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考物理专题复习-----利用浮力测密度
中考物理中,密度测量的特殊方法有哪些?
![中考物理中,密度测量的特殊方法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f26de057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1a.png)
中考物理中,密度测量的特殊方法有哪些?要了解密度测量的特殊方法,我们要先懂得初中物理测密度的常规方法,也就是用天平和量筒测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测液体密度的操作为:1.用调好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2.将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记下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3.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m24.计算盐水密度的表达式:测固体密度的操作为: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石块的质量m;2.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录水的体积V1;3.用细线系住石块,放入量筒的水中浸没,记录水面对应的刻度V2;4.计算石块密度的表达式以上常规操作,我们可称之为《天平量筒法》。
但是中考物理考察的是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用非常规的特殊方法去测量物体的密度,无疑是一种很好的考察方式。
那么有哪些特殊方法呢?一、《助沉法》(物质的密度比水小)1.用调好天平测量木块的质量m2.把重物放入水中记下水和重物的体积V13.用重物系住木块浸没在水中,记下水面对应的刻度V24.木块的密度表达式二、《针压法》(物质的密度比水小)1.用调好天平测量木块的质量m2.向量筒倒入适量的水,记下量筒中水的体积V13.用细针将木块压入水中浸没,记下水和木块的总体积V24.木块的密度注意:物质的密度比水小,放在量筒的水中漂浮,不能直接用量筒测出体积,所以可以采用助沉法或针压法。
针压法是用一根很细的针,将物体压入量筒的水中,忽略细针在水中占据的体积,则可用排水法直接测出物体的体积了。
三、《双提法》(用弹簧测力计测固体密度)【例题】张小清同学捡到一块不知名的金属块,将它放到水中可以沉没,现在,小清同学想测出它的密度,但身边只有一支弹簧秤、一个烧杯及足量的水,请你帮她想一想,替她设计一个测量金属块密度的实验过程,写出实验步骤分析与解:这是一道典型的利用浮力知识测密度的试题。
阿基米德原理的重要应用就是已知浮力求体积。
它的基本思路就是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浮力,利用水的密度已知,求得物体的体积,即可计算出物体的密度值。
精品课件-用浮力测物体的密度.ppt
![精品课件-用浮力测物体的密度.ppt](https://img.taocdn.com/s3/m/5cc2b5da4afe04a1b071dec0.png)
1
一、利用浮力测物体密度
例1:测铁块的密度 器材: 弹簧测力计、水、烧杯、细线、铁块
F浮 G F
浸没:V排 V物
2
步骤:
①用弹簧测力计测出 铁块的重力G
mG g
3
②把铁块浸没水中,读 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F浮 G F
V排 V物
表达式:
G
GF
水
7
二、利用漂浮的条件测固体密度
漂浮的条件: F浮 G
例1:测橡皮泥(牙膏皮)的密度 器材:量筒、水、烧杯、橡皮泥
8
V V2 V1
m m排 水V排 水 (V3 V1)V1 NhomakorabeaV2
V3
9
步骤:
①向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读出 体积为V1
②把橡皮泥做成实心,使其浸没 量筒水中,读出总体积V2
V1 ②把木块放入量筒水中漂浮,读出总 体积V2 ③把量筒的水倒出,在量筒中倒入适 量的盐水,读出盐水体积V3 ④把木块放入量筒盐水中漂浮,读出 总体积V4
16
表达式:
V2 V4
V1 V3
水
17
水
4
例2:利用铁块测盐水的密度 器材: 弹簧测力计、水、盐水、 2个烧杯、 铁块
步骤:
①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铁块的重力G
②把铁块浸没在水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 示数F水
③把弹簧测力计浸没在盐水中,读出弹簧
测力计的示数F盐
5
F水 G
F盐水
水
盐
水
V排水 V排盐水
6
表达式:
G F盐 G F水
表达式:
初二物理力学---浮力----密度计
![初二物理力学---浮力----密度计](https://img.taocdn.com/s3/m/997f918b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97.png)
浮力--------密度计密度计知识点:(1)密度计的构造:密度计的读数是下大上小,从上至下的刻度值是逐渐增大的,但刻度不均匀,上疏下密。
(2)密度计的原理:根据物体重力和漂浮时浮力大小相等的原理制成的具体分析过程:密度计在不同液体中都是漂浮状态,因为重力不变,所以同一密度计在不同液体中①浮力都相等、②排开液体重力大小相等、③排开液体质量相等;④利用密度计确定密度大小关系:根据F浮=ρ液gV排可知,在F浮与g均相等可知,V排越大,液体密度越小,V排越小,液体密度越大。
一、选择专题1.有两根完全相同且粗细均匀的木棒,两名同学分别在木棒一端缠绕质量不同的细铜丝制成A、B两只简易密度计,把它们放入同一个盛有水的容器中,静止后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密度计A所受浮力比它的重力小B. 密度计A的重力比密度计B的重力大C. 两密度计所受的浮力相等D. 两密度计在水面处的刻度值不同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静止放在水平桌面上,分别装有A、B两种不同液体。
将同2.(多选)一支密度计分别放在两种液体中,静止时密度计在两种液体中的情况如图所示,此时两容器中液面相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液体A的密度小于液体B的密度B. 密度计在液体A中受到的浮力大于在液体B中受到的浮力C. 甲容器中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小于乙容器中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D. 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大于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3.某同学在粗细均匀的木棒上缠绕一些细铜丝,制作简易密度计 A ,如图10甲所示。
将A 依次放入一系列密度已知的液体中,每次当 A 在液体中处于竖直漂浮状态时,在木棒上标出与液面位置相平的刻度线及相应密度值ρ,并测量木棒浸入液体的深度h ,再利用收集的 数据画出h ρ-图像,如图10乙中图线①所示。
该同学继续选用了与A 完全相同的木棒,并 缠绕了不同质量的铜丝制作简易密度计B 。
将B 同样依次放入一系列密度已知的液体中进行实验,得到图10乙中图线②。
利用浮力测密度方法
![利用浮力测密度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52954abc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b0.png)
利用浮力测密度方法浮力测密度方法是一种常用的实验方法,用于测量物体的密度。
它利用浮力原理,通过浸入液体中的物体所受到的浮力大小来推算出物体的密度。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些基本的物理概念。
密度是物体单位体积的质量,通常用公式ρ= m/V 表示,其中ρ代表密度,m代表物体质量,V代表物体体积。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当一个物体完全或者部分浸入液体中时,所承受的浮力等于所排开的液体的重量。
而液体的重量就是液体质量m乘以重力加速度g。
可以得出公式F = mg,其中F代表浮力,m代表液体的质量,g代表重力加速度。
根据浮力测密度方法,我们可以通过测量物体在液体中的浮力和物体质量来计算物体的密度。
具体的实验步骤如下:1. 准备实验材料:一个容器、秤、液体(通常选择水作为液体),需要测量密度的物体。
2. 将容器充满液体,确保液面平整。
3. 使用秤称量物体的质量。
4. 将物体缓慢地放入液体中,注意不要产生液体的剧烈波动。
5. 观察物体在液体中的状态,如果物体完全浸入液体中,可以直接读取液面上的浸液体秤量,并记录。
6. 如果物体只有部分浸入液体中,需要额外进行一些测量。
首先测量液体的总体秤量,然后将物体完全浸入液体中,再次测量液体的体秤量。
通过两次测量结果的差值,即可得到物体在液体中的浸液体秤量值。
7. 根据浮力原理,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的质量。
利用已知物体质量和浸液体秤量值,可以计算出物体在液体中所受到的浮力。
8. 根据物体在液体中所受到的浮力和物体自身质量,可以计算出物体的体积。
9. 最后,将物体质量除以物体体积,即可得到物体的密度。
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测密度方法只适用于那些可以在液体中浸入且不溶解或者不吸收液体的固体物体。
对于可溶性物质或者多孔的物体,需要采用其他测密度方法。
浮力测密度方法在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中非常常见,可以用于测量各种固体的密度,从金属到塑料,从岩石到建材等等。
它具有简单、直观、准确的特点,能够满足大部分实验和应用的需求。
中考物理复习第7节 浮力计算--必须知道的两个密度公式(课件)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备课讲义+家庭作业
![中考物理复习第7节 浮力计算--必须知道的两个密度公式(课件)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备课讲义+家庭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ea7dfba2336c1eb91a375deb.png)
如图丁。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被测金属块的密度是
kg/m3。
②在实验步骤③和④中,将沾有水的金属块放入小空筒,测出的金属块密度将
(选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①3×103;②等于。
练1.2水平桌面上有甲、乙、丙三个完全相同的容器,装有不同的液 体。现将三个完全相同的长方体A、B、C分别放入容器的液体中, 静止时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三个容器中的液面相平。则下列说法 错误的是( )
A.金属球所受浮力是6N
B.金属球的体积是100cm3
C.液体的密度是0.8g/cm3 D.金属球对容器底部的压力是10N
C
练2.1放在水平桌面上的薄壁圆柱形容器(容器质量不计)底面积为
100cm2,将一物块A用细线与容器底相连浸没水中,如图所示现剪断
细线,A物块上浮,稳定后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变化了60Pa,物块A有体
A.
B.
C.
D.
D
1.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底面积为200cm2的圆柱形容器中装有适量的水。
现将一木块B放入水中,木块漂浮,且有的体积露出水面,如图(甲)
பைடு நூலகம்
所示。将一金属块A在木块B上,木块恰好浸没在水中,如图(乙)所
示;若将金属块A放入某种液体中中,容器底对金属块的支持力是2.9
牛,如图(丙)所示。已知:木块B的质量是600克,金属块A的体积
作业评讲 从漂浮说起 浸没时密度公式推导 浸没时密度公式应用 漂浮时密度公式应用
邓稼先(1924年6月25日—1986年7月29日),九三学社社 员,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核武器研制工作的 开拓者和奠基者,为中国核武器、原子武器的研发做出了重要贡 献。1948年至1950年,他在美国普渡大学留学,获得物理学博 士学位,毕业当年,他就毅然回国。1956年,邓稼先加入了中国 共产党。
初中物理利用浮力来测量密度
![初中物理利用浮力来测量密度](https://img.taocdn.com/s3/m/cb285e922b160b4e777fcf52.png)
初中物理利用浮力来测量密度1、[器材]:石块和细线,弹簧测力计、水、烧杯(无刻度),测石块密度。
2、[器材]:牙膏皮、量筒、水3、[器材]:量筒、水、木块、细铁丝。
①在量筒中装入适量的水,用细铁丝将木块压入水中至其浸没,用排水法测出V木。
②让木块自由漂浮在水面上,用量筒测它排开水的体积V排(F浮=ρ水gV排=G物)。
③液体类:(基本思路:不由求解,而用F浮=ρ液gV排求)液体的密度测量涉及到浮力时,往往除测量工具外,还会给定其他辅助工具,如水和固体,我们按给定固体的性质可将液体类问题分为两类(以测牛奶密度为例):(1)若给定固体为石块等(ρ物>ρ水且ρ物>ρ液)(下沉):称重法。
[器材]:弹簧测力计、牛奶、水、烧杯(不带刻度)、石块和细线。
[突破思路]:当物体浸没入水中和待测液中时,有:水中受到浮力:F浮=ρ水gV排=ρ水gV物。
待测液体中受到的浮力:F′浮=ρ液gV排=ρ液gV物,[步骤](大概):①用称重法测出石块浸没在水中所受浮力F浮=ρ水gV物。
②用称重法测出石块浸没在牛奶中所受浮力F′浮=ρ牛奶gV物。
③(2)若给定固体为木块等(ρ物<ρ水,ρ物<ρ液)(漂浮):漂浮法。
[器材]:量筒、水、牛奶、木块。
[步骤](大概):①将木块放入水中,使其漂浮,测出排开水的体积V排。
②再将木块放入牛奶中,使其漂浮,用量筒测出排开牛奶体积。
③由于浮力都等于木块重力,F水浮=F牛奶浮,ρ水gV排=ρ牛奶gV′排,例3、(2002年天津市中考试题)装有金属球的小容器A漂浮在盛有水的圆形大容器B的水面上,所受的浮力为F1,如图所示,若把金属球从A中拿出投入B的水中沉到底部时,小容器A所受的浮力大小为F2,底部对金属球的支持力大小为N,那么()A.金属球所受重力大小为F1-F2B.小容器所受重力的大小为F2C.小容器所受浮力减小了ND.大容器底部受水的压力减小了N这是一道分析性极强的题目.要根据物体所处的状态分析它的受力情况,还需要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物体浮沉条件分析物体所受浮的变化量及容器底部所受压力的变化量,装有金属球的小容器A漂浮时所受浮力为F1,则有F1=G A+G球①当金属球投入容器B后,小容器A漂浮时所受浮力大小为F2,则有G A=F2②综合①、②式,则有G球=F1-F2,故选项AB正确;小容器A在金属球拿出前后所受的浮力减小量为△F浮=F1-F2=G球,当金属球沉入大容器底静止时,它的受力平衡,即N+F球浮=G球,故N≠G球,选项C错误;金属球在容器A中时,F1=G A+G球=ρ水V排g,得出,金属球投入容器B后,金属球和容器A所受的总浮力F′2=G A+ρ水V球g,得出,由于V′排<V排,所以大容器中水面会下降,水面下降的高度,大容器底部所受水的压力减小量△F=△P·S容=ρ水g△h·S容=G球-ρ水V球g=G球-F球浮.又因为球静止在容器底部时G球-F球浮=N,所以存在等式△F=N.故选项D正确.答案:ABD例4、(2002年山西省中考试题)体积为1.0×10-3m3的正方体木块,投入如图所示的装有水的容器中,静止后露出水面的高度为5×10-2m,容器的底面积为0.04m2.(g=10N/kg)求:(1)木块受到的浮力;(2)木块的重力;(3)投入木块后,容器底增加的压强.(4)若将此木块投入某液体中,露出液面高度为4cm,则这种液体的密度是多少?解:(1)体积为1.0×10-3m3的木块的边长为:当木块漂浮在水面静止,它排开水的体积为:V排=S木h浸=l2·(l-h露)=(0.1m)2×(0.1m-5×10-2m)=0.5×10-3m3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此时木块受到的浮力F浮=ρ水V排g=1.0×103kg/m3×0.5×10-3m3×10N/kg=5N(2)由于木块漂浮,所以木块所受的浮力与重力相等G=F浮=5N(3)投入木块后,水面上升的高度△h为:则容器底增加的压强△P为:△P=ρ水g△h=1.0×103kg/m3×10N/kg×1.25×10-2m=125Pa(4)当木块投入某种液本后,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Sh′浸=l2·(l-h′露)=(0.1m)2×(0.1m-0.04m)=0.6×l0-3m3由漂浮条件可知:此时木块受到的浮力F′浮也等于木块的重力.即F′浮=G=5N 又∵F′浮=5N=ρ液V′排g答案:(1)5N(2)5N(3)125Pa(4)0.83×103kg/m3例5、(2007·黄冈市)小晨同学注意到新闻经常说国际原油价格涨至多少美元一桶,又说我国进口每吨原油提高多少元.他不知道原油的单位“桶”和质量常用单位“吨”之间有什么关系.他设法获得原油样品若干,将密度为0.6×103kg/m3、体积为100 cm3的木块放入原油中.木块漂浮在油面上.有的体积露出油面.求:(1)木块受到的浮力.(2)若每桶油的体积为,1t原油等于多少桶?解析:本题应注意漂浮条件的运用,即F浮=G物,然后结合阿基米德原理即可求解.解:(1)木块质量:m=ρV=0.6×103kg/m3×100×10-6m3=0.06 kg木块重力;G=mg=0.06 kg×10 N/kg=0.6 N漂浮时:F浮=G=0.6 N(2)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油gV排,V排=V木例6、老师在课堂上做了下述演示实验:在天平左盘放上溢水杯,往杯中注水恰至溢水管口处,使天平平衡.然后往杯里放一木块,天平左端下降,同时木块排开的水从管口流入空量筒中.等排开的水流完后,天平又恢复平衡,如图所示.同学们对此发表了以下观点:①木块在水中受到浮力、重力和水的压力;②木块的重量等于它排入量筒中水的重量;③木块受到的浮力等于量筒中水的重量;④天平重新平衡时,左盘中物体的总质量等于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其中正确的是()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③D.③④答案:C例7、(2005·湖北省黄冈市)在五一文艺晚会上,陈思同学演示了如图的实验,排在一条线上的三个碗,中间碗内放一个乒乓球,当用小管向球斜上方吹气,乒乓球将()A.仍静止B.运动到左碗C.运动到右碗D.无法确定答案:C例8、(2005·长春市)如图所示实验,A、B为两个质量相同、形状不同的实心铁块,选用图a与b,可以研究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__________的关系;为了研究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其浸没在液体中深度的关系,则应选用图c与图__________;选用图c与图__________能研究浮力大小与物体形状的关系.答案:排开液体的体积b d四、浮力1、浮力的定义:一切浸入液体(气体)的物体都受到液体(气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力 叫浮力。
初中物理复习专题-浮力-知识点总结 典型练习题
![初中物理复习专题-浮力-知识点总结 典型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c5452daf84868762caaed561.png)
浮力素材【考点梳理】1.定义:浸在_ __(或_ __)里的物体受到液体_ _的_ __,这个托力叫做浮力。
2.方向:__。
3.施力物体:_ __(或_ __)。
考点七理解运用阿基米德原理【考点梳理】1.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__ __受到的重力。
公式表示:F浮=ρ液gV排。
从公式中可以看出: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与__ __和物体排开液体的_ __有关,而与物体的_ __等均无关。
适用条件:液体(或气体)。
2.浮力计算题方法总结:(1)确定研究对象,认准要研究的物体。
(2)分析物体受力情况,画出受力示意图,判断物体在液体中所处的状态(看是否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
(3)选择合适的方法列出等式(一般考虑平衡条件)。
3.计算浮力方法:(公式表示)(1)称量法:___(用弹簧测力计测浮力)。
(2)漂浮、悬浮时,___(二力平衡求浮力)。
(3)__(用阿基米德原理求浮力,知道物体排开液体的质量或体积时常用)。
(4)根据浮沉条件比较浮力(知道物体质量时常用)。
物体的浮沉条件【考点梳理】1.前提条件:物体浸没在液体中,且只受_重力__和_浮力__。
2浮力的应用【典型例题】3.如图甲所示,一块长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现用一水平力F,向右缓慢地推木板,使其一部分露出桌面如图乙所示,在推木板的过程中木板对桌面的压力F、压强p和摩擦力F f的变化情况是( ) A.F、p不变,F f变大不变,p变大B.B.F、FC.F变小,p、F f变大D.F、F f不变,p变小甲乙4.如图所示的事例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6.如图,图钉钉尖的面积是5×10-8 m2,图钉帽的面积是1×10-4 m2,松木能承受的最大压强是5×106 Pa。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手指至少要用500 N的力,图钉尖才能进入松木B.手指至少要用0.25 N的力,图钉尖才能进入松木C.图钉静止时,它受到水平向左的力大于水平向右的力D.图钉静止时,它受到水平向左的力小于水平向右的力1.对于图中a、b、c、d四个位置压强的说法,正确的是( B )A.a、c两处的压强相等B.d处压强比b处压强大C.a处向下压强比向上压强大D.b处压强比c处压强大12.某同学用嘴对一小空瓶吸一口气,空瓶就能“挂”在嘴唇上,原因是( ) A.唾液把空瓶粘住了B.瓶内气压减小了C.瓶外气压增大了D.瓶子质量减小了10.如图所示,小丽同学撑一把雨伞在雨中行走,当一阵大风吹来,伞面可能被“吸”得严重变形。
知识专题05 利用浮力测密度
![知识专题05 利用浮力测密度](https://img.taocdn.com/s3/m/864baf10a45177232f60a2df.png)
(1)给粗细均匀的木棒底部
缠上足够的金属丝,在烧杯中
装适量的水,将木棒放入烧杯
内使其能够竖直漂浮在水中,
测出木棒进入水中的深度 h1; (2)倒掉水后,在烧杯中装适
ρ
液=hh 12 ρ
水
量的待测液体,将木棒放入烧杯内使Fra bibliotek竖直漂浮在待测液
体中,测出木棒进入液体中的
深度 h2
玻璃管内外液体
等
测液 对管底压强相等;
(3)将烧杯装适量的待测液体,把石 块浸没在待测液体中,读出弹簧测力 计的示数 F2
漂浮时,浮力:F 浮=G;
质量:m 物=m 排=ρ 水
量
(V2-V1);
筒 ρ 物<ρ 水 浸没时,体积:
法
V 物=V3-V1;
m
密度:ρ 物=V 物 物
(针压法让物体浸没)
(1)在量筒中装适量的水,读
出水的体积 V1;
(1)将一小空筒放入盛水的量筒
中,读出体积 V1;
(2)将物体放入小空筒中,使小
空筒漂浮在水面上,读出体积 V2;
ρ
物=VV
2 3
-V -V
1 1
ρ
水
(3)把物体放入水中浸没,读出
体积 V3
漂浮时,浮力:F 浮=G;
质量:m 物=m 排=ρ 水
量
(V2-V1);
筒 ρ 物>ρ 水 体积:V 物=V3-V1;
浮
������
ρ
水=22..42NN ×1
g/cm3≈1.1
g/cm3。
水液
浮
例 1 小刚在实验室中利用浮力知识来测量物体密度。
(2)同组的小明提出这样的疑问:对于漂浮的物体能否利用上述方法来测量密度呢?为了解决这样的疑问,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压强与浮力》(含答案)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压强与浮力》(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ec1141202d276a201292e80.png)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压强与浮力》第1课时固体压强一、选择题1.(2018·咸宁)一本八年级物理课本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时,它对桌面的压强最接近下列的数值为( )A. 0.5 PaB. 5 PaC. 50 PaD. 500 Pa2. ( 2018·北京)下列实例中,为了增大压强的是( )A.书包带做得较宽B.图钉帽做得面积较大C.大型平板车装有很多车轮D.石磨的磨盘做得很重3. (2018·湘西州)如图所示,滑雪运动员的滑雪板做得宽大,其目的是为了( )A.增大压强B.减小压强C.增大压力D.减小压力4. ( 2018·邵阳)同学们好,从八年级开始学习物理,有老师的引导,坚持课前预习,课后复习,上课专心听,善于观察,乐于动手,每节课学有所得,至今学有所成.现在平放在你桌面中央的物理答题卡将会展示你的理想成绩!现在请你估计或者测量看看,答题卡对桌面有压力,桌面的受力面积约是( )A. 6 m2B. 600 cmC. 609 cm2D. 6095. ( 2018·武进区一模)为了探究压强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老师准备了如图所示的器材:①装有沙的容器;②砝码;③用钉子做腿的小桌;④海绵;⑤木板;⑥盛有适量水的矿泉水瓶等供同学们选择.同学们所选的四组器材中,不能达到探究目的是(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①⑤⑥6. ( 2018·江汉区模拟)如图水平雪地上,芳芳和小明两个人的质量(包含穿戴等)虽然相同,但穿着雪橇的芳芳没有陷入雪地,而穿着运动鞋的小明却深陷雪地.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芳芳对雪地的压力比小明的小B.芳芳对雪地单位面积的压力比小明的小C.小明对雪地的压力大,压力的作用效果明显D.穿着雪橇的芳芳滑得快,所以不容易深陷雪地7. ( 2018·海南)如图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立方体、长方体和圆柱体都是由铁制成的实心物体,其高度从左到右逐步增大,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1、P2和P3,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 P1=P2=P3B. P1<P2<P3C. P1>P2>P3D.缺少条件,无法判断8. ( 2018·铜仁)边长为10 cm,密度为0.6x 103kg/m3,的一个正方体物块放在水平面上,物块对水平面的压强是(g取10 N/kg)( )A. 450 PaB. 550 PaC. 600 PaD. 700 Pa二、填空题9. ( 2018·白银)细心的郑明飞发现家里用过一段时间的菜刀,爸爸要把它磨一磨,这是为了减小,从而达到增大的目的.10. (2018·成都期中)如图所示,将铅笔水平挤压在两手指间,按笔尖的手指较疼,说明压力大小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选填“明显”或“不明显”).若笔尖对手指的压强是500 Pa,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11. (2018·岳阳)如图质地均匀的长方体重7N,放在水平桌面上,它与桌面的接触面积为0.01 m2,则它对桌面的压强为Pa;竖直切除该物体右边的阴影部分,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强会(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12.(2018·淄博)共享单车为人们的绿色出行带来便利,车把上凹凸不平的花纹是通过增大摩擦的.小明骑着单车到公园游玩,10 min沿水平路面行驶了3 km,他骑车的平均速度是m/s.若小明和单车的总质量是80 kg,每个车轮与水平地面的接触面积是25 cm2,骑行过程中单车对地面的压强是Pa.(g取10 N/kg)13.( 2018·泰山区校级二模)如图所示,图钉帽的面积为1x10-4m2,钉尖的面积是5x 10-6 m2 ,墙面承受的压强为4x 106 Pa若用力将图钉按入墙面,则手给图钉帽的压力至少为N.三、解答题14.( 2018·遂宁)如图所示,斜面上的小球被挡板A挡住,请作出小球受到的重力和小球对挡板A的压力示意图.15. ( 2018·苏州模拟)一场大雪后,博远同学发现人们在雪地上留下的脚印有深有浅,对此产生疑问: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呢?他做出如下猜想:猜想一:可能与压力大小有关;猜想二:可能与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博远用两个相同的平底矿泉水瓶和刻度尺,在比较松软的雪地上进行一系列操作,将实验情况记录在下表中.(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择(填实验序号)两次实验进行分析,可得出结论: 一定,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2)选择2,3两次实验来验证猜想二是否正确,合理吗?答: ,理由是.(3)若两个猜想都正确,铁轨要铺在枕木上的道理,可以用猜想(选填“一”或“二”)的结论来解释.16. ( 2018·海南)滑旱冰是青少年最喜欢的一项运动.如图所示,小兵质量约为34 kg,所穿的四轮直排旱冰鞋每只质量为3 kg,鞋底每个轮子与地面接触面积为4cm2. (g取10 N/kg)求:(1)小兵自身受到的重力;(2)若比赛时小兵滑行1 200 m用时2.5 min,小兵滑动的平均速度是多少m/s ;(3)小兵单脚滑行时对地面的压强.17. 已知甲、乙两种物体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由此可知甲、乙两种物体的密度之比为,若用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物质分别制成等高的实心圆柱体A,B,则它们的底面积之比为,把它们并排竖直放在水平地面上,则两圆柱体A,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为.18. ( 2018·梧州)如图所示,底面均为正方形的均匀长方体甲、乙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底面积分别为S1,S2,对地面的压强为P1,P2,现将甲、乙分别切去高度为h1,h2的部分,使甲、乙剩余部分的高度均为h,若此时甲、乙的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力相等,则P1P2,甲、乙原先对地面的压力F1F2 (均选填“>”“=”或“<”)19. ( 2018·江西)如图所示,是小普同学利用自制的简易天平在家实验时的情景,请仔细观:察,并根据图中信息,求(1)该液体的密度;(2)若烧杯的底面积为20 cm2,装有此液体的烧杯对天平托盘的压强.(g取10 N/kg)第2课时液体压强与气体压强一、选择题1. (2018·桂林)如图所示小关在课外探究活动中,将一个空易拉罐里的空气抽走后,易拉罐变扁了,压扁易拉罐的力是( )A.大气压力B.易拉罐的重力C.易拉罐对地面的压力D.地面对易拉罐的支持力2.在如图所示的“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特点”的实验中,将压强计的探头放入盐水中,下列做法中能使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明显减小的是( )A.将探头放在同样深度的酒精中B.将探头在原位置转动C.将探头向下移动一段距离D.将探头水平移动一段距离3. (2018·怀化)下列事例中不是利用大气压工作的是( )A.用塑料管吸饮料B.用抽水机抽水C.用注射器将药液注入病人体内D.钢笔吸墨水4. (2018·顺义区一模)用隔板将玻璃容器均分为两部分,隔板中有一小孔用薄橡皮膜封闭(如图).下列问题中不能用该装置探究的是( )A.液体压强是否与液体的深度有关B.液体压强是否与液体的密度有关C.液体是否对容器的底部产生压强D.液体是否对容器的侧壁产生压强5. (2018·扬州模拟)如图,甲、乙、丙是三个质量和底面积均相同的容器,若容器中都装入等量的水(水不溢出),三个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A.甲最大B.乙最大C.丙最大D.一样大6. ( 2018·乐山)如图所示,将一个瓶子,装入适量带色的水,再取一根两端开口的细玻璃管,使玻璃管穿过橡皮塞插入水中.从管子上端吹入少量气体,使瓶内气体压强大于大气压,水沿玻璃管上升到瓶口以上.当拿着它从山下的报国寺到金顶山上,玻璃管内水柱高度将( )A.升高B.不变C.降低D.无法判断二、填空题7. ( 2018·广西)用吸管“吸”盒装牛奶时,牛奶是在作用下被“吸”入口中的;吸完牛奶后,盒子变扁了,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8. ( 2018·齐齐哈尔)如图的两个容器中盛有同种相同质量的液体,(选填“甲”或“乙”)容器底受到的压强大,原因是.9. ( 2018·颖东区期末)小明把压强计的探头分别浸没在甲、乙两种液体中(如图所示),发现两次对比实验中U形管两边的液柱高度差相同,就能辨别出液体密度的大小,可知. ρ甲(选填“>”“<”或“=”) ρ乙.10.在高山上用普通锅煮不熟饭,是因为高度越高大气压强越(选填“大”或“小”),且普通锅的气密性不好,锅内气压受外界气压影响,从而使水的沸点(选填“低于”“高于”或“等于”)100℃.11. ( 2018·东营)如图所示,某型号飞机模型机冀上表面凸起,下表面较平.在飞行过程中由于上表面的空气流速(选填“大”或“小”),压强(选填“大”或“小”),从而能获得向上的升力.12. (2018·润州区二模)小华同学利用注射器测大气压值时,测量工具除了弹簧测力计外还用到,实验室有甲、乙两个注射器,活塞的横截面积分别为0.5 cm2和2 cm 2,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为0~10 N,实验时应选用(选填“甲”或“乙”)注射器,理由是.13. ( 2018·达州)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中,装有不同的两种液体甲、乙,在两容器中,距离同一高度分别有A ,B两点.若两种液体的质量相等,则A,B两点的压强关系是P A P B;若A ,B两点的压强相等,则两种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关系是P甲P乙.(两空均选填“>”“=”或“<”)三、解答题14. ( 2018·徐州模拟)在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的实验中.(1)实验中,首先必须检查压强计能否正常使用,若用手指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探头的橡皮膜时,发现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变化都很小,则说明该压强计的气密性(选填“好”或“差”).(2)用手按压强计的橡皮膜,U形管内水面出现高度差;将橡皮膜放入水中,U形管内水面也出现高度差,这说明;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是法.(3)由丙、丁两图进行实验对比,得出液体压强与盛液体的容器形状(选填“有关”或“无关”).(4)甲、乙两图是探究液体压强与的关系,结论是: .(5)在图乙中,固定金属盒的橡皮膜在水中的深度,使金属盒处于向上、向下、向左、向右等方位时,两玻璃管中液面高度差不变,说明了在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15. (2018·咸宁)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周末开展一次登山活动,他们想利用随身携带的注射器、弹簧测力计、细线、刻度尺等相关用品测量山顶的大气压测量方案如下:A.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针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小孔;B.如图甲所示,用细线拴住注射器活塞颈部,使线的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拉动针筒,当活塞刚开始滑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C.读出注射器针筒上有刻度部分的容积V;D.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针简上有刻度部分的长度L.请根据他们设计的方案回答以下问题:(1)测量中,分析研究的是大气对 (选填“针筒”或“活塞”)的压力,当活塞相 对于针筒开始滑动时,以地面为参照物,研究对象处于状态.若不考虑其他因素,根据 的知识可知,研究对象在水平方向所受的大气压力与拉力大小相等.(2)实验时同学们发现注射器顶端装针头处空气无法排尽,这将会使测量结果 (选 填“偏大”“不变”或“偏小”).同学们联想到去医院打针的情景,可采取简单的办法 将注射器内空气排尽.你的方法是 .(3)测量前,有同学建议在活塞周围涂抹润滑油,然后将其插入针筒中,这样做有两个好 处:一是活塞的密封性好;二是可以 .实验过程中他们让弹簧测力计和注射器 保持在水平方向,可以减小 对实验的影响,从而提高实验的精确程度.(4)若同学们用图乙中B 注射器在测量时,弹簧测力计被拉到5 N ,活塞仍没有滑动.可改用 图乙中的 (选填“A ”或“C ”)注射器.用测量步骤中的V,L 和F 表示大气压的值, 则P= .16. ( 2018·攀枝花)匀速地向某容器内注满水,容器底所受水的压强与注水时间的关系如图 所示,这个容器可能是( )17. ( 2018·苏州二模)如图,同学们在进行估测大气压实验时,首先读出注射器的最大刻度 为V ,用刻度尺量出其全部刻度的长度为L ,然后按照如图所示的过程,慢慢地拉注射器 (甲图没有盖上橡皮帽、乙图在排尽空气后盖上了橡皮帽),刚好拉动活塞时,弹簧测力 计示数分别是F 1和F 2.下列计算式正确且最接近真实值的是( )A.1F L V B. 2F L VC. 21()F F L V -D. 12()F F L V + 18. ( 2018·黑龙江)如图所示,一个未装满水的瓶子,正立在水平桌面上时,瓶对桌面的压 强为P 1,瓶底受到水的压力为F 1;倒立时瓶对桌面的压强为P 2,瓶盖受到水的压力为F 2, 则P 1 P 2, F 1 F 2.(均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第3课时浮力物体的浮沉条件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没有受到浮力的物体是()2. ( 2018·凉山州)将一小木块和一大石块浸没在水中,松手后小木块上浮,大石块下沉,比较刚松手时两者所受的浮力大小( )A.木块受到的浮力较大B.石块受到的浮力较大C.两者受到的浮力一样大D.条件不足,无法比较3. (2018·岳阳二模)将重6N的物体浸没在装满水的杯中,溢出了4N的水,物体受到的浮力是( )A. 10 NB. 6 NC. 4 ND. 2 N4. ( 2018·玉林)如图所示,若“玉林号”导弹护卫舰从大海驶入珠江,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浮力变小,舰体上浮一些B.浮力变大,舰体下沉一些C.浮力不变,舰体下沉一些D.浮力不变,舰体上浮一些5. ( 2018·西宁)将木棒的一端缠绕一些铜丝,能使木棒竖直浮在液体中,这就制成了一个很有用的简易密度计.将它分别放到盛有不同液体的杯中,静止时的情景如图所示对于这个简易密度计所运用的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它在甲液体中所受的重力大于浮力B.可以用它直接测出液体密度值C.用它可以判断出乙液体的密度小D.它在两种不同液体中所受浮力相等6. (2018·贺州)如图所示,小球在装满淡盐水的溢水杯中处于悬浮状态,下列对实验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A.小球可以悬浮在液体内任何位置,因此小球在液体内部所受的压强处处相等B.往杯中加入清水,小球因浮力变小而下沉,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变小C.往杯中加入适量盐,小球因浮力变大而上浮,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不变D.往杯中加入适量盐,小球因浮力变大而上浮,最后漂浮,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变小7. ( 2018·沂水二模)一长方体铁块按图所示,从下表面与液面刚刚接触时下放至图中虚线位置,能大致反映铁块下降过程中所受浮力的大小F浮与铁块下表面浸入液体深度h深关系的图像是( )8. ( 2018·泰兴三模)如图,在一只塑料袋,中装入大半袋酒精,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其重力的大小,再将其浸入水中,当弹簧测力计示数为零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时袋中液面与容器中水面相平B.排开水的重力大于袋中酒精的重力C.排开水的重力小于袋中酒精的重力D.此时袋中液面比容器中水面高9. ( 2018·开江一模)把重5N、体积为0. 6 dm 3的物体投入酒精中.若不计酒精的阻力,当物体静止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酒精的密度为0.8x103kg/m3,g取10 N/kg)( )A.物体漂浮,F浮=5 NB.物体漂浮,F浮=4.8 NC.物体沉底,F浮=5 ND.物体沉底,F浮=4.8 N二、填空题10. (2018·南昌一模)北极地区的原住民因纽特人仍用历代相传的古老方法捕猎海豹,海豹呼出去的水蒸气在冰冷的海面上发生了现象形成了特有的“烟柱”,因纽特人搜寻到“烟柱”后悄悄靠近,然后用带有浮球的鱼叉投向海豹,投中后海豹在下潜过程中,因浮球排开水的体积增大,该球受到浮力,海豹无法下潜而最终被捕获.11. (2018·上海模拟)将匀质铁球的一半浸入水中,排开水的重力为0. 8 N,铁球受到浮力的大小为N; 将它全部浸没在水中,受到浮力的大小为N; 当它在水中下沉时,受到浮力的大小(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12. (2018·乐山)小明将装满水的溢水杯放到电子秤上,再用弹簧秤挂着铝块,将其缓慢浸入溢水杯的水中,如图所示.在铝块浸入水的过程中,溢水杯底所受水的压力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电子秤的读数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3. (2018·宜昌)有一木块的体积为200 cm3,密度为0.8x103 kg/m3.把它浸没在水中时,它受到的浮力是N;松手后,木块静止时排开水的量是kg.(g=10 N/kg)14. (2018·六盘水)园园煮汤圆时发现,生汤圆放入锅内,由于浮力(选填“大于”或“小于”)重力而下沉;煮熟的汤圆因其内部受热膨胀,浮力(选填“增大”或“减小”),汤圆上浮.若一个汤圆的体积约为20 cm3,那么它在上浮过程中(未塞出水面)所受浮力约为N(g取10 N/kg).15. (2018·遵义)在一次抗洪救灾行动中,一名质量为60 kg的武警战士登上一艘自重为540kg的冲锋舟准备抢险救灾,此时漂浮在水面上的冲锋舟排开水的体积为m3,若满载时排开水的体积为1.2 m3,最多还能装载质量为kg的人和物资.(ρ水=1.0x 103 kg/m3)三、解答题16. ( 2018·白银)如图所示,乒乓球漂浮在水面上,请画出乒乓球受到的重力G和浮力F浮的示意图.17. ( 2017·遂宁)小冬学习了“认识浮力”后,爱动脑筋的小冬提出了问题: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呢?经过思考,他在学校实验室找来了弹簧测力计、烧杯、一个金属块、水和盐水等器材,设计并进行了如图探究实验.(1)金属块在图C中受到的浮力为N.(2)分析B,C两图知道:当金属块浸没入水中后,所受浮力的大小与它浸入水的深度(选填“有关”或“无关”).因为此时金属块浸入水的没有发生变化(3)小冬(选填“能”或“不能”)利用图A和D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有关,理由是.(4)综合上述实验得到的结论是: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与和有关.(5)根据收集到的实验数据,小冬还计算出了金属块的密度为kg/m3. ( g=10 N/kg) 18. ( 2018·乐山)在弹簧测力计下悬挂一个金属零件,示数是2.7 N.当把零件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1.7 N.现把该零件浸没在另一种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1.9 N,求:(g取10 N/kg)(1)该零件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F浮;(2)该金属零件的密度ρ金;(3)另一种液体的密度ρ液.19.(2018·邵阳)某次物理活动举行了“造船”比赛,他们用的材料是密度为1.5 x 103 kg/m3 的橡皮泥,其中王强同学选了一块竖立在水平桌面上的圆柱体橡皮泥,它的底面积为1.0x 10-3m2,高为0. 2 m,最后造出了最大排水体积为6.0x 10-4m3的小船.( ρ水=1.0 x 103 kg/m3 , g取10 N/kg)求:(1)王强同学所选橡皮泥的质量.(2)橡皮泥对桌面产生的压强.(3)王强同学造的船在水中最大排水时受到的浮力.20. (2018·武汉)如图所示是“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几个实验情景.实验甲、 丙和丁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4.0 N,2.8 N 和25 N.若盐水的密度为1.2x 103 kg/m 3,g 取10 N/kg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物体A 的密度为3.2 x 103 kg/m 3B.实验乙中,物体A 受到的拉力为1.0 NC 实验丙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比乙中小0.5 ND.实验丁中,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力大于0.3 N21.(2018·攀枝花)将一合金块轻轻放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当其静止后有72 g 水溢出,再 将其捞出擦干后轻轻放入盛满酒精的溢水杯中,当其静止后有64 g 酒精溢出,则合金块 在酒精中受到的浮力为 N ,合金块的密度为 kg/m 3.( ρ酒精=0.8 x 103 kg/m 3, g=10 N/kg) 压强和浮力综合1. (2018·黑龙江)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杯子盛有不同浓度的盐水,将同一个鸡蛋先后放入 其中,当鸡蛋静止时,两个杯子中液面怡好相平,鸡蛋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则( )A.甲杯中的盐水密度较大B.乙杯底部所受的液体压强较大C.甲杯底部所受的液体压力较大D.鸡蛋在乙杯中受到的浮力较大2. (2018·浦东新区一模)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内盛有A,B 两种液体,某实心金属小球 浸没在A 中,如图所示,此时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 A >P B .若将小球从A 中拿出并浸没 在B 中(液体不溢出),则以下判断一定正确的是( )A.放入B 中后,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AP P B.放入B 中后,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AB P P C.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变化量大小∆>∆A B P PD.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变化量大小∆=∆A B P P3. ( 2018·荆门)水上救援往往需要打捞沉没的货物,我们将该情景简化为如图所示的物理过程,假设物体浸没在水深h=0.5 m的容器底部(非密合),现利用弹簧测力计将物体从水中匀速提出,当物体有一半体积露出水面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3N,当物体全部离开水面后,弹簧测力计示数为5N,已知水的密度 水=1.0 x 103 kg/m3.取g=10 N/kg.则( )A.物体在水面下上升的过程中所受浮力逐渐减小B.物体在容器底部时,受到的浮力为2NC.物体在容器底部时,水对其底部的压强为5x104PaD.物体的密度为1.25x103 kg/m34. ( 2018·遂宁)如图甲所示的圆柱形容器中装有适量的某种液体,现将密度为0.6 x103 kg/m3 的正方体木块A放入容器中,木块静止时露出液面的体积与浸入液体的体积之比为1:3;在木块上表面轻放一个物块B (V A=2V B),A的上表面刚好与液面相平,如图乙所示.若将物块B 单独放入此液体中,它静止时将( )A.悬浮B.漂浮C.沉底D.无法判断5. (2018·成都)我国第二艘航空母舰已于2018年5月13日开始出海试航,将来可增加我国海军实力如图所示,辽宁号航空母舰训练过程中,舰载飞机飞离航母,与飞离前相比,母舰会(选填“上浮一些”“下沉一些”或“保持不变”).舰载机起飞时,机翼上表面空气流动速度(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下表面空气流动速度.6. (2018·连云港)如图所示,小球在绳子拉力作用下恰好浸没在水中,此时小球所受的浮力(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小球的重力,剪断绳子后,小球上升过程中所受的浮力(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下同),水对烧杯底部的压强.7.(2018·襄阳)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密闭圆台形容器,一正一反放置在同一水平桌面上,装有质量相等、深度相同的不同液体,如图所示.桌面受到甲、乙两容器的压力分别为F甲和F乙,两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分别为P1和P2,则F甲F乙,P1P2.(两空均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8.(2018·十堰)将一底面积为0.01m2的长方体木块用细线拴在一个空容器的底部,然后向容器中缓慢加水直到木块上表面与液面相平,如图甲所示,在此整个过程中,木块底部受到水的压强随容器中水的深度的变化如图乙所示,则木块所受到的最大浮力为N,木块重力为N,细线对木块的最大拉力为N.(g取10 N/kg)参考答案第1课时固体压强1. C2. D3. B4. C5. C6. B7. B8. C9.受力面积压强10.明显手指1 m2的面积上受到的压力为500 N11. 700 变小12.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5 1.6x10513. 2014.如图所示15.(1)1,3 受力面积压力(2)不合理压力大小也在变化(3)二16.(1)340 N (2)8 m/s (3)2.5x105 Pa17. 8:1 1:8 8:118. < <19.(1)0.9g/cm3(2)500 Pa第2课时液体压强与气体压强1. A2. A3. C4. C5. A6. A7.大气压形状8.乙同一液体内部深度越大,液体压强越大9. <10.小低于11.大小12.刻度尺甲大气压产生在乙上的力超过了弹簧测力计的量程13. < >14. (1) 差(2)液体内部有压强等效替代(3)无关(4)深度液体内部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5)相等15.(1)活塞静止二力平衡(2)偏小将注射器内抽满水,端口向上推动活塞排水,使得顶端保留水,再封口(3)减小摩擦活塞自身重力(4)C FL V16. C 17.C18.小于大于第3课时浮力物体的浮沉条件1. A 2. B 3. C 4. C 5. D 6. B 7. C 8. D 9. D10.液化增大11. 0.8 1.6 不变12.不变不变13.2 0.1614.小于增大0.215. 0.6 60016.如图所示17.(1)1 (2)无关体积(3)不能没有控制排开水的体积相等(4)液体的密度排开液体的体积(5)2.8x10318.(1)1 N (2)2.7x103kg/m3(3)0.8x103kg/m319.(1)0.3 kg (2)3 000 Pa (3)6 N20. D21.0.64 0.9x103压强和浮力综合1. B2. C3. D4. B5.上浮一些大于6.大于变小变小7.等于小于8. 15 9 6。
10-3-4 利用浮力的方法测量物质的密度【含答案】
![10-3-4 利用浮力的方法测量物质的密度【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8136421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1e.png)
10.3.4 利用浮力的方法测量物质的密度利用浮力知识测密度大家很容易想到一个测量工具_______,其实利用浮力的知识测密度的方法可多了,下面列举两个主要类型:(一)要想知道物质的密度就要测量物质的_______和_______,_______和杆秤(杠杆)可直接测量物质的质量m ,利用弹簧测力计结合公式m=_______也可间接测出物体的质量m ,假如给你测量质量的工具不给你测量体积的工具,利用浮力知识是可以解出体积的,因为F 浮=G 排= m 排g ,有测量质量的工具是可以解出浮力的,再根据吃V 排=_______就可以解出体积了,当然往往需要水或者是密度已知的液体,并且为了测量体积被测物体还必须_______在液体中。
(二)实验室中测量体积的工具是_______,长度测量工具_______也可间接测量物体的体积,假如给你测量体积的工具不给你测量质量的工具,利用浮力知识也是可以解出质量的,因为F 浮=ρ水g V 排,有测量体积的工具是可以解出浮力的,假如让物体漂浮在水面上,根据二力平衡可知G 物= _______,再根据公式m = _______就可以求出物体的质量m 了,代入公式ρ= _______得到物体密度。
方法一:一漂一沉测密度借助小烧杯或圆柱形厚底玻璃杯使本身不能漂浮的物体漂在液面上 G 物= F 浮 m 物=m 排=ρ水V 排1、小明同学在过生日时收到了一个内有“生日快乐”的小水晶球,如图是他用量筒、小玻璃杯来测量水晶球密度的实验示意图,实验记录表格尚未填写完整,请你帮他完成表格中的内容。
(1)实验步骤:①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②将小玻璃杯底朝下,放入盛有水的量筒中使其漂浮在水面上,记下这时量筒中水面的示数为V 1,并记录在表格中;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记下这时量筒中水面的示数为V 2;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记下这时量筒中水面的示数为V 3; (2)实验数据表格2、用图2所示的方法可以粗测出橡皮泥的密度。
利用浮力测密度
![利用浮力测密度](https://img.taocdn.com/s3/m/6f20926581c758f5f71f6780.png)
利用浮力测密度的方法一、称重法1、两次称重法测固体密度:⑴器材:弹簧测力计、烧杯、水)⑵测量步骤:a.用弹簧测力计在空气中称出物体的重力为G;b.把物体浸没在水中的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
⑶表达式:物体质量为,物体受到的浮力为,物体体积为,该物体的密度表达式为ρ物= 。
⑷适用范围:此法是借助水来测密度水的物体的密度. (“大于”、“小于”)例题1:如图所示,是物体浸入水前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求物体的密度.2、两次称重法测液体密度:⑴器材:弹簧测力计、烧杯、金属块的密度为ρ金)⑵测量步骤:a.用弹簧测力计在空气中称出金属块的重力为G;b.把物体浸没在待测液体中的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
⑶表达式:金属块受到的浮力F浮= ,金属块排开液体体积V排= ,得到该液体的密度表达式为ρ液= .例题2:如图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测出一铝块(ρ铝=2.7×103 kg/m3)在空气中的重力为2.7N,当铝块浸没在某种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9N,求该液体的密度。
.3.三次称重法测液体密度⑴器材:弹簧测力计、烧杯、水、密度未知的金属块⑵步骤:a.用弹簧测力计在空气中称出金属块的重力为G;b.把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1。
c.把物体浸没在待测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2。
⑶表达式: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F浮1= ,物体在待测液体中受到的浮力F浮2=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V水,液体的密度ρ液= .例题3:如图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测出一金属块在空气中的重力为4N,当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N,浸没在某种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2N,求该液体的密度。
二、一漂一浸没法测固体密度:(固体密度可以比水大也可以比水小)1.测量步骤:见下图2.表达式:利用漂浮求物体的质量m物= ;利用浸没求 V物= ;则ρ物= 。
例题4:测一玻璃瓶的密度,①在量筒内倒入50cm3的水;②如左图所示,让小瓶口朝上(瓶内无水)漂浮在量筒内的水面上;③如右图所示,再让小瓶口朝下(让量筒里的水充满瓶内)沉没水中;计算玻璃瓶的密度。
三年中考物理真题:浮力[2018-2020分项详解](全国通用)(学生版)
![三年中考物理真题:浮力[2018-2020分项详解](全国通用)(学生版)](https://img.taocdn.com/s3/m/91312bd2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3e.png)
『三年中考·真题试炼』『2018-2020·分项详解』编在前面:历年的中考卷可以让学生认识到中考的题型,命题风格,各知识板块的分值分布,考查的重点及难点。
这对于初三学生备战中考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而且历年的中考真题还有中考风向标的作用,学生可以通过中考试卷分析命题趋势自我预测一下可能会出现的重点难点。
这对于学生来说帮助非常大。
很多学生在初三在复习阶段会买很多的预测试卷儿或者是模拟题。
虽然也能够帮助学生扩展题面见识更多的题型,但是这些复习资料是与中考真题相比是无法比拟的。
利用好中考真题可以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老师通常会在中考第二轮复习期间要求学生做至少三遍中考真题,每一遍都会有不同的侧重点。
通常第一遍就是按照中考节奏去完成试卷。
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掌握中考的节奏。
了解中考题试卷难易的题型分布等。
中考真题通常是80%是基础题型,20 %是难题。
第一遍做中考真题并不强调分数的重要性。
主要是要把握中考的做题节奏,合理安排时间。
第二遍通常要注重准确率。
因为通过第一遍做题和对答案以后,需要花时间对错题进行分析,对难题做出归纳总结。
掌握中考真题的做题思路和方法。
而且在做第二遍的时候,要尽可能的去缩短时间。
同时避免再犯第一次做题的错误,以能够锻炼做题的速度和准确率。
做第三遍的时候就要要求百分之百的正确率。
因为经过前两次的反复练习,对中考真题已经很熟悉。
尤其是对中考试卷进行研究以后,那么对于平时的模拟考试,就会显得非常简单。
一般情况下模拟考试的题型都能够在之前的中考真题中找到真实题型!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在第三次,做中考真题的时候还会出现错误,那就需要好好地反省一下了。
中考真题的作用是独一无二的,你做再多的模拟试卷都不如做一套中考真题作用大,所以在考试前一定要认真做中考真题,并总结分析真题规律!三年(2018-2020)中考物理真题分项详解(全国通用)考点十二:浮力(原卷版)★考点列表序号考点考点释义备注浮力的方向、测量、计算方法、阿基米德原1浮力理及其解释相关现象㈠物体的浮沉条件;㈡浮力的应用:轮船、2浮力的利用潜水艇、气球和飞艇的浮沉原理★三年真题一、选择题1.(2020·湖南常德)将一个新鲜的鸡蛋分别浸入盛有水和浓盐水的容器中,鸡蛋静止在两个容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
中考物理总复习第11讲浮力习题-2019~2020学年度
![中考物理总复习第11讲浮力习题-2019~2020学年度](https://img.taocdn.com/s3/m/0a462d1d1711cc7931b716b1.png)
第11讲浮力浮力的分析和比较1.(2018·常德)在木棒的一端缠绕一些铜丝做成简易密度计,将其放入盛有不同液体的烧杯中,它会竖直立在液体中,由观察到的现象可以判断,下列烧杯中的液体密度最大的是()2.放在同一水平桌面上的甲、乙两个相同的容器中盛有不同的液体,现将两个相同的物块分别放入两容器中.当两物块静止时,两容器中液面恰好相平,两物块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容器中液体的密度较大B.甲容器中物块排开液体的重力较大C.乙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较大D.乙容器中物块受到液体的浮力较大3.在如图所示的“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可以探究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的是图中的()A.甲和丙 B.甲和乙 C.乙和丁 D.丙和丁4.图中的实验操作,可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有关”的操作是()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5.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竖直向上的力,这个力叫做________.如图是浸没在液体中的长方体,液体对它向上的压力F2________(填“<”“=”或“>”)液体对它向下的压力F1.阿基米德原理6.(2017·黄石)在“探究物体浮力的大小跟它排开液体的重力的关系”实验时,具体设计的实验操作步骤如图甲、乙、丙和丁所示.为方便操作和减小测量误差,最合理的操作步骤应该是()A.甲、乙、丙、丁 B.乙、甲、丙、丁C.乙、甲、丁、丙 D.丁、甲、乙、丙7. (2018·菏泽)2018年5月13日早晨7时,中国首艘国产航母驶离码头进行海试,若该航母排开海水的体积为7×104 m3(ρ海水=1.03×103 kg/m3,g取10 N/kg),它所受的浮力是________N.8.如图所示是物体浸入水中前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由此可知水对物体的浮力是________N,物体的质量是________kg,物体的体积是________m3.(g取10 N/kg)浮沉条件的应用9.(2017·成都)将一小石块浸没在水中,放手后小石块沉入水底,在小石块下沉过程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浮力变大 B.浮力变小C.浮力大于重力 D.浮力小于重力10.(2018·泰州)把重10 N、密度为0.9×103kg/m3的实心物体投入水中.当物体静止时,物体处于________(填“漂浮”“悬浮”或“沉底”)状态,物体所受浮力为________N,排开水的体积是________m3.(g取10 N/kg)重难点1浮力、压强的定性分析将同一个小球分别放在甲、乙、丙三种液体中,静止时,小球在甲溶液中漂浮,在乙溶液中悬浮,在丙溶液中沉底,如图所示.根据条件比较以下物理量的关系:(1)三种液体的密度关系:______________;(2)小球在三种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关系:______________;(3)小球排开液体质量的关系:______________;(4)三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关系:______________;(5)三个容器对水平面的压强关系:______________.【变式训练1】将三个体积相同、材质不同的实心小球甲、乙、丙放入盛水的容器中,静止时情形如图:(1)三个小球的密度关系:______________;(2)三个小球的质量关系:______________;(3)三个小球排开水的质量关系:______________;(4)三个小球所受浮力的关系:______________.重难点2浮力的计算(称重法)重为5 N的正方体物块,用细线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浸没在水中时,测力计的示数为2 N,则物块所受浮力的大小为________N;增大物块浸没的深度,它所受浮力的大小将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变式训练2】(平衡法)重为3 N的某物体漂浮在水面上时,该物体()A.受到的浮力可能小于3 N B.受到的浮力一定等于3 NC.排开水的重力一定小于3 N D.排开水的重力可能大于3 N(阿基米德原理法)(2018·宜昌)有一木块的体积为200 cm3,密度为0.8×103 kg/m3.把它浸没在水中时,它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_N;松手后,木块静止时排开水的质量是________kg.(g取10 N/kg)【变式训练3】(溢水法)(2018·攀枝花)将一合金块轻轻放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当其静止后有72 g水溢出,再将其捞出擦干后轻轻放入盛满酒精的溢水杯中,当其静止后有64 g酒精溢出,则合金块在酒精中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_N,合金块的密度为________kg/m3.(ρ酒精=0.8×103 kg/m3,g取10 N/kg)(压力差法)如图所示,圆柱体竖直漂浮在水面上,下表面所处的深度h=5 cm,其底面积S=30 cm2,则水对圆柱体下表面的压强p=________Pa,圆柱体的重力为________N.(水的密度为1.0×103 kg/m3)破解易错题将重为2 N的物体,放入盛有水的溢水杯中,从杯中溢出0.5 N的水,则物体受到的浮力为 ()A.一定为2.5 N B.一定为0.5 NC.可能为0.4 N D.可能为0.5 N将重为22 N、体积为0.002 m3的物体缓慢放入水槽的水中,直至其静止.物体静止时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_N,此时物体处于________(填“漂浮”“悬浮”或“沉底”)状态实验突破1探究浮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某物理兴趣小组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来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1)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_N,方向为________.(2)物体浸没在酒精中时排开酒精的重力是________N.(3)比较________两幅图可知,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4)由A、B、C三个步骤可知,浮力大小与________有关.(5)小明对A、B、C、D四个步骤进行了观察研究,发现浮力的大小有时与深度有关,有时与深度又无关.对此正确的解释是浮力的大小随着排开水的体积的增大而________,当物体完全浸没在水中后排开水的体积相同,浮力的大小与深度________.(6)由上图中的数据,可以计算物体的密度为________kg/m3,酒精的密度为________kg/m3.(7)图中正确反映浮力F与物体下表面在水中的深度h关系的图象是________.实验突破2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重力的关系(2018·河南)某实验小组利用弹簧测力计、小石块、溢水杯等器材,按照图所示的步骤,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1)先用弹簧测力计分别测出空桶和石块的重力,其中石块的重力大小为________N.(2)把石块浸没在盛满水的溢水杯中,石块受到的浮力大小为________N.石块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可由________(填字母代号)两个步骤测出.(3)由以上步骤可初步得出结论:浸在水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________________.(4)为了得到更普遍的结论,下列继续进行的操作中不合理的是________.A.用原来的方案和器材多次测量取平均值B.用原来的方案将水换成酒精进行实验C.用原来的方案将石块换成体积与其不同的铁块进行实验(5)另一实验小组在步骤C的操作中,只将石块的一部分浸在水中,其他步骤操作正确,则________(填“能”或“不能”)得到与(3)相同的结论.(6)图E是另一个实验小组的实验情况,老师一看就指出他们这组存在错误,请你帮忙指出这个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7)利用图中的数据,可求得物体的密度是________kg/m3.(结果保留两位小数)第2课时练1.(2018·眉山)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三个完全相同的容器内装有适量的水,将A、B、C 三个体积相同的正方体分别放入容器内,待正方体静止后,三个容器内水面高度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关系为F A>F B>F CB.三个物体的密度大小关系是ρA>ρB>ρCC.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大小关系为F甲=F乙=F丙D.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大小关系为p甲>p乙>p丙2.如图所示,a、b是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关系的图象,分别用a、b两种物质制成质量相等的甲、乙两实心物体,浸没在水中,松手稳定后()A.甲漂浮,甲受浮力大于乙B.乙悬浮,乙受浮力大于甲C.甲沉底,甲受浮力小于乙D.乙沉底,乙受浮力小于甲3.(2018·遂宁)如图甲所示的圆柱形容器中装有适量的某种液体,现将密度为0.6×103 kg/m3的正方体木块A放入容器中,木块静止时露出液面的体积与浸入液体的体积之比为1∶3;在木块上表面轻放一个物块B(V A=2V B),A的上表面刚好与液面相平,如图乙所示.若将物块B单独放入此液体中,它静止时将()A.悬浮 B.漂浮C.沉底 D.无法判断4.(2018·武汉)如图所示是“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几个实验情景.实验甲、丙和丁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4.0 N、2.8 N和2.5 N.若盐水的密度为1.2×103 kg/m3,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物体A的密度为3.2×103 kg/m3B.实验乙中,物体A受到的拉力为1.0 NC.实验丙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比乙中小0.5 ND.实验丁中,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力大于0.3 N5.(2018·襄阳)将金属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端,先后浸没在水和酒精中静止(均未接触容器),弹簧测力计两次示数相差0.8 N(ρ水=1.0 g/cm3,ρ酒精=0.8 g/cm3,g取10 N/kg),则金属块的体积为________cm3.6.(2018·十堰)将一底面积为0.01 m2的长方体木块用细线拴在一个空容器的底部,然后向容器中缓慢加水直到木块上表面与液面相平,如图甲所示,在此整个过程中,木块底部受到水的压强随容器中水的深度的变化如图乙所示,则木块所受到的最大浮力为________N,木块重力为________N,细线对木块的最大拉力为________N.(g取10 N/kg)7.(2018·杭州)“蛟龙号”是我国首台自主设计、自主集成研制、世界上下潜最深的作业型深海载人潜水器.“蛟龙号”体积约为30 m3,空载时质量约为22 t,最大荷载240 kg.(1)“蛟龙号”空载漂浮在水面时受到的浮力为多大?(2)若“蛟龙号”某次满载时下沉是采用注水方式实现的,则至少注入多少立方米的水?(海水密度取1.0×103 kg/m3,g取10 N/kg)8.(2018·深圳)在物理实验操作考核中,水平桌面上放置底面积为100 cm2的圆柱形容器(不计容器壁厚度),内有12 cm的水(如图甲),某考生用弹簧测力计悬挂一金属圆柱体,从液面开始缓慢浸入水中,拉力F与圆柱体下表面到水面距离h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当圆柱体下表面距液面为10 cm时,系圆柱体的细线恰好松开,圆柱体沉入容器底部(水未溢出),如图丙所示.(g取10 N/kg)求:(1)圆柱体浸没在水中时所受到的浮力;(2)圆柱体的体积;(3)圆柱体沉入底部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9.(2018·滨州)图甲是一盛有水的圆柱形容器,现置于水平桌面上,容器内水深为0.3 m,容器的底面积为0.04 m2,图乙是一质量均匀的塑料球,密度为0.2×103 kg/m3,(g取10 N/kg)求:(1)容器中水的质量;(2)距容器底部0.1 m处A点液体的压强;(3)把塑料球放入该容器中,用了16 N的力恰好使其完全浸没在水中,塑料球的重力多大?10.(RJ教材8下P56T5变式)水上救援往往需要打捞沉没的货物,我们将该情景简化为如图所示的物理过程,假设物体浸没在水深h=0.5 m的容器底部(非密合),现利用弹簧测力计将物体从水中匀速提出,当物体有一半体积露出水面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3 N,当物体全部离开水面后,弹簧测力计示数为5 N,已知水的密度ρ水=1.0×103 kg/m3.取g=10 N/kg.则()A.物体在水面下上升的过程中所受浮力逐渐减小B.物体在容器底部时,受到的浮力为2 NC.物体在容器底部时,水对其底部的压强为5×104 PaD.物体的密度为1.25×103 kg/m3第11讲浮力基础得分训练1.C 2.C 3.A 4.D 5.浮力> 6.D7.7.21×1088.1 0.4 10-49.D 10.漂浮10 10-3导学提分训练例1 (1)ρ甲>ρ乙>ρ丙 (2)F 甲=F 乙>F 丙 (3)m 甲=m 乙>m 丙 (4)p 甲>p 乙>p 丙 (5)p ′甲>p ′乙>p ′丙【变式训练1】 (1)ρ甲<ρ乙<ρ丙 (2)m 甲<m 乙<m 丙 (3)m 甲<m 乙=m 丙 (4)F 甲<F 乙=F 丙 例2 3 不变 【变式训练2】 B 例3 2 0.16【变式训练3】 0.64 0.9×103例4 500 1.5 例5 D 例6 20 沉底 实验突破1①G -F 示 ②液体密度不变 ③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④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变 ⑤液体的密度 ⑥液体密度不变⑦浸没在液体的不同深度 ⑧越大 ⑨体积 ⑩密度 ⑪液体中的体积越大、液体的密度越大例7 (1)1 竖直向上 (2)0.8 (3)C 、E (4)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5)增大 无关 (6)4×1030.8×103(7)C实验突破2①G -F 示 ②普遍性 ③大 小例8 (1)3.8 (2)1.4 AD (3)排开液体的重力 (4)A (5)能 (6)溢水杯未注满水(7)2.71×103课后提分训练第1课时练1.A 2.B 3.D 4.A 5.D 6.西瓜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7.大于 变小 变小 8.30 0.75×1039.9×107不变 增大 10.0.2 20 变小11.10-40.1 0.8 12.13.①大 有关 ②0.3 ③丙、丁 ④1.2 ⑤1.2 ⑥等于14.(1)由图可知,物块未浸入水中时测力计示数为18 N ,故物块的重力为G =18 N (2)物块全部浸入水中时,测力计的示数为F =10 N 则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F 浮=G -F =18 N -10 N =8 N (3)由F 浮=ρ液gV 排得,物块的体积为:V 物=V 排=F 浮ρ水g =8 N 1.0×103 kg/m3×10 N/kg=8×10-4 m 3物块的重力为G ,质量为:m 物=G g =18 N10 N/kg=1.8 kg 则物块的密度为:ρ物=m 物V 物= 1.8 kg 8×10-4 m3=2.25×103 kg/m 3教材变式题 15.D第2课时练1.C 2.C 3.B 4.D 5.400 6.15 9 6 7.(1)“蛟龙号”空载漂浮在水面时,根据漂浮条件可知潜水器受到浮力:F 浮=G 空载=m 空载g =22×103 kg×10 N/k g =2.2×105N(2)满载下沉时潜水器排开海水的体积:V 排=V 船=30 m 3 此时F 浮′=ρ海gV 排=1.0×103 kg/m 3×10N/kg×30 m 3=3×105 N 满载总重力:G 满=m 满g =(22×103 kg +240 kg)×10 N/k g =2.224×105N 则注入水的重力:G 注水=F 浮′-G 满=3×105 N -2.224×105 N =7.76×104N 由G =mg =ρgV 可得注入水的体积:V注入=G 注入ρ水g =7.76×104 N 1.0×103 kg/m3×10 N/kg=7.76 m 38.(1)由图乙可知,圆柱体未浸入水中时弹簧测力计读数F 1=3 N ,圆柱体浸没在水中后弹簧测力计读数F 2=2 N ,由称重法可得,圆柱体浸没在水中时所受到的浮力:F 浮=F 1-F 2=3 N -2 N =1 N (2)由F 浮=ρ水gV 排得,圆柱体浸没时排开水的体积:V 排=F 浮ρ水g = 1 N 1.0×103 kg/m3×10 N/kg=1×10-4 m 3=100 cm 3因圆柱体浸没在水中,则圆柱体体积:V =V 排=100 cm 3 (3)圆柱体未浸入水中时水的体积:V 水=S 容·h =100 cm 2×12 c m =1200 cm 3 圆柱体沉入水底后,圆柱体与水的总体积:V 总=V 水+V =1200 cm 3+100 cm 3=1300 cm 3则圆柱体沉底后水的深度为:h ′=V 总S 容=1300 cm3100 cm3=13 cm =0.13 m 此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 =ρ水gh ′=1×103kg/m 3×10 N/kg×0.13 m =1.3×103Pa 9.(1)容器中水的体积:V =Sh =0.04 m 2×0.3 m =0.012 m 3由ρ=m V可得水的质量:m =ρV =1×103 kg/m 3×0.012 m 3=12 kg (2)距容器底部0.1 m 处A 点液体的压强:p =ρgh =1×103kg/m 3×10 N/kg×(0.3 m -0.1 m)=2 000 Pa (3)设塑料球的体积为V ′,塑料球放入该容器中完全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F 浮=ρ液gV 排=ρ液gV ′ 塑料球的重力:G =m ′g =ρ塑V ′g 塑料球放入该容器中,用了16 N 的力恰好使其完全浸没在水中,对塑料球分析受力有:F 浮=F+G ρ液gV ′=F +ρ塑V ′g ,即(ρ液g -ρ塑g )V ′=F 代入数据,有:(1×103 kg/m 3×10 N/k g -0.2×103kg/m 3×10 N/kg)V ′=16 N ,解得:V ′=2×10-3m 3由ρ=m V可得塑料球的质量:m 球=ρ塑V ′=0.2×103kg/m 3×2×10-3m 3=0.4 kg 塑料球的重力:G 球=m 球g =0.4 kg×10 N/k g =4 N教材变式题 10.D。
九年级物理利用浮力知识测物质的密度
![九年级物理利用浮力知识测物质的密度](https://img.taocdn.com/s3/m/f6a4b7a3680203d8ce2f2468.png)
(3)石块的密度是多少?
G
F’
F
水
九年级物理第十四章
安庆市外国语学校
胡奇林
利用弹簧测力计测物质的密度
1.器材:弹簧测力计、金属块、盛水的烧杯(细线) 2.主要步骤:
(1)用弹簧测力计称出金属块的重,记为G
(2)把金属块浸没在水里,记下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 为F’ 3 . 表达式:
ml
ml
ml
v1
v2
v3
利用量筒测物质的密度
1.器材: 量筒、水、蜡块、细铁丝 2.主要步骤: (1)在量筒中放入适量的水,记下体积为V1 (2)将蜡块放入量筒的水里,记下液面所在的刻度 为V2 (3)用细铁丝把蜡块压入水里,记下液面所在的刻 度为 V3 3.表达式:
m 1. 原 理: V
2.须解决两个问题:
①物体的质量 m
②物体的体积 V
解决质量用
①天平
②弹簧测力计 ③量筒和水
G m g
漂浮(二力平衡)
G F浮 水 gV排
解决体积用
① 量筒、水、 (加)大头针 ② 弹簧测力计、水
F浮 G F拉 V物 V排 水 g 水 g
木
V2 V1 V3 V1
水
1.器材: 量杯、水、橡皮泥 2.主要步骤: (1)在量杯中放入适量的水,记下体积为V1 (2)把橡皮泥做成船形,漂浮在量杯的水里,水面 到达的刻度为V2 刻度为 V3
3 .表达式:
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中考物理专题复习:利用浮力测密度典题欣赏:1.如图甲所示为压力式托盘秤,当把物体放在压力托盘秤盘上时指针的示数就是物体的质量。
(1)某次测量时压力式托盘秤的指针如图乙所示,示数是kg。
(2)现在要利用压力式托盘秤、水、烧杯和细线来测量一个不规则小矿石块的密度。
请你设计实验方案,写出实验步骤及测量的物理量,物理量要用规定的符号表示,实验过程烧杯中的水不能溢出。
①实验步骤和测量的物理量:。
②用已知量和测得的物理量表示出小矿石块的密度ρ=。
2.石油是我市主要的矿产资源,石油化工对实施黄蓝国家战略发挥着重要作用。
某化工企业以石油为原料,研发出一种密度比水小、强度大的复合材料,广泛应用于汽车、飞机等制造业。
为了测量这种复合材料的密度,实验室提供了如下器材:一小块形状不规则的复合材料样品、量筒、烧杯、溢水杯、弹簧测力计、细线、长钢针、适量水(所给器材数量充足).请利用所给器材,设计测量小块复合材料样品密度的实验方案。
(g和水的密度ρ水为已知量。
)(1)从上述器材中选出实验所需器材;(2)实验步骤;(3)样品密度的表达式:ρ=(用测量的物理量和已知量的符号表示);(4)这类材料广泛应用于汽车、飞机制造的优点:。
3.给你器材:刻度尺、粗细均匀的圆柱体竹筷、细金属丝(密度大于水,柔软,易变形的金属)、装有适量纯净水和浓盐水的烧杯各一个。
请你用给出的器材测出浓盐水的密度,纯净水密度已知为ρ水。
(1)写出实验步骤;(2)计算盐水的密度公式ρ盐水=(用测出的物理量及已知量表示)。
4.小张在家中自制了一个简易密度计并用它来测定盐水的密度。
实验器材有:刻度尺、圆柱形竹筷、细铅丝、烧杯、水、待测盐水。
实验步骤如下:①用刻度尺测出竹筷的长度L②竹筷的下端缠上适量的细铅丝③把自制的密度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静止后用刻度尺测出液面上竹筷的长度h1(如图所示)④把自制的密度计放入盛盐水的烧杯中,静止后用刻度尺测出液面上竹筷的长度h2根据上面的步骤回答下列问题:(1)竹筷下端缠上适量的细铅丝,主要目的是(选填“降低重心”或“增大支撑面”)使竹筷能竖直漂浮在液面。
(2)密度计是利用浮力重力的条件工作的,竹筷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竹筷下表面受到盐水的压强(均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3)被测液体的密度越大,密度计排开液体的体积(选填“越小’”或“越大”)(4)被测盐水的密度表达式:ρ盐水=(不计铅丝体积,水的密度为ρ水)5.小辉原来一直认为现在市面上正在流通的五角硬币是铜制做的,但小明不同意他的观点,理由是硬币能被磁铁吸引。
于是他们决定测量五角硬币的密度。
他们从实验室借来了:天平、砝码、量筒、烧杯,自己又准备了刻度尺、细线、水、多枚相同的五角硬币。
(不计细线质量与体积)(1)他们的做法是:用刻度尺量出硬币的直径和十枚硬币的总厚度,计算出硬币总体积,再用天平、砝码测出十枚硬币的质量,最后计算出硬币材料的密度。
你认为他们这种测量硬币材料密度的方法是否准确?请说出理由。
(2)如果你有更准确的方法,请写出主要的实验步骤。
表达式。
6.物理兴趣活动课上,老师让同学们测出一个由桃木制作的狗挂件的密度(表面经处理后不吸水),如图所示,除了此挂件,老师还提供了如下器材:一架调好的天平(无砝码)、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一个量筒、一个满足实验需求的小铁块、若干细线、一个滴灌、适量水,实验中同学们发现由于挂件较大,虽然能放入烧杯中,但无法放入量筒中。
请你利用上述器材帮助同学们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测出桃木的密度,要求:(ρ铁>ρ水>ρ木)。
(1)写出主要实验步骤及需要测量的物理量;(2)写出桃木密度的数学表达式(用已知量和测得量表示).7.张磊同学在河边捡到一精美小石块,他想知道小石块的密度,于是从学校借来烧杯、弹簧测力计、细线,再借助于水,就巧妙地测出了小石块的密度,请你写出用这些器材测量小石块密度的实验步骤,并得出和实验方案相一致的密度的表达式。
8.如图所示,小华用弹簧测力计、量筒、小石块和细线,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
a.将小石块用细线悬吊在弹簧测力计下,记下测力计示数F1。
b.读出量筒中待测液体的体积V1。
c.将小石块浸没在待测液体中,记下弹簧测力计示数F2和量筒中液面对应的刻度V2。
(1)使用弹簧测力计前,应检查指针是否指在。
(2)小石块浸没在待测液体中时,排开液体的重为G=。
(3)待测液体的密度可表示为ρ液=。
(4)小华还算出了小石块的密度,其表达式为ρ石=。
9.小明同学用弹簧测力计、烧杯、水、吸盘、滑轮、细线来测量木块(不吸水)的密度。
(1)如图甲所示,木块所受的重力为N;(2)如图乙所示,将滑轮的轴固定在吸盘的挂钩上,挤出吸盘内部的空气,吸盘在的作用下被紧紧压在烧杯底部。
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水,将木块放入水中后,用弹簧测力计将木块全部拉入水中,如图丙所示,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0.4N,不计摩擦和绳重,木块受浮力N,木块的密度为kg/m3;(3)将丙图烧杯中的水换成另一种液体,重复上述实验,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0.2N,则该液体的密度为kg/m3。
10.张华同学到正大养殖基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他帮助工作人员捡拾鸡蛋时,想知道新鲜鸡蛋的密度有多大,请你从“弹簧测力计、细盐、烧杯、水、细线、玻璃棒”中选出合适的实验器材,在不打碎鸡蛋的情况下,设计一个实验,测量新鲜鸡蛋的平均密度(ρ蛋>ρ水)。
要求:(1)写出所选实验器材:(2)写出操作步骤:(3)写出表达式。
11.如图所示,利用圆柱形水桶、水和刻度尺,设计粗略测量苹果密度的实验方案。
(1)简要写出实验步骤,用字母表示直接测量的物理量。
(2)推导出苹果密度的表达式。
12.小明想试着用自制简易密度计测量一下牛奶的密度,如图所示,他在粗细均匀的木棒一端缠绕一些金属丝(金属丝体积不计),使其能够竖直漂浮在液体中,他又找来一个足够深的盛水容器、一把刻度尺、足量的水和牛奶(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请你帮助小明利用这些器材设计一个测量牛奶密度的方案。
(1)写出主要的测量步骤及所需测量的物理量。
(2)写出牛奶密度的表达式(用已知量和测量量表示)。
13.小刚想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测量某种未知液体的密度,实验桌上还备有器材:弹簧测力计,小铁块,细线,两个烧杯,足量的水。
请你帮他完成:(1)写出实验步骤和需要测理的物理量;(2)用已知量和测量量表示未知液体密度的最终表达式。
14.小彤想利用一架天平(没有砝码),一个量筒,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一只滴管,一些水测出一些小玻璃球的密度,请你补充她的实验步骤并写出表达式。
(1)实验步骤:①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并调好横梁使其平衡;②将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分别放在天平的左右托盘上,其中一个烧杯中放若干玻璃球,另一个烧杯中用滴管缓慢加水,直至天平平衡;③;④将玻璃球放入量筒中,使其全部浸没水中,总体积记为V2。
(2)待测玻璃球密度的表达式ρ=。
15.找一空玻璃瓶,在瓶塞上开一细孔,如图所示,在瓶中注满水后用塞子塞住瓶口,这时多余的水会经过塞子上的细孔从上部溢出,从而保证瓶内的容积总是固定的。
这样的瓶子叫比重瓶(或密度瓶).用它和一架天平和水,就可以测量固体颗粒的密度,现用上述器材测量大米米粒的密度。
(1)用已调好的天平测出待测大米米粒的质量m;(2),用天平测得此时的比重瓶的总质量m1;(3)打开瓶塞,将待测的大米粒全部放入比重瓶中,盖好瓶塞,擦干比重瓶,测出放入米粒后比重瓶的总质量m2;(4)请写出计算大米密度的表达式。
(水的密度用ρ水表示)16.用量筒、细铁丝、蜡块(能够放入量筒中)、适量的水(水的密度已知,为ρ),设计实验测量蜡块的密度。
(1)请写出主要的实验步骤和直接测量的物理量符号:(2)蜡块密度的表达式:ρ蜡=。
参考答案:1.解:(1)由图乙可知,表盘的分度值为0.1kg,则示数为1.4kg;(2)①把小矿石放在托盘秤上,记下此时托盘称的示数为m1;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水,把烧杯放在托盘秤上,记下此时托盘称的示数m2;保持烧杯不动,用细线拴住小矿石块,轻轻将小矿石块浸没入烧杯的水中,小矿石块不与杯底接触,记下托盘秤的示数m3;小矿石块在水中受到了浮力的作用,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小石块也会对水有一个向下的压力的作用,故托盘秤的示数会增加,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增加的示数为排开的水的质量:m排=m3﹣m2;小矿石块的体积等于其排开的水的体积:V=V排=;则小矿石块的密度为:ρ===ρ水。
故答案为:(1)1.4;(2)①见解析;②ρ水。
2.解:(1)所需器材:一小块形状不规则的复合材料样品、烧杯、量筒、溢水杯、弹簧测力计、细线、长钢针、适量水;(2)步骤:①用细线将不规则的复合材料样品拴好,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端,测出样品禁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②溢水杯加满水,空烧杯放在溢水杯溢水口处,用长钢针把样品扎住,缓慢浸没在溢水杯的水里,溢出的水注入空烧杯中;③将空烧杯的水全部倒入量筒中,记下水的体积V。
(3)计算表达式:石块质量m=;石块密度的表达式:ρ==。
(4)复合材料的密度偏小,故在生活生产中,可以用该材料减轻飞机和汽车的质量,以提高速度、节约能源等;故答案为:(1)一小块形状不规则的复合材料样品、烧杯、弹簧测力计、细线、适量水;(2)①用细线将不规则的复合材料样品拴好,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端,测出样品禁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②溢水杯加满水,空烧杯放在溢水杯溢水口处,用长钢针把样品扎住,缓慢浸没在溢水杯的水里,溢出的水注入空烧杯中;③将空烧杯的水全部倒入量筒中,记下水的体积V。
(3);(4)密度小,可以减轻飞机和汽车的质量,以提高速度、节约能源等。
3.解:(1)实验步骤:①细金属丝缠在粗细均匀的圆柱体竹筷的底端制成密度计;②将制成的密度计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用刻度尺测出浸入水中深度L1;③将制成的密度计放入装有浓盐水液体的烧杯中,用刻度尺测出浸入浓盐水的深度L2;④计算可得浓盐水的密度为ρ盐水=ρ水。
(2)设粗细均匀的圆柱体竹筷的横截面积为S。
密度计放入水和浓盐水中时,都是处于漂浮状态,浮力相等。
所以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得:F浮=ρ水gSL1=ρ盐水gSL2,所以得ρ盐水=ρ水。
故答案为:(1)实验步骤:①细金属丝缠在粗细均匀的圆柱体竹筷的底端制成密度计;②将制成的密度计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用刻度尺测出浸入水中深度L1;③将制成的密度计放入装有浓盐水液体的烧杯中,用刻度尺测出浸入浓盐水的深度L2;④计算可得浓盐水的密度为ρ盐水=ρ水。
(2)ρ水。
4.解:(1)重心越低,稳度越大,故竹筷下端缠上适量的细铅丝,主要目的是降低重心使竹筷能竖直漂浮在液面;(2)密度计不管放入哪种液体中,都是漂浮,所以浮力等于自身的重力;故重力相同,浮力相同,所以将该自制的密度计放入水或盐水中时,都是漂浮,浮力相等,据浮力的产生原因:“浮力的大小等于浸入液体中的物体上下表面的压力差”可知,F浮=F下﹣F上=F下﹣0=p下S﹣0=p下S;由于浮力相等,所以p下相等,故竹筷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等于竹筷下表面受到盐水的压强;(3)据F浮=ρ液gV排可知,同一密度计,在不同液体中的浮力相同,液体密度越大,排开液体的体积就越小;(4)在水中时:F浮=ρ水gV排1=ρ水gs(L﹣h1);在盐水中时:F浮=ρ盐水gV排2=ρ盐水gs(L﹣h2);因为浮力相等所以:ρ水gs(L﹣h1)=ρ盐水gs(L﹣h2);即:ρ盐水=ρ水;故答案为:(1)降低重心;(2)等于;等于;(3)越小;(4)ρ水5.解:(1)小辉的这种测量密度的方法不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