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伯成《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第8版)课后习题详解(国际经济学初步)

合集下载

尹伯成版西经简明教程课后题答案习题八

尹伯成版西经简明教程课后题答案习题八

习题八1.简释以下概念:要素需求答:指在一按时期内,对应某一要素的各类价钱,厂商情愿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是厂商为了生产和出售产品并从中获益而对要素产生的需求,它是由消费者对消费物品的需求派生出来的,因此是一种派生需求。

同时也是一种联合需求。

边际物质产品答:是指增加一单位某种要素投入所增加的物质产品量。

边际收益产品答:是指增加一单位某种要素投入所增加的总收益,它等于该要素的边际物质产品与相应产品的边际收益的乘积。

边际产品价值答:是指增加一单位某种要素投入所增加的产量的销售值,它等于该要素的边际物质产品与相应产品价钱的乘积。

边际要素本钱答:是指增加一单位某种要素投入所增加的本钱支出。

向后弯曲劳动供给曲线答:劳动供给曲线说明的是劳动供给量与劳动价钱即工资率之间关系的曲线,西方经济学家一样以为个人劳动供给曲线是向后弯曲的,即随着劳动价钱即工资率的提高,起初劳动供给量慢慢增加,但当工资率上升到必然程度后,劳动供给量反而会慢慢减少〔具体说明可参考下面的习题4〕,在图形上便呈现为向后弯曲的曲线。

但就整个市场而言,劳动供给曲线全然上是向右上倾斜的。

洛伦茨曲线答:由美国统计学家洛伦茨提出的用以衡量一个国家贫富不同程度的收入分派曲线,表示人口累计百分比和收入累计百分比的对应关系,其弯曲程度反映了收入分派的不平等程度。

基尼系数答:是一种衡量收入不平等程度的标准,由洛伦茨曲线导出,其值由0起最大到1。

2.厂商利润极大化的条件MC=MR什么缘故能够从头表达为MFC=MRP?完全竞争条件下出售产品的利润极大化MC=P可否从头表述为MFC=MRP,什么缘故?答:从不同的考察角度动身,厂商利润极大化的条件既能够表述为MC=MR,也能够表述为MFC=MRP,这二者都能够保证厂商利润极大化目标的实现。

咱们明白,为了实现最大限度的利润,厂商需要对投入要素量、产出量作出某种选择。

若是厂商把产量作为选择变量,将总收益、总本钱进而总利润视为产量的函数,那么实现最大利润的条件是,厂商把产出量调整到必然数量,使得这一产出量下的最后一个单位的产品所提供的总收益的增加量〔即边际收益MR〕,恰好等于增加这最后一个单位的产品引发的总本钱的增加量〔即边际本钱MC〕,即便得这一产出量下的MR=MC。

国际经济学第八版课后答案

国际经济学第八版课后答案

国际经济学第八版课后答案国际经济学是当代世界上重要的一门学科,在全球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在不同国家和地区间进行国际贸易和投资已成为一种常态,而这种现象的背后,正是国际经济学的基础理论支撑,因此学习国际经济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而对于国际经济学这门学科来说,了解、掌握相关的知识点和要点,完成课后习题,是非常重要的。

国际经济学第八版通过对国际贸易、投资、汇率、国际收支等一系列问题进行系统讲述,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培养,涉及到的知识点也十分广泛,因此,在完成课后习题时,可能会遇到一定的问题,需要一定的帮助和指导才能完成。

因此,对于国际经济学第八版课后答案的研究也显得尤为重要。

在研究国际经济学第八版课后答案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仔细阅读教材,掌握理论基础课后习题的主要目的就是帮助学生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知识点和理论基础,因此在完成课后习题时,学生需要仔细阅读教材,掌握理论基础。

只有对教材中所介绍的理论和分析方法有了充分的理解和把握,才能更好地完成课后习题,理解其中的思想和要点。

2.注重实践应用,锻炼思维能力国际经济学的学习需要注重实践应用,在完成课后习题时也应该如此,尤其是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需要更注重实践应用,并且要灵活运用学到的理论知识,通过对问题的分析、解答、讨论,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3.积极参与交流讨论,锻炼合作能力课后习题的完成,不是个人的事情,而是需要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讨论、合作实现的,因此,在完成课后习题时,学生需要积极参与交流讨论,通过与同学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可以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和认识,锻炼自己的合作能力。

4.注意答案的准确性和合理性在完成课后习题时,需要注意答案的准确性和合理性,只有在确认自己所得出的答案是准确的、合理的,才能对所学到的内容有充分的理解和掌握。

综上所述,国际经济学第八版课后答案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也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最后,我们希望广大学生能够通过认真学习、积极思考、有效交流,掌握好国际经济学的相关知识点,为将来更好地服务国家和世界经济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尹伯成《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第八版答案精编版

尹伯成《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第八版答案精编版

……………………………………………………………最新资料推荐…………………………………………………《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习题解答(尹伯成主编:《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上海人民出版社)习题一2.答:要看具体情况。

例如,研究人们的消费行为如何决定属于微观经济学的对象;研究人们的消费水平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则属于宏观经济学的对象。

3.D4.B5.B6.C7.B8.B9.答:经济理性主义是经济学中的一种假定:人们的经济行为或选择都是具有理性的,即人们总是在所有可能的选择中作出能最好地达到预期目的的选择。

在日常生活中,消费者追求最大效用、生产者追求最大利润符合此原则,也有非理性或反理性的行为。

在亚当·斯密的“经济人”假定中,自私或利己主义和完全理性是两个前提,自私自利者是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原则,在此原则下他很可能从不感情用事且处处斤斤计较。

当然,现实生活中愚蠢的或守财奴式的自私自利者也可能是非理性的。

损人利己可能导致他人的抱负或法律的制裁,而且这种报复或制裁所带来的不利可能大于损人所得到的利,所以,损人利己很可能是非理性的。

上述答案是实证性的,而不是规范性的。

10.经济学中的均衡是“指经济体系中变动着的各种力量处于平衡因而变动的最后倾向等于零的那种状态。

”([美]D·格林沃尔德主编:《现代经济学词典》)习题二2.⑴需求曲线向左移动;⑵需求曲线向右移动;⑶需求曲线向右移动;⑷需求曲线位置不变。

3.以教材P47-49 的结论为已知条件,用几何方法可以证明:在同一坐标图上,任意两条需求曲线(无论是否线性)相交的交点的弹性都是不相等的。

(如果两条需求曲线相切,则切点的弹性相等。

)4.以教材P47-49 的结论为已知条件,用几何方法可以证明:①a、b、c 三点的需求价格弹性相等。

② e 点的需求价格弹性(绝对值)大于d 点;d 点的需求价格弹性(绝对值)大于a 点。

5.答:农产品应当提价,高档消费品应当降价。

尹伯成《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消费者行为理论)【圣才出品】

尹伯成《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消费者行为理论)【圣才出品】

第3章消费者行为理论3.1 复习笔记一、基数效用论1.效用和边际效用效用(utility)是消费者消费物品或劳务所获得的满足程度,并且这种满足程度纯粹是一种消费者主观心理感觉。

边际效用是指消费商品或劳务的一定数量中最后增加或减少的那一单位商品或劳务所感觉到的满足程度的变化。

边际效用可以表示为:MU X=ΔTU X/ΔX。

2.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可以表述为: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单位消费中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边际效用递减有两个方面的原因:(1)生理或心理的原因。

人的欲望虽然多种多样,永无止境,但由于生理等因素的限制,就每个具体的欲望满足来说则是有限的。

最初欲望最大,因而消费第一单位商品时得到的满足也最大,随着商品消费的增加,欲望也随之减少,从而感觉上的满足程度递减,以致当要满足的欲望消失时还增加消费的话,反而会引起讨厌的感觉。

(2)设想物品有多种多样的用途,并且各种用途的重要程度不同,人们总会把它先用于最重要的用途,也就是效用最大的地方,然后才是次要的用途,故后一单位的物品给消费者带来的满足或提供的效用一定小于前一单位。

3.消费者均衡当消费者买进的一定量的一种商品X的最后一单位效用同他买进一定量的另一种商品Y的最后一单位效用之比(即它们的边际效用之比)恰好等于X和Y的价格之比,这时他买进的各种物品的总效用之和就达到极大值,消费者的行为处于均衡状态。

消费者达到均衡的原则可用数学公式表述:MU X/P X=MU Y/P Y=λ。

4.需求规律的边际效用说明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可以解释需求量与价格变化呈反方向变化,从而决定需求曲线是自左上向右下倾斜的。

消费者均衡的条件是MU X/P X=MU Y/P Y=λ,由于货币的边际效用λ在一定时期内对任一消费者来说都是稳定不变的,因此,MU必然和P同方向变化,而根据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当消费者购买某商品的数量增加时,该商品的边际效用对他而言必递减,因而该商品价格也要相应递减。

尹伯成《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全面知识点整理

尹伯成《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全面知识点整理
1
(五) 人们对未来的预期 预计涨价,抢购产品,引起该商品需求增加
5. 需求函数一般式 P=a-bQ(d) (-b 是斜率)
6. 商品本身价格变动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化,称为需求量的变动(点的位置移动)
其他因素的变动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化,称为需求的变动(线的位置移动)
7. 供给 是指生产者(厂商)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的某种
15. 需求价格弹性的类别
1. Ed=0 需求完全无弹性,无论价格怎样变动,需求量都
不变。(棺材、火葬、特效药)
2. Ed=∞ 需求弹性无穷大 在既定价格水平上,需求量是 无限的,而一旦高于既定价格,需求量为 0
3. Ed=1 单位弹性需求量与价格按一定比率发生变动,即价格每升降 1%,需求量就相
应减增 1%
度,其弹性系数是一种商品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与另一种商品价格变动的百分比之比
用 Exy 代表商品 x 的需求量对商品 y 的价格反映程度,则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公式:
Exy=商品������需求量变动的百分率 = ∆������������ · ������������
商品������价格变动的百分率
∆������������ ������������
4. 实证经济学研究经济运行规律,不涉及评价问题,规范经济学则对经济运行进行 评价。
第二章 商品供求和均衡价格
1. 需求是指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对应于某一商品的各种价格,人们愿意购买的数量。 需求是以人们的货币购买力为前提。需求实际上反映了人们购买的商品数量和商品 价格这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需求可以分为个人需求和市场需求。个人需求指单个消费者或家庭对某种商品的需 求。个人需求是构成市场需求的基础,市场需求是所有个人需求的。

尹伯成《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笔记

尹伯成《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笔记
* 理性人(Rational Man ) 假定
* 经济决策的主体都是理智的,不会感情用事。 * 利益最大化,既定目标最优化
第二章 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 第一节 需求和需求的变动
* 需求(Demand)
* 某一特定时期内,对应于某一商品的各种价格,人们愿意 而且能够 购买的数量。 *个人需求 *市场需求
Q
* 均衡价格理论的运用(3)
* 政府税收对均衡价格的影响
* 从量税& 从价税:从量税根据商品销售数量征税;从价税根据商品销售收入征税。
* 对厂商征税,供给曲线左移;
* 对消费者征税,需求曲线左移。
P
S1
P
S
S
E1
P1
E
P0
T
P0 P2
D
E T E2
D D1
O
Q1 Q0
QO
Q1 Q0
Q
* 政府税收对均衡价格的影响
* △ 因变量 / △ 自变量(d 因变量 / d 自变量 )
* 内生变量(Endogenous Variables)
* 经济模型内部结构决定的变量
* 外生变量(Exogenous Variables )
* 经济模型外部的因素决定的变量
* 存量(Stock )
* 一定时点上存在的变量的数值。如:国民财富
系。
* 即:P↑=> S↑ ; P↓=> S↓
* 供给规律的例外:
* 技术发展、规模经营导致成本锐减 * 劳动力的供给
* 影响供给的因素
* 商品本身的价格 * 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 * 生产要素的价格 * 其他商品的价格 * 对未来的预期
* 供给函数(Supply Function)

《尹伯成《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第8版)课后习题详解》读书笔记模板

《尹伯成《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第8版)课后习题详解》读书笔记模板

读书笔记
这是《尹伯成《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第8版)课后习题详解》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心得。
精彩摘录
这是《尹伯成《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第8版)课后习题详解》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精彩内 容摘录。
作者介绍
这是《尹伯成《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第8版)课后习题详解》的读书笔记模板,暂无该书作者的介绍。
目录分析
第2章需求、供给 与均衡价格
第1章导言
第3章消费者行为 理论第4章Leabharlann 业和生 1产理论2
第5章成本理论
3
第6章完全竞争 和完全垄断市
场中价格和产
量的决定
4
第7章垄断竞争 市场与寡头垄
断市场中价格
和产量的决定
5 第8章博弈论和
信息经济学
第9章要素价格与收 入分配
第10章一般均衡与福 利经济学
谢谢观看
第11章微观经济政策 第12章国民收入核算
第13章国民收入的决 定:收入—支出模型
第14章货币、利率和 国民收入
第15章国民收入的决 定:IS-LM模型
第16章国民收入的决 定:总需求—总供给 模型
第17章通货膨胀与失 业
第18章财政政策和货 币政策
第19章经济增长、经 济发展与经济周期
第20章国际经济学初 步
尹伯成《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 (第8版)课后习题详解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目录分析 05 精彩摘录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读书笔记 06 作者介绍
思维导图
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习题
理论
习题
真题
部分
模型
国民收入
尹伯成

尹伯成《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第8版)课后习题详解(国民收入的决定: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尹伯成《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第8版)课后习题详解(国民收入的决定: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第16章国民收入的决定:总需求—总供给模型1.简释下列概念:(1)总需求函数答:总需求函数指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的价格水平与国民收入之间的依存关系。

描述这一函数的曲线称为总需求曲线。

所谓总需求是指整个经济社会在每一个价格水平下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它由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需求和国外需求构成。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价格水平上升时,国民收入水平就下降;当价格水平下降时,国民收入水平就上升。

由产品市场均衡条件:和货币市场均衡条件:可以求得总需求函数。

(2)总供给函数答:总供给函数是表示总供给与价格水平之间的依存关系,或者说是物价总水平与经济社会的供给总量之间的数量关系的函数,总供给函数的一般形式为:,总供给函数是实际工资的减函数,资本和技术的增函数。

总供给函数反映了经济中的价格调整机制。

影响总供给函数的因素有:生产函数、劳动需求和供给函数、货币工资函数等。

总供给函数可以分为古典总供给函数、一般凯恩斯总供给函数和极端凯恩斯总供给函数三种。

总供给曲线是总供给函数的几何图示。

(3)总需求—总供给模型答: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是把总需求与总供给结合在一起来分析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的决定及其变动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

在图16-1中,横轴代表国民收入(),纵轴代表价格水平(),代表原来的总需求曲线,代表短期总供给曲线,代表长期总供给曲线。

最初,经济在点时实现了均衡,均衡的国民收入为,均衡的价格水平为。

这时点又在长期总供给曲线上,所以,代表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水平。

图16-1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在短期内,政府通过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或货币政策,增加了总需求,从而使总需求曲线从向右上方平行地移动到了。

与短期总供给曲线相交于。

这样,总需求的增加使国民收入水平从增加到并使价格水平从上升到。

但是,价格的上升必然引起工资增加,总供给减少,短期总供给曲线从向左上方平行移动到,与相交于。

这样,国民收入水平从减少到,价格水平从上升到。

(完整版)尹伯成《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第八版答案

(完整版)尹伯成《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第八版答案

《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习题解答(尹伯成主编:《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上海人民出版社)习题一2.答:要看具体情况。

例如,研究人们的消费行为如何决定属于微观经济学的对象;研究人们的消费水平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则属于宏观经济学的对象。

3.D4.B5.B6.C7.B8.B9.答:经济理性主义是经济学中的一种假定:人们的经济行为或选择都是具有理性的,即人们总是在所有可能的选择中作出能最好地达到预期目的的选择。

在日常生活中,消费者追求最大效用、生产者追求最大利润符合此原则,也有非理性或反理性的行为。

在亚当·斯密的“经济人”假定中,自私或利己主义和完全理性是两个前提,自私自利者是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原则,在此原则下他很可能从不感情用事且处处斤斤计较。

当然,现实生活中愚蠢的或守财奴式的自私自利者也可能是非理性的。

损人利己可能导致他人的抱负或法律的制裁,而且这种报复或制裁所带来的不利可能大于损人所得到的利,所以,损人利己很可能是非理性的。

上述答案是实证性的,而不是规范性的。

10.经济学中的均衡是“指经济体系中变动着的各种力量处于平衡因而变动的最后倾向等于零的那种状态。

”([美]D·格林沃尔德主编:《现代经济学词典》)习题二2.⑴需求曲线向左移动;⑵需求曲线向右移动;⑶需求曲线向右移动;⑷需求曲线位置不变。

3.以教材P47-49 的结论为已知条件,用几何方法可以证明:在同一坐标图上,任意两条需求曲线(无论是否线性)相交的交点的弹性都是不相等的。

(如果两条需求曲线相切,则切点的弹性相等。

)4.以教材P47-49 的结论为已知条件,用几何方法可以证明:①a、b、c 三点的需求价格弹性相等。

② e 点的需求价格弹性(绝对值)大于d 点;d 点的需求价格弹性(绝对值)大于a 点。

5.答:农产品应当提价,高档消费品应当降价。

因为农产品是生活必需品,需求价格弹性小于1,其销售总收入与价格同方向变动,因而提高价格销售总收益将增加;高档消费品是奢侈品,需求价格弹性大于1,其销售总收入与价格反方向变动,因而降低价格销售总收益将增加。

尹伯成《微观经济学简明教程》课后习题详解(第1~5章)【圣才出品】

尹伯成《微观经济学简明教程》课后习题详解(第1~5章)【圣才出品】

尹伯成《微观经济学简明教程》课后习题详解第1章导论1.简释下列概念:稀缺、自由物品、经济物品、生产可能性边界、自给经济、计划经济、市场经济、混合经济、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实证经济学、规范经济学、内生变量、外生变量、存量、流量、局部均衡、一般均衡。

答:(1)稀缺稀缺是指在给定的时间内,相对于人的需求而言,经济资源的供给总是不足的。

人类消费各种物品的欲望是无限的,而用来满足人类欲望的经济物品却是有限的。

相对于人类的无穷欲望而言,经济物品或生产这些经济物品所需要的资源总是不足的。

正因为稀缺性的客观存在,就存在着资源有限和人类欲望及需求无限之间的矛盾。

这样,就导致经济学家们从经济学角度来研究使用有限的资源来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

经济学研究的问题和经济物品都是以稀缺性为前提的。

从稀缺性出发,西方经济学一般认为,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研究任务就是:“研究人们如何进行抉择,以便使用稀缺的或有限的生产性资源(土地、劳动、资本品、技术知识)来生产各种商品并把它们分配给不同的社会成员消费。

”同时,对稀缺资源应从动态的观点来认识。

历史上,许多资源曾经被视为自由取用的资源,如空气、水,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特别是人口的增加,人类需要的不断提高,也变得越来越稀缺。

(2)自由物品自由物品是指人类无需通过努力就能自由取用的物品,如阳光、空气等,其数量是无限的。

自由物品是相对于经济物品而言的。

(3)经济物品经济物品即稀缺物品或供给有限的物品,是指人们不能自由取用的,为获取它必须付出某种代价的物品。

经济物品在人类社会中是最重要的,但它的数量是有限的。

(4)生产可能性边界生产可能性边界是指社会使用既定生产资源所能生产的各种产品的最大数量组合。

也就是说,生产可能性边界表示在技术知识和可投入品数量既定的条件下,一个经济体所能得到的最大产量,同时也可以代表可供社会利用的物品和劳务的不同组合。

生产可能性边界反映了资源稀缺性的特征。

尹伯成《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第8版)课后习题详解(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

尹伯成《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第8版)课后习题详解(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

第13章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1.简释下列概念:(1)均衡产出或收入答:均衡产出又称之为均衡收入,指和总需求相等的产出,也就是经济社会的收入正好等于全体居民和企业想要有的支出。

当产出水平等于总需求水平时,企业生产就会稳定下来。

如果生产(供给)超过需求,企业的存货会增加,企业就会减少生产;如果生产低于需求,企业库存会减少,企业就会增加生产。

总之,由于企业要根据产品销路来安排生产,一定会把生产定在和产品需求相一致的水平上。

产出或收入的均衡条件是,即计划支出等于计划产出,非意愿存货投资等于零。

均衡的条件也可表示为,即计划投资等于计划储蓄。

(2)消费函数答:消费函数是相对“储蓄函数”而言的,反映的是消费水平与收入水平的函数关系。

消费函数可以表示为:其中代表消费,代表收入。

消费函数中的收入既可指国民收入也可指可支配收入。

消费函数理论最先由凯恩斯提出,并成为《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基石之一。

凯恩斯认为,边际消费倾向是一个正数且小于1,边际消费倾向小于平均消费倾向,且消费会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而下降,这就是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设。

但战后的研究表明,绝对收入假设适用于短期分析而不适用于长期分析。

此后,相对收入假设、生命周期假设和永久收入假设便兴起和发展起来了。

(3)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答:边际消费倾向指收入每增加一单位所引起的消费的变化。

可以用以下式子表示:表示增加的消费,代表增加的收入。

一般而言,边际消费倾向在0和1之间波动。

西方经济学认为,任何增加的收入无非两个用途:消费和储蓄。

所以,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之和必定为1。

根据消费统计资料,短期中的边际消费倾向小于平均消费倾向,长期中的边际消费倾向等于平均消费倾向。

边际消费倾向既可以指国民收入的消费倾向,也可以指可支配收入的消费倾向。

平均消费倾向与边际消费倾向是相对而言的。

它是指收入用于消费的比例。

平均消费倾向可以表示为:它可以指国民收入用于消费的比例,也可以指可支配收入用于消费的比例。

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尹伯成的课后习题答案详解

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尹伯成的课后习题答案详解

习题二2. 下列情况发生时,某种蘑菇的需求曲线如何移动?⑴卫生组织发布一份报告,称食用这种蘑菇会致癌;⑵另一种蘑菇价格上涨了;⑶消费者收入增加了;⑷培育蘑菇的工人工资增加了。

答:⑴对此蘑菇的需求曲线会向左移。

因为卫生组织发布的该蘑菇会致癌的报告会使得人们普遍产生对食用此种蘑菇的恐惧心理,从而在任一价格水平下大大减少对它的需求量。

⑵此蘑菇的需求曲线会向右移。

因为各个品种的蘑菇属于互替商品,当另一种蘑菇的价格上涨后人们会减少对那种蘑菇的需求量,并通过多消费此种蘑菇来实现替代。

因而在任一价格水平下增加了对此种蘑菇的需求量。

⑶此种蘑菇的需求曲线会向右移。

因为消费者收入的增加意味着他们购买力的增强,这将使他们增加对这种蘑菇在内的正常商品的需求量,并且在任一价格水平下都是如此。

⑷此种蘑菇的需求曲线不变,如果不考虑培育蘑菇的工人作为消费者对此种蘑菇的需求的话。

因为培育蘑菇的工人工资增加只影响蘑菇的供给成本进而影响其供给曲线,对需求曲线则不发生影响。

3. 答:两条斜率不同的直线性需求曲线在相交之点各自的弹性是不相等的,斜率绝对值小(坡度较平缓)的那条需求曲线在交点处的弹性大一些。

如上图,、分别为两条斜率不同的线性需求曲线,它们与横轴分别相交于点B、D,与纵轴分别相交于点A、C,两条需求线相交于点E。

这里,之斜率绝对值,之斜率绝对值,显然,,即斜率绝对值较大。

由几何表述法可知在交点E处,之弹性系数,之弹性系数。

因EF∥OC,故,则显然,故。

这表明在两条需求曲线交点处斜率绝对值较小(坡度较缓)的需求曲线的弹性系数值大于斜率绝对值较大(坡度较陡)的需求曲线的弹性系数。

两条曲线型的需求曲线在它们相交处的各自弹性也是不相等的。

如上图,、分别为两曲线型需求曲线,两者相交于点E。

在E点的切线为的切线为。

显然,切线的斜率小于切线的斜率。

而需求的点价格弹性系数公式为,在、交点E,虽然它们具有相同的坐标位置,即有相同P与Q的数值,但由于切线的斜率小于切线的斜率,因此的弹性大于的弹性,即在交点处它们具有不同的弹性。

尹伯成《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第8版)课后习题详解(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

尹伯成《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第8版)课后习题详解(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

第8章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1.简释下列概念:(1)上策均衡答:上策均衡又称占优策略均衡,是由博弈中的所有参与者的占优策略组合所构成的均衡。

因为在一个博弈里,如果所有参与人都有占优策略存在,那么,占优策略均衡是可以预测到的唯一均衡,因为没有一个理性的参与人会选择劣策略。

应该指出的是,占优策略均衡只要求每个参与人是理性的,而并不要求每个参与人知道其他参与人是理性的(也就是说,不要求“理性”是共同知识),这是因为,不论其他参与人是否是理性的,占优策略总是理性参与人的最优选择。

(2)纳什均衡答:纳什均衡是指这样一种策略集,在这一策略集中,每一个博弈者都确信,在给定竞争对手策略决定的情况下,他选择了最好的策略。

纳什均衡是由所有参与人的最优策略所组成的一个策略组合。

也就是说,给定其他人的策略,任何个人都没有积极性去选择其他策略,从而没有人有积极性去打破这个均衡。

(3)静态博弈答:静态博弈指局中人同时决策或虽非同时决策,但后决策者不知道先决策者采取什么策略的博弈。

在静态博弈中,局中人同时选择行动,或者虽然不是同时,但后行动者并不知道先行动者采取了何种具体行动,从而不能根据先行动者的行动来选择自己的行动。

(4)动态博弈答:动态博弈指局中人决策有先有后,后决策者能观察到先决策者决策情况下的博弈。

在动态博弈中,局中人的行动有先后顺序,并且后行动者能够观察到先行动者所选择的行动,从而可以根据先行动者的行动来决定自己的行动。

相应地,先行动者知道其行动会影响后行动者的行动选择,从而在决定自己的行动时会把这种影响考虑进去。

(5)极大极小化策略答:极大极小化策略指参与者所采取的使自己能够获得的极小收入极大化的策略。

极小收入是指采取某一种策略所能获得的最小收入。

以表8-1的支付矩阵为例,A采取守的策略所能获得的最小收入是2,而采取攻的策略所能获得的最小收入是-500。

表8-1 极大极小策略就表8-1所显示的策略而言,若A、B两人都采取极大极小化策略,均衡的结果是守与退的策略,两人都分别获得2的支付。

尹伯成《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第8版)课后习题详解

尹伯成《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第8版)课后习题详解

尹伯成《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第8版)课后习题详解尹伯成《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第8版)课后习题详解第1章导言1(简释下列概念:(1)稀缺答:稀缺是指在给定的时间内,相对于人的需求而言,经济资源的供给总是不足的。

人类消费各种物品的欲望是无限的,而用来满足人类欲望的经济物品却是有限的。

相对于人类的无穷欲望而言,经济物品或生产这些经济物品所需要的资源总是不足的。

正因为稀缺性的客观存在,就存在着资源有限和人类欲望及需求无限之间的矛盾。

这样,就导致经济学家们从经济学角度来研究使用有限的资源来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

经济学研究的问题和经济物品都是以稀缺性为前提的。

从稀缺性出发,西方经济学一般认为,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研究任务就是:“研究人们如何进行抉择,以便使用稀缺的或有限的生产性资源(土地、劳动、资本品、技术知识)来生产各种商品并把它们分配给不同的社会成员消费。

”同时,对稀缺资源应从动态的观点来认识。

历史上,许多资源曾经被视为自由取用的资源,如空气、水,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特别是人口的增加,人类需要的不断提高,也变得越来越稀缺。

(2)自由物品答:自由物品是指人类无需通过努力就能自由取用的物品,如阳光、空气等,其数量是无限的。

自由物品是相对于经济物品而言的。

(3)经济物品答:经济物品即稀缺物品或供给有限的物品,是指人们不能自由取用的,为获取它必须付出某种代价的物品。

经济物品在人类社会中是最重要的,但它的数量是有限的。

(4)生产可能性边界答:生产可能性边界是指社会使用既定生产资源所能生产的各种产品的最大数量组合。

也就是说,生产可能性边界表示在技术知识和可投入品数量既定的条件下,一个经济体所能得到的最大产量,同时也可以代表可供社会利用的物品和劳务的不同组合。

生产可能性边界反映了资源稀缺性的特征。

(5)自给经济答:自给经济是指自己消费本身生产的大部分物品,只有少数商品用来交换。

如在原始社会中,人们消费本身生产的大部分物品。

尹伯成《现代西方经济学习题指南(宏观经济学)》单项选择题详解(国际经济部门)【圣才】

尹伯成《现代西方经济学习题指南(宏观经济学)》单项选择题详解(国际经济部门)【圣才】

第二十二单元国际经济部门1.在开放经济条件下,进行国际贸易以后一国的社会无差异曲线和生产可能性边界()。

A.相切B.相交C.不相切D.不确定【答案】C【解析】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进行国际贸易后,本国生产的产品不仅只是满足本国需求,同时一部分要满足国外需求,从而使得该国的社会无差异曲线和生产可能性边界不在相切而是相交。

2.如果其他条件不变,一个中国工人单位时间能够生产3单位棉布或1单位电视机,一个日本工人能够生产4单位棉布或2单位电视机,则()。

A.日本在棉布和电视机生产上都具有绝对优势,中国没有任何比较优势B.日本在棉布和电视机生产上都具有绝对优势,日本没有任何比较优势C.日本在棉布和电视机生产上都具有绝对优势,中国在棉布生产上有比较优势D.日本在棉布和电视机生产上都具有绝对优势,中国在电视机生产上有比较优势【答案】C【解析】由于一个日本工人生产的棉布和电视机的数量都多于中国工人,因而日本在棉布和电视机生产上都具有绝对优势。

但中国在棉布生产上有比较优势,日本在生产电视机上有比较优势。

3.本国和外国都生产甲、乙、丙、丁四种产品,本国的劳动生产率分别是12、18、30、20,外国的劳动生产率分别是2、4、15、5,则本国最有优势的产品和最具劣势的产品分别是()。

A.甲,丙B.甲,乙C.乙,丙D.丁,乙【答案】A【解析】由于本国甲、乙、丙、丁四种产品的生产率分别为外国四种产品的6倍、4.5倍、2倍、4倍,因而本国最有优势的产品为甲产品,最具劣势的产品为丙产品。

4.一种产品的竞争优势并非长期固定在某一个特定国家,而是从技术发明国转向生产成本比较低的国家,描述这一现象的理论是()。

A.比较优势理论B.产品周期理论C.重叠需求理论D.雁行模型理论【答案】B【解析】根据产品周期理论,当产品进入标准化阶段后,一些发展中国家凭借其劳动力成本低廉的优势,也开始向创新国和最初的跟进国家出口产品,并逐渐向出口高峰迈进,原来处于出口高峰的跟进国家受到发展中国家的竞争,也开始转向进口。

尹伯成《微观经济学简明教程》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1~4章【圣才出品】

尹伯成《微观经济学简明教程》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1~4章【圣才出品】
3 / 108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图 1-1 生产可能性曲线 4.资源配置和经济体制 经济资源配置和利用的方式就是经济体制问题。按照西方经济学家的划分,经济体制大 体上分为下列四种类型:自给经济、计划经济(命令经济)、市场经济和混合经济。 (1)自给经济的特征是每个家庭生产他们消费的大部分物品,只有极少数消费品是与 外界交换来的。在这种体制下,资源配置和利用由居民的直接消费所决定,经济效率低下。 (2)计划经济的基本特征是生产资料归政府所有,经济的管理,像一个单一的大公司。 在这种体制下,用计划来解决资源配置和利用问题。这种体制,从理论上也许可以证明,资 源能够达到最优配置和有效利用。但实践证明,这种体制不能解决资源配置问题,效率较低, 由此产生了社会主义国家经济体制改革。 (3)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是产权明晰,经济决策高度分散。这种经济为一只“看不见 的手”所指引,资源配置和利用由自由竞争的市场中的价格机制来解决。市场机制是解决资 源优化配置,增进社会福利的有效机制。但是,市场在配置资源方面并不是万能的。在克服 垄断和外部性中的弊端,提供公共物品,管理信息、调节收入分配、控制经济波动等诸多方 面,市场都无能为力,需要国家或者政府出场来发挥作用。 (4)混合经济的基本特征是生产资料的私人所有和国家所有相结合,自由竞争和国家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第1章 导 论
1.1 复习笔记
一、经济原理 1.人们会对激励作出反应 激励是引起一个人做出某种行为的某种东西,诸如惩罚或奖励的预期。由于人们通过比 较成本与收益做出决策,所以,当成本或收益变动时,人们的行为也会改变。这就是说,人 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 2.一些经济现象之间有交替关系 效率与公平之间存在一种交替关系。由于人们会对激励作出反应,因此,经济要有效率, 就要多给人们激励,在收入分配上拉开差距,这就会影响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如果要强调平 等,就要缩小贫富差距,这样又会影响效率。同样,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也存在交替关系, 这种关系可以从菲利普斯曲线中看出。 3.人们从事任何经济活动都有机会成本 人们从事任何事都要求获取收益,也要付出代价或者说成本。如果面临多种选择机会, 人们一旦选择了某一种,就放弃了从事其他活动可能获得的收益,其中最大的收益就被称为 选择了某活动的机会成本。 4.交易可以改善人们的福利 交易使每个人可以专门从事自己最擅长的活动。通过与他人交易,人们可以按较低的价 格买到各种各样的物品与劳务。国家和家庭一样也能从相互交易中获益。通过与他国贸易, 各国可以专门从事自己最擅长的活动,并享有各种各样的物品与劳务。

尹伯成《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课后习题详解(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市场中价格和产量的决定)

尹伯成《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课后习题详解(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市场中价格和产量的决定)

第6章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市场中价格和产量的决定1.简释下列概念:完全竞争、总收益、平均收益、边际收益、会计利润、经济利润、正常利润、利润极大化必要条件、垄断、自然垄断、垄断势力、价格歧视、厂商短期均衡、厂商长期均衡、行业长期均衡。

答:(1)完全竞争完全竞争又称为纯粹竞争,是指不存在任何阻碍和干扰因素的市场情况,亦即没有任何垄断因素的市场结构。

完全竞争的条件是:①对单个厂商而言,价格既定。

市场上有大量互相独立的买者和卖者,他们是既定价格的接受者而不是决定者。

②产品同质。

所有卖者向市场提供的产品都是同质的、无差异的产品,对买者来说没有任何差别。

③要素自由流动。

所有要素都可以自由流动,厂商可以自由进入或退出市场。

④信息充分。

卖者和买者都可以获得完备的信息,双方不存在相互的欺骗。

除此之外,还有完全竞争者都具有理性的假设。

事实上,这种理想的完全竞争市场很难在现实中存在。

但是,完全竞争市场的资源利用最优、经济效率最高,可以作为经济政策的理想目标,所以,经济学家总是把完全竞争市场的分析当作市场理论的主要内容,并把它作为一个理想情况,以便和现实比较。

(2)总收益总收益是指一定时期内厂商从一定量产品的销售中得到的货币总额,它等于单位产品的价格乘以销售量,即。

由于完全竞争的厂商所面对的是一条水平的需求曲线,厂商增减一单位产品的销售所引起的总收益的变化()总是等于固定不变的单位产品的价格,所以,总收益曲线是一条从原点出发的直线,其斜率就是固定不变的价格。

(3)平均收益平均收益是指厂商在出售一定数量的产品时,平均出售每一单位的产品所获得的货币收入。

平均收益等于产品价格,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即为平均收益曲线。

以、、分别表示平均收益、总收益与产品销量,则平均收益为:在不同的市场结构中,厂商的平均收益具有不同的变化规律。

在完全竞争市场中,由于单个厂商可以在市场价格下出售任何数量的商品,厂商面临一条水平的需求曲线(即平均收益曲线)。

第八版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第20章--国际经济学初步案例

第八版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第20章--国际经济学初步案例

汇率制度与外汇干预
• 浮动汇率制度 (floating rate system) 是一国货币对外国货币不规定黄金平价,也不规定 汇率波动的上下界限,而听任汇率由市场供求决定 的制度。 利弊 自动调节国际收支 防止国际游资的冲击
22
© Copyrights by Bocheng Yin, Xiaoyin Xu & Jianliang Feng, 2013, Fudan University.
23
© Copyrights by Bocheng Yin, Xiaoyin Xu & Jianliang Feng, 2013, Fudan University.
汇率与贸易J曲线
• 贸易J曲线 由于贸易合同的签订与履行通常需要几个月的 时间,进出口数量都是事前在一定的汇率水平下以 合同的方式规定好的,故当一国货币贬值(升值) 后,本国出口量并不会马上增加(减少),而是仍 然按照事前旧合同规定的数量执行。因此本国经常 性收支会由于货币的贬值(升值)而暂时有一个下 降(上升)过程,但是随着新合同的履行,本国出 口量最终会逐渐增加(减少),故长期来看,本国 经常性收支会在经历一个短期下降(上升)过程后 又逐渐上升(下降),其曲线表现为一个“J”形, 称为贸易J曲线。 这一变化过程可以用以下两个图形表示:
• • 金本位制度下 两国货币的含金量 纸币流通制度下 两国货币的购买力对比
购买力平价说
• • 短期内取决于外汇的需求与供给 其他因素
17
© Copyrights by Bocheng Yin, Xiaoyin Xu & Jianliang Feng, 2013, Fudan University.
• 各国贸易结构的改变或是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化,使 的美元的需求或供给曲线发生移动时,均衡汇率就 会因此而改变。 如下页图示,出口扩大导致日元升值,美元贬值。 而当需求曲线向右移动时,则会导致日元贬值,美 元升值。

尹伯成 《微观经济学简明教程》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笔记和课后习题(圣才出品)需求、供给与均

尹伯成 《微观经济学简明教程》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笔记和课后习题(圣才出品)需求、供给与均

第2章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2.1复习笔记一、需求和需求的变动1.需求的概念需求(demand)是指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对应于某一商品的各种价格,人们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

需求的定义说明了两个含义:(1)需求以人们的货币购买力为前提,是有支付能力的需要或者说有效需求;(2)需求这个概念总是涉及商品的价格及与该价格相对应的购买数量两个变量。

2.需求表、需求曲线和需求规律需求表(demand schedule)是描述在每一个可能的价格上商品需求量的表列。

需求表可以直观地表明价格和需求量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

需求曲线(demand curve)是表现需求函数的图形,通常在以价格(P)为纵坐标,需求量(Q)为横坐标的坐标系中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即它的斜率为负值。

需求规律(law of demand)是指,在影响需求的其他因素既定的条件下,商品的需求量与其价格之间存在着反向的依存关系,即商品价格上升,需求量减少;商品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

需求规律或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是对一般情况和一般商品而言的,但也有可能出现一些例外的情形,如特殊的低档商品“吉芬商品”(Giffen goods)和某些炫耀性消费商品。

3.影响需求的因素和需求函数(1)影响需求的因素①商品本身的价格(price)。

一般说来,一种商品的价格越高,该商品的需求量就越少;反之,价格越低,需求越大。

②消费者的偏好(taste)。

一个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偏好增加后,即使价格不变,需求量也会增加。

③消费者的收入(income)。

收入对需求的影响根据商品的不同特性而有所不同。

对大部分正常商品(normal goods)而言,消费者的收入愈高,对它们的需求就愈大;反之,则愈小。

而对另一部分劣等商品(inferior goods)而言,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对它们的需求反而下降。

④其他商品的价格。

这也要区分两种情况:第一,如果其他商品和被考察的商品是互替商品,当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另一种商品的需求就会增加。

尹伯成《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第8版)课后习题详解(货币、利率和国民收入)

尹伯成《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第8版)课后习题详解(货币、利率和国民收入)

第14章货币、利率和国民收入1.简释下列概念:(1)货币答:货币是在商品和劳务的交换及其债务清偿中,作为交易媒介或支付工具被普遍接受的物品。

货币有三种职能:首先,货币可以充当商品和劳务的交换媒介,用来购买物品,清偿债务,支付租金和工资等。

第二,货币可充当价值尺度,确定各种商品和劳务相交换的比率,用来表明各种物品价值多少,也可以用于会计核算。

第三,货币可作为价值贮藏的手段,即现代货币数量论的代表人物弗里德曼所说的“货币是购买力的暂时栖息处”。

价值贮藏指在相当时间内能使资产保存其价值,使其用于将来购物。

(2)基础货币答:基础货币亦称“货币基数”、“货币基础”、“强力货币”或“高能货币”,它是经过商业银行的存贷款业务而能扩张或收缩货币供应量的货币。

西方国家的基础货币包括商业银行存入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包括法定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与社会公众所持有的现金之和。

基础货币有四个属性:①可控性,是中央银行能调控的货币;②负债性,是中央银行的负债;③扩张性,能被中央银行吸收作为创造存款货币的基础,具有多倍创造的功能;④初始来源惟一性,即其增量只能来源于中央银行。

中央银行通过调节基础货币的数量就能数倍扩张或收缩货币供应量,因此,基础货币构成市场货币供应量的基础。

在现代银行体系中,中央银行对宏观金融活动的调节,主要是通过控制基础货币的数量来实现的。

其具体操作过程是:当中央银行提高或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时,各商业银行就要调整资产负债项目,相应增加或减少其在中央银行的法定准备金,通过货币乘数的作用,可对货币供应量产生紧缩或扩张的作用。

社会公众持有现金的变动也会引起派生存款的变化,从而影响货币供应量的扩大或缩小:当公众将现金存入银行时,银行就可以按一定比例(即扣除应缴准备金后)进行放款,从而在银行体系内引起一系列的存款扩张过程;当公众从银行提取现金时,又会在银行体系内引起一系列的存款收缩过程。

(3)法定准备率答:法定准备率是指中央银行规定的各商业银行和存款机构交存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率,是中央银行三大传统货币政策工具之一。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0章国际经济学初步
1.简释下列概念:
(1)比较优势
答:比较优势是主张以各国生产成本的相对差异为基础进行国际专业化分工,并通过自由贸易获得利益的一种国际贸易理论。

该理论由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在其《政治经济学及其赋税原理》一书中提出。

斯密以“绝对优势”解释了贸易的发生,但如果一国在所有产品的生产上都具绝对优势,按照斯密的理论就不会有贸易发生。

但李嘉图指出,一国在所有产品上都具有绝对优势,但相对而言总有一种产品是优势最大的;另一国在所有产品上都是绝对劣势,但比较起来总有一种产品是劣势最小的。

这样“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两国在相对成本差异的基础上一样能发生贸易,获得贸易利益。

比之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优势说拓展了贸易的可能性,其基本思想奠定了此后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础。

(2)赫克歇尔—奥林模式
答:赫克歇尔—奥林模式,又称“生产要素禀赋理论”,是由瑞典著名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奥林共同从资源禀赋的角度对国际贸易中生产成本和价格的差异提出的一种新解释。

其主要内容是:国际贸易源于不同国家之间商品的价格存在差异,而价格差异的原因在于不同国家生产成本有高有低,生产成本的高低又是因为各国生产要素价格有差别,生产要素价格的差别又与各国生产要素丰裕程度密切相关。

生产要素丰裕,其商品价格必然就相对低一些;生产要素稀缺,其商品价格自然相对要高一些。

因此,生产要素丰裕程度的差异是国际贸易
产生的根本原因。

不同的国家拥有的生产要素的丰裕程度是不一样的,各国在生产那些能较密集地使用其较丰裕的生产要素的商品时,必然会有比较利益产生。

该模式建议各国生产并出口那些能够充分利用其丰裕生产要素的商品,同时进口那些需要较密集地使用其稀缺的生产要素的商品。

由于该理论强调了不同生产要素在各国资源中所占比例和它们在不同产品的投入中所占比例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故又称为“要素比例理论”。

(3)直接投资
答:直接投资是“间接投资”的对称,指投资主体所进行的将金融资产转化为实物资产,以控制或参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投资行为。

直接投资的目的是为了从生产经营活动中获得利润,而间接投资是为了获得股息、红利等投资收益。

(4)跨国公司
答:跨国公司,又称“多国公司”,是指在两个或多个国家拥有资产并从事经营活动的公司。

它由在两个或更多国家的经营实体所组成,不论这些实体的法律形式和活动领域如何。

跨国公司在一个决策体系下运营,通过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决策中心得以具有一致与协调的政策和共同的战略。

跨国公司中各个实体通过所有权或其他方式结合在一起,从而其中一个或更多的实体得以对其他实体的活动施加有效的影响,特别是与其他实体分享知识和资源。

(5)汇率
答:汇率又称汇价,是指用一国的货币折算成另一个国家货币的比率,表示的是两个国家货币之间的互换关系。

它同时是衡量一国货币的对外价值尺度,在国际间经济往来中有着
重要职能。

汇率主要有两种标价方法。

一种被称为直接标价法,它是用一单位的外国货币作为标准,折算为一定数额的本国货币来表示的汇率。

用这种标价法,一单位外币折算的本国货币量减少,即汇率下降表示外国货币贬值或本国货币升值。

反之,若一单位外币折算的本国货币量增加,即汇率上升表示外国货币升值或本国货币贬值。

另一种被称为间接标价法,它是用一单位的本国货币作为标准,折算为一定数额的外国货币来表示的汇率。

(6)汇率制度
答:汇率制度又称汇率安排,是指一国货币当局对本国汇率变动的基本方式所作的一系列安排或规定。

传统上,按照汇率变动的幅度,汇率制度被分为两大类型: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

在国际金融史上,一共出现了三种汇率制度,即金本位体系下的固定汇率制、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

(7)国际收支
答:国际收支是指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与其他国家在经济贸易等各种往来以及对外债权债务的结算中所引起的货币收支。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根据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国国际收支的具体情况,对“国际收支”作了如下的定义:国际收支是一种一定时期内的统计表述。

它反映一个经济体和世界其他经济体之间的商品、劳务和收益方面的交易,一个经济体的货币黄金和特别提款权的所有权的变化和其他变化以及对世界其他经济体的债权债务,单方转移和需要予以平衡的对应账目(即会计上所指任何有关上述交易的变化而未能相互抵消的账目)。

经济体就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一个经济体由若干经济实体组成,这些经济实体一般称为该经济体的“居民”,包括各
级政府、企业、个人及为个人服务的私营非营业性团体等。

国际收支属于国际经济交易,只有居民和非居民之间的交易才算做国际收支,居民之间的交易属于国内经济范畴,不列入国际收支。

国际收支的主要项目是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

(8)经常项目与资本项目
答:经常项目是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经常账户”的别称,是记录一国居民与非居民之间在货物、服务、收入和经常转移方面交易的账户。

资本项目是指国际收支中涉及资产买卖的交易部分,它关系到既存的资产项目的所有权的变化。

资本项目记录本国居民与外国人之间现有资产的一切买卖。

它包括:①对外直接投资和外国人在本国的直接投资;②证券投资以及储蓄货币银行的交易;③本国政府持有的官方储备的变动。

(9)贸易的J曲线效果
答:贸易的J曲线效果指当一国货币贬值后,最初会使贸易收支状况进一步恶化而不是改善,只有经过一段时间以后贸易收支状况的恶化才会得到控制并趋好转,最终使贸易收支状况得到改善。

这个过程用曲线描述出来,与英文字母“J”相似,所以贬值对贸易收支改善的时滞效应被称为J曲线效应,如图20-1所示。

图20-1 J曲线效应
本币贬值对贸易收支之所以存在J曲线效应是因为贬值对国际收支状况的影响存在时
滞。

西方经济学家认为,本币贬值对贸易收支状况产生影响的时间可划分为三个阶段:货币合同阶段、传导阶段、数量调整阶段。

在货币合同阶段,进出口商品的价格和数量不会因贬值而发生改变,以外币表示的贸易差额就取决于进出口合同所使用的计价货币。

如果进口合同以外币计值,出口合同以本币计值,那么本币贬值会恶化贸易收支。

在传导阶段,由于存在种种原因,进出口商品的价格开始发生变化,但数量仍没有大的变化,国际收支状况继续恶化。

在数量调整阶段,价格和数量同时变化,且数量变化远大于价格变化,国际收支状况开始改善,最终形成顺差。

因此,J曲线效应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在短期内进出口需求弹性,本币贬值恶化贸易收支,而在中长期,
,本币贬值能使一国国际收支状况得到改善。

(10)蒙代尔—弗莱明模型
答: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将封闭经济的宏观分析工具模型扩展到开放经济下,对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作用机制、政策效力进行了分析研究,是以货币金融角度为主对开放经济进行宏观分析的基本分析框架。

在西方的文献中,蒙代尔—弗莱明模型被称为开放经济下进行宏观分析的工作母机,对国际金融学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分析对象是一个小型开放经济国家。

分析的前提是:总供给曲线是水平的;即使在长期里,购买力平价也不存在,汇率完全依据国际收支状况进行调整;不存在汇率将发生变动的预期,投资者风险中立。

在以上前提下,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得出的结论是:固定汇率制下财政政策相对有效,货币政策相对无效,但可以改变基础货币的构成;浮动汇率制下货币政策相对有效,财政政策相对无效,但可以改变总支出构成。

2.判断下列论述的真伪,并分析其原因:
(1)发展中国家由于在各行业生产技术水平都低于发达国家,因而它们在与发达国家的贸易竞争中不具有任何优势。

(2)行业间的贸易取决于各国在不同行业的比较优势,同时,这种比较优势也决定了行业内部的贸易。

(3)本国货币增值时,本国的进口增加,出口减少。

(4)在浮动汇率制下,一国国际收支可自动得到调整,不需要政府调节。

(5)如果出口量和进口量对汇率的变化非常敏感,就不会出现J曲线效果。

(6)中央银行在外汇市场上购买外汇时,本国的货币供给量就减少了。

(7)在资本充分流动和汇率固定情况下,一国的货币政策有效而财政政策无效。

(8)美国的利率越高,汇率就朝着美元贬值的方向变化。

如此的话,人们就不愿意投资于美国的债券。

答:(1)不正确。

发展中国家虽然在各行业技术水平上都低于发达国家,但不能认为他们在与发达国家的贸易竞争中不具有任何优势。

一些发展中国家由于自然条件、人口等各种原因,也可能在国际贸易中有一些优势,如,一些矿产也只有在某些发展中国家才蕴藏,因此,这些国家在贸易中就有这方面的优势。

再说,发展中国家劳动力普遍较便宜,因此,在某些劳动密集型产品生产中就有优势。

总之,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竞争中也可能有这样那样的优势。

因此,尽管现在世界贸易的大部分发生在工业化国家之间,但也有一部分发生在工业化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只是发展中国家大多倾向于出口初级产品,而发达国家一般出口工业制成品。

(2)不正确。

行业间贸易取决于各国在不同行业的比较优势,但行业内的贸易则不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