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师范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社会学原理》期末试卷A及答案
福建师范大学2020年8月课程考试《社会学原理》作业考核试题
![福建师范大学2020年8月课程考试《社会学原理》作业考核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7dc109f2f01dc281e53af0b9.png)
B.要素相同,导致结构相同
C.要素相同,要素之间关系不同,导致结构不同
D.要素不同,要素之间关系相同,导致结构不同
4.孔德认为人们的思想或智慧要经历的三个阶段依次是()
A.神学、实证、形而上学阶段
B.形而上学、神学、实证阶段
C.实证、神学、形而上学阶段
D.神学、形而上学、实证阶段
A.经济利益 B.政治权力 C.职业声望
D.生活质量 E.知识技能
5.实证主义方法论认为()
A.社会现象是纯客观的
B.只有被证实了的知识才是科学
C.自然科学的方法不适合社会科学
D.社会学研究应排除思辨哲学
E.必须遵循价值中立
6.社会角色根据追求的目标可以归结为()
A.功利性角色 B.表现性角色 C.规定性角色
2、社会化
答:人的社会化是作为个体的生物人通过与社会的交互作用,学习社会文化,适应社会生活,再现社会经验,并积极作用于社会,创新社会生活和社会文化的过程。
3、社区
答:社区是若干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聚集在某一个领域里所形成的一个生活上相互关联的大集体,是社会有机体最基本的内容,是宏观社会的缩影。
4、社会分层
A、自然环境、人口、文化
B、经济基础、政治上层建筑、意识形态
C、阶级结构
D、经济、政治、文化
E、阶层结构
2.我国现代社会结构的主要特点是()
A.稳定性B.封闭性C.双重性D.过渡性E.整合性
3.家庭的结构主要有()
A.血缘家庭B.核心家庭C.主干家庭
D.联合家庭E.其他家庭
4.以下属于社会资源的有()
2、简述社会化的内容与影响社会化的因素
(2)帕累托的精英理论
福建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公共事业管理”《社会学原理》网课测试题答案卷4
![福建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公共事业管理”《社会学原理》网课测试题答案卷4](https://img.taocdn.com/s3/m/a1f34d4d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09.png)
福建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公共事业管理”《社会学原理》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0题)1.人的自然属性是社会属性的基础。
()A.正确B.错误2.()是指互有关联的文化特质和文化结丛的构成方式及其稳定特征。
A.文化特质B.文化模式C.文化丛D.文化理念3.社会学研究的方法论是它的最高层次。
()A.正确B.错误4.把宗教、哲学、艺术、道德称为文化,把科学技术创造的物质成果称为“浅薄的文明”的观点出自()A.德国部分古典哲学家B.马林诺夫斯基C.克罗伯D.傅立叶5.在19世纪30年代之前就创造了“社会物理学”这一名词的是()A.孟德斯鸠B.伏尔泰C.圣西门D.卢梭6.狭义文化是指人类所创造的精神财富的综合。
()A.正确B.错误7.分支社会学的最基本特点是将某一类社会学现象放在个体中加以考察。
()A.正确B.错误8.生产方式决定了生活方式的具体内容、结构和水平。
()A.正确B.错误9.社会学研究具有区域性和本土化倾向。
()A.正确B.错误10.构成社会控制体系的主要因素有()。
A.控制主体B.控制客体C.控制手段D.控制设备第1卷参考答案一.综合考核1.参考答案:A2.参考答案:B3.参考答案:A4.参考答案:A5.参考答案:C6.参考答案:A7.参考答案:B8.参考答案:A9.参考答案:A10.参考答案:ABC。
14.3教育社会学》试卷AK 2
![14.3教育社会学》试卷AK 2](https://img.taocdn.com/s3/m/b73bae6927d3240c8447ef5e.png)
4、简述学校组织有计划变革的含义。并请联系实际举例说明,在学校组织实施的有计划变革中可能会有来自哪些方面的阻力?(25分)
福建师范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
2014年3月《教育社会学》期末考试A卷(开卷)
课程考试试卷
姓名:
专业:
学号:主要研究内容,并请列举三个你认为目前我国教育社会学应关注和研究的问题。(25分)
2、“与同伴交流是学生生活经验获得的唯一来源。因为,同伴之间可以交流思想、表达感情、传播小道消息、交流心得体会以及生活的知识等等。”你是否赞同这一观点并说明理由。(25分)
2020-2021某大学《社会学》期末课程考试试卷A(含答案)
![2020-2021某大学《社会学》期末课程考试试卷A(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fecd9c0650e52ea5418988f.png)
2020-2021《社会学》期末课程考试试卷A适用班级闭卷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写在答题纸上,每小题1分,共10分)1.首先提出“社会学”一词的是( )A.孔德B.斯宾塞C.韦伯D.马克思2.个人社会化过程就是( )向社会人转变的过程。
A.机械人B.生物人C.动物人D.非社会人3.由一对夫妇与父母和未婚子女聚居生活的家庭是()A.核心家庭B.主干家庭C.联合家庭D.断代家庭4.具有规模小,面对面交往,认同感强等特征的群体是( )A.内群体B.成员群体C.首属群体D.大群体5.以下不属于社会变迁的内容的是( )。
A.自然环境B.组织结构C.生活方式D.社会基本结构6.按照联合国的有关规定,一个国家60岁以上的人口超过总人口的10%,或者65岁以上的人口超过总人口的( ),该国的人口便属“老年型”人口。
A.5%B.6%C.7%D.8%7.社会学回答社会“为什么这样”的问题,这是社会学的()。
A.描述功能B.解释功能C.预测功能D.规范功能8.按照流动的参照物划分,社会流动可分为( )A.水平流动和垂直流动B.代内流动和代际流动C.结构性流动和自由流动D.向下流动和向上流动9.生活在某一种文化中的人,当他初次接触到另一种文化模式时产生的思想上的混乱与心理上的压力,社会学上把这种现象称为()。
A.文化边际B.文化堕距C.文化震惊D.文化失调10.社会学上把子女离家只有老两口的家庭称为()。
A.主干家庭B.空巢家庭C.核心家庭D.断代家庭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1.自致角色2.社会化3.初级群体4.社会变迁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简述社会关系的一般特点。
2.简述文化的一般特征。
3.简述个人社会化的主要功能。
4.简述社会角色冲突的基本形式,并分别举例说明。
5.组织中非正式群体的存在有哪些作用?四、辨别分析题(判断下列各题的正误,并指出理由。
每小题5分,共15分)1.家庭属于初级群体。
福师1108考试批次《社会学原理》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福师1108考试批次《社会学原理》复习题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dfc4744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e84d259.png)
福师1108考试批次《社会学原理》复习题及参考答案福师1108考试批次《社会学原理》复习题⼀及参考答案本复习题页码标注所⽤教材为:福建师范⼤学社会学原理SP005297 现代社会学(第四版)吴增基、吴鹏森、苏振芳如学员使⽤其他版本教材,请参考相关知识点⼀、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社会学学科的本质特征是( B )A.现实性B.实证性C.开放性D.整体性考核知识点:社会学的本质特征,参见P132、社会学⼀词最早是由( D )提出来的A、涂尔⼲B、马克思C、斯宾塞D、孔德考核知识点:社会学的提出,参见P13、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 D )A.社会结构B.社会运⾏C.社会制度D.社会整体结构及其运⾏规律考核知识点: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参见P24、孔德认为⼈们的思想或智慧要经历的三个阶段依次是( D )A.神学、实证、形⽽上学阶段B.形⽽上学、神学、实证阶段C.实证、神学、形⽽上学阶段D.神学、形⽽上学、实证阶段考核知识点:社会学的发展,参见P135、从费孝通教授的学术经历可以看出( C )的重要性A.家庭研究B.社会问题研究C.社区研究6、根据不同⽂化在⽂化系统中的地位和作⽤,可以把⽂化分为( A )A.主流⽂化、亚⽂化、反⽂化B.科技、规范、语⾔、价值C.⽂化元素、⽂化丛、⽂化模式D.⽂化区、⽂化区域、⽂化圈和边际⽂化考核知识点:⽂化的分类,参见P987、把宗教、哲学、艺术、道德称为⽂化,把科学技术创造的物质成果称为“浅薄的⽂明”的观点出⾃( A )A.德国部分古典哲学家B.马林诺夫斯基C.克罗伯D.傅⽴叶考核知识点:⽂化,参见P958、⼀般地说,家庭建⽴的基础是( B )A.⽣产关系B.婚姻关系C.亲⼦关系D.抚养与赡养关系考核知识点:家庭建⽴的基础,参见P1469、在19世纪30年代之前就创造了“社会物理学”这⼀名词的是( C )A.孟德斯鸠B.伏尔泰C.圣西门D.卢梭考核知识点:社会学产⽣的背景,参见P3010、西⽅国家的第三次城市转变是指( C )A.农村⼈⼝流向城市B.城市⼈⼝流向郊区C.城市⼈⼝流向农村D.城市⼈⼝流向卧城考核知识点:城市的转变,参见P24811.“集体激动”是⽤来解释社会学研究中的( D )A.法⼈⾏为D.聚众⾏为考核知识点:聚众⾏为,参见P39012.在国有企业改⾰中出现了⼤量下岗⼯⼈,这是社会流动中的( A )A.结构性流动 B.⾮结构性流动 C.⾃由流动 D.代际流动考核知识点:社会流动,参见P22813.实证这个概念是社会学的创始⼈( B )⾸先提出来的。
《社会学原理》期末试卷A
![《社会学原理》期末试卷A](https://img.taocdn.com/s3/m/c4aa9dfb0b1c59eef9c7b425.png)
A.要素不同,导致结构不同
B.要素相同,导致结构相同
C.要素相同,要素之间关系不同,导致结构不同
D.要素不同,要素之间关系相同,导致结构不同
4.孔德认为人们的思想或智慧要经历的三个阶段依次是(D)
3.家庭的结构主要有()
A.血缘家庭B.核心家庭C.主干家庭
D.联合家庭E.其他家庭
4.以下属于社会资源的有()
A.经济利益 B.政治权力 C.职业声望
D.生活质量 E.知识技能
5.实证主义方法论认为()
A.社会现象是纯客观的
B.只有被证实了的知识才是科学
C.自然科学的方法不适合社会科学
D.社会学研究应排除思辨哲学
E.通过发展中小城市和城镇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使之不盲目流向大城市
8.个人社会化的内容是()
A.教导生活技能 B.培养社会角色
C.传递社会文化 D.完善自我观念 E.提高生活质量
9.聚众行为的主要表现形式有()
A.骚乱B.狂欢 C.恐慌 D.赌博 E.斗殴
10.随机抽样的方法主要有()
A.简单随机抽样 B.分层抽样 C.系统抽样
A.神学、实证、形而上学阶段
B.形而上学、神学、实证阶段
C.实证、神学、形而上学阶段
D.神学、形而上学、实证阶段
5.从费孝通教授的学术经历可以看出(C)的重要性
A.家庭研究B.社会问题研究C.社区研究 D.民俗研究
6.根据不同文化在文化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可以把文化分为(A)
A.主文化、亚文化、反文化
4.社会流动
社会流动是指人们在社会关系空间中从一个地位向另一个地位的移动。由于社会关系空间与地理空间有密切的联系,因此,一般把人们在地理空间的移动也归于社会流动。
电大《社会学》期末考试答案
![电大《社会学》期末考试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ee50253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c515575.png)
电大《社会学》期末考试答案
1. 社会学的定义
社会学是研究人类社会行为及其规律的学科。
它关注社会结构、社会互动和社会变迁等方面,通过观察、实证和理论分析来揭示人
类社会的本质和运作机制。
2.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包括社会群体、社会组织、社会制度、社会
关系等。
它研究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社会结构与功能、社会变
迁与发展等方面。
3. 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社会学运用多种研究方法进行探索,主要包括观察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实验法和比较研究法等。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社会学家
收集数据、验证假设、建立理论,以深入了解社会现象和解答研究
问题。
4. 社会学的重要理论
社会学涌现了众多重要理论,例如结构功能主义、社会交往理论、社会冲突理论、符号互动主义等。
这些理论通过不同的视角和观点,解释了社会现象的不同方面和机制。
5. 社会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社会学不仅是一门学科,也有着广泛的现实应用价值。
它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社会问题、解决社会矛盾,为社会发展和社会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
同时,社会学也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社会经验和人际交往技巧。
以上就是电大《社会学》期末考试的答案,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社会学概论期末试题A卷及参考答案
![社会学概论期末试题A卷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d068757fe4733687e21aa37.png)
10、下列理论,不是从心理学角度来解释集体行为的理论是:
A.勒庞的集体心智理论B.布鲁默的循环反应理论
C.格尔的相对剥夺理论D.康豪瑟的群众社会理论
11、2002年6月,黑龙江省密山市实验中学为1500名学生接种乙脑疫苗。不久,一名学生身上发生皮疹,伴有头晕等症状,被医院确诊为疫苗注射后的身体反应。消息传开后,在20天里,不断有学生报告头晕、发烧、胃疼、呕吐、胸闷等不良反应,住院人数近1000人。经医生诊断,大部分学生并没有问题。这种现象,我们把它称为:
A.《自杀论》B.《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C.《社会分工论》D.《实证哲学教程》
2、社会学非常注重实证研究,强调研究方法的科学性,下列属于社会学研究方法的有:
A.统计调查研究B.实地研究C.实验研究D.文献研究
3、一般来说,社会运行的物质基础包括:
A.人口B.物质环境C.精神环境D.物质资料生产能力
4、一些学者认为性别是社会建构的,并研究一些特殊人群,下列中属于“LGBTQ”群体的有:
最后,需要建立网络的安全和规则。第一网络自身的规则建设,例如一些人把其看成真实世界的扩展。社交网站会告知你如何保护自己的隐私,以及不要随便添加好友。网络供应商建立规则以确保秩序。第二,国家及其各职能部门的立法,以及网络警察和网络军队建设。第三,我国需要争夺互联网的控制与话语权,强调自主研发。第四,建立信任安全机制与系统升级。
3、一般来说,我们把行动者在互动中形成的社会联系称为,与群体相比,其联系则较局限和松散。格兰诺维特把人们在其中投入更多时间、更多感情,并且彼此更为亲密也更为频繁提供互惠性服务的关系成为强关系,那种自我卷入不多甚至没有卷入的关系称为。
4、病人在将要去世时,由医生、护士、护理员、心理辅导员、社工等各领域人员组成的综合团队,通过治疗和护理来缓解病人的疼痛,以及减低病人及家属的心理和精神负担、改善他们的生活素质,我们把这种行为称之为。
社会学概论期末试题及答案解析
![社会学概论期末试题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604eb2b9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09.png)
社会学概论期末试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社会学是一门研究什么的学科?A. 个人行为B. 社会行为C. 自然现象D. 经济现象答案:B2. 以下哪项不是社会学研究的基本单位?A. 个体B. 群体C. 社会结构D. 经济系统答案:D3. 功能主义理论是由哪位社会学家提出的?A. 马克思B. 韦伯C. 杜尔凯姆D. 斯宾塞答案:C4. 社会化是指什么过程?A. 个体适应社会的过程B. 社会适应个体的过程C. 个体与社会相互适应的过程D. 社会对个体的强制适应过程答案:A5. 以下哪项不是社会控制的方式?A. 法律B. 道德C. 习俗D. 个人意愿答案:D6. 社会分层的依据是什么?A. 个人能力B. 社会地位C. 经济收入D. 所有上述因素答案:D7. 社会运动通常是由什么驱动的?A. 个人利益B. 社会不公C. 政治斗争D. 经济竞争答案:B8. 以下哪项不是社会问题的典型特征?A. 普遍性B. 严重性C. 争议性D. 个人性答案:D9. 社会资本是指什么?A. 社会中的经济资源B. 社会关系网络C. 社会中的文化资源D. 社会中的技术资源答案:B10.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中,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的区别是什么?A. 研究方法B. 研究对象C. 研究目的D. 研究结果答案:A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社会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答案:社会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和文献研究法。
观察法是通过观察来收集社会现象的数据;调查法是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收集信息;实验法是在控制条件下研究社会现象;文献研究法是通过分析已有的文献资料来获取信息。
2. 描述社会化过程中的三个主要阶段。
答案:社会化过程中的三个主要阶段包括初级社会化、次级社会化和继续社会化。
初级社会化通常发生在儿童时期,主要学习基本的社会规范和角色;次级社会化发生在青少年和成年早期,学习更复杂的社会角色和规范;继续社会化是终身过程,个体不断适应社会变化,学习新的角色和规范。
福建师范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社会学原理》期末试卷A及答案
![福建师范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社会学原理》期末试卷A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a3aaa06312b3169a551a443.png)
举例说明,大众传播媒介即影视、音像、广播、报纸、杂志,特别是国际互联网迅速向人们提供大量各种信息,使人广开视野,学到新的知识与规范。大众传媒的社会化作用与日俱增。现代社会心理学十分重视传媒对个体社会化的影响。
3.简述科层制的含义与特征
答:(1)科层制是指建立在法理型权威基础上的,以正式规则为管理主体的,具有职权分工和职位等级体系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
E.通过发展中小城市和城镇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使之不盲目流向大城市
8.个人社会化的内容是(ABCD)
A.教导生活技能B.培养社会角色
C.传递社会文化D.完善自我观念E.提高生活质量
9.聚众行为的主要表现形式有(ABC)
A.骚乱B.狂欢C.恐慌D.赌博E.斗殴
10.随机抽样的方法主要有(ABC)
A.简单随机抽样B.分层抽样C.系统抽样
D.社会学研究应排除思辨哲学
E.必须遵循价值中立
6.社会角色根据追求的目标可以归结为(AB)
A.功利性角色B.表现性角色C.规定性角色
D.开放性角色E.自致角色
7.“控制大城市规模”其本意指(ABCDE)
A.降低大城市人口的自然增长率
B.控制大城市的人口机械增长
C.控制大城市的用地规模
D.引导大城市人口和部分工厂企业向中小城市和卫星城疏散
(2)科层制的主要特征有:
①权力分层,职务分等。组织中的各个职位遵循层序原则规定等级体系,上级可以监督下级,下级服从上级并接受上级审查。
②因事设职,专职专人。科层制组织通过对组织各项工作的细致分工赋予每个职位以特定的权力,使占有职位的个人能够明确自己所负有的责任以及拥有的权力。
③量才用人,法理权威。职务的分工使职务工作作为专业工作,需要专门的培训。
社会学概论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社会学概论期末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5472f74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d5.png)
社会学概论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社会学研究的首要问题是什么?A. 社会结构B. 社会功能C. 社会问题D. 社会行为答案:C2. 社会化的主要功能是什么?A. 维持社会稳定B. 促进个体发展C. 形成社会规范D. 传播文化价值观答案:A3. 以下哪项不是社会分层的依据?A. 财富B. 权力C. 知识D. 年龄答案:D4. 社会资本是指什么?A. 个人的社会关系网络B. 社会的物质财富C. 社会的政治权力D. 社会的精神文化答案:A5. 以下哪种理论不属于社会学理论?A. 结构功能主义B. 冲突理论C. 符号互动论D. 行为主义答案:D...(此处省略剩余选择题)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社会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答案:社会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和文献研究法。
观察法是通过观察社会现象来收集数据;调查法是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获取信息;实验法是在控制条件下测试变量之间的关系;文献研究法则是通过分析已有的文献资料来获取知识。
2. 什么是社会化过程,它对个体的意义是什么?答案:社会化过程是个体学习社会规范、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的过程。
它对个体的意义在于帮助个体适应社会环境,形成社会角色,以及发展社会能力。
3. 解释社会结构和社会功能的关系。
答案:社会结构是指社会中的各种组织形式和关系模式,而社会功能是指这些结构所发挥的作用和影响。
社会结构为社会功能提供基础,而社会功能则是社会结构存在和发展的动力。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 论述现代社会中社会问题的特点及其解决途径。
答案:现代社会中社会问题具有复杂性、全球性和动态性等特点。
解决社会问题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包括政府的政策制定、社会组织的参与、公民的意识提升以及国际合作等。
2. 分析现代社会中信息技术对社会结构和个体行为的影响。
答案:信息技术极大地改变了社会结构,促进了全球化和社会网络的形成。
〈社会学原理〉A卷试题及答案
![〈社会学原理〉A卷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50fe2a3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78.png)
〈社会学原理〉A卷试题及答案第一篇:〈社会学原理〉A卷试题及答案东莞理工学院成教学院考试试卷(A卷)2011年(秋季)学期科目:社会学原理考试形式:闭卷班级学号姓名成绩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1.帕森斯的学生K ·默顿创立了()A.交换理论B.冲突理论C.中程理论D.宏观理论2.个人社会化过程就是()向社会人转变的过程。
A.机械人B.生物人C.动物人D.非社会人3.年轻一代用新知识新观念影响前辈的过程是()A.正向社会化 B.负向社会化C.非社会化D.特殊社会化4.阶级产生的根源是()A.社会经济B.剥削压迫C.私有制D.社会不平等5.由个人在生活中扮演的多种角色构成个人的()A.理解角色B.领悟角色 C.期望角色 D.角色集6.在孔德之前,()创造了“社会物理学”这一名词。
A.孟德斯鸠 B.伏尔泰 C.圣西门 D.卢梭7.社会只是单纯的名称,只有个人才是真实的存在。
这种观点属于(A.功能主义 B.社会唯实论 C.冲突理论 D.社会唯名论8.由一对夫妇与父母和未婚子女聚居生活的家庭是()A.核心家庭B.主干家庭C.联合家庭D.断代家庭9.在社会互动中,行动者之间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展开的较量、争夺称为(A.合作 B.交换 C.竞争 D.冲突10.初级群体的规模一般在()A.2 — 10 人B.2 — 20 人C.2 — 30 人D.2 — 40 人11.下列的社会学家,主张冲突理论的是()A.齐美尔B.达伦多夫C.韦伯D.孔德12.再社会化主要是指对()))A.未成年人B.成年人C.离轨和犯罪者D.老年人13.一组相互依存的角色形成一个()。
A.理解角色B.领悟角色C.期望角色D.角色集14.人类生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制度是()A.社区 B.群体 C.家庭D.法律15.具有规模小,面对面交往,认同感强等特征的群体是()A.内群体 B.成员群体 C.首属群体 D.大群体16.()是一种公开的对抗性行为方式,指两个或以上的个人或团体以压倒对方为目的的社会行为.A.竞争 B.战争 C.冲突 D.调适17.行为者个人将社会规范化为自己的观念,并对自己的行为实施的控制,称()A.制度化控制B.非制度化控制C.外在控制D.内在控制18.按照流动的参照物划分,社会流动可分为()A.水平流动和垂直流动 B.代内流动和代际流动C.结构性流动和自由流动D.向下流动和向上流动19.要求公民遵守四项基本原则这一社会规范应属于()的内容。
社会学原理考试试题(题库版)
![社会学原理考试试题(题库版)](https://img.taocdn.com/s3/m/5418b57e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3b.png)
社会学原理考试试题(题库版)1、名词解释价值中立性正确答案:是指研究者在选定了研究对象之后,必须放弃仸何主观的价值观念,严格以客观的、中立的态度进行观察和分析,介而保证研究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此外,价值中立性还包(江南博哥)括另一层含义,即事实领域与价值领域、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研究机构的区分。
2、问答题人为什么需要游戏?或者说游戏的作用?正确答案:1、促进少年儿童的社会化过程,大多数游戏都是对某种社会行为和社会角色进行模仿,有利于他们认识社会2、通过某种游戏技能的表现,激发人的情绪,给个人和他人带来欢乐,起到社会休闲娱乐的作用3、为社会人际关系提供一种良好的感情交流方式,特别是给家庭人员之间,男女之间增加交流机会3、问答题简述社区横向格局的特点。
正确答案:在地社区各社会单位和子系统以地缘关系为纽带互相联系互相依存在功能上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由此形成一个社区组织体系。
4、问答题简述进化论的社会分层理论。
正确答案:进化论是对功能主义和冲突论的折中,其代表是格尔哈特.伦斯基,《权力与特权:社会分层的理论》一书系统地阐述了他的社会分层理论。
进化论的观点认为,在社会分层制度的发展过程中,既有整合,又有竞争,两者可以结合起来对社会分层作更准确的分析。
实质上,他认为社会为了求得生存需要的基本资源是按照功能主义者的方式进行分配的,即吸引难得的天才担任重要的角色。
但另一方面,社会的声誉资源-即不是生存必需的资源-则是通过相互竞争的集团之间的冲突来分配的。
也就是说,社会分层的出现,一方面是由于有必要地鼓励难得的天才,另一方面是由于竞争和冲突。
5、填空题社会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是()从开始的,产生于19世纪30年代.(孔德是西方社会学的创始人)正确答案:孔德6、名词解释解释性研究正确答案:试图对社会现象作出普遍的因果解释,以解答“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是对事物内部联系和本质特征的分析。
7、单选我国过春节时要做的放鞭炮、贴春联、吃饺子、串亲戚等活动属于()A、文化特质B、文化丛C、文化形态D、文化模式正确答案:B8、单选在我国,通常所划分的国家——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县(或大区)——乡(镇或街道)——村(居民委)——邻里等七级,是按照()来划分的。
社会学概论期末考试试卷(参考答案)
![社会学概论期末考试试卷(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dec5f26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8c.png)
社会学概论期末考试试卷(参考答案)1. 请简述社会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社会学是研究人类社会的科学,通过对社会现象、社会行为以及社会机构的研究,来揭示人类社会的本质和规律。
2. 请列举并简要解释社会学的主要理论流派。
- 结构功能主义:强调社会的稳定与秩序,关注社会制度和机构的功能。
- 社会冲突理论:强调社会的不平等和冲突,关注社会阶层之间的利益冲突。
- 符号互动主义:强调人们对符号和意义的解释,关注个体间的交互和意义构建。
- 女性主义社会学:强调性别的社会构建和不平等问题,关注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和权益。
3. 请说明社会学研究的方法论。
社会学研究的方法论包括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两种主要方法。
定性研究采用观察、访谈等人类科学方法,以了解社会现象的深层意义和细节。
定量研究则使用统计分析和问卷调查等方法,通过量化数据来分析和验证社会学假设。
4. 请简述社会学的研究领域和应用。
社会学研究领域广泛,涉及社会结构、社会化、社会变迁、社会问题等方面。
它在政治、经济、教育、犯罪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政府可以借助社会学研究了解社会问题的根源,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改革措施;企业可以通过社会学研究了解消费者需求和行为,优化市场营销策略。
5. 请简要解释社会学的重要性。
社会学的重要性在于它帮助我们理解社会现象和人类行为的本质及其背后的规律。
通过社会学的研究,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社会问题的根源,推动社会持续发展和进步。
此外,社会学为我们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帮助我们更加客观地看待和分析社会问题。
6. 请简述你对社会学的认识和感悟。
社会学是一门非常有益的学科,它帮助我们深入了解人类社会的运作和问题,并提供了改善社会的思路和方法。
我认为通过研究社会学,我们可以更好地以及与人交往的方式,帮助我们实现自身价值并为社会做出贡献。
7. 请简要介绍一个你认为有趣的社会学研究案例。
一个有趣的社会学研究案例是斯坦福监狱实验。
该实验于1971年进行,通过模拟监狱环境,研究了人类行为在特定社会背景下的变化。
福建师范大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答案
![福建师范大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d5edbfef705cc1755270995.png)
福建师范大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答案考试科目: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重修) 考试时间:2004年8月26日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6分,请将答案填入表格内)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请将答案填入表格内)1.人们无法自由地选择生产力。
答:对。
(2分)生产力是在人与自然之间进行物质和能量的变换过程中形成的特殊的社会物质力量。
生产力的形成和运动虽然离不开人的精神因素,但却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其运动变化有其内在的客观规律,一定时代的生产力既是前人实践活动的客观结果,又成为后人进行实践的既定前提。
因此,人们无法自由地选择生产力。
(2分)2.矛盾的基本属性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答:错。
(2分)唯物辩证法所说的矛盾,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的对立和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从辩证矛盾的含义可以看出,对立(斗争性)和统一(同一性)是矛盾的两个根本属性。
(2分)3.错误的认识也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答:对。
(2分)人的认识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无论正确的认识还是错误的认识,都不是主观自生的,都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错误的认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歪曲反映,它也能从客观存在中找到根据。
(2分)四、简答题(每题6分,共24分)1.简述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
答: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运动是物质存在的方式,没有无运动的物质。
(2分)任何运动都有它的物质承担者,世界上不存在没有物质的运动,脱离物质的所谓“纯粹”的运动是没有的。
(2分)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否认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认为物质从本质上是不运动的,即使有运动变化,也是由外部力量的推动而引起数量的增减和位置的移动。
唯心主义则主张没有物质的运动。
(2分)2.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表现在哪里?答: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前者承认世界万物的相互联系,而后者则孤立地看待世界万物;(2分)前者承认世界万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而后者则以静止的观点看待世界万物;(2分)前者承认事物的内在矛盾性,甚至把它看成是万物发展的根本动力,而后者则看不到事物的内在矛盾性,以致把事物的发展归结为外部推动力的作用。
2023年福师《社会学基础》期末考试A卷
![2023年福师《社会学基础》期末考试A卷](https://img.taocdn.com/s3/m/1e994e7d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89.png)
2023年福师《社会学基础》期末考试A卷一、选择题(共50题,每题2分,共100分)1. 在社会学中,对群体行为的研究称为:A. 个体社会化B. 群体环境C. 社会变迁D. 集体行动2. 社会学是一门研究:A. 个体行为和小团体关系的学科B. 社会制度的学科C. 社会交往和社会行为的学科D. 人与社会的综合学科...二、主观题(共3题,每题30分,共90分)1. 什么是社会交往?简要介绍其重要性和影响因素。
(回答需在300字以上)社会交往是指人与人之间在社会环境中相互联系、交流和互动的过程。
社会交往在人类社会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影响。
首先,社会交往有助于个体的社会化过程。
通过与他人的交往,个体可以研究和掌握社会的价值观念、准则和规范,获得适应社会的能力和技巧。
社会交往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育手段,能够帮助个体塑造自己的身份和认同。
其次,社会交往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都有积极影响。
人类是社会性动物,需要与他人建立联系和互动,以满足自身的情感需求。
社会交往能够带来情感支持、认同感和归属感,促进个体心理健康的发展。
此外,一些研究表明,社交支持可以提高人的免疫力,对抵抗疾病有积极的影响。
最后,社会交往的影响因素包括个体特质、社会环境和文化因素。
个体特质包括性格、态度、价值观等,不同的个体特质会影响社会交往的方式和结果。
社会环境包括家庭、学校、工作场所等社会组织,不同的社会环境会影响个体的社交圈子和社会交往方式。
文化因素涉及社会规范、俗和价值观念等,不同的文化背景会对社会交往产生深远影响。
2. 请简要分析社会构建主义对社会学研究的贡献和局限。
(回答需在400字以上)社会构建主义是一种重要的社会学理论,强调社会现实是通过人们的认知和解释共同构建的。
它对社会学研究方向和方法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也存在一些局限和争议。
一方面,社会构建主义提出了社会现实是观念和语言构建的观点,推动了社会学研究从客观现实到主观认知的转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建师范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
《社会学原理》期末考试A 卷
姓名: 专业:
学号: 学习中心:
一、单项选择题(答案务必写在下方表格内,每小题1分,共1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D
D
C
D
C
A
A
B
C
C
1.社会学一词最早就是由( D )提出来得
A 、涂尔干
B 、马克思
C 、斯宾塞
D 、孔德 2、社会学得研究对象就是( D )
A 、社会结构
B 、社会运行
C 、社会制度
D 、社会整体结构及其运行规律
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与“浊浪掩红日,狂沙浸炊烟”得意境迥异,从社会学得理论角度来瞧,它体现了( C ) A 、要素不同,导致结构不同 B 、要素相同,导致结构相同 C 、要素相同,要素之间关系不同,导致结构不同 D 、要素不同,要素之间关系相同,导致结构不同
4、孔德认为人们得思想或智慧要经历得三个阶段依次就是( D ) A 、神学、实证、形而上学阶段 B 、形而上学、神学、实证阶段 C 、实证、神学、形而上学阶段 D 、神学、形而上学、实证阶段
5、从费孝通教授得学术经历可以瞧出( C )得重要性 A 、家庭研究 B 、社会问题研究 C 、社区研究 D 、民俗研究
6、根据不同文化在文化系统中得地位与作用,可以把文化分为( A ) A 、主文化、亚文化、反文化 B 、科技、规范、语言、价值 C 、文化元素、文化丛、文化模式 D 、文化区、文化区域、文化圈与边际文化
7、 把宗教、哲学、艺术、道德称为文化,把科学技术创造得物质成果称为“浅薄得文明”得观点出自( A ) A 、德国部分古典哲学家 B 、马林诺夫斯基 C 、克罗伯 D 、傅立叶 8、一般地说,家庭建立得基础就是( B ) A 、生产关系 B 、婚姻关系 C 、亲子关系 D 、抚养与赡养关系
9、在19世纪30年代之前就创造了“社会物理学”这一名词得就是( C )
A 、孟德斯鸠
B 、伏尔泰
C 、圣西门
D 、卢梭 10、西方国家得逆城市化转变就是指( C ) A 、农村人口流向城市 B 、城市人口流向卫星城 C 、城市人口流向农村 D 、城市人口流向卧城
二、多项选择题(答案务必写在下方表格内,每小题2分,共2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ABCD E
C D
BCD E
ABCD
E
ABD E
A B
ABCD E
ABC D
AB C
AB C
1、社会学研究社会结构得主要角度有( ABCDE )
A 、自然环境、人口、文化
B 、经济基础、政治上层建筑、意识形态
C 、阶级结构
D 、经济、政治、文化
E 、阶层结构
2、我国现代社会结构得主要特点就是( CD )
A 、稳定性
B 、封闭性
C 、双重性
D 、过渡性
E 、整合性
3、家庭得结构主要有( BCDE ) A 、血缘家庭 B 、核心家庭 C 、主干家庭
D 、联合家庭
E 、其她家庭
4、以下属于社会资源得有( ABCDE )
A 、经济利益
B 、政治权力
C 、职业声望
D 、生活质量
E 、知识技能
5、实证主义方法论认为( ABDE )
A 、社会现象就是纯客观得
B 、只有被证实了得知识才就是科学
C 、自然科学得方法不适合社会科学
D 、社会学研究应排除思辨哲学
E 、必须遵循价值中立
6、社会角色根据追求得目标可以归结为( AB ) A 、功利性角色 B 、表现性角色 C 、规定性角色
D 、开放性角色
E 、自致角色
7、“控制大城市规模”其本意指( ABCDE )
A 、降低大城市人口得自然增长率
B 、控制大城市得人口机械增长
C 、控制大城市得用地规模
D 、引导大城市人口与部分工厂企业向中小城市与卫星城疏散
E 、通过发展中小城市与城镇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使之不盲目流向大城市
8、个人社会化得内容就是( ABCD ) A 、教导生活技能 B 、培养社会角色
C 、传递社会文化
D 、完善自我观念
E 、提高生活质量 9、聚众行为得主要表现形式有( ABC )
A 、骚乱
B 、狂欢
C 、恐慌
D 、赌博
E 、斗殴 10、随机抽样得方法主要有( ABC )
A 、简单随机抽样
B 、分层抽样
C 、系统抽样
D 、滚雪球抽样
E 、偶遇抽样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社会结构 答:社会结构就就是指社会整体得构成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相对稳定得关系。
2、社会化 答:所谓人得社会化就是作为个体得生物人通过与社会得交互作用,学习社会文化,适应社会生活,再现社会经验,并积极作用于社会,创新社会生活与社会文化得过程。
3、社区 答:社区就是若干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聚集在某一个领域里所形成得一个生活上相互关联得大集体,就是社会有机体最基本得内容,就是宏观社会得缩影。
4、社会流动 答:社会成员从一种社会地位向另一种社会地位,从一种职业向另一种职业得转变。
社会流动得程度与社会分层体系封闭或开放得程度密切相关。
社会流动会引起社会结构得变化,大多数人流动得方向与频率反映着社会变迁得方向。
因此,社会流动被人们瞧作就是社会变迁得指示器。
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西方社会分层理论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