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味汤6方_思维导图_方剂学_中药同名方来源

合集下载

黄药散6方_思维导图_方剂学_中药同名方来源

黄药散6方_思维导图_方剂学_中药同名方来源

组成:黄药子1两。 炮制:上为散。
功能主治:鼻衄不止。 用法:每服3钱,煎阿胶汤调下,良久以新汲水 调生面1匙投之。
黄药散6方
1《圣惠》卷十。
组成:黄药半两,川大黄半两(锉碎,微炒), 栀子仁半两,人参半两(去芦头),槟榔半两, 郁金半两,甘草半两(炙菀1 两(洗,去苗土)。 炮制: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伤寒发热,面目赤黄,烦躁欲走,如 见鬼神,谵语不禁。 用法:每服2钱,以鸡子清调下;蜜水调下亦 得,不拘时候。
4《幼幼新书》卷三十引《吉氏家传》。
组成:黄药。 炮制: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小儿鼻衄不止。 用法:每服半钱或1钱,井水调下。
5《片玉心书》卷五。
组成:黄柏、白枯矾、海螵蛸、滑石、龙骨各等 分。
炮制:上为末。 功能主治:耳珠前后生疮,浸淫不愈者。
用法:湿用干搽,干用猪油调敷。
6《普济方》卷一八九引《肘后方》。
2方出《圣惠》卷十,名见《普济方》卷一 三四。
组成:黄药1两。 炮制: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伤寒鼻衄,可及一斛已来,不止。 用法:每服2钱,以新吸水调下,不拘时候。
3《圣惠》卷三十三。
组成:黄药1两,木香1两,川大黄3两(锉)。 炮制: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斑豆疮入眼。 用法:每用好浆水调为膏,摊生绢上,贴眼睑上 下,不得入眼,干即易之。

立圣散6方_思维导图_方剂学_中药同名方来源

立圣散6方_思维导图_方剂学_中药同名方来源

立圣散6方1《幼幼新书》卷五引张涣方。

组成:干蝎梢7个(为末),腻粉(末)1钱,干
蜘蛛1个(去口足。

先以新竹于火上炙,取竹沥1
舰壳许,浸蜘蛛1宿,炙令焦,取末)。

炮制:上为极细末。

功能主治:小儿口噤。

用法:每服1字,用乳汁调,时时滴口中。

2《杨氏家藏方》卷十三。

组成:黄连(去须)1斤。

炮制: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肠风下血,或如鸡肝,日夜无度,全
不入食,通体黄肿者;尿血。

用法:每服1钱,空心、食前浓煎荆芥蜜汤调下。

3《医方类聚》卷二十四引《烟霞圣效
方》。

组成:海带1两,白梅各等分。

炮制:上为末。

功能主治:中风牙关紧急,口不能开。

用法:揩牙。

少顷便开。

4《卫生宝鉴》卷十八。

组成:鸡肝2个。

功能主治:妊娠下血不止。

用法:用酒1升,煮熟食之。

5《普济方》卷四十九引《余居土选奇
方》。

组成:橡斗子(实以盐,烧存性)。

炮制:上为细末。

用法:早、晚用。

6方出《幼幼新书》卷五引《吉氏家传》,
名见《赤水玄珠》卷二十五。

组成:金头蜈蚣1个,青州蝎梢4个,白僵蚕7
个,瞿麦2字。

炮制:上为末。

功能主治:小儿脐风锁口。

用法:用1字许吹鼻内,啼时可医,更用薄荷水下
1字在口。

中医方剂思维导图

中医方剂思维导图

33.理中丸-理中丸主温中阳,人参甘草术干姜
运化失司 自利 不思饮食

口淡不渴

寒凝中焦
腹痛

胃失和降
恶心呕吐 嗳气
理 中 丸

温煦失职
手足不温
中焦虚寒
舌淡苔白 脉沉
干姜-温阳散寒 人参-益气健脾 白术-燥湿健脾
甘草-调和药性
34.小建中汤-桂枝汤倍用,芍药君饴糖
肝木乘脾
脉弦细

腹中挛痛 喜得拒按
28.导赤散
火毒壅盛
红 灼热


气血壅滞
痰浊凝聚

火 不

营卫失和
银花-清热解毒
防风白芷-辛散祛邪
当归 赤芍 乳香 没药
陈皮
消肿止痛 活血祛瘀
皂刺 山甲-溃坚散结
天花粉 贝母-化痰散结
甘草-清热解毒,并调和 诸药
29.龙胆泻肝汤
肝经热盛
头痛 目赤肿痛 耳鸣耳聋 耳道疔肿
肝气郁滞
肋胁疼痛 脉弦数 舌红苔黄腻




生化无源 气血薄弱
面色姜黄 神倦乏力


心悸不宁

饴糖-温中补虚 和里缓急
桂枝-温助中阳 芍药-益阴养血 缓急止痛
生姜 大枣
温胃健脾 资助化痰
温煦失职
手足不温
甘草-益气和中
35.四逆汤-四逆汤用草附姜,回阳救逆功最佳
阳失温煦 四肢逆冷
畏寒蜷卧



火不暖土
脘腹冷痛 下利清谷

运化失职
舌淡苔白

麦冬-滋阴清热 人参-益气养阴
润燥

生化汤6方_思维导图_方剂学_中药同名方来源

生化汤6方_思维导图_方剂学_中药同名方来源
2《良方合壁》卷下。
组成:川芎5分,泽兰1钱5分,楂肉炭1两,炙草5 分,黑荆芥1钱,黑姜片8分(遇暑天减轻些), 全当归2钱,生香附2钱(捣碎),延胡索1钱5 分,上红花1钱。
功能主治:产后恶露不通。
用法:用水2碗,煎至1碗;将药滤出,仍入水2 碗,再煎至1碗;将2碗药煎至1碗,早、晚温服。
3《金鉴》卷四十七。
组成:当归、川芎、丹参、桃仁、红花、姜炭。 功能主治:产后瘀血,发热腹痛。
4《医门八法》卷四。
组成:当归身1两(炒),川芎3钱,桃仁10粒( 去皮尖,炒),炙草5分,木香1钱,黑姜炭5 分,白芷3钱(炒),穿山甲3钱(研)。 功能主治:乳汁不行,属恶露壅滞,经络不舒者
用法:水煎服。
组成:当归5钱,川芎2钱,甘草(炙)5分,焦 姜3分,桃仁10粒(去皮尖双仁),熟地3钱(一 方无熟地)。
功能主治:产后恶露不行,小腹冷痛。现用于产 后子宫复旧不良,产后子宫收缩痛,小产后胎盘 残留,人工流产后出血不止,子宫肌瘤,子宫肥 大症,宫外孕等。
用法:上(口父)咀。水2钟,加大枣2枚,煎8 分,温服。
5《傅青主女科·产后编》卷上。
组成:全当归1两,川芎3钱,白术1钱,香附1 钱。 功能主治:产后气虚,胞衣不下,腹必胀痛。
用法:水煎服。
6《医学心悟》卷五。
组成:当归3钱,黑姜5分,川芎1钱5分,益母草 1钱,桃仁(去皮尖及双仁者,炒,研)7粒。
用法:水煎服。入童便卷六十一引钱氏方。
注意事项:生化汤活血化瘀,儿枕作痛尚宜。其 有肝虚血燥体质,平时常有肝阳上冒见证,生化 汤辛温走窜,又不宜服。尝有服此成痉厥者,不 可不知;脾胃虚弱所致的大便溏滑,心火素亢所 致的心悸怔忡,肝阳横逆所致的眩晕胁痛,阴虚 内热所致的口燥咽干,冲任固摄无权所致的时下 血块,以及产妇感受一切温暑时邪、表里邪热未 解的,都是本方的禁忌症。

加味六君子汤24方_思维导图_方剂学_中药同名方来源

加味六君子汤24方_思维导图_方剂学_中药同名方来源

加味六君子汤24方1《济阳纲目》卷三十九。

组成:人参、白术、茯苓、甘草、陈皮、半夏、苏子、大腹皮、木香、草果、厚朴、枳实。

功能主治:因怒伤肝乘肺,传大肠者,腹鸣,气走有声,二便或闭或溏。

用法:加生姜3片,水煎服。

2《古今医鉴》卷五。

组成:人参、白术、茯苓、甘草、陈皮、半夏、炮干姜、白豆蔻、黄连、制吴茱萸。

功能主治:脾胃大虚,以致膈噎不食。

3《寿世保元》卷二。

组成:人参1钱,白术(去芦)1钱5分,陈皮8分,白茯苓(去皮)1钱,半夏(姜制)8分,干葛7分,山楂肉1钱,甘草(炙)5分,砂仁5分。

炮制:上锉1剂。

功能主治:中气虚而胃弱,不爱食,及食不生肉,不长力,或常微热怯冷,神疲倦怠,或带痰嗽。

用法:加生姜,水煎服。

4《济阳纲目》卷九十一。

组成:人参、白术、白茯苓、甘草、陈皮、半夏、黄柏、知母、滑石、石苇、琥珀。

炮制:上锉。

功能主治:苦病淋而茎中痛甚,不可忍者。

用法:水煎服。

5《医统》卷五十三引丹溪方。

组成:人参1钱,白术1钱,茯苓1钱,甘草5分,陈皮钱半,半夏钱半,荆芥穗5分。

功能主治:气虚痰盛,风邪眩运不休者。

用法:以水2盏,加生姜3片,大枣2枚,煎1盏,去滓,入竹沥2匙温服。

6《普济方》卷二○七引《德生堂方》。

组成:人参1两,白术1两,白茯苓1两,甘草1两,黄耆1两,山药1两,砂仁1两,厚朴7钱半,肉豆蔻(面炒研)7钱半。

炮制:上为末。

功能主治:一切脾胃虚热泄泻之症;伤寒病后,米谷不化,肠中虚滑,发渴微痛,久不愈者;及小儿脾疳、泄痢。

用法:每服2钱,饮水调服,不拘时候;如热,煎麦门冬水调服。

7《济阳纲目》卷三十六。

组成:人参、白术、白茯苓、甘草、陈皮、半夏、干姜、白豆蔻、黄连(姜汁炒)、吴茱萸(制)。

炮制:上锉。

功能主治:翻胃,气虚有寒。

用法:加生姜,水煎服。

8《济阳纲目》卷十四。

组成: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半夏、陈皮、沉香、厚朴、紫苏子、吴茱萸。

炮制:上锉。

功能主治:胃有浊气,膈有宿痰,不因饮食时常虚嗳。

六一汤6方_思维导图_方剂学_中药同名方来源

六一汤6方_思维导图_方剂学_中药同名方来源

用法:每服2钱,沸汤点之。
六一汤6方
1《传信适用方》卷三。
组成:真绵黄耆6两(箭簳者是也,木耆不堪, 误人,以刀劈开揭薄,用白沙蜜不酸者1两,微入 水少许调解,则易涂蘸,候搓匀,炙之微紫色, 候冷锉碎,不碾罗),横纹甘草(炙,细锉)1 两。 炮制:上拌匀。 功能主治:五发:发脑,发鬓,发眉,发颐,发 背。 用法:每服抄5钱,水1盏,煎至7分服之,日3 服,夜2服。
2《魏氏家藏方》卷二。
组成:香附子5两(炒,去毛),藿香叶1两(去 土)。 炮制: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一切气病。气郁中外,膺肿颈痛,胸 满腹胀,名曰厥逆。 用法:百沸汤点服,不拘时候。
3《医学纲目》卷三十七。
组成:黄耆6钱,甘草(炙)1钱。 用法:上(口父)咀。每服2钱,水6分,入酒2 分,同煎至半盏,温服。更加橄榄同煎尤好,加 山药亦得。
4《医方类聚》卷一○二引《御医撮要》。
组成:白术12两,甘草2两,人参2两。 炮制:上为细散。
用法:每以1钱,入盐少许,如茶点进。
5《痘学真传》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七。
组成:黄耆6钱,桔梗1钱。 功能主治:凡痘起胀迟缓,皮薄浆清者。
6《鸡峰》卷二十五。
组成:白术6两,甘草1两。 炮制: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脾胃不和,心腹痞闷,胁肋胀,口苦 无味,呕哕恶心,不思饮食,面色萎黄,肠虚自 利,肌体瘦弱,膈气翻胃。

加味建中汤6方_思维导图_方剂学_中药同名方来源

加味建中汤6方_思维导图_方剂学_中药同名方来源

加味建中汤6方1《幼科直言》卷五。

组成:白术(炒)、白芍(炒)、扁豆(炒)、
黄耆、陈皮、甘草、白茯苓、丹皮、枣仁、沙
参。

功能主治:小儿病后,面黄肌瘦,夜出盗汗。

用法:大枣1枚为引。

2《证治汇补》卷六。

组成:桂枝、白芍、甘草、柴胡、木瓜、饴糖、
生姜、大枣。

功能主治:寒湿霍乱转筋。

用法:水煎去滓,入饴2匙服。

3《赤水玄珠》卷二十。

组成:桂心半两,白芍1两,炙甘草2钱半,吴茱
萸5钱,当归5钱,延胡5钱,丹皮5钱。

功能主治:血海受寒,小腹作痛。

用法:每服5钱,加生姜,大枣,水煎,食前
服。

4《朱氏集验方》卷十。

组成:黄耆、桂枝(去皮)、甘草(炙)、大枣、芍
药、生姜、胶饴、当归、琥珀、木香。

功能主治:女人虚败腹痛。

用法:水煎服。

5《直指》卷九。

组成:白术1钱,黄耆各1钱(蜜炙),白芍药2
钱,肉桂(去粗皮)1钱,甘草7分,当归(酒
洗)1钱。

功能主治:诸虚自汗。

用法:上(口父)咀。

用水1盏半,加炒浮小麦1撮,
煎8分,去滓,入始少许,再煎温服。

6《杂病证治新义》。

组成:桂枝、白芍、党参、黄耆、当归、炙甘
草、生姜、大枣。

功能主治:虚黄,面色萎黄,精神怠倦,小便清
白。

用法:水煎服。

@所有人,最好用的《方剂学》高清版思维导图来啦!-清热剂

@所有人,最好用的《方剂学》高清版思维导图来啦!-清热剂

@所有人,最好用的《方剂学》高清版思维导图来啦!-清热剂《方剂学》
《方剂学》是沟通《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等中医基础和临床学科的桥梁课程,学好方剂学就能为学好中医各科学科打下坚实基础,学好《方剂学》是'博采众方',学好不同医家学派医方及其学术思想的基础,是中医临床各家辨证、立法、遣药、组方的基础,是正确进行中医临床辨证论治的前提。

借助思维导图这种高效学习方式能帮助更好地理清《中医内科学》病症方药!
以下的学习干货快快收下吧!
无论医学生用于预习,复习,背诵还是临床医生用于理论回顾都会更加高效
《方剂学》最后一期会有学科大纲的汇总哦!
清热剂-总纲
清气血分热
清脏腑热
清热解毒、清虚热
END!
如果觉得对学习有帮助的话,我们下期再见啦!
《方剂学》。

加味白虎汤6方_思维导图_方剂学_中药同名方来源

加味白虎汤6方_思维导图_方剂学_中药同名方来源

加味白虎汤6方1《中医皮肤病学简编》。

组成:生石膏12g,连翘9g,知母6g,黄连3g,
黄柏6g,元参9g,蝉蜕6g。

功能主治:漆性皮炎。

用法:水煎服。

2《医醇剩义》卷一。

组成:石膏5钱,知母1钱,人参1钱,茯苓2钱,
山药3钱,麦冬2钱,石斛3钱,甘草4分,粳米1
合(煎汤代水)。

功能主治:伤暑,汗多体倦,渴而引饮,心烦脉
虚。

3《辨证录》卷四。

组成:人参2两,石膏3两,知母5钱,茯苓5钱,
麦冬3两,甘草1钱,半夏3钱,竹叶200片,糯米
1撮。

功能主治:阳明胃经火旺,热极发狂,登高而
呼,弃衣而走,气喘,发汗如雨。

用法:水煎服。

4《简明医彀》卷四。

组成:石膏3钱,知母1钱半,人参1钱,甘草5
分,黄芩1钱,杏仁1钱,栀子1钱,麦冬2钱,五
味子15粒(打)。

功能主治:上焦消渴热甚。

用法:加粳米1撮,水煎服。

5《赤水玄珠》卷七。

组成:知母、石膏、甘草(炙)、粳米、瓜蒌
仁、枳壳、黄芩。

功能主治:热痰喘嗽,火迫肺金。

6《广嗣纪要》卷十一。

组成:生地1钱半,黄芩1钱,麦冬1钱,人参1钱,
知母1钱,葛根1钱,石膏3钱,甘草5分,乌梅半
个。

功能主治:妊娠痎疟,热多寒少者。

用法:水煎服。

中医药同名方学习资料:六味汤6方

中医药同名方学习资料:六味汤6方

中医药同名方剂学习资料——六味汤六味汤中医药是中华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类医学中有重要地位。

本文提供不同来源的中医药方剂6种“六味汤”的组成和用法,以供大家参考。

来源:《外台》卷二十五引《许仁则方》。

组成:附子(炮)2两,细辛2两,甘草(炙)2两,人参2两,干姜3两,大黄5两。

功效:痢疾,肠胃中冷热不调,病根固结者。

用法:上切。

以水7升,煮取2升4合,去滓,分温3服。

服如人行10里久。

1服此汤,当得快利,利中有恶物如鱼脑状,或如桃李,但异于常利,勿怪之。

将息经3-4日,宜合高良姜等10味散服之。

来源:《百一》卷十一。

组成:藁本、荆芥、蛇床子、川椒、山茱萸、吴茱萸各等分。

功效:脚气。

用法:上同煮3-5沸,淋脚膝,勿湿脚趾。

来源:《喉科指掌》卷二。

组成:荆芥穗3钱,薄荷3钱(要二刀香者妙),炒僵蚕2钱,桔梗2钱,生粉草2钱,防风2钱。

功效:喉科七十二症。

用法:上为末,煎数滚去滓,温好,连连漱下,不可大口一气吃完。

如煎不得法,服不得法,则难见效。

倘要紧之时,用白滚水泡之亦可。

来源:《古方汇精》。

组成:生地黄3钱,生黄耆3钱,生甘草3钱,白芷(炒)3钱,当归(炒)3钱,穿山甲(炒)3钱。

功效:痈疽,发背,疔疮,并治一切无名肿毒,未成者消,已成者溃。

用法:患在头面,加川芎5钱;手足,加桂枝5钱;中部,加杜仲5钱;下部,加牛膝5钱。

上连引7味,依方称准,分量不可增减。

善饮者,用黄酒2碗,煎1碗;不善饮者,酒1碗,水1碗煎服。

来源:《医方类聚》卷一三三引《经验良方》。

组成:破故纸(水浸半日,焙干)4两,川楝子(净肉,微炒)4两,舶上茴香(酒浸半日,焙干)4两,南木香1两,沉香1钱,麝香2字(别研)。

制法:上为末。

功效:男子惊滞疼痛,砂淋,或小便出血。

用法:每服3钱,空心青盐沸汤调下。

来源:《准绳·幼科》卷九引《婴孺方》。

组成:地黄8分,桂心8分,芍药2分,寒水石2分,黄芩(炙)2分,甘草(炙)2分。

红花汤6方_思维导图_方剂学_中药同名方来源

红花汤6方_思维导图_方剂学_中药同名方来源

红花汤6方1《医学入门》卷八。

组成:水芦花、茅香、红花、槐花、白鸡冠花各
等分。

功能主治:诸般血病。

用法:水煎服。

注意事项:忌腥、滑、发气之物。

2《永类钤方》卷二十一。

组成:红花子半两,紫草茸半两,蝉蜕1分。

功能主治:小儿疮痘不出。

用法:酒、水1中盏,煎,去滓温服。

3《成方切用》卷十一。

组成:升麻、前胡、桔梗、山楂、木通、荆芥、
抚芎、甘草、灯心、红花、蝉蜕。

功能主治:小儿出痘疹,点如糖粞齐布,热甚口
臭。

4《伤寒总病论》卷四。

组成:红花子1合(捶碎)。

功能主治:斑痘疮出不快;痘疮作渴。

用法:用水半升,煎百沸,去滓。

分减服之。

5《痧胀玉衡》卷下。

组成:红花1钱,蒲黄1钱,青皮1钱,香附4分,
贝母2分,枳壳6分。

功能主治:痧证因子血痰者。

用法:水2钟,煎至7分,微温服。

6《妇科玉尺》卷一。

组成:红花、琥珀、白芍、麝香、没药、当归、
桂枝、桃仁、苏木。

功能主治:经行过期及不月。

香砂六君子汤6方_思维导图_方剂学_中药同名方来源

香砂六君子汤6方_思维导图_方剂学_中药同名方来源

香砂六君子汤6方1《口齿类要》。

组成:人参1钱,白术1钱,茯苓1钱,半夏1钱,陈皮1钱,藿香8分,甘草(炒)6分,宿砂仁(炒)8分。

功能主治:脾胃虚寒,恶心呕吐,食欲不振,或口舌生疮。

用法:上加生姜,水煎服。

2《明医杂著》卷六。

组成:人参、白术、茯苓、甘草、陈皮、半夏、香附、藿香、砂仁。

功能主治:中寒呕吐痰水,微寒微热,甚则昏晕不醒,二便皆遗,脉沉细者。

痰火初起之时,外无寒热诸症,内无烦热气急,但见神昏不安,肢体无力,声音低小,饮食不进,脉来沉细无力者。

痰泻者,或多或少,或泻或不泻,中焦有痰,饮食入胃,里结不化,所以作泻,脉来弦细无力者。

3《张氏医通》卷十六。

组成:人参、白术、茯苓、甘草、陈皮、半夏、木香、砂仁、乌梅。

功能主治:气虚痰食气滞。

4《古今名医方论》卷一引柯韵伯方。

组成:人参1钱,白术2钱,茯苓2钱,甘草7分,陈皮8分,半夏1钱,砂仁8分,木香7分。

功能主治:中虚气滞,痰湿内阻,胸中满闷,食难运化,呕恶腹疼,肠鸣泄泻。

用法:上加生姜2钱,水煎服。

5《杏苑》卷四。

组成:香附子1钱,缩砂仁7枚,橘皮1钱5分,白术1钱5分,半夏1钱,茯苓1钱,人参1钱5分,甘草(炙)5分。

功能主治:脾胃不和,恶心懒食,或腹痛泄泻。

用法:上(口父)咀。

加生姜5片,水煎,食前服。

6《回春》卷二。

组成:香附1钱,砂仁5分,人参5分,白术1钱,茯苓(去皮)1钱,半夏(姜制)1钱,陈皮1钱,木香5分,白豆蔻、厚朴(姜汁炒)1钱,益智仁5分,甘草(炙)5分。

炮制:上锉1剂。

功能主治:脾虚不思饮食,食后倒饱。

用法:加生姜、大枣,水煎服。

中和散6方_思维导图_方剂学_中药同名方来源

中和散6方_思维导图_方剂学_中药同名方来源
4《万氏家抄方》卷六。
组成:人参3钱,茯苓3钱,白术3钱,当归3 钱,川芎3钱,木香2钱5分,肉苁蓉2钱5分,肉 桂2钱5分。
炮制: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寒证,脾胃虚弱,痘淡白内陷不起。
用法:每服3-5分,好酒调下。
5《普济方》卷三九五。
组成:雄黄少许,大黄、五灵脂各等分。 炮制:上为末。
功能主治:因乳母气血劳动,或热奶伤胃,致有 痰涎,小儿未及周晬,吐泻不止者。
用法:每服1字,磨刀水调下。
6《准绳·幼科》卷五。
组成:厚朴1钱,白术8分,干姜4分,甘草3分。 炮制:上锉细,作1服。
功能主治:中焦停寒,或夹宿食,痘欲出未出而 吐利者。
用法:加生姜1片,水煎稍热服。
中和散6方
1《圣济总录》卷一六五。
组成:附子1两(1半生,1半炒),大黄1两(1半 生,1半炒)。 炮制:上为散。 功能主治:产后大便不通。 用法:每服2钱匕,临卧温米饮调下。
2《卫生总微》卷十。
组成:人参(去芦)、白茯苓、白术、甘草( 锉,炒)、干葛(锉)、白扁豆(炒)、黄耆( 切,焙)、藿香(去土)各等分。 炮制: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小儿吐泻定后烦渴者。 用法:每服2钱,水1盏,加大枣1个(去核),生姜 3片,煎至7分,放温服,不拘时候。
3《鸡峰》卷五。
组成:犀角屑1两,瓜蒌根1两,川升麻1两,寒水 石1两,葛根1两,胡黄连1两,生干地黄1两,麦门 冬2两,甘草半两。 炮制: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热病毒气在心,脾燥,口干烦闷。 用法:每服1钱,以新汲水调下,不拘时候。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加减六味丸5方_思维导图_方剂学_中药同名方来源

加减六味丸5方_思维导图_方剂学_中药同名方来源

加减六味丸5方
1《张氏医通》卷十六。

组成:六味丸(去山茱萸),葳蕤4两。

功能主治:阴虚咳嗽,吐血骨蒸,及童劳晡热消
瘦。

2《会约》卷十四。

组成:熟地3-5钱,山药2钱,茯苓1钱,枣皮1钱
半,杜仲(盐水炒)2钱,枸杞2钱,五味3分。

功能主治:妇女肾虚腰痛,或入房不节,致伤胞
系而痛,脉大而空,两尺更甚。

用法:空心服。

3《外科证治全书》卷五。

组成:六味地黄丸(去泽泻),茯苓1两,莲须1
两,龙骨1两,线胶1两。

功能主治:肾虚梦遗,关元不闭。

4《类证治裁》卷七。

组成:熟地黄2两,茯苓2两,丹皮2两,山茱萸
2两,山药2两,莲须2两,芡实2两,菟丝子2
两,龙骨1两,牡蛎1两,泽泻1两,五味子5钱。

炮制:蜜为丸。

功能主治:劳倦伤中气,酒色伤肾阴,尿浊或赤
或白,尿短欠而无痛涩者。

用法:口服。

5《医学心悟》卷四。

组成:大熟地(九蒸、晒)3两,大生地(酒
洗)3两,山药(乳蒸)1两5钱,茯苓(乳蒸)1
两5钱,丹皮(酒蒸)1两5钱,泽泻(盐水蒸)1
两,当归(酒蒸)2两,白芍(酒炒)2两,柏子
仁(去壳,隔纸炒)2两,丹参(酒蒸)2两,自
败龟版(浸去墙,童便炙酥,研为极细末)4
两,远志(去心,甘草水泡,蒸)4两。

炮制:上为末,用金钗石斛4两、金银花12两熬
膏,和炼蜜为丸。

功能主治:痔疮,悬痈,脏毒。

用法:每早服4钱,淡盐汤下。

六味汤

六味汤

风寒重者,加苏叶、生姜助其宣肺散寒解表之功。
使用注意
虚火痛者忌服。
附注
又有平淡几味亦宜加入:大力、象贝、前胡、橘红、杏仁、元参。(《咽喉秘授》)
附方
名称:六味汤 组成:桔梗、生甘草、防风、荆芥穗、僵蚕、薄荷、黄芩(酒炒)各一两四钱,元明粉七钱,僵蚕三钱,瓜 硝八钱,轻粉一钱 用法:共为末,用炼蜜为锭,每重二钱,舌津化下,连连不断则烂自去矣 出处:《喉科秘旨》 名称:六味汤 组成:地黄、桂心各八分,芍药、寒水石、黄芩(炙)、甘草(炙)各二分 用法:切细,清水三升,煮取一升半,一岁儿每服二合至三合,量儿大小加减 主治:小儿寒热往来,啼呼腹痛 出处:《婴孺方》 功用:清热化积
主治
喉科七十二症。
方义
薄荷、僵蚕宣畅气机,祛风化痰散结,为治喉痹之要药。桔梗配甘草,宣肺利咽,解毒止痛,又引药力达于 病所;甘草兼能调和诸药,上药皆为佐使之用。六药相合,散火寒,利咽喉,为治风寒喉痹之代表方。
运用
诊断要点:恶寒发热、头痛无汗、鼻流清涕等。 临床上常用于治疗风寒喉痹。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加减化裁
重要文献摘要
《陈修园医学丛书医学从众录》:“或因水亏而火动,蒸热脉弦,痛兼烦躁者,此阴虚血虚而然,治宜补阴, 以六味汤、左归饮,加肉苁蓉、细辛、川芎主之。或因遇阴则痛、遇寒亦痛、倦怠脉微者,此阳虚气虚而然,治 宜扶阳,以补中益气汤加蔓荆子、川芎,八味汤,右归丸主之。或外感头痛,当察三阳、厥阴。”
《中医传薪集》:“外邪袭表,伤卫郁肺,则发热、微恶风寒;肺失宣降则咳嗽;郁火内盛则全身烦困;阴 虚则内热,故手足心热;津液再伤则口鼻干燥、大便偏于。方用养阴清肺汤为主养阴清肺,用六味汤为辅宣肺解 表、利咽散结,加忍冬藤、连翘清热解毒,通络散结。”

法制半夏6方_思维导图_方剂学_中药同名方来源

法制半夏6方_思维导图_方剂学_中药同名方来源

法制半夏6方1《圣济总录》卷六十四。

组成:半夏半斤(汤洗49遍,用法酒2升浸1日,焙干),白矾4两,丁香皮(为末)3两,草豆蔻(去皮为末)2两半。

炮制:上同入酒内浸,春、夏7日,秋、冬半月,候日满,只取半夏,于温汤内浴过焙干。

功能主治:冷痰、一切诸痰。

用法:每服3-5粒,嚼用腊茶送下,或酒亦得,不拘时候。

2《医灯续焰》卷五。

组成:半夏(拣大者)5斤,明矾1斤4两(捣碎),生姜1斤4两(捣碎)。

炮制:上用泉水共浸7日,擦去半夏皮,加朴消2斤8两,换水浸7日;加猪牙皂角(切片)1斤4两,浸7日;此后用泉水,每日一换,至49日,捞起晒干,为末。

功能主治:一切痰嗽,或呕吐冷饮酸水,风痰痰癖,胸膈痞闷,喘促。

用法:每用2钱,煎萝卜汤调下。

小儿量减之。

3《回春》卷二。

组成:大半夏1斤(石灰1斤,滚水7-8碗入盆内,搅晾冷,澄清去滓,将半夏入盆内,手搅之,日晒夜露7日足,捞出,井花水洗净3-4次,泡3日,每日换水3次,捞起控干。

用白矾8两,皮硝1斤,滚水7-8碗,将矾、硝共入盆内,搅晾温,将半夏入内浸7日,日晒夜露,日足取出,清水洗3-4次,泡3日,每日换水3次,日足取出,控干入药),甘草4两,南薄荷4两,丁香5钱,白豆蔻3钱,沉香1钱,枳实3钱,木香3钱,川芎3钱,陈皮5钱,肉桂3钱,枳壳5钱,五味子5钱,青皮5钱,砂仁5钱。

炮制:甘草等14味切片,滚水15碗晾温,将半夏同药共入盆内泡14日,日晒夜露,搅之,日足取出药,与半夏用白布包住,放在热坑,用器皿扣住3炷香时,药与半夏分胎,半夏子收用。

功能主治:壮人痰火有余之症。

痰饮、痰厥、寒痰呕恶,冷哮、肝胃厥气,久疟,小儿寒闭,酒湿,痰迷痴癫,寒湿疝气。

用法:有痰火者,服之1日,大便出似鱼胶,1宿尽除痰根,永不生也。

4《御药院方》卷五。

组成:半夏1两(汤洗7次,去其涎水)。

炮制:用生姜1两取自然汁,银石器内用文武火同熬,汁尽为度。

功能主治:咳嗽。

用法:每服嚼1粒,食后生姜汤下;含化亦得。

宣风散6方_思维导图_方剂学_中药同名方来源

宣风散6方_思维导图_方剂学_中药同名方来源

2《育婴家秘》卷三。
组成:槟榔2个,草果仁半两,陈皮半两,黑牵 牛(生、熟各半)2两,枳实5枚,大黄1两。 炮制: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伤食发热,惊风。 用法:每服半钱,蜜汤调服。
3《秘传外科方》引李防御方。
组成:巴豆(去油)、大黄(炮)、朴消、枳 壳、陈皮(去瓤)各等分。 功能主治:痔漏。 用法:每服2钱,水1盏,煎至7分,温服。如服 药后,大便结涩,2-3日可服。
6《张氏医通》卷十五。
组成:尖槟榔2个,橘皮2钱,青皮2钱,甘草2 钱,牵牛头末4钱。
炮制:上为散。 功能主治:痘,毒肿乘肾,腹胀黑陷。
用法:3岁儿每服1钱匕,蜜水调服。
》。
组成:全蝎21个(无灰酒涂,炙,为末),麝香 少许。 功能主治:初生断脐后伤风湿,唇青口撮,出白 沫,不乳。 用法:每用金、银煎汤,调半字服之。
4《保命集》卷下。
组成:川芎2钱,甘菊2钱,乳香3钱,没药3 钱。
炮制:上为极细末。 功能主治:眼风毒发肿,鼻中欲嚏,嚏多大损而 生疮。
用法:每用少许鼻内搐之。
5《小儿药证直诀》卷下。
组成:槟榔2个,陈皮半两,甘草半两,牵牛4 两(半生半熟)。
炮制: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小儿慢惊,痘疮里陷,腹胀气喘,大 小便涩;疳气,惊风。 用法:2-3岁儿,每服5分,蜜汤调下;3岁以上 每服1钱,食前服。

无价散6方_思维导图_方剂学_中药同名方来源

无价散6方_思维导图_方剂学_中药同名方来源
3《保婴集》。
组成:辰砂2钱半,轻粉半钱,甘遂1钱半(面裹 煮,焙干)。 炮制: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风热喘促,闷乱不安,俗谓之马脾风 者。 用法:每服1字,用温浆水少许,上滴小油一点, 抄药在上,沉下去,却以浆水灌之。
4《痘疹金镜录》卷上。
组成:烟沥、枯矾、柏末、飞丹各等分。 炮制:上为末。
功能主治:面上生疮、疳疮、肥疮、耳疳。 用法:香油调。
5《赤水玄珠》卷二十八。
组成:无病小儿粪(一方加麝香、冰片少许)。 炮制:腊月将倾银罐2个,上下合定,盐泥固 济,火煅通红取出,为末。 功能主治:痘黑陷欲死者。 用法:蜜水调服1钱。
6《普济方》卷一九四。
组成:青皮、陈皮、桑白皮(炒)、猪苓、车前 子(焙)、泽泻、续随子、甜葶苈(炒)、樟柳 根、大戟、白牵牛末、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遂、川椒、木香、木 通(去皮,锉)、郁李仁各等分。
炮制:上为末。 功能主治:诸般蛊气。 用法:每服3钱,加葱白2根(切),水2盏,煎至5 分,去滓温服。
无价散6方
1《中药成方配本》。
组成:公猪粪1斤。 炮制:将猪粪漂净10天左右,再晒露,以无臭气 为度,炙灰研末备用。 功能主治:痧痘透发不足,或冒风隐缩。 用法:绢包,煎服3钱。
2《御药院方》卷十一。
组成:人粪(烧)、猫粪(烧)、猪粪(烧)、 犬粪(烧)各等分少许。 炮制:将上4物于腊日早晨日未出盛贮于销1铤银 锅子内,用木炭火大笼煅令烟尽白色为度。 功能主治:斑疮发出不快,倒靥黑陷,一切恶 疮。 用法:小儿每用1字,用蜜调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医方类聚》卷一三三引《经验良方》。
组成:破故纸(水浸半日,焙干)4两,川楝 子(净肉,微炒)4两,舶上茴香(酒浸半日, 焙干)4两,南木香1两,沉香1钱,麝香2字(别 研)。
炮制:上为末。 功能主治:男子惊滞疼痛,砂淋,或小便出血。
用法:每服3钱,空心青盐沸汤调下。
6《准绳 分,黄芩(炙)2分,甘草(炙)2分。
炮制:上切细。 功能主治:少小寒热进退,啼呼腹痛。 用法:以水3升,煮1升半,1岁儿2-3合,量与服 之。
六味汤6方
1《外台》卷二十五引《许仁则方》。
组成:附子(炮)2两,细辛2两,甘草(炙)2 两,人参2两,干姜3两,大黄5两。 功能主治:痢疾,肠胃中冷热不调,病根固结 者。 用法:上切。以水7升,煮取2升4合,去滓,分 温3服。服如人行10里久。1服此汤,当得快利, 利中有恶物如鱼脑状,或如桃李,但异于常利, 勿怪之。将息经3-4日,宜合高良姜等10味散服 之。
2《百一》卷十一。
组成:藁本、荆芥、蛇床子、川椒、山茱萸、吴 茱萸各等分。 功能主治:脚气。 用法:上同煮3-5沸,淋脚膝,勿湿脚趾。
3《喉科指掌》卷二。
组成:荆芥穗3钱,薄荷3钱(要二刀香者妙), 炒僵蚕2钱,桔梗2钱,生粉草2钱,防风2钱。 功能主治:喉科七十二症。 用法:上为末,煎数滚去滓,温好,连连漱下, 不可大口一气吃完。如煎不得法,服不得法,则 难见效。倘要紧之时,用白滚水泡之亦可。
4《古方汇精》。
组成:生地黄3钱,生黄耆3钱,生甘草3钱,白 芷(炒)3钱,当归(炒)3钱,穿山甲(炒)3 钱。 功能主治:痈疽,发背,疔疮,并治一切无名肿 毒,未成者消,已成者溃。 用法:患在头面,加川芎5钱;手足,加桂枝5 钱;中部,加杜仲5钱;下部,加牛膝5钱。上连 引7味,依方称准,分量不可增减。善饮者,用 黄酒2碗,煎1碗;不善饮者,酒1碗,水1碗煎 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