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南方宋墓的共性特征及其成因_吴敬-201401考古与文物
东南地区宋墓研究
东南地区宋墓研究东南地区宋墓研究宋朝(960 年-1279 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朝代,其文化、艺术、科技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和思想观念也逐渐提高,宋墓因此也呈现出了一些变化和特点。
本文将对东南地区宋墓的研究进行探讨。
一、东南地区的宋墓东南地区是宋朝的政治、文化中心,也是墓葬分布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
据统计,江苏、浙江、福建等地宋墓多达数千座,冠绝全国。
这些墓葬不仅数量众多,而且规模宏大,装饰精美,体现了宋朝时期的艺术和文化特点。
二、东南地区宋墓的特点东南地区宋墓的特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析:1、墓主人的身份地位宋代墓主人的身份地位是墓葬装饰风格的重要因素之一。
东南地区的宋墓多属于官宦家族和富商巨贾,他们在生前拥有丰富的财富和政治权力,因此墓葬的规模和装饰都非常豪华,展现出主人的身份地位和社会地位。
2、墓葬布局东南地区的宋墓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和多样性。
一般来说,宋代墓设计主要分为四部分:(1)墓道:墓道是连接地面和墓室的通道,其长度和宽度因墓而异,一般挖至墓室二至三米左右的深度。
(2)墓室:也称“室中殿”,是墓葬的主体部分,体现出墓主人的高贵身份,墓室的宽度和长度非常宽敞,有的墓室长达数十米。
(3)石室:石室是一种特殊的墓室,以石料为建材,因其结实持久,不易坍塌,还能发挥防盗和防水的作用。
(4)配殿:配殿则是墓葬的附属部分,一般用于存放灵位和牌位,或供奉神灵。
3、墓葬装饰东南地区宋墓的装饰很丰富,不仅有石雕、木雕和陶器等艺术品,还有精美的壁画和铜鎏金器等。
这些装饰反映了宋代文化艺术特点,如花鸟、人物、山水等题材成为了宋代墓葬装饰的主题。
4、墓葬祭品墓葬祭品是反映当时社会物质与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遗存。
东南地区宋墓中常放有各种祭品,如饮食、器具、玩具、乐器、书籍等,表现了墓主人对于生命和死亡的认识,也反映了宋代物质文化的发展情况。
三、东南地区宋墓的研究意义宋代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究其遗存对于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历程和文化成就具有重要的意义。
古代中国的各个时期的坟墓和陵墓有哪些特点
古代中国的各个时期的坟墓和陵墓有哪些特点1.新石器时代:这一时期的坟墓主要有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和良渚文化等。
这些坟墓多为土葬,墓主人通常是部族首领或贵族。
墓葬中常有陶器、玉器、石器等随葬品。
2.夏商周时期:这一时期的坟墓主要有夏朝的贵族墓葬、商朝的墓葬和周朝的墓葬。
墓葬形式多样,有土葬、木葬、石葬等。
随葬品种类丰富,包括青铜器、陶器、玉器等。
3.春秋战国时期:这一时期的坟墓主要有诸侯国的君主墓葬和贵族墓葬。
墓葬规模宏大,结构复杂,多采用砖石结构。
随葬品种类更加丰富,出现了金银器、玉器、漆器等。
4.秦汉时期:这一时期的坟墓主要有秦朝的陵墓和汉朝的陵墓。
秦朝的陵墓以秦始皇陵为代表,采用地宫式结构,规模宏大。
汉朝的陵墓以汉武帝陵为代表,采用宝城式结构,墓室装饰华丽。
随葬品种类繁多,包括陶器、铜器、玉器、金银器等。
5.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这一时期的坟墓主要有三国时期的君主墓葬、两晋时期的贵族墓葬和南北朝时期的陵墓。
墓葬形式以土葬为主,结构简化,随葬品种类减少。
6.隋唐时期:这一时期的坟墓主要有隋朝和唐朝的君主墓葬。
墓葬规模宏大,结构复杂,采用砖石结构。
随葬品种类丰富,包括陶器、瓷器、玉器、金银器等。
7.五代十国时期:这一时期的坟墓主要有五代十国的君主墓葬和贵族墓葬。
墓葬规模较小,结构简单,多采用土葬。
随葬品种类较少,以陶器、铜器为主。
8.宋朝:这一时期的坟墓主要有宋朝的君主墓葬和贵族墓葬。
墓葬规模适中,结构简洁,多采用砖石结构。
随葬品种类以瓷器、玉器、铜器为主。
9.元朝:这一时期的坟墓主要有元朝的君主墓葬。
墓葬规模宏大,结构复杂,采用砖石结构。
随葬品种类丰富,包括瓷器、玉器、金银器等。
10.明朝:这一时期的坟墓主要有明朝的君主墓葬和贵族墓葬。
墓葬规模宏大,结构复杂,采用砖石结构。
随葬品种类丰富,包括瓷器、玉器、金银器等。
11.清朝:这一时期的坟墓主要有清朝的君主墓葬和贵族墓葬。
墓葬规模宏大,结构复杂,采用砖石结构。
宋代墓葬装饰研究
宋代墓葬装饰研究一、本文概述宋代,作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不仅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而且在墓葬装饰艺术上也展现出了独特的风格和魅力。
本文旨在深入研究宋代墓葬装饰的特点、风格、演变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和社会背景,以期对宋代历史文化有更全面、深入的理解。
本文将对宋代墓葬装饰的历史背景进行梳理。
宋代,社会相对稳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高度发展,这为墓葬装饰艺术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同时,宋代的哲学思想、宗教信仰、审美观念等也对墓葬装饰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将重点分析宋代墓葬装饰的艺术风格和特点。
宋代墓葬装饰以其丰富的题材、精湛的工艺、独特的审美追求而著称。
通过对宋代墓葬装饰的图案、色彩、构图等方面的细致分析,我们可以揭示出宋代墓葬装饰的独特魅力和艺术价值。
本文还将探讨宋代墓葬装饰的演变过程。
随着社会的变迁和审美观念的变化,宋代墓葬装饰也经历了由简到繁、由粗到精的演变过程。
这种演变不仅体现了宋代社会文化的发展脉络,也反映了人们对生死观念、宗教信仰等问题的思考和追求。
本文将对宋代墓葬装饰的文化内涵和社会背景进行深入挖掘。
通过对宋代墓葬装饰与当时社会文化、宗教信仰、审美观念等方面的关联分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宋代墓葬装饰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本文将从历史背景、艺术风格、演变过程和文化内涵等方面对宋代墓葬装饰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
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能够为宋代历史文化的研究贡献一份力量。
二、宋代墓葬装饰概述宋代,作为中国古代社会的重要历史阶段,不仅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其墓葬装饰艺术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宋代的墓葬装饰,既继承了前代的传统,又有所创新,展现出独特的美学特征和时代精神。
在墓葬装饰的题材上,宋代墓葬表现出了多样化的特点。
常见的装饰题材包括人物、动物、植物、日月星辰、神话传说等。
这些题材的选择,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审美风尚,也体现了人们对死后世界的想象和寄托。
宋朝古墓葬
宋朝古墓葬(一)北方地区墓葬北方地区是指宋朝版图内长江流域以北的地区。
北方地区宋墓的面貌整体上较为一致,墓葬类型主要有石室墓、土洞墓、砖室墓、土坑墓等几种类型。
1、石室墓用石材构筑的墓室称之为石室墓。
宋代官方明令禁止使用石室墓,北方地区因位于政治、文化的中心区域,墓葬的营建大体能遵朝廷规定的礼度,因此,北方地区迄今为止发现的北宋石室墓不多。
2、土洞墓和土坑墓土洞墓和土坑墓在宋代北方地区比较常见。
土洞墓中最具特色的是一种靴形土洞墓(它的剖面像一只靴子)。
北宋早期使用土洞墓的墓主有低级品官、城镇富商、农村乡绅等,身份相对不低,而进入北宋中期以后,稍有一些身份和地位的人,死后不再使用土洞墓,转而营建砖室墓,并逐步发展到使用建筑和装饰都十分考究的仿木建筑砖雕壁画墓。
3、仿木建筑砖雕壁画墓这类墓葬最初出现于唐末,北宋中期以后开始流行,金代达到鼎盛,元代开始趋于简化,进入明朝以后急剧减少直至消失。
仿木建筑砖雕壁画墓是宋辽金时期北方地区最具特色的砖室墓。
北宋中期,大型的品官墓葬不再使用仿木建筑的装饰,反而逐渐趋于朴素,墓壁变得毫无装饰,而富裕平民,开始大量使用仿木建筑砖雕壁画墓。
4、土坑墓土坑墓在各个时代都是大量使用的墓葬形式,北宋时期也是如此。
宋代的土坑墓——“漏泽园”墓葬非常引人注目。
所谓“漏泽园”,是指由北宋政府官方出面集资埋葬客死他乡的贫民、士兵及无主骸骨的公共墓地。
这些墓葬一般有火葬和土葬两种形式。
火葬墓用陶瓷罐放置骨灰,挖小土坑埋葬;土葬墓则采用土坑墓穴,将死者置于大型陶瓮或薄皮木棺埋葬。
骨灰罐上或死者身上加盖青砖,砖上刻有编号、死者籍贯、身份、死因、收葬时间等等。
(二)南方地区墓葬1.长江下游地区长江下游地区是两宋时期全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
这一地区的宋墓材料十分丰富,主要可以分成以下几种形制:(1)长方形竖穴土坑墓。
这种形制应该是最常见的,遍布全国,南方各地也不例外。
(2)长方形砖室券顶墓。
其中又可分为单室和并列双室两种。
东南地区宋墓研究
论文快速参考t…0tohesis(dissertation)submitted6jMaster(doctor)MayStombs8YeHistorysor:Prof.ChaoyunSuperviJunfeng201SchoolChen0AheSoutheastRegionSongdegreetheUniversityofforZhengzhouTinResearchBytheDynastyon论文快速参考论文快速参考学位论文憾书峰斗德、呜嗍妒年爹月扔、日删删删JJJ|J四删洲四日期:Ⅻ/年S为咖832997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Y1原创性声明位论文或与该学位论文直接相关的学术论文或成果时,第一署名单位仍然为郑缩印或者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本人离校后发表、使用学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郑州州大学。
保密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
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科研成果。
对本文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究所取得的成果。
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学位论文作者: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声明的法律责任由本人承担。
根据郑州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或向国家有关部本人在导师指导下完成的论文及相关的职务作品,知识产权归属郑州大学。
论文快速参考论文快速参考要摘关键词:东南地区葬”的观点。
类型东南地区宋墓总的特点和所反映的社会状况做了概述,订正了传统中“宋人薄宋代墓葬活,包括意识形态上的三教合流、生活追求上的精巧雅致等特点。
结语部分对因作了探讨。
最后再以客观的视角,通过墓葬因素去分析当时该地区的社会生手工业生产所取得的较高成就。
笔者还对东南地区宋代火葬墓的特点和形成原后对东南地区宋墓出土的各种较为典型的随葬品做了介绍,并从中探讨了宋代的墓葬做了对比,总结出该地区宋墓重随葬品而轻墓内装饰这一地域特征。
04南方宋墓修订
二、南方宋墓1、成都及其周边地区以成都市为中心、龙泉山和邛崃山之间的岷江中游和沱江上游地区。
本地区在宋代属于成都府路中部地区,从现今的行政区划来看,主要为成都市和德阳市辖区。
成都地区宋墓的分期——北宋前期,北宋中后期、南宋北宋前期:与北宋唐末五代砖室墓接近北宋后期砖室:蒲江五星镇(1072年),成都龙泉驿青龙村M2(1062年)北宋后期砖室火葬:成都龙泉驿青龙村M3(1106年)北宋后期石室:成都新津邓双乡(1081年)南宋砖室:官渠埝M5(1158年),成都二仙桥M1(1152年)南宋砖室火葬:成都金鱼村M9(1182年、1211年)、成都高新区石墙村M5(1192年、1211年)南宋石室火葬墓:龙泉驿洪河大道M2、双流华阳镇M16。
随葬品——釉瓷、陶俑、真文券。
真文券与道教有着密切的关系,“华盖宫”文券和“天帝敕告”文券属于道教上清派,“安(镇)墓真文”券、“消灾真文”券券属于道教灵宝派。
北宋中期以后道教因素在墓葬中的流行可能与北宋时期道教的发展有很大关系,而北宋诸帝中又以真宗和徽宗尤甚。
宋徽宗时期,天下崇道之风到达了一个顶峰。
李焘撰:《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七十二《真宗·大中祥符二年》:“(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十月甲午)诏诸路、州、府、军、监、关、县择官地建道观,并以‘天庆’为额,民有愿舍地备材创盖者亦听。
先是,道教之行,时罕习尚,惟江西、剑南人素崇重。
及是,天下始遍有道像矣”。
洪迈撰、何卓点校:《夷坚志·夷坚三志己》卷第九《泗州普照像》:林灵素既主张道教而废释氏。
政和中,诏每州置神霄宫,就以道观为之,或改所在名刹,揭立扁榜”。
王称撰:《东都事略》第十一卷《徽宗皇帝二》:“(政和七年)皇帝崇尚道教,号教主道君皇帝。
二月辛未,改天下天宁观为神霄玉清万寿宫,无观者以寺充”。
二仙桥M1特点及随葬品“凡叉手之法,以左手紧把右手拇指,其左手小指则向右手腕,右手四指皆直,以左手大指向上。
南方地区宋代墓葬的区域性及相关问题
宋代南方地区的墓葬多以家族为单位进行安 葬,这反映了当时强烈的家族观念和传统习 俗。
随葬品反映出的生活习俗
随葬品中常常可以看到一些与当地日常生活 密切相关的物品,如陶器、铁器、纺织品等 ,这些物品反映了宋代南方地区人们的生活
习俗和习惯。
06
结论与展望
研究成果总结
要点一
南方地区宋代墓葬的分布和特点
较多。
岭南地区
岭南地区宋墓分布相对较少,主 要集中在广东、广西等地,尤以 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宋墓最为突出
。
湖广地区
湖广地区宋墓数量也不多,主要 分布在湖南、湖北等地,但也有
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宋墓。
类型划分
石室墓
南方地区的石室墓是一种常见的宋墓形式,多采用天然或 人工石材建造,结构简单,呈长方形或圆形,内部雕刻精 美的人物、动物等图案。
埋葬习俗
宋代南方的埋葬习俗受到历史传统和地方文化的影响,如二 次葬、夫妻合葬等习俗在南方宋代墓葬中较为普遍。
与其他地区墓葬的比较
北方地区
南方与北方的宋代墓葬在形制、结构、陪葬品等方面存在差异,反映了两地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和社会习俗。
邻近地区
南方不同地区的宋代墓葬之间也存在差异,如福建、江西、湖南等地的墓葬特点各不相同,这可能与地方文化、 经济发展等因素有关。
砖室墓
宋代砖室墓在南方地区也较为普遍,墓室结构复杂,有单 室、双室、多室等多种形式,墓砖上常有雕刻、印花等装 饰。
土坑墓
南方地区的土坑墓数量较少,一般呈长方形或圆形,结构 简单,没有太多的装饰。
典型墓葬分析浙江绍兴宋墓来自该墓葬位于浙江绍兴市,是一座典型的宋代石室墓。该墓结构简单,呈圆形,用 天然石材建造,内部雕刻有精美的人物、动物等图案,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南方地区宋代墓葬的区域性及相关问题
的深刻影响,如山水景观、气候条件、资源状况等,形成了各具特色的
区域风格。
03
南方地区宋代墓葬的历史文化价值
通过对南方地区宋代墓葬的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当时的社会制度、思
想观念、审美趣味等方面,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历史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对未来研究展望
加强跨学科合作
未来研究应加强与历史学、地理学、人类学等相关学科的 跨学科合作,共同推动南方地区宋代墓葬研究的深入发展 。
拓展研究领域
在现有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拓展研究领域,关注南方地区 宋代墓葬与周边地区及同时期其他文化的交流互动,揭示 其更广泛的历史文化内涵。
创新研究方法
积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和创新性研究方法,如遥感技术、 地理信息系统等,提高研究效率和准确性,推动南方地区 宋代墓葬研究的不断进步。
THANKS
感谢观看
02
南方地区宋代墓葬概述
南方地区宋代墓葬分布情况
01 东南沿海
在福建、广东等地发现大量宋代墓葬,多为砖室 墓和石室墓。
02 西南地区
四川、云南等地宋代墓葬数量较少,但具有地方 特色,如四川的崖墓。
03 长江中下游
江西、湖南、湖北等地宋代墓葬数量较多,类型 丰富,包括土坑墓、砖室墓等。
南方地区宋代墓葬类型及特点
文化交流
南方地区与海外贸易 往来密切,文化交流 频繁,对墓葬风格产
生了影响。
宗教信仰
宋代南方地区宗教信 仰盛行,墓葬中常见 佛教、道教元素。
地域特色
南方地区地理环境多 样,民族众多,形成 了各具特色的墓葬文
化。
03
区域性特征分析
墓葬形制与结构特点
01 砖室墓
南方地区宋代墓葬中常见的墓葬形制,具有券顶 、穹隆顶等结构特点。
公村仿木构宋墓出土白瓷和铜器的相关认识
公村仿木构宋墓出土白瓷和铜器的相关认识作者:郭强来源:《理财·收藏版》2021年第09期新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于2013年1月,为配合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新校区二期工程建设,在新乡市红旗区公村东发掘了4座保存较为完整的宋代仿木结构墓葬(图1),四座墓葬保存较完整,出土白瓷器、铜簪、铜钱等共计15件。
通过墓葬形制和出土器物特别是铜钱年号,可以知道墓葬的大体时代,其中出土的白瓷器和铜器,可以作为此时民间的典型器物,因为所在层位和地点坐标明确,出土信息完整,可以为此时的文物研究提供珍贵的资料。
墓葬的发掘与基本情况4座墓葬均为小型仿木结构斜坡墓道单室平面呈六边形砖室墓,形制基本相同,均由墓道、墓门、甬道和墓室四部分组成。
墓道方向朝南。
墓道北部为墓门,砖砌仿木结构,上为砖雕斗拱及屋檐结构,下为拱形门洞,以青砖垒砌封门。
墓室由砖垒砌而成,墙面残留有红色彩料痕迹,根据四角部分残存的砌制情况推测为穹隆顶。
墓室四角砌仿木砖柱,墓室内西壁砖砌箱柜和桌子图案,箱柜下部刻有剪刀等图案(图2);北壁砌假门,门额上饰两枚方形门簪,门两侧各砌一直窗棂(图3);东壁砌桌子一张,桌子左右侧各砌椅子一把(图4)。
墓室底部靠北墙用青砖砌有棺床。
4座墓出土器物共计15件,分瓷、铜两类,瓷器有白釉瓷炉和白釉瓷碗各1件,铜器有铜簪1件和铜钱12枚。
根据墓葬形制与出土的铜钱和瓷器,将这4座墓的时代定为北宋中期。
其中有2座墓墓室上部填土中出土了大量陶片,经拼对整理发现器形基本为盘,经计算其直径在35—52厘米之间,推测应为下葬时的祭祀遗存。
此外,4座墓葬中有3座都为二次葬,这种葬俗值得关注,其具体原因还有待于研究探讨。
这种仿木结构宋墓以往学者研究认为其墓主人属于当时的富民阶层。
出土的白瓷器以及铜器1.白釉瓷器(1)白釉瓷炉 1件。
出土器物编号2012XJZM3:1(编号中的“2012”代表发掘年份,“X”代表新乡市,“JZ”代表机电专科学校,“M”代表墓葬,下同),出土自M3墓道西北角(图5)。
27021712_南陵铁拐宋墓随葬品及葬俗内涵探析
□张梦花2014年,安徽省南陵县弋江镇奚滩村铁拐组在基建过程中发现宋代墓葬,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南陵县文物管理所联合对该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共发掘两座墓葬,均为竖穴土坑灌浆墓,发掘者将其称为“铁拐宋墓”。
铁拐宋墓出土随葬品丰富且保存完好,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
孙千惠在其《安徽南陵铁拐宋墓研究》[1]中对其丰富的随葬品和墓主人身份,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
也有学者对其中数量较多且具有代表性的器物进行了单独分析,如单双对铁拐宋墓中伎乐女俑所执乐器和乐队编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2]。
耿路在其博士论文《出土脆弱、黏结丝织品文物自分层揭展技术研究》[3]中对铁拐宋墓中的丝织品也进行了讨论,但其关注文物的保护和揭展。
铁拐宋墓中一些特殊的随葬品和墓葬形制所蕴含的葬俗思想还未有学者进行深层次的社会背景分析,本文拟对此进行初步探讨。
一、随葬品分析铁拐宋墓虽然整体规模不大,但出土器物较为丰富,多达200余件(套)。
其中M1的随葬品较多且保存较好,有陶瓷器、金银器、纺织品、木俑及家具房屋模型。
M2因早期被盗,随葬品几乎无存,仅出土陶、瓷器10余件。
M2发现两合墓志,M1未发现墓志[4]。
本文针对其中数量相对较多的金银器、瓷器及随葬木明器做一探讨。
1.金银器。
M1墓主周围发现银步摇、银梳篦﹑金簪、金钗、金耳坠及手臂银缠钏等金银器14件[4]。
(图1)整体数量不多,但与安徽其他地区宋墓相比,铁拐宋墓所出金银器数量已经相对较多。
南方宋墓中金银器随葬数量较之前代相对较少。
吴敬认为宋人治丧行为隆重,但在随葬品的投入上却相对较少,即所谓“厚丧薄葬”[5]。
一方面是因为宋代官方禁止墓中随葬昂贵金银器,《宋史·凶礼》:“百姓丧葬祭奠不得以金银锦绣为饰及陈设音乐葬物。
”[6]另一方面,宋代纸质明器的发展,也大大降低了人们在随葬品上的投入。
北宋时,北方地区靠近王朝政治中心,墓葬中逾制使用金银随葬品的情况较少,转而使用复杂的墓内装饰来表现墓葬等级。
晋中南地区宋金墓葬
葬礼仪式与社会地位
分析晋中南地区宋金时期墓葬反映的葬礼仪式与社会地位的关系 ,如豪华的葬礼、合葬等。
随葬品与生活习俗
通过随葬品探讨晋中南地区宋金时期人们的生活习俗、宗教信仰 等。
家族墓地与宗族观念
分析晋中南地区宋金时期家族墓地和宗族观念的体现,如合葬、 迁葬等。
05
晋中南地区宋金墓葬的研 究价值和意义
研究展望与建议
01
深化研究
晋中南地区宋金墓葬的研究仍需进一步深化。特别是对于不同地区和不
同时期的墓葬,需要加强比较研究和断代研究。
02 03
保护措施
针对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应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防止盗墓和自然灾 害对墓葬的破坏。同时,应加强公众宣传和教育,提高人们对文物保护 的意识。
跨学科合作
未来的研究需要跨学科的合作,包括历史学、考古学、人类学、社会学 等。通过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晋中南地区宋金时期的 社会历史和文化面貌。
随葬品
随葬品包括陶器、瓷器、铜器、铁器、玉器等, 其中以陶器和瓷器为主。这些随葬品既反映了当 时的生活习惯和审美观念,也提供了关于手工业 生产和贸易的重要线索。
文化交流
晋中南地区宋金墓葬也反映了当时不同地区和民 族之间的文化交流情况。例如,某些墓葬的形制 和随葬品与中原地区的宋金墓葬相似,而另一些 则具有地方特色。
04
晋中南地区宋金墓葬的历 史和文化背景
历史背景
宋金时期的政治局势
简述宋金政治对晋中南地区的影响,如战争、割据、朝代的更迭 等。
经济繁荣与墓葬的兴起
阐述晋中南地区在宋金时期的经济状况,分析经济繁荣对墓葬的影 响。
墓葬形制的演变
梳理晋中南地区宋金墓葬形制的演变过程,从早期的砖室墓到晚期 的石室墓等。
淮南地区宋金墓葬
对现代考古学的启示和影响
淮南地区宋金墓葬的研究不仅对历史研究具 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对现代考古学的发展 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些墓葬的研究成果可以 为现代考古学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实践经 验,为考古学科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推动力 。
此外,淮南地区宋金墓葬的研究还对现代社 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通过对这些墓葬的研 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认识历史文化遗 产的价值和意义,从而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这 些宝贵的文化遗产。这对于现代社会的发展
06
研究展望
已有研究的回顾和总结
历史沿革
淮南地区宋金墓葬的研究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早期主要集中在考古学、历史学和文化学 等领域,后期逐渐扩展到人类学、社会学和艺术学等领域。
研究现状
目前,淮南地区宋金墓葬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包括发掘报告、专题研究论文、 综合研究著作等,这些成果对深入了解宋金时期的社会、文化和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保护和传承的必要性和措施建议
历史文化价值
宋金墓葬是淮南地区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具有极高的历史、艺 术和科学价值,应当得到保护和传承。
法律法规要求
保护和传承宋金墓葬是法律法规的要求,也是对历史文化遗产进行 保护的义务。
具体措施建议
加大资金投入,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高公众的保护意识 ,完善保护法规,加强执法力度等。
有简单的砖砌或石板封门。
03
随葬品和葬俗
随葬品的种类和特点
01 02
陶器
宋金时期的淮南地区墓葬中,陶器是常见的随葬品之一,包括陶罐、陶 壶、陶炉等。这些陶器通常为灰陶或黑陶,造型简单大方,具有鲜明的 时代特色。
瓷器
宋金时期的淮南地区墓葬中,瓷器也是常见的随葬品之一,包括青瓷、 白瓷、黑瓷等。这些瓷器造型多样,工艺精湛,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东南地区宋墓研究的开题报告
东南地区宋墓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宋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全盛时期,也是中国文化、艺术、科技、经济等方面的繁荣期,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宋代墓葬是研究宋代社会、文化和历史的重要对象之一,对于了解宋代社会制度、人文风貌和文化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对于宋代墓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原地区和南方地区,东南地区的宋墓研究相对较少。
二、研究意义东南地区是宋代南方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其宋代墓葬在墓主人的身份、遗物、墓构等方面都有其独特性和代表性。
研究东南地区宋墓,既可以为东南地区宋代社会制度、文化、艺术、经济等方面的研究提供实物证据,也可以进一步完善中国宋代墓葬研究的体系和理论。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1. 研究内容(1)东南地区宋墓的遗址、墓主人身份及社会地位等方面的调查和整理;(2)东南地区宋墓的墓构、墓道、墓穴及墓葬遗物的形制、材质、制作工艺、文化意义等方面的研究;(3)东南地区宋墓的区域特点及与其他地区宋墓的异同比较。
2.研究方法(1)采取田野调查和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式,对东南地区的宋墓遗址进行实地考察和测量;(2)利用考古学、艺术史、文化人类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方法,对东南地区宋墓的文化、艺术、制度等进行研究和比较。
四、预期成果1. 研究报告撰写一份详细的东南地区宋墓研究报告,介绍研究的目的、方法、过程和成果等。
2. 论文发表在相关学术期刊发表论文,介绍东南地区宋墓的研究成果和意义。
3.相关展览在各地区的博物馆或文化活动中心进行有关东南地区宋墓的展览,让更多的人了解东南地区的宋代墓葬文化。
以上是本人根据所了解到的东南地区宋墓研究情况,对该课题的简要研究开题报告。
论南方宋墓的共性特征及其成因_吴敬-201401考古与文物
论南方宋墓的共性特征及其成因*吴敬(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吉林长春市130012)关键词:南方地区宋代墓葬共性特征形成原因摘要:秦岭—淮河沿线以南地区已报道了1000多座宋代墓葬,通过对这些墓葬的分类、统计和归纳,我们发现其在分布特点、区域特征及其形成原因上有着一定的共性规律。
在分区上以河流山川为分界形成若干文化圈,在各文化圈中又受到了自然地理以及宋代社会、经济、宗教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逐渐形成了宋代南方各地葬俗的共同特征,这是宋代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也是南方地区宋代地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
KEY WORDS:Southern China Song tombs Common characteristics Causes of formationABSTRACT:Over1000Song tombs to the south of the Qinling Mountain-Huaihe River line have been found and published so far.Through classification and statistic analysis,this study generalizes and identifies several principles that can help explain their distributional and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Regarding distributional pattern,these burials demonstrate cultural variations that can be grouped into several cultural zones divided by either river tributary or mountain.Meanwhile,each cultural zone also was impacted by natural geology and other social,economical,and religious factors in the Song Dynasty and thus shares certain similarities.These patterns basically follow the general historical trend during the Song era,and represent the characteristic of regional cultures of the Song Dynasty in Southern China.中国的南方地区主要是指秦岭———淮河沿线以南的广大地区,据本文统计,南方地区正式报道的宋代墓葬有1200多座,这些墓葬分布于现在的四川省、重庆市、陕西省南部、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安徽省中南部、江苏省中南部、浙江省、上海市、福建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以及海南省。
对考古材料视野下宋代葬俗研究
对考古材料视野下宋代葬俗研究/h1 ----本站首页免费课件免费试题整册教案教育资讯计划总结英语角幼儿教育文书写作海量教案免费论文网站地图设为首页收藏本站语文科数学科英语科政治科物理科化学科地理科历史科生物科高考试题中考试题高考课件中考课件高考教案中考教案教学论文经济论文理工论文管理论文法律论文行政论文艺术论文医学论文文史论文农科论文英语论文课程改革教育法规教育管理家长频道您现在的位置:3edu教育网免费论文文史论文考古论文正文3edu教育网,百万资源,完全免费,无需注册,天天更新!对考古材料视野下宋代葬俗研究岩洞墓,此类墓有两种形制。
A型:岩洞群葬。
将安置尸骨的棺材放置在岩溶地貌的天然溶洞中,洞内棺材数量较多,又称“棺材洞”,随葬品主要为陶器、铁器以及少量釉陶和瓷器。
清镇平坝桃花村清理的“棺材洞”中有数百具棺材,虽然没有明确的纪年证明其中有宋代棺木,但是从C14测年以及出土的陶器、瓷器和铜钱来看,与第一类和第二类墓葬较为接近,应有宋代棺材葬入洞中,这样的岩洞可能是生活在这一地区某一古代部族的公共墓地。
B型:岩洞家族葬。
利用河边岩壁上的天然溶洞,少数经过人工修整,将棺木放置其中,有的在洞口用石块垒砌一道矮墙防护棺木。
棺木的数量多者不过二、三具,可能是一个家庭使用一个岩洞。
由于这些墓葬多数被破坏,所以基本没有发现随葬品。
在德江、务川、铜仁等地区发现大量存在这样的岩洞墓,根据文献记载,这些岩洞墓在明代就有使用。
从这些墓葬出现较为频繁来看,这种墓葬可能从宋代就已经出现了。
岩墓。
在河边岩壁上人工开凿洞穴,洞内四壁和顶部经过精心凿刻,有的还有浮雕纹饰,无葬具,然后用石头将洞口封闭。
如赤水、桐梓、习水等地的岩墓,但这些墓绝大多数已被破坏一空,从墓室题记中可以发现此类墓从三国蜀汉时期就已出现,并一直延续到明代,因此这类墓中也应有一部分墓葬属于宋代。
悬棺葬。
在河边的岩壁上开凿壁龛放置棺木,或是开凿圆孔插入木柱放入棺木,多数为二次葬。
五代、宋墓葬、城址
五代、宋墓葬一、五代墓◆中原地区发掘的不多,今河南洛阳、伊川的后晋墓,墓室和遗物都较简陋。
◆河北保定发掘了重要的五代王处直墓。
◆江南各地发掘的墓葬稍多,如湖南长沙1960年前即发掘300多座,出土了不少瓷器等。
A.王处直墓•1994年河北省曲阳县(定窑即在此)西燕川村西坟山上的一座古墓被盗掘,后经曲阳县文物管理所抢救整理。
根据墓内遗存文物及墓志认定为唐末、五代时期的墓葬,墓主人为王处直。
其生前,官拜义武军(治所定州)节度使,节制易、定、祁三州,为河北地区的重要藩镇将领。
•墓内出有石雕、墓志等。
•壁画(被盗墓者破坏严重)内容有天象图、云鹤、团花、人物、花鸟、山水等,多采用屏风形式。
【屏风式壁画在晚唐—五代—宋均有】•墓内共嵌有石刻彩绘浮雕共计18块,其中推测墓门处,墓前室门内侧2块应为文吏或供养人像,前室四壁12块生肖像,后室东西两壁2块大型散乐图、侍奉图。
•石刻彩绘浮雕中以侍奉图和散乐图最为珍贵,用的是浮雕和绘画相结合的手法,例如人物的眼睛、眉毛和指甲,并没有深入细微地去雕刻,而是通过墨线勾勒来表现,几乎收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两块大型浮雕(非常沉重),人物形象真实生动,色彩和谐,是难得一见的文物珍品。
•门口的武士图也为浮雕和绘画相结合的手法,但被卖到美国,后又归还到国家博物馆。
【还须取墓土寄去,核对微量元素】B.冯晖墓•后周显德五年(958年)冯晖墓,冯晖(三朝元老)初为五代后唐部将,累官后晋滑洲节度使,后汉加封同平章事、侍中、后周兼中书令,封陈留王,卒封卫王。
•位于陕西彬县城西南约21 公里处的底店乡前家嘴村。
1994年发掘,出土文物计有陶器、瓷器、象牙带具和铜、铁器及壁画等,其中以瓷器、彩绘浮雕砖、壁画、墓志铭最为珍贵。
•其中青瓷器可判定为耀州窑瓷。
由于出土在五代纪年(明确纪年)墓葬中,它们的断代价值极高,有助于解决五代耀州窑青瓷断代及烧造特点等学术争议,也验证了“裹足釉支钉烧”确为该窑五代青瓷烧造特征之一。
浅析宋金时期中原北方地区的平民墓
浅析宋金时期中原北方地区的平民墓发表时间:2017-05-02T15:07:08.717Z 来源:《文化研究》2017年1月作者:王芝鹤[导读] 本文选取宋金时期中原北方地区的平民墓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墓葬形制、墓内装饰内容、墓主人阶层等方面。
云南民族大学云南昆明 650500摘要:本文选取宋金时期中原北方地区的平民墓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墓葬形制、墓内装饰内容、墓主人阶层等方面,分析此类墓葬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之上探讨其产生的社会背景。
关键词:宋金时期平民墓家族墓在长期的考古发掘与研究当中,帝王、贵族、官僚等上层统治阶级和大知识分子的墓葬一直是关注的重点。
平民阶层的墓藏很少被提及。
这种不均衡现象的原因主要在于帝王将相在推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起到的作用更为关键与直接。
其次,上层阶级的生平事迹多见于各类历史文献资料,使得研究者方便两相比较。
相对来说,平民阶层在政治上默默无闻,又几乎不见于史料。
这样就造成了平民墓研究价值的低下与研究难度的增大。
因此,历朝历代的平民墓自然就受到学界的冷落。
然而,宋代平民墓的地位却不能小觑。
因为宋朝政府重文轻武的统治思想以及经济的飞跃发展,宋代社会环境更为自由宽松,平民的社会地位以及生活水准明显提升。
正如钱穆等史学家所说的进入了“平民社会”。
而宋代平民墓的研究正是研究宋代平民生活的重要资料。
宋墓的研究不仅仅可以给我们提供宋代丧葬文化的资料,还因为“事死如事生”的丧葬观念,可以展现给我们宋代平民家居生活的缩影。
一宋金中原北方地区平民墓的考古现状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宋金平民墓的考古发现不断地见诸报道。
其中相当大的一部分平民墓集中在中原北方地区,主要包括河南、河北、山西、山东、陕西等地。
较典型的墓例有:1白沙宋墓1951年在河南省禹县白沙镇发现白沙宋墓。
宿白先生据此撰写成《白沙宋墓》一书。
M1是南北向仿木结构双室砖墓,由阶梯状墓道、墓门、甬道、前室及后室组成,建于北宋哲宗元符二年(1099年)。
南京高淳华山宋墓.doc
南京高淳华山宋墓说到宋代,人们总会看到《清明上河图》的繁华都市形象,耳畔萦绕着或伤感或激昂的歌词。
南宋都城南京延续了300多年,在中国古代文化发展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南京在政治体制变革、科技发展、学术思想、文艺创作等方面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
开创了历史上独一无二的新时代。
当时,服装也在不断发展和进步,呈现出独特的服装风尚。
秦关《南歌子》:"揉揉蓝色的衬衫和杏色的裙子,独自倚着玉隔膜,对檀香的嘴唇无话可说。
"朱《生查子》:"翡翠减肥裙,病吓罗毅瘦."欧阳修《于飞乐》:"舒红衬衫,双绣蝴蝶,裙缕鹞."贺铸《减字浣溪沙(十五之十)》: “公瑾袍熏麝香水。
纱笼染得越多,就越金黄。
博罗毅会见庄鸣这首词从侧面展示了当时服装的绚丽多彩,形象生动,回味无穷。
在考古学家的努力下,今天我们还可以看到宋代文物的风采,体验古人的优秀设计和精湛工艺。
9月30日,南京高淳县华山乡XXXX 在距高淳县县城约12公里的毛安山南麓发现一座南宋砖墓,南京博物馆和高淳县文保研究所相关人员共同对该墓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
坟墓的主人是一个女人。
墓中出土了大量的银器、青铜器、玉器、竹木制品和铁器等文物,特别是50多件丝织品,品种丰富,工艺多样,设计精美,具有很高的研究和观赏价值。
其中许多保存完好,这是非常罕见的。
华山宋墓出土的丝绸服装种类繁多,包括服装、裤子、裙子、胸衣、鞋袜、行李、被子、香囊等。
材料包括罗、丝、纱、丝等。
服装装饰多变,主要以各种花卉图案为主。
图案风格崇尚写实,构图匀称,花朵摇曳,生动活泼,具有典型的宋代特色。
其中一些服装目前正在南京博物馆《云裳簪影》展厅展出。
下面我们将介绍其中三种具有各自特点的产品:平纹纱直开襟窄袖衬衫长60,直袖长148,袖口宽13厘米。
这是一件单纱服装,有直领和双翻领,窄袖,两边有开襟。
衣领边缘和门襟镶有相同颜色的布料。
从衣领边缘的针脚来看,应该有一条薄下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南方宋墓的共性特征及其成因*吴敬(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吉林长春市130012)关键词:南方地区宋代墓葬共性特征形成原因摘要:秦岭—淮河沿线以南地区已报道了1000多座宋代墓葬,通过对这些墓葬的分类、统计和归纳,我们发现其在分布特点、区域特征及其形成原因上有着一定的共性规律。
在分区上以河流山川为分界形成若干文化圈,在各文化圈中又受到了自然地理以及宋代社会、经济、宗教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逐渐形成了宋代南方各地葬俗的共同特征,这是宋代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也是南方地区宋代地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
KEY WORDS:Southern China Song tombs Common characteristics Causes of formationABSTRACT:Over1000Song tombs to the south of the Qinling Mountain-Huaihe River line have been found and published so far.Through classification and statistic analysis,this study generalizes and identifies several principles that can help explain their distributional and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Regarding distributional pattern,these burials demonstrate cultural variations that can be grouped into several cultural zones divided by either river tributary or mountain.Meanwhile,each cultural zone also was impacted by natural geology and other social,economical,and religious factors in the Song Dynasty and thus shares certain similarities.These patterns basically follow the general historical trend during the Song era,and represent the characteristic of regional cultures of the Song Dynasty in Southern China.中国的南方地区主要是指秦岭———淮河沿线以南的广大地区,据本文统计,南方地区正式报道的宋代墓葬有1200多座,这些墓葬分布于现在的四川省、重庆市、陕西省南部、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安徽省中南部、江苏省中南部、浙江省、上海市、福建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以及海南省。
就历史分期而言,秦岭———淮河以南地区的宋代历史体现了宋金时期不因朝代更替而连续发展的延续性,就考古发现而言,这一分界以南和以北地区的宋代墓葬在文化面貌上存在着较大差异[1]。
而且,历史学者的研究指出,宋代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有着不同的地域文化特征[2]。
因此无论是考古学材料还是历史学研究,都表明南方宋墓的文化面貌和发展过程有着自身的特点,本文将以南方地区正式报道的普通宋墓[3]为基础材料,结合历史学视角,探讨南方宋墓的共性特征。
一、南方宋墓共性特征的表现南方宋墓可以划分为若干个文化区[4],但是南方地区作为一个整体,在区域内又有着很强的共性,这些共性既是南方宋墓区域特征的主要表现形式,也是南方宋墓与北方宋墓的主要差异所在。
(一)区域划分原则1.以考古材料为视角,南方不同地区宋代葬俗的流行范围遵循着一个原则,即具有相同或相近文化面貌的墓葬多以主要流域为中心,以山脉、丘陵、湖泊等自然地貌为天然屏障形成分布圈,多数地区没有遵循宋代行政区划的分界,因此南方宋墓的分区是文化特征与自然地理相结合所形成的人文地理区域。
2.相邻地区不同葬俗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形成了更大的葬俗分布范围,就目前材料而言,59考古与文物2014年第1期*本文是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南方地区宋代墓葬研究”(项目编号:12FKG007)阶段性成果。
主要有三大板块:长江上游文化区,包括成都平原和川北、黔渝地区。
成都平原的宋代墓葬以砖室墓为主,川北、黔渝地区则以石室墓为主,但是两者交界地带的墓葬形制相互渗透,且邛窑瓷器和道教因素随葬品在这些地区都有使用[5]。
长江中下游文化区,包括江汉平原地区和长江下游地区。
这一地区自五代十国的南唐、吴越开始,墓葬就有相近的特征,北宋初期基本延续了南唐和吴越的船形砖室墓形制。
随着时代的推移,至北宋中后期船形砖室墓逐渐消失,长方形砖室墓成为了主流,北宋时期随葬瓷器中江汉平原以梁子湖窑产品为主,长江下游地区以繁昌窑产品为主,均为本地瓷窑,但到了南宋时期随着两窑的停烧,景德镇窑瓷器占据了主流[6]。
闽赣文化区,即闽江流域和赣江流域。
这一地区在北宋时期,都出现了南方地区极少见到的壁画墓,南宋时期有所增多,而且在随葬品上都有道教因素十分浓厚的俑,虽然制俑的原料有瓷、石之分,但是俑的种类和造型比较一致[7]。
(二)历史发展阶段1.北宋早期和中期之交。
这一时期大致为真宗到仁宗的某个阶段,主要表现为:此前,南方宋墓在很大程度上延续了当地五代十国时期的特点,如成都地区北宋早期的小型砖室墓与当地晚唐和后蜀墓葬形制相同、长江中下游地区北宋早期仍然使用南唐制造的“都省铜坊”铭文铜镜等;此后,墓葬形制和随葬品都有较大程度的丰富和改变,五代十国的遗风逐渐消亡,形成了各地宋代墓葬的自身特色。
2.两宋之交。
这一时期,北宋灭亡,南宋建立,南方的不同地区因王朝更替所受到的影响有所不同,有的地区逐渐衰败,有的地区则产生了新的墓葬特征,主要表现为:陕南、淮河南岸地区南宋墓葬数量大大减少,成都地区砖室墓构造和制俑工艺简化,川东、川北、黔北地区开始流行仿木结构画像石墓,闽赣地区壁画墓增多等等。
(三)墓葬形制选择1.南方宋墓的墓室及棺椁以外的空间较小,夫妻合葬的形式主要为同穴异葬,有的合葬双室在隔墙上留有相通的孔洞。
这与北方宋墓流行仿木结构砖室墓且夫妇同室的墓葬形制有着本质差异。
《东坡志林》记载,“古今之葬者皆为一室,独蜀人为同坟而异葬,其间为通道,高不及眉,广不能容人”[8]。
苏轼描述的是宋代蜀人的葬法,但是从考古发现来看,这种葬法显然已不是蜀人所独有,基本流行于整个南方地区,而且古人有“生则同衾、死则同穴”的丧葬理念,宋人为了使夫妇在死后也能魂归一处,创造性地在两室之间留下相通的孔洞,在最大程度上体现了尊重死者的人伦思想。
2.南方宋墓注重防腐、防潮。
北宋早期,这种措施还不是十分普及,而且技术比较落后,主要是将木炭、石灰等材料铺在墓底或直接放在棺椁周围,以起到防潮的作用。
北宋中后期,防腐技术逐渐成熟,人们使用石灰糯米汁、三合土,或是石灰、泥沙、木炭、松香等防腐材料填充墓圹、墓室、棺椁之间的空隙,从而使墓葬形成了一个坚实的封闭空间。
到了南宋时期,朱熹将这种墓葬防腐防潮措施称为“作灰隔”[9]。
(四)随葬器物取向1.南方宋墓的随葬品种类丰富。
各类随葬品中瓷器最多,其次为铜钱、俑、铜镜、釉陶器、陶器、买地券、墓志,兼有少量的金银器、铜器、漆器等。
北方宋墓的随葬品种类与南方地区大致相同,但是出土瓷器的组合有一定差异。
本文统计了1200座南方地区宋墓,出土青白瓷的有305座,占25.4%,比例最高;本文统计了227座中原、北方地区宋墓,出土白瓷的墓葬有76座,占33.5%,比例最高,出土青白瓷的墓葬有22座,比例最低,占9.7%。
2.南方宋墓的随葬品数量丰厚,北方宋墓虽然在随葬品种类上与南方地区相似,但是随葬品的数量却远不及南方地区。
同样是被盗现象严重,南方宋墓随葬品数量还是相当可观的,而且不乏精美的金银器(非首饰类)、铜器(非铜镜、铜钱)。
本文统计的1200座南方宋墓中,有40座出土了金银器,其中20座曾被盗,有52座出土了铜器,其中31座曾被盗。
北方地区的多数墓葬在被盗后,几乎成为空墓,本文统计的227座北方地区宋墓中,出土银器的仅2座,出土铜器的仅1座。
由此可见,宋代南方人更加重视随葬器物,北方人则将墓葬装饰放在首位,随葬品放在较为次要的地位。
(五)宗教因素表现69研究与探索1.南方宋墓体现的道教因素较为浓厚,道教对多数地区的墓葬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而且表现形式丰富。
买地券和俑是道教堪舆理念对墓葬影响最重要的表现形式之一,本文统计的1200座南方宋墓中,出土买地券的有116座,占9.7%,出土各类质地俑的共118座,占9.8%。
本文统计的227座北方宋墓中,出土买地券的有12座,仅占5.3%,出土俑的有10座,仅占4.4%,而且俑的种类和数量远不及南方宋墓。
除买地券和俑以外,道教因素对南方宋墓的影响还表现有:成都地区的镇墓券、闽赣地区的龙虎堆塑瓶和墓室内道教仪式壁画、长江下游地区的镇墓铁牛以及黔渝地区画像石墓中的道教石刻等。
虽然北方宋墓有的在墓室内放置长生灯或是在墓顶悬挂镇墓铜镜,但是同样作为道教因素的墓内装饰,黔渝地区画像石墓很多雕刻有道教四神和求仙,赣江流域壁画墓、画像石墓中也有道教四神和道教教仪题材,这些在北方地区是极少见到的。
2.南方宋墓体现的佛教因素很少。
佛教因素主要表现在随葬品上,如随葬佛教信物、佛像、佛经,或是在墓志中有墓主人信佛、礼佛的记载。
但是从总体来看,佛教思想对墓葬的影响与道教相比,要逊色很多。
二、南方宋墓共性特征的成因南方宋墓共性特征的表现形式是多样的,形成这些共性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综观宋代社会发展,南方宋墓诸多共性特征的形成主要是受到了以下因素的作用。
(一)自然地理因素1.由于地理板块分隔形成的文化分区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地貌多样的国家,在秦岭———淮河以南地区,分布着高原、平原、山脉、丘陵、河流、湖泊等多种地貌。
就古人的生活方式来看,早在史前时期人们就一直遵循着近水而居的原则,即使是在水路交通相对发达的宋代,人们对水源的需求应仍然十分突出。
南方地区各水系之间多有崇山峻岭围绕或相隔,这些高大的天然屏障就可能使生活在不同水系、不同流域的人群逐渐形成了区域内独有的生活方式。
因此,宋代南方地区的若干个自然板块,形成了具有不同生活方式的地域文化区,各区的墓葬习俗也随之产生了一定的异同。
2.由于地质构造不同形成的墓葬形制差异中国南方多雨,土质松软,不利于深挖墓穴,北方干旱,土质坚硬,有条件深挖洞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