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学名词解释+简答题+画图题汇总课件
房屋建筑学名词解释简答题画图题汇总Convertor
![房屋建筑学名词解释简答题画图题汇总Convertor](https://img.taocdn.com/s3/m/3839bf8b1a37f111f1855b82.png)
1、大量性建筑:2、袋形走道:3、勒脚:4、无梁楼板:5、湿法连接:6、封闭式楼梯间:7、大厅式组合:8、散水:9、结构找坡:10、大模板建筑:11.模数:12.净高与层高13.地基与基础14.耐火极限15.地震烈度:16.风玫瑰17.圈梁18.压型钢板组合楼板19.立框法与塞框法20.工业建筑21.分仓缝22、建筑模数23 框架结构24 板材墙25 伸缩缝26 隔墙27.建筑28.平面组合设计29.设计视点30.韵律31.模数数列32.三阶段建筑设计33.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板34.梯段长度35.井式楼板36. 块材墙37. 刚性防水屋面38. 单个房间设计39. 对比40. 沉降缝41.顶棚42.雨篷43.材料找坡44.结构找坡45.无组织排水46.有组织排水47.刚性防水屋面48.泛水49.卷材防水屋面50.涂膜防水屋面51.楼梯平台52.楼梯栏杆53.扶手54.明步55.暗步56.楼梯净高57.栏杆扶手的高度58.承重墙59.隔墙60.过梁61.圈梁62.组合墙63.散水64.勒脚65.墙脚66.窗台67.踢脚68.砌块填充墙69.骨架墙,名词解释目录11、墙承重结构有哪几种布置方式?并阐明它们各自的特点。
横墙承重、纵墙承重和混合承重三种。
横墙承重的建筑物整体刚度和抗震性能较好,立面开窗灵活,但平面布置和房间划分的灵活性差;纵墙承重的建筑,平面布置及房间划分较灵活,但建筑物的整体刚度和抗震性能较差,立面开窗受限;混合承重的建筑,平面布置及房间划分比较灵活,建筑物的整体刚度也相对较好,适应性较强,但板的类型较多,施工较麻烦2、说明门厅的作用和设计要求。
门厅作用:室内外联系的交通集散点。
设计要求:平面位置应明显、突出并使人流出入方便,门厅内应导向明确并使交通流线简捷、通畅、互不交叉干扰,有良好的采光和适宜的空间比例关系,应使疏散出入安全,门厅出入口处宜设雨篷、门廊或门斗等来满足防雨、防风和防寒等要求3、勒脚的作用是什么?常用的材料做法有哪几种?勒脚的作用为:保护墙角,防止其受地表水的侵蚀、机械碰撞的影响,个别建筑中结合建筑立面可增强外墙立面美观装饰效果。
房屋建筑学《名词解释》
![房屋建筑学《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7050664590c69ec3d4bb752b.png)
建筑设计建筑设计是在总体规划的前提下,根据任务书的要求,综合考虑基地环境、使用功能、结构施工、材料设备、建筑经济及建筑艺术等问题,着重解决建筑物的内部各种使用功能和使用空间的合理安排,建筑物与周围环境、与各种外部条件的协调配合,内部和外表的艺术效果,各个细部的构造方式等等,创造出既符合科学性又具有艺术性的生产和生活环境。
勒脚:建筑物的外墙与室外地面或散水接触部位墙体的加厚部分叫勒脚。
有组织排水:有组织排水是指雨水由天沟、雨水管等排水装置被引导至地面或地下管沟的一种排水方式。
耐火极限:耐火极限指的是从受到火的作用起,到失掉支持能力或发生穿透性裂缝,或背火一面温度升高到2200C时所延续的时间。
地震烈度:地震烈度表示当发生地震时,地面及建筑物遭受破坏的程度。
持力层:地基中,具有一定的地耐力,直接支承基础,持有一定承载能力的土层称为持力层。
无组织排水:无组织排水是指屋面雨水直接从檐口滴落至地面的一种排水防水,因为不用天沟、雨水管等导流雨水,故又称自由落水。
节能建筑即在建筑中保持能源,意思是要减少能量的散失;要提高建筑中的能源利用效率,不是消极意义上的节省,而是从积极意义上提高利用效率,通称为节能建筑。
建筑密度建筑密度是指基地内所有建筑物基底面积之和与基地总用地面积的百分比。
高层建筑根据我国《高层建筑防火设计规范》(GBJ45-95)规定,10层和超过10层以上的住宅(以及超过24M高的其他民用建筑为高层建筑。
(高层建筑又根据使用性质、火灾危险性、疏散难度等,分为一类高层建筑和二类高层建筑。
)圈梁及其作用圈梁是沿外墙四周及部分内墙设置在同一水平面上的连续闭合交圈的梁。
圈梁配合楼板共同作用可提高建筑物的空间刚度及整体性,增加墙体的稳定性,减少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而引起的墙身开裂。
人工地基当土层的承载力较差或土层质地较好,但上部荷载过大时,为使地基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应对土层进行加固。
这种经过人工处理的土层叫人工地基。
房屋建筑学《名词解释》
![房屋建筑学《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5bd23c6d10a6f524ccbf85a8.png)
建筑设计建筑设计是在总体规划的前提下,根据任务书的要求,综合考虑基地环境、使用功能、结构施工、材料设备、建筑经济及建筑艺术等问题,着重解决建筑物的内部各种使用功能和使用空间的合理安排,建筑物与周围环境、与各种外部条件的协调配合,内部和外表的艺术效果,各个细部的构造方式等等,创造出既符合科学性又具有艺术性的生产和生活环境。
勒脚:建筑物的外墙与室外地面或散水接触部位墙体的加厚部分叫勒脚。
有组织排水:有组织排水是指雨水由天沟、雨水管等排水装置被引导至地面或地下管沟的一种排水方式。
耐火极限:耐火极限指的是从受到火的作用起,到失掉支持能力或发生穿透性裂缝,或背火一面温度升高到2200C时所延续的时间。
地震烈度:地震烈度表示当发生地震时,地面及建筑物遭受破坏的程度。
持力层:地基中,具有一定的地耐力,直接支承基础,持有一定承载能力的土层称为持力层。
无组织排水:无组织排水是指屋面雨水直接从檐口滴落至地面的一种排水防水,因为不用天沟、雨水管等导流雨水,故又称自由落水。
节能建筑即在建筑中保持能源,意思是要减少能量的散失;要提高建筑中的能源利用效率,不是消极意义上的节省,而是从积极意义上提高利用效率,通称为节能建筑。
建筑密度建筑密度是指基地内所有建筑物基底面积之和与基地总用地面积的百分比。
高层建筑根据我国《高层建筑防火设计规范》(GBJ45-95)规定,10层和超过10层以上的住宅(以及超过24M高的其他民用建筑为高层建筑。
(高层建筑又根据使用性质、火灾危险性、疏散难度等,分为一类高层建筑和二类高层建筑。
)圈梁及其作用圈梁是沿外墙四周及部分内墙设置在同一水平面上的连续闭合交圈的梁。
圈梁配合楼板共同作用可提高建筑物的空间刚度及整体性,增加墙体的稳定性,减少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而引起的墙身开裂。
人工地基当土层的承载力较差或土层质地较好,但上部荷载过大时,为使地基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应对土层进行加固。
这种经过人工处理的土层叫人工地基。
房屋建筑学名词解释
![房屋建筑学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cf615dea33d4b14e84246824.png)
房屋建筑学名词解释房屋建筑学名词解释耐火极限:耐火极限是指建筑构建按时间——温度标准曲线进行耐火试验,从受到火的作用时起,到失去支持能力或完整性被破坏或失去隔火作用时止的这段时间,用小时表示建筑模数:为了使设计标准化,同时满足施工材料尺寸的一致性,而设置的尺寸标准单位容积率:指基地内所有建筑物的建筑面积之和与基地总用地面积的比值(可大于1)建筑密度:指基地内所有建筑物基底面积之和与基地总用地面积的比值(小于1)反应了土地的使用效率绿地率:指基地内绿化用地总面积与基地总用地面积的百分比主要使用房间:指在建筑中起主导作用,同时决定建筑物性质的房间。
如起居室卧室办公室等辅助使用房间:使用上属于附属性服务性次要的部分交通联系空间:用以联系各个房间各个楼层以及室内外过度的空间门厅:作为交通枢纽,其主要作用是接纳分配人流,室内外空间过度等。
层高:指该楼层地面到上一层地面之间的距离。
净高:楼地面到结构层地面或顶棚下表面之间的距离。
室内净高≥2200mm基础:是房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筑物地面以下的承重构件,它承受建筑物上部结构传递下来的全部荷载,并把这些荷载连同基础的自重一起传到地基上。
地基:是支承基础的土体和岩体,不是建筑物的组成部分(地基由持力层和下卧层两部分组成,直接承受建筑荷载的土层为持力层,持力层下面的不同土层均为下卧层)天然地基:本身具有足够强度,不需要经过人工加固,可直接在其上建造房屋的土层人工地基:本身承载力较差或虽然土层较好,但上部荷载较大时为使地基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对土体进行人工加固的土层基础的埋深:由室外设计地面到基础地面的垂直距离决定基础的埋置深度因素有: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建筑物上部荷载的大小和性质、建筑物的用途,有无地下室,设备基础和地下设施、相邻建筑物的基础埋深、地基土壤冻胀深度基础设计的要求:基础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耐久性基础应满足设备管线安装的要求基础应满足经济要求承重墙:直接承受来自上部楼板和屋顶所传来荷载的墙非承重墙:墙上不承受上部荷载的墙过梁:当墙体上开设门窗洞口时,为了承受洞口上部砌体所传来的各种荷载,并把这些荷载传给洞口的两侧的墙体,常在承受洞口上设置横梁,该梁称为过梁散水:为了防止雨水对建筑物基础侵蚀,在外墙四周将地面做成向外倾斜的坡面窗台:是外墙窗洞下沿用于排水和美观的构造防潮层:为隔绝土中水分对墙身的影响,在靠近室内地面处设防潮层,有水平防潮层和垂直防潮层勒脚:外墙外侧与室外地面交界处的竖向保护构件,其高度一般指室内地坪与室外地面的高差部分构造柱:在砌体中,沿垂直方向布置的混凝土现浇柱,它与圈梁现浇形成空间网格,以增加建筑物的韧性,从而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它通常布置在纵横墙圈梁:在屋盖或楼盖处,沿着建筑物全部外墙和部分内墙设置的连续封闭的梁伸缩缝:为了防止建筑物因温度变化,热胀冷缩使房屋出现裂缝或破坏,在沿建筑物长度方向相隔一定距离预留垂直缝隙沉降缝:为了防止建筑物各部分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房屋破坏所设置的垂直缝抗震缝:将体型复杂的房屋划分为体型简单、刚度均匀的独立单元,以便减少地震作用对建筑的破坏构成建筑的基本要素:建筑功能、物质技术条件、建筑形象建筑工程设计包括的内容:建筑设计、结构设计、设备设计建筑设计的程序:设计前的准备工作、初步设计、技术设计阶段、施工图设计阶段建筑设计的要求:满足建筑功能要求、采用合理的技术措施、具有良好的经济效果、考虑建筑美观要求、符合总体规划要求建筑设计的依据:使用功能、自然条件、建筑设计标准,规范,规程、建筑模数建筑总平面设计基本要求:使用的合理性、技术的安全性、建设的经济性、环境的整体性建筑体型和立面设计要求:反映建筑的性格特征、考虑物质条件的特点、适应环境和建筑群体规划要求、符合形式美的确定、掌握建筑标准考虑经济条件建筑构图原理要点:以简单的几何形体求统一、主从分明,重点突出、均衡与稳定、对比与微差、韵律与节奏、比例与尺度板式楼板:在墙体承重建筑中,当房间尺寸较小,楼板上的荷载直接由楼板传递给墙体的楼板梁板式楼板:当房间的跨度较大,为使楼板结构的受力与传力更加合理,常在楼板下设梁,以减小板的跨度,是楼板上的荷载先由板传递给梁,再由梁传递给墙或柱的楼板结构无梁楼板:是将现浇钢筋混凝土板直接支承在柱上的楼板结构楼梯的宽度取决于同时通过的人流股数及家具、设备搬运所需空间尺寸。
房屋建筑学资料
![房屋建筑学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51a5b52cbd64783e09122b09.png)
一、名词解释。
1、建筑物——供人们在其中进行生产生活以及其他活动的场所或空间2、耐久年限——房屋按设计功能正常使用的年限3、开间——一间房屋内一面横墙的定位轴线到另一面横墙的定位轴线的实际距离4、进深——一间房间内一面纵墙的定位轴线到另一面纵墙的定位轴线的实际距离5、层高——底层地板面或楼板面到上一层楼板面的距离6、横向——建筑物的宽度方向7、纵向——建筑物的长度方向8、横向定位轴线—垂直于建筑物长度方向的定位轴线9、净高——是指楼地面到结构层地面或顶棚下表面之间的距离10、天然地基——本身具有足够的强度并且能够直接承受建筑物整体荷载的土壤11、基础埋置深度——建筑物室外设计标高到基础底面的垂直高度12、地基——承受建筑物重量的土层13、刚性基础——用刚性材料做成的基础14、强度——结构或者构件抵抗永久变形和破坏的能力15、刚度——结构或者构建承受弹性变形的能力16、基础——建筑物直接与地面相接触的部分并且将承受的上部的建筑物的荷载以及自重传给地基17、基层——附着或者支托饰面层的结构构件或者骨架都被认为是饰面层的基层如内外墙体柱骨架18、墙体——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围护,分隔承重装饰的作用19、女儿墙——建筑物屋顶的外围护构件(墙在屋面以上的延生部分)起着维护安全和防止屋面防水层渗水20、山墙——建筑物两侧的横向外墙也成外横墙21、清水墙——在墙体表面不做任何外加饰面的墙体22、墙脚——室内地面以下基础以上的墙体23、勒脚——建筑物外墙与室外地面相接触的部分其高度一般指室内地平到室外地坪的高差部分24、散水——与外墙勒角垂直交接倾斜的室外地面部分用以排除雨水保护墙基免受雨水侵蚀25、楼板层——分隔上下层空间将承受的荷载以及自重传递给墙或柱子26、阳台——用于楼房建筑供人们进行户外活动的平台或者空间27、雨篷——设置于建筑物入口上部使建筑物入口免受雨水侵蚀28、有梁板——由梁和板连成一体的钢筋混凝土板29、屋顶——建筑物最上层的外围护结构使建筑物空间具备良好的使用环境30、泛水——屋面防水层与垂直面交接处的防水处理31、天沟——屋面为了排水所做的排水沟32、平屋顶——坡度小于10%屋顶33、台阶——建筑物出入口处室内外高差之间的交通联系部分二、简答题。
房屋建筑学 (简答名词)
![房屋建筑学 (简答名词)](https://img.taocdn.com/s3/m/260050cfd5bbfd0a795673d6.png)
名词解释散水指房屋周围墙角部位设置的分散雨水远离墙脚,起保护墙基作用的护坡,一般宽度在600~1000mm. 泛水屋面防水层与垂直屋面突出物交接处的防水处理圈梁沿建筑物外墙、内纵墙和部分内横墙设置的连续闭合的梁,又称腰箍。
过梁用来支撑墙体洞口上部砌体和楼板层所传来的各种荷载,并将这些荷载传给窗间墙而在在门窗洞口上设置的横梁。
变形缝为防止建筑物由于温度变化、地基不均匀沉降以及地震等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发生裂缝或破坏设置的缝。
包括: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
沉降缝为防止建筑物各部分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房屋破坏所设置的从基础到屋顶全部贯通的垂直缝平台净高指平台面或楼地面到顶部平台梁底的垂直距离梯段净高指踏步前缘到顶棚的垂直距离。
刚性基础由砖石、毛石、素混凝土、灰土等刚性材料制作的基础,受刚性角的限制。
柔性基础不受刚性角限制的基础,一般是指用钢筋混凝土浇筑的基础。
耐火极限任一建筑构件在规定的耐火实验条件下,从受到火的作用时起,到失去支持能力、或完整性被破坏、或失去隔火作用时为止的这段时间,用小时表示。
耐火等级是根据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来确定的,共分为四级。
简答题1、建筑的基本组成部分有哪些?各部分有何作用?基础:建筑物最下部的承重构件,将房屋上部的荷载传给地基。
墙体(或柱):建筑物垂直方向的承重构件。
楼板层及地坪层:水平方向承重构件,并分隔建筑物竖向空间。
楼梯:建筑物的垂直交通构件。
屋顶:围护、承重、美观、保温、隔热、防水等功能。
门窗:提供内外交通、采光、通风、隔离的围护构件。
2、增强墙体稳定性的措施有哪些?增加墙体的保温性能的措施有哪些?增强墙体稳定性的措施有:增加墙体厚度,提高材料强度等级,增设墙垛、壁柱、圈梁等。
增加墙体的保温性能的措施有:增加墙体厚度,使传热过程延缓,达到保温的目的;选择孔隙率高、密度轻、导热系数小的墙体材料;采用多种材料组合墙,解决保温和承重双重问题。
3、寒冷地区保温墙体为什么要设隔蒸汽层?隔蒸汽层常采用哪些材料?寒冷地区室内温差大,室内含有水蒸气的热空气传至外墙时,墙体内的温度较低,蒸汽在墙体内形成凝结水导致墙体保温能力急剧下降。
房屋建筑学《名词解释》
![房屋建筑学《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a81d31aaf61fb7360a4c653c.png)
建筑设计建筑设计是在总体规划的前提下,根据任务书的要求,综合考虑基地环境、使用功能、结构施工、材料设备、建筑经济及建筑艺术等问题,着重解决建筑物的内部各种使用功能和使用空间的合理安排,建筑物与周围环境、与各种外部条件的协调配合,内部和外表的艺术效果,各个细部的构造方式等等,创造出既符合科学性又具有艺术性的生产和生活环境。
勒脚:建筑物的外墙与室外地面或散水接触部位墙体的加厚部分叫勒脚。
有组织排水:有组织排水是指雨水由天沟、雨水管等排水装置被引导至地面或地下管沟的一种排水方式。
耐火极限:耐火极限指的是从受到火的作用起,到失掉支持能力或发生穿透性裂缝,或背火一面温度升高到2200C时所延续的时间。
地震烈度:地震烈度表示当发生地震时,地面及建筑物遭受破坏的程度。
持力层:地基中,具有一定的地耐力,直接支承基础,持有一定承载能力的土层称为持力层。
无组织排水:无组织排水是指屋面雨水直接从檐口滴落至地面的一种排水防水,因为不用天沟、雨水管等导流雨水,故又称自由落水。
节能建筑即在建筑中保持能源,意思是要减少能量的散失;要提高建筑中的能源利用效率,不是消极意义上的节省,而是从积极意义上提高利用效率,通称为节能建筑。
建筑密度建筑密度是指基地内所有建筑物基底面积之和与基地总用地面积的百分比。
高层建筑根据我国《高层建筑防火设计规范》(GBJ45-95)规定,10层和超过10层以上的住宅(以及超过24M高的其他民用建筑为高层建筑。
(高层建筑又根据使用性质、火灾危险性、疏散难度等,分为一类高层建筑和二类高层建筑。
)圈梁及其作用圈梁是沿外墙四周及部分内墙设置在同一水平面上的连续闭合交圈的梁。
圈梁配合楼板共同作用可提高建筑物的空间刚度及整体性,增加墙体的稳定性,减少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而引起的墙身开裂。
人工地基当土层的承载力较差或土层质地较好,但上部荷载过大时,为使地基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应对土层进行加固。
这种经过人工处理的土层叫人工地基。
2024版《房屋建筑学》ppt课件
![2024版《房屋建筑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8ab427a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8127d47.png)
06 房屋建筑的未来 发展与挑战
2024/1/26
23
智能化技术在房屋建筑中的应用前景
2024/1/26
智能家居系统
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家居设备的互联互通和远程控制,提高居 住舒适度和便利性。
建筑信息模型(BIM)
利用数字化技术,建立建筑的三维模型,实现设计、施工、运营全 过程的协同管理和优化。
强调功能主义、简洁明快的线条和抽象的形式美,追求理性与秩 序。
后现代主义建筑风格
对现代主义进行反思和批判,注重历史文脉、地域文化和个性化 表达。
当代创新趋势
绿色建筑、智能建筑、可持续发展的建筑设计理念等,引领未来 建筑发展方向。
18
05 房屋建筑的材料 与施工技术
2024/1/26
19
传统建筑材料及其特性分析
某商业综合体设计。分析该案例的功 能布局、交通组织、立面造型等设计 特点,并讨论其商业价值和社会效益。
2024/1/26
14
04 房屋建筑的风格 与流派
2024/1/26
15
中西方建筑风格比较与特点分析
1 2
中式建筑风格 以木构架为主,注重建筑与自然景观的融合,强 调对称与和谐,体现儒家文化思想。
《房屋建筑学》ppt课件
2024/1• 房屋建筑的基本构成与分类 • 房屋建筑的构造与设计 • 房屋建筑的风格与流派 • 房屋建筑的材料与施工技术 • 房屋建筑的未来发展与挑战
2024/1/26
2
01 房屋建筑学概述
2024/1/26
3
房屋建筑学的定义与研究对象
墙或柱
承受屋顶、楼层传来的各种荷载, 并传给基础。
楼地层
承受并传递楼面荷载,同时起水 平分隔作用。
房屋建筑学的名词解释
![房屋建筑学的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9e7f0898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29.png)
房屋建筑学的名词解释1、模数:建筑模数指建筑设计中选定的标准尺寸单位。
它是建筑设计、建筑施工、建筑材料与制品、建筑设备、建筑组合件等各部门进行尺度协调的基础。
2、交底: 建筑施工企业中的技术交底,是在某一单位工程开工前,或一个分项工程施工前,由主管技术领导向参与施工的人员进行的技术性交待,其目的是使施工人员对工程特点、技术质量要求、施工方法与措施等方面有一个较详细的了解,以便于科学地组织施工,避免技术质量等事故的发生。
3、风玫瑰:“风玫瑰”图也叫风向频率玫瑰图,它是根据某一地区多年平均统计的各个方风向和风速的百分数值,并按一定比例绘制,一般多用八个或十六个罗盘方位表示,由于该图的形状形似玫瑰花朵,故名“风玫瑰”。
4、人流宽度:5、日照间距:日照间距指前后两排南向房屋之间,为保证后排房屋在冬至日底层获得不低于一小时的满窗日照而保持的最小间隔距离。
6、设计视点:7、地基: 指的是直接承受构造物荷载影响的地层。
8、基础: 指建筑底部与地基接触的承重构件,它的作用是把建筑上部的荷载传给地基。
9、层高: 建筑层高,它是从地面的中线到屋顶的中线的高度,包括净高加上楼板厚度。
10、净高:净高就是从天花板到地面的距离11、楼层平台12、休息平台13、披水条:披水条是指向内开启的外门窗,为防雨水从门窗上帽头缝或下帽头缝流入室内,在帽头缝口处装钉的挡水条。
14、散水:在建筑周围铺的用以防止两水渗入的保护层,俗称“三点水”。
15、明沟:明沟是散水坡边沿的雨水沟,定额中包括砌沟,抹面层的所需工料,但不包括挖土和铺垫层。
16、圈梁:在房屋的檐口、窗顶、楼层、吊车梁顶或基础顶面标高处,沿砌体墙水平方向设置封闭状的按构造配筋的混凝土梁式构件。
17、构造住18、挂瓦条:19、顺水条:瓦下沿竖直方向设置的屋面构件。
处于挂瓦条下,防水层上。
主要作用是架空挂瓦条。
20、女儿墙:女儿墙就是矮墙的别称。
女儿墙在古代时叫“女墙”,包涵着窥视之义,是仿照女子“睥睨”之形态,在城墙上筑起的墙垛,所以后来便演变成一种建筑专用术语。
房屋建筑学《名词解释》
![房屋建筑学《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2320e45ba6c30c2259019e92.png)
建筑设计建筑设计是在总体规划的前提下,根据任务书的要求,综合考虑基地环境、使用功能、结构施工、材料设备、建筑经济及建筑艺术等问题,着重解决建筑物的内部各种使用功能和使用空间的合理安排,建筑物与周围环境、与各种外部条件的协调配合,内部和外表的艺术效果,各个细部的构造方式等等,创造出既符合科学性又具有艺术性的生产和生活环境。
勒脚:建筑物的外墙与室外地面或散水接触部位墙体的加厚部分叫勒脚。
有组织排水:有组织排水是指雨水由天沟、雨水管等排水装置被引导至地面或地下管沟的一种排水方式。
耐火极限:耐火极限指的是从受到火的作用起,到失掉支持能力或发生穿透性裂缝,或背火一面温度升高到2200C时所延续的时间。
地震烈度:地震烈度表示当发生地震时,地面及建筑物遭受破坏的程度。
持力层:地基中,具有一定的地耐力,直接支承基础,持有一定承载能力的土层称为持力层。
无组织排水:无组织排水是指屋面雨水直接从檐口滴落至地面的一种排水防水,因为不用天沟、雨水管等导流雨水,故又称自由落水。
节能建筑即在建筑中保持能源,意思是要减少能量的散失;要提高建筑中的能源利用效率,不是消极意义上的节省,而是从积极意义上提高利用效率,通称为节能建筑。
建筑密度建筑密度是指基地内所有建筑物基底面积之和与基地总用地面积的百分比。
高层建筑根据我国《高层建筑防火设计规范》(GBJ45-95)规定,10层和超过10层以上的住宅(以及超过24M高的其他民用建筑为高层建筑。
(高层建筑又根据使用性质、火灾危险性、疏散难度等,分为一类高层建筑和二类高层建筑。
)圈梁及其作用圈梁是沿外墙四周及部分内墙设置在同一水平面上的连续闭合交圈的梁。
圈梁配合楼板共同作用可提高建筑物的空间刚度及整体性,增加墙体的稳定性,减少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而引起的墙身开裂。
人工地基当土层的承载力较差或土层质地较好,但上部荷载过大时,为使地基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应对土层进行加固。
这种经过人工处理的土层叫人工地基。
房屋建筑学《名词解释》
![房屋建筑学《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6e781bfef46527d3250ce01a.png)
建筑设计建筑设计是在总体规划的前提下,根据任务书的要求,综合考虑基地环境、使用功能、结构施工、材料设备、建筑经济及建筑艺术等问题,着重解决建筑物的内部各种使用功能和使用空间的合理安排,建筑物与周围环境、与各种外部条件的协调配合,内部和外表的艺术效果,各个细部的构造方式等等,创造出既符合科学性又具有艺术性的生产和生活环境。
勒脚:建筑物的外墙与室外地面或散水接触部位墙体的加厚部分叫勒脚。
有组织排水:有组织排水是指雨水由天沟、雨水管等排水装置被引导至地面或地下管沟的一种排水方式。
耐火极限:耐火极限指的是从受到火的作用起,到失掉支持能力或发生穿透性裂缝,或背火一面温度升高到2200C时所延续的时间。
地震烈度:地震烈度表示当发生地震时,地面及建筑物遭受破坏的程度。
持力层:地基中,具有一定的地耐力,直接支承基础,持有一定承载能力的土层称为持力层。
无组织排水:无组织排水是指屋面雨水直接从檐口滴落至地面的一种排水防水,因为不用天沟、雨水管等导流雨水,故又称自由落水。
节能建筑即在建筑中保持能源,意思是要减少能量的散失;要提高建筑中的能源利用效率,不是消极意义上的节省,而是从积极意义上提高利用效率,通称为节能建筑。
建筑密度建筑密度是指基地内所有建筑物基底面积之和与基地总用地面积的百分比。
高层建筑根据我国《高层建筑防火设计规范》(GBJ45-95)规定,10层和超过10层以上的住宅(以及超过24M高的其他民用建筑为高层建筑。
(高层建筑又根据使用性质、火灾危险性、疏散难度等,分为一类高层建筑和二类高层建筑。
)圈梁及其作用圈梁是沿外墙四周及部分内墙设置在同一水平面上的连续闭合交圈的梁。
圈梁配合楼板共同作用可提高建筑物的空间刚度及整体性,增加墙体的稳定性,减少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而引起的墙身开裂。
人工地基当土层的承载力较差或土层质地较好,但上部荷载过大时,为使地基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应对土层进行加固。
这种经过人工处理的土层叫人工地基。
1小时搞定房屋建筑学课件
![1小时搞定房屋建筑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5f3ecce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50ca647.png)
一、填空题:1、建造的基本要素有三个方面,即 建造功能、建造技术 和 建造形象 。
2、建造构成三要素中,建造功能 居于主导地位, 建造技术 是建造房屋的手段。
3、从广义上讲,建造是指 建造物 与 构筑物 的总称。
3.1为了保证建造制品、构配件等有关尺寸间的统一协调,在建造模数协调中尺寸分为 标志尺寸 、 构造尺寸、 实际尺寸4、建造物的耐火等级由 建造构件的耐火极限 和 构件的燃烧性能 确定,建造物的耐火等级分为 四 级。
5、建造设计的要求是 满足建造物功能要求、合理的技术措施、良好的经济效果、建造物美观要求、总体规划要。
6、按建造的规模和数量可分为大量性建造 和 大型性建造 。
7、建造物根据建造物的性质 确定耐久年限。
8、确定建造耐火极限的三个条件是失去支持能力 、完整性被破坏 、失去隔火作用 。
8、模数数列指以 基本模数 、 扩大模数 、 分模 为扩展成的一系列尺寸。
9、我国现行基本模数的数值 100mm ,表示符号为 M ,房屋的开间、进深采用 3M 。
10、住宅建造按层数划分为: 1~3 层为低层; 4~6 层为多层;7~9 层为中高层;10层及10层以上 为高层(包括底层设商业服务网点的建造)11、中小学普通教室设计房间面积指标为 1.12 /人,普通教室办公室,窗地面积比为 1/7 摆布。
中学普通教室设计中,为满足视听要求,第一排课桌前沿到黑板的水平距离不宜小于2.0m ,最后一排课桌的后沿与黑板的水平距离不宜大于8.5m。
中学教学楼,采用内走道(过道两侧设教室),走道宽度为____2400mm___摆布;采用外走道时(走道一侧设教室)走道宽度为__1800mm_____摆布。
12、在建造设计过程中,各空间的平面组合方式有 走廊式 、 套间式 、大厅式 、单元式 和混合式等五种方式。
13、建造设计按三个阶段设计可分为初步设计、技术设计、施工图设计阶段。
14、建造工程设计的内容包括:建造设计、结构设计、设备设计。
房屋建筑学知识点-PPT精品文档
![房屋建筑学知识点-PPT精品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19ad3443011ca300a6c390cf.png)
2019/2/20
10
1.4.2 建筑设计的依据
1.4 建筑设计要求和依据
1、建筑使用功能要求 (1)人体尺度及人体活动所需的空间尺度; (2)家具、设备尺寸和使用它们所需的必要空间; 是确定房间使用空间的重要依据。 2、自然条件
(1)气象条件 建设地区的温度、湿度、日照、雨雪、风向、风速等是 建筑设计的重要依据。 (2)地形、地质及地震烈度 地震烈度 抗震设防烈度 抗震设防标准 2019/2/20 (3)水文
2019/2/20 2
4.建筑按耐火等级分类分为四级,分级确定的依据是组成 房屋构件的耐火极限和燃烧性能。而按建筑的耐久年限分类同 样分为四级,分级的依据是主体结构确定的耐久年限。 5.GBJ2-86《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是为了实现建筑工 业化大规模生产,推进建筑工业化的发展。其主要内容包括建 筑模数、基本模数、导出模数、模数数列以及模数、数列的适 用范围。 6.建筑设计是指设计一个建筑物或建筑群体所做的工作,一 般包括建筑设计、结构设计、设备设计等几方面的内容,建筑 设计由建筑师完成,建筑工种是龙头,常常处于主导地位。
2019/2/20
8
(1)设计前的准备工作
1.3 建筑设计内容和程序
(2)初步设计——方案设计阶段
主要任务:提出设计方案,即根据设计任务书的要求和收 集到的必要基础资料,结合基地环境,综合考虑技术经济条 件和建筑艺术的要求,对建筑总体布置、空间组合进行可能 与合理的安排,提出二个或多个方案供建设单位选择。 设计内容: 总平面设计;平、立、剖面设计及工程概算等。 图纸和设计文件 : A、设计总说明; B、建筑总平面图; C、各层平、立、剖面图; D、工程概算书; 2019/2/20 E、透视图、鸟瞰图或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