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ppt课件
合集下载
儿童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诊疗及预防指南PPT课件

完善诊疗规范
不断更新和完善RSV感染的诊疗规范 ,推广标准化、规范化的诊疗流程。
加强科研投入
鼓励开展针对RSV的基础和临床研究 ,深入探索RSV感染的发病机制和治 疗策略。
优化资源配置
合理配置医疗资源,提高基层医疗机 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RSV感染的诊治能力,降低感染 发生率和传播风险。
THANKS FOR WATCHING
3
定期清洁
对家具、地板等表面进行定期清洁,以减少病毒 在环境中的存在。
学校和社区防控策略部署
健康监测
01
建立学生、教职工健康监测制度,及时发现并隔离病患。
宣传教育
02
加强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防控知识宣传教育,提高师生防护意
识。
环境卫生
03
保持学校、社区公共场所卫生,定期消毒,降低病毒传播风险
。
05 儿童特殊群体管理策略
03 治疗方案及药物选择原则
抗病毒药物应用时机与剂量调整策略
早期应用
确诊后尽早使用抗病毒药物,以 缩短病程、减轻症状。
剂量调整
根据患儿年龄、体重及病情严重 程度调整药物剂量。
疗程控制
确保足够疗程,避免病情反复。
辅助性治疗措施推荐
雾化治疗
采用雾化吸入方式,缓解呼吸道痉挛和炎症。
氧疗
对于缺氧患儿,给予适当氧疗以改善通气功能。
感谢您的观看
易感人群
婴幼儿、老年人和免疫功 能低下人群易感。
传播途径
通过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 ,亦可通过污染的手和物 体表面间接传播。
02 诊断方法与标准
临床诊断依据
典型症状
包括咳嗽、喘息、鼻塞、 流涕、发热等呼吸道症状 。
呼吸道感染的病毒ppt课件

社交距离
在公共场所与他人保持至 少1米的安全距离,以降 低飞沫传播的风险。
佩戴口罩
在公共场所、尤其是人员 密集场所,应佩戴符合防 疫要求的口罩,保护自己 和他人的健康。
04 呼吸道感染病毒的治疗
药物治疗
抗病毒药物
针对特定的呼吸道感染病毒,如 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 可以选择合适的抗病毒药物进行
治疗。
解热镇痛药
对于发热、咳嗽、喉咙痛等症状, 可以使用解热镇痛药进行对症治疗, 缓解不适感。
抗生素
对于合并细菌感染的呼吸道感染, 需要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以控制 感染。
支持性治疗
休息与护理
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注 意室内空气流通,保持室 内湿度适中,有助于缓解 呼吸道症状。
饮食调整
适当增加营养摄入,多饮 水,保持呼吸道湿润,有 助于痰液排出。
病毒变异与进化研究
病毒变异机制研究
病毒变异是导致病毒传播和感染的重 要原因之一,未来需要深入研究病毒 变异的机制和规律,了解病毒变异的 趋势和特点。
病毒进化研究
病毒进化是影响病毒传播和感染的重 要因素之一,未来需要加强病毒进化 研究,了解病毒进化的趋势和特点, 为防控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抗病毒药物与疫苗研发
氧疗与机械通气
对于严重呼吸道阻塞的患 者,可能需要采用氧疗或 机械通气等支持治疗措施。
中医治疗
中药治疗
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情况,可以选择合适的中药方剂进行 治疗,如清热解毒、宣肺止咳等。
针灸疗法
通过针灸刺激相关穴位,可以缓解呼吸道症状,促进康复。
推拿按摩
通过推拿按摩相关穴位,可以舒缓肌肉紧张,缓解呼吸道痉挛,改 善呼吸不畅等症状。
鼻病毒
呼吸道九联检ppt课件

菌性肺炎,现在报道约在40%左右 ④肺炎链球菌大约呼吸占道九联在检 60%
呼吸道病原体感染概况
二、非典型病原体
非典型肺炎:泛指所有由某种未知的病原体引起 的肺炎。病原体可能是病毒、肺炎支原体、肺炎 衣原体或军团菌、真菌等
1、20世纪60年代首次发现了非典型的病原体— —肺炎支原体
2、临床症状差异大
9.2%
6.6%
10.2%
0% 肺炎支原N体=126
肺炎链球菌N=63 流感嗜血杆菌N=56
肺炎衣原体N=40
混合感染N=62
7个城市、12个研究中心、665例
刘又宁等.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呼,吸2道006九;2联9(检l):3-8.
各病原体在CAP中感染率
病原菌 肺炎链球菌
感染率(%) 27
肺炎支原体
➢ 广泛分布于天然淡水域或人工水域,空调冷凝水,革兰氏 阴性短小杆菌。 其中1 型在人军团菌肺炎中占70% ~ 90%。
➢易感人群为老年人、吸烟者、慢性肺部患者、免疫功能低下 、癌症病人、肾透析病人和艾滋病人。
➢症状表现为:发冷、不适、肌痛、头晕、头痛,伴有烦躁、 呼吸困难、胸痛。90%以上患者体温急剧上升,咳嗽、粘痰 ,偶尔出现腹泻呕吐胃肠道紊乱,重症患者可发生肝功能变化 及肾衰
➢治疗:大环内酯类如阿奇霉素 红霉素
呼吸道九联检
肺炎支原体
➢介于病毒与细菌之间一种没有细胞壁的病原体; ➢40%以上的非典型肺炎病例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 ➢ MP好发于 1岁以上年长儿,近年来发病年龄明显 提前,发病率也有所增加,婴幼儿发病也逐渐 增多。 ➢病原菌培养是目前公认的检测标准,IgM抗体检测 ➢治疗:大环内酯类首选、喹诺酮类药物。
呼吸道九联检
腺病毒
呼吸道病原体感染概况
二、非典型病原体
非典型肺炎:泛指所有由某种未知的病原体引起 的肺炎。病原体可能是病毒、肺炎支原体、肺炎 衣原体或军团菌、真菌等
1、20世纪60年代首次发现了非典型的病原体— —肺炎支原体
2、临床症状差异大
9.2%
6.6%
10.2%
0% 肺炎支原N体=126
肺炎链球菌N=63 流感嗜血杆菌N=56
肺炎衣原体N=40
混合感染N=62
7个城市、12个研究中心、665例
刘又宁等.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呼,吸2道006九;2联9(检l):3-8.
各病原体在CAP中感染率
病原菌 肺炎链球菌
感染率(%) 27
肺炎支原体
➢ 广泛分布于天然淡水域或人工水域,空调冷凝水,革兰氏 阴性短小杆菌。 其中1 型在人军团菌肺炎中占70% ~ 90%。
➢易感人群为老年人、吸烟者、慢性肺部患者、免疫功能低下 、癌症病人、肾透析病人和艾滋病人。
➢症状表现为:发冷、不适、肌痛、头晕、头痛,伴有烦躁、 呼吸困难、胸痛。90%以上患者体温急剧上升,咳嗽、粘痰 ,偶尔出现腹泻呕吐胃肠道紊乱,重症患者可发生肝功能变化 及肾衰
➢治疗:大环内酯类如阿奇霉素 红霉素
呼吸道九联检
肺炎支原体
➢介于病毒与细菌之间一种没有细胞壁的病原体; ➢40%以上的非典型肺炎病例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 ➢ MP好发于 1岁以上年长儿,近年来发病年龄明显 提前,发病率也有所增加,婴幼儿发病也逐渐 增多。 ➢病原菌培养是目前公认的检测标准,IgM抗体检测 ➢治疗:大环内酯类首选、喹诺酮类药物。
呼吸道九联检
腺病毒
《呼吸道病毒定义》课件

影像学检查
通过X线胸片或CT检查, 观察肺部是否存在炎症性 病变或浸润性病灶,辅助 诊断呼吸道病毒感染。
鉴别诊断
细菌性肺炎
呼吸道病毒感染易并发细菌感染,导致肺炎。细菌性肺炎通 常起病急骤,高热、寒战,咳嗽、咳脓痰等症状较为突出, 而呼吸道病毒感染则以低热、干咳等症状为主。
肺结核
呼吸道病毒感染可引起肺部炎症性病变,需与肺结核相鉴别 。肺结核患者通常有低热、盗汗等结核中毒症状,痰液检查 可发现抗酸杆菌,而呼吸道病毒感染则无这些表现。
02
流感病毒主要通过飞沫 传播,也可通过接触污 染物体表面传播。
03
流感病毒感染后通常会 出现发热、咳嗽、喉咙 痛、流鼻涕、头痛等症 状。
04
预防流感病毒的主要措 施包括接种疫苗、勤洗 手、避免接触患者等。
呼吸道合胞病毒
01
02
03
04
呼吸道合胞病毒是婴幼儿下呼 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之一。
该病毒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也 可通过接触污染物体表面传播
似病例。
控制策略
隔离与治疗
对确诊病例进行隔离治疗,减少病毒传播范 围。
限制人员流动
在疫情严重时,采取限制人员流动的措施, 如封城、交通管制等。
流行病学调查
开展流行病学调查,追踪病毒传播链,及时 发现并控制疫情。
公共卫生宣传教育
加强公共卫生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呼吸道 病毒的认知和防控意识。
国际合作与交流
。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后通常会 出现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
症状。
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主要 包括对症治疗和支持治疗。
腺病毒
腺病毒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病毒,可 引起感冒样症状和咽结膜炎等。
腺病毒感染后通常会出现发热、喉咙 痛、咳嗽等症状。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症状PPT课件

严重感染时,病毒可侵犯肺部,引发肺炎,出现 高热、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
03 中耳炎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有时可引起中耳炎,表现为 耳痛、听力下降等。
03
诊断方法
实验室检测
病毒分离
从患者鼻咽分泌物或咽拭 子中分离出呼吸道合胞病 毒。
分子生物学检测
采用PCR等方法检测呼吸 道合胞病毒核酸。
血清学检测
检测患者血清中呼吸道合 胞病毒特异性IgM或IgG 抗体。
易感人群
所有人群均可感染RSV,但婴儿和幼儿是最易受感染的 人群。由于他们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因此更容易 受到严重感染。老年人、免疫系统受损的人群以及患有 慢性心肺疾病的人群也较易受感染。
02
临床表现
潜伏期与发病期
01
潜伏期
通常为2~8天,期间患者可能无明显症状。
02
发病期
潜伏期后,患者逐渐出现呼吸道症状,如咳嗽、 流涕等。
症状类型及特点
01 轻度症状
包括低热、咳嗽、流涕、鼻塞等,与普通感冒相 似。
02 中度症状
咳嗽加剧,可能出现喘息、呼吸急促、胸闷等。
03 重度症状
严重呼吸困难、高热、持续喘息,甚至可能出现 呼吸衰竭。
并发症风险
01 支气管炎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易导致支气管炎,表现为咳 嗽、喘息等症状加重。
02 肺炎
流行病学
RSV感染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流行,具有季节性。在温带地区,RSV感染通常在冬季和早春达到高 峰;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RSV感染可全年发生,但雨季可能更为常见。RSV主要通过飞沫传播 ,也可通过接触污染的表面或物体后触摸口、鼻或眼而感染。
传播途径及易感人群
传播途径
RSV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当患者咳嗽、打喷嚏或谈话时 ,病毒会随着呼吸道分泌物排出并悬浮在空气中。此外 ,接触污染的表面或物体后触摸口、鼻或眼也可导致感 染。
03 中耳炎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有时可引起中耳炎,表现为 耳痛、听力下降等。
03
诊断方法
实验室检测
病毒分离
从患者鼻咽分泌物或咽拭 子中分离出呼吸道合胞病 毒。
分子生物学检测
采用PCR等方法检测呼吸 道合胞病毒核酸。
血清学检测
检测患者血清中呼吸道合 胞病毒特异性IgM或IgG 抗体。
易感人群
所有人群均可感染RSV,但婴儿和幼儿是最易受感染的 人群。由于他们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因此更容易 受到严重感染。老年人、免疫系统受损的人群以及患有 慢性心肺疾病的人群也较易受感染。
02
临床表现
潜伏期与发病期
01
潜伏期
通常为2~8天,期间患者可能无明显症状。
02
发病期
潜伏期后,患者逐渐出现呼吸道症状,如咳嗽、 流涕等。
症状类型及特点
01 轻度症状
包括低热、咳嗽、流涕、鼻塞等,与普通感冒相 似。
02 中度症状
咳嗽加剧,可能出现喘息、呼吸急促、胸闷等。
03 重度症状
严重呼吸困难、高热、持续喘息,甚至可能出现 呼吸衰竭。
并发症风险
01 支气管炎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易导致支气管炎,表现为咳 嗽、喘息等症状加重。
02 肺炎
流行病学
RSV感染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流行,具有季节性。在温带地区,RSV感染通常在冬季和早春达到高 峰;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RSV感染可全年发生,但雨季可能更为常见。RSV主要通过飞沫传播 ,也可通过接触污染的表面或物体后触摸口、鼻或眼而感染。
传播途径及易感人群
传播途径
RSV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当患者咳嗽、打喷嚏或谈话时 ,病毒会随着呼吸道分泌物排出并悬浮在空气中。此外 ,接触污染的表面或物体后触摸口、鼻或眼也可导致感 染。
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ppt课件

99%
免疫荧光法测定)
>99%
呼吸道合胞病毒检测与其它快速检测卡相比,灵敏度符合率为95%;
11 11
主要事项:
应在打开检测条包装后的两个小时内完成检测。 本检测条只能使用鼻拭子、鼻洗液和鼻吸液样本。采用来自身体其
他部位的拭子样本或其它样本(如唾液、痰、尿液)的可行性尚未 确定。本产品的效果取决于样本的质量,应正确采集鼻液样本。 如果样本量不够或待测抗原浓度低于本产品的灵敏度时可能会出现 阴性结果。 如果样本液过粘导致无法流动时,应加入一滴样本稀释液直到样本 可以流经反应区。 结果线区域内的红色带或蓝色带的深浅取决于样本中抗原的浓度。 但是这种定性检测不能得出抗原的定量值或其增加速率。
44
临床征兆和症状
包括:
咳嗽 发烧 头痛流鼻水 呼吸费力
重症下呼吸道疾病有可能在任何年龄阶段发生, 特别是老年人或那些心血管、肺部和免疫系统 病变人群中
55
蔓延
当前的病株是在人与人之间传播的病毒。 通过接触已感染人群的呼吸道分泌液或已受呼吸道分泌液
污染的表面或物体而扩散。
适用于大规模筛查。
与其他方法(ELISA)相比检测轮状 病毒/腺病毒:
灵敏度和特异性都非常出色
检测这种病毒的高度特异性是由于采 用了优异的小鼠单克隆抗体。
77
CerTest 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抗原联检试剂盒操作步骤
样本要求: 1、鼻拭子样本:
采用无菌拭子从鼻孔收集样本。将拭子伸入鼻孔约3cm处,沿着鼻腔内壁 转动,收集到样本后尽快处理拭子。 样本采集后须尽快处理,2-4℃下可保存8小时。建议不要做冰冻保存。 2、鼻洗液或鼻吸液样本: a、成人:将灌注器插入鼻孔,将2.5mL无菌生理盐水注入鼻孔,盐水将从另一 侧鼻孔流出。左右倾斜并上移动灌注器使盐水全部流回鼻腔。将冲洗液收集 在一洁净样本容器内,迅速倾斜头部使带有粘液的盐水从鼻孔流出到样本容 器内。重复收集另一侧鼻腔内的粘液到同一个容器内。 b、儿童:使用洗耳球逐渐将盐水灌注到一侧鼻腔内,吸出粘液-生理盐水混合 液体并转入干净容器内。重复收集另一侧鼻腔内的粘液到同一容器内。
临床医学微生物学第25章呼吸道病毒课件

概述
呼吸道病毒是指一大类以呼吸道为侵入门 户,在呼吸道黏膜上皮细胞中增殖,引起呼吸 道局部感染或呼吸道以外组织器官病变的病毒。 90%以上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由该类病毒引起
呼吸道病毒的分类
• 正黏病毒科 • 副黏病毒科
• 冠状病毒科 • 其他病毒科
流感病毒 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 麻疹病毒、腮腺炎病毒 SARS冠状病毒 鼻病毒、腺病毒、风疹病毒
H3N2(香港甲型)
A/HongKong/1/68
H3N2,H1N1(俄罗斯流感)
H5N1,H1N1(高致病性禽流感, A/HongKong/156/97
猪流感)
H1N1
H7N9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1.致病性: 传染源:患者、隐性感染者、被感染动物。 传播途径:飞沫、气溶胶通过呼吸道传播。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 并发症:多见于婴幼儿、老人、慢性病患者 – 原发性病毒性肺炎 – 继发细菌性肺炎
生巨细胞融合特征,再进一步鉴定。
三、免疫及预防
婴幼儿原发感染后免疫力不强,不能防止再感染; 母体传给胎儿的抗体也不能防止婴儿的感染; 至今尚无特异性的治疗药物和预防疫苗。
4.副流感病毒(parainfluenza virus,PIV)
PIV是引起婴幼儿和儿童上呼吸道感染和严重下呼吸 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
基质蛋白(MP):抗原性稳定,有型特异性,分为M1 和M2(包裹病毒核
心、稳定病毒核心与包膜)
脂蛋白: 刺突
血凝素HA:与人和动物RBC表面糖蛋白受体结合,凝集RBC; 吸附宿主细胞;同时刺激机体产生中和抗体
神经氨酸酶NA:水解细胞膜上N-乙酰神经氨酸,促使病毒释
放;促进病毒扩散刺激机体产生的抗体抑制病毒
第二节 副黏病毒
呼吸道病毒是指一大类以呼吸道为侵入门 户,在呼吸道黏膜上皮细胞中增殖,引起呼吸 道局部感染或呼吸道以外组织器官病变的病毒。 90%以上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由该类病毒引起
呼吸道病毒的分类
• 正黏病毒科 • 副黏病毒科
• 冠状病毒科 • 其他病毒科
流感病毒 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 麻疹病毒、腮腺炎病毒 SARS冠状病毒 鼻病毒、腺病毒、风疹病毒
H3N2(香港甲型)
A/HongKong/1/68
H3N2,H1N1(俄罗斯流感)
H5N1,H1N1(高致病性禽流感, A/HongKong/156/97
猪流感)
H1N1
H7N9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1.致病性: 传染源:患者、隐性感染者、被感染动物。 传播途径:飞沫、气溶胶通过呼吸道传播。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 并发症:多见于婴幼儿、老人、慢性病患者 – 原发性病毒性肺炎 – 继发细菌性肺炎
生巨细胞融合特征,再进一步鉴定。
三、免疫及预防
婴幼儿原发感染后免疫力不强,不能防止再感染; 母体传给胎儿的抗体也不能防止婴儿的感染; 至今尚无特异性的治疗药物和预防疫苗。
4.副流感病毒(parainfluenza virus,PIV)
PIV是引起婴幼儿和儿童上呼吸道感染和严重下呼吸 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
基质蛋白(MP):抗原性稳定,有型特异性,分为M1 和M2(包裹病毒核
心、稳定病毒核心与包膜)
脂蛋白: 刺突
血凝素HA:与人和动物RBC表面糖蛋白受体结合,凝集RBC; 吸附宿主细胞;同时刺激机体产生中和抗体
神经氨酸酶NA:水解细胞膜上N-乙酰神经氨酸,促使病毒释
放;促进病毒扩散刺激机体产生的抗体抑制病毒
第二节 副黏病毒
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

03
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的治疗与管理
治疗方法
抗病毒治疗
中医治疗
针对呼吸道合胞病毒和腺病毒感染, 可以使用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如利 巴韦林、阿昔洛韦等。
中医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和腺病毒感 染的方法包括中药汤剂、针灸等,具 有清热解毒、宣肺止咳等作用。
支持治疗
对于严重感染的患者,需要采取支持 治疗措施,如吸氧、输液等,以维持 生命体征。
宣传教育
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呼 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的认识和 预防意识。
疫苗接种的重要性
疫苗是预防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感染的有效手段 ,通过接种疫苗可以显著降低感染风险和重症病例 的发生率。
目前市场上已有针对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的疫苗 ,建议适龄人群及时接种。
在接种疫苗之前,应了解疫苗的适应症、禁忌症和 注意事项,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接种。
05
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的社会影响与应对
社会影响
医疗资源挤兑
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感 染可能导致大量患者涌向 医疗机构,超出医疗体系 的承载能力。
经济压力
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感 染可能导致劳动力短缺, 影响经济发展。
心理压力
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感 染可能导致恐慌和焦虑, 对公众心理健康造成影响。
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
目
CONTENCT
录
• 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概述 • 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的预防与控
制 • 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的治疗与管
理 • 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的科研进展 • 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的社会影响
与应对
01
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概述
定义与特性
定义
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病毒,可引起一系列 呼吸系统疾病。
呼吸道感染病毒ppt课件

33
传染源
病人为唯一传染源 病毒由鼻、咽和眼分泌物排出 出疹前后5天均有传染性,也有主张出疹
前6天至出疹后3天传染性强,以潜伏期 末到出疹后1、2天传染性最强 尿中也可排出病毒且持续数日
34
特征性病理变化
多核巨细胞、上皮巨细胞 嗜酸性包涵体
35
36
37
38
39
出疹期 皮疹
第二十章 呼吸道感染病毒
一、种类: 正粘病毒科:流感V 副粘病毒科:副流感V、RSV、麻疹V、腮腺炎V 其他:腺V、风疹V、鼻V、冠状V、呼肠V 二、比较:
种类 体积
正粘V 小 副粘V 大
核酸
抗原性
分节段RNA 表面Ag易变异
不分节段RNA 表面Ag较稳定
1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16
潜伏期1~3天 ,最短仅数小时
单纯型流感表现
●全身中毒症状显著,而呼吸道症状相对较轻: 突发高 热、全身酸痛、乏力;
●面部潮红,结膜、鼻粘膜充血,咽部淋巴滤泡 增生
●症状持续时间:发热3 ~ 4天,全身症状1 ~ 2周
17
三、微生物学检查
外周血象
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减少,淋巴细胞数相对增加
病原学及免疫学检查
候鸟是引发今年禽流感的祸源,但是他 却认为候鸟并非唯一的疫源
55
病毒的毒性很强,实验的四天内,在 老鼠肺部产生的病毒颗粒比一个现代的 流感病毒要高3.9万倍!所有实验老鼠在 六天内全部死亡。这种病毒会杀死老鼠, 但人类流感病毒不会。
科学家们怀疑1918年的流感病毒蛋白 质的大约4400个氨基酸中有25到30个发 生了突变。这个突变把流感病毒变成了 致命杀手。
传染源
病人为唯一传染源 病毒由鼻、咽和眼分泌物排出 出疹前后5天均有传染性,也有主张出疹
前6天至出疹后3天传染性强,以潜伏期 末到出疹后1、2天传染性最强 尿中也可排出病毒且持续数日
34
特征性病理变化
多核巨细胞、上皮巨细胞 嗜酸性包涵体
35
36
37
38
39
出疹期 皮疹
第二十章 呼吸道感染病毒
一、种类: 正粘病毒科:流感V 副粘病毒科:副流感V、RSV、麻疹V、腮腺炎V 其他:腺V、风疹V、鼻V、冠状V、呼肠V 二、比较:
种类 体积
正粘V 小 副粘V 大
核酸
抗原性
分节段RNA 表面Ag易变异
不分节段RNA 表面Ag较稳定
1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16
潜伏期1~3天 ,最短仅数小时
单纯型流感表现
●全身中毒症状显著,而呼吸道症状相对较轻: 突发高 热、全身酸痛、乏力;
●面部潮红,结膜、鼻粘膜充血,咽部淋巴滤泡 增生
●症状持续时间:发热3 ~ 4天,全身症状1 ~ 2周
17
三、微生物学检查
外周血象
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减少,淋巴细胞数相对增加
病原学及免疫学检查
候鸟是引发今年禽流感的祸源,但是他 却认为候鸟并非唯一的疫源
55
病毒的毒性很强,实验的四天内,在 老鼠肺部产生的病毒颗粒比一个现代的 流感病毒要高3.9万倍!所有实验老鼠在 六天内全部死亡。这种病毒会杀死老鼠, 但人类流感病毒不会。
科学家们怀疑1918年的流感病毒蛋白 质的大约4400个氨基酸中有25到30个发 生了突变。这个突变把流感病毒变成了 致命杀手。
呼吸道合孢病毒PPT课件

可能的发病机制
• 如果上皮细胞的破坏是有限的,RSV将局限在上气道,产生流行性 感冒类似的症状,或者表现为类似顽固性的感染,并且这些是自限 性的。 • 大量纤毛上皮细胞破坏,炎症因子释放,包括细胞因子,导致毛细 管的通透性增加,并增加了分泌产物。趋化因子同样会被释放,吸 引更多的炎症细胞到达炎症部位 • 增加的毛细管的通透性导致浆蛋白渗透至间质、小气道和肺泡。这 将导致普遍的间质肿胀并导致肺表面活性物质功能的抑制 • 小气道被分泌物和被破坏细胞的碎片所填充 • 支气管收缩类物质的释放可导致小气道进一步的狭窄,导致更进一 步的气道阻力
• • • • •
具有两个亚型:A亚型和B亚型 在一次大爆发中同时流行 A亚型倾向于占支配地位 并且它和更多的重症疾病紧密联系 A亚型和B亚型均有各自的数个亚组,主要不同是附件蛋白G的抗原 属性。丝蛋白F在各亚组之间则是相互存在的。 • 病后免疫非持久 • 反复RSV感染
• 症状表现广泛:从感冒到重症的毛细支气管炎 • RSV通过眼睛、鼻子、喉咙、嘴巴等的粘膜获得进入宿主的机会, 并到达呼吸道粘膜 • 通过咳嗽、打喷嚏等分泌物直接传播
疫苗
• • • • 减毒活疫苗 亚单位疫苗 …… 迄今尚未研制出能用于预防RSV感染的有效疫苗
• 支持治疗肯定有效:包括给氧,补液。保持呼吸道通畅。在小婴儿缺氧呼吸 频率大于60bpm或是进食量下降时应给予静脉补液防止脱水。
• 利巴韦林 唯一通过FDA认证,但目前主要使用于免疫缺陷的病人 以及重症RSV病人的早期 • 利巴韦林气雾剂 可以减低疾病的严重程度、病毒的负荷, 但是不能缩短住院天数。 • 致畸作用的关注,已经开始限制病毒唑对高危婴幼儿及需 要机械通气婴幼儿的使用。推荐从“应该使用”下降至对有选择的 婴幼儿以及严重感染RSV疾病的儿童“可以考虑”。 • 抗胆碱药(异丙托溴铵)、支气管扩张剂、糖用 于毛细支气管炎患儿
小儿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合理用药ppt课件

3
2
1
4
中药制剂具有退热、消炎、抗菌、抗病毒和提高免疫力等综合治疗效果
小儿氨酚烷胺颗粒 成份:本品为复方制剂,每包含对乙酰氨基酚0.1g,盐酸金刚烷胺0.04g,人工牛黄4mg,咖啡因6mg,马来酸氯苯那敏0.8mg。辅料为:蔗糖
小儿氨酚烷胺颗粒缓解三大症状,治疗儿童感冒发热
产品成分
药理作用
三大症状
01
小剂量主要抑制细胞免疫;大剂量可抑制B细胞转化成浆细胞的过程,减少抗体生成,抑制体液免疫。
04
减少T淋巴细胞、单核嗜酸性细胞的数目,降低免疫球蛋白与细胞表面受体的结合能力。
02
(二)免疫抑制作用
(三) 抗毒素作用
糖皮质激素可提高机体对细菌内毒素的耐受力,减少应激刺激所引起的缓激肽、前列腺素等的产生量,还能减轻内毒素对机体的损害。
体温39℃以上的高热容易引起儿童惊厥,6个月以下儿童在发热时因病情变化快,都应及时治疗。
药物退热效果不好或用药退热后不到两小时体温又超过39℃时也应采用物理方法降温。
当孩子体温超过38.3℃,但精神萎靡不振,烦躁和呈现痛苦时应予治疗。
3个月内的婴幼儿应慎用药物退热,宜多用物理方法退热。
药物退热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见效,在孩子体温突然超过40℃时应先立即采用物理方法退热。
04
(四)抗休克作用
(五)其他-解热作用
GCs可直接抑制体温调节中枢,降低其对致热原的敏感性,又能稳定溶酶体膜而减少内热原的释放,而对严重感染,如败血症、脑膜炎等具有良好退热和改善症状作用。不作为常规退热剂。
常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比较
类别
药物
对糖皮质激素受体的亲和力
水盐代谢 (比值)
糖代谢(比值)
疱疹性咽峡炎(疱疹)
2
1
4
中药制剂具有退热、消炎、抗菌、抗病毒和提高免疫力等综合治疗效果
小儿氨酚烷胺颗粒 成份:本品为复方制剂,每包含对乙酰氨基酚0.1g,盐酸金刚烷胺0.04g,人工牛黄4mg,咖啡因6mg,马来酸氯苯那敏0.8mg。辅料为:蔗糖
小儿氨酚烷胺颗粒缓解三大症状,治疗儿童感冒发热
产品成分
药理作用
三大症状
01
小剂量主要抑制细胞免疫;大剂量可抑制B细胞转化成浆细胞的过程,减少抗体生成,抑制体液免疫。
04
减少T淋巴细胞、单核嗜酸性细胞的数目,降低免疫球蛋白与细胞表面受体的结合能力。
02
(二)免疫抑制作用
(三) 抗毒素作用
糖皮质激素可提高机体对细菌内毒素的耐受力,减少应激刺激所引起的缓激肽、前列腺素等的产生量,还能减轻内毒素对机体的损害。
体温39℃以上的高热容易引起儿童惊厥,6个月以下儿童在发热时因病情变化快,都应及时治疗。
药物退热效果不好或用药退热后不到两小时体温又超过39℃时也应采用物理方法降温。
当孩子体温超过38.3℃,但精神萎靡不振,烦躁和呈现痛苦时应予治疗。
3个月内的婴幼儿应慎用药物退热,宜多用物理方法退热。
药物退热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见效,在孩子体温突然超过40℃时应先立即采用物理方法退热。
04
(四)抗休克作用
(五)其他-解热作用
GCs可直接抑制体温调节中枢,降低其对致热原的敏感性,又能稳定溶酶体膜而减少内热原的释放,而对严重感染,如败血症、脑膜炎等具有良好退热和改善症状作用。不作为常规退热剂。
常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比较
类别
药物
对糖皮质激素受体的亲和力
水盐代谢 (比值)
糖代谢(比值)
疱疹性咽峡炎(疱疹)
《呼吸道病毒》课件

个人防护措施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 习惯,勤洗手、戴口 罩、不随地吐痰等。
加强锻炼、保持充足 的睡眠,提高自身免 疫力。
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 场所,尽量减少不必 要的出行。
公共卫生措施
政府应加强疫情监测和预警,及 时采取防控措施。
提倡健康生活方式,加强健康教 育,提高公众的呼吸道病毒防控
意识。
做好医疗机构的疫情防控工作, 加强医பைடு நூலகம்资源建设和医护人员培
通过针灸刺激穴位,调节身体机能 ,缓解症状。
推拿按摩
通过推拿按摩的方法,促进血液循 环,缓解肌肉酸痛等症状。
05
CATALOGUE
呼吸道病毒研究进展
新药研发
抗病毒药物
针对呼吸道病毒的抗病毒药物研 究,旨在抑制病毒复制和减轻症
状。
免疫调节剂
通过调节免疫系统功能,增强机 体对呼吸道病毒的抵抗力。
联合治疗
危害人群
呼吸道病毒对所有人群均有感染风险 ,特别是老年人、儿童、孕妇和身体 虚弱的人来说更容易出现严重症状。
02
CATALOGUE
常见呼吸道病毒种类
流感病毒
流感病毒分为A、B、C三种类型 ,其中A型病毒变异能力强,易
引起大规模流行。
流感病毒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也 可通过接触污染物体表面传播。
流感病毒可引起高热、头痛、咳 嗽、喉咙痛、肌肉疼痛等症状, 严重时可导致肺炎和心脏疾病。
冠状病毒
冠状病毒是一类具有囊膜和冠 状突起的病毒,有多种亚型, 其中SARS和COVID-19等病毒 曾引起全球流行。
冠状病毒主要通过飞沫传播, 也可通过接触污染物体表面传 播。
感染冠状病毒后可引起发热、 咳嗽、呼吸急促等症状,严重 时可导致死亡。
《呼吸感染道病毒》课件

《呼吸感染道病毒》 PPT课件
目 录
• 呼吸感染道病毒概述 • 呼吸感染道病毒的种类 • 呼吸感染道病毒的治疗与预防 • 呼吸感染道病毒的案例分析 • 呼吸感染道病毒的未来展望
CHAPTER 01
呼吸感染道病毒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呼吸感染道病毒是一类通过呼吸 道传播的病毒,主要引起呼吸道 感染症状。
疫苗接种计划
根据年龄、健康状况等因素制定个性 化的疫苗接种计划,确保接种效果。
个人防护措施
勤洗手
使用肥皂和水或酒精洗手 液勤洗手,减少病毒传播 风险。
戴口罩
在公共场合、人员密集场 所佩戴口罩,防止病毒通 过飞沫传播。
保持社交距离
尽量保持与他人的距离, 避免直接接触,降低感染 风险。
CHAPTER 04
监测与预防
加强病毒监测,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措施预防新病毒的传播,是未来防控工作的 重点。
疫苗研发与治疗方法的改进
疫苗创新
针对新型病毒的疫苗研发是关键,需 要不断创新技术,提高疫苗的安全性 和有效性。
治疗方法优化
针对病毒的特异性,开发更为精准、 高效的治疗方法,以降低病死率,提 高治愈率。
国际合作与公共卫生体系的完善
呼吸感染道病毒的案例分析
流感大流行案例
01
流感大流行概述
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高度传染性。流
感病毒分为A、B、C三种类型,其中A型病毒变异能力强,易引起大规
模流行。
02
流感大流行历史
历史上曾多次发生流感大流行,其中最著名的有1918年西班牙流感、
1957年亚洲流感、1968年香港流感等。这些流感大流行造成了大量的
国际合作
目 录
• 呼吸感染道病毒概述 • 呼吸感染道病毒的种类 • 呼吸感染道病毒的治疗与预防 • 呼吸感染道病毒的案例分析 • 呼吸感染道病毒的未来展望
CHAPTER 01
呼吸感染道病毒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呼吸感染道病毒是一类通过呼吸 道传播的病毒,主要引起呼吸道 感染症状。
疫苗接种计划
根据年龄、健康状况等因素制定个性 化的疫苗接种计划,确保接种效果。
个人防护措施
勤洗手
使用肥皂和水或酒精洗手 液勤洗手,减少病毒传播 风险。
戴口罩
在公共场合、人员密集场 所佩戴口罩,防止病毒通 过飞沫传播。
保持社交距离
尽量保持与他人的距离, 避免直接接触,降低感染 风险。
CHAPTER 04
监测与预防
加强病毒监测,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措施预防新病毒的传播,是未来防控工作的 重点。
疫苗研发与治疗方法的改进
疫苗创新
针对新型病毒的疫苗研发是关键,需 要不断创新技术,提高疫苗的安全性 和有效性。
治疗方法优化
针对病毒的特异性,开发更为精准、 高效的治疗方法,以降低病死率,提 高治愈率。
国际合作与公共卫生体系的完善
呼吸感染道病毒的案例分析
流感大流行案例
01
流感大流行概述
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高度传染性。流
感病毒分为A、B、C三种类型,其中A型病毒变异能力强,易引起大规
模流行。
02
流感大流行历史
历史上曾多次发生流感大流行,其中最著名的有1918年西班牙流感、
1957年亚洲流感、1968年香港流感等。这些流感大流行造成了大量的
国际合作
人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诊断 (2023)PPT课件

提高诊断意识和能力
临床医生应加强对人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认识和重视程 度,提高诊断意识和能力,确保患者得到及时准确的诊断 和治疗。
加强防控措施和健康教育
加强医院内感染防控措施,减少医源性传播风险;同时开 展患者和家属的健康教育,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要点一
中和试验
通过检测血清中能够中和病毒的中和抗体水平,判断感染 及免疫状况。
要点二
伪病毒中和试验
利用伪病毒系统进行中和抗体检测,提高检测的安全性和 准确性。
免疫球蛋白M (IgM) 和G (IgG) 检测
IgM检测
感染后早期出现的抗体,可用于早期诊 断。
VS
IgG检测
感染后较长时间出现的抗体,可用于病程 监测和预后评估。
06 实验室安全与防护措施
实验室生物安全等级要求
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
01
适用于人呼吸道合胞病毒的诊断和研究,确保实验室
内负压环境,有效隔离病原体。
实验室分区
02 明确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各区间应有明显的
标识,并设置独立的通风系统。
实验室门禁管理
03
严格控制人员出入,实行门禁卡和实验室负责人审批
抗病毒药物缺乏
目前尚无特效的抗病毒药物用于治疗人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导致患者治疗选择有限,病情易恶化。
疫苗研发进展缓慢
尽管已有多种候选疫苗处于临床试验阶段,但尚未有疫苗获批用于预防人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防控形 势严峻。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诊断技术创新
随着基因测序、生物信息学 等技术的不断发展,有望实 现更快速、更灵敏、更特异 的诊断方法,提高人呼吸道 合胞病毒感染的诊断水平。
临床医生应加强对人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认识和重视程 度,提高诊断意识和能力,确保患者得到及时准确的诊断 和治疗。
加强防控措施和健康教育
加强医院内感染防控措施,减少医源性传播风险;同时开 展患者和家属的健康教育,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要点一
中和试验
通过检测血清中能够中和病毒的中和抗体水平,判断感染 及免疫状况。
要点二
伪病毒中和试验
利用伪病毒系统进行中和抗体检测,提高检测的安全性和 准确性。
免疫球蛋白M (IgM) 和G (IgG) 检测
IgM检测
感染后早期出现的抗体,可用于早期诊 断。
VS
IgG检测
感染后较长时间出现的抗体,可用于病程 监测和预后评估。
06 实验室安全与防护措施
实验室生物安全等级要求
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
01
适用于人呼吸道合胞病毒的诊断和研究,确保实验室
内负压环境,有效隔离病原体。
实验室分区
02 明确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各区间应有明显的
标识,并设置独立的通风系统。
实验室门禁管理
03
严格控制人员出入,实行门禁卡和实验室负责人审批
抗病毒药物缺乏
目前尚无特效的抗病毒药物用于治疗人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导致患者治疗选择有限,病情易恶化。
疫苗研发进展缓慢
尽管已有多种候选疫苗处于临床试验阶段,但尚未有疫苗获批用于预防人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防控形 势严峻。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诊断技术创新
随着基因测序、生物信息学 等技术的不断发展,有望实 现更快速、更灵敏、更特异 的诊断方法,提高人呼吸道 合胞病毒感染的诊断水平。
呼吸道合胞病毒的症状及预防知识PPT课件

公众对呼吸道合胞病毒的认知度不高,预防 措施的实施力度不够。
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预测
新型疫苗研发
针对呼吸道合胞病毒变异特点,研发 新型疫苗,提高免疫保护效果。
抗病毒药物研究
深入研究呼吸道合胞病毒生命周期, 发现新的药物靶点,研发高效抗病毒 药物。
高危人群保护策略
针对高危人群,制定个性化的预防和 治疗策略,降低感染风险。
强疗效。
机械通气
03
对于严重呼吸衰竭患者,可考虑使用机械通气辅助呼吸。
康复期管理注意事项
1 2
定期随访
康复期患者应定期到医院进行随访,以便医生评 估病情恢复情况。
遵医嘱用药
康复期患者仍需遵医嘱按时服药,不可自行停药 或更改剂量。
3
生活调理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接触烟雾、粉尘等刺激 性物质;合理饮食,保证充足营养摄入;适当进 行体育锻炼,增强免疫力。
02
03
血常规
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计 数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 比例相对增高。
病原学检查
通过鼻咽拭子、咽拭子、 痰液等标本进行病毒分离 或PCR检测,可确诊呼吸 道合胞病毒感染。
血清学检查
检测患者血清中呼吸道合 胞病毒特异性IgM和IgG 抗体,有助于诊断和判断 感染状态。
影像学检查结果解读
X线胸片
公共卫生环境优化举措
室内通风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开窗通风,有助于降低 病毒在密闭环境中的传播风险。
定期消毒
对公共场所和家居环境进行定期清洁和消毒,尤 其是经常接触的物体表面。
健康教育宣传
加强呼吸道合胞病毒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 公众对疾病的认知和预防意识。
05 治疗方法及康复期管理
药物治疗方案选择
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预测
新型疫苗研发
针对呼吸道合胞病毒变异特点,研发 新型疫苗,提高免疫保护效果。
抗病毒药物研究
深入研究呼吸道合胞病毒生命周期, 发现新的药物靶点,研发高效抗病毒 药物。
高危人群保护策略
针对高危人群,制定个性化的预防和 治疗策略,降低感染风险。
强疗效。
机械通气
03
对于严重呼吸衰竭患者,可考虑使用机械通气辅助呼吸。
康复期管理注意事项
1 2
定期随访
康复期患者应定期到医院进行随访,以便医生评 估病情恢复情况。
遵医嘱用药
康复期患者仍需遵医嘱按时服药,不可自行停药 或更改剂量。
3
生活调理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接触烟雾、粉尘等刺激 性物质;合理饮食,保证充足营养摄入;适当进 行体育锻炼,增强免疫力。
02
03
血常规
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计 数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 比例相对增高。
病原学检查
通过鼻咽拭子、咽拭子、 痰液等标本进行病毒分离 或PCR检测,可确诊呼吸 道合胞病毒感染。
血清学检查
检测患者血清中呼吸道合 胞病毒特异性IgM和IgG 抗体,有助于诊断和判断 感染状态。
影像学检查结果解读
X线胸片
公共卫生环境优化举措
室内通风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开窗通风,有助于降低 病毒在密闭环境中的传播风险。
定期消毒
对公共场所和家居环境进行定期清洁和消毒,尤 其是经常接触的物体表面。
健康教育宣传
加强呼吸道合胞病毒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 公众对疾病的认知和预防意识。
05 治疗方法及康复期管理
药物治疗方案选择
呼吸道合胞病毒的症状及预知识PPT课件

宣传内容
重点宣传呼吸道合胞病毒的危害、传播途径、预防措施等知识。
宣传方法
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多种渠道进行宣传,提高公众对呼吸道合胞病毒 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同时,可以开展健康讲座、制作宣传栏、发放宣传资料等形 式多样的宣传活动。
05 儿童、老人等特殊人群防 护策略
儿童防护措施要点
接种疫苗
及时接种呼吸道合胞病毒疫苗 ,降低感染风险。
当前存在问题和挑战
01
疫苗研发滞后
目前尚无针对呼吸道合胞病毒的 特效疫苗,疫苗研发进展缓慢。
03
高危人群易感染
婴幼儿、老年人及免疫力低下人 群更易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且
感染后病情较重。
02
抗病毒药物有限
虽然有一些抗病毒药物可用于治 疗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但效果
有限,且易产生耐药性。
04
传播途径多样
规律作息
保持充足的睡眠和规律的作息,提高 身体抵抗力。
家庭护理注意事项
定期消毒
分室居住
对家居环境进行定期消毒,杀死病毒,减 少感染风险。
将感染者与其他家庭成员分隔开来,避免 交叉感染。
关注症状
合理饮食
密切观察家庭成员的症状变化,及时采取 措施。
保持均衡的饮食,增强身体免疫力,抵抗 病毒感染。
06 总结与展望
加强通风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减少病毒 滋生和传播。
勤洗手
教导儿童养成勤洗手的习惯, 减少病毒接触机会。
避免接触
尽量避免儿童与生病的人接触 ,降低感染风险。
老人防护措施要点
增强体质
加强锻炼,提高身体免疫力,抵抗病 毒感染。
注意保暖
根据天气变化增减衣物,避免感冒等 疾病的发生。
重点宣传呼吸道合胞病毒的危害、传播途径、预防措施等知识。
宣传方法
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多种渠道进行宣传,提高公众对呼吸道合胞病毒 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同时,可以开展健康讲座、制作宣传栏、发放宣传资料等形 式多样的宣传活动。
05 儿童、老人等特殊人群防 护策略
儿童防护措施要点
接种疫苗
及时接种呼吸道合胞病毒疫苗 ,降低感染风险。
当前存在问题和挑战
01
疫苗研发滞后
目前尚无针对呼吸道合胞病毒的 特效疫苗,疫苗研发进展缓慢。
03
高危人群易感染
婴幼儿、老年人及免疫力低下人 群更易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且
感染后病情较重。
02
抗病毒药物有限
虽然有一些抗病毒药物可用于治 疗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但效果
有限,且易产生耐药性。
04
传播途径多样
规律作息
保持充足的睡眠和规律的作息,提高 身体抵抗力。
家庭护理注意事项
定期消毒
分室居住
对家居环境进行定期消毒,杀死病毒,减 少感染风险。
将感染者与其他家庭成员分隔开来,避免 交叉感染。
关注症状
合理饮食
密切观察家庭成员的症状变化,及时采取 措施。
保持均衡的饮食,增强身体免疫力,抵抗 病毒感染。
06 总结与展望
加强通风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减少病毒 滋生和传播。
勤洗手
教导儿童养成勤洗手的习惯, 减少病毒接触机会。
避免接触
尽量避免儿童与生病的人接触 ,降低感染风险。
老人防护措施要点
增强体质
加强锻炼,提高身体免疫力,抵抗病 毒感染。
注意保暖
根据天气变化增减衣物,避免感冒等 疾病的发生。
呼吸道病毒ppt参考课件

• 分型鉴定
核酸杂交、PCR、序列分析
17
流感的防治
• 药物治疗
盐酸金刚烷氨、干扰滴鼻素、板兰根、大青叶
• 接种疫苗
流感病毒灭活疫苗 病毒表面抗原疫苗 减毒活疫苗
18
• 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neza virus) • 1、属于甲型流感病毒; • 2、宿主广泛:鸡、鸭、鹅、水鸟(海
鸥)、各种迁徙的候鸟; • 3、大多致病性较低,对于禽类致病的主
SARS)的病原体。 自从2002年11月至2003年8月在全球32个国
家发生8456人感染,919人死亡后,引起世界 各国关注。 2003 年 3 月 12 日 WHO 向 全 球 发 出 警 告 , 2003年4月8日,我国定为法定传染病。2003 年4月16日,WHO宣布,SARS的病原体为一 种新的冠状病毒。
要是H5和H7两个亚型; • 4、传染源主要是病禽;
19
冠状病毒(P277)
一、发现与命名
很早就从鸡哮喘病的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小鼠肝炎病毒、人类普通感冒病毒大小、形态、 核酸型、耐乙醚特性研究中发现,病毒包膜有 突起,似“日冕”(Solar corona)或似 “王冠”(crown)状而得名,1975年正式 命名为冠状病毒科。
呼吸道病毒(P217)
(virus associated respiratory infections)
呼吸道病毒是指一大类能侵犯呼吸道 引起呼吸道局部病变或仅以呼吸道为入侵 门户,主要引起呼吸道外组织器官病变的 病毒。拒统计,90%以上的急性呼吸道感 染由该类病毒引起。
1
二、种类
正粘病毒科——流行性感冒病毒
20
二、生物学性状
(一)形态结构 形 态:多形性 直径为60-220nm 结 构:核酸为单股正链RNA 衣壳呈螺旋对称 有包膜,突起如“王冠”
核酸杂交、PCR、序列分析
17
流感的防治
• 药物治疗
盐酸金刚烷氨、干扰滴鼻素、板兰根、大青叶
• 接种疫苗
流感病毒灭活疫苗 病毒表面抗原疫苗 减毒活疫苗
18
• 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neza virus) • 1、属于甲型流感病毒; • 2、宿主广泛:鸡、鸭、鹅、水鸟(海
鸥)、各种迁徙的候鸟; • 3、大多致病性较低,对于禽类致病的主
SARS)的病原体。 自从2002年11月至2003年8月在全球32个国
家发生8456人感染,919人死亡后,引起世界 各国关注。 2003 年 3 月 12 日 WHO 向 全 球 发 出 警 告 , 2003年4月8日,我国定为法定传染病。2003 年4月16日,WHO宣布,SARS的病原体为一 种新的冠状病毒。
要是H5和H7两个亚型; • 4、传染源主要是病禽;
19
冠状病毒(P277)
一、发现与命名
很早就从鸡哮喘病的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小鼠肝炎病毒、人类普通感冒病毒大小、形态、 核酸型、耐乙醚特性研究中发现,病毒包膜有 突起,似“日冕”(Solar corona)或似 “王冠”(crown)状而得名,1975年正式 命名为冠状病毒科。
呼吸道病毒(P217)
(virus associated respiratory infections)
呼吸道病毒是指一大类能侵犯呼吸道 引起呼吸道局部病变或仅以呼吸道为入侵 门户,主要引起呼吸道外组织器官病变的 病毒。拒统计,90%以上的急性呼吸道感 染由该类病毒引起。
1
二、种类
正粘病毒科——流行性感冒病毒
20
二、生物学性状
(一)形态结构 形 态:多形性 直径为60-220nm 结 构:核酸为单股正链RNA 衣壳呈螺旋对称 有包膜,突起如“王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常用肥皂洗手。 嘴巴,鼻子或者眼睛。 避免和病人近距离接触。 用消毒剂消毒家里。
.
66
产品:快速检测
快速检测测定的抗原来源: 人的鼻分泌物(鼻涕)样本 方法: 免疫层析法 规格: 40人份/盒
易操作。5-10分钟出结果。
适用于大规模筛查。
99%
免疫荧光法测定)
>99%
呼吸道合胞病毒检测与其它快速检测卡相比,灵敏度符合率为95%;
.
1111
主要事项:
应在打开检测条包装后的两个小时内完成检测。 本检测条只能使用鼻拭子、鼻洗液和鼻吸液样本。采用来自身体其
他部位的拭子样本或其它样本(如唾液、痰、尿液)的可行性尚未 确定。本产品的效果取决于样本的质量,应正确采集鼻液样本。 如果样本量不够或待测抗原浓度低于本产品的灵敏度时可能会出现 阴性结果。 如果样本液过粘导致无法流动时,应加入一滴样本稀释液直到样本 可以流经反应区。 结果线区域内的红色带或蓝色带的深浅取决于样本中抗原的浓度。 但是这种定性检测不能得出抗原的定量值或其增加速率。
.
1212
操作的步骤
实验前的准备 检测前先将检测条、质控品(拭子)和样本恢复到室温(15-30℃)。在准备好检 测前请勿拆开包装。拆开包装前仅将所需数量的检测条恢复至室温。 实验步骤 使用鼻拭子样本: 在试管中加入15滴试剂B并立即插入拭子。 用力将拭子在试管内壁上反复旋转挤压至少10次以混合溶液。样本充分溶解后可 获最佳结果。将拭子提出液面并在试管壁上挤压,以便提取更多液体,使用后丢 弃拭子。 取下单人份检测条包装,抓住未密封的一端,撕开铝箔包装。 a.不要将检测条从凹槽中取出,尽快检测。平放检测条于水平台面上,每个样 本和质控品使用独立的吸管和检测条。在检测条末端的白色区域滴加5滴或150μL 样本。10分钟内读取结果。 b.竖立检测条,将白色末端浸入样本中,注意不要超过箭头指示的浸没线。10分 钟内读取结果。 使用鼻洗液或鼻吸样本: 在试管中加入6滴鼻洗液或鼻吸液样本和3滴试剂B。 用移液器混合溶液10次以上。样本充分溶解后可获最佳结果。 取下单人份检测条包装,抓住未密封的一端,撕开铝箔包装。 a.不要将检测条从凹槽中取出,尽快检测。平放检测条于水平台面上,每个样本 和质控品使用独立的吸管和检测条。在检测条末端的白色区域滴加5滴或150μL样 本。10分钟内读取结果。 b.竖立检测条,将白色末端浸入样本中,注意不要超过箭头指示的浸没线。10分 钟内读取结果。
.
1313
实验结果的处理
阴性:只在质控区显示一条绿色线(质控线)。
呼吸道合胞病毒阳性:质控区显示一条绿色质控线,同时结果区显示一 条红色线(呼吸道合胞病毒结果线)。
腺病毒阳性:质控区显示一条绿色质控线,同时结
该病经空气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多见于新生儿和6 个月以内的婴儿。 婴幼儿症状较重,可有高热、鼻炎、咽炎及喉炎,以后表现为细支气管炎及肺炎。少
数病儿可并发中耳炎、胸膜炎及心肌炎等。成人和年长儿童感染后,主要表现为上呼 吸道感染。
呼吸道腺病毒:
腺病毒一般通过呼吸道传染,在集体儿童机构中往往同时发生腺病毒上呼吸道感染及 肺炎。幼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约5%由腺病毒引起,成人感染很少发生于呼吸道。腺病 毒除引起上呼吸道感染外,还可引致小儿肺炎,多见于6个月至2岁的婴幼儿腺病毒肺 炎最为危重 尤以北方各省多见,病情严重者也较南方为多。
.
44
临床征兆和症状
包括:
咳嗽 发烧 头痛流鼻水 呼吸费力
重症下呼吸道疾病有可能在任何年龄阶段发生, 特别是老年人或那些心血管、肺部和免疫系统 病变人群中
.
55
蔓延
当前的病株是在人与人之间传播的病毒。 通过接触已感染人群的呼吸道分泌液或已受呼吸道分泌液
污染的表面或物体而扩散。
建议
与其他方法(ELISA)相比检测轮状 病毒/腺病毒:
➢ 灵敏度和特异性都非常出色
检测这种病毒的高度特异性是由于采 用了优异的小鼠单克隆抗体。
.
77
CerTest 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抗原联检试剂盒操作步骤
样本要求: 1、鼻拭子样本:
采用无菌拭子从鼻孔收集样本。将拭子伸入鼻孔约3cm处,沿着鼻腔内壁 转动,收集到样本后尽快处理拭子。 样本采集后须尽快处理,2-4℃下可保存8小时。建议不要做冰冻保存。 2、鼻洗液或鼻吸液样本: a、成人:将灌注器插入鼻孔,将2.5mL无菌生理盐水注入鼻孔,盐水将从另一 侧鼻孔流出。左右倾斜并上移动灌注器使盐水全部流回鼻腔。将冲洗液收集 在一洁净样本容器内,迅速倾斜头部使带有粘液的盐水从鼻孔流出到样本容 器内。重复收集另一侧鼻腔内的粘液到同一个容器内。 b、儿童:使用洗耳球逐渐将盐水灌注到一侧鼻腔内,吸出粘液-生理盐水混合 液体并转入干净容器内。重复收集另一侧鼻腔内的粘液到同一容器内。
1010
临床数据
灵敏度和特异性结果
CerTest 呼吸道合胞病毒-腺 病毒抗原二合一快速检测卡
CorisBio Concept腺病毒检 测的腺病毒检测卡
灵敏度 % 99%
95%
特异性 %
>99%
>99%
CerTest 呼吸道合胞病毒-腺 病毒抗原二合一快速检测卡
灵敏度 %
99%
特异性 %
>99%
PathoDx® 腺 病 毒 (Remel ,
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抗原二合一 快速检测
.
11
CerTest Biotec
呼吸道合胞病毒
呼吸道腺病毒
.
22
内容
临床意义 临床征兆和症状 蔓延 产品介绍 操作 结果判读 注意事项
.
33
临床意义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
RSV感染可引起机型呼吸道疾病,因RSV能使病变细胞融合成多核巨细胞,故得名。 呼吸道合胞病毒是一种RNA 病毒,属副粘液病毒科。
.
88
CerTest 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抗原联检试剂盒操作步骤
操作过程A: 采用鼻拭子样本
操作过程 B: 采用鼻冲洗液、分泌物样本
.
99
CerTest 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抗原联检试剂盒操作步骤
结果判读
C
C
C
T
T
T
阴性 呼吸道合胞病毒 (+) 腺病毒(+) 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
.
.
66
产品:快速检测
快速检测测定的抗原来源: 人的鼻分泌物(鼻涕)样本 方法: 免疫层析法 规格: 40人份/盒
易操作。5-10分钟出结果。
适用于大规模筛查。
99%
免疫荧光法测定)
>99%
呼吸道合胞病毒检测与其它快速检测卡相比,灵敏度符合率为95%;
.
1111
主要事项:
应在打开检测条包装后的两个小时内完成检测。 本检测条只能使用鼻拭子、鼻洗液和鼻吸液样本。采用来自身体其
他部位的拭子样本或其它样本(如唾液、痰、尿液)的可行性尚未 确定。本产品的效果取决于样本的质量,应正确采集鼻液样本。 如果样本量不够或待测抗原浓度低于本产品的灵敏度时可能会出现 阴性结果。 如果样本液过粘导致无法流动时,应加入一滴样本稀释液直到样本 可以流经反应区。 结果线区域内的红色带或蓝色带的深浅取决于样本中抗原的浓度。 但是这种定性检测不能得出抗原的定量值或其增加速率。
.
1212
操作的步骤
实验前的准备 检测前先将检测条、质控品(拭子)和样本恢复到室温(15-30℃)。在准备好检 测前请勿拆开包装。拆开包装前仅将所需数量的检测条恢复至室温。 实验步骤 使用鼻拭子样本: 在试管中加入15滴试剂B并立即插入拭子。 用力将拭子在试管内壁上反复旋转挤压至少10次以混合溶液。样本充分溶解后可 获最佳结果。将拭子提出液面并在试管壁上挤压,以便提取更多液体,使用后丢 弃拭子。 取下单人份检测条包装,抓住未密封的一端,撕开铝箔包装。 a.不要将检测条从凹槽中取出,尽快检测。平放检测条于水平台面上,每个样 本和质控品使用独立的吸管和检测条。在检测条末端的白色区域滴加5滴或150μL 样本。10分钟内读取结果。 b.竖立检测条,将白色末端浸入样本中,注意不要超过箭头指示的浸没线。10分 钟内读取结果。 使用鼻洗液或鼻吸样本: 在试管中加入6滴鼻洗液或鼻吸液样本和3滴试剂B。 用移液器混合溶液10次以上。样本充分溶解后可获最佳结果。 取下单人份检测条包装,抓住未密封的一端,撕开铝箔包装。 a.不要将检测条从凹槽中取出,尽快检测。平放检测条于水平台面上,每个样本 和质控品使用独立的吸管和检测条。在检测条末端的白色区域滴加5滴或150μL样 本。10分钟内读取结果。 b.竖立检测条,将白色末端浸入样本中,注意不要超过箭头指示的浸没线。10分 钟内读取结果。
.
1313
实验结果的处理
阴性:只在质控区显示一条绿色线(质控线)。
呼吸道合胞病毒阳性:质控区显示一条绿色质控线,同时结果区显示一 条红色线(呼吸道合胞病毒结果线)。
腺病毒阳性:质控区显示一条绿色质控线,同时结
该病经空气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多见于新生儿和6 个月以内的婴儿。 婴幼儿症状较重,可有高热、鼻炎、咽炎及喉炎,以后表现为细支气管炎及肺炎。少
数病儿可并发中耳炎、胸膜炎及心肌炎等。成人和年长儿童感染后,主要表现为上呼 吸道感染。
呼吸道腺病毒:
腺病毒一般通过呼吸道传染,在集体儿童机构中往往同时发生腺病毒上呼吸道感染及 肺炎。幼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约5%由腺病毒引起,成人感染很少发生于呼吸道。腺病 毒除引起上呼吸道感染外,还可引致小儿肺炎,多见于6个月至2岁的婴幼儿腺病毒肺 炎最为危重 尤以北方各省多见,病情严重者也较南方为多。
.
44
临床征兆和症状
包括:
咳嗽 发烧 头痛流鼻水 呼吸费力
重症下呼吸道疾病有可能在任何年龄阶段发生, 特别是老年人或那些心血管、肺部和免疫系统 病变人群中
.
55
蔓延
当前的病株是在人与人之间传播的病毒。 通过接触已感染人群的呼吸道分泌液或已受呼吸道分泌液
污染的表面或物体而扩散。
建议
与其他方法(ELISA)相比检测轮状 病毒/腺病毒:
➢ 灵敏度和特异性都非常出色
检测这种病毒的高度特异性是由于采 用了优异的小鼠单克隆抗体。
.
77
CerTest 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抗原联检试剂盒操作步骤
样本要求: 1、鼻拭子样本:
采用无菌拭子从鼻孔收集样本。将拭子伸入鼻孔约3cm处,沿着鼻腔内壁 转动,收集到样本后尽快处理拭子。 样本采集后须尽快处理,2-4℃下可保存8小时。建议不要做冰冻保存。 2、鼻洗液或鼻吸液样本: a、成人:将灌注器插入鼻孔,将2.5mL无菌生理盐水注入鼻孔,盐水将从另一 侧鼻孔流出。左右倾斜并上移动灌注器使盐水全部流回鼻腔。将冲洗液收集 在一洁净样本容器内,迅速倾斜头部使带有粘液的盐水从鼻孔流出到样本容 器内。重复收集另一侧鼻腔内的粘液到同一个容器内。 b、儿童:使用洗耳球逐渐将盐水灌注到一侧鼻腔内,吸出粘液-生理盐水混合 液体并转入干净容器内。重复收集另一侧鼻腔内的粘液到同一容器内。
1010
临床数据
灵敏度和特异性结果
CerTest 呼吸道合胞病毒-腺 病毒抗原二合一快速检测卡
CorisBio Concept腺病毒检 测的腺病毒检测卡
灵敏度 % 99%
95%
特异性 %
>99%
>99%
CerTest 呼吸道合胞病毒-腺 病毒抗原二合一快速检测卡
灵敏度 %
99%
特异性 %
>99%
PathoDx® 腺 病 毒 (Remel ,
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抗原二合一 快速检测
.
11
CerTest Biotec
呼吸道合胞病毒
呼吸道腺病毒
.
22
内容
临床意义 临床征兆和症状 蔓延 产品介绍 操作 结果判读 注意事项
.
33
临床意义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
RSV感染可引起机型呼吸道疾病,因RSV能使病变细胞融合成多核巨细胞,故得名。 呼吸道合胞病毒是一种RNA 病毒,属副粘液病毒科。
.
88
CerTest 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抗原联检试剂盒操作步骤
操作过程A: 采用鼻拭子样本
操作过程 B: 采用鼻冲洗液、分泌物样本
.
99
CerTest 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抗原联检试剂盒操作步骤
结果判读
C
C
C
T
T
T
阴性 呼吸道合胞病毒 (+) 腺病毒(+) 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