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狂欢节》

合集下载

幼儿园《动物狂欢节》教案

幼儿园《动物狂欢节》教案

幼儿园《动物狂欢节》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动物狂欢节的基本概念,认识不同种类的动物。

2. 培养幼儿对动物的兴趣,激发幼儿保护动物的情感。

3. 提高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

4. 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提升幼儿的艺术欣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认识动物狂欢节:介绍动物狂欢节的来历、意义和活动内容。

2. 了解动物特点:学习不同动物的外形、生活习性和叫声。

3. 动物狂欢节游戏:设计各种动物角色扮演游戏,让幼儿体验动物狂欢的氛围。

4. 制作动物面具:指导幼儿制作自己喜欢的动物面具,增强幼儿的动手能力。

5. 动物舞蹈表演:学习简单的动物舞蹈动作,进行集体舞表演。

三、教学方法1. 图片展示:通过图片展示,让幼儿观察不同动物的特点。

2. 故事讲解:通过讲解动物狂欢节的故事,引导幼儿了解动物狂欢节的来历。

3. 游戏互动:设计有趣的动物角色扮演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动物的特点。

4. 手工制作:指导幼儿制作动物面具,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5. 舞蹈教学:通过简单的舞蹈动作教学,让幼儿体验动物舞蹈的乐趣。

四、教学准备1. 图片素材:收集各种动物的图片。

2. 故事课件:制作动物狂欢节故事的课件。

3. 动物面具材料:准备制作动物面具的纸张、颜料等材料。

4. 舞蹈音乐:选择适合幼儿的动物舞蹈音乐。

5. 活动场地:布置适合动物狂欢节的活动场地。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了解幼儿对动物狂欢节的理解和兴趣。

2. 评估幼儿在制作动物面具和舞蹈表演中的表现,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

3. 搜集幼儿在课堂中的作品,评价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4. 通过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庭中对动物狂欢节话题的兴趣和参与度。

六、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图片展示,让幼儿观察不同动物的特点,引导幼儿说出动物的名字和特征。

2. 讲解:讲解动物狂欢节的来历和意义,让幼儿了解动物狂欢节是一种庆祝和尊重动物的活动。

《动物狂欢节》(欣赏)

《动物狂欢节》(欣赏)
1.序曲与狮子进行曲 2.母鸡和公鸡 3.野驴
4.乌龟 5.大象 6.袋鼠
9.深山里的杜鹃
7.水族馆 8.长耳动物
பைடு நூலகம்
10.大鸟笼 11.钢琴家
12.化石 13.天鹅 14.终曲
欣赏:序曲与狮王进行曲

同学们一边欣赏音乐一边思考以下几个 问题: • (1)这段音乐的主奏乐器是什么? • (2)音乐的速度、力度以及旋律的进行是 怎样的? • (3)主题旋律刻画了狮王什么样的状态呢?
动物形象 母鸡与公鸡
速度 力度
野驴
乌龟
大象
情绪(形 象) 主奏乐器
以下四段音乐是怎样描绘动物形象的?
动物形象 母鸡与公鸡
速度 力度 中速渐快 中强
野驴
快速 中强
乌龟
缓慢 较弱
大象
较慢 强
敏捷 情绪(形 吵闹 象) 逗乐 灵巧 主奏乐器 钢琴小提琴 钢琴 单簧管
缓慢 沉重 钢琴 弦乐器
笨拙 滑稽 低音提 琴 钢琴
终曲

这是最后活跃热闹的大团圆场面。在 序奏的引导下,整齐而有节奏的欢庆主题 随即出现,弦乐器奏出的新主题,刻画出 狂欢节喧哗的气氛。快腿野驴抢先一步出 场,母鸡也紧紧跟上,然后是袋鼠,至于 乌龟和大象,对这样疾快的舞步可能是心 有余而力不足,只能呆在一旁凑个热闹。 欢庆的场面充满着生机、充满着激情、充 满着平等与博爱,没有物种界线、没有强 弱之分、没有贵贱之别、没有时空间 隔……只有欢乐!
圣· 桑
圣· 桑(1835-1921) 法国音乐大师, 精通作曲和指挥。 代表作品: 管弦乐组曲《动物 狂欢节》
《动物狂欢节》组曲
《动物狂欢节》是圣桑1886年创
作的一首管弦乐组曲,以生动的手 法描写动物们在狂欢节中表现出的

幼儿园《动物狂欢节》优秀教案_动物狂欢节音乐教案(2)

幼儿园《动物狂欢节》优秀教案_动物狂欢节音乐教案(2)

幼儿园《动物狂欢节》优秀教案_动物狂欢节音乐教案(2)《动物狂欢节》教案设计三活动目标:1、运用图谱听辨并体验“恰、恰、恰恰、恰”的节奏。

2、尝试用身体动作和语词表现“恰、恰、恰恰、恰”的节奏。

3、感受表演活动中带来的角色扮演的乐趣。

活动过程:一、完整欣赏乐曲,感受意境老师:有一天森林里面突然响起了音乐,你们听一听,到底发生了一件什么事?二、出示图谱,感应节奏1、看图谱,跟音乐演示节奏。

原来是狮子大王想要举行一次动物狂欢节,好多小动物想要参加。

可是狮子说:“只有会跟着节奏跳舞的小动物才能得到入场券。

你们想知道谁拿到了入场券吗?我们一起来看看。

(先出示小白兔) 教师跟音乐演示图谱。

2、不看图谱,教师与幼儿一起探讨各种小动物的不同肢体动作。

请幼儿分别用不同的肢体动作表现“恰、恰、恰恰、恰”的节奏。

(每种动物表现全曲)3、请幼儿集体轮流表现小动物的肢体动作。

三、情境表演,表现乐曲。

将场地布置成有各种食物的晚宴,请幼儿们根据自己的动物角色找食物。

1、与幼儿探讨用什么动作跟节奏找寻食物。

2、教师示范用第一段的音乐节奏走到食物前第二段音乐进行饶圈踏步表演。

3、请幼儿集体跟着音乐将四种动物形象进行表演。

4、请幼儿分角色表演5、邀请老师一起表演《动物狂欢节》教案设计四教学内容:1、欣赏圣桑的《动物狂欢节》选段2、欣赏芭蕾小品《天鹅之死》和动画片《动物狂欢节》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圣桑的《动物狂欢节》选段,引导学生感受乐曲所表现的不同动物形象,并能运用音乐要素,对音乐形象进行简单的分析,了解作曲家的创作手法。

2、通过欣赏芭蕾小品《天鹅之死》,引导学生感受音乐想象力和音乐创造力,可以对音乐进行再创作。

3、运用自身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尝试用肢体语言根据音乐旋律的变化进行表演。

教学重点、难点:1、能运用音乐要素,对所欣赏的音乐形象进行简单的分析,了解作曲家的创作手法。

2、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尝试用肢体语言根据音乐旋律的走向,进行适当的表演。

《动物狂欢节》教案

《动物狂欢节》教案

《动物狂欢节》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各种动物的特点和习性。

2. 培养学生对动物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3. 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认识动物(1)教学重点:了解常见动物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教学难点:记住动物的特点。

2. 第二课时:认识动物(2)教学重点:了解常见动物的内部结构和生长发育过程。

教学难点:理解动物的生长和繁殖。

3. 第三课时:爱护动物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关爱和保护意识。

教学难点:让学生明白保护动物的重要性。

4. 第四课时:创意动物绘画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绘画技巧和创意能力。

教学难点:让学生独立完成一幅生动的动物绘画作品。

5. 第五课时:动物狂欢节表演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表演能力。

教学难点:组织学生进行有序的表演活动。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观察、讨论、绘画、表演等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运用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动物的特点。

3.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动物特点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动物保护意识的树立。

3. 学生绘画作品的创意和表现力。

4. 学生在表演活动中的表现和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步骤:1. 第一课时:认识动物(1)(1)引入新课,展示动物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动物的外形特征。

(2)讲解动物的生活习性,让学生了解动物的生活环境。

(3)小组讨论:总结动物的特点,并分享各自的观察心得。

(4)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2. 第二课时:认识动物(2)(1)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入新课。

(2)展示动物的生长和繁殖过程,让学生了解动物的生命周期。

(3)绘画练习:让学生绘制自己喜欢的动物生长发育过程。

(4)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3. 第三课时:爱护动物(1)引入新课,讲述保护动物的重要性。

(2)小组讨论:如何保护动物,并提出实际行动。

(3)制作爱护动物的宣传海报。

《动物狂欢节》组曲欣赏

《动物狂欢节》组曲欣赏
• 圣桑曾于1886年,先后到布拉格与维也纳进行旅行演奏,途中在奥地 利休息了几天。就在这些日子里,他应巴黎好友的请求,写作了一部 别出心裁、谐趣横生的管弦乐组曲《动物狂欢节》。在《动物狂欢节》 中,作者以生动的手法,描写动物们在热闹的节日行列中,各种滑稽 有趣的情形。
《动物狂欢节》组曲介绍
• • • • • • • • • • • • • • • 整部组曲由下面十四曲组成: (一)序奏及狮王行进曲; (二)公鸡与母鸡; (三)野驴; (四)乌龟; (五)大象; (六)袋鼠, (七)水族馆; (八)长耳人; (九)林中杜鹃; (十)大鸟笼; (十一)钢琴家; (十二)化石; (十三)天鹅; (十四)终曲。
《动物狂欢节》
《动物狂欢节》作者--圣桑
《动物狂欢节》是法国浪漫时期的钢琴及管风琴演奏家夏尔· 卡米 尔· 圣桑的重要作品之一,圣桑的作品对法国乐坛及后世带来深远的 影响,其创作技巧纯熟,作品数量超过一百七十部,几乎涉及每个 音乐领域,旋律流畅,和声典雅,结构工整,配器华丽,色彩丰富, 通俗易懂。
《动物狂欢节》创作背景

《动物狂欢节》简介

《动物狂欢节》简介

《动物狂欢节》简介
《动物狂欢节》,圣-桑曾于1886年,先后到布拉格与维也纳进行旅行演奏,途中在奥地利休息了几天。

就在这些生活里,他应巴黎好友的要求,写作了一部别出心裁、谐趣横生的管弦乐组曲《动物狂欢节》。

在《动物狂欢节》中,作者以生动的手法,描写动物们在喧闹的节日行列中,各种滑稽有味的情形。

整部组曲由下面十四曲组成:(一)序奏及狮王的行进;(二)公鸡和母鸡;(三)野马;(四)乌龟;(五)大象;(六)袋鼠;(七)水族馆;(八)长耳人;(九)林中杜鹃;(十)大鸟笼;(十一)钢琴家;(十二)化石;(十三)天鹅;(十四)终曲。

其中只有《天鹅》一曲是在作者生前发表的。

《动物狂欢节》中的两个片段。

1:第十三曲《天鹅》。

此曲是本组曲中流传最广的一首,常被单独演奏,甚至成为作者圣-桑的代表作品。

本曲是整部组曲中唯独一首文雅、温柔的小曲,与其他各曲形成鲜亮的对比。

一样认为《天鹅》是全组曲中最精美、最闻名的音乐,曲中竖琴的琶音伴奏表示清澄的湖水上荡漾的微波,大提琴优美迷人的曲调,则描写出天鹅高贵文雅的神姿,以及安详悠闲地浮游时的情形。

全曲由伴奏竖琴水波荡漾般的前奏开始,接着大提琴唱出6/4拍子圆滑奏的高雅旋律,时而上行,时而下行,情调极为优美。

竖琴伴奏的节奏与音型均与前奏相同,与大提琴的曲调融和无间。

结尾乐句也专门美,全曲在最弱奏中逐步消逝。

2:第五曲《大象》。

作者别出心裁地使用低音提琴来表现大象那笨重迟钝的形象,但借用了前人柏辽兹的曲调。

《动物狂欢节》作品分析.doc

《动物狂欢节》作品分析.doc

动物狂欢节简介动物狂欢节(The Carnival Of The Animals) 又称《动物园大幻想曲》。

作于1 886年,是一首十分独特的作品!独特之一是乐器编制:由是两架钢琴与九件乐器(小提琴二、中提琴、大提琴、倍大、长笛、单簧管、木琴各一)的室内乐组成。

独特之二是:组曲由多达十四个乐章组成,独特之三是作者大量采用通常被认为最不足取的单纯音响模仿手法,可是却富于美感,逗人喜爱。

独特之四也是最为独特的一点:作品中不仅用了他本人以前的音乐主题,而且还引用了其他作曲大师的许多旋律,并加以夸张、变形、漫画化。

难以断言,这是出于“善意的玩笑”、童心不泯的“恶作剧”还是意有所指的刻薄讽刺。

其实这部作品是作者专为自己闹着玩而写的由于其中引用其他作曲家的一些曲调,大都经过并非善意的改动,常常带有讥讽的意味,因此,在作者在世时,除在18 87年2月在巴黎秘密为朋友演出过一次外,圣桑禁止在他生前演奏或出版这部作品,唯独其中的“天鹅”一曲可以例外。

圣桑死后,人们看到他的遗嘱已经取消对这部作品的各种限制,自此以后,《动物狂欢节》便作为一套管弦乐组曲经常出现在各国音乐会舞台上。

在《动物狂欢节》中,作者以生动的手法,描写动物们在热闹的节日行列中,各种滑稽有趣的情形。

整部组曲由十三部标题小曲和终曲组成:1、序奏及狮王的行进(Introduction and Royal March of the Lion)两架钢琴从弱转强的和弦颤奏,是兽王出场的威武先导,我们还没有看到狮子的身影,但在弦乐组中已经可以听到它那一阵强过一阵的咆哮声,这就是全曲的引子。

接着,音乐的速度转快,两架钢琴模仿的是军号合奏,这种合奏作为王公贵族出场的信号,我们都已熟知,而兽王呢,它居然也讲究这样的排场!随后,这只狮王便在威武的进行曲中出现了。

狮王的出巡由主题的反复进行来表现,它的仪仗队(军号合奏的模仿)经常跟在它的身旁,这狮王也不时用吼叫来显示它的威风(钢琴和低音弦乐器的半音进行乐句)。

《动物狂欢节》教案:老虎的惊险表演

《动物狂欢节》教案:老虎的惊险表演

“动物狂欢节”教案:老虎的惊险表演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人们对于动物的认识和保护意识也逐渐提高。

然而,还有一部分人对于动物的利用和剥削仍然存在盲目和错误的观念。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许多动物表演和动物娱乐活动也在市场上热销,并且受到了不少人的喜爱。

然而,这种表演和娱乐活动背后的真相却是残酷而又难以想像的。

在中国,经过多年的努力,一些地方开始禁止和打压动物表演和娱乐活动,然而,仍然有一部分从事这些活动的人哗众取宠和满足自己的私利,而不去考虑动物的福利和安全问题。

本次教案中我们将以老虎的惊险表演为切入点,来一窥这些动物表演背后的真相和问题所在。

一、老虎表演之残酷真相老虎作为中国传统五大凶兽之一,一直以来都有着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

然而,在类文明社会的发展过程中,老虎这个动物却成为了人们进行商业性表演和娱乐的对象之一。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有数千个老虎表演队伍,他们以在公园、广场、马路上等地展示老虎表演为主要手段,以吸引人们的视觉和注意力,来获得一定的商业利益。

然而,在这些老虎表演背后,却是一系列残忍和不人道的行为和手段。

其具体形式如下:1.饲养环境严重失衡,违背动物本能。

由于生命力强、威猛而又凶悍的特点,老虎这个动物需要一定的自由和活动空间来展示自己的能力。

然而,在老虎表演中,这些动物往往被长期关押在狭小的笼子中,生活条件极其恶劣。

这不仅违反了老虎的生活本能,也容易导致老虎的身体状态和健康问题。

2.训养方法残酷,剥夺动物自由和尊严。

在老虎表演中,这些动物往往要经历几年的长期训养,从而才能完成各种惊险表演。

在培养过程中,训练师一般会采用极其残忍的训练手段,包括踢打、电击、喂药等方式,来消除老虎的反抗意识和倔强性格。

这些手段在实际中往往不光对老虎本身造成生理和心理上的损害,也会有悖于动物尊严和自由的原则。

老虎本来是生活在大自然中的狩猎动物,被迫参加这些千篇一律的表演,其后果是伤害了老虎本身,也违背了人类对于动物生命尊严保护的理念。

幼儿园《动物狂欢节》教案

幼儿园《动物狂欢节》教案

幼儿园《动物狂欢节》教案第一章:活动目标1.1 了解动物狂欢节的基本概念,理解活动的主题。

1.2 培养幼儿对动物的认知和观察能力。

1.3 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力。

1.4 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1.5 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第二章:活动准备2.1 教室内布置动物狂欢节的场景,可以使用动物玩偶、气球等装饰。

2.2 准备各种动物的图片或者卡片,用于教学和游戏。

2.3 准备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手工材料。

2.4 准备动物狂欢节的故事书籍或者视频资料。

第三章:活动过程3.1 动物狂欢节介绍:教师向幼儿介绍动物狂欢节的概念和意义,引导幼儿对活动产生兴趣。

3.2 动物认知:教师展示各种动物的图片或者卡片,引导幼儿认知和学习动物的名字和特征。

3.3 动物手工制作:教师引导幼儿使用手工材料制作自己喜欢的动物玩偶或者画作。

3.4 动物故事分享:教师分享动物狂欢节的故事书籍或者视频资料,引导幼儿理解和感受故事中的情节和情感。

3.5 动物狂欢节表演: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动物狂欢节表演,让幼儿扮演自己喜欢的动物,展示自己的才艺和创造力。

第四章:活动评价4.1 教师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对幼儿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

4.2 教师与幼儿进行交流,了解幼儿对活动的感受和体验,对幼儿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

4.3 教师通过观察幼儿的制作作品和表演,对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力进行评价。

第五章:活动延伸5.1 家庭作业:教师布置相关的家庭作业,让幼儿和家长一起完成,巩固幼儿在活动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5.2 动物观察:教师鼓励幼儿在家里或者户外观察动物,记录下动物的特征和生活习性,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

5.3 动物主题活动:教师组织相关的动物主题活动,让幼儿继续学习和探索动物的知识和奥秘。

第六章:活动一动物面具制作6.1 教学目标:让幼儿学习如何制作动物面具,增强手眼协调能力,加深对各种动物特征的认识。

6.2 教学准备:彩纸、颜料、画笔、剪刀、胶水、尺子、圆规、订书机等制作面具所需的材料。

《动物狂欢节》名词解释

《动物狂欢节》名词解释

《动物狂欢节》名词解释
【最新版】
目录
1.《动物狂欢节》的概述
2.《动物狂欢节》的创作背景
3.《动物狂欢节》的主要角色
4.《动物狂欢节》的故事情节
5.《动物狂欢节》的艺术特点
6.《动物狂欢节》的影响和评价
正文
《动物狂欢节》是一部著名的动画电影,由迪士尼公司制作。

这部电影是一部音乐剧,其中包含了许多经典的歌曲和角色。

《动物狂欢节》的创作背景可以追溯到 1941 年,当时迪士尼公司正在寻找一个新的动画电影项目。

该公司的创始人华特·迪士尼和他的团队决定将动物作为电影的主题,并开始着手制作这部电影。

《动物狂欢节》的主要角色包括许多不同的动物,如狮子、大象、猴子和鸟类等。

这些动物在电影中都有自己的角色和故事线,其中许多角色都是由著名的演员和歌手配音的。

《动物狂欢节》的故事情节围绕着一场盛大的音乐比赛展开,各种动物都在比赛中展示了自己的音乐才华。

最终,所有动物都获得了成功,并共同庆祝了他们的胜利。

《动物狂欢节》的艺术特点包括其精美的动画和音乐。

电影中的动画采用了迪士尼公司独特的风格,使得动物们看起来既可爱又逼真。

同时,电影中的音乐也非常经典,其中许多歌曲都成为了经典的儿童歌曲。

《动物狂欢节》的影响和评价非常积极。

该电影在推出后立刻获得了观众和评论家的好评,并成为了迪士尼公司的经典之一。

《动物狂欢节》PPT课件

《动物狂欢节》PPT课件

动物狂欢节曲目
1.序曲与狮王进行曲 2.公鸡与母鸡 3.野驴 4.乌龟 5.大象 6.袋鼠 7.水族馆 8.长耳朵 9.林中杜鹃
10.大鸟笼 11.钢琴家 12.化石 13.天鹅 14.终曲
故事介紹
平常神秘的森林,今天气氛不一样。原来今天是动物狂欢节,而且每只动物都要上台表演。狮子大王先出场,他大摇大摆的好像在宣布:狂欢节要始了。 于是动物们陆续上场,有公鸡和母鸡、野驴、乌龟、大象、袋鼠、水族馆、长耳人、林中杜鹃、大鸟笼、甚至钢琴家、化石,及优雅的天鹅。最后,动物们欢聚在一起热闹的狂欢,在大合奏之下狂欢节圆满落幕。
9.林中杜鹃
钢琴的和弦巧妙地表现出幽静的深山,不久模仿杜鹃反复鸣叫的两个单音─咕!咕!打破了周围的宁静气氛,这是用单簧管演奏出來的。
10.大鸟笼
这里由弦乐器的颤音,表示许多鸟儿振翅的声音,长笛的主奏表达小鸟飞跃的情景;钢琴则模仿鸟笼中小鳥的啁啾啁啾声。
11.钢琴家
这是一种不可思义的“动物”,曲中反覆弹奏着车尔尼的一首练习曲,讽刺钢琴学生不断苦练这种单调乏味的音阶,是件多么可怜的事。
1.序曲与狮王进行曲
由双钢琴颤音的序奏开始,接着出现雄伟庄严的进行曲,表示狮子的登场;这只万兽之王,耀武扬威地迈着堂皇的步伐,带领着动物们的行列,由远而近。低音部半音型的乐句,表示狮子的咆哮声。 提琴和钢琴的声音你听见了吗? 想像狮子慢慢的出现。
2.公鸡与母鸡
这是一段美妙出色的音乐描写;母鸡用单簧管表示,公鸡则以最高音的钢琴表达出来。这一对鸡,在谷仓旁咯咯地叫个不停,公鸡在发现谷物时,热情地招呼它的伴侣,然后一起愉快地啄食。全曲在欢乐热闹的氛围当中结束。如果,配上动画会是什么样的一番情景呢?我们一起来看看红鹤们的精彩表演吧~~~

《动物狂欢节》一等奖说课稿

《动物狂欢节》一等奖说课稿

《动物狂欢节》一等奖说课稿1、《动物狂欢节》一等奖说课稿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

说课稿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动物狂欢节》说课稿,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教材分析本课内容选自中师音乐专业班《音乐欣赏》课本下册第三章:浪漫乐派时期的作品欣赏。

我认为本课的内容在外国音乐作品欣赏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因为浪漫乐派时期的音乐欣赏在这本课本中不但从内容上是最多最丰富的,而且世界许多著名的作曲家的作品也大多在这个章节。

而法国作曲家圣桑的作品又特别具有代表性,因为他的作品“在技术与风格上既继承了古典的传统,又能吸收新的发展成果”。

同时《动物狂欢节》这个作品在小学音乐教材和中学音乐教材里都有,可见其重要性之所在。

二、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本课,提高学生欣赏音乐的水平,明确标题音乐与非标题音乐的区别;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联系小学音乐教学实际进行教学设计的能力;三、重点及难点1、重点是:欣赏《动物狂欢节》中的.第十三曲《天鹅》及第十四曲《终曲》;2、难点是:联系小学教学实际进行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设计;四、学生情况分析022班是二年级音乐班,这个班的学生学习态度认真,课堂气氛活跃。

他们通过一学年的音乐欣赏课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音乐欣赏知识和能力,对于《动物狂欢节》这样的标题音乐作品他们还是有一定的理解力的,但是作为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设计这样的知识和内容他们还是比较缺乏的。

五、教法与学法本节课主要运用了欣赏法、讨论法和练习法。

讨论法主要体现了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的现代教育理念。

教学中采用了“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的教学手段,并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进行学习,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练习法是主要依据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中的“引导创作法”而来,通过练习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创造性的结合到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去编写教学设计方案。

大象 选自管弦乐组曲《动物狂欢节》管弦乐曲-冀少版三年级上教案

大象 选自管弦乐组曲《动物狂欢节》管弦乐曲-冀少版三年级上教案

大象选自管弦乐组曲《动物狂欢节》管弦乐曲-冀少版三年级上教案引言《动物狂欢节》是一个经典的管弦乐组曲,它以不同的动物为主题,让人们感受到了各种不同的音乐风格和情感。

在这里,我们要介绍其中的一个乐曲:大象。

这是一个具有浓郁非洲音乐风格的乐曲,它生动地展现了大象的形象和特色。

在课堂上,我们希望通过这个乐曲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大象,并在音乐中感受到它的震撼力和力量。

大象的形象大象是世界上最大的陆地生物,它的体重可以达到几吨之重。

它有一双巨大的耳朵和长鼻子,可以用来辨别方向,获取食物,甚至用来打水浴。

它的长象牙是宝贵的象牙资源,也是它们自我保护的武器之一。

除此之外,大象喜欢在沙土里滚来滚去,还会用大鼻子和嘴巴玩耍。

可以说,大象是非常有趣和神秘的动物。

大象的音乐《动物狂欢节》中的大象乐曲,采用了浓郁的非洲音乐元素,包括原始的鼓点、重复呼吸、充满吸氧的乐器音色等。

这些元素让大象的形象更加生动和形象化,让人们几乎可以感受到大象的震撼力和力量。

乐曲中用许多大鼓来表示大象脚步的重量感,吹管乐器的即兴演奏,则让听者感受到大象雄壮而神秘的气息。

可以说,这个乐曲是非常富有想象力和感情的。

课堂实践教学目标:1.认识大象的形象,加深对大象的印象;2.感受大象乐曲的独特魅力,了解非洲音乐的特色;3.提高学生音乐素养,培养学生听感和细节感。

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播放大象的视频,引入学生对大象的关注和兴趣;2.音乐欣赏:播放大象的乐曲,让学生感受乐曲中的鼓点和乐器的声响,这样能让学生更加感受到大象阳刚的气息;3.聆听音乐细节:引导学生通过对音乐的不同部分进行聆听,来感受音乐的细节和节奏变化,并理解音乐的结构和形式。

4.制作音乐情景画:让学生依据音乐氛围和感受通过画画的方式来刻画出大象的形象和场景。

这能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大象的特色。

5.总结评价:引导学生对整个学习过程进行总结,包括对大象形象的认知、对音乐艺术的理解和对创作的体验等方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公鸡与母鸡
• 这是一段美妙出色的音乐描写;母鸡用单簧管 表示,公鸡则以最高音的钢琴表达出来。这一 对鸡,在谷仓旁咯咯地叫个不停,公鸡在发现 谷物时,热情地招呼它的伴侣,然后一起愉快 地啄食。
3.野驴
• 由两台钢琴飞驰般的快速演奏,描写在中亚 细亚辽阔的草原上,敏捷地奔跑追逐的野驴。
4.乌龟
髅之舞”中,骷髅们跳舞的旋律,接看出現一
些法国民谣的片断,最后,是罗西尼《塞维里
亚的理发师》中著名的罗西娜所唱抒情调的片 断。圣桑讽刺这些都是音乐化石,而且一起翩
翩起舞了。
13.天鹅
• 這是全曲中最精美最著名的音乐,也是
一首大提琴獨独奏的名曲。两台钢琴的
琶音伴奏,表示清澄的湖水,接看大提
琴在上面奏出美丽迷人的旋律,描写天
音乐欣赏
管弦乐套曲 《动物狂欢节》
法国作曲家,从小就 显出不平凡的音乐天 份,他不仅是一位天 才作曲家与钢琴演奏 家,也是一位诗人、 画家、哲学家和天文 学家。
圣桑简介
狂欢节
是罗马天主教的重要行事之一,他们 在进入四旬斋(共有四五天,这期间 不可进食肉类)的前数天,大家因将 暂别肉食,乃置备佳肴美酒,纵情狂 欢一番,饮酒跳舞,相互宴客,并有 热闹的化装游行等,此段日子就叫狂 欢节,又称「嘉年华会」。
动物狂欢节曲目
1.序曲与狮王进行曲 2.公鸡与母鸡 3.野驴 4.乌龟 5.大象 6.袋鼠 7.水族馆 8.长耳朵 9.林中杜鹃 10.大鸟笼
11.钢琴家
12.化石 13.天鹅 14.终曲
1.序曲与狮王进行曲
• 由双钢琴颤音的序奏开始,接着出现雄伟庄严 的进行曲,表示狮子的登场;这只万兽之王, 耀武扬威地迈着堂皇的步伐,带领着动物们的 行列,由远而近。低音部半音型的乐句,表示 狮子的咆哮声。 • 提琴和钢琴的声音你听见了吗? 想像狮子慢慢的出现。
《动物狂欢节》创作背景
圣桑在一八八六年二月,曾先后到波西米 亚(现在的捷克)首都布拉格,和奥地利首都维 也纳等地旅行演奏。途中曾在奥国库普拉哈小 镇,稍事休息,过了几天安逸愉快的日子。就 在此时,他应巴黎的好友鲁布克(大提琴家)的 请求,为狂欢节非正式的音乐会,写作一首新 作。圣桑忽然心血来潮,想把动物园中常见的 动物,也加入狂欢节热闹喧哗的场面中;于是 在这数日闲暇中,写成了这部人人喜爱的音乐。
10.大鸟笼
• 这里由弦乐器的颤音,表示许多鸟儿振 翅的声音,长笛的主奏表达小鸟飞跃的 情景;钢琴则模仿鸟笼中小鸟的叫声。
11.钢琴家
• 这是一种不可思义的“动物”,曲中反 覆弹奏着车尔尼的一首练习曲,讽刺钢 琴学生不断苦练这种单调乏味的音阶, 是件多么可怜的事。
12.化石
• 木琴冰冷的音色,跟管弦乐合奏出圣桑的“骷
6.袋鼠
袋鼠是产在澳大利亚草原的动物,它以长而健的 后腿,踢着地面向前跳跃行行,有如麻雀在枝上 跳动。袋鼠那出奇地长且大的尾巴,也能幫助其 跳跃的动作。圣桑用两台钢琴交替地奏出的装饰 音了句,描写袋鼠轻快的前进动作。
7.水族馆
• 由双钢琴奏出的轻缓的琶音,表示玻璃水箱中 清水的波动,接着长笛和弦乐器,奏出安详的 旋律,描绘静静地悠游的鱼。钢片琴则刻画出 在日光下,闪闪发光的银鳞。
故事介绍
平常神秘的森林,今天气氛不一样。原来今天是动 物狂欢节,而且每只动物都要上台表演。狮子大王先 出场,他大摇大摆的好像在宣布:狂欢节要始了。
于是动物们陆续上场,有公鸡和母鸡、野驴、乌龟、
大象、袋鼠、水族馆、长耳人、林中杜鹃、大鸟笼、 甚至钢琴家、化石,及优雅的天鹅。最后,动物们欢
聚在一起热闹的狂欢,在大合奏之下狂欢节圆满落幕。
8.长耳朵
• 曲中由第一小提琴和第二小提琴,用特 殊奏法交互奏出的乐句,可能是在描写 莎士比亚的喜剧《仲夏夜之梦》中,一 中驴头人身的怪物嘶叫悲鸣的声音。
9.林中杜鹃
• 钢琴的和弦巧妙地表现出幽静的深山, 不久模仿杜鹃反复鸣叫的两个单音─咕! 咕!打破了周围的宁静气氛,这是用单簧 管演奏出來的。
这一段和缓谐趣的音乐,跟前段恰成鲜明的对 比。在钢琴的伴奏上,低音弦乐器的主题,钢琴的圆舞曲节奏后,低音 提琴奏出法国作曲家柏辽兹所
作《浮士德的天谴》中,妖精
之舞的旋律,此后又引用门德 尔松《仲夏夜之梦》中轻快的 诙谐曲。这些原是轻柔的音乐, 可是圣桑却拿它来描写大象沉 重笨拙的步伐,与滑稽可笑的 舞姿。
同学们,你们能够分辨出曲中所使用 的乐器吗?试一试,连线游戏开始了。
鵝以高貴优雅的神情,安詳详地浮游的
情景。
14.终曲
所有的动物依次出场,欢聚在一 起。全曲在欢乐热闹的氛围当中 结束。

这是最后活跃热闹的场面。以开头的 序奏做开头,钢片琴响出华丽耀眼的乐 句,并引出弦乐器奏出的新主题,刻画 出狂欢节喧嚣的气氛。接著前面公鸡与 母鸡、大象、袋鼠和長耳人的主题,又 一一重现,最后汇集成一股欢乐的巨浪, 在火花般灿烂的高潮中结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