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在干细胞表观遗传药理学中的调控作用

合集下载

表观遗传学的作用及其在医学中的应用

表观遗传学的作用及其在医学中的应用

表观遗传学的作用及其在医学中的应用表观遗传学是关于基因表达和细胞特异性的研究领域,它研究的是从DNA到RNA和蛋白质表达之间的调控和过程。

表观遗传学在医学中有广泛的应用,这篇文章将深入探讨表观遗传学的作用和在医学中的应用。

一、表观遗传学的作用表观遗传学的作用十分重要,因为它可以由遗传形式产生的多样性。

1.1 分化表观遗传学被用来解释为什么一个单一的DNA序列能够驱动产生不同细胞类型取决于DNA的表达方式或“选择性地表达子集”。

这是在起初阶段即从胚胎干细胞发育到成熟的多种细胞类型时非常重要的。

1.2 在分裂中修改表观遗传学是在细胞分裂中实现的,因为细胞分裂会影响细胞内一些基因的表达。

因此,表观遗传学可以使细胞命运保持不变。

例如,在人体的代谢细胞中,由于表观遗传学作用于某些基因使其表达受到抑制,因此它们不能转变为其他类型的细胞。

1.3 学习和记忆表观遗传学在人类行为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

神经细胞可以建立记忆和新的学习体验,这主要是由表观遗传学提供的蛋白质反应和化学反应导致的。

二、表观遗传学在医学中的应用在医学领域,表观遗传学有许多应用。

我们现在将介绍一些与表观遗传学相关的医学应用。

2.1 研究疾病的新机制表观遗传学提供了研究疾病的新机制的途径。

对于许多疾病,基因测序和外显子测序已被广泛使用。

但是,在很多情况下,表观遗传的变化也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例如,在多种癌症中,DNA 甲基化的增加会导致癌细胞的不规律增长。

因此,研究表观遗传学机制可提供治疗癌症的新靶点。

2.2 治疗某些心脏疾病心脏疾病是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健康问题之一。

表观遗传学也在这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研究表明,在某些心脏病中,基因表达的表观遗传修饰发生了改变,这可以给疾病的治疗带来新思路。

通过限制或改善表观遗传的变化,例如使用已知的表观遗传抑制剂等,可以对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进行干预。

因此,表观遗传学的发现对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提供了新的机会。

2.3 研究先天性免疫系统疾病表观遗传学也被用于研究先天性免疫系统疾病。

原发性肝癌(HCC)的表观遗传学调节与靶向治疗策略

原发性肝癌(HCC)的表观遗传学调节与靶向治疗策略

原发性肝癌(HCC)的表观遗传学调节与靶向治疗策略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 )是原发性肝癌的主要病理类型,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最新研究表明,肝癌全球发病率位居所有肿瘤的第 5位、病死率位居第 3位。

然而,目前肝癌的发病机制并不完全清楚,以往研究认为,遗传学改变是肝癌发生的关键环节之一,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肿瘤异质性这一重要特征在肝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多项研究表明,表观遗传修饰通过对致癌基因与抑癌基因的表观调节参与HCC的增殖与转移,表观遗传修饰同时亦是HCC药物研究的一个重要的靶点。

miRNA是一类短序列、非编码、具有调控功能的单链小分子RNA,miRNA在肿瘤干细胞自我更新和肿瘤进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miRNA调节转录后的基因表达,初始miRNA由RNA聚合酶II产生,并由RN酶III介导前体mRNA(pre-miRNA)的产生。

随后pre-miRNA由膜转运蛋白(exportin)被转运至胞浆。

miRNA的异常表达与多种肿瘤的进展和转移有关。

上皮间质转化(EMT)相关的miRNATGF-β信号通路相关的miRNATGF-β信号在EMT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TGF-β通过激活Smad信号诱导细胞失去上皮特性,获得迁移能力。

TGF-β信号的下游基因为Smad2/3和Smad4,作为转录因子改变EMT相关基因的表达包括Snail和ZEB(锌指蛋白)。

最近的研究显示,miRNA介导的TGF-β/Smad信号通路的异常调节诱导恶性肿瘤的发展。

在HCC中常发现miRNA-542-3p和miR-142呈低表达。

Wnt信号通路相关的miRNA有多项证据表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EMT转化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尤其是β-catenin的核定位增加目的基因的表达,如粘纤蛋白(fibronectin)和基质金属蛋白(MMP-7),从而使得细胞拥有了间质样的表型。

遗传药理学

遗传药理学

遗传药理学---中南大学遗传药理研究所作者:周宏灏刘…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29046 更新时间:2008-12-26 14:36:37遗传药理学中南大学遗传药理研究所周宏灏刘洁(原载于刘耕陶主编:当代药理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8年5月)遗传药理学(pharmacogenetics)是研究人体先天性遗传变异引起的药物代谢酶、药物转运体和药物作用靶点功能异常,导致药物代谢和效应群体和个体差异的一门科学。

近些年来,遗传药理学已成为生命科学中发展迅速和备受关注的研究领域。

这是因为它从基因到基因的表达来解释药物治疗效应和不良反应的根本机理,因为它运用分子生物学的最新技术和方法来研究药物的作用,也因为它把从分子水平的学科到临床水平的学科,包括药理学、生理学、遗传学、基因组学、临床医学、流行病学、统计学、生物信息学、生物计算机学等多学科联合到一起来阐明药物的作用和作用机理。

药物反应个体差异是临床药物治疗中常见的普遍现象,因此,目前运用的传统药物治疗模式,即根据疾病的诊断实行“一病一药一剂量”治疗方案常常在部分病人中或是无效、或是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甚至毒性反应。

引起药物反应个体差异的原因很多,有性别、年龄、伴随的疾病、体重等,而其中尤为重要的是遗传因素,而这恰恰被忽视。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和生命科学的迅猛发展,人类对药物治疗的要求发生了重大变化。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和进展,促进了遗传药理学和药物基因组学(pharmacogenomics)的发展。

近20年来遗传药理学的研究证实了药物代谢酶、转运体和药物作用靶点的基因多态性是药物反应个体差异的原因,阐明了药物处置和效应差异的遗传本质。

药物基因组学是应用已获得的遗传信息预测药物治疗结果(治疗性和毒性作用),以促进药物的开发,并为以每个病人的基因结构为基础的合理药物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从而使药物治疗模式开始由过去的诊断导向治疗(diagnosis-directed drug therapy)向根据个体的遗传结构实行基因导向性治疗(gene-directed drug therapy)的新模式转换,美国华尔街日报敏锐地于1999年4月16日以“针对个人独特的遗传特征的个体化用药的新时代”(New era of personalized medicine: targeting drugs for each unique genetic profile)为题以头条报道了这一新的动态。

细胞分化的表观遗传调控机制

细胞分化的表观遗传调控机制

细胞分化的表观遗传调控机制细胞分化是多细胞生物发育过程中的一项关键过程,它使得幼体的细胞从未分化状态进一步发育为不同类型的细胞。

细胞分化是一个高度调控的过程,其中一个关键机制就是表观遗传调控。

表观遗传调控是指通过调控基因组DNA外部修饰和染色质的结构来影响基因的表达状态,从而决定细胞的功能和特性。

本文将介绍细胞分化的表观遗传调控机制及其在个体发育和疾病中的重要性。

一、DNA甲基化调控细胞分化DNA甲基化是最早也是最为广泛研究的一种表观遗传修饰。

DNA甲基化是指在DNA分子中加入甲基基团,主要发生在CpG二核苷酸位点上。

在细胞分化过程中,DNA甲基化状态的改变可以激活或抑制特定基因的表达。

研究发现,在干细胞中,未分化状态的基因往往处于去甲基化状态,使得这些基因保持沉默。

当细胞进入分化状态时,特定的基因会经历DNA去甲基化和DNA重新甲基化过程,这使得相关基因的表达被激活。

因此,DNA甲基化在细胞分化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调控作用。

二、组蛋白修饰对细胞分化的影响除了DNA甲基化外,组蛋白修饰也是表观遗传调控的重要方式之一。

组蛋白是核小体的主要组成部分,通过对组蛋白分子进行修饰,可以改变染色质的结构和可及性,从而影响基因的表达状态。

组蛋白修饰主要包括甲基化、乙酰化、泛素化等多种类型。

在细胞分化过程中,不同的组蛋白修饰方式可以导致不同的基因表达模式。

例如,乙酰化修饰通常与基因的活化相关,而甲基化修饰则与基因的沉默相关。

通过对组蛋白修饰的研究,科学家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不同类型细胞的分化过程,并寻找特定基因调控的靶点,以实现对细胞分化的精确调控。

三、非编码RNA在细胞分化中的作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非编码RNA在细胞分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调控作用。

非编码RNA是指不被翻译为蛋白质的RNA分子。

通过调控转录后水平的基因表达,非编码RNA可以影响多种细胞过程,包括细胞分化。

其中,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是研究最为广泛的一类非编码RNA。

植物根尖干细胞的表观遗传调控

植物根尖干细胞的表观遗传调控

植物根尖干细胞的表观遗传调控唐艺璇; 皮利民; 朱玉贤【期刊名称】《《植物科学学报》》【年(卷),期】2019(037)005【总页数】8页(P682-689)【关键词】根尖干细胞; 表观调控; 染色质修饰; 多能性【作者】唐艺璇; 皮利民; 朱玉贤【作者单位】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武汉430070; 武汉大学高等研究院武汉43007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43.2植物干细胞是一类能自我更新并且具有分化为不同细胞类型潜能的细胞,其命运受周围相邻细胞的调控。

由这些相邻细胞形成的特殊微环境被称之为干细胞巢(stem cell niche,SCN)。

一个干细胞通过有丝分裂产生两个子细胞。

与巢细胞相邻的细胞仍旧保持未分化属性,形成新的干细胞;而另外一个子细胞脱离干细胞巢,开始分化为具有执行特定生理功能的成熟细胞。

根作为植物最重要的器官之一,负责植株的固定以及营养和水分的吸收。

根的生长发育依赖于根尖分生组织(root apical meristem,RAM)细胞的持续分裂和分化。

根尖中央的2 ~ 4个细胞很少进行有丝分裂,被称之为静止中心(quiescent center,QC)。

围绕静止中心的一层细胞为分裂较为旺盛的干细胞[1]。

干细胞经不对称分裂产生子代细胞,子代细胞又经数代有丝分裂后分化成成熟的不同细胞类型。

由外周向内依次为侧根冠(lateral root cap)、表皮(epidermis)、皮层(cortex)、内皮层(endodermis)和中柱(stele)。

静止中心往下一层细胞为小柱干细胞(columella stem cell,CSC),其分裂后形成小柱细胞[1, 2]。

静止中心以一种非细胞自主性(non-cell autonomous)的方式维持了周围干细胞的未分化状态[3, 4]。

这种植物干细胞巢的组织和调控方式与动物中干细胞巢有较大的相似性。

由DNA和组蛋白组成的核小体是染色质的基本单位。

多种表观遗传修饰的功能阐述

多种表观遗传修饰的功能阐述

多种表观遗传修饰的功能阐述表观遗传修饰是指非DNA序列本身的改变,例如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等,这些改变对基因表达和细胞发育起着非常重要的调控作用。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解析表观遗传修饰的功能。

DNA甲基化:基因沉默和组织特异性表达的关键DNA甲基化是表观遗传修饰中最早被研究的一种。

在DNA甲基化过程中,甲基转移酶将甲基基团转移给DNA中的胸腺嘧啶(C),形成5-甲基胸腺嘧啶(5mC)。

这种修饰往往出现在CpG二联体上,影响了某些基因的表达,导致它们在细胞中沉默。

同时,DNA甲基化还对组织特异性表达发挥了重要作用。

例如,胚胎发育过程中,DNA甲基化能够调节基因表达从而促进器官的发育。

组蛋白修饰:基因活性的调节剂组蛋白修饰是表观遗传修饰中的另一种非常重要的类型。

组蛋白修饰常常包括乙酰、甲基和磷酸化等。

在组织和细胞中,组蛋白的修饰状态和染色质结构密切相关。

例如,在组蛋白乙酰化中,基因启动子处的乙酰化水平与基因活性有很强的关联。

高水平的乙酰化往往会增强基因的表达,而低水平的乙酰化则会导致基因的沉默。

同样,在组蛋白磷酸化修饰中,磷酸化乙酸组蛋白能够促进基因转录和基因表达,同时不同的组蛋白磷酸化修饰也带来不同的基因表达调控作用。

miRNA调控:基因沉默和细胞增殖的扰动因子miRNA(microRNA)是一种大约21-25个核苷酸的非编码RNA,能够与特定靶基因的3' UTR区域结合并影响其转录后修饰和表达。

miRNA在人类疾病的发展和细胞增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miRNA能够沉默趋肾性肝细胞癌基因(TGF-β)等癌基因,从而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此外,miRNA miR-122还能够影响肝细胞中脂质代谢的调控。

miRNA的高通量测序技术已经使人们更深入地研究miRNA在基因表达中的作用。

表观遗传修饰在细胞分化和器官发育中的分工细胞分化和器官发育是表观遗传修饰的另一个重要领域。

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表观遗传修饰能够对特定的基因进行调控,引导细胞分化为不同种类的细胞,这种分化还产生一种表观记忆效应。

基因调控和表观遗传学对生物发育和进化的作用

基因调控和表观遗传学对生物发育和进化的作用

基因调控和表观遗传学对生物发育和进化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基因调控和表观遗传学的研究深入,科学家们对生物发育和进化的了解也逐渐深入。

基因调控和表观遗传学是控制个体发育与进化过程中基因表达的两个重要角色,这两个领域的交叉和融合,为我们对生命现象的理解提供了更深层次的解释和理论。

本文将从基因调控以及表观遗传学这两个方面,探讨它们如何对生物发育和进化发挥作用。

一、基因调控基因调控是指细胞内的信号传递机制和转录机制,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内调节基因的表达。

这种过程中,特定的基因启动子会受到外界信号的影响,进而在调节因子的介入下,将基因转录为mRNA,然后转化为蛋白质。

基因调控对于生物的信号传递、发育、生长、分化等过程都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1)基因调控在胚胎发育中的作用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基因调控是非常重要的。

在受精卵中,一系列生化反应通过特定的转录因子调控特定的基因实现了最初的细胞分化。

例如,持续表达TFAP2C和SOX2促进pluripotent干细胞(ES)细胞状态,而瞬时表达真皮和神经堆细胞的相应基因,则促进胚胎分化进入相应的发育阶段。

此外,在发育过程中,许多基因的启动子的可用性也随着胚胎的进化而发生变化。

这些基因调控所带来的可塑性,支持了胚胎发育过程中复杂而令人侧目的分化模式。

(2)基因调控对器官的发育与重建的影响基因调控也对器官的发育与重建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以爪子的发育为例,爪子发育的过程受到一系列基因的调控,包括Wnt、Bmp、Shh、Hox和Fgf等信号通路的作用。

这一酶调控网络的受损会导致各种发育异常,如爪子弯曲、增生、缺失等不良现象。

二、表观遗传学相对于基因调控而言,表观遗传学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但从目前的研究中可以看出,表观遗传学在生物发育和进化的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表观遗传学是指在不改变DNA序列的情况下,通过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以及microRNA等方式,调节基因的表达。

表观遗传学的作用与基因调控不同,前者的调节过程不仅仅是单纯的启动或抑制某一个基因的表达,还涉及到基因组整体的开放性与紧张度,从而决定个体在环境刺激下发育进程及进化方向的选择。

干细胞分化的分子调控机制

干细胞分化的分子调控机制

干细胞分化的分子调控机制干细胞是一种特殊的细胞类型,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成各种类型细胞的潜能。

干细胞分化的分子调控机制是非常重要的研究方向,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细胞命运决定的途径,还可以为干细胞治疗和再生医学提供指导。

在干细胞分化的过程中,有许多分子参与了不同的调控途径,这些途径相互作用,综合作用才决定了一个细胞的终极命运。

其中,调控干细胞分化最重要的是转录因子、信号通路和表观遗传学。

转录因子是一组可以控制基因表达的DNA结合蛋白。

它们通过与DNA结合,可以促进或抑制基因的转录,从而控制基因的表达。

在干细胞分化的过程中,许多转录因子都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

比如,Oct4、Sox2和Nanog,它们都是干细胞自我更新的关键因子。

当干细胞开始分化时,这些因子的表达量就会下降,而一些早期分化相关的转录因子的表达就会上升。

这使得干细胞很快地走向了某种细胞类型的分化。

信号通路也是干细胞分化过程中非常重要的调控途径。

它们可以通过细胞外的信号物质,传递信号到细胞内部,从而影响不同的转录因子的表达和功能。

比如,Wnt、BMP和FGF等信号通路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调控干细胞的分化命运。

Wnt信号通路可以阻止干细胞向神经分化,促进干细胞向肝脏或胆囊分化。

而BMP信号通路可以使干细胞向骨骼或肌肉分化。

FGF信号通路则可以促进干细胞向神经或血管分化。

表观遗传学也在干细胞分化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表观遗传学包括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等一系列可以影响基因表达的化学修饰。

在干细胞中,表观遗传学可以通过调整染色体的状态来影响转录因子的表达和功能。

比如,在干细胞分化过程中,许多基因将被转录因子Silencer所沉默,这些基因的启动子上就会被甲基化,从而使得这些基因失去了表达的能力。

综合上述调控途径,我们可以发现,干细胞分化的分子调控机制是非常复杂的,需要不同的途径之间相互协调才能实现一个细胞的完整分化过程。

因此,把握干细胞分化的分子调控机制,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恢复或替代缺陷的细胞类型,还可以为再生医学提供更深入的认识和指导。

生物化学表观遗传学

生物化学表观遗传学

生物化学表观遗传学生物化学表观遗传学是研究生物体的基因表达调控和遗传信息传递的一门学科。

它关注的是基因组上的化学修饰如何影响基因表达,并探索这些修饰如何被维持和遗传给后代。

本文将介绍生物化学表观遗传学的基本概念、作用机制以及在生命科学领域的应用。

一、基本概念生物化学表观遗传学是研究基因表达调控的一门学科。

在生物体的细胞中,基因组DNA上的化学修饰可以影响基因的活性,从而调控基因的表达。

这些化学修饰可以通过添加或去除特定的化学基团来改变染色质的结构和功能,从而影响基因的可及性和转录活性。

生物化学表观遗传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和染色质重塑等。

二、作用机制1. DNA甲基化DNA甲基化是最常见的表观遗传修饰方式之一。

它通过在DNA分子上添加甲基基团来改变基因的表达。

甲基化主要发生在CpG二核苷酸位点上,即DNA链中的Cytosine(C)与Guanine(G)之间的碱基对。

DNA甲基化可以静默基因,使得其在转录过程中难以被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从而抑制基因的表达。

2. 组蛋白修饰组蛋白是染色质的主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可以调控DNA的结构和可及性,还可以通过化学修饰来影响基因的表达。

组蛋白修饰包括甲基化、乙酰化、磷酸化等多种修饰方式。

例如,组蛋白乙酰化可以增强染色质的松弛度,提高基因的可及性,从而促进基因的表达。

3. 染色质重塑染色质重塑是指通过改变染色质的三维结构来调控基因的表达。

染色质在细胞核中呈现出一种高度有序的结构,不同区域的染色质紧密程度不同,从而影响基因的可及性和表达水平。

染色质重塑可以通过转录因子、非编码RNA等多种机制实现,从而调控基因的表达。

三、应用领域生物化学表观遗传学在生命科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不仅有助于解释生物个体的发育和分化过程,还可以解析疾病的发生机制,并为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以下是生物化学表观遗传学在几个重要领域的应用示例:1. 癌症研究生物化学表观遗传学的异常调控与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遗传学中的基因调控和表观遗传修饰

遗传学中的基因调控和表观遗传修饰

遗传学中的基因调控和表观遗传修饰遗传学是关于基因和遗传物质的研究,因此基因调控和表观遗传修饰是遗传学中的两大重要研究方向。

本文将分别从基因调控和表观遗传修饰两个方向入手,探究它们的意义和研究现状。

一、基因调控基因调控是指通过各种方式控制基因的表达来控制细胞命运和形态。

在复杂多细胞生物中,不同细胞具有不同的形态和功能,这是基因调控的结果。

通俗的说,基因调控就是管好细胞的开关,让它们按照自己的程序运转。

基因调控的方式有很多,如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转录因子结合等,这些方式不仅影响单个基因的表达,还可以影响大量基因的协同表达,因此它们对于细胞命运和形态的调控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基因调控在医学和生命科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例如,在肿瘤形成过程中,基因调控机制的失衡导致了癌细胞的增殖和扩散,因此研究基因调控机制对于治疗癌症具有重要的意义。

此外,基因调控还与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如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

在未来,研究基因调控机制将会为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目前,基因调控的研究面临许多挑战。

其中一个主要问题就是如何解析基因调控网络的复杂性。

基因调控涉及到大量的转录因子、能量代谢途径等,因此其调控过程是非常复杂的。

如何从大量的数据中提取出有意义的信息,仍然是当前研究的难点之一。

另外,由于基因调控是一个相对短期的过程,因此如何建立动态的观测和分析体系仍然需要进一步的努力。

二、表观遗传修饰表观遗传修饰是指通过改变某些化学基团的附加方式来控制DNA和组蛋白等遗传物质的结构和功能。

它是一种遗传物质的可逆性调控方式,能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基因表达和细胞命运。

表观遗传修饰包括DNA甲基化、组蛋白乙酰化、甲基化等,它们影响了基因的开放性和染色质的组织状态,从而影响基因的转录和表达。

表观遗传修饰在很多生物学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例如,胚胎发育过程中的细胞分化和组织形成,就受到了表观遗传修饰的严密调控。

在某些人类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表观遗传修饰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表观遗传修饰在干细胞发育中的作用

表观遗传修饰在干细胞发育中的作用

表观遗传修饰在干细胞发育中的作用近年来,随着生物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表观遗传学领域的研究也逐渐变得重要起来。

表观遗传学是指在不改变DNA序列的情况下,改变某些基因的表达和功能的现象。

干细胞的自我更新和分化,在表观遗传修饰的调节下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表观遗传修饰主要包括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和非编码RNA调控等。

其中,DNA甲基化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细胞中的表观遗传修饰方式,是指DNA上的某些位点被甲基基团(CH3)修饰。

这种修饰通常会导致基因沉默或非特异性表达。

组蛋白修饰则是通过在组蛋白上加上或去除一些化学基团,来改变基因表达模式。

非编码RNA也是一种重要的表观遗传修饰方式,它们可以通过调节DNA甲基化和组蛋白修饰等途径,对基因的表达进行调控。

在干细胞发育中,表观遗传修饰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干细胞是一种能够不断自我更新并具有多能性的细胞,可以进一步分化为各种不同类型的细胞。

干细胞的分化和自我更新能力受到多种因素的调节,其中表观遗传修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在干细胞中,表观遗传修饰可以调控基因的表达模式,从而进一步影响细胞的自我更新和分化。

实际上,表观遗传修饰不仅能够影响干细胞的自我更新和分化,还能够影响细胞的命运决定。

在干细胞中,一个细胞的分化效应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表观遗传修饰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对于一个干细胞来说,它可能会分化为各种不同的细胞类型,例如神经元、心肌细胞、肝细胞等。

在这个过程中,表观遗传修饰通过调控不同的基因表达,影响着细胞的命运决定。

此外,表观遗传修饰还能够影响干细胞和非干细胞之间的相互转化。

研究表明,在某些条件下,非干细胞可以转化为干细胞。

这个过程称为细胞重编程,表观遗传修饰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改变DNA甲基化和组蛋白修饰等表观遗传修饰方式,细胞可以进一步改变自己的命运,实现自我更新和分化。

总之,表观遗传修饰在干细胞发育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基因表达的调节,表观遗传修饰可以影响干细胞的自我更新和分化,进而决定细胞的命运。

遗传和表观遗传修饰的动态调控和作用机制

遗传和表观遗传修饰的动态调控和作用机制

遗传和表观遗传修饰的动态调控和作用机制遗传和表观遗传是生物学中的重要概念,它们可以影响细胞内基因的表达和功能。

在生物的发育和适应过程中,遗传和表观遗传修饰的动态调控和作用机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遗传修饰指的是DNA序列的改变和遗传信息的传递。

遗传修饰最重要的方式是基因突变,这种突变可以在基因本身中发生,也可以在基因的控制元件中发生。

例如,在DNA序列内,不同的碱基配对的顺序、插入和删除碱基、或者整个基因的缺失、重复或倒位都可能导致基因的突变。

基因突变是造成各种人类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如癌症、唐氏综合症、先天性遗传性疾病等。

表观遗传指的是对基因表达和功能的调控,而不涉及DNA序列的改变。

表观遗传修饰包括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和非编码RNA等。

这些修饰可以通过转录因子、组蛋白修饰酶和其他调节因子来实现。

它们可以影响基因的可读性,控制基因的表达和功能。

表观遗传修饰对于维持细胞的基础生理过程、响应各种内外环境的刺激、繁殖和分化等过程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遗传和表观遗传修饰是相互作用的,它们之间有着复杂的动态调控机制。

例如,DNA甲基化和染色质乙酰化可以调节同一段DNA区域的互动,从而影响基因的表达。

此外,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非编码RNA也参与了这种调控机制。

通过RNA干扰和RNA结构这两种机制,非编码RNA可以对染色质状态、基因表达和mRNA降解等起重要的作用。

表观遗传修饰还可以影响细胞命运,影响细胞分化和重编程。

例如,在细胞分化过程中,细胞的表观遗传状态发生了显著的改变,某些基因被激活,某些基因被关闭。

这些改变可以通过表观遗传修饰的调控来实现。

而在细胞重编程过程中,表观遗传状态的改变也是必不可少的。

通过某些表观遗传修饰的调控,可以将普通成体细胞转化成多能干细胞,为再生医学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总的来说,遗传和表观遗传修饰在生物的发育和适应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它们是相互作用的,通过复杂的动态调控机制实现生物的正常运作。

表观遗传调控理论与细胞分化

表观遗传调控理论与细胞分化

表观遗传调控理论与细胞分化细胞分化是生物体发育过程中的一个关键步骤,它使得干细胞逐渐发展成为具有特定功能和特征的不同细胞类型。

而表观遗传调控理论主要研究的是在基因组中没有发生DNA序列改变的情况下,细胞如何通过改变基因的表达模式来实现细胞分化。

表观遗传调控理论的发现为我们更好地理解细胞分化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表观遗传调控是指通过化学修饰方式,如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等,来改变基因的表达水平。

这些化学修饰可以影响基因座的可及性,从而控制细胞分化过程中基因的激活和抑制。

在细胞分化过程中,一些细胞特异性基因被激活,而其他基因则被抑制。

这种基因表达模式的改变是由表观遗传调控机制调控的。

DNA甲基化是表观遗传调控中最为重要的一种方式。

DNA甲基转移酶通过向DNA链上添加甲基基团,使得甲基化的CpG岛上的基因座变得不易被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从而抑制基因的转录。

而在某些细胞分化过程中,一些转录因子会启动DNA去甲基化酶的表达,从而引起DNA甲基化模式的改变,特定基因的甲基化状态发生变化,基因被重新激活。

这一过程使细胞向特定分化方向发展。

除了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也是表观遗传调控的重要形式。

组蛋白修饰涉及到组蛋白N-端的翻译后修饰,如乙酰化、甲基化、磷酸化等。

这些修饰可以影响染色质的结构紧密度,从而影响基因座的可及性和转录活性。

不同修饰方式的组蛋白修饰形成一种修饰“语言”,进而调控特定基因的表达模式,影响细胞分化。

表观遗传调控的重要性在于它可以解释细胞分化的稳定性和可逆性。

在细胞分化过程中,细胞在特定的外部信号和内部调控因子的作用下,通过改变基因表达模式来适应不同的环境和功能需求。

由于表观遗传改变不涉及DNA序列的改变,因此可以使得细胞对外部环境信号的回应保持一定的稳定性。

同时,当细胞需要转变为另一种细胞类型时,可以通过改变表观遗传调控模式来实现细胞分化的逆转。

细胞分化是多种细胞类型分化发展的基础,也是生物体正常发育和功能实现的前提。

表观遗传调控在生物发育及疾病发生中的作用

表观遗传调控在生物发育及疾病发生中的作用

表观遗传调控在生物发育及疾病发生中的作用随着生物学研究和技术的发展,表观遗传学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领域。

表观遗传调控是指在没有改变DNA序列的情况下,通过化学修饰或重构染色质的物理结构来调控基因表达。

这种调控方式是与传统遗传调控相互作用的重要补充,对物种进化、个体发育以及疾病发生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

表观遗传调控对生物发育的影响表观遗传调控在生物发育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在胚胎发育期间,表观遗传调控可以通过将基因打开或关闭来控制细胞固定状态,并指导细胞演化为各种组织和器官。

人体早期胚胎的发育过程中,催化热稳定化磷酸酯化酶(Catalytic subunit of Telomerase,TERT)是由表观遗传调控的结果调节的。

TERT是人类染色体末端的保护性末端区域给TERT标记的开发发起了细胞精确的分裂的遗传起始讯息,而后开发细胞分离出各种组织。

表观遗传调控还可影响干细胞的自我更新和分化能力,因此在人的生长和发育过程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同时,在成年人中,表观遗传调控仍负责调整神经、心血管、肌肉和骨骼系统等各种器官的功能。

表观遗传调控在疾病发生中的作用表观遗传调控在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治疗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例如,癌症与一个或彼此合作PVRL1、ROBO1、使用元素和GSTM1基因中的表观遗传变化有关。

抑癌基因p73的去甲基化和修饰表明在胚胎发育和成年人中均参与了神经系统的形成、成熟和保护。

而且,表观遗传调控因母体糖尿病而引起的某些后代疾病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研究,研究表明母体糖尿病与孩子的胎盘表观遗传调控有关。

表观遗传调控还为许多常见的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症、帕金森病和心血管疾病等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结论综合来说,表观遗传调控虽然在人类的个体发育和疾病发生中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目前仍然充满许多挑战和未知之处。

深入研究表观遗传调控机制不仅对我们认识生命的本质,而且对医学的进步也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相信,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表观遗传学将会为人类带来更多的惊喜和福利。

表观遗传信息在生殖发育中的调控及其研究方法

表观遗传信息在生殖发育中的调控及其研究方法

表观遗传信息在生殖发育中的调控及其研究方法表观遗传学在生殖发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生殖发育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多个细胞类型、遗传和表观遗传信息交织的调控网络。

表观遗传学提供了一种可持续性地探究这些调控机制的方法。

本文将介绍表观遗传信息在生殖发育中的调控及其研究方法。

一、表观遗传信息的定义表观遗传学是研究基因表达调控的一门学科。

表观遗传信息是指在细胞外部环境以及内部受基因表达的影响下,对基因组结构和功能产生影响的外显表现。

表观遗传信息不会改变基因序列,但可以通过染色质重组、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等方式改变DNA的可读性,影响基因表达和表型。

二、表观遗传信息在生殖发育中的调控生殖发育是通过生殖干细胞的分化、增殖和成熟来实现的。

在生殖干细胞分化过程中,表观遗传信息对于特定基因的调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小鼠生殖细胞发育的过程中,转录因子PRDM14能够促进小鼠胚胎生殖细胞向原始生殖细胞(PGCs)的分化。

与此同时,PRDM14对染色体重塑也有着重要作用。

PRDM14通过与DNA甲基化相关的TRIM28进行互作,来调控DNA甲基化修饰的分布。

这种调控使胚胎生殖细胞维持DNA的“活跃状态”和开放性,以便于在PGCs中生成胚系细胞特异的表观遗传改变。

三、表观遗传学研究方法表观遗传学研究方法涉及实验设计、样品制备和数据处理。

主要的研究方法有下述四种:1. 全基因组甲基化分析全基因组甲基化分析可以检测DNA甲基化的分布和程度。

这种方法可通过微阵列技术、二代测序技术、质谱或酶联免疫印迹等方法实现。

与此同时,将全基因组甲基化分析与RNA测序结合起来,可使研究者更好地探究表观遗传信息在基因表达和表型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2. ChIP-SeqChIP-Seq是一种方法,通过检测染色质蛋白修饰的分布情况,来探究DNA上修饰的蛋白质和DNA交互的区域。

这种方法可用于研究转录因子、组蛋白修饰以及其他涉及DNA蛋白质交互的生物过程。

遗传学研究中的表观遗传调控

遗传学研究中的表观遗传调控

遗传学研究中的表观遗传调控在生物学领域中,遗传学是一个庞大而又深奥的学科。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生物学家们不断探索着遗传学的奥秘,其中表观遗传调控技术是近年来的热门话题。

那么,什么是表观遗传调控技术?它和遗传组成有什么关系?我们将在本篇文章中做出一些解释。

一、什么是表观遗传调控技术?表观遗传调控是指除了基因本身的DNA序列外,化学修饰因素对基因的表现形式的影响。

基因组中DNA序列的不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生物个体的生命特征,而表观遗传调控则能够通过化学修饰因素直接影响DNA上的表观遗传标记,从而影响基因的表现形式。

举个例子,在不同的化学修饰环境下,同一基因的表达方式可能会出现不同的情况,这就是表观遗传调控的作用。

二、表观遗传调控与遗传组成的区别表观遗传调控和遗传组成有一定的联系,但在本质上它们是有所区别的。

遗传组成是指生物个体的DNA序列,包括所有的基因信息(如基因型和DNA序列),而表观遗传调控是指对基因表现形式的调控方式。

基因组中基因的表达不仅取决于DNA序列本身,还受到表观遗传调控因素的影响。

就像人穿衣服一样,不同的穿着和搭配方式可以使看起来同样的人看起来非常不同。

同样,一个基因在不同的表观遗传调控因素下会表现出不同的表达方式。

因此,在基因的表达中,遗传组成和表观遗传调控是紧密相连的。

三、表观遗传调控的作用表观遗传调控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们不仅可以控制一个单一基因的表达,也可以同时控制成千上万基因的表达。

具体来说,它们的功能包括以下几方面。

1. 功能分化不同成细胞和组织对于基因的表达需求是不同的,因此表观遗传调控可以针对不同细胞和组织的特异性控制基因的表达,从而实现加强或抑制不同基因的表达。

2. 环境响应表观遗传调控能够调节基因对环境的响应,环境因素对于细胞和个体的发育形成和适应都非常重要,而表观遗传调控则可以实现适应环境的突变表现。

3. 维持稳态表观遗传调控可以使基因维持稳态,长时间的稳态下,生物个体的特征不会受到过大的波动影响。

表观遗传修饰调控生命过程的分子机制

表观遗传修饰调控生命过程的分子机制

表观遗传修饰调控生命过程的分子机制随着科技进步和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意到表观遗传修饰对生命过程的调控作用。

表观遗传修饰是指在基因组水平上,在不改变DNA序列的前提下,通过化学修饰来调控基因的表达。

这种修饰方式在许多生命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尤其在生命过程中发育和分化的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

表观遗传修饰包括甲基化、乙酰化、磷酸化等。

其中,甲基化是最常见的一种表观遗传修饰方式,它是通过在DNA分子的胞嘧啶上添加一个甲基基团来实现的。

这种方式广泛存在于生命过程中的细胞分化、癌变等诸多过程中。

以细胞分化为例,这是细胞从干细胞阶段到最终不同细胞类型之间的转化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分化细胞的基因组会发生巨大的改变,包括基因序列不同区域的表达模式的改变,以及包括基因甲基化等表观遗传修饰方式的相关改变。

这些变化都是为了适应自己所在细胞类型的生命需求。

除了甲基化之外,还有许多其他的表观遗传修饰方式也被证明对生命过程的调控具有重要的作用。

例如,乙酰化是通过增加DNA结构上的某些基团,达到调节基因表达的目的。

在近年来的研究中,乙酰化已经成为表观遗传修饰领域中的一个热点话题,因为它在一些癌症研究中被看作是一种重要的抑制剂。

此外,磷酸化也是另一种表观遗传修饰方式,通过增加DNA分子的磷酸基团数目来调控基因的表达。

这种方式在细胞代谢和系列信号转导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总的来说,表观遗传修饰是一种基于基因组水平的调控方式,细胞在生命过程中,通过不同的表观遗传修饰方式来调控基因表达以及组织分化等过程。

因此,透彻地理解表观遗传修饰与其相关的生物学功能,对于我们深入了解生命过程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细胞生物学中的表观遗传修饰研究

细胞生物学中的表观遗传修饰研究

细胞生物学中的表观遗传修饰研究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所有生命体系都是由一个个细胞组成的。

然而,不同细胞之间的差异,以及同一细胞在不同阶段的变化,远远超出了我们对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常识。

这些差异源自于表观遗传修饰,也就是细胞染色质中非DNA序列上核苷酸的化学修饰,这些化学修饰对DNA的可读性、可复制性、可表达性等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表观遗传修饰的种类表观遗传修饰主要包括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和非编码RNA等。

DNA甲基化是指DNA序列中的胞嘧啶(C)被转化为5-甲基胞嘧啶(5-mC)的化学变化,在多种生物的基因表达调控中都有关键作用。

甲基化作用是一种转移方法,通过甲基转移酶在DNA 双链上某些胞嘧啶上添加甲基基团,使其在修改后的位置表现出不同的生物学活性。

不同的甲基化状态,对于细胞的生长分化、DNA复制、基因转录等生命现象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组蛋白修饰指的是对核小体中的组蛋白进行的一系列化学修饰。

组蛋白是典型的结构蛋白质,对DNA的紧密缠绕、折叠成不同形态有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组蛋白修饰种类繁多,包括甲基化、酰化、乙酰化等,通过化学修饰对组蛋白进行“标记”,再由各种携带标记的蛋白结合,将精细控制的转录因子和其他表观遗传修饰过程一起调节基因的表达。

非编码RNA通常分为两类:小RNA和长非编码RNA。

小RNA长度通常为20-30个核苷酸,包括小干扰RNA(siRNA)、微小RNA(miRNA)、piwi相互作用RNA(piRNA)等。

小RNA可以通过RNA诱导沉默复合形成,进而与mRNA结合,抑制其翻译,从而影响基因的表达。

长非编码RNA通常是指超过200个核苷酸的RNA,在调控胚胎干细胞分化、细胞凋亡等生命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表观遗传修饰的影响表观遗传修饰对于生物的发育、细胞分化、疾病发生过程等都有重要的影响。

举例来说,对于器官的发育过程,有一种特殊类型的化学修饰称为“线粒体风格甲基化”,常比较高效地抑制轨迹贪吃组合8(TRF8)转录,从而调节线粒体膜融合,最终影响到细胞分裂、精子成熟及内膜组织的发育。

遗传修饰和表观遗传调控在发育和疾病中的作用

遗传修饰和表观遗传调控在发育和疾病中的作用

遗传修饰和表观遗传调控在发育和疾病中的作用人类的遗传信息决定了我们体内的各种物质的含量和种类,包括蛋白质、核酸等。

然而,除了遗传信息以外,生物还有一种方式来调控基因表达,这就是遗传修饰和表观遗传调控。

这两种方式在生物的发育和疾病的发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遗传修饰的作用1. 硬性遗传修饰硬性遗传修饰是指对基因序列的物理性改变,例如染色体结构的变化、染色体数目的增加或减少等。

它能够导致一系列的遗传疾病,如唐氏综合症、爱德华氏综合症、普氏综合症等。

这些疾病的发生通常是由于染色体数目或结构的异常。

2. 柔性遗传修饰柔性遗传修饰则是指对基因序列的化学性改变,包括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等。

这些化学修饰能够影响基因表达,因此对生物的发育、个体差异以及疾病等方面都有影响。

在人类发生和发展过程中,柔性遗传修饰对于基因表达的调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人类早期胚胎发育的过程中,基因的表达和抑制都是非常精准的、有序的过程。

某些基因只在特定的时期和特定的部位表达,而在其它时期和部位被静默。

这种基因的表达和抑制过程中就涉及了许多类型的柔性遗传修饰。

3. 遗传修饰与疾病一些疾病的发生与基因的拷贝数目有关,例如脱离染色体综合症。

另一些疾病则跟基因的突变有关,例如白血病、肝细胞癌等。

此外,遗传修饰也能够导致一些比较复杂的病理性状,例如人格障碍、自闭症等。

二、表观遗传调控的作用在生物的发育过程中,柔性遗传修饰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并且通常是可逆的。

表观遗传调控则是指不涉及DNA序列改变的一些过程,包括组蛋白修饰、DNA甲基化、微小RNA的调控等。

表观遗传调控在生物的细胞分化、形态和功能成熟等方面起着关键的作用。

在发育过程中,表观遗传调控会导致细胞分化,即在分化的过程中不同的细胞群体拥有不同的表观遗传特征。

而且表观遗传调控还可以调节干细胞的自我更新和命运的选择,控制机会不同的细胞群体出现,例如内皮细胞、骨细胞、脑细胞等。

表观遗传学的分子机制与调控

表观遗传学的分子机制与调控

表观遗传学的分子机制与调控表观遗传学是一门新兴的生物学分支,研究的是影响基因表达的非遗传因素。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表观遗传学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人们逐渐开始了解到它与人类疾病、环境适应等方面的密切关系。

本文将从分子机制和调控两个方面来探讨表观遗传学的相关知识。

一、分子机制表观遗传学的分子机制包括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和非编码RNA三个方面。

1. DNA甲基化DNA甲基化是最早被人们研究和发现的表观遗传学现象之一。

它是指DNA分子上特定位置(通常为CpG位点)上的甲基化修饰,这种修饰会影响到基因的表达。

DNA甲基化的主要酶是DNA甲基转移酶,它会将一个甲基基团转移到DNA分子上,使得DNA链上的某些碱基(例如胞嘧啶)发生改变。

这些改变会影响到DNA和蛋白质的相互作用,使得某些基因的表达被抑制或者增强。

2. 组蛋白修饰组蛋白修饰是另一个重要的表观遗传学现象。

组蛋白是单个细胞核内最主要的蛋白质类别之一,它们能够包裹并调节DNA分子的结构和功能。

组蛋白修饰主要是通过修改组蛋白分子上的氨基酸残基来实现的。

这些修饰包括乙酰化、甲基化、磷酸化等多种方式,它们会影响到组蛋白的酸碱度、氢键形成等性质,从而改变DNA在组蛋白上的紧密程度和可读性,进一步调节基因的表达。

3. 非编码RNA非编码RNA(ncRNA)是一类不被翻译成蛋白质的RNA分子,它们在调控细胞生理和病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例如,长非编码RNA(lncRNA)可以与DNA、RNA和蛋白质相互作用,影响基因的表达和调控。

这种作用的机制可能涉及到多种途径,包括改变DNA甲基化和组蛋白修饰、调控mRNA的稳定性和翻译、以及影响转录机器的招募等方面。

现在还存在很多未知的非编码RNA和其作用机制,这是表观遗传学研究中需要进一步探索的领域。

二、调控表观遗传学的调控涉及到多种层面的机制,包括转录因子、histone code和DNA甲基转移酶等方面。

1. 转录因子转录因子是一类能够结合到DNA序列并调节基因表达的蛋白质分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0 ] 等[ 发现, 核内蛋白 S a m p 1的表达在 i P S C s 分化过程中伴
随L a m i nA/ C的表达而迅速上调, 并与 L a m i nA/ C 、 e m e r i n 相
1 1 ] 互作用, 调节 i P S C s 的分化。S w i f t 等[ 研究证明, 在柔软环
L a mi nA/ C在干细胞表观遗传药理学中的调控作用
赵林平, 余细勇
( 广东省分子靶标与临床药理学重点实验室, 广州医科大学药学院, 广东 广州㊀5 1 1 4 3 6 )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1- 1 9 7 8 . 2 0 1 9 . 0 1 . 0 0 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1- 1 9 7 8 ( 2 0 1 9 ) 0 1- 0 0 0 1- 0 4 中 国 图 书 分 类 号: R 0 5 ; R 3 1 2 ; R 3 2 9 2 4 ; R 3 4 1 ; R 3 9 4 6 ; R 9 6 8 1 摘要: L a m i nA/ C是核纤层的主要组成部分, 在干细胞表观 遗传调控中的重要作用近年来越来越被认识。 L a m i nA/ C 不仅可以起到维持核内稳态和保护染色质的作用, 同时也可 以作为机械刺激细胞核内的反应器, 将力学信号传导至核 内, 可直接或间接参与基因的转录调控。该文主要综述微环 境中力学信号对干细胞 L a m i nA/ C的调节, 以及 L a m i nA/ C 的功能变化对染色体修饰、 基因表达调控的影响。 关键词: L a m i nA/ C ; 核纤层; 干细胞; 微环境; 力学信号; 表观 遗传 ㊀㊀近年来, 干细胞治疗为许多难治之症带来了希望, 干细 胞移植在治疗心肌梗死
·2 ·
中国药理学通报㊀C h i n e s e P h a r m a c o l o g i c a l B u l l e t i n ㊀2 0 1 9J a n ; 3 5 ( 1 )
1 6 ] S M C s 表现为 衰 老 相 关 基 因 表 达 上 调, 引 起 细 胞 早 老[ 。 1 7 ] -/ - -/ - C o h e n 等[ 利用 l m n a 小鼠研究 l m n a 肌成细胞与野生
M S C s ) 、 人造血干细胞( h e m a t o l l s , H S C s ) 、 心肌
1 1 ] 细胞等细胞中表达量高 [ , 故细胞微环境对 L a m i nA/ C的
调节作用。L a m i nA/ C维持细胞核内稳定的同时, 参与细胞
效明显。但是对于干细胞体外培养仍面临以下问题: ( 1 )在 培养过程中, 干细胞易凋亡和分化; ( 2 )在一定的培养条件 s t e mc e l l s n i c h e ) 下, 很难对细胞应力进行检测; 细胞微环境( 也称干细胞龛, 是机体组织储存干细胞的位置, 是一个相对 稳定的环境。干细胞微环境主要包括细胞因子、 基质细胞、 细胞外基质、 力学信号等。力学刺激的产生主要有两个途 径: 内源性力学信号和外源性力学信号。内源性力学信号是 通过细胞骨架蛋白的重组, 以及肌动球蛋白的收缩, 作用于 细胞外基质以及基质细胞。外源性力学信号是通过机体的 物理运动所产生机械拉 伸、 剪 切、 收缩等刺激引起细胞效
同样, G e s s o n 等
[ 7 ]
4 ] 所有细胞中 [ 。
、 阿尔茨海默病
[ 2 ]
等疾病方面成
T a b1 ㊀L a mi n a s s o c i a t e dp r o t e i n s a n df u n c t i o n L a m i n s L a m i n a s s o c i a t e d p r o t e i n 5 3 B P 1 E m e r i n L a p 2 α p R B S a m p 1 N U P 1 5 3 F u n c t i o n
中国药理学通报㊀C h i n e s e P h a r m a c o l o g i c a l B u l l e t i n ㊀2 0 1 9J a n ; 3 5 ( 1 ) : 1 4
·1 ·
㊀网络出版时间: 2 0 1 8- 1 2- 1 11 5 : 0 0 ㊀网络出版地址: h t t p : / / k n s . c n k i . n e t / k c m s / d e t a i l / 3 4 . 1 0 8 6 . r . 2 0 1 8 1 2 1 0 . 0 9 5 1 . 0 0 4 . h t m l ◇讲座与综述◇
[ 5 ] D N Ad a m a g er e p a i r R e g u l a t i o no fc y t o p l a s m i ca n dn u c l e a ra c t i n [ 6 ] p o l y m e r i z a t i o n [ 7 ] A u t o s o m a l r e m o d e l i n g [ 8 ] P r o l i f e r a t i o n [ 9 ] D i f f e r e n t i a t i o n [ 1 0 D i f f e r e n t i a t i o n ]
收稿日期: 2 0 1 8- 0 9- 1 5 , 修回日期: 2 0 1 8- 1 0- 2 0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N o 2 8 1 3 3 0 0 0 7 , U 1 6 0 1 2 2 7 ) ; 广东省 重 大 科 技 计 划 资 助 项 目 ( N o2 0 1 4 A 0 5 0 5 0 3 0 4 7 , 2 0 1 5 B 0 2 0 2 2 5 0 0 6 ) 作者简介: 赵林平( 1 9 9 3-) , 男, 硕士生, 研究方向: 干细胞药理学, E m a i l : 3 9 0 7 2 4 7 0 2 @q q . c o m ; 1 9 6 2- ) , 男, 博士, 教授, 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 余细勇( 心血管药理学及干细胞转化医学, 通讯作者, E m a i l : y u x y c n @a l i y u n . c o m
[ 1 ]
L a m i nA/ C ) 的调节, 以及 L a m i nA/ C的功能变化对染 蛋白( 色体修饰、 基因表达调控的影响。 1 ㊀核纤层蛋白的结构特征 ㊀㊀ 核纤层由 A型核纤层蛋白及 B型核纤层蛋白共同组 成, 处于内核膜与染色质之间, 起着维持细胞核的形态、 保护 染色质, 以及与核纤层连接蛋白共同调节细胞的增殖、 分化、 衰老等作用( T a b1 ) 。B型核纤层蛋白包括 L a m i nB 1 、 L a m i n B 2 、 L a m i nB 3 , 分别由 L M N B 1和 L M N B 2编码。 A型核纤层 a m i nA ( 7 2k u ) 和L a m i nC ( 6 5k u ) , 是由同一个基 蛋白分为 L 因L M N A转录、 翻译而来。不同的是, L a m i nA与 L a m i nC在 碳末端有着不同的氨基酸序列, 并且 L a m i nA是由前体 P r e l a m i n A ( 7 4k u ) 经 剪 切 修 饰 而 来。在 有 丝 分 裂 期 间, A型 L a m i n s 溶解, 并在有丝分裂中期游离于核浆内, 法尼基化 B 型L a m i n s 则 仍 保 留 在 核 膜 上。哺 乳 动 物 一 般 表 达 B 型 L a m i n s , 而 A型 L a m i n s 则主要表达于除胚胎干细胞之外的
1 2 ] 调, 并伴随着结 构 异 染 色 质 的 标 志 H 4 K 2 0 m e 3的 上 调 [ 。
型肌成细胞的蛋白质组学, 发现 2 4 0种蛋白有明显差异, 包 括S U N 2 、 S m a d 2 、 S m a d 3 、 M y o D等, 并且肌成细胞的增殖及分 化为肌细胞的能力明显低于正常细胞。 5 ㊀L a mi nA/ C对干细胞命运的调控 5 . 1 ㊀L a mi nA/ C对干细胞增殖的影响㊀L a m i nA/ C对干细 R B的表达, 并与 p R B直接 胞增殖的影响是通过直接调控 p 连接, 以及通过 L a p 2 R B抑制其降解, p R B结合 E 2 F α连接 p
5 ] 织[ 。细胞也是如此, L a m i nA/ C在胚胎干细胞中几乎不表 4 ] 达[ 。在 骨 髓 间 充 质 干 细 胞 ( m e s e n c h y m a ls t e mc e l l s ,
如何在体外模拟体内相适应的细胞应力模型成为了研究热 点。本文主要综述微环境中力学信号对干细胞 A型核纤层
L a m i nA/ C磷酸化水平较 0 3k P a 组明显降低, 并阐明力学 a m i nA/ C表达的机制, 表现为 L a m i nA/ C蛋白通 刺激调控 L 过维甲酸信号通路, 调控 L M N A的转录, m y o s i n I I A通过血 清反 应 因 子 ( s e r u mr e s p o n s ef a c t o r , S R F )信 号 通 路 调 控 M Y H 9转录。在硬度较大的培养皿中, m y o s i n I I A磷酸化降 低, 并通过 m y o s i n I I A的收缩紧张, 同时调控着 L a m i nA/ C 的磷酸化和 L M N A的转录。 3 ㊀L a mi nA/ C功能变化与染色体修饰 ㊀㊀在细胞核边缘, 常染色体和异染色质通过纤层蛋白连接 区域( L a m i n s a s s o c i a t e dd o m a i n ,L A D s ) 与L a m i nA/ C相连, L a m i nA/ C功能的变化影响细胞表观遗传的标志。 3 . 1 ㊀L a mi nA/ C 功能改变与组蛋白甲基化 ㊀ 研究表明, L M N A基因 突 变 影 响 着 染 色 质 在 核 内 的 定 位 与 分 布。在 L a m i n A ( L A 5 0 ) 突变的细胞, 细胞核边缘异染色质明显减 Δ H 3 K 2 7 m e 3及 E Z H 2下 少, 通过检测异染色质的标志发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