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心学与《大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阳明心学与《大学》

王阳明心学与《大学》

□ 毕宝魁

《大学》是《礼记》中的一篇,到北宋时逐渐被重视,南宋儒学大师朱熹将其和《中庸》从《礼记》中独立出来,再将其与《论语》、《孟子》并列,称之为“四书”。又为之作注解,这便是朱熹的《四书集注》,作为当时官学和私学的教材,从此成为显学。其后一直到取消科举,作为《四书》之一的《大学》都是必考的内容之一,是中国古代大多数知识分子能够背诵的篇章。

对“大学”这一概念的阐释主要有三种,一是“大人之学”,与“儿童之学”相对应。和今天“大学”的概念倒有点相近之处。是指学生年龄但主要是学习层次而言的。另外一种是精深博大的学问,与重视文字训诂的“小学”对应,两者有交叉。明代学者王阳明通过不断学习思索并进行过格物的实践,最后悟出自己的心得,将精华注入《大学》之中,形成一套思想体系,对于他身后的中国学术界、思想界乃至于政治界都产生极为广泛的影响,这便是王阳明的心学。他对于大学的解释则是“大人”之学,这个大人不是年龄的范畴,而是和小人相对的大人,实际是君子之学,是圣人之学。

《大学》的三纲八目

《大学》的核心内容,很多学者将其归结为“三纲八目”,“三纲八目”出自开始一段:“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便是所谓的“三纲”,即“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致,知致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这便是所谓的“八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王阳明(1472-1528),名王守仁,今浙江人,世称王阳明,他不仅仅是思想家,而且是实际政治家。他年轻时曾热诚地信奉程朱理学,为实行朱熹的教导,还曾下决心要格物致知,首先要从竹子寻找突破口,于是专心致志去“格”竹子的理。结果是格了七天七夜,冥思苦想,人都累病了,什么理也没有发现,他很失望。后来,他被贬谪到中国西南山区近似于原始生活的环境中,有一天夜里,他突然大彻大悟,对于《大学》的核心内容有了全新的认识,而且内在逻辑也十分清晰严密,于是他把这种认识完全贯注到《大学》中,成为他心学的核心。王阳明对于《大学》的三纲都进行了全新的解释,形成自己的学说体系。

下面我们便依照三纲的顺序进行简明的解说,窥察其心学的最核心内容。

关于“明明德”

王阳明认为,修养高的人和宇宙精神本来就是一体而不分彼此的。他说:“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其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焉。若夫间形骸分尔我者,小人矣。大人能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也,非意之也,其心之仁,本若是其与天地万物而为一也。岂惟大人,虽小人之心,亦莫不然。彼顾自小之耳。是故见孺子之入井,而必有怵惕恻隐之心焉。是其仁与孺子为一体也。孺子犹同类者也,见鸟兽之哀鸣觳觫而必有不忍之心焉,是其仁之而与鸟兽为一体也……是其一体之仁也,虽小人之心,亦必有之。是乃根于天命之性,而自然灵昭而不昧者也,是故谓之明德……是故苟无私欲之蔽,以自明其明德,复其天地万物一体之本然而已耳;非能于本体之外,而有所增益之也。”

大人的精神境界和天地万物是融为一体的。那么就会“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如果一分彼此你我就是小人了。这种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心,不是有意为之的,而是人心的仁“本若是其与天地万物而为一也”,人的根本就是这样与天地万物合而为一的。然后他举例说明,如果看见小孩要掉井里,无论什么人都会有“怵惕恻隐之心”,这种心是

与生俱来的,是天性。“是乃根于天命之性,而自然灵昭而不昧者也,是故谓之明德”,这句是结论,大意说:这是植根于天命的人性,是自然神灵鲜明而不暗淡的,因此就叫做明德。这种天性如果不被遮蔽不被扭曲就是“明明德”。“德”字的本字是上下结构的“直心”,“直心”就是纯洁直白的心灵,保持这种纯洁直白的心便是明德。

关于“亲民”

“亲民”在以前传统解释中都是“新民”,意思是使民“新”,教诲百姓不断进步的意思。王阳明则完全颠覆这种解释。他说:“明明德者,立其天地万物一体之体也,亲民者,达其天地万物一体之用也。故明明德必在于亲民,而亲民乃所以明其明德也。亲吾之父以及人之父,以及天下人之父,而后吾之仁实与吾之父,人之父,与天下人之父而为一体矣,实与之为一体而后孝之明德始明矣……君臣也,夫妇也,朋友也,以至于山川神鬼鸟兽草木也,莫不实有以亲之也,以达吾一体之仁。然后吾之明德始无不明,而真能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矣。”王阳明没有把“亲”字解释为“新”,而是直接用本字来阐释经文,实有高明之处。因为当时有“新”字,如此关键的地方,何必不使用本字而用通假字呢?而把“明明德”解释为“体”,把“亲民”解释为用,也很有见地。这样,“明明德”便是人性本来和宇宙万物是相通的,一致的,而把这种人性广泛地运用到现实生活中才会

发生作用。体用相互发生关系,体是用的根,用是体的花果。

关于“止于至善”

对于“止于至善”的阐释,是王阳明学说最有情味也最有价值的部分,值得我们深思。他说:“至善者,明德、亲民之极则也。天命之性,粹然至善,其灵昭不昧者,此其至善之发现,是乃明德之本体,而所谓良知者也。至善之发见,是而是焉,非而非焉,轻重厚薄,随感随应,变动不居,而亦莫不有天然之中。是乃民彝物则之极,而不容少有拟议增损于其间也。少有拟议增损于其间,则是私意小智,而非至善之谓矣!”

“至善”是明德运用到亲民方面的极致,即最高表现。而人天性本来是至善的,这种至善天性便是明德之本体,是存在于每个人性命之中的,其实就是良知。至善的发现,对于一切事物的认识和判断,本来是十分准确清晰的。是非,对错,轻重厚薄,“随感随应,变动不居,而亦莫不有天然之中”,对于事物如果有偏私增损,便是有私心,是小智慧,就不是至善了。那么,至善的含义有两个方面:一是至善存在于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都可以表现出至善,一言一行,一草一木都可以表现出至善之品性。二是至善的境界是客观公正,是“忠诚”,不允许有偏私。而人有对于一切事物进行准确认识和判断的天赋,这种天赋便是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