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药物观察制度
重点药物观察制度
![重点药物观察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d28ba70010a6f524ccbf857f.png)
重点药物的观察制度和程序
一、重点药物的观察制度
1.重点药物是指心血管系统药物和细胞毒化药物等,各病区应根据专业特点明确重点药物
上的种类及名称。
2.重点药物使用前:
a)应掌握药物的基本知识和不良反应等。
b)询问患者药物过敏史,必要时监测生命体征。
c)认真执行医嘱,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注意配伍禁忌。
3.重点药物使用中和使用后:
a)观察输液滴速,按患者病情、年龄及药物性质合理调节滴速。
b)告知患者及家属不得自行调节输液滴速,用药过程中如有不适及时与医护人员联
系。
c)加强巡视,观察生命体征和用药反应(药物不良反应、过敏反应、毒性反应),及
时听取患者主诉。
d)必要时监测患者用药后的相关指标。
4.患者出现用药不适或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及时通知医生,采取有效措施,遵医嘱落实
相关治疗与护理,并根据要求做好护理记录及交接班。
二、重点药物的观察程序。
重点药物观察制度
![重点药物观察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f261c7de561252d381eb6e39.png)
重点药物观察制度一、所谓重点观察药物,是指临床应用必须且治疗指数较窄,临床应用风险较大的一类药物。
在我院观察的重点药物有:抗菌药物、心血管系统药物、细胞毒化药物、中枢性肌松药、抗精神失常药、中枢镇静催眠药、麻醉药及麻醉辅助用药、中药注射剂等。
二、医师开处方前询问患者以前是否用过该种药物,有过何种不良反应,并告知患者及家属将要使用的药品名称、用法用量、可能存在的不良反应、注意事项。
用药后每日查房时向患者和家属询问用药后有无不适感,是否出现不良反应。
三、患者和家属向医师反应用药后不适和不良反应时,医师应高度重视,认真检查,采取有效处置措施,注意与患者和家属沟通的方式与技巧,避免误解,提高病患依从性。
四、护士用药前也应询问患者的用药情况,并告知患者及家属将要使用的药品名称、用法用量、可能存在的不良反应、注意事项。
用药后每日查房时向患者及家属询问用药后有无不适感,是否出现不良反应。
静脉给药者用药后护士必须按药品说明书规定调节好滴数并留守 20 分钟方可离开。
一组输注完毕更换下一组输液后同样应观察 20 分钟,方可离开。
其他方式注射给药,在注射完成后,护士也应观察20 分钟,在确认患者无不良反应后方可离开。
口服用药应由护士在场指导患者服用,并交待注意事项后方可离开。
当班护士 30 分钟巡视病房一次,询问患者用药后情况。
五、护士交班时,交班护士应向接班护士介绍病房内使用重点观察药物患者的情况,以利于接班护士继续执行用药后观察。
六、出现不良反应及时报告当班医生,并安抚患者和患者家属,使其配合治疗。
七、当班医生接到不良反应报告,应及时对患者进行检查,妥善处理,并填写不良反应报告单。
八、各临床科室依据本科情况,制定本科重点药物清单,用药后观察制度及程序。
医院重点药物观察制度
![医院重点药物观察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10b7a661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2a.png)
医院重点药物观察制度医院重点药物观察制度是指为了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及时发现和预防药物的不良反应和药物相关问题而设立的一项制度。
重点药物观察制度涉及的药物主要是高风险药物、新上市药物、疗效争议药物、容易发生不良反应或有特殊用药和使用规范试点药物等。
1.提高患者用药安全水平。
重点观察药物可能存在不良反应,及时发现和纠正用药错误,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和药物相关患者死亡的发生。
2.识别和评估新药安全性和有效性。
在新药上市前可以通过重点药物观察制度,对其进行跟踪观察,及时了解新药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评估其安全性和有效性,为患者选择合适的药物提供参考。
3.优化药物使用。
通过对容易发生不良反应或有特殊用药和使用规范试点药物的观察,可以及时发现用药问题,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1.选择重点观察药物。
医院根据药物的特性、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等,确定需要进行观察的药物。
选择的重点观察药物应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代表性,能够反映药物使用的基本情况。
2.建立药物观察数据库。
医院建立重点药物观察数据库,将药物使用和不良反应等相关信息进行收集和存储。
3.确定观察指标和观察周期。
根据药物特性和不良反应等,明确需要观察的指标,如药物的使用率、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等。
同时,根据药物的特点和使用情况,制定观察周期,对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定期观察和评估。
4.建立药物观察工作组。
医院设立专门的药物观察工作组,负责药物观察制度的具体实施和数据分析等。
药物观察工作组应由临床药师、药剂师、医师和统计人员等组成,确保药物观察工作的科学性和专业性。
5.补充完善制度文件。
医院制定相应的制度文件,明确药物观察工作的具体内容、责任和承担者。
对于重点观察药物的使用和不良反应等,制定相应的监测和干预措施,及时纠正问题。
6.进行定期报告和讨论。
医院定期对重点观察药物的观察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并向医务委员会、药事委员会等相关部门进行报告,及时发现问题和改进措施。
重点药物用药后观察制度
![重点药物用药后观察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5e04f5c3b9f3f90f76c61b1f.png)
安全用药
你我共勉
护士—— 是药物治疗的执行者 是给药护理的实施者 是药物治疗达到安全、有效的保障者
科室备用(抢救)药品的临床用药护理注意事项
强心药: 去乙酰毛花苷注射液
药理作用:增强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与传导。 临床应用:用于充血性心力衰竭、室上速、心 房颤 动。 规格:0.4mg/支 用法用量;静注,0.4-0.6mg,用5%GS稀释后缓慢注 射。 给药护理:1、每次剂量注射时间应在5min以上,注 射速度过快,会引起全身小动脉和冠状动脉收缩 ; 2、应注意不要漏出血管,否则产生局部刺激 或组织坏死 ; 3、过量可有恶心、食欲不振、头痛、心动过 缓、黄视等。
科室备用贝林注射液 药理作用:能选择性刺激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 学感受器(N-受体),反射性地兴奋呼吸中枢、 迷走神经中枢、血管运动中枢,使呼吸立即加 深加快,但为时甚短,仅几分钟。本品安全范 围大,不易引起惊厥。 临床应用:用于新生儿窒息及一氧化碳窒息、中 枢抑制剂(如阿片、巴比妥类)中毒等引起的呼 吸衰竭。规格:3mg/支 用法用量:静注,成人1次3mg,必要时每30分 钟可重复1次。 给药护理:静注时速度应缓慢
重点药物用药后观察制度
神经外科 余站花
1重点药物主要指心血管药物 、生物制剂、细 1 胞毒性药物、麻醉药物精神类药物等药物。 2各科室护士长就临床用药的实际情况,确定科 内需重点观察的药物 3临床各科凡使用重点药物的患者,当班护士必 须对其用药后的情况进行严密观察 4在使用重点药物的观察中,护士应将观察到的 情况如实地记录于护理记录单上 5在重点药物使用中,凡出现不良反应,护士应立 即报告医师并同时按《药物不良处理流程》 进行处理
科室备用(抢救)药品的临床用药护理注意事项
中枢神经兴奋药
第二医院重点药物观察制度
![第二医院重点药物观察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e83d7cc0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20.png)
第二医院重点药物观察制度引言重点药物观察制度是指在第二医院为了更好地管理和监控使用的特定药物而制定的一套规范化的操作流程。
通过观察和记录患者在使用这些特定药物后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可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患者的不适感和并发症。
本文将详细介绍第二医院重点药物观察制度的相关要求和流程。
观察制度目的第二医院重点药物观察制度的主要目的有以下几点: 1. 监测和评估特定药物的疗效:通过观察患者在使用特定药物后的症状改善情况,评估药物的疗效,为科学合理地使用该药物提供依据。
2. 发现和记录患者的不良反应:及时发现和记录患者在使用特定药物后出现的不良反应,帮助医生判断是否需要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其他药物。
3. 提供数据支持和参考:观察制度过程中收集到的数据可以为医院的药物临床研究提供参考,并为医院的药物选用、管理和研发工作提供数据支持。
观察制度实施步骤1. 选定观察对象第二医院的重点药物观察制度需要选择特定的药物进行观察和记录。
在选择观察对象时,需考虑以下因素: - 该药物的重要性和临床应用价值; - 该药物的使用频率和剂量; - 该药物的安全性和不良反应风险。
2. 制定观察方案制定观察方案是观察制度的关键环节,具体步骤如下: -确定观察指标:根据选定的药物特性和用途,确定需要观察的指标,如症状改善情况、生化指标变化等。
- 确定观察时间:根据药物的特性和使用周期,确定观察的时间点和时长,以获取有效的观察数据。
- 确定观察方法:选择合适的观察方法,如临床观察、实验室检测等,以确保观察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设计观察记录表:建立观察记录表,包括患者基本信息、观察指标、观察时间等内容,记录观察数据。
3. 开展观察工作在开展观察工作时,需要严格按照观察方案进行操作,具体流程包括: - 宣讲观察制度:向医务人员和患者宣讲重点药物观察制度的目的、意义和流程,并征得他们的配合和支持。
- 建立观察档案:根据观察制度要求,建立患者的观察档案,包括基本信息、疾病病情、药物使用情况等内容。
重点药物应用观察制度
![重点药物应用观察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ebe27190767f5acfa0c7cdd6.png)
重点药物应用观察制度
一、护士应熟练掌握常用药物及专科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二、根据医嘱,结合病情、药物性质选择合适的给药途经和输注工具,并调整输注速度。
三、用药过程中应密切观察,观察有无寒战、发热、皮疹、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如有异常立即报告医生并配合处理,做好记录,必要时封存送检。
四、凡静脉用药,应建立巡视记录卡,对易发生过敏的药物和特殊人群(老年人、孕产妇、心肝肾功能不全的病人,用血管活性药、化疗药、细胞毒性药、抗凝药等密切观察用药效果和不良反应,及时处理,确保用药安全。
五、做好病人的用药指导,使其了解药物的一般作用、不良反应、注意事项,指导正确用药。
六、护士长要督查病人药物的使用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处理及上报要遵照医院规定执行。
发生用药反应问题及时停止用药,汇报医生配合处理,发生用药错误时立即汇报当班医生及护士长,积极协助处理,按不良事件及时上报护理部。
重点药物观察程序
![重点药物观察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f3fe9501360cba1aa911da61.png)
重点药物观察程序
1、给药前评估:给药前应明确用药目的,评估患者身体状况及患者和家属对药物治疗的认知情况,确定有无用药禁忌证存在,并收集用药前各项检查资料。
2、形成与用药有关的护理诊断:护理诊断主要是针对患者因药物治疗而产生的反应及问题。
3、严格查对患者与用药的相符情况,并查对药物名称、剂型、剂量、用法以及注意事项。
4、告知病人和家属将要使用的药品名称,用法用量,可能存在的不良反应,注意事项。
5、静脉给药者用药后护士必须按药品说明书规定调节好滴速并留守20分种方可离开。
一组输注后更换下一组输液后同样应观察20分种,方可离开。
其他方式注射给药,在注射完成后,护士也应观察20分钟,在确认病人无药物反应后方可离开。
口服用药应由护士在场指导病人服用,并交待注意事项后方可离开。
6、当班护士30分种巡视病房一次,观察、询问患者用药后情况。
7、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时,应该暂停给予药物,立即测量生命体征并及时报告当班医生,并安抚病人、家属,使配合治疗。
8、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时,应及时上报。
医院重点药物观察制度
![医院重点药物观察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d704a398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57d3573.png)
医院重点药物观察制度1. 引言医院重点药物观察制度是指医院为加强对特定药物使用的监测和管理,确保患者用药安全的一项制度。
该制度的实施有助于提高医疗质量、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和错误使用,保障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2. 重点药物的定义医院重点药物是指对于患者治疗非常重要、常用且具有一定风险的药物。
通常包括抗生素、抗癌药物、抗凝药物、免疫调节剂等。
重点药物的选定应结合医院的临床特点、疾病谱和患者群体进行科学评估和确定。
3. 重点药物观察的目的医院重点药物观察制度的目的是多方面的:3.1 提高药物安全性观察患者使用重点药物的效果和不良反应,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减少药物使用造成的危害,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3.2 优化临床治疗策略通过观察患者的用药情况和疗效,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减少误诊误治的发生。
3.3 促进临床研究和学术交流采集患者用药数据,结合临床路径和指南,为医院系统评估和研究提供依据;同时,可用于医生之间的学术交流和共享经验。
4. 重点药物观察的内容和流程医院重点药物观察制度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4.1 药物使用情况记录对每位患者使用重点药物的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包括患者基本信息、药物名称、剂量、疗程、给药途径等。
4.2 疗效观察对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评估,包括疾病症状的改善情况、实验室检查指标的变化、影像学检查结果等。
4.3 不良反应监测记录患者在使用重点药物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包括药物过敏、药物依赖、药物相互作用等。
4.4 用药合理性评估对患者用药的合理性进行评估,包括是否按照临床指南和规范用药、是否存在滥用或错误使用的情况等。
医院重点药物观察制度的具体流程如下:1.患者进入医院后,医生根据疾病诊断和治疗需要,决定是否需要使用重点药物。
2.医生与患者进行充分沟通,告知使用重点药物可能的风险和监测要求,并征得患者的知情同意。
3.医生将患者的基本信息和用药方案录入医院信息系统,开具相应的医嘱。
重点药物使用后不良反应的观察制度和程序
![重点药物使用后不良反应的观察制度和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dc7e1032b307e87101f696d2.png)
重点药物使用后不良反应的观察制度和程序1.护士应熟悉病区常用重点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2.重点药物包括:心血管类药物(洋地黄、扩血管药、抗心律失常等);青霉素类药物;升压药(肾上腺素、多巴胺等);降压药(甘露醇);高浓度电解质(10%氯化钾、10%氯化钠等);抗精神病药物(氯氮平);心境稳定剂(碳酸锂)。
3.重点药物使用前应严格执行三查八对,使用时应加强巡视,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及用药后的效果。
根据病情和药物性质调整输液滴速,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4.做好病人及家属的用药指导,使其了解药物的一般作用和不良反应,指导正确用药和应注意的问题。
5.将观察到的异常情况如实地记录于护理记录单上。
6.护士长要随时检查各班工作,注意巡视病房,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7.重点药物使用注意事项:1)心血管类药物使用后,应重点观察心率、心律、血压、电解质等变化。
2)青霉素药物使用前,必须询问过敏史,无过敏史须做好过敏试验,重点观察有无面色苍白、出冷汗、气促、血压下降、皮疹等过敏反应。
3)升压药或降压药使用后,严格遵医嘱调整药物剂量及给药速度,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
4)输入高浓度电解质药物,严格遵医嘱调整药物剂量及给药速度,重点观察心率、心律变化及血管局部刺激情况,患者少尿或无尿,慎用钾,见尿补钾。
8.用药后的观察程序:评估患者→核查配伍禁忌→用药指导告知→给患者用药→观察用药情况(重视病人主诉、生命体征及相关各系统的症状、血常规和血药浓度)→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立即停药→及时报告医生→按《药物不良反应处理流程》进行处理。
药物不良反应防范预案药物不良反应在临床上时有发生,给病人增加了一定的痛苦和经济负担,也增加了临床护士的工作量。
因此,从积极预防着手,制定预案,有效减少其发生率。
1.每个病房应设有固定的药物不良反应监控员,负责传报工作。
2.护理人员应掌握临床常用药物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以便及时识别。
3.病人用药前应先了解患者的过敏史或不良反应史,以便及时向医生提供信息。
重点药物观察制度模版
![重点药物观察制度模版](https://img.taocdn.com/s3/m/654e36c1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df.png)
重点药物观察制度模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确保重点药品的安全性和合理使用,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重点药品观察是指对药品在市场上的使用情况进行有效监测和评估,并定期汇总、分析相关数据,及时发现和解决药品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第三条重点药品观察的范围包括但不限于:新药上市后的监测、重要药品的特殊使用群体观察、临床应急药品的观察等。
第四条重点药品观察的主要目标是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推动质量管理和风险管理的实施、提供科学决策的依据。
第五条重点药品观察的基本原则包括:科学性、客观性、及时性、全面性、可操作性。
第二章重点药品观察的组织机构和职责第六条重点药品观察的具体组织层级分布为:中央层面、省级层面、市级层面和医疗机构层面。
第七条中央层面负责制定相关政策、指导和督促各级单位的重点药品观察工作。
第八条省级层面负责对本地区内的重点药品观察工作进行整体协调管理,提出政策建议和工作方案。
第九条市级层面负责组织和实施本辖区内的重点药品观察工作,提交相关数据和报告。
第十条医疗机构层面负责具体实施本机构内的重点药品观察工作,收集和报告相关数据,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解决问题。
第十一条各级层面的重点药品观察组织机构应当建立药品观察工作的领导小组,由相关部门和专家组成。
第三章重点药品观察的内容和方式第十二条重点药品观察的具体内容包括但不限于:药品的不良反应观察、药品使用的依从性观察、药品的疗效和安全评价等。
第十三条重点药品观察的方式可以采用以下方法:问卷调查、统计分析、定期抽样、追踪调查、不定期回访等。
第十四条重点药品观察应当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观察期限和观察对象,并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第十五条重点药品观察的数据应当加密存储,保证有关信息的机密性,并定期进行备份和更新。
第四章重点药品观察的数据分析与报告第十六条重点药品观察组织机构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数据分析和报告的流程和标准。
第十七条重点药品观察的数据分析应当结合相关政策法规和药品监管要求,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和措施。
重点药物观察制度范文
![重点药物观察制度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0083ae65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37.png)
重点药物观察制度范文一、制度目的重点药物观察制度旨在对医疗机构常用的重点药物进行监测和观察,确保其使用安全和合理。
通过建立有效的观察制度,及时发现和解决与重点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等问题,提高临床用药的质量和效果。
二、适用范围该制度适用于医疗机构对常用重点药物的使用监测和观察。
重点药物包括但不限于:抗生素、抗肿瘤药物、抗精神病药物、抗高血压药物、抗心血管药物等。
三、制度内容1. 重点药物监测名单的建立医疗机构需根据实际情况和临床需要,建立重点药物监测名单。
该名单包括医疗机构常用的重点药物名称、规格、用途等信息。
医疗机构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对该名单进行动态调整和更新。
2. 重点药物观察的对象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对于使用重点药物的患者进行观察,并记录相关信息。
观察对象包括使用重点药物的患者的基本信息、临床症状、治疗效果、药物不良反应等。
3. 重点药物观察的方式医疗机构可以通过临床观察、实验室检测、药物监测等方式,对使用重点药物的患者进行观察。
重点药物观察的方式应根据具体情况和需要进行选择,并确保观察的可行性和准确性。
4. 重点药物观察记录和报告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应对使用重点药物的患者进行详细的观察记录,并按照规定的时间和要求上报相关单位。
观察记录应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重点药物的使用情况、临床症状、治疗效果、药物不良反应等内容。
5. 重点药物观察结果的分析和应对措施医疗机构应对收集到的重点药物观察结果进行分析,发现问题并及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如发现药物不良反应较为普遍,应及时调整使用方案或选择替代药物;如发现药物相互作用较为严重,应采取相应措施阻断药物相互作用等。
6. 重点药物观察的周期和频次医疗机构应根据重点药物的特点和使用情况,确定观察的周期和频次。
一般来说,观察周期不应超过重点药物使用周期的1/4,并根据需要适时调整观察的频次。
四、重点药物观察的意义1. 保障患者用药安全通过重点药物观察制度,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与重点药物使用相关的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等问题,保障患者用药的安全性。
精神科重点药物使用后不良反应的观察制度和程序
![精神科重点药物使用后不良反应的观察制度和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3806d84cc77da26924c5b0b0.png)
精神科重点药物使用后不良反应的观察制度和程序1.护士应熟悉病区常用重点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2.重点药物包括:心血管类药物(洋地黄、扩血管药、抗心律失常等);青霉素类药物;升压药(肾上腺素、多巴胺等);降压药(甘露醇);高浓度电解质(10%氯化钾、10%氯化钠等);抗精神病药物(氯氮平);心境稳定剂(碳酸锂)。
3.重点药物使用前应严格执行三查八对,使用时应加强巡视,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及用药后的效果。
根据病情和药物性质调整输液滴速,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4.做好病人及家属的用药指导,使其了解药物的一般作用和不良反应,指导正确用药和应注意的问题。
5.将观察到的异常情况如实地记录于护理记录单上。
6.护士长要随时检查各班工作,注意巡视病房,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7.重点药物使用注意事项:1)心血管类药物使用后,应重点观察心率、心律、血压、电解质等变化。
2)青霉素药物使用前,必须询问过敏史,无过敏史须做好过敏试验,重点观察有无面色苍白、出冷汗、气促、血压下降、皮疹等过敏反应。
3)升压药或降压药使用后,严格遵医嘱调整药物剂量及给药速度,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
4)输入高浓度电解质药物,严格遵医嘱调整药物剂量及给药速度,重点观察心率、心律变化及血管局部刺激情况,患者少尿或无尿,慎用钾,见尿补钾。
8.用药后的观察程序:评估患者→核查配伍禁忌→用药指导告知→给患者用药→观察用药情况(重视病人主诉、生命体征及相关各系统的症状、血常规和血药浓度)→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立即停药→及时报告医生→按《药物不良反应处理流程》进行处理。
药物不良反应防范预案药物不良反应在临床上时有发生,给病人增加了一定的痛苦和经济负担,也增加。
重点药物观察制度
![重点药物观察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61af7a0a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a7.png)
重点药物观察制度
是指针对某些重要药物,建立起来的一种临床观察和监测制度。
这种制度旨在对这些重要药物的使用情况和疗效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和解决可能存在的问题,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
重点药物观察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
1. 药物的安全性观察:监测药物在实际使用中的不良反应和副作用,及时报告和处理药物的安全问题。
2. 药效观察:对药物的疗效进行观察和评估,以确保药物能够发挥应有的治疗效果。
3. 用药合理性评估:监测药物的使用情况,评估医生开药的合理性和患者用药的依从性。
4. 信息反馈和沟通:建立起患者、医生和药企之间的信息反馈和沟通机制,及时交流和共享相关的信息。
重点药物观察制度的实施可以为医生和患者提供及时的用药指导和意见,同时也可以为药物监管和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它对于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提高药物疗效和合理用药具有重要的作用。
第 1 页共 1 页。
医院重点监测药品管理制度
![医院重点监测药品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1a55029e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0869344.png)
一、总则为加强医院药品管理,确保医疗质量和安全,促进合理用药,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及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监测范围1. 国家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目录中列出的药品;2. 我院根据临床用药实际情况确定的重点监控药品;3. 药品使用量大、价格昂贵、易滥用或存在安全隐患的药品。
三、监测内容1. 药品采购、使用、库存情况;2. 药品临床应用情况,包括适应症、剂量、疗程、疗效等;3.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及监测情况;4. 药品使用合理性评价。
四、监测方法1. 建立重点监控药品目录,实行动态管理;2. 对重点监控药品进行采购、使用、库存等方面的统计和分析;3. 定期对临床科室进行药品使用合理性评价;4. 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及时处理和上报;5. 开展药品合理应用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合理用药水平。
五、职责分工1. 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负责制定、修订和监督实施本制度;2. 药剂科负责药品采购、库存、供应及药品不良反应监测;3. 临床科室负责药品临床应用,严格执行药品使用规范;4. 医院感染管理科负责药品使用过程中的医院感染监测;5. 医务科负责医务人员药品合理应用培训。
六、监测结果处理1. 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找出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措施;2. 对违规使用药品的科室及个人进行通报批评,并纳入绩效考核;3. 对存在安全隐患的药品,及时停止使用,并向相关部门报告;4. 对不合理用药行为,及时纠正,并加强培训和监管。
七、附则1. 本制度由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负责解释;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通过实施本制度,我院将进一步加强药品管理,提高药品使用合理性,保障医疗质量和安全,减轻患者经济负担,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2024年重点药物观察制度(三篇)
![2024年重点药物观察制度(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50211e6b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e45ff10.png)
2024年重点药物观察制度1.重点药物包括:抗感染药物、心血管系统药物、细胞毒化药物、麻醉药及麻醉辅助用药、抗精神病药、抗焦虑药等治疗神经系统疾病药物、中药注射剂和胰岛素制剂等。
2.医师在开具处方前,要询问病人以前是否用过该种药物,有过何种不良反应,并告知病人和家属将要使用的药品名称,用法用量,可能存在的不良反应,注意事项。
用药后每日查房时向病人和家属询问用药后有无不适感,是否出现不良反应。
3.病人和家属向医师反应用药后不适和不良反应时,医师应高度重视,认真检查,采取有效处置措施,注意与病人和家属沟通的方式与技巧,避免误解,提高病患依从性。
4.护士用药前也应询问病人的用药情况,并告知病人和家属将要使用的药品名称,用法用量,可能存在的不良反应,注意事项。
用药后每日查房时向病人和家属询问用药后有无不适感,是否出现不良反应。
静脉给药后,护士必须按药品说明书的规定调节好滴速,并留守____分种方可离开。
一组输注后更换下一组输液后同样应观察____分种,方可离开。
其他方式注射给药,在注射完成后,护士也应观察____分钟,在确认病人无异常反应后方可离开。
口服用药时,应由护士在场指导病人服用,并交待注意事项后方可离开。
当班护士____分种巡视病房一次,询问病人用药后情况。
5.护士交班时,交班护士应向接班护士介绍病房内使用重点药物患者的情况,以利于接班护士继续执行用药后观察。
6.发现不良反应/事件后,必须及时报告当班医生,并安抚病人、家属,使其配合治疗。
7.当班医生接到不良反应/事件报告后,应及时对病人进行检查,妥善处理,并填写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上报临床药学室。
8.各临床科室依据本科情况,参考“我院重点药品目录”,制定本科重点药物清单,根据用药后观察制度,执行用药后“重点药物观察程序”。
2024年重点药物观察制度(二)____年重点药物观察制度引言:在当代社会,药物在人类的生活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药物的研发和使用不仅能够治疗疾病,减轻人类的痛苦,还能提高生活质量和延长寿命。
重点药物观察制度
![重点药物观察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1a0ecd4f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0c.png)
重点药物观察制度
L重点药物观察应包括心血管系统药物、细胞毒化药物、中枢性肌松药、抗精神失常药、中枢镇静催眠药及易致过敏的抗菌药物等。
2.护士长对科内护士应加强重点药物相关知识的培训,使护士熟练掌握科内重点药物的种类、疗效、使用注意事项和常见不良反应。
3.护士应在给药前、给药中、给药后注重对药物的健康宣教,给予正确的用药指导,使患者了解所用药物的一般作用、副作用和应注意的事项。
4.使用特殊用药必须标识醒目,悬挂特定标志圆牌(红色表示过敏体质、黄色表示须控制滴速、绿色表示中成药、咖啡色表示化疗药)。
5.使用对血管有刺激性及容易外渗的药物时应提前告知病人药物外渗后可能出现的严重后果,护士应常规15分钟观察一次,特殊情况随时观察。
特别在静脉推注此类药物时更应提醒病人应协助护士观察,一旦外渗及时通知护士,护士应按药物外渗处理程序及时处理,逐级上报,并在24小时内填写意外事件报告单上交护理部。
6彳散泵注射时必须使用注射巡视卡,加强巡视,在使用特殊用药时,剂量设置或调整后必须由第二个人核对并双签名,15—30分钟巡视一次。
7•静脉给药者护士必须按药品说明书规定结合病人病情调节好每组液体的滴速,确认无误后方可离开。
口服给药应及时评估病人是否按时准确服用。
8.当班护士、护士长应随时下病房检查病人的用药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9.出现不良反应时护士应积极按药物不良反应处理程序进行处置。
各护理单元应根据本科室性质制定本科室重点药品观察种类、观察制度和观察程序。
重点药物观察制度
![重点药物观察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8f8c6e87680203d8ce2f247f.png)
重点药物观察制度
1. 医护人员应掌握重点观察药物品种,见重点药物观察品种目录。
2. 用药前向病人或家属询问是否使用过该类药物,是否有不良反应;并告知患者注意事项及不良反应。
3.用药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病人状况。
注射给药时,在开始30分钟内要密切观察用药反应,尤其对于老人、儿童、肝肾功能异常患者等特殊人群和初次使用的患者应加强观察。
当班护理人员应30-60分钟巡视一次,观察和询问病人用药情况。
4. 用药后患者出现药品不良反应时应及时采取措施,妥善处理,并填写不良反应报告表上报。
5. 交班时,交班护士应向接班护士介绍病房内使用重点药物患者的情况,以便继续执行用药后观察。
6. 各临床科室应比对医院重点药物目录,执行本科室重点观察药物的管理。
附:海军安庆医院重点药物观察品种目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点药物观察要点
精神类药物
【地西泮】
一、药理作用
本类药为苯二氮卓受体的激动剂,为中枢神经抑制药。
主要有遗忘作用、抗惊厥作用、骨骼肌松弛作用。
二、不良反应
1.常见的不良反应为嗜睡、便秘。
2.剂量过大时共济失调、尿闭、皮疹、乏力、头痛。
3.偶见中毒性肝炎、白细胞减少、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4.老年患者易引起精神病性反应,甚至昏厥。
男性患者可引起
性功能障碍。
长期使用突然停药可引起惊厥。
三、护理要点
1.观察生命体征及用药后有无出现不良反应,如有则及时通知
医生。
2.严格掌握适应症,按剂量给药。
3.长期连续用药产生成瘾性,停药可发生撤药症状如忧郁等,
为避免患者产生自杀倾向要及时做好预防措施。
心血管药物
【硝酸甘油】
一、药理作用
为硝基血管扩张药。
可舒张多数平滑肌,包括动脉和静脉。
低浓度的硝酸甘油对静脉的扩张作用超过动脉。
二、不良反应
1.治疗剂量可能引起面部潮红、眩晕、心动过速和跳动性
头痛。
2.大剂量引起呕吐、烦躁不安、视力减弱、低血压、昏厥,
偶尔出现紫绀及高铁血红蛋白血症;随之损害呼吸及出
现心动过缓。
皮肤用药可能出现接触性皮炎。
3. 舌下含片通常引起局部烧灼感。
长期应用可产生耐受
性。
长期接触突然停药可出现停药症状。
4.初次用药可先含半片,以避免和减轻副作用。
三、护理要点:
1.观察生命体征变化,每小时测血压一次并记录。
2.观察用药效果,用药后可有副作用出现。
3.偶有血压下降,故含药时应平卧片刻。
4.必要时可给予吸氧,疗效不好时及时通报医生。
麻醉类药物
【盐酸吗啡注射液】
一、药理作用
本品为纯粹的阿片受体激动剂,有强大的镇痛作用,同时也有明显的镇静作用,并有镇咳作用。
1.连用3~5天即产生耐药性,1周以上可成瘾,需慎用。
2.恶心、呕吐、呼吸抑制、嗜睡、眩晕、便秘、排尿困难、胆
绞痛等。
偶见瘙痒、荨麻疹、皮肤水肿等过敏反应。
3.本品急性中毒的主要症状为昏迷,呼吸深度抑制、瞳孔极度
缩小,肌无力,由于严重缺氧致休克、循环衰竭、瞳孔散大、死亡。
三、护理要点
1.本品为国家特殊管理的麻醉药品,必须严格遵守国家对麻醉
药品的管理条例。
2.未明确诊断的疼痛,尽可能不用本品,以免掩盖病情,贻误诊断。
3.药液不得与氨茶碱、异丙嗪、哌替啶等混合,以免发生混浊
甚至出现沉淀。
4.不能单独用于内脏绞痛,如胆绞痛、肾绞痛。
5.未成熟新生儿禁用。
细胞毒性药物
【重酒石酸长春瑞滨注射液】
一、药理作用
本品主要与微管蛋白结合,使细胞在有丝分裂过程中微管形成障碍,为周期特异药物。
临床用于非小细胞肺癌转移性乳腺癌晚期卵巢癌恶性淋巴瘤等
1.血液系统毒性:粒细胞减少中度贫血;
2.周围神经毒性反应:一般限于深腱反射降低麻木少见偶见
感觉异常,长期用药可出现下肢无力;
3.消化道自主神经系统:主要是肠麻痹引起的便秘麻痹性肠
梗阻罕见偶见恶心呕吐;
4.胃肠道毒性:便秘、可引起呼吸困难或支气管痉挛;
5.其它:进行性中度脱发下颌痛局部静脉炎
三、护理要点
1.每次治疗之前应进行血象检查,(白细胞<2000/mm3或血小板
<50000/mm3)暂停使用。
2.确保化疗药物注入静脉血管内,如有外渗应立即停止给药,局部冷敷和局封。
3.严密观察化疗期间的不良反应。
4.药物必须溶于生理盐水,短时间内(15-20分钟)静脉输入,
然后静滴生理盐水冲洗静脉。
生物制剂
【人血白蛋白】
一、药理作用
1.增加血容量和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
2.运输及解毒
3.营养供给
二、不良反应
使用本品一般不会产生不良反应,偶可出现寒颤、发热、颜面潮红、皮疹、
恶心呕吐等症状,快速输注可引起血管超负荷导致肺水肿,偶有过敏反应。
三、注意事项
1.药液呈现混浊、沉淀、异物或瓶子有裂纹、瓶盖松动、过
期失效等情况不可使用。
2.本品开启后,应一次输注完毕,不得分次或给第二人输用。
3.输注过程中如发现患者有不适反应,应立即停止输用。
4.有明显脱水者应同时补液。
5.运输及贮存过程中严禁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