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课件

合集下载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PPT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PPT

引子:几个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社会主义好不 好?如果好,好在 哪里?
引子:几个需要思考的问题
(二)中国的政治制度 为何是今天这个样子? 其根本依据在哪里?
引子:几个需要思考的问题
(三)中国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的根本原因何在? 与我国现行的政治体制是否有着必然的关系?
国外学者的分析:
1、国民性角度:勤劳、节俭,储蓄率高。 2、全球化角度:庞大的廉价劳动力。 3、国际关系角度:中美关系改善,吸引大量国外投资和抓住西方产业转移的机 4、比较经济角度:放弃计划经济实行市场经济。 5、具体经济、社会措施角度:国有土地有偿出让、计划生育政策等等。 应该说,这些研究都一定程度的说明了中国成功的原因,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缺 陷:回避了政治制度因素——如果不是决定性也是——最重要的作用! ——《参考消息》2010年3月18日转载新加坡文章《中国的政治制度何以优 于西方》,作者:宋鲁郑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深度解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深度解读
引子:几个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了解我国国情:理解中国政治发展道路的特色来源 二、把握整体功能:现行政治体制在总体上最契合当前需要 三、理解内在特质:我国社会主义政治体制的根本优越性 四、掌握核心内容:坚持走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的关键所在 结语:中国的民主政治前景光明
大禹治水
一、了解我国国情:理解中国政治发展道路的特 色来源
栾菊杰以一幅“祖国好” 向 祖国人Fra bibliotek表示衷心的感谢
一、了解我国国情:理解中国政治发展道路的特 色来源
3、注重社会秩序、整体利益
(西方核心价值:个人自由、个人权利)
身为护士的玛利亚· 阿萨利娅描述说,“中 国人给我的印象是每个人都非常骄傲和坚 强,而且愿意为共同的目标牺牲个人的利 益,这一点希腊人等西方人很难理解,也 很难做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PPT课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PPT课件

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时期创造性地把马 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 相结合,先后提出了“工农民主”、“人 民民主”、“新民主主义”等民主概念, 并以罢工工人代表大会、农民协会、工农 兵代表苏维埃、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等组织 形式,创造适合中国国情、能够保证人民 当家作主的政治发展的实现形式,反映人 民的意愿,得到了人民的拥护。
第四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 展道路
“政治发展”这一概念正式提出并引 发社会广泛关注是20世纪50年代初, 60年代后得以广泛运用。 政治发展主要指不发达国家政治体系 从不发达状态走向发达状态、从传统 政治走向现代政治的变迁过程,是政 治进步和政治现代化的过程。其核心 和关键是政治制度化程度和政治参与 的水平、法制的完备与发达状况,其 目的是要实现政治稳定和政治民主。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发展道路的基本涵义和特征? 其基本涵义是:从中国的基 本国情出发,坚持共产党的领 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 的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 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 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
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不断通过政治体制改革,使社会 主义民主政治和法制建设不断发 展、完善,使人民群众当家作主 的权利不断充实、扩大,不断推 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 和发展。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 主和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政治发展道路的核心要素。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民主意识 缺失。邓小平在谈及中国特色 的民主政治建设时曾指出: “旧中国留给我们的封建专制 传统比较多,民主法制传统比 较少。解放以后,我们也没有 自觉地、系统地保障人民民主 权利的各项制度,法制很不完 备,也很不受重视。”
经济基础和政治文化方面的不 足制约了中国政治发展实践, 造成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道路 呈现出明显的渐进性特点。

第八章 政治发展 (《政治学概论》PPT课件)

第八章  政治发展  (《政治学概论》PPT课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基本内涵
第一,始终高举人民民主的旗帜 第二,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 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第三,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政治制度
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第一,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这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根本原则
第二,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这是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必然要求
政治发展有两条基本途径,即政治革命 和政治改革
第一,政治革命
政治革命,是指以阶级为政治主体,以夺 取国家政权为目标,旨在推翻另一个阶级的 政治统治,并以新的政治制度、政治关系和 政治秩序取代旧的政治制度、政治关系和政 治秩序的激烈的政治变革
政治发展的途径
第一,政治革命
政治革命是政治制度的质变,是原有政 治体系的全面变革
政治学概论
第八章 政治发展
第一节 政治发展的涵义与理论 第二节 政治发展的动力与途径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第四节 中国政治体制改革
政治发展的涵义与理论
一、政治发展的涵义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发展理论
政治发展的涵义
政治发展,是指国家政权体系在与经济 和社会发展相互作用中进行的,以完善和巩 固国家政权为核心,以推动经济与社会发展 为使命的政治建设
政治体制改革的涵义和性质
政治体制改革是政治制度完善和发 展的必然要求,是推动经济与社会发展 的必然要求
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是中国政治制 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发展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
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历程和成就
1.政治体制改革的历程
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始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 会
邓小平《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重要讲话, 标志着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正式提上日程,并逐步 全面展开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PPT课件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PPT课件

动准则,都受到宪法的保护,享有宪法规定
范围内的政治自由、组ຫໍສະໝຸດ 独立和法律上的平等地位。 2021/3/10
16
五、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经典论述] 周恩来:“我们是根据中国民族历史的
发展,经济的发展和革命的发展,采取 了最适当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而不是 采取民族共和国的制度。因此,中华人 民共和国是单一体的多民族国家,而不 是联邦国家,也无法采取联邦制度。”
2021/3/10
19
第二节 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一、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依法治国的含义: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 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 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 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 化、法律化,使各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 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 前提下,继续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下民主、
自由、人权的不同本质。
2021/3/10
27
2021/3/10
26
本章小结: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 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人民民主专政是国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政体。中 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 自治制度是基本政治制度。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 光广泛而深刻的实践。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要加强 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具有中国特色:
在政权组成的阶级结构、党派之间的
关系、概念的表述等方面,都有中国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课件——庄坚俍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课件——庄坚俍

我们从自己的文明中走 来,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 的成功之路,我们坚定不 移地前行,就一定能够拥 有伟大的未来!
天皇传统 公民
“为什么他们的道路各不相同?” 君主
公民 政党 立宪 国家
欧洲体系 政党
日本模式 美国模式 英国模式
美国模式 国家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结论 中国的政治发展道路要依靠人民,坚持从国 情出发,决不能照抄照搬“西方模式”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1949年
“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的内涵”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为什么我们在专制社会中跳不出历史周
期律?
我们的民主制度是如何体现人民民主这
个最大国情的?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为什么我们在专制社会中
跳不出历史周期律?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结论
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制度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我们的民主制度是如何体现
中国 共产党
领导
体现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人民当家作主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2015年
“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的完善”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展望未来,针对不足之处, 我们应该加强和完善哪些方 面的建设呢?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结论
坚持依法治国,为人民民主提供保障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140% “人民参与 小组活动三: 120% 民主积极性 100% ”趋势线性 人民的主体作用是人民民主发展的 80% 绘制 60%
重要因素,请大家讨论并绘制人民
40% 20% 参与民主积极性的趋势变化曲线,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任兰一、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一)政治发展道路问题的提出1.进行政治建设的现实需要我们从1978年改革开放到现在,进入了一个社会转型期,要想平稳过度,就得解决好利益问题。

如果政治不改革,政治不发展,经济就得不到发展。

2.要选对政治道路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

十八指明了方向,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既不能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二)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认识1.以坚持和完善基本政治制度为前提的发展道路2.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子系统。

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具有成系统的相对独立性3.道路实质核心要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共产党人的根本追求。

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这是所有社会主义者和马克思主义者的共识。

4.道路和体制模式是由多方因素决定的。

保持中国自己的选择十分重要。

其中的关键是坚持“三统一”、“四制度”、“五不搞”。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构成的基本政治制度;不搞多党轮流执政、不搞指导思想多元化、不搞”三权鼎立”和两院制、不搞联邦制、不搞私有化。

二、怎样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一)重要性、紧迫性政治体制改革既是整个体制改革中的关键部分,对经济体制、文化体制和社会体制改革起着支撑和保障的作用。

(二)政治发展的大方向政治体制无论怎么改革,都不能违背三项原则:生产力能够解放和发展,国家能够团结和稳定、国际地位能够提升和得到尊重。

(三)保障——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有个“两难困境”:一方面,我们必须维护社会政治的稳定;另一方面,经济的发展,又要求政治体制进行相应的重大改革,政治体制的重大改革可能会影响社会政治的稳定。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课件:9.1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共42张PPT)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课件:9.1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共42张PPT)
37
这是一条改革创新之路(动力):坚 持改革创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 展的强大动力;坚持博采兼容是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创新之道。
38
• 有什么样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就会孕 育和滋养与之相适应的文化
• 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 领导核心,始终代表着先进文化的前进方 向,肩负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 责任
27
4、怎样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3)最重要的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 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坚持以邓 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 观为指导。
28
4、怎样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1)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必须坚持以马 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 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 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坚持以改革促发展、促繁 荣。
42
10
2、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
A、指导思想: B、基本特征: C、本质和核心:
马克思主义;
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 学的大众的文化;
社会主义文化
12
“中体西用“:洋务运动
维新变法、辛亥革命
“全盘西化”论:“我们必须承认 我们自己百事不如人,不但物质机 械上不如人,不但政治制度不如人, 并且道德不如人,知识不如人,文 学不如人,音乐不如人,艺术不如 人,身体不如人。”
你能谈谈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经历了哪些艰难的 探索吗?
6
“中体西用“:洋务运动
维新变法、辛亥革命
“全盘西化主义”:“我们必须承认我们自己百事不如 人,不但物质机械上不如人,不但政治制度不如人,并 且道德不如人,知识不如人,文学不如人,音乐不如人, 艺术不如人,身体不如人。”

专题十三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专题十三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一、依法治国:
广大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依 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 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 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 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 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 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依法治国的重大历史意义
1.社会主义法制? 它是人民按照自己的意志,通过国家政权所
建立起来的法律制度和执法原则,是人民当 家作主和治理国家的基本方法。 2.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
(三)政治体制改革
一、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1、政治体制改革是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客观 需要。 2、政治体制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深入发展的客观 要求。 3、政治体制改革是建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现 依法治国的客观要求。 4、政治体制改革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的客观要求。 5、政治体制改革能够推动着我们国家和社会的长 治久安。
第一,实行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有利于加强和改 善党的领导。 第二,实行依法治国,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 保证。 第三,实行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 客观需要。 第四,实行依法治国,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 第五,实行依法治国,是维护社会稳定,国家长治 久安的重要保障。

二、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人民民主专政的中国特色
阶级结构——无产阶级国家政权是多数人对
少数人的专政 (苏格拉底之死:多数人的暴政) 政党关系——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 政权组织形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概念的表述——人民民主和人民对敌专政
人民民主专政的内容
人民民主专政即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
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实行人民民主 和人民专政的国家政权。 人民民主专政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在人 民内部实行民主;另一方面是对人民的敌人 实行专政。 思考:在阶级矛盾不再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后,为什么要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的必 要性?

走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道路 (2)

走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道路 (2)

走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道路胡锦涛同志讲话强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中探索出的一条既符合中国国情,又具鲜明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道路。

这是一条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性质的政治发展道路,是一条能够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和社会和谐提供根本保障的政治发展道路。

这条道路植根于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广阔沃土,产生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而进行的伟大实践,发展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之中,具有丰富的内涵和鲜明的中国特色。

一是走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道路,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我们党始终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不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实践证明,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紧密结合形成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仅保证了我国政治发展的正确方向,而且保证了我国政治发展稳定的政治环境和统一的思想基础。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就是要始终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地位不动摇,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和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二是走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道路,必须坚持具有中国特色的基本政治制度。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长期实践中,逐步探索并建立起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党在国家政权中充分发扬民主、贯彻群众路线的根本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又一重要形式。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确保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必然要求。

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以实现人民民主为己任;新中国从成立之日起,就以人民民主为政治特征;改革开放从开始之日起,就以政治体制改革为重要内容不断推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符合中国国情,具有旺盛活力和广阔前景。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各国国情不同,民主的发展道路和制度模式是多样化的。

人民民主是近代以来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对政治发展道路长期探索作出的历史选择,是中国从几千年的封建专制政治向民主政治跨越的根本标志,是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的政治根基。

有着5000年文明史的中国经历了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

1840年以后,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受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民族危机、社会危机空前深重。

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争取民族独立和民主自由,中国人民前赴后继,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但都一次次失败了。

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君主专制统治,但是试图照搬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道路没有走通。

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必须走民主新路。

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人民民主。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争取人民民主始终成为反帝反封建革命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领导中国人民长达28年的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本主义的艰苦卓绝斗争中,同时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政治发展道路。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为了实现党的最低纲领、争取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我们党大力发动和组织工农运动,投入反帝反封建的斗争,工人运动和农民运动在全国迅速发展。

大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国革命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道路。

为适应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迅速发展的形势,1931年11月,在江西瑞金举行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工农兵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亦称中央工农民主政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与发展》PPT教学课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与发展》PPT教学课件
——宁可主编《中国经济发展史》
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及其局限 到1979年,集体农业活动的组织方面正发生一场意义更为深刻的变化。 在中国最贫困的省份,特别是安徽,中国领导阶层开始了叫“生产责任 制”的某些尝试。……责任进一步下放到家庭中。……到1983年底, 这些集体农业的痕迹,也大量从中国农村消失了。在私人和集体之间划 分收入已没有什么意义,因为几乎全部农业生产都是以家庭为基础的。
[结论] 能结合时代背景,在材料所反映的信息和以下知识之间建立联系,并进行 合理解释。如:①人民公社体制的弊端。②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及其关于改革 的决定。③拨乱反正工作及当时思想领域的实际状况等。在此基础上,能提出 独立的见解或认识。例:改革具有艰巨性,改革是在新旧观念的激烈冲突中展开 的。改革者必须有“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和勇气,才能实现改革的目的。
第十单元 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第28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与发展
-.
课标解读
课标内容 1.14 改革开放新时期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认识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认识改革开 放以来中国在各个领域取得的成就、综合国力及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高, 认识“一国两制”对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重大意义;认识邓小平理论对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指导意义;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 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 器;认识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 现;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意义,认清我国发展新的历 史方位;认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 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形成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理论体系、制度、文化的形成过程及意义的系统认识。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课件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课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本特征
三者有机 统一
党的领导 人民当家作主
依法治国
党的领 人民当

家作主
依法治国
党的领导是根本保证
中国共产党
——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坚强的政治核心
“坚持党的领导”专章列入“十 三五”
今年11月3日发布的中 共中央关于“十三五”规划的建议, 将“坚持党的领导”列为如期实现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必须遵循的 六大原则之一,并单辟一章以大篇
SUCCESS
THANK YOU
2019/9/3
党的领导是根本保证
为什么要坚持党的领导?
1.有利于把党的主张与人民的意志统一起来。
2.有利于把党的决策和决策的贯彻执行统一起 来。
3.有利于国家政权机关及其领导人员把对党负 责和对人民负责统一起来,保证中国共产党始终 站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前进。
党的领导是根本保证
8.2.1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政治发展道路
1408502班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 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成小康 社会的重要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 放以来,我们党总结和发展社会主义民 主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不断推进政治体 制改革,成功开辟和坚持了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发展道路,为实现最广泛的人民 民主确立了正确方向。
依法治国是基本方略
依法治国的意义
一,依法治国是我党执政方式的重大转变、又利于 加强党的领导
二、是实现社会民主、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 三,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 四,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 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高一政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课件

高一政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课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班级姓名学号使用日期总分得分【学习目标】1.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基本知识。

2.明确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中坚定“四个自信”的重要意义。

【学习重难点】重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成就的根本原因。

难点:如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学指导】认真阅读课本第38到41页,勾画并快速记住知识点,完成下表:中国的改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高一政治组倾力打造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一)快速书写下列问题的内容要点: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成就的根本原因。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容及作用。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地位和作用。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容及其地位。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来源、内涵及作用。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的关系。

(二)判断纠错1.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 )2.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个重大时代课题。

( )3.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

(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 )【习题训练】材料一:回顾过去,我们党之所以能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具有强大的凝聚力战斗力,正是源于我们党对理论、道路、制度、文化的坚定自信。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发达国家几百年的发展历程,中国用几十年时间跨越成就!“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PPT课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PPT课件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起步 阶段。 毛泽东时代所形成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 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成为我国的 基本政治制度,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政治发展道路的基本制度框架。 此外,毛泽东1956年还“以苏为鉴”, 开始了中国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 艰辛探索,并形成了一些自己的思想。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 展道路在深化改革开放的过程 中完善和发展。
十六大以后,我国人民代表 大会制度进一步完善,立法速 度加快、质量提高、过程公开, 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
本形成;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 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得到加强;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建设进一步 推进;党内民主发展取得了重 大进展;人权入宪,提出私有 财产不可侵犯,以人为本的发 展理念开始深入人心。
十七大:“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 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 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 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 层群众自治制度,不断推进社会主 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 这是中共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历 史上首次完整地提出“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概念。
道2.路中进国一特步色推社进会。主义政治发展
改革开放后,政治体制改革稳步推 进 党领,导人民的代多表党大合会作制和度政、治中协国商共制产度、 民城族乡区基层域民自主治不制断度扩不大断,完基善层和民发主展, 活 重力 和增 保强 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得到尊
人权事业健康发展,中国共产 党的民主执政能力进一步提高, 政府民主行政能力显著增强, 司法民主体制建设不断推进, 国家领导制度、立法制度、行 政管理制度、决策制度、司法 制度、人事制度和监督制约制 度等方面的改革取得了显著成 效。

第四专题 中国的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第四专题  中国的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1+238 ) 2011年
5、形 成中国 特色社 会主义 的法规 成果
三、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与挑 战
• 1、当前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
• 十二五规划提出: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体制为目标,改革攻坚,推进行政体制改革
• 1)完善民主权利保障制度——
• 通过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以健全民 主制度; 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 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保障人民的知情 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新时期,党提出了“没有民主就没有 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 的著 名论断,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 展道路。

• 2、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制 度 •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 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的基本目标。 • 如何实现这一目标? • 通过坚持和完善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 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 •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 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 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 治制度
• 如今文革远离人们视野,淡忘了,封建思想的影响 在中国又根深蒂固,会阻碍政改和扭曲民主、自由、 人权观念; • 富二代、官二代们的负面作用与影响,社会分配的 不公会让人们产生严重的社会不公平思想: • 腐败的横行、党和政府官员执政失误,会加剧仇富、 仇官情绪; • 政府官员的作风的粗暴、漂浮以及官僚主义、形式 主义的盛行,会促进民众对政府的非暴力不合作; • 而西方普世价值的不断扩张,国内外敌对势力的西 化、分化、弱化国与党的图谋,会破坏社会主义的 价值观,破坏主流媒体与传统教育中关于社会主义 优越资本主义的宣传。

——郑华淦《温家宝为何说“政改不成功,文革或重来”?》 2012年03月15日09:41 来源:人民网―强国社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140% “人民参与 小组活动三: 120% 民主积极性 100% ”趋势线性 人民的主体作用是人民民主发展的 80% 绘制 60%
重要因素,请大家讨论并绘制人民
40% 20% 参与民主积极性的趋势变化曲线,
人民参与民主积极性
并说明你所在小组的理由。
早期 中期
后期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政治参与 颓态 常态 亢态
公民政治参与热情 公民政治参与热情
140% 140%
120% 120% 100% 100% 80% 80% 60% 60% 40% 40% 20% 20%
早期 早期
中期 中期
后期 后期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还有很多地方要完
善与发展,我们要: 更好地发挥中国共产党的统领全局、协调四方的作用; 更好地发挥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 更好地发挥人大在实现人民民主中的根本作用; 更好地发挥政协协商民主的作用,有事共商量; 更好地发挥基层自治组织的作用,提高人民自治水平; 更好地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提高公民政治参与能力;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让法治精神洋溢在社会每个地方……
天皇传统 公民
“为什么他们的道路各不相同?” 君主
公民 政党 立宪 国家
欧洲体系 政党
日本模式 美国模式 英国模式
美国模式 国家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结论 中国的政治发展道路要依靠人民,坚持从国 情出发,决不能照抄照搬“西方模式”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1949年
“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的内涵”
为什么仍要坚持党的领导?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结论 坚持党的领导是历史人民的选择 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发展的必然要求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活动二: 经过刚才的讨论和学习,请大家
尝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发展道路的框架。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为什么我们在专制社会中跳不出历史周
期律?
我们的民主制度是如何体现人民民主这
个最大国情的?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为什么我们在专制社会中
跳不出历史周期律?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结论
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制度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我们的民主制度是如何体现
人民民主这个最大国情的?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请大家谈一谈66年来,随
着民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我国取得的系列成就。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结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在 实质和形式中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人民民主有了制度保障,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天意是指什么?” “革命者路在何方?”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政治发展道路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1911年
“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的形成”
走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辛亥革命后, 我们又经历了怎样的探索”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三权分立 新教精神
我们从自己的文明中走 来,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 的成功之路,我们坚定不 移地前行,就一定能够拥 有伟大的未来!
中国 共产党
领导
体现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人民当家作主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2015年
“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的完善”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展望未来,针对不足之处, 我们应该加强和完善哪些方 面的建设呢?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结论
坚持依法治国,为人民民主提供保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