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评价记录表
合集下载
2024年安全生产标准规范识别获取及符合性评价记录
![2024年安全生产标准规范识别获取及符合性评价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17dd4854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02dae6f.png)
识别人
发布时间
实施时间
发布部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符合性评审时间
符合性评审记录
公司不符合项
不符合项纠正措施
符合性评审结果
评审人员签
字
存档部门:EHS管理
资料编号
受控状态
XX有限公司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
识别获取及符合性评价记录
2024年1-12月
法律法规识别记录
法律法规名称
《
识别人
发布时间
实施时间
发布部门
符合性评审时间
符合性评审记录
公司不符合项
不符合项纠正措施
符合性评审结果
评审人员签
字
存档部门:EHS管理
法律法规识别记录
法律法规名称
识别人
发布时间
实施时间
发布部门
符合性评审时间
符合性评审记录
公司不符合项
不符合项纠正措施
符合性评审结果
评审人员签
字
存档部门:EHS管理
法律法规识别记录
法律法规名称
识别人
发布时间
实施时间
发布部门
符合性评审时间
符合性评审记录
公司不符合项
不符合项纠正措施
符合性评审结果
评审人员签
字
存档部门:EHS管理
法律法规识别记录
法律法规名称
发布时间
实施时间
发布部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符合性评审时间
符合性评审记录
公司不符合项
不符合项纠正措施
符合性评审结果
评审人员签
字
存档部门:EHS管理
资料编号
受控状态
XX有限公司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
识别获取及符合性评价记录
2024年1-12月
法律法规识别记录
法律法规名称
《
识别人
发布时间
实施时间
发布部门
符合性评审时间
符合性评审记录
公司不符合项
不符合项纠正措施
符合性评审结果
评审人员签
字
存档部门:EHS管理
法律法规识别记录
法律法规名称
识别人
发布时间
实施时间
发布部门
符合性评审时间
符合性评审记录
公司不符合项
不符合项纠正措施
符合性评审结果
评审人员签
字
存档部门:EHS管理
法律法规识别记录
法律法规名称
识别人
发布时间
实施时间
发布部门
符合性评审时间
符合性评审记录
公司不符合项
不符合项纠正措施
符合性评审结果
评审人员签
字
存档部门:EHS管理
法律法规识别记录
法律法规名称
法律法规合规性评价表
![法律法规合规性评价表](https://img.taocdn.com/s3/m/14c8c371b9d528ea80c7797d.png)
符合
5
中华人民共和国仓库安全管理法
第一章:6条
本单位仓库由有一名主管领导全面负责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符合
第二章:12条
本单位仓库保管能够按照安全防火制度,熟悉储存物品的分类,掌握消防器材的操作使用和维护方法
符合
第二章:13条
本单位调入新职工及时进行仓储业务和消防知识培训,合格后上岗.
符合
第五章:36条
符合
第四章:25条
本单位能够在女职工特殊时期,提供合适工作场所
符合
第四章:26条
本单位能够在女职工婚、产、孕等期间提供便利条件和假期
符合
第五章:28条
本单位能够依法让女职工在财产上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益
符合
第五章:31条
本单位能够保障女职工与男子平等权利
符合
序
号
法律法规和
其它要求名称
适合条款
执行情况
符合性
符合
第三章:27条
本单位严格执行国家禁令,禁止使用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设备或材料
符合
第三章:30条
本单位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时,注明其操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后果
符合
第三章:31条
本单位能够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预防职业病发生
符合
第三章:32条
本单位能够按照国家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执行
符合
第三章:35条
符合
第三章:48条
本单位对安全事故受到损害的工作人员,除依法享有工伤社会保险外,还可提出赔偿要求获取赔偿
符合
第三章:49条
从业人员在操作过程中,严格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服从管理,正确佩戴、使用劳保用品
符合
法律法规合规性评价表
5
中华人民共和国仓库安全管理法
第一章:6条
本单位仓库由有一名主管领导全面负责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符合
第二章:12条
本单位仓库保管能够按照安全防火制度,熟悉储存物品的分类,掌握消防器材的操作使用和维护方法
符合
第二章:13条
本单位调入新职工及时进行仓储业务和消防知识培训,合格后上岗.
符合
第五章:36条
符合
第四章:25条
本单位能够在女职工特殊时期,提供合适工作场所
符合
第四章:26条
本单位能够在女职工婚、产、孕等期间提供便利条件和假期
符合
第五章:28条
本单位能够依法让女职工在财产上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益
符合
第五章:31条
本单位能够保障女职工与男子平等权利
符合
序
号
法律法规和
其它要求名称
适合条款
执行情况
符合性
符合
第三章:27条
本单位严格执行国家禁令,禁止使用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设备或材料
符合
第三章:30条
本单位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时,注明其操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后果
符合
第三章:31条
本单位能够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预防职业病发生
符合
第三章:32条
本单位能够按照国家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执行
符合
第三章:35条
符合
第三章:48条
本单位对安全事故受到损害的工作人员,除依法享有工伤社会保险外,还可提出赔偿要求获取赔偿
符合
第三章:49条
从业人员在操作过程中,严格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服从管理,正确佩戴、使用劳保用品
符合
法律法规合规性评价表
安全生产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符合性评价记录表
![安全生产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符合性评价记录表](https://img.taocdn.com/s3/m/9ed3f2a82af90242a995e567.png)
符合
2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2002年5月1日
第五条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加强对职业病防治的管理,提高职业病防治水平,对本单位产生的职业病危害承担责任。
第六条用人单位必须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
第十三条 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的设立除应当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设立条件外,其工作场所还应当符合下列职业卫生要求:
设备维护、检修,定期检测制度
工伤社会保险记录及凭证
职业病危害项目的申报表
建立健康档案记录
职业卫生档案和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档案
应急救援预案演练记录(职业病、火灾、安全生产等)
符合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2009年5月1日
第二条 消防工作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按照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的原则,实行消防安全责任制,建立健全社会化的消防工作网络。
第三十三条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并按照规定的期限妥善保存。
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应当包括劳动者的职业史、职业病危害接触史、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和职业病诊疗等有关个人健康资料。
劳动者离开用人单位时,有权索取本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用人单位应当如实、无偿提供,并在所提供的复印件上签章。
第三十五条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未成年工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不得安排孕期、哺乳期的女职工从事对本人和胎儿、婴儿有危害的作业。
第十七条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负有下列职责:
(一)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二)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三)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
(四)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2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2002年5月1日
第五条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加强对职业病防治的管理,提高职业病防治水平,对本单位产生的职业病危害承担责任。
第六条用人单位必须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
第十三条 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的设立除应当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设立条件外,其工作场所还应当符合下列职业卫生要求:
设备维护、检修,定期检测制度
工伤社会保险记录及凭证
职业病危害项目的申报表
建立健康档案记录
职业卫生档案和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档案
应急救援预案演练记录(职业病、火灾、安全生产等)
符合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2009年5月1日
第二条 消防工作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按照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的原则,实行消防安全责任制,建立健全社会化的消防工作网络。
第三十三条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并按照规定的期限妥善保存。
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应当包括劳动者的职业史、职业病危害接触史、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和职业病诊疗等有关个人健康资料。
劳动者离开用人单位时,有权索取本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用人单位应当如实、无偿提供,并在所提供的复印件上签章。
第三十五条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未成年工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不得安排孕期、哺乳期的女职工从事对本人和胎儿、婴儿有危害的作业。
第十七条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负有下列职责:
(一)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二)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三)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
(四)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符合性评价记录表法规类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符合性评价记录表法规类](https://img.taocdn.com/s3/m/cd575f0a33d4b14e842468b2.png)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符合性评价记录表(法规类)
序号
法律法规名称
评价依据条款
对应活动及内容
现状符合性评价
符合性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91号《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自2011年12月1日起施行)
第三条 本条例所称危险化学品,是指具有毒害、腐蚀、爆炸、燃烧、助燃等性质,对人体、设施、环境具有危害的剧毒化学品和主管部门,根据化学品危险特性的鉴别和分类标准确定、公布,并适时调整。
3.3.证件齐全
符合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23号《劳动保障监察条例》(自2004年12月1日起施行)
第六条 用人单位应当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接受并配合劳动保障监察。
第二十一条 用人单位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对劳动者造成损害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劳动者及用人单位就赔偿发生争议的,依照国家有关劳动争议处理的规定处理。
1.建设项目实施;
1.通过审批后进行建设
符合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97号《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自2004年2月1日起施行)
第六条 、第七条
第九条安全生产许可证的有效期为3年。安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满需要延期的,企业应当于期满前3个月向原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办理延期手续.
企业在安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内,严格遵守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未发生死亡事故的,安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
六、第二十二条第三款修改为:“气瓶充装单位应当向气体使用者提供符合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气瓶,对使用者进行气瓶安全使用指导,并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办理气瓶使用登记,提出气瓶的定期检验要求。”
十一、第四十条改为第三十九条,第一款修改为:“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对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进行特种设备安全、节能教育和培训,保证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具备必要的特种设备安全、节能知识。
序号
法律法规名称
评价依据条款
对应活动及内容
现状符合性评价
符合性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91号《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自2011年12月1日起施行)
第三条 本条例所称危险化学品,是指具有毒害、腐蚀、爆炸、燃烧、助燃等性质,对人体、设施、环境具有危害的剧毒化学品和主管部门,根据化学品危险特性的鉴别和分类标准确定、公布,并适时调整。
3.3.证件齐全
符合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23号《劳动保障监察条例》(自2004年12月1日起施行)
第六条 用人单位应当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接受并配合劳动保障监察。
第二十一条 用人单位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对劳动者造成损害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劳动者及用人单位就赔偿发生争议的,依照国家有关劳动争议处理的规定处理。
1.建设项目实施;
1.通过审批后进行建设
符合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97号《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自2004年2月1日起施行)
第六条 、第七条
第九条安全生产许可证的有效期为3年。安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满需要延期的,企业应当于期满前3个月向原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办理延期手续.
企业在安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内,严格遵守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未发生死亡事故的,安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
六、第二十二条第三款修改为:“气瓶充装单位应当向气体使用者提供符合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气瓶,对使用者进行气瓶安全使用指导,并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办理气瓶使用登记,提出气瓶的定期检验要求。”
十一、第四十条改为第三十九条,第一款修改为:“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对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进行特种设备安全、节能教育和培训,保证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具备必要的特种设备安全、节能知识。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等发放记录表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等发放记录表](https://img.taocdn.com/s3/m/517e10d2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b7.png)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6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7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
9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10
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等发放记录表
序号
文件名称
领取部门
领取人签字
领取日期
11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
12
安全生产行政复议规定
13
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办法
14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
15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16
生产安全事故信息报告和处置办法
77
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
18
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管理办法
19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
20
安全生产行政处罚自由裁量适用规则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等发放记录表
序号
文件名称
领取部门
领取人签字
领取日期
21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罚款处罚23
关于印发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
24
公司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汇编
25
公司安全生产操作规程汇编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等发放记录表
维修企业安标资料找俺,3065888231
,价格公道,为企业省去
好几月时间精力;
汽车修理厂安全生产标准化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等发放记录表
序号
文件名称
领取部门
领取人签字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6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7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
9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10
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等发放记录表
序号
文件名称
领取部门
领取人签字
领取日期
11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
12
安全生产行政复议规定
13
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办法
14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
15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16
生产安全事故信息报告和处置办法
77
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
18
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管理办法
19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
20
安全生产行政处罚自由裁量适用规则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等发放记录表
序号
文件名称
领取部门
领取人签字
领取日期
21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罚款处罚23
关于印发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
24
公司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汇编
25
公司安全生产操作规程汇编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等发放记录表
维修企业安标资料找俺,3065888231
,价格公道,为企业省去
好几月时间精力;
汽车修理厂安全生产标准化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等发放记录表
序号
文件名称
领取部门
领取人签字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和其他要求符合性评价表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和其他要求符合性评价表](https://img.taocdn.com/s3/m/d30ebf35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94.png)
符合
29
平安生产检测检验机构管理规定
全部条款
符合
30
平安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分方法
第4、16、42~48、50、54、55条
符合
31
平安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
全部条款
符合
32
生产平安事故应急预案管理方法
全部条款
符合
33
建立工程平安设施“三同时〞监视管理暂行方法
全部条款
符合
34
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平安生产许可证实施方法
平安生产法律法规、标准与其他要求符合性评价表
序号
法律法规名称
适用条款
评价情况
符合
不符合原因分析
整改措施
一、安 全 生 产 法 律
1
中华人民共与国平安生产法
第3--7、10、13条,第二章、第三章、第57、59、64、69、70、73--75、80--91、93、95条
符合
2
中华人民共与国消防法
第5、6、9、16、19~24、26~28、39~41、44条
相关条款
符合
88
?国务院关于加强与改良消防工作的意见?
相关条款
符合
89
?关于开展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申报工作的通知?
相关条款
符合
90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平安生产工作的通知?
相关条款
符合
91
?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化学品企业平安生产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意见?
相关条款
符合
92
?特种设备注册登记及使用管理规那么?
相关条款
符合
98
?锅炉压力容器使用登记管理方法?
相关条款
符合
99
29
平安生产检测检验机构管理规定
全部条款
符合
30
平安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分方法
第4、16、42~48、50、54、55条
符合
31
平安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
全部条款
符合
32
生产平安事故应急预案管理方法
全部条款
符合
33
建立工程平安设施“三同时〞监视管理暂行方法
全部条款
符合
34
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平安生产许可证实施方法
平安生产法律法规、标准与其他要求符合性评价表
序号
法律法规名称
适用条款
评价情况
符合
不符合原因分析
整改措施
一、安 全 生 产 法 律
1
中华人民共与国平安生产法
第3--7、10、13条,第二章、第三章、第57、59、64、69、70、73--75、80--91、93、95条
符合
2
中华人民共与国消防法
第5、6、9、16、19~24、26~28、39~41、44条
相关条款
符合
88
?国务院关于加强与改良消防工作的意见?
相关条款
符合
89
?关于开展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申报工作的通知?
相关条款
符合
90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平安生产工作的通知?
相关条款
符合
91
?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化学品企业平安生产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意见?
相关条款
符合
92
?特种设备注册登记及使用管理规那么?
相关条款
符合
98
?锅炉压力容器使用登记管理方法?
相关条款
符合
99
安全标准化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符合性评价记录(免费)
![安全标准化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符合性评价记录(免费)](https://img.taocdn.com/s3/m/6e3201c36bec0975f465e2c2.png)
5
《中华人民共和 国劳动法》
1995年1月1
日
第一条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调整劳动关系,建立和维
护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劳动制度,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 (以下统
称用人单位)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适用本法。
第四条、第五十二条〜第五十六条、第五十九条〜第六十一条、
4
《中华人民共和 国道路交通安全 法》
2008年5月1日
第十五条 警车、消防车、救护车、工程救险车应当按照规定喷 涂标志图案,安装警报器、标志灯具。其他机动车不得喷涂、安装、 使用上述车辆专用的或者与其相类似的标志图案、警报器或者标志 灯具。
第四十八条中内容“机动车载运爆炸物品、易燃易爆化学物品以及 剧毒、放射性等危险物品,应当经公安机关批准后,按指定的时间、路 线、速度行驶,悬挂警示标志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第四条、第八条、第三十二条
7
《中华人民共和 国工会法》
2001年10月27
日
第一条为保障工会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地位,确定工 会的权利与义务,发挥工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的作用,根据 宪法,制定本法。
第三条在中国境内的企业、事业单位、机关中以工资收入为主要生 活来源的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宗 教信仰、教育程度,都有依法参加和组织工会的权利。任何组织和个人 不得阻挠和限制。
第五条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 负责。
第七条工会依法组织职工参加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的民主管理和 民主监督,维护职工在安全生产方面的合法权益。
第一章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保障
《中华人民共和 国劳动法》
1995年1月1
日
第一条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调整劳动关系,建立和维
护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劳动制度,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 (以下统
称用人单位)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适用本法。
第四条、第五十二条〜第五十六条、第五十九条〜第六十一条、
4
《中华人民共和 国道路交通安全 法》
2008年5月1日
第十五条 警车、消防车、救护车、工程救险车应当按照规定喷 涂标志图案,安装警报器、标志灯具。其他机动车不得喷涂、安装、 使用上述车辆专用的或者与其相类似的标志图案、警报器或者标志 灯具。
第四十八条中内容“机动车载运爆炸物品、易燃易爆化学物品以及 剧毒、放射性等危险物品,应当经公安机关批准后,按指定的时间、路 线、速度行驶,悬挂警示标志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第四条、第八条、第三十二条
7
《中华人民共和 国工会法》
2001年10月27
日
第一条为保障工会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地位,确定工 会的权利与义务,发挥工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的作用,根据 宪法,制定本法。
第三条在中国境内的企业、事业单位、机关中以工资收入为主要生 活来源的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宗 教信仰、教育程度,都有依法参加和组织工会的权利。任何组织和个人 不得阻挠和限制。
第五条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 负责。
第七条工会依法组织职工参加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的民主管理和 民主监督,维护职工在安全生产方面的合法权益。
第一章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保障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符合性评价表完整版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符合性评价表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b231fbe48762caaedc33d419.png)
第七十二条 生产单位超过单位产品能耗限额标准用能,情节严重,经限期治理逾期不治理或者没有达到治理要求的,可以由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提出意见,报请本级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责令停业整顿或者关闭。
第七十四条 用能单位未按照规定配备、使用能源计量器具的,由产品质量监督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三)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物、废水和余热等进行综合利用或者循环使用;
(四)采用能够达到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污染防治技术。
第二十条 产品和包装物的设计,应当考虑其在生命周期中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影响,优先选择无毒、无害、易于降解或者便于回收利用的方案。
企业对产品的包装应当合理,包装的材质、结构和成本应当与内装产品的质量、规格和成本相适应,减少包装性废物的产生,不得进行过度包装。
按消防设施三同时整改
有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2011年12月31日
第四条 劳动者依法享有职业卫生保护的权利。
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创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并采取措施保障劳动者获得职业卫生保护。
工会组织依法对职业病防治工作进行监督,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用人单位制定或者修改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应当听取工会组织的意见。
全部条款
符合
《电气安全工作规程》
1987年4月1日
全部条款
符合
《电气安全管理规程》
1987年1月1日
全部条款
符合
《防雷减灾管理办法》
2011年9月1日
全部条款
符合
《工伤认定办法》
2011年1月1日
全部条款
符合
《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
第七十四条 用能单位未按照规定配备、使用能源计量器具的,由产品质量监督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三)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物、废水和余热等进行综合利用或者循环使用;
(四)采用能够达到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污染防治技术。
第二十条 产品和包装物的设计,应当考虑其在生命周期中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影响,优先选择无毒、无害、易于降解或者便于回收利用的方案。
企业对产品的包装应当合理,包装的材质、结构和成本应当与内装产品的质量、规格和成本相适应,减少包装性废物的产生,不得进行过度包装。
按消防设施三同时整改
有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2011年12月31日
第四条 劳动者依法享有职业卫生保护的权利。
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创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并采取措施保障劳动者获得职业卫生保护。
工会组织依法对职业病防治工作进行监督,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用人单位制定或者修改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应当听取工会组织的意见。
全部条款
符合
《电气安全工作规程》
1987年4月1日
全部条款
符合
《电气安全管理规程》
1987年1月1日
全部条款
符合
《防雷减灾管理办法》
2011年9月1日
全部条款
符合
《工伤认定办法》
2011年1月1日
全部条款
符合
《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
安全法律法规合规性评价记录
![安全法律法规合规性评价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6262162d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ee.png)
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合规性评价记录
THSY/JL021-02
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合规性评价记录
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合规性评价记录
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合规性评价记录
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合规性评价记录
DFJZ JL 065
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合规性评价记录
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合规性评价记录
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合规性评价记录
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合规性评价记录
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合规性评价记录
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合规性评价记录
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合规性评价记录
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合规性评价记录
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合规性评价记录
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合规性评价记录
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合规性评价记录
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合规性评价记录
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合规性评价记录
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合规性评价记录。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和其他要求符合性评价表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和其他要求符合性评价表](https://img.taocdn.com/s3/m/d2fe67ff050876323112127f.png)
全部条款
符合
75
石油化工静电接地设计规范
全部条款
符合
76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全部条款
符合
77
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全部条款
符合
78
危险货物品名表
全部条款
符合
79
《危险化学品目录》2012
全部条款
符合
80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全部条款
符合
81
储罐区防火堤设计规范
全部条款
符合
82
安全色
全部条款
关于修改《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的决定
第5、11、19~21、31、36条
符合
37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
全部条款
符合
38
锅炉压力容器使用登记管理办法
全部条款
符合
39
锅炉司炉工人安全技术考核管理办法
全部条款
符合
40
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与监察规定
全部条款
符合
41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
符合
123
防静电服
全部条款
符合
124
防护服装阻燃防护第1部分:阻燃服
全部条款
符合
125
防护服装阻燃防护第2部分:焊接服
全部条款
符合
126
防护服装 化学防护服通用技术要求
全部条款
符合
127
防护服装 酸碱类化学品防护服
全部条款
符合
128
防护服装 微波辐射防护服
全部条款
符合
129
防护服装 防静电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织服
符合
75
石油化工静电接地设计规范
全部条款
符合
76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全部条款
符合
77
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全部条款
符合
78
危险货物品名表
全部条款
符合
79
《危险化学品目录》2012
全部条款
符合
80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全部条款
符合
81
储罐区防火堤设计规范
全部条款
符合
82
安全色
全部条款
关于修改《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的决定
第5、11、19~21、31、36条
符合
37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
全部条款
符合
38
锅炉压力容器使用登记管理办法
全部条款
符合
39
锅炉司炉工人安全技术考核管理办法
全部条款
符合
40
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与监察规定
全部条款
符合
41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
符合
123
防静电服
全部条款
符合
124
防护服装阻燃防护第1部分:阻燃服
全部条款
符合
125
防护服装阻燃防护第2部分:焊接服
全部条款
符合
126
防护服装 化学防护服通用技术要求
全部条款
符合
127
防护服装 酸碱类化学品防护服
全部条款
符合
128
防护服装 微波辐射防护服
全部条款
符合
129
防护服装 防静电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织服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符合性评价记录表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符合性评价记录表](https://img.taocdn.com/s3/m/d34f8e0a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c4.png)
第三章 劳动过程中的防护与管理
第五十条 职业病病人依法享受国家规定的职业病待遇。
符合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2009年5月1日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第十九条、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三条、第二十四条、第二十八条、第三十九条、第四十条、第四十四条
符合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1995年1月1日
第一条 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调整劳动关系,建立和维护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劳动制度,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十三条 安全费用应当按以下规定范围使用:(六项)
第十四条~第十八条、第二十条、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五条
符合
9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
2008年2月1日
第四条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全面负责.
第二章 生产经营单位的职责
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应当接受安全培训,熟悉有关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增强预防事故、控制职业危害和应急处理的能力。
未经安全生产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第六条~第九条
第三章 其他从业人员的安全培训
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五条
符合
18
《非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生产、经营许可办法》
符合
10
《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
2002年5月12日
第四条、第五条、第七条、第八条、第十一条
第二章 作业场所的预防措施
第三章 劳动过程的防护
第四章 职业健康监护
第五章 劳动者的权利与义务
第五十条 职业病病人依法享受国家规定的职业病待遇。
符合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2009年5月1日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第十九条、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三条、第二十四条、第二十八条、第三十九条、第四十条、第四十四条
符合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1995年1月1日
第一条 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调整劳动关系,建立和维护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劳动制度,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十三条 安全费用应当按以下规定范围使用:(六项)
第十四条~第十八条、第二十条、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五条
符合
9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
2008年2月1日
第四条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全面负责.
第二章 生产经营单位的职责
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应当接受安全培训,熟悉有关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增强预防事故、控制职业危害和应急处理的能力。
未经安全生产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第六条~第九条
第三章 其他从业人员的安全培训
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五条
符合
18
《非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生产、经营许可办法》
符合
10
《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
2002年5月12日
第四条、第五条、第七条、第八条、第十一条
第二章 作业场所的预防措施
第三章 劳动过程的防护
第四章 职业健康监护
第五章 劳动者的权利与义务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他要求符合性评价表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他要求符合性评价表](https://img.taocdn.com/s3/m/cd60bab8e009581b6bd9eb7f.png)
第五节高速公路的特别规定
第五章交通事故处理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符合
1.10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2008年4月1日
第三十七条 使用空调采暖、制冷的公共建筑应当实行室内温度控制制度。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制定。
第七十一条 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用能设备或者生产工艺的.由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责令停止使用.没收国家明令淘汰的用能设备;情节严重的.可以由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提出意见.报请本级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责令停业整顿或者关闭。
符合
3.5
《厂内机动车辆安全管理规定》
1995年4月7日
全部条款
符合
3.6
《城市排水许可管理办法》
2007年3月1日
第三条排水户向城市排水管网及其附属设施排放污水.应当按照本办法的规定.申请领取城市水许可证书。
未取得城市排水许可证书.排水户不得向城市排水管网及其附属设施排放污水。
第七条排水户需要向城市排水管网及其附属设施排放污水的.应当持有关材料向所在地排水管理部门申请办理城市排水许可证书。排水管理部门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20日内作出决定。
第四十八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
国家保护妇女的权利和利益.实行男女同工同酬.培养和选拔妇女干部。
符合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2011年5月1日
第一百三十四条 工厂、矿山、林场、建筑企业或者其他企业、事业单位的职工.由于不服管理、违反规章制度.或者强令工人违章冒险作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恶劣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五条企业事业单位需要拆除或者闲置污染物处理设施的.必须事先向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部门申报.并写明理由。环境保护部门应当自收到申报之日起1个月内作出同意或者不同意的决定.并予以批复;逾期不批复的.视为同意。
第五章交通事故处理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符合
1.10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2008年4月1日
第三十七条 使用空调采暖、制冷的公共建筑应当实行室内温度控制制度。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制定。
第七十一条 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用能设备或者生产工艺的.由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责令停止使用.没收国家明令淘汰的用能设备;情节严重的.可以由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提出意见.报请本级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责令停业整顿或者关闭。
符合
3.5
《厂内机动车辆安全管理规定》
1995年4月7日
全部条款
符合
3.6
《城市排水许可管理办法》
2007年3月1日
第三条排水户向城市排水管网及其附属设施排放污水.应当按照本办法的规定.申请领取城市水许可证书。
未取得城市排水许可证书.排水户不得向城市排水管网及其附属设施排放污水。
第七条排水户需要向城市排水管网及其附属设施排放污水的.应当持有关材料向所在地排水管理部门申请办理城市排水许可证书。排水管理部门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20日内作出决定。
第四十八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
国家保护妇女的权利和利益.实行男女同工同酬.培养和选拔妇女干部。
符合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2011年5月1日
第一百三十四条 工厂、矿山、林场、建筑企业或者其他企业、事业单位的职工.由于不服管理、违反规章制度.或者强令工人违章冒险作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恶劣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五条企业事业单位需要拆除或者闲置污染物处理设施的.必须事先向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部门申报.并写明理由。环境保护部门应当自收到申报之日起1个月内作出同意或者不同意的决定.并予以批复;逾期不批复的.视为同意。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标准规范 规章制度 操作规程的执行情况和适用情况的检查记录和评估报告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标准规范 规章制度 操作规程的执行情况和适用情况的检查记录和评估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98c2427d1f34693daef3eea.png)
是否符合
备注
1
安全检查制度
良好
符合
2
伤亡事故管理制度
良好
符合
3
职业安全健康教育制度
良好
符合
4
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良好
符合
5
安全防护用品管理制度
良好
符合
6
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
良好
符合
7
电气临时线审批制度
良好
符合
8
公司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良好
符合
9
法律法规制度的管理制度
良好
符合
安全防护设备设施管理制度
良好
符合
检查人:张维民日期:2016.7
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和适用情况的检查记录表
序号
法律法规名称
条款
法律法规要求
执行情况
是否符合
备注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良好
符合
2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良好
符合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良好
符合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良好
符合
5
工伤保险条例
良好
符合
6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良好
符合
7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良好
符合
8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
良好
符合
9
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
良好
符合
10
劳动保障监察条例
良好
符合
检查人:日期:
标准规范的执行情况和适用情况的检查记录表
序号
标准规范
条款
备注
1
安全检查制度
良好
符合
2
伤亡事故管理制度
良好
符合
3
职业安全健康教育制度
良好
符合
4
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良好
符合
5
安全防护用品管理制度
良好
符合
6
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
良好
符合
7
电气临时线审批制度
良好
符合
8
公司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良好
符合
9
法律法规制度的管理制度
良好
符合
安全防护设备设施管理制度
良好
符合
检查人:张维民日期:2016.7
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和适用情况的检查记录表
序号
法律法规名称
条款
法律法规要求
执行情况
是否符合
备注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良好
符合
2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良好
符合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良好
符合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良好
符合
5
工伤保险条例
良好
符合
6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良好
符合
7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良好
符合
8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
良好
符合
9
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
良好
符合
10
劳动保障监察条例
良好
符合
检查人:日期:
标准规范的执行情况和适用情况的检查记录表
序号
标准规范
条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制度
安全专项资金投入制度(教育、培训、设备、劳动防护用品等费用)
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与本单位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
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制度(新工艺、新设备,消防知识、职业病防治等)
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安全技术特性、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操作规程等)
(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强度或者浓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二)有与职业病危害防护相适应的设施;
(三)生产布局合理,符合有害与无害作业分开的原则;
(四)有配套的更衣间、洗浴间、孕妇休息间等卫生设施;
(五)设备、工具、用具等设施符合保护劳动者生理、心理健康的要求;
(六)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关于保护劳动者健康的其它要求。
第二十八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设施、设备上,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
第二十九条安全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测、维修、改造和报废,应当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
第三十条生产经营单位使用的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特种设备,以及危险物品的容器、运输工具,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由专业生产单位生产,并经取得专业资质的检测、检验机构检测、检验合格,取得安全使用证或者安全标志,方可投入使用。检测、检验机构对检测、检验结果负责。
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矿山、建筑施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由有关主管部门对其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合格后方可任职。考核不得收费。
第二十一条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符合
2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2002年5月1日
第五条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加强对职业病防治的管理,提高职业病防治水平,对本单位产生的职业病危害承担责任。
第六条用人单位必须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
第十三条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的设立除应当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设立条件外,其工作场所还应当符合下列职业卫生要求:
专款专用相应记录
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记录(包括岗前岗后、班前班后会,新工艺、新设备,消防知识、职业病防治、突发事件、应急演练等)
严重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更改、设备淘汰记录
特种设备操作必需持证上岗
劳动防护用品(具)发放,专用防护设备使用记录
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问题及处理情况记录
报警装置、应急救援设备、设施,使用保养维修记录
(六)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第十八条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具备的安全生产条件所必需的资金投入,由生产经营单资金投入不足导致的后果承担责任。
第二十条 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与本单位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符合性评价记录表
一、国家法律
序号
法律法规及
其它要求
生效日/
最新修订日
相关条款
相应制度
执行情况
符合性
纠正是否有效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2002年11月1日
第三条安全生产管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第四条生产经营单位必须遵守本法和其它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完善安全生产条件,确保安全生产。
第三十八条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根据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特点,对安全生产状况进行经常性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问题,应当立即处理;不能处理的,应当及时报告本单位有关负责人。检查及处理情况应当记录在案。
第三十九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安排用于配备劳动防护用品、进行安全生产培训的经费。
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负有下列职责在第十七条
第十七条 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负有下列职责:
(一)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二)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三)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
(四)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五)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安全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测、维修、改造和报废制度
特种作业人员(设备)制度(一般设备购买、使用的国标、行标)
安全警示标志制度(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场所及设备上)
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设备实行淘汰制度。
特种设备操作制度
劳动防护用品(具)制度(合格证、职业病危害防护设备购买、使用说明)
经常性的维护、检修,定期检测制度(指的是:一般性设备、设施;及特殊设备、设施)
第二十二条 生产经营单位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或者使用新设备,必须了解、掌握其安全技术特性,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并对从业人员进行专门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第二十三条 生产经营单位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方可上岗作业。
特种作业人员的范围由国务院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确定。
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特种设备的目录由国务院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制定,报国务院批准后执行。
第三十四条生产、经营、储存、使用危险物品的车间、商店、仓库不得与员工宿舍在同一座建筑物内,并应当与员工宿舍保持安全距离。
生产经营场所和员工宿舍应当设有符合紧急疏散要求、标志明显、保持畅通的出口。禁止封闭、堵塞生产经营场所或者员工宿舍的出口。
第三十五条生产经营单位进行爆破、吊装等危险作业,应当安排专门人员进行现场安全管理,确保操作规程的遵守和安全措施的落实。
第三十六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教育和督促从业人员严格执行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并向从业人员如实告知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以及事故应急措施。
第三十七条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并监督、教育从业人员按照使用规则佩戴、使用。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制度
安全专项资金投入制度(教育、培训、设备、劳动防护用品等费用)
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与本单位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
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制度(新工艺、新设备,消防知识、职业病防治等)
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安全技术特性、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操作规程等)
(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强度或者浓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二)有与职业病危害防护相适应的设施;
(三)生产布局合理,符合有害与无害作业分开的原则;
(四)有配套的更衣间、洗浴间、孕妇休息间等卫生设施;
(五)设备、工具、用具等设施符合保护劳动者生理、心理健康的要求;
(六)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关于保护劳动者健康的其它要求。
第二十八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设施、设备上,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
第二十九条安全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测、维修、改造和报废,应当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
第三十条生产经营单位使用的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特种设备,以及危险物品的容器、运输工具,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由专业生产单位生产,并经取得专业资质的检测、检验机构检测、检验合格,取得安全使用证或者安全标志,方可投入使用。检测、检验机构对检测、检验结果负责。
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矿山、建筑施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由有关主管部门对其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合格后方可任职。考核不得收费。
第二十一条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符合
2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2002年5月1日
第五条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加强对职业病防治的管理,提高职业病防治水平,对本单位产生的职业病危害承担责任。
第六条用人单位必须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
第十三条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的设立除应当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设立条件外,其工作场所还应当符合下列职业卫生要求:
专款专用相应记录
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记录(包括岗前岗后、班前班后会,新工艺、新设备,消防知识、职业病防治、突发事件、应急演练等)
严重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更改、设备淘汰记录
特种设备操作必需持证上岗
劳动防护用品(具)发放,专用防护设备使用记录
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问题及处理情况记录
报警装置、应急救援设备、设施,使用保养维修记录
(六)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第十八条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具备的安全生产条件所必需的资金投入,由生产经营单资金投入不足导致的后果承担责任。
第二十条 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与本单位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符合性评价记录表
一、国家法律
序号
法律法规及
其它要求
生效日/
最新修订日
相关条款
相应制度
执行情况
符合性
纠正是否有效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2002年11月1日
第三条安全生产管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第四条生产经营单位必须遵守本法和其它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完善安全生产条件,确保安全生产。
第三十八条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根据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特点,对安全生产状况进行经常性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问题,应当立即处理;不能处理的,应当及时报告本单位有关负责人。检查及处理情况应当记录在案。
第三十九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安排用于配备劳动防护用品、进行安全生产培训的经费。
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负有下列职责在第十七条
第十七条 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负有下列职责:
(一)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二)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三)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
(四)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五)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安全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测、维修、改造和报废制度
特种作业人员(设备)制度(一般设备购买、使用的国标、行标)
安全警示标志制度(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场所及设备上)
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设备实行淘汰制度。
特种设备操作制度
劳动防护用品(具)制度(合格证、职业病危害防护设备购买、使用说明)
经常性的维护、检修,定期检测制度(指的是:一般性设备、设施;及特殊设备、设施)
第二十二条 生产经营单位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或者使用新设备,必须了解、掌握其安全技术特性,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并对从业人员进行专门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第二十三条 生产经营单位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方可上岗作业。
特种作业人员的范围由国务院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确定。
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特种设备的目录由国务院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制定,报国务院批准后执行。
第三十四条生产、经营、储存、使用危险物品的车间、商店、仓库不得与员工宿舍在同一座建筑物内,并应当与员工宿舍保持安全距离。
生产经营场所和员工宿舍应当设有符合紧急疏散要求、标志明显、保持畅通的出口。禁止封闭、堵塞生产经营场所或者员工宿舍的出口。
第三十五条生产经营单位进行爆破、吊装等危险作业,应当安排专门人员进行现场安全管理,确保操作规程的遵守和安全措施的落实。
第三十六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教育和督促从业人员严格执行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并向从业人员如实告知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以及事故应急措施。
第三十七条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并监督、教育从业人员按照使用规则佩戴、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