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文科工具书使用法》的建议感受

合集下载

管好用好中文工具书的三个策略浅析

管好用好中文工具书的三个策略浅析

管好用好中文工具书的三个策略浅析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尽管网上可以搜索到海量数据,但读者开展研究依然割舍不下工具书,工具书所具有的查找词语释义,了解图书内容,提供文献线索,检索参考资料,掌握学术信息,获取各科知识的功能,依然广受读者青睐。

因此,图书馆该收藏哪些工具书,以及如何管理好工具书,并最终使工具书更好的服务读者的需求,是图书馆服务必须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1 工具书的收集策略1.1 从实用性角度收集工具书工具书是系统汇集有关的知识资料或文献信息,按便于检索的方式编排的图书,具有系统性、综合性和使用性等特点。

如绍兴县图书馆结合地方经济发展和读者的实际需求,收录的工具书的类型很多,凡是只要读者需要的都予以收藏,有百科全书、年鉴、目录、书目索引、字典、词典、类书、政书、手册、文摘、历表、年表、地图、图表、等等。

不仅收藏有《文渊阁四库全书》《续修四库全书》这一中华传统文化最丰富最完备的集成之作,也收录《新华字典》等学生常用的工具书。

工具书的采购绍兴县图书馆采取向读者收集“图书采购意见”的方式让读者提供书目,结合图书馆的藏书特点和复本要求进行工具书的采购。

1.2 从特色性角度收集工具书作为馆藏图书的一部分和参考工作的必备的工具书,其收藏也应体现图书馆的特色。

每个图书馆均应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有选择地进行采购。

绍兴县是纺织大县,纺织业是支柱性产业,绍兴县图书馆所在的柯桥中国轻纺城是亚洲最大的纺织产业集散地,全球最大的轻纺贸易中心,交易额占全球纺织品的1/4。

绍兴县图书馆把纺织类文献资源进行了全面收集,尤其是对纺织类工具书进行全方位的采集。

自绍兴县图书馆开馆以来,不仅通过中国图书进出口公司每年从国外订购各类纺织类文献,包含纺织类工具书,还派人前往轻纺市场收集用户需求制定书目、目前已藏有纺织类图书一万余种,工具书1千余种。

2 工具书的管理策略2.1 建立科学的分类排架系统工具书包含了广泛文献资料,并按规定的符号系统或学科知识体系排序,以提供查考资料或提供线索,使检索其它图书的工具,具有查考性、概括性和易检性。

文史工具书及其用法(一)

文史工具书及其用法(一)

文史工具书及其用法(一)武雷初读古书的人,特别是刚刚学习文史等专业的青年人,在阅读古籍时,常常被书中的一些人名、地名、官名、典章制度和典故等所困惑,不了解以上这些专名和典制的具体内容,就谈不上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要了解这些专名和典制的内容,除去广泛地阅读有关史料和文章获取阅读古籍的基本知识外,还必须善于利用各种工具书。

工具书种类繁多,有综合性的工具书,各学科乃至于各个专题性的工具书,各有各的用途。

这里只能就最一般的、常用的关于查人名、地名、年代和典章制度的工具书及其使用向初学的读者作一介绍。

一、怎样查找历史人物及传记资料读一篇文章或研究某一个问题,首先就会碰到一连串的人名,如果对文章中提到的人物的事迹一无所知,非但不能很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简直就不能读下去。

如《司马迁报任安书》中有一段话:“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这段文字,若不清楚文中提到的各个人的事迹,就不可能理解司马迁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就拿“孙子膑脚,《兵法》修列”这句来说,“孙子”是谁呢?我国古代军事家有两个“孙子”,一个是孙武,一个是孙膑。

这里说“孙子膑脚”,当然就是孙膑了。

孙膑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呢?如果我们对他是哪个时代的人也不清楚,那么就需要先查一下人名辞典。

最通行的查人名的辞典是臧励等编的《中国人名大辞典》。

其他各科的人名辞典有谭正壁编的《中国文学家大辞典》、孙公编的《中国画家人名大辞典》、曹惆生编的《中国音乐舞蹈戏曲人名辞典》等。

这里着重介绍一下《中国人名大辞典》。

这部辞典所收中国人名,上起远古,下迄清末,收入人名约四万余条,我们读书时,所遇到的人名,在这部辞典里一般都能查到。

此书在每一人名下都注明姓名、字号、时代、籍贯、生平事迹,有著作的还扼要举出书名。

书后附有《姓氏考略》和《异名表》。

学生如何更好地使用语文工具书

学生如何更好地使用语文工具书

学生如何更好地使用语文工具书语文工具书是学生语文学习中必不可少的重要辅助工具,包括字典、成语词典、词汇本、写作指南等。

使用这些工具书,能够提高阅读能力、拓展词汇量、掌握正确的表达方法等。

然而,很多学生并不知道如何更好地利用这些工具书,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学生如何更好地使用语文工具书。

首先,我们来看看常见的语文工具书。

字典是我们使用最多的语文工具书之一,包括现代汉语词典、古代汉语词典、外语词典等,在语文学习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成语词典和词汇本则是用来帮助学生拓展词汇量的工具书,通过学习常用成语和生词,增强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写作指南则是用来指导我们正确运用语言,表达清晰准确的重要工具。

接下来,我们来谈谈如何更好地使用这些工具书。

第一,建立工具书使用的好习惯。

在我们进行语文学习的时候,要经常使用各种语文工具书。

无论是阅读、写作还是翻译,都要养成使用工具书的好习惯。

当我们遇到生词、搭配、句型等问题时,要及时地查阅字典或者更专业的词典,这样才能够快速地解决问题,提高学习效率。

第二,要熟练掌握工具书的使用方法。

虽然使用工具书是学习语文的必备手段,但如果不熟悉书中的使用方法,也会浪费很多时间和精力。

比如,字典中有查字表、拼音索引、部首检字等多种功能,学生需要熟练掌握并善于灵活运用。

成语词典则包括汉字索引、拼音索引、关键词索引等多种查找方式,而词汇本则可以根据主题或单词首字母来进行查阅。

只有在熟练掌握了工具书的使用方法后,学生才能够更好地使用这些工具书进行语文学习。

第三,注重工具书的细节。

有些学生在查阅工具书的时候,只注重查找结果的正确性和准确性,而忽略了工具书中的细节部分。

比如,一些字典中会标注词语的常用汉字、读音、义项、用法、例句和搭配等,这些内容对于词汇的理解、记忆和运用非常有帮助。

而成语词典中则会穿插一些成语的故事、典故等内容,有助于学生深入了解成语的意义和用法。

同样地,写作指南本中也会详细介绍一些写作技巧、常犯错误和避免方法等内容,有及时避免学生平凡或者不够准确的表达问题。

提高学术素养的几点启示--读《学术训练与学术规范》和《文史工具

提高学术素养的几点启示--读《学术训练与学术规范》和《文史工具
察某 书的版 本源 流 。通 过不 同版 本 的比 较 ,校勘 出异 文 。然后 用校勘 方法 加 以考证 ,从而 校 出接 近原本 的本字 ,最后修 订 出善本 , 以供读 者读 书治学使用 。 《 文 史工具 书概 述 》有专 门一 章介 绍书 目;《 学 术规 范与 学 术训 练 》在第 五讲 也介 绍版本 学和 校勘 学的 常识 。可见 目 录学 、版 本学 、校勘 学 ,不仅对 学 习古典 文献 的人 有指 导 意义 ,而且对 学习其他 文史专业 的人 也具有指 导意义 。 现在 , 目录学 、版本 学 、校勘 学都成 了独 立 的学科 门 类 。三 年 的 时 间 ,我 们应 该尽 量 掌 握 基础 知 识 , 使 之成
益 。作 为一 名初涉 古文 献领 域 的研 究生 ,我想 谈谈 这两本
查 阅某 个资料 我们 应该 综合利 用各 种工 具书 ,尽可 能 的把
资料 搜集 全 。
二、掌握 目录学 、版本学 、校勘学的专业知识
目录学 、版 本 学、 校勘 学 是 古典 文献 学 的三 大 分 支, 学 习古 典文献 学 ,掌握 这三个 方面 的知 识是 必要 的。这 三 个方 面 的知识 是紧 密相 连 的。 目录 学是 治学 的 门径 ,通 过
的划 分标 准 ,书 目有不 同的分 类 。例如根 据书 目所 收书籍 的 内容范 围可分 为专 科书 目、综合 书 目;根据所 编书 目的 来源 、性质 、作 用 以及 书籍 内容可分 为史 志 目录、 古籍书 目、丛 书 书录 、版本 书录 、馆藏 书 目、近 代书 目等 。我们
在 阅读 某一 本书 时 ,不能 盲 目的去读 。首 先应 该 了解 该书
目 录 学 的知识 ,我 们可 以 了解 某一 研究领 域 学术史 发展 概

语文学习的秘密武器如何利用工具书提高孩子的语文水平

语文学习的秘密武器如何利用工具书提高孩子的语文水平

语文学习的秘密武器如何利用工具书提高孩子的语文水平语文学习的秘密武器——如何利用工具书提高孩子的语文水平语文是学生学习的基础科目之一,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如何提高孩子的语文水平,一直是家长和老师们关注的焦点。

而在语文学习中,工具书无疑是一种秘密武器,可帮助孩子们迅速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

本文将探讨如何运用工具书来辅助孩子的语文学习。

一、字典——宝贵的词汇积累工具字典是孩子语文学习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之一。

通过使用字典,孩子可以查找生词的意思、拼写和用法。

在孩子阅读中遇到生词时,家长或老师可以鼓励他们积极使用字典,在查找含义的同时,还要教导孩子记住这个单词,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选择字典时,可以根据孩子的需求与年龄来选择适合的版本。

对于小学生来说,可以选择图文并茂的儿童字典,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词语的含义。

对于中学生和高中生来说,可以选择中英文对照的词典,帮助他们进一步拓宽词汇量。

二、百科全书——系统性知识获取的利器百科全书是帮助孩子系统获取知识的重要工具。

通过查阅百科全书,孩子可以了解到各个领域的知识,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在语文学习中,百科全书可以帮助孩子了解更多的文化背景,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家长和老师可以鼓励孩子利用百科全书对相关知识进行深入了解。

例如,在阅读一本古代文学作品时,可以引导孩子查阅相关的历史、人物背景等知识,使孩子对作品有更加全面的认识。

三、诗词字典——开启诗词之门的捷径语文学习中,诗词是培养孩子语感和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诗词字典则是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和学习诗词的利器。

通过诗词字典,孩子可以查找古代文人的作品、解读诗词的意境和含义。

在孩子学习古诗词时,家长和老师可以推荐诗词字典给他们,帮助他们理解古文的背景和修辞手法。

同时,诗词字典还可以引导孩子学习诗词的写作技巧和鉴赏水平,开启诗词世界的大门。

四、成语字典——提升语文素养的必备工具成语是汉语中的瑰宝,是语言表达的精髓。

学习《文科工具书使用法》的建议感受(精选五篇)

学习《文科工具书使用法》的建议感受(精选五篇)

学习《文科工具书使用法》的建议感受(精选五篇)第一篇:学习《文科工具书使用法》的建议感受学习文科工具书使用法的一些感受和建议选择这门课的初衷,完全是专业的限定,因为在大二修过一门类似的课程《社会科学文献检索(增订本)》,在学习文献类课程之前,我对这门课的主要感觉就是枯燥无聊,甚至感受不到什么用处。

但是随着学习的深入和对古典文献的了解,知道了检索对于文献学学习的重要性,渐渐地开始对工具书使用产生兴趣。

对时老师的总体感受是,踏实笃学,知识渊博,有老一辈学者的治学风范。

在上课时,老师主要讲解各类工具书的基本情况,包括成书背景、作者、出版社和出版时间,工具书的主要内容和优缺点等,讲解认真细致,对我们不是很了解的作者作品、生僻字等会用板书展示,老师的字也是一笔一划,方方正正。

另外老师常一些常用工具书的流行版本,和适合我们本科生使用的版本,以便大家鉴别和购买。

老师很有耐心,对课上和课后提问的同学都给予认真解答,有时候也不乏风趣幽默。

在十几周的上课过程中,让我感受最深的就是中国古典文献知识的浩瀚和自己的浅陋,上课初,我用的教材还是赵国璋先生等主编的《社会科学文献检索》,又买了一本《古典文献学基础》,其中内容丰富,浅显易懂,包涵了目录学、校勘学、版本学等方面的内容,让我对文献学的全貌有了一个粗略的了解。

在时老师教授工具书使用法的过程中,我对工具书于古典文献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性也有了一定认识,作为一名文献专业的本科生,这些工具书都是值得一读,不管是作为以后文献研究的良好基础,还是作为一名中文生的专业素质,都是令人受益无穷的,正是从这门课开始,我才对古典文献类学习有了更多的兴趣和学习热情,以前我都是只喜欢古代文学的,现在发现,许多古典文学,比如诗歌等的研究都需要工具书来辅助,避免了误读误解,纠正了一些学习古诗词中常见的错误。

此外,对中文工具书使用法课程,我还有自己的一些认识和建议。

首先,老师每节课前提问的方式有助于我们的及时复习,是一个很好的教学习惯;第二,老师的讲解方式基本是以口述为主,同学们在下面记笔记,老师讲的速度适中,笔记可以跟上,但是有时一节课讲的东西太多,我还是会感到无聊和疲惫,这种不停地记笔记方式可能有些枯燥,希望以后课程会有些改动,比如引进多媒体教学,在讲某本工具书的时候,附上些照片和研究成果等,会更能调动同学们的学习热情;第三,可能也是对校方的意见,短期内不好实现,就是希望开放古籍阅览室,这对同学们的知识学习和反馈具有重要的意义,见到实物必将使我们对古籍和相关方面的灵敏度有所增强;第四就是学习和实践的事情了,因为本学期工具书阅览器也没有开放,所以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同学们对工具书使用方法的实践运用,最好的办法是每节课后,老师布置一些查检任务,让同学们查好,留待下节课一起讨论,以加强学习效果。

语文学习怎样用好工具书

语文学习怎样用好工具书

语文学习怎样用好工具书1. 引言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工具书是不可或缺的辅助工具,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

然而,很多学生并没有充分利用工具书的功能,导致学习效果不尽如人意。

本文将介绍如何有效地使用工具书进行语文学习。

2. 常用的语文工具书2.1 词典词典是最基础的语文工具书之一,能够帮助学生查阅字词的解释、读音、用法等信息。

在使用词典时,学生应注意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词典,比如使用小学生词典进行初中或高中阶段的学习可能会有限制。

2.2 成语词典成语是汉语中独特的语言现象,掌握成语的意义和用法对提高语文能力至关重要。

成语词典能够帮助学生了解成语的来源、含义及用法,建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多查阅成语词典,积累成语知识。

2.3 语文参考书语文参考书通常包括语文知识点的讲解、习题和范文等内容,能够帮助学生系统性地学习语文知识。

在选择语文参考书时,学生应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和水平选择合适的参考书籍,以提高学习效果。

3. 如何使用工具书进行语文学习3.1 尽早培养使用工具书的习惯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应尽早培养使用工具书的习惯,比如遇到生词及时查字典、查找不懂的成语等。

这样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提高学习效率。

3.2 注重查缺补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疑惑或不理解的地方,这时可以通过查阅工具书来补充知识和解决问题。

比如在阅读文章时遇到不熟悉的词语,可以查词典进行解释。

3.3 多角度运用工具书工具书的作用不仅仅局限于查阅资料,学生还可以通过工具书进行联想、反思等方式来更好地掌握学习内容。

比如在写作文时,可以查找范文参考,了解写作技巧和结构。

4. 常见错误和注意事项4.1 盲目依赖工具书有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过度依赖工具书,导致自己的思考能力和记忆能力下降。

因此,学生在使用工具书的同时应注意培养自己的思考能力,善于总结和归纳知识。

4.2 不理解工具书内容有时候学生只是机械地查阅工具书而不去深入理解相关内容,这样会影响学习效果。

文科方法总结学习(通用5篇)

文科方法总结学习(通用5篇)

文科方法总结学习(通用5篇)文科方法总结学习(通用5篇)文科方法总结学习要怎么写,才更标准规范?根据多年的文秘写作经验,参考优秀的文科方法总结学习样本能让你事半功倍,下面分享【文科方法总结学习(通用5篇)】相关方法经验,供你参考借鉴。

文科方法总结学习篇1文科学习方法总结一、制定学习计划文科学习需要系统的规划和安排,因此制定一份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是非常必要的。

在制定学习计划时,要充分考虑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时间安排,合理分配每天的学习任务,确保计划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同时,还要定期检查计划的执行情况,及时调整和改进计划,避免浪费时间和精力。

二、掌握基础知识文科学习需要掌握大量的基础知识,因此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学习和记忆。

建议同学们在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掌握基本的概念和原理,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同时,要学会使用记忆法和思维导图等工具,提高记忆效率和记忆效果。

三、多看多听多写文科学习需要多看、多听、多写,以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同学们可以选择相关的文献和材料,进行阅读和摘抄,积累知识储备。

同时,也要多听、多说,培养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语感。

此外,还要勤于练习写作,通过写作锻炼自己的书面表达和语言组织能力。

四、参加学习活动参加学习活动是文科学习的重要途径,能够扩展自己的知识面和视野,增强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

同学们可以参加各种学术讲座和研讨会,与专家学者进行交流和互动,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

同时,也可以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和公益活动,培养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五、培养学习兴趣培养学习兴趣是文科学习的关键。

同学们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和话题,进行深入学习和研究,激发自己的学习热情和动力。

同时,也可以通过参加各种文艺和体育活动,丰富自己的生活和娱乐,增强自己的身心健康和综合素质。

文科方法总结学习篇2文科学习方法总结一、地毯式轰炸将知识“一网打尽”,在理解的基础上记住,融会贯通。

文科学科有很多相似处,很多知识点的表述相近,但是表述的角度不同,涉及的范围也不同,只有将他们进行地毯式轰炸,才能做到轻松应对考试。

学会使用工具书的好处

学会使用工具书的好处

学会使用工具书的好处
学会使用工具书的好处主要有以下几点:
1. 提供权威、准确的信息:工具书往往由专业的学者和专家编写,内容经过严格审核和校对,提供了准确、权威、可靠的知识和信息。

2. 方便快捷:工具书是经过整理和编排的知识体系,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快速查阅,省去了查找和筛选信息的时间。

3. 系统化地呈现知识:工具书按照一定的逻辑和结构,系统地呈现某个领域的知识,有助于读者全面、系统地了解和掌握该领域的知识体系。

4. 提高学习效率:通过工具书学习,可以更快速地掌握重点和难点,提高学习效率。

同时,工具书还可以作为学习过程中的笔记和总结,帮助巩固记忆。

5. 激发创造力:工具书不仅提供知识,还可以启发读者的思维和创造力。

通过查阅工具书,可以获得新的思路、想法和创意,有助于解决实际问题或进行创新。

6.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学会使用工具书,可以帮助读者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遇到问题或需要了解某个领域时,可以自主地通过工具书获取知识和信息,增强自学能力。

7. 提高信息素养:学会使用工具书的过程,也是提高信息素养的过程。

通过掌握工具书的查询和使用方法,可以更好地分辨信息、筛选有用信息,以及进行信息的评价和整合。

总的来说,学会使用工具书对于学习、工作和生活都具有重要意义。

工具书体会

工具书体会

对具体工具书的体认识会工具书是书山的向导,学海的舟揖。

学习中有了它,犹如治学有良师;工作中使用它,好比做事有帮手,充分利用好工具书,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通过杨木容老师在课堂上孜孜不倦地为我们讲解工具书的内容相关知识,譬如,讲述工具书的定义、类型与其编排结构,并让我们了解了工具书主要的五种排检方法,包括字顺法、分类法、主题法、时序法及地序法;同时老师还给我们介绍了各种纸本工具书,如字词典、百科全书、年鉴、名录等, 还有网络工具书及相关网站的介绍,从而让我对工具书的大体情况有了初步的认识与了解。

2012年11月8日周四上午一二节,在杨木容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图书馆四楼工具书室进行实习,熟悉课堂上老师介绍的各类工具书。

一进工具书阅览室,我便把手提袋自觉地放入到储存柜里,签到之后,拿了一块代书版便在工具书阅览室逛了逛。

工具书阅览室,庄严寂静,卫生干净整洁,工具书阅览室理的学科体系分类按照《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的基本大类分类着,书籍整齐有序摆放着。

我一边在工具书阅览室逛,一边在脑海里回顾课堂上老师为我们授予的相关知识,并加以运用于实践中。

我需要找一本《中文大辞典》,因为它可以帮我解决疑难问题。

譬如,不认识的字,不懂的词语,未知的典故等都可以通过《中文大辞典》工具书得到答案。

而《中文大辞典》是属于语言文字类的,于是我按照《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基本大类法找到H类,而《中文大辞典》它的编号是H164-16,而此书按照排检方法中的字顺法分为了四十册,根据不同的册数编号就依次为H164-16-1、H164-16-2、H164-16-3……根据课堂老师讲授的知识,我查阅了《清史编年》,从中获得我想要了解的雍正年间发生的事件等方面的信息。

按照《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基本大类法,《清史编年》是属于历史、地理大类的,而历史、地理属于K类,我找到了K类后,按照排检方法中的时序法,找到了《清史编年》第六卷(编号为K249-25-6)。

用好语文工具书,提高语文素养

用好语文工具书,提高语文素养

用好语文工具书,提高语文素养——《普通高中课程新标准(语文)》阅读心得《普通高中课程新标准(语文)》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通过自主的语言实践活动,积累言语经验,把握祖国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加深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理解与热爱,培养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同时,发展思辨能力,提升思维品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积累丰厚的文化底蕴,理解文化多样性。

我认为:一、在课堂上张扬个性1. 多设计开放问题在课文问题设计上,应摒弃强调“答案唯一性”的限定性问题,多设置一些能促进学生多向思维、个性思考的开放性问题,为学生驰骋思维、放飞思维、放飞思想、张扬个性提供广阔的时空。

比如教学《项脊轩志》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这么问:“读了这篇课文后,你想说些什么?”这是个富有弹性的,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学生根据自身的认识和课堂上的学习,可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作出回答。

2. 多强调自读反思学习过程的自我把握、反思和调控,是学生形成学习能力,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有效方法。

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期待”强化“自读反思”。

在自我反思、自我调控中,不断修正自己的错误,改进学习行为。

为了巩固拼音字母的发音,教师可采用多种练习方式,像找朋友、拼读比赛、拼音节、摘苹果等游戏。

再如最后一课《沁园春·雪》,以问题“谁主沉浮”为结尾,把思索时间留给学生,也是挺有空间感的。

二、课堂外张扬个性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

没有什么比亲手摸一摸,亲眼看一看,亲口尝一尝,更能真切地获得感觉了。

《课标》中指出:1.坚持立德树人,增强文化自信,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2.以核心素养为本,推进语文课程深层次的改革,3.加强实践性,促进学生语文学习方式的转变,4.注重时代性,构建开放、多样、有序的语文课程。

关于文科工具书教育的几点思考

关于文科工具书教育的几点思考
物 前 此 我 国建 国 二 十 多 年 来 对 于 工 具 书 的 研 究 与 教 育重 视 不 够
,
占总 数 的 1
17 0 8 种
,
2肠

据 有 关 统计
,
,
1 9 8 0 年至 1 9 8 4
年 我 国 共 出 版 工具
,

0
亦即
,
在这 一 大批 新
被 介绍 的仅 占
进 展 缓慢 特别 是 十 年动 乱 期 间

《中 文 工 具 书使 用 法 》所收 工 具 书类型 与年 代 关 系 一 览表
:
年 !


亡 十
,

1 9 4 9 年 10
月前
19 4 9 年 1 0 月


19 8 0 年
19 7 5 年 一 2 J 寸… _ 1 9 7 9 年至
. .

计 和

2

从类 型看

划分来 介 绍 的 对 优势
当前
,
我 国工 具 书事 业 正 进 入 一 个 蓬 勃

点低 反映

它 是 我 国 当 时 工 具书 研 究 水平 的 真实

发展 的黄 金 时 期

其 品种 之 繁
,

数量 之 多


这 些 专著 的 历 史 作用 功不 可 没 但 是
,

,
规模 之 大
,
质 虽尤 高
二.
都 是 空前 的
,
,
同时

科 学 技 术文 化 的 百科 全 书 足 之地

小学四年级文科教材使用的实际经验

小学四年级文科教材使用的实际经验

小学四年级文科教材使用的实际经验在小学四年级的课堂上,文科教材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引导者,带领学生们探索知识的海洋。

四年级的文科教材,既包含了丰富的语文知识,也涉及到初步的历史和社会科学内容,旨在培养学生的基础文科素养。

每一页内容都像是精心编排的探险地图,让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发现新大陆。

在实际使用中,这些教材的设计充分考虑了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需求。

教材的每一章节不仅涵盖了语言、文学、历史和社会学的基本知识,还融入了大量的插图和故事,这些元素像是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使得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

比如,语文教材中的阅读材料,通常选取了适合四年级学生阅读能力的故事和文章,这些故事不仅有趣,还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而在历史和社会科学部分,教材通过故事化的叙述和图表的呈现,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基本的历史事件和社会知识。

教材的配套练习和活动设计也很巧妙,旨在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并提升综合能力。

例如,语文教材中的词语和句型练习,既有助于学生记忆新知识,又能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

而在历史和社会科学部分,动手操作的活动和问题探讨则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些活动就像是一位耐心的老师,引导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引导作用至关重要。

教师不仅要充分理解教材的内容,还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灵活调整。

有时,教材中的某些内容可能会显得过于抽象或难以理解,这时教师就需要通过生动的讲解和适当的示范来帮助学生克服困难。

例如,当教材介绍到复杂的语法规则时,教师可以通过具体的例子和互动练习,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规则。

教材的评价与反馈也是一个重要环节。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当定期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根据反馈结果对教材的使用进行调整。

如果发现某些章节或活动对学生的帮助不大,教师可以适当增加补充材料或调整教学策略,以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跟上学习的步伐。

学习工具书的感想

学习工具书的感想

感想从小学三年级开始,我就学会使用了字典。

还记得在学习字典前,哥哥送我一本崭新的《新华字典》,那本字典陪了我很多年。

在小时候,爸爸就告诉我字典属于工具书的一类。

可是,我一直不知道工具书的具体含义。

直到这个学期,余老师给我们开了《工具书的使用》这门课,我才知道工具书不仅包含字典,还包含类书、政书等。

学习这门课时,我查了很多词典,也学习了多丰富的知识。

分配写作业时,我的任务是“琴”、“棋”、“书”、“画”、“诗”、“酒”、“花”和“柴”、“米”、“油”、“盐”、“酱”、“醋“茶’里的关于“诗”和“柴”的熟语。

刚开始,我没有注意到老师让我们写的是熟语,把班长给的那张纸上的关于诗和差的都写下来,写了将近二百个词条,写到头晕。

在老师看作业时,老师让我回来查熟语的意思。

作为一名汉语言文字学的研究生,顿时感到自己无地自容。

那天,我查了熟语的意思。

熟语指的是只能整体使用,不能随意改变其形式和成分,往往也不能按照一般的构词法来分析的固定词组,包括成语、惯用语、谚语、歇后语。

写作业的时候我首先查的是《汉语大词典》,借同学电脑做的作业,交给老师的也是电子版。

因为没有电脑,平时还要兼职的原因,我查的其他的工具书的资料都是手写的,如《汉语成语分类辞典》、《常用俗语手册》、《中国歇后语大词典》、《汉语谚语词典》、《中国典故大词典》等。

对于这点,还请老师原谅。

《汉语大词典》是我差的工具书中年龄最大的老大哥,也是所含内容最丰富的一部大部头的重点书。

其中我写下来关于柴的熟语又30条,关于诗的熟语有58条。

其中一些直接包含这两个字,有的只是与之相关。

柴火饭指柴火烧的饭。

指普通人家的平常饭食。

《歧路灯》第一○五回:“他谋馆不成……箸头儿戳豆腐乳;得了西席,就不饮煤火茶,不吃柴火饭,炭火煨铜壶,骂厨子,打门役,七八个人伺候不下。

”柴米油盐醬醋茶是日常生活所必需的七样东西,俗称开门七件事。

宋吴自牧《梦粱录·鲞铺》:“蓋人家每日不可缺者,柴米油鹽醬醋茶。

浅析如何正确选择和使用中文工具书

浅析如何正确选择和使用中文工具书

浅析如何正确选择和使用中文工具书王天阳,古今中外学者,专家,莫不把中文工具书视为珍宝,用很生动的语言,描述赞美它是“良师益友”,“案头顾问”,“不说话的导师”,是我们“打开人类知识宝库的金钥匙”,本从中文工具书的概念,作用和使用方法等几个方面浅析如何正确选择和使用中文工具书,并分析它的指导意义。

一、中文工具书的概念中文工具书,就是作为工具使用的一种特定类型的书籍。

具体而言,它是根据一定的社会需要,以特定的编排形式和检索方法,为人们广泛汇集、迅速提供某方面的经过验证的浓缩的基本知识或知识线索,专供查考的特定类型的书籍。

例如,词典、手册、指南等工具书。

仅供查找有关参考的知识及其查找知识线索。

二、中文工具书的作用中文工具书的作用,大体可归纳如下几个方面:1、解决疑难问题众所周知,在日常读书学习、研究问题、开展工作中,人们往往碰到疑难的字词,重要人物,有关事件,科技名词和述语,所需要数据等问题,查阅有关词典,百科全书,数据手册等中文工具书,即可迎刃而解。

2、指引读书门径人们在日常自修学习,或者研究,掌握某学科知识,需要查找哪些文献,应阅读哪些文献信息,才能入室登堂,窥究奥秘。

可利用百科全书类中文工具书,便可了解有关学科的基本知识,指出深入研究还须参阅哪些文献,从而,为深入学习和掌握有关知识,提供了最佳途径。

3、提供参考资料人们在学习和研究中,除了必须掌握本学科的基本状况,还须掌握相关学科的学术动态,研究水平,发展概况。

例如,有些研究项目,国内可能有不少科研人员从各个角度进行研究,国外也可能有成批学者在探讨,或者已引进其他相关学科研究成果加以解决,我们可查国内外出版的年鉴类中文工具书,便可了解近年来研究概况,发展动态,并提供了应该参考的书目,论文等资料。

4、节省时间精力各种中文工具书都具有共同功能,就是节省读者查阅获取知识的时间和精力。

因为,它们根据一定的社会需要,汇集大量有关文献,提供确实可靠的浓缩知识,并依照特定编排体例和科学排列方式,提供快速查找途径,节省读者的大量时间和精力,从而帮助读者,从浩如烟海的文献中,占有所需的宝贵知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初一年级文科教材使用建议

初一年级文科教材使用建议

初一年级文科教材使用建议初一年级的文科教材像一位耐心的导师,它的使命是引领学生踏上知识的征途,为他们的学习生涯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使用这些教材时,学生们应该充分发挥主动性,教师也需提供适时的引导,才能让这位“导师”发挥其最大的效用。

首先,学生应当从课本的整体结构入手,明确各章节之间的逻辑关系。

教材通常从基础知识开始,逐步引导到更复杂的概念,因此,掌握好每一章节的核心内容是十分重要的。

比如,在历史部分,理解主要事件的时间顺序和因果关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和理解内容。

在地理部分,学习各地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特点的关系,也是建立全面知识体系的关键。

其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注重教材中的例题和习题。

这些练习不仅仅是对知识的测试,更是对知识点的巩固和拓展。

通过这些习题,学生可以检测自己的理解程度,并且发现和弥补知识的盲点。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小组讨论或课堂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消化和运用这些练习内容。

教材中的插图、图表和案例是重要的辅助工具。

它们不仅能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复杂的概念,还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在历史或地理章节中,通过分析地图和历史事件图示,学生能够更清晰地把握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相关知识。

教师在使用教材时,除了讲解书中的内容,还应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

可以通过提出问题、引导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在主动思考中掌握知识。

比如,在讨论历史事件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事件的深远影响,鼓励他们表达个人见解。

这不仅能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还能增强他们的学习动机。

对教材内容的深入探究也是提升学习效果的重要途径。

在每一章内容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查阅相关的课外读物或利用网络资源,进一步了解教材中提到的背景信息或延伸知识。

这种方式不仅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还能加深他们对教材内容的理解。

最后,学习文科教材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思维的训练。

学生应当学会批判性思维,分析和评估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

在阅读教材时,要学会区分事实与观点,理解不同观点的合理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文科工具书使用法的一些感受和建议
选择这门课的初衷,完全是专业的限定,因为在大二修过一门类似的课程《社会科学文献检索(增订本)》,在学习文献类课程之前,我对这门课的主要感觉就是枯燥无聊,甚至感受不到什么用处。

但是随着学习的深入和对古典文献的了解,知道了检索对于文献学学习的重要性,渐渐地开始对工具书使用产生兴趣。

对时老师的总体感受是,踏实笃学,知识渊博,有老一辈学者的治学风范。

在上课时,老师主要讲解各类工具书的基本情况,包括成书背景、作者、出版社和出版时间,工具书的主要内容和优缺点等,讲解认真细致,对我们不是很了解的作者作品、生僻字等会用板书展示,老师的字也是一笔一划,方方正正。

另外老师常一些常用工具书的流行版本,和适合我们本科生使用的版本,以便大家鉴别和购买。

老师很有耐心,对课上和课后提问的同学都给予认真解答,有时候也不乏风趣幽默。

在十几周的上课过程中,让我感受最深的就是中国古典文献知识的浩瀚和自己的浅陋,上课初,我用的教材还是赵国璋先生等主编的《社会科学文献检索》,又买了一本《古典文献学基础》,其中内容丰富,浅显易懂,包涵了目录学、校勘学、版本学等方面的内容,让我对文献学的全貌有了一个粗略的了解。

在时老师教授工具书使用法的过程中,我对工具书于古典文献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性也有了一定认识,作为一名文献专业的本科生,这些工具书都是值得一读,不管是作为以后文献研究的良好基础,还是作为一名中文生的专业素质,都是令人受益无穷的,正是从这门课开始,我才对古典文献类学习有了更多的兴趣和学习热情,以前我都是只喜欢古代文学的,现在发现,许多古典文学,比如诗歌等的研究都需要工具书来辅助,避免了误读误解,纠正了一些学习古诗词中常见的错误。

此外,对中文工具书使用法课程,我还有自己的一些认识和建议。

首先,老师每节课前提问的方式有助于我们的及时复习,是一个很好的教学习惯;第二,老师的讲解方式基本是以口述为主,同学们在下面记笔记,老师讲的速度适中,笔记可以跟上,但是有时一节课讲的东西太多,我还是会感到无聊和疲惫,这种不停地记笔记方式可能有些枯燥,希望以后课程会有些改动,比如引进多媒体教学,在讲某本工具书的时候,附上些照片和研究成果等,会更能调动同学们的学习热情;第三,可能也是对校方的意见,短期内不好实现,就是希望开放古籍阅览室,这对同学们的知识学习和反馈具有重要的意义,见到实物必将使我们对古籍和相关方面的灵敏度有所增强;第四就是学习和实践的事情了,因为本学期工具书阅览器也没有开放,所以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同学们对工具书使用方法的实践运用,最好的办法是每节课后,老师布置一些查检任务,让同学们查好,留待下节课一起讨论,以加强学习效果。

最后,衷心地祝愿本门课程可以越办越好,培养更多懂得工具书知识,更加会利用所学知识的人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