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滑稽有趣的数学小故事 拓展资料

合集下载

趣味数学小故事四年级

趣味数学小故事四年级

趣味数学小故事四年级
以下是给四年级学生分享的一个趣味数学小故事:
小松鼠的秘密宝藏
有一天,小松鼠在森林里捡到了一些好看的石头,它把它们藏在了自己的家。

它想,如果我把这些石头都卖掉,我就能得到很多钱!
于是,小松鼠开始准备卖掉这些石头。

它首先数了数,一共有10个石头。

它又想,每个石头能卖多少钱呢?于是它找来了一个秤,称了称每个石头的重量。

它发现每个石头的重量都是一样的,都是10克。

小松鼠又数了数,一共有10个石头,那么总重量就是10克× 10 = 100克。

它决定每个石头卖1元钱。

于是,它就把这些石头放到了市场上。

很快,小松鼠的石头就被大家抢购一空。

小松鼠高兴地数了数钱,发现一共有10元。

但它又想,我称石头的时候,秤上显示的总重量是100克,那么这些石头的总价值应该是10元÷ 100克 = 0.1元/克。

这时,小松鼠突然想到,如果我把这些石头磨成粉末,那么每克粉末的价值就会更高!于是,小松鼠开始磨石头。

它磨了很久,终于把所有的石头都磨成了粉末。

小松鼠把粉末拿到市场上卖,结果每克粉末能卖到10元!小松鼠非常高兴,因为这意味着每克粉末的价值是原来的10倍!
小松鼠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数学知识,找到了一个更好的方法来利
用这些石头。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数学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世界,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

数学趣味故事四年级

数学趣味故事四年级

数学趣味故事四年级故事一:神奇的乘法口诀在一个小镇上,有一位叫小明的孩子。

他非常喜欢学习数学,但对于乘法口诀表感到头疼。

每次背诵都觉得很枯燥无味。

于是,他决定用自己的方式来记忆乘法口诀。

一天,小明遇到了一位神奇的老师。

这位老师告诉他,乘法口诀其实可以通过有趣的故事来记忆。

于是,小明就开始听老师讲述这些故事。

1乘1等于1,就像一个人孤单的时候,只有自己一个人。

2乘2等于4,就像两个人手牵着手一起玩耍。

3乘3等于9,就像三只小鸟在树上唱歌。

4乘4等于16,就像四朵云在天空中飘来飘去。

5乘5等于25,就像五颗星星闪烁在夜空中。

6乘6等于36,就像六只小猫在花园里嬉戏。

7乘7等于49,就像七朵彩虹在天空中绽放。

8乘8等于64,就像八只小鱼在水里游来游去。

9乘9等于81,就像九颗糖果在嘴里一口口融化。

通过这些有趣的故事,小明很快就记住了乘法口诀。

他觉得数学变得更有趣了,而且记忆也更加牢固。

故事二:奇妙的几何形状小杰是一个对几何形状非常感兴趣的孩子。

他喜欢观察周围的事物,并发现了许多有趣的几何形状。

一天,小杰发现了一只蜜蜂正在花园中飞舞。

他注意到蜜蜂的身体是由六个相等的六边形组成的。

这个形状被称为蜂巢。

小杰很惊讶地发现,蜜蜂把蜂蜜存放在蜂巢的每个小房间里,这些小房间正好是六边形的形状。

另一天,小杰去海边玩耍。

他看到了许多美丽的贝壳,其中最吸引他的是海星形状的贝壳。

他数了数,发现每个海星贝壳都有五个“臂膀”,就像一个星星一样。

回到家里,小杰发现了一个奇妙的物体——圆环。

他观察到圆环是由两个相等的圆组成的,它们的中心连在一起,并且有一个空洞。

小杰对这种形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通过观察这些有趣的几何形状,小杰对数学的理解更加深入了。

他开始热衷于寻找并探索周围世界中的各种几何形状,这让他的数学之旅变得更加有趣和充实。

这些数学趣味故事可以激发孩子们对数学的兴趣,让他们通过有趣的故事来认识和记忆数学知识。

同时,这些故事也能够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概念,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奇妙的数学文化四年级上册 编一个数学故事。

奇妙的数学文化四年级上册 编一个数学故事。

奇妙的数学文化四年级上册编一个数学故事。

1.四年级数学小故事华罗庚上小学时,一个老师对新上任的老师介绍学校的情况时,说这个学校的学生都是穷人家的孩子,多数是笨蛋……这话深深刺痛了华罗庚的心,他决心要以优异的成绩回敬那位老师。

一天,数学老师出了一道有趣的难题给大家:今有一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问为几何?全班同学面面相觑答不上来,唯有华罗庚站起来说:“老师,我知道,是‘23’。

”全班震惊,老师也点头称赞。

从此,他便爱上了数学课。

华罗庚的故事都值得我们学习。

正当他求学时,父亲店铺生意日见萧条,无力供他继续读书了,他只好辍学看柜台。

他利用一本代数、一本几何、一本只剩50页的微积分开始了自学。

白天没有时间,晚上守着小油灯一遍遍地演算。

父亲说他是个“书呆子”,几次逼他把书烧掉,邻居也劝他好好做买卖,一些上了大学的同学有的对他也有些冷淡。

不幸的是,他又患上了可怕的伤寒,医生摇头叹息地叫家人为他准备“后事”。

他向死神发起挑战,挣扎着下地干活,左腿又被摔成残废。

他还是不气馁,拄着拐杖忍着疼痛进行锻炼。

练得能走了,就到一所中学去干杂务,给老师打水、削铅笔,即使这样,他也没有放弃自学。

就在中学工作不久,他开始向报刊投寄数学论文,多次退稿也不灰心。

后来他发表了《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的理由》一文,得到了数学泰斗熊庆来的赏识,很快把他介绍到清华园,安置在自己身边。

一年半后,华罗庚攻下了清华大学数学专科的全部课程,并且自修了英语和法语。

接着,他的数学论文在国内外刊物上陆续发表。

1934年,在熊庆来的推荐下,任命华罗庚为数学系助教。

不久,校领导又任命他为数学教授。

一个贫困而又残疾的人,终于以惊人的毅力自学成才,并成为驰名中外的数学家。

华罗庚的故事值得我们为之学习。

搞笑数学趣味十足的小故事

搞笑数学趣味十足的小故事

搞笑数学趣味十足的小故事上数学课时,教师可以融入一些有趣的数学小故事。

从数学趣味小故事中,小朋友们不仅可以学习到知识,还可以在愉快的氛围中体验学习乐趣、积极开动脑筋。

下面就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数学趣味小故事,希望大家喜欢。

数学趣味小故事篇1:数学天才高斯高斯念小学的时候,有一次在老师教完加法后,因为老师想要休息,所以便出了一道题目要同学们算算看,题目是:1+2+3+ ..... +97+98+99+100 = ?老师心里正想,这下子小朋友一定要算到下课了吧!正要借口出去时,却被高斯叫住了!! 原来呀,高斯已经算出来了,小朋友你可知道他是如何算的吗?高斯告诉大家他是如何算出的:把 1加至 100 与 100 加至 1 排成两排相加,也就是说:1+2+3+4+ ..... +96+97+98+99+100100+99+98+97+96+ ..... +4+3+2+1=101+101+101+ ..... +101+101+101+101共有一百个101相加,但算式重复了两次,所以把10100 除以 2便得到答案等于 <5050>从此以后高斯小学的学习过程早已经超越了其它的同学,也因此奠定了他以后的数学基础,更让他成为——数学天才!数学趣味小故事篇2:一元钱哪里去了三人住旅店,每人每天的价格是十元,每人付了十元钱,总共给了老板三十元,后来老板优惠了五元,让服务员退给他们,结果服务员贪污了两元,剩下三元每人退了一元钱,也就是说每人消费了9元钱。

三个人总共花了27元,加上服务员贪污的2元总共29元。

那一元钱到哪去了?分苹果小咪家里来了5位同学。

小咪的爸爸想用苹果来招待这6位小朋友,可是家里只有5个苹果。

怎么办呢?只好把苹果切开了,可是又不能切成碎块,小咪的爸爸希望每个苹果最多切成3块。

这就成了又一道题目:给6个孩子平均分配5个苹果,每个苹果都不许切成3块以上。

小咪的爸爸是怎样做的呢?数学趣味小故事篇3:阿拉伯数字的来源阿拉伯数字1、2、3、4、5、6、7、8、9、0是国际上通用的数码。

青岛版四年级上册数学 第5单元 收获的季节——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相关链接 拓展资料滑稽有趣的数学小故事

青岛版四年级上册数学 第5单元 收获的季节——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相关链接 拓展资料滑稽有趣的数学小故事

滑稽有趣的数学小故事
数学故事越来越受到同学们的喜欢,为什么呢?它不仅风趣幽默,还能开拓小朋友的智力,爸爸妈妈也经常会给小朋友买一些数学故事的书来读,我们给小朋友整理了一些有意思的小故事,快点开了看看吧!
十二生肖里有七个出场
在图1中,十二生肖里有七个出场,每种生肖代表一个数字,不同生肖代表不同数字,组成如图所示纵横交错的若干等式。

这是些什么样的等式呢?
从横看第一行的等式马猴-鸡=牛,得到马=l。

再从竖看最左边的算式,得到猴=0。

从竖看中间一道等式鸡=兔×兔,知道“鸡”是平方数,因而是4或9。

因为牛≠马,所以只能是鸡=4,兔=2。

进而得到牛=6,羊=3,狗=9。

横看的三个等式,分别是
10-4=6,l+2=3,11-2=9;
竖看的三个等式,分别是
10+l=11,
4÷2=2,
6+3=9。

第1页共1页。

小学数学资源四年级上册小故事10篇

小学数学资源四年级上册小故事10篇

四年级数学小故事10篇1.巧遇铅笔博士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小小的点,圆圆的脑袋,人称小圆点。

小圆点常常想:有没有谁长得像我一样呢?这个世界上我是孤孤单单的一个吗?一天,他遇见一位穿着红袍子的大铅笔博士。

小圆点上前虚心地请教:“博土,您见多识广,您从前也碰到过像我这样微不足道的小圆点吗?”大铅笔博士哈哈地笑了起来:“这可太多了,太多了。

”说完,真的在他脚下又出现了一个小圆点。

大铅笔博士弯着腰乐呵呵地笑着说:“你们是亲生兄弟,都是点呀。

把你们两个点连接起来,就是一条线。

你们看看,”大铅笔博士说着,就在两点之间画了起来。

“哈哈……我们手拉手啦!”小圆点高兴地又跳又喊起来。

“我们手拉手啦!”“我们手拉手啦!”“我们……”说也奇怪,从线上传来了一阵又一阵的欢笑声。

“哗哗哗”一下子,一条线变成无数个小圆点,一个挤着一个。

“呀?这是怎么回事呢?哪儿来这么多的小圆点呀?”小圆点睁着大眼睛,又惊又喜。

“是呀,一条线就是由许多点组成的,数也数不清。

”大铅笔博士说。

“唰——”一下,原来许多你挤我,我挤你的小圆点又变成了一条线,直来直去,好玩极了。

小圆点再也看不见啦,只听见他们在唱着:“点点点,连成线,线儿长,点儿多,点点线线处处见。

”2.没完没了地走一天,小圆点走着走着,突然被地上的什么东西绊倒了。

低头一看,原来是弯弯曲曲的一条线。

“真讨厌!”小圆点生气地说。

“对不起,我是曲线,也是线呀。

”“曲线?”“你们可以把我拉直,拉直了,就成了直线了……”曲线说。

于是,曲线上两个小圆点使劲地拉了起来。

很快,一条直线出现在眼前了。

小圆点沿着笔直的方向高高兴兴地走在直线上,走呀,走呀,他走累了,自言自语地说:“我还要走多长时间呀,是不是快走到头了呢?”“哈哈……”一阵笑声,打断了小圆点的思索。

小圆点低头一看,原来是直线在哈哈大笑:“你呀,你呀,你是永远也走不到尽头的。

你难道不知道,我直线是没有尽头的吗?”“什么,直线没头?那我往回走。

四年级数学小故事(5篇)

四年级数学小故事(5篇)

四年级数学小故事(5篇)故事一:小明的数学难题小明是一个四年级的学生,他非常喜欢数学,但有时候会遇到一些难题。

有一天,小明遇到了一道数学题,他不知道该如何解答。

他决定向他的数学老师寻求帮助。

数学老师看到小明的困惑,微笑着说:“小明,别担心,我们可以一起解决这个问题。

我们需要明确题目的要求。

然后,我们可以使用数学知识来找到答案。

”小明点了点头,数学老师开始引导他分析题目。

他们一起列出了已知条件,然后通过逻辑推理和计算,找到了答案。

小明感到非常开心,他感谢数学老师的帮助,并决定以后遇到难题时,先尝试自己解决,如果还是无法解答,再向老师寻求帮助。

故事二:小华的数学竞赛小华是一个四年级的学生,他非常喜欢数学,并且在学校里表现出色。

有一天,学校举行了一场数学竞赛,小华非常兴奋地报名参加了。

在竞赛中,小华遇到了一些难题,但他并不害怕。

他冷静地分析题目,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一步一步地解答了这些问题。

最终,小华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

他感到非常自豪和开心,因为他知道这是他努力的结果。

故事三:小红的数学游戏小红是一个四年级的学生,她非常喜欢数学,并且经常和朋友们一起玩数学游戏。

有一天,小红想出了一个有趣的数学游戏,她决定邀请她的朋友们一起玩。

游戏规则是这样的:每个人轮流说出一个数字,然后根据一定的规则进行计算,得到一个结果。

每个人都要尽量猜出其他人会说出什么数字,以及最终的答案是多少。

小红和她的朋友们玩得非常开心,他们互相挑战,互相学习。

通过这个游戏,他们不仅提高了数学能力,还培养了团队合作和逻辑思维能力。

故事四:小刚的数学探险小刚是一个四年级的学生,他非常喜欢数学,并且对数学充满了好奇心。

有一天,小刚决定进行一次数学探险,他想要探索数学的奥秘。

小刚选择了一个数学问题,然后开始寻找答案。

他阅读了相关的数学书籍,观看了数学教学视频,还向数学老师请教。

在探险的过程中,小刚遇到了一些困难,但他从不放弃。

他坚持不懈地学习和思考,最终找到了问题的答案。

数学小故事四年级上册2到3单元

数学小故事四年级上册2到3单元

数学小故事四年级上册2到3单元数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不仅是一种知识,更是一种思维方式。

而数学小故事,作为学生学习数学的一种方式,能够生动有趣地帮助他们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引导他们建立数学思维模式。

今天,我们将一起来探讨四年级上册2到3单元的数学小故事,通过深度和广度的讨论,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些概念。

1.《小明的苹果》在这个小故事中,小明有一些苹果,他分给了几个朋友,然后又得到了一些苹果。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加减法的初步应用,理解数字的增减变化。

从最简单的一加一减开始,慢慢引导他们进行多步加减法的运算,培养他们的数学逻辑思维。

2.《小猫的鱼缸》小猫有一个圆形的鱼缸,里面有一些小鱼。

我们可以通过这个故事,引导学生学习圆的面积和周长的计算,让他们理解圆的特性,并进行实际计算。

也可以通过比较不同形状的鱼缸和不同数量的小鱼,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比较大小和数量的运算。

3.《小华的生日蛋糕》小华过生日了,她的蛋糕分成了几块,每一块都要分给朋友。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分数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应用。

还可以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培养他们的数学计算能力。

通过以上三个数学小故事的讨论,我们可以看到,四年级上册2到3单元的数学小故事涵盖了加减法、面积周长、分数等多个数学概念,通过这些生动有趣的故事,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思维模式,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运算能力。

在我的个人观点中,数学小故事作为一种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而对于老师和家长来说,也是一种有效的教学工具,能够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总结回顾起来,通过深入讨论四年级上册2到3单元的数学小故事,我们对加减法、圆的面积周长、分数等数学概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同时也通过这些故事感受到了数学的乐趣和魅力。

我相信,在未来的学习和教学中,数学小故事将会继续发挥重要作用,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效果。

幽默数学小故事

幽默数学小故事

幽默数学小故事一、奇怪的纸牌游戏从前有一位数学家,他非常喜欢玩纸牌游戏。

有一天,他邀请了一些朋友一起玩一个奇怪的纸牌游戏。

游戏的规则是这样的:数学家将一副扑克牌洗好后,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从牌堆顶摸下一张牌并展示给大家看。

如果这张牌的数字与之前任意一张展示的牌的数字之和等于13,那么这两张牌将被取出并移除游戏。

如果没有这样的组合,那么这张牌将存放到一个新的堆叠中。

游戏进行了一段时间后,数学家的朋友们都感到非常惊奇,因为无论他们如何取牌,最终剩下的牌总是能够被组合成若干对等于13的数字。

这是因为在一副扑克牌中,有一些特殊的组合:A和12、2和11、3和10、4和9、5和8、6和7。

正好一共是6对。

二、世界上最有趣的数学题在世界范围内,有一位非常有名的数学家提出了一个极其有趣的数学题目。

这个问题的解答需要运用到各个领域的数学知识,包括代数、几何、概率等等。

这个问题是:已知一个矩形的周长是20,求这个矩形的最大面积。

许多数学家纷纷开始思考这个问题,他们使用了不同的方法和公式,但都没有找到最佳答案。

最终,有一位数学家找到了这个问题的答案,并且用一个简单而又巧妙的数学公式进行了解释。

答案是:当矩形的长和宽相等时,才能获得最大的面积。

也就是说,当矩形的周长为20时,最大面积为25。

这是因为只有当矩形的长和宽相等时,才能使面积最大化。

其他情况下,如果长和宽不相等,那么面积将会减小。

三、数学家的聪明思维一位数学家在参加一个智力竞赛时,遇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这个问题的答案只有1%的人能够得到。

问题是:在一个房间中,有3个灯泡和3个开关,每个开关都与一个灯泡相连。

现在,你站在外面无法看见房间内部,你只有一次机会进入房间并且只能进入一次。

你能否确定每个开关控制的是哪个灯泡?这看似是一个无从下手的问题,但是聪明的数学家很快就找到了一个巧妙的解决办法。

他打开其中一个开关,过几分钟后关闭了它。

接着,他打开另一个开关,然后迅速进入了房间。

数学故事搞笑

数学故事搞笑

数学故事搞笑在一个小村庄里,住着一位搞笑的数学老师,他喜欢用幽默的方式教授数学知识。

他总是能把枯燥的数学概念和公式变成有趣的故事,让学生们在欢笑中学习。

下面,我将为你讲述几个数学故事,希望能给你带来欢乐。

1. 老鼠和奶酪从前,有只聪明的老鼠经常偷吃农场主家的奶酪。

农场主为了抓住这只调皮的老鼠,设计了一个特殊的陷阱。

陷阱的门上有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如果你是一只聪明的老鼠,你就可以通过几何法防止被困。

”老鼠看到后,很快就找到了解决方法。

它将奶酪放在陷阱的中心点上,然后沿着边缘画了一个圆。

接着,老鼠以半径为3的圆周上的任意一点为起点,一直顺时针走到半径为4的圆周上的一点。

它再从这一点顺时针走到半径为5的圆周上的另一点,最后又回到起点。

农场主惊讶地发现陷阱里没有老鼠,只有一块奶酪。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数学的几何知识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画圆的方式,老鼠巧妙地利用了圆和半径的关系,成功逃脱了陷阱。

2. 詹姆斯的转化詹姆斯是一个非常懒惰的学生,他总是希望通过各种方式减少做功课的工作量。

有一天,他的数学老师布置了一道题目:“如果一辆汽车以每小时60公里的速度行驶,那么20小时可以行驶多少公里呢?”詹姆斯觉得计算很麻烦,于是开始寻找简化的方法。

他灵机一动,想到了转化。

他注意到20小时等于1200分钟,而一小时等于60分钟,因此他将问题转化为:“如果一辆汽车以每分钟1公里的速度行驶,那么1200分钟可以行驶多少公里呢?” 这样,他只需要计算1200乘以1,答案就是1200公里。

詹姆斯得意地把答案交给了老师,省去了大量的计算过程。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解决问题时,我们可以通过转化的方式简化计算。

找到适当的单位转换,能够帮助我们更加轻松地理解和解决数学问题。

3. 脑筋急转弯有一天,数学老师对学生们提出了一个脑筋急转弯的问题:“如果1加1等于窗,2加2等于月亮,那么3加3等于什么呢?”学生们想来想去,都找不到答案。

四年级上册生活的数学小故事300字

四年级上册生活的数学小故事300字

四年级上册生活的数学小故事(经典收藏)四年级数学童话故事---年龄问题在森林里,住着一个兔子家庭,家庭成员有:兔爸爸、兔妈妈、兔姐姐和兔弟弟。

它们加起来的年龄是73岁。

兔爸爸比兔妈妈大3岁,兔姐姐比兔弟弟大2岁,四年前家庭中所有成员的年龄和是58岁。

现在家里每个成员各是多少岁?思路:根据四年前的年龄和求出现在应有的年龄和,再与实际的年龄和比较。

1、根据四年前家庭所有成员的年和是58岁,可以求出到现在都增长4岁以后的年龄和是:58+4×4=74(岁)2、现在实际的年龄和只有73岁,可知最小的兔弟弟现在只有3岁,兔姐姐比兔弟弟大2岁,兔姐姐是3+2=5(岁)3、现在兔爸爸和兔妈妈的年龄是:73-3-5=65(岁),它们的年龄差是3岁,兔爸爸现在的年龄是:(65+3)÷2=34(岁),兔妈妈现在的年龄是:34-3=31(岁)。

同学们你们算对了吗?四年级数学童话故事---泡奶粉晚上,弟弟说肚子饿了要喝奶粉,我看到妈妈在洗衣服,就帮忙给弟弟泡奶粉。

可是我不知道要多少的水和多少的奶粉,于是我跑去问妈妈。

妈妈跟我说需要180毫升的温水。

我又问妈妈需要几勺奶粉,妈妈说:“30毫升的温水需要1勺奶粉,那180毫升的温水需要几勺?你算算看!”我一边嘴上在加一边手指数着几个30:30+30=60,60+30=90,90+30=120,120+30=150,150+30=180终于数到第6个30加起来就是180了,我赶紧跟妈妈说是6勺。

妈妈笑着说:“答对了,但是如果你学了乘除法,算起来就会更简单了180÷30=6,很快就能算出来了。

"原来可以这么简单啊!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我要好好学习它!四年级数学童话故事---多米诺骨牌今天,我在家玩多米诺骨牌。

骨牌有浅绿色,深绿色,橙色、黄色4个颜色,我数了数,每个颜色各有20个骨牌。

我用乘法算了算,总共有4x20=80(个)。

我把骨牌装进多米诺骨牌小火车,数了数,一次最多可以装27个。

四年级数学小故事(5篇)

四年级数学小故事(5篇)

四年级数学小故事(5篇)一、聪明的农夫在一个美丽的村庄里,住着一个聪明的农夫。

他有一块很大的田地,种满了各种蔬菜。

一天,国王来村庄视察,看到农夫的田地如此丰收,便决定考考他。

国王说:“你能在一天之内把这块田地的蔬菜都运到王宫吗?”农夫想了想,说:“当然可以,但需要您帮我准备一辆马车。

”国王答应了。

第二天,农夫用马车把蔬菜都运到了王宫,国王非常满意,奖励了他一笔丰厚的财富。

二、小明的数学冒险小明是一个四年级的学生,他非常喜欢数学。

一天,他在家里做数学题,突然发现一道难题。

他左思右想,怎么也想不出来。

这时,他突然想到老师曾经讲过的“分类讨论”的方法。

于是,他开始尝试用这个方法来解题。

经过一番努力,他终于解出了这道难题。

小明非常高兴,从此更加热爱数学了。

三、神奇的数字在一个神秘的森林里,住着一位神奇的数字老人。

他拥有一本神奇的数学书,书里记载着各种神奇的数学规律。

一天,数字老人遇到了一个迷路的小女孩。

老人决定用数学知识帮助小女孩找到回家的路。

他告诉小女孩:“只要你按照书里的规律走,就能找到回家的路。

”小女孩按照老人的指示,顺利地找到了回家的路。

从此,她更加相信数学的神奇力量。

四、数学家的故事数学家小明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他从小就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他喜欢在纸上画各种各样的图形,然后计算它们的面积和周长。

一天,他在书上看到了一个关于圆的面积公式。

他决定用这个公式来计算一个圆形花园的面积。

经过一番努力,他终于算出了花园的面积。

小明非常高兴,从此更加努力地学习数学。

五、数学竞赛小明和小红是四年级的学生,他们都非常喜欢数学。

一天,学校举办了一场数学竞赛。

小明和小红都报名参加了比赛。

比赛开始后,他们认真思考每一道题目,努力寻找解题的方法。

经过一番努力,他们终于完成了所有的题目。

比赛结束后,他们获得了优异的成绩。

从此,他们更加热爱数学,也更加努力地学习数学。

四年级数学小故事(5篇)六、数学王国的冒险在一个遥远的国度,有一个神秘的数学王国。

四年级数学幽默小故事

四年级数学幽默小故事

四年级数学幽默小故事鼠算大数从前,有只聪明的老鼠,它非常喜欢数学。

一天,老鼠带着它的小伙伴教室里的小学生们学习数学。

老鼠拿起一张纸,上面写着一个大大的数字:“999999999”。

小学生们惊讶地看着老鼠,不知道它要做什么。

老鼠笑着说:“小朋友们,这是一个很大的数字,你们能猜猜它是多少吗?”小学生们摸着下巴思考起来。

有的小朋友说:“999999999是不是十亿呢?”老鼠摇了摇头。

另一个小朋友说:“老师说过,十个亿是一百亿,所以999999999是一百亿减一。

”老鼠又摇了摇头。

老鼠微笑着解释道:“小朋友们,如果你们把这个数字中的每个‘9’都看作是一个大西瓜,那么它就是九个大西瓜。

所以,这个数字其实是九个亿加上九个十万加上九个万,再加上九个千,再加上九个百,最后再加上九个十和九个个。

”小学生们恍然大悟,纷纷鼓掌赞叹老鼠的聪明。

老鼠笑了笑,又写下一个数字:“1000000001”。

小学生们看到这个数字后,不由得皱起了眉头。

这个数字似乎与之前那个大大的数字相差无几,却又有着微妙的差别。

老鼠看出了小学生们的困惑,它耐心地解释道:“小朋友们,这个数字是一亿零一。

你们知道为什么吗?”小学生们思索着,终于有个机灵的小朋友喊了出来:“老鼠,这个数字不是九个大西瓜加上一个西瓜吗?”老鼠眨了眨眼睛,欣慰地点了点头:“是的,聪明的小朋友,你说得对!这个数字中的每个‘0’都像一个小西瓜,而最后的‘1’则像是一个瓜子。

”小学生们纷纷拍手叫好,对老鼠充满了敬意。

从那之后,小学生们对数学充满了热情,他们开始享受用幽默的方式学习数学。

而老鼠也成了他们最喜欢的老师之一。

这个有趣的数学故事告诉我们,数学并不只是一堆枯燥的数字,它还可以像幽默小故事一样,带给我们欢乐和启发。

让我们用心去探索数学的奥秘吧!(字数:489字)。

数学趣味幽默小故事

数学趣味幽默小故事

数学趣味幽默小故事有一个小男孩,他从小就十分喜欢数学,每次考试家长们便只看到他的数学成绩。

小男孩的家庭条件一般,无奈他的父母只注重分数,不理解他对数学的热爱,他每当看到别人家里的父母因孩子擅长科学而骄傲时,便会深深感叹:“为什么我们家不能也有如此骄傲的时刻?”一次,小男孩打开考试成绩单,发现自己的数学分数竟是最高的,他得意洋洋地拿着考试成绩单寻找家长,看到父母欣喜若狂的样子,小男孩心里十分开心。

二、数学老师趣味十足大家都知道,数学老师们给课堂添加一些幽默的有趣的课程内容,让学生们在学习的同时也能受到许多快乐,比如老师给学生们讲解数学概念时,会以有趣的话语表达数学概念或引申出更加幽默有趣的故事。

例如,老师和学生们讲解几何图形时,可以用“一个三角形就像三个心脏组合在一起,也就是说它有三条边,三个顶点”这样的话语表达,让学生们在学习的同时也能获得一些快乐与兴奋,从而更有动力去学习数学。

三、数学练习也可以有趣有时候,数学练习也可以变得有趣有趣。

比如,老师给学生们布置一道乘法练习题,如果老师把它改为一个故事,让学生们去根据故事来完成数学练习,那么学生们一定会把它变得有趣起来。

比如,老师让学生们根据一个关于海盗的故事,来完成一道乘法练习题,大致就是说这个故事中,一个可怕的海盗对一个小渔夫威胁说:“你给我300个金币,或者我会给你30枚宝石,但是你必须把宝石分到每人10枚,你可以选择吗?”学生们可以利用这个故事介绍乘法,可以说“300÷30=10,也就是说如果小渔夫想分每人十个宝石,他就必须要30枚宝石,如果他能够拿到300个金币,那他就能逃脱海盗的威胁”。

学生们在练习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学到乘法运算,还能够了解一个关于海盗的有趣故事,从而让学习变得有趣起来。

四、数学和幸福的故事有一个叫做肖恩的男孩,肖恩从小就对数学有兴趣,但他的父母却不理解他,总是在抱怨肖恩学习数学对家庭无益,以至于肖恩对数学的兴趣逐渐降温。

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四制四年级上册生活趣味从“朝三暮四”谈起

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四制四年级上册生活趣味从“朝三暮四”谈起

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四制四年级在数学的领域中,提出问题的艺术比解答问题的艺术更为重要。

浩瀚的知识海洋伴你成长,每天都有新的进步!让我们一起快乐的学习吧!从“朝三暮四”谈起有一个成语叫做:“朝三暮四”,它的本意是比喻聪明人善于辨别事情,后用来比喻反复无常。

关于这个成语饶有趣味的出处跟数学倒是颇有些关联。

你感兴趣么?且听我细细道来.说有一老汉养了一群猴子,他每天都是这样给猴子们喂食:早晨分给每只猴子4只桃,晚上分给每只猴子3只桃。

刚开始时,猴子们很高兴,可时间长了,贪心不足的猴子们就觉得有些腻味了,忙活了一天,这晚上分到的桃为何总比早晨的少一个呢?这太不公平了吧!况且它们知道自己卖力表演挣得的远远超过实际得到的,所以它们推举猴王和主人进行食物上的交涉也就不奇怪了。

猴王叽里咕噜比划了好大一会,老汉才明白猴群的意思。

照常规挥挥鞭子也就结了,可想想这毕竟不是长久之计,以后的生计还得先靠这群猴子呢!于是老汉决定动点脑筋来妥善解决。

他灵机一动,告诉猴王这样办,从明天开始,每个猴子早晨分3只桃,晚上分4只桃。

猴王琢磨了一会乐了,因为它发现这样分配的话,晚上得到的桃就比早晨分的桃多1只,看来这有所改善。

所以当它把这个“好消息”转告给其他猴子时,它们都高兴地又叫又跳。

老汉在一边悄悄地偷着乐,因为只有他知道,这样自作聪明的猴子得到的食物并没有改变。

你想必也看出来了,猴子得到的桃子是由4+3变成了3+4,总数不变,老汉只不过和猴子们玩了个加法交换律的把戏而已。

据说这就是朝三暮四的由来,从这则小故事里,我们得到的启发是:生活离不开交换律。

其实,只要你对日常生活稍加留心,就能发现交换律就在我们身边。

如小明父亲起床后,有时是先跑步后刷牙,有时是先刷牙后跑步,这两种做法好像对身体锻炼和保持卫生并无多大影响,因此在这里交换律是可以适用的。

类似地还有,小刚穿衣服时先穿上衣后穿裤子,与先穿裤子后穿上衣,两者并无多大区别,都不影响最后小刚穿戴整齐这个结果,所以这里的交换律也是成立的。

四年级数学青岛版-四边形的幽默小故事

四年级数学青岛版-四边形的幽默小故事

2019年1月12日
2018-2019学年下册四边形的幽默小故事
在教学四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长方形、正方形这几个概念间的相互关系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这些概念之间的从属关系,教师试着用集合图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

但是学生对集合图理解起来还是有一定的困难。

这时,教师为大家讲了一个幽默小故事:四边形是一个温暖和谐的大家庭,里面住着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两兄弟。

平行四边形又有长方形这个儿子,长方形又生了正方形。

说到这里,大家都笑了,有一个同学站起来说:“梯形也有三群孩子,一群是直角梯形,一群是等腰梯形,一群是普通的梯形。

”看来,学生对四边形之间的从属关系已通过我的幽默语言真正理解了,形成了有效的知识体系,
抽象化为直观,语言已内化为思维。

2019年1月12日。

数学趣味小故事

数学趣味小故事

1、数教小故事——找整钱之阳早格格创做一家脚杖店去了一个主瞅,购了30元一根的脚杖.他拿出一弛50元的票子,央供找钱.店里正巧不整钱,店主到邻居处把50元的票子换成整钱,给了主瞅20元的找头.主瞅刚刚走,邻居慌慌弛弛天奔去,道那弛50元的票子是假的.店主不得已背邻居赚偿了50元.随后出门去逃那个主瞅,并把他抓住道:“您那个骗子,尔赚给邻居50元,又给您找头20元,您又拿走了一根脚杖,您得赚偿尔100元的益坏.”那个主瞅却道:“一根脚杖的费用便是邻居给您换整钱时您留住的30元,果此尔只拿了您70元.”请您估计一下,脚杖店实实的益坏是几?那里要补充一下,脚杖的成本是20元.如果那个主瞅止骗乐成,那么同骗得了几钱?2、故事:猴子捞帽一群猴子正在井旁玩,一阵风将一只猴子的帽子吹到井里,他招呼去18个小伙陪,从井上圆的紧上一个交一个去捞帽子,有4只猴子不上树,便捞着了帽子,问:是几只猴子上树下井交正在所有把帽子捞上去的?3、故事:蜗牛何时爬上井?一只蜗牛不留神掉进了一只枯井里,它趴正在井底上哭起去,一只癞蛤蟆过去,翁声翁气的对于蜗牛道:“别哭了,小兄弟,哭也出用,那井壁又下又滑,掉到那里只可正在那里死计了.尔已经正在那里死计了许多年了.蜗牛视着又老又丑恶的癞蛤蟆,内心念:“井中的天下多好呀!尔决不克不迭像它那样死计正在又乌又热的井底里.”蜗牛对于癞蛤蟆道:“癞大叔,尔不克不迭死计正在那里,尔一定要爬进去,请问那心井有多深?”“哈哈哈……,实是笑话,那井有10米深,您小小年纪.又背背着那样沉的壳,怎么能爬进去呢?”“尔不怕苦不怕乏,每天爬一段,总能爬进去!”第两天,蜗牛吃得鼓鼓的,启初逆着井壁往上爬了,它连交的爬呀爬,到了傍早,毕竟爬了5米,蜗牛特天下兴,心念:“照那样的速度,来日诰日傍早尔便不妨爬进去了.”念着念着不知不觉睡着了,早上,蜗牛被一阵呼噜声吵醉了,一瞅,本去是癞大叔还以睡眠,他内心一惊:“尔怎么离井底那样近?”本去,蜗牛睡着以去,从井壁上滑下去4米,蜗牛叹了一心气,咬咬牙,又启初往上爬,到傍早又往上爬了5米,可早上,蜗牛又滑下去4米,便那样,爬呀爬,滑呀滑,末尾脆强的蜗牛毕竟爬上了井台.智慧的小伙陪您能猜出去蜗牛用了几天才爬上井台的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打印版
小学-数学-打印版 1 滑稽有趣的数学小故事
数学故事越来越受到同学们的喜欢,为什么呢?它不仅风趣幽默,还能开拓小朋友的智力,爸爸妈妈也经常会给小朋友买一些数学故事的书来读,我们给小朋友整理了一些有意思的小故事,快点开了看看吧!
十二生肖里有七个出场
在图1中,十二生肖里有七个出场,每种生肖代表一个数字,不同生肖代表不同数字,组成如图所示纵横交错的若干等式。

这是些什么样的等式呢?
从横看第一行的等式马猴-鸡=牛,得到马=l 。

再从竖看最左边的算式,得到猴=0。

从竖看中间一道等式鸡=兔×兔,知道“鸡”是平方数,因而是4或9。

因为牛≠马,所以只能是鸡=4,兔=2。

进而得到牛=6,羊=3,狗=9。

横看的三个等式,分别是
10-4=6, l+2=3, 11-2=9;
竖看的三个等式,分别是
10+l=11,
4÷2=2,
6+3=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