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血常规看哪几项
如何自我排查白血病 具体检查项目
![如何自我排查白血病 具体检查项目](https://img.taocdn.com/s3/m/f068d76e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96.png)
如何自我排查白血病具体检查项目白血病是一种由白血球恶性增殖引起的血液疾病,它影响着身体的免疫系统和造血功能。
早期发现和治疗白血病是关键,因此自我排查白血病成为了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在此,我将为您介绍一些具体的检查项目,帮助您更好地进行自我排查。
1.血常规:血常规是最常用的白血病筛查方法之一。
通过抽取一个小样本的血液,检查其中的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和血小板计数等指标。
白血细胞计数异常高或异常低可能都是白血病的标志。
2.骨髓检查:骨髓是造血组织,也是白血细胞恶性增殖的主要场所。
进行骨髓检查时,医生会从髂骨或胸骨上抽取一小块骨髓组织,检查其中的白血细胞类型和数量是否异常。
骨髓检查是确诊白血病的最可靠方法。
3.流式细胞术:流式细胞术是一种通过检测细胞表面的特定蛋白来确定细胞类型的方法。
在白血病的自我排查中,流式细胞术可以帮助检测白血细胞中是否存在异常的蛋白。
这样的异常蛋白可能是白血病的一个警示信号。
4.染色体分析:染色体分析可以检查染色体中的任何异常。
在某些白血病中,染色体异常被认为是常见的。
通过染色体分析,医生可以检测到这些异常,进一步确认是否存在白血病。
5.基因检测:基因检测可以检测特定基因的异常。
一些白血病与特定基因突变有关,通过基因检测可以发现这些突变。
这对于早期发现和治疗白血病非常重要。
6.腰椎穿刺:腰椎穿刺是一种通过脊髓腔抽取脊液的方法。
脊液是由脑脊髓周围的脑脊液产生的,它与骨髓成分相类似。
在白血病的自我排查中,腰椎穿刺可以帮助检查脑脊液中是否存在异常的白血细胞。
在进行自我排查白血病时,以下几点也需要注意:1.观察自身身体状况:白血病的早期症状可能包括疲劳、消瘦、反复发热、淋巴结肿大等。
如果发现存在这些异常,应及时咨询医生进行检查。
2.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的饮食可以提高免疫力,减少白血病的发病风险。
定期进行体育锻炼、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避免吸烟和饮酒等习惯有助于降低白血病的风险。
白血病血常规检查能检查出来吗
![白血病血常规检查能检查出来吗](https://img.taocdn.com/s3/m/c74214c5f61fb7360b4c65b0.png)
白血病血常规检查能检查出来吗文章目录*一、白血病血常规检查能检查出来吗1. 白血病血常规检查能检查出来吗2. 白血病血常规检查有何异常3. 白血病有哪些症状*二、白血病如何确诊*三、白血病如何治疗白血病血常规检查能检查出来吗1、白血病血常规检查能检查出来吗血常规不能诊断白血病,但是对白血病的诊断有一定的辅助作用,因为患有白血病会导致血常规检查数据异常,因此可以作为诊断白血病的依据之一。
血常规检测数据只是起到一个参考作用,看患者是否有白血病的倾向。
在血常规的各项数值检查中,白细胞数值对于疾病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白细胞是掌管患者自身免疫力的细胞,白细胞数值过高或是过低,都表明患者身体有着巨大问题。
2、白血病血常规检查有何异常 2.1、红细胞和血红蛋白一般显示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血片中,有时可见幼红细胞。
网滞红细胞常减少,但少数病例可有轻度增多。
2.2、血小板白血病的早期血小板数目,可正常或轻度减少,到中晚期,可有明显减少,低于10×109/L,血小板大小不等,畸形,有巨型血小板,血小板第三因子及凝血功能异常。
2.3、白细胞白细胞数多时,可达300×109/L,也可少至(0.2~0.3)×109/L。
急性白血病初期,白细胞数白细胞一般偏地,晚期多数偏高。
3、白血病有哪些症状 3.1、起病突然白血病要做哪些检查怎么检查自己是否有白血病白血病的常见症状白血病起病多急骤,病程短暂,尤以儿童和青年为多。
3.2、发热急性白血病的首发症状多为发热,可表现为弛张热、稽留热、间歇热或不规则热,体温在37.5~40℃或更高。
时有冷感,但不寒战。
3.3、出血是白血病的常见症状。
出血部位可遍及全身,尤以鼻腔、口腔、牙龈、皮下、眼底常见,也可有颅内、内耳及内脏出血。
3.4、贫血早期即可发生贫血,表现为面色白、头晕、心悸等。
3.5、肝脾肿大有50%的白血病病人会出现肝脾肿大,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肝脾肿大最为显着。
血常规化验单解读方法
![血常规化验单解读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c6ccd4d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4dad748.png)
血常规化验单解读方法
血常规化验单主要包括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以及血小板这三大系统。
1. 白细胞计数:正常人在4000-10000/UL,低于4000/UL常见于病毒感染,高于10000/UL通常考虑可能存在细菌感染。
当白细胞计数超过50000/UL时,通常考虑有血液系统疾病。
2. 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以及红细胞压积这三个指标通常联合起来,主要看患者是否有贫血,当血红蛋白男性低于120g/L,女性低于110g/L时,通常考虑有贫血,当血红蛋白低于70g/L时,一般需要输血治疗。
3. 血小板计数正常人在100000-300000/UL,低100000/UL被认为血小板减少,低于20000/UL时,大部分患者会出现皮肤黏膜以及多器官的出血,需要紧急输注血小板治疗,临床上超过450000/UL时,通常认为血小板增多,需要进一步明确血小板增多的原因,可进行血小板功能测定以及骨髓穿刺等检查。
血常规检验包括哪些项目,治疗方法
![血常规检验包括哪些项目,治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faf8176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d8.png)
血常规检验包括哪些项目,治疗方法一、血常规检验项目血常规检验是一项常规的临床检查,包括以下几项项目:1. 血红细胞计数血红细胞计数是指血液中单位体积内红细胞(红细胞体积分数)的数量,通常用百万/立方毫米(10^6/mm³)表示。
正常成人男性大约在4.5-5.5×10^6/mm ³,女性大约在4.0-5.0×10^6/mm³。
2. 血红蛋白浓度血红蛋白浓度是指单位体积内血红蛋白的质量,通常用克/升(g/L)表示。
正常成人男性大约在130-180 g/L,女性大约在120-160 g/L。
3. 红细胞平均体积红细胞平均体积是指单位体积内红细胞的平均体积,通常用立方微米(fL)表示。
正常成人大约在80-100 fL之间。
4. 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是指单位红细胞内平均含有的血红蛋白量,通常用微克/红细胞(pg/cell)表示。
正常成人大约在27-32 pg/cell之间。
5. 血小板计数血小板计数是指血液中单位体积内血小板的数量,通常用10^9/L表示。
正常成人大约在150-400×10^9/L之间。
6. 白细胞计数及分类白细胞计数是指血液中单位体积内白细胞的数量,通常用10^9/L表示。
分类包括: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等。
正常成人白细胞计数大约在4.0-10.0×10^9/L之间,其中嗜酸性粒细胞数量较少,嗜碱性粒细胞数量更少。
二、治疗方法根据血常规检查结果,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治疗方法:1. 用药治疗根据具体病情,可以选用不同的药物治疗。
如治疗白细胞数量过高的疾病,可以使用抗癌药物、激素、免疫抑制剂等。
治疗红细胞数量不足的疾病,可以补充铁、维生素B12等药物。
治疗血小板数量不足或功能异常的疾病,可以使用血小板增生因子或输注血小板等。
血常规诊断白血病标准
![血常规诊断白血病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81e65693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c33ba19.png)
血常规诊断白血病标准血常规是诊断白血病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血常规可以初步判断患者是否患有白血病。
以下是一些关于血常规诊断白血病标准的具体内容:1. 白细胞计数:白细胞总数多数情况下是升高的,但也可能有正常或降低的情况。
其中,中性粒细胞比例减少,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的比例可能明显升高。
2.血红蛋白和血小板:血红蛋白和血小板多数情况下是降低的。
患者可能会出现全身乏力、活动后头晕、心悸等贫血症状。
同时,双下肢可能出现出血点,口腔、牙龈、鼻等部位也可能出现出血现象。
3.分类细胞:白细胞的各分类细胞多数是不正常的,如淋巴细胞比例明显升高或单核细胞的比例明显升高。
4.骨髓象:骨髓象是诊断白血病的金标准。
骨髓原始细胞占比20%以上,即可诊断为白血病。
5.细胞化学染色:细胞化学染色可以帮助鉴别不同类型的白血病。
例如,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细胞化学染色结果显示酯酶阳性、糖原阴性;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细胞化学染色结果显示酯酶阴性、糖原阳性。
6.分子生物学检测:分子生物学检测可以检测到白血病相关基因突变,如FLT3、KIT、CEBPA等。
这些基因突变对于白血病的诊断、分型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需要注意的是,血常规虽然可以初步诊断白血病,但确诊还需结合骨髓穿刺检查、细胞化学染色和分子生物学检测等其他方法。
在实际临床工作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血常规结果以及相关检查结果,综合判断是否患有白血病。
总之,血常规诊断白血病标准包括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和血小板、分类细胞、骨髓象、细胞化学染色和分子生物学检测等。
通过这些检查,医生可以较为准确地判断患者是否患有白血病,从而为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治疗。
血常规24项详细解释
![血常规24项详细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602d258d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31.png)
血常规24项详细解释血常规,简称BC,是用来检测和分析人体血液构成情况的一种检查,检查时,一般会使用一种叫做凝血仪的设备,这种设备能够帮助医生们查看血液中的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的数量,也能帮助医生们更好的了解血液的状态。
从BC中可以从24项指标中了解到一个人的血液构成情况,从而发现有关的免疫系统的疾病,如白血病、贫血、感染等,并及时地做出相应的治疗方案。
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BC中24项指标。
粒细胞(Leucocyte):粒细胞是血液中最先出现的白细胞,一般用于排除急性炎症和感染等情况,粒细胞的数量变化可以诊断出疾病的状况,比如白细胞增多表示有炎症反应,白细胞减少表示出现了贫血症状。
红细胞(Erythrocyte):红细胞是负责载运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红细胞的数量变化会引起血红蛋白的变化,对疾病的发生有重要的影响,低于正常水平表示可能出现贫血和急性炎症,高于正常水平表示可能出现肾脏疾病和肝脏疾病等。
血小板(Thrombocyte):血小板称作血液之母,大量缺乏会导致出血,数量过多则会聚集并栓塞血管,对抗感染也十分重要,低于正常水平则可能出现出血症状,高于正常水平可以使血液过黏,从而引发血栓形成。
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 Granulocyte):中性粒细胞是最多的粒细胞,主要功能是杀灭细菌和病毒,正常水平70%~75%之间,低于此值可能表示造血功能受损,高于此值可能表示出现感染。
淋巴细胞(Lymphocyte):淋巴细胞是粒细胞的一种,其主要功能是提供免疫力,其正常水平在20%~40%之间,低于此值可能表示出现抗药性菌群或细菌感染,高于正常水平可能表示出现了慢性病毒感染。
单核细胞(Monocytes):单核细胞也是粒细胞的一种,单核细胞的正常水平为3%~7%,该值的变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鉴别急性炎症病变,低于此值可能表示出现贫血,高于此值可能表示出现炎症病变。
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ic Granulocyte):嗜酸性粒细胞是一种参与免疫反应的粒细胞,其正常水平在0.1%~2%之间,嗜酸性粒细胞的变化对诊断寄生虫病和呼吸道疾病有很大的参考价值,低于正常水平可能表示出现病毒感染,高于正常水平可能出现原发性结节或寄生虫病。
血常规如何排除白血病
![血常规如何排除白血病](https://img.taocdn.com/s3/m/05898220ba1aa8114431d98c.png)
血常规如何排除白血病文章目录*一、血常规如何排除白血病*二、白血病患者日常饮食原则*三、白血病患者会出现哪些症状血常规如何排除白血病1、血常规如何排除白血病白血病的血常规检查需要空腹抽血化验,大部分是做生化检验的项目,如肝功能、血糖、蛋白质、脂类以及电解质钾、钠、氯等。
诊断白血病看血常规化验的时候,最主要看三个指标--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和血小板计数。
一般白血病患者都会存在血常规指标异常,如果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和血小板计数均属于范围内就可以排除白血病。
2、确诊白血病需要做哪些检查2.1、骨髓检查进行骨髓的检查,这是诊断白血病很有力的证据,一旦发觉骨髓幼稚细胞显然提高,再根据临床现象、体格检查,白血病是不难诊断的。
但是由于白血病有很多的类型,其诊断的方式也是多样的哦!2.2、血液生化检查2.2.1、最后脱氧核苷转移酶(TDT):在ALL时活性提高,不过在ANLL中没有活性。
2.2.2、碱性磷酸酶(AKP):在ALL时突出,AML突出下降。
3、治疗白血病的食疗偏方3.1、偏方一半枝莲30克,白茅根30克,地骨皮15克,杞子20克,生地20克,熟地15克,知母10克,党参15克,黄精15克,黄柏10克,牡丹皮10克,山萸肉10克。
水煎服,每天一剂。
主治急性白血病。
3.2、偏方二生地30~60克,丹皮12克,水牛角50克,玄参50克,茜草12克,板蓝根50克,山桅子12克。
水煎服,每天一剂。
主治急性白血病。
3.3、偏方三麝香0.3~1.5克(冲服),川芎15~25克,血蝎1.5克(冲服),桃仁15克,红花15克,元胡15克,郁金15克,丹参20~50克,赤芍20克。
水煎服,每天一剂。
主治急性白血病疼痛明显者。
白血病患者日常饮食原则1、摄入大量的蛋白质急性白血病患者身体虚弱,机体内蛋白质的消耗量远远大于正常人,因此补充大量多质优的蛋白质,才能维持各组织器官的功能。
所以,急性白血病患者应摄人高蛋白饮食,如禽蛋、瘦肉、乳类等食物。
白血病的血常规是多少
![白血病的血常规是多少](https://img.taocdn.com/s3/m/e4513a4f5acfa1c7aa00cc55.png)
白血病的血常规是多少文章目录*一、白血病的血常规是多少1. 白血病的血常规是多少2. 白血病的症状3. 白血病的危害*二、白血病的治疗方式*三、白血病的预防措施白血病的血常规是多少1、白血病的血常规是多少 1.1、血小板的显示,一般血常规会能够看到血小板是否在正常范围内,白血病的早期血小板数目会出现轻度减少,要是到了中晚期就更加的明显了,一般低于10×109/L,一般血小板会出现畸形还有巨型的情况,往往大小不一。
而且血小板的第三因子功能会出现异常。
1.2、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显示,一般血片中有时可见幼红的细胞和网滞的红细胞都会出现减少情况。
1.3、白细胞:一般在检查中白细胞总数特别高或者是偏低的时候,往往是白血病,急性白血病初期白细胞数一般偏低下晚期多数偏高。
2、白血病的症状 2.1、发热半数患者以发热为早期表现,可低热也可发生39~40℃的高热,虽然说白血病本身可以引起发热,但是高热通常是有继发性感染的表现。
2.2、出血以出血为早期表现者占40%,出血可发生在全身的各部位,以皮肤、牙龈、鼻腔出血最为常见,也可能有视网膜、耳内出血和颅内、消化道、呼吸道等内脏大出血。
2.3、贫血白血病早期,普遍会出现贫血症状,病人往往伴有乏力、面色苍白、心悸、气短、下肢水肿等症状。
2.4、淋巴结和肝脾肿大部分白血病患者还会有淋巴结肿大的症状,主要表现在颌下、颈部、锁骨上、腋下及腹股沟处。
2.5、骨骼、关节疼痛常有胸骨下段局部压痛,可出现关节、骨骼疼痛,尤以儿童多见,发生骨髓坏死时,可引起骨骼剧痛。
2.6、单侧睾丸肿大多表现为一侧睾丸无痛性肿大,另一侧虽无肿大,但是会发现白细胞浸润,此症状多见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缓解后的幼儿和青年。
3、白血病的危害 3.1、肺部疾患:由于白血病患者,正常成熟中性粒细胞减少,免疫功能降低,常常导致肺部感染。
此外白血病细胞、浸润可阻塞肺部小血管、支气管而发生呼吸困难、呼吸窘迫综合征,胸片可有毛玻璃状或粟粒网状,可作肺部放射的试验性治疗。
急性白血病患者血常规六项参数的动态观察
![急性白血病患者血常规六项参数的动态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77bfcbb4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eb.png)
01
引言
研究背景和意义
急性白血病是一种常见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严重威胁患 者的生命健康。
血常规六项参数(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 度、血小板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和淋巴细胞比例)是评 估急性白血病患者病情和疗效的重要指标。
动态观察急性白血病患者的血常规六项参数,有助于及时 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
03
多数患者红细胞计数低于正常值,约30%的患者可出现严重贫
血
血红蛋白浓度
正常范围
男性120-160g/L,女性110-150g/L
临床意义
反映贫血程度,与疗效和预后相关
动态变化
多数患者血红蛋白浓度低于正常值,约50%的患 者可出现重度贫血
血小板计数
01
正常范围
100-300×10^9/L
临床意义
需要进一步探索新的指标和治疗方法
总结词
详细描述
现有的治疗方法和指标体系仍存在一定的局 限性,需要进一步探索新的指标和治疗方法 。
目前对于急性白血病患者的治疗主要依赖于 化疗、放疗等传统手段,但这些方法仍存在 一定的局限性。因此,需要进一步探索新的 指标和治疗方法,以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生 存率。例如,可以探索新型生物标志物、基 因突变等与疾病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关系, 以及开发新型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方法。
与凝血指标的关系
1 2
白细胞计数与凝血指标的关系
急性白血病患者的白细胞计数过高或过低都可能 影响凝血系统,导致凝血功能障碍。
血红蛋白与凝血指标的关系
急性白血病患者常常伴有贫血,当血红蛋白过低 时,可能导致凝血功能异常。
3
血小板计数与凝血指标的关系
血小板是参与凝血的重要因素,急性白血病患者 的血小板计数往往会出现异常,影响凝血功能。
24项血常规指标解读
![24项血常规指标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5729770b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f2.png)
24项血常规指标解读
血常规24项检查主要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可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感染、贫血等疾病。
1、红细胞
成年男性、成年女性的正常范围分别为(4.5-5.5)×10^12/L、(3.5-5.0)×10^12/L,而新生儿的正常范围为(6.0-7.0)×10^12/L。
如果检查结果显示红细胞高于正常值,通常说明患者可能存在甲状腺功能亢进危象、原发性红细胞增多症肺源性心脏病等疾病。
红细胞低于正常水平,则怀疑存在各种贫血、消化道溃疡、脾功能亢进等疾病;
2、白细胞
成人的正常范围为(4-10)×10^9/L,新生儿为(15-20)×10^9/L。
白细胞高于正常值则称为白细胞增多,常提示存在急性感染、尿毒症、血液病等。
白细胞低于正常值为白细胞减少,常说明患者有病毒感染、伤寒或是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3、血小板
正常范围是(100-300)×10^9/L。
血小板低于正常值时称为血小板减少,可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巨幼细胞性贫血等。
而血小板超过正常值时称为血小板增多,多发生于急性感染、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脾功能亢进等。
如何利用血常规筛查白血病
![如何利用血常规筛查白血病](https://img.taocdn.com/s3/m/fd90b58a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8d.png)
如何利用血常规筛查白血病1.红细胞与血红蛋白。
白血病患者的血常规指标中,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数量通常显示正细胞以及正色素性贫血,通过血片检查,能够观察到幼红细胞。
网织红细胞数量常常会显示减少,但是少部分白血病患者的网织红细胞数量会出现轻微上升。
2.血小板。
若白血病患者处于早期阶段,血小板的数量可能会表现出正常或者轻微减少,等病情发展到中晚期,血小板数量会明显减少,甚至低于10×109/L。
血小板的形状大小不同,可能会出现畸形的情况,比如说巨型血小板。
血小板第三因子和凝血功能也会出现异常情况。
3.白细胞。
白血病患者的白细胞数量会出现不同的情况。
一般情况下,若白血病患者的白细胞数量较多,可能会达到300×109/L,若白细胞数量比较少,可能只有0.2×109/L,也就是低增生性白血病。
通常情况下,急性白血病患者在发病初期会出现白细胞数量降低,等病情发展到中晚期,白细胞数目会呈现偏高的状态。
通常诊断急性白血病的主要依据就是骨髓中原始细胞明显增高。
当患者白细胞处于非常高或者非常低的情况时,往往说明病情非常严重,治疗起来十分困难。
急性白血病细胞中主要包括原始细胞和早幼粒细胞。
当患者的白细胞数量偏高时,病情的诊断并不困难,而当白细胞数量较少时,需要通过自血涂片和浓缩涂片才能发现白血病细胞。
低增生性白血病和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血象通常会出现全血细胞减少。
通常白血病患者进行血常规检查时,需要在空腹状态下进行抽血检查,大部分项目也都是生化检验,比如说肝功能检查、血糖检查、脂类检查、蛋白质检查、电解质钠、钾以及氯的检查。
这些生化检验指标的参考值往往都是以健康人空腹状态下的血指标作为标准。
这是因为,在清晨空腹状态下收集到的静脉血,其中的生化成分更为稳定,检测得到的各项数据都能准确反映出人体当前的生化情况。
如果收集进食后的血液样本,血液中的血脂、血糖等生化成分会出现一定的变化,进而导致血常规检查结果无法真实反映人体的情况,也不能和空腹状态下的血液指标参考值进行比较。
血常规28项详细解释
![血常规28项详细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2d4505ae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68.png)
血常规28项详细解释血液是有生命力的流体,它不仅仅是人体内的构成元素,更是人体健康的指标。
血液检查是对血液某种性质的定量分析,包括血常规和其他血液成分的检测。
检查血常规是诊断和预防疾病的重要指标,它可以提供大量有关血液中细胞型、血小板计数、白细胞和血小板的各种重要参数的信息。
血常规指的是一种检查方法,它是检查血液中的六种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等,以及血小板的计数。
血常规检测可以有效诊断贫血、感染、淋巴母细胞疾病、血小板减少性紫斑病、白血病、免疫性疾病等。
一般来说,血常规检查通常包含28项测试,包括血小板计数(PLT)、血红蛋白(Hb)水平、红细胞计数(RBC)、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中性粒细胞计数(NEU)、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堆形指数(PC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嗜碱性粒细胞(Lymph)、嗜酸性粒细胞(Mono)、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标准差(PDWCV)、血小板平均体积标准差(MPVSD)、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标准差(RDWC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国际标准化比率(PDW-IR)、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国际标准化比率(RDW-IR)、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红细胞平均体积标准差(MCVSD)、红细胞平均表观体积(MCH)、红细胞平均表观血红蛋白含量(MCHC)、中性粒细胞体积分布宽度标准差(NEU-CV)、血红蛋白浓度(HCT)、血小板压积(PCT)、红细胞压积(RBC)、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标准差(PCV)、RBC/PCV比值等。
血小板计数(PLT)是血常规测量中最常用的参数,它是指每升血液中血小板的数量。
根据血小板计数可以判断血小板有无减少,即血小板减少症,包括急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慢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
正常的血小板计数范围在150~400万/mm3之间,如果低于正常范围,可以提示患者感染或有其他疾病。
白血病的血常规指标怎么看呢
![白血病的血常规指标怎么看呢](https://img.taocdn.com/s3/m/4d66b4da28ea81c758f578f4.png)
全国体检预约平台
全国体检预约平台 白血病的血常规指标怎么看呢
人体是非常复杂的结构,如果各方面机能的指标和正常值有着差距,这就有可能提醒你患病的征兆。
白血病最简单最常规的检查就是普通的血常规检查。
那么,白血病的血常规指标怎么看呢?
那么正常白血病血常规的指标怎么看呢?下面我就详细为大家介绍一下。
1、红细胞和血红蛋白:一般显示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血片中有时可见幼红细胞。
网滞红细胞常减少,但少数病例可有轻度增多。
2、血小板:白血病早期的血小板数目可正常或者轻度减少,到了中晚期会有明显的减少,低于10×109/L ,血小板大小不等,畸形,有巨型血小板出现,并且血小板第三因子及凝血功能异常。
3、白细胞:白细胞数量多时可能会达到300 ×109/L ,也可少至(0.2~0.3)×109/L 。
急性白血病初期白细胞数一般偏低,晚期多数偏高。
白细胞总数特别高或者特别低时往往病情严重,治疗困难疗效较差。
在周围血中出现急性白血病细胞是诊断急性白血病的重要依据。
在白细胞总数高时诊断并不困难,但是在白细胞低时,往往要经浓缩涂片或者字血涂片的尾部才能找到白血病细胞。
白血病患者初诊主要是根据血常规综合指标及骨髓象分析进行诊断,由于初患白血病的患者病情轻重不一,在检查的过程中,如未对血常规中白细胞散点图和警示信息及异常结果进行全面的分析,极易导致漏诊和误诊现象的发生。
其主要原因是未能重视镜检血涂片检查和外周血细胞形态学的技术,以及血液分析仪对细胞的识别不够全面,无法对血液中的全部细胞进行识别,不能对异常原因进行分析。
本文来源:杭州入职体检 /0571/cl/t40。
幼儿白血病血常规化验单解读
![幼儿白血病血常规化验单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7efd694c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1a.png)
幼儿白血病血常规化验单解读
幼儿白血病是一种儿童常见的白血细胞恶性增生性疾病,对于
血常规化验单的解读需要从多个角度来进行分析。
首先,我们来看白细胞计数。
正常情况下,幼儿的白细胞计数
应该在特定的范围内。
如果白细胞计数异常偏高,可能意味着白血
病患者的白细胞数量增多,这可能是白血病的表现之一。
其次,需要关注不同类型白细胞的比例。
血液中的白细胞包括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
在白血病患者的血常规化验单中,这些细胞的比例可能会出现异常,比如中性粒细胞增多或减少,淋巴细胞增多或减少等,这些都可能
是白血病的表现。
另外,还需要关注血红蛋白和血小板计数。
白血病患者可能会
出现贫血的情况,即血红蛋白水平偏低,同时由于白血病的影响,
血小板计数也可能偏低。
除了上述指标外,还需要结合患儿的临床症状、体征以及其他
相关检查结果来进行综合分析。
在解读幼儿白血病的血常规化验单
时,一定要结合临床医生的诊断意见,以便能够全面准确地评估患儿的病情。
总之,对于幼儿白血病的血常规化验单,需要综合分析白细胞计数、不同类型白细胞的比例、血红蛋白和血小板计数等指标,同时结合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评估,以便能够全面准确地了解患儿的病情。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教你看懂白血病检查化验单
![教你看懂白血病检查化验单](https://img.taocdn.com/s3/m/54d8a7f4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ba.png)
32保 健医学科普Health Protection and Promotion April 2021 Vol.21 No.7教你看懂白血病检查化验单唐明霞 雅安市人民医院白血病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血液疾病,在白血病的诊断与治疗中通常需要进行血常规检查,而医生会根据白血病检查后的化验单,判断患者病情程度。
但是由于白血病检查时,需要检查很多指标,而大多数的人都不了解这些指标的含义,所以经常会面临看不懂白血病检查化验单的情况。
下面,就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如何读懂白血病检查化验单?一、白血病检查化验单都包括哪些内容白血病是人体血液系统中非常多见的疾病,危害性较大。
患有白血病后,细胞会失去正常的繁殖能力,在骨髓内无序繁殖,使骨髓造血功能受到破坏,进而诱发感染、出血、贫血等风险。
白血病检查是诊断白血病的重要方式,而患者常常看到的化验单主要包括血常规化验单、骨髓检查报告单等。
其中,血常规化验单中,患者可根据白血病细胞、血小板等指标的变化,了解白血病的病情程度,比如患者血小板变少时,意味着患者容易出现出血的情况,而在骨髓报告单中,通常需要根据骨髓原始细胞、异常早幼粒细胞等相关指标,分析骨髓内白血病细胞的比例多少。
一般情况下,骨髓内原始细胞与异常早幼粒细胞越多,意味着白血病患者的病情更加严重,而在患者病情得到控制后,二者的比例下降,意味着骨髓内的细胞异常繁殖情况已经得到缓解。
二、如何看懂白血病检查化验单在血液类疾病中,化验单可以清楚的显示患者的病情程度,白血病也不例外。
但是看懂白血病检查化验单却是很多患者面临的难题,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自己的病情,判断白血病的治疗效果,接下来就给大家详细说一说,如何看懂白血病检查化验单。
具体来说,白血病检查化验单中,患者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内容:染色体指标。
白血病患者在检查时,慢性髓性白血病患者就会检测出ph染色体,几乎有90%的慢性髓性白血病都会有ph染色体,仅有少数患者ph染色体为阴性。
白血病确诊标准
![白血病确诊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e484cbb8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1c.png)
白血病确诊标准
1. 临床症状:患者通常会有乏力、贫血、易出血或淤血、发热、盗汗等症状。
2. 血液检查:血液检查是确诊白血病的主要依据。
通常需要采集患者的外周血样,进行血常规检查。
白血病患者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通常明显升高或降低,造血功能减退,红细胞和血小板计数也可能降低。
3. 骨髓检查:当血液检查显示异常时,骨髓检查通常是进一步确诊白血病的重要步骤。
通过骨髓穿刺或骨髓活检检查,可以确定异常白细胞的数量和形态,并观察异常细胞在骨髓中的比例。
4. 细胞遗传学检查:常规细胞遗传学检查可以识别染色体的异常,例如染色体断裂、重排或缺失,这些异常在不同类型的白血病中具有一定的特异性。
5. 分子生物学检查:通过PCR(聚合酶链反应)等技术,可
以检测白血病相关的基因突变,例如BCR-ABL、FLT3-ITD
等。
以上是常见的白血病确诊标准,具体的确诊流程应根据医生的指导和患者的具体情况来进行。
血常规白血病看哪几项
![血常规白血病看哪几项](https://img.taocdn.com/s3/m/21857a030066f5335a81218c.png)
血常规白血病看哪几项文章目录*一、血常规白血病看哪几项*二、白血病的并发症有哪些*三、白血病的食疗偏方有哪些血常规白血病看哪几项1、血常规白血病看哪几项白血病的血常规检查需要空腹抽血化验,大部分是做生化检验的项目,如肝功能、血糖、蛋白质、脂类以及电解质钾、钠、氯等。
诊断白血病看血常规化验的时候,最主要看三个指标——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和血小板计数。
一般白血病患者都会存在血常规指标异常。
2、白血病要做哪些检查2.1、免疫分型检查做这项检查一般需要抽吸2毫升左右的骨髓,然后用一种叫做“单克隆抗体”的试剂去识别,和划分白血病细胞的类型。
2.2、细胞遗传学检查这项检查也需要抽吸2毫升左右的骨髓,用以了解白血病细胞的本质?染色体有无异常。
伴有染色体异常的白血病,往往比没有染色体异常的白血病预后差。
3、白血病的早期症状3.1、胸骨压痛胸骨压痛是白血病特有的症状,常持续存在,伴骨关节痛,多见于儿童。
3.2、发热体温可达38℃~39℃,全身酸痛。
这种发热是由于血液中成熟粒细胞减少和免疫功能下降合并感染,如咽炎、扁桃体炎、肺炎、肾盂肾炎等所致,并可伴发眼、耳、口、鼻、口咽腔炎症和溃疡,患者常感疲倦。
3.3、感染病原体以细菌多见,疾病后期,由于长期粒细胞低于正常和广谱抗生素的使用,真菌感染的可能性逐渐增加。
病毒感染虽少见但凶险,须加以注意。
3.4、出血出血部位可遍及全身,以皮肤瘀点、瘀斑、牙龈出血、鼻腔出血最常见,也可有视网膜、耳内出血和颅内、消化道、呼吸道等内脏大出血,并常引起进行性贫血。
白血病的并发症有哪些1、感染:由于白血病造成正常白细胞减少,尤其是中性粒细胞减少,同时化疗等因素亦导致粒细胞的缺乏,使患者易发生严重的感染或败血症。
常引起感染的细菌有:革兰阳性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棒状杆菌等革兰阴性杆菌,如绿脓杆菌、大肠杆菌、克雷白氏杆菌等。
2、肠功能衰竭:由于治疗白血病中的化疗药物、放疗手段影响肠胃功能,而导致怕胃功能衰竭,患者的营养补充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目前采用锁骨下静脉插管到上腔静脉内进行高营养输液仅解决部分问题,营养缺乏可发生肺炎、肠炎等并发症。
白血病的血常规指标
![白血病的血常规指标](https://img.taocdn.com/s3/m/afee6a54f242336c1eb95ee8.png)
白血病的血常规指标白血病是一类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多发人群为青少年、儿童和青年。
血常规是最一般,最基本的血液检验。
白血病的血常规是医生用来判断病情的辅助手段之一。
以下是分享给大家的关于白血病的血常规指标,一起来看看吧!血常规俗称血象,最重要的三个指标是血红蛋白(hb)、白细胞(wbc)、血小板(plt或bpc)。
一、有无贫血,看血红蛋白血红蛋白(hb)正常值:男性120~160g/l女性110~150g/l新生儿170~200g/l,低于正常值为贫血。
再看平均红细胞体积和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
平均红细胞体积(mcv),正常值:手工法82~92fl;血细胞分析仪法80~100fl。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手工法27~31pg;血细胞分析仪法27~34pg。
如果两者均低于正常,考虑是否有缺铁性贫血或地中海贫血,后者为遗传性疾病,发生率低,多见于云贵、广西广东等地区。
如果平均红细胞体积高于正常,考虑是否有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多发性骨髓瘤(骨髓瘤由于红细胞呈缗钱样重叠,平均红细胞体积也增高)。
需要骨髓象检查。
如果平均红细胞体积和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均正常。
要做网织红细胞检查。
网织红细胞计数正常值:0.5%-1.5%。
低于正常,考虑是否有骨髓造血障碍,明显高于正常,是否有溶血,要做进一步检查。
失血性贫血极为常见,慢性或急性出血引起。
二、白细胞过多或白细胞减少白细胞(wbc)正常值:成人(4.0~10.0)×10*9/l;新生儿(15.0~20.0)×10*9/l;6个月至2岁(11.0~12.0)×10*9/l。
低于正常值为白细胞减少,可因感染尤其病毒感染、药物、接触化学毒物、射线引起,也有假性白细胞减少。
白细胞增多多见于感染,多表现为中性粒细胞或淋巴细胞增多(正常值:中性分叶核粒细胞50%~70%;淋巴细胞20%~40%)。
血常规看哪几项指标判断白血病
![血常规看哪几项指标判断白血病](https://img.taocdn.com/s3/m/384c785531b765ce0508148c.png)
血常规看哪几项指标判断白血病文章目录*一、血常规看哪几项指标判断白血病1. 血常规看哪几项指标判断白血病2. 白血病的症状3. 白血病的病因*二、如何预防白血病*三、如何治疗白血病血常规看哪几项指标判断白血病1、血常规看哪几项指标判断白血病 1.1、血小板白血病的早期血小板数目可正常或轻度减少,到中晚期,可有明显减少,低于10×10^9/L,血小板大小不等,畸形,有巨型血小板,血小板第三因子及凝血功能异常。
1.2、红细胞和血红蛋白一般显示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血片中有时可见幼红细胞。
网滞红细胞常减少,但少数病例可有轻度增多。
1.3、白细胞白细胞数多时可达300×10^9/L,也可少至(0.2~0.3)×10^9/L(低增生性白血病)。
急性白血病初期白细胞数白细胞一般偏地,晚期多数偏高。
白细胞总数特别高或特别低时往往病情严重,治疗困难疗效较差。
2、白血病的症状 2.1、感染感染的病原体以细菌多见,在发病初期,以革兰阳性球菌为主。
病毒感染虽较少见但常较凶险,巨细胞病毒、麻疹或水痘病毒感染易并发肺炎,须注意。
2.2、出血出血亦是白血病的常见症状,出血部位可辨及全身,以皮肤、牙龈、鼻腔出血最常见,也可有视网膜、耳内出血和颅内、消化道、呼吸道等内脏大出血。
女性月经过多也较常见并可是首发症状。
2.3、贫血早期即可出现,少数病例可在确诊前数月或数年先出现难治性贫血,以后在发展成白血病。
病人往往伴有乏力、面色苍白、心悸、气短、下肢浮肿等症状。
贫血可见于各类型的白血病,但更多见老年病人,不少病人常以贫血为首发症状。
2.4、发热这是白血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可发生再疾病的不同阶段并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和热型。
发热的主要原因是感染,其中以咽峡炎、口腔炎、肛周炎最常见,肺炎、扁桃体炎、齿龈炎、肛周脓肿等也较常见。
耳部发炎、肠炎、痈、肾盂肾炎等也可见到,感染严重者还可发生败血症、脓毒血症等。
3、白血病的病因 3.1、白血病也是具有一定的遗传因素。
白血病血常规看哪几项
![白血病血常规看哪几项](https://img.taocdn.com/s3/m/2e45f78a2e3f5727a4e9623f.png)
白血病血常规看哪几项白血病为血液科恶性肿瘤领域多发性病症,以克隆性白血病细胞自控性能丧失,而大量在造血组织、骨髓中增殖为主要特征,可诱发出血、贫血等多种并发症,促使患者健康水平显著下降。
通过检测血常规,分析血常规指标,可作为最为有效、直接的诊断白血病的手段。
那在具体分析过程中,哪几项血常规最具检测价值呢?您对相关知识了解多少?本文既展开相关说明。
1 白血病患者为何引起血常规异常?若血液细胞凋亡、分化、增殖出现问题,既会影响到正常造血,各种血细胞功能也会表现为异常的情况,进而诱导人体各种不适症状出现。
在正常血液中,血小板、白细胞、红细胞以固定比例、功能、数量存在,较为和谐的共存,各自负责对自身使命完成,以为机体正常运转提供保障。
但一旦罹患白血病,此种和谐即会被打破,大量异常细胞于骨髓或机体其它造血组织处积累,在一定程度上对骨髓正常造血功能产生抑制,并对周围分布的其它脏器构成侵润,进而引发相应病理改变。
2 血常规报告分析方法常规体检是否可以将肿瘤检出,进而发挥早发现早治疗的作用,对于多数医生而言,均具一定难度,因多数肿瘤在病程早期阶段,多缺乏特异性表现,虽进行系统的肿瘤标记物检查,但也存在较难将病变检出的情况。
但就血液科医生而言,可从血常规中,将白血病的蛛丝马迹及时发现。
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是血常规中最为重要的3个指标,其中血小板计数表示血小板的具体数目;血红蛋白可对有无存在贫血进行反映,白细胞计数可用于对白细胞总数进行表示。
同时,在对白血病进行诊断时,还需对白细胞的分类进行明确,白细胞可归属于人体防御细胞,以4×109/L-10×109/L为正常范围,其包括嗜碱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等,各自具特异性的生理功能,若血常规正常,白细胞分类比例也呈正常显示,若为白血病患者,可呈异常表现。
3 从血常规对白血病进行诊断时,常观察的指标有哪些?3.1 幼稚细胞临床通常采取对幼稚细胞进行测定,来对急性白血病进行诊断的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血病血常规看哪几项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白血病血常规看哪几项》的内容,具体内容:日常生活中,人们多"谈白血病而色变",随着人们对疾病和生活质量认识程度的提升,逐渐开始重视对白血病等一些恶性疾病的预防。
预防对疾病而言至关重要,但同时,需要大家能...
日常生活中,人们多"谈白血病而色变",随着人们对疾病和生活质量认识程度的提升,逐渐开始重视对白血病等一些恶性疾病的预防。
预防对疾病而言至关重要,但同时,需要大家能够认清一些疾病的初期症状表现,也能够帮助大家尽早发现病情,尽早治疗,这样是保证治疗效果的关键之一。
血常规是必要的检查之一,那么,可以通过血常规检查初步排查白血病吗?虽然血常规不能完全排查白血病,但可以从中发现一些"苗头",有助于患者做出下一步的决定。
下面由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的相关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怀疑白血病,血常规检查主要看三个指标:血红蛋白(hb)、白细胞(wbc)、血小板(plt)
第一看是否贫血
参考范围:血红蛋白(hb)正常值:男性120~160g/l女性110~150g/l 新生儿170~200g/l,低于正常值为贫血。
如果平均红细胞体积高于正常,考虑是否有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多发性骨髓瘤(骨髓瘤由于红细胞呈缗钱样重叠,平均红细胞体积也增高)。
需要骨髓象检查。
如果平均红细胞体积和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均正常。
要做网织红细胞检查。
网织红细胞计数正常值:0.5%-1.5%。
低于正常,考虑是否有骨髓造血障碍,明显高于正常,是否有溶血,要做进一步检查。
第二看白细胞高或低
白细胞(wbc)正常参考值:成人(4.0~10.0)×10*9/l;新生儿(15.0~20.0)×10*9/l;6个月至2岁(11.0~12.0)×10*9/l。
低于正常值为白细胞减少,可因感染尤其病毒感染、药物、接触化学毒物、射线引起,也有假性白细胞减少。
白细胞增多多见于感染,多表现为中性粒细胞或淋巴细胞增多(正常值:中性分叶核粒细胞50%~70%;淋巴细胞20%~40%)。
如果白细胞明显增高,需做骨髓穿刺检查,排除血液系统肿瘤。
第三看血小板高低
血小板正常参考值:(100~300)×10*9/l。
低于正常值,常见疾病有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结缔组织病,血液系统肿瘤。
明显高于正常,见于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继发于肿瘤等因素),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排除继发因素,血小板高于1000×10*9/l)。
血常规作为最基础的血液检查之一,尚不能完全确诊是否白血病,只能做初步的判断排查,不过对于意思白血病患者而言,尽早明确病情,可以尽快让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恢复患者的健康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