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雪寻梅》教学设计
踏雪寻梅教案踏雪寻梅教案
踏雪寻梅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踏雪寻梅》这首古诗;(2)理解古诗的意境和寓意,体会诗人的情感;(3)学会运用古诗中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创作自己的诗歌作品。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古诗的内容和意义;(2)通过绘画、表演等手法,感受古诗的意境,培养艺术表达能力;(3)通过仿写、创作等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2)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自主创新的精神,提高综合素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踏雪寻梅》这首古诗;(2)理解古诗的意境和寓意,体会诗人的情感;(3)运用古诗中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创作自己的诗歌作品。
2. 教学难点:(1)古诗中一些生僻字词的理解和运用;(2)古诗意境的深入感受和表达;(3)创作自己的诗歌作品,提高写作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熟悉《踏雪寻梅》这首古诗的内容和背景;(2)准备相关的教学资源和材料,如古诗的译文、注释、图片等;(3)准备教学活动的道具和器材,如黑板、粉笔、绘画工具等。
2. 学生准备:(1)提前预习《踏雪寻梅》这首古诗,了解其内容和意义;(2)准备笔记本和文具,以便记录和创作;(3)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主动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踏雪寻梅》的画面,引起学生兴趣;(2)引导学生朗读《踏雪寻梅》这首古诗,感受古诗的韵律和意境;(3)简要介绍诗人陆游的背景和创作特点,为深入学习做铺垫。
2. 学习古诗(1)教师带领学生逐句解析《踏雪寻梅》,解释生僻字词的含义;(2)学生讨论古诗的意境和寓意,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理解;(3)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联系生活实际,体会诗人的情感。
3. 感受意境(1)学生通过绘画、表演等手法,表达自己对古诗意境的感受;(2)教师点评学生的作品,给予鼓励和指导,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意境;(3)学生互相交流,分享自己的创作心得,共同提高。
《踏雪寻梅》音乐教案设计
《踏雪寻梅》⾳乐教案设计 《踏雪寻梅》是黄⾃先⽣于30年代写作的⼀⾸青少年歌曲,那么⾳乐的教案是如何设计的呢?下⾯是店铺为⼤家整理的《踏雪寻梅》⾳乐教案设计,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踏雪寻梅》教案设计⼀ 教学⽬标: 1、能⽣动地演唱歌曲,⽤富有表现⼒的声⾳唱出歌曲的意境。
2、能在演唱中充分体现速度和⼒度等⾳乐要素的表现作⽤。
3、了解词曲作者及歌曲相关背景。
教学重点: 1、弱起拍处的演唱。
2、调⾳记号的演唱。
3、⼤调⾳程的演唱。
4、歌曲中⼒度的表现。
教学过程: ⼀、导⼊ 教师:同学们,今天的⾳乐课,我要考验⼀下同学们的⽿朵。
⽼师播放⼀段⼤家熟悉的⾳乐,看谁最先说出这⾸曲⼦的名字?(学⽣聆听《铃⼉响叮当》伴奏⾳乐,举⼿抢答。
) 学⽣:《铃⼉响叮当》(学⽣回答时暂停⾳乐) 教师:这位同学反应真快。
其他同学听出来了吗?没关系,让我们继续听听看。
(继续播放,教师带领学⽣和着⾳乐哼唱。
)⾳乐中叮叮当当的铃声是那么欢快、活泼。
接下来,我们再来听⼀段很短的⾳乐,我想考考同学们的⾳乐模仿能⼒,看看哪位能⽤嘴巴模仿这段声⾳?(播放《踏雪寻梅》的铃声,学⽣模仿。
) 教师:这位同学听得很仔细,⽽且学得很快,让我们再来听⼀次。
(再次播放,出⽰曲谱。
)我们⼀起来唱⼀唱曲谱。
(⽤稍慢的速度跟琴声视唱曲谱,引导学⽣注意曲中的⼋分休⽌符以及最后⼀⼩节的⾳准。
) 2/4 3 5 5 0 ︱ 2 5 5 0 ︱ 响叮当响叮当 2/4 3 5 5 0 ︱ 1 1 1 0 ︱ 响叮当响叮当 教师:铃声清脆、悦⽿,应该唱得跳跃、有弹性。
⽼师给它加上记号“﹥”,这是什么记号? 学⽣:跳⾳记号。
教师:让我们再来唱⼀唱。
(学⽣跟琴演唱) 教师:这叮叮当当的铃声来⾃哪⾥呢?学了今天的歌曲⼤家就明⽩了。
⼆、歌词欣赏 教师:还是让我们先来看⼀看歌词。
(教师配乐朗读歌词,并解释“雪霁”、“坝桥”。
) 教师:同学们找到答案了吧!铃声是从驴脖⼦上传出来的。
踏雪寻梅教案
踏雪寻梅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踏雪寻梅》的背景和作者。
2.理解诗歌中的意境和情感。
3.学习诗歌的韵律和格律。
4.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2.诗歌的韵律和格律。
三、教学难点1.如何理解诗歌中的意境和情感。
2.如何正确朗读诗歌。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简单介绍《踏雪寻梅》的背景和作者,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世界。
2. 学习诗歌(30分钟)1.教师朗读全诗,让学生跟读。
2.分析诗歌的意境和情感,引导学生理解诗歌。
3.分析诗歌的韵律和格律,让学生了解诗歌的结构和特点。
3. 朗读练习(20分钟)1.教师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诗歌。
2.学生分组朗读诗歌,互相评价和提出改进意见。
4. 课堂讨论(20分钟)1.学生就诗歌的意境和情感展开讨论。
2.学生就诗歌的韵律和格律展开讨论。
5. 总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学生需要多读多练,提高朗读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评估1.学生能否正确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2.学生能否正确朗读诗歌。
3.学生能否参与课堂讨论,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以及正确朗读诗歌。
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朗读、分析、讨论等,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诗歌。
但是,我也发现一些问题,如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表达能力有待提高,需要更多的练习和指导。
因此,我会在以后的教学中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和练习,提高他们的能力和水平。
《踏雪寻梅》教案
《踏雪寻梅》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踏雪寻梅》的背景知识,理解其含义和主题。
(2)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和朗读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踏雪寻梅》。
(2)运用情景教学法,让学生感受诗中的意境,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提高人文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让学生熟练地朗读《踏雪寻梅》。
(2)理解诗中的意象和意境,体会诗人情感。
2. 教学难点:(1)诗中一些生僻字词的解释和理解。
(2)如何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感受诗中的美景。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图片展示:梅花、雪景等。
(2)教师简要介绍《踏雪寻梅》的背景知识。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读诗歌,理解大意。
(2)学生合作探讨,解决生僻字词的含义。
3. 课堂讲解:(1)分析诗中的意象和意境。
(2)讲解诗人情感,体会诗中的韵味。
4. 朗读训练:(1)教师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诗歌。
(2)学生分组朗读,互相交流。
5. 情景教学:(1)让学生发挥想象,描述诗中的美景。
(2)选取几位学生进行分享。
6. 课堂小结:四、作业布置:1. 熟读《踏雪寻梅》。
2. 分析诗中的意象,写一篇短文。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学生对诗文的理解和朗读技巧是否有所提高,并对下次课进行备课。
六、教学评价:1. 学生朗读《踏雪寻梅》的正确流利程度。
2. 学生对诗中意象和意境的理解深度。
3. 学生合作探讨和课堂分享的积极性。
七、课程资源:1. 相关梅花、雪景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2. 《踏雪寻梅》的译文和赏析文章。
3. 诗词鉴赏相关书籍和网络资源。
八、教学策略:1. 情景教学: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源,营造诗中意境,让学生身临其境。
2. 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思考、探索,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鉴赏水平。
《踏雪寻梅》教案
《踏雪寻梅》教案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理解诗歌《踏雪寻梅》的意境和情感。
2、培养学生的诗歌朗诵技巧,使其能够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3、启发学生通过想象和联想,描绘出诗歌中的画面,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和语言美,激发学生对古典诗歌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理解诗歌的含义,体会诗人的情感。
(2)掌握诗歌的朗诵技巧,通过朗诵表达出诗歌的韵味。
2、难点(1)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描绘出诗歌中的雪景和梅花的姿态。
(2)让学生理解诗歌中蕴含的高雅情趣和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朗读法、讨论法、想象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3 分钟)在寒冷的冬天,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大地一片洁白。
在这样的雪景中,有一种花却凌寒独自开放,散发出阵阵清香,它就是梅花。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首与雪和梅有关的诗歌——《踏雪寻梅》。
2、作者及背景介绍(2 分钟)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他生活在_____时期。
在当时,_____(简要介绍作者的生平和创作背景)3、初读诗歌,整体感知(5 分钟)(1)教师范读诗歌,学生边听边注意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2)学生自由朗读诗歌,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3)指名学生朗读,其他学生评价。
4、精读诗歌,理解诗意(10 分钟)(1)逐句讲解诗歌的意思,引导学生理解重点词语和诗句。
例如:“雪霁天晴朗,腊梅处处香”中“雪霁”指雪停了,“腊梅”指腊月开放的梅花。
(2)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诗歌所描绘的画面。
5、体会情感,感悟意境(10 分钟)(1)引导学生思考:诗人在踏雪寻梅的过程中,心情是怎样的?(2)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交流自己的感受。
(3)教师总结:诗人在欣赏雪景和梅花时,心情是愉悦的、欢快的,同时也表达了对梅花不畏严寒、独自绽放的赞美之情。
6、朗诵诗歌,感受韵味(10 分钟)(1)教师指导学生朗诵诗歌的技巧,如语调的高低、语速的快慢、重音的把握等。
(2)学生分组练习朗诵,教师巡视指导。
《踏雪寻梅》音乐教案
《踏雪寻梅》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体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音乐元素,感受京剧与昆曲的韵味。
2. 通过学习《踏雪寻梅》这首歌曲,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力。
3. 引导学生理解歌曲背后的故事及文化内涵,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会演唱《踏雪寻梅》这首歌曲。
理解歌曲中的京剧与昆曲元素。
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意境及文化内涵。
2. 教学难点:歌曲中京剧与昆曲的演唱技巧。
对歌曲文化内涵的深入理解。
三、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乐谱、多媒体设备、相关文化资料等。
2. 教学环境:音乐教室,音响设备齐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了解梅花及雪景的美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授歌曲:讲解歌曲的背景、结构及京剧与昆曲的特点,让学生对歌曲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3. 学唱歌曲:分段教授歌曲,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演唱技巧,如韵味、发音等。
4. 演练与反馈: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并对学生的演唱进行评价与反馈。
五、作业与评价1. 作业:让学生回家后练习演唱《踏雪寻梅》,并尝试了解、学习相关的京剧与昆曲知识。
2. 评价:通过课堂演唱、作业完成情况等,综合评价学生对歌曲的掌握程度及音乐素养的提升。
注意:这只是一个初步的教案框架,具体的教案内容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六、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将《踏雪寻梅》的故事进行演绎,加深学生对歌曲背景及文化内涵的理解。
2. 邀请京剧或昆曲艺术家进行讲座或示范,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京剧与昆曲的魅力。
七、课堂互动1. 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分享在学习《踏雪寻梅》过程中的感受与体验。
2.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音乐创作,如改编《踏雪寻梅》的旋律或编写新的歌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八、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要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思考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掌握歌曲及相关的京剧与昆曲知识。
2. 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踏雪寻梅》教案设计
《踏雪寻梅》教案设计《踏雪寻梅》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踏雪寻梅》的教学活动,体会歌曲美好的意境,品味歌曲的风格韵味。
2、在聆听、比较、表现等活动中掌握歌曲休止符、连音与顿音、强弱对比的演唱。
3、了解词曲作者及歌曲相关背景。
4、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分享与他人探究、合作的愉悦。
【教学重点、难点】1、弱起拍处的演唱。
2、调音记号的演唱。
3、大调音程的演唱。
4、歌曲中力度的表现。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听音乐,想一想我们来到了哪个季节?看到了那些景象?(学生回答)2师:下雪天到处白茫茫一天,听远处传来了什么声音。
(师用碰铃模仿铃铛声音)XXXO|XXXO|XXXO|XXXO|3生用“叮叮当”模仿铃铛的声音。
指导声音的清脆,轻巧。
4师:听,这回铃铛声有何变化?(用渐强,问有何变化,为什么要这样变化)0|3330|3330|3330|加入顿音记号和渐强记号唱一唱。
二、新歌教学1(出示歌谱)师:下雪的冬天是美丽的,一枝枝梅花,傲立雪中,幽香阵阵。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在用他们的笔描绘冬天,描绘不畏严寒的腊梅。
瞧,那骑驴的雅士在为这美丽的雪景所陶醉,好像在呼唤我们,一起去踏雪寻梅呢!2听录音范唱,听一下录音当中的铃铛声是怎么表达的,与刚刚我们练的有何区别?3唱一唱歌曲中铃铛声的乐句,注意顿音和渐强。
4两种铃铛声音进行二声部合唱。
5教师范唱,学生在强拍拍手或碰铃,并思考歌曲中哪些乐句描写出了这位文人雅士踏雪寻梅的情景。
(前四句)6找一找前四句中的休止符,区分不同。
7唱前四句歌谱。
8读一读歌词,理解“霁”、“灞桥”的读音和含义。
9加入歌词唱一唱。
10师:如果说前四句描绘了这位雅士踏雪寻梅的情境,那最后一行“好花采得……”又在表达什么呢?(抒情)好花采得瓶供养——抒发作者对梅花的由衷热爱伴我书声琴韵——采枝腊梅,伴我读书弹琴,共度这幸福美好时光,作者追求一种理想的精神境界,培养像梅花一样不屈的品格。
踏雪寻梅教学设计及反思
踏雪寻梅教学设计及反思一、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本次教学的目标是使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踏雪寻梅》这首古诗。
通过教学,学生将能够:- 了解古代文学作品的魅力和价值;- 理解诗歌中所蕴含的意境和情感;- 学会运用相关的文学分析技巧。
2. 教学方法本次教学将采用以下方法:- 教师介绍诗歌背景和作者简介,引发学生的兴趣;- 分组讨论和分享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教师示范诗歌朗读,引导学生感受韵律和节奏;- 学生自主阅读诗歌,并提取诗歌的主题和意象;- 学生小组合作,分析诗歌语言和修辞手法;- 学生进行作文活动,表达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3. 教学内容本次教学的内容包括:- 《踏雪寻梅》诗歌全文;- 诗歌背景和作者简介;- 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诗歌语言和修辞手法分析;- 表达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的作文。
4. 教学评价为评价学生的研究情况与教学效果,将采用以下评价方式:- 学生参与度和讨论质量;- 课堂小组合作活动的表现;- 诗歌分析的深度和准确性;- 学生作文的表达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二、教学反思本次教学设计以《踏雪寻梅》这首古诗为核心,旨在引发学生对古代文学的兴趣,并培养学生文学鉴赏能力。
通过分组讨论和作文活动,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同时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本次教学中,学生的参与度和讨论质量较高,他们能够积极思考并发表自己对诗歌的看法。
但有部分学生在分析诗歌语言和修辞手法时还存在一定困难,需要进一步加强讲解和指导。
另外,在学生作文方面,我注意到一些学生在表达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时缺乏深入思考和准确表达。
这可能与他们的写作能力和文学鉴赏经验有关,需要我进一步指导和帮助他们提升写作水平。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更加注重对诗歌语言和修辞手法的讲解与指导。
同时,我也会给予学生更多写作练习的机会,帮助他们提升文学鉴赏和写作能力。
踏雪寻梅教案设计
踏雪寻梅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踏雪寻梅》的诗句。
(2)能够描述出诗中描绘的雪梅景象。
(3)学会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理解诗歌内容。
(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2)培养学生勇敢面对困难,积极向上的精神品质。
二、教学重点:1. 理解《踏雪寻梅》的诗意,体会诗人对雪梅的喜爱。
2. 学会朗读技巧,提高朗读水平。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诗中寓意,体会诗人高尚的品质。
2. 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件、图片等教学资源。
2. 学生预习课文,了解诗歌内容。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梅花图片,引导学生欣赏梅花的美丽。
(2)引导学生回忆已学的梅花诗句,为新课学习做铺垫。
2. 学习诗歌(1)学生自读诗歌,理解大意。
(2)教师讲解诗歌背景,引导学生了解诗人品质。
(3)学生合作探究,深入理解诗歌内容。
3. 朗读指导(1)教师示范朗读,学生跟随模仿。
(2)学生分组朗读,互相评价、指导。
(3)全班齐读,体会诗歌节奏和韵味。
4. 品诗赏梅(1)学生发挥想象,描绘诗中雪梅景象。
(2)教师点评,引导学生欣赏诗歌意境。
5. 总结拓展(1)学生分享学习心得,交流对诗歌的感悟。
(2)教师总结,强调诗歌寓意和审美价值。
6. 课后作业(1)背诵《踏雪寻梅》。
(2)写一篇关于梅花的短文,发挥想象,描述梅花的精神风貌。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合作交流等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效果。
2. 作业评价: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诗歌理解程度。
3. 朗读评价:评价学生在朗读过程中的语音、语调、情感表达等方面,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4. 写作评价:评价学生写的关于梅花的短文,从内容、结构、表达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价,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踏雪寻梅》教案10篇
《踏雪寻梅》教案《踏雪寻梅》教案10篇《踏雪寻梅》教案1教材分析:《踏雪寻梅》这首歌意境高雅,运用了强弱对比,连音与断音对比,附点与非附点音符对比等表现手法。
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多注意曲谱,加强示范。
学情分析:学生学唱歌曲《踏雪寻梅》,应注意正确地唱好断音,多唱多练习,并体会断音与连音唱法的对比。
体会不同情绪情感的表达,对歌曲的学唱将有很大帮助。
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用不同的力度和演唱方法生动地演唱《踏雪寻梅》。
(2)指导学生进行简单的二声部演唱。
(3)聆听《踏雪寻梅》,感受冬天的意境美和音乐美,学习梅花勇于与严寒斗争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歌曲《踏雪寻梅》中的断音是歌曲教学的重点。
难点:歌曲中断音与连音的对比演唱、二声部演唱为难点。
教学准备:多媒体、钢琴。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导入新课《踏雪寻梅》(赏梅)师:同学们喜欢花吗?今天向同学们推荐一种我最喜欢的花儿,请看?(多媒体放映)师:(看完短片)我最喜欢什么花儿呀?为什么呢?生:回答。
师:怎样才能寻找到梅的芳踪呢?这节课就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踏雪寻梅”。
(多媒体出示课题)三新课教学(听梅)1.初听:(1)问题:歌曲中描绘了怎样的情景?(想象并描述北方冬天下雪时的景色,为歌曲创设意境。
)全歌洋溢着骑驴赏花,怡然自得的神情。
四次“响叮当”用断音来表现,生动地描绘了驴儿颈上的小铃声。
(2)简介歌曲创作背景与作者。
黄自:中国作曲家。
代表作品还有清唱剧《长恨歌》、歌曲《点绛唇》、《南乡子》、《玫瑰三愿》、《旗正飘飘》等。
其中歌曲《思乡》、《抗敌歌》、《长恨歌》被评为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
他的音乐创作以声乐为主,作品的作曲技法娴熟,表现情感细腻,具有很高的艺术性。
设计意图:初步了解作品反映的内容和作者的概况。
2.复听歌曲:问题:深刻体会歌曲的情绪特点?设计意图:分析歌曲的情绪特点,有利于歌曲的演唱。
3.又听歌曲:问题:歌曲的伴奏模仿了什么样的节奏?师:还有很多人唱过这首歌曲,比如xxx、范晓萱、陈慧琳等等,而且他们都选择了不同的情绪情感来表达出对歌曲的喜爱。
《踏雪寻梅》教案
《踏雪寻梅》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歌曲《踏雪寻梅》的创作背景和音乐特点。
2、指导学生能够用自然、流畅的声音演唱歌曲《踏雪寻梅》,表现出歌曲轻快、活泼的情绪。
3、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表现力和创造力,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准确演唱歌曲中的附点音符、休止符和弱起小节。
(2)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表现出歌曲的意境。
2、教学难点(1)歌曲中力度和速度的变化处理,以及二声部的和谐演唱。
(2)引导学生理解歌曲的文化内涵,感受音乐与诗歌的完美结合。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歌曲的创作背景、音乐特点和演唱技巧。
2、演示法:教师范唱,让学生直观感受歌曲的演唱风格和情感表达。
3、练习法:学生通过反复练习,掌握歌曲的演唱技巧和情感表现。
4、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歌曲的意境和文化内涵,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播放一段冬天雪景的视频,让学生感受冬天的美丽和宁静。
(2)提问学生:在这样的雪景中,你们会想到什么?引导学生联想到梅花在雪中绽放的情景。
2、歌曲欣赏(1)播放歌曲《踏雪寻梅》,让学生整体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2)提问学生: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速度是快还是慢?3、歌曲分析(1)介绍歌曲的创作背景:《踏雪寻梅》是一首经典的中国民歌,由黄自作曲,刘雪庵作词。
歌曲描绘了人们在冬天踏雪寻梅的情景,表达了对梅花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
(2)分析歌曲的音乐特点:旋律:旋律优美、流畅,采用了民族调式,具有浓郁的中国风格。
节奏:节奏轻快、活泼,运用了附点音符和休止符,增强了歌曲的律动感。
歌词:歌词简洁、生动,富有诗意,与旋律完美结合。
4、学唱歌曲(1)教师范唱歌曲,学生轻声跟唱。
(2)学生跟随钢琴逐句学唱歌曲,注意纠正音准和节奏。
(3)重点练习附点音符、休止符和弱起小节的演唱。
(4)引导学生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注意声音的自然和流畅。
踏雪寻梅优秀音乐教案
踏雪寻梅优秀音乐教案【篇一:踏雪寻梅音乐教案】东安英才学校教案【篇二:踏雪寻梅公开课教案】踏雪寻梅教材分析:《踏雪寻梅》是一首简短而高雅的艺术歌曲,整曲洋溢着骑驴赏花,怡然自得的神情。
四次“响叮当”用断音来表现,生动的描绘了驴儿脖颈上的铃铛声。
歌曲简小精炼,运用了强弱对比,连音与断音对比,附点与非附点的对比等多种表现手法。
在教学中还加入了伴奏来丰富拓展歌曲的艺术魅力,使学生在梅的熏陶感染中深刻的领悟和表现歌曲的意境。
教学目标:通过学唱歌曲《踏雪寻梅》,体会歌曲美好的意境。
教学重点:能用轻松明快的声音学会演唱《踏雪寻梅》。
教学难点:1、跳音记号的使用 2.休止符的使用教学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师生问好二.发声练习《两只老虎》三.导入师:同学们一年有四个季节,分别是春夏秋冬。
你最喜欢哪个季节?说说为什么?老师最喜欢冬天,因为寒冷的冬天有一种花不惧风雪、坚贞不屈、傲立雪中,你们知道是什么花吗?梅花下面我们来欣赏一组图片:下雪的冬天是美丽的,我们看画中这一束束梅花,傲立雪中,更喜爱梅花,我们快看这位老者仿佛在叫我们陪他一起踏雪寻梅,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情绪一起来听一听踏雪寻梅这首歌吧!四.新授1.初听歌曲,听完你什么感受?(轻快。
活泼)2.朗读歌词,理解歌词大意3.介绍歌曲创作背景4.再听歌曲提问:歌曲中哪一句表现了骑驴赏花的高兴心情?(四个“响叮当”)5.讲解四个“响叮当”,并用步伐展示跳音记号,请学生回答为什么要加跳音记号,出示答案,最后请学生示范6.教唱歌曲a老师范唱b跟着电子琴学唱(老师逐句教唱)c两句连在一起教唱(讲解休止符,休止符的地方说:停或拍桌子) d跟着范唱小声唱(注意:停的地方说停或拍桌子) e大声跟着范唱演唱f停的地方使用串铃演唱(清唱)g最后学生起立,带着骑驴赏花的高兴心情再完整地演唱一遍五.拓展欣赏合唱曲《踏雪寻梅》六小结【篇三:踏雪寻梅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踏雪寻梅》课程名称:《踏雪寻梅》使用的教材:人音版《音乐》第15册第六单元《冬之韵》适用年级:八年级主要教学内容:通过情景创设让学生感受冬天的意境美和梅花在冬雪里傲然绽放;初听歌曲引导学生想象“冬日里青少年学生骑着毛驴,踏着冬雪欣赏梅花绽放的情景和人们赏梅时兴奋、愉快的心情”,体会这种高雅的意境和纯朴的生活情趣;然后是学唱二声部歌曲;掌握之后在引导下,有目的性的选择音响,用各种方式表现歌曲内容,意境;紧接着拓展延伸《溜冰圆舞曲》,引出本单元第二课时内容;最后是课堂小结。
音乐教案《踏雪寻梅》优秀8篇
音乐教案《踏雪寻梅》优秀8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如下是作者可爱的编辑帮助大家整理的音乐教案《踏雪寻梅》优秀8篇,欢迎阅读。
踏雪寻梅教案篇一【教材分析】本课是湘教版七年级中一节中国画单元课,作为学习中国画的入门课,通过对大量优秀中国画作品的欣赏,介绍梅花的生长习性、造型特点以及人格精神的寓意,同时从认识中国传统绘画表现角度出发,引导学生了解中国传统绘画中笔墨表现的特点,体会笔墨的韵味,感受画家所寄托的人格精神,感受中国画托物言志的特点。
【学生分析】授课对象是七年级的学生,本阶段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
【教学重难点】如何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笔墨的表现方法,并通过笔墨来抒发情怀,展现有个性的笔墨关系。
【教学目标】1.让学生感受梅花倔强、挺拔向上的精神,感受艺术作品中的人格精神,进一步了解艺术作品与自然的关系,感受主观情感和客观自然景物相互交融的艺术境界。
2.熟悉中国画工具、材料,体会笔墨韵味。
3.学习传统的画梅技法,尝试传统绘画的表现技法。
4.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民族艺术的情感。
【教学设想】这是一节绘画表现课,教师除了传授必要的国画技法外,还需要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发表自己对“梅花”这一绘画题材的观点,然后把学生的兴趣转移到表现人格精神的兰、竹、菊等绘画作品的欣赏与学习中。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更好地关注中国传统绘画,增强人文素养。
【教学过程】活动一:认识梅花,了解结构1.师:在我们的生活中,谁被誉为“花中君子”,在凌寒中怒放,傲然挺立。
生:梅花。
2.师:谁能回忆起关于梅花的诗句,说一说自己对梅花品格的理解。
生: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生: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生: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生:梅花给人一种坚强的精神。
生:梅花品格高尚。
四年级《踏雪寻梅》教案精选6篇
四年级《踏雪寻梅》教案精选6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审核人:______审批人:______编制单位:______编制时间:__年__月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文档、教学教案、企业文案、求职面试、实习范文、法律文书、演讲发言、范文模板、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experiences, job reports, work reports, resignation reports, contract templates, speeches, lesson plans,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四年级《踏雪寻梅》教案精选6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踏雪寻梅教学课程设计
踏雪寻梅教学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踏雪寻梅”这一古诗文的基本内容,理解其中描绘的景象和寓意。
2. 学生能够通过本课学习,认识和运用相关的文学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3. 学生能够了解和阐述作者的创作背景及时代特点。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通过朗读、背诵等方式,提高对古诗文的理解和记忆能力。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修辞手法,创作简单的古诗文,提高写作技巧。
3.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分析和解读古诗文,提升团队协作和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2. 学生能够通过学习古诗文,感受其中的美好情感,培养审美情趣。
3. 学生能够从“踏雪寻梅”的故事中,体会坚持不懈、追求美好品质的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本课程结合五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注重启发式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不仅掌握古诗文知识,还培养他们的文学素养、审美情趣和道德品质,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以《踏雪寻梅》为主题,结合教材第五章“古诗文的鉴赏”展开。
具体内容包括:1. 古诗文《踏雪寻梅》的全文阅读与理解。
- 作者介绍:了解诗人背景及创作特点。
- 诗文朗读:指导学生正确朗读,感受古诗文的韵律美。
2. 诗文意境及寓意解读。
- 分析诗中描绘的雪景和寻梅过程,理解其中的修辞手法。
- 探讨诗人的情感表达和寓意。
3. 修辞手法的讲解与运用。
- 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讲解和例证。
- 学生练习:运用修辞手法创作简短的古诗文。
4. 小组合作与表达。
- 分组讨论:分析诗文,每组选代表进行分享。
- 课堂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互相评价。
5. 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
- 讨论诗文中的美好品质和人生哲理。
- 联系实际生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进度安排如下:- 第一节课:诗文朗读、作者介绍、意境解读。
踏雪寻梅教案踏雪寻梅优秀教案
踏雪寻梅优秀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踏雪寻梅”这个成语的含义和背后的故事。
2. 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1. 成语“踏雪寻梅”的含义和背后的故事。
2.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教学难点:1. 成语“踏雪寻梅”的含义和背后的故事。
2.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教学准备:1. PPT课件。
2. 相关图片和资料。
教学过程:1. 教师通过PPT课件展示“踏雪寻梅”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
2. 教师讲述“踏雪寻梅”这个成语的来源和背后的故事。
3. 学生分享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感受。
第二章:诗词欣赏教学目标:1. 让学生欣赏并理解与“踏雪寻梅”相关的诗词。
2.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1. 诗词的内容和意境。
2. 培养学生对文学的兴趣。
教学难点:1. 诗词的内容和意境。
2. 培养学生对文学的兴趣。
教学准备:1. PPT课件。
2. 相关诗词的文本和注释。
教学过程:1. 教师通过PPT课件展示与“踏雪寻梅”相关的诗词,引导学生欣赏和品味。
2. 教师讲解诗词的背景和意境,帮助学生理解诗词的意义。
3. 学生朗读诗词,感受其中的美。
4. 学生分享对诗词的理解和感受。
5. 教师总结并强调诗词中所传达的情感和价值观。
第三章:绘画创作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绘画创作表达对“踏雪寻梅”的理解和感受。
2. 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1. 绘画创作的基本技巧和表现手法。
2. 培养学生对艺术的兴趣。
1. 绘画创作的基本技巧和表现手法。
2. 培养学生对艺术的兴趣。
教学准备:1. PPT课件。
2. 绘画材料和工具。
教学过程:1. 教师通过PPT课件展示与“踏雪寻梅”相关的绘画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
2. 教师讲解绘画创作的基本技巧和表现手法,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
3. 学生进行绘画创作,表达对“踏雪寻梅”的理解和感受。
4. 学生互相欣赏和交流作品,分享创作的心得和体验。
《踏雪寻梅》教案
《踏雪寻梅》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踏雪寻梅》。
(2)理解《踏雪寻梅》的诗意和作者表达的情感。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和讲解,了解梅花的特点和象征意义。
(2)通过小组讨论,分析诗中的意境和表现手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1. 诗文的朗读和背诵。
2. 理解诗文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1. 诗文中生僻字词的理解。
2. 分析诗中的表现手法和意境。
四、教学准备:1. 图片展示:梅花图片、雪景图片。
2. 教学课件:诗文内容、生僻字词的解释、意境分析。
3. 参考资料:关于梅花的传统文化知识、诗歌鉴赏方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梅花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梅花的特征,如花瓣、颜色等。
(2)简要介绍梅花的象征意义和文化背景。
2. 学习诗文:(1)让学生自由朗读诗文,注意停顿和语气。
(2)讲解生僻字词的含义,帮助学生理解诗文内容。
(3)引导学生理解诗中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3. 小组讨论:(1)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诗中的表现手法和意境。
(2)每组选代表进行分享,总结讨论成果。
4. 诗歌欣赏:(1)引导学生欣赏诗文中的美词佳句。
(2)让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诗句,并解释原因。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文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6. 作业布置:(1)要求学生背诵诗文。
(2)让学生写一篇关于《踏雪寻梅》的短文,内容包括诗文的意境、作者的情感等。
7. 板书设计:《踏雪寻梅》意境:雪中梅花、清香四溢作者情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坚韧不拔的精神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参与度、理解程度和反馈。
反思教学过程中是否有清晰的目标,是否有效地引导学生理解诗文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以及是否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根据反思结果,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七、评价建议:1. 学生朗读和背诵诗文的流利程度和准确性。
《踏雪寻梅》教案(优秀3篇)
《踏雪寻梅》教案(优秀3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这3篇《踏雪寻梅》教案是来自于作者的踏雪寻梅教案的范文范本,欢迎参考阅读。
音乐教案《踏雪寻梅》篇一一、设计理念本节课是一节音乐唱歌课,课时为一课时。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这节课主要是以学生为主体展开教学。
教学过程以音乐审美为核心,让学生在聆听、学唱、表演、比较、创编等一系列的音乐活动中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做到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真正的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乐。
二、教材分析《踏雪寻梅》歌曲表达了青少年学生骑着毛驴,踏着冬雪去欣赏梅花绽放的情景,以轻快活跃的曲调抒发了人们去赏梅时的兴奋、愉快的心情,词曲并茂。
乐曲为带变化再现的单二部曲式,A段中抒发人们骑驴去赏梅的兴奋心情,主要以叮当声为骑驴行走的背景来衬托一声部的形象。
B段描绘了骑驴踏雪赏梅的情景,并且把歌曲推向高潮后结束全曲,抒发了赏梅后得到满足的喜悦心情;整首歌曲曲风轻快、活泼,既表现出人们踏雪赏梅的兴致,也赞美了梅花不畏冬雪,傲然绽放的精神。
三、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理念和对教材的理解,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我制定出这节课的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演唱歌曲《踏雪寻梅》,让同学们更加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
培养学生要有积极乐观的精神。
2.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演唱、对比、引导等方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探索与创造能力,从而更好地参与到歌曲的学习中去。
3.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用轻快活泼、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了解歌曲的词曲作者及代表作品,能够唱准歌曲中的音乐记号。
五、教学重点用轻快活泼、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并能够表现歌曲的高雅意境。
六、教学难点1、用合适的打击乐器为歌曲编配伴奏。
2、对弱起句及休止处的正确演唱。
七、教学准备1、钢琴2多媒体课件3、打击乐器八、教学方法练习法、演示法、讨论法、实践法九、教学过程1、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踏雪寻梅教案
踏雪寻梅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传统文化中的梅花文化,培养学生对梅花的情感和审美意识。
2.培养学生观察和描绘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3.通过亲身接触大自然的活动,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1.梅花的特点和象征意义。
2.踏雪寻梅的活动介绍。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了解梅花的特点和象征意义,通过观察和描绘梅花来培养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真实地感受大自然中的美,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梅花图片或幻灯片。
2.打印或复制实验指导书给学生。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梅花图片或幻灯片,引导学生观察梅花的形态特点和颜色,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第二步:梅花的特点和象征意义(15分钟)教师介绍梅花的特点和象征意义,包括梅花的形态特点、花朵的颜色和芬芳气息,以及梅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象征意义。
第三步:观察梅花(2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到学校或周围的公园等地方,让学生亲身观察梅花,用触摸、闻味、听声等方式感受梅花的美。
第四步:描绘梅花(30分钟)教师让学生回到教室,用铅笔、彩色铅笔或水彩等绘画工具描绘自己观察到的梅花,鼓励学生尽量表现出梅花的美丽和独特之处。
第五步:分享和展示(2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分享自己绘制的梅花画作,学生可以互相欣赏和交流,让学生相互借鉴,提高技巧和创造力。
六、教学反思通过踏雪寻梅的活动,学生能够亲身接触大自然中的美,提高了对梅花的了解和欣赏。
同时,通过观察、描绘和分享的活动,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和描绘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此外,这个教案还注重了对学生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通过让学生亲自感受大自然中的美,能够提高学生对环境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最后,这个教案在组织活动时需要注意安全问题,学生在户外进行观察活动时要注意防寒保暖,防止滑倒和摔伤的事故发生。
《踏雪寻梅》教案
《踏雪寻梅》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人踏雪寻梅的闲情逸致。
2.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体会诗人对梅花的赞美之情。
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情感。
2.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
三、教学难点1.诗歌的表现手法及情感把握。
2.诗歌中的意象理解。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描写雪景和梅花的古诗——《踏雪寻梅》。
(2)诗人孟浩然在诗中描绘了怎样的景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诗吧!2.自主学习(1)请同学们先自主阅读诗歌,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情感。
(2)同学们可以借助工具书,了解诗人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3.诗歌解析(1)请同学们分段朗读诗歌,注意把握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2)解析诗歌第一句:“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绝。
”①诗人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②这句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色?③诗人对梅花的赞美之情体现在哪里?(3)解析诗歌第二句:“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①诗人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②这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③诗人对梅花的赞美之情体现在哪里?4.诗歌赏析(1)请同学们谈谈自己对本诗的感悟,可以从诗歌内容、情感、表现手法等方面进行赏析。
5.课堂小结(1)本节课我们学习了《踏雪寻梅》,感受到了诗人孟浩然对梅花的赞美之情。
(2)诗歌运用了比喻、对比等修辞手法,描绘了雪景和梅花的美丽,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敬仰之情。
6.作业布置(1)熟读并背诵《踏雪寻梅》。
(2)结合诗歌内容,写一篇短文,题目为《我眼中的梅花》。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踏雪寻梅》,同学们对梅花的赞美之情有了更深刻的体会,诗歌鉴赏能力得到了提高。
但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同学对诗歌中的意象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同时,鼓励同学们多进行诗歌创作,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1)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情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踏雪寻梅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演唱《踏雪寻梅》,感受歌曲高雅的意境,能对歌曲表现的画面展开美好而富有情趣的想象,对冬天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认识断音记号,正确地掌握断音的演唱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用轻快活泼、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踏雪寻梅》;认识断音记号,正确地掌握其演唱方法
2、难点:弱起句的正确演唱;“骑驴”和“好花”这两个一字多音处音高节奏的准确把握。
三、教学方法:听唱法
四、教具:多媒体
五、教学过程与内容设计
(一)、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下雪吗?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组美丽的雪景图,让我们一睹为快吧!
1、课件播放出示雪景图。
师:天寒地冻,百花凋零。
冰天雪地里惟有那梅花傲雪怒放、幽香袭人。
踏着皑皑白雪,闻着幽幽花香,真是别有一番情趣。
听,远处传来了一阵铃铛声,一个小朋友正骑着小毛驴向我们走来,让我们跟着这个小朋友一起去踏雪寻梅吧。
2、课件播放《踏雪寻梅》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新歌,它的名字叫做《踏雪寻梅》(课件演示),同学们知道这首歌曲是由谁作曲的吗?
3、简介黄自(课件演示)
(二)、学唱歌曲(课件演示)
1、复听音乐,思考:有没有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
(1)“霁”读ji,雪后放晴的意思。
(2)“坝桥”指有扶手的石板桥。
2 、有感情的读歌词
3、跟随录音小声的唱歌曲(课件出示歌谱)
(1)、歌曲中出现了很多的记号,你找到了吗?
A、歌曲开始有一个mp,要用中弱的力度以叙事性的口吻来演唱;后面有三个渐渐强渐渐弱记号,要引导学生表现出来。
B、四个“响叮当”下面都有断音记号,要怎样唱?
(短促跳跃,力度作渐强,表现驴儿由远而近的清脆的铃声。
)可以在“四个响叮当”处男女声接口唱。
(2) 唱会歌曲后全体视唱歌谱。
(三)、歌曲的演唱处理
1、“骑驴坝桥过”的“骑”轻巧的一带而过,强拍落在“驴”上,在驴处做一个骑的动作,提示学生挺起胸、自信骄傲的演唱。
2、“好花踩得供瓶养”是歌曲的高潮,所以力度是强,感叹地抒发情感,可以在这一句前半拍休止符的位置处加上一个闻花的动作,深呼吸一下,然后感叹地唱出“好”字,巧妙的解决教学难点。
(四)、全体同学唱熟以后思考采用怎样的演唱形式或者加入什么可以使歌曲更好听?
A、(加入打击乐器“四个响叮当”用响铃敲击,其余部分用响板伴奏)。
没有打击乐器的同学拍腿伴奏。
B、在学生能完整演唱歌曲的基础上,为了使学生体验不同的速度可以表现不同的情绪,请学生分别用快速和慢速来演唱,说说分别表现怎样的情绪。
快速,表现了孩子们寻梅的急切心情;慢速,歌曲显得文雅抒情,表现一种静态的美。
最后请同学用中速稍快的速度演唱歌曲,表现出活泼,充满童真的动感画面。
C、跟随视频完整的演唱歌曲。
(课件播放)
(五)、拓展部分
师:梅花,虽不及月季之美,也不比牡丹之傲气,但它不畏冬雪,傲然绽放,吐艳枝头,成为冬天雪地里一道亮丽的风景,就是因为梅花的这种敢于和严寒的冬天做斗争的精神,所以人们总是很喜欢梅花。
古往今来,多少的文人墨客用诗、用画、用歌来表现绽放于严冬的梅花。
接下来我们就在古琴曲梅花三弄的音乐声中,欣赏一下与梅有关的诗词和美丽的雪景图。
(课件播放)
(六)、小结师:今天我们一起在歌声中踏雪寻梅渡过了一段快乐的时光。
我们从梅花身上还可以学到什么精神?对,让我们学习梅花不畏严寒坚强不屈的高贵品质,愿梅花精神陪伴我们今后的学习生活。
六、课后作业
1、复习背唱歌曲《踏雪寻梅》。
2、总复习。
七、教学反思
教学能按照教学计划完成教学内容,学生掌握情况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