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2课《俄国的改革》市优质课一等奖课件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2课《俄国的改革》精品课件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2课《俄国的改革》精品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ab21ba7b90d6c85ed3ac63f.png)
一
世
彼得亲身去西欧调查
改 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给了他深刻的印象,同时他也认识到不学习西方的
制度不能使俄国富强。1700年,彼得为夺取俄国在波罗的海的出海口向
革 瑞典发动进攻,开始了长达21年的北方战争。战争初期的失败使俄国的
落后再次暴露。为取得战争的胜利,彼得开始了一系列改革。
一、彼得一世的改革
内容 ①政治上: 改组行政机构,建立了中央集权的行政体 制,进一步加强了沙皇的专制权力。
由东正教会垄断,普通民众知识贫乏。即使在首都莫斯科,一百个人中间
识字的也不超过三个。
——《大国崛起》
西欧国家: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当时的俄国:盛行农奴制,封闭落后,工商业发展极其落后 (背景)
一、彼得一世的改革
改革者 沙皇彼得一世
后世尊为彼得大帝。俄罗斯
罗曼诺夫王朝第四代沙皇,著名
统帅,1682年即位。他敢想敢为,
——当时俄国官方的一份调查报告
农奴制是俄国基本制度,到19世纪初俄国农 奴超过2000万人,占全国人口90%以上
材料三:19世纪上半期俄国报纸上, 有出售家奴与阉马的广告,有饲养猪犬 和吹笛唱歌等专长的农奴竟与马匹同列。
二、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
背景 ②农奴制严重阻碍俄国资本主义发展 根本原因
一个工厂主(资本家)的烦恼
展
二、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
材料:19世纪中期俄国与西方经济比较
国 人均收 铁产量 铁路长
别 入(卢 (万吨) 度(千
布)
米)
制度
俄 71 国
26 1606 封建农奴 制
英 323 385 14603 君主立宪
国
制
法 150 108 9160 民主共和
新部编人教版初三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俄国的改革》精品课件
![新部编人教版初三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俄国的改革》精品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bac82e3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e6.png)
• 俄罗斯人的祖先是东斯拉夫人的一支,9世纪晚期建立基辅罗斯。 13世纪上半叶,基辅罗斯被蒙古人征服。在反抗蒙古统治的过程 中,莫斯科公国逐渐崛起,到15世纪晚期终于统一了俄国。(莫斯 科公国13世纪成为蒙古金帐汗国统治下的一个封建小邦,1480年 俄罗斯摆脱了蒙古人的控制而独立。莫斯科公国逐渐成为俄罗斯 统一国家的核心。)
• (3)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 农奴;
• (4)推行文化教育,派遣留学生,创办科学院,开办 学校,创办报纸;
• (5)提倡人们学习西方的礼节服饰与生活方式。
• 6、意义:(1)通过改革,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 增强。俄国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为对外扩张准备了 条件。1700——1721年,俄国打败瑞典,夺取了波罗的 海的出海口,并在这个过程中,营建了新首都——圣彼 得堡。彼得一世以强兵和学习西方科技为目标,开启了 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7世纪时,俄国是一个封建农奴制国家。同资本主义蓬勃 发展的西欧相比,俄国经济、文化都十分落后。到17世纪 末,全国仅有30个规模不大的手工工场。贵族中多数人没 有念过书,识字的人很少。
雄心勃勃的沙皇彼得一世(PeterI,1672—1725;1682— 1725在位)渴望改变俄国长期落后的状况。1697年,他组 建了一个由约250人组成的庞大使团到西欧,对西欧国家的 经济、政治、军事、科技和文化进行了全面考察,这对后来 他推行大规模的改革产生了重要影响。
由于在农业和工矿中大量使用农奴劳动,农奴身体状况极差,导致
劳动效率极低,严重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在封建农奴制度下,
农奴的生活极其贫困,而且无人身自由;当时,俄国全国人口中农奴
占很大比重,参加工业生产的劳动者近40%是农奴。农奴世代被束缚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俄国的改革》优秀教案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俄国的改革》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a58be052f60ddccda38a035.png)
第2课俄国的改革◇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性质和历史意义,了解16—19世纪俄国在欧洲、亚洲扩张的概况。
【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运用对比方法观察历史事件的能力,对复杂的史事进行简化、概括的能力,用辩证的方法全面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俄国的改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俄国两次改革的性质,认识两次改革在本国历史上产生的重大影响,从而理解改革对社会进步起到的巨大推动作用;认清俄国的改革的局限性,即由于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8世纪初彼得一世改革,186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及其历史意义。
【教学难点】感知这两次改革使俄国社会发生的巨大变化;186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成为本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探究186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的进步性和局限性,学会全面、正确地评价历史事件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教师提问:以上图片中的历史人物是谁?学生回答:彼得一世(彼得大帝),沙皇亚历山大二世。
教师引导:照片上的两位沙皇为俄国的强盛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彼得一世改革为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奠定了基础。
他们试图通过改革使俄国成为欧洲强国。
接下来我们将一起学习第2课《俄国的改革》。
二、新课讲授(一)彼得一世改革1.教师提问: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6页,然后谈谈彼得一世改革的背景。
学生回答:16世纪初,莫斯科公国统一了俄国,进入沙皇专制时代;17世纪,俄国沙皇专制在政治、经济及教育方面都远远落后于西方一些国家。
2.教师提问:请同学们找出彼得一世改革的目的、性质及内容。
学生回答:(1)目的:为了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
(2)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
(3)内容:①政治上,改组行政机构,建立了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进一步加强了沙皇的专制权力;②经济上,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③军事上,创建了一支纪律严明的新式常备军,要求贵族必须到军队或行政机构为国家服务,按功劳和才能提拔人才;④教育上,推行文化教育,派遣留学生,创办科学院,开办学校,创办报纸;⑤社会生活上,提倡人们学习西方的礼节与生活方式。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2课《俄国的改革》精品课件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2课《俄国的改革》精品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a21c219cc22bcd127ff0c64.png)
2.材料二反映了俄国改革是在怎样的前提下进行的? 改革的目的是什么? 维护地主阶级利益,巩固统治。
一.废除农奴制改革(1861年农奴制改革)
1.根本原因:封建农奴制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目的: 摆脱统治危机,巩固统治。
3.前提: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
4.改革者:亚历山大二世
俄国VS土耳其、英法
克里米亚战争中惨败,充分暴露了农奴制俄国的 腐朽性(对外)
俄国为什么会战败?
俄国的帆船
英国的铁甲舰
落后的封建农奴制不能对抗先进的资本主义
农奴制危机表现改革的背景(原因)
经济上——农奴制严重阻碍俄国资 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政治上——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 农奴暴动频繁。
对外——克里米亚战争中惨败, 充分暴露了农奴制的腐朽性。
必要性
1、17世纪末,俄国仍然是一个封闭落后的 封建农奴制国家。 2、俄国急于控制波罗的海和黑海,打开通
向欧洲的海路。
可能性
• 1689年,彼得一世正式掌权; • 彼得一世出访西欧,进一步了解了国际形势。
初见波罗的海的彼得(油画)
1697—1698年,彼得 一世微服出访,随俄国 “大使团”访问了西欧的 荷兰、英国等国家。在荷 兰,彼得一世化名米哈伊 洛夫在造船场认真学习造 船技术。图为圣彼得堡的 彼得一世学习造船雕像。
农民“解放”的实质:实际上是对农奴的一次 更大的掠夺。
材料一:据统计,1860-1890年,俄国的生铁 产量增加了2倍,钢产量和棉纺织业都增加了3 倍,而煤炭产量增加超过了19倍,石油产量增加 了200多倍。在此期间,俄国整个工业产量增加 了6倍,铁路线增长了35倍多。
——《俄国社会经济史》 材料二:农奴得到的份地,按当时的市价, 总值约6.5亿卢布,而后来他们实际付出的却 不少于20亿卢布。正像列宁说的:“农民获得 ‘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的一干二净了。”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俄国的改革》优质教案(送知识点总结)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俄国的改革》优质教案(送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07ff76fe5f0e7cd1852536d2.png)
第2课俄国的改革教材分析:《历史课程标准》要求:简述彼得一世改革和废除农奴制的主要史实,理解俄国进行两次改革的必要性和产生的影响。
本课位于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抗争和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属于十九世纪下半叶资本主义制度扩展的一部分,主要包括彼得一世改革和废除农奴制。
了解彼得一世改革带有资产阶级性质,是俄国近代化的开端;了解废除农奴制的必然性和其遗留的消极影响。
教学目标:1.通过自主阅读,说出俄国建立,彼得一世改革和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背景、目的、主要内容和影响;2.通过合作探究,列举彼得一世改革和农奴制改革对俄国社会的积极影响和局限性;3.通过师生探讨,说出俄国1861年改革是沙皇为巩固统治而进行的自上而下的改革,它既有积极意义也有局限。
顺应历史潮流,适时做出变革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改革开放是各国富强的必经之路。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彼得一世改革主要内容。
2.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和影响。
【教学难点】1.彼得一世改革主要内容。
2.农奴制改革的影响。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 同学们在学习本课的知识以前,让我们一起来猜个谜语吧!谜面是:“战胜对方你就可以得到他的房子。
”同学们可以讨论一下,答案就在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课里哟!学生:圣彼得堡。
展示图片《普京总统》与《彼得一世》教师:圣彼得堡是俄罗斯的著名城市,在这座历史名城诞生300周年庆祝活动上,普京总统饱含深情地说:“此生我最佩服的人就是彼得大帝。
”在克里姆林宫,普京办公室唯一的画像是彼得大帝,为什么普京总统如此崇拜彼得大帝呢?他是谁?他有哪些突出的成就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一单元第2课《俄国的改革》,揭晓答案吧。
(设计意图)教师先以谜语形式引出圣彼得堡,然后再由圣彼得堡引出彼得大帝,通过俄罗斯总统普京最敬佩的人的形式,将课程内容故事生活化,激发学生兴趣,从而顺利过渡到本课。
教师也可以使用体系化资源中“俄国的改革”情境视频导入,让学生了解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概况后再讲解新课。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历史《第一单元 第2课俄国的改革》优质课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历史《第一单元 第2课俄国的改革》优质课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eccde92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26.png)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历史《第一单元第2课俄国的改革》优质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为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历史《第一单元第2课俄国的改革》,主要介绍了19世纪中期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必要性和意义,认识改革对俄国社会、经济和政治发展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俄国农奴制改革这一课题可能还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了解改革的背景、过程和影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过程和影响,认识改革对俄国社会、经济和政治发展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改革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历史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及其必然性。
2.改革的过程及特点。
3.改革对俄国社会、经济和政治发展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课前预习,课上分享学习心得。
2.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共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案例分析:通过典型实例,让学生深入理解改革的影响。
4.比较分析:引导学生比较俄国改革与其他国家改革的异同。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教案、课件等教学资源。
2.相关历史资料、图片、视频等。
3.网络资源:查找有关俄国农奴制改革的相关资料。
4.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19世纪中期俄国的社会景象,引导学生关注农民的生活状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简要介绍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如农民起义、战争损失等,让学生了解改革的必然性。
3.操练(15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析改革的过程及特点,如解放农奴、土地分配等,共同解决问题。
4.巩固(10分钟)案例分析:通过分析改革对俄国社会、经济和政治发展的影响,让学生深入理解改革的意义。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精品教案第2课 俄国的改革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精品教案第2课 俄国的改革](https://img.taocdn.com/s3/m/a78ad972770bf78a64295432.png)
第2课俄国的改革1 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掌握彼得一世改革的时间、目的、主要内容及历史意义和俄国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性质、历史意义;通过对彼得一世改革和农奴制改革的比较分析,使学生初步认识生产力发展与生产关系变革之间的辩证关系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教材图文材料的阅读、理解和分析,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利用材料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帮助学生构建历史素养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改革是强国之路,只有改革创新、与时俱进才能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教学重点:彼得一世改革的内容和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教学难点:彼得一世改革和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影响2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三百年前,三十一岁的彼得大帝在波罗的海之滨建起一个全新的城市,命名为圣彼得堡。
从此,俄国获得了一个连接西方的出海口,也打开了一扇通往当时先进文明的窗户。
之后,圣彼得堡作为沙皇俄国的首都历时二百余年。
因其在苏联卫国战争期间的卓然战绩,还被授予了“英雄城”的称号。
至今,圣彼得堡仍被视作俄罗斯的“北方之都”。
俄罗斯总统普京在涅瓦河畔发表了圣彼得堡300周年庆典讲话。
在会上,普京总统饱含深情地说:“此生我最佩服的人就是彼得大帝。
”彼得大帝是怎样的一个人?为什么彼得大帝能成为普京总统“此生最佩服的人”?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彼得一世改革的举措1.彼得一世改革的背景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使学生对俄国历史演变有一个清晰的认知。
提示:2.彼得一世改革的目的提示: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
3.彼得一世改革的举措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分类归纳改革举措,并认识其作用。
2提示:类别措施作用(由学生归纳)军事上创建了一支纪律严明的新式常备军有利于建立新式军队,增强军事实力政治上改组行政机构,建立了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进一步加强了沙皇的专制权力。
要求贵族必须到军队或行政机构为国家服务,按功劳和才能提拔人才加强了中央集权,提高了政府效率,巩固了沙皇统治经济上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促进了经济发展,扩大了农奴制的基础文教上推行文化教育,派遣留学生,创办科学院,开办学校,创办报纸促进了文化教育发展,提高了科教素质社会习俗提倡人们学习西方的礼节与生活方式改变落后习俗和文明开化说一说:P7“人物扫描”体现了彼得一世怎样的精神品质?提示:敢想敢为,具有强烈的求知欲与冒险精神;勇于实践的践行精神;虚心好学的态度等。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俄国的改革》优质课件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俄国的改革》优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38f20165a8102d277a22f0b.png)
合作探究
一、彼得一世改革
5、改革内容(全盘西化,强制欧化)
政治 军事 经济
引进西欧的官僚系统,大力削弱贵族势力,加强沙皇专制权利 实行义务征兵制,建立海军和新式陆军 发展工商业,鼓励新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农奴;
科技教育 引进西欧先进科技;发展学校教育 社会生活 意义
提倡西欧的生活方式 开启俄国的现代化进程,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俄国的国力。客观上 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情境导入
17世纪以来,西欧国家发生了一系列革命或改革,促 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到19世纪中期,已有哪些国家建立 了资产阶级政权? 是通过什么方式建立的?
英国、美国、法国等
资产阶级革命
而俄国农奴制盛行,封闭落后。为了改变社会经 济发展大大落后于西欧国家的状况,俄国的彼得一世 和亚历山大二世进行了自上而下的改革。
阅读以下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彼得 一世改革评价。
3、普希金说“俄国在斧头的敲击声和大炮的隆隆声中作为一 艘新下水的军舰进入了欧洲强国的行列。” 俄国跻身欧洲强国行列
合作探究
一、彼得一世改革
6、改革的影响的评价
材料展示 彼得一世在力图使俄国欧化的同时,也继承了和强化了传 统的专制制度和农奴制度。他完全是以牺牲农民的利益为代 价来进行改革。俄国农民不仅在经济上为彼得一世的政策承 受了沉重的负担,而且在人身方面受到更残酷的奴役。从彼 得一世时期起,贵族地主可以任意判决村民从事强迫性劳动 ,甚至将村民赶走。 ——据《现代化通病》整理
合作探究
一、彼得一世改革
此时,几乎控制了全球贸易的荷兰已经辉 煌了近百年;通过海外贸易和掠夺积累了大量 资本主义 迅速发 财富;占有广阔市场的英国,正在孕育工业革 命;法国在路易十四的强权领导下,已发展为 展 17世纪中叶的欧陆首强。 而当时俄国的经济完全依赖于农业,全国 只有几十个手工工场,商业几乎全部把持在外 国人手中。教育由东正教会垄断,普通民众知 农奴制 识贫乏。即使在首都莫斯科,一百个人中间识 封闭落后 字的也不超过三个。 ——《大国崛起》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俄国的改革》优质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俄国的改革》优质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0109a4a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ca.png)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俄国的改革》优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俄国的改革》是九年级历史下册的第二课,主要介绍了19世纪中期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教材通过生动的插图、丰富的史料和详细的论述,展示了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必要性和必然性,以及改革给俄国社会带来的深刻变化。
本课内容为学生提供了了解俄国历史的重要窗口,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和历史思维。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历史事件有一定的了解。
但针对本课内容,学生可能对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意义和影响理解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过程和影响,认识改革对俄国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史料分析,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运用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到改革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培养学生的改革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2.难点:改革的意义和作用,以及改革过程中各种矛盾的交织。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讲解改革背景、过程和影响,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知识。
2.史料分析法:引导学生分析史料,深入理解改革的意义和作用。
3.小组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4.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使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改革的影响。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九年级历史下册。
2.参考资料:相关的历史文献、图片、视频等。
3.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俄国农奴制改革前的社会景象,引导学生了解改革背景。
2.呈现(10分钟)教师讲解改革的过程,引导学生关注改革中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3.操练(10分钟)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史料,分析改革的影响,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改革的意义和作用。
九年级历史俄国的改革1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九年级历史俄国的改革1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0e680d9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a4c2b5b.png)
割据中国领土
占黑海出海口
南
微信群 微信群
问罪!他要好好地问问水清:您还是爷の诸人吗?连自己爷の生辰礼都能够忘记咯!您那是对爷心存别满吗?有多大の别满,有多大の怨气,居然要拿爷の生辰来出气?爷别过 是对您有些好感而已,您就真把自己当成得宠の主子,别知天高地厚咯?爷真要是宠幸咯您,您还别得把那王府反咯天?可是目前正走在回到霞光苑の路上,听着十三小格那壹 语双关の话,他又立即变咯主意,别去怡然居质问水清咯。对于那各胆大妄为到敢将他の生辰礼忘记の诸人,确实是有必要接受极为严重而印象深刻の教训,但是怎样教训才干 到达严重而印象深刻の程度,需要他再好好地考虑壹番。第壹卷 第614章 偏锋假设他直接跑去怡然居当面锣、对面鼓地质问她,朝她发壹通脾气,她就能够听得进去他の教导 吗?六年来の事实充分地验证咯壹点,她和他以往の任何壹各诸人都别壹样。别の诸人费尽心机地讨好他,她却是对他の好感、在乎,根本就没当壹回事儿!是の,她和他以往 の任何壹各诸人确实别壹样,而且还有壹各别样の地方,那就是别の诸人为咯讨好她,能够别顾脸面,别顾尊严,她却是为咯脸面、为咯尊严,宁可违逆他!好,她别是脸皮子 最薄吗?她别是最要脸面吗?在怡然居关起门来教导她有啥啊用?当众给她难堪才干到达最佳の教导目の、最佳の教导效果!主意已定の他终于因为想出咯那各最佳方案而颇有 壹股出咯壹口恶气の感觉,所以心情快乐咯许多,脚步也变得轻松咯起来。回到霞光苑,众人见王爷送十三小格回来,于是赶快起身请安。他刚坐下,红莲就将热茶送咯上来。 他喝咯壹口,才别紧别慢地开口说道:“那些天,大家都很辛劳,爷也非常感谢大家。今日也别早咯,爷那里也没什么啥啊事情,您们就都别用立规矩咯,赶快回去早些歇息吧。 那各,淑清,您去把弘时小格の功课准备好,爷壹会儿要检验他背书怎么样咯。”“回爷,您今日生辰,还要为时儿操心,妾身真是心中有愧。”淑清壹听爷要查弘时の功课, 心中の壹块大石头立即落咯下来,心花怒放の同步,并没什么得意到忘形の程度,于是迅速地体现咯壹番“真挚”の歉意。居然又是李侧福晋!在经历咯那些年の风风雨雨,年 家两姐妹和福晋の堂妹,有の貌似天仙、有の娘家势大、有の温柔体贴、有の忠心耿耿,而且无壹例外都是豆蔻年华の大姑娘,成果统统都败下阵来,败给咯李侧福晋。三各臭 皮匠还抵各诸葛亮呢,怎么三各如花似玉の大姑娘竟抵别过壹各风韵犹存の李淑清?假设说那两各已经嫁走咯,断咯爷の念想,那剩余の最终壹各,也是最标致、最有才学、最 聪明の壹各,怎么居然也是抵别上李侧福晋の巨大魅力?觉得水清妹妹给爷生咯小格格,又被委以管理府务の重担,又能随行热河,就能麻雀变凤凰呢。看来,别管再有好些学 问,别管能把女红做得多好,就瞧她那性子,那壹辈子也是别想入咯爷の眼。众人对于如此没什么新意の成果,既觉得意料之外,又觉得情理之中,更觉得甚是无趣,于是纷纷 起身告退。对淑清の羡慕嫉妒,对水清の叹气惋惜,更是对自己落败の心有别甘,惜月无可奈何地望咯望他。咦?爷の目光那是在望向谁呢?他の目光当然没什么望向那各屋子 の女主人!当除咯排字琦以外の全部人都起身告退下去の时候,他の心却被水清壹各人带走咯。当那壹句“爷要检验时儿背书怎么样咯”の话说出口之后,他就像做咯错事の孩 子别敢看向家长似地垂下咯眼睛,可是他の心却是咚咚地狂跳别止,而眼睛の余光也禁别住地瞟向咯那各角落。第壹卷 第615章 无效身处角落里の那各人,也随众人壹并起身 告退,没什么任何惊讶,甚至是没什么任何表情。他原本是想用那各法子,让她当众难堪,谁想到,她没什么惊讶、没什么奇怪、没什么震惊,更别要说有任何难堪の表情咯。 她别但没什么难堪和尴尬,她甚至还向韵音呈现咯壹各微微の笑容!因为她起身の时候,别小心碰咯壹下韵音の手,心含愧疚の她赶快向耿姐姐送去咯壹各抱歉の笑容。可是在 他の眼中,那哪里她是送给韵音の歉意の笑容,那分明就是抛给他の无尽嘲讽,是冷笑,是讥笑!那各成果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俄国的改革》优秀教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俄国的改革》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39349dbf90f76c661371a6a.png)
《俄国的改革》教案一、课标内容知道彼得一世改革、亚历山大二世废除农奴制法令,理解改革促进了俄国历史的进步。
二、教学目标目标1:结合教材,识记彼得一世改革的目的、时间、内容;1861年改革的时间、人物、内容等基本史实。
目标2:阅读教材,归纳彼得一世、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背景,列举其改革的内容,并分析其影响。
(重点、难点)三、教学活动1.课堂导入师:俄国原是斯拉夫人建立的国家,出现于9世纪。
近代俄国是在莫斯科公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到19世纪中期,俄国为什么要废除农奴制,农奴制是如何废除的,对俄国的发展有什么重大影响?2.讲授新课(1)合作探究出示任务:任务一【自学识记】结合教材,识记彼得一世改革的目的、时间、内容;1861年改革的时间、人物、内容等基本史实师首先讲述俄国的发展历程出示任务:任务二【合作探究】1.(1)阅读教材,说出俄国彼得一世改革的目的、时间。
学生阅读教材回答。
目的:加强封建专制,摆脱落后状态,实现富国强兵时间: 18世纪初【合作探究】1.(2)列举彼得一世改革的内容,并分析概括其影响。
学生回答,教师出示答案。
设计意图:表格梳理历史问题,直观明了。
影响:积极:促进了俄国经济、文化的发展,增强了俄国的军事实力,使俄国一跃成为欧洲强国。
消极:沙皇专制制度和封建农奴制进一步强化。
【合作探究】2.(1)阅读教材,概括俄国1861年改革的背景。
学生小组合作探讨,教师总结。
内忧:●农奴制严重阻碍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农奴暴动频繁。
外患:克里米亚战争中惨败,充分暴露了农奴制的腐朽性。
【合作探究】2.(2)列举俄国1861年改革的内容,并分析概括其影响。
学生回答内容: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他们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
师指出从这两条内容中得出: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资金师出示:1861年俄国改革成效,从而让学生分析影响。
市级优质课一等奖统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俄国的改革》随堂备课课件
![市级优质课一等奖统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俄国的改革》随堂备课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b99f14b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9f.png)
材料一 此时,几乎控制了全球贸易的荷兰已经辉煌了近百年;通过 海外贸易和掠夺积累了大量财富,并占有广阔市场的英国,正在孕育工业 革命;法国在路易十四的强权领导下,已发展为17世纪中叶的欧陆首强。
材料二 当时,俄国经济发展水平十分低下。俄国盛行封建农奴制, 工商业发展极其缓慢。由于统治阶级上层的内讧和战乱频繁,社会生产力 遭到严重破坏。农民因饥荒、破产和贫困而四处逃亡,出现了大量土地荒 芜的现象。
彼得一世又被称为“彼得大帝”(1682—1725 年在位)。他敢想敢为,具有强烈的求知欲与冒险 精神。他曾亲自操纵船只出海探险,险些坠海溺死。 他假扮成水手,随使节团前往西欧各国考察,对西 方的科学技术深感兴趣,并虚心学习;他又聘请外 国专家、工匠和技师到俄国传授技术。
(三)措施
政治 军事
改组行政机构,建立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进一步加 强了沙皇的专制权力
出现反对农奴制和专制统治的新思潮。 材料三 19世纪初,在俄国反对拿破仑的战争中,一些青年军官到了 西欧国家,感受到了西欧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回国后,他们对俄 国还保留农奴制和沙皇专制非常不满,开始组织秘密团体,宣传民主思 想,准备依靠军队的力量推翻沙皇政府。1825年12月26日……他们发动了 武装起义,但起义很快被镇压下去。这些人被称为“十二月党人”。 材料四 农民骚动1859年为90次,1860年为126次,到1861年,则猛 增到1 176次。农奴制成为俄国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严重桎梏,废除农 奴制已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创建一支纪律严明的新式常备军,要求贵族必须到军 队或行政机构为国家服务,按功劳和才能提拔人才
经济 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
文化教育
推行文化教育,派遣留学生,创办科学院,开办学校, 创办报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奴的房屋
睡觉的农奴的孩子
以上材料说明农奴哪些情况?
农奴没有人身自由;所受的剥削和压迫十分严重。
封建 农奴制
资本主 义制度
资本主 义制度
思考
0017-0-157
这幅表格反映了什么问题?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根本原因:封建农奴制阻碍了俄国 资本主义的发展。
农奴们没有人身自由和购买力,这 直接导致了国内市场狭小,缺乏自由劳 动力,对资本主义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 阻碍。
②局限性:进一步强化了农奴制,后来成为俄国社会发 展的障碍。
(6)彼得一世的扩张及营建新都:
1700年-1721年,俄国打败瑞典,夺取了波罗的海的出海 口,并在这个过程中,营建了新首都——圣彼得堡。
圣彼得堡1703年5月彼 得一世在涅瓦河的一个小 岛上建立城堡,这就是圣 彼得堡的由来。1712年, 彼得堡成为俄国的首都。 1924年列宁逝世后,将市 名改为列宁格勒。1991年 苏联解体后,经市民投票,
俄国的改革
1.分析彼得一世改革和1861年改革的背景; 2.识记和掌握彼得一世改革和1861年改革的内容; 3.归纳彼得一世改革和1861年改革的影响。 4.体会改革是时代的要求,它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并带来深远影响:彼得一世的改革开启了俄国近代化 的进程,1861年改革推动了俄国走上资本主义的发展 道路。
罗曼诺夫王朝,彼得一世在位期间达到
1613年: 鼎盛,进入帝国时期 俄罗斯帝国:
1917年:十月大陆面积42% 占整个地球面积1/22 占地球陆地面积1/6
彼得一世改革
(1)背景:
俄国农奴制盛行,封闭落后, 工商业的发展极其缓慢。
(2)时间: 18世纪初 (3)彼得一世改革的目的:
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新思潮产生
十二月党人起义
赫尔岑
车尔尼雪夫斯基
主张:
反对沙皇专制 统治,主张废 除农奴制
恩格斯在谈到这次战争时写道:克里米亚战争 的特点就是一个采用原始生产形式的民族对几个 拥有现代生产形式的民族进行绝望的搏斗。
俄国的帆船
英国的铁甲舰
克里米亚战争中惨败,充分暴露了农奴制俄国 的腐朽性(对外)
⑤社会习俗 提倡西方的礼节服饰与生活方式。
合作探究一:彼得一世改革的影响 现代化海军、炮兵、骑兵与科学院
剪胡子
由于彼得一世进行 欧化改革,为适应欧 化改革的需要,利于 人们生活方式和生活 习惯的西化,彼得大 帝强制推行西方文明 生活方式,以适应其 把俄国建设成西方强 国的愿望。
在历史名城圣彼得堡诞生 300周年庆祝活动上,普京 总统饱含深情的说:“此 生我最佩服的人就是彼得 大帝。”
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实现富 国强兵,学习西方科学技术。
1672年6月9日—1725年 2月8日),史称彼得一 世后世尊称其为彼得大
帝俄罗斯帝国首位皇帝 (1721年11月2日— 1725年2月8日在位)。
1697—1698年,彼 得一世微服出访,随 俄国“大使团”访问 了西欧的荷兰、英国 等国家。在荷兰,彼 得一世化名米哈伊洛 夫在造船场认真学习 造船技术。图为圣彼 得堡的彼得一世学习 造船雕像。
1821—1830年 年均30次
1831—1840年 年均36次
1840—1851年 年均43.5次
思考
0017-0-157
这些数据和图片反映了什么问题呢?
15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反映了俄国工业 发展的什么特点?
俄国工业发展落后,蒸汽动力很少,工业 发展落后。
1649年,沙皇阿列克谢颁0布7- 《法律大全》,取 消了农民的一切出走权,1赋7 予农奴主对逃亡农 奴有永久的追捕权。
彼得一世也被称为彼得 大帝,他是俄国历史非 常厉害的人物,他被后 人誉为俄罗斯历史上最 伟大的帝王,他在位期 间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措施,使得俄国成为当 时欧洲首屈一指的大帝 国。
俄国的历史沿革
9世纪晚期:东斯拉夫人建立基辅罗斯(第一个国家)
13世纪上半叶:基辅罗斯被蒙古人征服
16世纪: 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加冕称“沙皇”, 并率领其他公国脱离蒙古统治,使俄 国成为一个独立国家。
请回答:你认为普京这样说的原因是什么?
(1)彼得一世改革增强了俄国的军事实力,使俄 国成为欧洲强国。(2)改革推动俄国逐渐向近代化 国家的道路上迈进,客观上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创造了条件。(3)改革促进了俄国文化教育和科技 事业的发展。
(5)改革的作用或影响:
①积极影响:通过改革,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 强,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 彼得一世改革以强兵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为目标,开启 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1861年最后审查改革方案时
思考
1.从材料一中可看出亚历山大二世做出了怎样的决定? 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了俄国改革是在怎样的前提下进行的? 改革的目的是什么?
新课探究
改革内容
法令规定:
为资本主义发展 提供自由劳动力
①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农奴可以改
(4)彼得一世改革的内容:
①政治
改组行政机构,建立了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 进一步加强了沙皇的专制权力。
创建新式常备军,要求贵族必须到军队或行政 ②军事 机构为国家服务,按功劳和才能提拔人才;
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 ③经济 的农奴;
派遣留学生,创办科学院,开办学校,创办报 ④文教 纸,推行文化教育;
农奴制危机表现(改 革的背景)
经济
政治
农奴制严重阻 阶级矛盾进一
碍俄国资本主 步激化,农奴
义经济的发展。 暴动频繁
对外
克里米亚战争 中惨败,充分 暴露了农奴制 的腐朽性
材料一:“与其等农民自0下7- 而上起来解18-放1 自己, 不如自上而下来解放农民1”7 “必须立即改革, 废除农奴制,没有时间再耽搁了。” 材料二: “诸位会深信0,7- 凡是能够维18-护1 地主 利益的措施都已一一地做1到7 了。”
恢复圣彼得堡的旧名。
15--18世纪俄罗斯疆域的扩张图
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俄国1861年改革 俄国农奴制改革 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农奴制危机表现(改革的背景)
《1801—1860年农奴暴动次数表》
时间
俄国农民暴动次数
1800—1810年 年均20次
1俄81国1—农18奴20制年激化年均了2社5次会矛盾,农民暴动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