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心理测量》课程教学大纲
高中心理教学大纲
高中心理教学大纲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心理素养和科学思维,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和人际交往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掌握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包括心理学的定义、发展历程、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等。
2.理解和应用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包括认知、情感、人格、社会和发展等心理学的主要领域。
3.培养学生的心理素养,包括自我认知、情绪管理、解决问题、人际交往等能力。
4.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包括观察、实验、数据分析和推理等能力。
5.提高学生的学习策略和学习动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6.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培养积极向上的个人品质和行为习惯。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认知心理学:包括感知、注意、记忆、思维等认知过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情感心理学:包括情绪、情感表达、情感调节等情感过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人格心理学:包括人格理论、人格测量和人格发展等人格过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4.社会心理学:包括社会认知、人际关系、群体行为等社会过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5.发展心理学:包括儿童、青少年和成人发展等发展过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6.心理测量与评价:包括心理测试的原理和应用,以及心理评价的方法和技巧。
7.心理干预与辅导:包括心理健康教育、心理疾病治疗和心理咨询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讲授、讨论、实验、观察、案例分析和课外阅读等。
1.讲授:通过教师的讲解,向学生传授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
2.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展开思维碰撞和观点交流。
3.实验:安排学生实施心理学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数据分析能力。
4.观察:组织学生进行心理现象的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5.案例分析:让学生分析心理学案例,运用知识和理论解释现象。
6.课外阅读:组织学生阅读心理学相关的书籍、期刊和新闻,拓宽知识面。
四、教学评估本课程的教学评估主要包括平时表现、作业和考试等方面的评估方式。
11《心理测量》课程教学大纲
《心理测量》教学大纲课程代码1061811适用专业:应用心理学专业学时数:54学分数:3执笔者:编写时间:2004年8月一、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心理测量是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必修专业课,是本科学生必须掌握的重要应用性技能性课程。
学以致用是任何一门现代科学的基本目标,《心理测量学》是应用性极强的心理学分支,它主要以心理测验为工具手段,对人的个别差异所进行的测量,因此又称之为“心理测验”,心理测验是进行心理研究和了解人的心理活动与行动特征的重要工具和手段。
开设这门课程主要是为了使学生把心理学的理论知识能联系实际,应用于现实社会生活实践之中,要为社会实践活动服务。
通过课程的讲授使学生了解心理测验的发展历史,了解心理测量在鉴别智愚,选拔人才,临床诊断,预测评价学生中功能作用,掌握心理测验的基础理论知识;了解和掌握国内外心理测验的主要技术手段,掌握操作心理测验的基本技能;引导和培养学生能以辩证唯物论的立场、观点出发,看待心理测验,科学地去描述、解释、预测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特征,探讨人的心理活动规律,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提高测验使用和管理的水平。
本课程重点是讲解心理测验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讲清测验编制到测验实施过程,以及智力测验、人格测验、成就测量、职业测验施测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操作方法。
教学中要做到讲授与自学相结合、知识学习与操作训练相结合,要紧密联系实际,注重应用水平的提高。
课程结束后考试,包括考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方法的应用。
二、课程教学要求及内容第一章绪论(4学时)(一)教学要求A. 了解:心理测验发展历史。
B. 理解:心理学测验的含义和特性。
C. 掌握:心理测验是量表的不同水平及其各自特点,心理测验的类型及功能。
(二)教学内容重点:心理测验的含义和特性,心理测验是量表的不同水平及其各自特点。
难点:心理测验的水平与心理测验的功能。
第一节心理测验的发展历史简介第二节心理测验的含义和特性第三节心理测验是量表的不同水平及其各自特点第四节心理测验的类型及功能第二章心理测验的编制(4学时)(一)教学要求A. 了解:编制测验的一般步骤。
心理学专业函授(业余)本科教学大纲目录
心理学专业函授(业余)本科教学大纲目录《基础心理学》教学大纲 (1)《现代教育学》教学大纲 (5)《心理统计与测量》教学大纲 (11)《人体解剖生理学》教学大纲 (17)《社会心理学》教学大纲 (23)《实验心理学》教学大纲 (27)《教育心理学》教学大纲 (31)《思维发展心理学》教学大纲 (35)《认知心理学》教学大纲 (40)《心理学史》教学大纲 (44)《心理咨询》教学大纲 (49)《学校卫生学》教学大纲 (52)《学校管理心理学》教学大纲 (56)《人格心理学》教学大纲 (60)《能力心理学》教学大纲 (63)《基础心理学》教学大纲一、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二、教学目的系统地理解和掌握心理学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建立基础心理学的知识结构,为学习教育学和各科教学论奠定基础。
理解心理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关系,学会用心理学知识理解和分析心理现象,加深对教育现象和教育规律的认识,树立科学合理的教育观念。
了解各种心理学理论和研究成果,学会用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分析各种心理现象。
三、开课对象心理学专业函授(业余)本科四、学时分配总学时:132其中面授:33学时实验:学时自学:99学时五、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第一章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面授3学时、自学9学时)教学内容:1.1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1.2 心理学的任务1.3 如何研究心理学教学任务:理解心理学究竟研究什么。
什么是心理学?探讨心理学的任务,既研究心理学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最后掌握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心理的结构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面授3学时、自学9学时)教学内容:2.1 神经系统的进化2.2 神经元和神经系统2.3 脑功能的各种学说教学任务:了解神经系统的进化过程;神经系统的结构;掌握关于脑功能的各种学说。
教学重点和难点:神经系统的结构与脑功能的各种学说。
第三章感觉(面授3学时、自学9学时)教学内容:3.1 感觉的一般概念3.2 视觉与听觉3.3 其他感觉教学任务:掌握关于感觉的一般概念,理解视觉与听觉的生理机制和基本现象;理解其他的感觉。
(完整版)心理学教学大纲
(完整版)心理学教学大纲心理学教学大纲一、课程介绍本课程是关于心理学的基础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并培养学生的心理思维和实践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研究,学生将深入了解心理学的发展历程、主要理论流派和研究方法,为进一步研究和研究心理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1. 了解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分支。
2. 掌握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和重要理论流派。
3. 熟悉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和技术。
4. 培养学生的心理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
5. 培养学生的心理学研究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内容1. 心理学导论- 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心理学的主要分支和应用领域2. 行为主义心理学- 定义和基本原理- 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作用- 强化和惩罚的原理3. 认知心理学- 定义和基本原理- 认知发展和思维过程- 研究和记忆的认知过程4. 发展心理学- 定义和研究方法- 婴儿、儿童和青少年发展- 成年人发展和衰老5. 人格心理学- 定义和主要理论- 个体差异和人格特质- 人格心理学的应用6. 社会心理学- 定义和研究方法- 社会认知和人际关系- 社会行为和群体心理7. 心理评估- 评估方法和工具- 个体和群体心理评估- 应用和限制8. 心理治疗- 主要治疗方法和理论- 心理治疗的应用范围- 心理治疗的效果评估四、教学方法1. 授课:通过系统讲解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框架。
2. 讨论:安排案例分析和主题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批判性思维。
3. 实践:开展实验、观察和调研,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和数据分析能力。
4. 小组项目:分组完成心理学课题研究或实践项目,体验科学探究的整个过程。
五、课程评估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参与、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的表现。
2. 作业和报告:根据课程要求完成课后作业和实践报告。
3. 期中考试:考查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4. 期末论文:根据学生选择的课题撰写一篇心理学研究报告。
《心理测量学》课程教学大纲
《心理测量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心理测量学课程类别:专业主干课程使用专业:心理学考核方式:考试总学时、学分: 48学时、2.5学分其中实践学时:16学时一、课程教学目的心理测量学是心理学专业的专业主干课,主要讲授心理测验的编制与实施。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心理测量学的基本理论及测验的编制与实施,了解常用的心理测验及其在科研与实践中的应用。
二、课程教学要求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以讲授与测验实践为主,本课程应重视心理测量理论的理解与掌握,能熟练应用于测验的编制与施测,为应用于心理学研究与实践打下良好基础。
三、先修课程普通心理学心理与教育统计学四、课程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心理测验的编制与使用。
教学难点:测验的标准化与客观测量的理论与技术。
五、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讲授法与实践。
六、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7学时)1.教学内容(1) 心理测量;(2) 心理测验;(3) 测验的编制与实施;(4) 经典测验理论;(5) 心理测验的历史。
2.重、难点提示(1)标准化测量的要求。
第二章信度(4学时)1.教学内容(1) 信度;(2) 信度的估计;(3) 影响信度的因素.2.重、难点提示(1)信度的估计。
第三章效度(4学时)1.教学内容(1) 效度;(2) 效度验证;(3) 效度的影响因素;(4) 测验的效用。
2.重、难点提示(1)效度验证。
第四章项目分析(2学时)1.教学内容(1) 项目分析的概念;(2) 难度与区分度;(3) 项目分析的方法;(4) 项目功能差异。
2.重、难点提示(1)项目分析。
第五章常模与分数的解释(4学时)1.教学内容(1) 常模;(2) 组内常模;(3) 测验等值。
2.重、难点提示(1)百分等级常模与标准分数常模。
第六章标准参照测验(2学时)1.教学内容(1) 标准参照测验;(2) 标准参照测验的项目分析及信效度;(3) 标准参照测验的分数解释。
2.重、难点提示(1)标准参照测验的特点。
《心理测量》教学大纲
《心理测量》教学大纲《心理测量》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中文名称:心理测量2.课程类别: 专业必修课3.适用专业: 应用心理学、公共事业管理等专业4.课程地位: 专业主干课程5.总学时:54学时6.总学分:3学分7.先修课程:心理与教育统计学、普通心理学、二、课程目标通过《心理测量》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达到以下三个目标:其一,掌握心理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为今后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其二,为从事心理学研究提供思路和方法,也为毕业论文的研究提供方法。
其三,为学生今后工作提供有用的心理测量方法与工具。
三、课程内容第一章心理测量概论(4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理解并掌握一般测量与测验的定义、性质、理论基础,测量的意义和作用。
了解心理测量的产生和发展历史。
把握重要事件。
了解心理测量的分类,理解心理测量工作者必备的素质要求和应遵守的道德准则。
第一节一般测量概述一、测量及其种类二、测量的基本要素三、测量量表第二节心理测验的性质一、心理与教育测量的定义二、心理测量的理论基础三、心理与教育测量的量表的水平四、编制心理与教育测量中的测验应当具备的基本条件第三节心理与教育测验的种类及其功能一、心理与教育测验的种类二、心理与教育测验的功能第四节心理与教育测量工作者的素质要求及道德准则一、心理与教育测量工作者的素质要求二、、心理与教育测量工作者的道德准则第二章心理测量的产生与发展(2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中国古代的心理与教育测量;了解现代心理与教育测量在西方国家的产生和发展;了解现代心理与教育测量在中国的发展。
第一节中国古代的心理与教育测量一、能力测量二、教育测量三、对测验理论的最初探索第二节现代心理与教育测量在西方国家的产生和发展一、现代心理与教育测量的起源二、心理与教育测量的早期探索者三、心理与教育测量运动的发展四、心理与教育测量的当代趋势第三节现代心理与教育测量在中国的发展一、现代心理与教育测量建国前的发展二、现代心理与教育测量建国后的发展第三章心理验的编制与实施(8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心理测验的编制的程序及编制中应注意的问题。
戴海崎《心理与教育测量》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学绩测验)
第11章学绩测验11.1 复习笔记一、学绩测验概述(一)学绩测验的性质学绩测验是对个体在一个阶段的学习或训练之后知识、技能的发展水平的测定。
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学绩测验和一般的心理测验不同,它更希望测量个体通过一次或一个时期的学习训练之后,这种专门的知识和技能的发展水平。
(2)学绩测验与能力测验一样在测量学中属于最佳行为测验。
(3)编制学绩测验对于主试来讲就是要设计出与被试认知特质紧密相关的试题并组拼成试卷,通过施测、评阅将被试的认知发展水平与一个数字系统中的某个确定值相对应,以便区别被试的水平差异。
(4)与典型行为测验不一样,学绩测验担心所编测验达不到诱发被试发挥出最高水平的目的。
(5)学绩测验所测为认知性心理品质。
认知性心理品质的优劣表现在两个方面:认知内容的多寡和认知能力的高低。
(6)学绩测验通常用于对个体经学习、训练之后学习成绩的鉴定和诊断,有时也用来预测被试在今后的学习或工作中的成就,但是它与一般的性向测验又有不同:性向测验所测认知能力较具广泛性,有时还带有情感因素,其根本目的是要为被试能不能参加这种专门学习或训练提供依据。
(二)学绩测验的作用(1)学校使用学绩测验鉴定学生的学业成绩。
(2)学绩测验的结果反馈给学生,学生可以总结学习经验,纠正不足,利于学生进一步学习。
(3)学绩测验结果反馈给教师,教师可以总结教学经验,利于教师进一步改进教学。
(4)学校还使用学绩测验甄别学习困难儿童,诊断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以便及时制定和采取补救措施,帮助学生全面掌握所学知识,全面提高专业能力。
(5)学校还应用学绩测验辅助教学管理。
(6)现代社会的人事管理也应用学绩测验。
(三)学绩测验的分类1.按测验的编制方法分按测验的编制方法可以把学绩测验分为教师自编课堂测验和标准化学绩测验两大类:(1)教师自编课堂测验:由教师根据自身经验编制,所测内容可多可少,时间可短可长,主要施用于自己的学生,紧密结合教材和教学实际,形式灵活多变,可用来考查学生学习情况,也可用来检查教师教学质量,甚至可以用来预测学生未来成就。
新教材-心理测量学
心理测量的基本要素
测量对象
测量过程
心理测量的对象是人的心理特质、行 为特征和认知能力等,包括智力、人 格、能力等方面。
心理测量过程包括施测、计分和解释 三个环节,要求标准化和客观化,以 提高测量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测量工具
心理测量的工具包括问卷、量表、测 验等,用于测量个体的心理特质和行 为特征。
心理测量的误差来源与控制
心理测量学在教育、人力资源、临床心理学等领域有广泛应用,为个体和团体的评 估和的方法对人 类心理特征进行测量和评估的过
程。
心理测量的准确性对于个体和团 体的评估和发展至关重要,能够
提供客观、量化的数据支持。
心理测量学的发展对于心理学学 科的发展和实际应用具有重要意 义,能够推动相关领域的研究和
测量结果的适用性和可比性造成挑战。
标准化问题
03
心理测量需要标准化,但不同地区和不同人群的标准化样本选
择存在差异,导致测量结果的可比性受到限制。
心理测量的未来发展方向
01
02
03
技术创新
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如人 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 提高心理测量的准确性和 效率。
跨文化研究
加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心 理测量研究,提高测量结 果的适用性和可比性。
。
提供反馈和建议
根据分析结果,向被试者提供 针对性的反馈和建议。
04 心理测量的应用领域
教育领域的应用
评估学生能力
心理测量可以帮助教育者评估学 生的能力水平,了解学生的学习 风格和兴趣,为个性化教育提供
依据。
选拔人才
通过心理测量,可以选拔具有特 殊才能的学生,如发现学生的艺 术、音乐、体育等方面的潜力。
THANKS FOR WATCHING
心理测量学复习重点方案
心理测量学复习重点方案
一、测量的基本概念
1.测量的定义和特点
2.测量的目的和意义
3.测量的分类和层次
二、心理测量的步骤与方法
1.测量目标的确定
2.测量内容的选择
3.测量工具的构建
4.测量工具的考试
5.测量结果的分析和解释
6.测量结果的应用和评价
三、测量工具的可靠性
1.可靠性的定义和特点
2.可靠性的评估方法
4.可靠性的提高途径
四、测量工具的效度
1.效度的定义和特点
2.效度的评估方法
3.内在效度和外在效度
4.效度的提高途径
五、常用的心理测量方法与工具
1.个别测量和群体测量
2.笔试测量和面试测量
3.客观测量和主观测量
4.智力测量和个性测量
六、测试的应用与发展
1.测试在诊断和评估中的应用
2.测试在选拔和招聘中的应用
3.测试在教育和职业指导中的应用
4.心理测量学的发展趋势和挑战
七、心理测量的伦理问题
1.道德和伦理的关系
2.心理测量中的伦理问题
3.心理测量的伦理原则和准则
八、心理测量的应用前景
1.心理测量技术的不断创新与发展
2.心理测量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3.心理测量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
《心理学》教学大纲
《心理学》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中文名称:心理学英文名称:Psychology课程编码:14111D3A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总学时:72学时总学分:4适用专业:小学教育先修课程:无开课系部:教育与心理科学系二、课程性质与任务该课程为小学教育专业的基础课,是学习小学生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教育学、学科教育法等课程的基础。
通过该课程的开设,使学生掌握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规律、基本方法和基本用途,同时激发学生对心理学的学习、研究和运用的兴趣。
三、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第一章心理学研究什么和如何进行研究(6学时)(一)基本要求识记:心理学研究对象、具体内容。
理解:能陈述心理学的任务与性质能掌握心理学的原则能阐述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能用自己的话陈述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应用:能结合实际说明学习心理学的意义(二)教学内容第一节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重点)2、心理学的任务(了解)3、学习心理学的意义(理解)第二节心理学研究原则和方法1、研究心理学的原则和方法(理解掌握)2、心理学的过去和现在(了解)3、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了解)第二章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4学时)(一)基本要求识记:反射和无条件反射、条件反射、神经元理解:能说明为什么脑是心理的器官能陈述人脑的结构和功能能举例说明各种反射活动能阐明为什么心理是对客观现实主观能动的反映应用:能用所学的知识论述心理的实质(二)教学内容第一节神经系统的进化1、神经系统的起源(了解)2、无脊椎动物到高等脊椎动物的神经系统(了解)第二节神经系统(难点)1、周围神经系统2、中枢神经系统3、大脑的结构和机能第三节心理是脑的机能(重点)1、脑是心理的器官(理解)2、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反射(理解)3、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理解)第四节内分泌腺和神经—体液调节1、内分泌腺的概念(掌握)2、内分泌腺的分类及机能(掌握)第三章感知觉(8学时)(一)基本要求识记:感觉、知觉、感受性、感觉阈限、感觉适应理解:能说出感觉和知觉的区别和联系能说出感觉和知觉包括的具体类别能举例说明感受性变化的规律应用:能应用感知规律设计板书、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和自己的讲解等(二)教学内容第一节感觉概述1、感觉的含义(重点)2、感觉的分类(了解)3、感觉的规律(掌握)第二节知觉概述1、知觉的含义(重点)2、知觉与感觉的关系(掌握)3、知觉的种类(了解)4、知觉的特性(掌握)第三节错觉1、错觉的定义(识记)2、错觉现象(了解)3、怎样看待错觉(理解)第四章意识和注意(5学时)(一)基本要求识记:意识、无意识、潜意识、注意理解:区别无意识、意识和注意能够说明引起和维持各种注意的因素能够阐述注意的外部表现和功能能够说出注意的分类及注意的品质应用:知道怎样运用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学会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注意品质(二)教学内容第一节意识的概述1、意识的含义及特征(重点掌握)2、意识的分类(了解)第二节几种不同的意识状态第三节注意的概述1、注意的概念及特征(识记)2、注意的外部表现(了解)3、注意的功能(了解)4、注意的分类(了解)5、注意的品质(了解)第四节注意的认知——神经机制第五章记忆(6学时)(一)基本要求识记:记忆、记忆表象、内隐记忆、外显记忆理解:知道记忆过程由哪些环节组成能描述记忆的作用知道影响识记的主要因素掌握什么是遗忘曲线和遗忘规律应用:能够将记忆规律应用到教学中;能对某人的记忆品质进行评价(二)教学内容第一节记忆概述1、什么是记忆(识记)2、记忆的作用(了解)3、记忆的分类(了解)4、记忆系统及其加工过程(重点、难点)第二节记忆的神经生理机制(自学)第三节记忆的分类(1学时难点)1、感觉记忆2、短时记忆3、长时记忆第四节内隐记忆1、内隐记忆的概念(掌握)2、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的关系(理解)第六章思维和想象(8学时)(一)基本要求识记:思维、发散思维、创造思维、表象、想象、概念理解:理解思维的特征表象的特征能叙述思维哈感知觉的关系能结合实例分析思维的基本过程能结合实例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掌握影响解决问题的因素和创造性思维的特点能阐述想象的功能能明确概念的分类掌握概念形成的策略掌握问题解决的策略应用:在教学中依据思维规律组织教学,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二)教学内容第一节思维的概述1、思维的概念及特征(重点掌握)2、思维的过程(掌握)3、思维的种类(了解)第二节表象与想象1、什么是表象及特征(理解掌握)2、表象在思维中的作用(难点理解)3、什么是想象及功能(理解掌握)第三节概念与推理1、概念的含义及种类(重点掌握)2、概念结构理论(了解)3、概念形成的实验研究(了解)4、推理(掌握)第四节问题解决1、什么是问题解决(掌握)2、问题解决的策略(掌握)3、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重点掌握)4、创造性及影响因素(重点掌握)第七章语言(3学时)(一)基本要求识记:语言、对话语言、独白语言理解:了解语言的特征和结构能说出语言的分类了解语言的生理机制应用:在教学中怎样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二)教学内容第一节语言概述1、语言的概念及其特征(重点掌握)2、语言的结构(了解)3、语言的分类(掌握)第二节语言的生理机制学生自学第三节语言理解学生自学第八章情绪情感(6学时)(一)基本要求识记:情绪情感、激情、理智感理解:能阐述情感与认识的关系能说明情绪与情感的区别与联系能分析情感的外部表现能举例说明三种情绪状态的不同表现应用:能用情感的规律指导教育教学,学会调控自己的不良情绪(二)教学内容第一节情绪和情感的概述1、什么是情绪和情感、情绪与脑(重点掌握)2、情绪与情感的区别与联系(掌握)3、情绪与情感的功能(了解)4、情绪和情感的分类(了解)第二节情绪与脑(难点)第三节情绪的外部表现(了解)第四节情绪的理论(难点)1、情绪的早期理论2、情绪的认知理论3、情绪的动机分化理论第五节情绪的调节(掌握)第九章意志(4学时)(一)基本要求识记:意志、双趋、双避和趋避斗争理解:能说明意志行动的三个特征能陈述意志与认识、情感的关系能阐明意志行动过程的各个环节能解释意志的品质及其相反的表现应用:知道怎样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二)、教学内容第一节意志概述1、意志概念(重点)2、意志行动及其特征(重点)第二节意志行动过程1、意志与认识、情感的关系(了解)2、意志行动的过程(重点)3、意志品质(掌握)第三节挫折1、什么是挫折2、怎样看待挫折3、怎样增强挫折的承受力第十章动机和需要(4学时)(一)基本要求识记:需要、动机理解:能阐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能理解动机与行为的效果能理解需要和动机的关系能理解动机理论能掌握动机的种类应用:在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二)教学内容第一节动机概述1、动机含义(重点掌握)2、动机与需要(了解)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重点)3、动机与行为效果(了解)第二节动机的理论(了解)第十一章能力(6学时)(一)基本要求识记:能力、创造能力、才能、天才理解:能陈述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能分析影响学生能力形成、发展的因素应用:能用所学的方法鉴定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能为学生的能力培养提供有效建议(二)教学内容第一节能力的概述1、什么是能力(重点难点掌握)2、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理解)第二节能力的分类1、能力的种类(掌握)2、能力的结构(掌握)第三节能力测验1、什么是能力测验(理解)2、能力测验的种类(了解)第四节能力发展与个体差异1、能力发展的一般趋势(了解)2、能力发展的个体差异(重点了解)3、能力形成的原因(重点了解)第十二章气质(6学时)(一)基本要求识记:气质、气质类型理解:气质与高级神经类型的关系掌握气质类型的特征分析气质对人实践活动的影响应用:能用本章学到的方法鉴定学生的气质(二)教学内容第一节气质概述1、气质的概念及特征(难点掌握)2、气质学说(了解)第二节气质的一般规律1、气质类型(重点掌握)2、气质与实践(理解)第十三章性格(4学时)(一)基本要求识记:性格理解:陈述性格的结构和特征能分析影响性格的主要因素能陈述不同的性格类型能举例说明性格与气质、能力的关系应用:会运用性格方法鉴定学生的性格能根据所学的知识为学生良好性格的完善提供建议(二)教学内容第一节性格概述1、性格概念(重点掌握)2、性格结构特征(了解)第二节性格规律1、性格与气质、能力的关系(理解难点)2、性格类型(了解)3、性格的形成(重点掌握)四、有关教学环节的要求本课程采用讲授法、讨论法和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为便于学生理解,需要采用图表、模型、心理测量工具、演示实验等辅助手段,还要特别注意联系实际。
《心理学》教学大纲
《心理学》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心理现象及其影响下的精神功能和行为活动的科学,它试图通过实证研究和理论分析来揭示人类心理的本质和规律。
本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和核心概念,培养学生对人类行为和心理过程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心理学及相关领域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理论和研究方法。
掌握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如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情绪、动机等。
熟悉心理学在不同领域(如教育、临床、工业等)的应用。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释人类心理和行为现象的能力。
提高学生运用心理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增强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科学研究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心理学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培养学生对他人心理和情感的尊重和理解,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促进学生的自我认知和心理健康发展。
三、课程内容1、心理学的历史与流派介绍心理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包括结构主义、机能主义、行为主义、精神分析、人本主义等主要流派的观点和贡献。
探讨心理学研究的多元化趋势和当代心理学的研究热点。
2、研究方法讲解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如实验法、观察法、调查法、个案研究法等。
培养学生设计简单心理学研究的能力,包括提出研究问题、制定研究方案、收集和分析数据等。
3、感觉与知觉阐述感觉的生理机制和基本特性,如视觉、听觉、触觉等。
分析知觉的组织原则和影响因素,以及知觉与错觉的关系。
4、意识与注意探讨意识的层次和状态,如清醒意识、睡眠与梦、催眠等。
介绍注意的种类、特征和影响因素,以及注意在信息加工中的作用。
5、学习与记忆讲解学习的基本理论,如经典条件反射、操作性条件反射、认知学习理论等。
分析记忆的过程、类型和遗忘规律,以及提高记忆效果的方法。
6、思维与语言探讨思维的形式、过程和策略,如概念形成、推理、问题解决等。
研究语言的结构、发展和语言与思维的关系。
7、动机与情绪分析动机的产生机制和类型,如生理性动机、社会性动机等。
《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心理学》课程是研究人类心理现象、行为和心理过程的一门科学。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心理学的概念、理论和方法,掌握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培养学生运用心理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1、理解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体系和研究对象。
2、掌握心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和技术。
3、分析人类心理现象和行为,包括认知、情感、动机、人际关系等方面。
4、理解心理学在日常生活、教育、工作等领域的应用。
5、培养学生的心理学素养和独立思考能力,提高综合素养。
三、课程内容1、心理学导论:介绍心理学的定义、历史、研究范围和方法。
2、心理学的生物学基础:介绍神经元、大脑结构和功能,以及遗传对心理发展的影响。
3、认知心理学:研究人类认知过程,包括知觉、注意、记忆、思维和语言等。
4、情感与动机心理学:研究人类的情感、动机和情绪,包括需要、动机、价值观和情感调节等。
5、人格与社会心理学:研究个体差异和社会行为,包括人格理论、群体行为和人际关系等。
6、发展心理学:研究人类心理发展的过程和规律,包括胎儿期到老年的心理发展。
7、心理病理学:介绍心理疾病的分类、诊断和治疗,包括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和焦虑症等。
8、心理学应用:介绍心理学在教育、工作、咨询等领域的应用。
四、课程安排本课程总计36学时,分为理论授课和实践操作两个部分。
理论授课部分每周安排两次,每次2学时;实践操作部分每周安排一次,每次2学时。
具体安排如下:1、心理学导论(4学时)2、心理学的生物学基础(4学时)3、认知心理学(6学时)4、情感与动机心理学(6学时)5、人格与社会心理学(6学时)6、发展心理学(4学时)7、心理病理学(4学时)8、心理学应用(4学时)五、考核方式与标准本课程的考核分为平时作业和期末考试两个部分。
平时作业包括课堂讨论、阅读论文和完成课后习题等,占总成绩的30%;期末考试为闭卷考试,占总成绩的70%。
具体考核标准如下:1、平时作业:根据作业完成情况、课堂讨论表现和阅读论文质量进行评价。
第一章心理与教育测量
• 类型:
– – – – 命名量表(nominal scale nominal scale) 顺序量表(ordinal scale) 等距量表(equal interval scale) 比率量表(ratio scale)
二、心理与教育测量的性质
• 1、定义:
– 依据一定的心理学和教育学理论,使用测验对人的 心理特质和教育成就进行定量描述的过程。
– 成就测验与预测测验 – 难度与速度测验 – 描述性测验与诊断测验
• 按评价所参照的标准分:
– 常模参照测验 – 标准参照测验 – 潜力参照测验
• 其他分类:
– – – – – 典型行为测验与最佳行为测验。 标准化测验与非标准化测验。 计算机化测验与非计算机化测验。 客观式测验与论文式测验(主观式测验) 自适应测验与非自适应测验
四、 心理与教育测量中的测验
• 定义:
– 狭义(名词):心理测验是心理测量中使用 的量具,包括测验的文本和测验指导书,指 导书包括编制原理、记分方法及解释标准等。 – 广义(动词):心理测验实质上是对行为样 本的客观的和标准化的测量。
• 理解要点:
– 行为样本:小型的,仔细选择的个体行
定义: 定义:
心理测验的分数通常参照常模做解释。 心理测验的分数通常参照常模做解释。 常模表示标准化样本中被试的测验分 数分布 参照其他个体评价成绩, 参照其他个体评价成绩,直接比较同 一被试在不同测验上的相对成绩 类型: 类型
发展常模 团体内常模
作用: 作用:
• 题目质量的要求:难度、区分度、DIF 题目质量的要求:难度、区分度、
Aiken, L. R.: Psychological Testing and Assessment, Allyn and Bacon, Inc. 198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测量》教学大纲课程代码1061811适用专业:应用心理学专业学时数:54学分数:3执笔者:编写时间:2004年8月一、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心理测量是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必修专业课,是本科学生必须掌握的重要应用性技能性课程。
学以致用是任何一门现代科学的基本目标,《心理测量学》是应用性极强的心理学分支,它主要以心理测验为工具手段,对人的个别差异所进行的测量,因此又称之为“心理测验”,心理测验是进行心理研究和了解人的心理活动与行动特征的重要工具和手段。
开设这门课程主要是为了使学生把心理学的理论知识能联系实际,应用于现实社会生活实践之中,要为社会实践活动服务。
通过课程的讲授使学生了解心理测验的发展历史,了解心理测量在鉴别智愚,选拔人才,临床诊断,预测评价学生中功能作用,掌握心理测验的基础理论知识;了解和掌握国内外心理测验的主要技术手段,掌握操作心理测验的基本技能;引导和培养学生能以辩证唯物论的立场、观点出发,看待心理测验,科学地去描述、解释、预测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特征,探讨人的心理活动规律,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提高测验使用和管理的水平。
本课程重点是讲解心理测验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讲清测验编制到测验实施过程,以及智力测验、人格测验、成就测量、职业测验施测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操作方法。
教学中要做到讲授与自学相结合、知识学习与操作训练相结合,要紧密联系实际,注重应用水平的提高。
课程结束后考试,包括考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方法的应用。
二、课程教学要求及内容第一章绪论(4学时)(一)教学要求A. 了解:心理测验发展历史。
B. 理解:心理学测验的含义和特性。
C. 掌握:心理测验是量表的不同水平及其各自特点,心理测验的类型及功能。
(二)教学内容重点:心理测验的含义和特性,心理测验是量表的不同水平及其各自特点。
难点:心理测验的水平与心理测验的功能。
第一节心理测验的发展历史简介第二节心理测验的含义和特性第三节心理测验是量表的不同水平及其各自特点第四节心理测验的类型及功能第二章心理测验的编制(4学时)(一)教学要求A. 了解:编制测验的一般步骤。
B. 理解:心理测验项目质量鉴定与测验质量鉴定的意义。
C. 掌握:心理测验编制与合成的一般程序与心理项目质量鉴定的技术。
(二)教学内容重点:心理测验项目质量鉴定与测验质量鉴定的意义,心理测验编制与合成的一般程序与心理项目质量鉴定的技术。
难点:心理测验编制与合成的一般程序与心理项目质量鉴定的技术。
第一节编制心理没验的一般程序:一、确定测验目的二、制定编制计划三、设计测试项目四、项目的试测与分析五、合成测验六、将测验标准化七、对测验鉴定:搜集信度、效度资料八、编写测验手册第二节测验项目分析(包括定性与定量分析)一、项目难度及其计算与确定二、项目的区分度及其估计方法三、区分度与难度关系分析四、项目分析中的特殊问题第三章测验的实施和计分(3学时)(一)教学要求A. 了解:心理测验中对主试的要求。
B. 理解:心理测验中影响测验结果准确性的主要因素。
C. 掌握:测验实施以及分数合成的主要技术。
(二)教学内容重点:测验分数的合成,测验误差的控制。
难点:控制产生测验误差的因素的主要技术。
第一节测验的实施程序和主试职责第二节测验的计分和分数的合成第三节测验的误差种类及其来源第四章测验结果的解释(5学时)(一)教学要求A. 了解:分数转换的主要意义。
B. 理解:原始分数导出分数常模参照分数内容参照分数结果参照分数年级当量的含义。
C. 掌握:各种导出分数的原理及操作技术。
(二)教学内容重点:常模参照分数、导出分数及其种类。
难点:分数转换的主要技术。
第一节原始分数导出分数常模参照分数内容参照分数结果参照分数年级当量的含义解释第二节常模团体的组成条件和主要的常模参照分数:发展量表商数百分等级标准分数第三节内容参照分数的种类第四节结果参照分数呈现的方法第五节分数的解释与交流问题第五章心理测验的使用与管理(3学时)(一)教学要求A. 了解:测验的应用领域与管理准则。
B. 理解:关于标准化测验在使用范围和施测方法方面的严格规定。
C. 掌握:测验的选择与实施测验前的准备及施测过程。
(二)教学内容重点:关于标准化测验在使用范围和施测方法方面的严格规定,测验的选择与实施测验前的准备及施测过程。
难点:测验的选择与实施测验前的准备及施测过程。
第一节测验的选择与实施测验前的准备及施测过程第二节测验的应用领域与管理准则第六章测验信度(3学时)(一)教学要求A. 了解:信度有哪些种类以及影响信度的主要因素。
B. 理解:信度系数与信度的关系,信度的实质。
C. 掌握:要讲授信度系数的计算方法。
(二)教学内容重点:信度定义,信度计算方法及其影响因素。
难点:各种信度指标的估计技术及其优缺点。
第一节信度的含义第二节信度的种类及其估计方法第三节影响信度的因素第四节信度的特殊问题第七章效度(5学时)(一)教学要求A. 了解:效度有哪些种类。
B. 理解:效度的实质,影响效度的主要因素。
C. 掌握:各种效度指标的估计技术及其优缺点,效度与信度的关系。
(二)教学内容重点:效度的含义、效度与信度的关系。
难点:构想的效度和实证效度及其确定方法与评价。
第一节效度的含义与种类第二节效度与信度的关系第三节内容效度及其确定方法第四节构想的效度及其确定方法与评价第五节实证效度及其确定方法与影响因素第八章智力测验(6学时)(一)教学要求A. 了解:智力测验的定义及其理论基础和发展历史。
B. 理解:智力测验发展的新趋势。
C. 掌握:各种智力测验的主要特点及其实际运用。
(二)教学内容重点:智力测验发展的新趋势,各种智力测验的主要特点及其实际运用。
难点:各种智力测验的编制原理与适用范围,对各种智力测验的评价。
第一节智力测验的定义及其理论基础和发展历史第二节个别与团体智力测验的种类第三节非言语智力测验及其种类第四节婴幼儿智能测验及其种类第五节创造力测验及其种类第九章人格测验(6学时)(一)教学要求A. 了解:人格的内涵和人格测验发展的历史。
B. 理解:人格测验的编制方法,类型及其特点。
C. 掌握:各种人格测验的使用方法与评价。
(二)教学内容重点:人格测验的编制方法,类型及其特点。
难点:各种人格测验的使用方法与评价。
第一节人格的内涵和人格测验发展的历史第二节人格测验的编制方法,类型及其特点第三节自我量表的种类及其特点第四节评定量表及其种类第五节投射测验和主题统觉测验第六节情境测验和社会计量量表第十章成就测验(或学绩测验、教育测验)(6学时)(一)教学要求A. 了解:成就测验的发展简史及新趋势。
B. 理解:成就测验的特点、类型与用途以及对各种成就测验的评价。
C. 掌握:标准化成就测验的编制程序和适用范围。
(二)教学内容重点:标准化成就测验的编制程序和适用范围。
难点:各种成就测验的使用及其评价。
第一节成就测验的特点、种类与用途第二节标准化成就测验的编制程序、类型与评价第三节成套成就测验和单科成就测验第四节预测性测验第十一章职业测验(6学时)(一)教学要求A. 了解:职业测验的产生与发展简史,职业测验在职业测评实践中的作用。
B. 理解:职业兴趣测验和综合的职业指导计划。
C. 掌握:常用职业测验的编制原理与使用方法。
(二)教学内容重点:智力测验在职业中的应用价值,多重能力倾向测验的特点,管理者测评的技术方法。
难点:各种职业测验的使用技术。
第一节职业测验的产生与应用范围第二节智力测验在职业决策中的应用第三节多重能力顾问测验的含义,特点与应用第四节特殊能力倾向测验及其种类第五节职业兴趣测验和综合的职业指导计划第六节管理者测评的技术与方法第十二章临床测验(3学时)(一)教学要求A. 了解:临床测验的发展历史与趋势。
B. 理解:常用临床测验的编制原理及使用方法。
C. 掌握:常用临床测验的使用技术。
(二)教学内容重点:学习障碍的检测,儿童多动症的诊断。
难点:常用临床测验的编制原理及使用方法。
第一节神经心理学测验及其类型第二节儿童心智与行为障碍测验及类型第三节心理健康问卷与种类(三)教学形式心理测量学是从事心理学研究的一门必不可少的研究手段,这门学科历史不长,但与现代技术联系密切,近年来进展很快。
学习心理学测量学不仅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统计学基础,又要具备较好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在教学中,即要讲清有关的理论知识,又要带着学生亲自动手,结合生活中的现实问题对心理测量学进行讨论研究,使学生能够掌握心理测验的编制与使用。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讲授、讨论、作业三种教学方法。
讲授方法主要针对已经相对成熟的心理测量学理论,讨论主要针对在心理测量实践中必须注意的一些问题,影响测量效的有关因素。
作业主要针对测验的编制、施测、计分、解释以及对测验进行标准化等技术性较强的内容。
三、参考书目1、林崇德总主编,郑日昌等著《心理测量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2、宋维真,张瑶主编《心理测验》科学出版社19873、戴忠恒《心理与教育测量》华东师大出版社19874、魏华忠等《教育统计与测量》辽宁师大出版社1999年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