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的民俗文化与文化保留
佛山的文化简介
佛山的文化简介
佛山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岭南文化和广府文化的发源地之一,也是其兴盛之地。
佛山的城市精神是崇文尚武,这一精神在咏春、龙舟及舞狮等运动中得到了充分体现,这些运动在全球都享有盛誉。
佛山是粤剧的发源地,此外,陶瓷、剪纸、秋色等传统文化也在此地得以发扬光大。
被誉为“艺术之乡”的佛山,民间艺术历史悠久,工艺技术精致,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浓郁的地方特色。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佛山是岭南武术的重要发源地。
明朝初期,佛山武术已相当普及,到清末民初,佛山武术流派纷呈。
现在世界上广泛流行的蔡李佛拳、洪拳、咏春拳等不少拳种和流派其根都在佛山。
此外,著名的武术大师黄飞鸿、武打明星李小龙等祖籍及师承也在佛山。
由于对武术的贡献,2004年,佛山被授予了“武术之城”的称号。
综上,佛山凭借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独特的地方特色,赢得了“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武术之城”、“粤剧之乡”等多个荣誉称号。
佛山十大传统文化(佛山的文化传承有哪些)
佛山十大传统文化(佛山的文化传承有哪些)今天给各位分享佛山十大传统文化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佛山的文化传承有哪些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文库,现在开始吧!本文目录:1、佛山历史文化2、佛山民间艺术有哪些?3、佛山传统文化4、广东佛山有哪些历史文化?5、佛山春节习俗的习俗特色佛山历史文化佛山是“南国红豆”粤剧的发源地。
诞生了粤剧艺人的代称——“红船子弟”和粤剧最早的戏行组织——琼花会馆。
民间自发组织的粤剧演唱“私伙局”是佛山文化的一大特色,至今长盛不衰。
每年一度举办的琼花粤剧艺术节,使佛山呈现“红船泊晚纱,万人看琼花”的盛况。
佛山木版年画源远流长。
在汉代时的广州、佛山一带已流行贴门神的习俗。
佛-山木版年画生产以清乾隆、嘉庆至抗日战争前为盛,属于地方民俗的一种民间工艺美术品。
佛山是“南国陶都”、“中国陶瓷名都”,制陶工艺源远流长,有700多年历史,自古有“石湾瓦,甲天下”的美誉。
建于明代正德年间的南风古灶,是世界现存最古老的柴烧龙窑,薪火相传至今500多年,被誉为“陶瓷活化石”。
佛山是“岭南成药之乡”。
古方正药的历史有400余年,涌现出了“黄祥华”如意油、“冯了性”药酒、“源吉林”甘和茶等一批老字号名药。
佛山的铸造业始于2000多年前。
宋代时佛山所铸鼎、锅、钟、塔等闻名全国。
到明代佛山的铸造技术已达相当高的水平,成为南中国冶炼中心。
鸦片战争期间,佛山所铸大炮为抗击外来入侵发挥了重要作用。
扩展资料佛山河网密布,生态环境优美,是独具特色的岭南水乡。
佛山祖庙、西樵山、南风古灶、清晖园、皂幕山、南国桃园、陈村花卉世界、三水荷花世界被评为“佛山新八景”。
其中,佛山祖庙融古代陶瓷、木雕、铸造、建筑艺术于一体,被誉为“东方艺术之宫”;西樵山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有“南粤名山数二樵”之美誉;顺德清晖园与佛山梁园是清代广东四大名园;高明皂幕山是佛山最高峰;陈村花卉世界是中国南方最大的花卉生产交易基地和花卉文化主题公园;三水荷花世界是现世界上规模大、品种资源丰富的荷花生态园。
佛山乡土人情
佛山乡土人情一、地理位置佛山市地处珠江三角洲腹地,东倚广州,西通肇庆,南连江门、中山,北接清远,南邻港澳,地理位置优越。
佛山气候温和,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雨量充足,四季如春,自古就是富饶的鱼米之乡。
珠江水系中的西江、北江贯穿全境,冲积出这片丰饶的大地。
佛山市位于亚太经济发展活跃的东亚和东南亚的交汇处,与广州地缘相连、历史相承、文化同源,同处在中国最具经济实力和发展活力之一的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中部,共同构建“广佛经济圈”。
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使佛山能充分接受广州的辐射和带动,与广州共享基础设施、交通网络、金融资本、人才教育、科技信息和市场服务等资源,实现联系紧密、产业联动和功能互补,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城市化进程。
佛山市中心区距广州三大交通枢纽(广州新白云机场、广州南沙港、广州新火车站)车程均在1小时之内。
佛山毗邻港澳,与香港、澳门分别相距231公里和143公里,车程均在2小时左右,使佛山能够充分利用港澳的市场优势和国际性大都市的地位,推动佛山广泛参与世界经济,走向国际化。
二、名称由来佛山古称季华乡。
东晋隆安二年(公元398年),剡宾国(现克什米尔)的三藏法师达毗耶舍带了二尊铜像来到季华乡,在塔坡岗上(即今塔坡街)建佛寺,传佛教。
他回国后,随着时间推移,寺宇倒塌。
到唐朝时,这里又变成了一片岗地。
唐贞观二年(公元628年)某日,塔坡岗上异彩四射,乡人奔走相告。
于是人们便齐聚起来,在塔坡岗上发掘,竟掘出三尊铜佛,搬开佛像,便有一股清泉涌出。
根据碑文记载,得知东晋曾有剡宾国僧人达毗耶舍,在此讲经及建过经堂。
乡人于是建井取水,并在岗上重建塔坡庙寺,供奉三尊铜佛。
人们认为这里是佛家之山,于是将季华乡改名为“佛山”。
这就是佛山得名的由来。
后来,世人传诵着这样一句谚语:“未有佛山,先有塔坡”。
三、人文特色1、佛山新八景:西樵叠翠(南海西樵山)、祖庙圣域(佛山祖庙)、清晖毓秀(顺德清晖园)、古灶薪传(禅城南风古灶)、花海奇观(顺德花卉世界)、云水荷香(三水荷花世界)、皂幕凌云(高明皂幕山)、南国桃源(南海南国桃园)2、康有为故居:康有为故居在南海丹灶镇银河乡苏村,康有为(1858—1927)原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又号西樵山人,人称康南海先生。
佛山的风土人情
佛山的风土人情
佛山是中国广东省的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拥有独特的风土人情。
以下是一些关于佛山的风土人情的描述:
1. 美食文化:佛山以其丰富多样的美食而闻名。
当地的传统烹饪技艺悠久,以烧腊、点心和小吃为特色。
例如,佛山的叉烧、烧鹅和水晶包子等都备受赞誉。
此外,佛山还有许多传统茶楼,人们可以在那里品尝到正宗的广东茶文化。
2. 传统手工艺:佛山自古以来就以制作工艺品而闻名。
陶瓷、瓷器和木雕是佛山的传统手工艺品,代表了当地的工艺水平和审美观念。
游客可以参观陶瓷和瓷器工坊,了解制作过程并购买精美的艺术品。
3. 南方武术:佛山是南方武术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尤以南拳和佛山南少林寺著名。
南拳注重内外兼修,追求技击的柔中带刚和气质的和谐。
在佛山,你可以找到一些武馆和学校,提供南拳的培训和表演。
4. 慢生活态度:佛山人对生活有着独特的态度,强调慢节奏、享受当下。
他们注重家庭和社区的联系,喜欢在公园或广场上聚会、唱歌、跳舞,体验休闲的生活方式。
5. 岭南建筑风格:佛山的建筑风格深受岭南文化的影响,以其独特的传统建筑形式而著名。
岭南建筑注重精美的木雕和石雕装饰,以及对阳光、空气和自然环境的利用。
游客可以参观一些古老的府邸和宗祠,欣赏岭南建筑的精美细节。
总的来说,佛山是一个充满传统文化和人情味道的城市。
它的美食、手工艺、武术、慢生活态度和建筑风格都体现了佛山独特的风土人情。
如果你有机会到佛山,不妨深入了解当地的文化特色,感受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
2023年佛山市非物质遗产名录
2023年佛山市非物质遗产名录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传承形式,承载着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也成为了当地文化自信和文化软实力的体现。
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重要城市之一,佛山市以其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底蕴,不断挖掘和保护着丰富多彩的非遗资源。
2023年,佛山市公布了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包括了众多具有代表性和文化价值的项目。
以下将从不同的方面为大家介绍这些非遗项目。
一、传统表演类1. 黄飞鸿醒狮:“黄飞鸿醒狮”是佛山市的一种传统庆典活动,通过醒狮表演,传达着对新一年的祝福和美好祈愿。
这一项目以其独特的表演形式和传承历史,成为了佛山市的一张文化名片。
2. 佛山木偶戏:“佛山木偶戏”作为一种地方特色戏曲表演形式,以其丰富的戏剧表现形式和独特的文化内涵,成为了佛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传统手工艺类1. 佛山南风古灶:“佛山南风古灶”是佛山市传统手工艺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融合了佛山地区的建筑、雕刻、雕塑等多种工艺特色,成为了佛山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2. 佛山陶瓷:陶瓷制作的传统技艺在佛山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经过千年的传承和发展,佛山陶瓷已经成为了佛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一大亮点。
三、传统节庆类1.盐街年货市场:每年春节期间,佛山市都会举办盐街年货市场,这一市场是佛山当地特色的传统节庆活动,吸引了大量的市民和游客前来参观和选购年货,成为了佛山市年味十足的重要组成部分。
2. 千年古镇南风古灶镇冬至庙会:冬至庙会是佛山市南风古灶镇的一项传统民俗节庆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和市民前来感受传统节庆的魅力,在这一节庆活动中,人们可以品尝传统美食、观赏民间表演、体验传统手工艺等。
四、口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 佛山农耕文化:佛山农耕文化作为佛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几近完整地保存了当地古老的耕作方式、种植文化和民间传统农耕技艺,这一项目的保护与传承为佛山地区的农耕文化传承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广东佛山当地的婚嫁风俗
广东佛山当地的婚嫁风俗广东佛山地处珠江三角洲的南海之滨,是一座历史文化悠久、民俗风情独特的城市。
婚嫁习俗作为传承千年的地方文化,成为了广东佛山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里,随着时间的推移,新婚夫妇的婚礼庆典也在不断变化,但古老的传统仍然被悉心保留和传承,并与现代元素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佛山婚嫁文化。
以下是关于广东佛山婚嫁风俗的详细介绍:1.婚礼筹备阶段在传统当地,婚礼准备通常要提前半年到一年的时间,这期间新娘家庭需要准备相当多的工作,包括:-选定日期:选择吉日吉时,通常需要请专门的人士进行卜算。
-订婚:男方拜见女方父母,并送上订婚金。
-嫁妆准备:新娘需要准备一些礼节品,如灯笼、盆栽、姜汁糖等。
此外,还要准备起居用品、家具等嫁妆。
2.婚礼当天传统佛山婚礼有“三朝大拜天、六和齐奏乐、七步成花轿、八仙迎贵宾”的神仙钦点仪式,由此可见仪式之盛大。
以下是婚礼当天的具体内容:-新娘出门:踩着红地毯出门,揭开门锁,抛下锁匙,表达了离开父母家要迎接新生活的决心与信心。
-三朝大拜天:三种面点放在天坛上祭拜,表示对天地神灵之虔诚敬意。
-亲戚敬茶:新婚夫妇向前辈亲友敬茶,以表达崇敬之意并请得吉祥一生。
-迎亲:新郎到新娘家中接亲。
-花轿:新郎新娘在花轿中完成七步成婚的仪式。
-敬酒:男女双方家庭围坐一起,通过敬酒联谊,祝福新婚夫妇幸福美满。
-出嫁:新娘乘花轿,随夫君回婆家,完成婚礼仪式。
3.婚礼习俗演变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传统佛山婚礼习俗逐渐在演变,新加入了一些新元素。
比如,在现代佛山婚礼上,婚礼筹备时间通常缩短到两三个月,甚至仅需数天。
此外,传统的花轿换成了豪华车队;婚礼场合则从传统的家中举办转移到了拥有化妆造型和专业摄像设备的婚宴酒店。
然而,古老的传统依然被保留和传承,比如三朝大拜天、六和齐奏乐等传统元素,仍然是佛山婚礼中最为重要的部分。
总的来说,佛山婚嫁风俗是佛山民间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尽管有现代元素的不断加入,传统文化在民众日常生活中仍然得以保存。
佛山三水人文风情介绍
佛山三水人文风情介绍
佛山三水位于广东省佛山市,是一个有着丰富人文风情的地方。
三水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这里的人们热情好客,民风淳朴,充满着浓厚的人文气息。
首先,三水有着独特的饮食文化。
这里的饮食以清淡、鲜美为主,注重原汁原味的风味。
在三水,你可以品尝到各种美味的传统粤菜,如烧鹅、腊味、糖水等。
同时,这里还有许多特色的地方菜,如山水豆腐、三水黑叉烧等,每一道菜都有着独特的风味和特色。
其次,三水的民间艺术也是非常有名的。
这里的舞狮、舞龙、粤剧等民间艺术表演活动非常丰富,经常有各种演出在三水的街头巷尾举行。
这些表演活动不仅展示了三水人民的才艺和热情,也为这个城市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氛围。
此外,三水还有着独特的建筑文化。
这里有许多保存完好的古建筑和传统民居,这些建筑以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为主,充满了岭南建筑的特色和韵味。
这些古建筑和传统民居不仅是三水历史和文化的见证,也为这个城市增添了独特的风景线。
最后,三水还有着丰富的民俗文化。
这里的传统节日和习俗非常多,
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等,每个节日都有着自己独特的习俗和活动。
在三水,你可以感受到浓郁的民俗风情和传统文化氛围。
总之,佛山三水是一个充满人文风情的地方。
这里的饮食文化、民间艺术、建筑文化和民俗文化都为这个城市增添了独特的魅力和特色。
如果你想体验岭南的风情和传统文化,那么三水绝对是一个不容错过的地方。
佛山传统民间文化活动
佛山传统民间文化活动
1、[行通济]每年的正月十六,佛山人都有走通济桥——“行通济”的风俗习惯。
每年元宵节至正月十六,市民都到这里步行过桥,烧香、抛生菜和转风车,人流络绎不绝,好不热闹。
近年来,通过政府引导,使这一风俗与慈善活动有机结合,形成了“齐心向善”的良好风气。
后有“正月十六行通济,行过通济无‘闭翳’(方言,无烦恼)”的传言。
2、[佛山祖庙北帝诞]佛山祖庙北帝诞是流行于珠江三角洲一带的一个融宗教性、娱乐性、世俗性、群众性为一体的综合性民间文化活动。
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三为佛山祖庙北帝神诞,在诞期不仅要建醮贺诞,而且还举办各种祀神庆典活动。
改革开放后,民间自发恢复起北帝诞活动,并呈现出一年比一年兴旺的景象。
北帝诞作为佛山最大的群体性祭祀和娱乐活动,有着广泛的全民参与性、极力表现北帝诞生时“繁华鼎盛”的宗教性和辐射海内外的广泛影响力,是海内外佛山人认同的精神维系。
从2000年起,佛山每年农历三月三北帝诞日,祖庙都会举办庙会形式的民俗文化活动。
3、[佛山秋色]“佛山秋色”是佛山独有的大型民间文化活动。
过去秋色多在秋收时节的晚上举行,表现形式分为灯色,车色,马色,地色,水色,飘色,景色七大类。
各种精美的工艺品,通过游行的形式来展出,并表演各种节目助兴,让群众观赏评议。
年复一年,技艺越来越高超,规模越来越大。
工艺品精巧绝伦,节目丰富多彩。
欢迎大家到佛山来,你会在艺术中感受佛山,在佛山感受民间艺术的魅力。
4、 [佛山舞龙]
5、[龙舟竞渡]。
佛山传统文化资料
佛山传统文化资料佛山传统文化资料佛山是著名的“艺术之乡”,是珠江三角洲民间艺术的摇篮,技术精致的佛山民间工艺历史悠久,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浓郁的地方特色,素负盛名。
那么,佛山传统文化有哪些呢?佛山文化艺术概览中国是龙狮运动的发源地。
中国南狮在广东,广东南狮源自佛山。
佛山是南狮的发源地,佛山的龙狮运动更是走在国内和国际发展的前列,历届比赛一直占据前列。
佛山南狮有“狮王之王”之美誉。
佛山的传统“三星”“七星”狮,技艺精湛,神、形、态美,是难得的一种民间文化艺术。
狮子采青是集醒狮技巧、技艺于一身的表现,是传统舞狮中一个重要环节。
所谓“青”,狭义上讲是一份彩物,代表狮子需要采撷、捕获的食物。
通常用几棵连头的生菜,扎上利是(红包),代表发财吉利。
也有在红包上扎上树叶,喻称事业有成。
都是吉祥如意,鸿图大展的意思。
虽说是采青图吉利,通常为了吸引来客和考究狮队的实力,客户会摆出各种青阵,狮队也会使出混身解数,拿出看家本领,取悦于大众的欢心。
这是因为狮子采青,不仅考究狮队表现狮子的喜怒哀乐、动静惊疑神态的功架、技艺、智能,既使采青既增加了狮艺的观赏,又是一种互动的群众娱乐形式。
石湾艺术陶瓷俗称为“石湾公仔”,是在日用陶高度发展,商业流通活跃繁荣的基础上产生的。
它的艺术创作植根于民间,每件作品充满着浑厚、粗犷、质朴、率真的审美情趣。
石湾公仔上釉别具一格,釉色浑厚斑斓,造型生动传神。
在技法上,塑造人物以不施釉的陶泥“胎骨”表现人体肌肤,取得了“比瓷雕更有温情和人性”的艺术效果。
自明代以来,“石湾公仔”已逐步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在兼收并蓄、善仿善创的发展进程中,成为中国乃至世界陶艺史上的一朵奇葩。
石湾艺术陶器其产生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晚期,数百年来在国内外享有盛誉,被称之为“石湾公仔”。
唐宋时期,随着对外贸易的发展,石湾公仔就开始远销日本、东南亚以及世界各地;明代以后石湾公仔的生产进入鼎盛期,产品种类繁多,逐步分支为人物、动物陶塑、器皿造型、园林陶艺及微塑五大类,成为独具岭南特色的工艺品。
佛山的传统文化和民俗活动的六年级作文
佛山的传统文化和民俗活动的六年级作文全文共8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篇1亲爱的老师、同学们:大家好啊!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家乡佛山的一些传统文化和民俗活动。
佛山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有着许多有趣的传统和民俗哦!首先,我想说说佛山的"三大宝",它们就是"祖先宝、做工宝、生活宝"。
佛山自古就是一个移民文化的发祥地,所以对祖先的崇敬一直有着独特的文化传统。
比如在农历新年,佛山人都会烧祭品、上香拜祖先,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吉祥如意。
"做工宝"指的是佛山人对工艺和技术的钻研和传承。
佛山陶瓷、家具等手工艺品可都是驰名中外的哦!我小时候就经常看到街边的板凳坊,师傅们正在认真地雕刻家具。
"生活宝"则是佛山人热爱生活,乐于节庆的生活方式。
无论是春节、端午节还是中秋节,佛山都会有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和习俗哦。
说到佛山的节日民俗,最有名的当属"神渡日"了。
每年农历三月初三这天,佛山人都会举行盛大的民间活动,比如扭秧歌、赛龙舟等,气氛非常热闹。
扭秧歌是一种集歌舞、戏剧于一体的民间艺术,扮演各种角色来表现农村生活的喜怒哀乐,非常有趣。
而龙舟赛则是舟手们使劲划桨,在水上你追我赶,看哪支队伍先到终点。
我每年都很期待能亲眼目睹这些精彩的活动呢!佛山还有许多独特的地方小吃和手工艺品。
比如肠粉、酿豆腐、艇仔粥等小吃都是用上乘的佛山本地食材制作的,口感纯正地道。
再比如佛山的蜡染布艺、雕刻陶瓷等手工艺品,都需要非常高超的技艺。
记得小时候我最喜欢看师傅们用蜡线在布料上描绘图案,然后浸染上不同的颜色,制成独一无二的图案布料。
佛山陶艺同理,上乘的瓷泥经过师傅的双手,变成各种精美的陶瓷器皿和艺术品。
这些传统手艺都凝聚着佛山人的智慧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虽然佛山如今已是一座现代化大城市,但她仍保留着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
无论是陶瓷雕刻、布艺蜡染,还是肠粉、酿豆腐这些地道小吃,佛山人都在努力传承和发扬光大这些独特的文化遗产。
佛山传统文化简短介绍
佛山位于中国广东省中南部,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
佛山传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地方特色和人文精神。
佛山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距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佛山是中国南方的陶瓷之都,著名的佛山石湾陶瓷就是其中的代表。
佛山剪纸、佛山彩灯、佛山狮头、佛山砖雕等传统工艺品也因其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风格而闻名于世。
佛山还是中国南派武术的发源地之一,被誉为“武术之乡”。
这里的武术文化深厚,技艺精湛,传承了南少林武术的精髓,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发展。
此外,佛山的饮食文化也十分独特。
佛山菜以清淡、鲜美、爽滑而著名,讲究原汁原味,注重烹调技巧。
著名的佛山菜有佛跳墙、白切鸡、蒸排骨等。
在民俗文化方面,佛山的民间信仰、传统节日和婚丧嫁娶等习俗都有着浓厚的地方特色。
其中最为著名的是舞龙舞狮、赛龙舟等传统活动,这些活动既展示了佛山人民的团结精神,也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总的来说,佛山传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地方特色和人文精神。
它涵盖了艺术、工艺、饮食、民俗等多个方面,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佛山非物质文化遗产佛山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有哪些
佛山非物质文化遗产佛山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有哪些0【导读】在佛山,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很丰富,舞蹈、戏曲、手工艺、美术等方面都有非常优秀的文化内涵,代表着佛山文化,值得我们保护并传承后世。
佛山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有狮舞、粤剧、龙舟说唱、石湾陶塑技艺。
我国民间有非常多的文化遗产,有的因为“申遗”成功得到了较好的保护,但有的也逐渐的濒临消亡。
那么,佛山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有哪些呢?一、狮舞狮舞(民间舞蹈)广东醒狮源于佛山南海。
相传明朝初年,人们用竹篾扎狮、舞狮来驱赶危害百姓的独角怪兽,被认为是驱邪避害的吉祥瑞物。
每逢节庆、庙会等活动,必有醒狮助兴,长盛不衰。
醒狮采用“灯色扎作”工艺,狮面以拟人化的装饰,有关公面(红面白须),张飞面(黑面黑须),刘备面(黄面白须)等造型;狮身宽四尺、长丈余,缝有各式图案的“狮被”。
醒狮融武术、舞蹈、杂技等于一体,多以南拳马步为主,狮子有睁眼、洗须、舔身、抖毛等动作。
主要有采青、高台饮水、狮子吐球、踩梅花桩等套路,其中采青为醒狮的精髓。
二、粤剧粤剧(传统戏剧)曾名“广东梆黄”,又称广东大戏、广府戏等,用广州方言唱念。
以梆、黄为主要唱腔,同时又保留昆、弋等剧的部分曲牌以及南音、粤讴、木鱼、龙舟说唱、板眼等广东民间说唱的曲调和民歌、乐曲、时代曲、小调等民间小曲。
采用中西乐器伴奏。
在表演、舞台美术、灯光布景等方面吸收了话剧、歌剧、电影的长处。
脚色有末、净、生、旦、丑、外、小、贴、夫、杂十大行当,在“省港大班”时期精简为文武生、小生、正印花旦、二帮花旦、丑生、武生“六柱制”。
传统剧目有五六千个。
现省粤剧学校和粤剧博物馆都落户佛山。
三、龙舟说唱龙舟说唱(曲艺)清乾隆年间,由顺德龙江乡的破落子弟首创,流浪歌者肩扛木雕龙,左手挂小锣小鼓,一边吟唱,一边敲打,很有韵味。
“唱龙舟”为地道的“草根艺术”,过节、嫁娶、乔迁等,人们都会请“龙舟公”唱曲助兴。
这种说唱形式曾广泛流传于珠江三角洲乡镇,内容多为广泛流传的古典民间故事与传说,具有民间文学、古典文学、民俗学价值以及广州方言地区民间音乐的特有韵味。
佛山市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及简介
目录1、佛山十番(国家级) (2)2、八音锣鼓(国家级) (3)3、广东醒狮(国家级) (4)4、人龙舞(国家级) (5)5、粤剧(国家级) (6)6、龙舟说唱(国家级) (7)7、粤曲星腔(省级) (9)8、佛山木版年画(国家级) (10)9、佛山剪纸(国家级) (10)10、石湾陶塑技艺(国家级) (11)11、佛山木雕(省级) (12)12、佛山狮头(国家级) (14)13、佛山彩灯(国家级) (15)14、香云纱染整技艺(国家级) (16)15、佛山秋色(国家级) (17)16、佛山祖庙庙会(国家级) (18)17、行通济(省级) (19)18、官窑生菜会(省级) (20)19、乐安花灯会(省级) (22)20、佛山春节习俗(省级) (23)21、陈村花会(省级) (24)22、石湾玉冰烧酒酿制技艺(省级) (26)23、九江双蒸酒酿制技艺(省级) (27)24、高明花鼓调(省级) (28)25、咏春拳(省级) (28)26、蔡李佛拳(省级) (29)27、九江传统龙舟(省级) (30)28、石湾龙窑技艺(省级) (30)29、南海藤编(省级) (31)佛山市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简介(共38项,其中国家级14项)1、佛山十番(国家级)十番是用打击乐演奏的器乐曲,由十番鼓、群鼓、沙鼓、翘心锣、大文锣、高边锣、单打、大钹、飞钹和响螺组成。
其中飞钹(又名飞池)不按常规碰击,而是在钹冠连着两三尺长的绳子,甩动绳子擦击。
花式叠出,可舞性极强。
目前在全国还没有发现这种飞钹表演方式。
佛山南海茶基十番锣鼓的节奏复杂,音色变化丰富,气魄宏大。
据传原为北方民间打击乐,唐代被用作凯旋乐。
明代,安徽、江浙一带有流浪艺人到佛山古镇表演谋生,就在当时的茶基村驻扎,他们的十番表演吸引了村民。
村民们学会后,十番便开始在该村流传至今。
据大基尾“明星影映”已故十番艺人马聪(1926—1992)口传:佛山十番是由江苏、浙江等地流落广东的艺人所传,传至他已经数代,他的师傅是外省人,人称“老韩”。
佛山传统文化
佛山冯氏世家木版年画
三、佛山年画的困境分析
1、城市化进程的结果佛山年画的衰落,与佛山地处广东珠三角地区有一定关联。广东领跑中 国经济多年,城市化进程远比北方地区要快。大量工厂、开发区的存在,使得纯正意义上 的农村已经少之又少,佛山木版年画失去了最根本的生存基础。 2、年味风俗的淡化使佛山年画逐步退出市场年画本姓年,是过年贴用的产物,然而,如今年 味已经变淡,年画只能被人遗忘。旧日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不断被新的生活方式取代, 民间艺术也失去了依凭,多年来一直都面临着去还是留的考验。 3、印刷技术的进步取代了木版年画印刷技术的进步,现代科技的发展,是年画衰落的内在原 因。手工绘制木版年画成本价比机器印制高出几十倍甚至几百倍。 4、传统年画内容不合时宜木版年画的主要题材为神像画等,这些内容带有一定的迷信色彩, 在科学昌明的今天,迷信色彩的东西不太容易为现代社会大众所接受。 5、实用功能的丧失导致市场萧条实用功能的丧失对木版年画是最致命的。古代年画之所以繁 荣、畅销,是因为家家都要贴用,年画的需求造就了年画市场。而今天,人们已不再贴用 木版年画,只有少数偏僻地区农村过春节还有贴年画的习俗,因此少数年画产地价格低廉 的光面纸年画尚有一定数量的生产,如河北武强、山东杨家埠、四川绵竹,春节前都有一 些专门针对农村大众用户的普通木版年画。而珠三角地区已经基本城市化了,现代的房屋 已由古老的双扇门改为单掩门,没有人贴木版年画了,因此佛山年画失去了实用价值,加 上佛山年画大多经过手绘,成本较高,价格也特别高,一般家庭贴用不起,买佛山年画的 人只是作为收藏、研究或作的意义
木版年画有其作为文化遗产的价值,从这个意义上说,是不允许在商业化、 市场化的过程中肆意改变的,否则就会丧失了其文化和历史价值;但另一方面, 今天传统文化面临着与当代社会相适应、相协调的问题,面临着既保持民族性 又体现时代性的问题。如果简单地拒绝市场化、商品化,非遗很可能会失去其 现实的生命力.,所以在当今经济迅速发展的21世纪,推动佛山木版年画产业化 发展,不仅有利于其在新的经营模式下探索更好的方法,解决木版年画自身发 展问题,而且能促进佛山文化的传播,促进佛山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增强佛山 的文化软实力
佛山地区春节习俗一览
佛山地区春节习俗一览春节是中国最重要、最盛大的传统节日之一,它标志着农历新年的开始。
佛山地区作为中国广东省的一个重要城市,也有其独特的春节习俗。
本文将为您介绍佛山地区春节习俗的全貌。
一、贴年画和春联春节前夕,佛山的家家户户都会精心贴上年画和春联。
年画是一种表达祝福的绘画作品,常常绘有吉祥图案和神兽;春联则是用黑字写在红纸上,粘贴在门上或墙壁上,用以祈求来年的吉祥和幸福。
这些年画和春联不仅增添了节日的喜庆气氛,也寄托了人们对美好未来的期许。
二、祭神和拜祖先在佛山地区,春节的传统习俗之一就是祭神和拜祖先。
人们在正月初一前往寺庙或家中的神龛,烧香、献花、敬拜神明,祈求来年平安、健康和顺利。
此外,也会在家中摆放祖先牌位,整理墓地,并向祖先烧纸钱、烧香,以示对祖先的尊敬和怀念。
三、放鞭炮和舞龙狮在佛山地区,放鞭炮和舞龙狮是春节期间最引人注目的活动之一。
放鞭炮的习俗据说可以驱走邪灵、辟邪,辟除厄运,同时还能增添喜庆气氛。
而舞龙狮则是一种具有神奇象征意义的舞蹈,舞龙狮的队伍在街头穿梭,表演事前精心编排的动作,吸引了众多观众的欢呼和驻足观看。
四、吃年夜饭和团圆饭佛山地区的春节习俗中,团聚是一个核心元素。
除夕夜,家家户户都会举行年夜饭,整个家族亲戚团聚在一起,共进晚餐,共度佳节。
年夜饭通常会有许多丰盛的菜肴,象征着来年的丰收和富足。
团圆饭也是春节期间的一大特色,家庭成员会在春节期间多次聚餐,增进亲情和友情。
五、走亲访友和红包春节期间,人们互相走亲访友,互相拜年,祝福对方新年快乐、身体健康、事业顺利。
走亲访友的同时,也会送出红包,里面装有压岁钱,象征着对年幼一辈的祝福。
同时,也有自家孩子给长辈或亲友拜年的习俗,表达对长辈的尊敬和感恩之情。
六、观赏花市和庙会在佛山地区,春节期间还有一个令人期待的活动,那就是观赏花市和参加庙会。
花市是在春节期间举办的集市,人们可以在这里观赏到各种美丽的花卉和植物。
庙会则是一个集游玩、娱乐、购物等功能于一体的场所,除了可以品尝各种美食和小吃,还可以欣赏到传统舞蹈、民间艺术表演等。
佛山非遗文化遗产介绍
佛山非遗文化遗产介绍哎,说起佛山的非遗文化遗产,那可真是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啊!咱们佛山,这座历史悠久的岭南名城,藏着不少宝贝呢。
今天,我就带你溜达溜达,感受一下这些老手艺、老文化的魅力。
首先,不得不提的就是佛山的武术了。
说到佛山武术,那简直就是“武林高手”的摇篮啊!什么咏春、蔡李佛、洪拳……这些名字听起来就让人热血沸腾。
小时候,我爷爷常跟我说:“学武之人,讲究的是内外兼修,以德服人。
”在佛山,武术不仅仅是一种技艺,更是一种精神,一种传承了几百年的文化。
走在佛山的老街上,你时不时就能看到几个大爷大妈在公园里练拳,那架势,那力道,真是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再来说说佛山的陶艺吧。
佛山石湾的陶艺,那可是全国闻名的。
走进石湾的陶艺街,就像进入了一个五彩斑斓的童话世界。
那些陶艺作品,有的栩栩如生,像真的一样;有的则抽象奇特,让人捉摸不透。
记得有一次,我亲眼看到一个陶艺师傅在泥巴上捏来捏去,不一会儿,一个活灵活现的小狮子就出现在了他的手中。
我当时就惊呆了,心想:“这手艺,简直比变魔术还神奇!”还有啊,佛山的剪纸也是一绝。
剪纸这种艺术,看似简单,实则难上加难。
那些剪纸大师们,用一把小小的剪刀,就能在红纸上剪出各种各样的图案来。
什么花鸟鱼虫、人物故事,应有尽有。
每次看到那些精美的剪纸作品,我都忍不住想:“这得有多大的耐心和手艺啊!”当然啦,佛山的非遗文化遗产还有很多很多,比如粤剧、醒狮、秋色等等。
每一种文化,都承载着佛山人的智慧和汗水,都是佛山这座城市的宝贵财富。
记得小时候,每到过年过节,村里就会组织醒狮表演。
那场面,真是热闹非凡啊!只见一只只醒狮在锣鼓声中翻腾跳跃,时而威武雄壮,时而憨态可掬。
村民们围在一旁,看得津津有味,不时爆发出阵阵掌声和欢呼声。
那时候的我,虽然还小,但也被这种浓厚的文化氛围深深感染了。
现在长大了,虽然不再像小时候那样经常能看到这些非遗文化的表演和展示,但每当想起它们时,心中总会涌起一股暖流。
佛山市非遗名录
佛山市非遗名录
1、佛山狮头:是广东省古老的传统手工艺品。
始创于清代乾隆年间,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
它的最大特色是造型生动传神,设色鲜艳美观,制作精巧坚固。
2、广东醒狮:属于中国狮舞中的南狮,是一种地道的广东省传统民间舞蹈,是广东舞苑中的一宝。
历史上由唐代宫廷狮子舞脱胎而来,五代十国之后,随着中原移民的南迁,舞狮文化传入岭南地区。
3、粤剧(Cantonese Opera):又称“广东大戏”或者“大戏”,广东传统戏曲之一,源自南戏,流行广东、广西两省和港、澳地区,在国外操粤语的华裔聚居区也时有演出。
自明朝嘉靖年间开始在广东、广西出现,是糅合唱念做打、乐师配乐、戏台服饰、抽象形体的表演艺术。
粤剧每一个行当都有各自独特的服饰打扮。
4、佛山剪纸:是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在宋代已有流传,盛于明清两代。
其风格金碧辉煌、苍劲古拙,结构雄伟奔放,用色夸张富丽,以剪、刻、凿、印、写、衬等技艺并用,材料和表现手法巧妙结合,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由于制作方法的差异,大致可分为纯色剪纸,铜衬料、例写料、纸写料、金花、银写料等几种。
其作品是用剪刀或小刀在纸上或在特制的铜箔、银箔上剪、刻而成。
5、佛山彩灯:在民间俗称灯色,是广东省佛山市的传统手工艺品。
它具有广东省南方彩灯精巧秀丽的特色,是传统彩灯艺术的主要流派之一。
它包括大型彩灯和头牌灯、人物故事组灯、彩龙、灯笼四大门类,彩灯的扎制,全过程都是艺人手工操作。
佛山彩灯为中国民
间彩灯的代表,是岭南民间艺术的奇葩,也是广大群众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
佛山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
佛山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佛山作为中国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拥有丰富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了佛山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是佛山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面我将介绍佛山的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传统工艺、民俗文化、戏剧表演和音乐艺术等。
首先是佛山的传统工艺方面。
佛山有着许多独具特色的传统手工艺,其中最著名的是佛山剪纸。
佛山剪纸源远流长,技艺精湛,被誉为"活的文物"。
佛山的剪纸工艺具有独特的创造性和装饰性,常常用于庆祝节日和寓意吉祥的场合。
此外,佛山还有陶瓷、布艺、木雕、玉石雕刻等传统工艺,它们代表了佛山悠久的手工艺传统。
第二是佛山的民俗文化。
佛山有着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活动,其中最著名的是佛山的庙会。
佛山的庙会活动多种多样,文化内涵丰富,吸引了无数游客。
庙会期间,人们可以欣赏到传统的民间艺术表演,品尝到各种特色美食,体验着传统的民俗活动。
此外,佛山还有许多传统的民俗节日,如端午节、中秋节等,这些节日通过各种庆祝活动传承了佛山的民俗文化。
第三是佛山的戏剧表演。
佛山是中国南方戏曲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有着悠久的戏曲历史。
佛山的戏曲表演主要有南派传统戏曲和粤剧。
南派传统戏曲是佛山市民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表演形式丰富多样,包括潮剧、偶戏、皮影戏等。
粤剧是佛山地区最为流行的戏曲剧种,以其悠扬的音乐和婉转的唱腔而闻名。
这些戏曲表演不仅传承了佛山的文化传统,还展示了佛山人民的艺术才华。
最后是佛山的音乐艺术。
佛山的音乐艺术主要有梆子戏音乐和佛山民间音乐。
梆子戏音乐是佛山地区最具代表性的音乐形式,以其激情四溢的旋律和独特的表演风格而闻名。
佛山民间音乐则主要流传于佛山的农村地区,其独特的音乐风格和传统演奏方式代表了佛山农村地区的音乐文化。
综上所述,佛山拥有丰富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传统工艺、民俗文化、戏剧表演和音乐艺术等。
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代表了佛山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也是佛山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佛山传统饮食文化]中国传统饮食文化
[佛山传统饮食文化]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佛山传统饮食文化知识佛山是珠江三角洲的“美食之乡”,历史上“食在佛山”早已美名远播。
佛山,土地肥沃,水网交错,物华天竟,“海陆空”物产颇丰。
无论天上飞、地上走、土里钻、水中游的动物,还是那青葱滴翠的各种果蔬,在厨艺大师们的精心烹调之下,都能变成美味佳肴,各地酒楼食府众多,美食山庄林立;各式名厨巧制,各种风味菜式;日夜营业,丰俭由人。
早上和晚上到酒楼喝早茶或喝夜茶,是佛山人历来的喜爱。
每当喝茶时,酒楼内坐满了人,一家大小,知己良朋,或洽谈聊天,或共聚天伦,形成本地特有的饮食文化。
佛山人根据不同的地方的特产与口味,创制了许多风格各异的美食菜点。
佛山的柱侯食品,顺德的“凤城(大良)炒卖”,百多年来,风靡一时。
佛山的许多小吃,如佛山盲公饼、扎蹄,大良野鸡卷、炸牛奶、蹦沙、双皮奶、小凤饼,南海鱼生、大福饼、九江煎堆、三水狗仔鸭等等,皆名闻遐迩,令人食指大动佛山主要菜式、名菜介绍三水的禾花雀,号称“天上人参”,三水市的河鲜——鱼、金边龙利、鲥鱼等等,在厨师的精湛的手艺中,千变万化,制成各种可口的食物。
高明市的狩猎区,更是让游人能将狩猎所得之物,交由当地厨师,制作出一番有风味的山珍野味食品。
南海的名菜又根据各个乡镇的特点,创出了许多名牌菜式:醉翁鸡、八宝冬瓜盅、手撕鸡、脆皮鸭、项骨大鳝、清蒸河鲜等等。
顺德的名菜更是扬名内外、凤城小炒、河鲜的制作其口味让人叫绝。
佛山传统饮食特色大可以油条和及第粥新老佛山人耳熟能说的特色小吃———大可以的油条和及第粥,早在1932年起就开始和佛山人风雨同舟,走过了近百年的历史。
至今在佛山已有4家分店。
大可以油条俗称“油炸鬼”,入口香酥,既脆又,咬在嘴里十分耐味。
它的状元及第粥也叫“状元粥”,近百年来,“状元粥”的用料配方和烹煮技术秘神外传,所以时日虽久,但“状元粥”仍能永褒原味,独瞳天下,无人能仿,更无人能及。
“油炸鬼”和“状元粥”在2000年获“中华名小吃”后,又连续荣获2002年广东“十大名小吃”和2003年佛山“十大风味小吃”之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佛山的民俗文化与文化保留
11食品钟韵媚
在美丽的珠江三角洲,屹立着一座古老的城市,佛山。
而我,就是这座城市孕育出来的孩子。
佛山是怎么来的呢?据了解佛山本来叫季华乡,在东晋隆安二年(公元398年),剡宾国(现克什米尔)的三藏法师达毗耶舍带了二尊铜像来到季华乡,在塔坡岗上(即今塔坡街)建佛寺,传佛教。
但是随着时间推移,寺宇倒塌。
唐贞观二年(公元628年)某日,塔坡岗上异彩四射,乡人奔走相告。
在塔坡岗上发掘,竟掘出三尊铜佛,搬开佛像,便有一股清泉涌出。
乡人于是建井取水,并在岗上重建塔寺,供奉三尊铜佛。
人们认为这里是佛家之山,于是将季华乡改名为“佛山”。
作为一座古老的历史名城,佛山有着属于它的地域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传统民俗虽然有些渐行渐远,但是,只要你有心去挖掘,在佛山的每个角落里总会找到属于佛山人的故事。
佛山是著名的“艺术之乡”,“粤剧之乡”,“武术之乡”是珠江三角洲民间艺术的摇篮,是粤剧被誉为“南国红豆”的圣地,技术精致的佛山民间工艺历史悠久,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浓郁的地方特色,素负盛名。
一切的文化从艺术开始,佛山的民间工艺渊远流长,分别有剪纸、木刻年画、陶塑、灰塑、砖雕等手工传统技艺精湛,独树一帜。
首先,剪纸源于宋代,盛于明清时期。
其主要用途是节日礼品的装饰、祭祀装饰、刺绣雕刻图样、产品商标等。
随着社会的发展,佛山的剪纸在传统的基础上,以其构图严谨、装饰性强、剔透雅致、金壁辉煌的特点,多以反映时代生活题材为特色,开创了传统艺术创新之路,在我国剪纸艺术中较具代表性。
时至今天,剪纸在佛山的大街小巷中可能已经见不到身影了,也有很多人家在过年的时候大多没有挂剪纸的习惯了,可是佛山有一些中学却始终保留着剪纸这个课程,虽然说不是每一个学生都可以成为剪纸高手,但是却给了我们佛山人一个传承和学习传统剪纸的机会,我认为在这一点上教育史做得很好的,但是,在应试教育的大趋势上,我认为地方政府还是需要加大重视对传统文化的教育和指导。
其次,木板年画也是佛山的一大传统民俗工艺,是一种通过对神的美化来寄托人们对新的一年的美好寄托和祝愿。
但是木板年画并没有像剪纸那样作为一个传承和保护的对象,曾经一度因为没有人愿意学习继承而差点消失,佛山的冯氏木板年画颇为出名,他们的手工艺创作者也是同为传承这个问题而头疼不已,我认为我们应该加大对这种不起眼的民俗加以更多的关注和支持,不要等到有一天这门技艺消失的时候才来惋惜我们曾经拥有过得传统。
讲到粤剧,这是我们佛山人不得不骄傲的一件事情,在佛山的任何一个公园或者稍大一点的娱乐公众场所,你或许会听到一群粤剧爱好者在张罗起鼓地唱起他们最爱的粤剧。
佛山,也是粤剧发源地之一,在禅城区兆祥路兆祥公园就修葺了一座粤剧博物馆,开馆当天,乃至全世界的粤剧爱好者来到这里一起参加我爱粤剧文化的这个盛大活动,我也是参与其中的一员,虽然我们是年轻的一代,虽然我们并没有认为粤剧是那样的动听,但是我们能从粤剧的音韵了听出了我们的文化,我们的声音,我们的历史。
在佛山,粤剧作为一种传统的曲种,也为广大人民所喜爱,今天,同样也有很多家长从小培养他们的孩子学习粤剧,只要我们都热爱自己的本土文化,我们的文化就可以新和继承。
佛山,听起这座城市的名字,我们的班主任第一反应就是问我:“你会打拳么?”佛山作为一个武术之乡,能被这么多人认知,是一件很不错的事情。
现在世界上广泛流行的蔡李佛拳,洪拳,咏春拳等不少拳种和流派其跟都在佛山,著名武术大师黄飞鸿,武打明星李小龙等祖籍及师承亦在佛山。
2004年,佛山被授予“武术之城”称号。
武术,除了他应该有的功能以外,他也属于一种内在的民俗文化,表现在人们练习武术的时候注重武术的精神,刚健有为和侠,注重德的培养,也是为什么佛山人有着一种慈祥和爱的心来对待事物。
现今,
世界各地的很多朋友都因为佛山的武术慕名而来,而我们对于名人的故居,武术的文化还是保存得相当不错,在祖庙里就建起了叶问宗师的博物馆。
其实佛山还有很多很多的民俗,这里就难以一一列举出来,石湾的陶瓷,佛山的舞狮都是举世闻名的,但是因为这些的保存都比较好,所以就不在这里讨论了。
最后,唯佛山独有的一个盛大的风俗习惯就是在每年的正月十六有“行通济”的习惯,却说佛山城南今南蒲公园附近以前有一条河通济河,河上有一条桥叫“通济桥”。
佛山人认为“行通济,无弊矣”(用佛山方言,意即行通济无忧愁)。
河现在没了,桥还在,每年这一天,人们都到这里走过桥,烧香、抛生菜和转风车,期待来年能够心想事成,每一年,走通济的人会超过20万人以上,当天的晚上,几乎万人空巷,一条街都是闪烁着人们的各种风车,听说,走通济这个习俗一定要走够三年才会开始转运,所以如果你第一年走并没有转到什么好运就要继续坚持,直到三年以上,所以渐渐地,这也就成为了一个老习惯,凡是有走通济这个习惯的佛山人就会一直走下去,从不间断。
上面介绍完佛山的一些民俗习惯和传统,接下来,我想要介绍的就是佛山的传统建筑了。
佛山的传统建筑是以“群”的方式坐落在一个片区里,但是由于城市的各种改造,我们的早期建筑很大一部分都已经被拆除了。
其中,在东华里片区的改造曾经一时引起了很大的轰动。
在街内的宅第俨然清代旧貌,街之前段为互相毗连的屋宇,其中尚存“伍氏宗祠”、“招氏宗祠”、“招雨田祠”、“敬儒堂”等建筑。
街之后段多是三间两廊住宅,两旁各有小巷四条,镬耳式的封火墙连绵起伏。
但是今天我们打着改造的旗号,把很多属于历史的建筑都拆毁了,虽然我们建设的商业街会按照原来的风格保存下来,可是我认为已经没有了历史沧桑的味道,你很难想象那种似乎有着历史味道的仿真建筑,在红砖绿瓦之间你已经闻不到细缝里夹杂着青苔的那股腥味,小巷里你不会再看见老人们拿着大葵扇在家里的前庭歇凉的闲情逸致,取而代之,是现代化的商品加上现代化的钢筋水泥,我们只是为其铺上一层所谓历史名街的外套,当历史的建筑混进了现代的味道,那就已经失去了它原有的价值和感觉。
原有的沧桑是不能被复制的,原有的故事或许随着他们的消失而消失。
所以作为一个佛山人,我们对此都十分的不满,我们认为一个城市文化的根都被拆掉了,我们的文化你还会期待它新鲜靓丽多久呢?因此,我强烈地建议,停止拆迁有价值的老房屋,还我们一个真正的历史文化名城!
归根到底,民俗文化虽然看上去是虚无的,但是如果得不到重视,却很有可能会消失,作为一个家乡人,谁都热爱属于自己的本土文化,我们都应该为继承和保留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政府也一样,必须要发挥到他应该有的职能,不要让我们的下一代只有城市钢筋水泥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