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重点问题解析)

合集下载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新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新

• 余秋雨说,人类是需要废墟的,没
有皱纹的老祖母是可怕的;同样, 人类也是需要奥斯维辛的,没有伤 疤的历史只会催生新的罪恶产生新 的苦难。 • 让我们谨以这样的思考纪念在 人类历史进程中被无情摧残的生命。
奥斯威辛是一个尺度:关于 时代的、道德的、人性的尺度, 无法弃置的尺度;即使作家所写 的题材毫不涉及战争和杀戮,时 至今日,也都与奥斯威辛有关。 在这里,奥斯威辛已成为现实的 一部分,虽然属于过去,却向未 来敞开。
• 1、新闻的定义:新闻是新近发生的群众关心的重 要事实的报道,讲究真实、客观,时效性。 • 2、新闻的构成要素:五个“W”和一个“H”即: • ①when:何时 ②where:何地 ③who:何人 ④what: 何事 ⑤ why:何因 ⑥how:何果 • 3、新闻的结构 • ①标题(正标、副标题) ②导语:消息的第一自然 段,或开头的一两句话,一般称为导语 。 • ③主体:主体是导语 之后,构成消息内容的主要部 分。 • 4、新闻特写:一种以描写作为主要手法,摄取新 闻事实中最富有特征和表现力的片段和场面,形象 第再现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的报道形式。本文即属 于新闻特写。
— 罗 森 塔 尔
•泪纵能干终有迹 •恨多难寄反无语
一位党卫军的 头目弗里希上尉对 一批又一批新来的 囚犯说过这样的话: “我警告你们,你 们不是到一个疗养 院来,你们是到一 个德国的集中营来, 你们除了从烟囱里 出去外,就没有别 的路走出这儿。”

5个焚尸炉平均每天焚尸1 万具。包括中国人在内的28个 民族的400万人死于集中营,其 中犹太人最多,达250万。
四、看技巧
•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篇报 道与我们在报纸上看到的一般报道 有什么不同之处?
比较的方 面 时效性 报道内容 情感倾向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美国] 罗森塔尔
粗读,明确大意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篇新闻 是美国记者罗森塔尔二战后访问奥斯维辛 集中营博物馆之后采写的。发表之后,各 大报纸争相转载,并获得了美国普利策新
闻奖,成了新闻史上的佳作。
一个如此有名的记者为什么要写 一篇早已众所周知的新闻呢?发生在
奥斯维辛的惨剧早已离我们远去,为
什么又重新提及?作者的写作意图是 什么?
新闻与一般的文章有什么不同?
及时敏锐地 捕捉新的事件
并加以客观地 传达。
奥斯维辛是波兰南部的一个小镇,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 粹德国在这里建立了最大的集中营,这个小镇因此闻名于世 集中营内部壁垒森严,四周电网密布,设有哨所看台、绞刑 架、毒气杀人浴室和焚尸炉,由奥斯维辛一号、奥斯维辛二 号、奥斯维辛三号组成,是希特勒种族灭绝政策的执行地。
1940年至1945年期间,共有110万人在这里被 德国法西斯所害
男人和妇女与儿童被强行分开
奥斯维辛集中营分营布热津卡集中营正门。当年 囚犯被火车直接押进这个大门。
1945年1月27日, 苏联红军解放了奥斯威辛集中营只找到7650名 幸存者和没有来得及运走的7.7吨头发。
“死亡工厂”——奥斯威辛集中营
③13段写到那个照片中的姑娘,临刑前她在想什么?能说说 你的理解吗?
④怎么理解第14段“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
⑤课文第6段“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还 有末段“在奥斯维辛,没有新鲜东西可供报道”,这两句话的意 义和作用分别是什么?
1944年春季,不知道何故,党卫队军士伯恩哈德. 瓦尔特竟然得到允许,拍下了一火车匈牙利犹太 人正被送往奥斯威辛的“白桦林”毒气室的情景。
一个怀里抱着婴儿,旁边跟着另外3个孩子的妇女 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领着穿戴严实的孩子们步履艰 难地走向“白桦林”毒气室。

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记叙文阅读原文附答案

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记叙文阅读原文附答案

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记叙文阅读原文附答案
《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记叙文阅读题目篇一
1.为什么文章开头“本报讯”中把“太阳和煦、明亮,一排排高大的白杨树长势喜人,在门前不远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嬉笑、打闹。

”这些常人看来很愉快的事说成是“最令人毛骨悚然的”?
2、“导游也不必多费唇舌,因为只要他用手一指,就一清二楚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
3.为什么“废墟”上长满雏菊给一些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4.文章的最后一节是何含义?
5.为什么作者说“布热津卡”可能是世界上最可怕的旅游中心?
6.你如何理解“在奥斯威辛,没有地方可以祈祷”?
7.中国也曾遭受一次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你知道在历史上它被称为什么吗?
《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记叙文阅读答案篇二
1、因为就在这些嬉笑、打闹的儿童下面,却埋葬着累累白骨,缕缕阴魂,看着看着你的眼前就会出现一幕幕的可怕的幻景,怎不叫人毛骨悚然?
2、因为导游的所指之处,皆留下了纳粹的暴行,游者一想象,便可感受到恐怖的气息,又何须导游多说呢?
3.这是生命的象征,不管曾经有多少苦难,生命永远不会停息。

4.用美丽的现实反衬大屠杀的恐怖,从而表达出对过去历史的反思与对和平幸福生活的热爱。

5、因为布热津卡大屠杀的场所,数百万的尸骨就在你的身旁,怎不叫人产生可怕之意?
6、因为在奥斯威辛到处都是冤死的灵魂,连上帝似乎都已无处容身。

此句突出了奥斯威辛灾难深重。

7.南京大屠杀。

22、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解析

22、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解析

因为他的报道突破了零度写作的束缚,不同于传统的新 闻报道,细节地描写了奥斯维辛带给我们的反思,唤醒 了人们对历史的铭记,对人性尊严的关注,对生命的希 望。 通过环境及参观者的细节描写,再现了当年奥斯维辛集 中营的恐怖氛围,更重要的是,它从一个民族责任感的 高度给人的心声带来极大震撼,其中体现出的希望,是 人类历史上不可缺乏的主旋律。 一篇不同以往形式的新闻报道,一篇发人深省的轰鸣, 一篇有关二战集中营的新闻报道。没有什么新闻的背后 是一则惊天动地的新闻。
苏联摄影师尤金1945年在奥 斯维辛集中营拍摄的照片
集中营里堆积如山的尸骨
纳粹警察正对大规模“解决” 后还活着的犹太妇女射杀
这是集中营1945年5月12日解 放后被搬运埋葬的尸体。
被处死的囚犯的尸体.照片上显示的仅为死难者的一半不到, 他们大多数是饿死或被枪杀的。
1945年5月,美军进入了战败的德 国,所见到的不禁令人触目惊心- 大批的犹太人尸体。
秋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王安石评论张籍诗歌的风格是:“看似寻常 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试析此诗写了 生活中哪个“寻常”的细节?表达了他什么样 的情感?
明确: 这道题第一问属诗歌意象的考查,也隐性地 考查了表达技巧,考生是否掌握什么是细节描写, 是答题的关键。作者见到秋风起,便写了一封家 书请人捎回,担心话没说完,信使临行时,又急 急忙忙地打开,重新浏览信件,而且作了一些补 充。 第二问是分析作者在诗歌中表现出来的思想倾向。 参考答案: 诗中作者写了这样一个细节:家书将要发出 时,又觉得有话要说,故“又开封”。作者客居 洛阳见秋风起,从而引起对家乡亲人无限的深切 思念,所以又打开信封补写.
作为一名敏感记者,为什么要写一些不能称为新闻事件的 事情呢?他的题目《奥斯维辛没有新闻》是否违背了新闻 当敏锐地反映最新事件的原则呢? (文学)惟有保持与人类苦难记忆的联系,它才是道德 的、人性的、人生的;惟有这样,它才可能返回人类的 心灵,获得为其他精神创造所没有的温暖和力量。 尽管遗忘的诱惑是巨大的,但我们绝不能屈服,牢记是 我们的道义和责任。 ——施罗德 倘若一个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闻记者就 是船头的守望者,他要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 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浅滩暗礁,并及时发出警报。 ——普利策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1、按新闻的导语、背景、主体、结语几方面概括一下这篇新闻的内容。

一、标题: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二、导语:布热金卡阳光明媚但曾是人间地狱(1~3)。

三、背景:引入奥斯维辛背景材料介绍奥斯维辛可怕的历史(4~6)。

四、主体:随参观者脚步而行(7~15)。

五、结语:再次强调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16)。

2、这篇新闻有没有写到有关奥斯维辛新的事件呢?从文中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来?本新闻并没有写有关奥斯维辛集中营新的事件。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今天,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在奥斯维辛,没有新鲜东西可供报道”。

3、既然“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为什么作者还要去报道?提示:这句话的意思是奥斯维辛太出名了,人们已经了解了它很多东西,的确是没有什么新闻可供报道了,但另一方面,即使没有新闻,作者还是要写,因为他感到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

奥斯维辛虽然是没有什么新鲜东西了,但每一个参观者进来了都只有一个感受,那就是震惊和窒息,驱使作者必须为它写一点东西,以祭奠亡灵,揭露罪恶。

4、那么本新闻的主要事件是什么?四、精读课文1、文章一开始描述了奥斯维辛现在的情景:阳光明媚,绿树成阴,孩子们高兴地嬉戏。

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和平的景象。

可是为什么作者却说这是“最可怕的景象”“像一场噩梦”?不协调的事物叠合在一起。

作者无一字控诉,可是由此所体现出的强烈愤懑的感情,让读者感到无比压抑。

2、文章开头写“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结尾又写道“这里阳光明媚,绿树成荫……”这样写有什么作用?(1).结构上:首尾呼应,显得文章首尾连贯,浑然一体。

(2).写法上:以乐景衬哀情。

(3). 内容上:突出文章主题,表达出了对法西斯残暴行为的愤怒控诉,对受害者的哀悼,对历史的反思。

3、如何理解“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怎么理解这个细节?一边是戕害生命的毒气室和焚尸炉,一边是生机勃勃的生命,两种反差极大的事物摆在一起。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赏析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赏析

编辑整理报纸上的新闻,常常被人当作茶余饭后的消遣,有人喜欢看体育赛事,明星琐事,有人关心保健常识,生活指南。

但是,有一种新闻报道是需要我们站着读乃至跪着读的。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正是这样“沉重”的新闻。

它真实记录了纳粹集中营奥斯维辛的现在和过去,让你在罪恶的人性面前热泪纵横,无地自容。

奥斯维辛是德国法西斯屠杀犹太人和其他平民的集中营,动用了毒气,细菌,焚尸炉等惨绝人寰的杀人方式,共有400万人死在那个人间地狱。

有位思想家说过:奥斯维辛之后,我为自己是一个人而惭愧,因为我从来都不知道人是这样一种罪恶残暴的动物。

又有人说:奥斯维辛之后没有诗歌。

记者的不安,是面对人类曾经犯下的罪行的悔恨,是对无辜死难者的悲悯。

在真理和善良面前,他的良心受到拷问。

首先,灾难带来的破坏性是无法弥补的,对自然和生命的摧残是不能挽回的,对心灵和思想的伤害是永久的。

在布热金卡这样的地方,应该让黑暗,死亡,阴冷永远安静地矗立在那里,让人一看就浑身发抖,这是对死者最好的纪念,也是对生者最好的警告。

记者虽然看到了象征着希望的阳光,草地,儿童,但是他的思想上是不能接受的。

他认为,地狱里长出的家园是可耻的,忘记灾难的最好方法就是没有发生灾难。

就像我们的圆明园,应该让它残缺在那里,荒芜在那里,痛苦在那里,而不是浅薄地重建,因为这才是它应有的灵魂。

其次,人要学会在良心的拷问下生活,在忏悔中走向完美。

一个没有良心约束的民族是疯狂的,一个没有良心的人是可耻的。

罪恶,就发生在人彻底疯狂以后。

陀思妥耶夫斯基说:如果没有上帝,一切都成为可能。

没有人类的良知,那么,杀戮也是理直气壮的了。

正是忏悔,使记者“有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在访问这里之后,如果不说些什么或写些什么就离开,那就对不起在这里遇难的人们”。

一位德国总理在犹太人的墓碑前下跪,忏悔德意志民族犯下的滔天罪行。

使世人相信德意志依然还是一个伟大的民族。

再次,在苦难和死亡面前能感受到同样的痛苦的人才是一个健全的人。

10[2]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10[2]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到了奥斯 维辛,你获得 自由的唯一出 路就是焚尸炉 的烟囱。”
奥斯维辛集中营是纳粹德国在二战期间修建的 1000多 座集中营中最大的一座,1940年修建,1945年由于德国 战败,为销毁证据炸毁集中营,在这期间,有包括28个 民族的400万人死在这里,其中犹太人最多,达250万人。 1945年1月 27日,苏联解放了奥斯维辛集中营,当时里 面只剩下7000多名活着的囚徒,其中包括 200多名儿童。 1947年7月,波兰政府把奥斯维辛集中营改为殉难者纪 念馆。为了使这段罪恶的行径不再重演,让后人记住这 段历史,1979年奥斯维辛集中营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遗忘与铭记
新华社柏林电 国际奥斯维辛委员会2005年1月25日在柏 林举行集会,纪念奥斯维辛集中营解放60周年。 德国总理 施罗德 在纪念集会上发表讲话,强调德国将 牢记奥斯维辛集中营之后的特殊历史责任,呼吁与反犹主义 和极右主义作坚决斗争。他说,纳粹的意识形态及其暴行完 全是一场人祸。尽管今天活着的绝大多数德国人都与纳粹大 屠杀无关,但德国人负有特殊的责任。 他指出,纳粹在奥斯维辛等集中营实施的暴行,无论是 规模、根源还是造成的伤害,都是空前的。 这个历史负 担虽然沉重,却是必须严肃承担的责任。他强 调说,德国必须直面过去, “尽管遗忘和排斥的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么新闻》 写于1958年,距离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已有13 年,而且奥斯维辛集中营在写作前十四年就已经关 闭了,原则上是一则旧闻,时效性不够强。 发表之后于1960年获得美国“普利策新闻奖”。
那么这则新闻是如何获得美国新闻界最高奖的 呢?我们今天一起走进奥斯维辛集中营,探索原因。
与德国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日本长期以来一直 对与二战有关的所有事情都 采取回避的态度。 根 本的原因,是日本没有彻底清算战争历史,不愿正 视历史。所以,日本对奥斯威辛纪念活动视而不见, 并不是真的“遗忘”历史,而是一种掩耳盗铃之举。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揭开纳粹集中营的黑暗面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揭开纳粹集中营的黑暗面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揭开纳粹集中营的黑暗面奥斯维辛,这个名字无法让人不联想到那段令人痛心的历史,它是纳粹德国在二战期间建造和运营的集中营之一。

纳粹集中营的存在和恶行,早已为人所知。

然而,我们为什么还需要关注奥斯维辛?为什么这个地方没有什么新闻揭开纳粹集中营的黑暗面?本文将从历史和教育的角度来探讨这个问题。

1. 历史的重要性奥斯维辛作为纳粹集中营体系的一部分,承载着大量历史信息和惨绝人寰的罪行。

正因为它的重要性,我们不能忽视对奥斯维辛的关注和研究。

历史教育是避免重蹈覆辙的重要途径,通过了解集中营的黑暗面,我们能够更好地守护和维护人权。

2. 教育的重要性对奥斯维辛的研究和教育不仅仅是为了向后人传递历史的真相,更是为了教育人们有关人道主义、宽容和尊重的重要价值观。

通过了解奥斯维辛集中营的黑暗面,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到人类罪恶的程度,引发对人权的深思,并在今后的社会中更好地弘扬人道主义精神。

3. 媒体对奥斯维辛的报道虽然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存在和纳粹的罪行已经被广泛报道,但由于时间的推移,新闻媒体对于奥斯维辛的报道并不像二战期间那样频繁。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揭开纳粹集中营的黑暗面。

事实上,每当发生有关奥斯维辛的新发现、纪念活动或相关研究成果时,媒体仍然会对其进行报道,以唤起公众的关注和反思。

4. 社会记忆和纪念尽管奥斯维辛没有新闻揭开纳粹集中营的黑暗面,但社会记忆和纪念活动对于保持历史记忆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通过纪念活动和相关场馆的建设,我们能够更好地传递历史信息,警示后人,避免历史的重演。

这些社会记忆和纪念活动不仅仅是纪念受害者,更是为了提醒人们珍惜和捍卫人权的重要性。

结论奥斯维辛代表着纳粹集中营的黑暗面,它的存在和历史重要性不容忽视。

虽然新闻报道可能减少,但教育和社会记忆的重要性依然存在。

通过广泛的研究,继续对奥斯维辛的关注和警醒,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历史的真相,守护和维护人权,让这段黑暗的历史永不再现。

10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10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参考答案:诗中作者写了这样一个细节:家书将要发 出时,又觉得有话要说,故“又开封”。
作者客居洛阳见秋风起,从而引起对家乡亲人无限 的深切思念,所以又打开信封补写。
③、传达作者情感——表达了作者对自由、 和平与祥和的向往。
写作目的:
罗森塔尔的这篇作品,就是为了忘却 的纪念。 因为,忘记历史,就会使悲剧重 演! 让我们用德国总理施罗德的一句话, 来结束本节课的学习:尽管遗忘的诱惑是 巨大的,但我们绝不能屈服,牢记是我们 的道义和责任。
奥斯维辛幸存者重返死 亡之地,向遇难者致哀
观点一 虽然本文和一般新闻的常规写法有所不 同,把新闻写得不像新闻,“没有什么新闻”也 要写出新闻,这正是罗森塔尔的别出心裁之处, 也正是本文成为名作的主要原因 观点二 “印象性报道”允许记者通过对事实的 报道充分抒发自己的感情,写印象,写观感,本文 作者把自己参观集中营的感受当成了主要的内 容来写,是一种纯主观性的报道,更能感染读者。
凭吊者在昔日枪决人的 高墙下献上束束花环
当堂训练
1、《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篇报道与我们 在报纸上看到的一般报道有什么不同之处?
比较的项目 一般报道
比较的方面
时效性 报道内容 情感倾向
最新发生的事件 客观事件 客观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 新闻》
时效性不强
作者及参观者个人感受
个人情感浓厚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与 人们常见的新闻不同,有人认 为这不符合新闻的写法,但它 却成了新闻史上的名作。你对 作者的这种写作方法有何看 法? 请谈谈你的理解。
本文的标题是“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作者为什么说没有新闻呢?既然没有新闻,作 者为什么还要写这篇文章呢?请用文中的原文 回答。
这句话的意思使奥斯维辛太出名了,人们 已经了解了它很多东西,的确是没有什么 新闻可供报道了,但另一方面,即使没有 新闻,作者还是要写,因为他感到一种非 写不可的使命感。奥斯维辛虽然是没有什 么新鲜东西了,但每一个参观者进来了都 只有一个感受,那就是震惊和窒息,驱使 作者必须为它写一点东西,以祭奠亡灵, 揭露罪恶。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阅读练习(附答案及解析)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阅读练习(附答案及解析)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题。

(18分)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布热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在大门附近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追逐游戏。

这真像一场噩梦,一切都可怕地颠倒了。

在布热金卡,本来不该有阳光照耀,不该有光亮,不该有碧绿的草地,不该有孩子们的嬉笑。

布热金卡应当是个永远没有阳光、百花永远凋谢的地方,因为这里曾经是人间地狱。

……十四年前,最后一批囚徒被剥光衣服,在军犬和武装士兵的押送下走进毒气室。

从那时起,奥斯维辛的惨状被人们讲过了很多次……今天,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

记者只有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来源于一种不安的心情:在访问这里之后,如果不说些什么或写些什么就离开,那就对不起在这里遇难的人们。

现在,布热金卡和奥斯维辛都是很安静的地方,人们再也听不到受难者的喊叫了。

参观者默默地迈着步子,先是很快地望上一眼;接着,当他们在想象中把人同牢房、毒气室、地下室和鞭刑柱联系起来的时候,他们的步履不由得慢了下来。

导游也无须多说,他们只消用手指一指就够了。

每一个参观者都感到有一个地方对他说来特别恐怖,使他终生难忘。

对有的人来说,这个地方是经过复原的奥斯维辛毒气室。

人们对他们说,这是“小的”,还有一个更大的。

对另外一些人来说,这样一个事实使他们终生难忘: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

还有一些参观者注视着毒气室和焚尸炉,开头,他们表情茫然,因为他们不晓得这是干什么使的。

然而,一看到玻璃窗内成堆的头发和婴儿的鞋子,一看到用以关押被判处绞刑的死囚的牢房时,他们就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浑身发抖。

一个参观者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原来,在女牢房,他看到了一些盒子。

这些三层的长条盒子,6英尺宽,3英尺高,在这样大一块地方,每夜要塞进去五到十人睡觉。

解说员快步从这里走开,因为这里没有什么值得看的。

参观者来到一座灰砖建造的建筑物前,这是在妇女身上搞不育试验的地方。

公开课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公开课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希特勒为何屠杀犹太人?
1.历史的原由。 犹太人的远祖是古代闪族的支脉希伯莱人,公元前,他们的祖先曾聚居生活在阿 拉伯马勒斯坦土地上。公元1世纪,罗马帝国攻占巴基斯坦后,犹太人举行过多次 大规模反抗罗马占领者的起义,但都遭到了罗马统治者的血腥镇压。到公元135年 的犹太人起义再义惨遭失败为止,在这1个多世纪的时间里,罗马统治者屠杀了百 万犹太人,最后把还把余者全部赶出马勒斯坦土地,使他们流散到西欧。完全处 于落后的小生产的农牧社会,土地被人们视为最珍贵的财富,商业则是人们鄙视 的行业。犹太人逃往西欧后,当地的封建主们非常歧视他们,不许他们占有土地 ,只许他们经营商业。不知是历史过错教育了他们,还是生死磨难砥砺了他们, 或者说这本来就是历史赋予的机遇,总之,由这一切所构成的历史集合体,铸就 了犹太人的特质,使得他们聪明起来,坚强起来。他们不仅在困境中顽强地繁衍 生息,而且逐渐地富有了。 公元13至15世纪,欧洲开始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当地新兴资产阶级同那些经商致 富的新兴的犹太人资本家们,产生了利益冲突,噩运再次降临到犹太人的头上。 现实利益的冲突加上宗教信仰的差异,大批犹太人被迫流往东欧及美洲各国,开 始了历史上的犹太人第二次逃亡。不幸的是,这种反对犹太人的意识,居然演变 成了一种文化沉淀,在某些国家和地区一直“遗传”到现代。尤其是进入本世纪 后的德及奥民族,反犹情绪与日俱增,希特勒及其追随者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有人告诉我一件事情,据说有个 西德青年不相信纳粹在波兰建立过灭绝种 族的杀人工厂,他以为那只不过是一些人 的‘幻想’。 会有这样的事!不过四十年的时间 ,人们就忘记了纳粹分子灭绝人性的滔天 罪行。我到过奥斯维辛的纳粹罪行博物馆 。毁灭的遗址还保留在那里,毒气室和焚 尸炉触目惊心的出现在我面前。可已经有 人否定它的存在了!” ——巴金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详解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详解

珍 爱 和 平
生 命 无 价
在奥斯维辛没有什么可报道的新闻
记者只有一种源于不安的心情的非 写不可的来使命感。
这篇作品在1958年获得美国新闻最高奖普利 策奖。颁奖词是这样写道: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突破新闻“零度写 作”原则,着眼细节,以冷峻的视角,深沉地 描述了今天的奥斯维辛集中营纪念馆。在恐怖 与快乐、战争与和平、历史与现实的反差中, 它召唤起人们关于灾难的记忆、关于生命的思 考、关于人性的自省。它的发表充分地表现了 一个新闻记者的使命感,更以迫人的力量震撼 生者的心。
复习新闻的基本知识
新闻也叫消息,是对新近发生的有社会意义并 引起公众兴趣的事实的简短报导,真实性、时 效性及文字少、篇幅小是其基本特征。
其结构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 景)、结语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 新闻
罗森塔尔
读课文时思考:
文章是从什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角度来写奥 斯维辛集中营的恐怖的?
从参观者的所见所感来写集中营 的恐怖
思考并讨论
新闻的语言短小精炼,在读了这 篇新闻之后,文中的哪些语言触 动了你的心灵,为什么?(可以 从表现手法和表达方式上来回答)
总结
从同学们从文中所找 出的语言我们可以了解到, 作者罗森塔尔充分运用细 节描写和议论来表现奥斯 维辛集中营的恐怖。
思考
标题“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 闻”,为什么没有新闻?作 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新闻?
小结
二战期间,仅在奥斯维辛集中营纳
粹就夺去了400万人的生命,这是整个人
类的悲剧,我们应当共同面对这样的耻
辱,因为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今天
我们要做的不仅是记住这样的历史,还
要以史为鉴,共同维护世界的和平。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赏析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赏析

文本研读/wbyd2012@163.com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赏析夏德勇一、作品的相关背景作者亚伯拉罕·迈克尔·罗森塔尔,1922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发表于1958年,出生于加拿大安大略省,后到美国求学并加入于1960年获得美国普利策奖国际新闻奖,被誉美国籍。

他在纽约市立学院上学时就是校报通为“美国新闻写作中不朽的名篇”。

讯员。

1944年进入《纽约时报》后长期从事国际它在上世纪80年代第一次被翻译成中文新闻报道,先后常驻印度、波兰、瑞士和日本。

时,标题改成“布热金卡:阳光明媚鸟语花1958年在《纽约时报》的编辑们认为没有什么新香”。

这显然是一个糟糕的改动,因为它既不能闻可写的情况下采写了这篇作品.并于1960年揭示作品的主要内容,也缺乏现在这个题目的获普利策奖的国际新闻奖。

它的颁奖词是——丰富张力。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突破新闻“零度这篇作品译成中文后被选进了多种新闻作写作”原则,着眼细节,以冷峻的视角,深沉地描品选(如汤世英主编的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述了今天的奥斯维辛集中营纪念馆。

在恐怖与新闻学专业本科的《中外新闻作品研究》,武汉快乐、战争与和平、历史与现实的反差中。

它召大学出版社2000年),还被选人人民教育出版唤起人们关于灾难的记忆、关于生命的思考、关社的高中语文教材第一册。

赏析和评价的文章于人性的自省。

它的发表充分地表现了一个新也有数篇,大多是从语文教学课堂设计的角度闻记者的使命感,更以迫人的力量震撼生者的人手,主要让学生体会其字词句的含义、表达特心,成为新闻史不朽的名篇。

征和思想感情。

作为语文教育,这是必要的,但1963年返回《纽约时报》总部后,罗森塔尔是还不够,既然是新闻作品,也要让学生对其作从事编辑工作。

1969年,罗森塔尔在《纽约时报》为新闻的体裁特点有所理解。

这也是从事中学经济陷入困境之际,推行大刀阔斧的变革,开拓语文教学的教师们要注意的。

广告业务和扩大读者群。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赏析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赏析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赏析《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是一篇获过美国普策利新闻奖的优秀新闻作品,被誉为“美国新闻写作中不朽的名篇”。

它跳出了传统新闻“客观报道”、“零度写作”的窠臼,大胆地在反映客观事实的基础上,着力表现作为一名有使命感的记者的在场的主观印象,激情洋溢地抒发了对法西斯暴行的深恶痛疾,对自由、解放、新生的无比珍惜之情。

这篇新闻强烈的情感冲击力是如何形成的呢?主要是借助于结构、细节、语言的精心安排。

一、精巧的结构先看标题,它是一个充满悬念的否定句——“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新闻内容的首要特点是“新鲜”,要求报道新近发生的事;而标题竟然劈头就说“没有什么新闻”,从受众心理讲,这种欲擒故纵之笔很吊读者胃口。

再看导语,1-3自然段是本篇导语。

先用对比手法突出如今阳光明媚、花香鸟语的布热金卡曾经是“人间地狱”,现在“也许是世间最可怕的旅游中心”;再用一组排比句点出布热金卡是一个世人瞩目的地方。

导语部分用如诗般的语言渲染了一种庄严肃穆的情感氛围,调动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接着看主体,4-13自然段是这篇新闻的主干。

大致按先整体概述后局部分说的顺序展开。

4-5自然段介绍集中营的方位、居民、环境、历史等概况。

作者援引具体数据与个人回忆录要点等确凿事实证明这里曾经是“杀人工厂”。

第6自然段交代写作动机,“今天,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这一句呼应标题,强调法西斯犯下的滔天罪行罄竹难书,出于记者职业的神圣使命感,出于对遇难者在天之灵的告慰,他不能不向世人报道他所见到的一切。

这就再次拉近了记者与受众的心理距离。

8-13自然段叙述参观者的见闻感受,大体依照参观地点的转换,即“毒气室→焚尸炉→死囚牢→女牢房→灰砖房→长廊→地下室”的顺序,择要记录参观者的印象。

这里作者运用了多重视角,不仅写历史遗迹(物)的特征,而且刻画参观者的表情反应;不仅写参观者的观感印象,也写自己对参观者反应的反应。

尽管第一人称“我”在文中并没有出现,但我们可真切地体验到作为一名特殊的参观者的记者,他那犀利的目光、深沉的情感。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3、为什么这篇“并没有写下什么新 闻”的报道能够脱颖而出,获得普利 策奖?
题号
展示组
地点
点评组
第一题
6 PK 4
前黑板
1第二题 第三题 其他同学2 PK 8 3 PK 9
后黑板 后黑板
7 5
(1)“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是讲这 里除了世人皆知的法西斯罪行之外,没有什 么值得张扬的事; (2)“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作者引 入了一些背景资料,奥斯维辛的一切已经被 无数的人报道过,已经是“旧闻”了; (3)虽然这里没有什么新闻,但是作者感 到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要继续揭露纳粹 法西斯的罪恶,告慰在这里遇难的人们。
不胫而走
胫:小腿;走:跑。没有腿 却能跑,形容传播迅速。
例句: 1、尽管他们尽量不事声张,但暴 富的消息依然不胫而走。 2、在过去的几个星期里,医保法 案成为了人们争相谈论的话题,而 夹杂在其中的各种指责声音和误导 信息纷纷不胫而走。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仔细阅读全文抓住新闻的 主要信息。 过程与方法:小组合作学习,探讨交流, 抓住关键语句体会作者的感情。 态度情感与价值观:了解德国纳粹分子 的残酷统治,珍惜和平,反对战争。
“倘若一个国家是一条航行在 大海上的船,新闻记者就是船头 的嘹望者。他要在一望无际的海 面上观察一切,审视海上的不测 风云和浅滩暗礁,及时发出警 告。”
——约瑟夫· 普利策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突破新闻‘零 度写作’原则,着眼细节,以冷峻的视角, 深沉地描述了今天的奥斯维辛集中营纪念馆。 在恐怖与快乐、战争与和平、历史与现实的 反差中,它召唤起人们关于灾难的记忆、关 于生命的思考、关于人性的自省。它的发表 充分地表现了一个新闻记者的使命感,更以 迫人的力量震撼生者的心,成为新闻史上不 朽的名篇。” ——普利策新闻奖颁奖词

《奥斯维辛没(修改)解读

《奥斯维辛没(修改)解读

问题探究
为什么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做祷告的地 方?
做祷告是为了求得上帝的谅解或保佑,但 刽子手丧失人性,双手沾满无辜者的鲜血,他 们是不会向上帝祷告忏悔自己的罪行的;而无 辜者成为刽子手刀俎上的肉,无计可逃,他们 也没有办法求得上帝的保佑。
主题
罗森塔尔在看似平静的叙述中抒发 了对德国纳粹残酷暴行的沉重控诉。 提醒人们要铭记这段罪恶的历史,不 要忘记历史的教训;要珍爱和平、保 卫和平。
奥斯维辛集中营大门,门上的格言非常 著名:“劳动意味着自由”。
囚 房
焚 尸 炉
毒 气 室 中 等 死 的 囚 犯
集 中 营 里 的 万 人 坑
被处死的囚犯的尸体。照片上显示的仅为死难者的 一半不到,他们大多数是饿死或被枪杀的。
(三)整体感知——动情
1、本新闻的主要事件是什么? 参观者参观奥斯维辛集中营。
这里是一座平静的小镇, 也曾经是最恐怖的死亡工厂; 这里见证着人性的堕落, 也凝结着一个民族的苦难; 这里是人类历史无法跳过的一页,
这里是奥斯维辛。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Fra bibliotek——罗森塔尔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1、理解作者独特的新闻视 角。2、品味文中细节描写的内涵。
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习简洁而富有表 现力的语言,体会作者的情感。2、合作、 探究解决预习反馈问题。
②“为什么又要写”——但作者还是要写,因为他此 时已经不只是一个记者,更是一个被深深震撼的参观者, 感到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种感情驱使作者必须 为它写一点东西,以祭奠亡灵,揭露罪恶。
③取得好,充满悬念的否定句,以欲情故纵之笔引起 读者兴趣。
课文赏析——动心
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深入赏析课 文:
明确:美和善就是这样被蹂躏、被 践踏和毁灭的,活着的人应该永远 铭记纳粹的罪恶。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目的:1、学习情感性新闻的特点及写法。

2、学习本文在客观描述事实的同时,又使用多种手法将自己的心理感受细致的表现出来的方法。

3、认清法西斯的罪恶,宣传世界和平。

教学的重、难点:1、罗森塔尔通过参观者的行动、神态来传达他们的内心的感受,表达自己的鲜明感情。

2、品味新闻中富有意蕴的句子的含义。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从南京大屠杀的图片导入新课:大家看到的就是68年前日本法西斯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当时的南京真是尸骨遍地、血流成河!在二战期间,不但是日本法西斯心狠手辣,在欧洲,在奥斯维辛集中营里,德国法西斯对欧洲人民犯下的罪行更令人发指!(另附相关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文字介绍和图片)二、写作背景(课前布置学生查找相关资料)奥斯维辛集中营,壁垒森严,四周电网密布,内设哨所看台、绞形架、毒气杀人浴室和焚尸炉,由第一集中营和奥斯维辛—比克瑙集中营组成,用于消灭欧洲的犹太人,是希特勒种族灭绝政策的执行地,是第三帝国---纳粹德国最大的灭绝营。

约有400万人,其中绝绝大部分是犹太人在此经受严刑拷打,惨遭杀戳。

奥斯维辛是纳粹德国犯下逃天大罪的历史见证。

1945年1月27日,苏军解放了奥斯威辛集中营,当时里面只剩下7000名活着的囚徒,其中包括200多名儿童。

1947年7月,波兰政府把奥斯威辛集中营改为殉难者纪念馆,展出揭露希特勒党卫军在集中营犯下的种种罪行的实证和图片,包括他们从囚徒身上掠夺的财物,以及囚徒在集中营实行地下斗争的各种实物和资料。

为了使这罪恶的行径不再重演,让后人记住这段历史。

三、作家作品罗森塔尔:全名为埃•姆•罗森塔尔,美国记者,本篇新闻获当年普立策新闻奖。

美国普利策奖主席、新闻学教授霍恩伯格说,这是国际报道奖得主罗森塔尔“写得最好的作品”四、阅读课文,思考:1、“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没有新闻还写什么?2、文章的视角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五、研习课文1、奥斯维辛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地方?明确:人间地狱2、你又是从哪里,哪些地方看出这是地狱而不是人间的天堂?明确:毒气室、焚尸炉、女牢房、不育实验室、绞刑室。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 美 ) 罗 森 塔 尔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习情感性新闻的特点及写法。 2.体会本文短小精悍、语言简练、概括性强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阅读新闻的习惯和迅速、准确捕捉信息的能力。 2. 在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学 会协作和分享。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正视历史,认清法西斯的罪恶,牢记历史教训,珍惜和平, 珍惜幸福。
19量47。年被开辟为国家博物馆。1979年被列入联合国世界文 化遗产名录。
课堂小结
从1945年至1958年,这13年间,奥斯维辛一排和平 景象,没有什么新闻,但那默不作声的毒气室、焚尸炉 等还在警示着人们:为了明媚的阳光和儿童快乐的嬉闹, 不再让人毛骨悚然,请不要忘记历史。
六十多年过去了,哈尔滨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的 新细菌实验室也在静悄悄地躺着,河北卢沟桥上的石狮 子仍然蜷伏着,南京大屠杀纪念碑前,每天都会迎来许 许多多的参观者,在那里,也没有什么新闻。但那些地 方的一草一木时时都在向我们发出呐喊:以史为鉴,建 设我强盛中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之梦。
背景: (4-5)通过背景材料介绍奥斯维辛的历史。
结语: (16段)希望式结语重复奥斯维辛没有新闻,提醒读者,灾难虽
过去,但不能忘记历史。
参观奥斯维辛,三读文本探究
1.朗读导语部分,思考:为什么文章开头写了一片和平美好 的景象,但是作者却认为“这是最可怕的事情,像一场噩 梦”?
可怕的不是景象本身,而是布热金卡出现了这种景象,布热金 卡的历史与此太不相配了,这才有了第二段的四个“不该”。灰暗 的天空、沉闷的色调才是与它最相配的景象。
(2)小组合作:讨论圈点勾画出来的动作和表情,说明了什 么?
开始时——“默默地迈着步子”、想象成了现实——“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面奥斯维辛太出名了,人们已经了解了它很多东 西,感到 “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 结尾这句,除了呼应前文,还突出了文章主 题。意思是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鲜东西了,每一 个参观者都看到同样的东西,也有同样的感受, 那就是震惊,甚至窒息。看到这些遗留的东西, 就有这样的感觉。这样,虽然话语貌似平静,却 表现出对纳粹罪恶的深刻揭露。
思考3:
●文中给你印象深刻的细节描写 有哪些?你的体会又是什么? 1.“雏菊花在怒放” 2.女孩的微笑
思考4:
●标题是“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介绍完背景材料之后,作者说:“今天, 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 文章结尾又重复“在奥斯维辛,没有新 鲜东西可供报道”。应该怎样理解?
明确:介绍完背景材料后的这句承上启下,一方
[参观结束时] 用恳求的目光彼此看了一眼,然 后对解说员说:“够了”
“…一看到成堆的头发和婴儿 的鞋子,…不由自主地停下脚 步,浑身发抖。…”
“…这些三层的长条盒子,6英尺 宽,3英尺高,在这样大一块地 方,每夜要塞进去五到十人睡 觉…”
明确:作者跟随着参观者的脚步,通过 参观者的神情、动作这样的外显反映,来 展现他们的内心感受。 参观者的变化,从侧面烘托了集中营的 恐怖。作者没有直接去描写集中营到底如 何黑暗、如何恐怖,而是让读者从参观者的 神情、动作来体会他们的所见所感,以此来 感染读者,引起读者的共鸣,突出表现这 个地方带给人们的恐惧。让我们想到以前 在这里的人们所遭受的残忍、丧失人性的 对待,从而表现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恐怖和 纳粹的残暴。
写作特点:
1.独特的视角: a.从平静中找到新闻。 b.没有直接描写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景象,而 是转而关注人的感受。 2.以乐写哀的手法:在开头和结尾的欢乐祥和 的景象描写,反衬出气氛的沉重、心情的悲愤。 3.个人感情的直接参与:作者突破了“客观报 道”、“零度写作”的框框, 字里行间凝聚着 个人的情感。
[开始时] 默默地迈着步子/很快地望上一眼 [经过想象后] 步履不由得慢了下来
参 观 者 的 神 情 和 动 作
[看见毒气室和焚尸炉时] 表情茫然
[看到成堆的头发和婴儿的鞋子、死囚牢房时] 停 下脚步,浑身发抖 [看到狭小的女牢房时] 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 想叫,但是叫不出来 [参观纪念长廊时] 注视 [参观执行绞刑的地下室时] 感到窒息/跪下来, 在胸前画十字
思考1:
●文章开头和结尾的描写好像与全篇的 感情基调不一致,应该如何理解呢? 明确:眼前虽是乐景,心中阴影难 去。以乐写哀,倍增其哀。 作者虽然 没有直接控诉,却强烈地表达出了自己 的愤懑,字字句句敲打着读者的心,让读 者感到一种莫名的压抑。
思考2:
●找出文中描写参观者的神情、动作变化 的句子, 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这样写有 什么好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