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5单元 第16章 第3节 动物行为的研究学案(含解析) 北师大版(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节 动物行为的研究

1.研究动物行为的案例

(1)法布尔对昆虫的研究

法布尔是第一位在自然环境中研究昆虫的科学家,他穷毕生之力深入昆虫世界,在自然环境中对昆虫进行观察与研究,终于写就《昆虫记》一书。

他在书中栩栩如生地记录了昆虫世界各种各样小生命的食性、喜好、生存技巧、天敌、繁殖等。如开篇的“屎壳郎推粪球”,讲得极为详细,包括了那些食粪虫如何制作、滚动和食用粪球等;在描写两只圣甲虫如何争夺一只粪球时,情节也非常复杂。

【例1-1】 法布尔用观察法观察动物的行为时所采用的条件是( )

A .进行一定的实验对照和比较

B .野外的自然状态

C .根据自己的需要改变动物的生活条件

D .对所观察的动物施加一定的外界影响 解析: A ×

法布尔研究昆虫,主要采用了科学探究的观察法,具体过程是让动物在野外的自然状态下

进行的

B √

C ×

D ×

答案:B

(2)弗里施对蜜蜂色觉的研究

弗里施是奥地利动物学家,是动物行为学的杰出学者,他在对动物感觉器官的研究上很有成就。用实验证明了蜜蜂能分辨不同的颜色。

(3)廷伯根对银鸥幼雏求食行为的研究

廷伯根是英籍荷兰动物学家,是研究海鸟行为的科学家。他发现银鸥幼雏在饥饿时,就会去啄亲鸟的喙,触发亲鸟反吐食物,饲养幼鸟。这种行为是由什么引起的呢?廷伯根利用模型研究表明,银鸥幼雏啄亲鸟求食的行为是由亲鸟喙上的红斑引起的。

【例1-2】 弗里施对蜜蜂色觉的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是( )

A .蜜蜂是色盲,只能辨别物体形状

B .蜜蜂不是色盲,能分辨多种颜色

C .蜜蜂只能辨别黑白两种颜色

D .蜜蜂只能识别鲜艳的颜色

解析:

A ×

弗里施通过实验证明蜜蜂不是色盲,能分辨多种颜色 B √ C ×

D ×

答案:B

(4)劳伦兹对小野雁学习行为的研究

奥地利学者劳伦兹(K.Lorenz,1903—1989)被称为“现代动物行为学之父”。刚孵化出来的雏鸭或野雁就能够行走,离开巢时总是追随自己的母亲走,此后再也不会跟随其他的动物了。这是一种非常有趣的学习行为。劳伦兹利用孵化箱代替母雁孵蛋,野雁出壳后首先接触的不是母雁而是劳伦兹,结果他本人成了野雁的学习对象。在他走开时,野雁竟排队跟在他的后面,可见野雁已经认识劳伦兹了。劳伦兹通过研究发现:如果小野雁在行为发展的重要时期失去了母亲,就会跟随一种替代物。

【例1-3】 实验人员想了解一下新孵化的鸟类是怎样获得母亲的情感的。他们选择了六只刚孵化的小鸭,平均分成甲、乙两组。甲组小鸭刚孵化出来就被从它们的出生地移走,使它们不能见到自己的母亲,并把它们放在气球周围听英国母鸭叫的录音;乙组小鸭则和它们的母亲在一起。经过若干天后实验人员发现甲组小鸭会模仿英国母鸭叫的声音并时刻跟随在气球左右,我们称这种现象为“印随”。

(1)乙组小鸭在实验中的作用是( )

A .实验模型

B .对照组

C .实验组

D .一个变量

(2)如果不是把甲组小鸭放在气球周围并放录音,而是把它们放在一只猫周围同时播放母鸭叫的录音,则甲组小鸭可能会( )

A .不知所措

B .失去繁殖能力

C .发出类似猫的叫声

D .误认猫做母亲

解析:(1)该实验的变量是小鸭是否和母亲在一起,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甲组小鸭刚孵化出来就被从它们的出生地移走,使它们不能见到自己的母亲,为实验组,而乙组小鸭还和它们的母亲在一起,和甲组形成对照,为对照组。(2)如果将甲组小鸭放在一只猫的周围并放母鸭的录音,小鸭就认为猫是它们的母亲。

答案:(1)B (2)D

2.观察和实验是研究动物行为的主要方法

(1)观察法

在野外的自然状态下,实地观察动物的各种行为,这种研究方法就是观察法。观察法要求观察者在观察某种动物的行为时,对动物不施加任何外界影响或将影响降低到最小,精确、仔细、真实、反复地观察,认真地记录,根据观察所得到的第一手资料对动物的行为进行研究。今天许多动物行为学家还是利用观察法,隐蔽在茂密的森林中或草丛里,或将自己伪装起来,用望远镜或其他仪器观察动物的行为。

(2)实验法

研究者对研究对象施加不同程度的外界影响,然后再观察研究动物的行为,这种研究方法属于实验法。 弗里施对蜜蜂色觉的研究、廷伯根对银鸥幼雏求食行为的研究、劳伦兹对小野雁学习行为的研究都是在对研究对象施加了不同程度的外界影响后,再观察动物行为的变化,都属于实验法。 ( 观察法 实验法

区别 主要目标 描述动物行为的表现 说明动物行为的变化或发生

方法程序 借助器具观察 实验处理后再观察

材料处理 对动物不施加外界影响或将影响降低到最小 对动物施加不同程度的外界影响

联系 实验法以观察法为基础

A .在野外自然状态下进行

B .在人为改变外界条件下进行

C .在不施加任何影响的条件下进行

D .在动物生活的实地进行

A × 在科学探究过程中,有些问题单凭观察是难以得出结论的。这时就需要通

过实验来探究,实验当然也离不开观察,但与单纯的观察不同的是,实验

法中研究者会根据研究的需要而改变动物的生活条件,再在研究者设计的

环境下观察动物的行为

B √

C ×

D ×

3.探究蚂蚁的行为的实验设计方案

(1)材料器具

透明塑料瓶、玻璃板、放大镜、砂糖、面包屑等。

(2)方法步骤

①在校园或其他便利的地方寻找一个蚂蚁窝。

②不要干扰蚂蚁的活动,用放大镜观察每只蚂蚁的行为。连续观察一星期,记录所观察到的蚂蚁的各种行为。

③剪去塑料瓶上半段,放入干湿适当的土壤。

④取一些蚁穴土壤盖在塑料瓶的土壤上。捕捉10只蚂蚁以及蚁卵和幼虫等,最好有蚁后。放少许食物,如面包屑等,盖上玻璃板,放置在暗处饲养。

⑤每日加入一定量的食物和水,并用放大镜观察每只蚂蚁的行为,重点观察取食行为。例如设计“蚂蚁喜欢吃什么样的食物”的研究活动。

⑥配合收集到的有关蚂蚁行为的资料,以小组为单位分析讨论,推荐班级报告会发言人。 ⑦班级交流各组探究结果,例如,蚂蚁有哪些行为?蚂蚁喜欢吃什么样的食物?有没有社群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