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案1.1石头

合集下载

2024年新教材教科版一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2024年新教材教科版一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2024年新教材教科版一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1. 第一章:春天来了1.1 植物发芽1.2 春天里的动物2. 第二章:我们周围的材料2.1 认识材料2.2 材料的分类和性质3. 第三章:太阳和影子3.1 太阳的认识3.2 影子的形成和变化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春天植物发芽、动物活动的特点,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观察力。

2. 使学生认识和区分不同材料,了解材料的性质和用途,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 让学生了解太阳和影子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植物发芽的过程和条件材料的性质和分类太阳和影子的关系2. 教学重点:春天的植物和动物特点常见材料的识别和用途观察太阳和影子的变化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植物种子、幼苗不同材料制成的物品影子实验器材(光源、物体、白板等)2. 学具:观察记录本彩色笔、剪刀、胶水等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引导学生观察校园里的春天景象,让学生描述春天的变化。

展示不同材料制成的物品,让学生触摸并描述其特点。

带领学生进行影子实验,观察影子的变化。

2. 例题讲解:植物发芽的例题:讲解种子发芽的过程、所需条件等。

材料分类的例题:介绍不同材料的性质和用途,引导学生进行分类。

太阳和影子的例题:解释太阳和影子的关系,引导学生观察影子的变化。

3. 随堂练习:让学生观察校园里的植物,记录其发芽和生长过程。

学生分组,对提供的物品进行分类,并说明原因。

学生进行影子实验,观察影子的变化并记录。

4. 课堂小结:回顾材料的性质和分类,强调常见材料的识别。

六、板书设计1. 春天来了:植物发芽:过程、条件春天动物:活动特点2. 我们周围的材料:材料:性质、分类、用途3. 太阳和影子:太阳:认识影子:形成、变化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记录春天的植物变化,描述其特点。

收集生活中的不同材料,进行分类并说明原因。

观察日常生活中的影子现象,记录并分析其变化。

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石头与泥土 3沙子与黏土 网格式教案

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石头与泥土 3沙子与黏土 网格式教案

3.沙子与黏土【核心概念】1.物质的结构与性质【学习内容与要求】1.1物质具有一定的特性与功能。

1-2年级:①观察并描述物体的轻重、薄厚、颜色、表面粗糙程度、形状等外部特征,能根据物体的外部特征对其进行简单分类。

【教材分析】《沙子与黏土》是苏教版科学一年级下册第1单元《石头与泥土》的第三课时。

沙子、黏土与石头一样,都属于岩石,都是组成地球的重要物质。

本课引导学生将目光投向这两种重要的物质,观察与描述它们的外部特征。

本课并不要求一年级学生建立沙子和黏土的概念,而是让学生识别并指出“这就是沙子”、“这就是黏土”。

本课遵循学生同时认识两种事物的一般过程展开,即识别一一比较一一了解用途,以观察和描述为核心,联系生活,展开四个主要活动:(1)交流哪里有沙子与黏土,意识到沙子与黏土是地球上重要的资源;(2)观察沙子与黏土,从多个方面描述沙子与黏土的特征;(3)让学生小组合作观察沙子与黏土的区别,进一步认识沙子与黏土的特征;(4)举例说出沙子与黏土有哪些用途,知道它们是人们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质。

沙子是学生生活中的常见物质,大部分学生都有玩过沙子的经历。

所以应该基于一年级学生已有的日常概念,创建有趣的情景,通过有意识地观察,动手等方法丰富对沙子与黏土的感性认识。

着重在于指导学生通过实验对比活动,引导学生感受沙子与黏土的特点。

同时,通过资料介绍,使学生知道它们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质。

【学情分析】沙子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物质,但是黏土却不常见,因此本课着重介绍了黏土获得的方法。

虽然学生经常接触沙子和黏土,但真正研究二者的特点和不同,还是需要引导的。

因此本课基于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经验和科学理解,创设情境,通过观察、对比、实验、总结等方法来加深和丰富学生对沙子和黏土的认识。

有了观察石头和玩泥巴的经验,学生在观察物体时会更全面,但是在科学描述物质特征上有所欠缺。

本课结合词语卡、实验单引导学生规范口语和书面语言。

2024年最新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2024年最新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2024年最新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第1章:春天来了1.1 植物发芽了1.2 春天里的动物1.3 春天的天气2. 第2章:我们周围的材料2.1 不同的材料2.2 材料的性质和用途2.3 爱护材料3. 第3章:水3.1 水的来源3.2 水的性质3.3 水的用途和保护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春天的特点,认识春天里的植物和动物,学会观察春天的天气变化。

2. 培养学生对不同材料的认识,了解材料的性质和用途,教育学生爱护材料。

3. 使学生了解水的来源、性质、用途和保护,培养节约用水、爱护水资源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春天的天气变化特点材料的性质和用途水的性质和保护2. 教学重点:春天里的植物和动物识别不同材料水的用途和保护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植物标本、动物图片、天气图卡不同材料的样品水实验器材、水资源保护宣传册2. 学具:观察记录表、画笔、画纸感官盒、放大镜节水标语制作材料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春天的到来,引发学生对春天主题的兴趣。

2. 新课导入:利用植物标本、动物图片等教具,引导学生学习春天里的植物和动物。

通过天气图卡,让学生认识春天的天气变化。

3. 例题讲解:讲解植物发芽、动物活动、天气变化等例题,帮助学生掌握春天的特点。

通过实物展示、讲解,让学生认识不同材料,了解其性质和用途。

举例说明水的性质、用途和保护,引导学生培养节约用水、爱护水资源的意识。

4. 随堂练习:设计观察春天植物、动物、天气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让学生动手实验,感受材料的性质,提高实践能力。

开展节水活动,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六、板书设计1. 春天的特点植物发芽动物活动天气变化2. 不同的材料材料:木材、金属、塑料、玻璃等性质:硬度、透明度、导电性等用途:家具、建筑材料、生活用品等3. 水的性质和保护水的来源水的性质:无色、无味、无臭、液态等水的用途:饮用、灌溉、发电等水的保护:节约用水、防止污染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春天里的植物和动物,记录下来。

小学一年级下册科学第1课《石头》教学设计

小学一年级下册科学第1课《石头》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科学第1课(石头)教学设计1.石头(课标落实)1.本单元通过一系列观察、比拟、分类、交流等活动,落实(课程标准)低年段的课程目标:科学知识:观察、描述常见物体的根本特征。

科学探究:在教师指导下,能利用多种感官或者简单的工具,观察石头的外部形态特征及现象。

科学态度: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常见的石头的外在特征、生活中的科学现象、自然现象表现出探究兴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了解人类可以利用科学技术改造自然,让生活环境不断得到改善。

2.本课学习内容基于(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中“物质科学领域〞的低年段要求。

1.1物体具有质量、体积等特征。

通过观察,描述物体的轻重、薄厚、颜色、外表粗糙程度、形状等特征。

依据物体的外部特征对物体进行简单分类。

(教材分析)岩石和土壤是构成地球的重要组成局部。

基于一年级学生已有的一般概念,丰富对岩石、土壤的感性认识。

本课以观察和描述为核心,联系生活,展开四个主要活动:〔1〕交流哪里有石头,意识到石头是地球上重要的资源;〔2〕观察石头,从多个方面描述一块石头的特征;〔3〕按一个特征标准给一堆石头分类,进一步认识石头的特征;〔4〕举例说出石头有哪些用途。

着重在于指导学生从形状、大小、颜色、斑纹、质地等方面观察与描述一块石头的特征,引导学生借助气泡图开展结构性观察,通过分类活动发觉石头的共同特征。

(学情分析)石头是学生生活中的常见物质,大局部学生都有玩过石头的经历。

所以应该基于一年级学生已有的一般概念,创立有趣的情景,通过有意识地观察,分类,比照等方法丰富对岩石的感性认识。

一年级学生的观察、表达能力开展有限,所以为了学生能够更有效地观察、比拟、分类,教师要做到帮扶合理,结合图形卡,颜色卡,词汇卡等辅助学生进行交流、分享的时机,体会研究的方法,认识到石头是构成地球的重要组成局部。

本课的重点就在于对石头的特征做结构性的观察和描述。

难点就是小孩子也需要用科学的词汇言语描述石头的特征。

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教科版)

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教科版)

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教科版)第一章:春天的秘密1.1 教学目标了解春天的季节特征。

观察并描述春天的自然变化。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1.2 教学内容引入春天的概念,引导学生关注春天的特点。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观察,记录春天的变化。

学生分享观察结果,进行讨论和交流。

1.3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观察春天的图片,引导学生描述春天的特征。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观察,提供观察工具,如放大镜等。

学生记录观察结果,并进行小组分享。

1.4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的观察记录和分享情况,评估学生对春天的理解程度。

第二章:水的奇妙2.1 教学目标了解水的性质和特点。

探究水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能力。

2.2 教学内容介绍水的性质,如透明、无色、流动性等。

进行水的实验,如加热、冷却、过滤等。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结果,并进行记录和交流。

2.3 教学活动学生进行水的实验操作,观察实验结果。

学生记录实验结果,并进行小组讨论。

引导学生思考水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原因。

2.4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的实验操作和观察情况,评估学生对水的性质的理解程度。

第三章:天空中的朋友3.1 教学目标了解天空中的常见天气现象。

观察并描述云彩的形状和变化。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3.2 教学内容介绍天空中的常见天气现象,如晴朗、多云、降雨等。

引导学生观察云彩的形状和变化。

学生进行云彩观察记录,并进行小组分享。

3.3 教学活动学生观察天空中的云彩,描述云彩的形状和变化。

学生进行云彩观察记录,并进行小组讨论。

引导学生分享观察结果,并进行交流。

观察学生的观察记录和分享情况,评估学生对天空中的天气现象的理解程度。

第四章:植物的生长4.1 教学目标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和需要。

观察并记录植物的生长变化。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记录能力。

4.2 教学内容介绍植物的生长过程,如种子发芽、茎的生长等。

引导学生观察植物的生长变化。

学生进行植物观察记录,并进行小组分享。

4.3 教学活动学生观察植物的生长变化,描述植物的生长过程。

苏教版一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石头》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石头》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石头》教案
一、学习目标:
1.了解石头的基本特征;
2.掌握一些常见的石头的名称;
3.培养学生观察力和分类能力。

二、学习重点和难点:
学习重点:
1.石头的基本特征;
2.常见石头的名称。

学习难点:
1.掌握石头的分类方法;
2.能够准确地辨认不同的石头。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知识
通过展示各种不同的石头,引导学生认识石头的外形和质地,着重培养学生对石头的观察力。

2.发现石头的特征
请学生用手摸摸不同石头的感觉,描述不同的石头质地和重量,进一步观察石头的其他特征,形状、颜色、纹理等。

3.分类石头
根据石头的形状、质地、颜色等特征,引导学生分类不同的石头。

采用更加普通的方法让学生深入的理解分类的重要性。

4.总结
让每个学生说出分类过程中的体验,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记忆知识点。

四、教学反思:
本次课程的教学重点在于引导学生对石头的观察力和分类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能够了解石头的基本特征,并能够较为准确地辨认不同的石头。

通过采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如展示实物,让学生互相交流,等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现了教学目标和难点。

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对学生的引导和让其适当的发挥自己的能力,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学会归纳总结。

这次课程,学生普遍表现积极,有很多学生对石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石头的特点、种类和用途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苏教版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课件【全套】

苏教版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课件【全套】
2:用倒立的玻璃杯罩在蜡烛的火焰上。
3:仔细观察蜡烛及杯中水位的变化并填写实 验记录。
实验记录
观 你看到那些现象?为什么会有这些现象? 察 蜡烛 思 杯中的水位 考 因为
蜡烛
加了颜色的水
水槽
倒扣的玻璃杯
这个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
这个现象说明了: 蜡烛燃烧时燃烧了杯内的一部分空气,
这部分空气支持燃烧。 我们把这部分支持燃烧的空气叫做氧气
பைடு நூலகம்
课间安全提示语
1、不在楼梯、走廊间追逐打闹。 2、上下楼梯是要靠右走。 3、不能在楼梯上推挤、跑跳。 4、不爬窗户和阳台,不拉爬窗 户防护栏。
单击页面即可演示
我来读一读
“空气,空气,你在哪里?”
“我在你的肺里!”
“我在你玩儿的小皮球里,让皮球跳得 老高老高。”
“我在汽车的轮胎里。有了我,汽车就 能装得多,跑得快。”
苏教版
一年级
(下册)
[精品]
1.1石头 1.2玩泥巴 1.3沙子与黏土 2.1水是什么样的 2.2玩转小水轮 2.3盐和糖哪儿去了
3.1找空气 3.2这里面有空气吗 3.3空气是什么样的 4.1形形色色的动物 4.2多姿多彩的植物 4.3动物、人
导入新课 在我们的周围经常能见到石头,说一说你都在哪里见过石头?
这些气体来 自煤和石油 的燃烧及工 厂的废气
了解 : 大气污染的全球性问题还
有什么?
1.酸雨——二氧化硫 2.臭氧层空洞——致冷剂、飞 机尾气 3.温室效应——二氧化碳
了解 :
大气污染的防治
(1)减少污染物的产生
如:改革生产工艺,改善燃烧过程, 减少含硫燃料的燃烧等。
(2)有效转化有害物质
如:植树造林

《奇怪的大石头》教案设计范文

《奇怪的大石头》教案设计范文

《奇怪的大石头》教案设计范文第一章:教案简介1.1 教案目的本教案旨在通过故事《奇怪的大石头》,引导学生们了解和思考自然界的奥秘,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探究精神。

1.2 教学对象适用于小学一年级学生。

1.3 教学内容故事《奇怪的大石头》的内容介绍、生词学习、情节讨论、思考题。

1.4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分组讨论法、情景教学法等。

第二章:故事内容介绍2.1 故事梗概《奇怪的大石头》是一个关于一个小村庄里的一块大石头的故事。

村民们一直想知道这块石头从何而来,直到有一天,一个科学家来到村庄,帮助他们解开了谜团。

2.2 故事重点村民们对大石头的猜测和探索科学家的调查和发现大石头的来源和意义第三章:生词学习3.1 生词列表奇怪(奇怪)大石头(大石头)村庄(村庄)科学家(科学家)奥秘(奥秘)3.2 生词解释奇怪:不寻常的,引人注目的大石头:体积较大的石头村庄:乡村地区的小社区科学家:研究自然界和物质的专家奥秘:深奥难解的事物第四章:情节讨论4.1 问题设计村民们为什么对大石头感到奇怪?村民们采取了哪些行动来探索大石头的来源?科学家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大石头的来源和意义是什么?4.2 分组讨论学生们分成小组,根据问题设计,讨论故事中的情节和角色。

第五章:思考题5.1 思考题设计你认为科学家是如何确定大石头的来源的?村民们对大石头的看法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个故事给你什么样的启示?5.2 作业布置第六章:教学评价6.1 评价目标学生对故事情节的理解程度学生对生词的掌握情况学生的思考题完成质量6.2 评价方法课堂问答小组讨论观察作业批改第七章:教学资源7.1 教学材料故事《奇怪的大石头》文本生词卡片思考题纸张7.2 教学工具投影仪笔记本电脑打印机第八章:教学步骤8.1 导入利用图片或实物展示大石头的形象,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8.2 故事阅读朗读或分角色朗读故事,让学生感受故事情境。

8.3 生词学习通过卡片或电子屏幕展示生词,引导学生学习和记忆。

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第一章:地球和天空1.1 认识地球让学生了解地球的基本形状和特征。

通过观察地球仪或地球图片,让学生认识地球上的大陆和海洋。

引导学生思考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1.2 探索天空让学生观察天空,了解太阳、月亮和星星的基本特征。

引导学生思考天空中的变化,如日出、日落和月亮的圆缺。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记录,了解天气的变化。

第二章:水和液体2.1 认识水让学生了解水的基本特征,如透明、无色、无味。

引导学生观察水的形态,如液态、固态和气态。

让学生通过实验,了解水的溶解性和表面张力。

2.2 探索液体让学生观察和比较不同液体的特征,如颜色、味道和气味。

引导学生思考液体的重要性,如生活中的饮用和植物的灌溉。

让学生通过实验,了解液体的渗透和浮力。

第三章:力和运动3.1 认识力让学生了解力的概念和作用,如推、拉、挤。

引导学生观察和体验力的作用效果,如物体的移动和变形。

让学生通过实验,了解平衡力的概念。

3.2 探索运动让学生观察和体验物体的运动,如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引导学生思考运动的特点,如速度和方向。

让学生通过实验,了解简单机械和斜面的原理。

第四章:植物和动物4.1 认识植物让学生了解植物的基本特征,如根、茎、叶。

引导学生观察和识别不同的植物,如树木、草本植物。

让学生通过实验,了解植物的生长和繁殖。

4.2 探索动物让学生了解动物的基本特征,如四肢、羽毛或鳞片。

引导学生观察和识别不同的动物,如鸟类、鱼类。

让学生通过实验,了解动物的生活方式和行为特点。

第五章:人体和健康5.1 认识人体让学生了解人体的基本结构,如头、身体、四肢。

引导学生观察和了解人体的主要器官,如心脏、肺。

让学生通过实验,了解人体的感觉和运动系统。

5.2 探索健康让学生了解健康的重要性,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

让学生通过实验和活动,了解保持健康的方法,如洗手、刷牙。

第六章:声音和音乐6.1 认识声音让学生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如振动和空气传递。

一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册)

一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册)

一年级科学下册教课方案(全册)1.1《发现物体的特色》教课方案【教课目的】科学知识看法目标1.我们四周存在着很多不同的物体.这些物体都拥有必定的特色.2.能够用一些科学词汇来描绘物体的特色 .科学研究目标1.用各种感官察看和描绘不同的物体.2.用两两对照的方法对物体进行察看.科学态度目标发展进一步研究物体的兴趣和梦想.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感觉到生活中有各种各种的物体.它们拥有必定的特色.能够知足不同的需要.【教课重难点】重点:用察看和比较的方法对物体的特色进行描绘.难点:学会用两两对照的方法进行察看.学会用科学词汇描绘物体特色 .【器械准备】玻璃珠、螺母、乒乓球、橡皮、泡沫块、纸片、木块、一次性塑料杯、学生活着手册、班级记录单、课件等.【板书设计】发现物体的特色1/27看大小、颜色、形状闻气味两两对照察见解摸表面粗拙程度掂轻重【教课过程】一、聚焦2.你为何猜它是橡皮呢?(学生能够从橡皮的颜色、形状、用途来表述自己的原由.)3.每个物体都有它不同于其余物体的特色.我们要学会发现.在我们身旁有很多物体.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它的特色.再让他人猜猜它是什么吗?二、察看物体(一)察看一个物体1.我们如何发现物体更多的特色呢?(要认真察看)2.应当如何察看呢?回想一下我们在上学期学习过的察看植物的方法.谁来谈谈.利用眼、鼻、手等多种感官进行仔细察看(特别提示学生在未经教师同意的状况下.不可以用嘴接触任何物体).(板贴:眼睛看、鼻子闻、手摸.同时进行闻和摸的安全教育)3.教师出示要察看的物体.逐一认识8种物体:玻璃珠、螺母、乒乓球、橡皮、泡沫块、纸片、木块、一次性塑料杯.4.此刻.我们选择一个自己喜爱的物体来察看.并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这些物体的特色.5.学生报告.教师总结出描绘物体特色一些科学词汇记录在班级记录单上.(二)对照察看两个物体2/271.方才大家发现了物体的一些特色.你们想发现物体更多的特色吗?征.3.随机抽取学生表述如何去做 .4.4人一组.经过小组合作.将物体进行两两比较.看看有没有更多的发现.5.如何详尽记录物体的特色呢?我们先来看看活着手册吧!(1)教师示范活着手册的使用:投影展现实物.指导学生先填写日期.(物件名称可替代)(2)指导学生填写记录表格.6.沟通评论“我的记录”.1)请学生到展台展现并介绍“我画的记录”.2)学生互相评论察看和记录的能否正确.3)教师小结:记录时要真切、正确.7.出示班级记录表单.沟通察看到的信息.在学生沟经过程中.教师增补班级记录单.8.看看我们的班级记录单.你有什么发现?9.教师总结:经过两两对照察看.我们能发现物体更多的特色.10.经过察看比较活动.我们对木块已经特别熟习了.谁来描绘一下木块的特色?比一比谁描绘得最好.三、小结、延长1.谁来谈谈我们如何才能发现物体更多的特色?2.要想更全面、更正确地描绘物体.应当怎么做?3/273.课后.同学们也能够依据物体的特色编一些小谜语让他人猜.这样能够锻炼自己的察看能力和描绘能力.第2课谁轻谁重教课方案教课目的:科学知识看法目标:质量是物体的基本特色之一并且能够被丈量.科学研究目标:1.用衡量、称量等丈量方法能够比较物体的轻重.不同的方法可能致使比较结果的正确程度不同.2.轻重和大小合适的物体可作为称量的标准物.科学态度目标:发展进一步研究物体的兴趣和梦想.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认识到衡量、称量等方法的正确程度不同.教课重点:1.质量是物体的基本特色之一.并且能够被丈量;2.用衡量、称量等丈量方法能够比较物体的轻重.不同的方法可能致使比较结果的正确程度不同.教课难点:用称量的方法进行丈量并记录教课具准备:4/27乒乓球、相同大小的木块和塑料块、相同材质和形状的小橡皮和大橡皮、简略天平1台(含称量盘)、相同大小的回形针若干、学生活着手册每组3条记录单、班级记录单.教课过程:教课随记栏用不同的方法比较5个物体的轻重并排序.1.展望物体的重量.1)出示5个物体:乒乓球、相同大小的木块和塑料块、相同材质和形状的小橡皮和大橡皮.在展望轻重以前.第一让学生认真察看比较这几个物体的形状及大小.(此中.木块和塑料块的大小相同.两个橡皮的材质和形状相同但大小不同.乒乓球是空心的且比木块大) 2.衡量不同物体的轻重.(1)掂重.学生亲身着手衡量5个物体.感觉5个物体的轻重.这时需再次将比较的结果记录下来(提示学生一致用数字来表示轻重).散发给学生一条记录单进行记录.而后贴到黑板长进行展现比较.(2)掂重后.先小组商讨.再环绕数据全班商讨.3.称量物体的重量.1)第一要确立标准物.教师经过多媒体屏幕体现几个问题一步一步指引学生.该选什么样的物体作为标准物呢?“比较重的物体能够吗?比方玻璃珠.”比“较大的物体能够吗?比方乒乓球选择比较轻的、小的、简单放在盘子中的物体作为称量的标准物.依据学生的议论结果证明.回形针的大小和轻重比较合适作为标准物.(2)说明称重方法.将一个物体放在简略天平的左端.在天平的右端逐一放入回形针(固然这里不重申“左物右码”但.仍建议给学生养成“左物右码”的习惯).直到天平均衡.数出放入的回形针数目.依据回形针的数目比较物体的轻重.并记录称量结果.称量后.学生要依据回形针的个数来给5个物体的轻重排序并记录下来.5/273)再发给学生一张新的记录单进行记录.而后贴到黑板长进行展现比较.4)学生用称量的方法进行比较并记录.2.接下来.小组内要先议论三种比较轻重的方法中.“哪一种方法的排序结果更正确”从.而转入对不同丈量方法正确程度的商讨.展望是猜的.不太正确;不同的人感觉可能不同.衡量也禁止;衡量次数多了.简单乱;用简略天平称量是比较正确、比较科学的方法.五、小结今日同学们在讲堂上表现得很棒.回想一下今日这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概括总结.教师在班级记录单上做记录.展望衡量称量第3课认识物体的形状教课方案教课目的:科学知识看法目标:1.很多物体拥有固定的形状.形状是物体的基本特色之一 .6/272.物体的形状会影响它的平铺方式.科学研究目标:1.用简单的方法就能够比较出不同物体的形状有所不同.2.不同的物体.会有不同的摆放或堆放方式.科学态度目标:1.发展对物体进行研究的兴趣.2.认可物体的特色是能够被察看和丈量的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领会到生活中不同的物体有不同的形状.有可能其摆放、拼接或堆放的方式也不同.教课重点:知道很多物体有固定的形状.并且从“占有空间”的角度理解形状是物体的重要特色之一.教课难点:.教课具准备:有必定高度的方盒子、大小相同的乒乓球和木块若干、橡皮若干、螺母若干、布袋(内装一个乒乓球和一块橡皮)、课件、班级记录单.教课过程:教课随记栏一、聚焦1.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用“称一称”的方法比较了几种物体的轻重.还记得是哪几种物体吗?(学生回想:乒乓球、木块、塑料块、大橡皮、小橡皮)7/273.出示此外两种物体——木块和螺母.让学生谈谈这两种物体是什么形状 .重申形状也是物体的重要特色.4.引出课题.今日我们一同来《认识物体的形状》.(课件展现猜想的方法及四种物体的形状)(板书:认识物体的形状)5.提出问题.这里有四个相同大小的方盒子.要想把这四种不同形状的物体分别装进里面.如何才能装得更多呢?学生沟通装盒子的方式.教师规定一致用“平铺一层”的方式进行.6.(课件演示:“平铺一层”)二、研究将物体平铺在盒内的方式1.演示平铺的方法.记录数据.如何平铺一层乒乓球呢?请一位学生来演示平铺的方法.并且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课件演示平铺的方法及如何填写表格)2.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己着手将四种物体分别平铺在盒内.并且将数据记录下来.比一比.哪组最快.哪组装得最多.3.分组活动结束后.教师将各小组的数据填写在班级记录表单中.三、商讨:“形状”对物体占有空间的影响1.察看班级记录单:有什么发现吗?指引学生发现:每个小组乒乓球和木块数目都相同.而螺母和橡皮的数目就不相同了.这是怎么回事呢?2.沟通展现“摆放”的方式:我们先来看看这些物体都是怎么摆放的吧.(1)各小组将摆放的方式展现出来.并标清数目.共同体验:螺母和橡皮以特定的方式摆放.真的能够都摆进盒子吗?师生共同确认上述问题后.将数据写在对应的摆放方式旁边.8/272)乒乓球和木块只有一种摆放方式.螺母、橡皮有多种摆放方式.并且摆放方式不同.装的数目也不相同.3.剖析商讨:为何会这样呢?(1)同一种物体不同的平铺方式占有空间状况不同.“躺”“立”“侧”装.的数目都不相同.(2)不同形状的物体在平铺时占有空间的状况不同.思虑:为何乒乓球能摆进盒子的数目比大小差不多的木块少这么多?剖析:因为形状的原由.乒乓球没有将盒子铺满.中间有缝隙.因此装得少.(假如学生以为是因为演示实验:与木块相同大小的空心塑料块和乒乓球能够装相同多的沙子.说明乒乓球与木块大小相同.也能够将两个相同的烧杯装相同多的水.将乒乓球和木块轻轻按入水中后.看两个烧杯中水面的高度能否一致.)四、拓展、延长以螺母“躺着”平铺一层和“立着”平铺一层为例.指引学生思虑:盒子真的被填满了吗?谈谈你的见解.板书设计:第4课给物体分类教课方案教课目的:科学知识看法目标:1.认识分类是科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9/272.依据物体的特色进行分类.能够更清楚、有序地认识物体.科学研究目标:1.能够依据一个特色对物体进行分类 .2.认识给物体分类时.依照的特色不同.分类的结果会有所不同.科学态度目标:1.持续发展对物体进行研究的兴趣.2.认可物体能够依据某一特色被归类.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领会,人们能够利用分类的方法整理身旁的各种信息.教课重点:能够依据一个特色对物体进行分类.教课难点:认识科学正确的分类需要将标准细化.教课具准备:教课过程:教课随记栏一、聚焦1.小朋友到商场想买酸奶.你能帮他找到酸奶吗?(播放课件.选几个学生说一说自己在商场如何找到酸奶的)2.我们也察看了很多物体的特色.你能描绘一下吗?这些不同物体的特色有相同的方面吗?(学生依据前几节的活着手册和班级记录单描绘前几节课上观10/27察的物体特色)3.我们能不可以用一种特色作为标准给它们分类.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它们.(板书:给物体分类)二、给物体分类1.描绘物体特色.确立分类标准.1)教师散发活动器械.学生取出活着手册.2)谈谈自己计划以什么特色作为标准进行分类.并填写在小组记录单中.2.首次体验分类并为物体编号.1)指引学生依据制定的分类标准进行首次分类活动(全班一致确立一种相对简单的分类标准.如:大小).将物体放在小组记录单的圆圈中.2)指引学生发现使用实物摆放的方法不便于同时展开不同标准的分类.并且这类方法的分类结果没法悬挂展现.不便于沟通.(学生思虑.商议改良方法.)(3)指导全班同学依照一致标准为物体进行编号.我们有什么方法进行编号呢?上学期.我们在比较恐龙大小的时候.有个编号的方法能够帮助我们.我们也来给这些物体进行编号吧.(学生依照相同的标准对物体进行编号)3.展开小组分类活动.(1)小组总结物体特色.察看前几节的记录单.你们都发现了物体哪些方面的特色?(学生发现有大小、形状、轻重、粗拙或圆滑、透明或不透明等方面的特征.依据物体大小进行分类的活动已经做过.不再重复)(2)依据特色制定分类标准.填写在小组记录单上.11/27(学生制定分类标准.明确分类标准.将小组制定的分类标准填写在小组记录单中.一张记录单填一种标准)(3)小组合作展开给物体分类的活动.(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展开研究活动.将分类结果以物体编号的形式填写在小组记录单不同的圆圈里)4)教师合时指导学生填写小组记录单.5)学生悬挂展现小组记录单.并遮挡住分类标准部分.(学生遮挡住分类标准.并向全班同学展现小组记录单)4.解密活动.(1)全班共同解密各组的分类标准.经过察看小组记录单的分类结果.逆向剖析分类标准是哪一种特色 .并说明原由.(2)相应小组进行展现揭秘.谈谈自己的分类标准和分类结果.三、沟通商讨1.大家是依据物体的哪些特色分类的?学生经过沟通发现分类有好多方式.可是不论哪一种方式分类的标准.都是物体比较典型的、有共性的特色.2.依据同一特色分类.分类结果有哪些不同?确12/273.依据发现细化小组记录单的分类标准.确立对于轻重的分类界线.再次调整轻重的分类.四、达成个人、小组、班级记录单内容1.学生达成个人活着手册 .2.各小组共同完美小组记录单.3.师生完美班级记录单.设计企图:教师指导学生填写并改正完美记录的过程就是梳理和总结本课知识的过程.进而达成本课教课目的.4.察看生活中身旁的分类 .我们生活中都有哪些分类给我们带来帮助呢?是哪些方面的分类?是如何给我们带来帮助的?(播放课件.学生依据课件演示分别谈谈是哪些方面的分类.又是如何帮助我们便利生活的)板书设计特色分类标准细化标准第5课察看一瓶水教课方案教课目的:科学知识看法目标:1.水有很多可被感知的特色.如无颜色、无气味、会流动、透明等 .2.水和洗发液相同.都能够被盛放在容器中.与木块等物体对比.水没有固定的形状.科学研究目标:1.学习察看水的方法.能用眼看、鼻闻、手摸等方法比较水与洗发液、木块的不同之处和相同之处.13/272.能运用多种感官进行察看.能用语音简单描绘事物之间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3.在教师指导下能够对信息进行整理和分类.4.在教师指导下能够回首和反省研究的过程和方法.科学态度目标:1.愿意聆听他人看法.乐于叙述自己看法.2.乐于参加小组合作研究 .主动参加合作学习活动.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认识到水是宝贵资源.需要珍惜和保护.教课重点:水无颜色、无气味、透明、会流动、没有固定形状.教课难点:水无固定形状.形状是物体的重要特色.也是固体与液体的主要差别.教课具准备:水、乳白色洗发液、不同形状的透明容器、木块、活着手册、察看记录单.教课过程:教课随记栏一、聚焦导入:教师出示一瓶矿泉水.请同学们说一说瓶子里面装的是什么?对于水你都知道什么?而后请同学们一同来察看.(板书:察看一瓶水)(学生察看矿泉水)二、察看比较水与洗发液14/271.察方法的研究出示洗液的瓶子(撕掉上边的).学生猜一猜里面装的是什么(学生可能会猜是洗浴露、洗手液.合适表生活中擅长察的同学.告学生是洗液).怎比察水和洗液?教引学生回前几学顶用了哪些察方法.学生提能够用眼睛看、鼻子、手摸⋯⋯(因洗液不可以食用.在此教要及提示不可以用“”的方法.任何合都不可以用“”的方法).(学生察比泉水与洗液并回答老的)2.学生察水和洗液的不同和相同1)看一看教提:大家一同来察水和洗液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呢?学生疏察并.教引学生关注它色的不同.以及能够通什么方法知道.(乳白色与无色.透明与不透明.比察)教板:学生的.2)一教提:水和洗液有什么不同?怎才能知道它的气味不同呢?学生提一.教示范的准操作方法.并指出做安全的重要意.(的准操作方法:翻开瓶盖子.到气味即可盖上瓶盖.)学新手操作并.15/27教师板书:记录学生的报告.(3)摸一摸教师提示:水和洗发液除了颜色、气味不同.它们用手摸起来相同吗?如何证明洗发液要比水圆滑?再用拇指摸一摸.教师解说手摸对照方法:用玻璃棒在洗发液中沾一下.滴到食指上.再用拇指搓捻;用相同的方法把水滴在另一只手的食指上.搓捻后进行对照.学生着手操作并报告.教师板书:记录学生的报告.3.总结水与洗发液的异同教师指引学生回首活动的过程和察看的结果.并总结水和洗发液的相同和不同.并记录在班级记录单上.水:无颜色、无气味、透明、能流动洗发液:乳白色、有香味、不透明、能流动(播放课件.教师指引学生回首自己的研究过程和结果)过渡:经过察看比较发现水和洗发液有相同之处也有着好多不同.假如把它们和木块比较又会有什么发现呢?三、察看比较水、洗发液和木块的不同和相同1.不同教师把洗发液和水分别倒入不同形状的瓶子里让学生与木块对照察看.学生沟通察看结果:(1)它们放进容器的方式不同.水与洗发液能流动.木块不可以流动.16/272)水和洗发液的形状随容器形状发生变化.没有固定形状.木块的形状不随容器的变化发生改变.教师板书学生察看结果 .(播放课件.让学生察看三个图片并思虑问题)2.相同教师指引学生察看比较水、洗发液、木块有没有相同之处.学生察看、沟通.教师板书:它们都有形状.(播放课件.看图思虑问题)3.总结水、洗发液与木块的不同和相同教师请同学依据板书总结它们的不同和相同.学生发布看法:我们发现只管水、洗发液的形状能够变化.木块形状不变.但它们都有形状.(播放课件.回首研究过程.反省研究结果.总结固体、液体的不同)四、达成班级察看记录单和活着手册1.教师请一位同学到台上执笔.全班同学一同依据察看结果共同达成班级记录单.2.教师指导学生依据班级记录单.完美自己的活着手册第1课内容.3.拓展延长回家后达成活着手册上“看谁流得快”活动.(播放课件.达成信息的整理和摘录)板书设计:17/27第6课它们去哪里了教课方案教课目的:科学知识看法目标:有些物质能溶解在水中 .而有些物质很难溶解.科学研究目标:1.经过对照的方法.察看物质放入水中的变化状况 .2.能用放大镜察看较小的物体.3.能用搅拌的方法让水中的物体充足混淆 .科学态度目标:1.认识到能够用对照的方法察看现象 .2.认可从多角度进行察看是一种谨慎的科学态度.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感觉生活中的溶解现象 .知道能够利用这类变化为生活服务.教课重点:有些物体能溶解在水中 .而有些物体很难溶解.教课难点:经过对照的方法.察看物体放入水中的变化状况.教课具准备:为学生准备:3个装水的透明杯子、3个小玻璃盒、放大镜、搅拌棒、小勺、食盐、红糖(块状)、小石子、学生活着手册等.教师准备:学生实验资料一套、班级记录单.18/27教课过程:教课随记栏1.问题导入.1)上节课我们大家一同认识了水.谁还记得水都有哪些特色?2)生活中我们离不开水.谁能说一说水有什么用途?3)水还有一个本事.能够加好多东西进去.比方妈妈做汤时会放一些作料在水中.使汤更为鲜美.近似的状况你们还见过哪些?在哪里见过?(在这里.学生可能会依据一些生活经验.提到“溶解”这个词)4)全部的东西放入水中.都能被溶解吗?(课件展现一些生动的溶解现象)2.聚焦问题.1.描绘并记录现象.1)师:老师为每一组都准备了这三样物件.请你们认真认真地察看它们分别是什么样子的?教师指导放大镜的使用方法.(课件出示三种被察看的物质)2)小构成员分头察看.沟通报告.3)师:要想看到它们放入水中是什么样子的.你们打算怎么做?4)学生疏组商讨.取出实验方案.教师加以指导.指导重点:使学生明确要用小勺来取物质.放入等量的水中.而后静静地察看这些物质进入水中的状况.并与物质以前的状况进行对照;提示学生不可以晃动水杯;在物质进入水中一段时间后.用搅拌棒充足搅拌.让物质与水充足混淆;搅拌停止后.再次察看、对照物质的变化状况、混淆液的状况以及杯底的状况.19/27同时.教师还要提示学生将察看结果实时记录在活着手册中.能够用文字表达.也能够经过图画来表示.要特别重申没有变化与有变化相同重要.全部察看结果都要记录下来.5)学生小组实验察看并做好记录.6)教师巡视和指导.2.商讨沟通.达成共鸣.(1)把盐、红糖、小石子放入水中后.你察看到了什么现象?指引学生疏别描绘3种物质放入水中的变化状况.咨询学生哪些发生了变化、哪些没有发生变化.并对照3种物质变化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教师加以说明.食盐和红糖在水中溶解了.小石子在水中没有溶解.(2)盐、红糖放入水中后.真的“消逝”了吗?指引学生在说出自己判断结果的同时.说出支持自己看法的原由(联合生活中的经验和实验现象来说明).盐放入水中后.盐水是咸的.说明盐还在水中.不过看不见.红糖放入水中后.水是有颜色的、甜的.说明糖还在水中.不过看不见(讲堂上不同意学生品味.学生概括的“咸”和“甜”是鉴于生活经验).三、讲堂小结、扩展延长1.经过我们的研究你有哪些收获?谁愿意来谈一谈?.此刻再想想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会溶解在水里?哪些不会溶解?有兴趣的同学能够用学到的方法试一试.下一堂课跟大家分享.(播放课件)板书设计:溶解第7课认识一袋空气教课方案20/27。

苏教版小学科学新版一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

苏教版小学科学新版一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

第1单元石头与泥士一、单元设计意图1.本单元主题的提出岩石和土壤是构成地球的重要物质,引导学生认识岩石和土壤,是认识地球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认知水平所限,一年级学生还难以建立岩石、土壤的科学概念,更无法理解岩石圈的概念。

本单元的设计,基于一年级学生已有的日常概念“石头”和“泥土”,立足于观察和描述生活中常见的石头、泥土,以及颗粒更小的沙子和黏土的外形特征,通过操作这些材料,丰富对岩石、土壤的感性认识。

本单元力求尽可能多地给学生创造玩石头、玩泥巴的机会,在玩中观察,在观察的基础上学会用科学的语言来描述它们的形状、颜色、大小、斑纹、质地等方面的特征。

在探究技能的培养方面,本单元着重引导学生对物体进行仔细观察、比较,对物体进行分类,以及就各自的发现进行交流、分享,这些活动对于促进思考、发展科学思维来说非常重要。

2.本单元对《课程标准》的落实本单元通过一系列动手、动脑活动,落实《课程标准》低年段的课程目标。

科学知识:观察、描述常见物体的基本特征。

科学探究:在教师指导下,能利用多种感官或者简单的工具,观察对象的外部形态特征及现象。

科学态度: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常见的动植物和物质的外在特征、生活中的科学现象、自然现象表现出探究兴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了解人类可以利用科学技术改造自然,让生活环境不断得到改善。

地球上有大气、水、生物、土壤和岩石,地球内部有地壳、地幔和地核”,这是课程标准所指明的,在“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中教师应帮助学生形成的主要概念之一。

对儿童来说,土壤、岩石概念的建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本单元所设计的学习内容,是学生在整个小学阶段科学课程中对土壤和岩石的第一次接触,意在从感性、具象的层面为学生创设认识不同颗粒大小的岩石特征的机会,为土壤、土壤圈以及岩石、岩石圈概念的发展打下基础。

低年级也是儿童学习观察描述物体的特征(如形状、颜色、轻重、软硬、表面粗糙程度等)的关键日时十期,本单元的学习将给学生一个调动多感官观察物体的机会,引导学生认识石头、沙子、黏土的特征及其多样性。

石头-青岛五·四学制2017版一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石头-青岛五·四学制2017版一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石头-青岛五·四学制2017版一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石头的形态、材质和颜色。

2.掌握石头的分类方法,认识不同颜色、形态、质地的石头。

3.通过观察、感受,培养学生对石头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探究欲望。

4.提高学生的观察力、细致性和判断力,培养学生细心认真的习惯。

教学内容
1.什么是石头;
2.石头的形态、材质和颜色;
3.石头的分类方法。

教学过程
导入环节
老师介绍自己爱好怎样,鼓励学习老师和同学介绍自己的爱好,鼓励学生多于大自然交流,了解自然界万物。

学习活动
1. 了解石头
了解石头的形态、材质和颜色。

老师在黑板上画出不同形态和颜色的石头,让学生看一看石头的外观。

引导学生:“这是什么?”“你们在哪里看过这些石头呢?”“这些石头的颜色和形状都有哪些不同呢?”
让学生举手说一说自己的看法。

2. 石头的分类方法
学生将手中的石头进行分类,分出形态、材质和颜色等方面来。

将用来分类的石头放在让学生参考的桌面上,让学生自己发现分类的方法。

引导学生:“你们都按照什么方式来对石头进行分类呢?”“有哪些标准?”
引导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分类,然后让他们到黑板上将分类方法说一下,并进行优化、完善。

总结环节
学生说一下今天的收获,“今天我学到了什么?”,然后讲述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评价学生的表现,并指出不足之处并进行公正地表扬学生。

课后作业
找到一种有趣的石头,用笔和纸绘制它的形状、颜色和材质等。

并用3-5句话描述这种石头给你带来的感受。

苏教版一年级科学下册第1课《石头》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科学下册第1课《石头》教案
(大小)(贴板书“大小”),土黄 色说的是它的(颜色)(贴板书“颜 色”),不太光滑说的是表面(贴 板书“表面”),有黑色的斑点说
学生观察
学生感到很惊奇
学生可能回答:
校园假山、公园里面的石桌 石凳、海边的石头、门口的 石狮子……
PPT出示气泡图,请小朋友 看1分钟
感受石头无处不在,意识到 石头是地球上重要的物质。
二、观察和描述石头特征
1、提问:在我们的周围常常可以 看见许多石头,你都在哪里见到 过石头?
2、谈话:石头虽然不会说话,但 他其实有很多的小秘密,只有善 于观察的小朋友才能发现!
3、激趣:你会观察么?为了更好 地观察,今天,我特地请来了一 个新朋友,看明白了么?
4、那我们一起来看看,椭圆形其 实说的是石头的形状(贴板书“形 状”,比鸡蛋大一点说的是他的
第1课石头教案苏教版
教案首页
教学时间: 年 月曰
课题
1.石头
教学课时
1
目 标 依 据
本课立足于观察和描述生活中常见的石头,认识它们的特征。教材按照总体
――个别一一总体的逻辑结构设计学习活动, 依次是:在生活中发现石头(总体), 观察并描述石头(个别)的特征,按照某一个特征给石头(总体)分类,进而讨 论石头的用途。
6如果你在观察后,写气泡图时 有不会写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 遇到了困难,可以先求助同组的 人或是老师求助。
7、请材料小组长领一盒石头,每 个人选一块,你就观察这一块石 头。
9、(实物投影)哪个小朋友能用 气泡图,说说自己观察的那块石 头!
三、给石头分类
1、游戏放松:所有的孩子们都观 察得很仔细,说得也很好。大家 观察那么久,我们来放松一下, 先来做个小游戏吧!(请男生举 手!请穿红衣服小朋友举手!请 第一大组小朋友举手!。

苏教版一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石头》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石头》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石头》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石头的基本特征和分类。

2.发现生活和实际中的石头。

二、教学重点
1.石头的基本特征和分类。

2.生活和实际中的石头。

三、教学难点
1.帮助学生了解石头的特点和分类。

2.通过实物教学,帮助学生认识生活中的石头。

四、教学材料
石头、放大镜。

五、教学步骤
1. 导入(5分钟)
老师通过讲故事或展示石头等方式引入课题,激发学生对石头的兴趣。

2. 讲解(15分钟)
老师为学生介绍石头的基本特征,如颜色、形状、质地等,并向学生展示不同的石头。

然后,为学生介绍石头的分类方法,如按照用途、化学成分等分类。

3. 观察与讨论(20分钟)
老师拿出各种石头,让学生仔细观看、摸摸,用放大镜观察石头的细节。

学生观察后,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石头的特点。

4. 实物教学(15分钟)
老师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到学校的草坪、公园、山坡等地方,寻找各种石头,让学生观察判断石头的种类和特点。

5. 结束(5分钟)
回到教室后,老师为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向学生介绍学科前沿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热情。

六、教学后记
通过本节课学习,学生了解了石头的基本特征和分类方法,并通过实物教学,
帮助学生认识生活中的石头。

在教学中,老师注重培养学生观察和判断的能力,让学生通过实践去探索和学习。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兴趣和好奇心得到了激发,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分析和判断能力。

一年级苏教版科学全册教案

一年级苏教版科学全册教案

一年级苏教版科学全册教案第一章:认识科学1.1 教学目标:了解科学的定义和特点认识科学的方法和步骤1.2 教学内容:科学的定义和特点:科学是对自然界和社会现象进行观察、实验和研究的活动,具有客观性、实证性、系统性和创新性。

科学的方法和步骤:提出问题、假设、设计实验、收集数据、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1.3 教学活动: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讲解:讲解科学的定义和特点,介绍科学的方法和步骤。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简单的科学实验,体验科学的方法和过程。

第二章:观察和实验2.1 教学目标:学会观察自然界中的现象掌握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巧2.2 教学内容:观察的方法:直接观察、比较观察、记录观察实验的基本方法: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实验观察2.3 教学活动:导入:通过展示自然界中的现象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讲解:讲解观察的方法和实验的基本方法。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和实验,记录观察结果。

第三章:探究规律3.1 教学目标:学会探究自然界中的规律能够运用科学的方法验证规律3.2 教学内容:探究规律的方法:提出问题、假设、设计实验、收集数据、分析结果、得出结论常见的自然规律:季节变化、天气变化、动植物的生长3.3 教学活动:导入:通过展示自然界中的规律引发学生的兴趣。

讲解:讲解探究规律的方法和常见的自然规律。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探究实验,验证自然规律。

第四章:科学探究与生活4.1 教学目标:了解科学探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学会将科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解决问题4.2 教学内容:科学探究在生活中的应用:科学研究、技术发明、健康生活将科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的方法:观察现象、提出问题、寻找解决方案4.3 教学活动: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发学生对科学探究与生活的兴趣。

讲解:讲解科学探究在生活中的应用和将科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的方法。

实践: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将科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解决问题。

第五章:科学素养的培养5.1 教学目标:了解科学素养的重要性学会培养自己的科学素养5.2 教学内容:科学素养的定义:具备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的能力培养科学素养的方法:学习科学知识、参与科学探究、思考科学问题5.3 教学活动:导入:通过展示科学素养的重要性引发学生的认识。

石头-青岛五·四学制2017版一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石头-青岛五·四学制2017版一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石头-青岛五·四学制2017版一年级科学下册教案课程信息
•学科:科学
•年级:一年级
•教材版本:青岛五·四学制2017版
•教材名称:科学
•教材分册:下册
•课时数:1
课程目标
1.能够认识不同种类的石头。

2.能够掌握石头的特征以及它的物理性质。

3.能够了解石头在生活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教学重点
1.认识不同种类的石头。

2.掌握石头的特征以及它的物理性质。

教学难点
1.了解石头在生活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教学方法
课堂讲解、观察实验。

教学步骤
1.导入新课
老师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所学的知识,并预告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2.学习新知
(1)展示石头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讲述自己对石头的认识。

(2)让学生观察教师提供的不同种类的石头,并在白板上记下它们的名称。

(3)老师讲解石头的特征和物理性质,包括硬度、颜色、质地、密度等。

(4)老师分别拿出不同种类的石头让学生观察、感受,进一步加深对石头特征的了解。

(5)通过小实验,让学生体验石头的硬度和质地,比如将石头放在地上,看是否会碎裂。

3.引导学生探究
(1)让学生猜测石头在生活中的应用,并在讨论中引导学生发现石头在建筑、道路、雕刻等领域的重要性。

(2)老师与学生一起讨论,探究石头在建筑、雕刻、路面等方面的具体应用。

4.总结
老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所学习的知识及体会。

教后思考
1.如何让学生深入了解石头的应用?
2.如何将本节课的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年级教科版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一年级教科版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一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1.“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目标①物体的颜色、形状、轻重、厚薄、表面粗糙度等特征可以被我们观察和描述。

②不同的物体之间有许多相同和不同的特征,我们可以根据这些特征对他们进行分类。

③水和空气具有无色、无味、会流动的特征。

(2)科学探究目标①能运用多种感官和简单的方法观察和描述事物间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②能以讨论、绘画、书写等形式进行描述和交流。

③尝试以图标的形式组织信息。

④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对信息进行整理和分类。

⑤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回顾和反思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3)科学态度目标①认同以图表形式组织和交流信息的重要性。

②乐于在情境中学习,保持对一个问题的好奇心和探究兴趣。

③乐于小组合作探究,能主动参与合作学习活动。

④愿意倾听他人的意见,乐于讲述自己的观点。

⑤具有分析、反思探究过程的能力。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①认识到水和空气是重要的资源,需要珍惜和保护。

②知道不同的物体有不同的特征,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二.“动物”单元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目标①知道地球上生活着多种多样的动物。

②知道不同的动物具有共同的特征,同一种动物也有个体差异。

③知道动物是有生命的,是生物。

④知道动物会运动、呼吸、生长、繁殖和死亡。

⑤体会动物生活在适宜的环境中,他们需要空气、食物、水、阳光等。

⑥知道动物可以通过眼、耳、鼻等器官感知环境。

⑦说出周围常见的动物名称及其特征。

⑧知道按一定的标准可以给动物分类。

(2)科学探究目标①能用多种感官观察动物。

②能用语言、图画描述和记录观察内容。

③能在观察过程中提出要研究的问题。

④能饲养小动物一段时间。

⑤能用合适的科学词汇进行简单的表达。

⑥能按自己的标准给动物分类。

(3)科学态度目标①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常见的动物表现出探究兴趣。

②对动物的特征和需求形成一定的敏感性。

③养成实事求是的态度。

④养成参与、表达和倾听的良好习惯。

科学《石头》教学设计

科学《石头》教学设计

科学《石头》教学设计科学《石头》教学设计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科学《石头》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科学《石头》教学设计1活动目标:1、感知、探索石头的作用。

2、乐于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5、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活动准备:1、提前让幼儿感受、观察石头2、各种各样的石头3、图片4、成品石头比如:石臼、假山、磨轮。

活动过程:1、出示各种成品石头。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些好东西,我们一块数三下,吹起神秘的丝绸打开看看吧!2、欣赏各种成品石头(1)教师分别介绍石臼、假山、磨轮等等。

(2)教师提问:这些东西是用什么东西做成的?3、出示石头(1)昨天我们玩过的石头都有什么形状的?(2)昨天我们摸过的石头有什么感觉?(请每个幼儿都能感受石头的粗糙、光滑)(3)石头都有什么颜色的?教师总结:石头的形状是各种各样的有三角形、长方形等等;颜色也有很多种有:红色、白色、黑色、褐色等等;石头有的是粗糙,有的是光滑的。

4、讨论教师:石头都能干什么?5、出示图片——幼儿欣赏图片了解石头的作用6、出示石头小路(1)教师请幼儿在小路上走、跳、爬,使幼儿感受石头小路。

(2)提问:你踩在小路上有什么感觉?7、游戏:“小小建筑师”请幼儿用石头搭东西什么都可以发挥幼儿想象力。

活动反思:在幼儿的科学活动中,我们应该加强对幼儿思维能力的培养,增强他们的独立性、探索性,使幼儿把学习任务放到完整的环节中去完成,真正掌握科学知识,走进科学,也让科学之光,能照亮孩子成长之路。

科学《石头》教学设计2活动目标1、观看石头的外形,比较石头的轻重,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欣赏三角龙湾风光片,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龙湾美景,感受家乡美——火山湖3、看图及小片,了解火山、火山石及地球的结构,教学重点、难点石头外形、轻重的原因地球的构造,火山喷发、火山石的形成活动准备经验准备:三角龙湾系列自然景观;地球的构造;火山喷发、火山石的形成。

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石头 | 苏教版

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石头 | 苏教版

石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知道石头无处不在,是地球上的重要物质。

2. 知道要按照一个标准给石头分类,通过分类活动,发现石头的共同特征。

过程与方法1. 学会用气泡图描述石头的特征,开展结构性观察。

2. 能够从形状、大小、颜色、斑纹、质地等方面观察与描述一块石头的特征。

3. 通过图片,能够举例说出石头的用途。

情感态度价值观1.乐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在交流中能倾听、分享他人的信息。

2.通过观察石头,培养观察的方法和探究的兴趣,学会与他人合作。

【教学重点】用气泡图结构性观察、描述一块石头的特征。

【教学难点】知道要按照一个标准对多块石头进行分类。

【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

学生材料:每组石头一套、气泡图一张。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视频导入,激发兴趣(引出本课要认识石头朋友)1. 课前欣赏地球的自然风光。

(出示地球风光视频)2. 小朋友们认识她吗?这是我们的地球妈妈,刚才我们欣赏了她的自然风光,她身上有很多宝贝,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他们,小朋友们知道是哪些宝贝吗?3. 生:......4.师:小朋友们观察得真仔细!这学期我们已经把这些宝贝请到我们的科学书里了,想跟他们交朋友吗?5.猜猜看老师先请来哪位神秘宝贝呢?请一位小朋友上来摸摸看(事先把一块石头放进箱子里,造成神秘感)(板书课题石头)二、观察和描述石头特征(认识小石头,和小石头交朋友)1. 过渡:地球上的石头很多,你们在哪里见过他们?请小朋友们先回忆一下。

回答的时候,可以这样说:我在见过石头。

(提示表达的完整。

)准备好了吗?智慧火车要开起来了!智慧火车哪里开?2.师:小朋友们真善于发现!你们见过的这些石头有的很大,有的很小,它们虽然不会说话,但其实藏着许多小秘密,只有善于观察的小朋友才能发现哦!你们会观察吗?上学期我们学过哪些观察方法?3.生:回忆观察方法(看、摸、听、闻、尝)(副板书)4.师:看来小朋友们都记得很清楚,但石头不能尝哦!接下来老师想让小朋友们利用这些观察方法来与小石头做两个游戏,只有遵守游戏规则的小朋友们才能发现石头更多的秘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石头
【教学目标】
1. 知道石头无处不在,是地球上的重要物质。

2. 能够从形状、大小、颜色、斑纹、质地等方面观察与描述一块石头的特征。

3. 学会用气泡图描述石头的特征,开展结构性观察。

4. 知道要按照一个标准给石头分类,通过分类活动,发现石头的共同特征。

5. 通过看视频,能够举例说出石头的用途。

【教学重点】
用气泡图结构性观察、描述一块石头的特征。

【教学难点】
知道要按照一个标准对多块石头进行分类。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课件。

学生材料:每组石头一套、放大镜1 个、记录单若干张。

【教学时间】
1 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1. 小朋友,这些你们认识吗?(出示石头图片)有的石头很大,有的石头很小,还有的石头漂亮极了!
(出示雨花石图片)
2. 你用石头玩过游戏吗?都玩过什么游戏?
3. 小石头真有趣,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石头。

(板书课题:石头)
二、观察和描述石头特征
1. 石头虽然不会说话,但他其实有很多的小秘密,只有善于观察的小朋友才能发现!
2. 你会观察么?为了更好地观察,今天,我特地请来了一个新朋友:(PPT 出示气泡图,请小朋友看1 分钟)看明白了么?
3. 那我们一起来看看,椭圆形其实说的是石头的形状(贴板书“形状”),比鸡蛋大一点说的是他的(大小)(贴板书“大小”),土黄色说的是它的(颜色)(贴板书“颜色”),不太光滑说的是表面(贴板书“表面”),有黑色的斑点说的是它的斑纹(贴板书“斑纹”),当然,如果你还有什么发现,可以写在这个气泡里面(贴板书“……)•”
4. 等一会,请材料小组长领一盒石头,每个人选一块,你就观察这一块石头。

5. 可是我们会遇到问题,世界上的石头有很多,所有的石头都是椭圆形?所有的石头都是土黄色?所有的石头都只和鸡蛋比大小么?
6. 如果你在观察后,写气泡图时遇到了困难,我们一起来看看大屏幕。

(与学生一起梳理常见物体的形状、大小、颜色、表面、斑纹等,并引导学生进行更多石头特征的观察。


7. 如果有不会写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实在有困难可以先求助同组的人。

8. (实物投影)哪个小朋友能用气泡图,说说自己观察的那块石头!
四、给石头分类
1. 所有的小朋友都观察得很仔细,说得也很好。

小朋友观察那么久,我们来放松一
下,先来做个小游戏吧!(请男生举手!请穿红衣服小朋友举手!请第一大组小朋友举手!)
2. 这个游戏的名字叫做分一分,把我们全班的小朋友,按照了性别、衣服的颜色、是哪一个组的区分了。

在分类的时候,每一次就按照一个特征来分一分。

3. 游戏做完,我们再来看看,刚刚我观察的是一块石头,当我们有一堆石头的时候,我们就先做点事,给他们分分类!
4. 如果你给石头分类,你会按什么来分?
5. 请把你手中的石头放回到材料盒中。

记住,每次按照一个特征来分!
五、了解石头的用途
1.石头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它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什么用处呢?(通过PPT 了解一下)你还知道石头的哪些用途?
六、小结
看来小小的石头在我门的生活中用处还真不少,以后的科学课上,我们还要继续观察和研究关于石头更多更好玩的秘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