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数学(下)-时间时钟问题解析
小学数学应用题 时钟问题
![小学数学应用题 时钟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8576b048f78a6529647d53d4.png)
小学数学应用题)时钟问题(闫家小学秘维元)概念:时钟问题有两种,一种是研究钟表的分针和时针,二是所走的成二针重合成一定的角度所需的时间;另一种是研究时针误差的问题。
它是行程问题中的追及问题。
解题关键:这类问题主要依据行程问题的“追及问题”的计算原理进行解答。
钟表的分针每小时走60小格,而时针只有5小格;分针每分钟走1小格,而时针只有5/60小格,即1/12小格。
所以每分钟分针比时针多走1-1/12=11/12(小格)。
这是两针在1分钟内的速度差,再根据两针不同的间隔要求,用除法就可以求出题目中所要求的时间。
解题规律:(1)求两针重合所需时间:两针重合所需的分钟数=原来两针间隔的格数÷(1-1/12);(2)求两针成直线所需时间:两针成直线所需的分钟数=(原来两针间隔的格数±30)÷(1-1/12);(3)求两针直角所需时间:两针成直角所需分钟数=(原来两针间隔的格数±15或45)÷(1-1/12) 求出所需的时间后,再加上原来的时刻,就得出两针形成各种不同位置时的时刻。
例1.三点钟到四点钟之间,分针与时针在什么时候重合?分析:在三点的时候分针在时针的后面5×3=15(小格)。
而每分钟比例2.七点钟到八点钟之间,分针与时针在什么时候成直线?分析:在七点钟的时候,分针在时针后面5×7=35(格),而分针与时针成直线时,两针间隔为30格,因此,只需“追及”35-30=5(格)。
所以,例3.一点钟到两点钟之间,分针与时针在什么时候成直角?分析:分析和时针成直角时,分针在时针前15格或者在时针后15格,两针都成直角。
因此,本题有两个答案。
计算两针成直角所需时间,直接运用公式即可。
解:当分针走到时针前面15格时,两针成直角,因此,所需时间是:当分针走到时针前面45格(也就是走到时针后面15格时,两针也成直角。
因此,所需时间是:例4.一只闹钟每小时慢4分钟,标准钟三点半时,此钟与标准钟对准,现在标准时间是十点半。
经典数学应用题目:时钟问题
![经典数学应用题目:时钟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59e25e67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6362876.png)
数学运算解题方法之时钟问题——找准路程、时间和速度【常考知识点】任何事物,万变不离其宗。
抓事物要抓它本质的东西,解数学运算题也一样。
这次主要讲解的内容是时钟问题,它是中等难度的数学运算题型。
在公务员考试,选调生考试,或者是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中,经常可以看见它的身影。
联创世华公考中心为大家做如下分析:时钟问题与行程问题中的追及问题类似,因此,可按追及问题的规律解决时钟问题。
无论什么样行程问题的题目,弄清楚三个量,即路程、速度和时间,就够了。
当然,在解题的过程中,这三个量可能有所变化。
对于时钟问题要弄清楚的量为:时针的速度,路程和时间;分针的速度,路程和时间。
分针每小时走一周,旋转 360o,速度为 6o/分钟;时针每小时走周,旋转 30o ,速度为 0.5 o/分钟。
解时钟问题的关键点:时针分针速度:路程:时间:0.5 度/分钟未知6 度/分钟??未知路程 =速度×时间特别说明:这里的路程单位为度,即转过的角度。
解决时钟问题的关键就是找准两者之间的路程之间的关系。
一般,时针路程和分针路程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通过这些联系来解决时针和分针问题。
当然,要知道路程这个问题,首先要准确的画图。
【例题解析】1、钟面问题例 1 :在四点与五点之间,两针成一直线 (不重合) ,则此时时间是多少?A. 4 点分B. 4 点分C. 4 点分D. 4 点分【分析】根据图可知当时针和分针在一条线上时,分针赶上了时针并且超过时针 180 度,解此题的关键就是找到时针和分针之间的关系,这里时针和分针之间的主要关系是时针的路程 -分针的路程=180 度+120 度=300 度,而时针的路程=时针的速度×时间,分针的路程 =分针速度×时间。
解题思路出现了。
【解答】 B。
设两针从正四点开始,x 分钟后两针成一直线,正四点的时候时针和分针的夹角为 120 度。
由题意得:解得答:两针成一直线时,是 4 点分。
小学数学思维方法:时钟问题
![小学数学思维方法:时钟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9d5b28c3c281e53a5802ffec.png)
时钟问题【知识要点】时钟问题可以看做是一个特殊的圆形轨道上2人追及问题,不过这里的两个“人”分别是时钟的分针和时针。
时钟问题有别于其他行程问题是因为它的速度和总路程的度量方式不再是常规的米每秒或者千米每小时,而是2个指针“每分钟走多少角度”或者“每分钟走多少小格”。
1.常见钟表(机械)的构成:整个钟面为360度,上面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为30度;60个小格,每个小格为6度。
分针速度:每分钟走1小格,每分钟走6度时针速度:每分钟走112小格,每分钟走0.5度 2.在计算中采用两种速度:(1)速度用每分钟多少度表示,分针的速度是每分钟走6度,时针的速度是每分钟走0.5度。
(2)速度用每分钟多少小格表示,分针的速度是每分钟走1格,时针的速度是每分钟走112小格。
标准的时钟,每隔56511分钟,时针与分针重合一次.【典型例题】一、时针与分针的追及与相遇问题例1.现在是10点,再过多长时间,时针与分针将第一次在一条直线上?解:时针的速度是 360÷12÷60=0.5(度/分),分针的速度是 360÷60=6(度/分)即 分针与时针的速度差是 6-0.5=5.5(度/分),10点时,分针与时针的夹角是60度,第一次在一条直线时,分针与时针的夹角是180度,即 分针与时针从60度到180度经过的时间为所求。
119215.0-660-180=÷)()(例2.有一座时钟现在显示10时整.那么,经过多少分钟,分针与时针第一次重合;再经过多少分钟,分针与时针第二次重合?解:在lO点时,时针所在位置为刻度10,分针所在位置为刻度12;当两针重合时,分针必须追上50个小刻度,设分针速度为“1”,有时针速度为“112”,于是需要时间:1650(1)541211÷-=.所以,再过65411分钟,时针与分针将第一次重合.第二次重合时显然为12点整,所以再经过65(1210)6054651111-⨯-=分钟,时针与分针第二次重合.例 3.某人下午六时多外出买东西,出门时看手表,发现表的时针和分针的夹角为1100,七时前回家时又看手表,发现时针和分针的夹角仍是1100.那么此人外出多少分钟?解:如下示意图,开始分针在时针左边1100位置,后来追至时针右边1100位置.于是,分针追上了1100+1100=2200,对应2206格.所需时间为2201(1)40612÷-=分钟.所以此人外出40分钟.说明:通过上面的例子,看到有时是将格数除以1(1)12+,有时是将格数除以1(1)12-,这是因为有时格数是时针、分针共同走过的,对应速度和;有时格数是分针追上时针的,对应速度差.对于这个问题,大家还可以将题改为:“在9点多钟出去,9点多钟回来,两次的夹角都是1100”,答案还是40分钟.二、时间标准及闹钟问题例4.某科学家设计了只怪钟,这只怪钟每昼夜10时,每时100分(如右图所示)。
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试题-春季培优:04时间问题(解析版)全国通用
![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试题-春季培优:04时间问题(解析版)全国通用](https://img.taocdn.com/s3/m/a9265fc4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6272570.png)
钟面上,每相邻两个数字之间是1大格,一共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里有5个小格,钟面上一共有60个小格。
“时”是最基本的时间单位,钟面上最粗最短的针就是时针,时针走1大格的时间是1小时,也叫1时;分针走1小格的时间是1分钟,也叫1分;秒针走1小格的时间是1秒钟,也叫1秒。
时间单位之间的关系:1小时60=分钟,1分钟60=秒。
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
钟面上最长、最细的针式秒针。
填空题。
钟面上有( )个大格,( )个小格。
时针走1大格是( )时。
时针走1小时,分针正好走( )圈,是( )分钟。
分针走1小格是( )分,走1大格是( )分。
分针走3大格走了( )分钟,走11大格走了( )分钟。
【知识点:认识钟面】【难度:★】答案:12;60;1;1;60;1;5;15;55。
单位换算。
1分=( )秒 1时=( )分90分=( )时( )分 80秒=( )分( )秒1分10秒=( )秒 75分=( )时( )分【知识点:单位换算】【难度:★】答案:60;60;1;30;1;20;70;1;15。
在○里填上“>”“<”或“=”。
54秒 ○ 1分(钟) 40秒 ○ 1分 1小时 ○ 100秒半小时 ○ 30分 2时 ○ 120分 20小时 ○ 2天【知识点:比较大小】【难度:★】答案:<;<;>;=;=;<。
写出正确的时间(24小时制)。
上午______时________分下午_______时________分下午________时________分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知识点:认识钟面时间】【难度:★】答案:11时35分,11:35;13时25分,13:25;15时45分,15:45。
连一连。
【知识点:认识钟面时间】【难度:★】解:填空题。
(1)时针走一大格,分针走()个大格,是()分,也就是()时。
分针走一小格,秒针走()个小格,是()秒,也就是()分。
二年级奥数时钟问题
![二年级奥数时钟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043b7704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1e.png)
二年级奥数时钟问题 LEKIBM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5AB- LEKIBMK08- LEKIBM2C】时钟问题一专题解析同学们已经学习了"时、分、秒",认识了时钟,知道了1时=60分,1分=60秒.这一讲我们就来研究钟和时间的计算问题.研究钟面和时间的计算问题,要知道钟面上的时针、分针所在的某一特定位置的那一瞬间是时刻,“时刻”是从钟面上看出来的。
从一个时刻到另一个时刻之间经过的间隔是时间,时间可以通过计算得来,计算时间的单位有时、分、秒。
王牌例题1下面的图是9点整,经过一段时间看到图上的时针走了半格,分针应走到什么位置这时指的是几点几分【思路导航】经过一段时间,图中的时针走了半格,即分针走了半小时,也就是走了半圈到6的位置.如下图,可看出分针的运行轨迹,时间是9点30分。
时针指向9点整,分针应指向12;经过半小时,时针走了半格,分针应从12走到6,这时的时间应是9点30分.举一反三11.下面左图是3点整,经过一段时间看到时针走了半格,分针应走到什么位置这时指的是几点几分在下面右图中画出分针的位置。
2.下面左图是1点整,经过一段时间看到图上的分针走了半圈(从12走到6),时针走了多少这时指的是几点几分?在下面右图中画出时针的位置。
3.下面是反射在镜子中的钟面时针和分针的位置,原来钟面的时间是几点几分?王牌例题2二年级有4名短跑选手参加学校举办的200米赛跑,他们是王龙、刘虎、李伟和陈刚.体育老师用四块秒表分别为他们计时,王龙48秒,刘虎54秒,李伟52秒,陈刚47秒,请你为他们排出名次。
【思路导航】跑步比赛,选手同时起跑,到达终点用的时间越多,跑得越慢;反之用的时间越少,跑得越快,成绩越好。
把他们跑的时间从短到长排列,就可以确定这4名同学的名次。
47秒<48秒<52秒<54秒他们的名次是:第一名是陈刚;第二名是王龙;第三名是李伟;第四名是刘虎。
二年级小学生数学时钟和日历的认识和简单的几何问题
![二年级小学生数学时钟和日历的认识和简单的几何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bc4f92d3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109a34b.png)
二年级小学生数学时钟和日历的认识和简单的几何问题数学是一门强调逻辑思维和数量关系的学科,在小学阶段尤为重要。
对于二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时钟和日历是学习数学的基础,同时也涉及到简单的几何问题。
本文将介绍二年级小学生对时钟和日历的认识以及简单的几何问题。
一、时钟的认识时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工具,它能帮助我们看到时间的变化。
对于二年级的小学生来说,他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认识时钟:1. 时钟的基本构造:时钟通常由钟面、时针、分针和秒针组成。
钟面上刻有12个刻度,分别代表着12小时。
时针指示小时的变化,分针指示分钟的变化,秒针指示秒钟的变化。
2. 时钟的读法:小学生可以通过对时钟上时间的读取来认识时钟。
例如,当时针指向12时,分针指向6分时,我们可以读作“12点六分”。
教师可以通过拨动时钟的指针来引导学生理解不同时间点的读法。
3. 时钟的运用:小学生可以通过实际操作时钟,进行时间的比较和计算。
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设定一个时间点,然后计算多少分钟后的时间是什么。
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对时间变化的感知能力。
二、日历的认识日历是记录时间的工具,一般包括年、月、日等信息。
对于二年级的小学生来说,他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认识日历:1. 日历的基本构造:日历通常由一张纸或者多张纸组成,用来记录一年的365天。
每一页通常包括一个月的日期和星期。
小学生可以通过观察日历上的日期、星期和月份来了解时间的变化。
2. 日历的读法:小学生可以通过读取日历上的日期和星期来认识日历。
例如,我们可以说“今天是几号?”,学生可以通过观察日历上的日期回答。
3. 日历的运用:教师可以通过在日历上标记特殊的日期,如生日、节假日等,引导学生对时间的认知。
让学生计算距离某个特殊日期还有多少天,培养学生对时间变化的感知能力。
三、简单的几何问题除了时钟和日历,二年级的小学生也需要学习简单的几何问题。
以下是几个简单的几何问题:1. 图形的辨认:教师可以给学生展示不同的平面图形,如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等,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图形的名称。
二年级数学《时间与钟表》知识点解析2023
![二年级数学《时间与钟表》知识点解析2023](https://img.taocdn.com/s3/m/13466236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97.png)
二年级数学《时间与钟表》知识点解析2023时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它能帮助我们了解时间的流逝和时间的计算。
在二年级的数学学习中,学生将接触到有关于时间与钟表的知识。
本文将为大家详细解析二年级数学课程中关于时间与钟表的各个知识点。
一、认识时钟时钟通常由两部分组成:时针和分针。
时针通常较短,分针较长,它们以不同的速度转动来显示时间的变化。
时针用来表示小时,而分针用来表示分钟。
二、认识小时和分钟二年级学生应该掌握从1到12的小时表示法,以及从0到60的分钟表示法。
小时的表示法是通过时针的位置来判断的,分钟的表示法则是通过分针的位置来判断的。
三、读取时间学生需要学会读取和理解时钟上的时间。
当分针指向12时,表示整点;当分针指向6时,表示半点。
读取时间时,我们首先要看时针指向的数字,然后再看分针指向的数字。
例如,当时针指向6,分针指向12时,读取的时间为6点整;当时针指向3,分针指向6时,读取的时间为3点30分。
四、时间的前后关系在学习时间的过程中,学生还需要理解时间的前后关系。
如果时针向后走,时间就会变大;如果时针向前走,时间就会变小。
同理,分针也是如此。
五、日常生活中的时间问题除了基本的时间概念外,学生还需要学会应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时间问题。
如下列样例:1. 小明从家里出发,经过15分钟到达学校,请问小明几点离家?2. 饭后小红每天都休息30分钟,请问她是在什么时候起床的?通过这些实际问题的练习,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时间与钟表的知识。
六、时间的加减运算在二年级的数学课程中,学生还需要学习时间的加减运算。
基本的运算规则如下:1. 当只涉及到小时的加减运算时,可以通过将小时数相加或相减来得到结果。
2. 当涉及到分钟的加减运算时,如果只涉及一个小时的范围内,可以通过将分钟数相加或相减来得到结果。
3. 当涉及到分钟跨越一个小时的范围时,需要进行进位或退位运算。
通过对时间的加减运算的学习,学生们能够更好地掌握时间的流逝和计算。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小时、分钟、秒钟》单元知识点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小时、分钟、秒钟》单元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d7a4f8e3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517c653.png)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小时、分钟、
秒钟》单元知识点
本文档总结了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小时、分钟、秒钟》单
元的核心知识点。
1. 认识小时
- "时"是指一天中的十二分之一,图示为 "时钟"。
- 通过常见的日常活动和场景,了解不同时间点的划分和表示
方法。
- 进行简单的时间计算,如两个时间点之间的时间差。
2. 认识分钟
- "分"是指一小时中的六十分之一,图示为 "钟表上的分钟刻度"。
- 通过观察钟表、日常生活中的计时器等方式,认识和理解分
钟的概念。
- 进行简单的时间计算,如某个时间点经过若干分钟后的时间。
3. 认识秒钟
- "秒"是指一分钟中的六十秒之一,图示为 "钟表上的秒针"。
- 通过观察钟表、计时器等,认识和理解秒钟的概念。
- 进行简单的时间计算,如某个时间点经过若干秒钟后的时间。
4. 时间单位之间的换算
- 掌握小时与分钟之间、分钟与秒钟之间的换算关系。
- 进行简单的时间单位换算运算,如将小时转换为分钟等。
以上是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小时、分钟、秒钟》单元的核
心知识点总结。
在研究这个单元时,可以通过实际观察和练进行巩固,提高对时间的认识和计算能力。
*注意:本文档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准确之处,请以教材为准。
*。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2单元 时、分、秒 小结及易错解析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2单元 时、分、秒 小结及易错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bc98f96ff18583d048645928.png)
第二单元总结
智慧小锦囊
易错集锦
易错点1:时、分单位间的进率易和其他单位间的进率混淆。
误区点拨:
(1)根据已有经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一般是10或100,受已有经验的影响,认为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也是10或100。
(2)时、分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60。
易错点2:表示时间时,格式错误。
误区点拨:
(1)两种方法表示时间,在分是一位数时,容易在“分”前漏写0。
例如,表示3时零5分时,在冒号后面直接写5,如:3:5。
(2)时间的表示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用汉字描述,如3时零5分,几时就在“时”前写
几,多少分就在“分”前写多少;另一种是用数字表示,如3:15,前面是时,后面是分,分是两位数,如果小于10时,几分,就在后面一位写几,前面的0不能省略。
如3时零5分,可以写作:3:05。
小学数学典型应用题12:时钟问题(含解析)
![小学数学典型应用题12:时钟问题(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f29bdd527c1cfad6185fa71d.png)
小学数学典型应用题11:时钟问题(含解析)时钟问题【含义】就是研究钟面上时针与分针关系的问题,如两针重合、两针垂直、两针成一线、两针夹角为60度等,这类问题可转化为行程问题中的追及问题。
【数量关系】分针的速度是时针的12倍,二者的速度差为5.5度/分。
通常按追及问题来对待,也可以按差倍问题来计算。
解题思路和方法将两针重合,两针垂直,两针成一线,两针夹角60°等为“追及问题”后可以直接利用公式。
例1:钟面上从时针指向8开始,再经过多少分钟,时针正好与分针第一次重合?(精确到1分)解:1、此类题型可以把钟面看成一个环形跑道。
那么本题就相当于行程问题中的追及问题,即分针与时针之间的路程差是240°。
2、分针每分钟比时针多转6°-0.5°=5.5°,所以240÷5.5≈44(分钟)。
也就是从8时开始,再经过44分钟,时针正好与分针第一次重合。
例2:从早晨6点到傍晚6点,钟面上时针和分针一共重合了多少次?解:我们可以把钟面看成一个环形跑道,这样分针和时针的转动就可以转化成追及问题。
从早晨6点到傍晚6点,一共经过了12小时,12个小时分针要跑12圈,时针只能跑1圈,分针比时针多跑12-1=11(圈),而分针每比时针多跑1圈,就会追上时针一次,也就是和时针重合1次,所以12小时内两针一共重合了11次。
例3:一部记录中国军队时代变迁的纪录片时长有两个多小时。
小明发现,纪录片播放结束时,手表上时针、分针的位置正好与开始时时针、分针的位置交换了一下。
这部纪录片时长多少分钟?(精确到1分)解:1、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认识到时针与分针合走的路程是1080°,进而转化成相遇问题来解决。
2、两个多小时,分针与时针位置正好交换。
所以分针与时针所走的路程和正好是三圈,也就是分针和时针合走360°×3=1080°,而分针和时针每分钟的合走6°+0.5°=6.5°,所以合走1080°需要1080÷6.5≈166(分钟),即这部纪录片时长166分钟。
时钟问题总结知识点
![时钟问题总结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f4c34cb9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01.png)
时钟问题总结知识点一、基本概念1.时钟表示时间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通常使用12小时制的时钟来表示时间。
这种时钟以12小时为一个周期,分为上午和下午两个部分。
每个小时被分成60分钟,每分钟被分成60秒。
2.时钟上的角度时钟上的指针分为时针、分针和秒针,在每时钟面上分别对应一个圆心O和12个刻度点。
时针每小时走30度,分针每分钟走6度,秒针每秒走6度。
我们可以通过这些信息来计算时钟上指针之间的夹角。
3.时钟问题的分类时钟问题通常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关于时针和分针之间角度的问题,另一类是关于给定时间后经过一段时间后时针和分针之间的夹角问题。
这两类问题都需要我们根据时钟的走时规律,利用数学知识来解决。
二、时针和分针之间的夹角问题1.求给定时间时时针和分针的夹角假设时针和分针之间的夹角为θ,则根据时针和分针的运动规律,可以得到如下公式:时针走过的角度 = 时针每小时走的角度 × 时针已走过的小时数 + 时针每分钟走的角度 × 时针已走过的分钟数分针走过的角度 = 分针每分钟走的角度 × 分针已走过的分钟数时针和分针之间的夹角θ = |时针走过的角度 - 分针走过的角度|2.求给定夹角时的时间如果给定时针和分针之间的夹角θ,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求解对应的时间:时针已走过的小时数= θ / 时针每小时走的角度分针已走过的分钟数= θ / 分针每分钟走的角度通过上述公式,我们可以借助代数的方法求解时钟问题。
同时,我们还可以利用余弦定理和正弦定理来求解时钟问题。
三、经过一段时间后时针和分针之间的夹角问题1.给定时间后,时针和分针之间的夹角变化规律假设t时刻时针和分针之间的夹角为θ,则经过t+Δt时间后,时针和分针之间的夹角应该为:θ+Δθ = |(时针每小时走的角度 - 分针每小时走的角度) × Δt|2.求给定时间后,时针和分针之间的夹角若需要求解给定t时刻后经过Δt时间后,时针和分针之间的夹角,我们可以根据时钟的走时规律,利用代数和几何的方法来求解。
二年级钟表应用题解答
![二年级钟表应用题解答](https://img.taocdn.com/s3/m/3edfa948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b8.png)
二年级钟表应用题解答钟表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工具之一,尤其在学习时间的概念时,钟表更是不可或缺。
在二年级的数学学习中,钟表应用题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本文将为大家详细解答二年级钟表应用题。
一、认识钟表在解答钟表应用题之前,我们需要了解钟表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
钟表分为分针和时针,分别用于表示分钟和小时。
钟表的刻度分为12个小时和60个分钟。
时针每转动一圈,表示12小时,分针每转动一圈,表示60分钟。
钟表上的数字1到12代表小时,而60个刻度则代表60分钟。
二、钟表应用题解答1. 阳阳在8:45分上学,他需要走10分钟到学校,那么阳阳什么时候到学校?解答:阳阳需要在8:55分到达学校。
因为他在8:45分出发,走10分钟到学校,所以到达时间为8:45 + 10分钟 = 8:55分。
2. 班长告诉同学们,下午3点半放学,那么同学们什么时候可以回家?解答:同学们可以在下午3:30分回家。
因为班长说下午3点半放学,所以放学的时间为下午3:30分。
3. 小明在下午5点40分开始做作业,他做了50分钟,那么小明什么时候完成作业?解答:小明完成作业的时间为下午6:30分。
因为他在下午5点40分开始做作业,做了50分钟,所以完成作业的时间为下午5:40 + 50分钟 = 下午6:30分。
4. 今天是星期五,下个星期一是几号?解答:下个星期一是4号。
因为今天是星期五,下个星期一就是第三天,也就是4号。
5. 小芳在下午4点钟开始看电视,她看了1个小时,那么她看电视的结束时间是几点钟?解答:小芳看电视的结束时间为下午5点钟。
因为她在下午4点钟开始看电视,看了1个小时,所以结束时间为下午4点钟 + 1个小时 = 下午5点钟。
三、小结在解答钟表应用题时,我们需要了解钟表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
同时,我们需要注意题目中所给的时间单位,如小时、分钟等。
通过多做练习,我们可以更熟练地解答钟表应用题,提高数学运算能力。
二年级数学下时、分、秒(最新版教材分析)
![二年级数学下时、分、秒(最新版教材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dff9d696294dd88d0d26bab.png)
时间是一类常见的量。
人们的日常生活需要安排时间、遵守时间,应该抓紧时间、珍惜时间。
小学生需要知道一些有关时间的知识,具有初步的时间观念,形成合理利用时间的良好习惯。
常用的时间单位主要有:年、月、日、时、分、秒。
其中年、月、日是比较大的时间单位,1个单位时间都比较长,相邻单位之间的进率复杂多变。
时、分、秒是较小的时间单位,1个单位时间比较短,相邻单位间的进率都是60。
所以,常用的时间单位分两次教学,第一次是本单元,先教学“时”“分”和“秒”,第二次在三年级,教学“年”“月”“日”。
本单元主要包括这样一些教学内容:①计量时间的单位时、分、秒的知识,包括单位名称,单位间的进率,钟面上的1时、1分、1秒等。
②认、读、写钟面上的时间,包括整时时间和非整时时间。
③ 1时、1分、1秒的时间观念,体验1时、1分、1秒时间实际是多长,能做哪些事情,在现实情境里使用时间单位。
全单元编排五道例题,具体安排如下表。
例题教学内容练习编排例1认识钟面上的时针、分针,认、读、写钟面上的整时时间例2时、分的概念与进率,1时、1分实际有多长例3例4认、读、写钟面上的非整时时间例5秒的概念,秒与分的进率,1秒实际有多长练习二巩固教学的时间知识,体验时间顺序与日常生活主要活动的关联认、读、写钟面上的时间是本单元的重要内容,它需要相关的时间知识为基础,这是教材编排例1和例2的主要目的。
培养初步的时间观念是本单元的重要任务。
为此,教材十分重视让学生体验1时、1分、1秒实际有多长,大约能做哪些事情;帮助学生合理安排时间,引导他们形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1. 认识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钟”,认、读、写整时。
钟表是计时的工具,十分普及。
学生家里有,在学校和一些公共场合也能经常看到。
绝大多数学生都接触过钟表,知道钟表的用途。
所以,“要知道时间,就要学会看钟表”。
例1教学两个内容:一是认识时针和分针,因为钟面上的时间主要由这两根针表示出来;二是整时的认、读、写。
二年级下册钟表知识点讲解
![二年级下册钟表知识点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89c97250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b5.png)
二年级下册钟表知识点讲解
1、认识时钟
①钟面上有3根针:时针、分针和秒针,有12个大格,60个小格。
②时针走1大格是1时,分针走1大格是5分,走1小格才是1分,秒针走1大格是5秒,走1小格是1秒。
③1时=60分代表:时针走1大格时,分针正好走12个大格,也就是1圈;
1分=60秒代表:分针走1小格,秒针要走60小格,也就是1圈。
④时针走一圈是12小时,分针走一圈是60分,秒针走一圈是60秒。
2、时间常识:
1天有24小时晚上睡觉大约9小时
1节课有40分钟课间休息有10分钟
洗脸刷牙大约要6分钟吃饭大约要25分钟
写作业要花40分钟 1分钟心脏可跳动70下…
3、根据计算说出经过的时间的方法:
用后一个时间减前一个时间(分减分,时减时,“分”不够减可向“时”借位);如果后一个时间过了中午1点则要先加12时,再减前一个时间。
例如:从上午8:40到上午12:20,可以用12:20-8:40来计算,并且可以竖式计算:。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知识讲解 认识时、分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知识讲解 认识时、分](https://img.taocdn.com/s3/m/d2fd14b0770bf78a64295421.png)
认识时、分
问题导入说一说,关于钟面你知道些什么?
(1)钟面上有个大格,个小格。
(2)时针走1大格是时。
(3)分针走1小格是分,走1大格是____分。
(4)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圈。
1时=分。
过程讲解
1.描述画面内容
北京时间2008年8月8日晚8时08分,北京奥运会在国家体育场开幕,美丽的焰火在鸟巢上空绽放。
2.认识钟面
3.认识时、分
(1)拨一拨分针,分针走1小格是1分,走1大格是5分。
(2)拨—拨时针,时针走1大格是1时,当时针走1大格时,分针正好走1圈,是60个小格,也就是60分,即1时=60分。
4.解决问题
(1)12 60 (2)1 (3)1 5 (4)1 60
归纳总结
1.钟面上有12个大格,60个小格。
时针走1大格是1时,分针走1小格是1分,走1大格是5分。
2.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1圈,所以1时=60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年级数学重难点之一《时间》,如果不懂,看完这个,立马会了!首先,时针和分针要区分开。
第二点:分针转一圈是1小时,走1小格是1分钟,1大格是5分钟。
下面这个叫一大格。
(数一数就知道有5小格,所以是5分钟)
利用乘法,我们就可以口算出各个数字代表多少小格了,比如到7,那么代表从12(注意12是开始的地方,也代表0)走到7,
一共是7大格,那么,就是5*7=35分钟。
同样的,你可以把
10和11,12代表的分钟数也标出来,用加法就可以了。
比如:9是5*9=45,那么10就是再过一个大格,就代表45+5=50,同理,就知道11是55,12就是60,意味着走一圈就是60分钟。
接下来,让孩子体会,分针走一圈,时针刚好走1大格(你最好有个能拧的时钟,就很容易看出来了)
接着,我们就可以让孩子读出任意的时间,方法如下:
特别提醒:(不够10分钟时,我们书写时有特殊要求比如:4:05)
下面练一练吧:
时针超过7,所以是7时,分钟到5大格,所以是5*5=25,最后表示为:7:25
这个例子,你学会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