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静脉导管定义 (2)
中心静脉导管(CVC)健康宣教
![中心静脉导管(CVC)健康宣教](https://img.taocdn.com/s3/m/67d4b852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b1.png)
4.穿刺点有疼痛、发痒等不适,应及时与护理人员联系。 5.如敷料有潮湿、污染、渗血、渗液、完整性受损或被揭开,应及时更换。 6.不可随意调节输液滴注速度。 7.不可自行拔除导管。
中心静脉导管(CVC)健康宣教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定义
中心静脉导管(CVC)是将导管 经皮穿刺进入中心静脉,主要经过 颈内、锁骨下、股静脉将导管插入 到上、下腔静脉并保留。保证药液 可以输入,减少对静脉和皮肤的刺 激。成为进行血液动力学监测、安 全输液及静脉营养支持的主要途径。
•健
•康
•宣
•教
1.导管放置期间避免淋浴,以防止水渗入敷料引起感染。 2.导管放置期间颈部可做正常左右扭头、上下点头等活动,勿过度弯曲以防管道打折影响液体 顺利输注。
中心静脉导管(cvc)的置管与维护_(课件)
![中心静脉导管(cvc)的置管与维护_(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297bb61a417866fb84a8eca.png)
成导管腔狭窄而堵塞
27
中心静脉导管的维护
封管注意事项:1、封管要紧密,病人输液后应予100U/ml肝 素稀释液封注导管。
2、封管动作要快速,以免时间过长造成管内
凝血
3、用肝素稀释液封管要密切观察患者的过敏
反应和血少板减少的症状和体征。 正压封管手法:封管时,用注射器吸取肝素稀释液2ml-3ml,
6
中心静脉导管---临床意义
多腔管:在危重病人救治,一次建立多路静 脉通道,管腔分隔,有利于不同成分液体同 时输入,避免了药物的配伍禁忌。 刺激性或高浓度药物,外周静脉易起反应, 中心静脉输入较少刺激。
7
中心静脉导管---单位标识
“Ga”:指单位面积内的液体通过量,表示导 管内径的大小;一般用于单腔导管。“Ga”的 数值越大,管径反而越小。
换敷料的日期等。
30
中心静脉导管的维护
敷料更换操作步骤:
由外周向中心揭开贴膜,再自下向上拆除敷料 检查穿刺点有无红肿、渗出 再次洗手 先酒精后安尔碘消毒皮肤各三次,直径大于20cm,待干后 贴好新的贴膜
注意事项:
消毒过程要严格无菌操作; 不要将胶布直接贴到导管上; 必要时可以使用固定翼; 穿刺部位出现出血、渗出,应首选纱布覆盖。
6
中心静脉导管---临床意义
多腔管:在危重病人救治,一次建立多路静 脉通道,管腔分隔,有利于不同成分液体同 时输入,避免了药物的配伍禁忌。 刺激性或高浓度药物,外周静脉易起反应, 中心静脉输入较少刺激。
7
中心静脉导管---单位标识
“Ga”:指单位面积内的液体通过量,表示导 管内径的大小;一般用于单腔导管。“Ga”的 数值越大,管径反而越小。
中心静脉导管冲管及封管专家共识解读
![中心静脉导管冲管及封管专家共识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f69d7cd8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93.png)
临床操作的合规性。
医保政策
了解医保政策对相关耗材和设备的 报销范围,为患者提供经济支持。
科研支持政策
关注国家对医疗科研的支持政策, 推动新技术和新方法的研发与应用 。
患者教育与健康促进
1 2
患者知情权与教育
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解释中心静脉导管冲管及封管 的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确保患者知情权。
冲管速度不宜过快,以免对血管壁造成损伤 ;同时,应控制冲管时的压力,避免压力过 大导致导管破裂或血液反流。
封管技术操作要点
选择合适的封管液
常用封管液为肝素盐水或生理盐水,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和导管类型 选择合适的封管液。
掌握正确的封管时机
在每次输液结束后,应及时进行封管,以避免血液反流和导管堵塞。
正确的封管方法
06 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
新技术、新方法应用前景
超声引导技术
提高中心静脉导管置入的 准确性和安全性,减少并 发症。
新型封管液研发
研发具有更好抗凝效果和 更低并发症风险的新型封 管液。
智能化监测设备
应用智能化监测设备,实 时监测导管功能和患者生 理指标,提高诊疗效率。
行业政策对接与影响分析
医疗卫生政策
进行多种治疗。
双腔导管
有两个独立开口,可同时进行 输液和测压等操作,提高了治 疗效率。
多腔导管
具有多个独立开口,可同时进 行多种治疗,如输液、输血、 营养支持等,适用于病情复杂 的患者。
隧道式导管
通过皮下隧道将导管引入中心 静脉,降低了感染风险,适用 于需要长期留置导管的患者。
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为预防导管相关性感染,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定期 更换敷料和消毒穿刺点周围皮肤。同时加强患者营养支持 ,提高免疫力。
中央静脉导管的定义、日常维护要点
![中央静脉导管的定义、日常维护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18692a21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c2.png)
中央静脉导管的定义、日常维护要点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静脉导管的定义及重要性静脉导管(CVC)是一种用于输注液体、药物或监测中心静脉压力的重要医疗设备。
中心静脉导管 central venous catheter
![中心静脉导管 central venous catheter](https://img.taocdn.com/s3/m/4e532a79f705cc175427090d.png)
31
谢 谢
32
• 171组病人因置管部位解剖复杂, 穿刺盲目性大,操作难 度大,并且周围重要脏器、组织多,容易发生严重并发症, 其操作仅限于资深医护人员操作,不宜广泛推广。因锁骨 下静脉因人而异,深度不一,一般置管长度约为(9$%, 包括游离于肌肉组织内及放置于血管内长度,导管进入血 管内具体长度难以准确把握,放置深度易发生过短及过深, 过短容易发生滑出血管外,游离于肌肉组织内,造成药液 渗于颈部锁 骨下肌肉组织,过深容易刺激心房,发生心 律失常[(] ,且动脉 伴随静脉,穿刺中易误扎入深动脉, 发生皮下血肿,且导管虽经缝线固定,但时间长后缝线易 自行断裂,病人常因睡眠中不断翻身,局部瘙痒等多种因 素不难将其从管腔拉出,造成 管身脱出[!]
尾部入导丝法 (蓝孔针)
29
• 7、拔出穿刺针,放入扩 张鞘,深入皮肤1-2cm作扩张
扩张时应注意进扩张器的方 向和力度,特别是与钢丝间 的传递力,手部的力度应该 由小到大,不可过猛;
30
• 退出扩张鞘,经导丝尾端放 入导管,并马上在管腔内注入 肝素,以防堵管!!! • 确定导管全段进入人体并在 最终位置后固定 • 连接其他管路和装置
穿刺成功率及风险:高、低 脱管:不易 堵塞:容易
价格:较贵(2000以上) 局麻:无
CVC
穿刺途径:颈内、锁骨下、股静脉 固定方法:缝线 使用时间:2-4周 操作者:麻师
穿刺成功率及风险:低、高 脱管:容易 堵塞:不易 价格:便宜 局麻:有
7
中心静脉穿刺点的选择及优缺点
管腔粗大,位置 固定,走行直, 周围无重要结构, 较易穿刺成功, 安全系数大,容 易掌握,并发症 少,因为下肢静 脉远离心房,为 正压静脉,穿刺 时不会导致空气 误入。但易为二 便污染。
静脉导管的名词解释
![静脉导管的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3c2e9325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0a.png)
静脉导管的名词解释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静脉导管在医疗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本文将解释静脉导管的相关名词,从其定义、分类、构成、应用以及仪器设备等方面深入探讨。
一、静脉导管的定义静脉导管(Intravenous catheter)是一种通过体表静脉插入人体内,用于输液、输血、注射药物、检测体内压力或采集血液样本的医疗器械。
它通过导管的一端与注射器或泵连接,通过另一端插入患者体内的静脉。
二、静脉导管的分类根据导管材料和长度的不同,静脉导管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常见的分类包括:1. 中心静脉导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CVC):这是一种长度较长的导管,可插入人体的颈部、锁骨下静脉或股静脉等大血管。
中心静脉导管适用于输注大容量液体、药物或营养物质,以及长期静脉输液治疗。
2. 静脉置管(Peripheral venous catheter,PVC):这种导管较短,一般插入手臂、手背或足踝等静脉。
静脉置管适用于短期输液、输血或静脉采血等操作。
3. 动脉导管(Arterial catheter):与静脉导管不同,动脉导管插入的是动脉而非静脉。
它用于监测患者的动脉血压、采集血液样本,以及连续监测血氧饱和度等指标。
三、静脉导管的构成静脉导管由导管本体和附件组成。
导管本体通常由柔软不可吸收的材料制成,如聚氨酯或硅胶。
它具有一定柔韧性,便于穿刺插入静脉。
导管的一端通常与注射器或泵连接,用以输入液体或药物。
另一端则有阻塞装置,可防止血液逆流。
附件包括导管固定带、注射装置、阻塞装置等,它们在操作中起到固定导管、输液或采血等功能。
四、静脉导管的应用静脉导管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中的各个领域,主要包括输液、输血、注射药物、监测体内压力、采血和血液灌流等操作。
静脉导管能够在短时间内将液体或药物输送到患者体内,提高治疗效果,减轻病人的不适感。
同时,通过导管可以进行血液采集、监测体内压力以及进行血液灌流等操作,为临床医师提供了诊断、治疗和预防的便利。
中心静脉导管的护理措施
![中心静脉导管的护理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43b142a0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e1.png)
拔除前准备工作清单
核对患者信息
确认患者的身份和拔除导管的医嘱,确保操 作正确无误。
准备拔管工具
准备必要的拔管工具,如无菌手套、消毒棉 球、纱布、绷带等。
评估患者病情
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确保患者能够 耐受拔除导管的操作。
解释操作过程
向患者解释拔除导管的操作过程和可能的不 适感,取得患者的配合和理解。
避免在导管附近使用剪刀等锐利物品 ,以防意外损伤导管。
日常生活注意事项指导
01
告知患者保持穿刺部位 干燥清洁,避免沾水或 污染。
02
指导患者穿着宽松舒适 的衣服,避免穿着紧身 衣物或佩戴首饰等物品 压迫导管。
03
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 避免剧烈运动或重体力 劳动,以免导管移位或 脱落。
04
提醒患者定期到医院进 行导管维护和相关检查 ,确保导管功能正常。
拔除后观察内容及注意事项
观察穿刺点情况
评估患者状况
观察穿刺点有无出血、渗血、红肿等异常 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状况,注意有无头 晕、心悸、胸闷等不适症状,及时报告医 生处理。
保持局部清洁干燥
避免剧烈运动
保持穿刺点周围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污染 和感染。
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活动,以免引起穿刺点 出血或导管脱落。
风险评估与预防措施
风险评估
中心静脉导管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感染、血栓形成、导管堵塞、导管脱落等并 发症。
预防措施
严格无菌操作、定期更换敷料、保持导管通畅、妥善固定导管等是预防并发症 的关键措施。同时,医护人员应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 症。
02
术前准备工作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
中心静脉导管缩略语 -回复
![中心静脉导管缩略语 -回复](https://img.taocdn.com/s3/m/41ccb29d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bf.png)
中心静脉导管缩略语-回复问题并提供详细解释和信息。
中心静脉导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CVC)是一种置放于大血管中的管状装置,通常用于提供长期静脉通路或监测中心静脉压力。
CVC的应用已经成为临床上常见的操作之一,它为患者提供了多种便利,例如可供营养支持,输血,药物输注,血流动力学监测等。
在临床应用中,中心静脉导管有许多缩写形式,这些缩写通常用于医疗文件的记录和沟通。
本文将逐步介绍一些常见的中心静脉导管缩略语,并解释其含义。
1. CVC:中心静脉导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中心静脉导管是指将导管插入或置于人体的中心静脉(通常是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或股静脉)中的一种装置。
它可以使医生在需要时更容易获取患者的血液,或者进行输液和监测等操作。
2. PICC:经皮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经皮中心静脉导管是一种通过患者的外周血管插入身体的导管,然后导管被推进到近心端位置,以便提供长期静脉通路。
与传统的CVC不同,PICC 通常插入上臂的穿刺点,然后穿过肱静脉,到达锁骨下静脉或上腔静脉入口。
3. CVP:中心静脉压力(Central Venous Pressure)中心静脉压力是指在心脏注射液体时,心脏对静脉血液容量的负荷能力。
CVP的测量通常通过CVC的导管来完成,这使得医生能够直接测量或监测患者的中心静脉压力。
CVP值对于了解患者的血容量,评估心脏收缩力和评估静脉回流状况都非常重要。
4. PAC:肺动脉导管(Pulmonary Artery Catheter)肺动脉导管是一种特殊类型的CVC,它可以插入到肺动脉进行测量和监测。
PAC通过PAC的导管可以获得肺动脉血氧饱和度、血流动力学参数、肺动脉压力和心脏指数等重要信息。
这些数据对于评估心脏功能和肺动脉疾病的患者非常有帮助。
5. DVT: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深静脉血栓是指血栓阻塞了深静脉,通常发生在下肢、髋部或股静脉等处。
cvc导管的固定
![cvc导管的固定](https://img.taocdn.com/s3/m/a58ef177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394235a.png)
cvc导管的固定摘要:一、引言二、CVC导管的定义和作用三、CVC导管固定的重要性四、CVC导管固定的方法1.皮肤准备2.选择合适的导管固定装置3.贴敷料4.检查固定效果五、固定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六、固定后的护理七、常见问题及处理八、总结正文:【引言】在医疗护理领域,中心静脉导管(CVC)的固定是一项重要任务。
正确的固定可以有效降低感染风险,确保导管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高病人的舒适度。
本文将详细介绍CVC导管的固定方法、注意事项及护理,以期为广大医护人员提供实用的固定技巧。
【CVC导管的定义和作用】中心静脉导管(CVC)是一种用于输注药物、监测血压和血氧等生理指标的医疗设备。
它可以直接将药物输送到大静脉内,减少药物对血管的刺激,同时便于医护人员进行连续性监测。
【CVC导管固定的重要性】CVC导管固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良好的固定可以降低导管移位、脱出等并发症的风险,减少感染、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
此外,正确的固定也有助于提高病人的舒适度,降低护理工作难度。
【CVC导管固定的方法】1.皮肤准备:在固定导管前,应对皮肤进行严格消毒,避免感染。
消毒范围应大于导管外径的2倍,确保皮肤表面干净。
2.选择合适的导管固定装置: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和需求,选择合适的导管固定装置。
常见的有透明敷贴、丝绸布、棉布等。
透明敷贴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防水性,适合长期固定;丝绸布和棉布则更适合短期固定。
3.贴敷料:将导管固定在皮肤上,注意保持导管的纵向平整,避免弯曲、扭曲。
贴敷料时要确保紧密贴合皮肤,防止空气进入。
4.检查固定效果:固定完成后,要检查导管的稳定性。
可以轻轻摇晃导管,观察是否发生移位。
如有移位,应及时调整固定装置。
【固定过程中的注意事项】1.避免在导管固定部位进行剧烈运动,以免导管受到过大拉力。
2.定期检查导管固定情况,如有松动、磨损等情况,应及时处理。
3.密切观察病人局部皮肤状况,如发现红肿、疼痛等感染征兆,要及时采取措施。
中心血管导管定义及分类
![中心血管导管定义及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48a924ea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f3.png)
中心血管导管定义及分类中心血管导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是一种用于输液、营养支持、药物给予和血液透析等治疗手段的医疗装置。
它通过插入静脉,将导管放置在靠近心脏的中心血管系统中。
中心血管导管插入静脉的位置常见有颈静脉、锁骨下静脉和股静脉等。
中心血管导管的使用广泛,适用于从新生儿到成年人的各个年龄段。
它能够提供长时间的血流通道,以便输注大量的药物、营养物质和血液制品,对于需要准确监测中心静脉压和中心静脉血气的患者尤为重要。
此外,中心血管导管还可用于静脉灌注化疗、血液净化等治疗。
根据导管插入位置的不同和导管的用途,中心血管导管可分为三类:中心静脉置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气管插管(tracheal catheter)和肺动脉导管(pulmonary artery catheter)。
1. 中心静脉置管中心静脉置管是最常见的中心血管导管。
它插入静脉并且导管位置靠近心脏的中心血管系统。
中心静脉置管可以通过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或股静脉进行插管。
根据导管插入部位和功能不同,中心静脉置管又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颈内静脉置管:将导管通过颈内静脉插入到上腔静脉或右心房,常用于输液和药物给予。
(2)锁骨下静脉置管:将导管通过锁骨下静脉插入到上腔静脉或右心房,适用于营养支持和临床监测。
(3)股静脉置管:将导管通过股静脉插入到下腔静脉,常用于血透和血浆置换等治疗。
中心静脉置管具有插入简单、适应范围广、操作风险相对较低的优点,因此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2. 气管插管气管插管是将导管插入气管,用于维持呼吸道通畅和辅助通气。
它通常由具有经验的医护人员在气管插管过程中使用导航器或通过疾病诊断和治疗手术进行插管。
气管插管的主要目的是确保患者呼吸道的通畅,包括吸痰、给氧和支持呼吸等操作。
通过气管插管,医护人员能够在合适的时机为患者提供气管内肺泡灌洗和阻断等治疗。
3. 肺动脉导管肺动脉导管是一种常用于血流动力学监测的设备,它将导管插入股静脉,通过右心房和右心室进入肺动脉。
cvc中心静脉 分类 -回复
![cvc中心静脉 分类 -回复](https://img.taocdn.com/s3/m/117aa767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ae.png)
cvc中心静脉分类-回复什么是CVC中心静脉?CVC中心静脉,全称为中心静脉导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是一种用于插入到大血管中,以提供药物输注、持续血液透析、测量中心静脉压力等治疗或监测目的的医疗器械。
它通常插入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或股静脉,直接进入上腔静脉或下腔静脉。
CVC中心静脉分为几类?CVC中心静脉按其结构和使用方式可分为以下几类:1.集束导管(Multi-lumen catheter):集束导管是一种具有多个插管腔的中心静脉导管,每个插管腔都可以进行独立的输液或治疗操作。
它通常由三个或四个插管腔组成,分别用于输注药物、采集血液样本、测量中心静脉压力等。
2.PICC(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导管:PICC导管是一种通过周围静脉插入到中心静脉的导管。
它的插入点通常位于上肢的桡静脉或肱静脉,且长度长达数十厘米,能够到达上腔静脉入口附近。
PICC 导管适用于长时间的输液、抗生素治疗或需要频繁采血等治疗。
3.Hickman导管:Hickman导管是一种外径较大的CVC中心静脉导管,通常用于血液透析、肿瘤化疗、骨髓移植等需要大量药物输注或血液采集的治疗。
它的插入方式与PICC导管类似,但长度更长,插管腔较多。
4.其他类型导管:除了上述常见的CVC中心静脉导管,还有一些特殊类型的导管,如蝶形导管、临时中心静脉导管等。
这些导管在特定的治疗场景中才会使用。
CVC中心静脉导管的插入过程是怎样的?CVC中心静脉导管的插入通常需要经验丰富的医疗专业人员进行,以确保准确插入并避免并发症。
插入过程大致如下:1.准备:首先,医生会与患者充分沟通,解释整个插管过程,并获得同意。
患者需要进行相关的检查,如超声引导下的静脉显影,以确定插管点。
2.无菌操作:在插管前,医生会采取一系列无菌操作,以避免感染。
这包括戴一次性手套、消毒插管点等。
3.局部麻醉:医生会使用局部麻醉剂麻醉插管点,以减轻插管的不适感。
cvc定义及适应症
![cvc定义及适应症](https://img.taocdn.com/s3/m/a3cde735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f2f6a57.png)
cvc定义及适应症CVC定义及适应症CVC是中心静脉导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的缩写,是一种用于输液、药物给予及监测中心静脉压力的医疗装置。
它通常由柔软的管道组成,可以插入人体的大血管中,以便输送药物或液体到心脏或其他重要器官。
CVC的主要用途是在需要输液、药物治疗或监测中心静脉压力的情况下使用。
它广泛应用于重症监护病房、手术室和其他需要中心静脉通路的医疗环境中。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适应症:1. 长期输液:CVC可以通过插入大血管,提供一个稳定的输液通道,适用于需要长时间输液的患者,如重症病人或需要进行化疗的癌症患者。
2. 药物给予:CVC可以用于给予一些需要通过中心静脉输注的药物,如某些抗生素、化疗药物或营养药物。
通过CVC给药可以确保药物迅速到达目标器官,提高治疗效果。
3. 监测中心静脉压力:CVC可以通过连接到压力监测仪器,用于监测中心静脉压力的变化。
这对于评估心脏和循环系统的功能状态非常重要,尤其是在重症监护环境中。
4. 血液透析:对于需要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CVC可以作为血液通路,将患者的血液引出体外,经过透析器后再回输到患者体内。
这种透析方式通常用于临时或急需透析的情况。
5. 血液采样:有时候需要定期抽取患者的血液进行检查。
CVC可以作为血液采样的通道,减少对患者的不适和频繁的血管穿刺。
总结来说,CVC是一种重要的医疗装置,用于输液、药物给予和监测中心静脉压力。
它在重症监护病房、手术室和其他需要中心静脉通路的医疗环境中广泛应用。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使用CVC 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患者的不适和并发症的发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中心静脉导管经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股静脉置管置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或下腔静脉的导管。
2.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带有血管内导管或者拔除血管内导管48小时内的患者出现菌血症或真菌血症,并伴有发热(>38℃)、寒颤或低血压等感染表现,除血管导管外没有其他明确的感染源。
实验室微生物学检查显示:外周静脉血培养细菌或真菌阳性;或者从导管段和外周血培养出相同种类、相同药敏结果的致病菌。
3.护理分级:患者在住院期间,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病情和(或)自理能力进行评定而确定的护理级别。
4.自理能力.在生活中个体照料自己的行为能力5.Barthel指数:对患者日常生活活动的功能状态进行测量,个体得分取决于对一系列独立行为的测量,总分范围在0—100.6.药物渗出.静脉输液过程中,非腐蚀性药液进入静脉管腔以外的周围组织。
药物外渗.静脉输液过程中,腐蚀性药液进入静脉管腔以外的周围组织。
7.静脉治疗将各种药物(包括血液制品)以及血液,通过静脉注入血液循环的治疗方法,包括静脉注射、静脉输液和静脉输血;8.无菌技术.在执行医疗、护理操作过程中,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机体,保持无菌物品及无菌区域不被污染的技术。
9、药物外溢.在药物配置及使用过程中,药物意外溢出暴露于环境中,如皮肤表面、台面、地面等。
10输液港.完全植入人体内的闭合输液装置,包括尖端位于上腔静脉的导管部分及埋植于皮下的注射座。
11、日常生活活动.人们为了维持生存及适应生存环境而每天反复进行的、最基本的、具有共性的活动。
12、PICC::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经上肢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肱静脉,颈外静脉(新生儿还可通过下肢大隐静脉、头部颞静脉、耳后静脉等)穿刺置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或下腔静脉的导管。
1PICC穿刺时应注意以下事项:a) 接受乳房根治术或腋下淋巴结清扫的术侧肢体、锁骨下淋巴结肿大或有肿块侧、安装起搏器侧不宜进行同侧置管,患有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的患者不宜进行置管;b) 宜选择肘部或上臂静脉作为穿刺部位,避开肘窝、感染及有损伤的部位;新生儿还可选择下肢静脉、头部静脉和颈部静脉;c) 有血栓史、血管手术史的静脉不应进行置管;放疗部位不宜进行置管。
2、Barthel指数评定细则包括哪10项内容?进食.洗澡.修饰.穿衣.控制大便.控制小便.如厕.床椅转移.平地行走.上下楼梯3、抢救患者时,如何执行口头医嘱?抢救患者时,医师下达的口头医嘱,执行者需完整复述一遍,经医师复核无误后方可执行,并保留用过的空安瓿,经两人核对后方可弃去。
抢救结束后及时补全医嘱,执行者签全名,执行时间为抢救当时时间。
4、简述护理分级方法患者人院后应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确定病情等级。
根据患者Barthel指数总分确定自理能力的等级(表1)。
依据病情等级和(或)自理能力等级,确定患者护理分级。
临床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自理能力的变化动态调整患者护理分级。
5、医嘱查对制度?1、处理医嘱,应做到班班查对。
2、处理医嘱及查对者,均须签全名。
3、临时医嘱执行后,要记录执行时间并签全名。
4、长期医嘱执行后,要在执行单上签名并保留执行单。
5、对有疑问的医嘱,必须向医师核对无误后方可执行。
6、抢救患者时,医师下达的口头医嘱,执行者需完整复述一遍,经医师复核无误后方可执行,并保留用过的空安瓿,经两人核对后方可弃去。
抢救结束后及时补全医嘱,执行者签全名,执行时间为抢救当时时间。
6、危重患者院内检查或转运时,要做好哪些工作?(一)充分评估患者,备齐相应药品及物品,做好人力准备,有效应对意外发生。
(二)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搬运方式,保持患者体位舒适,做好保暖。
(三)途中保持呼吸道通畅,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四)保持输液及各种管道的通畅,妥善固定,防止脱出、扭曲、返流。
(五)在转运过程中,应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
(六)与接收科室医护人员认真交接患者病情、注意事项等,填写转科患者交接记录单。
7、护理交班内容(一)患者总数、出入院、转科、转院、分娩、手术、死亡人数以及新入院、危重患者、抢救患者、大手术后或有特殊检查处理、病情变化及思想情绪波动的患者。
(二)医嘱执行情况、各项护理记录、各种检查标本采集、各种处置完成情况及后续工作。
(三)查看昏迷、瘫痪等危重患者皮肤情况,基础护理完成情况,各种导管固定和通畅情况。
(四)备用、贵重、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放射性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及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毒麻、精神药品)及抢救药品的数量,器械、仪器的数量、功能状态等。
(五)交接班者共同巡视检查病房是否达到清洁、整齐、安静的要求,查看各项工作的落实情况。
8、输液反应的处理原则?发生输液反应时,应停止输液,更换药液及输液器,通知医师,给予对症处理,并保留原有药液及输液器。
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并记录。
9、一级护理的护理要点:(1)每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2)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4)根据患者病情和自理能力,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5)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
一级护理分级依据?a)病情趋向稳定的重症患者;b)病情不稳定或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患者;c)手术后或者治疗期间需要严格卧床的患者;d)自理能力重度依赖的患者。
10、输血查对制度一、输血前须两人核对,确保医嘱单、输血记录单、血型单、血袋标签上的信息完全一致。
严格执行“三查八对”:三查:查血液有效期、血液质量(血液有无凝血块和溶血、血袋有无破损)、输血装置是否完好。
八对:对床号、姓名、住院号、血袋号、血剂量、血液种类、血型及交叉配血的各项内容。
二、两人核对无误后于输血记录单上签字。
三、床边再次由两名护士进行“三查八对”,核对患者床头牌及腕带,让患者或其家属陈述患者姓名及血型,确认无误后方可输入。
11、静脉炎的处理原则有哪些?应拔除PVC,可暂时保留PICC;及时通知医师,给予对症处理。
将患肢抬高、制动,避免受压。
必要时,应停止在患肢静脉输液。
应观察局部及全身情况的变化并记录。
12、密闭式输血操作程序及1.输血前应了解患者血型、输血史及不良反应史。
2.输血前和床旁输血时应分别双人核对输血信息,无误后才可输注,3输血起始速度宜慢,应观察15min无不适后再根据患者病情、年龄及输注血制品的成分调节滴速。
4.血制品不应加热,不应随意加入其它药物。
5.全血、成分血及其它血液制品应从血库取出后30min内输注,1个单位的全血或成分血应在4h内输完。
6.输血过程中应对患者进行监测。
7输血完毕应记录,空血袋应低温保存24h。
输血反应处理发生输血反应立即减慢或停止输血,更换输血器,用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畅,通知医生给予对症处理,保留余血及输血器,并上报输血科。
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并记录。
13自理能力等级和划分标准需要照顾程度自理能力等级等级划分标准需要照护程度重度依赖总分≤40分全部需要他人照护中度依赖总分41~60分大部分需他人照护轻度依赖总分61~99分少部分需他人照护无需依赖总分100分无需他人照护15、静脉治疗操作基本原则1.所有操作应执行查对制度并对患者进行两种以上的身份识别,询问过敏史。
2穿刺针、导管、注射器、输液(血)器、及输液附加装置等应一人一用一灭菌,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具不应重复使用。
3易发生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的高危病区宜选用一次性安全型注射和输液装置.4静脉注射、静脉输液、静脉输血及静脉导管穿刺和维护应遵循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5操作前后应执行WS/T313规定,不应以戴手套取代手卫生。
.6置入PVC时宜使用清洁手套,置入PICC时宜遵守最大无菌屏障原则。
7PICC 穿刺以及PICC、CVC、PORT维护时,宜使用专用护理包。
.8穿刺及维护时应选择合格的皮肤消毒剂,宜选用2%葡萄糖酸氯己定乙醇溶液(年龄<2个月的婴儿慎用)、有效碘浓度不低于0.5%的碘伏或2%碘酊溶液和75%酒精。
9消毒时应以穿刺点为中心用力擦拭,至少消毒两遍或遵循消毒剂使用说明书,待自然干燥后方可穿刺。
10置管部位不应使用丙酮、乙醚等有机溶剂,不宜在穿刺部位使用抗菌油膏。
16、饮食查对制度每日处理医嘱后,1按护理单查对床头饮食卡、一览牌饮食标记。
2、发放特殊饮食时,应准确核对患者身份,让患者或其家属陈述患者姓名,以确认为正确的患者发放特殊饮食。
3、患者进食时,查对饮食种类与患者的医嘱及病情是否相符。
18特级护理的护理要点是什么(1)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2)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3)根据医嘱,准确测量出入量;(4)根据患者病情和自理能力,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5)保持患者的舒适和功能体位;(6)实施床旁交接班。
19、护理人员四勤是指:眼勤、手勤、腿勤、嘴勤20、简述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形成的处理原则?1可疑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形成时,应抬高患肢并制动,不应热敷、按摩、压迫,立即通知医师对症处理并记录。
2应观察置管侧肢体、肩部、颈部及胸部肿胀、疼痛、皮肤温度及颜色、出血倾向及功能活动情况。
21、可疑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时如何处置?可疑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时,应立即停止输液,拔除PVC,暂时保留PICC、CVC、PORT,遵医嘱给予抽取血培养等处理并记录。
22、服药注射处置查对制度一、服药、注射、处置必须严格执行“三查九对”制度,操作前核对时让患者或其家属陈述患者姓名,或使用PDA电子扫描。
至少同时使用两种患者身份识别方法(如床号、姓名、住院号、出生年月等),以确认患者身份,禁止仅以房间号或床号作为识别的唯一依据。
对新生儿及因意识不清、语言交流障碍等无法向医务人员陈述自己姓名的患者,有陪同人员时由陪同人员陈述患者姓名。
三查:操作前查、操作中查、操作后查。
九对: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用药时间、用法、浓度、有效期、过敏史。
二、清点药品时和使用药品前要检查药品外观、标签、有效期和批号,如不符合要求不得使用。
静脉给药要注意有无变质、瓶口松动、裂缝。
同时使用多种药物时,要注意配伍禁忌。
水剂、片剂注意有无变质。
三、摆药后需经第二人核对无误后方可执行。
四、易致过敏药物,给药前应询问有无过敏史,使用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放射性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及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等特殊管理药品的使用需经过双人核对,用后保留空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