,其中既利用了它的物理性质又利用了它的化学性质的是( )A.人工增雨B.植物的光合作用C.制纯碱、化肥D.灭火器灭火3.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CO,可使混合气体通过( )A.石灰水B.灼热的碳层C.水D.灼热的氧化铜4.除去CO中混有的少量CO2,下列方法正确的是( )A.将混合气体点燃B.通入炽热的氧化铜中C.将混合气体通入到盐酸溶液里D.将混合气体通入到澄清的石灰水中5.为了控制温室效应和改善生存环境,下列措施中切实可行的是( )①减少煤等燃料的使用;②禁止使用煤等燃料;③禁止乱砍乱伐;④开发氢能;⑤利用水力发电;⑥种植花草树木.A.①③④⑤⑥B.①②③④⑤⑥C.③④⑤⑥ D.①②④6.试管中盛有黑色粉末,将其加强热,粉末变为红色,同时产生无色气体,该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则该黑色粉末可能是( )A.木炭粉B.四氧化三铁C.氧化铜D.木炭粉和氧化铜7.已知实验室制取气体D的表达式为:A(固)+B(固)C+D↑,气体D易溶于水,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则应选择下列何种发生装置和收集方法( )A.制CO2的装置和向下排空气法B.高锰酸钾制氧气的装置和向下排空气法C.高锰酸钾制氧气的装置和排水集气法D.高锰酸钾制氧气的装置和向上排空气法8.实验室制取CO2有以下几个步骤:①按要求装好仪器;②向漏斗中注入盐酸;③向反应器中加入块状石灰石;④检查装置气密性;⑤收集生成的气体.以上操作正确排列顺序为( )A.①②③④⑤B.②①④③⑤C.①④③②⑤D.①②④③⑤9.森林失火时,灭火队员通常要砍伐一些树木,开辟”防火隔离带”,其主要目的是( )A.隔离空气B.隔离可燃物C.降低可燃物温度D.开辟运输水的道路10.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和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①加油站、面粉厂贴有“禁止烟火”的标志②电线短路着火,立即用水浇灭③焊割金属时,用稀有气体作保护气④做菜时油锅不慎着火,迅速用锅盖盖灭.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34分)11.选择氧气、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的化学式填空:(1)有毒的气体是__________;(2)能用于灭火的气体是__________;(3)对环境保护最理想的燃料是__________;(4)不能燃烧,但能支持燃烧的气体是__________.12.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是重要的三大化石燃料,它们都属于__________能(填“再生”或“不可再生”),其中气体燃料的主要成分是(填化学式)__________,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13.实验室制取氢气可用锌粒跟__________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发生装置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制取氢气,由于氢气具有__________的性质,所以可采用__________法收集.14.为降低汽车尾气对大气的污染,以优美的城市环境迎接2008年的北京奥运,北京市有关部门拟用乙醇(C2H5OH)替代液化石油气作为公交车的燃料.(1)乙醇燃烧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2)乙醇作为燃料的优点是(填两点):__________,因此乙醇又可称为“__________能”;(3)为开发减少汽车的城市污染,请你提一条建议:__________.三、实验题:(共2小题共24分)15.(14分)今有A、B、C、D、E五种装置如图所示按下列要求回答问题(所选装置用其代号字母表示)(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的加热分解制取氧气时,发生装置选用__________,收集装置选用__________,该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2)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时,发生装置选用__________,收集装置选用__________,该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3)硫化氢是一种无色且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能溶于水,可形成一种酸溶液﹣﹣氢硫酸.实验室用硫化亚铁跟稀硫酸反应制取硫化氢气体.试回答:①硫化氢气体具有臭鸡蛋气味,这是硫化氢的__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性质.②硫化氢的水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__________色.③实验室制取H2S气体时,发生装置应选用__________,收集装置应选用__________(填仪器编号).16.某化学课外兴趣小组成员甲、乙、丙三位同学在学习了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后,提出如下问题:“木炭与一氧化铅(化学式为PbO)反应生成铅的同时产生的气体一定全部为二氧化碳吗?”请你和他们一起对产物中气体的成分进行研究,并回答有关问题.(1)[猜想]:甲同学认为:反应产生的气体全部为二氧化碳.乙同学认为:反应产生的气体全部为一氧化碳.丙同学认为:反应产生的气体既有二氧化碳又有一氧化碳.(2)[设计实验]:根据各自的猜想,他们共同设计了实验(如图示),(他们在实验中进行了规范操作和细致的观察).(3)[现象与结论]:(提示:CO会使新鲜鸡血变色)如果甲同学猜想正确,装置B、C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如果乙同学猜想正确,装置B、C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如果丙同学猜想正确,装置B、C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4)此实验装置有不足之处,请你对该装置进行改进,具体措施是__________(5)根据上述实验及学习的木炭与CuO、Fe2O3的反应,请你归纳出单质碳的一项重要用途是__________.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12分)17.氧化钙和碳酸钙的固体混合物质量为120g,将其高温煅烧至碳酸钙完全分解,称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84g,求生成二氧化碳有多少克?则原固体混合物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2014-2015学年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华新中学九年级(下)质检化学试卷(5)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30分)1.含硫煤如果发生不完全燃烧,会排放出污染空气的有毒气体是( )A.二氧化硫B.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C.硫和二氧化碳D.一氧化碳【考点】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专题】化学与环境保护.【分析】煤中主要含有碳元素,还含有少量的硫元素,不完全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硫和烟尘等物质.【解答】解:硫和氧气反应能生成二氧化硫,碳不完全燃烧时能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都是污染环境的物质.故选B【点评】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含硫煤在氧气不足的情况下燃烧时的生成物的性质,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2.下列表示二氧化碳的几种用途,其中既利用了它的物理性质又利用了它的化学性质的是( )A.人工增雨B.植物的光合作用C.制纯碱、化肥D.灭火器灭火【考点】二氧化碳的用途;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专题】生活情景型;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分析】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先分析上述各图所示的变化类型,再确定利用了什么性质.【解答】解:A中原理是干冰升华时要吸收大量的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液滴,属于物理变化,只利用的物理性质,A错.B中光合作用是把二氧化碳和水在光照及叶绿素条件下变成氧气和淀粉,发生了化学变化,只利用了化学性质,所以B错.C中制纯碱和化肥是化学变化,只利用化学性质,所以C错.D中二氧化碳灭火是利用了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的性质,前者是化学性质,后者是物理性质,所以D对.故选D.【点评】正确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以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定义和本质区别,是解题的关键.3.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CO,可使混合气体通过( )A.石灰水B.灼热的碳层C.水D.灼热的氧化铜【考点】气体的净化(除杂).【专题】物质的分离和提纯.【分析】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一氧化碳,可以根据一氧化碳具有的性质进行,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和还原性.【解答】解: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和还原性而二氧化碳没有,A、氢氧化钙会将二氧化碳吸收,而没有除去一氧化碳,故A错误;B、当二氧化碳通过灼热的碳层是生成一氧化碳,但一氧化碳不反应,除去了二氧化碳,没有除去杂质,故B错误;C、二氧化碳极易溶于水而一氧化碳难溶于水,除去了二氧化碳,没有除去杂质,故C错误;D、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会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除去了杂质,而没有引入新的杂质,故D正确.故选D.【点评】进行物质除杂时,可以根据物质的性质,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除去,要求所选的除杂试剂只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有物质反应,且反应后不能生成新的杂质.4.除去CO中混有的少量CO2,下列方法正确的是( )A.将混合气体点燃B.通入炽热的氧化铜中C.将混合气体通入到盐酸溶液里D.将混合气体通入到澄清的石灰水中【考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专题】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分析】可以根据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性质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解答】解:A、一氧化碳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会除去原有的物质.B、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会除去原有的物质.C、盐酸不能吸收二氧化碳,不能除去二氧化碳.D、石灰水能吸收二氧化碳,不能吸收一氧化碳,正确.故选D.【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充分理解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性质,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5.为了控制温室效应和改善生存环境,下列措施中切实可行的是( )①减少煤等燃料的使用;②禁止使用煤等燃料;③禁止乱砍乱伐;④开发氢能;⑤利用水力发电;⑥种植花草树木.A.①③④⑤⑥B.①②③④⑤⑥C.③④⑤⑥ D.①②④【考点】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自然界中的碳循环.【专题】分析比较法.【分析】①根据煤燃烧的产物判断.②根据现在的能结构判断.③根据光合作用的反应原理判断.④根据氢能的优点判断.⑤根据水利发电不需烧煤等化石燃料,不产生二氧化碳判断.⑥根据光合作用的反应原理判断.【解答】解:①煤燃烧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会造成温室效应,所以正确;②目前化石燃料是主要的能量,不能禁止使用,所以错误;③植物能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禁止乱砍乱伐有利于控制温室效应,所以正确;④开发氢能,可减少了化石燃料的使用,从而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所以正确;⑤利用水力发电,可减少了化石燃料的使用,从而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所以正确;⑥植物能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种植花草树木,有利于控制温室效应,所以正确.措施中切实可行的是①③④⑤⑥.故选A.【点评】在极端天气肆虐的今天,低碳生活理念已成为现代入的共识,温室效应的危害、节能减排的措施和观念培养便成为化学考查的热点,在学习中要求学生要认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用低碳生活理念指导自己的活动,把节能减排的措施运用到生产、生活中去,在实践中掌握知识,运用知识.6.试管中盛有黑色粉末,将其加强热,粉末变为红色,同时产生无色气体,该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则该黑色粉末可能是( )A.木炭粉B.四氧化三铁C.氧化铜D.木炭粉和氧化铜【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专题】推断混合物的可能组成.【分析】根据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所以该气体是二氧化碳,常见的红色的粉末有红磷,铜,氧化铁,黑色粉末加热会生成红色粉末和二氧化碳,所以红色粉末是铜,黑色粉末中含有氧化铜和木炭,然后将各物质代入验证即可.【解答】解: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所以该气体是二氧化碳,常见的红色的粉末有红磷,铜,氧化铁,黑色粉末加热会生成红色粉末和二氧化碳,所以红色粉末是铜,黑色粉末中含有氧化铜和木炭,经过验证各物质都满足转换关系,所以黑色粉末是木炭和氧化铜的混合物,故选:D.【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题中的转换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进行验证即可.7.已知实验室制取气体D的表达式为:A(固)+B(固)C+D↑,气体D易溶于水,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则应选择下列何种发生装置和收集方法( )A.制CO2的装置和向下排空气法B.高锰酸钾制氧气的装置和向下排空气法C.高锰酸钾制氧气的装置和排水集气法D.高锰酸钾制氧气的装置和向上排空气法【考点】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专题】实验设计题;物质的制备.【分析】此题为固固型加热制取气体,它与实验室制取氧气(高锰酸钾、氯酸钾)装置应该相同,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比空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小,且D易溶于水,故应采用向下排空气法.【解答】解:此题为固固型加热制取气体,它与实验室制取氧气(高锰酸钾、氯酸钾)装置应该相同,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比空气的平均相对分子(29)质量小,且D易溶于水,故应采用向下排空气法.故选答案为:B【点评】气体制取装置选取依据:第一种装置:反应物为固体,反应时需加热,简称“固固加热型”.第二种装置:反应物为固体与液体,反应时不需加热,简称“固液不加热型”.收集装置的选取依据:溶解度小或不溶的可以用排水法.溶于水或和水反应的不可以用排水法;密度比空气大的用向上排气法(相对分子质量>29).密度比空气小的用向下排气法(相对分子质量<29).但有些相对分子质量和29差不多的不能用排气法.8.实验室制取CO2有以下几个步骤:①按要求装好仪器;②向漏斗中注入盐酸;③向反应器中加入块状石灰石;④检查装置气密性;⑤收集生成的气体.以上操作正确排列顺序为( )A.①②③④⑤B.②①④③⑤C.①④③②⑤D.①②④③⑤【考点】制取二氧化碳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根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步骤,解答该题,要注意先连接仪器然后检查气密性,添加药品时先加固体后加液体.【解答】解: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用的药品是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实验步骤是:按要求连好制取装置、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向反应器中加入石灰石、向漏斗中注入稀盐酸、收集气体然后验满即可,所以顺序为①④③②⑤与C选项相符合故选C【点评】知道常用气体的制取方法和收集方法,能够熟练的掌握实验装置的连接及药品的添加顺序,一般是先固后液,检查气密性时要先连后验.9.森林失火时,灭火队员通常要砍伐一些树木,开辟”防火隔离带”,其主要目的是( )A.隔离空气B.隔离可燃物C.降低可燃物温度D.开辟运输水的道路【考点】灭火的原理和方法.【专题】化学与生活.【分析】根据灭火的方法分析:灭火的方法有:(1)与空气(或氧气)隔绝.(2)降温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3)撤走可燃物.【解答】解:开辟”防火隔离带”的其主要目的是隔离可燃物.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灭火的方法,解答时要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找出灭火的方法.10.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和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①加油站、面粉厂贴有“禁止烟火”的标志②电线短路着火,立即用水浇灭③焊割金属时,用稀有气体作保护气④做菜时油锅不慎着火,迅速用锅盖盖灭.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考点】防范爆炸的措施;常见气体的用途;灭火的原理和方法.【专题】化学与能.【分析】①根据加油站、面粉厂附近漂浮着可燃性气体或粉尘,遇明火可能爆炸进行解答;②根据电器着火不能用水扑灭,因为水也有导电性进行解答;③根据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保护气进行解答;④根据炒菜时油锅不慎着火,迅速盖上锅盖,可以起到隔离氧气的目的进行解答.【解答】解:①加油站、面粉厂附近漂浮着可燃性气体或粉尘,遇明火可能爆炸,所以加油站、面粉厂贴有“禁止烟火”的标志,故正确;②电器着火不能用水扑灭,因为水也有导电性,故错误;③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保护气,所以焊割金属时,用稀有气体作保护气,故正确;④炒菜时油锅不慎着火,迅速盖上锅盖,可以起到隔离氧气的目的,故正确.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要掌握各种灭火方法的使用条件,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34分)11.选择氧气、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的化学式填空:(1)有毒的气体是CO;(2)能用于灭火的气体是CO2;(3)对环境保护最理想的燃料是2(4)不能燃烧,但能支持燃烧的气体是O2.【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首先根据题意确定物质的化学名称,然后根据书写化学式的方法和步骤写出物质的化学式即可.【解答】解:(1)一氧化碳能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是一种有毒的气体,其化学式为:CO.(2)二氧化碳是能用于灭火的气体,其化学式为:CO2.(3)氢气燃烧产物是水,无污染,是对环境保护最理想的燃料,其化学式为:H2.(4)氧气是不能燃烧,但能支持燃烧的气体,其化学式为:O2.故答案为:(1)CO;(2)CO2;(3)H2;(4)O2.【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练掌握常见物质的性质、用途、组成及化学式的书写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12.煤、石油和天然气是重要的三大化石燃料,它们都属于不可再生能(填“再生”或“不可再生”),其中气体燃料的主要成分是(填化学式)CH4,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考点】化石燃料及其综合利用;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常见能的种类、能的分类.【专题】化学与能.【分析】根据化石燃料的分类可以判断化石燃料的组成,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及其质量守恒定律可以书写化学方程式.【解答】解:煤、石油、天然气属于化石燃料,它们都是不可再生能,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故答案为:煤;石油;天然气;不可再生;甲烷;CH4+2O2CO2+2H2O.【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其化石燃料的分类和化石燃料能否循环使用等方面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13.实验室制取氢气可用锌粒跟稀硫酸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44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发生装置能(填“能”或“不能”)用制取氢气,由于氢气具有难溶于水的性质,所以可采用排水集气法(或密度比空气小;向下排空气法)法收集.【考点】氢气的制取和检验;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根据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原理书写化学反应方程式和氢气的密度和水溶性选择收集方法.【解答】解: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常用物质是锌和稀硫酸,只要是固液且不需要加热的反应均可选用类同制取氢气的装置,由于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所以两种收集方法均可.关于氢气的燃烧应注意点燃氢气前纯度的检验,避免混入空气爆炸.同时注意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故答案为:稀硫酸;n+H2SO4═nSO4+H2↑;能;难溶于水;排水集气法(或密度比空气小;向下排空气法).【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知常见气体氢气的实验室制取的方法与收集原理,正确无误的进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14.为降低汽车尾气对大气的污染,以优美的城市环境迎接2008年的北京奥运,北京市有关部门拟用乙醇(C2H5OH)替代液化石油气作为公交车的燃料.(125222(2)乙醇作为燃料的优点是(填两点):减少污染;节省化石燃料,因此乙醇又可称为“绿色能”;(3)为开发减少汽车的城市污染,请你提一条建议:使用车用乙醇、天然气等.【考点】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常见能的种类、能的分类.【专题】化学与能.【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汽车尾气对空气造成的污染,用新的燃料代替汽油不仅可以节约化石燃料,还可以减少空气污染,有利于环保,还要注意化学方程式的配平.【解答】解:(1)乙醇燃烧是乙醇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5OH+3O22CO2+3H2O;(2)乙醇作为燃料的优点是:减少污染、节省化石燃料、促进农业发展等,比较环保.(3)使用太阳能汽车;乙醇、天然气汽车或小排量汽车、电动汽车等,故答案为:使用车用乙醇、天然气等(合理即可)..答案:(1)C2H5OH+3O22CO2+3H2O;(2)减少污染;节省化石燃料;绿色;(3)使用车用乙醇、天然气等【点评】环境的污染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球的重视,环保问题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主要出现在填空题和选择题中.三、实验题:(共2小题共24分)15.(14分)今有A、B、C、D、E五种装置如图所示按下列要求回答问题(所选装置用其代号字母表示)(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的加热分解制取氧气时,发生装置选用A,收集装置选用C或E,该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42422(2)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时,发生装置选用B,收集装置选用C,该CaCO3+2HCl=CaCl2+H2O+CO2↑.(3)硫化氢是一种无色且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能溶于水,可形成一种酸溶液﹣﹣氢硫酸.实验室用硫化亚铁跟稀硫酸反应制取硫化氢气体.试回答:①硫化氢气体具有臭鸡蛋气味,这是硫化氢的物理(填“物理”或“化学”)性质.②硫化氢的水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③实验室制取H2S气体时,发生装置应选用B,收集装置应选用C(填仪器编号).【考点】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氧气的制取装置;氧气的收集方法;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压轴实验题;实验设计题.【分析】(1)发生装置的选择要看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当反应物是固体,反应需要加热时,用A装置;(2)收集装置的选择要看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二氧化碳气体比空气的密度大,用向上排气法收集;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3)二氧化硫比空气的密度大,能溶于水,所以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硫化亚铁是固体,稀硫酸属于液体,反应不需要加热,所以选择装置B【解答】解:(1)用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反应物是固体,反应需要加热.氧气比空气的密度大,并且不易溶于水,故选A C或E 2MnO42MnO4+MnO2+O2↑(2)制取二氧化碳用的是固体和液体,反应不需要加热.二氧化碳气体比空气的密度大,能溶于水.故选B C CaCO3+2HCl=CaCl2+H2O+CO2↑(3)用硫化亚铁跟稀硫酸反应制取硫化氢气体,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反应不需要加热.且二氧化硫气体能溶于水.故答案为:物理红B C【点评】实验室制取气体,发生装置的选择要看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当反应物是固体,反应需要加热时,用A装置;当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反应不需要加热时,用B 装置收集装置的选择要看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当气体比空气的密度大时,用向上排气法收集;当气体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时,用向下排气法收集.当气体不溶于水时,用排水法收集.16.某化学课外兴趣小组成员甲、乙、丙三位同学在学习了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后,提出如下问题:“木炭与一氧化铅(化学式为PbO)反应生成铅的同时产生的气体一定全部为二氧化碳吗?”请你和他们一起对产物中气体的成分进行研究,并回答有关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下册综合测试卷(满分:100分时间:8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Na-23Cl-35.5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眉山中考)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B)A.石蜡熔化B.纸张燃烧C.玻璃破碎D.汽油挥发2.(贵港中考)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A.氮气可用作食品保护气B.按质量计算,空气中含有氮气约78%,氧气约21%C.空气质量报告中所列的空气质量级别越大,空气质量越好D.空气中的CO气体与雨水结合形成酸雨23.(海南中考)下列化学用语解释正确的是(D )A.H—2个氢原子B.2N—2个氮元素2+3C.O—1个氧分子D.F e—+3价铁元素4.分类是一种行之有效、简便易行的科学方法。
下列物质俗称、化学式、类别三者一致的是(D)A.苛性钠Na CO盐B.干冰H O 氧化物2 3 2C.生石灰Ca(OH)碱D.水银Hg单质25.溴酸钠(NaBrO)是某种冷烫精的主要成分,对头皮有刺激作用,使用不当会引起皮3炎,溴酸钠中溴元素的化合价是(D)A.-3B.+1C.+3D.+56.(哈尔滨中考)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B ),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B.过滤),C.液体的量取),D.稀释浓硫酸)7.(山西中考)小美从某粒子结构示意图(如右图)中,获取了下列信息,其中错误的是( C)A.它有两个电子层B.它的核电荷数为12C.它表示阴离子D.它表示相对稳定结构8.某化工厂发生硫酸泄漏事件。
为了减少硫酸对环境的污染,有关部门采取了紧急措施,在泄漏的硫酸上面喷洒了一种化学试剂,你认为这种试剂是(A ) A.熟石灰B.硫酸铜C.食盐D.干冰9.(广东中考)下列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选项A B C D实验操作向Na CO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2 3往NaOH溶液中加入稀盐酸用燃着的木条伸进某瓶气体中把MnO加入过氧化氢溶液中2现象溶液变红色没有明显现象木条熄灭快速产生气泡结论Na CO溶液呈碱性2 3NaOH和盐酸不反应该气体一定是CO2MnO能增加O的产量2 210.(绥化中考)分析和推理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方法。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有机物一定含有碳元素,则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也一定是有机物B.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相同,则质子数相同的原子一定是同种元素C.氧化物一定含有氧元素,则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D.中和反应能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11.已知粉末X是CaCO、Na CO、Ca(OH)、Mg四种物质中的一种,取三等份该粉末,3 2 3 2分别加入到足量的稀盐酸、氯化钙溶液、氢氧化钠溶液中并振荡,产生的现象如下表,则该固体粉末X是(B)加入物质现象稀盐酸固体溶解,产生无色气体氯化钙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氢氧化钠溶液固体溶解A.CaCO B.Na CO C.Ca(OH)D.Mg3 2 3 212.(菏泽中考)化学与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对化学知识的应用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A.化学与生活①用活性炭包可吸附汽车内的异味②用洗涤剂可以洗掉衣服和餐具上的油污C.化学与资源①煤、石油、天然气都是可再生能源②我国试采可燃冰成功,为未来使用新能源提供可能B.化学与安全①炒菜时油锅着火可以用锅盖盖灭②在室内放一盆水能防止煤气中毒D.化学与健康①烧烤食品营养丰富,可大量食用②每天食用适量蔬菜,以补充维生素13.(宜昌中考)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实验方案不能达到除杂目的的是(D)选项A B C D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氮气(氧气)氧化铜(木炭粉)铜粉(铁粉)硫酸锌溶液(硫酸)实验方案通过足量灼热铜网在空气中充分灼烧加入足量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加入足量氧化铁粉末,过滤14.(随州中考)大数据处理能及时获得更多的信息。
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21分)15.(5分)(苏州中考)化学与人类生活、生产息息相关。
请回答下列问题:(1)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水合物,燃烧时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2)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火焰的原理是隔绝氧气。
(3)用洗洁精除去餐具上的油污是因为洗洁精在水中对油污具有乳化作用。
(4)家庭用净水器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除去有色有味的杂质。
(5)人体缺钙易患的疾病是骨质疏松。
16.(4分)(临沂中考)下面是钠元素、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有关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1)D所表示的粒子是Na+(填化学符号),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是E(填序号)。
(2)D、F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NaCl。
(3)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④(填序号)。
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②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③元素的原子序数④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17.(5分)(常德中考)根据酸和碱的性质回答以下问题。
(1)氢氧化钠的浓溶液不慎沾在皮肤上时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填物质名称)。
(2)向盛有紫色石蕊试液的试管中通入二氧化碳,反复振荡试管溶液红色褪去,其原因是H CO===H O+CO↑(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 3 2 2(3)测定番茄汁的酸碱度可选用的是D(填字母序号,下同)。
A.品红试液B.酚酞试液C.氨水D.pH试纸(4)在农业生产中,农作物适宜生长的pH范围是A。
A.7左右B.4左右C.5.6左右D.8左右18.(4分)下面是去除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实验,请回答:(1)图中正确的操作顺序为CBA(填字母序号)。
(2)操作B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3)如果过滤时速率很慢,可能的原因是滤纸没有紧贴漏斗内壁。
(4)晾晒海水得到粗盐是利用蒸发结晶的方法。
19.(3分)(潍坊中考)酸、碱、盐是重要的化合物,研究它们的性质有重要意义。
NaCl、KNO、NH Cl三种固体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请仔细观察曲线,回答下3 4列问题:(1)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最小的是N aCl。
(2)30℃时三种固体物质饱和水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KNO>NH Cl>NaCl。
3 4(3)图中A、B点的坐标为A(10,21),B(40,64)。
若将100g40℃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降温到10℃,析出KNO固体的质量为26.2g(保留一位小数)。
3三、(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15分)20.(7分)(广州中考)氯化亚铜(CuCl)广泛应用于冶金、电镀、医药等行业。
已知C uCl难溶于水和乙醇,在潮湿空气中易变质。
CuCl的制备流程如下:(1)“滤液1”中除了Na+、SO2-外,还存在较多的离子是Cl-、Cu2+(写离子符号)。
4(2)“反应”中发生的化学变化是2CuCl+Na SO===2CuCl↓+2NaCl+SO,产生的SO2 23 33迅速与水化合生成一种酸,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H O===H SO。
3 2 2 4(3)“操作a”的名称是过滤。
本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水除外)是NaCl(写化学式)。
(4)可用“水洗”的原因是CuCl难溶于水,用水洗去可溶性杂质保留C uCl,“醇洗”的目的是快速去除CuCl表面的水分,防止其氧化。
21.(8分)(山西中考)在学习了元素化合物知识后,小丽构建了以下知识网络,并对它进行了推理和判断。
A~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E是提取量最高的金属。
他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相连的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能生成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1)D 的化学式是 HCl(或 H SO )(写一个),D 和 E 反应的现象是固体逐渐消失,溶液由无24色变为浅绿色,有气泡产生,反应发生的原因是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铁在氢之前。
(2)B的化学式是 NaOH(合理即可 )(写一个 ),A 和 B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OH + CuSO ===Cu(OH) ↓+Na SO (合理即可)(写一个)。
4 2 2 4四、(本大题包括 2 小题,共 22 分)22.(10 分)(广东中考)根据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1)仪器 a 的名称是漏斗;图中可用于加热 KClO 制备 O 的装置为 C(填序号),化学反应32MnO 方程式为 2KClO =====2KCl +3O ↑。
(2)若用铁片与稀盐酸在 A 装置中制备 H ,铁片应放在有孔塑料片上;用 F 收集 H 时导22入气体的导管端为 c(填“b”或“c ”);检验装置 D 气密性的方法是:用止水夹夹紧导管口 的橡胶管后,向长颈漏斗中加入一定量水,若水面下降到一定程度后能稳定保持液面不再下 降,则气密性良好。
(3)图中可用于固液反应制备气体的装置中,不能使反应随时发生或停止的装置是 B(填 序号),原因是反应过程中若用止水夹夹紧橡胶管后,固液不能分离(或不能把液体压入长颈 漏斗)。
23.(12 分)(湘潭中考)某化学兴趣小组为研究酸的化学性质,他们将一定量稀硫酸加 入到盛有少量 CuO 的试管中,观察到黑色粉末全部溶解,溶液呈蓝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 CuO +H SO ===CuSO +H O 。
为进一步确定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成分,他们进行了以下2442实验探究。
【提出猜想】猜想一:CuSO ;猜想二:H SO 和 CuSO 。
4 2 4 4【资料查询】CuSO 溶液呈弱酸性,加入 Zn 粒时有极少量的气体产生。
4【实验探究】为了验证猜想,该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方案一:取所得溶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入石蕊试液,振荡,若观察到溶液显红色,则猜 想二正确。
方案二:取所得溶液少许于另一支试管中,加入足量 Zn 粒,若观察到产生大量气体、 锌表面附有红色物质等现象,则猜想二正确。
【讨论交流】A.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方案一是错误的,其理由是 C uSO 溶液呈弱酸4性,也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
B .要使由 H SO 和 CuSO 组成的混合溶液中的溶质只有C uSO ,可向其中加入过量的 A B(填2 4 4 4序号)。
A .CuOB .Cu(OH)C .CuD .Cu(NO )2 3 2五、(本大题包括 2 小题,共 14 分)24.(4 分)维生素是人体必备的营养物质,维生素 D 的化学式为 C H O 。
试计算:228 4423 △ 2(1)维生素D由3种元素组成,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96。
2(2)维生素D中的氢、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1∶4。
2(3)198 g维生素D中碳元素的质量为168g。
225.(10分)现有10%的Na CO溶液,请按下面要求计算:2 3(1)106 g上述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为10.6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