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数学实验教材

合集下载

沪科版初中数学实验教材

沪科版初中数学实验教材

浅谈沪科版初中数学实验教材目前,我国的教育事业发展迅速。

尤其是初中教育,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并下大力气实施切实可行的素质教育改革政策,提出了初中教育要重视素质教育,并要求初中教育应着力培养动手能力强、思维独特、敢于创新的人才。

已有的实施了多年的应试教育体系和教材结构与教育观念,已经不能适应新的需要,教育教学观念更新、教材改革势在必行。

沪科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数学实验教科书适时出版,作为教学一线的我认真研究、领会了”新课程标准”,悉心钻研新教材,并在教育实践中深受启发,形成了一些观点。

以下就是我个人的看法和体会。

1.密切联系实际,体现知识应用沪科版数学实验教材,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注重渗透数学来源于社会实践、学习数学是解决问题需要的基本理念。

教学素材内容广泛,具有较强的时代性特征。

例题与习题的选择基本体现了面向全体学生,绝大多数习题是学生应知应会的”双基”和进一步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无繁、难、偏题。

同时,教材还安排了阅读材料、数学活动材料和具有较大难度、训练思维能力的c组复习题,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扩大数学视野,提高解题能力留下足够空间。

例如,在七年级第一章《有理数》部分,教材内容涉及了天气预报、光盘的标准厚度、学校运动会男仪仗队员身高等学生身边的实例;第二章《走进代数》部分,设置一定数量的探索规律题,等等。

教材这样设计符合七年级学生心理特点,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满足不同能力学生的学习要求。

教材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意图,改变了以往课程内容偏难、繁琐、陈旧的倾向,并打破了单一的课程结构,构建了体现综合性、均衡性、选择性的新课程体系。

新教材改变了以往数学教材只注重单纯数学知识、远离生活实际的体系,充分体现了数学知识就在实际生活中,就在我们身边的理念。

2.转变教学方式,渗透新课改理念《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实践活动中表现出的情感与态度;…….”教师要将传统的”教师带着知识走进学生”改变为”教师带着学生走进知识”,给学生提供数学活动和交流机会,把教学过程变成相互交流、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互动的”。

一初中数学实验教材框架与思路华东师大市公开课金奖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一初中数学实验教材框架与思路华东师大市公开课金奖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3)数学建模思想教学是一个长时 间渗入、巩固过程,要表达课程标 准中“呈螺旋式上升,不断深化” 理念.
第41页
教材特点
(1)注重联系实际,丰富学生感性 结识. 创设学生熟悉生活情境,引 发学生学习兴趣。
第42页
教材特点
(2)注重数学建模思想,注重数学思想 办法渗入. (删繁就简,废除分类模式化教学; 联系一元一次方程知识,引导学生参 与知识摸索和形成过程)
第2页• 二、三册表达了教育部数学课程原则” 基本理念和设计思绪,以及教材编写提议
• 注意选取自然、社会与其它学科中素材 • 给学生提供一定摸索和交流空间 • 努力表达数学知识形成与应用过程 • 呈现形式力争丰富多彩 • 内容总量比较适当,习题数量和难度有所
控制. 空间与图形部分对推理要求较为适宜
第52页
教学目的
1.理解圆及弦、弧、圆心角、 圆周角概念,理解弧、弦、 圆心角关系。
第53页
2.摸索并理解垂径定理。 3.摸索圆性质,理解圆周角与
圆心角关系、直径所对圆周角 特性。
第54页
4.摸索并理解点与圆、直线 与圆以及圆与圆位置关系。
第55页
5.理解三角形内心和外心及内 切圆、外接圆、内接三角形、 外切三角形概念。
一些选学内容,以适应较高程度学生 需 要,使得不同水平学生都得到发展.
第12页
• 教材内容叙述激发学生兴趣
适当简介数学内容背景知识与数学 史料,将背景材料与数学内容融为 一 体,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体 会 数学文化价值.
第13页
• 当代信息技术应用得到强化
加强当代信息技术应用在教材中 地位,有助于学生理解数学概念, 自 主摸索,实践体验.
九年级(上)
第23页

市北初级中学资优生培养教材与中学数学实验教材区别

市北初级中学资优生培养教材与中学数学实验教材区别

市北初级中学资优生培养教材与中学数学实验教材区别市北初级中学资优生培养教材与中学数学实验教材在编写目的、内容和难度上有所不同。

市北初级中学资优生培养教材是针对资优生的学习需求设计的,通常包含更深入的数学知识,以及与竞赛数学相关的内容。

这类教材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和提升资优生的数学能力和思维水平,为他们后续在数学领域的深入学习和竞赛做好准备。

中学数学实验教材则更注重数学实验和实践应用,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这类教材通常包含较多的实际应用问题和实验项目,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探究等方式来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提升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难度上,市北初级中学资优生培养教材的难度相对较高,题目难度和知识点深度都较为拔高;而中学数学实验教材的难度相对适中,更加注重实践和应用。

总体来说,市北初级中学资优生培养教材和中学数学实验教材各有特色,前者更注重数学知识和思维的培养,后者更注重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选择哪种教材取决于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目标。

华师大版初中数学实验教材简介

华师大版初中数学实验教材简介

华师大版初中数学实验教材简介第一篇:华师大版初中数学实验教材简介华师大版初中数学实验教材简介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初中数学实验教材(华东师大版)简介一、编写理念1.体现义务教育的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联系学生生活实际,面向全体学生,使人人都能获得现代公民所必需的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同时又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2.体现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让学生亲身参与活动,进行探索与发现,以自己的体验获取知识与技能.3.体现我国数学教育优良传统,实现基础性与现代性的统一.克服繁难偏旧的弊病,努力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4.体现现代信息社会的精神,渗透现代数学思想方法,适当引入信息技术,理解概念,操作运算,扩展思路.二、体系结构1.交叉编排,螺旋上升基于初中学生的发展特点与心理规律,采取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三块内容交叉编排、螺旋上升的方式,由简单到复杂,由低层次的展开到高层次的综合,不断深化.2.数学内容的引入采取从实际问题情景入手的方式,贴近学生生活实际,选择具有现实背景的素材,建立数学模型,获得数学概念,掌握解决问题的技能与方法.3.教材内容的呈现努力创设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的情景和机会,适当编排应用性、探索性和开放性的问题,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时间与空间,自主探索实践,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与提高.4.教材内容的编写把握课程标准,同时又具有弹性,编入一些选学内容,以适应较高程度学生的需要,使得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5.教材内容的叙述适当介绍数学内容的背景知识与数学史料,将背景材料与数学内容融为一体,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会数学的文化价值.6.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加强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在教材中的地位,有利于学生理解数学概念,自主探索,实践体验.三、编写体例1.每章开始时,设置导图与导入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望.2.结合教学,适当设置如“回忆、思考、探索、概括、做一做、读一读、想一想、试一试”等以及“信息收集、调查研究”等活动栏目,给学生适当的思考空间,让学生能更好地自主学习.3.结合教材各块内容,穿插安排有关的阅读材料,涉及数学史料、数学家、实际生活、数学趣题、知识背景、外语教学、信息技术、数学算法等等,扩大学生知识面,增强学生对数学文化价值的体验与数学应用意识.4.按照不同要求,编制不同水平的练习题,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发展的需要.四、教材特点1.现代性--更新知识载体,渗透现代数学思想方法,引入信息技术2.实践性--联系社会实际,贴近生活实际3.探究性--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自主活动、自主探索的机会,获取知识技能4.发展性--面向全体学生,满足不同学生发展需要5.趣味性--文字通俗,形式活泼,图文并茂,趣味直观第1页------总6页五、各册内容(七年级上)一册要目第1章走进数学世界第2章有理数第3章整式的加减第4章图形的初步认识第5章数据的收集与表示课题学习身份证号码与学籍号图标的收集与探讨(七年级下)二册要目第6章一元一次方程第7章二元一次方程组第8章多边形第9章轴对称第10章统计的初步认识课题学习图形的镶嵌心率与年龄(八年级上)三册要目第11章平移与旋转第12章平行四边形第13章一元一次不等式第14章整式的乘法第15章频率与机会课题学习面积与代数恒等式六、各册中的阅读材料 1.数学史中国人最早使用负数方程史话贾宪三角勾股定理史话为什么说不是有理数历史上的分数运算法则古希腊人对大地的测量由尺规作图而产生的三大难题 2.数学家华罗庚的故事视数学为生命的陈景润少年高斯的速算笛卡儿的故事 3.算法与有趣的“3x+1问题”用分离系数法进行整式的加减运算供应站的最佳位置在哪里2=3?!红灯与绿灯(八年级下)四册要目第16章数的开方第17章函数及其图象第18章图形的相似第19章解直角三角形第20章数据的整理与初步处理课题学习高度的测量通信录的设计(九年级上)五册要目第21章分式第22章一元二次方程第23章圆第24章图形的全等第25章样本与总体课题学习图形中的趣题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估计得票率(九年级下)六册要目第26章二次函数第27章证明第28章数据分析与决策课题学习中点四边形为公共汽车设计遮阳帘鸡兔同笼葭生池中均贫富小明算得正确吗?蚂蚁与大象一样重?!的算法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 4.奇妙的数学世界幻方欧拉公式七巧板美丽的勾股树数学与艺术的美妙结合---分形奇妙的图形多姿多彩的图案四边形的变身术黄金分割对称拼图游戏线段的等分圆周率5.生活中的数学图形中的悖论光线生活中的函数图形光年与纳米空气污染指数古建筑中的旋转对称---从敦煌洞窟到欧洲6.信息技术教堂计算机帮我们画统计图黄金矩形用计算机帮我们处理数据剪正五角星各种各样的统计图谁是红楼梦的作者借助计算机求方差与标准差赢在那里7.双语教学Times and dates 电脑键盘上的字母为何不按顺序排列你会读吗?对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说长道短The Graph of a Function 搅匀对保证公平很重要你能画吗?早穿皮袄午穿纱七、领域内容 l 数与代数 1.要目第1册有理数、整式的加减第2册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第3册一元一次不等式、整式的乘法第4册数的开方、函数及其图象第5册分式、一元二次方程第6册二次函数 2.思路以数与式、数量关系(方程、不等式)、变量关系(函数)为三块主要内容,螺旋上升.通过实际情景,呈现知识内容,使学生理解数与代数的意义,培养数感和符号感.强调数与代数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数学模型.通过学生自主探究活动学习数学,认识事物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注意数与形的结合.运用计算器等现代化技术手段,融入现代信息技术.削枝强干,删繁就简,降低对运算难度和复杂性的要求.减少了需要记忆的内容,淡化过分形式化的叙述.3.一些说明(1)关于内容的呈现方式与学生的学习方式“数与代数”的内容看起来是传统的一些知识,但应该清楚的是,在内容的呈现方式上,有了很大的改变.通过实际情景,呈现知识内容,努力创造学生自主探索、研究交流的空间与机会,使学生真正理解数与代数的意义.这就是我们编写的出发点,尽可能地在教材中加以体现.如有理数的引入与运算法则,整式加减过程中的去括号与添括号,方程与不等式的基本变形以及探索与实践,一次、二次函数的特性等等都反映了这样的思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积极探索一些新的教学方式,真正实现学生的学习方式的根本改变.(2)关于数学建模由于社会的发展,我们必须培养学生具有从实际问题中获取信息,建立数学模型,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而中学数学中的数、代数式、方程、函数等都是反映现实世界的数学模型,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数学建模就是中学数学的一条主线.我们应该把我们的视野更开阔些,以这样的观念处理具体的数学内容.如对于方程,教材没有按照原有的习惯分类,一个个讨论工程问题、行程问题、浓度问题等,而是紧扣数学建模,努力让学生学会从实际问题中获取信息,建立数学模型,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实际上,一种数学模型也不可能是某一种问题所特有的.对于函数内容的处理同样如此,从实际问题出发,引入函数模型,研究函数性质,又回到实际中去.我们必须努力缩短数学课程与现代社会的距离,与学生的距离,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距离,与学生终身需求的距离.l 空间与图形 1.要目第1册图形的初步认识第2册多边形、轴对称第3册平移与旋转、平行四边形第4册图形的相似、解直角三角形第5册圆、图形的全等第6册证明2.思路体面点与线直观感知,操作确认,学会数学说理,发展合情推理强调内容的现实背景,联系学生生活经验和活动经验强调学生的参与和自主探索加强“图形变换”和“位置的确定”的有关内容加强几何建模以及探究过程,强调几何直觉,培养空间观念突出“空间与图形”的文化价值重视量与测量,并把它融合在有关内容中,加强测量的实践性加强合情推理,调整“证明”的要求,强化理性精神削弱以演绎推理为主要形式的定理证明 3.一些说明(1)关于视图与展开图第1册“图形的初步认识”一章,其思路是体面点与线,首先结合学生所看到的、接触到的空间物体,认识简单的立体图形,然后运用视图和展开图描述立体图形,进入平面图形,最后是组成图形的基本元素—点和线.这一部分几节课时的教学中,务必把握程度与要求,对视图和展开图的要求是,认识到立体图形可以用平面图形加以描述,知道是一些什么样的图形,涉及的也是较为简单的立体图形,或几个长方体的组合.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让学生参与探索、合作交流.(2)关于图形的变换“图形的变换”在整套教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轴对称(对折)、平移、旋转与相似(放缩)都是图形的运动与变换,合理地运用图形的变换,认识图形的特征与性质,理解特殊图形的识别方法,但又不高度抽象与形式化,这些都是我们在编写教材中所注意的问题.从轴对称到等腰三角形,从平移与旋转到平行四边形,这样的思路是较为新颖的,希望教师能注意到这一变化,改变原有的习惯框架.(3)关于相似与全等“图形的相似”在第4册,“图形的全等”在第5册,这一安排与教师所熟悉的教材有所区别,为什么作这样的安排?其理由,一是考虑到学生生活中经常接触的还是相似图形,放大、缩小,把全等看作为相似的特殊情况;二是考虑到相似图形的特征与识别方法,可以由学生通过熟悉的地图,通过生活实际,通过直观感知、操作确认,归纳得到,原来的一套做法太难,学生也无法真正理解;三是考虑到图形的全等往往是和严格的演绎推理、公理体系相联系的,让学生稍后一点与严格的演绎推理、公理体系打交道,效果会好一些.(4)关于数学说理与演绎推理最后1册有“证明”一章,是不是只在最后讲“证明”呢?前面就没有一点证明呢?凡是用过前面几册教材的教师,一定会感到教材中加强了合情推理,渗透了数学说理与演绎推理.第1册中就有简单的数学说理,如对顶角相等、平行线中一些结论等.后面几册逐渐增加,第2、3册中运用变换得到图形的有关结论,第4册图形的相似,第5册图形的全等中都有数学说理与演绎推理.第1版的教材(国家级实验区用)到第5册,出现演绎推理的三段论格式(较为简单),第6册之所以安排“证明”一章,是为了进一步说明证明的必要性,让学生体验公理体系的思想.目前正在修改的第2版第3册,考虑到教学的实际情况与学生的接受程度,准备在“平行四边形”一章中出现演绎推理的三段论格式,但还是极其简单的.现在的想法是:让学生通过初中一年级的数学说理(用语言表达);到二年级,提高一个层次;到三年级,再提高一下,可以不写理由,把过程表达清楚.但总的来说,必须降低演绎推理的难度.我们还必须注意到,在中学阶段还应加强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的培养,让学生通过直观感知、操作确认、归纳类比等方式认识几何图形的特征与性质,学会识别方法.我们的教材正是在努力体现这样的思想,展开空间与图形的知识内容.l 统计与概率1.要目第1册数据的收集与表示第2册统计的初步认识第3册频率与机会第4册数据的整理与初步处理第5册样本与总体第6册数据分析与决策 2.思路强调统计与概率的过程性目标强调与现代信息技术的结合强调数值化的直观的教学途径加强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避免单纯的统计量的计算和对有关术语的严格表述 3.说明本套教材采用的是数值化的直观的概率统计教学途径.我们应该知道除了概率的公理化定义以外,概率通常有三种定义的途径:古典的,理论的----古典概率公式;频率的,经验的----无限次或接近无限次试验得到的频率;主观的,直觉的----基于经验的主观估计.这三种定义方式,各有各的优势和适用的场合,不分优劣.我们要重视解决问题思想方法上的转化.在统计的入门教学时,要帮助学生认识到他们将学习一种新的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统计研究具有一些不同的特点,如深入研究具体对象,收集有代表性的数据;通过分析、提炼和加工归纳出结果,有可能的话再返回到客观对象中去加以检验和修正等.我们还要重视对学生良好直觉的培养.人们对不确定现象的直觉常常有误,研究表明,培养正确的直觉不能通过讲授的途径,而必须让学生投身于活动,用他们自己收集到的数据来检验和否定他们的错误认知.所以统计与概率的教学要特别重视组织学生开展活动,不要为节省教学时间而忽略活动.教师可以预先设计一些问题供学生在活动前思考,并鼓励他们勇于猜测结果;活动后可以安排学生根据获取的信息,独立思考,再就这些问题组织全班的集体讨论与交流.l 课题学习1.要目第1册身份证号码与学籍号第4册高度的测量图标的收集与探讨通信录的设计第2册图形的镶嵌第5册图形中的趣题心率与年龄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估计得票率第3册面积与代数恒等式第6册中点四边形红灯与绿灯为公共汽车设计遮阳帘 2.思路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以及其他学科的联系感受数学在人类文明发展与进步过程中的作用体会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初步形成对数学的整体性认识获得一些研究问题的方法和经验 3.说明课题学习也是整个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每一个课题学习安排两个课时.我们的想法是,第1个课时作为对这个课题学习的准备,讨论研究有待实现的目标、实施的方案、具体的步骤与方法;另一课时作为最后的小结,交流各自的实践成果与体会.对于学生参与课题学习的态度、程度以及运用数学知识与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与实践成果等都应有恰当的评价,特别要注意过程性的评价.八、教学建议1.课堂教学从“复习—引入—讲授—巩固—作业”转变为“情境—问题—探究—反思—提高”,使学生初步体验到数学是一个充满着观察、实验、归纳、类比和猜测的探索过程.2.数学课堂由单纯传授知识的殿堂转变为学生主动从事数学活动,构建自己有效的数学理解的场所.3.数学教师由单纯的知识传递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数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4.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在增加师生互动、形象化表示数学内容、有效处理复杂的数学运算等方面的优势.5.给学生提供成果展示机会,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及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九、评价建议1.注重考查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而不只是单纯的知识、技能与技巧的回忆、模仿和复制.2.不要求单纯考查学生对某些定义、公式、法则和解题步骤的记忆,纯粹的数学运算要置于解决问题的过程之中.3.关注学生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杜绝繁难偏旧、机械式、死记硬背的考查.4.注重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重视对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5.多样化的评价方式,评价结果的表述不再只是单纯的分数或等级,还包括一定的说明和建议.我们将尽一切力量做好数学教材的实验工作,实现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把我们国家丰富的人口资源转化为强大的人力优势.相信有数学教学第一线的广大教师的合作与努力,我们一定能完成这项任务.第二篇:华师大版初中数学教材目录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上详细目录第1章走进数学世界§1.1 从实际问题到方程: 1.数学伴我们成长; 2.人类离不开数学;3.人人都能学会数学;阅读材料华罗庚的故事;视数学为生命的陈景润;少年高斯的速算;§1.2 让我们来做数学; 1.跟我学; 2.试试看;阅读材料幻方.第2章有理数§2.1 正数和负数: 1.相反意义的量; 2.正数与负数; 3.有理数;§2.2 数轴; 1.数轴;2.在数轴上比较数的大小;§2.3 相反数;§2.4 绝对值;§2.5 有理数的大小比较; 1.数轴;2.在数轴上比较数的大小;§2.6 有理数的加法; 1.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2.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2.7 有理数的减法;§2.8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1.加减法统一成加法;2.加法运算律在加减混合运算中的应用;阅读材料中国人最早使用负数;§2.9 有理数的乘法; 1.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2.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2.10 有理数的除法;§2.11 有理数的乘方;§2.12 科学记数法;阅读材料光年和纳米;§2.13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2.14近似数和有效数字;§2.15 用计算器进行数的简单运算;阅读材料从结绳记数到计算器;小结;复习题第3章整式的加减§3.1 列代数式: 1.用字母表示数; 2.代数式;3.列代数式;§3.2 代数式的值;阅读材料有趣的“3x+1”问题;§3.3 整式; 1.单项式; 2.多项式;3.升幂排列与降幂排列;§3.4 整式的加减; 1.同类项; 2.合并同类项; 3.去括号与添括号;4.整式的加减;阅读材料用分离系数法进行整式的加减运算;供应站的最佳位置在哪里;复习题;课题学习身份证号码与学籍号第4章图形的初步认识§4.1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阅读材料欧拉公式;§4.2 画立体图形; 1.由立体图形到视图; 2.由视图到立体图形;§4.3 立体图形的表面展开图;§4.4平面图形;阅读材料七巧板;§4.5 最基本的图形-点和线; 1.点和线;2.线段的长短比较;§4.6 角; 1.角;2.角的比较和运算;3.角的特殊关系;§4.7 相交线; 1.垂线;2.相交线中的角;§4.8平行线; 1.平行线;2.平行线的识别;3.平行线的特征;小结;复习题;第5章数据的收集与表示§5.1 数据的收集; 1.数据有用吗; 2.数据的收集;阅读材料赢在哪里;谁是《红楼梦》的作者;§5.2 数据的表示;1.利用统计图表传递信息;2.从统计图表获取信息;阅读材料计算机帮我们画统计图小结;复习题;课题学习图标的收集与探讨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下详细目录:第6章一元一次方程;§6.1 从实际问题到方程;§6.2 解一元一次方程; 1.方程的简单变形; 2.解一元一次方程;阅读材料丢番图的墓志铭与方程;§6.3 实践与探索;阅读材料2=3吗;小结;复习题第7章二元一次方程组;§7.1二元次方程组和它的解;§7.2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7.3实践与探索;阅读材料鸡兔同笼;小结;复习题;第8章一元一次不等式;§8.1认识不等式;§8.2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1.不等式的解集;2.不等式的简单变形;3.解一元一次不等式;§8.3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小结;复习题;第9章多边形§9.1三角形; 1.认识三角形;2.三角形的外角和;3.三角形的三边关系;§9.2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9.3用正多边形拼地板; 1.用相同的正多边形拼地板; 2.用多种正多边形拼地板;阅读材料多姿多彩的图案;小结;复习题;课题学习图形的镶嵌第10章轴对称§10.1生活中的轴对称;阅读材料剪正五角星;§10.2轴对称的认识;1.简单的轴对称图形;2.画图形的对称轴;3.设计轴对称图案;阅读材料对称拼图游戏;§10.3等腰三角形; 1.等腰三角形;2.等腰三角形的识别;阅读材料 Times and dates;小结;复习题;第11章体验不确定现象§11.1可能还是确定;1.不可能发生、可能发生和必然发生;2.不太可能是不可能吗;§11.2机会的均等与不等; 1.成功与失败;2.游戏的公平与不公平;阅读材料搅匀对保证公平很重要;§11.3在反复实验中观察不确定现象;阅读材料计算机帮我们处理数据;小结;复习题;课题学习红灯与绿灯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上详细目录第12章数的开方§12.1平方根与立方根; 1.平方根; 2.立方根;§12.2 实数与数轴;阅读材料为什么根号5不是有理数根号5的算法;第13章整式的乘除§13.1 幂的运算; 1.同底数幂的乘法; 2.幂的乘方; 3.积的乘方;4.同底数幂的除法;§13.2 整式的乘法;1.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2.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3.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13.3 乘法公式;1.两数和乘以这两数差;2.两数和的平方;阅读材料贾宪三角;§13.4 整式的除法;1.单项式除以单项式;2.多项式除以单项式;§13.5 因式分解;阅读材料你会读吗;课题学习面积与代数恒等式第14章勾股定理§14.1 勾股定理;1.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关系;2.直角三角形的判定;阅读材料勾股定理史话;美丽的勾股树;§14.2 勾股定理的应用;课题学习勾股定理的无字证明第15章平移与旋转§15.1平移; 1.图形的平移; 2.平移的特征;§15.2 旋转; 1.图形的旋转; 2.旋转的特征; 3.旋转对称图形;§15.3 中心对称;§15.4 图形的全等;阅读材料古建筑中的旋转对称;-从敦煌洞窟到欧洲教堂课题学习图案设计;第16章平行四边形的认识§16.1平行四边形的性质;§16.2 矩形、菱形与正方形的性质;1.矩形;2.菱形;3.正方形;阅读材料黄金矩形;§16.3 梯形的性质;阅读材料四边形的变身术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下详细目录第17章分式17.1 分式及其基本性质; 17.2 分式的运算;阅读材料历史上的分数运算法则; 17.3 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17.4 零指数幂与负整指数幂;小结;复习题第18章函数及其图象 18.1 变量与函数; 18.2 函数的图象;阅读材料笛卡儿的故事; 18.3 一次函数;阅读材料小明算得正确吗?; 18.4 反比例函数; 18.5 实践与探索;阅读材料 The Graph of Function 小结;复习题。

2024《实验数学》说课稿范文

2024《实验数学》说课稿范文

2024《实验数学》说课稿范文教材《实验数学》是2024年的教材,该教材是为高中学生设计的教材,主要涵盖了实验数学领域的知识。

具体到本节课《比例尺》是该教材的一部分,是在学生已经具备了比和比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高中数学领域中的重要内容。

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从以下三方面考虑:1. 认知目标:理解比例尺的意义,掌握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的应用。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在比例尺的相互转换中进行思考和解决问题。

3. 情感目标: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喜爱。

教学重难点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础上,确定了本节课的重点是:理解比例尺的意义,能够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难点是:会求一幅图的比例尺,会把数值比例尺与线段比例尺进行转化。

教法学法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比例尺的概念,本节课采用了以下教法和学法:1. 教法:引导探究法,通过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帮助他们主动地发现、理解和应用比例尺。

2. 学法:自主学习法,让学生在指导下自主探索比例尺的相关知识,并通过合作交流法来促进彼此之间的学习和理解。

教学准备为了更好地展示教学内容,本节课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使用图片和图表等资源来直观呈现教学素材。

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教学过程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 引入新知:通过一个有趣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让他们意识到比例尺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2. 检验课前自学成果: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讨论课前预习的内容,并对课堂问题进行讨论和解答。

3. 探究新知,突破难点:通过展示和讨论不同类型的比例尺,让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和应用方法。

4. 实际运用:以例题为基础,让学生尝试将线段比例尺转化为数值比例尺,并通过巩固练习来提高应用能力。

5. 总结归纳:学生通过讨论和总结,对学习到的知识点进行整理和梳理。

板书设计为了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板书设计应简洁明了。

中学数学实验教材和甲种本

中学数学实验教材和甲种本

中学数学实验教材和甲种本
中学数学实验教材和甲种本都是初中数学教材,它们在内容和形式上有所不同。

中学数学实验教材更加注重实验性和实践性,通过丰富的实例和活动来引导学生探索数学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

该教材强调数学实验和探究,鼓励学生通过观察、猜想、验证、归纳和推理等方式来发现数学规律和性质。

此外,中学数学实验教材通常包括一些较为高阶的内容和习题,旨在帮助学生提升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甲种本则是一种比较传统的初中数学教材,注重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

该教材的内容相对较为基础,通过大量的例题和练习题来帮助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甲种本在编排上通常按照数学知识的逻辑顺序进行组织,便于学生系统地学习和掌握数学知识。

因此,中学数学实验教材和甲种本各有优劣,选择哪种教材要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实际情况而定。

如果学生需要提升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以选择中学数学实验教材;如果学生需要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提高解题能力,可以选择甲种本。

中学数学实验教材 教师用书

中学数学实验教材 教师用书

中学数学实验教材教师用书随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不断推进,数学实验教学在中学教育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数学实验教材教师用书的编写与推广,对于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介绍《中学数学实验教材教师用书》的内容与编写要求,以期为广大教师提供有益参考。

二、实验教材编写原则1. 紧密结合教材内容。

实验教材的编写应与中学数学课程标准相契合,紧密结合教材内容,体现教学目标与内容的有机联系。

2. 强调启发性质。

实验教材应强调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突出实践性质。

实验教材应鼓励学生进行实践操作,通过亲身体验、观察和思考,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

4. 注重综合能力培养。

实验教材编写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观察、分析、推理、创新等方面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数学思维能力。

5. 可操作性和可复现性。

实验教材的设计应注重实验操作的可行性和实验结果的可复现性,方便学生进行实验并得出准确的结论。

三、实验教材编写要求1. 实验教材编写应明确实验目的、原理和步骤,并提供相关背景知识,方便教师进行授课。

2. 实验教材中的示例应具有代表性,能够覆盖教学内容的各个方面,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3. 实验教材应提供充分的实验数据和实验结果分析,便于教师讲解和学生理解。

4. 实验教材内容应简明扼要,不应多余冗长,语言通俗易懂,避免使用过多专业术语,并给出必要的注释说明。

5. 实验教材应充分考虑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误区,给出相关提示和解答。

《中学数学实验教材教师用书》是中学数学实验教学的重要辅助教材,其编写要紧密结合教材内容,强调启发性质和实践性质,注重综合能力培养,确保可操作性和可复现性。

希望广大教师能善用该教材,通过实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为学生成长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1] 实验教学模式的研究与探索[J]. 课程教育研究,2020(5):14-17.[2] 李小桥,李云飞,杨青. 中学数学实验教学在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中的应用[J]. 教育与职业,2018,(1):89-91.[3] 赵琴,刘红英. 数学实验教材编写思路探究[J]. 数学教育学刊,2019,(12):80-83.。

华东师大版初中数学实验教材案例选

华东师大版初中数学实验教材案例选

华东师大版初中数学实验教材案例选说明教材案例编排顺序,按代数、几何、统计三大领域顺序,每一领域按教材册数顺序,课题学习与阅读材料随同所涉及领域与册数一路编排。

每一案例附有出处、特色与简要说明。

案例清单案例1 走进数学世界(七上第1章) 教材Copy[特色] 通过一些有趣生动的数学问题,给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内容形式新颖活泼。

[说明] 一样老例,学生从小学进入初中时期,或直接学习初中数学知识,或教师以了解原学习情形为由进行测试。

咱们感到应该给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让他们在思想、思维、学习活动等方方面面都有所预备,那样才能更好地进行新知识的学习。

为此,咱们设置了第一章《走进数学世界》,选择一些学生熟悉、有趣、容易上手、或通过实验操作探讨、或与同伴合作交流、容易解决的数学问题,内容涉及数学的代数、几何与统计等各个领域,学生能参与即可,评判以进程性为主。

案例2 有理数的乘法法那么和运算律的引入(七上第2章) 教材Copy 取两个片断(七上P. 50—P. 57倒11行中取两个片断)[特色] 通过实例和理论结合,巧妙地引入有理数的乘法法那么,居高临下,深切浅出。

从小学里数的运算律的回忆,设计图式,引导学生探讨、验证,熟悉和明白得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

呈现形式夺目。

[说明] (1)在中学里如何引进有理数的乘法法那么,是中学数学教学法中的一个经典问题,曾经引发诸多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的关注,也提出了各类不同的处置方式。

在理论上,可用抽象代数的观点来讲明(从数系的结构考虑),显然这是难以为初中学生所同意的。

传统初中教材的具体处置,大多采纳物理模型方式,即用生活实例来讲明应该如何规定有理数的乘法法那么,但当乘数是负数的情形有点障碍。

那个地址用现代数学的观点,将二者巧妙地结合,作如下的设计:第一通过两个问题(问题1,问题2),自然引入两个等式:3×2=6 ① 和 (-3) ×2=-6 ②,问题是:如何规定3×(-2)=?, (-3) ×(-2)=? (2分钟前在哪里?现实中有点费解) 。

初中数学实验教材(新框架)

初中数学实验教材(新框架)

初中数学实验教材(新框架)第1册全书内容与课时安排(70课时,含各章复习)第1章“走进数学世界”-------------------------------4课时第2章“有理数”------------------------------------23课时第3章“整式的加减”--------------------------------14课时第4章“图形的初步认识”----------------------------17课时第5章“数据的收集与表示”---------------------------8课时课题学习-------------------------------------------4课时第1章走进数学世界(4课时)§1.1 与数学交朋友---------------------------------2课时§1.2 让我们来做数学-------------------------------2课时第2章有理数(23课时)§2.1 正数和负数-----------------------------------2课时§2.2 数轴-----------------------------------------2课时§2.3 相反数---------------------------------------1课时§2.4 绝对值---------------------------------------1课时§2.5 有理数的大小比较-----------------------------1课时§2.6 有理数的加法---------------------------------2课时§2.7 有理数的减法---------------------------------1课时§2.8 有理数的加减法混合运算-----------------------2课时§2.9 有理数的乘法---------------------------------2课时§2.10 有理数的除法--------------------------------1课时§2.11 有理数的乘方--------------------------------1课时§2.12 科学记数法----------------------------------1课时§2.13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2课时§2.14 近似数和有效数字----------------------------1课时§2.15 用计算器进行数的简单运算--------------------1课时复习-----------------------------------------------2课时第3章整式的加减(14课时)§3.1 列代数式--------------------------------------3课时§3.2 代数式的值------------------------------------1课时§3.3 整式------------------------------------------3课时§3.4 整式的加减------------------------------------5课时复习------------------------------------------------2课时课题学习身份证号码与学藉号-----------------------------2课时第4章图形的初步认识(17课时)§4.1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1课时§4.2 画立体图形------------------------------------2课时§4.3 立体图形的展开图------------------------------1课时§4.4 平面图形--------------------------------------1课时§4.5 最基本的图形—点和线---------------------------2课时§4.6 角--------------------------------------------3课时§4.7 相交线----------------------------------------2课时§4.8 平行线----------------------------------------3课时复习------------------------------------------------2课时第5章数据的收集与表示(10课时)§5.1 数据的收集------------------------------------3课时§5.2 数据的表示------------------------------------3课时复习------------------------------------------------2课时课题学习图标的收集与探讨-------------------------------2课时第2册全书内容与课时安排(68课时,含各章复习)第6章“一元一次方程”--------------------------------14课时第7章“二元一次方程组”------------------------------10课时第8章“一元一次不等式”------------------------------10课时第9章“多边形”--------------------------------------10课时第10章“轴对称”-------------------------------------10课时第11章“体验不确定现象”-----------------------------10课时课题学习--------------------------------------------4课时第6章一元一次方程(14课时)§6.1 从实际问题到方程-----------------------------1课时§6.2 解一元一次方程-------------------------------7课时§6.3 实践与探索-----------------------------------4课时复习-----------------------------------------------2课时第7章二元一次方程组(10课时)§7.1 二元一次方程组和它的解-----------------------1课时§7.2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5课时§7.3 实践与探索-----------------------------------2课时复习------------------------------ ----------------2课时第8章一元一次不等式(10课时)§8.1 认识不等式 ---------------------------------- 1课时§8.2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4-5课时§8.3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 2-3课时复习----------------------------------------------- 2课时第9章多边形(12课时)§9.1 三角形┈┈┈┈┈┈┈┈┈------------┈┈┈┈┈4课时§9.2 多边形的内角和和外角和┈┈------------┈┈┈┈2课时§9.3 用正多边形拼地板┈┈┈┈┈------------┈┈┈┈2课时复习┈┈┈┈┈┈┈┈┈┈┈----------------┈┈┈┈┈2课时课题学习图形的镶嵌┈-┈┈--------------------┈┈┈┈┈2课时第10章轴对称(10课时)§10.1 生活中的轴对称------------------------------1课时§10.2 轴对称的认识--------------------------------4课时§10.3 等腰三角形----------------------------------3课时复习---------------- ------------------------------2课时第11章体验不确定现象(12课时)§11.1 可能还是确定---------------------------------2课时§11.2 机会的均等与不等-----------------------------2课时§11.3 在反复实验中观察不确定现象 ------------------4课时复习------------------------------------------------2课时课题学习红灯与绿灯-------------------------------------2课时第3册全书内容与课时安排(66课时,含各章复习)第12章“数的开方” ---------------------------------7课时第13章“整式的乘除” --------------------------------20课时第14章“勾股定理” ---------------------------------7课时第15章“平移与旋转” --------------------------------14课时第16章“平行四边形的认识” --------------------------12课时课题学习-------------------------------------------4课时第12章数的开方(7课时)§12.1 平方根与立方根-------------------------------3课时§12.2 实数与数轴-----------------------------------2课时复习------------------------------------------------2课时第13章整式的乘除(22课时)§13.1 幂的运算-------------------------------------4课时§13.2 整式的乘法-----------------------------------4课时§13.3 乘法公式-------------------------------------4课时§13.4 整式的除法-----------------------------------4课时§13.4 因式分解-------------------------------------2课时复习------------------------------------------------2课时课题学习面积与代数恒等式-------------------------------2课时第14章勾股定理(9课时)§14.1 勾股定理-------------------------------------3课时§14.2 勾股定理的应用-------------------------------4课时复习------------------------------------------------2课时课题学习勾股定理的无字证明 ------------------------2课时第15章平移与旋转(16课时)§15.1 平移-----------------------------------------3课时§15.2 旋转-----------------------------------------4课时§15.3 中心对称-------------------------------------4课时§15.4 图形的全等-----------------------------------1课时复习------------------------------------------------2课时课题学习图案设计---------------------------------------2课时第16章平行四边形认识(12课时)§16.1平行四边形的性质------------------------------4课时§16.2矩形、菱形与正方形的性质--------------------- 4课时§16.3梯形的性质----------------------------------- 2课时复习 ----------------------------------------------- 2课时第4册全书内容与课时安排(72课时,含各章复习)第17章“分式”---------------------------------------10课时第18章“函数及其图象” ------------------------------16课时第19章“全等三角形”---------------------------------16课时第20章“平行四边形的判定”---------------------------12课时第21章“数据的整理与初步处理”-----------------------14课时课题学习--------------------------------------------4课时第17章分式(10课时)§17.1 分式及其基本性质-----------------------------2课时§17.2 分式的运算-----------------------------------2课时§17.3 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2课时§17.4 零指数幂与负整指数幂-------------------------2课时复习------------------------------------------------2课时第18章函数及其图象(16课时)§18.1 变量与函数---------------------------------- 2课时§18.2 函数的图象-----------------------------------2课时§18.3 一次函数-------------------------------------5课时§18.4 反比例函数-----------------------------------2课时§18.5 实践与探索-----------------------------------3课时复习-----------------------------------------------2课时第19章全等三角形(18课时)§19.1 命题与定理-----------------------------------1课时§19.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6课时§19.3 尺规作图- ――-------------------------------4课时§19.4 逆命题与逆定理-------------------------------3课时复习------------------------------------------------2课时课题学习图形中的趣题-----------------------------------2课时第20章平行四边形的判定(12课时)§20.1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4课时§20.2 矩形的判定-----------------------------------2课时§20.3 菱形的判定-----------------------------------2课时§20.4 正方形的判定---------------------------------1课时§20.5 等腰梯形的判定-------------------------------1课时复习------------------------------------------------2课时第21章数据的整理与初步处理(16课时)§21.1 算术平均数与加权平均数-----------------------3课时§21.2 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选用-------------------4课时§21.3 极差、方差与标准差---------------------------4课时复习------------------------------------------------1课时课题学习心率与年龄-------------------------------------2课时第5册全书内容与课时安排(66课时,含各章复习)第22章“二次根式”-------------------------------------8课时第23章“一元二次方程”--------------------------------14课时第24章“图形的相似”----------------------------------14课时第25章“解直角三角形”--------------------------------12课时第26章“随机事件的概率”------------------------------14课时课题学习---------------------------------------------4课时第22章二次根式(8课时)§16.1 二次根式--------------------------------------2课时§16.2 二次根式的乘除法------------------------------3课时§16.3 二次根式的加减法------------------------------1课时复习-------------------------------------------------2课时第23章一元二次方程(14课时)§23.1 一元二次方程----------------------------------1课时§23.2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7课时§23.3 实践与探索------------------------------------4课时复习-------------------------------------------------2课时第24章图形的相似(14课时)§24.1 相似的图形------------------------------------1课时§24.2 相似图形的性质--------------------------------2课时§24.3 相似三角形------------------------------------4课时§24.4 中位线----------------------------------------2课时§24.5 画相似图形------------------------------------1课时§24.6 图形与坐标------------------------------------2课时复习-------------------------------------------------2课时第25章解直角三角形(14课时)§25.1 测量-----------------------------------------1课时§25.2 锐角三角函数---------------------------------3课时§25.3 解直角三角形---------------------------------6课时复习------------------------------------------------2课时课题学习高度的测量 ------------------------------------2课时第26章随机事件的概率(16课时)§25.1 概率的预测-----------------------------------7课时§25.2 模拟实验-------------------------------------5课时复习------------------------------------------------2课时课题学习通讯录的设计-----------------------------------2课时第6册全书内容与课时安排(56课时,含各章复习.)第27章“二次函数”----------------------------------14课时第28章“圆”----------------------------------------14课时第29章“几何的回顾”---------------------------------6课时第30章“样本与总体”--------------------------------16课时课题学习----------------------------------------------6课时第27章二次函数(14课时)§27.1 二次函数--------------------------------------1课时§27.2 二次函数的图形与性质--------------------------7课时§27.3 实践与探索------------------------------------4课时复习-------------------------------------------------2课时第28章圆(16课时)§28.1 圆的认识-------------------------------------2课时§28.2 与圆有关的位置关系---------------------------7课时§28.3 圆中的计算问题-------------------------------3课时复习------------------------------------------------2课时课题学习硬币滚动中的数学--------------------------------2课时第29章几何的回顾(8课时)§29.1 几何问题的处理方法-----------------------------3课时§29.2 反证法---------------------------------------1课时复习------------------------------------------------2课时课题学习中点四边形-------------------------------------- 2课时第30章样本与总体(18课时)§30.1 抽样调查的意义--------------------------------3课时§30.2 用样本估计总体--------------------------------6课时§30.3 借助调查作决策--------------------------------5课时复习-------------------------------------------------2课时课题学习改进我们的课桌椅--------------------------------2课时总复习-------------------------------------------------16课时。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下册简介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下册简介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下册简介课程教材探究所左怀玲《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下册上接七年级上册4章内容,全书包括6章,共61课时,供七年级下学期运用。

详细内容如下:相交线与平行线〔15课时〕主要内容: 1.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角的位置及大小关系〔邻补角、对顶角〕; 2.两条直线平行的判定及性质; 3.平移及其根本性质。

第六章平面直角坐标系〔8课时〕主要内容: 1.有序数对与平面直角坐标系; 2.坐标方法的简洁应用。

第七章三角形〔9课时〕主要内容: 1.三角形的边、高、中线和角分线,三角形的稳定性;2.说明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成立的道理,三角形的外角及有关结论; 3.多边形的有关概念及其内角和。

第八章二元一次方程组〔10课时〕主要内容: 1.二元一次方程组是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数学模型; 2.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有关概念,通过消元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第九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13课时〕主要内容: 1.不等式是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数学模型; 2.不等式的有关概念及性质; 3.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

实数〔6课时〕主要内容: 1.算数平方根与平方根; 2.立方根; 3.实数。

一、教科书内容和课程学习目标本册书的6章内容涉及《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试验稿〕》中“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实践与综合应用”三个领域,其中“实践与综合应用”以课题学习的形式支配在第七章和第九章,没有“统计与概率”的内容。

这6章大体上采纳相近内容相对集中的方式支配,前三章根本属于“数与代数”领域,后三章根本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这样支配有助于加强学问间的纵向联系。

在各章详细内容的编写中,又特殊留意加强各领域之间的横向联系。

1.“空间与图形”领域关于“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内容,本册书在七年级上册“图形相识初步”根底上,支配了探究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平面直角坐标系及三角形的内容。

中学数学实验教材

中学数学实验教材

中学数学实验教材。

中学数学实验教材的出现,不仅是为了让中学数学引入实验手段,也为了让教师提升数学教学质量,实现从重记忆到创新性学习早日实现,受到一致好评。

实验教材以图象、练习、理论知识、实验介绍及相应的解题过程
等组成,可帮助学生更加直观的了解数学的内容。

每一个实验都有其
目的,内容丰富多彩,既有数学表象思维的训练,又有创新思维的培养。

有了实验教材,中学数学教学将更加扎实,让学生更加全面具备
理论性知识、实验性知识及解决实际应用中数学问题的能力,帮助学
生培养实践性学习能力,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拓展学生视野,同时还
可以让学生掌握科学态度和方法,加强对科学之中规律的探寻和发现。

中学数学实验教材的发展,说明了中学教育发展的趋势,这也是
学校应力于跟上潮流的一个角落。

作为中学数学教学的一部分,它会
经年累月的努力,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探究,理解内化,掌握解题技巧,辅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业。

七年级上册数学实验班沪科版

七年级上册数学实验班沪科版

七年级上册数学实验班沪科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实验班沪科版教材教学探究数学作为一门重要学科,在中小学教育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在沪科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实验班教材中,我们可以看到其教学内容涵盖了初中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也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对该教材的特点及教学方法进行探讨。

一、数学实验班沪科版教材的特点数学实验班沪科版教材在教学设计上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 知识体系的系统性教材按照数学的知识框架进行组织,从整体把握数学的发展脉络,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整体观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的内在逻辑。

2. 知识难度的适宜性教材的内容设置考虑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发展规律,难度适中,融入了一些拓展和深化部分,为学生提供了进一步挑战自我的机会。

3. 实用性与启发性并重教材在设计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通过真实生活中的问题和案例引发学生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灵活运用数学的能力。

4. 数学思想的培养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方法和思考方式,通过引导学生形成自主探究、思维启示、逻辑分析等习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数学实验班沪科版教材的教学方法数学实验班沪科版教材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1. 活动导入法教师可以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设计,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

例如,通过游戏、实验、观察等方式,引入新知识,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数学的美妙和应用。

2. 案例分析法教材中的案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难度,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引导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和方法,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合作学习法教材中提供了一些合作学习的机会,让学生在小组中相互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通过合作学习,学生可以相互促进,培养团队合作的能力。

4. 课堂展示法教材中的每个单元都设置了课堂展示环节,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人教版初中数学实验目录(含实验器材)

人教版初中数学实验目录(含实验器材)

人教版初中数学实验目录(含实验器材)第一章实数1. 数的分类实验- 实验目的:了解数的分类方法。

- 实验器材:1个黑板,2支粉笔。

- 实验步骤:在黑板上画一个大的圆圈,然后将不同的数分类到圆圈的不同位置。

2. 正数与负数的比较实验- 实验目的:研究正数与负数的比较方法。

- 实验器材:1个黑板,2支粉笔。

- 实验步骤:在黑板上画出正数和负数的数轴,根据给定的数进行排序比较。

3. 实数的整体布局实验- 实验目的:掌握实数的整体布局。

- 实验器材:1个黑板,2支粉笔。

- 实验步骤:在黑板上画出数轴,标明整数、有理数和无理数的位置。

第二章代数基础1. 字母代数化实验- 实验目的:研究字母代数化的方法。

- 实验器材:1个黑板,2支粉笔。

- 实验步骤:在黑板上列举一些数学式子,用字母代替具体数值。

2. 单变量方程实验- 实验目的:解单变量方程。

- 实验器材:1个黑板,2支粉笔。

- 实验步骤:给定一元方程,通过变形和运算得出方程的解。

3. 二元方程组实验- 实验目的:解二元方程组。

- 实验器材:1个黑板,2支粉笔。

- 实验步骤:给定二元方程组,通过配准、消元和回代找出方程组的解。

第三章几何基础1. 各种图形的分类实验- 实验目的:掌握各种图形的分类方法。

- 实验器材:1个黑板,2支粉笔。

- 实验步骤:给出不同的图形,让学生根据特征进行分类。

2. 直线与角度实验- 实验目的:研究直线和角度的基本概念。

- 实验器材:1个直尺,1个角规。

- 实验步骤:利用直尺测量直线长度,用角规测量角度大小。

3. 比例与相似实验- 实验目的:了解比例与相似的概念。

- 实验器材:1个直尺,1个角规。

- 实验步骤:给出不同大小的几何图形,让学生判断它们是否相似。

...(继续编写其他章节和实验)。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七~九年级)简介课程教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七~九年级)简介课程教

对推理证明的安排
循序渐进 “说点儿理” “简单推理”
理” 适时安排
“说理” “符号表示推
• 七上 • 七下
• 八上 理
• 八下 • 九上 • 九下
“图形认识初步” 说点儿理 “相交线与平行线” 说理 “三角形” 简单推理 “全等三角形” 用符号表示推
“轴对称” “勾股定理” “四边形” “旋转” “圆” “相似”
第2章 一元一次方程 2.1 从算式到方程 2.2 从古老的代数书说起
—— 一元一次方程的讨论 (1) 2.2 从“买布问题”说起
—— 一元一次方程的讨论(2) 2.4 再探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
第4章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4.1 喜爱哪种动物的同学最多
—— 全面调查举例 4.2 调查中小学生的视力情况
关内容 4、加强合情推理,调整“证明”的要求,强
化理性精神
削弱的方面
削弱了以演绎推理为主要形式的定理证明, 减少定理的数量——用4条“基本事实”证明 40 条左右的结论;
删去了大量繁难的几何证明题,淡化几何 证明的技巧,降低了论证过程形式化的要求和 证明的难度。对全体学生而言,证明的基本要 求 控制在《标准》所规定的范围内。
第17章 反比例函数 八(下)
第26章 二次函数 九(下)
空间与图形
第3章 图形认识初步 七(上)
第5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七(下)
5.4 平移
第7章 三角形
七(下)
课题学习 镶嵌
第13章 全等三角形 八(上)
第18章 勾股定理 第19章 四边形
课题学习 重心
八(下) 八(下)
第14章 轴对称
八(上)
• 对于推理能力的培养,不应片面地理解 为会按三段论的格式书写证明过程,而应更 关注感悟推理的必要性,养成良好的推理习 惯和掌握科学的推理方法,即发展理性思维。

实验教材新学案八上数学

实验教材新学案八上数学

实验教材新学案八上数学《新学案八上数学实验教材》是一本针对初中八年级学生编写的数学教材。

这本教材以实际问题为背景,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这本教材进行分析和评价。

首先,这本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教材中的每一个问题都设计得很巧妙,需要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

比如,在讲解几何中的相似三角形时,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相似三角形的特性解决实际问题。

这种教学方法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逻辑推理能力,使他们能够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数学知识。

其次,这本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教材中的每个问题都是以实际情境为基础的,要求学生能够理解问题的背景和条件,然后运用数学知识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比如,在学习函数时,教材通过给出某种关系的图像,让学生推测出函数的规律,并利用函数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这种问题解决方法引发了学生的思考,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提高了问题解决的能力。

此外,这本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教材中的许多问题都需要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思考和解决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彼此交流、讨论、合作,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

比如,在学习统计与概率时,教材通过统计一天中学生的午餐偏好,并进行数据分析,要求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总结。

这样的活动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让学生在合作中学到了更多。

总结起来,我认为《新学案八上数学实验教材》在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合作与沟通能力等方面有着很大的优势。

这本教材注重以实际问题为背景,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使他们能够在实际中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我相信,这样的教材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使他们对数学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中学数学实验教材

中学数学实验教材

中学数学实验教材摘要:由算术到代数是第一个重大转折.关键在于...全套教材共分六册,第一册是代数,在...除在代数课中加强理论和论证因素以外,在...(三)教学结构应当是完整性与发展性的...关键词:代数,性类别:专题技术来源:牛档搜索()本文系牛档搜索()根据用户的指令自动搜索的结果,文中内涉及到的资料均来自互联网,用于学习交流经验,作品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不代表牛档搜索()赞成本文的内容或立场,牛档搜索()不对其付相应的法律责任!《中学数学实验教材》网络转载《中学数学实验教材》的编写、实验与研究为了进一步改革中学数学教育,教育部委托北京师大牵头,会同数学所、人教社、北京师院、景山学校等单位参照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项武义教授的设想从1978年11月开始编写并实验研究另一套中学数学教材——《中学数学实验教材》(以下简称《实验教材》),这套教材不在编写、实验与研究之中,现在仅对教材的内容结构、实验情况作一概述。

一、教材的指导思想和体系结构《实验教材》的指导思想是:“精简实用,返朴归真,顺理成章,深入浅出。

”“精简实用,返朴归真”是选取内容的原则。

“精简实用”是个基本的指导思想,它恰当地表现了理论和实际的正确关系。

由实际到理论,就是由繁到简,把实际中多样的事物、现象经过分析、综合,归纳出简单而又具有普遍性的道理。

而只有精而简的理论才能用来“以简驭繁”。

所以“精简实用”在科学上的意义就是要求真正具有普遍性、简明扼要的理论。

要做到精简,必须抓住重点。

教材中,普遍实用的基础部分,那些有普遍意义的通性、通法就是重点。

数学是量科学。

基础数学的对象是数、空间、函数,相应的是代数、几何、分析三个学科。

这三者是各成体系但又密切联系的。

中学数学课应当是这三科的恰当配合的整体,中学数学课要从这三科中精选内容。

代数的重要内容有四个:①数系:有理数系、实数系、复数系,在中学阶段重点的是实数系。

最普遍有用的是数系的运算律(“数系通性”)。

使用项武义《数学实验教材》培养创造思维的体会

使用项武义《数学实验教材》培养创造思维的体会

使用项武义《数学实验教材》培养创造思维的体会由美国加州大学数学教授项武义先生主持编写的《中学数学实验教材》(以下简称实验教材)是一部能启迪学生思维、培养能力、开发智力的好教材,它的难度较大,内容多,有利于培养数学尖子,适用于重点中学学生学习。

对于普通中学是否适宜,我校于1988年秋开始对初一(1)班的新生大胆地进行了尝试。

历时三年的实验已结束,现将教学实验情况报告于下。

基本情况 1988年秋我校招收的初一年级七个班是按升学成绩,表现及男女比例搭配而编成的平行班,实验班(初一(1)班)。

开学初摸底考试的成绩如下表:实验的基本情况《中学数学实验教材》(以下简称《实验教材》)是根据1978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数学系教授项武义(美籍华人)回国访问时提出的《关于中学实验数学教材的设想》,由教育部委托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人民教育出版社、北京师范学院、北京景山学校等单位组成编写组,从1978《中学数学实验教材》的特点。

项武义教授是美籍教学家。

他主持编写了一套《中学数学实验教材》,近年来在我国部分学校开展了实验。

在使用项武义教授的《中学实验教材》(以下简称《实验教材》)进行教学的过程中,特点:早期训练思维。

现在学生思维比较活跃,接触事物较多,见识广,《实验教材》敢于联系学生实际,把一些数学中比较抽象、比较复杂的内容,例如综合除法、待定系数法、余式定理、辗转相除、部分分式等安排在初一学习。

义务教育初中数学新课标实验教材_0

义务教育初中数学新课标实验教材_0

---------------------------------------------------------------最新资料推荐------------------------------------------------------ 义务教育初中数学新课标实验教材义务教育初中数学新课标实验教材的研究与编写(教科书新整体介绍)(新)课程教材研究所田载今李海东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培养适应 21 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社会主义新人,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数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聘请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数学家林群先生为主编,与数学教育理论工作者、中学数学教研员和数学教师、数学教材专业研究和编写工作者共同成立了课题组,依据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编写义务教育初中数学新课标实验教材。

几年来,课题组坚持科研领先,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学习、课程标准研读、数学教学调研等,积累了许多一手的资料,对我国数学教学的历史与现状,国际数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情况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讨论。

在坚持我国数学教育优良传统的前提下,认真处理好继承、发展、创新的关系,编写的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数学实验教材已经通过了教育部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

现将我们编写这套教材的一些体会以及编写教科书中的几个问题与大家作一个介绍,以便交流、探讨。

一、编写的指导思想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1 / 2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而教材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了基本线索,是实施课程目标、实施教学的重要资源。

因此,如何使教材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使教材能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为学生搭建良好的发展平台,为教师进行创造性的教学创造条件,是我们重点研究的问题。

在编写教材时,我们遵循了如下的指导思想:1.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遵照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的三个面向的指示,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推进素质教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数学实验教材摘要:由算术到代数是第一个重大转折.关键在于...全套教材共分六册,第一册是代数,在...除在代数课中加强理论和论证因素以外,在...(三)教学结构应当是完整性与发展性的...关键词:代数,性类别:专题技术来源:牛档搜索()本文系牛档搜索()根据用户的指令自动搜索的结果,文中内涉及到的资料均来自互联网,用于学习交流经验,作品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不代表牛档搜索()赞成本文的内容或立场,牛档搜索()不对其付相应的法律责任!《中学数学实验教材》网络转载《中学数学实验教材》的编写、实验与研究为了进一步改革中学数学教育,教育部委托北京师大牵头,会同数学所、人教社、北京师院、景山学校等单位参照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项武义教授的设想从1978年11月开始编写并实验研究另一套中学数学教材——《中学数学实验教材》(以下简称《实验教材》),这套教材不在编写、实验与研究之中,现在仅对教材的内容结构、实验情况作一概述。

一、教材的指导思想和体系结构《实验教材》的指导思想是:“精简实用,返朴归真,顺理成章,深入浅出。

”“精简实用,返朴归真”是选取内容的原则。

“精简实用”是个基本的指导思想,它恰当地表现了理论和实际的正确关系。

由实际到理论,就是由繁到简,把实际中多样的事物、现象经过分析、综合,归纳出简单而又具有普遍性的道理。

而只有精而简的理论才能用来“以简驭繁”。

所以“精简实用”在科学上的意义就是要求真正具有普遍性、简明扼要的理论。

要做到精简,必须抓住重点。

教材中,普遍实用的基础部分,那些有普遍意义的通性、通法就是重点。

数学是量科学。

基础数学的对象是数、空间、函数,相应的是代数、几何、分析三个学科。

这三者是各成体系但又密切联系的。

中学数学课应当是这三科的恰当配合的整体,中学数学课要从这三科中精选内容。

代数的重要内容有四个:①数系:有理数系、实数系、复数系,在中学阶段重点的是实数系。

最普遍有用的是数系的运算律(“数系通性”)。

代数方法就是有效运用运算律谋求问题的统一解决;②解代数方程;解低次方程主要用运算律,配方法,消去注。

解高次方程主要是运用实数系的完备性,采用函数观点去解,要用到中间值定理、史斗姆定理;③多项式运算:主要是多项式的加、减、乘和单元多项式除法,综合除法,余式定理,辗转相除法;④待定系数法;通过它把其它的问题化为解代数方程的问题。

几何的重要内容是教导学生研习演绎法,要点在于让学生逐步体会空间基本性质的本质与用法。

例如等腰三角形定理的本质在于平面的轴对称,而它的基本用法则是讨论直线形的边角关系时,能够把边等转换为角等,角等转换为边等。

平行四边形定理是欧氏平面具有平移的具体表现;相似三角形定理是相似形基本定理,而相似变换是欧氏平面上常用的特性;而勾股定理则是把角边关系数量化的基础。

所以这三大定理可以说是欧氏平面几何的三大支柱。

它们也就是把空间结构全面代数化的理论基础。

用向量把几何学全面代数化,讲向量几何,解析几何及其原理,这些就是几何课的重点。

分析的重要内容除函数、极限、连续等分析学的基本概念之外,变率是要紧的概念,分析中最基本的方法是逼近法。

明确这些主要内容之后,选材就能做到精简,教学也也便于抓住重点。

当然有些重要的困难的概念和方法的学习要有一个过程。

不能一次完成。

如函数概念、逼近法,这套教材采取提前渗透、逐步深化、精确化的处理措施,遵循认识规律,逐步解决。

“返朴归真”就是着重于教学生以基础数学的本质而不拘泥于抽象的形式。

任何理论,它的本质要比它的形式更有活力,也更平易近人。

比如初等代数最基本的思想、最重要的本质就是有那么一些非常简单的数的运算律,例如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等。

这种运算律是普遍的、简单的,但是它也就是整个代数学的根本所在,所以这个原理是本质,把这个本质形式化了,也就是多项式的运算和理论。

传统的代数教学从多项式的形式理论开始,学生不解其义,感到枯燥。

《实验教材》反璞归真,先讲代数学的基本原理就是灵活运用运算律,用以解决一次方程的实际问题,学生自然地觉得应该有一个多项式理论,然后再讲多项式,这样学生易于理解多项式的来源来本质。

这就是一个“反璞归真“的实际例子。

这种例子很多,《实验教材》力图在很多地方体现这个想法。

“顺理成章,深入浅出“是处理教材的原则。

从历史发展程序和认识的规律出发,自然地处理教材,力求顺理成章、深入浅出,注意提前渗透后面的重要概念和思想,为后面的学习预先作准备,使学生易于接受。

同时分析、综合、推理三咱方法,使学生真正掌握数学的精神实质和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数学的历史发展经历过若干重要转折。

学生的认识过程和数学的历史发燕尾服过程有一致性,教材和教学也要着力采取措施引导学生合乎规律地实现那些重大转折,使学生的数学学习由一个高度发展到另一个新的高度,这套教材突出了四个转折。

由算术到代数是第一个重大转折。

关键在于灵活运用运算律。

整个代数学的基本主题就是以通性求通解。

从算术进化到代数,关键性的突破点就是发现了如何运用数系通性去解简单的代数议程这个原理。

多项式的产生则是后来进一步把上述解方程的原理加以形式化的结果。

实现这个转折,重要的是要向学生讲清代数的基本精神是灵活运用运算律谋求问题的统一解法。

由实验几何到论证几何是第二个重大转折。

要对空间的基本概念与基本性质加以系统的观察分析与实验,建立“空间通性”的一个明确体系,达到“探源、奠基与启蒙”三个教学目的,然后引进集合语并借助集合和描述集合的特征性质之间的关联来说明性质之间的逻辑关系,即以集合作工具,讲清一些基本逻辑关系、推理格式再转入欧几里得推理几何、第三个转折是从定性几何到定量几何,即从综合几何到解析几何。

要对几何问题谋求统一解法,出路在代数化。

用代数工具去研究几何问题是数学史上一个创造性的成功,但是更有效、更自然的做法是把几何全面地代数化,使几何从定性研究发展到定量研究,首先要把一个基本的代数化,位移是基本的几何量,它包括距离和方向两个要素,把这两点加以抽象,就得到向量的概念然后运用欧氏空间的特有的平移、相似与勾股定理等基本性质引进向量的加法、倍积与内积这三种向量运算、这样就把空间的结构转化为向量和向量运算这种代数体系。

因而空间的基本性质也就转化成向量运算的运算律。

例如平行四边形定理的代数形式就是倍积的分配律,广义勾股定理则可以转化成为内积的分配律,总之,几何学中的一套空间通性就可以转换成向量的加法、倍积和内积所满足的一套简单、好用的运算律,换句话说,向量的运算律也就是代数化的几何公理,这样就把空间的研讨彻底地推进到有效能算的水平,实现定性几何到定量几何的转折,向量是这个转折的枢纽,要着力讲好。

代数与几何结合,产生了解析几何。

解析几何也在微积分与代数、几何间建立了桥梁,所以解析几何是整个基础数学的关键。

第四个转折是从常量到数学到变量数学。

常量数学是研究变量数学的基础,但是常量数学本身,还不足以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变量问题,换句话说,常用的也是最有用的数学其实是变量数学,所以把中学的数学教育提高到包括初等微积分的水平,实在有其实用上的必要性。

当然,由于师资和学生条件不够,全国普遍在中学开设微积分课可能有困难,但是在条件具备的重点中学开设却是可能的。

从常量数学到变量数学,在概念和在方法论方面都有相当大幅度的飞跃,需要早作准备。

初中二年级已有三角函数的初步概念,初三正式研究各种函数,到高一、高二的代数与解析几何课中,就逐步地讨论到连续性、实数、切线等概念。

数列、逼近的思想也早有渗透,到高三进一步突出逼近法研究极限、连续、微分、积分等变量数学问题。

《实验教材》在微积分的讲法上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着重于讲逼近法,以它作为贯穿全局的基本方法。

逼近与极限是密切相关的两个概念。

但是观点不同,概念的层次也不同。

例如,先有一个数,再},这是逼近的观点;反之,若先有给定去求它的比较简单的近似值的数列{n的一个数列{},然后再来看一看,是否恰好有一个数,被上述数列所无限n逼近,这就是极限观点。

在分析学的研究中,在下定义或讨论存在性是我们所采取的是极限观点,而通常在解决问题或运用唯一性的场合,我们所采用的是逼近观点。

大体上来说,在微积分的基本定义中我们用极限来得到简化;而在实际计算中我们用逼近来达到以简驭繁的目的。

所以逼近要比极限来得初等常用,这也就是在讲微积分是突出逼近法的好处。

这样,上述这种课程设计,既遵循历史发展的规律,又突出了几个转折关头,缩短了认识过程,有利于学生掌握数学思想发展的脉络,提高数学教学的思想性。

根据这些指导思想,这套教材基本上采取代数、几何、分析分科,初中、高螺旋上升的安排体系,教学可按初一下,初二代数、几何双科并进,初三学函数,高一、高二代数(包括概率)、几何双科并进,高三学微积分的程序来安排。

全套教材共分六册,第一册是代数,在总结小学所学自然数、小数、分数的基础上,明确提出运算律把数系扩充到有理数和实数,充分运用运算律解一元一次、二次方程、多元一次方程组。

然后进一步系统化,引进多项式运算、学习综合除法、辗转相除,到余式定下、因式定理,然后学分式、根式,最后突出总结换元、配方、待定系数法等几个代数的通法。

第二册是身体。

由直观几何形象分析归纳出几何基本概念和基本性质,通过集合术语、简易逻辑转入欧氏推理几何,处理直线形、圆、基本轨迹与作图、三角比与解三角方程等基本内容,第三册是函数。

代数与几何结合引入坐标,研究一次、二次多项式函数、三解函数、指数、对数,并系统学习一元一次、二次、高次不等式和解不等式。

第四册是高中代数。

把数系扩充到复数,进一步加强多项式论、议程式论,讲多元一次议程组理论(线性代数初步),多项式的基础理论,余式定理,可除性质和史斗姆定理,最后学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概率初步。

第五册是高中几何。

先讲立体几何初步,主要讲空间元素的位置关系,柱、锥、台、球等几何体的概念、性质与度量。

然后引进向量,用向量处理平面和立体几何问题,再引进坐标处理直线、圆、圆锥曲线,坐标交换与二次曲线讨论,极坐标参数方程,最后用向量、坐标处理空间直线、平面与球(包括向量外积)。

第六册是微积分初步。

突出逼近法,讲实数完备性、函数、极限、连续、变率与微分,求和与积分。

二、从实验中得到的启示《实验教材》从1979年秋开始实验,首批实验班已经由初一学到了高三,实验规模逐年有所扩大。

从首批的9个实验班422名学生扩大到现在的21个省(市)的53所学校,116个班,6000余名学生。

从初中三册教材的实验情况看,这三册书在师生条件较好的重点中学是可用的。

教材的指导思想、基本结构和体系是合理的,它有利于“加强基础,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实验效果是良好的,学生的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代数中的推理论证能力较过去有所提高,计算的熟练程度稍差,但概念、算理方面的错误率较低,试验班的考试成绩,包括升学考试的成绩不低于普通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