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图像构造解译培训课件

合集下载

遥感图像构造解译培训课件

遥感图像构造解译培训课件
岩层三角面: 某一岩层同一层面地表露头线上山
脊点与相邻两沟谷点用直线连接所成的 假想三角形平面 (随地形不同的变态: 梯形、熨斗形、半圆形、半月形)
连续多套岩层 区,多个岩层 三角面常沿倾 向呈叠瓦状, 沿走向则相连 成锯齿状、波 浪状或不规则
地形起伏区倾斜岩层—折线或曲线状条带 (岩层三角面)
地貌—桌状山、 方山峡谷、阶梯 状山坡
受强烈切割区:
图形—形似等高线 状的封闭花纹环带 状、贝壳状、玛瑙 状纹形浑圆状、姜 块状、脑纹状半弧 形花边状图案 植被—生长与岩层 一致,环带状分布
单个岩层三角 面—各点高度相同 (立体观察)
孤立残山—露头 线组成的封闭圆形 或椭圆形
一、确定褶皱构造存在的解译标志
此外,向斜构造往往形成向心状水系,穹窿构造形成 放射状水系,在褶皱的转折端往往发育有收敛状或撒开状 的水系类型,有时这些特殊的水系类型可帮助我们判断褶 皱的存在,但是这些特殊的水系类型在其它的构造部位也 有发育,因此水系不能单独作为褶皱存在的判别依据,它 可作为识别褶皱存在的一个线索,结合上述三个基本解译 标志,识别确定褶皱构造的存在。
由于岩性的坚硬程度不同,风化差异使得坚硬岩性凸
出来,软岩性凹下去,软硬岩性之间有一小坎或小坡;称 为岩层小坡面或岩层小坎,这一小坡面(小坎)顺着岩层面 发育,它的倾向、倾角即为岩层的倾向、倾角。
三、图解法求解岩层产状
(一)地形图法 利用航空像片和地形图作图可获得岩层产状,具体作法如 下:
1.在图像上画出具有岩层三角面的同一岩层界线,然 后利用地形地物将界线转给到地形图,如图7—6。
2.根据转折端产状 褶皱转折端产状是判断背斜、向斜构造的重要标志,背斜转折
端产状相对于核部是向外倾斜(称外倾)的,向斜转折端产状是向内 倾斜(称内倾)的,如图7—8,根据转折端产状的外倾与内倾判断褶 皱的类型(背斜或向斜)是准确无误的。对于扇状褶皱、倒转褶皱在 地层新老次序不清楚的情况下,主要靠转折端的产状识别褶皱类型。 因此转折端的产状十分重要,应注意判译褶皱转折端的产状。

遥感图像解译基础PPT课件

遥感图像解译基础PPT课件
17
• 图型:目标地物有规律的排列而成的图形结构。
18
• 布局:物体间的空间配置。物体间一定的位 置关系和排列方式,形成了很多天然和人工 目标特点。
• 位置:地物分布的地点。地理位置和相对位 置。
19
遥感图像目视解译的一般原则
总体观察 综合分析 对比分析 观察方法正确 尊重影象客观实际 解译图象耐心认真 有价值的地方重点分析
狭义:是一门新兴的科学技术,主要指从远距离、 高空以至外层空间的平台上,利用可见光、红外、 微波等探测器,通过摄影或扫描、信息感应、传 输和处理,从而识别地面物质的性质和运动状态 的现代化技术系统。 (《遥感大词典》)
3
遥感和遥感系统——遥感过程
卫星姿态 控制
服务社会
遥感信 息传输
用户
成像机理 与模型
运用专业背景知识,通过肉眼观察,经过综合分 析、逻辑推理、验证检查把遥感图象中所包含的 地物信息提取和解析出来的过程。
10
遥感图像目视解译原理
目视解译是遥感成像的逆过程
地表景观
成像过程
遥感图象
空间结构、时间 特点
化学组分பைடு நூலகம்物理 属性
成像方式、探测 波段
投影方式、时空 因素
大小形状、色调 灰阶
畸变失真、成图 比例
分发
目标提取与识别 (自动化、智能化)
遥感数据处理 (高光谱、高分辨率、……)
多源数据融合与集成 4
遥感系统
遥感系统包括:被测目标的信息特征(目标物);信息的获 取(遥感平台);信息的接收与记录、信息的处理(地面接收 站)和信息应用(分析解译)四大部分。
目标物的电磁波特性-----任何目标都具有发射、反射和吸 收电磁波的性质,这是遥感的信息源。目标物与电磁波的相 互作用,构成了目标物的电磁波特性,它是遥感探测的依据。

遥感图像解译基础PPT课件

遥感图像解译基础PPT课件

和的比值,表示被检测为类别j 的样本被正确识
别的比率,反映了虚检的程度。
53
Kappa 系数表示检测结果的内部一致性,与总体精度比 较起来,Kappa 系数更为客观
K
K
N nii nini
Kappa i1
i1
K
N2 nini
i1
54
55
LANDSAT 系列卫星成像仪器特征
仪器 RBVm RBVp MSS
LiDAR系统首次在救灾中应用,获取了唐家山 堰塞湖地区高精度DEM,为解决唐家山堰塞湖 问题提供了精确的数据;同时为寻找失事直升 机也提供了最新的数据.
——李京《空间信息技术在四川地震救灾工作 中的应用》
45
46
47
48
灾中堰塞湖动态监测
49
遥感图像解译—例2
太空看长城?? 2004年5月 欧洲空间局
5
地面站接收到遥感卫星发送来的数字信息,记录在 高密度的磁介质上(如高密度磁带HDDT或光盘等),并 进行一系列的处理,如信息恢复、辐射校正、卫星姿态校 正、投影变换等,再转换为用户可使用的通用数据格式, 或转换成模拟信号(记录在胶片上),才能被用户使用。
信息的应用----遥感获取信息的目的是应用。这项工 作由各专业人员根据不同的应用需要而进行。在应用过程 中,也需要大量的信息处理和分析,如不同遥感信息的融
分发
目标提取与识别 (自动化、智能化)
遥感数据处理 (高光谱、高分辨率、……)
多源数据融合与集成 4
遥感系统
遥感系统包括:被测目标的信息特征(目标物);信息的获 取(遥感平台);信息的接收与记录、信息的处理(地面接收 站)和信息应用(分析解译)四大部分。
目标物的电磁波特性-----任何目标都具有发射、反射和吸 收电磁波的性质,这是遥感的信息源。目标物与电磁波的相 互作用,构成了目标物的电磁波特性,它是遥感探测的依据。

《遥感图像目视解译》课件

《遥感图像目视解译》课件
特点
遥感图像目视解译具有直观、快 速、灵活等优点,但也存在主观 性、精度不稳定等局限性。
遥感图像目视解译的重要性
提供快速、准确的信息提取
01
遥感图像目视解译能够快速准确地提取地球表面的信息,为决
策提供有力支持。
弥补遥感自动解译的不足
02
遥感自动解译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目视解译可以弥补其不足,
提高解译精度。
02 03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
随着遥感技术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问题日益突出 ,如何在满足应用需求的同时保障数据安全和隐私权益是亟待解决的问 题。
应用领域的拓展
遥感图像目视解译技术的应用领域正在不断拓展,从传统的环境监测、 城市规划等领域向智能交通、智慧城市等新兴领域延伸,为技术的推广 和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和发展空间。
水体遥感图像目视解译
要点一
总结词
水体遥感图像目视解译可以提取水域范围、水质状况、水 生生物分布等信息,为水资源管理和保护提供决策支持。
要点二
详细描述
水体遥感图像目视解译是遥感技术在水资源领域应用的重 要手段之一。通过目视解译,可以提取水域范围、水质状 况、水生生物分布等信息,为水资源管理和保护提供决策 支持。在解译过程中,需要注意水体的光谱特征和空间结 构特征,以便更准确地提取信息。同时,还需要注意不同 水体之间的差异和变化,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水环境问题 。
在应急响应和灾害监测中发挥重要作用
03
遥感图像目视解译在应急响应和灾害监测中能够快速识别灾害
区域和受灾情况,为救援工作提供及时的信息支持。
遥感图像目视解译的应用领域
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分类
遥感图像目视解译能够识别和区分不 同类型的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如森 林、草地、城市等。

遥感图像目视解译与制图课件

遥感图像目视解译与制图课件
基于特征提取结果, 采用合适的分类方法 对地物进行归类,形 成地物分类图。
4. 目标识别
针对特定目标,如建 筑物、水体等,采用 专业解译标志进行精 细识别和提取。
5. 制图输出
将解译结果以专题图 或矢量数据等形式输 出,供后续分析和应 用。
目视解译的技巧与策略
技巧 1. 充分利用图像的色彩、纹理等信息,提高解译精度。
叶面积指数等。
植被病虫害检测
识别遥感图像上的植被异常特 征,如黄化、枯死等,以发现
潜在的病虫害问题。
城市地区解 译
01
城市边界提取
基于遥感图像的纹理和光谱信息, 准确地提取出城市的边界。
03
城市热岛效应分析
利用热红外遥感数据,分析城市 地区的热岛效应,以评估城市热
环境。
02
城市土地利用分类
根据遥感图像的特征,将城市地 区划分为商业区、工业区、居住
发展等。
扩张影响评估
评估城市扩张对自然环境、生态 系统和农业等方面的影响。
案例四:洪涝灾害监测与评估
灾害范围提取
利用遥感图像识别洪涝灾害范围,介绍灾害范围 提取的方法和流程。
灾害程度评估
基于遥感图像的灾害程度指数,评估洪涝灾害的 严重程度和影响。
灾害风险分析
结合地形。
介绍基于像元、基于对象和集成学 习等植被分类方法,比较各种方法 的性能。
精度评价与制图
进行植被分类精度评价,提高分类 精度,并对分类结果进行制图与可 视化。
案例三:城市扩张分析
城市扩张检测
利用遥感图像分析城市用地变化, 检测城市扩张的范围和速度。
扩张驱动力分析
结合社会经济数据,分析城市扩 张的驱动力,如人口增长、经济

精选遥感图像目视解译与制图培训课件

精选遥感图像目视解译与制图培训课件
目标地物与其相关指示特征
地物及与环境的关系
目标地物与成像时间的关系
由于判读的结果需要依据判读人员的经验和 知识,所以判读熟练程度的不同,会在判读结果 上产生差异。因此,为减少由判读人员造成的判 读误差,通常要预先建立好判读标志。
一、遥感摄影像片的判读
3、遥感摄影像片的判读方法 可见光黑白像片和黑白红外像片解译
2)先整体后局部:先整体观察,综合分析目 标地物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3)勤对比,多分析:多个波段对比;不同时 相对比;不同地物对比。
MSS的波谱段
通道号 MSS4 MSS5 MSS6 MSS7 MSS8
光谱段颜色 绿 红 红~近红外 近红外 远红外
波长范围/μm 0.5~0.6 0.6~0.7 0.7~0.8 0.8~1.1 10.4~12.6
(3)信息复合法
利用透明专题图或者透明地形图与遥感图像 重合,根据专题图或地形图提供的多种辅助信息 ,识别遥感图像上目标地物的方法。
(4)综合推理法
综合考虑遥感图像多种解译特征,结合生活 常识,分析、推断某种目标地物的方法。如公路 与铁路的判读。
(5)地理相关分析法
根据地理环境中各种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依 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借助专业知识,分析推断 某种地理要素性质、类型、状况与分布的方法。
第四波段为短波红外波段,1.5-1.75μm,用于探 测植物含水量及土壤湿度,区别云与雪。
SPOT全色波段地面分辨率为10m,城市调查。
SPOT的光谱特性
两个突出特点: 1、较高的地面分辨率,全色10m,多光谱为20m; 2、同一地区的立体图像(两个线性阵列探测器)。
产品包括: 1A:70mm胶片、HDDT、CCT和CD-ROM,没有任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遥感图像构造解译的主要内容有:识别各种构 造形迹及其性质、特点;解译并测量各种构造要 素(长度、密度、产状等);识别各种构造之间的相 互关系及其生成序次,编制构造解译图等.
第一节 面状构造产状解译 面状构造包括岩层层理、各种构造变形面(片理、片麻理、板
理等)及构造破裂面、节理、断层等。它们的产状解译方法基本相 同下面以岩层面为例,介绍面状构造产状的解译:
(二)“V”字形 是指图像上沟谷点(最低点)与相邻两个山脊点,
(最高点)构成三角形形态或“V”字形形态,沟谷点 (最低点)为“V”字形的尖端。“V”字形构成的面实际 上是岩层的层面(已被侵蚀),它的倾向、倾角就代表 了岩层的倾向和倾角。
判断岩层产状的方法:直接在立体镜下观察“V”字 形面在三度空间的倾斜方向,倾角测定类似于岩层三 角面测定倾角的方法。
利用立体镜观察可定量测出岩层倾角,其方法是:在立体镜下观察 建立立体模型,用一硬纸板平行岩层三角面,此时硬纸板与像面的 夹角为岩层的视倾角,这是由于立体镜下观察建立的立体模型有垂 直,夸大作用,所以称为视倾角
需要根据图7-3换算成真倾角。在图7-3中,下面横坐标表示立体 镜下观察的岩层三角面视倾角。纵坐标表示立体镜垂直夸大系数。 上面横坐标表示真倾角。如立体镜垂直夸大系数为3.0,视倾角为 70°。二者在图上交点沿曲线与上边的横坐标交点为岩层真倾角, 为42°。
二、倾斜岩层产状解译
根据岩层影像特征,在识别出倾斜岩层的基础上, 利用解译标志判断其倾向和倾角。判断倾斜岩层产 状的解译标志有:
(一)岩层三角面
1.岩层三角面的概念 倾斜岩层受流水作用的侵蚀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岩层露头线被切割成
三角形的形态,被保留下来的三角面形态称为岩层三角面, 被侵蚀掉的三角面形态称为;“V”字形(图7—1)。换句 话说,岩层三角面在图像上是同一岩层界线在山脊点(最 高点)与相邻两个沟谷点(最低点)构成三角面状态,山脊 点称为岩层三角面的尖端。由于山脊、沟谷、坡面形态不 同,岩层三角面也可构成弧形面、梯形面.
(三)倾斜岩层解译
倾斜岩层的露头界线取决于岩层产状、地形及 二者的关系
在地形平坦区,岩层露头线即在图像上的条带 状影纹呈直线状,需要扩大视域与直立岩层相区别。
在地形起伏区,倾斜岩层构成的条带状影纹呈 曲线状、折线状、弧形、封闭型。
倾斜岩层产状的解译可利用目估法、图解法、 量测法获得。下面介绍目估法和图解法求解倾斜岩 层的产状。
第十章 遥感图像构造解译
遥感图像成像面积大,具有宏观概括的能力, 它可将各种地质构造的整体形态的形迹完整地表现 出来,所以应用遥感图像识别、研究各种构造形迹 及区域构造组合关系优于地面地质工作方法。此外, 还可以通过与地下构造有内在联系的地表信息的影 像识别一些隐伏构造,因此,遥感图像构造解译是 研究地质构造的一种很有效的方法。
一、不同产状岩层的解译 岩层产状分水平岩层、倾斜岩层和直立岩层三类,它们在遥感
图像上具有不同的影像特征,因此根据其影像特征可以识别区分上 述三种岩层的产状。
(一)水平岩层及近于水平岩层(倾角<5°)解译 倾角<5°的岩层,人的肉眼很难看出其倾斜,因此可以近似地
看作水平岩层。水平岩层在地表的出露界线完全受地形的控制,在 地形地质图上地质界线与地形等高线一致或平行。在地形平坦地区, 地表只出露水平岩层最顶部的岩层,所以在遥感图像上只能看到顶 部岩层的影像特征,色调均一,影纹单一而均匀;在地形起伏区, 由于流水的切割将下部较老的地层切割出来,不同岩性、岩层出露 界线构成图像上的条带状影纹,条带状影纹围绕着山包或山梁呈同 心圆状、贝壳状、或不规则的花边状,在立体镜下观察同一条带在 同一高度。山包或山梁顶部比较平整的称为平顶山或桌状山、方山,
2.利用岩层三角面测量岩层产状的方法
岩层三角面实际代表了岩层的层面,因此岩层三角面的倾向即为
岩层的倾向,倾角为岩层的倾角。利用岩层三角面直接判断岩层产 状,其方法是:岩层三角面尖端指向的相反方向为岩层的倾向,根 据经验目估岩层三角面的倾角为岩层的倾角。目估岩层倾角可分以 下三个等级:
缓倾斜岩层:5°~20° 中等倾斜岩层:20°~45° 陡倾斜岩层:45°~80° 岩层三角面的形态可以帮助人们判断岩层的陡缓,通常情况下 岩层三角面尖端角度越尖(小)或者岩层三角面的高(三角面尖端到 对边的垂线)越长,岩层倾角越缓(图7—2)。岩层三角面尖端角度 变大,岩层倾角变陡,直到岩层直立岩层三角面变为一条直线。
3.岩层三角面在帧幅航空像片上的畸变规律,岩层三角面在帧幅 航空像片的像主像点部位没有畸变,远离像主点则发生畸变,离像 主点越远畸变也就越大,畸变规律如图7-4。假设岩层倾角相等 (60°),在岩层倾向像主点的部分〈图中心的右侧〉,远离像主 点岩层三角面尖端角度变小,在岩层倾向像片边部部分〈图中心左 侧),远离像主点岩层三角面尖端角度变大,当摄影投影角等于岩 层倾角时,岩层三角面为一直线,再向图边岩层三角面尖端指向相 反方向与岩层倾向相反,此时,利用岩层三角面判断岩层倾向就会 发生误判。因此,利用岩层三角面判断岩层产状要选择靠近像主点 部位的岩层三角面,尽量避免使用图像边部的岩层三角面,尤其是 压平线以外的岩层三角面。
(二)直立岩层及近于直立岩层(倾角>80°)解译
岩层倾角>80°的近于直立岩层与直立岩层影像特征相 似,直立岩层的露头界线不受地形的影响,在图像上形成 的条带状影纹可以穿过各种地貌部位呈直线状延伸,它随 着岩层走向的改变而改变方向。在地形平坦区,条带状影 纹呈直线状不一定为直立岩层,倾斜岩层构成的条带状影 纹,也可成直线状延伸,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扩大解图视域, 寻找有沟谷切割的地方观察,条带状影纹呈直线状为直立 岩层,成曲线状或折线状为倾斜岩层。当在软硬岩层相间 分布区,硬岩层形成垅岗,软岩层形成槽地,岩层产状稳 定,条带状影纹呈直线状也不一定为直立岩层,应注意观 察沟谷的两个谷坡的陡缓及对称状况,若两坡陡而对称为 直立岩层,否则为倾斜岩层。此外,直立岩层出露的宽度 代表了岩层的厚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