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必过)学前游戏论
学前游戏论自考试题及答案
![学前游戏论自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3724c61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fa.png)
学前游戏论自考试题及答案一、简答题1. 什么是学前游戏?学前游戏是指针对学龄前儿童进行的以游戏为主要方式的教育活动。
通过游戏,儿童可以在自由的环境中积极探索和体验,发展各方面的能力,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2. 学前游戏的特点有哪些?学前游戏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自发性和自主性:儿童在游戏中自发地表达自己的兴趣和需求,并自主选择游戏的方式和内容。
(2) 活动性和体验性:游戏通过身体和感官的活动来进行,让儿童积极参与并通过亲身体验来学习。
(3) 综合性和整体性:游戏能够综合地促进儿童不同方面的发展,包括认知、语言、社交、情感等各个方面。
(4) 轻松和愉快:学前游戏以轻松、愉快的方式进行,让儿童享受到快乐的学习过程。
3. 学前游戏的教育意义是什么?学前游戏在儿童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1) 促进认知发展:通过游戏,儿童能够主动探索和解决问题,提高注意力、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2) 发展语言能力:游戏中的交流和角色扮演有助于儿童的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的提升。
(3) 培养社交技能:学前游戏能够让儿童与他人进行合作、沟通和分享,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和合作精神。
(4) 塑造情感态度:游戏中的角色和情境可以让儿童体验各种情感,培养他们的情感认知和情绪管理能力。
(5) 促进身体发展:学前游戏通过体育活动,促进儿童的大肌肉运动能力的发展,提高他们的身体协调性和灵敏性。
二、综合题1. 描述一个你参与的学前游戏活动,并谈谈你觉得它的教育意义。
我参与过一个名为“探险乐园”的学前游戏活动。
这个活动是在室外的自然环境中进行的,主要目的是让孩子们通过探索和发现自然的乐趣来促进身心的全面发展。
在这个活动中,孩子们被组成小组,每个小组都有一个导师引导和指导他们。
我们先是到了一片小树林,导师给我们讲解了一些树木的基本知识,然后我们就开始了探索之旅。
我们用放大镜观察了树木上的昆虫和蚂蚁,用收集袋收集了一些落叶和小动物的样本,还有一些儿童专用的工具,如小铲子、放大镜等。
20XX自考00399学前游戏论重点
![20XX自考00399学前游戏论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b1d4d1436137ee06eef91865.png)
自考00399 学前游戏论重点学前游戏的基本概念;游戏是发生于一定情景之中,外部有可观察的行为表现,内部有特定心理体验的儿童主动自愿、自主自由的活动。
1游戏的生物生本质观的基本观点:肯定儿童的生理性机制及功能在游戏中的作用。
2社会性本质观:(1)此观点由前苏联心理学家和教育家首先提出,坚持社会性本质观是前苏联游戏理论的特征。
(2)我国教育百科全书中游戏的概念:游戏是儿童运用一定的知识和语言,借助各种物品,通过身体运动和心智活动,反映并探索周围世界的一种活动。
这是一种社会性本质观。
(3)对社会性本质观的评价:这种游戏本质观容易导致:“游戏仅仅被作为获取大纲要求所规定的知识的补充教学手段,教师常常像组织作业那样领导幼儿的游戏。
”(4)教育家杜威的游戏本质观。
了解我国的对学前游戏基本特征的认识(简答)一、游戏室儿童主动的资源的活动二、游戏是在假想的情景中反映周围生活三、游戏没有社会的实用价值,没有强制性的社会义务,不直接创造财富四、游戏伴随着愉悦的情绪;理解纽曼的游戏特征学说。
如控制:内控与外控?;真实;动机: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纽曼提出,用控制、真实性和动机这三种指标来确定一种活动是不是游戏。
游戏的特征是内部控制、内部真实、内部动机(填空)动机可疑分为“内部动机”、“外部动机”(填空)学前游戏的结构:(1)外部可观察的行为因素:表情、动作、言语、材料(玩具)等外显行为。
(填空)1 / 16角色扮演是一种特殊的游戏动作,是儿童以自身或他物为媒介对他人或他物的动作、行为、态度的模仿,也可以说是一种象征性动作。
(名词解释)机能性角色:这是儿童通过模仿范例或对象(如司机)的一两个最富有特色的典型角色动作(如转动方向盘)来标志他所模仿的对象。
(名词解释)儿童游戏是“我要玩”而不是“要我玩”(这说明游戏是受哪种动机控制:内部动机的控制)(选择题)角色扮演。
(A、识记角色扮演概念;B、识记机能性角色:儿童通过模仿范例或对象的一二个最富特色的典型角色动作,来标志他所模仿的对象)(2)内部主观心理因素:动机和体验。
学前游戏论自考试题及答案
![学前游戏论自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e26689d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b5.png)
学前游戏论自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学前游戏论主要研究的是哪个年龄段儿童的游戏活动?A. 0-3岁B. 3-6岁C. 6-12岁D. 12岁以上答案:B2. 下列哪项不是学前游戏论中游戏的基本功能?A. 娱乐性B. 教育性C. 社交性D. 竞争性答案:D3. 学前儿童通过游戏可以发展哪些能力?A. 语言能力B. 社交能力C. 思维能力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4. 哪种类型的游戏被认为是学前儿童最主要的游戏形式?A. 角色扮演游戏B. 建构游戏C. 规则游戏D. 动作技能游戏答案:A5. 学前游戏论认为,游戏对于儿童的哪方面发展最为重要?A. 身体健康B. 心理发展C. 道德观念D. 知识学习答案:B6. 在学前游戏论中,游戏环境的创设应该遵循哪些原则?A. 安全、适宜、多样性B. 单一、固定、统一性C. 复杂、多变、随机性D. 简单、统一、一致性答案:A7. 下列哪项不是学前游戏论中提倡的教师角色?A. 观察者B. 指导者C. 参与者D. 评判者答案:D8. 学前游戏论认为,游戏活动中儿童的主导地位应该如何体现?A. 完全由儿童自主B. 教师引导下自主C. 完全由教师控制D. 家长指导下自主答案:A9. 学前游戏论中,游戏材料的选择应该考虑哪些因素?A. 材料的安全性和教育性B. 材料的成本和美观性C. 材料的新颖性和多样性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10. 在学前游戏论中,如何评价游戏活动的成功与否?A. 儿童是否遵守规则B. 儿童是否达到预定的学习目标C. 儿童是否表现出兴趣和快乐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1. 学前游戏论中,游戏的分类包括哪些?A. 角色游戏B. 建构游戏C. 体育游戏D. 数学游戏E. 规则游戏答案:ABCE12. 学前儿童在游戏中可能会遇到哪些挑战?A. 社交技能的挑战B. 解决问题的能力C. 遵守规则的挑战D. 材料使用的挑战E. 语言沟通的挑战答案:ABCDE13. 学前游戏论认为,游戏对儿童的哪些方面有积极影响?A. 身体健康B. 情感发展C. 认知发展D. 社交能力E. 道德观念答案:ABCDE14. 在学前游戏论中,游戏活动的设计应该包括哪些要素?A. 明确的目标B. 适宜的材料C. 安全的场地D. 教师的指导E. 儿童的反馈答案:ABCD15. 学前游戏论中,游戏活动的组织应该注意哪些方面?A. 儿童的兴趣B. 游戏的难度C. 时间的分配D. 儿童的参与度E. 家长的参与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6. 简述学前游戏论中游戏对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性。
10月全国学前游戏论自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10月全国学前游戏论自考试题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bde2c314af1ffc4fff47ac5f.png)
全国2019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前游戏论试题课程代码:00399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亲子游戏的显著特点是()A.规则性B.开放性C.情感性D.目的性2.以集体共同的目标为游戏中心,有达到目标的方法,活动有严格的组织,小组里有分工,常有较明显的组织者或领导者,这种游戏是()A.单独游戏B.平行游戏C.联合游戏D.合作游戏3.按儿童的认知发展来分类,游戏可分为()A.感觉运动游戏、象征性游戏、结构游戏、规则游戏B.单独游戏、平行游戏、联合游戏、合作游戏C.运动性游戏、智力性游戏、装扮性游戏、操作性游戏D.探索游戏、创造性游戏、模仿性游戏、渲泄性游戏4.儿童在游戏中,把冰棍棒当注射器或拿椅子当汽车开;把自己假装成另外一个人,如当医生或布娃娃的妈妈等,这种游戏属于()A.感觉运动游戏B.象征性游戏C.结构游戏D.规则游戏5.“复演说”的代表人物是()A.霍尔B.皮亚杰C.夸美纽斯D.康德6.用游戏和玩具来鼓励儿童表达幻想、焦虑、然后根据儿童的表现加以解释,从而帮助儿童妥善解决情感上的问题,这种游戏治疗方法称为()A.关系性游戏治疗B.非指导性游戏治疗C.分析性游戏治疗D.发泄性游戏治疗7.一个孩子在他的认知图式中没有羊的概念,在第一次看到羊以后,他对原有的认知结构进行了调整,增加了羊的概念,这一现象属于()A.冲突B.顺应C.同化D.平衡8.“游戏创造了儿童的最近发展区”观点的提出者是()A.维果茨基B.皮亚杰C.夸美纽斯D.席勒9.游戏觉醒理论建立在下列哪一学说的基础上?()A.内驱力学说B.外驱力学说C.活动学说D.情绪学说10.教育史上第一个系统研究游戏的教育价值,并为儿童尝试创立游戏实践体系的教育家是()A.蒙台梭利B.福禄培尔C.皮亚杰D.夸美纽斯11.游戏中儿童通过模仿范例或对象(如司机)的一两个最富特色的典型角色动作(如转方向盘),来标志他所模仿的对象,此时儿童所扮演的角色属于()A.机能性角色B.互补性角色C.想象的角色D.虚幻性角色112.“医生,我的孩子生病了,请您给看看”,儿童在游戏中出现的类似言语属于()A.伙伴之间的交际性语言B.角色之间的交际性语言C.以自我为中心的想象性独白D.互补性语言13.从性质上看,影响儿童游戏的环境因素可以分成()A.物理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B.物理因素和主观因素C.社会环境因素和客观因素D.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14.儿童运用专门化玩具和非专门化玩具的心理过程是()A.模仿B.创造C.前者更多的是模仿,后者更多的是创造D.前者更多的是创造,后者更多的是模仿15.一般而言,混合班幼儿有更多的积极交往行为,且平行游戏和小组游戏比同龄班幼儿()A.显著增多B.显著减少C.差不多D.完全相同16.学前儿童的基本活动是()A.科学教育活动B.日常生活活动C.游戏D.上课17.玩具或材料的教育性取决于()A.玩具或材料装潢是否漂亮B.价钱的高低C.玩具或材料的功能D.玩具或材料的复杂程度18.关于幼儿园自选游戏,正确的说法是()A.注重发挥游戏的自主性特点B.类型上表现为有规则游戏C.也称手段性游戏D.是学前教育显性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19.将儿童游戏纳入有目的教育过程的关键是()A.游戏教育实施计划的制定B.提供充足的游戏时间,并合理安排C.建立合理的游戏常规D.培养儿童良好的游戏行为习惯20.有关幼儿园的游戏常规的描述,正确的说法是()A.是对儿童游戏进行限制和束缚B.是在组织和开展游戏过程中建立的C.主要包括使用玩具的常规以及对其他游戏行为的规定D.是有效开展儿童游戏活动的制度保证,与儿童道德品质的培养无关21.从实践的角度来说,幼儿园游戏教育各层次计划中,最重要也是最关键的是()A.学期计划B.阶段计划C.周计划D.日计划22.从学前儿童游戏教育实施的组织形式上看,以下活动属于教学游戏的是()A.幼儿按自己意思用积木进行构造活动B.幼儿按教师预先设定的规则下跳棋C.在自由活动时间里,幼儿自发地结伴下跳棋D.幼儿按自己的生活经验玩的开商店的角色游戏23.婴儿游戏开始于()A.出生4、5个月以后B.12个月左右C.24个月左右D.30个月左右24.以下适合3—6个月的婴儿的玩具是()A.手工材料B.塑料插片2C.带声响的摇铃或八音盒D.几何形体盒25.发展幼儿角色游戏的基础是()A.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B.提供适合的游戏场所C.选择合适的游戏材料D.提供充足的游戏时间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26.恩物27.感觉运动游戏28.游戏的教育化29.表演游戏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30.简述游戏的外部条件特征。
2020年10月自考00399学前游戏论(全国)
![2020年10月自考00399学前游戏论(全国)](https://img.taocdn.com/s3/m/a1a7f4cef111f18582d05a1d.png)
2020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考试学前游戏论(课程代码00399)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将儿童对游戏的爱好和参与理解为生进化复演规律的被动适应的学者是()A.斯宾塞B.霍尔C.格鲁斯D.拜敦代克2.从游戏开始到结束时“不增加任何生产的物质或任何新因素,除去物品在游戏者之间的转移和变化”是指游戏活动哪方面的特点()A.自由B.松散C.非生产性D.虚构的3.游戏内部主观心理因素是指()A.动机与体验B.游戏与快乐C.选择与自由D.探索与象征4.角色游戏、结构游戏、表演游戏等在学前游戏的分类中属于()A.创造性游戏B.有规则游戏C.练习性游戏D.经验性游戏5.象征性游戏的基本构成因素包括()A.情景转变、以物代物、以人代人B.情景转变、以物代人、以人代人C.情景转变、以物代人、以人代物D.创设场景、以物代物、以人代人6.在表演游戏中,幼儿深深地体验着故事中人物的喜怒哀乐;在竞赛性游戏中,幼儿经历着紧张,体会着紧张后的放松,这些体现了游戏哪方面的作用()A.情感发展B.社会性发展C.智力发展D.动作发展7.拼图、拼板、镶嵌板、魔方、套塔、套碗、棋类玩具、纸牌等,这类玩具属于()A.形象玩具B.智力玩具C.结构造型玩具D.娱乐玩具8.备有各种积木、插板、木钉板、智力玩具、结构材料、手工材料、建造材料、电动玩具等,培养幼儿操作兴趣和手眼协调的能力,发展注意力广度、记忆力和语言技能及合作精神,是()A.科学区B.积木区C.美术区D.益智操作区9.下列不属于...维列鲁学派代表人物的是()A.维果茨基B.列昂节夫C.鲁宾斯坦D.格鲁斯10.以下不属于...塑料制结构材料的是()A.圆轮B.胶粒C.雪花片D.积塑片11.幼儿游戏的社会化水平发展的最高表现是()A.独自游戏B.平行游戏C.合作游戏D.联合游戏12.以下积木建构技能中,由简单到复杂排列正确的是()A.平铺——堆高——架空——围合B.平铺——堆高——围合——架空C.围合——架空——平铺——堆高D.架空——平铺——堆高——围合13.角色游戏的中心是()A.角色B.材料C.情节D.经验14.前儿童游戏按人际交往的对象划分,最早出现的是()A.亲子游戏B.同伴游戏C.师生游戏D.师幼游戏15.认为“儿童应进行体操与游戏,不仅对身体健康重要,而且也让儿童试验自己的能力,知道他们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的教育家是()A.昆体良B.夸美纽斯C.欧文D.洛克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学前游戏论自考复习题
![学前游戏论自考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d1e11f39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df.png)
学前游戏论自考复习题学前游戏论是一门研究儿童游戏行为及其对儿童发展影响的学科。
以下是一些自考复习题,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准备考试。
一、选择题1. 学前游戏论主要研究哪个年龄段儿童的游戏行为?A. 婴儿期B. 学前期C. 学龄期D. 青春期2. 以下哪项不是游戏的基本特征?A. 自发性B. 规则性C. 目的性D. 娱乐性3.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中,学前儿童处于哪个阶段?A. 感觉运动阶段B. 前运算阶段C. 具体运算阶段D. 形式运算阶段二、填空题1. 学前儿童游戏的_______是游戏发展的重要标志。
2. 游戏对儿童的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等方面都有积极的影响。
3. 维果茨基认为,游戏是儿童的_______,是儿童心理发展的源泉。
三、简答题1. 简述游戏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
2. 描述皮亚杰和维果茨基关于儿童游戏的不同观点。
四、论述题1. 论述如何通过游戏活动促进学前儿童的社交能力发展。
2. 分析游戏在儿童语言能力发展中的作用及其实施策略。
五、案例分析题案例:小明是一个5岁的小男孩,他非常喜欢和同龄的小朋友一起玩耍,尤其喜欢玩“捉迷藏”和“过家家”。
请分析小明的游戏行为对其发展的可能影响。
参考答案1. 学前儿童游戏的自主性是游戏发展的重要标志。
2. 游戏对儿童的身体发展、认知发展和社会性发展等方面都有积极的影响。
3. 维果茨基认为,游戏是儿童的最近发展区,是儿童心理发展的源泉。
结语学前游戏论不仅是一门理论学科,更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儿童的游戏行为,以及如何通过游戏来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希望以上的复习题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学前游戏论的相关知识,为考试做好充分的准备。
学前游戏论 自考
![学前游戏论 自考](https://img.taocdn.com/s3/m/e22627eb4afe04a1b071de77.png)
(从与教育教学关系的角度的分类)1.本体性游戏:指儿童自主自发表现出的一种活动,其目的隐含于游戏活动本身,或者说游戏本身即目的,所以也称为目的性游戏。
这种游戏强调的是游戏本身的内在价值。
如角色游戏、结构游戏、表演游戏、自由游戏等。
2.工具性游戏:指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手段或工具的游戏,亦称手段性游戏、教学游戏,其直接目的不在于游戏本身,而在于通过有利于儿童发展的游戏形式促使教育教学活动的有效进行、教育教学任务(或目标)的顺利完成。
这种游戏强调的是游戏外在的工具价值即教学价值。
如音乐游戏、体育游戏、智力游戏等学前游戏的发展(一)以认知为主线1、学前儿童游戏的最初发展——感觉运动性水平。
婴儿在出生后的前半年,首先得到发展的是一些感觉器官的机能,持续时间短。
半年以后,孩子能够较准确地抓握物体,出现了初步的有意识的动作,婴儿可以主动的使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或者现象发生或者持续。
在感觉运动游戏中,婴儿通过直接感知和动作操作,了解物体的特征和不同事物之间的关系,不断增长和积累对事物的直接经验,表象活动和想象活动得到发展。
2、学前儿童游戏的典型发展——象征性水平。
情景转变、以物代物、以人代人是象征性游戏的基本构成因素。
A.情景转变:情景转变是使行为脱离它原有的真实生活情景即动作脱离真实背景。
是标志和前提(大约在1-1.5岁的婴儿身上最早发生)B.以物代物:是用一种东西代替另一种不在眼前的物体,并且能够用被代替物的名称命名当前的物体。
A.以动作为中心的似是而非的以物代物阶段(1.5-2岁左右);B.真正的以物代物开始出现的阶段(2-3岁之间)C.以人代人(角色扮演):它是儿童象征性认知功能的一种表现形式。
角色扮演主要包括:角色行为:是以他人为参照系,根据表象来模仿别人的行为。
角色意识:是指能区分自我与角色,知道自己是在假装别人,即能在游戏中辨别真假。
角色认知:对角色行为职责和角色之间关系的理解,这是对一种社会生活现实逻辑的理解和认识,并与孩子的认知发展和生活经验有关。
自考学前游戏论试题及答案
![自考学前游戏论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266a659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a1.png)
自考学前游戏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游戏在学前儿童发展中的作用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促进社交技能B. 提高身体素质C. 增强语言能力D. 提升数学计算能力答案:D2. 下列哪项不是游戏对儿童心理发展的积极影响?A. 增强自信心B. 培养竞争意识C. 促进情感表达D. 改善亲子关系答案:B3. 在学前儿童的游戏活动中,教师的角色应当是?A. 游戏的主导者B. 游戏的旁观者C. 游戏的引导者和伙伴D. 游戏的裁判答案:C二、判断题1. 所有儿童都应该参与有组织的集体游戏活动。
()答案:错误。
儿童的游戏活动应当根据个体差异和兴趣进行,不必强迫所有儿童都参与集体游戏。
2. 教师在儿童游戏过程中不应该干预,以免破坏游戏的自然性。
()答案:错误。
教师可以适当干预,以确保游戏的安全性和教育性,但应尽量减少对游戏自然流程的干扰。
三、简答题1. 简述游戏对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性。
答案:游戏对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游戏,儿童可以学习如何与他人交流、合作和解决冲突。
游戏中的互动帮助儿童理解社会规则,培养团队精神,并发展领导能力。
此外,游戏还能增强儿童的同理心和社交技能,为其未来的社会交往打下基础。
2. 描述教师如何有效地利用游戏活动促进学前儿童的全面发展。
答案: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利用游戏活动促进学前儿童的全面发展:- 选择适合儿童年龄和发展水平的游戏,确保游戏既有教育意义又具有趣味性。
- 鼓励儿童参与游戏规则的制定,培养他们的决策能力和责任感。
- 在游戏中融入语言、数学、科学等教育元素,使游戏成为学习的媒介。
- 观察儿童在游戏中的表现,了解他们的兴趣和优势,以及需要进一步发展的领域。
- 引导儿童进行游戏后的反思,帮助他们从游戏中学习到的经验和教训。
四、论述题1. 论述家庭环境对学前儿童游戏活动的影响。
答案:家庭环境对学前儿童的游戏活动有着深远的影响。
首先,家庭提供了游戏的物质基础,如玩具、游戏空间等。
自考00399学前游戏论重点知识点汇总【速记宝典】
![自考00399学前游戏论重点知识点汇总【速记宝典】](https://img.taocdn.com/s3/m/47a7358d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f21fc58.png)
学前游戏论(00399适用全国)速记宝典命题来源:围绕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特点、内容。
答题攻略:(1)不能像名词解释那样简单,也不能像论述题那样长篇大论,但需要加以简要扩展。
(2)答案内容要简明、概括、准确,即得分的关键内容一定要写清楚。
(3)答案表述要有层次性,列出要点,分点分条作答,不要写成一段;(4)如果对于考题内容完全不知道,利用选择题找灵感,找到相近的内容,联系起来进行作答。
如果没有,随意发挥,不放弃。
考点1:简述儿童游戏研究发展的阶段。
答:把儿童游戏作为真正科学工作者研究(心理学研究领域)的对象,始于19世纪下半叶。
一百多年来,心理学的儿童游戏研究经历了三个历史发展阶段。
(1)儿童游戏研究的初步兴起阶段。
从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30年代左右,这是儿童游戏研究的初步兴起阶段。
(2)儿童游戏研究的缓慢发展阶段。
从20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儿童游戏研究进入相对而言缓慢的发展时期。
在这一阶段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在儿童游戏的研究领域中占据统治地位。
(3)儿童游戏研究的飞跃发展阶段。
20世纪70年代至今,游戏研究领域出现空前繁荣的景象,儿童游戏研究呈飞跃发展的态势。
考点2:简述儿童游戏的心理学理论与研究的发展趋势。
答:(1)从理论的发展看,理论本身由纯思辨的性质向实证的性质转变。
(2)从游戏的价值观的变化来看,对游戏的发展价值的认识由思辨的、不全面的或有所侧重的,发展到确切的、全面的认识。
(3)研究的范围逐渐拓宽,不仅注意纯理论的问题,而且逐渐注意应用问题。
(4)从研究的技术来看,由不注重条件控制的自然主义的研究发展到注重条件控制的实验室研究。
考点3:简述教育家对学前游戏的论述及其运用。
答:(1)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首先把儿童游戏作为一项单独行动类别,提出游戏在儿童发展中的实际意义。
(2)亚里士多德认为游戏是幼儿应有的活动,游戏可以作作业的准备。
(3)罗马教育理论家昆体良认为游戏的目的在于培养儿童有为的资质——这种资质足以作为他将来活动的基础,所以应该加以奖励。
学前游戏论试卷及答案资料
![学前游戏论试卷及答案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0a08144f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0b.png)
C.以自我为中心的想象性独白D.互补性言语
6.婴幼儿反复地拍击盆子里的水,或摇晃哗嘟棒,或绕着房间周围跑,或把悬挂着的玩具一会儿拉拉一会儿丢开,这种游戏称为( A )2-43
A.感觉运动游戏B.象征性游戏
C.结构性游戏D.规则游戏
7.学前儿童末期,由于儿童认知范围的扩大、思维能力以及社会化程度的提高,游戏开展到了一个新水平即( C )2-62
35.举例说明游戏在学前儿童社会性开展中的作用。3-91
答:
〔1〕游戏提供了儿童社会交往的时机,开展了儿童社会交往的能力
游戏〔及玩具〕是学前儿童交往的媒介。通过游戏活动,特别是社会性游戏活动,儿童完成与同伴的交往活动,并形成他们的社会性行为。
〔2〕游戏有助于儿童克服自我中心化,学会理解他人
学前儿童往往只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看问题,以自己的想法、体验、感情来理解周围现实的人和事,这反映了儿童在社会性认知上的自我中心化特点。在游戏中,由于担当了角色,出于角色的需要,他必须以别人的身份出现,把自己当作别人来意识,这时,他既是“别人〞,又是自己。在这种自我与角色的同一与守恒中,他学会发觉自我,发觉自我与他人的区别,使自我意识得到开展。自我意识的开展,与人——我意识的开展是相互关联的,了解别人与自己不同,也才能够理解别人,学会从别人的角度去看问题。
全国自学考试学前游戏论必考真题和答案
课程代码:00399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项选择或未选均无分。
1.教育史上第一个系统研究游戏的价值,并为儿童尝试创立游戏实践体系的教育家是( A )1-9
[自学考试必过]学前游戏论
![[自学考试必过]学前游戏论](https://img.taocdn.com/s3/m/e4cd65a751e79b89680226ff.png)
学前游戏论第一章选择:1、在儿童游戏研究阶段中,重视游戏对儿童认知发展作用的研究的阶段是飞跃发展阶段。
2、以下不属于经典游戏理论的是:剩余精力说、元交际说、复演说、生活预备说。
3、教育史上第一个系统研究游戏的教育价值,并为儿童尝试创立游戏实践体系的教育家是福禄贝尔。
5、蒙台梭利教具: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中非常强大强调注意力集中的“工作”活动对儿童的发展意义,但她的教学法实际上是从儿童自然游戏中概括出主要因素,并把这些因素组织起来系统化而形成的。
她设计了14种教具,主要是训练知觉,进行感官教育和发展智力。
蒙台梭利教具构成了蒙台梭利教学法的核心。
儿童在活动中,通过操作这些教具,进行尝试错误和自我纠正,而获得感知觉和智力发展。
6、恩物:由福禄贝尔提出,他认为是神赐给儿童的东西。
“恩物”实际上是一种适合儿童特点的恩赐物,是幼儿园里做游戏和进行作业时用的玩具和材料。
7、游戏指导的“三段论式”:在我国幼儿园实际工作中,形成了一套来自前苏联学前教育学的领导游戏的“三段论式”的方法模式,即对主题角色游戏的组织上分成开始—进行—结束三个阶段。
在开始阶段,教师的任务是了解幼儿游戏的愿望(扮演什么角色),帮助幼儿布置游戏环境;在游戏进行过程中帮助幼儿扩展游戏情节;在游戏结束时对幼儿的游戏与游戏中的行为表现进行总结评价。
由于过分强调对游戏有计划、有目的地指导,往往导致教师导演与指挥幼儿游戏,按照成人的想法让幼儿游戏的情况。
第二章选择:1、分析性游戏治疗重在解释儿童游戏的象征意义。
2、把游戏看作儿童情感危机的自我疏导,是降低焦虑和欲望的一种补偿性满足的理论:精神分析学派。
3、把“羊”说成“狗”属于顺应。
4、“游戏创造了儿童的最近发展区”——维果茨基。
5、游戏觉醒理论建立在内驱力学说的基础上。
6、已有“狗”概念,将大狗、小狗、黄狗、黑狗纳入原有认知结构:同化。
7、试图通过解释环境刺激和个体行为的关系,来揭示游戏的神经生理机制的假设理论:游戏的觉醒论。
学前游戏论自考试题及答案
![学前游戏论自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7bd44bd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22dc45b.png)
学前游戏论自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学前游戏的主要功能是什么?A. 娱乐B. 教育B. 社交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2. 以下哪个不是学前游戏的特点?A. 自由性B. 随意性C. 创造性D. 强制性答案:D3. 学前游戏对儿童发展的重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A. 身体发展B. 认知发展C. 情感发展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4. 学前儿童在游戏过程中,主要通过哪种方式学习?A. 被动接受B. 观察模仿C. 探索实践D. 指导教学答案:C5. 学前游戏论认为,游戏是儿童的:A. 工作B. 学习方式C. 生活方式D. 娱乐方式答案:B二、填空题6. 学前游戏论认为,游戏是儿童的________,是他们认识世界、发展自我的重要途径。
答案:学习方式7. 学前游戏论强调游戏的________性,认为儿童在游戏中能够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答案:自由8. 学前游戏论认为,游戏是儿童的________,是他们社会化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答案:社交9. 学前游戏论主张通过________来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答案:游戏10. 学前游戏论认为,游戏是儿童的________,有助于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答案:创造性活动三、简答题11. 简述学前游戏论的基本观点。
答案:学前游戏论认为游戏是儿童的自然活动,是他们认识世界、发展自我的重要途径。
游戏具有自由性、创造性和社交性,是儿童学习的主要方式,有助于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12. 学前游戏论如何解释游戏与儿童发展的关系?答案:学前游戏论认为游戏是儿童发展的重要媒介。
通过游戏,儿童可以探索环境、学习新技能、发展社交能力、表达情感和想法,从而促进身体、认知和情感的全面发展。
四、论述题13. 论述学前游戏论在现代学前教育中的应用。
答案:在现代学前教育中,学前游戏论被广泛应用于课程设计、教学方法和评估体系。
教师根据游戏论的原则,设计富有创意和探索性的游戏活动,鼓励儿童自主学习,发展创造力和想象力。
学前游戏论自考试题及答案
![学前游戏论自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7855715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8d.png)
学前游戏论自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学前游戏的主要功能是什么?A. 娱乐B. 教育C. 社交D. 以上都是2. 游戏在学前儿童发展中的作用不包括以下哪项?A. 促进身体发展B. 促进语言发展C. 促进认知发展D. 限制情感表达3. 以下哪个不是学前儿童游戏的特点?A. 自发性B. 目的性C. 规则性D. 随意性4. 学前儿童游戏的分类不包括以下哪项?A. 角色游戏B. 建构游戏C. 智力游戏D. 体育游戏5. 游戏环境对学前儿童的影响不包括以下哪项?A. 促进儿童的创造力B. 影响儿童的社交能力C. 限制儿童的想象力D. 影响儿童的身体健康6. 学前儿童游戏的指导原则不包括以下哪项?A. 尊重儿童的自主性B. 鼓励儿童的探索性C. 强制儿童的参与性D. 促进儿童的合作性7. 学前儿童游戏的观察方法不包括以下哪项?A. 观察儿童的参与度B. 观察儿童的互动方式C. 观察儿童的情感反应D. 观察儿童的游戏结果8. 学前儿童游戏的评估方式不包括以下哪项?A. 观察评估B. 访谈评估C. 测试评估D. 作品评估9. 以下哪个不是学前儿童游戏设计的原则?A. 安全性B. 适宜性C. 多样性D. 单一性10. 学前儿童游戏的组织形式不包括以下哪项?A. 个别游戏B. 小组游戏C. 大组游戏D. 家庭游戏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学前儿童游戏的分类及其特点。
2. 论述学前儿童游戏对儿童发展的重要性。
三、论述题(每题30分,共30分)1. 论述如何根据学前儿童的年龄特点设计合适的游戏活动。
四、案例分析题(每题30分,共30分)1. 假设你是幼儿园教师,你观察到一个5岁的孩子在游戏时总是独自玩耍,不愿意与其他孩子互动。
请分析可能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指导策略。
答案:一、选择题1-5:D, D, D, A, C6-10:C, D, C, D, D二、简答题1. 学前儿童游戏的分类包括角色游戏、建构游戏、智力游戏和体育游戏。
(自考必过)学前游戏论
![(自考必过)学前游戏论](https://img.taocdn.com/s3/m/c0581237a76e58fafab003cc.png)
学前游戏论第一章选择:1、在儿童游戏研究阶段中,重视游戏对儿童认知发展作用的研究的阶段是飞跃发展阶段。
2、以下不属于经典游戏理论的是:剩余精力说、元交际说、复演说、生活预备说。
3、教育史上第一个系统研究游戏的教育价值,并为儿童尝试创立游戏实践体系的教育家是福禄贝尔。
5、蒙台梭利教具: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中非常强大强调注意力集中的“工作”活动对儿童的发展意义,但她的教学法实际上是从儿童自然游戏中概括出主要因素,并把这些因素组织起来系统化而形成的。
她设计了14种教具,主要是训练知觉,进行感官教育和发展智力。
蒙台梭利教具构成了蒙台梭利教学法的核心。
儿童在活动中,通过操作这些教具,进行尝试错误和自我纠正,而获得感知觉和智力发展。
6、恩物:由福禄贝尔提出,他认为是神赐给儿童的东西。
“恩物”实际上是一种适合儿童特点的恩赐物,是幼儿园里做游戏和进行作业时用的玩具和材料。
7、游戏指导的“三段论式”:在我国幼儿园实际工作中,形成了一套来自前苏联学前教育学的领导游戏的“三段论式”的方法模式,即对主题角色游戏的组织上分成开始—进行—结束三个阶段。
在开始阶段,教师的任务是了解幼儿游戏的愿望(扮演什么角色),帮助幼儿布置游戏环境;在游戏进行过程中帮助幼儿扩展游戏情节;在游戏结束时对幼儿的游戏与游戏中的行为表现进行总结评价。
由于过分强调对游戏有计划、有目的地指导,往往导致教师导演与指挥幼儿游戏,按照成人的想法让幼儿游戏的情况。
第二章选择:1、分析性游戏治疗重在解释儿童游戏的象征意义。
2、把游戏看作儿童情感危机的自我疏导,是降低焦虑和欲望的一种补偿性满足的理论:精神分析学派。
3、把“羊”说成“狗”属于顺应。
4、“游戏创造了儿童的最近发展区”——维果茨基。
5、游戏觉醒理论建立在内驱力学说的基础上。
6、已有“狗”概念,将大狗、小狗、黄狗、黑狗纳入原有认知结构:同化。
7、试图通过解释环境刺激和个体行为的关系,来揭示游戏的神经生理机制的假设理论:游戏的觉醒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游戏中儿童通过模仿范例或对象(如司机)的一两个最富特色的典型动作,来标志他
调与整合。 b.游戏调节了人格发展的阶段冲突,并掌握冲突中的情感危机。 c.由于生物性和社会性双重因素的影响,儿童游戏存在性别差异。 3、列举精神分析理念指导下的游戏治疗法:分析性游戏治疗、发泄性游戏治疗、关系性游
戏治疗、非指导性游戏治疗。 4、简述皮亚杰关于游戏发生的基本观点。
a.游戏是智力(认知)活动的一个方面,是同化超过了顺应。 b.游戏的发展受认知发展的驱使和制约,并与认知(智力)发展的阶段相适应。 c.游戏的功能:以同化作用改变现实,满足自我的情感需要。
学前游戏论
第一章 选择: 1、 在儿童游戏研究阶段中,重视游戏对儿童认知发展作用的研究的阶段是飞跃发展阶
段。 2、 以下不属于经典游戏理论的是:剩余精力说、元交际说、复演说、生活预备说。
3、 教育史上第一个系统研究游戏的教育价值,并为儿童尝试创立游戏实践体系的教育家
是福禄贝尔。
4、 儿童游戏研究阶段:
a.游戏是自我调节本我与超我矛盾的机制,是儿童人格完善的途径。 b.游戏可满足儿童现实中不能实现的愿望,是受“惟乐原则”的驱使:游戏满足儿童想 做
大人的愿望;游戏帮助儿童掌握(或控制)现实中的创伤性事件。 2、简述埃里克森关于游戏的基本观点。
a.游戏是自我的一种积极主动的机能,是生物性(本我)因素与社会性(超我)因素的 协
发泄性游 戏治疗
大卫·莱温
有意识的体验,从而帮助儿童妥善解决情感上的问题。
1.游戏之所以有治疗的功能,在于游戏过程可以缓解孩子积
累起来的能量。 2.发泄性治疗:主动型治疗、被动型治疗。
关系性游 杰西·塔夫 1.强调治疗者与儿童之间情感关系的治疗力量。
戏治疗
脱、弗雷德 里克·艾伦
非指导性 卡尔·罗吉 1.人有自我指导的能力,不用控制和改变儿童,只提供合宜的
戏理论”和对儿童游戏最
射游戏),由精
初的系统观察研究
神分析的理论
2) “经典的游戏理论”是在
和行为主义的
达尔文进化论思想的影响
刺 激 ——反 应
下产生的,带着浓厚的生
理论结合创
物学色彩,主要是思辨达 产物,缺乏可靠的实验依
造。
据。
名解: 5、 蒙台梭利教具: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中非常强大强调注意力集中的“工作”活动对
征性游戏(前运算期 2~7 岁)、规则性游戏(具体运算期 7~12 岁)。
游戏治疗 代表人物
特点
理论
分析性游 安娜·佛洛 1.分析性游戏治疗重在解释儿童游戏的象征意义。 戏治疗 伊德、克林 2.该方法主要是用游戏和玩具来鼓励儿童表达幻想、焦虑,然
后根据儿童的表现加以解释,将儿童的一些无意识的体验变成
特点的恩赐物,是幼儿园里做游戏和进行作业时用的玩具和材料。
7、 游戏指导的“三段论式”:在我国幼儿园实际工作中,形成了一套来自前苏联学前
教育学的领导游戏的“三段论式”的方法模式,即对主题角色游戏的组织上分成开始
—进行—结束三个阶段。在开始阶段,教师的任务是了解幼儿游戏的愿望(扮演什么
角色),帮助幼儿布置游戏环境;在游戏进游戏。 11、预示着练习性游戏在感知运动领域中发展的终结:象征性游戏。 12、荷兰拜敦代克的游戏成熟学说认为,游戏是个体适应环境、寻求自由和解放欲望
的表现。 13、游戏是生活准备阶段儿童练习本能的一种手段:生活预备说。 14、皮亚杰发生认知论,下列游戏水平由低到高:练习性游戏(感知运动期 0~2 岁)、 象
束时对幼儿的游戏与游戏中的行为表现进行总结评价。由于过分强调对游戏有计划、
有目的地指导,往往导致教师导演与指挥幼儿游戏,按照成人的想法让幼儿游戏的情
况。
第二章 选择: 1、分析性游戏治疗重在解释儿童游戏的象征意义。
2、把游戏看作儿童情感危机的自我疏导,是降低焦虑和欲望的一种补偿性满足的理论:
精神分析学派。 3、把“羊”说成“狗”属于顺应。 4、“游戏创造了儿童的最近发展区”——维果茨基。 5、游戏觉醒理论建立在内驱力学说的基础上。 6、已有“狗”概念,将大狗、小狗、黄狗、黑狗纳入原有认知结构:同化。
儿童的发展意义,但她的教学法实际上是从儿童自然游戏中概括出主要因素,并把这 些因素组织起来系统化而形成的。她设计了 14 种教具,主要是训练知觉,进行感官教
育和发展智力。蒙台梭利教具构成了蒙台梭利教学法的核心。儿童在活动中,通过操
作这些教具,进行尝试错误和自我纠正,而获得感知觉和智力发展。
6、 恩物:由福禄贝尔提出,他认为是神赐给儿童的东西。“恩物”实际上是一种适合儿童
初步兴起阶段
缓慢发展阶段
飞跃发展阶段
时间
19 世纪下半叶到 20 世纪 30 年 20 世 纪 40 年 代 到
代左右
60 年代
1) 经典的游戏理论(最早的 1) 精神分析理论
20 世纪 70 年代至今 1) 认知发展的游戏理论
游戏
游戏理论)
弗洛伊德
皮亚杰 维果茨基
理论 2) 剩余精力说 斯宾塞 英 3) 生活预备说(前练习说)
游戏治疗
斯
环境,让人内在的自主力量出现,然后自己做出改变。
2.合宜的环境需满足:态度真诚,表里如一,真心关怀和接纳
孩子;无条件地正向尊重,在与孩子的互动中,不予评价;无
条件地接纳、包容孩子;理解孩子,敏锐地体会孩子的内心感
觉。
简答:
1、简述佛洛伊德关于游戏的基本思想:
佛洛伊德认为人格是由三个部分组成:本我、自我、 超我。
7、试图通过解释环境刺激和个体行为的关系,来揭示游戏的神经生理机制的假设理论:
游戏的觉醒论。 8、把冰棍当作注射器,椅子当马骑,自己扮成医生或妈妈:象征性游戏。 9、学前儿童典型的游戏形式,也是幼儿阶段最常见的游戏:象征性游戏。
10、婴幼儿反复地拍击盆子里的水,绕着房子四周跑等,以体验运动过程中的快感属于:
2) 游戏的觉醒理论(内 驱力理论) 伯莱因
4) 复演说
格鲁斯 德 霍尔 美
3) 元交际理论 贝特森
特点 对于结果一般不做测量,主要 重视游戏对于儿童 重视实验研究,对条件的
是在自然条件下进行观察,对 情感和社会性发展 控制比较严格,对结果进
结果简单分类
的价值
行了测量并作统计分析
备注 1) 出现了最早的“经典的游 1、 娃 娃 游 戏 ( 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