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报告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报告单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报告单实验报告: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探究一、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验证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2.观察并研究凸透镜的焦距对成像的影响。
3.探究物体与像的位置关系及倍率的变化规律。
二、实验器材凸透镜、屏幕、光源、测量尺、物体等。
三、实验原理1.凸透镜成像规律凸透镜成像规律指的是当光线经过凸透镜时,根据折射定律,光线会发生折射并最终成像。
凸透镜能够形成实像或虚像,实像为正,虚像为负。
成像规律如下:①物距与像距之和等于焦距:1/f=1/v+1/u。
②如果物体放在透镜的左侧,物距为正,像距为正;如果物体放在透镜的右侧,物距为负,像距为负。
③如果像是实像,则像高为正;如果像是虚像,则像高为负。
2.凸透镜的焦距凸透镜的焦距定义为透镜与其相对应放置的物体的最近点与透镜的焦点的距离。
焦距的单位是米。
3.倍率倍率指的是像的高度与物的高度之比,通常用β表示。
四、实验步骤1.将凸透镜固定在支架上,将光源放在凸透镜的左侧,并调整光源位置,使光线垂直射入凸透镜。
2.在凸透镜的右侧放置一张屏幕,并调整屏幕到适当的位置,以便观察成像情况。
3.将物体(例如针孔)放在凸透镜的左侧,并调整物体的位置,使其与光源、透镜成一直线。
4.在屏幕上观察并记录成像情况,包括像的位置、像的大小等。
5.移动物体的位置,重复步骤4,观察并记录其它不同位置下的成像情况。
五、实验数据记录与数据处理1.实验数据记录表格:物距 u (cm) ,像距 v (cm) ,逆物距 1/u ,逆像距1/v--------------,--------------,--------------,--------------...,...,...,...2.绘制逆物距1/u与逆像距1/v的散点图并进行线性拟合,得到斜率k和截距b。
3.计算焦距f=-1/b。
4.根据成像法则,验证物距与像距之和等于焦距的规律。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绘制逆物距1/u与逆像距1/v的散点图并进行线性拟合,根据拟合曲线的斜率和截距求得焦距的数值。
初二物理“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报告单
初二物理“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报告单第一篇:初二物理“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报告单初二物理“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报告单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一定要调节好器材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在_______________,这样才能保证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否则光屏上可能收不到像。
收集数据将实验数据填入下表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cm 30 25 20 16 12 10 凸透镜焦距f=_________cm像的情况像到凸透镜的距离/cm倒立或正立放大或缩小实像或虚像物距: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用字母u表示。
像距:像到凸透镜的距离,用字母v表示。
【实验结论】物距u u>2f(大于2倍焦距)u=2f(等于2倍焦距)2f>u>f(在2倍焦距和1倍焦距之间)u=f(在焦点处)u像的情况像距v 倒正大小虚实像的变化情况物距u 像距v像减小应用举例_____ ____ _____ _____________减小_____ ____ _____减小倍焦距)作业:1、实像是由实际光线会聚形成的,是______用光屏承接的,也____用眼睛直接看到的。
而虚像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形成的,是由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的,是_______由光屏承接的,但______用眼睛直接看到。
(填“能”或“不能”)2、凸透镜成实像时,像与物_____侧,成虚像时,像与物____侧。
(填“同”或“异”)第二篇:初二物理《凸透镜成像》中考试题凸透镜成像1、将物体放在凸透镜的主轴上,分别离透镜20厘米、14厘米和6厘米时,各能得到缩小的实像、放大的实像和放大的虚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f应:()A、10cm>f>6cm;B、10cm>f>7cm;C、14cm>f>10cm;D、20cm>f>14cm。
2、物体放在凸透镜前,到凸透镜的距离是16厘米,此时光屏上得到的是放大的像.则所用的焦距很可能是()A.4cmB.8cmC.10cmD.18cm 3.一物体通过凸透镜成一倒立且与物体等大的实像,此时物体和透镜相距24cm,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A.小于12cmB.等于12cmC.大于12cmD.无法判断4.通过焦距为f的凸透镜看见烛焰成放大、正立的虚像,此时物距u与f的关系是:()A u>2fB2f>u>fC u=fD u5.用幻灯机时,必须把物体放在:()A 大于2倍焦距处B2倍焦距处C1倍与2倍焦距之间D焦距以内6.当物体距凸透镜8cm时,在透镜的另一侧光屏上成一个清晰放大的像。
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凸透镜成像规律
姓名:班级:实验日期:年月日
同组人姓名
实验目的:
1.观察凸透镜成缩小实像、放大实像、虚像的条件;
2.距的变化引起像的大小和像距的变化。
实验器材:
光具座、蜡烛、凸透镜(f=10cm)、光屏、火柴
实验步骤:
(凸透镜焦距 f =10cm)
1.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的中央,蜡烛和光屏放在凸透镜的两侧。
点燃蜡烛,使火焰、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2.将蜡烛放在离凸透镜尽量远的位置,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边缘清晰的蜡烛的像为止;记录下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像的大小和倒正;
3.将蜡烛向凸透镜移近一段距离,重复上述操作,直到不能在屏上得到蜡烛的像;
4.继续把蜡烛向凸透镜靠近,试着用眼睛观察像在何处像是怎样的
实验数据:
实验结论:凸透镜成像的几种情况:
延伸探究:
1、像的上下左右有何变化
2、物距越远,像距怎样变,像怎样变
2、用一张不透明的纸放在凸透镜和蜡烛之间,观察像有何变化。
物理实验报告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物理实验报告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原理:凸透镜是一种能够使光线经过折射而改变传播方向的透镜。
对于凸透镜来说,当光线垂直射入透镜时,会发生折射并在主轴上形成一个焦点F。
当光线平行于主轴射入透镜时,经过折射后会收敛到焦点F上。
根据凸透镜的特性,我们可以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实验材料和仪器:1.凸透镜3.屏幕4.尺子5.笔记本电脑和视频分析软件(可选)实验步骤:1.用尺子测量凸透镜的焦距f,并记录下来。
3.调整物体的位置,使其与凸透镜的主轴垂直,并拍摄物体在屏幕上的成像。
4.使用笔记本电脑和视频分析软件,对拍摄的视频进行分析,测量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和物体在屏幕上的成像距离。
5.重复步骤3和步骤4,将物体放置于不同的位置,并记录下成像的相关数据。
实验数据记录:1. 物体离透镜的距离(s):25cm2. 物体在屏幕上的成像距离(s'):50cm实验结果分析: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可以利用公式1/f=1/s+1/s'来计算物体离透镜的距离和物体在屏幕上的成像距离之间的关系。
根据实验数据和公式可得:1/f=1/s+1/s'1/f=1/25+1/501/f=3/50f = 50/3 ≈ 16.7cm实验结论:根据实验结果和数据分析,我们得出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在凸透镜成像中,物体的成像距离和物体离透镜的距离成反比关系,即当物体离透镜的距离增大时,物体在屏幕上的成像距离会减小。
根据公式1/f=1/s+1/s',可以计算得出凸透镜的焦距f,从而进一步研究和分析凸透镜的成像特性。
实验注意事项:1.在实验过程中要保持实验环境的明亮以确保准确测量和记录数据。
2.尽量减小误差,例如要保证物体和屏幕的位置调整准确、凸透镜和物体之间的距离准确等。
3.可以使用视频分析软件来测量物体在屏幕上的成像距离,这样可以减小误差并提高实验的准确性。
4.可以进行多次实验,并取平均值以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报告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本次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二、实验原理
由凸透镜形成的映像,其离现实物的距离和倒立物的离现实物的距离
在光学上是等价的,且倒立物又在凸透镜的凸透面的外侧。
凸透镜是一种
定焦透镜,它能够使光线汇聚于其焦点,从而形成明确的映像。
三、实验装置
本实验使用了一个两支架装载着两块凸透镜的实验装置,由凸透镜的
凸透面构成凸透镜系统。
此外,另外准备的材料还有一个发光灯、一个白
色屏幕、几块黑纸以及几块纸片。
四、实验过程
1.首先,将实验装置的两支架上的两块凸透镜由大号从小号依次排列,其中凸透镜和凸透面朝向屏幕。
2.然后,用黑纸把灯光从发光灯上补出来的图案遮挡起来,将剩下的
图案投射到屏幕上。
3.最后,用纸片观察灯光经过凸透镜系统后在屏幕上形成的图像。
五、实验结果
经过实验,我们发现,灯光经过凸透镜系统后在屏幕上形成的图像是
倒立的,且离屏幕距离和灯光离凸透镜的距离相等。
六、结论
我们通过实验,确定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灯光经过凸透镜系统后在屏幕上形成的图像是倒立的,且离屏幕距离和灯光离凸透镜的距离相等。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报告实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报告实【目标】(1)探究并知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2)了解凸透镜成像的应用【重点】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难点】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及其应用【提出问题】凸透镜成的像的虚实、大小、正倒跟物距、像距有什么关系?【设计实验】光具座、蜡烛、凸透镜(f = cm)、光屏、火柴【实验步骤】1.用平行光线聚焦法粗测出凸透镜的焦距f= cm。
2.将、、按顺序排放在光具座上,调整它们高度,使它们中心在上。
3.把蜡烛从距凸透镜较远处逐渐移近透镜,同时移动光屏保证屏上的像清晰,注意观察像的大小、正倒以及像距的大小,看有什么规律。
4.把蜡烛放在较远处,使物距u>2f,调整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使烛焰在屏上成清晰的实像,观察实像的大小和正倒。
记下物距u和像距v (此步骤做两次)。
5.把蜡烛向凸透镜移近,使物距在2f和f之间,即f<u<2f,重复以上操作,进行观察并记下物距u和相距v (此步骤做两次)。
6.继续移近蜡烛,使物距u<f,调整光屏的位置,看能否在屏上找到像。
如果不能,试着观察到蜡烛的像,观察一下是实像还是虚像?并观察像的大小和正倒。
记下物距u和像距v(像距只需估测)(此步骤做两次)。
【实验数据】【得出结论】分析上表的记录,找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像的虚实:当物体放在_________时,凸透镜成实像;当物体放在_________时,凸透镜成虚像。
2.像的大小:当物体放在_________时,凸透镜成缩小的实像;当物体放在__________时,凸透镜成放大的实像;当物体放在__________时,凸透镜成放大的虚像;_______缩小的虚像(填“有”或“没有”)3.像的正倒:凸透镜所成的像_________正立的实像,___________倒立的虚像.(填“有”或“没有”)4.当物体逐渐向凸透镜移近时,物体所成的实像逐渐_______,像离凸透镜的距离逐渐_______(填“变大”或“变小”)口诀口诀口诀口诀一倍焦距内外分; 两倍焦距内外分;物近(实)像像变。
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报告
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报告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报告引言:光学是研究光的传播和相互作用规律的学科,而成像规律则是光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凸透镜是光学实验中常见的一个器件,通过凸透镜的使用可以实现对光线的聚焦和成像。
本实验旨在通过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探究光的传播和成像原理。
实验目的:1. 理解凸透镜的基本原理和成像规律;2. 通过实验验证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实验器材:1. 凸透镜;2. 光源;3. 屏幕;4. 直尺;5. 实验台。
实验步骤:1. 将凸透镜放置在实验台上,并调整其位置,使其垂直于光源和屏幕;2. 将光源与凸透镜之间的距离固定,并调整光源的位置,使光线射向凸透镜的中心;3. 在凸透镜的另一侧放置屏幕,并调整屏幕的位置,使其与凸透镜的光轴重合;4. 通过移动屏幕,观察在不同位置上的成像情况,并记录相关数据。
实验结果: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观察到以下现象:1. 当屏幕与凸透镜的距离较远时,成像位置较近凸透镜;2. 当屏幕与凸透镜的距离较近时,成像位置较远凸透镜;3. 当屏幕与凸透镜的距离等于凸透镜的焦距时,成像位置位于无穷远处。
实验分析: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是,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会聚到一点或发散出去,形成实像或虚像;2. 当光线与凸透镜平行时,经过凸透镜后会聚到焦点上,形成实像;3. 当光线从焦点射入凸透镜时,经过凸透镜后呈现平行光线状,形成无穷远处的虚像;4. 当光线从凸透镜中心射入时,经过凸透镜后呈现直线状,形成实像。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验证了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得出以下结论:1. 凸透镜能够实现对光线的聚焦和成像;2. 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是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会聚到一点或发散出去,形成实像或虚像;3. 凸透镜的成像位置与凸透镜与屏幕的距离有关,距离较远时成像位置较近凸透镜,距离较近时成像位置较远凸透镜,距离等于焦距时成像位置位于无穷远处。
实验意义:凸透镜成像规律是光学中重要的基础知识,对于理解光的传播和相互作用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凸透镜成像实验报告
凸透镜成像实验报告一、引言光学是研究光的本质和光的相变规律的学科,而成像实验则是光学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凸透镜成像实验,研究凸透镜的成像原理和规律。
凸透镜的成像特点和形成过程对于我们理解光的传播规律和光学器件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二、实验目的1. 通过实验验证凸透镜成像规律;2. 探究凸透镜的焦距和成像性质之间的关系;3. 分析凸透镜的放大率和物距、像距之间的关系。
三、实验器材和原理1. 实验器材:凸透镜、光屏、物体、光源,尺规等;2. 实验原理:凸透镜成像原理是基于透镜的光线折射和焦点的概念。
凸透镜具有使经过它的光线集中的能力,可以将平行光线集聚于一点,形成实像。
实像与物体的关系可以通过成像公式和放大率公式来描述。
四、实验步骤1. 将凸透镜放在光源前方,调整透镜的位置,确保光线成束通过透镜;2. 选取不同的物体(例如书、铅笔等),将物体放在凸透镜的前方,调整物体的位置和高度,使其与光轴垂直;3. 在凸透镜的背后放置光屏,移动光屏的位置,直到观察到清晰的像;4. 测量物体和像的距离,并记录下数据;5. 根据实测数据,计算出各个参数的数值,并进行分析。
五、实验结果和分析通过实验我们得到了不同物体和像之间的距离数据,并进行了计算和分析。
实验结果表明,凸透镜成像遵循以下规律:1. 当物体距离透镜远时,像距离透镜变小,放大率增大;2. 当物体距离透镜近时,像距离透镜变大,放大率减小;3. 当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等于透镜的焦距时,像无限远,放大率为零。
六、误差分析在实验过程中,由于光线折射和人眼的视觉差异,存在一定的测量误差。
另外,实际物体和像之间的距离并非完全线性相关,因此计算得到的关系式存在一定的近似性。
在下一次实验中,我们可以通过增加测量次数和采用更准确的测量工具来减小误差。
七、实验应用和启示凸透镜成像原理不仅在实验中有重要意义,而且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都有广泛应用。
例如光学显微镜、投影仪等光学器件都是基于凸透镜成像原理来设计的。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一、实验名称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二、实验目的1、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理解物距、像距和焦距之间的关系。
2、学会使用光具座、蜡烛、凸透镜、光屏等实验器材进行实验操作。
3、培养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
三、实验器材光具座、凸透镜(焦距已知)、蜡烛、光屏、火柴四、实验原理凸透镜成像规律:当物距 u 不同时,像距 v 和像的性质(正立或倒立、放大或缩小、实像或虚像)也不同。
五、实验步骤1、把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安装在光具座上,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2、点燃蜡烛,调整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使光屏上出现清晰的蜡烛火焰的像。
记录此时的物距 u 和像距 v ,以及像的性质(倒立或正立、放大或缩小、实像或虚像)。
3、改变蜡烛的位置,重复步骤 2,多做几次实验,记录不同情况下的物距、像距和像的性质。
六、实验数据记录|实验次数|物距 u(cm)|像距 v(cm)|像的性质|||||||1|30|15|倒立、缩小、实像||2|20|20|倒立、等大、实像||3|15|30|倒立、放大、实像||4|10||正立、放大、虚像|七、实验数据分析1、当 u > 2f 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 f < v < 2f 。
2、当 u = 2f 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此时 v = 2f 。
3、当 f < u < 2f 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此时 v > 2f 。
4、当 u < f 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八、实验结论1、凸透镜成像的性质取决于物距 u 与焦距 f 的关系。
2、当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当物距等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当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当物距小于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九、误差分析1、测量物距、像距时存在误差。
2、蜡烛火焰的晃动导致像的清晰度不稳定,影响观察和测量。
3、光屏的位置可能没有与凸透镜的主光轴完全垂直,导致像的位置不准确。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实验报告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报告
班级姓名成绩
【实验目的】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实验器材】光具座/ 蜡烛/ 凸透镜/ 光屏/ 火柴
【实验步骤】
1.将凸透镜的位置固定在光具座刻度尺的40cm处,蜡烛和光屏分居凸透镜两侧,并调节三者高度,使烛焰中心,凸透镜中心,光屏中心在同一高度上,目的是:使烛焰的像能成在光屏的中间。
2、把蜡烛放置距凸透镜40cm的地方,在光具座上移动光屏,直到光屏出现明亮、清晰的像为止,观察所成像的特点,并记录物距、像距和成像特点。
3、把蜡烛移近凸透镜,使物距等于30cm, 25cm,20cm,18cm, 15cm,重复步骤2。
4、使物距u=f=10cm,观察成像情况,并将结果记入表格。
5、使物距u=5cm,观察成像情况,并将结果记入表格。
移动透镜,观察像的变化。
6.实验完成后熄灭蜡烛并整理仪器。
【进行实验和收集证据】
【根据实验数据得出如下规律】:
①_____ ___是成实像与虚像的分界点,____ ____是成放大像与缩小像的分界点。
②实像都是____ ___(填倒立与正立),且物与像在透镜的_____ ___(同侧与两侧);
虚像都是______ _____,且物与像在透镜的_______ ___。
③成实像时,物体靠近透镜,像____ ___透镜,且像的大小变____ ____。
成实像时,物体远离透镜,像____ ___透镜,且像的大小变____ ____。
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报告单
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报告单实验名称: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实验目的:验证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研究物体的位置和像的性质与透镜焦距之间的关系。
实验原理:凸透镜是一种具有中央厚度大于边缘的透镜,凸透镜的两侧都是球面,其中一面是凸起的。
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当物体距离透镜远时,形成的像会在透镜的焦点附近,像的位置会随着物距的减小而向透镜靠近,当物距等于焦距时,像会无穷远;当物体放在焦点前方时,成像位置在透镜后方,像是虚像;当物体放在焦点后方时,成像位置在透镜前方,像是实像。
实验器材:1. 凸透镜2. 物体(例如一支蜡烛)3. 屏幕4. 尺子5. 实验支架6. 灯泡或其他光源实验步骤:1. 将凸透镜放在实验支架上,确保透镜稳定。
2. 将屏幕放在凸透镜的另一侧,以便观察成像情况。
3. 将物体(蜡烛)放在凸透镜的一侧,调整物体的位置,使其距离透镜较远(比如大于2倍的焦距)。
4. 打开光源,确保光线能够通过透镜,形成一个清晰的像在屏幕上。
5. 移动屏幕,确定像的位置,再使用尺子测量屏幕到透镜的距离,即为像距。
6. 移动物体,将物体移动到距离透镜稍微靠近一点的位置,重复步骤4-5,记录像距。
7. 继续移动物体,使物体接近透镜的焦点,重复步骤4-5,记录像距。
8. 再移动物体,使物体放在焦点前方,重复步骤4-5,记录像距。
9. 最后移动物体,使物体放在焦点后方,重复步骤4-5,记录像距。
实验结果:根据步骤9得到的数据绘制图表,图表包括物体距离透镜的位置和图像距离透镜的位置。
根据图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出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实验结论:通过本实验验证了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发现物体的位置和像的性质与透镜的焦距之间有明确的关系。
当物体距离透镜远时,像靠近焦点;当物体放在焦点前方时,成像位置在透镜后方,像是虚像;当物体放在焦点后方时,成像位置在透镜前方,像是实像。
初中物理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报告
初中物理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是为了帮助学生了解凸透镜的成像原理和规律,观察实际中凸透镜成像的情况,丰富学生的物理知识和实验技能。
二、实验器材凸透镜、物体、屏幕、光源、刻度尺、卡尺等。
三、实验原理凸透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线经过透镜折射后,在另一侧形成一个倒立的实像。
凸透镜是一种中心厚边薄的球面镜面,具有一个主点和一个焦点。
物体放在焦点处时,成像距离透镜很远,成像大小无限大。
物体离焦点越远,成像距离透镜越近,成像也越小。
物体放在透镜前方,物距为p,像距为q,焦距为f。
根据薄透镜成像的公式,可以得到以下关系式:1/p + 1/q = 1/f其中,p、q、f分别表示物距、像距和焦距。
四、实验步骤1.将凸透镜置于桌面上,放置在光源和屏幕之间。
2.使用刻度尺和卡尺测量透镜的焦距,标记在透镜上。
3.将物体放在透镜前方,调整距离,使物体与透镜的距离为焦距的2倍左右。
4.观察形成的实像,用卡尺测量实像与透镜的距离,并记录。
5.将物体移动一定距离,再次观察形成的实像,重复步骤4。
6.不断调整物体与透镜的距离,观察实像变化过程,记录相关数据。
五、实验数据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记录了不同位置下实像的大小和距离,得到以下数据:物距p/cm 像距q/cm 倍数大小20 60 1.530 45 1.540 40 145 36 0.8六、实验结果分析根据实验数据及成像原理,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当物距等于焦距时,成像距离透镜无限远,成像大小无限大。
2.当物距大于焦距时,成像距离透镜变小,成像也变小。
3.当物距小于焦距时,成像距离透镜大于焦距,成像还是变小。
4.在实验中,实像的倒立也是符合凸透镜成像规律的。
七、实验心得通过这次实验,我们深刻认识到了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和实际应用,也对物理知识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在实验中,我们不仅学会了实验方法,还更加重视实验数据的记录和处理,注重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希望今后能够继续进行更多的实验,更好地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实验报告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实验报告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以下为该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通过实验,可以得到凸透镜的成
像规律,掌握不同光线下凸透镜的成像情况,从而了解凸透镜的光学特性。
二、实验原理
凸透镜是一种屈光度较大的非球面透镜,在不同的光线作用下,会形
成真实成像。
它的成像特性可以用来建立恒定焦距的望远镜,具有很广泛
的用途。
凸透镜的成像规律:若光源离凸透镜较近,则光线经凸透镜后,
汇聚成一个大的实圆,而介距大于2f-3f的物体则会被成像在大圆形的图
像区域内;若光源离凸透镜比较远,则光线从凸透镜发出后,会汇聚成一
个小圆,而介距小于2f-3f的物体则会被成像在小圆形的图像区域内。
三、实验材料
1、白炽灯
2、物体(蝴蝶)
3、光学台
4、凸透镜
5、距离尺
6、白色
纸片7、放大镜
四、实验步骤
1、将光学台放置在实验台的最中央,稳定牢固。
确定台内试验物的
位置。
将白炽灯放在指定位置,调节白炽灯的距离,使之照射到物体上。
将物体(蝴蝶)放置在光学台上,以确定射线的角度。
2、放置凸透镜:把凸透镜放置在光学台上,并按一定角度调整凸透
镜以保证光线通过凸透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报告
年级班级姓名日期
实验目的:
1.观察凸透镜成缩小实像、放大实像、虚像的条件;
2.加深对实像的理解;
3、认清物距的变化引起像的大小和像距的变化。
实验器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步骤:
1.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的中央,蜡烛和光屏放在凸透镜的两侧。
点燃蜡烛,使火焰、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注:凸透镜焦距 f =10cm) 2.将蜡烛放在离凸透镜尽量远的位置,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边缘清晰的蜡烛的像为止;记录下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像的大小和倒正;
3.将蜡烛向凸透镜移近一段距离,重复上述操作,直到不能在屏上得到蜡烛的像;
4.继续把蜡烛向凸透镜靠近,试着用眼睛观察像在何处?像是怎样的?
实验数据记录:
实验序号物距像的性质像距
1
2
3
4
5
6
7
┇
实验结论:
延伸探究:
1、成实像时,固定凸透镜不动分别把蜡烛靠近透镜和远离透镜,观察物距和像距的变化情况,及像的大小变化。
结论:远离时,物距,像距,像,填(增大、减小)靠近时,物距,像距,像,填(增大、减小)2、当凸透镜成实像时,用手或用不透明的物体挡住透镜的上部分或下部分,光屏上的像可能有什么变化?试一试。
3、当凸透镜成实像时,如果把蜡烛和光屏的位置调换下,还能不能成像?成像的特征有没有发生改变?可以用什么知识来解释你看到的现象?
4、如果在实验时,发现烛焰的像在光屏的下边缘,如果不改变烛焰和屏的位置,只移动透镜,使像移到光屏的中央,那么应将凸透镜向________移动。
如果要使像向右移动,那么应该把蜡烛向______移动。
课后思考
1、想一想:光屏的作用是什么?如果将光屏移走,烛焰通过凸透镜还能成实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