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俗生活的审美图景──对90年代中国审美风尚变革的基本认识(一)

合集下载

90年代审美标准

90年代审美标准

90年代审美标准90年代的审美标准,是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形成的,具有独特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这一时期,人们的审美观念逐渐从传统的保守、刻板转向开放、多元,各种文化和艺术风格开始互相交融,形成了一种新的审美标准。

一、自然、清新、简约90年代的审美标准强调自然、清新、简约之美。

人们开始追求自然、清新的风格,注重表现事物的本质和内在美。

在服饰上,人们喜欢选择自然色系的颜色,注重舒适度和宽松度,强调简约的设计风格。

在家居装饰上,人们更注重空间感和光线感,追求简约的设计风格,强调自然材料的运用。

二、个性化、多元化90年代的审美标准也开始强调个性化和多元化。

人们开始追求独特的个性和风格,注重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在音乐、电影、文学等艺术领域,各种风格和流派开始互相交融,形成了多元化的艺术格局。

在时尚界,人们开始尝试各种不同的穿搭风格和妆容,表达自己的个性和态度。

三、注重文化内涵90年代的审美标准也开始注重文化内涵。

人们开始关注传统文化和历史遗产,注重从中汲取灵感和元素。

在设计领域,人们开始将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形成了具有独特魅力的设计风格。

同时,人们也开始关注民族文化和民间艺术,注重保护和传承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

四、健康、活力、阳光90年代的审美标准也强调健康、活力、阳光之美。

人们开始注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身体素质,追求阳光、活力的形象。

在运动和健身领域,人们开始关注各种户外运动和健身方式,注重身体素质的提升和形象的塑造。

在形象设计上,人们也开始注重表现健康、活力、阳光的形象,强调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五、流行文化影响90年代的审美标准也受到流行文化的影响。

各种流行音乐、电影、电视剧等开始流行起来,成为年轻人追逐的对象。

这些流行文化元素也开始渗透到人们的审美观念中,影响着人们的审美标准和价值取向。

例如,一些流行音乐歌手和电影明星的形象成为年轻人模仿的对象,一些流行电视剧中的时尚元素也开始被年轻人所追捧。

论1990年以来中国大众审美趣味的时尚化

论1990年以来中国大众审美趣味的时尚化
收 稿 日期 :2 o o 2—6一l 0
4 3
维普资讯
中山大 学研 究 生学 刊 ( 社会 科 学版 )
二 O O二年 第 二期
尚 。其 实 无 论是 时 尚还 是 单 指 审 美时 尚在 各个 社 会 阶 层 ,各 个 时 期 都 会 出 现 的现 象 。 例
如 ,在 精 英 “ 现 代 主 义 热 ” 等 的 时 尚 现 象 。 文 先 后
而 《 红楼 梦》 面世时也掀 起 了一 阵 “ 红热”。但 是 19 9 0年 以来 大 众审 美趣 味 的时 尚性
却 不 仅 仅 指 审美 时 尚 的 出 现 ,而 更 是 指 对 时 尚 的 追逐 已经 成 为 它 的 表 现 和 存 在 方 式 ,它
分析 了夫众审美趣味 时尚化特点的成因。
【 关键词】19 90年 大众审美趣味 时尚化
19 9 0年 以来 , 中 国 发 生 了的 惊 人 变 化 用 任 何 词 语 去 描 述 都 不 为 过 。 这 样 的 时 代 对
于不 同的人来 说有 着不 同的意义 ,但对于审美文 化的研究者来说 ,大众文化在这个 时代
烈 渴 望 。 据 学 者 在 19 9 3年 做 的题 为 “ 会 时 尚 的 流 行 与 演 变 ” 的调 查 显 示 。 被 调 查 者 社 就 问 卷 中 “ 是 否 关 心 传 播 媒 介 对 流行 事 物 的 报 道 ? 一 题 做 出 肯 定 回答 的 占 8 . 7 , 您 ” 0 % 否 定 回答 的仅 占 1 .8 。 到 了 9 8 % 0年 代 末 ,在 零 点 公 司 的 调 查 报 告 中 ,就 已 经 把 中 国 公 民 的 生 活 描 述 为 以 “ 尚诠 释 ”。 时 造 成 大 众 审 美 趣 味 的 时 尚 化 的存在 状 态 原 因是 多方 面 的 ,主要 有 社 会 原 因与 人 们 内

90年代审美标准

90年代审美标准

90年代审美标准摘要:一、90年代审美标准的背景二、90年代审美标准的特点三、90年代审美标准对社会的影响四、90年代审美标准的变迁与现状正文:在20世纪9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经济迅速发展,社会风气逐渐开放,人们的审美观念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在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90年代的审美标准应运而生,影响着那个时代的人们。

一、90年代审美标准的背景20世纪90年代,我国改革开放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社会经济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在这个大背景下,人们的审美观念也随之发生改变。

由于接触到了更多的外来文化,人们开始关注个性和自我表达,追求独立和自由。

这些因素共同塑造了90年代的审美标准。

二、90年代审美标准的特点1.个性张扬:90年代审美标准强调个性,追求自我表达。

人们开始摒弃过去那种千人一面的审美,追求独特的风格。

2.标新立异:在这个时期,新颖、创新成为审美的重要标准。

无论是服装、发型还是家居设计,人们都追求与众不同,展示自己的独特品味。

3.崇尚自然:随着环保意识的觉醒,90年代审美标准开始强调自然、简约。

人们追求原生态的美,喜欢用自然的材料和色彩。

4.注重实用:在90年代,实用主义成为审美标准的一个重要方面。

人们不再过分追求形式,而是更注重产品的实用性和功能性。

三、90年代审美标准对社会的影响1.文化多元化:90年代审美标准促进了文化的多元化,使得各种风格、流派都有了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2.消费升级:随着90年代审美标准的普及,消费市场也发生了变化。

人们开始追求个性化、品质化的产品,消费观念逐渐升级。

3.创意产业的发展:90年代审美标准推动了创意产业的发展,为设计师、艺术家提供了广阔的创作空间。

四、90年代审美标准的变迁与现状随着时间的推移,90年代的审美标准已经逐渐发生了变迁。

在新世纪,随着网络的普及和全球化的加剧,人们的审美观念更加多元化和包容。

在继承90年代审美标准的基础上,人们不断吸收、融合各种文化元素,使得审美标准更加丰富和多样。

90年代中国美术思潮概述

90年代中国美术思潮概述

《委拉斯贵兹的公主》达利
《宫娥》 委拉斯贵兹
《公主》 岳敏君
什么是波普艺术? 1.产生的时间: 20世纪50年代初萌发于英国,50年代中期鼎盛 于美国。 2.波普的含义: 波普为Popular的缩写,意即流行艺术、通俗艺术。 3.它的由来: 波普艺术一词最早出现于1952~1955年间,由 伦敦当代艺术研究所一批青年艺术家举行的独立者社 团讨论会上首创,批评家L.阿洛维酌定。他们认为公 众创造的都市文化是现代艺术创作的绝好材料,面对 消费社会商业文明的冲击,艺术家不仅要正视它,而 且应该成为通俗文化的歌手。
《人鸟》 刘小东
刘小东
《三峡大移民》
《烧耗子》 刘小东 1998年
刘小东 《洗澡》.
刘小东 《猪》2000年.
刘小东 《自古英雄出少年》.
1、“大系列”
2、形式表现系列
3、水墨 4、摄影
王劲松 《大合唱》.
王劲松 《大运动》.
王劲松 《标准家庭》.
王劲松
《大扫除》.
王劲松 1996年作 标准家庭
*
什么是“后89”?
所谓“后89”: 系指把1989年的“中国现代艺术展” 作为80年代中国大陆新潮艺术的阶段性终结, 其后出现的具有反叛80年代倾向的新艺术现象。
*
90年代中国艺术的主要特征就是前卫艺术的本 土化: 不论是新生代还是政治波普都不是像80年代那样 直接搬用西方现代艺术的现成样式,而是立足与现 实的中国经验
王劲松 1999年作 百拆图
* 泼皮艺术的艺术特点:
相对新生代艺术,泼皮艺术更具调侃、反讽、 自嘲、夸张的意味; 于是使得他们的艺术特征是用智慧消解他们 并不认可的伪崇高与伪理想。 * 代表人物: 方少钧、刘炜、岳敏君、杨少斌

世俗生活的审美图景─对90年代中国审美风尚变革的基本认识

世俗生活的审美图景─对90年代中国审美风尚变革的基本认识

世俗生活的审美图景─对90年代中国审美风尚变革的基本认识【摘要】90年代是中国审美风尚发生了巨大变革的重要时期。

审美在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影响着人们对美的认知和追求。

在90年代,中国的审美风尚经历了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审美标准和理念也发生了巨大改变。

审美元素的丰富多样性展现出了新的审美理念,给世俗生活的审美图景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

这种变革不仅影响了当时的审美观念,也对当今的审美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90年代中国审美风尚的变革展现出了世俗生活的审美图景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为人们带来了更多选择和更广阔的审美视野。

审美不再局限于传统观念,而是包容了更多的元素和理念,展示出了一个多元化和多样性的审美世界。

【关键词】审美,90年代,中国,风尚,变革,标准,理念,多样性,元素,影响,观念,世俗生活,图景1. 引言1.1 审美的定义审美是人们对美的感知、欣赏和评价能力,是一种主观的心理体验。

审美不仅仅体现在艺术作品中,也贯穿于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审美不仅仅是对外在美的追求,更体现了人们对内在品质、情感和思想的理解和体验。

审美与个体的价值观、文化背景、历史经验密切相关,是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审美的定义因人而异,因为每个人对美的理解和感受都是独一无二的。

审美引导了人们对世界的感知方式,塑造了人们的审美观念和生活方式。

审美是人们对美的热爱和追求的体现,也反映了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和期待。

审美的定义在不同文化和时代都有所差异,但无论如何,审美对于人类的生活和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

1.2 审美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审美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是不可忽视的。

审美是人类对美的感知和追求的过程,它不仅仅是一种感官体验,更是一种对美的理解和欣赏。

审美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影响着我们的情感、思维和行为。

审美可以让我们更加愉悦、充实和满足。

当我们欣赏一幅美丽的画作、听一首动听的音乐、品尝一道美味的菜肴,我们会感到心情愉悦,思维开阔,精神得到满足。

1990年代中国美学多元转型期-6页精选文档

1990年代中国美学多元转型期-6页精选文档

1990年代中国美学多元转型期1990年代美学界的主要事件是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之间的角逐,在这场竞赛中,实践美学和以后实践美学为代表的新兴美学理论都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美学研究呈现出多元化趋势。

这种多元化的变化使得1990年代成为中国美学界的学术转型期。

一.实践美学在1990年代的反思与发展实践美学出现在五十年代的美学大论战,在1980年代几乎形成了大一统的地位,在1990年代开始遭遇后实践美学的挑战。

在这场论争中,实践美学不是去否认对方的指责,而是对自身进行积极的反思,吸收西方现代哲学美学思想,对自身相关理论进行丰富和完善,让实践美学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1990年代,李泽厚对其实践论美学进行反思,从工具本体论转向心理本体论和情感本体论,提出了历史本体论。

特别是针对后实践美学对实践美学只关注集体忽略个体的批评,李泽厚开始关注人的命运偶然性、个体独特性生存和生命存在,并认为这些与心理本体密切相关:“积淀既由历史化为心理,由理性化为感性,由社会化为个体,从而,这公共性的、普遍性的积淀如何落实在个体之独特存在而实现,自我的独一无二感性存在如何与这共有的积淀配置,便具有极大的差异。

”[1]刘纲纪的实践本体论以马克思实践观为核心。

在1990年代,他继续坚守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点周围,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马克思实践观进行了重新考察和深入阐发,提出了“美是自由的感性表现”的核心命题,围绕必然与自由的关系展开分析,进一步阐发了他的“实践本体论”思想。

刘纲纪指出,“实践是人类生活的本土,对人类生活中的一切现象来说都具有本体论上的意义。

或者说,人类生活中的一切现象的发生、发展,最后都可以归结和还原为实践,亦即从实践中找到说明”,[2]“我所主张的‘实践本体论’不是别的,就是对马克思所说的‘把感性理解为实践活动’这一极其重要的思想的一种理解和阐发”。

[3]蒋孔阳美学思想以实践观为哲学基础,以审美关系为出发点,以创造论为核心。

世俗生活的审美图景─对90年代中国审美风尚变革的基本认识

世俗生活的审美图景─对90年代中国审美风尚变革的基本认识

世俗生活的审美图景─对90年代中国审美风尚变革的基本认识进入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在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进行的制度性改革,不仅造就了整个中国文化领域的广泛的结构性变异,同时,它也在中国人精神生活的内部,产生了相应的深刻变动,不断促成了广大民众在精神取向和价值观念等方面的迅速变更,进而形成了整个中国社会在文化层面上的精神分化与重组。

这其中,也包括了中国社会审美风尚的变异。

从总的方面来看,90年代、尤其是最近几年间,中国社会审美风尚的变异呈现出由统一向分化、由教化模式向消费模式、由社会活动向个人娱乐、由自发向自觉的转换,从而形成了整个社会审美风尚的大的改变。

一、90年代中国社会审美风尚的变革现状需要指出的是,90年代中国社会审美风尚的变革,在它发生、发展的具体过程中,潜在着一种相当明确的意识形态立场,即在放弃"政治──道德一体化"的文化价值理想的前提下,充分张扬大众意志的生活享受权利及其现实表现形式,在日常生活活动中追求个人基本生活利益的直接满足。

很显然,这种意识形态立场的出现,是与90年代中国社会的整体结构变革和文化发展趋势联系在一起的。

由于90年代中国社会本身处在一种不断趋近于以经济活动为中心的结构调整过程之中,由于整个社会的文化价值结构开始充分体现出"经济──商业"的利益主导性,所以,对于90年代的中国社会和普通大众来说,把现实活动的基本目标落实到物质生活积累和占有的过程中,落实到直接具体的日常享受之上,便是一个应和了现实社会与文化的基本结构且又非常实际的价值前景。

它表明,在整个90年代中国社会中,"以经济为中心"既是一个十分诱人的社会政治纲领,同时,在现实活动层面上,它也是中国大众的具体生活信念和价值坐标,是引导人们自觉地进行生活改造和提高的基本力量。

90年代中国社会审美风尚的变革,正是在这样一种潜在的意识形态立场上展开的。

如果说,一个时代的社会审美风尚总是体现了这个时代基本的文化存在状况及其价值取向,那么,90年代中国社会的审美风尚正体现了在经济利益的强力驱动下,中国大众对自身生活的一种新的、自觉的要求。

迅捷走向大众化、世俗化--对20世纪90年代中国审美文化的几点反思

迅捷走向大众化、世俗化--对20世纪90年代中国审美文化的几点反思

迅捷走向大众化、世俗化--对20世纪90年代中国审美文化
的几点反思
朱立元;王文英
【期刊名称】《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1(014)005
【摘要】90年代初以来,在全球化语境中,中国社会文化发生、经历了历史性的重大转型,审美文化也不例外,当代文学中经典文本的匮乏以及对"经典"的颠覆和消解;文艺关注和描写的对象世俗化、生活化;雅俗界限日趋模糊甚至消失,便是其中极为引人注目的几大特征.
【总页数】9页(P53-61)
【作者】朱立元;王文英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中文系,上海,200433;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20006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0
【相关文献】
1.消费文化思潮中的多元化与世俗化——20世纪90年代文学创作与批评的人性话语考察 [J], 陈进武
2.被误读的走向和未完成的越渡——大众审美趣味权力化批判的几点反思 [J], 黄仲山
3.世俗化的正面与背面——大众文化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文学的影响 [J], 杨艳

4.在否定之否定中走向新世纪--20世纪90年代中国文化思潮回顾 [J], 高思新;朱杰
5.论中国审美文化的世俗化 [J], 姜虹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浅谈90年代中国绘画的年代特征

浅谈90年代中国绘画的年代特征

浅谈 9 0年代 中国绘 画的年代特征
刘 丽 媛
( 山东英 才学院, 山东 济南 2 5 1 4 1 1 )
摘 要: 9 0年 代 的 中国 美术 呈现 出独 特 的 时代 特征 ,其 复 杂性 犹 如 将 西 方 近现 代 美 术各 个 流 派迅 速 演 绎 了一遍 , 但
9 O 年代 的美术现 象有其 自身的文化 背景 , 对其特征 的总结有助于追本溯源, 探 寻本 质。 关键词 : 9 0年代 ; 美术现象 中图分 类号 : J 2 0 5 文献标 识码 : A
运动 ”中精英艺术家以启蒙为主旨借 以西方 现代 主义的形 式对
中国绘 画进行 的改革暂告终结。 在此之前 , 艺术与建构新的中国
文化框架这一理想紧密相连。 而与之相 比 9 0年代画家最突出的 变化就是 这种理想主义消解 了。在他们人格形成的重要人生阶
“ 重视艺术观察与人生 观察的近跨度倾 向” ,与 8 0年 代用各种
m现 的 。
பைடு நூலகம்
性是相悖 的, 中 国绘 画 “ 缺 少 个 性 精 神 自 由的 滋 养 , 客 观 上 并 没
有准备好超越 自身美 学形态的条件 ” , “ 需要在艺 术家个性精 神 高扬 的基础上发展 出新 的、 更加极端化 的成果” 。 半个 多世纪几代画家的努力 获得 了这种 “ 个性精神高扬 的
了质 的变化 , 然而 战争 以及落后的社会现实 , 迫使 多数艺术 家无
有 知识青 年上 山下乡 的生活 回忆 以及个 人心灵 伤痛 ;相对 于 法进行带有个人标签的艺术语言 的探索 ,社会功利需要是 首要 在绘画领域 , 人们企望夸越艺术发 8 5 ’ 美术 运动中那些先锋艺术家 , 他们并没有 以开辟 中国艺术全 任务 而淡化个人的情趣 情感 。 新面貌为使命 ,画家们从努力为艺 术寻找合理位置转变为给 自 展 的某 一 阶段 达 到 理 想 审 美 的 和谐 ,但 这 与艺 术史 发 展 的 自律 身寻找立足点 ,这一结果作为现象是二 十世 纪末 的 中国才可能

20世纪90年代中国美术发展的社会文化背景

20世纪90年代中国美术发展的社会文化背景

20世纪90年代中国美术发展的社会文化背景在历史的年轮刚为20世纪最后的一个十年划上句号的今天,回头考察一下这段历史,人们会发现,这是一个特殊的阶段,差异巨大、彼此矛盾的各种物质和精神存在,都在这十年的现实舞台上拥有着自己的空间。

它们纠缠杂糅在一起,形成一道奇异的共生景观。

正是这种复杂的社会文化现实孕育了20世纪90年代中国美术发展的多种可能性。

一、85新潮美术运动的影响对当代中国美术,85新潮美术运动是一段难以忘怀的火热记忆。

尽管到1989年的《中国现代艺术展》,它在褒贬难辩的争吵中匆匆落幕。

但仍然给整个美术界烙下了深深的印记,并对90年代美术产生了深远影响。

事隔十年,我们已经能以较为冷静客观的目光评价这场运动。

85新潮美术运动的起点是对“文革”期间美术异化为政治话语工具的反拨,是一次向美术艺术本体回归的潮流。

但是在80年代中后期整个社会文化情境的影响下,它迅速偏离了原来的轨道,被卷入了一场民族精神解放与文化革新运动,并在其中充当了急先锋。

“它所思考、关注与批判的问题已远远超出了以往的所谓艺术问题,而是全部的文化社会问题。

85运动不是关注如何建立和完善某个艺术流派和风格的问题,而是如何使艺术活动与全部的社会、文化共同进步的问题。

因此,它对艺术的批判是同全部文化系统的批判连在一起的。

”()80年代初期,经历了十年的“文革美术”话语权力压抑,获得解放的美术界表现出对美术艺术本体——形式和情感因素的强烈渴望。

伤痕美术、惟美画风、乡土自然主义一时间成为潮流。

伤痕美术以写实再现“文革”现实为手段,突出它留给整个民族几代人的心理创伤。

它抛弃了“文革美术”虚假的“高大全”和“红光亮”模式,将目光对准普通人在这段历史中的生活场景,用冷、灰、暗的色调和细腻的笔触渲染记忆中的伤痛情感。

程丛林的《1968年×月×日雪》、何多苓的《我们曾经唱过这支歌》等都是其中的代表作品。

伤痕美术以有限的语言方式开启了新时期美术的情感表现闸门,将美术引领到关注人性深层感受的方向上来。

论1990年代日常生活叙事思潮的基本特征

论1990年代日常生活叙事思潮的基本特征
潮: 新写实小说 思潮和新生代小说 思潮 , 也影 响了这两次思
任何时段而具有 极其突 出的特 征 , 故被称 为“3常生活叙事 圣 的彼岸世界 向世俗的此岸世界下移 ;2 1 ( )生活观念从集体
思潮 ” 日 。 常生活叙 事思潮对传统叙事表现 出强烈的反抗性
和解 构性 , 在文化观念 、 写作立场 、 题材取 向和文本形态等方 面具 有 自己的特征 , 下面从这几个方 面进行探讨 。
湖北社会科学 2 1 0 1年 第 1 1期
论 19 年代 日常生活叙事思潮的基本特征 0 9
董 文桃 t , 2
(. 1 暨南大学 文学院 , 广东 广州 5 0 3 ;. 1 62 2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文学院 , 广东 广州 5 0 6 12 0)
摘要 :0世 纪 9 2 O年代 的 日常生活叙事 思潮是社 会思潮从 终极 理想世界 向世俗社 会下移和文化话语权 转移的
形态 ”[p6 ,]7把人们 的观念从 国家意识形 态( 23) ( 如专制思想 、 乌 托邦 、 终极理想 、 英雄崇拜等 ) 的捆绑 中解放 出来 。世俗化至 少在如下几方面对文学产生 了重要影响 : 1 ( )社会理想从神 时代 的禁欲主义转 向市场 时代 的享乐主义 ;3 ( )关注对象从 集体转 向个体 ;4 表现对象从崇拜英雄转 向关 注普 通民众 。 () 文学 的世俗化 以其 自身强大的解构功能 , 使文学表现 的重心 “ 下移 ” 向“ 要 自奉 为人类 灵魂 的工 程师 ” 非 中心 ” , 不 的“ 下 移 ,]2 [p”使文学表现的对象从 国家意识形态领域的阶级 、 i2 ( 终 常生 活的抽象的集体 的价值观 转向具体 的个体 的 日常生活 观 ,它直接引领了 9 0年代前后出现的两次 日常生活叙事思

中国古代审美风尚

中国古代审美风尚

内容提要本文对华夏审蓑风尚的发展脉络作了详细阐释,对华夏审美风尚的特征与个性及形成这些特征与个性的原因作了漾入的分析。

关键词华夏审美风尚发展一、演进与发展脉络华夏文明八千余年,从凿石为斧的初级加工工具阶段,到精镂细刻的宫廷艺术,审美风尚不仅绵延有序地发展,而且其发展呈现出某种自在的规律性。

从旧石器时代到夏商之际是华夏审美风尚的一个发轫阶段。

在这个阶段,中华各民族的审美意识开始形成距今约一万八千多年前,山顶洞人就打造出了造型均匀规整、磨制光滑的石制工具,已有了被考古学家称为“装饰品”的小砾石、石珠、贝壳等。

它们之中有的被赤铁矿粉染红,呈现红色最初的美感已在原始人类的生活实践中出现了。

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报告表明:在世界各地的史前文化中,都有形式和功能相同的原始舞蹈和原始绘画(1)。

而分布更广的史前岩画,从广西左江和云南苍源到新疆、内蒙古的北方山区都有生动而丰富的展示。

在中国的审美风尚演化过程中,这种史前文化的审美特征是很难用一句话来概括的。

北方草原文化与西南少数民族的审美风尚就有地域造成的差别我们只能用主体文化所内涵的主要特征来概括其性质,并寻找其千年延续发展的脉络。

我们用“龙腾凤起”来概括华夏审美风尚的原始特征,这是有人类学的根据的。

l987年,河南濮阳西水坡发掘了一座仰韶文化墓葬。

壮年墓主两侧,有用白色蚌壳精心摆塑而成的两个动物图形——龙与虎的图形。

西水坡蚌塑开风气之先,众多具有特定内涵的意象符号及其艺术表现形式在广袤的华夏大地不断涌现,在部落兼并、文化融合的历史过程中逐渐相互涵化、定型、沉积和简约化,终于凝结为具有震慑力的主流意识形态一一各种龙纹的变形图纹,如良渚文化玉器的“饕餮纹”,红山文化的“玉龙形器”。

龙的腾飞对华夏审美风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它为古代中国人感受、体验、想象自然和人生,提供了一个基本的价值框架,并成为殷商之际审美风尚的主流标识。

从先民活泼而愉快的陶器纹饰到神秘沉重的青铜器的“狞厉之美”,体现出华夏审美文化中神权意志的威严和力量。

关注世俗化生存20世纪90年代审美新取向

关注世俗化生存20世纪90年代审美新取向

文艺争鸣关注世俗化生存:20世纪90年代审美新取向李哲高红梅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虽然只是短短的10年之差,但审美活动却发生了重大变异。

80年代审美活动主要局限于传统的艺术场域,在艺术作品中,人们用心灵去体验高尚的灵魂,在体验中升华自己的精神。

艺术家们关注人民、国家的命运,其作品中/讲述关于一个人和个人经验的故事时,最终包含了对整个集体本身经验的艰难叙述0。

而在90年代的审美活动中,审美阈限已经突破传统的艺术范畴,走向更为广阔的日常生活,精美的日用品、广告、时装等都成为审美对象。

审美活动中,更多的不再是灵魂的提升,而是感官的直接接受,是对于世俗生活的关注,表现出自己独特的世俗化的取向。

一、生活与审美的同一化:变异中的审美新风格20世纪80年代,审美活动高于日常活动,具有神圣性、神秘性。

而90年代,审美活动已经超出了传统的艺术领域,逐渐地与日常生活同步化、同一化,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1.日常用品的审美化。

80年代审美活动多限于传统的艺术领域,强调审美活动的无功利性。

作为审美对象,艺术是一种高高地悬浮在物质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它在理想的意义上为人类枯涩的生活增添亮色,为人的精神超越提供通途。

马尔库塞曾说:/艺术和艺术人物的纯洁人性所表现出的统一体是非实在的东西,他们是出现在社会现实中的东西的倒影。

但是,在艺术非实在性的深处,理想是批判和革命力量,充满生气地保持着人在低劣现实中最热切的渴望。

0进入90年代,随着人们日常生活的不断精致化,日常用品的不断精美化,审美阈限冲破了传统艺术的狭小天地,走向无限广阔的现实生活。

艺术也脱下高贵而神秘的精神外衣,向更广阔的日常生活渗透。

艺术世界不再只是现实世界之外的一个可能世界,更多的是现实世界之中的真实的世界。

艺术或美的因子就在我们的周围,是我们生活须臾不可离开的组成部分。

我们只需将双眼睁开,美的事物便令人目不睱接。

此时,审美对象更多地集中在实用物品上,呈现出物质化、实用化倾向。

90年代审美标准

90年代审美标准

90年代审美标准摘要:1.引言:回顾90 年代的审美标准2.90 年代的时尚审美3.90 年代的音乐审美4.90 年代的电影审美5.90 年代的文学审美6.结论:90 年代审美标准的影响和变迁正文:【引言】在历史的长河中,每个时代都有其独特的审美标准。

回顾20 世纪90 年代,我们可以发现那个时代的审美标准同样具有鲜明的特点。

从时尚、音乐、电影到文学,90 年代的审美标准影响了一代人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

本文将探讨90 年代的审美标准,以期了解那个时代的风貌。

【90 年代的时尚审美】在90 年代,时尚审美以简约、实用为主。

当时的服装设计注重功能性,流行的款式有T 恤、牛仔裤、运动鞋等。

此外,90 年代的时尚界开始重视环保,绿色和平组织的标志性图案也被广泛应用在服饰上。

【90 年代的音乐审美】90 年代是华语乐坛的黄金时期,涌现出许多脍炙人口的歌曲和歌手。

那个时代的音乐审美以旋律优美、歌词内涵丰富为特点。

歌曲类型丰富多样,从抒情、摇滚到电子舞曲等,满足了不同听众的需求。

代表性的歌手有张学友、刘德华、王菲等,他们的歌曲至今仍广为传唱。

【90 年代的电影审美】90 年代的中国电影市场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那个时代的电影审美注重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的塑造以及社会价值的传达。

许多导演通过讲述现实主义的故事,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变迁和人们的生活。

代表性的导演有张艺谋、陈凯歌、冯小刚等,他们的作品如《活着》、《霸王别姬》、《甲方乙方》等成为了时代经典。

【90 年代的文学审美】90 年代的文学审美以探索个体命运、关注社会问题为特点。

当时的文学作品呈现出多样化的风格,从魔幻现实主义、女性主义到新写实主义等。

作家们在作品中关注社会现象,反映民众心声。

代表性的作家有贾平凹、陈忠实、余华等,他们的作品如《废都》、《白鹿原》、《活着》等被誉为90 年代文学的代表作。

【结论】总的来说,90 年代的审美标准在时尚、音乐、电影和文学等方面都表现出独特的特点。

90年代审美标准

90年代审美标准

90年代审美标准90年代是审美标准发生巨大变化的一个时期。

在这个时代,审美标准逐渐从传统向现代转变,人们开始追求更多自由、多样化和个性化的美感。

本文将探讨90年代的审美标准在服装、音乐和电影等领域的变化,并分析其背后的原因。

一、服装审美标准的变化90年代是时尚领域的一个革命性时期。

在这个时代,从流行歌手到电影明星,都带来了新的时尚潮流。

街头文化的兴起,使得年轻人开始追求更加个性化的服装风格。

街头文化中的品牌运动服、宽松裤装和运动鞋逐渐成为潮流的象征。

同时,像超模凯特·摩斯(Kate Moss)和娃娃脸美少女田中千绘(Chiaki Kuriyama)等时尚偶像的出现,也对年轻人的审美标准产生了重大影响。

二、音乐审美标准的变化90年代是音乐界的一个重要时期,各种音乐类型开始兴起并深受欢迎。

从流行乐到摇滚乐,从嘻哈到电子音乐,多样化的音乐类型创造了更多的审美选择。

此外,这个时代的音乐也更加关注社会问题,歌词内容更为真实和深刻。

诸如Nirvana的"Smells Like Teen Spirit"和2Pac的"Changes"等歌曲,通过音乐表达反叛和社会不满情绪,引起了广泛共鸣。

三、电影审美标准的变化90年代是电影产业的黄金时期,同时也是世界各地电影进行跨文化交流的时期。

好莱坞的商业化电影风格和欧洲的艺术电影开始交织,导演们开始尝试不同的表达方式。

例如美国导演昆汀·塔伦蒂诺(Quentin Tarantino)的电影作品充满了非线性的叙事结构和暴力画面,赢得了广大观众和评论家的喜爱。

不仅如此,香港的动作片也在90年代辉煌一时,成为全球电影市场的重要一环。

四、90年代审美标准变化的原因90年代审美标准的变化可以归结为社会背景和文化环境的巨大变革。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全球化的加快,文化传播变得更为迅速和广泛。

人们开始接触到更多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艺术表达形式,思维也更加开放和多元化。

从艳俗艺术的源起及特点看90年代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特点

从艳俗艺术的源起及特点看90年代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特点

当代经理人CONTEMPORARY MANAGER 2006 4163从艳俗艺术的源起及特点看90年代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特点曹又亲(华中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4)摘 要 艳俗艺术作为上世纪90年代出现的艺术现象之一,从不同方面显现了当代艺术的几个主要特征。

关键词 艳俗艺术 源起 特点 当代艺术中图分类号:I287.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49(2006)04-163-02一、艳俗艺术的产生艳俗艺术的兴起,具有非常特殊和复杂的国际因素和国内因素。

它的产生与国内众多艺术流派的产生有很大的不同,这种艺术形态的产生的前提条件只能是在一个集体的大环境中,而且所有的人必须要有共同的生存和生活信念,首先它是在集体的讨论中产生的,后来被称为艳俗艺术家的一批青年艺术家经过一年的时间来讨论自己的艺术定位,集体决定这种艺术样式的名称、题材、材料等,然后集体创作,每隔一段时间进行集体展示,对各自所作的艺术作品进行集体分析。

艳俗艺术之所以能够在短时间内成为一个为大众所接受的艺术现象,与群体内部理论先行离不开关系。

任何艺术样式的出现,理论的解析、观念的可行都是提升艺术文化含量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

艳俗艺术家中徐一晖、杨卫在艳俗艺术成长前期对国内大众文化、流行文化的分析使得艳俗艺术在一开始就具有了文化支柱,所以无论艺术样式成熟与否,都会有文化认同者的支持和帮助。

1994、95年,徐一晖、杨卫在各类美术杂志上发表了一些比较类似的关于艳俗艺术的文章,这给艳俗艺术的产生奠定了文化基础,也导致了艳俗艺术作品的统一性和类似性。

如艳丽世俗的色彩,一致的题材:对萝卜、白菜、鲜花、人民币、美女等的创作,平面化、广告化的画面处理等。

在艳俗艺术家内部大观念统一的同时,事实上,直到今天,很多艳俗艺术内部的主要成员对"艳俗"的理解还有很大的不同,这也导致了艳俗艺术在创作形式上的多样性,也可以说,在最初的统一之后,每位艳俗艺术家自身发展的倾向(特别是圆明园解散以后)与当初都有了一定的变化,这与艳俗艺术本身所具有的局限性和明显的硬伤也有很大的关系。

90年代审美标准

90年代审美标准

90年代审美标准1990年代是中国发展最迅猛的十年之一,也是中国年轻人审美标准发生巨大转变的十年。

在这个十年里,社会经济发展和文化的繁荣使得年轻人对于美的定义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本文将从时尚、艺术和音乐等方面,探讨90年代审美标准的变化和影响。

一、时尚在90年代初,中国开始逐渐开放对外界的影响,引进了大量的时尚元素。

这个时期,年轻人的审美标准开始受到国外流行文化的影响,追求时尚和个性成为了当时年轻人的主流观点。

在服装方面,年轻人开始更加注重时尚、潮流以及个性化的选择。

品牌服装店和时尚杂志开始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让年轻人有更多选择并更好地表达自己。

二、艺术在90年代的中国,艺术领域也经历了重大变革。

中国开始了一场大规模的文化艺术复兴,西方的先锋艺术思潮也进入了中国。

画廊和艺术展览在城市中随处可见,年轻人开始更加关注绘画、雕塑等艺术形式。

同时,也有更多的年轻人选择学习艺术专业,他们追求创新和表达个性的方式,使得艺术在90年代的中国呈现出多样化和多元化的特点。

三、音乐90年代是中国摇滚乐发展的关键时期。

大量外国摇滚乐在中国传播开来,启发了一大批年轻人对音乐的热爱和追求。

中国摇滚乐开始崭露头角,一批优秀的摇滚乐团和摇滚歌手涌现出来。

年轻人开始追寻摇滚音乐的自由和个性,摇滚音乐成为了90年代年轻人审美标准的一部分。

四、影响90年代的审美标准的转变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年轻人对于时尚、艺术和音乐的关注度增加,催生了相关行业的发展。

娱乐产业的崛起、时尚产业的繁荣以及艺术市场的壮大,都离不开90年代年轻人对美的追求和对个性的渴望。

总之,在90年代,中国年轻人的审美标准发生了重大变化。

他们不再满足于传统的审美观念,开始注重个性和创新。

90年代的时尚、艺术和音乐都成为了他们表达自我的方式。

这种审美标准的转变也为中国的时尚文化、艺术领域和音乐产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为中国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90年代的审美标准虽然已经过去,但其对当代年轻人的审美观念依然有一定的影响。

浅析当代中国艺术生活化的审美表情变化

浅析当代中国艺术生活化的审美表情变化

浅析当代中国艺术生活化的审美表情变化在电子信息大众传媒的影响下,人们的审美感知和审美表情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

一般来说,艺术家的艺术主张和审美情趣总是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那些高新科技为艺术的表现方式提供了丰富的手段与措施,使人们的审美体验渐渐转移。

在“原始的”和“反思的”审美体验相互影响下改变初衷,消解了最初的审美意识,全球进入一种审美化进程。

艺术逐渐向生活靠近,在中国也掀起了一股“艺术生活化”的审美热潮。

同时也诱发了一种艺术发展的极端,积极迎合大众消费文化,走向艳俗。

因此,在西方现代文化和经济发展多元化的浪潮中,我们要吐糟粕吸精华,扬长避短,开创独具中国特色或民族精神的现代艺术,保持它的人文精髓。

标签:大众文化;日常生活审美化;人文精神一、原始的审美经验在原始的审美经验中,人们对艺术的感知是凭借其最初的,直接地感性认知,是一种对艺术品本身的内在价值的探索,属于纯粹的精神追求或文化符号及导向,具有非功利性。

在早期的《人性论》中,休谟就提出了审美趣味的标准,他认为对象的秩序和结构与人性的先天构造,后天习俗和偶然心境之间的协调契合,从而使心灵感到快乐和满足。

①法国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狄德罗也认为艺术体现了人的理想,故高于自然。

表达了一种艺术的崇高。

在中国,艺术情境更是以禅宗佛学为基础,追求天人合一,达到一种崇高自由的悟道之境。

在中国古人看来,审美境界是人生最高境界。

然而艺术作品的创造与发展离不开社会因素的主导,随着经济的发展,文化的变异,艺术逐渐趋向于生活化,主客体审美判断也因此发生潜移默化的转变,以及审美价值取向的变化。

一些理论家认为,世间存在的一切事物都有其存在的价值,都是一种存在的艺术,是一种自在之美,这就是最初“泛艺术论的根基”。

②这种审美泛化思想的扩散使传统的艺术与非艺术的区别不再清晰,生活与艺术的界限逐渐被抹平。

一切事物都趋于审美化。

究其根本原因是信息时代的到来,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带来了文化一体化的发展, 促使艺术打破生活界限参与其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俗生活的审美图景──对90年代中国审美风尚变革的基本认识(一) 进入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在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进行的制度性改革,不仅造就了整个中国文化领域的广泛的结构性变异,同时,它也在中国人精神生活的内部,产生了相应的深刻变动,不断促成了广大民众在精神取向和价值观念等方面的迅速变更,进而形成了整个中国社会在文化层面上的精神分化与重组。

这其中,也包括了中国社会审美风尚的变异。

从总的方面来看,90年代、尤其是最近几年间,中国社会审美风尚的变异呈现出由统一向分化、由教化模式向消费模式、由社会活动向个人娱乐、由自发向自觉的转换,从而形成了整个社会审美风尚的大的改变。

一、90年代中国社会审美风尚的变革现状
需要指出的是,90年代中国社会审美风尚的变革,在它发生、发展的具体过程中,潜在着一种相当明确的意识形态立场,即在放弃"政治──道德一体化"的文化价值理想的前提下,充分张扬大众意志的生活享受权利及其现实表现形式,在日常生活活动中追求个人基本生活利益的直接满足。

很显然,这种意识形态立场的出现,是与90年代中国社会的整体结构变革和文化发展趋势联系在一起的。

由于90年代中国社会本身处在一种不断趋近于以经济活动为中心的结构调整过程之中,由于整个社会的文化价值结构开始充分体现出"经济──商业"的利益主导
性,所以,对于90年代的中国社会和普通大众来说,把现实活动的基本目标落实到物质生活积累和占有的过程中,落实到直接具体的日常享受之上,便是一个应和了现实社会与文化的基本结构且又非常实际的价值前景。

它表明,在整个90年代中国社会中,"以经济为中心"既是一个十分诱人的社会政治纲领,同时,在现实活动层面上,它也是中国大众的具体生活信念和价值坐标,是引导人们自觉地进行生活改造和提高的基本力量。

90年代中国社会审美风尚的变革,正是在这样一种潜在的意识形态立场上展开的。

如果说,一个时代的社会审美风尚总是体现了这个时代基本的文化存在状况及其价值取向,那么,90年代中国社会的审美风尚正体现了在经济利益的强力驱动下,中国大众对自身生活的一种新的、自觉的要求。

这一要求的根本之处,便在于它充分强调了现实生活满足的必要性和绝对性,强调了通过物质占有和消费实现大众生活享受的直接可能性。

由此,我们可以发现,一种弥漫于整个社会进程之上的生活"审美化"图景,已经非常具体地再现了90年代中国社会审美风尚变革的总体面貌。

"审美化"成为今日中国社会的直观现实。

概而言之,这种生活的"审美化",意味着:第一,大众日常生活需要的直接满足,既是整个文化建构的基本价值目标,也是大众对于社会文化发展方向的直接规定;第二,文化的生产与消费呈现了一种向感性"享乐"动机的充分归趋,大众生活过程呈现出十足的娱乐享受形态,洋溢着现实感性的快乐情调;第三,大众生活过程不再追求自身的历史
意义和价值深度,而是主动寻求能够直接体现当下满足的活动形式和内容,以便在日常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实现生活的直接乐趣;第四,物质积累与丰富作为"审美化"的现实前提,在生活"审美化"过程中直接引入了物质功利主义的实践企图,从而使得"美"与人的现实物欲发展之间产生了一种新的互动关系,物欲的充分实现成了日常生活在"审美"方向上不断自我拓展的内在因素,而生活的"审美"情调则包装了人的具体物欲动机。

具体来说,90年代中国审美风尚的变革,在总体上具有这样几个特征:1、大众日常生活需求及其满足的直接需要,在审美层面上催生了一种极具世俗化色彩的价值追求;满足大众最基本的生活享受需要,表现人在世俗幸福中最普遍的物质欲望,成为90年代中国社会审美风尚的一个突出特征。

"世俗化"成为当今审美风尚发展中的一个具体标记。

这里,所谓"世俗化",同一般意义上的"庸俗"、"低级"等等,是有所差别的。

如果说,整个90年代中国社会文化的显著改观,突出表现了那种同最一般的物质利益相一致的大众意志、大众实践的急剧扩张;那么,在社会审美风尚的变革进程上,"世俗化"的特征正体现了人们在日常生活层面上,对于那些体现最广大群众的基本要求和欲望、体现普普通通的生活满足的对象和事件的爱好与感动。

在这里,人们没有伟大的理想冲动,没有宏大的生活目标,也没有坚毅不拔的精神信仰,有的只是实现人际间在日常生活中那份脉脉温情的渴望、满足生活基本享受的热情。

可以说,这种"世俗化"的审美风尚特征,一方面再现了
90年代中国社会文化进程的基本脉动,另一方面则再现了当前中国社会群体精神的存在情形。

我们从中不难看出,首先,90年代中国社会审美风尚的变革,具有一种对于理想精神价值的消解性。

它意味着,人们不再把确立生活的远大精神理想当作一个现实的目标,也不再把重建生活的崇高意义当作自身行动的前提。

相反,在日常生活的具体活动中,人们开始把自己的眼光从理想的天空收了回来,投向脚下的现实;生活的精神意义逐渐为日常活动的物质要求所代替,思想的追索道路为现实物欲的扩张冲动所截断。

这样,为了实现当前利益和需要而从事的每一项生活活动,都这样或那样地指向了种种非常现实而具体的过程,并且力图从这些现实而具体的活动中获取直接的享受。

生活变得非常实际,同时也变得令人可亲可近,是人们为满足自己的日常需要而进行的活动过程。

在这种取消了精神的理想性和崇高性的日常生活过程中,人们所产生的,便是一种对于自身生活的感性表达和表达的快乐,一种源于最基本的生活热情的自我感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