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数学课程纲要修订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年级上数学课程纲要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二年级(上册)数学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数学

课程类型:义务教育课程必修内容

教材来源: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

适用年级:小学二年级

教学课时:60课时

设计时间:2016年9月

设计者:

【背景】

本课程内容涉及数学教学内容的各个领域,而且结合教学内容安排了许多体现数学文化的阅读材料、数学史实等,有助于学生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的价值。具体表现:

在数与代数领域中的学会100以内笔算加、减法和估算的方法。2.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通过学生自主探索,掌握和形成一定的运算技能。简易方程的资源呈现贴近学生的认知特点,学生经历算术思想向代数思想转变的形成过程,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空间与图形方面提供的资源,注重学生动手实践和自主探索,促使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统计与概率的方面,以学生感兴趣的生活事例为资源,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逐步形成从数学的角度进行思考问题的思维习惯。在综合与实践及“数学广角”,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能深刻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培养数学意识和提升实践能力。

五年级上册课程内容知识点散、多,难度相比以前增大不少,学习困难点比较多。在本课程的学习中,要注重对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的训练,培养踏实、勤奋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便为六年级的学习打下基础。【课程目标】

(一)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二)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

=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

意识。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会辨认锐角、钝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能辨认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三)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知道珍惜时间。

(四)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五)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通过综合与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课程内容与实施】

实施

(一)课程资源

1.义务教育教科书.二年级数学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2.课内资源:课本插图、多媒体课件、班班通资源。

3.课外资源:教师用的挂图,三角板,米尺,学生自制学具,如七巧板。观察生活

中的物体,体验较长的距离有多少米等实践活动。

(二)教/学活动

教学方式?

1.对课程中的基础知识通过课堂传授进行教学。

2.对一些抽象活难度较大的内容,可以充分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增强教学的

时效性。

3.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引导学生自己思考,并与同伴交流。

学习方式?

1.基础知识以自主学习和探究活动等形式,提高学习的兴趣。

2.应用型只是以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的方式学习。

3.实践活动与数学游戏等栏目以自学,结合实践活动进行学习。

课外拓展性练习?

1.课后练习主要是完成练习册和自编练习相结合,分基础部分和提高部分。

2.部分学生学习程度比较好,可以指导学生进行课外拓展。推荐学生自主学习符合新课程理念的辅导教材。

补充:教/学方法

1.问题驱动教学。教师创设数学情景,设置问题链,通过学生探究、课堂生成、互相交流来驱动任务完成,促使目标的达成。

2.合作学习。本期完成教师布置的一次实践操作作业,要求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指定的某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示:一般采用数学日记、手抄报、数学小论文等形式。

3.精练深析,讲练结合。主要用于练习课和复习课。

【课程评价】

程性评价和结果评价两部分组成,以百分制呈现,学期末评价总分为100分,权重如下:

1.过程性评价占30%,其中,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师评分别按3:4:3的比例计算;

2.达标测试性评价占70%,其中,单元过关测试、期中测、试期末测试分别按

2:3:5的比例进行计算。

最后两项得分相加得出总分,把总分在100—85分、84—70分、69—60分、60分以下者的综合评价依次定为A、B、C、D四个等级

过程性评价(30%)=课堂评价(10%)+作业评价(10%)+单元检测(10%),结果评价以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成绩(70%)计入。

若最终成绩在60分以下,须按学校规定在针对性复习之后补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