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项护理查对制度
护士的查对制度
![护士的查对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93d26e9e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a351b13.png)
护士的查对制度
护士的查对制度是医疗护理过程中的重要制度之一,旨在确保护士在执行医嘱、准备药品和护理操作等环节中,能够准确无误地完成工作,避免因疏忽导致医疗事故或不良后果。
以下是护士查对制度的详细描述:
一、医嘱查对
1.护士在接收医嘱时,需对医嘱内容进行仔细查对,确认医嘱内容完整、
清晰、无误。
2.如有疑问或发现错误,应及时与医生沟通确认,确保医嘱得到准确执
行。
3.每日查对医嘱一次,确保医嘱与执行单相符。
二、药品查对
1.护士在准备药品时,需对药品名称、剂量、用法、给药时间和途径进行
仔细查对。
2.确认药品与医嘱相符,避免用错药品或剂量。
3.如发现药品有异常或疑问,应及时与药房联系解决,确保患者用药安
全。
三、护理操作查对
1.护士在进行护理操作前,需对操作目的、步骤、注意事项等进行仔细查
对。
2.确认操作前准备充分,操作过程符合规范,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不良后
果。
3.如遇特殊情况需暂停操作时,应及时向医生汇报并做好记录。
四、患者身份查对
1.护士在给药、输液或进行其他护理操作前,需核对患者身份,确认患者
信息与医嘱相符。
2.防止因患者身份混淆导致用错药或错误护理操作。
五、其他查对内容
1.护士在进行其他护理操作时,如采血、做心电图等,也需要进行相应的
查对。
2.确保操作前准备充分,操作过程符合规范,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不良后
果。
总之,护士的查对制度是医疗护理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可以有效地减少医疗事故和不良后果的发生,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
查对护理工作制度
![查对护理工作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8b181c72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de.png)
查对护理工作制度一、目的为了确保患者安全,提高护理质量,防止医疗差错事故的发生,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明确了护理人员在执行医嘱、给药、输液、手术等各项护理操作中的查对内容、流程和要求,以确保护理工作的准确无误。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院所有护理人员。
三、查对内容1. 执行医嘱时的查对(1)转抄和处理医嘱后应每班查对并签全名。
(2)对有疑问的医嘱必须问清楚后,方可执行。
(3)抢救病人时,医师下达口头医嘱,执行者须复诵一遍,经双方核实无误后,方可执行,并暂时保留用过的空安瓿,经二人核对后再弃去。
(4)整理、转抄长期医嘱执行单(输液、注射、服药、其他治疗等)后须经两人查对。
2. 服药、注射、处置时的查对(1)服药、注射、处置必须严格执行三查八对一注意。
(2)备药前要检查药品质量,注意水剂、片剂有无变质,针剂有无裂痕,检查标签、有效期和批号,如不符合要求或标签不清者,则不得使用。
(3)摆药后必须经第二人核对后方可执行。
(4)对易致过敏的药物,使用前应询问患者有无过敏史,必要时进行过敏试验。
(5)给药前,注意观察患者病情,如发现异常,立即停止给药,并报告医师。
(6)输液时要严格控制滴速,观察患者有无不良反应,如发现异常,立即停止输液,并报告医师。
(7)处置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如发现异常,立即报告医师。
3. 手术查对(1)接患者时,要查对科别、床号、姓名、年龄、住院号、性别、诊断、手术名称及手术部位左、右。
(2)手术前,必须查对姓名、诊断、手术部位、配血报告、术前用药、药物过敏试验结果、麻醉方法及麻醉用药。
(3)凡进行体腔或深部组织手术,要在术前与缝合前、后清点所有敷料和器械数。
(4)手术取下的标本,应由巡回护士与手术者核对后,再填写病理检验送检。
四、查对流程1. 医嘱查对流程(1)转抄和处理医嘱后,由当班护士与另一名护士进行查对,确认无误后签全名。
(2)如有疑问,立即向医师询问,核实后方可执行。
(3)抢救病人时,执行口头医嘱后,由执行者和医师共同核对,确认无误后弃去空安瓿。
护理查对制度最新
![护理查对制度最新](https://img.taocdn.com/s3/m/be17fc78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da.png)
护理查对制度最新护理查对制度是一套旨在确保患者安全、预防医疗差错的重要措施。
在护理工作中,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是每一位护士职责所在。
本文将详细介绍护理查对制度的内容、执行方法及其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一、护理查对制度的内容1. 医嘱查对制度:护士在转抄和处理医嘱后,应每班进行查对并签全名。
对于有疑问的医嘱,必须问清楚后方可执行。
在抢救病人时,医师下达口头医嘱,执行者须复诵一遍,经双方核实无误后方可执行,并暂时保留用过的空安瓿,经二人核对后再弃去。
2. 服药、注射、输液查对制度:服药、注射、输液前必须严格进行三查、七对。
三查:摆药后查、服药、注射、输液前查、服药、注射、输液后查。
七对: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浓度、时间和用法、有效期。
3. 处置查对制度:在进行各种处置前,必须核对患者身份、医嘱、药品等信息,确保无误。
4. 输血查对制度:输血前,必须进行三查八对,确保输血安全。
三查:输血前、输血中、输血后。
八对:对床号、姓名、血型、交叉配血试验结果、输血量、输血速度、输血时间、过敏史。
5. 器械和物品查对制度:在使用器械和物品前,必须检查其功能是否正常,标签是否清晰,是否在有效期内。
6. 病历查对制度:护士在处理病历时,应每班进行查对,确保病历资料的准确性。
二、护理查对制度的执行方法1. 严格执行查对流程:在进行各项护理操作前,首先要核对患者身份,确保操作对象正确。
然后,查对医嘱,确保执行的医嘱准确无误。
最后,查对药品和器械,确保使用的药品和器械符合要求。
2. 加强护士培训:对新入职护士进行系统的查对制度培训,提高其对查对制度重要性的认识,确保每位护士都能熟练掌握查对流程。
3. 制定完善的查对制度:医院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查对制度,明确查对内容、查对时间、查对人员等,确保查对制度的可操作性。
4. 强化护理质量管理:医院应加强对护理质量的管理,定期对护理工作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护理安全。
护理查对制度的内容
![护理查对制度的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9a81bb1b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dd.png)
护理查对制度的内容篇一:护理查对制度护理查对制度1、医嘱查对制度(1)医嘱经双人查对无误方可执行,每日必须总查对医嘱一次。
(2)临床科室护士站的护士负责通过电脑打印医嘱执行单,并交由责任护士核对执行;责任护士执行医嘱后,在医嘱执行单上签署执行时间和姓名。
需要转抄医嘱时必须写明日期、时间及签名,并由另外一人核对。
转抄医嘱者与查对者均需签名。
(3)临时执行的医嘱,需经第二人查对无误后方可执行,并记录执行时间,执行者签名。
(4)抢救患者时,医师下达的口头医嘱,执行者须大声复述一遍,经医师核实无误后方可执行;抢救完毕,医师补开医嘱并签名;安瓿留于抢救后再次核对。
(5)对有疑问的医嘱须询问清楚后,方可执行和转抄。
2、发药、注射、输液查对制度(1)发药、注射、输液等必须严格执行“三查八对一注意”。
三查:摆药时与摆药后查;发药、注射、处置前查;发药、注射、处置后查。
八对: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药品有效期。
一注意:注意用药后的反应。
(2)备药时要检查药品是否在有效期内、标签是否清晰;水剂、片剂有无变质;安瓿、注射液瓶有无裂痕;密封铝盖有无松动;输液瓶(袋)有无漏水;药液有无浑浊和絮状物等。
任意一项不符合要求不得使用。
(3)备药后必须经第二人核对方可执行。
(4)易致过敏药物,给药前应询问有无过敏史;同时,护理部要协同医院药事委员会,根据药物说明书,规范及健全皮试药物操作指引及药物配伍禁忌表。
使用毒、麻、精神药物时,严格执行《医疗机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规定》(卫医药?2005?438号文件)。
护士要经过反复核对,用后安瓿及时交回药房;给多种药物时,要注意有无配伍禁忌。
(5)发药、注射、输液时,患者如提出疑问,应及时核查,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
(6)输液瓶加药后要在标签上注明床号、姓名、药名、剂量,并留下空安瓿,经另一人核对并在药袋或药瓶上签名后方可使用。
3、输血查对制度(1)抽交叉配血查对制度1)认真核对交叉配血单,患者血型化验单上的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科别手腕带等。
护理各项查对制度
![护理各项查对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363e903010661ed9ad51f312.png)
护理查对制度一、医嘱查对制度1.执行医嘱时,应查对医嘱是否符合规范,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
2.医嘱每班查对,执行者与查对者签全名,每日小夜班总查对医嘱一次并签字。
每周总核对医嘱两次。
3.对有疑问的医嘱,须查对清后执行。
二、治疗查对制度1.各种治疗前要进行"三查八对":三查既是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查,八对即对床号、姓名、药名、浓度、剂量、方法、时间及药物有效期。
2.配药前“三查八对”。
三查:查药物有无沉淀变质,安剖药品有无裂痕,瓶口有无松动,查药物有效期,配伍禁忌。
查注射器是否完好,有无漏气,针头是否锐利,是否带勾弯曲。
八对同上。
3.凡需做过敏试验的药物,在试验前应该详细询问过敏史,试验结果阴性者方可使用。
三、输血查对制1.输血前做到“三查八对”三查:查血液有效期,查输血装置是否完整,查血液质量。
八对:床号、姓名、住院号、血带号、血量、血液种类、血型、交叉配血试验单。
2.输血前须经过两个人核对无误后方可输入,并由二人在交叉配血报告单上签全名。
开远市妇幼保健院护理人员交接班制度1.值班人员必须坚守岗位,履行职责,保证各种治疗,护理工作准确及时地进行。
2.每班必须按时交接班,在接班者未接清楚之前,交班者不得离开岗位。
3.值班者必须在交班前完成本班的各项工作及各项护理记录,处理好用过的物品,遇有特殊情况必须做详细交代,与接班者共同做好工作方可离去。
4.集体交班:早晨集体交班应严肃认真地听取夜班报告,要求做到护理记录上要写清,口头交接要清楚,病人床头交接要看清,交接清楚后方可下班。
5.严格执行十二不交不接制度:不了解病情,报告不清楚不交不接;危重病人临时医嘱未完成不交不接;心血管病人不触脉不交不接;服药未到口不交不接;定时治疗,定时定量的液体未完成不交不接;各种引流管不通畅不交不接;病人外出原因不明不交不接;高危病人皮肤不洁不交不接;定时收集标本未完成不交不接;物品财产器械准备不全不交不接;办公室治疗室卫生不清楚不交不接;床单元便器不清洁不交不接。
18项护理核心制度[查对制度(核心制度)x]
![18项护理核心制度[查对制度(核心制度)x]](https://img.taocdn.com/s3/m/d8d122e3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1d.png)
18项护理核心制度[查对制度(核心制度)x]查对制度为了确保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保护患者合法权益,避免医疗差错,严格诊疗对象、标本身份识别,特制定本制度。
一、临床科室1、开医嘱、处方或进行治疗时,应查对病员姓名、性另叭床号、住院号(门诊号)。
2、执行医嘱时要进行“三查七对”:摆药后查;服药、注射、处置前查;服药、注射处置后查。
对床号、姓名和服用药的药名、剂虽、浓度、时间、用法、有效期。
、给药前,注意询问有无过敏史;使用毒、麻、限剧药时要经过反复核对;静脉给药要注意有无变质,瓶口有无松动、裂缝;给多种药物时,要注意配伍禁忌。
、输血前,需经两人查对,无误后,方可输入;输血时须注意观察,保证安全。
二、.手术室、实施麻醉前,麻醉师必须查对姓名、诊断、手术部位、麻醉方法及麻醉用药,在麻醉前要与病人主动交流作为最后核对途经。
同时要知道患者是否有已知的药物过敏。
、手术切皮前,实行“暂停”,由手术者与麻醉师、护士再次核对姓名、诊断、手术部位、手术方式后方可开展手术。
、凡进行体腔或深部组织手术,要在术前与缝合前清点所有敷料和器械数。
、除手术过程中神志清醒的患者外,应使用“腕带”作为核对患者信息依据、对使用各种手术体内植入物之前,应对其标示内容与有效期的进行逐一核查。
三、药房、配方时,查对处方的内容、药物剂虽、配伍禁忌,医师签名是否正确。
四、血库、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两人工作时要“双查双签”,一人工作时要重做一次。
逐步推广使用条形码进行核对。
、发血时,要与取血人共同查对科别、病房、床号、姓名、血型、交叉配合试验结果、血瓶号、采血日期、血液质H。
五、检验科、采取标本时,查对科别、床号、姓名、检验目的。
、收集标本时,查对科别、姓名、性别、联号、标本数虽和质虽。
、检验时,查对试剂、项目,化验单与标本是否相符,以及标本的质虽。
、检验后,查对目的、结果。
、发报告时,查对科别、病房。
六、病理科、收集标本时,查对单位、姓名、性别、联号、标本、固定液。
护理五大查对制度
![护理五大查对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171c3dd2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e4.png)
护理五大查对制度护理是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高度责任感和专业水准要求的工作。
在护理工作中,及时、准确、全面的查对制度是至关重要的,可以帮助护士确保病人的安全和健康。
本文将介绍并分别加以阐述,以便护士们更好地实施这些制度来保障病人的健康。
1. 病人基本信息查对在进行护理工作前,护士必须对病人的基本信息进行查对。
这包括病人的姓名、年龄、住院号等基本信息,确保不发生因信息错误导致的医疗事故。
护士应当与病人互相确认基本信息,避免患者混淆或身份错位,确保实施的医疗措施正确有效。
2. 用药查对用药查对是护理中非常关键的一环,因为用药错误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
护士在给病人使用药物前,必须进行用药查对,包括药物名称、剂量、频次等核对工作。
只有确认药物无误,才可以给病人使用。
此外,在给病人注射药物时,护士应当确认注射部位、注射方式等,以确保用药安全。
3. 医嘱查对医嘱查对是护理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它涉及到医生的医嘱执行是否准确。
护士在执行医嘱前,必须仔细核对医生开具的医嘱内容,包括药物名称、用量、用法、时间等,确保医嘱的准确性和可操作性。
同时,护士还应当与病人的病情、用药情况等进行对照,避免遗漏或错误。
4. 动作查对在进行护理操作时,护士必须进行动作查对,确保操作的规范和安全。
动作查对包括操作的步骤、方法、技巧等的核对,确保操作符合标准和要求。
同时,护士还应当与病人进行交流,说明操作的目的和过程,以获得病人的配合和理解。
5. 随机查对除了以上四大查对制度外,护理工作中还应当进行随机查对,以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
随机查对是对护理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验证、检查和评估,以确保护理工作的质量和安全。
通过随机查对,护士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提高护理工作的水平和效率。
总之,护理五大查对制度是护理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可以帮助护士确保病人的安全和健康。
护士在实施这些查对制度时,应当严格按照规范和要求进行操作,确保每一个环节都得到验证和确认。
护理查对制度
![护理查对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04fd0865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3e.png)
护理查对制度一、医嘱查对制度1、各班医嘱必须2人核对,每日小查对一次,每周由护士长参与大查对『2 次,并有登记、签名。
2、处理医嘱后,应做到班班查对,当日白班医嘱由主班护士与治疗班护士核对,晚班护士核对白班未核对的医嘱,夜班护士核对晚班医嘱,夜班医嘱由次日主班核对,并在医嘱查对登记本上签名。
二、服药、注射、输液查对:1、服药、注射、输液必须严格遵守“三查”“八对”:三查: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查;八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效期。
2、摆药后必须经2人查对无误后方可执行。
3、对易过敏药物,给药前需询问患者有无过敏史;使用毒、麻、限剧药时,要经过反复核对,静脉给药要注意有无变质、瓶口松动、裂缝,同时使用多种药物时,注意配伍禁忌。
三、输血查对制度1、输血前准备:为患者抽血前必须经2人核对输血化验单,有2人以上抽血时,一次只能拿一个患者的试管和输血化验单,并严格查对床号、姓名、输血化验单与试管标签号是否相符,要做到准确无误。
2、输血前必须经2人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制度:三查:查血液的有效期,血液的质量,输血装置是否完好。
八对:查对患者床号、姓名、住院号、血袋号、血型、交叉配血试验结果、血液的种类和剂量。
查对过程中如有疑问,应及时与血库联系,自己不得擅自涂改,必要时必须由血库更正后方可再用。
3、输血时必须悬挂与患者血型相符的标志牌。
4、输血后,护士必须在输血医嘱单上双签名,并写好执行日期,贴好输血申请单。
5、输血过程中,速度先慢滴,严密观察输血反应及尿量,15分钟再调整滴速。
如患者出现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接上液体观察,并再次核对血型,遵照医嘱用药。
如果要继续输血需经医师同意后方可输入。
6、输血完毕后,应保留血袋24小时,以备必要时检查。
四、婴儿查对制度1、新生儿入室时,必须认真查对性别、母亲姓名、床号及各种标记和新生儿体检表是不相符,如有误差应立即改正。
2、淋浴时应检查手腕带和包被牌的姓名是否相符,如有脱落者应立即补上。
护理查对制度
![护理查对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22efec85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a6.png)
查对制度一、医嘱查对制度(一)各类医嘱均由两名护士进行查对,每日医嘱班班查对。
(二)护士长每周组织医嘱查对两次。
抢救患者时,口头医嘱执行者须复述一遍,核对无误后方可执行,并保留空安瓿,抢救结束后二人核对后弃掉,并保留原始抢救记录。
(三)查对医嘱必须认真,一丝不苟,将查出的问题及时登记立即予以纠正,并反馈给护士长。
(四)所有住院病历,夜班需全部查对一遍,当天未查到的病历第二天要补查。
二、服药、注射、输液查对制度(一)服药、注射、输液前必须严格进行“三查八对”。
“三查”:操作前查、操作中查、操作后查。
“八对”: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有效期。
(二)同时使用多种药物时,注意配伍禁忌。
1.摆药后必须经二人核对方可执行。
备药前要检查药名、规格、剂量、用法及医嘱是否相符,注意水剂、片剂有无变质,安瓶、安瓿、有无裂痕,查对有效期和批号,如不符合要求或标签不清,不得使用。
2.易致过敏药物,给药前应询问有无过敏史;使用毒、麻、限、剧药物时要经过反复核对,用后保留安瓿。
3.发药及注射时,如患者提出疑问,应及时查清,并向患者解释后方可执行,必要时及医生联系。
三、输血查对制度(一)采集血标本时,必须核对患者的姓名、性别、床号、住院号,做到准确无误,两位以上患者同时配血时,血标本要分别、分次采取。
(二)接血者及送血者共同核对血型、血袋号、血量是否相符,采血日期、血液有无凝血块或溶血等、交叉配血报告有无凝血,并在输血护理记录单上签名。
(三)输血时双人核对,两名医务人员,持病历共同到病人床旁,全面再次查对,无误后方可执行,输血时注意观察病人的反应,输血完毕血袋按规定时间送回输血科。
四、手术患者查对制度(一)术前准备及接患者时,应查对患者床号、姓名、性别、诊断、手术名称及手术部位(左、右)。
(二)查配血报告,术前、术中用药,药物过敏试验结果等。
查对无菌包内灭菌指示剂以及手术器械是否齐全。
(三)凡体腔或深部组织手术,要在缝合前核对纱垫、纱布、缝针、器械的数目是否及术前相符。
护士查对制度
![护士查对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cbc5f913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69.png)
护士查对制度
护士查对制度是保证患者安全,防止差错事故发生的一项重要措施.因此,护士必须在工作中具备严肃认真的态度,思想集中,严格进行三查七对,才能保证护理安全及护理工作的正常进行.
一、医嘱查对制度
⒈医嘱应做到每班查对并登记全名.
⒉下班核对上班医嘱并登记全名.
⒊护士长每日核对全天医嘱.
⒋执行医嘱须严格执行三查七对.
⒌护士长每周组织总查对医嘱二次.
二、服药、注射、输液查对制度
⒈服药、注射、输液须严格执行三查七对.
三查:操作前查、操作中查、操作后查.
七对: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浓度、有效期、时间和用法.
⒉备药前要检查药品质量,注意水剂、片剂有无变质,安瓿针剂有无裂痕,有效期和批号.如不符合要求或标签不清者,不得使用.
⒊摆药后必须经两人核对无误方可执行.
⒋易致过敏药物,给药前应询问有无过敏史.使用毒、麻、限剧药时,要经过反复核对,用后保留安瓿.用多种药物时,要注意有无配伍禁忌.
⒌发药或注射时,如患者提出疑问,应及时查对无误后方可执行.
三、输血查对制度
⒈查采血日期,血液有无凝血块或溶血,并查血袋有无破损.
⒉查输血单与血袋标签上供血者的姓名、血型、血袋号及血量是否相符,交叉配血报告有无凝集反应.
⒊查对患者床号、姓名、住院号及血型.
⒋输血前配血报告必须经两人核对无误后方可执行.
⒌输血完毕,应保留血袋,24小时后送化验室.。
医院护理部查对制度
![医院护理部查对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63c39e7c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bef1061.png)
医院护理部查对制度引言概述:医院护理部是医疗机构中非常重要的部门之一,负责提供患者的护理服务。
为了确保护理工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医院护理部需要建立一套严格的查对制度。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医院护理部查对制度的重要性和具体内容。
一、患者信息查对1.1 患者基本信息核对:护理人员在接待患者时,应仔细核对患者的姓名、年龄、性别等基本信息,确保与患者提供的身份证明或医疗卡上的信息一致。
1.2 诊断信息核对:护理人员在接收患者后,应与医生核对患者的诊断信息,了解患者的病情和治疗计划,以便提供相应的护理服务。
1.3 过敏及特殊情况查对:护理人员应与患者核对过敏史、特殊情况等重要信息,以便在护理过程中避免使用可能引发过敏或不适的药物或操作。
二、药物查对2.1 药物名称核对:护理人员在给患者配药时,应仔细核对药物的名称,确保与医嘱一致,避免因药物名称混淆而引发错误。
2.2 药物剂量核对:护理人员在给患者配药时,应准确核对药物的剂量,避免给予患者过量或不足的药物,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
2.3 药物途径核对:护理人员在给患者配药时,应与医生核对药物的给药途径,确保药物的正确使用方式,避免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风险。
三、护理操作查对3.1 护理步骤核对:护理人员在进行各项护理操作前,应仔细核对护理操作的步骤和要求,确保按照规定的流程进行,避免遗漏或错误。
3.2 护理器械核对:护理人员在使用护理器械前,应检查器械的完整性和清洁度,并与护理记录核对,确保使用正确的器械,并避免交叉感染的风险。
3.3 护理效果查对:护理人员在完成护理操作后,应仔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与护理记录进行对比,确保护理效果符合预期,及时调整护理方案。
四、护理文书查对4.1 护理记录核对:护理人员应及时、准确地记录患者的护理情况,包括护理操作、患者病情变化等,并在完成记录后进行核对,确保记录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4.2 医嘱执行核对:护理人员在执行医嘱时,应与医嘱进行核对,确认医嘱的准确性和合理性,避免因医嘱错误而给患者带来不良影响。
护理五大查对制度
![护理五大查对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9b3d92b4680203d8cf2f2412.png)
护理查对制度(五大查对制度)护理查对制度是从患者安全的角度出发,在医疗护理全过程中,保证所有的治疗护理过程准确进行,防止不良事件的发生,保证患者安全的一种核心制度医嘱查对制度服药注射输液查对制度手术安全查对制度配血与输血查对制度饮食查对制度一、医嘱查对制度医嘱经双人查对无误后方可执行,查对者和执行者需要签名确认并记录执行时间。
口头医嘱仅在抢救患者的情况下使用,需要由医生下达,护士复述,医生确定无误后方。
可执行,安培要留到抢救以后再次核对。
对有问题的医嘱必须询问清楚,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
二、服药、注射、输液查对制度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制度三查:(服药、注射、处置)前、中、后各查对一次。
八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有效期。
备药前打印电脑标签,检查药品质量、外观、有效期、标签。
备药后双人查对。
给药前询问过敏史,查看手腕带、床头卡、医嘱单的过敏标志。
麻醉、精神药品双人查对,使用前登记,使用后登记余液,安培交回药房。
同时给予多种药物要注意配伍禁忌。
如有疑问,核对无误后方可执行。
配药后留下安培,经另一人核对无误并签名后方可使用。
静配中心配置液体,需要查看签章是否完整。
主动邀请患者及家属参与查对过程。
三、手术安全查对制度麻醉前查对体位摆放前查对手术开始前查对手术物品使用前查对手术器械及物品查对手术标本查对手术结束时查对主要内容:主动邀请清醒的患者参与手术查对婴幼儿、意识不清、言语障碍者与陪同者进行查对临床护士送患者到手术室前需要在病房完成患者的身份双查对临床护士与手术室护士交接时,根据《手术病人交接记录表》进行核对,内容包括:科室、住院号、床号、姓名、性别、年龄、手腕带、诊断、手术名称和部位及其标识、静脉通道、管道、术前用药、用药过敏试验结果、影像学资料,核对双人无误签名。
手术完毕后交接查对患者从手术室或复苏室转出与临床科室交接,根据《手术病人交接记录表》,由护送医生或麻醉医生与病房医护人员进行交接;内容包括:科室、住院号、床号、姓名、性别、年龄、手腕带、诊断、手术名称及手术部位、麻醉方式、术中情况、管道、术后用药、意识状况、生命体征、皮肤情况及各项文书,核对无误双人签名。
护理工作的查对制度
![护理工作的查对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0e87066031b765ce050814aa.png)
患者身份识别制度一、在一切诊疗活动中,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至少同时使用姓名、年龄、床号、出生年月、病历号等两项核对患者身份(禁止仅以房间或床号作为识别的唯一依据),确保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
二、进行患者身份核对时,应让患者或其近亲属、授权委托人陈述患者姓名。
三、在任何环境和任何地点都必须持续地履行查对制度,识别“患者身份”。
四、科室质控组织要对制度的执行进行有效监督,护理部定期督导查对制度的落实。
医嘱查对制度一、医嘱经双人查对无误方可执行,做到班班查对;建立医嘱查对登记本,每日必须总查对医嘱一次。
二、转抄医嘱必须写明日期、时间及签名,并由另外一人核对。
转抄医嘱者与查对者均须签名。
三、临时执行的医嘱,需经第二人查对无误,方可执行,并记录执行时间,执行者签名。
四、抢救病人时,医师下达口头医嘱,执行者须大声复述一遍,然后执行,抢救完毕,医生要补开医嘱并签名。
安瓿留于抢救后再次核对。
五、对有疑问的医嘱必须询问清楚后,方可执行和转抄。
六、护士长每周查对医嘱1-2次。
服药、注射、输液查对制度一、服药、注射、输液前必须严格执行“三查八对”。
三查:摆药后查;服药、注射、处置前查;注射、处置后查。
八对: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药物有效期。
二、备药前要检查药品质量,水剂、片剂注意有无变质,安瓿、注射液瓶有无裂痕;密封铝盖有无松动;输液袋有无漏水;药液有无浑浊和絮状物。
过期药品、有效期和批号如不符合要求或标签不清者,不得使用。
三、摆药后必须经第二人核对,方可执行。
四、易致过敏药物,给药前应询问有无过敏史;使用毒、麻、精神药物时,严格执行《医疗机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规定》。
护士要经过反复核对,用后安瓿及时交回药房;给多种药物时,要注意有无配伍禁忌。
五、发药、注射时,病人如提出疑问,应及时检查,核对无误后方可执行。
六、输液瓶加药后要在标签上注明药名、剂量、并留下安瓿,再次核对后方可使用。
护理查对制度
![护理查对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3d934877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a9.png)
1、双人核对患者信息及检验项目2、严格无菌操作,正确采集标本3、按采集顺序注入相应试管
1、按压穿刺部位,凝血功能障碍或经动脉采血者, 按压时间延长至10mim2、及时送检,送检时与检验人员做好交接
开嘱医师澄清、释疑、复核确认
若开嘱医师不在,询问上级医师、值班医师或科主任
澄清、释疑、确认
作废原医嘱开具新医嘱
护士再次查对、确认
护士执行医嘱
5
输血查对制度及
流程
1、采集血型、交差配血标本时,护士必须双人仔细核对医嘱、输血申请单、标本标签、试管条码,床旁核对换着玩带,清醒患者陈述自己的姓名,确认各项信息无误后才能采血。 2、领血时,发放人员和取血者认真做好查对:患者床号、姓名、住院号、血袋号、血型、交叉配血试验结果、血液种类、血量、血液的有效期、血液质量。 3、输血前,由两名护士再次三查八对,三查:血液的有效期、血液质量、输血装置是否完好;八对:患者床号、姓名、住院号、血袋号、血型、交叉配血试验结果、血液种类、血量。查对输血医嘱及执行单,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及血袋标签内容,血型与受血者无误,血袋无破损渗漏,血液无凝块且颜色正常,准确无误,方可输血。 4、输血时,必须由两名医护人员带输血单、血型单、交叉配血报告单、血型卡、共同到患者床旁,再次双人核对执行输血“三查八对”,并核对患者腕带信息及输血前用生理盐水袋上治疗标签,确认一致后进行输血。 5、输血完毕,再次执行“八对”,将血袋送往输血科并签字。
护士复述两遍,医生确定
STEP.2
口头医嘱(抢救/手术时)
STEP.1
执行前,经两人核对药物名称、浓度、剂量及用法等,无误后立即执行
STEP.3
记录于《抢救用药记录本》
护理工作的查对制度
![护理工作的查对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4db3435bf90f76c660371a0a.png)
护理工作的查对制度查对制度1、医嘱查对制度1)、医嘱经双人查对无误方可执行,每日必须总查对医嘱一次。
2)、转抄医嘱必须写明日期、时间及签名,并由另外一人核对。
转抄医嘱者与查对者均须签名。
3)、临时执行的医嘱,需经第二人查对无误,方可执行,并记录执行时间,执行者签名。
4)、抢救病人时,医师下达口头医嘱,执行者须大声复述一遍,然后执行,抢救完毕,医生要补开医嘱并签名。
安瓿留于抢救后再次核对。
5)、对有疑问的医嘱必须询问清楚后,方可执行和转抄。
2、服药、注射、输液查对制度1)、服药、注射、输液前必须严格执行“三查七对”。
三查:摆药后查;服药、注射、处置前查;注射、处置后查。
七对: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
2)、备药前要检查药品质量,水剂、片剂注意有无变质,安瓿、注射液瓶有无裂痕;密封铝盖有无松动;输液袋有无漏水;药液有无浑浊和絮状物。
过期药品、有效期和批号如不符合要求或标签不清者,不得使用。
3)、摆药后必须经第二人核对,方可执行。
4)、易致过敏药物,给药前应询问有无过敏史;使用毒、麻、精神药物时,严格执行《医疗机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规定》。
护士要经过反复核对,用后安瓿及时交回药房;给多种药物时,要注意有无配伍禁忌。
同时,护理部要根据药物说明书,规范及健全皮试药物操作指引及药物配伍禁忌表。
5)、发药、注射时,病人如提出疑问,应及时检查,核对无误后方可执行。
6)、输液瓶加药后要在标签上注明药名、剂量、并留下安瓿,经另一人核对后方可使用。
7)、严格执行床边双人核对制度。
3、手术病人查对制度1)、手术室接病人时,应查对科别、住院号、床号、姓名、手腕带、性别、年龄、诊断、手术名称及部位(左右)及其标志,术前用药、输血前八项结果、药物过敏试验结果与手术通知单是否相符,手术医嘱所带的药品、物品(如cT、x线片)。
评估病人的整体状况及皮肤情况,询问过敏史。
2)、手术护士检查准备手术器械是否齐全,各种用品类别、规格、质量是否合乎要求。
四查十对制度
![四查十对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cb8df7af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01.png)
四查十对制度四查十对制度是一种医疗安全管理制度,具体包括:一、查对制度1. 医嘱查对制度:转抄医嘱时,需经另一人查对,每日查对医嘱至少一次,夜班查对至少两次,每周护士长按三严查对方式抽查至少两次。
2. 服药、注射、输液查对制度:每次给药或注射前必须严格执行“三查七对一注意”。
即摆药后查,服药、注射处置前查,服药、注射处置后查;对姓名、床号、药名、剂量、浓度、时间和用法;注意用药后的反应。
3. 手术病人查对制度:接病人时,应查对科别、床号、住院号、姓名、手腕带;手术前查对科别、床号、住院号、姓名、手腕带、性别、诊断、手术部位;手术器械及敷料应两遍唱点。
4. 输血查对制度:取血时认真核对采血日期,血液有无凝血块和溶血、血瓶有无橡胶塞塞紧无渗漏;血瓶上标签有采血日期、血型标记清楚;输血前须再次核对病人姓名、床号、住院号及血型;输血时需观察病人情况,发现异常立即停止输血,报告医生及时处理。
5. 饮食查对制度:每日查对菜谱与实际饭菜是否相符;分餐前查对饭菜与餐单是否相符;送餐具查对饭菜质量有无变质、发霉。
二、四查制度1. 护理人员“四查”制度:护理人员在晨间护理、治疗和巡视病房时,应查看病人的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及特殊治疗;查看病人的体位是否舒适,卧位是否正确;查看病人的皮肤有无压疮,有无坠床及导管脱落的危险;查看病人的饮食及排泄情况。
2. 护理人员“四查”制度:护理人员在晨间护理时,应查看病人的意识及瞳孔变化;查看病人的体位是否舒适,卧位是否正确;查看病人的皮肤有无压疮及坠床和导管脱落的危险;查看病人的饮食及排泄情况。
3. 护理人员“四查”制度:护理人员在交接班时,应查看病人的病情变化及夜间睡眠情况;查看特殊病人的重点观察项目;查看新入院病人的入院介绍和健康指导;查看病人所需的特殊治疗和护理措施。
4. 护理人员“四查”制度:护理人员在晚间护理时,应查看病人的意识及瞳孔变化;查看病人的体位是否舒适,卧位是否正确;查看病人的皮肤有无压疮及坠床和导管脱落的危险;查看病人的饮食及排泄情况。
护理查对制度
![护理查对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69ceb273e53a580217fcfec3.png)
护理查对制度查对制度是保证病人安全,防止差错事故发生的一项重要措施。
因此,护士在工作中必须本着严肃认真的态度,严格执行三查七对,才能保证病人的安全和护理工作的正常进行.一、医嘱查对制度1.各班医嘱必须两人核对,每日小查一次,每周由护士长参与大查一次,并有登记有签名。
2.处理医嘱后,应做到班班查对,当日白班医嘱由主班护士与治疗室护士核对,小夜班护士核对白班未核对的医嘱,大夜班护士核对小夜班医嘱,大夜班医嘱由次日主班核对,并在医嘱单和微机上签名。
3.口头医嘱按常规不执行,在抢救病人或特殊紧急情况下,必须由执行护士大声复述一遍,医师确认无误后方可弃去。
抢救病人结束,督促按执行时间及时补上医嘱。
4.临时医嘱执行后应在临时医嘱单和输液卡上签执行时间和全名。
对有疑问的医嘱必须问清后方可执行,口头医嘱、医嘱不规范、医师未签名、治疗医嘱不注明时间、剂量、用法者不执行。
二.服药、注射、输液查对制度1.服药、注射、输液必须严守三查七对制度:三查: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查:七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摆药后必须经二人查对后方可执行。
2.口服药、注射剂、毒麻药品、外用药品,应分别分类放置避免发生意外。
3.各类药品瓶签与药名相符,内服药用蓝色标签,外用药用红色标签,内外有别,帐物相符。
4.各类静脉注射液体,收发药液时,必须做到先检查药液的生产日期、批号、有无过期、瓶体有无裂纹,液体内有无絮状物,软包装液体要检查有无漏液、漏气,外包装有无损坏等方可使用。
5.口服药物:严格遵守口服药给药操作规程,病人不在,不能发放口服药,要做到送药到口,发药时必须携带服药单,如有疑问及时核对,发药时向病人说明服药方法、注意事项.同时观察用药后的反应,发药者在服药单上签字、签执行时间。
6.液体管理:使用大液体时,要严格把好“四关”,做到“五查”。
四关:摆液体进治疗室的检查关摆药前的检查关配液体前的检查关上挂输液架前的检查关五查:查瓶口有无松动液体输注完后按规定粘贴8。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护理查对制度
(一)医嘱查对制度
1.处理医嘱,应做到班班查对。
2.处理医嘱者及查对者,均需签全名。
3.临时医嘱执行者,要记录执行时间并签全名,对有疑问的医嘱须向有关医生询问清楚后方可执行。
长期医嘱执行后,在执行单上签名并保留执行单。
4.抢救患者时医师下达口头医嘱,执行者须复诵一遍,待医师认可后方可执行,并保留用过的空安瓿,经两人核对后方可弃去。
医师及时补写医嘱,补写后需经二人核对。
5.整理治疗卡后,必须经第二人查对。
6.护士长每周总查对医嘱一次并记录。
(二)服药、注射、处置查对制度
1.口服、注射、处置前必须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制度。
三查: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查。
八对: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批号。
2.备药前要检查药品质量,水剂、片剂有无变质,安瓿针剂有无裂痕,有效期和批号如不符合要求或标签不清楚者,不得使用。
3.摆药后,必须经第二人核对后方可执行。
4.易致过敏药物,给药前应询问有无过敏史;使用毒麻、精神性药物时,要经过反复核对,用后保留安瓿;给多种药物时,要注意配伍禁忌。
5.发药、注射时,病人如提出疑问,应及时查对,无误时方可执行。
(三)输血查对制度
1.查采血日期、血液有无凝血块或溶血、血袋有无破损。
2.查输血单上献血码、产品码,血液名称、血型(A、B、O及RH血型)与血袋上标签是否相符,配血报告是否香河及检验者签名、血液的有效期。
3.查患者床号、姓名、住院号、血型、血袋号及需血量。
4.输血前配血报告必须经两人核对无误后方可执行,输血时须加强观察,保证安全。
5.输血完毕,应保留血袋24小时,以备必要时安检。
(四)手术室查对制度
1. 进行术前准备及手术室接患者手术时,应查对患者床号、姓名、性别、诊断、手术名称及手术部位(左、右)、麻醉方法及麻醉用药。
2. 查手术名称、手术用品、X线光片及配血报告,术前及术中用药、药物过敏试验结果等。
3. 查对无菌包内灭菌指示卡,手术器械是否齐全,并将无菌指示卡黏贴在手术护理记录单上。
4. 凡进行体腔或深部组织手术,要在缝合前核对纱布垫、纱布、缝针、器械数目与术前数目是否相符,核对者签名。
5. 手术中取下的标本,应由洗手护士与手术者核对后填写病理检验单送检。
6. 在麻醉前、手术切皮前、手术后按手术安全核对表相关内容进行核对及签字。
7.手术室接、送病人填写手术病人接送交接本。
(五)供应室查对制度
1.准备器械包时,查对品名、数量、位置及清洁度。
2.器械、敷料消毒完毕,查对是否有消毒日期,分类放置
3.发放各种无菌物品时,查对名称、数量、消毒日期。
4.收回器械及代消毒包时,查对名称、数量、质量、清洁处理情况。
(六)饮食查对制度
1.每日查对医嘱后,按饮食单核对患者床前饮食卡,对姓名、床号及饮食种类、
2.发饮食前查对饮食单与饮食种类是否相符。
3.开饭前,在病人床前再查对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