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巷》和《再别康桥》-39页PPT资料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雨巷》《再别康桥》PPT课件

高中语文《雨巷》《再别康桥》PPT课件
戴望舒(1905-1950),原名戴梦 鸥,浙江杭州人。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 有现代诗派 “诗坛的首领”之美誉。
1924年考入上海大学文学系, 1925年转入复旦大学法文班,1928年 发表成名作《雨巷》,1932年参加施蛰 存主编《现代》杂志的创作,并成为30 年代“现代派”诗人群体的领袖。
《雨巷》最初发表在1928年《小说 月报》上,引起很大反响,叶圣陶称 《雨巷》“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 元”,戴望舒也因此诗获得“雨巷诗人” 的称号。
一幅微微泛黄的旧水墨画,自在飞花,无边的丝雨中,一 个长发披肩的女子,从雨巷中袅袅走来,携来一缕丁香花的幽 香,载着一怀嫣然极致的心情,又叹息,但不哀伤,有顾盼, 但不凄然。
丁香花纤小文弱,清香幽雅。古代诗人多以此立意,写出不少古今传诵 的名作,丁香因此成了古代诗词中人们熟知的意象之一。 阅读下面的 诗词,说说“丁香”在这里赋予了什么含义。
青结鸟,不开传在云暮外春信,时丁节香,空易结凋雨中谢愁。。
芭蕉不展丁香结,
回首绿波三楚暮,接天流美。丽 高洁 冷艳 愁怨 哀婉同向春风各自愁。
美丽高洁
愁怨,忧愁,哀怨,彷徨; 冷漠,凄清,又惆怅; 叹息,凄婉迷茫; 静默,消散
整首诗说不清道不明的迷 蒙意境都来源于“丁香” 两字,美丽的事物总是和 姑娘联系在一起。“丁香 一样的姑娘,丁香一样的 忧愁 。”
诗集有《我底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和《灾难的岁月》。
他的诗深得中国古典诗词中婉约诗风的遗韵,因而他的早期诗歌 多写个人的孤寂心境,感伤气息较重,总体上表现出孤独、抑郁和消 沉的特点;又受到法国象征派的影响,意象朦胧、含蓄。
后期的诗,因受抗争激发,诗风变得厚重刚健,语言更为洗练纯 朴,表现了热爱祖国、憎恨侵略者的强烈感情和对美好未来的热烈向 往。

《雨巷》 课件ppt(24张PPT)

《雨巷》 课件ppt(24张PPT)

社会黑暗困顿 的大环境。
油纸伞对于意境的营造有什么作用?
写实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大家一般都用油纸伞,比较普遍;
写意
雨水打在油纸伞上,飘忽朦胧,与悠长悠长的雨巷相映衬,刚 好营造出一种幽静朦胧的意境。
油纸伞给人一种怀旧的距离感,在独特的环境中能产生一种清远的氛围。
有人认为这是一首爱情诗,有人认为是一首理想诗,你认为呢?
合 作 探 究
诗中主要书写了哪些意象?

雨巷
油纸伞
篱墙 丁香姑娘
合 作 探 究
丁香姑娘具有怎样的特点,象征着什么? 忧愁迷茫 楚楚动人 优雅 惹人爱怜 小家碧玉 像梦一般出现又消失
“丁香一样的姑娘”象征了诗人在大革命失败 后苦苦追求的革命前景和希望。
戴望舒的雨巷是光指江南雨季的小巷吗?这些意象指什么?
运用象征手法,朦胧、 含蓄。
《雨巷》运用了象征性的抒情手法。诗中那狭窄阴沉的雨 巷,在雨巷中徘徊的独行者,以及那个像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 姑娘,都是象征性的意象。这些意象又共同构成了一种象征性 的意境,含蓄地暗示出作者既迷惘感伤又有所期待的情怀,并 给人一种朦胧而又幽深的美感。
妙用复沓句
第三节:“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 第四节:“像梦一般地”“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
像梦中飘过 一枝丁香地, 我身旁飘过这女郎; 她静默地远了,远了, 到了颓圮的篱墙。 走尽这雨巷。
用两个“飘”表现丁香姑娘的 倏忽而至。
在雨的哀曲里。 消了她的颜色, 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甚至她的 太息般的眼光, 丁香般的惆怅。
丁香姑娘的一切都在雨的哀曲 里消散了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飘过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人教版】语文必修一:1.2《雨巷》《再别康桥》ppt导学课件

【人教版】语文必修一:1.2《雨巷》《再别康桥》ppt导学课件

【自主校对】 一、 1.huá nɡ sù ɡāo liá o chì chù chó u chà nɡ wǎn pǐ xì nɡ zǎo dià n
chēnɡ 2.xià nɡ/hà nɡ
qiāo/qiǎo jiē/jié ní /nì zǎi/zà i 斓/谰/澜 忧/犹/优/尤
bié /biè
《再别康桥》 1920 年,徐志摩来到英国留学。 1921 年,进入康桥大学(现剑桥大学 )皇家 学院。这一段留学生活,特别是剑桥美丽的自然风景,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1922 年启程回国前夕,他写下了《康桥再会吧》一诗,表达对康桥的眷恋。1928 年,他重游英国。7 月的一个傍晚,他一个人悄悄来到了久别的母校,漫步于寂 静的校园,怀念逝去的美好岁月。但斗转星移,物是人非,没有人认识他,他 满腔的热情和对母校的眷恋之情无以倾诉,怅然若失。乘船回国途中,诗人挥 笔写下了《再别康桥》一诗。
店和《新月》月刊,两人有着浓厚的情谊。节选部分以徐志摩性情中的“同情 心”“爱”作为中心,通过叙写徐志摩去世之后朋友们的主观感受,表达了对 挚友的悼念之情。
预习案—聚沙成塔
[作者档案馆 ] 戴望舒 (1905—1950),浙江杭县(今余杭)人,中国现代著名诗 人。1929 年 4 月,第一本诗集《我的记忆》出版,其中《雨巷》 被誉为“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 而成为传诵一时的名 作, 他因此被称为“雨巷诗人”。 早期诗歌多写个人的孤寂心境, 感伤气息较重,因受西方象征派的影响,意象朦胧、含蓄。后期 诗歌表现了热爱祖国、憎恨侵略者的强烈感情和对美好未来的热烈向往,诗风 显得明朗、沉挚。 《雨巷》 《我用残损的手掌》是其代表作。
他的一生真是爱的象征。爱是他的宗教,他的上帝。 朋友们,志摩是走了,但他投的影子会永远留在我们心里,他放的光亮也 会永远在人间,他不曾白来了一世。我们有了他做朋友,也可以安慰自己说不 曾白来了一世。我们忘不了他和我们在那交会时互办过《现代评论》周刊、新月书

《雨巷》PPT优秀课件

《雨巷》PPT优秀课件

填空
• 《雨巷》创设了一种( )意境,塑造了 一位( )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以( )手法抒发了作者追求美好理想而不 得的、愁怨的、失望的复杂感情。 。
朦胧(梦一般凄婉迷茫)
孤独伤感(迷茫感伤又有期待 象征
• 谢谢!
重点意象探讨:
“雨巷”仅仅是一条狭窄破
旧 、阴暗潮湿的小巷吗?
雨巷
黑暗 沉闷的社会现实 (环境)
“丁香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美丽高洁
美好的理想和愿望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哀怨彷徨
理想的难以实现
她飘过 像梦一般地, 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
飘然离去
美好理想 的幻灭
沉浸在失恋伤痛中的戴望舒,当时住在刘呐鸥的江湾公园的公寓,与穆时英一家挨得很 近,为了抚慰 戴望舒爱情的伤口,穆时英将自己的妹妹穆丽娟介绍给戴望舒。小他12岁的穆丽娟的 清纯、秀丽一下就迷住了戴望舒,使他很快从感情的困厄中挣脱出来,并于第二年结婚。 但1938年5月,戴望舒全家由上海乘船到香港后,两人间的感情逐渐有了分歧,他们常 常因一点小事而大动干戈。 据穆丽娟忆起当年生活时说:"他对我没有什么感情,他的感情给施绛平了。"1940年冬, 穆丽娟回到上海决定离婚,戴望舒得知消息后,便给穆丽娟发出"绝命书":"从我们有理 由必须结婚的那一天起,我就预见这个婚姻会给我们带来没完的烦恼。 尽管这封"绝命书"写得如此伤感,还是未能动摇穆丽娟离婚的决心。戴望舒只好在离婚 协议上签字,根据协议,戴咏素归戴望舒抚养。
雨巷诗人
在中国新诗史上,崛起于三十年代的戴望舒, 上承中国古典的余泽,旁采法国象征派的残芬,
不但领导当时象征派的作者,抑且遥启现代派 的诗风,确乎是一位引人注目的诗人。

2课《诗两首(雨巷、再别康桥)》ppt课件

2课《诗两首(雨巷、再别康桥)》ppt课件

金品质•高追求
我们让你更放心!
返回
◆语文•必修1 •(配人教版)◆
7.积名句 (1)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 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3)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4)那榆阴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近几年来,鲁东南地区夏播玉米产量呈现出
________ 徘徊 不前的局面。
彷徨 观望。 ②他在人生的十字路口________
金品质•高追求
我们让你更放心!
返回
◆语文•必修1 •(配人教版)◆
(3)凄清· 凄婉 辨析:“凄清”形容清冷;“凄婉”是指(声音) 悲哀而婉转。 凄婉 的笛声从远处的高楼上传来,令人 ①________ 哀伤不已。 凄清 的月光,在朦胧的幽径上流过, ②当________ 我的思绪也随之飞扬。
(1)《雨巷》这首诗写的是梅雨季节江南小巷中的一个 场景。细雨蒙蒙中,“我”怀着一种______、_____的情绪 和一丝微茫的希望,撑着油纸伞在悠长寂寥的小巷中踽踽独 行。诗中有两个意象非常美,一是_____,二是____。 (2)《雨巷》一开始用“悠长”“寂寥”的雨巷表明了 居住地的________,以细雨表现了________的天气特点,奠 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 (3)《雨巷》这首诗音调和谐,节奏舒缓。诗中多处运 用________和________的手法,如“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 徨”“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默默彳亍着”“像梦一般的, 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 (1)落寞 惆怅 雨巷 丁香 (2)幽僻 阴沉、郁闷 (3)重叠 反复 金品质•高追求 我们让你更放心!

《再别康桥》ppt课件

《再别康桥》ppt课件

新月诗派
新月诗派是中国现代新诗史上的一个重要流派, 成立于1923年,主要成员有胡适、徐志摩、 闻一多、梁实秋等。他们不满于“五四”以后 “自由诗人”忽视诗艺的作风,提倡新格律诗, 主张“理性节制情感”的美学原则与诗的形式 格律化,反对滥情主义和诗的散文化倾向 。 闻一多在《诗的格律》中提出了著名的“三美” 主张,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
“三美”主张提出者闻一多
三美主张
“三美”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音乐美,表现为诗歌的 章节统一、韵脚严整、节奏鲜明、旋律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 悦耳动听;绘画美,表现为诗人注意诗的画面感,用词讲究色 彩运用和搭配,诗的每一节几乎都可以看作一幅色彩鲜明的图 画;建筑美,表现在诗节和诗行的排列组合上,每节诗的行数 相同,每行诗的字数基本相等。
徐 志 摩
作者简介
徐志摩(1897—1931),浙江海宁人,笔名云中鹤、 南湖,现代诗人、散文家。新月派的代表诗人,被人 们誉为“一手奠定中国诗坛的人”。曾留学英国和美 国,诗歌创作深受英国浪漫主义诗潮的影响——字句 清新,韵律谐和,比喻新奇,想像丰富,并追求艺术 形式的整饬、华美,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著有诗集《志摩的诗》、《翡 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散文集《落叶》、《巴黎的鳞爪》 等。1931年因飞机失事而遇难。
……
意象(形象) 勤劳善良、质朴仁厚、慈爱无私、安天乐命
特点
、任劳任怨、贫苦艰辛、平凡伟大……
柔美、静谧、自由……
表达技巧
语言特点 抒情风格
形式韵律
寓抒情于叙事+直抒胸臆 对比、排比、呼告、反复……
朴实、真挚 直接强烈
散文化自由体诗歌: 全诗13节,4-16行不等,
每行2-22字,参差不

《雨巷》课件39张+2022-2023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

《雨巷》课件39张+2022-2023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
(1)她笑得很甜。 (视觉转为味觉) (2)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嗅觉转为听觉) (3)又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 (听觉转为视觉)
第四节
她静默地走近 走近,又投出
太息一般的眼光,
她飘过
像梦一般的,
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
思考1:第3节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反复 通感 比喻
比喻: 将“姑娘飘过”比喻为“梦”,暗示着美好的理想是渺茫的。
思考1:第二节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排比、顶真。
排比: 句式结构相同,音韵和谐,朗朗上口。
顶真: 指上句的结尾与下句的开头使用相同的字或词,用以修饰两句子 的声韵的方法。
第三节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 像我一样, 像我一样地 默默彳亍着,
冷漠、凄清,又惆怅。
思考1:第3节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油纸伞、雨巷、丁香、篱墙
雨巷 营造了一种阴暗、清冷、寂寥的氛围。
雨:迷茫、潮湿、阴冷; 巷:阴暗、狭窄、悠长。
篱墙
颓圮:坍塌、破败、凄凉。
油纸伞 复古,怀旧,神秘,迷蒙,充满传统气息。
丁香
颜色:以白色和紫色为主,象征着美丽、高洁。 外形:恰似衣襟上的盘花结,又被称为“丁香结”。 花期:开在暮春之际,容易凋零。
思考: 1、你感受到了怎样的情绪?
迷茫、寂寥、凄美、惆怅、忧愁
2、这首诗中,诗人用了哪些词语来表现诗歌的这 种凄美、感伤的情绪?
独自、寂寥、愁怨、忧愁、哀怨、彷徨、彳亍、 冷漠、凄清、惆怅、太息、凄婉迷茫、静默、 颓圮、哀曲
第一节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
反复

《雨巷》和《再别康桥》40页PPT

《雨巷》和《再别康桥》40页PPT

39、没有不老的誓言,没有不变的承 诺,踏 上旅途 ,义无 反顾。 40、对时间的价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
《雨巷》和《再别康桥》
36、“不可能”这个字(法语是一个字 ),只 在愚人 的字典 中找得 到。--拿 破仑。 37、不要生气要争气,不要看破要突 破,不 要嫉妒 要欣赏 ,不要 托延要 积极, 不要心 动要行 动。 38、勤奋,机会,乐观是成功的三要 素。(注 意:传 统观念 认为勤 奋和机 会是成 功的要 素,但 是经过 统计学 和成功 人士的 分析得 出,乐 观是成 功的第 三要素 。

最新高中语文《雨巷》《再别康桥》ppt课件

最新高中语文《雨巷》《再别康桥》ppt课件
1
《雨巷》 戴望舒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 像我一样, 像我一样地 默默彳亍着 冷漠、凄清,又惆怅。
她默默地走近, 走近,又投出 太息一般的眼光 她飘过 像梦一般地, 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 像梦中飘过 一枝丁香地, 我身旁飘过这个女郎; 她默默地远了,远了, 到了颓圮的篱墙, 走尽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 消了她的颜色, 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甚至她的 太息般的眼光 丁香般的惆怅。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飘过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④词的重叠运用
有时在同一行诗中,如“悠长,悠长”; 有时在两行诗的隔开处,如“哀怨,哀怨又彷徨”; 有时在诗节的分开处,如二、三节间的“彷徨”。
词的重叠把时值相同的停顿复沓化了,从而形成了舒缓悠扬的节奏。
17
艺术特色
• • • • 复沓句式的妙用,形成回环叠唱的效果 词语的重叠运用,形成舒缓悠扬的节奏 每节有两到三个字押“ang”韵 排比句式的运用

独自 彷徨
孤独 冷漠 苦闷 忧愁
3、 “我”希望逢着一个姑娘,一个什么样的姑 娘? 丁香姑娘
愁怨,忧愁,哀怨,彷徨;冷漠,凄清,又惆怅; 叹息,凄婉迷茫;静默。
5
作者简介
戴望舒(1905——1950),浙 江杭州人。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 1924年考入上海大学文学系,1925 年转入震旦大学法文班,1928年发 表成名作《雨巷》,1932年参加施 蛰存主编《现代》杂志的创作,并 成为30年代“现代派”诗人群体的 领袖。

高中语文《雨巷》课件(共27张PPT)

高中语文《雨巷》课件(共27张PPT)

04
意象分析

/

/

/

除了我和“丁香姑娘”,全文还有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有什么特点?
油 复古

怀旧 迷蒙

雨 悠长

寂寥 迷茫
篱 破败 墙 凄凉
丁 美丽

高洁 愁怨

/

YOU
ZHI
SAN
/
油/纸/伞

/

未作具体的描写,给读者想象空间。本身就 有_复__古__、__怀__旧__、__迷__蒙的特点。

/

/

/

SHI GE JI DIAO
诗/歌/基/调
这首诗中,诗人用了哪些词语来表 现诗歌的这种凄美、感伤的基调?
“彷徨”“彳亍”“冷漠”“凄清”

“惆怅”表现诗人孤寂、迷惘的心情。
姑 “哀怨又彷徨”“结着愁怨”“凄婉迷 娘 茫”表现了姑娘像我一样的迷惘、彷徨。
雨 用了“颓坦”“寂寥”这两个词,描绘 巷 出一幅寂寞、凄清的“雨巷”图。
狭窄阴沉的雨巷,在雨巷中徘徊的独行者,
以及那个像丁香一样接着愁怨的姑娘,都是
象征性的意象,这些意象含蓄暗示出作者迷
惘伤感的情怀,给人一种朦胧而幽深的美感。
03
初步感知

/

/

思考1
/
知 你对这首诗歌最强烈的情感体验是什么?
低沉伤感,充满离愁和无奈。
思考2
我们该用怎样的感情语调去读这篇诗歌呢? 低沉而伤感的
的小巷,在这条小巷里,一把孤寂的
油纸伞和着雨的叹息,撑出了一个青
年诗人的新声,他的心声是什么?让

《再别康桥》PPT课件(最全面)

《再别康桥》PPT课件(最全面)

第五节,诗人迷恋的 感情达到了高潮。在流 连忘返的观景过程中, 诗人似乎已经忘了他即 将要离别康桥。想象自 己撑着一杆长篙泛舟到 青草更青处去寻找那 “彩虹”似的梦。到晚 上归来时,水波与星光 交相辉映,诗人情不自 禁的想要“放歌”,快 乐的情绪达到顶点。
6 但我不能放歌,
第六节,乐极生悲,诗人由幻想回到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现实。想到今晚就要和康桥离别,不禁别 情缕缕,离愁重重,情绪顿时低落下来。 夏虫也为我沉默, 于是不能“放歌“,只能“悄悄”吹起离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别的伤感的笙萧,在沉默中体味别离的惆 怅。连夏虫好像也体会到了离别之情,也 为他保持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往日欢愉的康桥也无语了,一切都为诗人 的离去归于寂然,将诗人的离愁推到了极 点。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无言胜过千万 语呀! 怎样理解“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悄悄无声,笙箫有声,这是一对矛盾,但 在作者这里却达成了统一。诗人内心一定 翻滚如大海,但是离别愁绪压倒了一切, 所以笙箫的离别曲只能在心中回荡。
情才与奇才
• • • • 俊美的外表 纯美的感情 凄美的结局 唯美的康桥
张幼仪
林徽音
陆小曼
我将在茫茫人海中寻访我唯一之灵魂 伴侶。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徐志摩与张幼仪
1915年,由政界风云人物张君励 为自己的妹妹张幼仪提亲,徐志摩把 从未谋面的新娘娶进了门。张幼仪出 身显赫富贵却不娇纵,相夫教子,恪 尽妇道。而徐志摩对这桩“无爱的婚 姻”始终心存疑虑,在英国念书时结 识林徽因更促使他决心离婚。 1922年3月两人在柏林离婚,11月还 在国内发表了离婚通告,成为当时的 头号新闻。徐志摩还写下《笑解烦恼 结》一诗送给张幼仪,痛斥封建礼教 后说:“此去清风白日,自由道风景 好”。

现代诗两首《雨巷》《再别康桥》

现代诗两首《雨巷》《再别康桥》

雨巷—象征手法
• 油纸伞:冷漠凄清,神秘、迷蒙、复古、 怀旧的象征
• 雨巷:幽深寂静的雨巷,象征着:①阴暗 的社会环境②追求理想的道路
• 姑娘:空虚、幻灭,令人心生感慨,是美 好理想的象征
• 丁香:美丽、高洁、愁怨的象征 • 我:迷失方向,彷徨苦闷的知识分子 • 篱墙:哀怨凄凉
雨巷—中心思想
• 《雨巷》运用了象征性的抒情手法。诗中 那狭窄阴沉的雨巷,在雨巷中徘徊的独行 者,以及那个像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 ,都是象征性的意象。这些意象又共同构 成了一种象征性的意境,含蓄地暗示出作 者既迷惘感伤又有所期待的情怀,并给人 一种朦胧而又幽深的美感。
复古,怀旧,神秘,迷蒙的特点, 凭添了一份冷漠,凄清的氛围。 丁香:未做具体描写,但是丁香在古典文学 作品中一直都是美丽、高洁、愁怨、 哀婉、冷艳的代名词,与诗歌低沉幽 怨的意境相契合。
雨巷—丁香
• 为什么要用丁香形容姑娘? 丁香形状像结,开在暮春时节,易凋谢, 所以中国诗人往往对着丁香往往伤春,说 丁香是愁品。丁香花白色或紫色,颜色都 不轻佻,常常赢得洁身自好的诗人的青睐 ,自古以来便是纯洁、美好、忧愁的象征 ,所以丁香很自然地和感伤连在一起成为 高洁、美丽、忧伤的代名词。
• 诗集有《我底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 和《灾难的岁月》。
雨巷—戴望舒
雨巷—背景介绍
这首诗写于1927年夏天,当时反动派对革命 者的血腥屠杀,造成了笼罩全国的白色恐怖。原 来热烈响应了革命的青年,一下子从火的高空中 坠入了夜的深渊。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找不到革 命的前途。他们在痛苦中陷于彷徨迷惘,他们在 失望中渴求着新的希望的出现,在阴暗中盼望飘 起绚丽的彩霞。《雨巷》一诗就是诗人的这种心 情的表现,其中交织着失望和希望、幻灭和追求 的双重情调。这种情怀在当时是有一定的普遍性 的。

再别康桥PPT课件(30张)

再别康桥PPT课件(30张)
1、诗人独具特色的意象选择。 2、《再别康桥》的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返回
“再别康桥”组织结构

再别 康桥 作者 简介 作品 分析 本文 小结 课后 练习
退出
点击 链接
返回
毕点 之击 后进 ,入 可作 按品 朗 读 键, 退作 出品 。朗 读 完

出下 返 等角 回 标或 上 志左 一 。下 层 角内 的容 箭, 头点 、击 返幻 回灯 、片 退右
D. 最末一节,以两个“悄悄”紧承上一节的“悄悄”和“沉默”, 而且与首节遥相呼应,但诗人的情绪已由淡淡的忧郁变得更加惆怅 与伤感了。
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返回主页
退出
A、这首诗像一支优美的乐曲,缠绵深婉的诗句随着轻柔起伏的 旋律流淌出来,回环往复,一唱三叹,余音袅袅。 B、 这首诗像一幅生动的画卷,一系列近乎完美的色彩变幻与意 象组合形成流动的气韵,艳丽而又幽雅,飘逸中见静穆。 C、 这首诗具有完美的形式结构,每节诗四句,每个诗句基本上 由三顿构成,匀称,和谐,于清新活泼中求整饬。

盘可 片 进 上以 下 入 的直 面 下 “接 的 一 单箭张 ”击 头 幻 键鼠 或 灯 。标 继 片 ,续可 还标以 可志点 以等击 按,幻 键也灯

时在 ,有 点下 击划 进线 入或 。当 鼠 标 变 成 手 指 型

出点 现击 下鼠 一标 项或 内按 容键 盘 上 的 “ ” 键 ,
返 回
我所知道的康桥 ——徐志摩: /swsg/xzm/04 2.htm
我所认识的诗人徐志摩——苏雪林 徐志摩和他的三个女人
返回主页
退出
返回
对比阅读:
返回主页
退出
徐志摩和闻一多都属于“新月诗派”,而 且徐志摩诗歌里所体现的绘画美、音乐美、 建筑美是闻一多先生提出来的。下面是一 个网站提供的闻一多先生的简介和他的几 首诗,给同学们课后阅读,体味他们的异 同点。

《雨巷》优秀课件ppt精选

《雨巷》优秀课件ppt精选
时的社会背景和时代精神。
意象描绘与审美体验
01
雨巷的意象
诗歌以雨巷为背景,通过描绘狭窄阴沉的巷子、淋漓的细雨等意象,营
造了一种朦胧、幽深的审美体验。
02 03
丁香姑娘的意象
丁香姑娘是诗歌中的重要意象之一,她代表着美好、纯洁和爱情。诗人 通过描绘丁香姑娘的美丽容颜和芬芳气息,让读者感受到爱情的美好和 纯洁。
03
诗歌中情感表达与传递
忧郁情感体现
01
02
03
悠长寂寥的雨巷
通过描绘雨巷的悠长、寂 寥,营造出一种孤独、忧 郁的氛围,使读者感受到 诗人内心的苦闷。
独自彷徨的姑娘
姑娘的形象是忧郁的化身, 她的独自彷徨、默默行走, 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 无助。
冷漠、凄清的环境
通过对环境的描绘,如 “冷漠”、“凄清”、 “颓圮的篱墙”,进一步 加深了忧郁情感的表达。
要求学生结合诗人的其他作品 及时代背景等元素来鉴赏该诗, 加深对诗歌内涵的理解。
角色扮演:演绎诗中人物情感变化过程
选定诗中的角色,如诗人、丁香 姑娘等,由学生自愿或指定扮演, 通过表演展现诗中人物的情感变
化。
指导学生分析角色的内心世界, 把握情感基调,通过语言、动作 和表情等方式将角色的情感变化
生动地表现出来。
诗歌主题的跨文化交融
诗歌主题上,《雨巷》不仅表达了东 方文化中的孤独、思念等情感,也体 现了西方文化中对人性、命运的深刻 思考,实现了不同文化主题的交融。
06
课堂互动环节设计与实践
小组讨论:分享对《雨巷》独特理解
分组讨论《雨巷》的主题、意 象和情感表达姑娘等意象的象征意义,以及 这些意象如何营造出独特的诗 歌氛围。
共鸣情感传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诗歌根据不同的原则和标准可以分为 不同的种类。按照作品内容的表达方式可分为 叙事诗和抒情诗;按照作品语言的音韵格律和 结构形式可分为格律诗、自由诗和散文诗。
新月派 新月派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新诗团 体,1923 年成立,代表人物为徐志摩、闻一多, 成员有胡适、梁实秋、陈西滢等,徐志摩是新月 派最具代表性的诗人。闻一多卓有成就,他在 《诗的格律》中提出著名的“三美”主张,即“音 乐美、绘画美、建筑美”。因此新月派又被称 为“新格律诗派”。
2.字形辨认

溯 朔



篙 蒿



斓 谰


婉 惋



圮 杞



徨 惶


答案:①漫溯/朔方 ②长篙/蒿草 ③斑斓/谰言 ④委婉/惋惜 ⑤坍圮/杞 人忧天 ⑥彷徨/惊惶
3.词语辨析

⑤色
颜色 落色


⑥散
零散 分散


答案:(1)①chì chù ②pǐ ③xìng ④sù ⑤gāo ⑥bān lán ⑦shēng ⑧liáo
(2)①xiàng/hàng ②ní/nì ③qiāo/qiǎo ④zǎi/zài ⑤sè/shǎi ⑥sǎn/sàn
“寂寥”和“寂寞”都含有“静”的意思,
但二者描写的对象不同。寂寥:寂静、空旷,多
指环境。寂寞:孤单冷清,多指人的感受。
例句:①人情似乎近了,寒冷似乎远了,雪
一连飘了几天,让喜庆的天空不再

②整个晚上只剩下我一个人在家里,真是
难熬。
答案:(1)①犹豫 ②彷徨 (2)①寂寥
②寂寞
三、阅读思考
1.叶圣陶先生曾盛赞《雨巷》“替新诗的音 节开了一个新纪元”,请从音乐性的角度来欣赏 这首诗。
《再别康桥》 1921 年,徐志摩进入剑桥大学。1922 年学 成回国。他在 1922 年启程回国前夕,写下了《康 桥再会罢》一诗,表达对康桥的眷恋。第二次是 1925 年 4 月,他重游康桥,归国后写下了散文 《我所知道的康桥》。1928 年,徐志摩第三次游 康桥,7 月的一个傍晚,他一个人悄悄来到了久 别的母校,漫步于寂静的校园,怀念逝去的美好 岁月。但斗转星移,物是人非,没有人认识他,满
2 诗两首
栏 目 导 课前预习 航
课堂探究
一、相关链接
1.走近作者 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 县人,中国现代著名诗人,中国左 翼作家联盟成员。1925 年入上海 复旦大学学习法文,开始受到法国 象征派的影响。诗集有《望舒草》《我的记忆》
《灾难的岁月》等。早期诗歌多写个人的孤寂心 境,感伤气息较重,因受西方象征派的影响,意象 朦胧、含蓄。后期诗歌表现了热爱祖国、憎恨侵 略者的强烈感情和对美好未来的热烈向往,诗风 显得明朗、深挚。
腔的热情和对母校的眷恋之情无以倾诉。前来寻 梦的诗人,怅然若失。乘船归国途中,诗人挥笔写 下了这首诗。(也有一种说法认为本诗是他一游康 桥回国前夕写的)
3.文学常识 中国现代诗
中国现代诗歌是指“五四”运动以来的诗歌, 主要指新体诗(新诗)。其特点是用白话语言写作, 表现科学、民主的新的时代内容,打破旧诗词格律 的束缚,形式上灵活自由。胡适的《尝试集》是“五 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第一部白话新诗集,最早从思 想艺术上显示出一种崭新的面貌。而为新诗地位 的确立作出重大贡献的是郭沫若的《女神》。
(1)犹豫·彷徨
犹豫:拿不定主意,侧重描写心理的状态。
彷徨:犹疑不决,走来走去不知道往哪个方向
去,侧重描写动作的状态。
例句:①精装房的泡沫毋庸置疑,消费者的质
疑和
成为商家投入与产出的巨大矛盾。
②从失落到欣喜,从
到希望,我省多数
农民工在过去的一年中经历着一个转折,生活、事
业发生着喜人的变化。
(2)寂寥·寂寞
徐志摩(1897—1931),浙江海宁人,现代 诗人、散文家,新月派代表人物。他的诗大都 是抒情诗,他善于用细腻的笔触表现丰富的 情感。著有《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 《云游》《猛虎集》等。
2.背景解读 《雨巷》
《雨巷》写于 1927 年夏天,当时正值中国 历史上最黑暗的时代。反动派对革命者的血腥 屠杀,造成了笼罩全国的白色恐怖。原来热烈响 应革命的青年,一下子从火的高潮堕入了夜的 深渊。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找不到革命的前途, 在痛苦中陷于彷徨迷惘,在失望中渴求着新希 望的出现,在阴霾中盼望飘起绚丽的彩虹。《雨 巷》就是一部分进步青年的这种心境的反映。
参考答案:①从全诗看,第一节和最后一节 除“逢着”改为“飘过”之外,其他语句完全一 样,这样,同一主调在诗中重复出现,起结复见, 首尾呼应,不仅加重了诗人彷徨苦闷的心境,也 增强了全诗的音乐性。
②全诗从头至尾没有换韵,每一节都是六行, 每节押韵两次到三次,在相隔不远的行里重复一 次韵脚,如“雨巷”、“姑娘”、“芬芳”、“惆 怅”、“眼光”等,有意使一个音响在人们的听 觉中反复,这样,就造成了一种回荡的旋律和流 畅的节奏。
二、基础积累
1.字音辨识 (1)单音字
①彳.亍.(
) ②颓圮.(
)
பைடு நூலகம்
③青荇.(
) ④漫溯.(
)
⑤长篙.(
) ⑥斑.斓.(
)
⑦笙.箫(
) ⑧寂寥.(
)
(2)多音字
①港
雨港 港道


②泥
泥泞 泥古


③悄
悄悄 悄然


④载
记载 载 客

③语言上使用反复,如“在雨中哀怨,哀怨又 彷徨”,“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迂回反复,悦 耳和谐,一个寂寞而痛苦的旋律在全曲中反复回 响,萦绕在我们的心头。
2.《再别康桥》的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体现在哪些方面?
参考答案:音乐美:①押韵。韵脚为:来、彩; 娘、漾;摇、草;箫、桥;来、彩。②音乐和谐,节 奏感强。③回环复沓,首节和尾节句式相似,节奏 相同,构成回环呼应的结构形式。
现代诗派 该诗派得名于施蛰存主编的《现代》文学 月刊。围绕这个刊物并且诗歌创作风格相似的 一群新人,被称为现代诗派。20 世纪 30 年代中 期是现代诗派的鼎盛时期。现代诗派并非西方 现代诗派的简单移入,它实际上是对象征诗派 与新月诗派变革性的继承与发展,因而以戴望 舒为代表的现代诗派具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风 格。现代诗派的诗艺核心是象征主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