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考研管理类联考之逻辑题备考方法及答题技巧整理
管理类联考逻辑解题三大技巧

管理类联考逻辑解题三大技巧管理类联考逻辑试题,除了每道试题有其具体的解题方法外,还有其共同的、一般的解题方式。
所谓一般的解题技巧,主要是就解题的程序和步骤而言的。
当然,这种解题的程序和步骤只具有相对的意义,既不是固定不变的,也不能简单地套用在各种类型的试题上。
但了解一下解题的大致程序和步骤,可以使备考会计专业硕士的考生少走弯路,减少失误,尽可能地按照试题的要求,给出正确的答案。
管理类联考逻辑试题在结构上可以分成三个部分:题干、问题和选项。
题干是MPAcc试题的基础,在通常情况下,它是一个陈述、议论、论证,有时则干脆就是一个观点、论断,偶尔还表现为一段对话,在题干的基础上产生问题,问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提出。
根据题干和问题,给出供会计硕士考生选择的五个选项,其中有并且只有一个选项是成立的。
1.管理类联考逻辑审清题干的内容和意义如果题干是一个陈述,那么它表明了哪些事实,涉及哪些因素;如果题干是一个论证,那么何为其论题、结论,何为其论据、前提和条件,前提和结论、论据和论题又是如何联系的等等,这些都是必须弄清楚的。
有的试题的答案就明显地存在于题干之中,只要题干的意思明确了。
2.管理类联考逻辑抓题干要点快速阅读在管理类联考逻辑考试中,解题的时间是有限的,同时有的试题的题干又比较长,这就需要考生具有快速阅读的能力。
所谓快速阅读,就是略去题干中的枝节性的、帮助性的、修饰性的因而是无关紧要的内容,用最短的时间抓住题干的要点。
例如,上面这道题的题干,其要点就是关于下岗职工的有关规定,其他的文字都是无关是紧要的。
具备了快速阅读的能力,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和把握题意,就可以为选择答案留下较为宽裕的时间,就可以提高正确答案的命中率。
要做到快速阅读,首先要能够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语句。
所谓关键语句,就是概括地表示题干的观点、意见、论断的语句。
这样的关键语句,通常出现在题干的开首或结尾。
3.管理类联考逻辑抓住题干关键语词要做到快速阅读,就要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语词。
2018年管理类综合能力联考逻辑真题详解

2018年管理类综合能力联考逻辑真题详解王忠义26、人民既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既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观照人民的生活、命运、情感,表达人民的心愿、心情、心声,我们的作品才会在人民中传之久远。
(A)只有不离开人民,文艺才不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
(B)历史的创造者都不是历史的“剧中人”。
(C)历史的创造者都是历史的见证者。
(D)历史的“剧中人”都是历史的“剧作者”。
(E)我们的作品只要表达人民的心愿、心情、心声,就会有人民中传之久远。
解析:题干相当于“如果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华……”,根据口诀“无后必无前”可知“不会变成无根的浮华——》不离开人民”。
正确答案:A27、盛夏时节的某一天,某市早报刊载了由该市专业气象台提供的全国部分城市当天天气预报,择其内容列表如下:(A)由于所列城市盛夏天气变化频繁,所以上面所列的9类天气一定就是所有的天气类型(B)由于所列城市并非我国的所有城市,所以上面所列的9类天气一定不是所有的天气类型(C)由于所列城市的同一天不一定展示所有的天气类型,所以上面所列的9类天气可能不是所有的天气类型(D)由于所列城市在同一天可能展示所有的天气类型,所以上面所列的9类天气一定是所有的天气类型(E)由于所列城市分处我国的东南西北中,所以上面所列的9类天气就是所有的天气类型解析:题干中列出了许多城市对应的天气情况,这几座城市的天气情况能代表全世界所有的天气情况吗?正确答案:C28、现在许多人很少在深夜11点以前安然入睡,他们未必都在熬夜用功,大多是在玩手机或看电视,其结果就是晚睡,第二天就会头晕脑涨、哈欠连天,不少人常常对此感到后悔,但一到晚上他们多半还会这么做,有专家就此指出,人们似乎大晚睡中得到了快乐,但这种快乐其实隐藏着某种烦恼。
以上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付上述专家的结论?(A)晨昏交替,生活周而复始,安然入睡是对当天生活的满足和对明天生活的期待。
2018考研逻辑备考贴士

2018考研逻辑备考贴士感谢凯程郑老师对本文做出的重要贡献2018的管理类和经济类的专硕考生都得和往届的考生一样要面对一门很特别的考试,这就是逻辑考试。
逻辑其实是一个很奇葩的科目,说不懂吧,每一个考生都称得上是实践层面的逻辑专家,可说是逻辑专家的话,很多考生又不知道这是个啥科目,而且有的考生会觉得逻辑试题很容易,但更多的考生会觉得逻辑题好难。
因为很多考生的逻辑是个零基础,再加之觉得难,所以相当一部分考生在年前或年后不久就开始了逻辑备考。
从零开始备考的考生初识逻辑时通常遇到的第一个概念就是“思维的逻辑形式”这一概念,有的也把它称为思维的形式结构,它其实是逻辑的核心概念,作为核心概念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能不能理解它或者能不能把握住直接关系到能不能清楚做逻辑题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
思维的逻辑形式就是思维的具体内容联结的方式,它由逻辑常项和逻辑变项两部分构成,逻辑常项就是同类型的结构中保持不变的那个部分,而逻辑变项则是同类型的结构中可代入不同内容的即可以变化的那部分,两者中,逻辑常项决定了逻辑形式的特征,由此也决定了这种结构所表达的思维具有的逻辑特征,因此,我们在做逻辑题时,首先就要把握题干的整体的逻辑结构,尤其要抓住它的逻辑常项,这样才能看清楚题干的逻辑关系或才能分析它的推导过程,唯有这样也才能快速准确的找到正确选项。
下面我们可以看看具体的案例:我不在犯罪现场。
如果我在,那么,我没有犯罪。
如果我犯了罪,那么,一定是我神志不清。
以下哪项与上述论证最相似?(A)我只吃鸡或鱼或鸭。
如果我没吃鸡,那么,一定吃鱼或鸭。
如果我没吃鸭,那么,一定吃鱼。
(B)我从不说谎,如果我说了谎,那么,一定是被迫的,如果我被迫说了谎,那么,责任不在我。
(C)我没借你的书。
如果我借了,我不会把书弄破。
如果我把书弄破了,那是我不小心。
(D)她每天按时完成作业。
如果她没完成作业,那么,她不会睡觉。
如果她睡觉了,那一定是她完成了作业。
2018年考研大纲发布前后管综逻辑怎么复习

2018年考研大纲发布前后管综逻辑怎么复习店铺考研网为大家提供2018年考研大纲发布前后管综逻辑怎么复习,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2018年考研大纲发布前后管综逻辑怎么复习下面就大纲发布之前至大纲发布后的这段时间,各位考生如何备考,提出如下建议:第一,审视自己的时间分配。
考研是一场持久战,同学从春季甚至更早就开始进行备考,辛苦熬过了炎炎夏日,进入到八月份,离考试时间越近越觉得时间紧张。
这个时候不如稍作停息,把从开始备考到现在备考过程回顾一下,看看自己在时间利用上是不是充分合理,自己的学习效率如何。
了解自己的情况后,减少之前自己时间的不必要支出,然后把时间分配与自己的知识框架结合起来,复习哪些内容安排在什么时间,需要花费多尝试时间,再去自己做一个规划,为每个任务设置时限。
再者,也要注意休息,劳逸结合,把身体和心态调整到最佳状态,才能打好这场持久战。
第二,这一阶段在逻辑备考方面,也建议回过头把之前的所学的内容进行查漏补缺,完善知识体系,把做过的题做透,再去涉猎新知识和新试题。
因为管理类综合能力考试中逻辑大纲对学生的总要求是,主要考察考生对各种信息的理解、分析、判断和综合,以及相应的推理,论证、比较、评价等逻辑思维能力,这种思维能力的培养靠得不是纯感觉,也不是题海战术,而是在平时学知识、做题的时候,不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为什么“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管理类考试逻辑部分,考察30道选择题,每道题五个选项,翻开自己复习过的内容,不仅要在宏观上知识体系有一个把握,还要明确每个考点内在的联系性。
重要的是,在面对一道试题的时候,在平时做题中要明白,这道题属于什么题型,考察是哪个知识点,一个还是多个知识点,去搜索脑海里掌握的基本知识和解题思路,然后具体去分析每个选项,得出正确答案的同时,去分析别的选项为什么不选,错误选项的设置思路是什么,把做过的每道题都分析透彻。
坚持这样去学逻辑,你就会发现,即便题干千变万化,你也能把题干想要硕的内容和基本考点把握到位,并且那些错误选项和纠结项的设置思路是复习做题时已经分析总结过的。
2018管理类联考逻辑知识点整理

逻辑知识点整理一、 矛盾1.简单判断:性质:肯定(是)、否定(不是);范围:全称(所有、都不是)、特称(有些、某些、不都是)、单称;程度:必然、可能、现实(既没有“可能”也没有“必然”);“都”代表全称,不代表必然;A喜欢B ≠ A不喜欢非B (信任、选择、给…写信 等词同理)2.矛盾:含义:两个判断既不能同真也不能同假无其他条件下:简单命题的矛盾是简单命题,复合命题的矛盾是复合命题3.否定和等价转换:不可能 所有鸟都 是 会飞的 = 必然 有些鸟 不是 会飞的所有鸟 不可能都 是 会飞的 = 有些鸟 必然 不是 会飞的所有鸟 可能 不都 是 会飞的 = 有些鸟 可能 不是 会飞的所有鸟都 不可能 是 会飞的 = 所有鸟都 必然 不是 会飞的所有鸟都 会飞 是 不可能的 = 有些鸟 不会飞 是 必然的“不可能都”、“可能不都”和“都不可能”要区别清楚“不可能都”=有些必然不是“可能不都”=有些可能不是“都不可能”=所有必然不是二、 推导1.简单推导:1.1全称T → 单称T → 特称T所有金属都是导电的 → 金属铜是导电的 → 有些金属是导电的1.2必然T → 现实T → 可能T明天必然下雨 → 明天下雨 → 明天可能下雨2.扩展推导:周延:主项或谓项范围是全部2.1 双重否定与肯定等价:所有金属都导电 = 所有金属都不是不导电的2.2 主谓项的位置可以颠倒:所有A是B = 有些B是A所有A不是B = 所有B不是A所有A是B = 所有A不是非B = 所有非B不是A3.三段论推导:3.1性质规则:同性质可推前提:肯定+肯定 → 结论:肯定前提:肯定+否定 → 结论:否定前提:否定+否定 → 结论:无3.2范围规则:大范围推小范围,有中项中项至少要周延一次结论中周延的概念,前提中此概念必须周延前提:特称+特称 → 结论:无 —— 两特无解这个班有些学生是女学生,有些女学生学习德语。
—— 两特无解这个班一半以上学生是女学生,这个班60%学生学习德语。
2018考研:管理类联考逻辑备考四大技巧

2018考研:管理类联考逻辑备考四大技巧考研专硕管理类联考逻辑复习需要不断积累,需要把握做题的效率,准备2018考研考试,你开始了吗?文都网校考研频道为您整理管理类联考逻辑备考四大技巧,供大家参考,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做题效率与题海战术一般而言,做题量越多,吸收的效果和反映的速度会更快一些,但是MBA考试作为在职的一种考试,大部分同学都是挤业余的时间来学习,不会有太多的精力来投入,因此逻辑这一科目不太适合用题海战术应对。
逻辑所占分值也是最少的,对逻辑的要求大概只需要贡献三十多分就足够用了,所以针对这样一个目标以及三个截然不同的子科目,它的应对方式不同,总体而言不太需要使用题海战术。
这三个科目考察的要点和方式不太一样,所以准备的时候应对方式也不同。
第一部分计算题,演变到今天有两极分化的趋势,特别简单的计算题我们不依赖于任何理论基础,完全凭我们日常生活的语感或对话经验就可以应对。
但是计算题里另外一部分难的题没有公式,凭语感是很难做出来的,确实需要依赖一些理论知识的基础,这部分理论知识就现在时间点而言可能并不是所有同学都能够熟练地掌握,所以这部分是因人而异的,我们应该针对这一部分计算题把它可能常考的计算类型了解的清楚一些,然后简单的部分用公式快速解决掉,不需要的用公式,相对复杂的那一部分因人而异,在这个阶段可以适当忽略掉。
针对批判性思维这一部分因为没有公式,总体是对独立思维精神的考察,所以这一部分确实需要多做一些题但是远没有到题海的地步,2000年以后的题目和现在比较贴近,10年以后最贴近,从2000年以后来做批判性思维的话一共只有600道,600道题平均分到60天来做的话只需要每天做很少的一部分题目。
逻辑题短期突击不是特别有效,建议大家批判性思维这部分是应该多做一些的,仅限于2000年以后的真题,保持一定的温度,比每天突击做很多效果要好的多。
最后一部分智力测验的题目更不需要做题海,这部分题考得并不是很多,里面有更严重的两级分化,里面有两三道是明显的陷阱,所谓陷阱就是看似可以做一下,但是一旦要做的话必然要消耗掉五到十分钟,瞬息就过去了,陷入里边注定是做不出来的。
MBA联考—逻辑快速解题技巧

M B A联考—逻辑快速解题技巧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管理类联考—逻辑快速解题技巧l逻辑解题总原则:1.最快选出最优项,为数学与语文节省时间。
2.学会放弃1—2道题。
每年真题都会有几道比较耗时的题。
对于这类题,除非备考时做过同类题,否则凭感觉走就行。
第一讲:在公式A→B(如是‘只有B,才A’,要先变换为‘如果A,则B’)条件下,优先考虑:1.肯定错误的(削弱)A→~B2.肯定正确的(加强)~B→~A3.加上B→A,有A←→B4.加上~A→B,一定有B成立5.其他形式,如~A→B,~A→~B等,仍然符合逻辑。
技巧:考题中如果可以刻画公式A→B,我们就应从此打开思路,因为这是考点。
l最好刻画时,A与~A 分别对应“肯定”与“否定”项,并且简单表达即可。
OK,看例题。
(红色的地方需要您看完此讲后练就‘做题意识’的关键,真正考逻辑时需要的就是这种意识。
)例1.全国运动会举行女子5000米比赛,辽宁、山东、河北各派了三名运动员参加。
比赛前,四名体育爱好者在一起预测比赛结果。
甲说:"辽宁队训练就是有一套,这次的前三名非他们莫属。
"乙说:"今年与去年可不同了,金银铜牌辽宁队顶多拿一个。
"丙说:"据我估计,山东队或者河北队会拿牌的。
"丁说:"第一名如果不是辽宁队的,就该是山东队的了。
"比赛结束后,发现以上四人只有一人言中。
以下哪项最可能是该项比赛的结果?A.第一名辽宁队,第二名辽宁队,第三名辽宁队。
B.第一名辽宁队,第二名河北队,第三名山东队。
C.第一名山东队,第二名辽宁队,第三名河北队。
D.第一名河北队,第二名辽宁队,第三名辽宁队。
E.第一名河北队,第二名辽宁队,第三名山东队。
[分析]刻画丁说的:~辽→山,如果错,则有~辽∩~山,那第一名就是河北,排除A、B、C,并肯定丙对,由乙错,故选D。
2018年MBA管理类联考之逻辑知识点归纳-推荐word版 (3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MBA管理类联考之逻辑知识点归纳联言命题联言命题是断定几种事物情况同时为真的复合命题,标准形式是“p并且q”(记为p∧q)。
p、q称为联言肢。
在考试的语言中,表述联言的联结词最丰富,如“不仅p而且q”,“虽然p,但是q”等等。
具体而言,常见的考试语言的以下三种情况,其逻辑含义实质都是联言关系,应于充分重视。
1.表示转折的。
如,他非常有钱,可是他过得并不幸福。
2.表示递进的。
如,中国队不仅进入了世界杯,而且还打进了四强。
3.表示并列的。
如,他和我一样都是工程师,你也是工程师。
联言命题的逻辑涵义是联言肢都真,联言命题才真,因此联言命题的关系包括:联言命题与联言肢命题的关系;联言命题的否定。
选言命题选言命题是断定几种事物情况至少有一种存在的复合命题。
在汉语的表达中,选言命题分为相容选言和不相容选言命题两种。
相容选言命题的标准形式是“p或者q”(记为p∨q);相容选言命题为真时,选言肢至少有一真,也可以都真。
(这就是相容的含义)。
也就是说,相容选言判断只有在选言肢都假的情况下才假,在其余情况下都是真的。
不相容选言判断的标准形式是“要么p,要么q”,断定选言肢中有且只有一个是真的。
也就是说,不相容选言判断在选言肢不能同真。
两种选言命题也涉及到选言命题和选言肢命题的关系以及选言命题否定的涵义。
复合命题1.联言命题:断定几种事物情况同时存在的命题。
例如:“鲁迅是文学家并且是思想家”。
联言命题的一般公式是:“p并且q”或者记为“pùq”。
真假情况:p和q同时为真时pùq为真,其余情况都为假。
2.相容选言命题:断定几个可能的事物情况中至少有一个存在并且可以同时存在的命题。
例如:“他是共产党员或者是劳动模范。
”相容选言命题的一般公式是:“p或者q”或者记为“púq”。
2018Mpacc逻辑高分冲击攻略

2018Mpacc逻辑高分冲击攻略管理类联考是全国统考统一命题,下面凯程刘老师为大家简单介绍2018年考研管理类联考逻辑高分冲击攻略,一起来看看吧。
各位考生总觉得管理类联考逻辑是应试过程中的痛点,有的同学花了大量的时间,做了大量的题目,几乎将市面上的逻辑题目全部做过了,考试结果却不如人意。
凯程考研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结合了考试中考的较不错的同学的方法,总结如下经验。
一、入门,掌握必备基础知识很重要春季是考生开始备考的时期,这一时期,有些同学直接找来题集开如刷题,在没有任何理论基础及准备的前提下,这种盲目刷题的方法是不可取的。
不可否认,个别擅于总结的同学可借助于此方法取得不错的成绩,但这些年来,大部分采取此方法的同学最终的成绩不太理想,原因在于在没有总结,或自己不擅于总结。
这一阶段重点应重视基础必备知识点的准备,大纲对逻辑必备内容做了总结。
各位同学一定要按照大纲的要求将各知识点学习到位,结合知识点,做少量题目,以达到巩固基础知识的目的。
做到入门,形成知识树,在此基础上熟悉各种题型及解题方法。
这一阶段要避免购买不同种类的逻辑书,要从一而终,以免打乱思路。
二、进化,在理论基础上的实战理论与实战不可脱节,实战指的是题型与各题型的各种解题方法。
理论与实际题目相结合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
知识点会但方法不对不能解决问题,只会方法但不知方法从理论中来,也不能有效解决问题。
因此在暑期阶段各位考生要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选择质量高的书目解决问题,这一阶段重点应放在论证题目的解决上,做到多思考多反思,反复揣摩每一个问题,掌握题目背后的知识点与方法。
尤其是针对错误题目,反复练习,多做类型化的题目,此阶段切忌浮躁,有问题要多和同学交流,和授课老师交流。
此阶段推用书《管理类联考历年真题分类解析》三、精通,练真题,把握时间在前两个阶段的基础上,对于一般性题目,大多数同学已能够解决,但注意此阶段一定要整套的练习真题,因为做真题是检验知识点与方法是否完备的有效途径,此阶段错题不可怕,错了是发现知识储备的不足。
mba逻辑应试技巧,这些实用方法不容错过

mba逻辑应试技巧,这些实用方法不容错过要在逻辑考试中取得高分,有三个因素起作用:首先是天生的逻辑能力,这是基础;其次是高效的复习方法,这是个关键;最后就是优良的应试技巧,这才干使所有的能力得到最好的体现。
下面,结合临场考试,提供一些有效的细节,希望能帮到大家。
(1)做逻辑题时,头脑就象有张白纸,没有个人主观的预设,完全只依据题意推导,每看一题就象在一张白纸上合计这个问题,做完后这题马上消失,马上进入下题。
(2)在考试中万一碰了个钉子,碰到了点麻烦,怎么办?我建议对这道题先放过去,但用三角号作好标记!(空下来没做的一定要做标记)(3)时间不够用了怎么办?分别对待。
不到差一分钟的时候,不随便乱猜乱划。
差5分钟,还有10道题,挑短的题、自己熟悉的背景知识的题做,争取拿一分是一分。
(4)由于考试时间比较紧张,一般不要寄希望于有回头复查的机会。
所以做逻辑时千万要看清题意,力求一遍做对,碰到各别合计不太清楚的题,也要凭感觉作出选择,不过做完后对不把握的题要做个标记,如果真有时间,可以回来复查。
(5)逻辑考试一方面不要太紧张,切忌手忙脚乱;另一方面要坚持适度的紧张,要随时写、划,一刻也不闲着。
(6)在排除法不复杂的状况下,尽可能大程度地使用排除法(排除法是让人感到最放心的方法),首先上来就先划掉绝对不可能项。
(7)可以把选项和题干结合起来看比较好。
因为,从题干中往往可以推推出很多正确的结论,所以一定要注意选项中哪些有哪些没有。
(8)训练自己养成只检查一遍的习惯。
不要过多地反复推敲,不要把一个题目的选择答案改来改去。
(9)关于日常对话式的论辩题干,要分外当心,注意其中的语气和标点符号。
(10)在逻辑考注意的是逻辑试题论证方式是否严密,是否合乎逻辑,而不要在乎试题本身观点是否正确。
例如:地球上一切事物都是生物,长城是地球上的事物,所以,长城是生物。
三段论正确。
大前提有误。
2018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管综逻辑之综合推理如何解

2018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管综逻辑之综合推理如何解?为了更全面的帮助2018年的考生们复习联考综合逻辑备考工作,中公考研为考生们整理了2018考研管综逻辑:综合推理如何解?,希望考生们能够认真复习。
详细公式汇总如下:综合推理是指综合使用演绎推理中的多个规则,将多个人物对象与多个属性特征匹配、排序、组队的一种推理。
考察对信息进行辨识与处理的综合思维能力。
综合推理类题目的解题难度相对比较大,接下来我们来整理一下这类题目的解题技巧。
综合推理类题目有如下特征,首先,信息量很大,并且多条线索的信息互相交错混杂;其次,一般需要综合使用表格法、排除法、代入法、最大信息法、假设法等;最后,推理耗费的时间一般较长,解题的时间显得尤其紧张,但是方法相对固定,万变不离其宗。
因此,熟悉典型的分析思路与方法可以大大提高解题速度,并且提高解题准确性。
对于一些相对简单的题目,只要结合选项进行排除即可得到答案。
例如:【例1】李浩、王鸣和张翔是同班同学,住在同一宿舍。
其中,一个是湖南人,一个是重庆人,一个是辽宁人。
李浩和重庆人不同岁,张翔的年龄比辽宁人小,重庆人比王鸣年龄大。
根据题干所述,可以推出以下哪项结论?()。
A.李浩是湖南人,王鸣是重庆人,张翔是辽宁人B.李浩是重庆人,王鸣是湖南人,张翔是辽宁人C.李浩是重庆人,王鸣是辽宁人,张翔是湖南人D.李浩是辽宁人,王鸣是湖南人,张翔是重庆人E . 李浩是辽宁人,王鸣是重庆人,张翔是湖南人除排除法,连线法也是常用的方法,一般情况下,如果题目中出现的是两重信息,运用连线法快速有效,例如:【例2】在某公司的招聘会上,公司行政部门、人力资源部和办公室拟各招聘一名工作人员,来自中文系、历史系和哲学系的三名毕业生前来应聘这三个不同的职位。
应聘信息显示,历史系毕业生比应聘办公室的年龄大,哲学系毕业生和应聘人力资源部的着装颜色相近,应聘人力资源部的比中文系毕业生年龄小。
根据以上陈述,可以得出以下哪项?(A)哲学系毕业生比历史系毕业生年龄大。
【新祥旭考研】2018MPA备考 逻辑复习攻略

【新祥旭考研】2018MPA备考逻辑复习攻略联考逻辑建议:1.不要大量刷题。
再次强调,刷题仅仅是为了提升速度,如果知识点还没有掌握的,那么刷题就是在练字,有时候练字都没有练出来。
2.注重知识、点归纳。
逻辑和数学不同,逻辑的知识点非常稀少,主要集中在形式逻辑部分,对于论证逻辑和综合推理来说主要是一种逻辑的感觉,但是稀少归稀少还是有知识点的,所以就需要考生对其进行总结和归纳。
3.寻找真题规律。
逻辑由于其知识点的稀少,因此其真题规律性比数学还要强。
甚至每套卷上的试题都能在早年中找到类似的试题。
笔者看去年逻辑真题答案的时候,就将2017年真题与早年真题进行了匹配,找出了其重复性的真题。
4.逻辑四大类错误。
逻辑题做错只有四种类型,第一种知识点没有掌握好;第二种粗心问题;第三种思路问题;第四种盲区问题。
至于如何解决,由于大家很多尚未接触联考逻辑,现在暂时无法讲解,日后我可以为大家进行分享。
5.摆平逻辑心态。
与数学相同,各位并不是追求满分,而是要追求考上,不需要每题都对,要关注自己会做的题,把能拿到手的分拿到手,遇到难题先行跳过。
逻辑的区分度有两个,一个是正确率,一个是时间,因此考生在考场上要摆平逻辑的心态。
6.逻辑按照做题方法可以分为三类:形式逻辑、论证逻辑和综合推理。
对于形式逻辑,其本质是将语言形式化,抽象出某一个词,用来代表整个句子(判断),然后运用形式逻辑的知识(公式),进行演绎推理。
因此形式逻辑想要做好,需要有两大能力,第一是抽象词汇的能力;第二是知识点的熟练程度。
对于论证逻辑,其本质有点类似议论文,对某一个论证进行加强或者削弱,由于每个人的思路不同,因此对选项的看法就有可能会不一致。
因此,论证逻辑想要做好,需要考生做到思路与命题人一致或者将论证逻辑变成公式化的推理(具体做法在下文阐述)。
对于综合推理,基本每个人都有过接触,有点像根据线索查找凶手,重点在于突破口的寻找以及推理速度的提升。
7.逻辑不需要复习太早。
管综逻辑题解题技巧

管综逻辑题解题技巧
解题技巧:
1. 理解题目要求: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目所述的事物或情景,确定需要解决的问题。
2. 分析问题结构:将问题拆解成具体的小问题,明确问题的核心要点。
3. 运用逻辑推理:使用逻辑规则和推理方法进行分析和推导,找到问题的解答。
4. 做好分类整理:将问题的信息进行分类整理,便于理清思路和分析解题。
5. 利用排除法:如果答案有多个选项,采用排除法排除明显错误的选项,缩小答案的范围。
6. 增强逻辑推理能力:加强对逻辑规律的学习和掌握,提高逻辑推理能力。
7. 多做练习题:通过大量的练习题进行训练,掌握解题技巧和方法。
2018年考研联考逻辑之论说文审题及答题技巧总结

2018年考研联考逻辑之论说文审题及答题技巧总结第一篇:2018年考研联考逻辑之论说文审题及答题技巧总结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2018年考研联考逻辑之论说文审题及答题技巧总结论说文的考试形式有两种:命题作文、基于文字材料的自由命题作文。
要求考生在准确、全面地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对命题或材料所给观点进行分析,表明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论证。
论说文最重要的就是审题立意和谋篇布局审题立意希望大家在动笔之前一定把原文至少读3遍,结合着下面给出的文章结构,想好从哪方面来写。
一定要胸有成竹了再动笔。
谋篇布局这个毕竟是应试作文,而且时间要求非常紧张,容不得你慢慢构思、布局。
如果你不是写作高手,请尽量在如下结构中选一样。
其实,论说文,要把一个问题阐述清楚,总是逃不过“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这几个问题。
论说文,要把文章写长、写得有深度,重要的还需要论据和故事故事怎么讲?古今中外,为我所用人物出名,事件共知适当改写,自圆其说夹叙夹议,就事论理论据如何用?1.事例引申逐步深化例1:美国著名的女作家海伦凯勒自由因病聋盲,但她在教育家安妮索丽凡梅西的指导下,想对自己不公的命运之神发起了挑战。
海伦承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压力,生活在一个限于手触的范围里。
可她却凭着自己顽强的毅力,在黑暗中寻找光明,成为一名令世人称奇的伟大作家。
海伦为自己的生命奏响了辉煌的乐章,她那勇于挑战不幸命运的精神也为人们所赞扬。
是啊,唯有不对厄运臣服,奋起反击,才可成为自己命运的真正主宰,不为逆境所左右。
2.一例多用灵活加工例2:面对挫折在巨大的不幸面前,曹雪芹注满腔心血于《红楼梦》,写出了这本传世不朽的经典;在巨大的挫折面前,奥斯特洛夫斯基用手摸索着,完成了伟大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面对挫折,他们选择了勇敢、选择了坚毅,也就选择了成功。
当海伦凯勒在黑暗中、在无声的世界里学会了写字,学会了生活,用她充满爱的心写成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时,你怎能不为她由衷地感动?当司马迁受刑后在监牢中面对四壁写出了传世巨著《史记》时,你怎能不为他心生感叹?挫折不是失败的理由,只有在大风大浪中依然扬帆勇往直前,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
逻辑考试 技巧

逻辑考试技巧
逻辑考试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以下是一些建议:
1.仔细阅读题干:在开始答题之前,确保你已经完全理解了题目的要求和背景信息。
如果有不明白的地方,不要犹豫,重新读一遍或者询问考官。
2.识别关键词:题目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关键词或者短语,它们可能会提供重要的线索。
例如,“所有”、“一些”、“没有”等词语。
3.划掉无关信息:题目中可能会出现一些无关紧要的信息,例如背景信息或者一些明显的错误信息。
你可以先划掉这些信息,以避免干扰你的思考。
4.逐步分析选项:对于每个选项,尝试单独考虑它的正确性或者错误性。
不要急于跳到下一个选项,也不要同时考虑所有选项。
5.使用排除法:如果某些选项明显是错误的,可以先划掉它们。
这可以帮助你缩小答案范围,提高正确率。
6.注意细节:在回答问题时,要注意细节和准确性。
例如,如果题目询问的是“哪个选项是正确的”,那么你需要确保你选择的选项是“正确”的,而不是“可能”正确的。
7.时间管理:如果你遇到一道难题,不要花费太多时间。
可以先标记下来,等到做完其他题目之后再回来处理。
同时,也要注意合理分配时间,不要在某一道题目上花费过多时间。
8.复查答案:在完成所有题目之后,一定要花时间复查你的答案。
确保你选择的答案与题目的要求相符,并且没有犯低级的错误。
2018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管理类联考逻辑备考

2018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管理类联考逻辑备考—模态命题分析管理类联考是全国统考,统一命题,下面中公考研小编为大家简单介绍2018考研管理类联考逻辑备考—模态命题分析,一起来看看吧。
对于备战2018考研管理类的同学们来说,不管是MPAcc,还是MBA,模态命题这个知识点尽管分值所占比重不高,但这类题目一旦出现,要保障能够拿到分数,并且要利用最短的时间找出答案,这样的训练对于考试来说才是最高效的。
模态命题的含义所谓模态命题,广义地是指一切包含有模态词(如“可能”、“必然”、“必须”、“允许”、“禁止”等等的命题。
)而通常我们所用的是狭义的模态词,主要是指包含有“可能”和“必然”这类的模态词。
因此,我们就可以给模态命题下这样一个定义,即模态命题是反映事物可能性或必然性的命题。
例如,(1)我可能参加了一场假的考试。
(2)校企联合培养人才必然是未来的趋势。
这些都是模态命题,前者反映了参加了一场假的考试的可能性,后者反映了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必然性。
模态命题可以是简单命题,也可以是复合命题。
例如,(1)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入门是可能的,精通也是可能的。
(2)理论研究一旦获得重大突破,就会给生产和技术带来巨大的飞跃,这是必然的。
上面两个例子就是复合命题的模态命题。
前者反映了在学习科学技术的过程中,“入门”和“精通”两种可能性的同时存在,后者反映了“理论研究获得重大突破”与“生产和技术带来巨大的飞跃”之间充分条件关系的必然存在。
这就是两个复合的模态命题。
根据模态词和联项的不同,模态命题可以分为“必然是”、“必然不是”、“可能是”、“可能不是”这四种基本的形式。
我们在考试的时候主要是考查这四种命题之间的真假关系。
而它们之间的真假关系可以参照对于直言命题的逻辑方针,具体关系为下图:而命题人在命题的时候,往往会从两个角度去设置,一是考查模态命题的矛盾命题,一是考查模态命题的等价命题。
而从考虑频率来看,命题人更喜欢考等价命题。
管理类联考逻辑快速解题技巧

管理类联考逻辑快速解题技巧摘要:一、引言二、逻辑快速解题技巧概述1.寻找关键词和线索2.掌握逻辑关系3.运用排除法三、具体解题技巧详解1.题型一:加强型题目1) 识别加强关系2) 分析选项加强程度2.题型二:削弱型题目1) 识别削弱关系2) 分析选项削弱程度3.题型三:评价型题目1) 理解评价标准2) 分析选项符合程度4.题型四:解释型题目1) 确定解释目标2) 分析选项解释合理性四、总结与建议正文:一、引言在管理类联考中,逻辑题占据了重要地位。
为了帮助大家提高解题速度和正确率,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逻辑快速解题技巧。
通过掌握这些技巧,大家在面对逻辑题目时能更加游刃有余,提高考试整体表现。
二、逻辑快速解题技巧概述1.寻找关键词和线索阅读题目时,注意找出关键词,这将有助于理解题意。
同时,关注题目中的线索,如转折、因果等,这有助于解题。
2.掌握逻辑关系了解逻辑题中常见的逻辑关系,如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分必要条件等,这将有助于分析选项。
3.运用排除法在分析选项时,可以先排除明显错误的选项,再从剩余选项中寻找正确答案。
三、具体解题技巧详解1.题型一:加强型题目(1)识别加强关系:加强型题目要求找出能够加强论点的选项。
加强关系包括因果加强、同向加强等。
(2)分析选项加强程度:比较选项的加强程度,选出最强加强关系的选项。
2.题型二:削弱型题目(1)识别削弱关系:削弱型题目要求找出能够削弱论点的选项。
削弱关系包括因果削弱、反向削弱等。
(2)分析选项削弱程度:比较选项的削弱程度,选出最强削弱关系的选项。
3.题型三:评价型题目(1)理解评价标准:评价型题目要求根据给定的评价标准进行分析。
首先要明确评价标准,如优劣、高低等。
(2)分析选项符合程度:根据评价标准,分析选项是否符合要求,选出最符合评价标准的选项。
4.题型四:解释型题目(1)确定解释目标:解释型题目要求解释某一现象或事实。
首先要明确解释目标,以便寻找解释原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考研管理类联考之逻辑题备考方
法及答题技巧整理
凯程考研建议考生们对于管理类联考逻辑题,不仅要掌握相关推理知识,还要学会解题规律,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管理类联考里面纲领综合能力考试中的逻辑推理部分主要考查考生对种种信息的理解、剖析和综合,以及相应的判断、推理、论证等逻辑思维能力,不考查逻辑学的专业知识。
试题题材涉及自然、社会和人文等各个领域,但不考查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
但是要学好逻辑课程,掌握必要的逻辑推理知识还是比较重要的,对于成绩的提升会有帮助。
所以必要的逻辑规律大家一定要掌握。
这里所说的规律,是指逻辑的基本规律。
逻辑的基本规律,是从不同的角度保证人们的思维具有确定性。
遵守逻辑规律,是人们正确思维的必要条件,即遵守了逻辑规律,不能完全保证人们的思维就是正确的,但违背了逻辑规律,人们的思维就一定是不正确的。
正是由于逻辑规律制约着所有的思维形式,所以在联考逻辑考试中就总有涉及逻辑规律的试题。
这种类型试题的显着的特征是在题干中出现这样的条件:
几句话中只有一句(或二句)是真的。
几个预测中只有一个(或二个)是假的。
逻辑考试中逻辑规律的运用是极其普遍的,我们先看一道直接运用逻辑规律就可以得出正确谜底的例题:
1、甲、乙、丙和丁是同班同学。
甲说:“我班同学都是团员。
”
乙说:“丁不是团员。
”
丙说:“乙也不是团员。
”
丁说:“乙也不是团员。
”
已知只有一个说假话,则可推出以下哪项断定是真的?
A.说假话的是甲,乙不是团员。
B.说假话的是乙,丙不是团员。
C.说假话的是丙,丁不是团员。
D.说假话的是丁,乙不是团员。
E.说假话的是甲,丙不是团员。
这道试题涉及矛盾律,没有矛盾律的基本知识,想正确地解答这个问题是相当困难的。
矛盾规律是逻辑试题中用得较多的一条规律。
矛盾律的基本内容是:同一个思维过程中,互相否认的思想不能同时都是真的;或者说,对同一个对象不能有相互矛盾的思想。
既然在同一个思维过程中两个相互否认的思想不能同时都是真是,那就讲明这两个相互否认的思想中至少有一个是假的。
哪些形式的命题组成相互否认的关系呢?下列几对命题就是经常涉及到的:
(1)所有S都是P,所有S都不是P;
(2)这个S是M,这个S是P;
(3)这个S是P,这个S不是P;
(4)所有S是P,有的S不是P;
(5)所有S不是P,有的S是P;
(6)p并且q,非p或者非q;
(7)p或者q,非p并且非q;
(8)如果p,那么q;p并且非q;
(9)只有p,才q;非p并且q。
其中(1)和(2)这二对属于阻挡关系,(3)~(9)这七对属于矛盾关系(阻挡关系和矛盾关系不仅仅是上面所列的几对)。
阻挡关系和矛盾关系的共同点是两个命题不能同时为真,根据一个为真,即可确定另一个必定为假。
所不同的是,阻挡关系不能为真,却可以同假,例如,“所有的人都是医生”和“所有的人都不是医生”二者都是假的。
矛盾关系则既不能同真,也不能同假,例如,“太阳系所有的行星都围绕太阳旋转”和“太阳系有的行星不围绕太阳旋转”,二者必有一真,必有一假。
要正确解答试题1,首先必须研究甲、乙、丙、丁四个人的话中哪两句具有相互否认的关系。
不难看出,甲的话“我班同学都是团员”和丙的话“我班有人不是团员”是相互否认的(二者实质上是矛盾关系)。
既然甲和丙的话是相互否认的,那么根据矛盾律,其中至少有一句话是假的(尽管目前我们尚不知道哪句话为假)。
根据题意,四个人只有一个人说的是假话,那么毫无疑问,这句假话一定就在甲和丙说的两句话之中。
剩下的乙和丁的话就都是真话。
既然乙和丁的话都是真话,那么就可以知道,乙不是团员,丁也不是团员。
由乙和丁不是团员,可知丙的话为真,而甲的话为假。
由此,可知正确谜底是选项A。
在逻辑试题中用到多的是排中律。
排中律的基本内容是:在同一个思维过程中,两个互相矛盾的思想必有一真,不能都假。
排中律仅仅适用具有矛盾关系的一对命题,如上面枚举的(3)~(9)。
矛盾关系的特征是二者既不可同真,也不可同假;二者之中必有一真,必有一假。
由此可见,掌握一定的逻辑知识对于逻辑试题的解答起到了重要的帮助。
而且,随着近几年考试的题型来看,单纯考逻辑推理的题目也占了很大的分值。
凯程考研希望大家以后在逻辑的学习过程中注意这方面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