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把手教议论文之审题立意
高段位作文审题立意的9种方法
![高段位作文审题立意的9种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aa00925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e7.png)
高段位作文审题立意的9种方法作文审题立意是写作的关键步骤,直接决定了文章的质量和深度。
以下是9种方法,可帮助你在作文中展现高段位的审题立意。
1. 细读题目在开始写作前,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意和要求。
注意关键词、限制条件和论证方向。
这将帮助你明确文章的主旨和立意。
2. 辨析题目审题时,要善于辨析题目的各个要素。
分析题干中的关系词、干扰词和修饰词,确保对题目的理解准确无误。
这能避免偏题和偏离主题。
3. 拆解题目将题目按照字面意思进行拆解可以帮助你深入思考和把握题意。
将题目分解成不同部分,分析每个部分的含义和关系,从而找到立意的切入点。
4. 分类立意根据题目的要求和内容,将立意进行分类。
从不同角度或维度进行立意,展示多样化的思考和观点。
这有助于提高作文的层次和独特性。
5. 运用联想审题立意时,可以运用联想的方式扩展思路。
将题目与其他相关的知识、事件或情境联系起来,以丰富作文的内容和观点。
6. 对比比较通过对比和比较,找到题目中的对立面或相互关系,从而确定立意的角度。
通过对比,可以更好地展示你的观点和分析能力。
7. 举例说明以具体的例子和事实来说明立意,可以更好地阐释你的观点和论证。
选择与题目相关的例子,以增加文章的说服力和可信度。
8. 引用权威在作文中,引用权威的观点和研究成果,可以提升文章的权威性和可信度。
引用合适的来源和专家意见,使你的观点更加有说服力。
9. 总结亮点在作文的结尾,总结你的观点和立意亮点。
再次强调文章的主旨和要点,让读者对你的立意有更深的印象。
以上是高段位作文审题立意的9种方法,希望对你的写作有所帮助。
祝你写作顺利,取得优异的成绩!。
专题10材料作文(议论文)审题立意五步法
![专题10材料作文(议论文)审题立意五步法](https://img.taocdn.com/s3/m/f6cfec08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80.png)
专题10材料作文(议论文)审题立意五步法专题十材料作文(议论文)审题立意五步法【训练目的】学习材料作文(议论文)审题立意的方法技巧。
【写作指导】给材料作文除了能考查考生的语言功底、表达能力之外,还可以考查考生阅读理解能力、辩证思维能力、思想认识能力等。
总之,是全方位的考查。
因此,这种作文形式审题立意的难度比较大,成为作文过程中的难点所在。
一、审题立意五步法古人云:“文以意为主,意犹帅也”。
又说:“故作文一篇,定有一篇之主脑,主脑也,即作者立意之本意也”。
古代先贤以“帅”、“主脑”为喻,形象地说明了文章中心的重要作用。
作文立意不准,则文不扣材,离题万里,满盘皆输。
因此,准确把握材料内涵,正确审题立意,乃是此种作文形式的关键一环。
那么,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该如何进行呢?具体说来,给材料作文(就议论文而言)的审题立意可分五步走。
(一)读材料给材料作文的依据是材料,因此对所给材料必须认真研读,准确把握内涵、中心。
因为所给材料的类型不同,把握材料中心的根据、方法也就有所不同。
如果材料是单一型(一则材料),可以根据主要人物和中心事件来把握中心。
例⑴:“一个赵国人牵了一匹马到集市上去卖,卖了三天,无人问津。
他找到伯乐,要伯乐围着他的马转三圈,然后离开。
离开时要三次回头看马。
如果伯乐这样做,他付给伯乐一天的工钱。
伯乐照着赵国人的话做了,马很快卖掉了,而且马价提高了十倍。
”文中的人物有卖马人、伯乐和买马人(未点明),但主要人物是卖马人。
中心事件是卖马人请伯乐帮忙,以好价钱卖掉了一匹劣马。
据此可以确定材料的中心是谴责那种不择手段欺骗别人,从而谋取私利的人。
有的材料属正反对比型,则应从正反两方面进行概括;但中心往往侧重表现在正面材料上,反面材料只起到对比、衬托的作用。
例⑵:“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三个和尚没水吃是因为不团结、不齐心;三个皮匠能顶诸葛亮是因为齐心协力。
议论文审题立意
![议论文审题立意](https://img.taocdn.com/s3/m/4814271f915f804d2a16c10b.png)
议论文审题立意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方法谈(一)从“四角度”审题立意我们知道,材料作文所给的材料形式是灵活多样的,或政论散文,或名人轶事,或寓言故事,或名言俗语,或幽默漫画,但不管是何种类型的材料,其主题都是明确的。
而针对同一种材料,人们却能为了说明这个问题,现以下面的材料为例:有个鲁国人,擅长织麻鞋,他的妻子擅长织白绢。
他们想到越国去居住,于是有人对他们说:“你们将会贫穷不堪了。
”这个鲁国人问他是何道理,那人说:“麻鞋是穿在脚上的,而越人是赤脚走路的,白绢是做帽子的,而越人是披发的,你们夫妻的特长,在越国是无用武之地的,怎么不穷呢?”这一材料,就可以根据上面所讲的四个角度来立意。
1.横向立意:就是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思维顺着原材料所告诉读者的指向去考虑。
据此,我们顺着原材料分析就会发现,由于越基本倾向、主要观点,因而不会出现偏题、走题的现象。
2.反向立意:就是把原材料的问题倒过来想想,从相反的角度对原材料提出质疑。
那么,我们对上述材料就会提出疑问,鲁人到越国去一定会穷吗?我们会认为正因为越人赤脚、披发,鞋帽就大有维能力,写出新意,是寻求新思想,提出新见解,阐发新理论的一种思维角度。
3.延伸立意:就是在原材料已知内容的基础上,对原材料作合理的联想,进行恰当的推理、引伸。
我们就会设想:鲁人听了劝告之后,会有什么反响呢?去还是不去呢?去与不去各将产生什么样的深一层的发展,有利于学生想象思维的进一步发挥,使学生能够进行恰当合理的逻辑推论,写出立意新颖、主题深刻的文章来。
4.类比立意:就是通过联想,把材料的已知内容同材料外的其他内容由此及彼地联系起来考虑,找出其中的相似点。
这样,就可把有浓郁的时代色彩和生活气息。
那么就会有许多观点从中产生,我们在写作的时候也就能够做到得二.照“五步骤”审题立意材料作文中,学生如何能够准确、迅速地审视所给材料的全部信息,整理出这些信息对于立意的启发性?这就涉及到材料审题立意的基本步骤。
议论文的审题与立意
![议论文的审题与立意](https://img.taocdn.com/s3/m/b794941c102de2bd97058897.png)
议论文的审题与立意议论文的审题与立意一、审题议论文审题的基本要求:符合题意。
符合题意就是指所写的文章必须符合题干的各项要求,就是审题要全面、恰当、正确。
不管是命题作文,还是给材料作文、话题作文,要对试题展开的各个组成部分作准确、全面的审读和理解,对所提,要逐字逐句看清楚,(或“要求”)“注意”供的“标题”、“材料”、细品味,不偏不漏不折不扣地搞清题目要你写什么,怎么写,按要求作文。
同时,在“符合题意”的基础上,要做到做好: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自定文意。
1、审清标题。
对于给定的作文标题,要十分重视题目对作文的种种限制,因为题目中往往有很多潜在信息,或暗示主题,或暗示立意角度,或提示题材或体裁等。
议论文题目,审题要从标题的类型和结构上去审。
论点型:标题本身就是文章的中心论点,并多以判断句和陈述句的形式出现,作为谓语的动词是题眼。
关系型:标题往往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并列词语,题眼不在题目本身,而在他们之间的关系上。
考生要明确相互关系的指向,论述的重点。
关系型的议论文主要有依存关系、主次关系、取舍关系、条件关系等。
论题型(范围型):标题只限定了论证的对象和范围,不显示论点,要在给定范围内辨证分析后确立一个明确的中心论点,然后再加以论证。
常见的是一些带有“议”“说”“评”“谈”等词语的标题,审题时一定不能脱离标题所提供的对象。
寓意型:标题是由具有比喻义和象征义的短语或句子构成的隐性题目。
首先要弄清比喻义和象征义,然后要展开联想推演得出自己的论点,展开论证。
2、审清材料。
从形式上看,话题作文是材料作文的一种新的形式,也是提供引导式的一段材料,要求学生根据某一事、名言警句、诗歌、图画以及寓言故事等内容加以联想,得出正确的寓意后才能写作。
建议同学使用“找、析、辨、提”四步审题的方法和分项类比法来审题。
3、审清要求。
审题时要重视“要求”和“注意”中的诸多禁忌,尽量使自己的作文切合命题者的要求。
因此,在吃透话题、辨明关系之后,更多的是要记住“要求”(或“注意”)中的诸多禁忌,即所谓“遵命作文”。
专题一:议论文写作指导—审题-初中议论文写作指导(原卷版+解析)
![专题一:议论文写作指导—审题-初中议论文写作指导(原卷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99d64f76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23.png)
专题一:议论文写作——审题【精准突破】材料作文审题技巧什么叫做审题?什么叫立意?审题,就是深入思考和反复推敲作文材料,以求理解其含义,弄清写作的具体要求,确立写作中心,确定写作范围和重点,确定下笔的角度及感情抒发的基调,明确写作方式和方法的过程.立意,就是确立文章的主题思想,也就是考生通过所写的内容来表达自己的意念和情趣等.明人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说道:“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古人以“帅”为喻,形象地说明了立意的重要性.怎么样审题?•首先要透视文题的字面意思,即显性要求;•然后再深入把握其内在的关系,即隐性要求。
❖对显性要求要全面、完整地理解文字材料的内容;❖对隐性要求要明了文字材料的情感意向,即材料所指的人或事、现象或问题所表现出来的肯定或否定的态度。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方法之一:全面把握材料,重点突破关键句【例 1】某商人看到衣裳破烂的铅笔推销员,顿生一股怜悯之情,他把 1 元钱丢进卖铅笔人的怀中,就走开了。
但他又突然觉得这样做不好,就连忙返回,从卖铅笔人那里取出几只铅笔,并抱歉地解释说自己忘记取铅笔了,希望不要介意。
最后他说:“你跟我都是商人。
你有东西要卖,而且上面有标价。
”几个月过去了,在一个社交场合上,一位穿戴整齐的推销商迎上这位商人,并且自我介绍:“你可能忘记了我,我也不知道你的名字,但是我永远忘不了你。
你就是那个重新给了我自尊的人。
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个推销铅笔的乞丐,直到你跑来告诉我,我是一个商人为止。
”没有想到这位商人的一句话,竟使一位处境窘迫的人重新树立了自信心,并且通过自己的努力终于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审题立意提示:1.说话要讲究艺术 2.拾起尊严解析:1.说话要讲究艺术——偏题原因:审题时把重心放在了材料中的“某商人”,而忽视真正的中心人物是那个后来的“穿戴整齐的推销商”。
2.拾起的尊严紧扣题目重心,与材料照应。
突出那位后来的“推销商”是因为找回了自尊,不愿就此沦落为乞丐,重新树立了自信心,并且通过自己的努力终于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如何在审题中创新立意
![如何在审题中创新立意](https://img.taocdn.com/s3/m/0c840d34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ea.png)
如何在审题中创新立意范文一:大家好,我是一名学生,在学习中我常常会遇到审题后思路不清,难以立意的瓶颈。
所以我从自己的经验出发,总结了一些创新立意的方法,分享给大家。
首先,审题时要看清题目中的关键词,理解题目的意思。
然后,可以从自己的经历、观察、思考等方面入手,找出与题目相关的内容。
接着,我们可以进行创新思考,将这些内容进行组合、拓展、对比等多方面的思考,找出与众不同的角度。
其次,在创新立意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只局限于表面的内容,而是要深入挖掘,从中找出深层次的内涵。
例如,对于一篇文章,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视角进行思考,看看是否有借鉴他人的好习惯,或者从中发现自己的缺点,形成自己的思考体系。
这样就可以使文章更具深度和思想性,为审题下功夫增加难度。
最后,写作重点在于思路的清晰和文章的逻辑性。
要点分析包括关键词、主题、主题思想等。
用词分析涉及到用词的规范性、准确性和精准性。
范文二:快乐的小编打卡!在审题中创新立意,我觉得关键就是将思维放开,不拘泥于常规思考方式,而是从多角度、多方面思考命题,找出一个独特的角度,把文章从众不同的视角呈现出来。
首先,我们需要抓住题目的重点,深入掌握问题的本质。
从题目本质出发,我们可以寻找关键因素,如时间、空间、物质等等,并应用到问题中,创造性地展现自己的思考成果。
其中,关键词与题目的相似性以及对问题的理解都是创新立意必不可少的要素。
其次,我们可以借助生活、阅读、实践等方面的经验来进行创新思考。
掌握多元化的知识和技能,遇到问题时便具有了一定的针对性和发散性的思维。
例如,当我们写一篇文学作品时,我们可以通过人生经历、文学名家的作品等方面入手,找到创新的灵感。
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更加有趣,更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最后,写作重点在于提炼出论点,并从多方面进行发散性和深入性的展开。
用词方面也要注意形式,把握好文章的节奏,避免使用过于平淡的词汇,从而保证文章的流畅性和具备可阅读性。
总之,在审题中创新立意,我们需要多方面思考,打破常规思维的限制,从而呈现出更加独特的思考和创意,达到写好文章的目的。
议论文的审题立意
![议论文的审题立意](https://img.taocdn.com/s3/m/593362e408a1284ac9504302.png)
议论文十讲之议论文的审题和立意教师和考生都非常清楚,作文在高考中可以说是占得了半壁江上,大有得作文者得天下之势,但是很多学生在拿到题目时无从下手,打不开思路。
同时,近几年高考很多的命题作文出现,更加强化了学生的审题意识,这不得不引起我们语文教师和考生的高度重视。
譬如2007年江苏卷的《怀想天空》、上海卷的《必须跨过这道坎》、湖南卷的《诗意地生活》等;2008年江苏卷的《好奇心》、广东卷的《不要轻易说“不”》;2009年江苏卷作文题目《品味时尚》2010年江苏高考作文题目《绿色生活》等等;而针对这些作文题目,不少考生又会构思出议论文来,所以我想据此对命题作文中议论文体材审题立意的方法进行归纳和总结,发表自己粗浅的看法。
首先,笔者认为,要想使考生审题到位,训练考生的审题思维尤为重要。
就议论文写作的思维训练来说,最要紧的是培养两项思维品质:广阔性、深刻性。
一、求“多”——训练思维的广阔性广阔性是议论文写作思维训练的突破口。
大千世界的事物是复杂的,思维应该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但由于阅历等方面的原因,考生的思维常呈现单一直线型。
这二者之间的矛盾,往往成为考生议论文写作的一道难关:思路闭塞,不得其门。
解决这个难题的突破口,在于训练多角度、多方位辩证地观察、联想、分析,打开思路。
这种多角度分析在我们平时进行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训练时经常用到。
如: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新春,小爬山虎要长大了。
妈妈告诉他屋顶上有更美丽的风景,但要观赏到它却只能靠自己的努力,于是小爬山虎便沿着墙壁往上攀援了。
墙角的竹笋嘲笑它柔弱才疏、动作迟钝,路边的小草讽刺它胸怀野心、趋炎附势,低矮的牵牛花则羡慕它坚毅有力、能爬高墙。
在太阳伯伯和风姑娘的鼓励下,小爬山虎终于爬上了屋顶。
举目四望,虽然视野开阔了,可风景似乎不如想像的那样美丽,小爬山虎不免有点失望和怅惘。
突然楼上一个孩子推开窗,看到葱郁的绿叶,高兴地对爷爷说:“多好的爬山虎啊,夏天我们有阴凉了。
议论文审题立意指导(2012)
![议论文审题立意指导(2012)](https://img.taocdn.com/s3/m/094374135f0e7cd184253653.png)
主要对象:买主、 主要对象:买主、废止破布
审题立意方法二:分析对象, 审题立意方法二:分析对象,寻找对象之间 的联系 每一个对象就是一个角度 要根据描述对象的关键词句, 要根据描述对象的关键词句,追溯产生现象 原因,从而分析每个对象所传达的立意 的原因,从而分析每个对象所传达的立意 角度。 角度。
好事徒趋之若骛。 数好事徒趋之若骛。他们提出接上维纳斯断臂的种种设 维纳斯失去的手臂就如同一个充满诱惑力的圈套。 想。维纳斯失去的手臂就如同一个充满诱惑力的圈套。 但迄今为止仍未有任何设计能取得普遍的赞赏 未有任何设计能取得普遍的赞赏。 但迄今为止仍未有任何设计能取得普遍的赞赏。 析:“好事之徒”,“趋之若骛”,贬义词,对想 好事之徒” 趋之若骛” 贬义词, 接上断臂这种做法持否定态度, 接上断臂这种做法持否定态度,对断臂维纳斯持赞 赏态度。 赏态度。 立意:①要有独特的美;②要顺其自然,不必把 立意: 要有独特的美; 要顺其自然, 自己的观点强加与人。 自己的观点强加与人。
乌鸦因羡慕老鹰能从山上俯冲下来抓走小羊的 本领,于是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一天, 本领,于是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一天, 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 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叫着从树上猛 冲下来,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身子太轻, 冲下来,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身子太轻, 爪子又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也飞不起来, 爪子又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也飞不起来, 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 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当牧羊人的孩子问这是什 么鸟时,牧羊人说:“这是一只忘记了自己叫什 么鸟时,牧羊人说: 么的鸟。 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 么的鸟。”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也很可 爱呀! 爱呀!” 抓住了这一句,就抓住了寓意。它旨在告诉 抓住了这一句,就抓住了寓意。 我们:做任何事情都不可盲目模仿别人, 我们:做任何事情都不可盲目模仿别人,邯郸学 东施效颦,难免会遭到失败。 步、东施效颦,难免会遭到失败。
写作技巧:议论文审题立意的方法套路
![写作技巧:议论文审题立意的方法套路](https://img.taocdn.com/s3/m/9a9fb214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e5.png)
写作技巧:议论文审题立意的方法套路01 关于审题(一)审题的重要性审题是写作的第一步,是构思的前提和基础,《考试大纲》在作文基础等级中对审题的要求是符合题意,它包括三个方面,题意、问题和写作要求。
高考阅卷老师往往把“符合题意”放在唯一地位,如果审题不准,即使文章构思巧妙,表达完美也得不到高分。
审题是考场作文的一项根本要求,也是评价一篇文章优秀与否的首要条件。
(二) 审题的含义审题,就是深入思考和反复推敲作文话题(包括材料)以及考试后检查,以求理解其含义,弄清写作的具体要求,确立写作中心,确定写作范围和重点,确定下笔的角度及感情抒发的基调,明确写作方式和方法的过程。
02 审题的技巧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虽然不能一蹴而就,但我们可以交给他们一些审题技巧,用具体的可操作的方法帮助学生提高审题能力。
(一)审题的四种技巧1、提炼重点,培养审题的准确性在审题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透过复杂的题干部分,找出重点,理解题意。
所以,审题时,学生要特别注意题目中的关键词语。
所谓关键词语,就是题目涉及的数学知识及具体数据,已知条件等,忽略了它们,往往使解题过程变得盲目,思维陷入困境。
2、充分挖掘,培养审题的深刻性有些题目的部分条件并不明确给出,而是隐含在文字叙述之中。
常见的有知识性隐含条件、临界条件性隐含条件、数据性隐含条件等。
把隐含条件挖掘出来,常常是解题的关键所在,对题目隐含条件的挖掘,都要仔细思考除了明确给出的条件以外,是否还隐含着更多的条件,这样才能准确地理解题意。
(二)材料作文审题立意十大方法1提炼中心法这是写材料作文最为常见且最为稳妥的审题立意的方法。
写材料作文时,如果能准确地提炼出材料的中心,并以其作为文章的主旨,一定会使所写文章既切题又有深度。
所以,写材料作文时应尽量采用这种方法来立意。
【材料】一次,盖达尔旅行时,有一个小学生认出了他,抢着替他提皮箱。
小学生见皮箱十分破旧,便说:“先生是大名鼎鼎的盖达尔,为什么用的皮箱却是随随便便的呢?太不协调了。
议论文审题·三步立意法
![议论文审题·三步立意法](https://img.taocdn.com/s3/m/81ab8fc8d15abe23482f4d3e.png)
议论文审题·三步立意法【专题指导】近年来高考作文命题形式已趋于多样化,要写好这类作文,审题是第一道“门槛”,它直接决定着作文的成败,但从写作实际(尤其是上次月考)来看,议论文写作现状却不容乐观,主要原因在于我们学生缺乏应有的切实有效的分析材料、提炼观点的方法。
那么,如何才能准确、全面地理解材料的意思呢?本专题就议论文审题,谈谈分析材料、提炼观点的方法:总体思路是——从五个角度之一、三步立意。
一、从分析原因入手。
任何事物的产生、变化和发展,都有其内在或外在的原因。
因此,阅读分析材料的因果联系,从原因切入立意,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如:2006年全国乙卷的作文材料是一则寓言:【例1】[乌鸦因羡慕老鹰能从山上俯冲下来抓走小羊的本领,于是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
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树上猛冲下来,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的身子太轻,爪子又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
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
当牧羊人的孩子问这是什么鸟时,牧羊人说:“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
”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也很可爱呀!”][审题模式]第一步:找结果——乌鸦被牧羊人抓住了。
第二步:析原因——为何被抓?因为它不顾自身条件(身子太轻,爪子不如老鹰锋利),盲目模仿老鹰,哪有不失败之理?第三步:立意——盲目模仿别人,就如东施效颦,难免遭致失败。
当然,也可从小孩称赞乌鸦“它也很可爱啊!”分析原因立意。
为什么小孩觉得乌鸦也很可爱呢?因为它不甘心做一只普通的乌鸦,它要超越,它敢于挑战,勇气可嘉!从此处立意,更容易写出新意。
拟题示例:1、否定乌鸦:《花有百态,人有千秋》《走出摹仿阴霾,打造个性人生》《不为雄心遮望眼》《找准位置,绽放光彩》《各人头上都有一片蓝天》《让清如许之水永驻心田》《有志者事未必成》《在迷雾中寻找自己》《挑战,要认清自我》《认清自己才是智者》《认识自我,挑战自我》《认识自我,创造未来》《张扬个性,秀出自我》2、赞颂乌鸦的勇敢追求,执著顽强,死而无悔?《拼搏就美丽,失败也可爱》《本性,是这样炼成的》《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秋天的寒露不是句号》《可爱的东施》《追随你的梦想》《保持一颗童心》《失败也可爱》《心若在,梦就在》[训练] 试用三步立意法——从分析原因入手审题与拟题:【例2】[在热带丛林里,人们用一种奇特的狩猎方法捕捉猴子:在地上安装一个小木盒子,把猴子爱吃的食物放在里面。
作文指导审题立意的方法
![作文指导审题立意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6d8b7be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0d.png)
审题: (1)解题:(是什么)北人并不识菱,
却不懂装懂,百般掩饰,反而闹出了更 大的笑话。 (2)(为什么)虚荣心作怪,在错误面 前不肯坦率承认自己的无知,孰不知欲 盖弥彰,反而使自己出了丑。 (3)(怎么样)在错误面前,最有效的 处理方式是坦率承认自己的无知,实事 求是,虚心求教,才能使自己真正长见 识;掩饰只会弄巧成拙。
如: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一位楚国人到郑国出卖他的宝珠。为了衬托宝 珠的珍贵,他用名贵的木兰做了一个精美的匣 子,再把宝珠放在这瑰丽的匣子里。有个郑国 人见了十分喜爱,愿出重金,却只买那华美的 木兰匣子,不要匣子里的宝珠。楚国商人不同 意,说不能单卖匣子,要买一起买。双方僵持 不下。
请以上述材料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写你的 经历、体验、感受、看法,也可以编故事、寓 言等。所写内容必须与上述寓言有关。要求: 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 字。
“曲径”即弯弯曲曲的小路,可比喻社会发展的道路、 中国革命所走过的曲折的救国之路、国家建设所走的曲 折的改革之路、家庭波折、人生所走的曲折道路。
“幽”:指风景幽美的地方,比喻取得的成就。如:社 会走向繁荣昌盛、革命取得胜利、改革取得成功、人生 功成名就,等等。 从人生角度来写:喻曲折的人生之路往往能取得成功。
根据上面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 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诗歌除外,文体不 限。
审题: 这一篇材料作文,首先要看清材料, 把握材料中的主要信息。材料中的 关键词是“进”和“退”,材料告 诉我们:深刻把握好“进”和 “退”,就顺利完成工作。其实这 是一篇以“进”和“退”为话题的 作文。写作范围以“自选角度”即 可写“进”也可写“退”,还可以 写“进与退”。
选取的写作角度 1)走出困扰,乐观面对 2)打破禁锢,冲破世俗,寻求发展 3)打开沟通之门 4)法与情 5)竞争与人情 6)为法治之墙开一道人性之门 为竞争之墙开一道人情之门 为困扰之墙开一道坚强之门 为专制之墙开一道民主之门 为生命之墙开一道乐观之门 为悲观之墙开一道乐观之门 为隔膜之墙开一道沟通之门 为守旧之墙开一道创新之门
议论文如何审题立意
![议论文如何审题立意](https://img.taocdn.com/s3/m/b52cbb10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0c78376.png)
议论文如何审题立意作者:耿配来源:《作文成功之路·高考冲刺》2022年第09期高中议论文写作,加强审题立意,掌握合适的行文构思方法,不仅是写作的重要开端,也是决定习作质量的重要因素。
不少同学在审題立意时较为马虎,没有充分解读题意,也没有进行深入构思,就开始动笔。
在这种情况写作会让自己思路混乱,写出的文章难以突出重点,主题不够明确,文章的质量自然会受到影响。
同学们一定要充分认识审题立意的重要性,学会构思方法,这样才能写出优质的习作。
一、在审题立意时进行逻辑分析写议论文,审题立意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在这个阶段,同学们首先可以进行严密的逻辑分析,这对于文章核心观点的提出很有帮助。
议论文写作,注重逻辑的严密性至关重要,这一点在审题阶段要高度重视。
不少同学的习作中缺少相应的逻辑思维,论证时思路不够清晰,甚至出现了一些经不起推敲的逻辑错误。
对此,同学们可以从简单的逻辑推理出发,提高自己的思维素养和思维品质。
同时,在写作时要随时注意行文是否存在逻辑上的问题。
进行逻辑训练有多种方法,比如,“细节决定成败”这个耳熟能详的句子是我们在生活中经常听到的,它强调了事物内部之间的关联性,用来提醒人们做事要注重细节。
但如果站在思辨的角度来看,这句话存在逻辑上的漏洞。
同学们可以就这句话中是否存在逻辑问题展开讨论,想一想“细节决定成败”是否在各种情况下都适用。
经过分析和交流,大家提出了各种观点,有学生就这句话中潜藏的逻辑漏洞进行了解读。
比如,有的同学提出:事物的内部包含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法告诉我们,影响和决定事物的关键在于主要矛盾,而不是次要矛盾。
因此,决定事物成败和发展方向的并不都是“细节”。
这种逻辑训练轻松有趣,极大地刷新了大家的认知。
经过讨论后同学们不难发现,很多经常使用的语句或者表述,往往经不起逻辑推敲。
同学们不仅要多开展这类逻辑思维的训练,也要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在写作过程中随时进行逻辑上的分析。
这样才能够让议论文逻辑严密,论证的问题也更有说服力。
审题立意八大方法
![审题立意八大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a5122ff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88.png)
审题立意八大方法审题立意八大方法是指在论文写作过程中,通过细致的审题和合理的立意,来确定论文核心主旨和内容的八个步骤。
以下是审题立意八大方法的详细说明:一、把握审题要求审题是论文写作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审题时,要仔细读题,弄清楚题目的要求,了解话题的背景,找出审题的主旨和要求,判断论文的体裁、形式、字数及提纲要求,把握审题要求,对论文写作具有重要性。
二、回答“什么”“怎么样”在审题时,要回答“什么”和“怎么样”这两个基本问题。
“什么”就是要读者探讨的主题,“怎么样”是要求读者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分析和解决问题。
回答这两个问题,能够明确论文的写作范围和内容,帮助读者把握文章的主旨和写作要求。
三、明确中心思想论文的中心思想往往是由审题的要求决定的,在审题的基础上,要确定论文的中心思想,并将之表达清楚,让读者一目了然,使论文的主旨清晰明了。
四、建立观点在审题和确定中心思想的基础上,应当建立自己的观点,即告诉读者自己的看法或假设,这不仅能够确定论文的主旨,而且能够引导读者走向论证,使论文具有完整性。
五、确定论证框架在建立观点的基础上,应当确定论证框架,即规划论文的框架,便于把握审题的要求、组织论文的内容,使读者在阅读时清楚明了,保证论文结构完整、逻辑严密。
六、整理材料论文的内容和观点的支撑是材料,整理和搜集有效的材料,是论文写作的重要步骤。
材料不仅能够支撑观点,而且能够提供实证依据,加强论文的可信度,使论文充实有力。
七、组织论证在整理材料的基础上,要组织逻辑,依据论证框架,将论证按部就班地写出,使论证的逻辑清晰,论点的表达准确,使论文阐述完整、论点有力。
八、总结提炼审题立意的最后一步是总结提炼,根据审题的要求和论证的内容,归纳总结论文的主旨,提炼出论文的中心思想,使读者对论文的内容一目了然。
审题立意八大方法包括:把握审题要求、回答“什么”“怎么样”、明确中心思想、建立观点、确定论证框架、整理材料、组织论证、总结提炼。
议论文写作指导之审题立意
![议论文写作指导之审题立意](https://img.taocdn.com/s3/m/06006c3ebd64783e09122bbc.png)
同理,材料中轿夫的事是王廷相用来告诫新御史们的, 在特定的语言环境里就被赋予了新意,我们就得把握其新 意。这就是审题的关键。王廷相作为都察院长官,对新御 史们讲轿夫的事,不是随便讲讲逸闻趣事,而是有其用意 的;新御史也心领神会,所以说出“终身不敢忘”的话。 那么,王廷相的用意何在?御史“终身不敢忘”的是什么? 在这个语境之中,再去琢磨轿夫的事,就利于准确把握了。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 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生在世困境是不可避免的,只 有„„才能„„ *范仲淹因提倡改革被贬知邓州。在遭受政治上的无情打击之后,他既没有消极 颓废,随波逐流,更没有降志曲节,与邪恶势力同流合污,而是留下千古绝唱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列宁在一个漆黑的冬夜要越过芬兰边境回国领导革命,在路上,一条冰河横在 他面前。河里的冰已经开始融化成许多冰块浮在水面上,踩着冰块过河一点也不 能迟疑滞留,否则就可能掉到河里。列宁没有丝毫的胆怯和犹豫,他果断迅速地 踏着浮冰很快到达了对岸。面对浮冰,过河人要么返回原路,要么像那个轿夫一 样畏首畏尾,要么像列宁那样毫不犹豫地走过河去,但不管你是退缩还是过河, 冰河是不会改变的,而改变的应当是过河人自己;也只有秉持初心,坚定信念才 会无所畏惧。
【材料分析】
这则材料,文字不多,却是故事中套故事。整体上看, 说的是都察院长王廷相对新御史们说事,新御史心领神会; 局部看,是轿夫的的事。这两件事不是并列的关系,而是整 体与局部的关系,整体对局部具有制约作用,局部不能脱离 整体。为了强调这一点,请看一段脍炙人口的话: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昨夜 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 渐宽终不悔,为当作“却”) 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 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王国维 《人间词话》)
议论文的审题立意
![议论文的审题立意](https://img.taocdn.com/s3/m/8fba2d51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882ad69.png)
前后呼应
文章开头和结尾要相互呼 应,体现文章的整体性和 一致性,加深读者印象。
Part
04
丰富文章内容和层次结构
举例论证法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事例
分析事例与论点的关系
选择与论点密切相关、具有典型性和 代表性的事例,以增强论证的说服力。
对所举事例进行深入分析,揭示其与 论点的内在联系,从而证明论点的正 确性。
学习优秀文章的立意方法和技巧, 借鉴其思路和表达方式,提高自 己的立意水平。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STEP 03
避免模棱两可
确保观点表述清晰明确, 不含糊其辞,以免引起读 者误解。
对自己的观点进行合理论 证,提供充分的事实依据 和理论支持。
贯穿全文一致性
01
02
03
保持论述逻辑严密
文章各部分之间要有严密 的逻辑关系,确保论述过 程连贯、完整。
围绕中心思想展开
全文内容要紧紧围绕中心 思想展开,避免偏离主题 或节外生枝。
拓宽视野
多读书、看报、关注时事热点, 了解社会现实和人生百态,为立 意提供丰富的素材和灵感。
多练多改
多写多练是提高立意水平的有效途径 。通过不断的练习和修改,可以逐渐 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深入思考
对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进行深入 思考,挖掘其背后的本质和意义, 提出有见地的观点和看法。
学习借鉴
关注句子间的逻辑关系,如因 果、转折、条件等,这些关系 有助于理解文章的整体思路。
挖掘隐含信息
透过字面意思,探究题目背后的 深层含义或象征意义。
结合社会背景、时代特征等因素, 挖掘题目中隐含的现实意义。
注意题目中可能存在的双关语、 比喻等修辞手法,这些手法可能
高考议论文写作训练专题10:材料作文(议论文)审题立意五步法
![高考议论文写作训练专题10:材料作文(议论文)审题立意五步法](https://img.taocdn.com/s3/m/53697dc0a0116c175e0e4804.png)
材料作文(议论文)审题立意五步法【训练目的】学习材料作文(议论文)审题立意的方法技巧。
【写作指导】给材料作文除了能考查考生的语言功底、表达能力之外,还可以考查考生阅读理解能力、辩证思维能力、思想认识能力等。
总之,是全方位的考查。
因此,这种作文形式审题立意的难度比较大,成为作文过程中的难点所在。
一、审题立意五步法古人云:“文以意为主,意犹帅也”。
又说:“故作文一篇,定有一篇之主脑,主脑也,即作者立意之本意也”。
古代先贤以“帅”、“主脑”为喻,形象地说明了文章中心的重要作用。
作文立意不准,则文不扣材,离题万里,满盘皆输。
因此,准确把握材料内涵,正确审题立意,乃是此种作文形式的关键一环。
那么,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该如何进行呢?具体说来,给材料作文(就议论文而言)的审题立意可分五步走。
(一)读材料给材料作文的依据是材料,因此对所给材料必须认真研读,准确把握内涵、中心。
因为所给材料的类型不同,把握材料中心的根据、方法也就有所不同。
如果材料是单一型(一则材料),可以根据主要人物和中心事件来把握中心。
例⑴:“一个赵国人牵了一匹马到集市上去卖,卖了三天,无人问津。
他找到伯乐,要伯乐围着他的马转三圈,然后离开。
离开时要三次回头看马。
如果伯乐这样做,他付给伯乐一天的工钱。
伯乐照着赵国人的话做了,马很快卖掉了,而且马价提高了十倍。
”文中的人物有卖马人、伯乐和买马人(未点明),但主要人物是卖马人。
中心事件是卖马人请伯乐帮忙,以好价钱卖掉了一匹劣马。
据此可以确定材料的中心是谴责那种不择手段欺骗别人,从而谋取私利的人。
有的材料属正反对比型,则应从正反两方面进行概括;但中心往往侧重表现在正面材料上,反面材料只起到对比、衬托的作用。
例⑵:“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三个和尚没水吃是因为不团结、不齐心;三个皮匠能顶诸葛亮是因为齐心协力。
正反对比,中心明显:只有齐心协力,才能把事情办好。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议论文写作之审题立意+课件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议论文写作之审题立意+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18b5d64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dd11948.png)
古人云:“意犹帅也,无帅之 兵,谓之乌合。”作文的“意” 就是作文的“帅”,可见审题 立意之重要。
但是,作文的审题立意究竟 应该遵循怎样的章法?
议论文
审题立意: 作文的灵魂
议论文教学序列化课件之二
研究问题
1 2 问题诊断:
我们在审题立意方
理论认知: “审题三原则”
面会出现哪些问题?
“立意四原则”
原则 整体性原则
解说
审题要有全局意识,要从材料的整体着眼,不能纠缠 于局部的细节,否则很有可能出现偏题、跑题等现象。
多向性原则 筛选性原则
一般说来,材料作文中材料所蕴含的观点并不是唯一 的,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得到不同的结论,因此,要学 会多角度审视材料。
因为从材料中提取的观点可以有多样性,所以在进入 写作时对所提炼的观点还要进行适当的筛选。筛选时 要注意三点:①服从材料的整体;②观点比较新颖; ③有理可讲,有话可说。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第一步:审材料,明确内
涵
材料由三段文字组成:
综合起来,材料的整体
第1段:强调国家层面上的措施、
意思很明确:
原则;
“疫情当前,无论国家
第2段:表明社会层面采取的
还是个人,都在努力作
措施,点出由此而带来的距离;
4 3 随堂练笔:
2021全国甲卷作文
案例分析: 总结审题立意的具
体操作步骤。
议论文
第一章
问题诊断: 我们在审题立意方 面会出现哪些问题?
问题:
1.完全偏离材料内涵,大谈特谈其他主题、 其他概念,偏题严重;
2.被材料的某一个词汇吸引,忽视了整体解 读,导致立意有偏差;
2024高考作文指导:议论文审题立意和分论点设置
![2024高考作文指导:议论文审题立意和分论点设置](https://img.taocdn.com/s3/m/6dcdea17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01cf46f.png)
例2:请以“看破浮华”为中心论点,拆分分论点
题目:看破浮华 (分论点1)看破浮华,不能为外表所惑。 (分论点2)看破浮华,不可为虚名所困。 (分论点3)看破浮华,不必为利益所驱。
四.追问结果(果) 会怎样”(结果)
句式:(中心论点)有助于/才能/可以(分论点X) 例:请以“阅读名著会让我们受益无穷”为中心论点,拆分分论点
题目:阅读名著会让我们受益无穷 (分论点1)阅读名著既可以积累知识,又能够提升素养。 (分论点2)阅读名著既可以丰富情感,又能够陶冶情操。 (分论点3)阅读名著既可以启迪智慧,又能够塑造性格。
课堂习作: 以“诗意地生活”为话题拟写分论点
例:(采取“因”的方式来分析) 诗意地生活,需要人们内心的和谐 诗意地生活,需要人们从阅读中汲取养料。 诗意地生活,需要人们让自然抚慰自己浮躁的心灵。
• 选择引领创造,创造成就未来 • 选择心之所向,创造美好未来 • 选择明方向,创造扬洪浪 • 做好你的选择,未来自有传奇 • 惟愿岁月可选择,且以创造赢未来
2022全国甲卷 适用地区:云南、广西、贵州、四川、西藏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红楼梦》写到“大观园试才题对额”时有一个情节,为元妃(贾元春)省亲修建的大观园 竣工后,众人给园中桥上亭子的匾额题名。有人主张从欧阳修《醉翁亭记》“有亭翼然”一句中 ,取“翼然”二字;贾政认为“此亭压水而成”,题名“还须偏于水”,主张从“泻出于两峰之 间”中拈出一个“泻”字,有人即附和题为“泻玉”;贾宝玉则觉得用“沁芳”更为新雅,贾政 点头默许。“沁芳”二字,点出了花木映水的佳境,不落俗套;也契合元妃省亲之事,蕴藉含蓄 ,思虑周全。 以上材料中,众人给匾额题名,或直接移用,或借鉴化用,或根据情境独创,产生了不同的 艺术效果。这个现象也能在更广泛的领域给人以启示,引发深入思考。请你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 活经验,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 息;不少于800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把手教议论文材料作文审题立意一、材料类型及审题举例(1)材料的类型有叙述评论(寓言、故事、社会热点、社会现象等)类、哲理类、组合类、图画图片类等。
(2)新材料作文的命题类型虽然多样,但其基本的审题要求也要知道命题者的基本命题意图,否则,就容易走入偏题的歧途。
(3)由于新材料作文要求将材料融入写作中,我们就应该注意适当引述,尽可能地将与立意中心有关的内容准确无误地表述出来,而引述时要做到准确和言简意赅。
(一)寓言类材料【例1】火花和浪花偶然会面了。
火花对新朋友浪花说:“我们都能开出美丽的花,而且都叫花,因此我们是对亲密的姐妹。
”浪花考虑了一会儿,不同意它的看法,否认说:“从表面看,我们的确有些相像,但是我与波浪紧密相连,根植于波浪之中,所以我的花永开不败;而你只突出个人,所以总是一闪即逝。
”[审题分析]寓言型材料,其含义常常含而不露,具有很强的隐喻性或象征性。
如果就事论事,就只能触及皮毛,得到一个肤浅的认识。
想要参透其中深层的哲理,就要善于类比,巧抓“事”与“意”的相似点,深入挖掘内在涵义。
此材料为寓言,其内容涉及两个对象:一是火花,一是浪花。
浪花的话是提炼观点的重要信息。
它根植于波浪,才花开不败;突出个人,就一闪而逝。
这中间闪耀着哲理的光芒。
关键在给“浪花”这一类体找到一个合适的本体。
波浪是水滴的集合,源远流长,根基厚实,与之类似的应是一个群体,可以理解为民族、社会、乃至文化、习俗等;浪花不过是其中的一个个体。
由此可以联想到一句名言:“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才永远不会干涸。
”然后将它进一步推演,潜于背后的蕴涵就会露出来:一个人只有把自己融入社会,才能永葆事业的青春。
【例2】螃蟹在树林里迷了路。
遇到青蛙,问道:“青蛙哥哥,到河边去,怎么走?”青蛙指着前面说:“你一直往前走,一会儿就会到达河边。
”螃蟹走了老半天,还是没走到河边,后来,螃蟹遇见了青蛙,指责到:“你害得我好苦,走了老半天还是没有见到河的影子。
”青蛙说:“我没有骗你!叫你一直往前走,你却横着爬,当然到不了河边。
”[审题分析]这是一道带寓言性质的多角度命意作文题。
从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青蛙与螃蟹之间发生了一场美丽的误会。
从某种程度上说青蛙的指点没有问题,螃蟹的理解也是理所当然,那么如何把握住这则材料的中心呢?关键在于抓住材料中“我没有骗你!叫你一直往前走,你却横着爬,当然到不了河边”这个关键句。
如果从螃蟹的角度思考,我们不难看出螃蟹之所以找不到去河边的路,是因为它对青蛙的意见生搬硬套,不从自己的实际出发。
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可以得出“对别人的意见不要盲从”“接受别人好的意见(思想)的同时也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等观点。
如果从青蛙的角度思考,我们也可以看出青蛙之所以好心没办成好事,是因为它给别人提建议是只是从自身出发而没有站在螃蟹的角度着想,忘记了它天生是横着爬这一特点,结果好心办坏事。
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得出“帮助别人(给别人提建议)要多站在别人的角度想问题”等类似的观点。
(二)故事类材料【例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10年高考福建卷)还在念大学的时候,雅科布·格林与威廉·格林兄弟俩的脑子里一直萦绕着这样一个假设:几百年来,流传在民间的故事或许与人类发展的历史暗藏联系。
为此,兄弟俩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共收集整理出86个传说,但他们无论如何也找不出这些传说和人类发展史的联系。
于是他们把厚厚的笔记往书架上一搁,又开始了其他工作。
后来,一个朋友偶然发现了这本笔记,立刻联系了柏林一家出版社,把这些故事结集出版。
这本故事集至今已经再版两万多次,印刷量超过一个亿,曾被四十多个国家翻译成五十多种语言。
这本故事集就是世界各国儿童耳熟能详的《格林童话》。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分析]①格林兄弟俩,曾经“付出了极大的努力”,最终作品“世界各国儿童耳熟能详”——立意:付出,本来就是一种收获;②格林兄弟的作品是在朋友的推荐下才得以流传至今——立意:让优点尽现芬芳(选材:田忌与孙膑、成龙与孙楠等);③格林兄弟在《童话》未面世前,没有把心思全寄托一件事上——立意:让人生多点精彩(选材:黄兴、香港阿福等)。
【例2】有一位邮差,长年奔波在乡村的道路上,日复一日地将忧伤悲喜送到村民的家中。
从邮局到村庄的这条道路,十分荒凉,触目所及,唯有飞扬的尘土。
这位邮差已经在这条路上奔波了近二十年,一想到自己还要在这条无花无树的路上踩着脚踏车度过他的人生时,他的心情就低落到了极点。
有一天当他经过一个花店时,心里一动,走进去买了一把野花的种子,从第二天开始,他把这些种子撒在了自己每天都要来往的路上。
一天,两天,一个月,两个月……他不断地撒下种子,没多久,荒凉的道路两旁,竟开起了许多美丽的小花;一年四季,季季繁花。
对材料深意的把握,必须从整体上感知,不能只截取片段或词句,忽视前因后果。
这则材料以叙事为骨架,说的是邮差因为环境的恶劣而心生倦怠,又因为自己的心态转变而看到希望。
从整体叙事方向看,它要论及的应该是人生在面对困境、挫折和打击时,要以何种心态和方式去应对的问题。
从事件因果关系角度分析:邮差孤独寂寞的走在荒路上近二十年,虽曾经心情低落,但他没有一味消沉,还是积极主动地去寻求改变当前境况的途径,播种野花就是一种积极的心态,结果收获的是惬意的人生,工作、生活不再单调乏味。
(1)良好的环境可以营造好的心态,创造美好(幸福、快乐)人生。
(2)播种美(快乐、希望、幸福等),收获美(快乐、希望、幸福等)。
“播种”这一行为是心情(境)发生变化的转折点,正因为邮差的播种才能收获繁花。
注意这里的播种与收获的事物必须是正面的能对人生起积极导向作用的。
而且“播种”不能等同于付出,限定了面向群体性,在广大的范围内发挥广泛的作用。
立意误区:1、断章取义,片面理解。
如果只从局部出发,没有看到事件的前后因果关联,只想到花的绽放需要时日的积累,那就难免偏题。
叙事类命题,可以从事件的前因后果角度多加比照,得出符合通篇题旨的立意。
只看到“不断地撒下种子……开出了许多美的小花”的结果,没有从分析其原因,揭示其深意入手,立意定为“积累”“量变到质变”“注重点滴”“坚持”等则不当。
2、只看表层,不求深入。
有的认为,邮差走了二十多年的辛苦路,心情是越来越差,直到后来想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亲自去做,才有了根本性的转变。
于是,立意为“凡事必须亲身实践,不能空想”。
材料并没有反映“实践”和“空想”的问题,这样立意,偏离材料主旨。
(三)社会现象、社会热点类材料【例1】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2010年高考湖北卷)孙悟空的筋斗云,哪吒的风火轮,都是神奇想象的产物,寄寓了人类渴求飞速先进的美好愿望。
谁能想到,晚清幻想小说《新中国》预言百余年后在上海陆家嘴一带举办万国博览会,法国科幻小说家凡尔纳的梦想“从地球到月球”,在今天会成为现实?幻想源自人类的求知本能,展现了人类非凡的想象力。
幻想推动现实,幻想照亮生命,幻想是快乐的源泉……请根据你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体会,选准角度,写一篇作文。
要求: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少于800字。
[审题分析]这道作文题一是关注社会热点,将当时举世瞩目的世博会选入材料中,一改前几年不在材料中展示时事材料老规矩,作文题跳动着时代的脉搏;二是具有历史的纵深感和丰富的文化含量。
围绕主题词“幻想”选取孙悟空的筋斗云,哪吒的风火轮,晚清小说《新中国》的预言,法国科幻小说家凡尔纳的梦想这些丰富的材料,让考生在对历史的审视和对现实的观照中碰撞出写作的火花。
材料提示语简明精当,反复强调文章的关键词“幻想”,以排比句和省略号的形式指明了文章立意的方向。
从审题立意的角度看,文题材料没有设置太多的审题障碍,抓住材料中的提示语——“幻想推动现实,幻想照亮生命,幻想是快乐的源泉……”即可。
“幻想”连接着人类必须面对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从某个角度说,没有幻想就没有人类的进步,“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
构思时,可以从“幻想与现实”“幻想与社会进步”“幻想与成功”等角度切入,立意为文。
(细心的考生还会发现材料所举的例子都来自中外文学家的幻想小说,因此考生还可以谈文学家对社会进步的贡献,以及幻想小说的独特魅力,从这个角度立意。
)【例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10年全国卷II)今年世界读书日这天,网上展开了关于“浅阅读”的讨论。
甲:什么是浅阅读?乙:就是追求简单轻松、实用有趣的阅读嘛。
浅阅读很时髦的。
丙:如今是读图时代,人们喜欢视觉上的冲击和享受。
丁:浅阅读就像吃快餐,好吃没营养,积累不了什么知识。
乙:社会竞争激烈,生活节奏这么快,大家压力这么大,我想深阅读,慢慢品味,行吗?丙:人人都有自己的阅读喜好,浅阅读流行,阅读就更个性化和多样化了,挺好。
丁:我很怀念过去的日子——斜倚在书店的一角,默默地读书,天黑了都不知道。
甲:浅阅读中,我们是不是失去了什么?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分析作文题要求针对“浅阅读”的讨论写一篇作文,其实就是要求考生发表对“浅阅读”的认识,至于是谈得失利弊的哪一点或几点,由考生自由选择。
无论是肯定,还是否定,抑或是辩证看待,只要言之有理都可得到阅卷者的认可。
对于本题而言,阅读方式的发展与变化也是与时俱进的。
在当今时代,“浅阅读”以其简单轻松、实用有趣等特点而受到很多忙中偷闲人的喜欢。
当然,与格物修身的深刻精神活动——传统的“深阅读”相比,“浅阅读”难免让人产生蜻蜓点水、浮光掠影之感。
不过,什么都不是绝对的,任何存在都是有其合理性因素存在的。
所以,写这种文章,在语言表述上切忌有过激行为。
在赞同某种阅读的同时,千万别将另一种阅读一棍子打死,要辩证思维,得体表达。
当然,本题并非只能就阅读谈阅读,从阅读方式的选择与变化,也可折射出人们在生活方式、行为习惯、学习态度等的差异与变化,据此去选择立意也是可取的。
总之,时代的发展变化,让学生有了浅阅读的经历和感悟,浅阅读似乎是他们每天都要经历的一种学习或是生活方式,也许他们没有在意先前的这种生存状态。
现在这种生活经历以高考作文命题的方式呈现出来,考生不会感觉生涩难解,多有的是会意和亲历。
用自己的真实经历来表述感悟“浅阅读”,正是以自己的笔写自己的事,此中个性化的感悟肯定层出不穷,个性化的观点也定会接踵而生。
(四)哲理类:哲思、名言、诗歌【例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10辽宁)一个人在他3岁的时候想吃糖罐里全部的糖,结果手卡在糖罐里拿不出来,他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