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20年10月自考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题及答案
答案版自学考试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历年真题及答案.doc
![答案版自学考试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历年真题及答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3acbb92d3c1ec5da51e27038.png)
绝密★考试结束前全国2013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题课程代码:03706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答案)章节-页更多自考资料请百度搜自考一点通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在现实生活中,当人遇到特殊困难或重大打击时,如果没有一种力量来支撑,人就会垮下来。
这时起着精神支柱作用,支撑着人的精神和意志,使人在困难和逆境中振作起来,战胜艰难险阻的是(A)1-19A.人的理想信念B.人的主观想象C.人的经济实力D.人的思想感情2.人们的理想信念遍及社会生活的所有领域,呈现出许多不同的类型。
其中,认定某种工作为社会所需要、为自己所喜爱,并不断取得成绩,成就一番事业。
这属于(B)1-16A.生活领域的理想信念B.职业领域的理想信念C.道德领域的理想信念D.社会领域的理想信念3.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C)2-44A.实现共产主义B.脱贫致富奔小康C.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D.争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4.理想与现实本来就是一对矛盾,它们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其中,统一性表现在(D)1-34A.理想是主观的,现实是客观的B.理想是未来的,现实是当下的第 1 页C.理想是完美的,现实是有缺陷的D.理想来源于现实,现实中孕育着理想5.从戚继光抗击倭寇到郑成功收复台湾,从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到轰轰烈烈的义和团运动,从浴血八年的全民族抗日战争到新中国成立之初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这些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优良传统中(B)2-40 A.维护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团结的精神B.抵御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的精神C.心系民生苦乐,推动历史进步的精神D.开发祖国山河,创造中华文明的精神6.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伟大的民族精神,这种精神的核心是(A)2-50A.爱国主义B.集体主义C.社会主义D.人文主义7.培育爱国情感是报效祖国的基础。
自学考试大专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复习题和答案
![自学考试大专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复习题和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564066d3c1ec5da50e270ac.png)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代码03706)第一大题:单项选择题1、在人类历史上,对美好生活和理想社会的向往和追求源远流长。
共产党人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B )B.实现共产主2、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伟大的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C )C.爱国主义3、人生观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问题的根本看法。
在人生观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C )C.人生目的4、人的生活实践对于社会.他人和自身需要的满足,或对于社会.他人和自身所具有的意义,称为(A )A.人生价值5、在人类社会的规范体系中,道德与法律是两种最重要的规范。
下列关于二者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D )∙ D.凡是法律所禁止和制裁的行为,通常也是道德所反对和谴责的行为6、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对待服务对象不能有亲疏.贵贱之分,都应自觉遵守规章制度,一视同仁.周到服务。
这是职业道德中(C )C.办事公道的要求7、关于爱情的话题,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说过:“为着品德而去眷恋一个情人,总是一件很美的事。
”近代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也认为:“我们之所以爱一个人,是由于我们认为那个人具有我们所尊重的品质。
”他们表达的意思为,在爱情中起主导作用的应该是(D )D.道德和精神8、良好的个人品德体现为对道德原则和规范的自觉遵守。
个人的言行合乎社会的要求和礼节的规定,尊老爱幼,孝亲敬长,说话和气,以礼待人,服饰整洁大方,举止端庄文雅。
这是良好个人品德中(B )B.文明礼貌的表现9、个人进行道德修养有多种途径和方法。
通过反复检查以发现和找出自己思想中的不良念头和行为上的不良习惯,并将其坚决克服和整治掉,使自己的品德高尚.人格完善。
这是完善个人道德品质中(B)B.省察克治的修养方法10、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具有丰富的内涵,其中具体体现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是(D)∙ D.执法为民11、法律思维是按照法律原理.原则和立法精神,分析.解决法律问题的习惯和思想取向。
自考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题及答案(5)
![自考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题及答案(5)](https://img.taocdn.com/s3/m/9b4137ce7f1922791688e877.png)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仿真试题组合演练(五)(考试时间150分钟)第Ⅰ部分选择题(5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是 (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B.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C.社会主义荣辱观D.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是 (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B.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C.社会主义荣辱观D.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3.下列选项中,除了理想的一般属性外,社会理想还具有的属性是 ( )A.阶级性B.预见性C.超前性D.完美性4.理想与现实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其中,理想与现实的统一性表现在( )A.理想是完美无缺的,现实是有缺陷的B.理想是主观的,现实是客观的C.理想是未来的,现实是当下的D.现实中孕育着理想,理想将来会变成新的现实5.“樱桃好吃树难栽,不下功夫花不开。
”理想是美好的,令人向往的,但理想不能自动实现。
把理想变为现实的根本途径是 ( )A.积极投身社会实践B.逐步确立坚定信念C.大胆畅想美好未来D.认真学习科学理论6.马克思曾说过以“人类的幸福”为主要指针,其含义为 ( )A.为人类谋幸福,为人民造福,为人民献身是人生的社会价值B.只有为社会做出贡献,创造较高的社会价值,使同时代的人更美好,才能使自己也美好,实现较高的自我价值C.一个人为社会做出了贡献,创造了价值,满足了社会需要,才能从社会那里得到满足和尊重D.追求我们自身的人格高尚、才智发展、生活幸福,是人生的自我价值7.一个健康的人,不仅要有健康的生理,而且要有良好的心理,即所谓“身心健康”。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心理健康的是 ( )A.适应能力强B.能够较好地完成同龄人一般能够完成的活动C.自我评价客观D.能够抵御各种疾病的侵袭8.“个人的抱负不可能孤立地实现,只有把它同时代和人民的要求紧密结合起来,用自己的知识和本领为祖国、为人民服务,才能使自身价值得到充分实现。
自考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题及答案(4)
![自考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题及答案(4)](https://img.taocdn.com/s3/m/f7e6ed08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e9.png)
自考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题及答案(4)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仿真试题组合演练(四)(考试时间150分钟)第Ⅰ部分选择题(5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解决了“走什么道路、实现什么样目标”的问题的是()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B.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C.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D.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2.下列不属于理想信念的特征的是()A.思想性与实践性B.滞后性与共同性C.多样性与共同性D.时代性与阶级性3.涉及人们的物质生活方面的理想是()A.生活理想B.社会理想C.道德理想D.职业理想4.人们的物质生活方面,不仅是生活条件,更重要的是生活方式的向往和追求。
这是()A.职业领域的理想信念B.生活领域的理想信念C.道德领域的理想信念D.社会政治领域的理想信念5.人生态度属于人生观的范畴,是指()A.人们通过生活实践所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基本意图B.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C.人的实践对于社会、他人和自身所具有的意义D.人生实践活动的总目标6.当人们为史无前例的飞速发展而兴高采烈的时候,生态失衡、环境污染、能源枯竭、人口膨胀、土地荒漠化、酸雨增多、森林退化、粮食短缺、温室效应、物种减少等现象日益严重,人与自然的不和谐与日俱增。
在这样的困境之下,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必须()A.继续扩大人类干涉自然的范围和程度B.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观C.消极地依赖自然生活D.先污染后治理、先开发后保护7.良好的心理品质有利于个人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良好心理品质的是()A.乐观B.幽默C.嫉妒D.开朗8.“劳则善心生,养德养身咸在焉;逸则妄念生,丧德丧身咸在焉”,说明了()A.爱国奉献,以天下为己任B.勤劳勇敢,追求自由解放C.求真务实,敬重诚实守信D.乐群贵和,强调入际和谐9.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A.为人民服务B.集体主义C.诚实守信D.核心价值观10.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是()A.为人民服务B.集体主义C.诚实守信D.核心价值观11.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点是()A.为人民服务B.集体主义C.诚实守信D.核心价值观12.伴随道德认识所出现的一种内心体验是()A.道德意志B.道德情感C.道德行为D.道德信念13.谚语说“行动培养习惯,习惯决定性格”,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环节是()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行为D.道德习惯14.良好个人品德的形成,对“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互爱互助、见义勇为的社会风尚”发挥的作用是()A.基础性作用B.指导性作用C.引导性作用D.模范性作用15.良好个人品德的培养既是个人修养的目的,也是社会教育的()A.目的B.任务C.条件D.要求16.指出要“完善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把宪法法律列入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内容,列为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社会主义学院必修课”的会议是()A.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B.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C.党的十八大五中全会D.党的十八大17.法治思维的的养成特别是法治能力的提高,关键靠()A.坚持B.实践C.信仰D.训练18.2014年10月23日,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是()A.《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B.《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C.《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D.《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19.法律关系主体实际取得权利或承担义务的前提条件是()A.执行能力B.约束能力C.行为能力D.权利能力20.一般认为,法律关系客体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物、行为和()A.能力成果B.智力成果C.法律成果D.技术成果21.法律义务分为法定义务和约定义务的依据是()A.产生的原因不同B.内容不同C.要求不同D.结果不同22.法律事实分为法律事件和法律行为的标准是()A.是否依人们的意志为转移B.是否能变更或消失C.是否引起严重后果D.是否是客观存在的23.民商法是民法和商法的简称,我国采用的立法体制是()A.以民为主B.民商合一C.以商为主D.民商合作24.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及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称为()A.商法B.诉讼法C.民法D.刑法25.参加民事法律关系,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称为()A.民事主体B.民事行为人C.法律主体D.民事义务第Ⅱ部分非选择题(50分)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主要包括哪些内容?2.简述自觉提高自我的主体素质和能力包含的主观条件。
2020年10月自考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题及答案
![2020年10月自考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677a7e75727a5e9846a6116.png)
2020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卷(课程代码03706)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不同时代的青年,面对不同的历史课题,担当着不同的历史使命,对新时代的青年来说,应该担当的历史使命是(C)A.谋求民族解放B.争取国家独立C.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D.确立社会主义制度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其中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解决举什么旗的是(B)A.社会主义荣辱观B.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D.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聚着全国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二十四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其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D)A.公民层面的价值要求B.家庭层面的价值要求C.社会层面的价值要求D.国家层面的价值要求4.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在探索着人的本质,许多中外思想家都从不同角度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下列关于人的本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D)A.人的本质是理性动物B.人的本质是政治动物C.人的本质是绝对精神的文化D.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5.人在现实中生活不可避免的,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引发对人生的思考,这种思考最后集中到人,"为什么活着"?"人应该怎样活着"等根本问题对这些根本问题的回答,体现了一个人的(C)A.道德观B.世界观C.人生观D.价值观6.现实生活中,人们对待人生的态度千差万别,多种多样,但归纳起来,无外乎两种: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消极无为的人生态度。
下面选项中表现了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的是( C )A.玩世不恭B.听天由命C.勇于开拓D.得过且过7.希望选择一种理想的职业,找到一个理想的工作;希望自己在工作和职业活动中达到理想的境界,取得理想的成绩。
2023年10月自考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真题及答案(回忆版)
![2023年10月自考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真题及答案(回忆版)](https://img.taocdn.com/s3/m/d9d57e99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c7.png)
2023年10月自考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真题及答案(回忆版)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26.时代新人必须具备的基本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简述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的含义。
乐昇学教育建议答案:( 1)思想道德素质是人们的思想观念、政治立场、价值取向、道德情操和行为习惯等方面品质和能力的综合体现,反映着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和道德风貌,是促进个体健康成长、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保障。
(2)法治素养是指人们掌握和运用法律的素质、修养和能力,包括学习法律知识、理解法律本质、运用法治思维、依法维护权利与依法履行义务等基本要素,对于保证人们尊崇法治、遵守法律具有重要意义。
27.简述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
(本题 6 分)(乐昇学教育2023年10月自考03709马原押题考点30)乐昇学教育建议答案: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中,爱国主义始终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
它不仅具有把各族人民紧紧团结在祖国大家庭的巨大凝聚力和向心力,而且是中华各民族历代优秀人物壮丽人生的巨大原动力。
(1)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2)爱国主义是推动中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3)爱国主义是谱写壮丽人生的力量源泉28. 简述形成良好的个人品德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的重要意义。
(乐昇学教育2023年10月自考03709马原押题考点67)乐昇学教育建议答案:( 1)良好个人品德的形成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目标要求。
任何道德规范体系的构建、道德教育系统的形成、道德评价活动的进行,最终目的都是要使这种道德规范体系、道德思想观念深入人心,使其由外在的要求变成人们内在的习惯,并自觉地遵循和践行。
而达到这一目的的有效途径,就是培养个人良好的品德,这也正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目标和归宿。
(2)良好个人品德的形成是夯实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础。
形成良好的个人品德,既能从根本上夯实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基础,也有利于奠定全社会道德建设的基础,对形成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的社会风尚,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代码03706)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代码03706)](https://img.taocdn.com/s3/m/4b12cbf876a20029bd642db8.png)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代码03706)第一大题:单项选择题1、理想与现实的关系,说法不正确的是()• A.理想以现实为基础• B.理想是未来的现实• C.理想受现实的制约• D.理想与现实是根本对立的参考答案:D2、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是()• A.和平统一• B.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C.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D.实现共产主义参考答案:B3、以享乐为目的,主张人生的全部内容在于满足感官的需求与快乐,这是()人生观的表现。
• A.拜金主义• B.享乐主义• C.个人主义• D.功利主义参考答案:B4、人生的社会价值主要表现为()• A.个人对自己生命存在的肯定• B.个人对自己生命活动需要的满足程度• C.个人对自己的尊重和自我完善• D.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参考答案:D5、被视为做人的最起码的要求并在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中处于基础层次的是()• A.社会秩序• B.为人民服务• C.集体主义原则• D.社会公德参考答案:D6、“在无人知晓、没有外在监督的情况下,坚守自己的道德信念,自觉按道德要求行事,不因为无人监督而恣意妄为”的加强道德修养的方法是()。
• A.省察克治• B.积善成德• C.慎独自律• D.知行统一参考答案:C7、()是从业者步入职业殿堂的通行证,是每个行业立足的基础。
• A.爱岗敬业• B.诚实守信• C.办事公道• D.服务社会参考答案:A8、人类最高的理想境界是()• A.和平发展• B.社会主义• C.共产主义• D.自由民主参考答案:C9、当代大学生面对人生的态度应是()• A.随遇而安• B.积极进取• C.消极无为• D.得过且过参考答案:B10、道德产生于()• A.神的启示• B.人天生具有的• C.人性中的情感• D.人类的历史发展和人们的社会实践参考答案:D11、衡量一个社会精神文明发展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志是()• A.生产力发展水平• B.综合国力增强• C.社会道德风尚• D.科技文化发展参考答案:C12、人们对于行为准则的是非、善恶及其意义的认识是( )•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参考答案:A13、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尊老爱幼、尊重妇女、尊重他人是社会公德中()• A.遵纪守法的要求• B.保护环境的要求• C.诚实守信的要求• D.文明礼貌的要求参考答案:D14、为了引导人们正确的行为,通过法律规范告诉人们可以做什么或有权做什么,这是法律()的体现。
2020年10月自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真题及答案解析
![2020年10月自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真题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48834611f524ccbff0218457.png)
2020年10月自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真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不同时代的青年,面对不同的历史课题,担当着不同的历史使命,对新时代的青年来说,应该担当的历史使命是( )。
A.谋求民族解放B.争取国家独立C.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D.确立社会主义制度解析:C。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其中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解决举什么旗的是( )。
A社会主义荣辱观B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D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解析:B。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之一: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灵魂,解决的是举什么旗的问题。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聚着全国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二十四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其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 )。
A公民层面的价值要求B家庭层面的价值要求C社会层面的价值要求D国家层面的价值要求解析:D。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的重大问题。
4.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在探索着人的本质,许多中外思想家都从不同角度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下列关于人的本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人的本质是理性动物B人的本质是政治动物C人的本质是绝对精神的文化D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解析:D。
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科学说明了人的本质。
5.人在现实中生活不可避免的,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引发对人生的思考,这种思考最后集中到人,"为什么活着"?"人应该怎样活着"等根本问题对这些根本问题的回答,体现了一个人的( )。
自考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题及答案(4)
![自考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题及答案(4)](https://img.taocdn.com/s3/m/d3d828739b6648d7c1c7461a.png)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仿真试题组合演练(四)(考试时间150分钟)第Ⅰ部分选择题(5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解决了“走什么道路、实现什么样目标”的问题的是()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B.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C.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D.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2.下列不属于理想信念的特征的是()A.思想性与实践性B.滞后性与共同性C.多样性与共同性D.时代性与阶级性3.涉及人们的物质生活方面的理想是()A.生活理想B.社会理想C.道德理想D.职业理想4.人们的物质生活方面,不仅是生活条件,更重要的是生活方式的向往和追求。
这是()A.职业领域的理想信念B.生活领域的理想信念C.道德领域的理想信念D.社会政治领域的理想信念5.人生态度属于人生观的范畴,是指()A.人们通过生活实践所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基本意图B.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C.人的实践对于社会、他人和自身所具有的意义D.人生实践活动的总目标6.当人们为史无前例的飞速发展而兴高采烈的时候,生态失衡、环境污染、能源枯竭、人口膨胀、土地荒漠化、酸雨增多、森林退化、粮食短缺、温室效应、物种减少等现象日益严重,人与自然的不和谐与日俱增。
在这样的困境之下,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必须()A.继续扩大人类干涉自然的范围和程度B.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观C.消极地依赖自然生活D.先污染后治理、先开发后保护7.良好的心理品质有利于个人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良好心理品质的是()A.乐观B.幽默C.嫉妒D.开朗8.“劳则善心生,养德养身咸在焉;逸则妄念生,丧德丧身咸在焉”,说明了()A.爱国奉献,以天下为己任B.勤劳勇敢,追求自由解放C.求真务实,敬重诚实守信D.乐群贵和,强调入际和谐9.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A.为人民服务B.集体主义C.诚实守信D.核心价值观10.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是()A.为人民服务B.集体主义C.诚实守信D.核心价值观11.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点是()A.为人民服务B.集体主义C.诚实守信D.核心价值观12.伴随道德认识所出现的一种内心体验是()A.道德意志B.道德情感C.道德行为D.道德信念13.谚语说“行动培养习惯,习惯决定性格”,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环节是()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行为D.道德习惯14.良好个人品德的形成,对“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互爱互助、见义勇为的社会风尚”发挥的作用是()A.基础性作用B.指导性作用C.引导性作用D.模范性作用15.良好个人品德的培养既是个人修养的目的,也是社会教育的()A.目的B.任务C.条件D.要求16.指出要“完善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把宪法法律列入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内容,列为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社会主义学院必修课”的会议是()A.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B.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C.党的十八大五中全会D.党的十八大17.法治思维的的养成特别是法治能力的提高,关键靠()A.坚持B.实践C.信仰D.训练18.2014年10月23日,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是()A.《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B.《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C.《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D.《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19.法律关系主体实际取得权利或承担义务的前提条件是()A.执行能力B.约束能力C.行为能力D.权利能力20.一般认为,法律关系客体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物、行为和()A.能力成果B.智力成果C.法律成果D.技术成果21.法律义务分为法定义务和约定义务的依据是()A.产生的原因不同B.内容不同C.要求不同D.结果不同22.法律事实分为法律事件和法律行为的标准是()A.是否依人们的意志为转移B.是否能变更或消失C.是否引起严重后果D.是否是客观存在的23.民商法是民法和商法的简称,我国采用的立法体制是()A.以民为主B.民商合一C.以商为主D.民商合作24.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及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称为()A.商法B.诉讼法C.民法D.刑法25.参加民事法律关系,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称为()A.民事主体B.民事行为人C.法律主体D.民事义务第Ⅱ部分非选择题(50分)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主要包括哪些内容?2.简述自觉提高自我的主体素质和能力包含的主观条件。
2024年10月自学考试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部分原题含解析
![2024年10月自学考试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部分原题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747dfd8b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e5.png)
2024年10月自学考试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部分原题一、单项题1、作为一个中国人,在祖国还不够富裕的时候,不妄自菲薄;在强国大国的压力面前,不奴颜婢膝;面对金钱地位的诱惑,不做丧失国格人格的事情;面对侵略者的武力威胁,不屈膝投降。
这体现的是一种【】(A)民族自尊(B)民族自省(C)民族自豪(D)民族自觉2、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中,虽然也历经王朝的分分合合、政权的更迭兴亡,但团结统一的趋势始终没有改变过,而且每一次统一都前所未有地促进了民族的大融合。
这体现的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优良传统中【】(A)开发祖国山河,创造中华文明的精神(B)维护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团结的精神(C)抵御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的精神(D)心系民生苦乐,推动历史进步的精神3、理想来源于现实,包含着现实的因素,并且将来会变成新的现实。
把理想变为现实,最根本的是要()(A)付诸行动(B)坚定信念(C)提升境界(D)展望未来4、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丰富源泉。
古代先贤主张的“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礼之用,和为贵”等,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A)求真务实、敬重诚实守信的精神(B)勤劳勇敢、追求自由解放的精神(C)乐群贵和、强调人际和谐的精神(D)爱国奉献、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5、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有利于人生目的的达到、人生价值的实现,能够帮助人们调整人生道路的方向。
下列选项中,体现了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的是【】(A)逆来顺受,得过且过(B)听天由命,顺其自然(C)自强不息,奋发有为(D)安贫乐道,知足常乐6、“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一个自恃清高、看不起别人、不尊重别人的人,是很难获得别人的尊重的。
这启示我们,人际交往中应该遵循()(A)平等原则(B)诚信原则(C)宽容原则(D)互助原则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与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有着内在联系。
它们之间是()(A)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B)科学理想与非科学理想的关系(C)阶段性理想与最终理想的关系(D)有实现可能性的理想与纯粹主观想象的关系8、自然人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称为民事权利能力。
03706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真题及答案解析汇总
![03706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真题及答案解析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2bdb3d9a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bb.png)
1、2、3. 4.(1804,1)单选题(1804,1)单选题BB .公民层面的价值要求,回答了我们要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2104,1)单选题(2104,1)单选题D D.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5. 6. 7. 8.9.10.(2104,2)单选题(2104,2)单选题A A.大胆正视,积极应对(2104,3)单选题(2104,3)单选题C C.实践性(2104,4)单选题(2104,4)单选题B B.职业领域的理想信念11.12.13.14.15.(2104,5)单选题(2104,5)单选题BB.把崇高的理想与坚定的信念结合起来(2104,6)单选题(2104,6)单选题C C.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6、17、18、19、(2104,8)单选题(2104,8)单选题C C.爱国主义(2104,9)单选题(2104,9)单选题B B.对社会主义中国的热爱(2104,10)单选题(2104,10)单选题A A.基本内容(2104,11)单选题(2104,11)单选题B B.经济安全(2104,12)单选题(2104,12)单选题DD.人类的历史发展和人们的社会实践(2104,13)单选题(2104,13)单选题D D.共产主义道德20、21、22、23、(2104,14)单选题(2104,14)单选题A A.社会公德24、25、26、27、28、29、(2104,15)单选题(2104,15)单选题A A.办事公道的要求(2104,16)单选题(2104,16)单选题DD.家庭美德建设的重要性(2104,17)单选题(2104,17)单选题B B.省察克治的修养方法(2104,18)单选题(2104,18)单选题C C.法治思维是一种法本位思维30、31、32、33、34、(2104,19)单选题(2104,19)单选题DD.公民有权就自己的发现中请领取发现证书、奖金或者其他奖励(2104,20)单选题(2104,20)单选题AA.法律关系是法律主体之间的社会关系。
2023年全国10月自考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真题
![2023年全国10月自考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真题](https://img.taocdn.com/s3/m/2b0a4bd5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d8.png)
2023年全国10月自考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真题2023年全国10月自考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真题及参考答案1.(单选)人生观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等河题的》看法总观点。
其中,人生目的回答的问题是()。
(本题2分)A.人为什么活着B.人应当怎样对待生活C.什么样的人生才有意义D.人与人之间应当如何相处答案:A解析:①人生目的:指的是人生实践活动的总目标,是对“人为什么活着”这一人生根本问题的认识,是人生观的核心,在人生实践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②人生态度:表明人应当怎样对待生活。
③人生价值:判断什么样的人生才有意义。
2.(单选)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必须树立绿色发展理念。
实现绿色发展,要解决好的核心问题是()。
(本题2分)A.先开发后保护B.先污染后治理C.人与自然相互隔离D.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答案:D解析: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必须树立绿色发展理念。
必须坚决摒弃损害甚至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和做法,决不能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一地的经济增长。
要把利用自然与尊重自然、改造自然与顺应自然、索取自然与回馈自然统一起来,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才能真正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格局。
3.(单选)信念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态度。
下列关于信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本题2分)A.信念深藏于人的内心,从不向外表露B.信念是人的认识、情感、意志的统一体C.信念形成于人生实践中,可以轻易改变D.信念是对美好生活的想象,具有完美性答案:B解析:信念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态度。
信念是人的认识、情感、意志的统一体或“合金”。
4.(单选)人们的理想信念遍及社会生活的所有领域,贯穿与人类活动的所有方面,下列选项中,属于职业领域的理想信念的是()。
(本题2分)A.追求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B.希望自己在工作中取得理想的成绩C.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最终实现共产主义D.追求高尚的理想人格,使自己富有人格魅力答案:B解析:只要认定某种为社会所需要、为自己所喜爱的工作,并努力把它做好,不断取得更大成绩,就是个人在职业方面有理想有信念的表现。
全国自学考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题答案参考训练
![全国自学考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题答案参考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682df4c3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96.png)
全国202X年10月自学考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根底真题课程代码:03706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1分,共3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项选择或未选均无分。
1.在科技十分落后的古代,人们梦想过许多东西,如千里眼、顺风耳、飞毯、神枪之类,但像现代生活中普及的、电视、电脑等,是那时的人们连想都想不到的。
这说明,理想具有( B )1-14A.共同性B.时代性C.阶级性D.思想性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与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有着内在的联系,它们之间是( C )1-27A.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的关系B.职业理想和道德理想的关系C.阶段性理想和最终理想的关系D.有完成可能性的理想和根本不可能完成的空想的关系3.陈毅元帅曾经指出:“我们是世界上最大的理想主义者!我们是世界上最大的行动主义者!我们是世界上最大的理想和行动的综合者。
〞他的意思是说( B )1-31A.理想是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B.崇高的理想必须落实在行动上C.确立理想信念离不开读书学习D.追求和完成理想是一个坐享其成的过程4.理想与现实本来就是一对矛盾,它们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其中,理想与现实的统一性表现在( D )1-34A.理想是主观的,现实是客观的B.理想是未来的,现实是当下的C.理想是完美的,现实是有缺陷的D.现实中孕育着理想,理想将来会变成新的现实5.以天下为己任,无论身居何位,都“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自觉地把个人的前途与国家的兴替联系起来,把爱国的思想付诸行动。
这表达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传统中( D )2-41A.维护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团结的品质B.抵御外来侵略,保卫国家主权的品质C.开发祖国山河,制造中华文明的品质D.心系民生苦乐,推进历史进步的品质6.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需要( A )2-50A.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B.完全否认中国的传统和现实C.对本民族进行过度的颂扬和崇拜D.从经济根底到上层建筑的一切领域都与西方接轨7.不同的时代具有不同的时代精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020·03706(附参考答案)
绝密★考试结束前
2020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题
(课程代码:03706)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2.应考者必须按试题顺序在答题卡(纸)指定位置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
3.涂写部分、画图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书写部分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签字笔。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
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不同时代的青年,面对不同的历史课题,担当着不同的历史使命,对新时代的
青年来说,应该担当的历史使命是
A.谋求民族解放
B.争取国家独立
C.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D.确立社会主义制度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其中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体系的灵魂,解决举什么旗的是
A.社会主义荣辱观
B.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D.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聚着全国人民共同的价值
追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二十四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其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
A.公民层面的价值要求
B.家庭层面的价值要求
C.社会层面的价值要求
D.国家层面的价值要求
4.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在探索着人的本质,许多中外思想家都从不同角度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下列关于人的本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人的本质是理性动物
B.人的本质是政治动物
C.人的本质是绝对精神的文化
D.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5.人在现实中生活不可避免的,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引发对人生的思考,这种思考最后集中到人,“为什么活着”?“人应该怎样活着”等根本问题对这些根本问题的回答,体现了一个人的
A.道德观
B.世界观
C.人生观
D.价值观
6.现实生活中,人们对待人生的态度千差万别,多种多样,但归纳起来,无外乎两种: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消极无为的人生态度。
下面选项中表现了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的是
A.玩世不恭
B.听天由命
C.勇于开拓
D.得过且过
7.希望选择一种理想的职业,找到一个理想的工作;希望自己在工作和职业活动中达到理想的境界,取得理想的成绩。
这属于
A.生活领域中的理想信念
B.职业领域中的理想信念
C.道德领域中的理想信念
D.社会领域中的理想信念
8.在人类历史上,对美好生活和理想社会的向往和追求源远流长,其中,共产党员的远大理想集中反映了这种向往和追求他的最终实现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这一远大理想是
A.实现现代化
B.实现共产主义
C.实现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
D.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9.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历史时代和文化背景下具有不同的表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爱国主义表现为
A.致力于全人类的解放
B.致力于自我价值的实现
C.致力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D.致力于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传承
10.中华民族具有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下列选项中,体现了这种优良传统的是
A.位卑未敢忘忧国
B.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C.言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D.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
11.古往今来,无论那些对历史发展做出过较大贡献的政治家、思想家、科学家、军事家、文学艺术家,还是那些在历史发展中起着决定作用的千千万万普通劳动群众,启迪指引他们壮丽人生的共同思想因素,就是()。
A.个人主义
B.社会主义
C.爱国主义
D.功利主义
12.在国内外形势深刻变化和科技革命深入发展的情况下,我们必须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宗旨是人民安全,根本是政治安全,基础是
A.信息安全
B.经济安全
C.文化安全
D.生态安全
13.道德产生于人类的历史发展和人们的社会实践中,这种关于道德起源的观点属于
A.庸俗进化论的观点
B.马克思主义的观点
C.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D.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14.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格言警句中,反映了“励志自强,崇尚精神境界”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是
A.礼之用,和为贵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民生在勤,不勤则霞
D.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15.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点是
A.团结友爱
B.乐群贵和
C.公平正义
D.诚实守信
16.社会生活的不同领域具有不同的道德规范,其中,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是
A.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
B.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
C.家庭美德的主要内容
D.网络道德的主要内容
17.培养个人良好的道德品质,需要掌握正确的修养方法,通过反省检查以发现自己思想中的不良念头和行为上的不良习惯,并将其坚决克服和整治掉,这种修养方法是
A.陶冶情操
B.省察克治
C.学思明理
D.慎独自律
18.法治思维是和人治思维相对的思维方式,下列选项中,属于法治思维的基本因素是
A.法律至上
B.权力制约
C.以言代法
D.权利保障
19.法律权威是指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力、影响力和公信力,是法律应有的尊严和生命,下列关于法律权威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法律权威源自人们的道德自觉
B.法律权威源自人民的真诚信仰
C.不依赖法律的外在强制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