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2017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解析)(中考真题)
2017江苏省苏州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7江苏省苏州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65a6d04964bcf84b9d57b36.png)
2017年苏州市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试卷语文第一部分(26分)1.阅读下面一段话,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平江路,这一条_____( mián)延数里的老街,在漫漫的岁月里,散发着浓_______(yù)的市井生活气息。
路只有窄窄的两米来宽,两边粉墙黛瓦,河街相邻,典型的苏式街巷。
大大小小的石板铺就的路面,清幽幽的,走在上面像是踏着悠悠岁月。
石板上深深浅浅的印迹,似乎在静静地_______(sù)说着千百年来苏州人闲______( shì)雅致的生活。
①_____( mián)延②浓____(yù)③____(sù)说④闲_____(shì)2.下边的宣传语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并改正。
(4分)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
(10分)①日月之行,若出其中;___________,若出其里。
(曹操《观沧海》)②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
(杜甫《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 ,左牵黄,右擎苍。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⑤醉里挑灯看剑,_____________。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⑥子日:“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_。
”(《论语》)⑦__________,____________,浩浩汤汤,横无际涯……(范仲淹《岳阳楼记》)⑧予独爱莲之______________,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4.名著阅读。
(5分)(1)鲁智深原是经略府的提辖,他被逼上粱山与林冲有什么关系?请简要说明。
(2)取经路上,孙悟空因和唐僧产生矛盾曾三次离开。
其中哪一次是他主动离开的?后来又是怎样回到唐僧身边的?请简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阅读下边一段文字,用几个短语概括昆曲的特点(其中至少一个是主谓短语),含标点不超过40字。
2017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2017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语文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cf31b47a69eae009581bec7e.png)
2017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语文试卷一、填空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26分)1. 阅读下面一段话,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平江路,这一条________( mián)延数里的老街,在漫漫的岁月里,散发着浓________(yù)的市井生活气息。
路只有窄窄的两米来宽,两边粉墙黛瓦,河街相邻,典型的苏式街巷。
大大小小的石板铺就的路面,清幽幽的,走在上面像是踏着悠悠岁月。
石板上深深浅浅的印迹,似乎在静静地________(sù)说着千百年来苏州人闲________( shì)雅致的生活。
①________( mián)延②浓________(yù)③________(sù)说④闲________(shì)2. 下边的宣传语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并改正。
3. 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
①日月之行,若出其中;________,若出其里。
(曹操《观沧海》)②海内存知己,________。
③________,一览众山小。
(杜甫《________》)④________,左牵黄,右擎苍。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⑤醉里挑灯看剑,________。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⑥子日:“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
”(《论语》)⑦________,________,浩浩汤汤,横无际涯……(范仲淹《岳阳楼记》)⑧予独爱莲之________,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4. 名著阅读。
(1)鲁智深原是经略府的提辖,他被逼上粱山与林冲有什么关系?请简要说明。
(2)取经路上,孙悟空因和唐僧产生矛盾曾三次离开。
其中哪一次是他主动离开的?后来又是怎样回到唐僧身边的?请简述。
5. 阅读下边一段文字,用几个短语概括昆曲的特点(其中至少一个是主谓短语),含标点不超过40字。
昆曲,如一坛经年温醇的美酒,缓缓地在舞台流淌而出,道不尽的良辰美景,说不完的哀艳沧桑。
2017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2017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语文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55c1bddb312b3169a451a499.png)
初中语文的学习方法1、必须熟读每一课。
到了初中,老师可能不会抓那么紧,课文不如小学时精简,学生很可能只在上课时粗略浏览一边课文,认为无大碍。
但是我要特别提醒的是——到了初三,语文考试中判断读音与字形、成语使用正确的是哪一项,很多取材于课本,不熟读很可能模棱两可。
2、文言文要熟记。
课本上选取的文言文最适合学生阅读与记忆,很多典型字词。
如果忽视这些而一味去课外找题,事倍功半。
3、古诗词要理解透彻。
很多时候考试默写古诗词并不是给出半句让你写另一句,而是给出提示语。
提示语有时是表现作者思想感情、有些是一定语境。
4、阅读题首先要掌握学术语。
任何答题都需要一定框架,如赏析句子是修辞(写法)+内容+感情,如果没有规定标准,老师改卷就完全主观,不能保证公平公正。
这些老师会讲地很清楚。
那么这里说一下我三年才懂得的技巧——答案不在你的脑子里,而在文中。
任何题目首先一定要联系上下文寻找答案,最后再调动大脑思考。
这点特别注意。
5、语文课本单元末的综合性学习要认真听,认真记。
不可大意。
最好把相关俗语与故事简要记录。
6、作文要保证每周一练。
不管老师是否布置。
并且要编辑成册——分初一、初二、初三三个阶段。
到了初三,进入复习阶段,作文可能没有那么多时间细心琢磨,所以初一初二的基础就特别重要。
在训练作文的时候要分为三个板块。
一、结构。
a.标题.好的题目会让人眼前一亮,激发阅读兴趣(这点也是很多阅读题赏析标题的答案之一),不妨化用典故;数字、符号、文字结合;巧用修辞等。
b.题记.简短。
c.小标题.小标题要整齐而富有文采。
二、内容。
我的建议是每次分别训练不同题材——情感(如亲情、友情、师生情)、历史人物(如李白、司马迁、杜甫、苏轼)、自然(如给人启示的小草、昙花、树苗)。
记叙文最易得高分,散文次之(因为需要有一定文学功底),议论文不建议初中生写(没有思想的深度)。
三、文字。
文字这条路没有捷径可走,只有一对流转的眼与一双勤奋的手——必须经常阅读与练习。
江苏省苏州市2017年中考语文试卷(word)(有答案)AlqqMU
![江苏省苏州市2017年中考语文试卷(word)(有答案)AlqqMU](https://img.taocdn.com/s3/m/c7f824cad0d233d4b14e69aa.png)
2017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语文试卷一、填空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26分)1.(4分)阅读下面一段话,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平江路,这一条(mián)延数里的老街,在漫漫的岁月里,散发着浓(yù)的市井生活气息。
路只有窄窄的两米来宽,两边粉墙黛瓦,河街相邻,典型的苏式街巷。
大大小小的石板铺就的路面,清幽幽的,走在上面像是踏着悠悠岁月。
石板上深深浅浅的印迹,似乎在静静地(sù)说着千百年来苏州人闲(shì)雅致的生活。
①(mián)延②浓(yù)③(sù)说④闲(shì)2.(4分)下边的宣传语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并改正。
3.(10分)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
①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若出其里。
(曹操《观沧海》)②海内存知己,。
③,一览众山小。
(杜甫《》)④,左牵黄,右擎苍。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⑤醉里挑灯看剑,。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⑥子日:“学而不思则罔;。
”(《论语》)⑦,,浩浩汤汤,横无际涯……(范仲淹《岳阳楼记》)⑧予独爱莲之,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4.(5分)名著阅读。
(1)鲁智深原是经略府的提辖,他被逼上粱山与林冲有什么关系?请简要说明。
(2)取经路上,孙悟空因和唐僧产生矛盾曾三次离开。
其中哪一次是他主动离开的?后来又是怎样回到唐僧身边的?请简述。
5.阅读下边一段文字,用几个短语概括昆曲的特点(其中至少一个是主谓短语),含标点不超过40字。
昆曲,如一坛经年温醇的美酒,缓缓地在舞台流淌而出,道不尽的良辰美景,说不完的哀艳沧桑。
载歌载舞如行云流水,典雅的词,婉转的曲,在丝竹声乐里,在亭台水榭上,在小桥流水间,舒徐缓行。
遥想当年,一到中秋,苏州人便倾城而出,在虎丘曲会,“唱者千万,鼓吹百十处”。
昆曲,又称昆剧、昆腔、昆山腔,元朝末期产生于苏州昆山一带。
江苏省苏州市2017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
![江苏省苏州市2017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c57254c876eeaeaad1f330af.png)
2017年苏州市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试卷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22题,满分13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点名称、考场号、座位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准考号、姓名是否与本人的相符合;3.答选择题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4.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第一部分(26分)1.阅读下面一段话,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平江路,这一条_____( mián)延数里的老街,在漫漫的岁月里,散发着浓_______(yù)的市井生活气息。
路只有窄窄的两米来宽,两边粉墙黛瓦,河街相邻,典型的苏式街巷。
大大小小的石板铺就的路面,清幽幽的,走在上面像是踏着悠悠岁月。
石板上深深浅浅的印迹,似乎在静静地_______(sù)说着千百年来苏州人闲______( shì)雅致的生活。
①_____( mián)延②浓____(yù)③____(sù)说④闲_____(shì)2.下边的宣传语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并改正。
(4分)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
(10分)①日月之行,若出其中;___________,若出其里。
(曹操《观沧海》)②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
(杜甫《▲》)④_____________ ,左牵黄,右擎苍。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⑤醉里挑灯看剑,_____________。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⑥子日:“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_。
2017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真题语文
![2017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真题语文](https://img.taocdn.com/s3/m/043525463b3567ec102d8a9f.png)
2017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真题语文第一部分1.阅读下面一段话,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平江路,这一条_____(mián)延数里的老街,在漫漫的岁月里,散发着浓_______(y ù)的市井生活气息。
路只有窄窄的两米来宽,两边粉墙黛瓦,河街相邻,典型的苏式街巷。
大大小小的石板铺就的路面,清幽幽的,走在上面像是踏着悠悠岁月。
石板上深深浅浅的印迹,似乎在静静地_______(sù)说着千百年来苏州人闲______(shì)雅致的生活。
①_____(mián)延②浓____(yù)③____(sù)说④闲_____(shì)解析:本题考查汉字的字形和字音,注意“绵”不要写成“棉”。
答案:①绵②郁③诉④适2.下边的宣传语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并改正。
解析:本题考查汉字在词句中的使用。
主要是同音或音近字的误用。
答案:层——成怠——贷致——治予——与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
①日月之行,若出其中;___________,若出其里。
(曹操《观沧海》)②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_。
(________《送杜少府之任蜀州》)③_____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
(杜甫《______》)④_____________,左牵黄,右擎苍。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⑤醉里挑灯看剑,_____________。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⑥子日:“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_。
”(《论语》)⑦__________,____________,浩浩汤汤,横无际涯……(范仲淹《岳阳楼记》)⑧予独爱莲之______________,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解析:本题属于直接默写,不要出现错别字,不要忘记第二小题的作者名和第三小题的作品名。
答案:①星汉灿烂②天涯若比邻王勃③会当凌绝顶望岳④老夫聊发少年狂⑤梦回吹角连营⑥思而不学则殆⑦衔远山吞长江⑧出淤泥而不染4.名著阅读。
2017苏州中考试卷真题
![2017苏州中考试卷真题](https://img.taocdn.com/s3/m/5de5195c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394235d.png)
2017苏州中考试卷真题考生注意:本试卷共6页,满分为130分。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请在答题卡上作答,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一、语文(共40分)1. 根据题目所给的古诗文,默写相应的句子。
(8分)- 请默写《望岳》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前两句。
- 请默写《春望》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后两句。
2. 阅读理解题。
(12分)- 阅读下文,回答下列问题:“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请分析这段文字所表达的情感和意象。
3. 作文题。
(20分)- 请以“我与自然”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二、数学(共50分)1. 选择题。
(10分)- 根据题目所给的四个选项,选择正确答案。
2. 填空题。
(10分)- 根据题目所给的数学公式或条件,填写空缺部分。
3. 解答题。
(30分)- 解决实际问题,如几何证明、代数方程求解等。
三、英语(共40分)1. 阅读理解题。
(20分)- 阅读短文,回答相关问题。
2. 完形填空题。
(10分)- 阅读短文,从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词填入空格。
3. 写作题。
(10分)- 根据题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词的短文。
四、科学(共50分)1. 选择题。
(20分)- 根据题目所给的四个选项,选择正确答案。
2. 实验设计题。
(10分)- 设计一个简单的科学实验,验证某个科学原理。
3. 简答题。
(20分)- 根据题目所给的问题,简述科学原理或现象。
五、社会(共50分)1. 选择题。
(20分)- 根据题目所给的四个选项,选择正确答案。
2. 材料分析题。
(20分)- 阅读所给材料,分析并回答问题。
3. 论述题。
(10分)- 根据题目要求,论述自己的观点。
考生须知:1. 请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试卷。
2. 请在答题卡上按题号顺序作答。
3. 考试结束后,监考老师将收回试卷和答题卡。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本试卷为模拟试卷,仅供参考。
)。
2017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2017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语文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1af75133b4daa58da0114af5.png)
2017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语文试卷一、填空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26分)1.(4分)阅读下面一段话,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平江路,这一条(mián)延数里的老街,在漫漫的岁月里,散发着浓(yù)的市井生活气息。
路只有窄窄的两米来宽,两边粉墙黛瓦,河街相邻,典型的苏式街巷。
大大小小的石板铺就的路面,清幽幽的,走在上面像是踏着悠悠岁月。
石板上深深浅浅的印迹,似乎在静静地(sù)说着千百年来苏州人闲(shì)雅致的生活。
①(mián)延②浓(yù)③(sù)说④闲(shì)2.(4分)下边的宣传语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并改正。
3.(10分)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
①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若出其里。
(曹操《观沧海》)②海内存知己,。
③,一览众山小。
(杜甫《》)④,左牵黄,右擎苍。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⑤醉里挑灯看剑,。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⑥子日:“学而不思则罔;。
”(《论语》)⑦,,浩浩汤汤,横无际涯……(范仲淹《岳阳楼记》)⑧予独爱莲之,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4.(5分)名著阅读。
(1)鲁智深原是经略府的提辖,他被逼上粱山与林冲有什么关系?请简要说明。
(2)取经路上,孙悟空因和唐僧产生矛盾曾三次离开。
其中哪一次是他主动离开的?后来又是怎样回到唐僧身边的?请简述。
5.(3分)阅读下边一段文字,用几个短语概括昆曲的特点(其中至少一个是主谓短语),含标点不超过40字。
昆曲,如一坛经年温醇的美酒,缓缓地在舞台流淌而出,道不尽的良辰美景,说不完的哀艳沧桑。
载歌载舞如行云流水,典雅的词,婉转的曲,在丝竹声乐里,在亭台水榭上,在小桥流水间,舒徐缓行。
遥想当年,一到中秋,苏州人便倾城而出,在虎丘曲会,“唱者千万,鼓吹百十处”。
昆曲,又称昆剧、昆腔、昆山腔,元朝末期产生于苏州昆山一带。
江苏省苏州市2017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答案)(中考真题)
![江苏省苏州市2017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答案)(中考真题)](https://img.taocdn.com/s3/m/35e00f4289eb172dec63b755.png)
2017年苏州市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试卷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22题,满分13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点名称、考场号、座位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准考号、姓名是否与本人的相符合;3.答选择题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4.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第一部分(26分)1.阅读下面一段话,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平江路,这一条_____( mián)延数里的老街,在漫漫的岁月里,散发着浓_______(yù)的市井生活气息。
路只有窄窄的两米来宽,两边粉墙黛瓦,河街相邻,典型的苏式街巷。
大大小小的石板铺就的路面,清幽幽的,走在上面像是踏着悠悠岁月。
石板上深深浅浅的印迹,似乎在静静地_______(sù)说着千百年来苏州人闲______( shì)雅致的生活。
①_____( mián)延②浓____(yù)③____(sù)说④闲_____(shì)2.下边的宣传语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并改正。
(4分)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
(10分)①日月之行,若出其中;___________,若出其里。
(曹操《观沧海》)②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
(杜甫《▲》)④_____________ ,左牵黄,右擎苍。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⑤醉里挑灯看剑,_____________。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⑥子日:“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_。
2017年苏州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7年苏州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2b06a6a58fb770bf68a5548.png)
2017年苏州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2017年苏州市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试卷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22题,满分13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点名称、考场号、座位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准考号、姓名是否与本人的相符合;3.答选择题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4.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第一部分(26分)1.阅读下面一段话,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平江路,这一条_____( mián)延数里的老街,在漫漫的岁月里,散发着浓_______(yù)的市井生活气息。
路只有窄窄的两米来宽,两边粉墙黛瓦,河街相邻,典型的苏式街巷。
大大小小的石板铺就的路面,清幽幽的,走在上面像是踏着悠悠岁月。
石板上深深浅浅的印迹,似乎在静静地_______(sù)说着千百年来苏州人闲______( shì)雅致的生活。
①_____( mián)延②浓____(yù)③____(sù)说④闲_____(shì)2.下边的宣传语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并改正。
(4分)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
(10分)①日月之行,若出其中;___________,若出其里。
(曹操《观沧海》)②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
(杜甫《▲》)④_____________ ,左牵黄,右擎苍。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⑤醉里挑灯看剑,_____________。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⑥子日:“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_。
江苏省苏州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版)
![江苏省苏州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33c29328312b3169a451a489.png)
江苏省苏州市2017年中考语文试卷一、填空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26分)1.(4分)阅读下面一段话,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平江路,这一条绵(mián)延数里的老街,在漫漫的岁月里,散发着浓郁(yù)的市井生活气息。
路只有窄窄的两米来宽,两边粉墙黛瓦,河街相邻,典型的苏式街巷。
大大小小的石板铺就的路面,清幽幽的,走在上面像是踏着悠悠岁月。
石板上深深浅浅的印迹,似乎在静静地诉(sù)说着千百年来苏州人闲适(shì)雅致的生活。
①绵(mián)延②浓郁(yù)③诉(sù)说④闲适(shì)①绵②郁③诉④适(注意“绵”不要写成“棉”)2.(4分)下边的宣传语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并改正。
错别字层怠致予改正成贷治与3.(10分)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
①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曹操《观沧海》)②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③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④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⑤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⑥子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⑦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范仲淹《岳阳楼记》)⑧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①星汉灿烂(注意“烂”的书写)②天涯若比邻③会当凌绝顶望岳④老夫聊发少年狂⑤梦回吹角连营⑥思而不学则殆⑦衔远山吞长江⑧出淤泥而不染4.(5分)名著阅读。
(1)鲁智深原是经略府的提辖,他被逼上粱山与林冲有什么关系?请简要说明。
(2)取经路上,孙悟空因和唐僧产生矛盾曾三次离开。
其中哪一次是他主动离开的?后来又是怎样回到唐僧身边的?请简述。
(1)鲁智深得知林冲被高俅所害,在野猪林救了林冲,将他护送到沧州.为此遭高俅追杀,只得在二龙山落草,最后投奔梁山.(2)取经初期,路上闯出六个贼匪欲抢劫唐僧师徒的马匹、行李,却反被悟空打死.因受了唐僧的责骂,“受不得人气”的悟空一气之下纵身走了.后来悟空在东海龙王和观音的劝说下,回来保唐僧取经.5.阅读下边一段文字,用几个短语概括昆曲的特点(其中至少一个是主谓短语),含标点不超过40字。
2017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江苏苏州卷)语文(带解析)
![2017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江苏苏州卷)语文(带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217b3512581b6bd97f19eaa8.png)
绝密★启用前2017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江苏苏州卷)语文(带解析)试卷副标题考试范围:xxx ;考试时间:33分钟;命题人:xxx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 卷(选择题)一、选择题(题型注释)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浮图①文瑛,居大云庵,环水,即苏子关沧浪亭之地也。
亟求余作《沦浪亭记》,日:“昔子美之记,记亭之胜也。
请子记吾所以为亭者。
”余日:昔吴越②有国时,广陵王镇吴中,治南园于子城之西南。
其外戚孙承佑,亦治国于其偏。
迨淮海纳土③.此园不废。
苏子美始建沧浪亭,最后禅者居之。
此沧浪亭为大云庵也。
有庵以来二百年,文瑛寻古遗事,复子美之构于荒残灭没之余。
此大云庵为沧浪亭也。
(节选自归有光《沧浪亭记》)【注】①浮图,僧人。
②吴越,五代时十国之一。
③迨,到,等到。
淮海纳土,指将国土贡献给宋王朝。
(1)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昔子关之记,记亭之胜也。
②复子美之构于荒残灭没之余。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二段的主要内容。
第II卷(非选择题)二、现代文阅读(题型注释)2、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题。
要如何留念,才不枉此生毕淑敏①一次生病,医生让照一张头颅的CT片子。
于是我得到了一张清晰准确的自己头骨的照片。
我注视着它,它也从幽深而细腻的灰黑色胶片颗粒中注视着我,很严峻的样子。
②头颅有令我陌生的轮廓。
卸去了头发,撕脱了肌肤,剔除了所有的柔软之物,颅骨干净得像刚从海中捞出来的贝壳。
突然感觉到很熟识,仿佛见过似的……不久以前……我记起了博物馆,那里有新出土的类人猿头骨化石。
夹进了几十万年进化的果子酱,颅骨还是像两块饼干似的相似。
造化可真是一位慢性子。
假如我的头骨片落到一位人类学家手里,便可以十分精确地分析出我的性别、年龄、体重、身高……它携带着我的密码信息,脱离我而孤零零地存在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苏州市2017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22题,满分13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点名称、考场号、座位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准考号、姓名是否与本人的相符合;3.答选择题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4.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第一部分(26分)1.阅读下面一段话,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平江路,这一条_____( mián)延数里的老街,在漫漫的岁月里,散发着浓_______(yù)的市井生活气息。
路只有窄窄的两米来宽,两边粉墙黛瓦,河街相邻,典型的苏式街巷。
大大小小的石板铺就的路面,清幽幽的,走在上面像是踏着悠悠岁月。
石板上深深浅浅的印迹,似乎在静静地_______(sù)说着千百年来苏州人闲______( shì)雅致的生活。
①_____( mián)延②浓____(yù)③____(sù)说④闲_____(shì)【答案】①绵②郁③诉④适(4分)【解析】【考点定位】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能力层级为识记A。
2.下边的宣传语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并改正。
(4分)【答案】(4分)错别字层怠致予改正成贷治与(预)【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字音字形的辨析能力。
判断汉字拼音,首先要读准汉字,排除方言的干扰,不可读错,注读时注意易混的声母与韵母。
如b与p,j、q、x的区别,n、l的区别,z、c的区别,平舌音和翘舌音的区别,前后鼻音的区别。
根据拼音写汉字,要正确拼读拼音,再根据语正确判断,注意形似同音字,不要写错别字。
【考点定位】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能力层级为识记A。
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
(10分)①日月之行,若出其中;___________,若出其里。
(曹操《观沧海》)②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
(杜甫《》)④_____________ ,左牵黄,右擎苍。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⑤醉里挑灯看剑,_____________。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⑥子日:“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_。
”(《论语》)⑦ __________,____________,浩浩汤汤,横无际涯……(范仲淹《岳阳楼记》)⑧予独爱莲之______________,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答案】①星汉灿烂②天涯若比邻王勃③会当凌绝顶望岳④老夫聊发少年狂⑤梦回吹角连营⑥思而不学则殆⑦衔远山吞长江⑧出淤泥而不染(10分)【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古诗文默写,要注意平时多积累,对于常见人生哲理的句子要多对比记忆。
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如“涯”“聊”“殆”“衔”“淤”。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能力层级为识记A。
4.名著阅读。
(5分)(1)鲁智深原是经略府的提辖,他被逼上粱山与林冲有什么关系?请简要说明。
【答案】鲁智深得知林冲被高俅所害,在野猪林救了林冲,将他护送到沧州。
为此遭高俅追杀,只得在二龙山落草,最后投奔梁山。
(2分)【解析】【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名著内容。
能力层级为识记A。
(2)取经路上,孙悟空因和唐僧产生矛盾曾三次离开。
其中哪一次是他主动离开的?后来又是怎样回到唐僧身边的?请简述。
【答案】取经初期,路上闯出六个贼匪欲抢劫唐僧师徒的马匹、行李,却反被悟空打死。
因受了唐僧的责骂,“受不得人气”的悟空一气之下纵身走了。
后来悟空在东海龙王和观音的劝说下,回来保唐僧取经。
(3分)【解析】试题分析:做此类题要注意扩大阅读量,在阅读过程中要注意了解作者、作品内容、作品主题及现实意义。
阅读名著不能只停留在了解名著内容的表面上,更要深入探究其主题和现实意义。
本题根据所读所记,仔细回顾作品内容和有关知识,根据题干要求,梳理有关情节,加以陈述。
【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名著内容。
能力层级为识记A。
5.阅读下边一段文字,用几个短语概括昆曲的特点(其中至少一个是主谓短语),含标点不超过40字。
(3分)昆曲,如一坛经年温醇的美酒,缓缓地在舞台流淌而出,道不尽的良辰美景,说不完的哀艳沧桑。
载歌载舞如行云流水,典雅的词,婉转的曲,在丝竹声乐里,在亭台水榭上,在小桥流水间,舒徐缓行。
遥想当年,一到中秋,苏州人便倾城而出,在虎丘曲会,“唱者千万,鼓吹百十处”。
昆曲,又称昆剧、昆腔、昆山腔,元朝末期产生于苏州昆山一带。
昆曲是戏曲中影响最大的剧种,京剧、川剧、越剧、晋剧、湘剧、赣剧、桂剧、闽剧、婺剧、滇剧等,都受到过昆曲艺术多方面的哺育和滋养。
昆曲中的许多剧本,如《牡丹亭》《长生殿》《桃花扇》等,都是古代戏曲文学中的不朽之作。
【答案】历史悠久;表演形式载歌载舞,曲词典雅,行腔婉转;影响最大。
(3分)【解析】【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第二部分(44分)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6-8题。
一剪梅舟过吴江①蒋捷一片眷愁待酒浇。
江上舟摇,楼上帘招②。
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③。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注】①词作于南宋亡后作者飘零于姑苏太湖之滨时期。
②帘招,指酒旗。
③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意思是调弄有银字的笙,点熏炉里心字形的香。
6.上阕中词人是如何渲染他的愁绪的?请简要分析。
(3分)7.“洗客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理期待?(2分)8.说说你对“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的理解。
(3分)【答案】6.①直接写愁多:“一片春愁待酒浇”,“一片”言愁闷之多;“待酒浇”,以酒排解愁绪,表现愁绪之浓。
②以景物渲染愁绪:“风又飘飘,雨又萧萧”,“飘飘…‘萧萧”描绘了风吹雨急的景象,以风雨渲染其愁。
(3分)7.作者期待归家后“银字笙调,心字香烧”,过上安定和美的生活。
(2分)8.这是时序的暗示,是“流光容易把人抛”的形象化诠释,抒发了岁月无情、年华易逝的感叹,流露出一个亡国遗民的愁闷。
(3分)【解析】6.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诗中重点词和重点语句的理解,起笔点题,指出时序。
“一片春愁待酒浇”,“一片”愁闷连绵不断。
“待酒浇”,表现了他愁绪之浓。
【考点定位】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考点定位】鉴赏诗歌的语言。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8.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赏析诗歌精彩语句的能力。
“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用的是对比手法,用颜色的变化暗示时光的流逝、季节的交替;以实写虚,借乐景写哀情,抒发了亡国遗民的深沉感慨。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阅读《桃花源记》中的一段文字,完成9-10题。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9.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2分)A.便舍船,从口入竭其庐之入(《捕蛇者说》)B.复行数十步行深山巨谷中(《送东阳马生序》)C.屋舍俨然舍生而取义者也(《鱼我所欲也》)D.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10.有人说,“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一句没有写人,却处处见人。
请作简要分析。
(3分)【答案】9.B(2分)10.文章以“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表现出桃花源内井然有序、和睦安定的社会生活状态,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之情。
(3分)【解析】9.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言词语一词多意的辨析能力。
要求学生在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理解词语的含义,并且能辨析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含义。
A:入“进入/收入”;B:行:行走。
词语意思相同;C:舍:房屋/舍弃;D:之:之:助动词,的/动词,往,到。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
10.试题分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章主旨的理解能力。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写的是桃源人的生活情况,“阡陌交通”田间小路交错相通,写出秩序井然,“鸡犬相闻”村落间鸡鸣狗叫的声音到处可以听到,这是一派和平安宁的气象,寄托了作者(陶渊明)的思想感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考点定位】理解文言文内容要点。
能力层级为理解B。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2题。
浮图①文瑛,居大云庵,环水,即苏子关沧浪亭之地也。
亟求余作《沦浪亭记》,日:“昔子美之记,记亭之胜也。
请子记吾所以为亭者。
”余日:昔吴越②有国时,广陵王镇吴中,治南园于子城之西南。
其外戚孙承佑,亦治国于其偏。
迨淮海纳土③.此园不废。
苏子美始建沧浪亭,最后禅者居之。
此沧浪亭为大云庵也。
有庵以来二百年,文瑛寻古遗事,复子美之构于荒残灭没之余。
此大云庵为沧浪亭也。
(节选自归有光《沧浪亭记》)【注】①浮图,僧人。
②吴越,五代时十国之一。
③迨,到,等到。
淮海纳土,指将国土贡献给宋王朝。
11.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①昔子关之记,记亭之胜也。
②复子美之构于荒残灭没之余。
1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二段的主要内容。
(2分)【答案】11.①以前苏子美所记的,是沧浪亭的胜景。
(2)②在这荒茺残破的废墟上修复了苏子美时的建筑。
(2分)12.记述沧浪亭的历史变迁过程。
(2分)【解析】12.试题分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段内容的概括能力。
概括文章内容一般是什么人+做什么事+结果即可,这里写的是沧浪亭的历史变迁过程。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3-17题。
北京地下水位16年来首回升16年来,北京市地下水位首次出现回升。
全市885个地下水位监测点数据显示,7月31日,北京市下水埋深为26.55米,较6月30日26.7米回升了5厘米,地下水储量增加了8000多万立方米,这是1999年以来地下水位首次回升。
地下水埋深指的是潜水的埋藏深度,即潜水面至地表面的距离。
如图1所示,虚线为潜水面,A即为潜水的埋藏深度,而H是潜水含水层的厚度。
图1潜水含水层示意图近年来,随着城市快速发展,北京市人口骤增,2014年常住人口达到2100余万人,是1999年的近两倍,用水压力随之增加。
同时,1999年起,北京市连续多年干旱,自然降水不足。
为使供需平衡,多年来,北京不得不超采地下水(见表1)。
“超采”,是指地下水开采量大于补给量,从1999年起北京年均超采地下水5亿立方米左右,形成大面积超采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