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认知发展.ppt
婴幼儿认知发展PPT
婴幼儿认知发展PPT伴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婴幼儿认知发展也开始出现新的方式和方法。
其中,PPT(演示文稿)作为一种视觉化工具,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幼儿教育工作者用于儿童认知发展的培养。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婴幼儿认知发展PPT的应用和影响。
一、幼儿认知发展的重要性婴幼儿期是大脑发育最迅速的阶段,儿童的认知能力在此时期得到迅猛发展。
早期认知发展是孩子未来学习和智力发展的基石。
通过提供多样化、创新性的学习环境,可以帮助幼儿建立扎实的认知基础。
二、为什么选择PPT?1. 视觉化:幼儿对图像和色彩的敏感度较高,PPT可以通过图片、图表等视觉元素,直观地给幼儿展示信息,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互动性:PPT中的音频、视频等多媒体元素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增加他们的参与度,促进他们与教学内容的互动。
3. 组织性:PPT可以通过幻灯片的结构和导航,将知识内容分为多个部分,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三、PPT在婴幼儿认知发展中的应用1. 语言能力的培养:通过PPT,可以呈现丰富多样的语言素材。
例如,在PPT中配上图片,可以让幼儿通过观察和聆听,在视听刺激中学习和掌握新的词汇和语法。
此外,PPT还可以展示英语学习的相关内容,提升幼儿的语言能力。
2. 数学思维的发展:通过PPT中引导幼儿观察、分析、归纳等数学思维的方法,可以激发幼儿的数学兴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PPT中,可以通过运用图像、动画等方式,生动直观地呈现数学概念和问题,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
3. 专注力的培养:由于PPT具有视觉和声音的吸引力,幼儿可以更容易地集中注意力。
幼儿通过观看PPT,可以专注于教学内容,并学会保持注意力的时间。
这对提高幼儿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品质非常重要。
4. 记忆能力的强化:PPT通过视觉化和组织性等特点,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学习内容。
例如,在PPT中加入重点、思维导图或动画等元素,可以提高幼儿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四、优化婴幼儿认知发展PPT的设计1. 简洁明了:幼儿的注意力时间较短,因此PPT的设计应简洁明了,避免过多的文字和复杂的图形。
0-6岁婴幼儿大脑发育特点PPT课件
大脑的成长是一个动态变化过程 这个过程可能会停顿——比如在发生了严重脑损伤的情况下。
这个过程可能减缓——比如把婴儿置于某些环境中,而这些环境限制 了他通过看、听、触、尝、闻的机会来探索和了解周围世界,或者婴 儿自由运动、说话和使用双手的机会被限制。
这个过程可能被加速——给婴儿提供视觉、听觉、触觉的刺激。与通 常的发育环境相比,增加刺激的频率、强度和时间长度。
二、嗅觉的发展特征
1.胎儿在妊娠末期已具有了初步的嗅觉反应 能力,已大致能区别不同的气味;
2.新生儿已能对各种气味作出相应的各不相 同的反应,如“喜爱”好闻的气味,“讨 厌”或“躲避”不好闻的气味。
3.新生儿已能够由嗅觉建立起食物性条件反 射,并具有初步的嗅觉空间定位能力。
三、具体做法 1. 闻花的气味 2. 闻生活用品 3. 闻一闻酸味和臭味
调节躯体平衡:例如,当人站立而头向后部仰时,膝和踝关节将自
动地作屈曲运动,以对抗由于头后仰所造成的身体重心的转移,使身 体保持平衡而不跌倒。
调节肌紧张:肌紧张是肌肉中不同肌纤维群轮换地收缩,使整个肌
肉处于经常的轻度收缩状态。
协调随意运动:不断地调整着大脑皮层运动区、红核和脊髓的活动,
使运动能够准确、平稳和顺利地进行。
2.新生儿对不同的温度、湿度、物体的质地和疼 痛有触觉感受能力,也就是说他们有冷热、疼痛 的感觉,喜欢接触质地柔软的物体。嘴唇和手是 触觉最灵敏的部位;
3婴儿也依靠触觉或触觉与其他感知觉的协同活动 来认识世界,而依恋关系的建立主要依赖于身体 的接触。
三、具体做法 1. 主动找奶水 2. 抚摸头和四肢 3. 勾拉手指 4. 活动手掌 5. 用不同的织物抚摸皮肤
三.发展的原则 1.前庭觉的运作帮助我们保持身体姿势的平衡和有效率 的运动 2.前庭觉掌管人体的平衡和空间方位的感应 3.前庭觉的有效运作,有助于维持人体各种姿势的平衡 和协调,大幅提升生活作息的品质 4.前庭觉和其他感觉系统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 5.前庭系统与儿童的语言发展关系密切。
保教第一模块幼儿认知发展课件
案例二:幼儿园语言教育实践
总结词
通过听、说、读、写等多种方式,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和沟 通能力。
详细描述
在幼儿园语言教育实践中,教师通过组织幼儿进行听故事、 讲故事、写字母等活动,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绘本、儿童文学等资源,丰富幼儿的 词汇量和阅读理解能力,提高语言素养。
03
幼儿认知发展课件设计
课件设计原则
1
教育性原则
课件应符合教育教学的规律,体现课程 改革理念,反映心理学、教育学、学科 教学论的基本原理,注重幼儿认知发展 规律,通过课件引导、启发幼儿进行探 索、思考和发现。
2
科学性原则
课件所展示的内容必须符合事实和数据 ,逻辑严谨,表述准确,注重科学方法 的运用,能够引导幼儿形成正确的科学 概念。
保教第一模块幼儿认知发 展课件
目录
• 幼儿认知发展概述 • 幼儿认知发展与教育 • 幼儿认知发展课件设计 • 幼儿认知发展实践案例
01
幼儿认知发展概述
幼儿认知发展阶段
前操作阶段
2-7岁,开始用符号思考,如语 言、绘画等。
形式操作阶段
11岁以后,开始抽象思维,能够 理解概念、理论等抽象事物。
01
创造力培养
通过启发式教育和创造性 活动,幼儿教育能够激发 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幼儿教育的方法与手段
游戏化教学
利用游戏和玩具进行教育 ,让幼儿在玩乐中学习, 提高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多媒体课件
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 ,通过图像、声音、动画 等多种形式呈现知识,吸 引幼儿的注意力。
亲子互动
加强家长与幼儿的互动, 通过亲子阅读、亲子游戏 等方式促进家庭教育。
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婴儿认知的发展ppt课件
婴儿的认知发展
(0-3岁)
1
• 新生儿(0——1个月);乳儿(1个月——1周岁) • 婴儿期是指个体0-3岁的时期,它是个体生理发育最
迅速的时期,也是心理发展最明显的时期。
• 婴儿期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是: 第一,学会了独立行走,手的动作也有了很好的发 展。 第二,言语能力获得很大的发展。 第三, 开始了最初的游戏活动。 第四,各种心理活动还带有明显的直觉行动性。
2
补充一: 婴儿动作的发展
一 、婴儿动作发展对心理发展的意义 (一)动作发展是心理发展的源泉或前提
21
❖强直性颈反射(tonic neck reflex)
当新生儿躺着时,把 他的头转向左侧或右侧, 就会伸出与头转向一致 的那个手,而把相反方 向的手臂和腿蜷曲起来, 仿佛摆出击剑者的姿势。 实际上,这是婴儿吃奶 最好的姿势。这个反射 越在生后两至三个月消 失。
22
(二) 习惯化与去习惯化
• 习惯化——反复给婴儿呈现某种刺激物,使他们 对它越来越熟悉,直到对该刺激物的反应(如头 部或眼睛转动、呼吸或心跳频率的变化)消失。
干,最后是脚的动作。
(2)近远原则:上肢动作为例,上臂先成熟,其 次是肘、手腕、手,手指动作最晚
(3)大小原则:即大肌肉到小肌肉,
5
6
三、婴儿主要的动作发展 (一)手的抓握动作
五指分化和手眼协调是动作发展的重点.他的意义在于的意义:主动探索周围 事物;开始操作工具;多种感觉协调,为知觉奠定基础。通常在5、6月间出现。 (二)独立行走
《幼儿认知发展》课件
测验法
总结词
标准化、量化、准确
详细描述
测验法是一种标准化的评估方法,通过设计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问题来测试幼儿 的知识、技能和思维能力。这种方法能够提供量化的、准确的评估结果,适用于 大规模的评估和比较研究。
实验法
总结词
控制、变量、严谨
详细描述
实验法是一种严谨的评估方法,通过控制实验条件来观察幼儿在不同情境下的认知表现。这种方法能够探究认知 发展的内在机制和影响因素,提供更为科学可靠的评估结果。
父母的教育水平和文化背景直接影响 其教育孩子的方式和效果。
03
幼儿认知发展的评估方 法
观察法
总结词
自然、直接、客观
详细描述
观察法是通过直接观察幼儿在日常生活、游戏和学习中的表现来评估其认知发 展水平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能够获取真实、自然和客观的信息,适用于评估 幼儿的感知、注意、记忆、思维等认知过程。
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
鼓励幼儿提问
01
积极回答幼儿的问题,并引导他们深入思考,培养他们的好奇
心和求知欲。
提供开放性问题
02
提出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幼儿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培养他们
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鼓励幼儿进行想象和创造
03
通过提供各种创意材料和活动,鼓励幼儿进行想象和创造,培
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注重幼儿的情感教育
01
关注幼儿的情感需求
积极关注幼儿的情感需求,理解他们的感受,与他们建立情感联系。
02
培养幼儿的情感表达能力
通过故事、音乐、绘画等活动,引导幼儿表达自己的情感,培养他们的
情感表达能力。
03
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0-3岁婴幼儿认知发展与教育 第三章 0—6个月婴儿认知发展与教育 课件PPT
第二节 0—6个月婴儿认知发展的教育活动指导
2、视觉能力开发
奇妙的黑白图 方法: 将黑白图案贴在婴儿看得见的地方(约25—30厘米 距离),如墙上、婴儿床上甚至妈妈身上都可以,每次展现的 时间约20—30秒,时间一到马上收起来。由大方格到小斜方格, 一天看一种,有机会就玩,越多越好,每隔三四天才换另一面。
(二)听觉 听觉是婴儿在出生时发展得比较成熟的一项感知能力。 (三)触觉 触觉是肤觉和运动觉的联合,是婴儿认识世界的重要手段,也 是婴儿获得安全感和头的过程中获取安全感
瓜状抓握
钳状抓握
第一节 0—6个月婴儿认知发展的特点
(四)知觉
在婴儿出生的头半年中,各种知觉就已开始发展。研究 表明,婴儿具有形状知觉、深度知觉、时间知觉等。
(2) 看玩具 方法: 在婴儿床的上方60—70厘米处悬挂彩色气球、彩带、玩具 等,想办法吸引婴儿的目光。
第二节 0—6个月婴儿认知发展的教育活动指导
2、听觉能力开发
响铃 方法: 在婴儿头部两侧摇铃,节奏时快时慢,音量时大时小。 边摇边说:“铃!铃!铃!铃儿响叮当!”先不要让婴儿看到摇铃, 要观察其对铃声有无反应(如听到铃声停止哭闹或者动作减少 等),再训练婴儿根据铃声用眼睛寻找声源,每天2—3次。
第一节 0—6个月婴儿认知发展的特点
三、0—6个月婴儿思维发展的特点 (一)简单反射阶段(出生—1个月)
皮亚杰认为先天反射是婴儿思维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不同的先天 反射是婴儿身体发展和认知活动的中心,决定了婴儿与世界交互作用 的性质。
皮亚杰认为,凡是适应性行为都是智力行为,先天反射虽然是婴 儿与生俱来的能力,但是它们也是婴儿应对各种外部和内部刺激的反 应行为,是一种适应性行为,也是一种智力行为。
婴幼儿认知发展 PPT
• 虽然刚出生得孩子显得柔弱,但其实很多知 觉能力都已经完全地发展好了,如听觉、嗅 觉、味觉、触觉;但偏偏有一样,出乎一般父 母得想当然,远远没有发育充分,那就就是视 觉。那瞧起来明亮亮得滴溜溜转得小眼睛, 远不像我们以为得那样成熟。
婴儿眼里瞧到得世界就是什么得模样 ?
• 新生婴儿得视力在精确度上比起大人要差 约40倍!扫瞄能力只限于那些单一得,具有 高度对比特征得东西。不了解这一点,给宝 宝买一堆花花绿绿得有很多细节得玩具简 直就是浪费,因为它们还比不上父母拿一张 白纸,把一半涂黑让宝宝更有视觉成就感。
新生儿听觉得偏好:
1. 柔与得声音、高调得声音、母亲得声音。 2. 对音乐得喜好:曲调轻柔、旋律优美、节
奏鲜明得音乐容易引起婴儿积极得情绪反 应。
语音知觉:婴儿喜欢听什么?
• “妈妈语”
原因1、语速慢,声音高,音调跨度大,有强 烈得起伏性,有吸引力。
原因2、出生前就受母亲言语得影响。
婴儿得非社会认知——物理知识
格式中已有得动作格式,还不会创造或发现新得动 作顺应世界。
5、感知动作智慧时期 (12~18月)
• 这一时期得婴儿,皮亚杰发现,能以一种试验 得方式发现新方法达到目得。当儿童偶然 地发现某一感兴趣得动作结果时,她将不只 就是重复以往得动作,而就是试图在重复中 作出一些改变,通过尝试错误,第一次有目得 地通过调节来解决新问题。
• 这一时期又称图式之间协调期。婴儿 动作目得与手段已经分化,智慧动作出 现。一些 动作图式被当作目得,另一些 动作图式则被当做手段使用。
• 如儿童拉成人得手,把手移向她自己够不着得玩具 方向,或者要成人揭开盖着玩具得布。这表明儿童 在作出这些动作之前已有取得物体(玩具)得意向。 随着这类动作得增多,儿童运用各动作格式之间得 配合更加灵活,并能运用不同得动作格式来对付遇 到得新事物,就象以后能运用概念来了解事物一样, 婴儿用抓、推、敲、打等多种动作来认识事物。 表现出对新得环境得适应。儿童得行动开始符合 智慧活动得要求。不过这阶段婴儿只会运用同化
幼儿认知发展PPT课件精选全文
一、儿童认知发展研究的新进展
人的认知能力是一个发展的过程。(由认知观念上升 到信息加工理论)
研究儿童如何获得对心理状态的认识,构成了当代发 展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心理理论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关于认知研究的具体应用,也有 长足的进步,产生了一门应用认知心理学。
5
二、认知研究的新方法
出生不到12小时的新生儿对草莓和香蕉的味道 表示满意,对臭鱼和臭鸡蛋的味道表示拒绝, 这表明区别味道的能力有可能是天生的。
33
嗅觉
34
味觉
味觉是口腔里的味蕾对溶解于水的物质刺激的 反应。
新生儿的味觉十分敏感,尤其对甜味十分偏好。
新生儿对甜的刺激表现出满意的表情,对酸的 刺激表现出噘嘴、耸鼻、眨眼的表情,对苦的 刺激表现出厌恶和拒绝甚至是呕吐的表情。
感觉是人认识过程的最初阶段。感觉是关于客 观事物最原始的心理信息,是认识世界的第一 步,是关于世界一切知识的最初源泉
11
知觉
你仔细观察,还会发现这个婴儿在伸手抓苹果时,如 何苹果太大,他就用一只手抓,如果一只手抓不了, 他就会伸出两只手抓,可见并不只是感受到红色、香 味等的单一刺激,而是对苹果的整体有反映。
3、------是人类心理活动的基础,是信息加工的来源。 4、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 的反映称-----。
85
5、人对作用在感觉器官上的内外刺激的整体反映, 称作------。
6、肤觉包括-----、-----、----- 7、当我们的身体加速运动时,淋巴液的晃动能引起
对身体平衡和运动的感觉,这种感觉叫---------。 8、鼻腔里的嗅细胞对散发在空气中的气体刺激引起
的反应叫---- 9、口腔里的味蕾对溶解于水的物质刺激的反应叫-----
0-3岁婴幼儿认知发展与教育 第二章 认知发展的理论观点 课件PPT
第一节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三山问题”情景
第一节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一个有趣的实验是“警察抓小偷”:让儿童坐在一个四方形盘前面 (如下图所示),方盘被交叉的“十”字形隔板分为相同大小的四个部 分;将一个玩具警察放在四个部分中的任一部分,然后将玩具小偷分 别放在四个部分中的每一个部分,并问儿童:警察此时是否可以看见 小偷。对35名3岁半到5岁的儿童的实验表明,他们回答问题的正 确率达到了90%。其原因可能是“警察抓小偷”是儿童比较熟悉而具 体的情景,在这种情景下,儿童的思维并不是“自我中心”的。
(三) 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儿童大约在5—7岁之间开始进入具体运算阶段,这一阶段发 展最典型的标志就是儿童能够运用符号进行有逻辑的思考活动。 前运算阶段的儿童虽然可以形成对事物的初步符号表征,但他们 的认知活动还与身体经验密切相关。而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则在 分类、数字处理、时间和空间概念上有了很大的进步。
元成分是在对工作进行计划或决策时使用的执行性加工过程。它 分为九种:① 认识到需要解决什么任务;② 对完成任务所需的较 低序列成分进行选择;③ 对较低序列成分之间的各种联合的策略进 行选择;④ 对信息的一个或多个的心理表征与组织形式进行选择; ⑤ 成分性资源的定位(各种成分的重要性不同,因而在解决问题时 要确定每个成分所占用的时间);⑥ 对解决问题过程的监控;⑦ 理解反馈的意义;⑧ 判断如何在反馈的基础上进行行动;⑨ 建立 在反馈基础上的行动。
第一节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二) 前运算阶段(2—7岁)
这一阶段的显著发展特点是儿童的语言得到了飞速发展, 他们开始学习并渐渐能够熟练地运用符号表征事物,并用符 号从事简单的思考活动。皮亚杰把这种通过符号进行学习的 能力称为符号功能(symbolic function)。
婴儿认知的发展
3、 味觉、嗅觉的发生发展
(1)味觉的发生发展 新生儿出现味觉偏爱。
已明显“偏爱”甜食,且对酸、甜、苦和白水的 面部表情已有明显不同。
婴儿“偏好”甜食是习得的,还是另有原因呢? 一项经典研究:揭示婴儿食物偏好与他们的营养 需要有关;更多的研究也认为味觉偏好和厌恶是 后天习得的。
(2)嗅觉的发生发展 新生儿具有嗅觉偏爱
一、影响认知功能发育的因素
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 遗传因素--如染色体畸变,如21-三体综合征、
18-三体综合征以及多种单基因遗传病都伴有认知 功能障碍及智能障碍。
环境因素--包括家庭因素和集体环境以及儿童自 身生理环境等。
环境因素
家庭环境 经济状况、父母状况、父母对子女的态度、父
母榜样、父母与子女矛盾冲突、家庭破裂。 集体环境
10
11
大脑单侧化
婴儿大脑两半球不仅在解剖上,而且在功 能上也存在着差异。
最近30年脑科学研究结果表明,左右两 半球在功能上的高度专门化,主要表现在:
-左半球是处理言语,进行抽象逻辑思维、 负责积极地情绪体验
-右半球是处理表象,进行形象思维、负责 消极的情绪体验。
13
14
婴儿的认知发展
游戏逐渐丧失了具体象征性的内容而进一步抽象化。 语言及抽象思维能力得到发展,开始逐步解除“自我中心 性”,能站在别人的立场上看问题,利用别人的观点去校 正自己的观点。在游戏中大家能共同遵守一定的规则。这 时的游戏以一些有规则的竞赛性游戏为主,如下棋、玩弹 子、打球等。
第二节 影响认知功能发育的
因素及异常发育
早期婴儿是否具有三维知觉能力 ?
吉布森和沃克(1961) ——“视崖”(visual cliff) 的装置,用于探索儿童深度知觉发展。 发现6个月婴儿就已经具有深度知觉
儿童认知发展:皮亚杰理论ppt课件
ppt课件
34
直觉行动性一
ppt课件
35
直觉行动性二
ppt课件
36
尝试错误
ppt课件
37
主要智慧特点
• 自我中心(egocentrism) • 不可逆性 • 直觉性 • 泛灵论(Animism) • 现象学因果性(Phenomenalistic Causality) • 自我中心言语
儿童成长中的重要任务之一是要逐渐地认识周围 的世界。在成人眼中,一切物体可具备 “大”“小”两个属性,但不能同时既大有小, 物体可以从大到小来排队,由于重力作用,物体 会自由下落,但不会自由上升。我们知道什么是 时间、空间。我们相信视野以外的物体并不会因 此从地球上永远消失。我们还可以预知人、事、 情境的变化与发展。这些平常不过的事实在儿童 眼中可能具有极不同的含义。因次,探讨儿童认 知发展理论,对了解儿童的认知模式和过程有着 重大的意义。
ppt课件
10
研究轨迹
• 1955年他建立了著名的“发生认识论国际 中心”,这个机构集合了各国的心理学家、 生物学家、逻辑学家、哲学家和控制论学 者,共同研究发生认识论。
ppt课件
11
• 二、思维(认识)的起源 • 儿童的认识或思维是从哪来的?对于这一问题有
多种解释。
唯心论者认为思维来自于先天遗传;
ppt课件
19
感知运动期
第一分阶段(出生-1个月)反射练习期; 第二分阶段(1-4、4.5月)习惯动作时期; 第三分阶段(4.5-9个月) 有目地的动作逐步形成时期; 第四分阶段(9-11、12个月) 手段与目地的分化并协调时期; 第五分阶段(11、12个月-1.5岁),“尝试错误期”。 第六分阶段(1.5-2岁)感知动作期的结束,新阶段的开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这项研究的被试是36名年龄在6~14个月之间的 婴儿。这些婴儿的母亲也参加了实验。每个婴儿 都被放在视崖的中间板上,先让母亲在深的一侧 呼唤自己的孩子,然后再在浅的一侧呼唤自己的 孩子。结果9名婴儿拒绝离开中间板。虽然研究者 没有解释这个问题,但这可能是因为婴儿太过固 执。当另外27位母亲在浅的一侧呼唤她们的孩子 时,所有的孩子都爬下中央板并穿过玻璃。然而 当母亲在深的一侧呼唤他们时,只有3名婴儿极为 犹豫地爬过视崖的边缘。当母亲从视崖的深渊呼 唤孩子时,大部分婴儿拒绝穿过视崖,他们远离 母亲爬向浅的一侧;或因不能够到母亲那儿而大 哭起来。
• 形状变得更加清晰; • 对色彩的辨认已经和成人
接近;
• 开始能够认识到物体运动 的方向;
• 开始能够认识到不同远近 距离下的物体;
• 开始能够辨认不同的脸。
视觉发展:6个月
• 半岁的孩子看到的世界的 模样已经和我们看到的差 不多了,仅比大人差约8 倍左右。
• 他们能够像大人那样在不 同的距离上聚焦。物体大 小尺寸的守恒感知能力已 经发展起来,他看到的远 处的皮球小,滚到面前的 皮球大,但宝宝已经知道 它们是同一个大小的皮球。
视觉发展:2个月
• 到了宝宝2个月的时候, 他就能够扫描所有的 视觉刺激了,他可以 看到图像内部的一些 特征,而非像从前那 样只能辨析轮廓。他 可以分辨一些颜色了, 比如红色、蓝色和绿 色。视觉的精确度和 对比度的敏感已经大 大提高,但还是比大 人视力差约20倍。
视觉发展:3个月
• 视皮层到了此时已经能够 较好地控制视力了
• 婴儿已经意识到视崖深度的存在,这一点 毫无疑问的。“通常他们能透过深的一侧 玻璃注视下面的深渊,然后再爬向浅滩。 一些婴儿用手拍打玻璃,虽然这种触觉使 他们确信玻璃的坚固,但还是拒绝爬过 去。”
3-4个月初步形成远近和大小的知觉
• “伸手触及”——3-4个月形成,能根据物体
的大小而改变自己的手型。
•
(2)习惯化
•
(3)心率变化
•
(4)瞳孔扩大
•
(5)吮吸抑制
婴儿的知觉
• 研究表明,婴儿的知觉能力远比我们过去 想象的多得多!
• 范茨1961年发明的“偏好方法”:呈现2 张图片如果对其中的一张注视的时间长, 这说明:婴儿知觉系统能区分和辨别,并 且能知道婴儿辨别了什么。
• 吸吮行为:记录婴儿吸吮频率,当有声音 强化是,频率高。过一会频率降低,呈现 新的声音,频率高。说明婴儿能够听出二 个声音的差别
听觉
• 新生儿听觉阈限比成人高10~20分贝 • 胎儿有无听觉? • 25周对声音反应出生理的变化和身体运动 • 28周对靠近母亲腹部的响亮的振动声音刺
激,胎儿的反应是紧紧闭起眼睑,有趣的 是所有不能做出这一方式反应的胎儿,在 出生后往往带有听觉问题。
胎儿听到了什么?
• 子宫内环境的记录:植入子宫的麦克风, 发现来自外环境的一些声音(噪音,母亲 附近对话伙伴的言语声)——最清晰传递 到胎儿的声音是母亲的言语声。
• 身体反应:心率
• 习惯化和去习惯化:当重复出现某一刺激 时,婴儿的兴趣逐渐下降,当呈现新刺激 时,兴趣出现,这表明婴儿具备再认记忆 能力。
• 虽然刚出生的孩子显得柔弱,但其实很多 知觉能力都已经完全地发展好了,如听觉、 嗅觉、味觉、触觉;但偏偏有一样,出乎 一般父母的想当然,远远没有发育充分, 那就是视觉。那看起来明亮亮的滴溜溜转 的小眼睛,远不像我们以为的那样成熟。
• 中国蒙台梭利协会终身教授、副会长
• 河北师范大学聘为兼职教授、嘉达学前教 育研究院 院长
• 1982年以来,出版专著、译著、教材等43 部;发表论文300多篇。1996年以来先后 赴泰国、美国、法国、英国、香港出席幼 儿教育国际会议,并在大会发言。
• 多次主持省部级重点研究课题
• 参与创建过多所省级幼儿园
实验表明:
对于婴儿的实验一般利用投影仪,以形 成很快逼近的样子,才1个月的婴儿, 就会对这种刺激做出眨眼的反应,3-4 个月的婴儿会产生防御性的反应。
E.吉布森和R.沃克的“视觉悬崖”实验
• 视崖装置的组成:一 张1.2米高的桌子,顶 部是一块透明的厚玻 璃。桌子的一半(浅 滩)是用红白格图案 组成的结实桌面。另 一半是同样的图案, 但它在桌面下面的地 板上(深渊)。
• 新生婴儿视物的最佳 距离就是母亲自然抱 起他在怀里时,母亲 的眼睛到他的眼睛的 距离,大约20厘米, 太远或太近就更看不 清楚了。
新生儿已经有视觉偏好了
• 早期教育专家们做过有趣的实验,发现新 生婴儿虽然看不清楚,但已经有视觉偏好 了(就像人们更爱看美女帅哥一样)。
新生儿注意的选择性(偏好)
认知包括
社会认知
非社会认知
• 非社会认知: • 社会认知: 物理认知(美好 人的认知(你、 河山,世间万物) 我、他、她)
婴儿认知的生理基础
知觉: • 视觉(深度知觉) • 听觉(语音知觉) • 不同感官的相互联系
• 婴幼儿注意的发展
• 新生儿的注意
1.新生儿定向反射
2.注意的指标:
•
(1)觉醒状态
婴幼儿认知发展研究
华南师大 教授、 博导 袁爱玲博士
自我简介
• 现任华南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 教 授 、博导 、博士点 负责人。
• 社会兼职如下:
• 中国教育学会脑科学与教育研究分会 理事
• 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小学(学前)教师教 育专业委员会 副会长
• 广东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专家委员会 委 员
婴儿眼里看到的世界是什么的模样 ?
• 新生婴儿的视力在精确度上比起大人要差 约40倍!扫瞄能力只限于那些单一的,具 有高度对比特征的东西。不了解这一点, 给宝宝买一堆花花绿绿的有很多细节的玩 具简直是浪费,因为它们还比不上父母拿一 张白纸,把一半涂6个月
• 对规则图形比对杂乱刺激点偏好 • 对人的面孔比对几何图形偏好 • 对线条分明、边缘清晰的图形比对过于复
杂的图形偏好(喜欢看如下图形)
深度知觉 ——空间知觉
婴儿所感知道到的是个二维世界还是三 维的世界呢?
”逐渐逼近“——如果你抬头,突然看到一
个篮球向你逼近,你是何反应:你眨眼,头后仰, 扬起胳膊,并且将采取逃避行为。尽管有时是无 意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