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传递过程 试题-题 一
化工传递过程真题

化工传递过程真题
一、填空
1.传递过程所描述的“三传”分别是指 动量传递 、 质量传递 、 热量传递 ,其相应的传递驱动力是: 速度梯度 、 浓度梯度 、 温度梯度 。
2.传递过程研究的是物理过程的 速率 问题。
3.一维的牛顿黏性定律: x du dy τμ
=-;一维的傅里叶定律: q dt k A dy =-;一维的费克定律: A A AB
d j D dy ρ=-。
4.在壁面湍流中,壁面与相邻流层的传递是 分子传递 方式,湍流边界层包括 层流内层 、 湍流核心 、 缓冲层 三个部分。
二、简答
1.普朗特边界层要点;
2.画出层流边界层过渡到湍流边界层的过程;
3.根据图示温度分布和速度分布得出各点梯度值或梯度的范围。
三、推导
1.分子传递动量通量的表达式推导
()11333x x yx d u du v v v v dy dy ρρ
τλ
λλ=-=-⇒=
2.雷诺转换推导(P100-102)
四、计算
爬流课本例题(例3-8,P64-65)
五、分析(回忆版材料未记录,仅记录所考察知识点)简述香蕉球的踢法中蕴含的原理;
答:马格努斯效应(Magnus Effect)解释。
化工设备热传导与传质考核试卷

15.下列哪些情况下雷诺数增大?()
A.流体密度增大
B.流体流速增大
C.管道直径减小
D.流体的粘度减小
16.下列哪些因素影响菲克定律中的扩散系数?()
A.温度
B.压力
C.浓度
D.物质的物理状态
17.下列哪些情况下亨利常数发生变化?()
A.温度变化
B.压力变化
C.浓度变化
D.物质的状态变化
18.下列哪些方法可以用来增强传热过程?()
9.下列哪个因素与对流传热系数无关?()
A.流体类型
B.流体流速
C.流体比热容
D.物质的颜色
10.在化工设备中,下列哪种情况下热传导系数最小?()
A.材料的密度较小
B.材料的晶体结构紧密
C.材料的温度较低
D.材料的纯度较低
11.下列哪个单位用于表示对流传热系数?()
A. W/m²·K
B. J/kg·K
标准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C
2. A
3. D
4. A
5. D
6. D
7. C
8. D
9. D
10. D
11. A
12. D
13. A
14. B
15. A
16. C
17. D
18. D
19. A
20. D
二、多选题
1. ABD
2. AB
3. AD
4. ABC
5. AB
6. ABC
7. BC
8. ABC
A.增加传热面积
B.提高流体的流速
C.使用热导率更高的材料
D.减小热流体的温度
19.下列哪些情况下施托克斯数减小?()
化工传递过程基础(第三版)习题答案详解_部分1

搅拌良好,任何 θ 瞬时
(1) (2)
(3) (4) (5)
aA2 = aA
试求放出 1m3 水所需的时间。又若槽中装满煤油,其他条件不变,放出 1 m3 煤油所需时间有 何变化?设水的密度为 1000 kg/m3;煤油的密度为 800 kg/m3。
解:设槽面积为 A,孔面积为 A0,原盛水的高度为 z0,放水后的高度为 z1
则
z0=3m
z1= 3 −1
( π ×12 ) = 1.727m 4
w1 = 100kg/min, aA1 = 0.002
θ = θ 瞬时:
w2 = 60kg/min, aA2 = aA
θ = θ2 时,
aA2 = 0.01 ,求θ2 。
对组分 A 进行总质量衡算:
w2 aA 2
−
w1aA1
+
d(MaA dθ
)
=
0
上式展开:
w2 aA 2
− w1aA1 + M
daA dθ
对组分 A 作质量衡算:
w2 aA 2
−
w1aA1
+
d(MaA ) dθ
=
0
w2 aA 2
+
M
d(aA ) dθ
=
0
∫ ∫ αA daA = − w2 10 dθ
0.05 aA
M0
ln aA = − 100 ×10 = −1 0.05 1000
aA = 0.05 × e−1 = 0.0184 = 1.84%
化工传递过程基础·习题详解
(第三版)
陈涛 张国亮 主编
目录
第一章 传递过程概论 ................................................................................................1 第二章 动量传递概论与动量传递微分方程........................................................... 11 第三章 动量传递方程的若干解 ..............................................................................19 第四章 边界层流动 ..................................................................................................37 第五章 湍流 ..............................................................................................................48 第六章 热量传递概论与能量方程 ..........................................................................64 第七章 热传导 ..........................................................................................................69 第八章 对流传热 ......................................................................................................81 第九章 质量传递概论与传质微分方程.................................................................105 第十章 分子传质(扩散) .................................................................................... 113 第十一章 对流传质 ................................................................................................122 第十二章 多种传递同时进行的过程 ....................................................................133
化工传递过程题库

1、在化工过程中,传热的主要方式不包括以下哪一种?A. 热传导B. 热对流C. 热辐射D. 热蒸发(答案)D2、下列哪个参数是用来描述流体流动状态的?A. 密度B. 黏度C. 雷诺数D. 压力(答案)C3、在化工设备中,换热器的主要作用是?A. 增加流体压力B. 实现流体混合C. 进行热量交换D. 改变流体流向(答案)C4、下列哪种泵是依靠离心力来输送流体的?A. 往复泵B. 齿轮泵C. 离心泵D. 螺杆泵(答案)C5、化工过程中,塔设备的主要用途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精馏B. 吸收C. 萃取D. 粉碎固体(答案)D6、在管道输送中,为了减少流体与管壁之间的摩擦阻力,通常采取的措施是?A. 增加管道长度B. 减小管道直径C. 提高流体流速D. 对管道内壁进行光滑处理(答案)D7、下列哪种现象是流体流动中的湍流状态?A. 流体分层流动,互不混合B. 流体流动平稳,无波动C. 流体流动杂乱无章,伴有漩涡D. 流体完全静止不动(答案)C8、在化工传热过程中,热传导的速率主要取决于哪些因素?A. 流体的压力和温度B. 流体的黏度和密度C. 传热面积和温度梯度D. 流体的流量和流速(答案)C9、下列哪种设备是用来分离气体混合物中各组分的?A. 过滤器B. 精馏塔C. 吸收塔D. 分离器(针对气体)(答案)D10、在化工过程中,为了强化传热效果,通常可以采取的措施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增加传热面积B. 提高传热系数C. 增大流体流速D. 降低流体温度(答案)D。
化工传递过程过程性考核(一) - 答案

化工传递Array过程过程性考核试卷(一)一.填空题(每空1分,本大题共41分)1. 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的应用包括压力压差的测量、液位的测量和液封高度的计算。
2. 甲地大气压为100 kPa,乙地大气压为80 kPa。
某刚性设备在甲地,其内部的真空度为25 kpa,则其内部的绝对压强为75 kpa;若将其移至乙地,则其内部的表压强为-0.5 mH2O。
3. 流体流动有两种基本形态,即层流和湍流。
判断流体流动形态的无量纲数群为雷诺数,其表达形式为Re=duρ/μ,物理意义为表示流体惯性力与与黏性力比值。
4. 复杂管路分为分支管路和并联管路。
5. 常用的流量计中,孔板流量计和文丘里属于差压流量计;转子流量计属于截面流量计;测速管可测量点速度。
6. 流体在圆形直管内做层流流动,若流量不变,将管径变为原来的两倍,则平均流速变为原来的1/4 ,流动摩擦系数变为原来的2倍,直管阻力损失变为原来的1/16 。
7. 流体在一套管环隙内流动,若外管内径为50 mm,内管外径为25 mm,则其流动当量直径为25 mm.8. 流体在圆形直管内做稳态层流流动,若管截面上平均流速为0.05 m/s ,则最大流速为 1.0 m/s 。
9. 联系各单元操作的两条主线为 传递过程 和 研究工程问题的方法论 。
10. 湍流边界层可以分为 层流底层 、 过渡层 和 湍流主体 ,其中传热、传质阻力主要集中在层流底层 。
11. 随体导数的表达形式为zu y u x u θzy x ∂∂+∂∂+∂∂+∂∂=θD D 。
12. 不可压缩流体连续性方程的一般表达形式为0=•∇u。
13. 量纲分析的基础是 量纲一致性原则 和 π 定理。
14. 在研究流体的运动时,常采用两种观点,即 欧拉 观点和 拉格朗日 观点。
15. 牛顿黏性定律的表达形式为yu xd d μτ-=。
16. 流体质点的运动轨迹称为 迹线;在某一时刻,在流线上任一点的切线方向与流体在该点的速度方向相同 。
化工传递过程基础简答题

化工传递过程基础简答题1、如何从分子传质和边界层理论两个角度理解三传之间存在的共性答:(1)通量=-扩散系数×浓度梯度(2)动量、热量、和质量的扩散系数的量纲相同,其单位均为m2/s(3)通量为单位时间内通过与传递方向相垂直的单位面积上的动量、热量和质量各量的量的浓度梯度方向相反,故通量的表达式中有一负号。
边界层理论:速度、温度、浓度边界层的定义是类似的,它们均为流动方向距离x 的函数。
设流体流动方向为x 方向,垂直壁面的方向为y 方向。
(1)在边界层内(y <δ),受壁面影响,梯度大,不可忽略粘性力、法向热传导或法 向分子扩散。
(2)在层外主流层(y>δ),梯度基本不变,可以忽略粘性力、法向热传导或法向分扩 散。
(3)通常约定:边界层的厚度为达到主体浓度99%是流动方向距离距离x 的长度。
2、以雷诺类似律为例说明三种传递现象之间的类似。
答:设流体以湍流流过壁面,流体与壁面间进行动量、热量和质量传递。
雷诺假定,湍流主体一直延伸到壁面。
设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 ,流体与壁面间所交换的质量为M 。
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交换的动量为;;由:又:得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交换的热量为由: 所以 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交换的组分A 的质量为 由联立得 ;3、简述流体流动的两种观点欧拉法和拉格朗日方法。
答:欧拉观点:着眼于流场中的空间点,以流场中的固定空间点(控制体)为考察对象,研究流体质点通过空间固定点时的运动参数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然后综合所有空间点的运动参数随时间的变化,得到整个流场的运动规律拉格朗日观点:着眼于流场中的运动着的流体质点(系统),跟踪观察每一个流体质点的运动轨迹及其速度、压力等量随时间的变化。
然后综合所有流体质点的运动,得到整个流场的b u f M ρ2=)(s b s b u u M Mu Mu s -==-τ22b u f s ρτ=0=s u ()b b p p s p s q Mc t Mc t Mc t t A -==-()q h t t s b A=-/pM h c =)(As Ab As Ab A c c c c M M M N -=-=ρρρ)(0As Ab A c c c k N -=0cM k ρ=02b P c f h M u k c ρρ===运动规律4、体系的温度函数为t=f(θ,x,y,z),写出温度函数t对时间θ的偏导数、全倒数以及随体导数,并说明其各项的含义。
江苏自考传递分离:传递部分复习题

化工传递过程根底复习题一、填空1、密度不随空间位置和时间变化的流体,称为 不可压缩流体 。
2、流体平衡微分方程推导过程中,任取一流体微元分析可知,作用在其上的外力分为两类,一类是作用在流体每一质点上的外力,称为 质量力 ;另一类是作用在流体微元外表上的力,称为 外表力 。
3、由分子运动引起的动量传递,可采用 牛顿粘性定律 描述;由分子运动引起的热量传递为热传导的一种形式,可采用 傅立叶定律 描述;而分子运动引起的质量传递称为分子扩散,那么采用 费克定律 描述。
4、在湍流流体中,由于存在着大大小小的旋涡运动,所以除了分子传递外,还有 涡流传递 存在。
5、不可压流体的微分质量衡算方程为:0y x z u u u x y z∂∂∂++=∂∂∂ 6、 欧拉 观点以相对于坐标固定的流场内的任一空间点为研究对象,研究流体流经每一空间点的力学性质。
7、以流体运动的质点或微团为着眼点,研究每个流体质点自始至终的运动过程的观点称为 拉格朗日 观点。
8、一般地,随体导数的物理意义是: 流场中流体质点上的物理量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率 。
因此,随体导数亦称为 质点导数 。
9、密度对时间的随体导数由两局部组成:一为密度随时间的 局部导数 ;另一个为密度的 对流导数 。
10、密度对时间的随体导数D D ρθ的物理意义为: 当流体质点在d θ时间内,由空间的一点〔x, y, z 〕移动到另一点〔x+dx, y+dy, z+dz 〕时,流体密度对时间的变化率 。
11、式1D u D υυθ=∇•的左边表示 流体微元的体积膨胀率或形变速率 ;右侧表示 速度向量的散度 。
12、对于不可压缩流体,其连续性方程可写为:0y x z u u u x y z∂∂∂++=∂∂∂。
13、当流体流动时,法向应力由两局部组成:其一是 流体的压力 ,它使流体微元承受压缩,发生 体积形变 ;其二是由流体的 粘性作用 引起的,它使流体微元在法线方向上承受拉伸或压缩发生 线性形变 。
传递过程原理作业题和答案

《化工传递过程原理(Ⅱ)》作业题1. 粘性流体在圆管内作一维稳态流动。
设r 表示径向距离,y 表示自管壁算起的垂直距离,试分别写出沿r 方向和y 方向的、用(动量通量)=-(动量扩散系数)×(动量浓度梯度)表示的现象方程。
1.(1-1) 解:()d u dyρτν= (y Z ,u Z ,dudy > 0)()d u dr ρτν=- (r Z ,u ], dudr< 0) 2. 试讨论层流下动量传递、热量传递和质量传递三者之间的类似性。
2. (1-3) 解:从式(1-3)、(1-4)、(1-6)可看出: AA ABd j D dyρ=- (1-3) ()d u dy ρτν=- (1-4) ()/p d c t q A dyρα=- (1-6)1. 它们可以共同表示为:通量 = -(扩散系数)×(浓度梯度);2. 扩散系数 ν、α、AB D 具有相同的因次,单位为 2/m s ;3. 传递方向与该量的梯度方向相反。
3. 试写出温度t 对时间θ的全导数和随体导数,并说明温度对时间的偏导数、全导数和随体导数的物理意义。
3.(3-1) 解:全导数:dt t t dx t dy t dzd x d y d z d θθθθθ∂∂∂∂=+++∂∂∂∂ 随体导数:x y z Dt t t t t u u u D x y zθθ∂∂∂∂=+++∂∂∂∂ 物理意义:tθ∂∂——表示空间某固定点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率;dt d θ——表示测量流体温度时,测量点以任意速度dx d θ、dy d θ、dz d θ运动所测得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率DtD θ——表示测量点随流体一起运动且速度x u dx d θ=、y u dy d θ=、z u dz d θ=时,测得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率。
4. 有下列三种流场的速度向量表达式,试判断哪种流场为不可压缩流体的流动。
(1)xy x z y x )2()2(),,(2θθ--+= (2)k y x j z x i x z y x u )22()(2),,(++++-= (3)xz yz xy y x 222),(++=4.(3-3) 解:不可压缩流体流动的连续性方程为:0u ∇=r(判据)1. 220u x x ∇=-=r,不可压缩流体流动;2. 2002u ∇=-++=-r,不是不可压缩流体流动;3. 002222()u y z x x y z =⎧⎨≠⎩∇=++=++=r ,不可压缩,不是不可压缩5. 某流场可由下述速度向量式表达:k z j y i xyz z y xyz z y x ρρρθθθ33),,,(-+=-+= 试求点(2,1,2,1)的加速度向量。
化工传递过程基础习题.doc

第一章传质过程基础一、选择与填空(30分,每空2分)1.传质通量与相对应。
A Q/q ;B C/_4 .C C.jft .D C A2.传质通量j,\与相对应。
A.C M("・*):B.5“:C.C/村;D. P^A■:3.传质通量七"与相对应。
A C A(U A-U M);B.C^A. c. %*; D.力%4.等分了反方向扩散通常发生在单元操作过程中:-•组分通过另-•停滞组分的扩散通常发生在单元操作过程中。
5.描述动量和质量传递类似律的一层模型是:两层模型是;三层模型是。
I.在根管子中存在有由CHA组分A)和Hc(组分B)组成的气体混合物,压力为1.013x105Pa、温度为298K。
已知管内的CH4通过停滞的He进行稳态维扩散,在相距0.02m的两端,CH4的分压分别为= 6 7 8 08x1 °4 Pa及2.03x10* pa,管内的总压维持恒定。
扩散条件下,CH,在He中的扩散系数为= 675x10-5 m2/s。
试求算CH4的传质通量、。
2.298 K的水以0.5 m/s的主体流速流过内径为25mm的荼管,2知荼溶于水时的施密特数衣为2330,试分别用雷诺、普兰德一泰勒、卡门和柯尔本类比关系式求算充分发展后的对流传质系数。
三、推导(30分,每题15分)1.对于A、B二组元物系,试采用欧拉(Euler)方法,推导沿x、y方向进行二维分了传二、计算(40分,每20分)质时的传质微分方程。
设系统内发生化学反应,组分A的质量生成速率为〜kg/(m3・s)2.试利用传质速率方程和扩散通量方程,将稣转换成片。
6 通常,气体的扩散系数与有关,液体的扩散系数与有关。
7 '表示对流传质系数,取表示对流传质系数,它们之间的关系是o8 对流传质系数与与推动力相对应。
A."B.C.D.矶。
9.推动力与对流传质系数相对应。
A.知;B.匕;C.电;D.。
化工传递过程基础复习题(2009)1.何为“连续介质假定”,这一假定的要点和重要意义是什么?试解释联续性方程的物理意义。
奥鹏西安交通大学课程考试《化工传递过程》参考资料答案.doc

西安交通大学课程考试复习资料单选题1.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热量传递的两种基本机制是传导和对流B.传导产生的原因是温度差,对流产生的原因是流体宏观流动C.上述说法都不对答案: C2.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流体流动分层流和湍流两种基本流型B.判别流型的无因次数为雷诺数C.上述说法都不对答案: C3.仅考虑摩擦曳力时,柯尔本J因子类似可以表示为( )。
A.jH=jD=f/4B.jH=jD=f/2C.jH=jD=f答案: B4.若流体普兰特数数值小于1,可依次判据流动中动量扩散系数数值( )热扩散系数。
A.大于B.等于C.小于答案: C5.计算细微颗粒在流体中所受外力的斯托克斯方程的应用前提是粒子处于( )沉降过程中。
A.加速B.匀速C.任意速度答案: B6.对流动流体中流体微元进行进行受力分析时,微元所受法向应力应该包括( )。
A.静压力和粘滞力B.静压力和体积力C.粘滞力和体积力答案: A7.下面关于欧拉观点和拉格朗日观点说法正确的是( )。
A.欧拉观点是选定一个流体质点,对其跟踪观察,描述其运动参数(如位移、速度等)与时间的关系。
整个流动为各质点运动的汇总。
B.拉格朗日观点是以流动的空间为观察对象,观察不同时刻各空间点上流体质点的运动参数,将各时刻的情况汇总可描述整个流动C.其他说法都不对答案: C8.下面关于流体可压缩性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流体在外力作用下,其体积发生变化而引起密度变化B.作用在流体上的外力增加时,其体积减小C.其他说法都不对答案: C9.按连续介质的概念,流体质点指的是( )。
A.流体分子B.流体内的颗粒C.几何的点D.宏观足够小,微观含有足够多分子的微元体答案: D10.流体流入溶解扩散管后形成稳定的湍流边界层,溶质溶解扩散进入流体,则沿管长方向对流传质系数的变化规律应是( )。
A.始终不变B.先下降,后上升,最终趋于稳定C.先上升,后下降,最终趋于稳定答案: B11.给出所有时刻物体端面处的导热通量的边界条件类型是( )。
西交《化工传递过程》在线作业.8651CB03-671C-45CF-AA52-1D699459DE12(总17页)

西交《化工传递过程》在线作业
空气以速度u0分别沿平板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长是宽的3倍)层流流动,在此情况平板所受到的摩擦阻力是()
A:不变
B:前者大
C:后者大
D:前者是后者3倍
答案:C
流体处于手里平衡时指的是受到的()为零。
A:表面力
B:质量力
C:压力
D:合力
答案:D
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分子传质中,组分通量的贡献来自扩散和对流两部分
B:扩散产生的原因是浓度差驱动,对流的原因是组分相对运动导致的主体流动
C:上述说法都不对
答案:C
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流体流动分层流和湍流两种基本流型
B:判别流型的无因次数为雷诺数
C:上述说法都不对
答案:C
Re数是()之比
A:惯性力和粘性力
B:惯性力和重力
C:局部加速度和对流加速度
D:压强梯度和惯性力
答案:A
沿管的一维稳定湍流流动中,存在脉动速度的最佳答案是()。
A:径向
B:径向、绕轴
C:径向、轴向。
化工传递过程答案

试题名称 :化工传递过程层次: 专业: 年级: 学号: 姓名: 分数: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粘性是指流体受到剪切作用时抵抗变形的能力,其原因是( B )。
a 组成流体的质点实质是离散的b 流体分子间存在吸引力c 流体质点存在漩涡与脉动 2. 连续方程矢量式中哈密顿算符“k zj y i x ∂∂+∂∂+∂∂=∇”的物理意义可以理解为计算质量通量的( C )。
a 梯度 b 旋度 c 散度 3.描述流体运功的随体导数中局部导数项θ∂∂表示出了流场的( B )性。
a 不可压缩 b 不确定 c 不均匀4.分析流体微元运动时,在直角坐标x-y 平面中,微元围绕z 轴的旋转角速度z ω正比于特征量( A )。
ay u xu xy ∂∂-∂∂ b y u x u x y ∂∂+∂∂ c xu y u x y ∂∂-∂∂5.流体爬流流过球形固体时,流动阻力中形体阻力与表面阻力之比应为( C )。
a 1:1 b 1:2 c 2:16.推导雷诺方程时,i 方向的法向湍流附加应力应表示为( B )。
a i r ii u '-=ρτb 2ιρτu rii '-= c j i r iiu u ''-=ρτ 7.固体内发生非稳态导时,若固体内部存在明显温度梯度,则可断定传热毕渥准数Bi 的数值( A )0.1。
a 大于等于 b 等于 c 小于等于8.依据普兰特混合长理论,湍流传热时,涡流热扩散系数h α可表示为( C )。
a dy du l h =αb 2⎪⎪⎭⎫ ⎝⎛=dy du l h α c dy du l h 2=α 9.流体流入溶解扩散管后形成稳定的湍流边界层,溶质溶解扩散进入流体,则沿管长方向对流传质系数的变化规律应是( B )。
a 始终不变 b 先下降,后上升,最终趋于稳定 c 先上升,后下降,最终趋于稳定 10.利用雷诺类似求解湍流传质问题的前提是假定( C )。
化工传递过程试题题一

一.选择填空,将正确答案的标号填入括号内。
(每空2分)例: Re数小于2000的管内流动是( a )。
a 层流b 湍流c 过渡流1.采用拉格朗日导数描述大气压力变化时,反映的应是置于(b )上的气压计的测量值。
a 高山顶b 气球c 飞机2.进行流体微分能量衡算时,若采用随动坐标,可得到的结论是流体的( a )变化为零。
a 动能、位能b 体积、密度c 膨胀功、摩擦功3.小雷诺数蠕动流求解中,(c )作用无关紧要,可以忽略。
a 动压力b 粘滞力c 惯性力4. 小直径粒子自由沉降时,粒子所受流体总曳力中( a )。
a 以表面曳力为主b 以形体曳力为主c 形体曳力及表面曳力所占比例相等5. 依据普兰特混合长理论,湍流附加应力可按( b)式计算。
a b c6. 依据管内极度湍流流动时摩擦曳力计算式可知,随雷诺数增加,摩擦系数f的数值应该( c )。
a 逐渐增加b 逐渐减小c 趋于恒定7. 采用数值解求解一维非稳态导热问题时,( b )边界n处节点温度方程为:。
a 对流b 绝热c 及其他物体相接的导热8. 管内流动时,若摩擦系数及对流传热系数均趋于稳定则表明边界层内速度及温度分布属于( c )。
a 发展着的速度分布和温度分布b 充分发展了的速度分布和发展着的温度分布c充分发展了的速度分布和温度分布9. A组分通过静止的B组分稳态单向扩散时,两组份的分子扩散通量的关系应该是:( b )。
a b c10.若流体及固体壁面之间发生对流传质时,溶质从壁面进入流体将导致流动边界层厚度( a )a 增大b 不变 c减小二.判断,在每题后括号内以“正”“误”标记。
(每空2分)例: Re数小于2000的管内流动是层流(正)1. 若取水平坐标x为距离的标准量级,竖直坐标为y,则水平平板壁面上流动边界层内可有()2. 可用以描述流体微元在x-y平面的旋转角速度。
()3. 冯-卡门边界层动量积分方程不仅可以用于层流,也可用于湍流流动。
化工传递考试题型及练习范围等.doc

关于化工传递基础课程考核内容及练习范围等1 •期终考试(占课程总分50%)试题考试形式:开卷题型及分数1.判断题:10题每题1分(1・9章范圉的概念)2.填空题:10题每题1分(1-9章范围的概念)3.单选题:10题每题1分(1-9章范围的概念)4.对应题10题每题1分(1・9章范围的概念)5.计算题:4题,每题15分(要求学生练习的习题题型范围以内(见下))概念题要求学生熟悉教学内容以内的基木概念!2•化工传递基础课,建议学生的习题(天大教材第一版):第一章:1-1~1-81- 1粘件流休在圆管内作一维稳态流动。
设?表示径向距离、,表示自管壁篦尼的垂直距离,试分别写出沿♦■方向和7方向的、用《动箱通量)(动量扩散系数〉X (动摊浓度梯度)农示的现象方程。
1- 2采用苯甲酸制成的圆骨装水时,那甲酸(组分虫〉将在水{组分B)中溶解。
试分别写出苯甲酸沿丿方向(自管聚至管中心的方向)和,方向(半径方向〉的费克定律衣达试。
苯甲酸在中的扩放杀数以6点示,并假设为常数。
17 试根据式(1-4), (1-6)和(1-3)讨论动就传递、热最传埋和质量传递三者之间的类似性,1-4试分别证明现象方程式(“4)、(1-6)利(1-3)中各式等号两侧的因次一致。
庙‘X长度、时的、温度的因次分别以2、I.、丁和&农示。
1-6不可压缩流体在矩形截面的管道中作-淮稳态层液流动。
设管逍宽度为久离度为2九、且忙、久,流逬长度为人两端压力降为■△久滨机期力的衔算导岀:•网应力丫朋爲度岁(自截面中心至4 点.的距离〉变化的关系式'2. 管藏面上的速度分布方科;3. 主体(平均》流速与城大流速之间的关系。
在习题所述的矩%管道中,温度为20七的水作稳态层流流动,水的平均流述为0.Im/s竹门的r.)-o.oin U 试求算管堂巫处的剪滋力。
!<當EE下温度为30匕的空气流过内径为IQmm、氏度为阴的管道。
测得曾中心处的漁逸为0・1八/ $,试求算空气流过6m长件道时的压力降。
《化工传递过程》试题及参考答案

《化工传递过程》习题答案一、单选题1、脉动速度的时均值为(C)A 时均速度B 正值C 0D 负值2、斯蒂芬玻尔兹曼定律描述黑体辐射与物体热力学温度的(D)次方成正比A 1B 2C 3D 43、无界固体壁面上的稳态湍流主体速度分布形状为(D)A 均匀分布B 线性分布C 抛物线D 对数4、体系内部存在热传递是因为存在(C)A 浓度梯度B 动量梯度C 温度梯度D 速度梯度5、不可压缩流体平壁面间稳态层流流动速度分布方程形状为(A)A 抛物线B 线性C 对数D 均匀分布6、连续介质的假设不适用于(C)A 非牛顿型流体B 温度很高的流体C 内压极低的气体7、采用拉格朗日分析观点考察流体运动时,流体的(B)A 体积固定,质量变化B 质量固定,体积变化C 体积质量均变化8、给出所有时刻物体端面处的导热通量的边界条件类型是(B)A 第一类边界条件B 第二类边界条件C 第三类边界条件D 混合边界条件9、计算细微颗粒在流体中所受外力的斯托克斯方程的应用前提是粒子处于(B)沉降过程中A 加速B 匀速C 保持不变10、导热系数的单位是:(C)A W/(m2.K)B W/m2C W/(m?K)11、竖直平壁面上的降落液膜流动速度分布方程形状为(A)A 抛物线B 线性C 对数D 均匀分布12、不可压缩流体是指(C)A 密度不随空间位置变化的流体B 密度不随时间变化的流体C 密度不随空间位置和时间变化的流体13、湍流强度用I值来表征,I值越大湍流强度越(A)A 大B 不确定C 小14、气溶胶粒子的运动中,惯性力(B)A 重要,不可忽略B 不重要,可忽略C 不确定D 有时重要有时不重要15、Re数是(A)之比A 惯性力和粘性力B 惯性力和重力C 局部加速度和对流加速度D 压强梯度和惯性力16、进行流体微分能量衡算时,若采用随体坐标,可得到的结论是流体的(A)变化为零A 拉格朗日分析观点B 欧拉分析观点C 与a,b均无关的分析观点17、热传导中的傅里叶数表示(A)A 时间之比B 长度之比C 速度之比D 导热通量之比18、将一维导热分析解推广到二维和三维问题是(D)A 傅里叶定律B 简易图算法C 雷诺相似率D 纽曼法则19、集总热容法忽略了(A)A 内部热阻B 外部热阻C 内部热阻和外部热阻D 不确定20、采用迹线描述流体的运动体现了(A)A 拉格朗日分析观点B 欧拉分析观点C 与A,B均无关的分析观点21、流体流入溶解扩散管后形成稳定的湍流边界层,溶质溶解扩散进入流体,则沿管长方向对流传质系数的变化规律应是(B)A 始终不变B 先下降,后上升,最终趋于稳定C 先上升,后下降,最终趋于稳定22、拉格朗日观点选取的研究对象边界上物质和能量(D)A 只能进不能出B 可以与外界传递C 只能出不能进D 不能进行传递23、导热问题的第二类边界条件是(B)A 已知物体边界上的温度分布B 已知物体边界上的热流密度C 已知物体表面与周围介质之间的换热情况24、按照传质双膜理论的假定,发生相问传质时,在相接触的气液相界面(A)A 不存在传递阻力B 存在很大传递阻力C 传质阻力与气液相相当25、流体处于手里平衡时指的是受到的(D)为零A 表面力B 质量力C 压力D 合力26、对于大Re数的流动问题,粘滞力的作用远(C)惯性力A 大于B 等于C 小于27、根据纽曼法则,长方体的不稳态导热问题可以表示为(C)个一维无限大平板的导热问题A 1B 2C 3D 428、流体爬流流过球形固体时,流动阻力中形体阻力与表面阻力之比应为(C)A 0.04B 0.08C 0.0429、计算细微颗粒在流体中所受曳力的斯托克斯方程(Stokes-Equation)的应用前提应该是粒子(B)沉降运动过程中A 加速B 匀速C 任意速度30、小直径粒子自由沉降时,粒子所受流体总曳力中(A)A 以表面曳力为主B 以内部拽力为主C 表面和内部两者一样D 不知道31、连续介质的假设不适用于(C)A 非牛顿型流体B 温度很高的流体C 内压极低的气体32、依据连续介质的假定,对流体进行微分衡算时,所选择的流体质点的几何尺寸应该是(B)A 微观充分小B 宏观充分小C 可任意选择33、采用迹线描述流体的运动体现了(A)A 拉格朗日分析观点B 欧拉分析观点C 与A,B均无关的分析观点34、进行流体微分能量衡算时,若采用随体坐标,可得到的结论是流体的(A)变化为零A 动能位能B 焓C 内能35、流体爬流流过球形固体时,流动阻力中形体阻力与表面阻力之比应为(C)A 1:1B 1:2C 2:1τ表示运动的流体微元所受应力分量时,下标m表示的是(C) 36、根据规定,采用mmA 应力分量的作用方向B 应力作用面的切线方向C 应力作用面的切线方向 37、采用时均化的处理方法描述湍流运动时,(A )速度的时均值为零 A 瞬时 B 时均 C 脉动 38、粘性是指流体受到剪切作用时抵抗变形的能力,其原因是(B ) A 组成流体的质点实质是离散的 B 流体分子间存在吸引力 C 流体质点存在漩涡与脉动 39、固体内发生非稳态导时,若固体内部存在明显温度梯度,则可断定传热毕渥准数Bi 的数值(A )0 1 A 大于等于 B 等于 C 小于等于 40、流体流入溶解扩散管后形成稳定的湍流边界层,溶质溶解扩散进入流体,则沿管长方向对流传质系数的变化规律应是(B ) A 始终不变 B 先下降,后上升,最终趋于稳定 C 先上升,后下降,最终趋于稳定 41、利用雷诺类似求解湍流传质问题的前提是假定(C )A 1S >cB 1<ScC 1=Sc18 下面关于流体可压缩性说法不正确的是(C )A 流体在外力作用下,其体积发生变化而引起密度变化B 作用在流体上的外力增加时,其体积减小C 以上说法都不对42、下面关于欧拉观点和拉格朗日观点说法正确的是(C )A 欧拉观点是 选定一个流体质点,对其跟踪观察,描述其运动参数(如位移 速度等)与时间的关系 整个流动为各质点运动的汇总B 拉格朗日观点是以流动的空间为观察对象,观察不同时刻各空间点上流体质点的运动参数,将各时刻的情况汇总可描述整个流动C 以上说法都不对43、对流动流体中流体委员进行进行受力分析时,微元所受法向应力应该包括(A)A 静压力和粘滞力B 静压力和体积力C 粘滞力和体积力44、计算细微颗粒在流体中所受外力的斯托克斯方程的应用前提是粒子处于(B )沉降过程中A 加速B 匀速C 任意速度45、浓度边界层厚度增大时,传质膜系数将(A )A 减小B 增大C 保持不变46、若流体普兰特数数值小于1,可依次判据流动中动量扩散系数数值(C )热扩散系数A 大于B 等于C 小于47、按照传质双膜理论的假定,发生相间传质时,在相接触的气液界面上(A )A 不存在传递阻力B 存在很大的传递阻力C 传质阻力与气液相相当48、仅考虑摩擦拽力时,柯尔本J 因子类似可以表示为(B )A jH=jD=f/4B jH=jD=f/2C jH=jD=f49、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C )A 流体流动分层流和湍流两种基本流型B 判别流型的无因次数为雷诺数C 上述说法都不对50、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C)A 热量传递的两种基本机制是传导和对流B 传导产生的原因是温度差,对流产生的原因是流体宏观流动C 上述说法都不对51、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C)A 普兰特数的物理含义是流体动量扩散和热量扩散能力的相对大B 施密特数的物理含义是流体动量扩散和质量扩散能力的相对大小C 上述说法都不对52、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C)A 分子传质中,组分通量的贡献来自扩散和对流两部分B 扩散产生的原因是浓度差驱动,对流的原因是组分相对运动导致的主体流动C 上述说法都不对53、小雷诺数蠕动流求解中,惯性力作用( A )A 无关紧要,可以忽略B 很重要,不能忽略C 有时候重要,有时候不重要D 不确定54、进行流体微分能量衡算时,若采用随动坐标,可得到的结论是流体的动能位能( A )A 变化为零B 变化为1C 变化为2D 趋于无穷55、Re数小于( A )的管内流动是层流A 2000B 20000C 200000D 200000056、连续介质的假设不适用于( C )A 非牛顿型流体B 温度很高的流体C 内压极低的气体57、依据连续介质的假定,对流体进行微分衡算时,所选择的流体质点的几何寸应该是(B )A 微观充分小B 宏观充分小C 可任意选择58、描述流体运功的随体导数中局部导数项θ∂∂表示出了流场的(B )性A 不可压缩B 不确定C 不均匀59、在完全粗糙状态下,阻力系数与()有关A 相对粗糙度B Re数C Re数和相对粗糙度D 粗糙度和Re数60、体系内部存在热传递是因为存在()A 浓度梯度B 动量梯度C 温度梯度D 速度梯度二多选题61、以下不能使用简易图算法计算导热的是(ABCD)A 内部有热源B 流体介质的主体温度随时间变化C 第一类边界条件D 物体的导热系数随时间变化62、下面关于分子传质和对流传质说法正确的是(AB)A 分子传质是由分子的无规则热运动产生的物质传递现象B 运动流体与固体表面之间的质量传递过程是对流传质C 气体之间的质量扩散也是对流传质D 以上说法都正确63、体系的温度函数为t=f(θ,x,y,z),关于温度函数t对时间θ的偏导数、全倒数以及随体导数,下列正确的是(ABC)A 偏导数:表示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而其他量不随时间的变化B 全体导数:表示不同时刻不同空间的温度变化,还与观察者的运动速度有关C 随体导数:流场质点上的温度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率64、关于温度边界层叙述正确的有(ABCD)A 温度边界层外可视为等温区;B 缩小对流传热问题求解的空间范围,对流传热主要发生在温度边界层内,集中精力求解温度边界层内的传热问题;C 结合温度边界层的特性,通过数量级分析方法,简化温度边界层内的能量方程,降低能量方程的求解难度;D 通过温度边界层概念,可对一般工程传热强化机理进行分析和解释65、湍流的特点包括:(BCD)A 流体微团的轨迹没有明显的不规则B 脉动质点的脉动C 流动阻力远大于层流阻力D 流速分布较层流均匀66、以下关于质点加速度表述正确的是(A)A 流体质点加速度可以表示成当地加速度与迁移加速度之和B 当地加速度是由流场不均匀性引起的C 迁移加速度是由流场不稳定性引起的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67、热量传递的主要方式有(ABC)A 热传导B 对流传热C 辐射传热D 摩擦生热68、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CD)A 层流相邻流体层之间的热传递属于对流B 对流传热与流体的流动状态密切相关C 湍流边界层与固体壁面传热是不需要没有热传导D 以上说法均不正确69、质量传递的基本方式包括(ABC)A 分子扩散B 分子传质C 对流传质D 辐射70、影响自然对流传热系数的主要因素有(ABCD)A 流动起因,流动速度B 流体有无相变C 壁面的几何形状、大小和位置D 流体的热物理性质71、描述物体运动常用的观点是(AD)A 欧拉观点B 普朗特观点C 雷诺观点D 拉格朗日观点72、下面关于流动边界层理论说法正确的是(ACD )A 流体以均匀流速进入圆管内流动时,在壁面附近形成存在速度梯度的流动边界层B 随距离前缘的距离增加,边界层的厚度逐渐增加,最后在管中心汇合,但并非管中流体全部处于边界层中C 从圆管前缘开始,到边界层汇合时对应的管长称为进口段D 进口段后,边界层充分发展,充分发展了的边界层保持汇合时的流型73、下面关于层流和湍流说法正确的是(BD)A 层流是在高雷诺数下发生的,而湍流是在低雷诺数下发生的B 层流时流体是规则的层层向下游流动,层与层之间的质点互不混合;而湍流时流体的质点会发生强烈的混合C 层流和湍流中都仅存在粘性力和质量力D 湍流时在壁面附近处存在这层流内层和缓冲层74、热量传递的主要方式有(ABC)A 热传导B 对流传热C 辐射传热D 摩擦生热75、下面关于热传导和对流传热说法正确的是(ABC)A 热传导是热量依靠物体内部粒子的微观运动从物体中的高温区向低温区移动的过程B 热传导是热量依靠物体依靠宏观混合运动从物体中的高温区向低温区移动的过程C 对流传热是流体的宏观运动引起的热量传递过程D 对流传热是指由于温差而产生的电磁波在空间的传热过程76、体系温度函数t=f(θ,x,y,z),下面关于温度函数对时间θ偏导数全体导数及随体导数说法正确的是(AC)A t对θ的偏导表示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而其他量不随时间变化B t对θ的全体导数表示不同时刻不同空间的温度变化,但与观察者的运动无关C t对θ的随体导数表示流场质点上温度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率D 以上说法都正确77、下面关于分子传质和对流传质说法正确的是(AB)A 分子传质是由分子的无规则热运动产生的物质传递现象B 运动流体与固体表面之间的质量传递过程是对流传质C 气体之间的质量扩散也是对流传质D 以上说法都正确78、下面各种说法正确的是(ABCD)A 比体积是单位流体质量的体积称为流体的比体积B 理想流体是完全没有粘性的流体视为理想流体C 对流传热指由于流体的宏观运动,流体各部分之间发生相对位移冷热流体相互掺混所引起的热量传递过程D 流体绕过物体运动时,在主流流体和边界层中的流体均处于减速加压状态情况下,会出现逆压力梯度79、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BC)A 惯性力是质量与加速度的乘积B 粘性力是流动中的气体,如果各层的流速不相等,那么相邻的两个气层之间的接触面上,形成一对阻碍两气层相对运动的等值而反向的摩擦力C 当流体的黏性较大特征尺寸较小,或者流苏非常低时,Re数很小,那么可忽略惯性力D 在流体流动的边界层内可忽略粘性力的影响80、下面关于气液相间传质双膜模型说法正确的是(ABCD)A 怀特曼(Whitman)于1923年提出B 在气液接触传质时,气液相间存在稳定的界面,界面两侧分别有一层稳定停滞的气液膜C 气液在界面上达到平衡,在膜内为分子扩散,传质系数正比于分子扩散系数,传质阻力集中于膜内D 该模型强调气液相间存在稳定界面和稳定的当量膜,对湍动程度较高的流动接触情况,界面随机变化不断更新,与该模型的假设相差较大,导致该模型在使用中出现缺陷,解决的方法是对模型进行改进,如表面更新和溶质渗透理论等三判断题81、流场中流线可以相交(错)82、依据希格比(Higbie)溶质渗透模型,溶质进入旋涡依赖稳态扩散(错)83、若将流体处理为连续介质,从时间尺度上应该是微观充分小,宏观充分大(错)84、湍流核心不存在热传导形式的热传递(错)85、自然对流过程中可以假设流体密度为常数(错)86、蒸汽冷凝和液体沸腾属于对流传热(对)87、求解某固体内的非稳态导热问题时,若导热体被处理为温度均匀体,则毕渥数Bi的数值一定小于0.1 (错)88、广义牛顿公式表明流体所受应力与应变呈非线性关系(对)89、依据传质双膜理论的假定,在相接触的气液相界面上溶质的传递不存在阻力(错)90、n-s方程不仅适用于牛顿型流体,也适用于非牛顿型流体的流动(错)91、依据普兰特混合长理论,越是趋向靠近固体壁面的区域,混合长的数值越大(错)92、Re数小于2000的流动是湍流(对)93、传递理论中通常所说的雷诺应力是指流体微元质点见的粘性力(对)94、依据普朗特混合长理论,混合长的数值应大于流道尺寸(对)95、依据溶质渗透模型,传质系数k c应与分子扩散系数的1/2方成正比(对)96、流体流动中若满足势函数条件,涡旋运动分量必定为零(对)97、若流动满足欧拉方程,则质点所受表面粘滞力的作用可以不计(错)98、求解某固体内的非稳态导热问题时,若导热体被处理为温度均匀体,则毕渥数Bi的数值一定小于0 1 (错)99、采用拉格朗日观点分析流体质点运动时,质点的动能位能变化不为零(错)100、连续性方程的物理意义可以解释为,单位质量的流体流动过程中,其体形变化率等于速度向量的散度(对)。
化工传递过程基础

化工传递过程基础化工传递过程基础一、填空题(本题共20分,共10小题,每题各2分)1、相对压力又分为和两种。
2、流体静压力常采用两种不同的基准表示:一种是以为零作为基准计量;另一种是以作为基准计量。
3、当流体流过任一截面时,不随时间变化,称为稳态流动或定常流动。
4、当流体流动时,任一截面处的有关物理量中随时间变化,则称为非稳态流动或不定常流动。
5、、和费克定律都是描述分子运动引起的传递现象的基本定律。
6、传递过程也称传递现象,指物系内某物理量从区域自动地向区域转移的过程,是自然界和生产中普遍存在的现象。
7、壁面附近速度梯度的流体层称为边界层。
边界层外,速度梯度接近于的区称为主流区。
8、由于分子的无规则热运动使该组分由处传递至处,这种现象称为分子扩散。
9、当化学反应的速率大大高于扩散速率时,扩散决定传质速率,这种过程称为;当化学反应的速率远远低于扩散速率时,化学反应决定传质速率,这种过程称为。
10、由流体运动引起的物质传递称为。
二、计算题(本题共20分)三、简答题(本题共60分,每题12分,共5题)1、如何从分子传质和边界层理论两个角度理解三传之间存在的共性。
2、简述流体流动的两种观点欧拉法和拉格朗日方法。
3流体在圆管中流动时“流动已充分发展”的含义是什么?在什么条件下会发生充分发展的层流,又在什么条件下会发生充分发展的湍流?4、惯性力?粘性力?为何说爬流运动中可忽略惯性力,什么时候却不能简单的忽略粘性力的影响?5、当流体绕过物体运动时,什么情况下会出现逆向压力梯度?是否存在逆向压力梯度条件下一定会发生边界层分离?为什么?答案一、填空题(本题共20分,共10小题,每题各2分)1、表压力真空度2、绝对真空的状态的压力当时当地的大气压力为零3、流速、流率和其他有关的物理量4、只有一个随5、牛顿粘性定律傅里叶定律和6、高强度低强度7、较大零8、高浓度低浓度9、扩散控制过程反应控制过程。
10、对流传质三、计算题(本题共20分)三、简答题(本题共60分,每题12分,共5题)1、如何从分子传质和边界层理论两个角度理解三传之间存在的共性答:(1)通量=-扩散系数×浓度梯度(2)动量、热量、和质量的扩散系数的量纲相同,其单位均为m2/s(3)通量为单位时间内通过与传递方向相垂直的单位面积上的动量、热量和质量各量的量的浓度梯度方向相反,故通量的表达式中有一负号。
化工传递过程 试题与解答 一(可打印修改)

1.粘性是指流体受到剪切作用时抵抗变形的能力,其原因是( b )。
a 组成流体的质点实质是离散的b 流体分子间存在吸引力c 流体质点存在漩涡与脉动2. 连续方程矢量式中哈密顿算符“”的物理意义可以理解k zj y i x ∂∂+∂∂+∂∂=∇为计算质量通量的( c )。
a 梯度b 旋度c 散度3.描述流体运功的随体导数中局部导数项表示出了流场的( b )性。
θ∂∂a 不可压缩b 不确定c 不均匀4.分析流体微元运动时,在直角坐标x-y 平面中,微元围绕z 轴的旋转角速度正比于特征量( a )。
z ωabcyu xu xy ∂∂-∂∂yu xu x y ∂∂+∂∂xu yu x y ∂∂-∂∂5.流体爬流流过球形固体时,流动阻力中形体阻力与表面阻力之比应为( c )。
a b c 1:11:22:16.推导雷诺方程时,i 方向的法向湍流附加应力应表示为( b )。
a b ci r iiu '-=ρτ2ιρτu rii '-=j i rii u u ''-=ρτ7.固体内发生非稳态导时,若固体内部存在明显温度梯度,则可断定传热毕渥准数Bi 的数值( a )0.1。
a 大于等于b 等于c 小于等于8.依据普兰特混合长理论,湍流传热时,涡流热扩散系数可表示为( h αc )。
a b cdy du l h =α2⎪⎪⎭⎫⎝⎛=dy du l h αdydu l h 2=α9.流体流入溶解扩散管后形成稳定的湍流边界层,溶质溶解扩散进入流体,则沿管长方向对流传质系数的变化规律应是( b )。
a 始终不变b 先下降,后上升,最终趋于稳定c 先上升,后下降,最终趋于稳定10.利用雷诺类似求解湍流传质问题的前提是假定( c )。
a b c 1S >c 1<Sc 1=Sc 二.判断,在每题后括号内以“正”“误”标记。
(每空2分)例: Re 数小于2000的管内流动是层流( 正 )1.若将流体处理为连续介质,从时间尺度上应该是微观充分小,宏观充分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填空,将正确答案的标号填入括号内。
(每空2分)
例: Re 数小于2000的管内流动是( a )。
a 层流
b 湍流
c 过渡流
1.采用拉格朗日导数描述大气压力变化时,θ
D Dp
反映的应是置于(b )上的气压计的测量值。
a 高山顶
b 气球
c 飞机
2.进行流体微分能量衡算时,若采用随动坐标,可得到的结论是流体的( a )变化为零。
a 动能、位能
b 体积、密度
c 膨胀功、摩擦功 3.小雷诺数蠕动流求解中,(c )作用无关紧要,可以忽略。
a 动压力
b 粘滞力
c 惯性力 4. 小直径粒子自由沉降时,粒子所受流体总曳力中( a )。
a 以表面曳力为主
b 以形体曳力为主
c 形体曳力与表面曳力所占比例相等
5. 依据普兰特混合长理论,湍流附加应力可按( b )式计算。
a 2⎪⎪⎭⎫ ⎝⎛=dy du l ρτ
b 2
2⎪⎪⎭⎫ ⎝⎛=dy du l ρτ c ⎪⎪⎭
⎫ ⎝⎛=dy du l 2ρτ
6. 依据管内极度湍流流动时摩擦曳力计算式2
max 1142.0⎪
⎪⎭
⎫
⎝⎛-=b u u f 可知,随雷诺数增加,摩擦系数f 的数值应该( c )。
a 逐渐增加
b 逐渐减小
c 趋于恒定
7. 采用数值解求解一维非稳态导热问题时,( b )边界n 处节点温度方程为:1-='n n t t 。
a 对流
b 绝热
c 与其他物体相接的导热
8. 管内流动时,若摩擦系数与对流传热系数均趋于稳定则表明边界层内速度与温度分布属于( c )。
a 发展着的速度分布和温度分布
b 充分发展了的速度分布和发展着的温度分布
c 充分发展了的速度分布和温度分布
9. A 组分通过静止的B 组分稳态单向扩散时,两组份的分子扩散通量的关系应该是:( b )。
a B A J J ->
b B A J J -=
c B A J J -<
10.若流体与固体壁面之间发生对流传质时,溶质从壁面进入流体将导致流动边界层厚度( a )
a 增大
b 不变
c 减小
二.判断,在每题后括号内以“正”“误”标记。
(每空2分)
例: Re 数小于2000的管内流动是层流( 正 )
1. 若取水平坐标x 为距离的标准量级,竖直坐标为y ,则水平平板壁面上流动边界层内可有
2
22
2x
u y
u y y ∂∂<<
∂∂( )
2. ⎪⎪⎭⎫ ⎝⎛∂∂+∂∂y u x u x y 可用以描述流体微元在x-y 平面的旋转角速度。
( ) 3. 冯-卡门边界层动量积分方程不仅可以用于层流,也可用于湍流流动。
( ) 4. 理想流体流过曲线或不规则形壁面(如突然扩大、突然缩小、绕圆柱体等)时必然会出现边界层分离现象。
( )
5. 采用时均化方法对湍流进行描述时瞬时速度的时均值必定为零。
( )
6. 通过雷诺转换可知时均速度满足连续方程( )
7. 毕渥准数Bi 的物理意义可以解释为固体内导热热阻与外表面对流传热热阻之比。
( )
8. 普兰特数Pr 等于1是动量传递与热量传递可以简单类比的必要条件。
( ) 9. 按照传质的当量膜理论,对流传质时传质系数c k 应与传递组分分子扩散系数的1/2次方成正比。
( )
10. 依据希格比(Higbie )溶质渗透模型,溶质进入旋涡依赖不稳态扩散。
( )
三. 简述及扼要回答问题(每小题10分)
1、 什么是流体流体连续介质的假定,该假定的意义何在?
2、简述具有均匀流速0u ,均匀温度0t 的流体进入水平放置、温度均匀恒定为w t 的大平板表面后,温度边界层的形成与发展,并指出温度边界层厚度对流体与壁面之间对流传热系数的影响以及如何强化传热。
四.计算 ( 20分).
若粘度为s mPa 1⋅的流体处于水平放置的两平行大平板间,已知两板间垂直距离为0.6米,若下板静止,上板以s m 2的速度沿水平方向移动,且流体移动的驱动压力降恒定为
m Pa 1013-⨯-,流动处于稳态。
试给出流体运动的速度分布方程,并计算两板中央流体的
实际速度。
已知流动满足层流,且不可压缩流体沿水平x 方向稳态流动时n - s 方程可简化为:
常数122=⎪⎪⎭⎫
⎝⎛=x d p d y d u d x μ 式中 y 表示重力方向。
五.计算 ( 20分).
已知平板壁面上水平x 方向单向湍流流动时边界层内速度与浓度均满足1/7次方分布,既
7
1
0⎪⎭⎫ ⎝⎛=δy u u x , 7
10⎪⎪⎭
⎫ ⎝⎛=--c A AS A AS δy c c c c 若边界层质量积分方程为:
()⎰==-c
δy A AB
x A A dy
dc D dy u c c dx d 00
0, 流动边界层厚度表
达式为:
5
1Re 376.0-
=x x
δ
,且知Sc=1, 假定湍流及传质均从平板前缘开始, 试求:
(1)对流传质系数计算式;
(2)长L 的平板传质从前缘开始的平均传质系数准数式。
式中u 为速度,c A 为溶质浓度,下标o 表示主流值,下标s 表示壁面值,y 为竖直坐标,D AB 为分子扩散系数,δ、δc 分别为流动、浓度边界层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