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1.1发动机理论循环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
定容加热循环的平均压力为:
ptV
c
k c
1
pde k 1
(
p
1) t
定压加热循环的平均压力为:
ptp
k c
c 1
pde k 1
k
(0
1) t
pt随进气终点压力pde、压缩比、压力升高比λp、 初始膨胀比ρ0、等熵指数k和循环热效率的增加而增加。
思考题:为什么理论上能够提高发动机理论循环热效率和 平均压力的措施,在实际发动机上却不能实现呢?
发动机的理论循环分析传统上就是指这三种循环的对比分 析。
评定理论循环采用循环热效率 t 和循环平均压力pt。
10
二、循环热效率ηt
定义:工质所做循环功W(J)与循环加热量Q1(J)之比 意义:评定循环经济性
t
W Q1
Q1 Q2 Q1
1 Q2 Q1
式中:Q2——工质在循环中放出的热量(J)
混合加热循环热效率为:
8
三种基本循环 根据加热方式不同,发动机有三种基本空气标准循环,即 定容加热循环、定压加热循环和混合加热循环。用p-v图 表示如下:
混合加热循环
定容加热ຫໍສະໝຸດ Baidu环
定压加热循环
图1-1 发动机理论循环
a→c 绝热压缩过程 ;c→z 为等容或等压加热过程;
z→b 绝热膨胀过程 ;b→a 等容放热
9
在对发动机进行理论分析时,习惯上的处理方式为: 汽油机混合气燃烧迅速,近似为定容加热循环; 高增压和低速大型柴油机,由于受燃烧最高压力的限制, 大部分燃料在上止点以后燃烧,燃烧时气缸压力变化不显著, 所以近似为定压加热循环; 高速柴油机介于两者之间,其燃烧过程视为定容、定压加 热的组合,近似为混合加热循环。
tm
1
1
k 1 c
(p
p 0k 1 1) kp (0
1)
11
定容加热循环(ρ0=1 )热效率为:
tV
1
1
k 1 c
定压加热循环(λp=1 )热效率为:
tp
1
1
k 1 c
0k 1 k(0 1)
12
通过上述公式分析,影响循环热效率ηt的因素如下:
1.压缩比 c
随着压缩比的增大,三种循环的循环热效率都提高。 2.等熵指数k
13
三、循环平均压力pt
定义:单位气缸容积所做的循环功, 用来评定循环的做 功能力。 (kPa)
意义:评定循环动力性
pt
W Vs
式中:W—循环所做的功(J) Vs—汽缸工作容积(L)
混合加热循环的平均压力为:
ptm
k c
c 1
pde k 1
[(p
1)
kp
(0
1)]t
式中:pde—进气终点的压力( kPa )
b)最高燃烧压力相同 由图b可知:Q2v>Q2m>Q2p → ηtp >ηtm>ηtv 因此,对于高增压这类受机件强度限制,其 循环最高压力不得过大的情况下,宜按定压 加热循环工作。
压缩比相同
最高燃烧压力相同
16
理论循环分析的意义: (1)指出了改善发动机动力性、经济性的基本原则和方向
在允许的条件下,尽可能提高压缩比ε; 合理组织燃烧,提高循环加热等容度(减少初始膨胀比ρ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发动机的性能 发动机的换气过程 燃料与燃烧 汽油机混合气的形成与燃烧 柴油机混合气的形成与燃烧 汽车发动机特性 车用发动机废气涡轮增压 发动机排气污染与噪声控制 新型汽车动力装置 发动机动力学
4
第一章 发动机的性能
汽车发动机原理
2020/11/11
教材
本教材
参考书
参考书
2
课程简介
《汽车发动机原理》---本课程讲述的内容主要包括:汽 车发动机性能评定的指标,发动机的工作过程,发动机的 特性、增压、排放与噪声控制,并对未来汽车新型动力装 置的原理进行了介绍。
专业核心课程 动力机械及工程专业考研课程
3
目录
热力学第二定律:不可能把热量从低温物体传向高温物体 而不引起其它变化 (克劳修斯);或者说:不可能制成 一种循环动作的热机,从单一热源取热,使之完全变为功 而不引起其它变化(开尔文)。
熵(S):热能除以温度所得的商,标志热量转化为功的 程度。 焓(H):单位质量的物质所含的全部热能。
18
随k值增大,循环热效率将提高。(k值取决于工质的特性, 双原子气体k=1.4,多原子气体k=1.33) 3.压力升高比λp 在混合加热循环中,当Q1和εc不变时,λp↑,ηt↑。 4.初始膨胀比ρ0 在等压加热循环中,随着Q1↑,ρ0↑,若εc不变, ηt↓;在 混合加热循环中,当Q1和εc不变时, ρ0↑, ηt↓。
15
四、三种基本循环的比较
当加热量Q1相同时,三种循环的比较如下
aczb—定容加热循环 acˊzˊbˊ—定压加热循环
ac〞z〞b〞—混合加热循环
a)压缩比相同 由图a可知:Q2p>Q2m>Q2v → ηtv >ηtm>ηtp 因此,要提高混合加热循环热效率,应增加 定容部分的加热量(即增大λp)
6
第一节 发动机理论循环
一、三种基本循环 定义:发动机的理论循环是将复杂的实际工作的热力循环过
程加以抽象简化,忽略一些因素,所得出的简化循环。 意义: 1)用公式来阐明发动机工作过程中各基本热力参数间的关
系,以明确提高发动机经济性(理论循环热效率)和动 力性(循环平均压力)的基本途径。 2)确定循环热效率的理论极限,以判断实际发动机工作过 程的经济性和循环进行的完善程度以及改进潜力。 3)有利于分析比较发动机各种热力循环方式的经济性和动 力性。
7
建立理论循环的简化假设
在进行理论循环研究之前,首先必须对发动机的实际 过程进行必要的简化假设,这是建立理论循环的一个重要 依据。最简单的理论循环是空气标准循环,其简化条件为:
l)假设工质是理想气体,其物理常数与标准状态下的空气物 理常数相同; 2)假设工质是在闭口系统中作封闭循环; 3)假设工质的压缩及膨胀是绝热等熵过程; 4)假设燃烧是外界无数数个高温热源定容或定压向工质加热。 工质放热为定容放热。
本书以发动机性能为研究对象,深入到发动机工作过程的 各个阶段,分析影响这些性能的各种因素,从中找出提高 性能的一般规律。
5
主要内容
第一节 发动机理论循环 第二节 四冲程发动机的实际循环 第三节 实际循环的评定——指示指标 第四节 发动机动力性和经济性评定——有效指标 第五节 发动机的环境指标 第六节 发动机的机械损失 第七节 发动机的热平衡
发动机的性能指标用来表征发动机的性能特点,并作为评 价各类发动机性能优劣的依据。
发动机的主要性能指标有:动力性能指标(功率、转矩、 转速)、经济性能指标(燃料与润滑油消耗率)、运转性能 指标(冷起动性能、噪声和排气品质)和耐久可靠性指标 (大修或更换零件之间的最长运行时间与无故障长期工作 能力)等。
和合理选择燃烧始点); 保证工质具有较高的绝热指数k;
(2)提供了发动机之间进行动力性、经济性对比的理论依 据 同一机型不同加热模式的对比,当ε、k及Q1不变: 等容循环ηt>混合循环ηt>等压循环ηt
当加热量Q1和pmax不变时: 等压循环ηt>混合循环ηt>等容循环ηt
17
补充知识:
热力学第一定律:△U=Q+W。表示系统在过程中能量的变 化关系。表述形式:热量可以从一个物体传递到另一个物 体,也可以与机械能或其他能量互相转换,但是在转换过 程中,能量的总值保持不变。(是能量守恒定律和能量转 换定律的热力学表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