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试题样例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练习题及参考答案一、简答。
1.简述如何进行诗歌教学?2.简述如何进行童话教学?3.语文核心素养中的审美创造在课程总目标中是怎样体现的?4.谈谈你对“语文”作为课程名称内涵的理解。
5.简述小学语文课程的的最新理念。
6.小学识字写字教学有哪些基本理念?参考答案一、简答。
1.简述如何进行诗歌教学?(1)古诗的教学。
①朗读品味法②扮演绘画法。
③观察体验法。
(2)现代儿童诗的教学。
①导入语情真意切。
②朗读要贯彻始终。
③部分词可以不求甚解。
④多媒体的恰当利用。
2.简述如何进行童话教学?(1)反复朗读,学习语言。
(2)体悟形象,培养想象。
(3)理解内涵,锻炼思维。
(4)拓展延伸,运用生活。
3.语文核心素养中的审美创造在课程总目标中是怎样体现的?语文核心素养中的审美创造主要体现在课程总目标的第8、9两条。
第8条“感受语言文字的美,感悟作品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能结合自己的经验,理解、欣赏和初步评价语言文字作品,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和精神世界。
”侧重对语言文字及作品的审美。
第9条“能借助不同媒介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感受,学习发现美、表现美和创造美,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
”侧重多种媒介的利用和审美能力。
4.谈谈你对“语文”作为课程名称内涵的理解。
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
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
(或者,语文==语+文=口头语言+书面语言=语言(广义) )这一名称意味着语文课程要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并重。
5.简述小学语文课程的的最新理念。
(1)立足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育人功能。
(2)构建语文学习任务群,注重课程的阶段性与发展性。
(3)突出课程内容的时代性和典范性,加强课程内容整合。
(4)增强课程实施的情境性和实践性,促进学习方式变革。
(5)倡导课程评价的过程性和整体性,重视评价的导向作用。
6.小学识字写字教学有哪些基本理念?(1)激发兴趣,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试题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试题样例姓名 班级 学号一、填空1.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是正在兴起和建设中的一门学科教育学科,它是以 为研究对象的一门 。
2.叶圣陶对“语文”的解释是 、 。
3.语文教材的构成要素包括 、 、 和 系统。
4.从阅读过程来看,构成阅读成力的要素是 、 、 、 。
5.《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性质的定义:语文是最重要的 ,是 的重要组成部分。
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6.钱梦龙的“三主四式导读法”中,“三主”是指 、 、 。
7.作文能力一般由 能力和 能力构成。
二、名词解释1.语文课程目标2.阅读教学技能3.情景作文训练4.课文复述三、判断1.从占居优势的倾向来说,语文课是属于抽象型学科。
( )2.听说训练的内容不仅包括训练听说能力,而且包括训练听说的态度。
( )3.“讲授”的方法是“注入式”的教学方法,不能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
( )4.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本形式。
指导学生学习课文,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
( )5.单元教学过程包括以下阶段:起领,教读,自读,总结和测试。
( )6.提问的方法是“启发式”的教学方法,能激发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
( )7.光学媒体的特点是能同时给学生以视觉、听觉两方面的信息。
( )8.作文评改应一分为二,以鼓励为主,要少就多改。
( ) 装订线9.根据考试的目的和用途,考试可以分为学业考试、水平考试、个别考试。
10.备课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是备教材,二是备教法。
( )四、选择 (含单项选择和多项选择,多选或少选答案均不得分) 1.确定语文学科教学目的的依据是( )A 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有关的教育法规B 语文学科的内容和特点。
C 社会需要。
D 学生的年龄特征。
2.一个完整的提问过程,大体上可以划分的阶段是( )A 引入B 介入C 展开D 结束3.考试的主要功能是( )A 促进学习B 选择C 排名次D 反馈4.中学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内容分为( )A 语法修辞知识B 文学知识C 文体知识D 读写听说知识5.《义务大纲》规定“在小学的基础上扩大识字量”要求初中生认字量是( ) A2500个 B3500个 C4500 D55006.作文讲评的基本方式是( )A 典型讲评B 综合讲评C 专题讲评D 重点讲评7.教师的语文专业修养是( )A 现代汉语修养B 古代汉语修养C 文章和文学修养D 语文教育史修养8.语文课外活的特点是( )A 容易与社会生活密切联系B 容易组织和管理C 容易与学校各项活动,与其他课程的学习互相配合D 学生参与的自由度大,少受时间、空间与群体活动的限制。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A卷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期末考试题A卷0107403班出一、填空题(每空1分)1、语文课程现象表现为、、三个层面。
2、1904年颁布了标志着语文单独设科,语文单独设科后第一个正式的名称是。
3、我国古代教育的三种表现形式是、、。
4、我国古代流行最广、最具有代表性的启蒙读物是、、。
5、语文的本质含义是。
6、赫尔巴特的“四段教学法”是指、、、。
7、语文教学中师生之间信息传递方式有单项输出式、双向交流式和多向交流式,谈话法属于其中的。
8、我国最早的教育理论专著是。
9、1953年以后,迅速在全国掀起了学习苏联模式的热潮,即以凯洛夫《教育学》为指导的教育思想模式,之一模式叫做。
10、语文教学论的理论之源是。
二、选择题(一)单项选择(每题1分)1、最早提出将“教授法”改为“教学法”的是()A、蔡元培B、胡适C、叶圣陶D、陶行知2、1960—1966年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在语文教学中张志公发展了()A、工具说B、突出政治C、联系实际D、评点论3、下列不属于“四书“的是()A、《孟子》B、《论语》C、《庄子》D、《中庸》4、魏书生的“六步教学法”中不包含一下哪一个环节()A、定向B、自学C、教读D、答疑5、语文教学论属于()范畴A、文艺学B、心理学C、教育学D、社会学(二)多项选择(每题2分)6、课堂教学过程的基本特征有()A、整体性B、节奏性C、生动性D、序列性E、控制性7、以下属于板书设计基本要求的有()A、概括性B、系统性C、启发性D、新颖性E、艺术性F、形象性8、语文课程目标的基本精神有()A、突出教师的指导作用B、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C、突出现代社会对语文能力的新要求D、突出了语文课程的实践性本质9、语文教学论学科性质的特点包括()A、理论性B、实践性C、综合性D、阶段性10、教师教学语言特点有()A、规范性B、科学性C、艺术性D、和谐性E、交流性三、判断题(每题1分)1、魏书生“六步教学法”、钱梦龙“情境教学法”等是我国20世纪末具有代表性的语文教学方法。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试卷及答案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试卷及答案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期末试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二、名词解释(共16分,每题4分)1.“壬寅—癸卯”学制“壬寅—癸卯”学制是清政府颁布的“壬寅学制”和“癸卯学制”的合称。
1902年,清政府颁布了XXX所拟的《钦定学堂章程》,姓名班级学号这是中国历史上由政府正式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史称“壬寅学制”。
1904年,清政府又颁布了由XXX、XXX、XXX合订的《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定学堂章程》,史称“癸卯学制”,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政府正得分式颁布,在全国范围内实际推行的现代学制。
2.话题作文训练评卷人话题作文是用一段提示语指明写作范围,启发思考,激活想象,让作者针对一个谈话中心陈述各自从不同角度、不同立场产生的观点,或联想到的经历和体验,在立意、选材、文体等方面向学生开放的作文形式。
一、填空(共16分,每空1分)3.讲授法讲授法又称评点法、讲解法、讲评法、讲演法、点拨法等。
是教1.中国古代的_《学记》__是世界上最早的教学论专著。
师通过语言(主要是口头语言),想学生系统的传授知识、发展学生2.XXX对“语文”的解释是口头为语、_书面为文______。
智能、陶冶学生性情的举动方式。
这是我国古代的文章评点法在阅读3.我国古代流传最广,历时最久,最具代表性的蒙学读物“三百教学中的继承和发展。
它既可以用于传授新常识、也能够用于巩固旧千”分别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主要知识。
作用是集中识字。
4.综合性研究4.编写语文教案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_教学目标__、_教学内综合性研究是《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的组成语容_、教学过程、__教学方法_和_教学时数___等等。
文教学的五个领域之一。
综合性研究的主要特点是主要体现为语文知5.中学语文教学的阶段目标是从四个方面加以设计的,包括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_识字与写字_、_阅读_、___写作__、口语交际等内容。
初中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试卷

初中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试卷(答案见尾页)一、选择题1. 初中语文课程的总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哪一方面能力?A. 语文知识水平B. 语文应用能力C. 审美情趣和道德修养D. 以上都是2. 初中语文课程内容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阅读B. 写作C. 口语交际D. 课外活动3.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哪一项不是新课程理念强调的教学方法?A. 讲授法B. 讨论法C. 案例教学法D. 诵读法4. 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如何处理教材内容?A. 严格按照教材顺序教学B. 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材顺序C. 只讲教材中的重点内容D. 完全摒弃教材,自编教学内容5. 下列哪项不是初中语文教学评价的主要方式?A. 课堂表现评价B. 作业评价C. 期末考试D. 家长满意度评价6.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A. 讲解文章的语言特点B. 分析文章的结构和主题C. 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D. 以上都是7. 初中语文写作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哪种能力?A. 想象力B. 逻辑思维能力C. 创新能力D. 以上都是8. 在初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师应该:A. 强调语法正确性B. 注重学生的表达能力C. 忽略学生的情感表达D. 只关注学生的听的能力9. 下列哪项不是初中语文教师必备的专业素养?A. 丰富的语文知识B. 良好的教学能力C. 较高的文学鉴赏能力D. 良好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10.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实施情境教学法?A. 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和体验B. 直接告诉学生所有知识点,然后通过练习巩固C. 让学生自由发挥,不进行任何指导D. 只使用传统的讲授法11. 初中语文课程的目标主要包括哪两个方面?A. 知识与技能B. 过程与方法C.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D. 基础知识与阅读能力12.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以下哪项不是常用的教学方法?A. 讲授法B. 讨论法C. 实验法D. 读书指导法13. 初中语文教材的内容通常不包括以下哪项?A. 文学B. 历史C. 科学D. 哲学14. 下列哪项不是初中语文教师必备的素养?A. 扎实的语文专业知识B. 良好的教学能力C. 较高的文学鉴赏能力D. 熟练掌握计算机技术15. 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核心目标是:A. 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B. 增强学生的表达能力C.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D. 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16. 在初中语文课堂上,以下哪项不是有效的教学手段?A. 情境教学B. 任务驱动C. 直接讲授D. 小组合作17. 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如何处理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A. 忽视差异,统一教学B. 关注差异,因材施教C. 重视差异,个性化教学D. 忽略差异,集体教学18.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地进行课外阅读指导?A. 让学生自由阅读,不进行任何指导B. 介绍阅读材料,设定阅读目标和任务C. 仅仅让学生阅读,不进行评价和反馈D. 定期组织阅读分享会,交流阅读心得19. 初中语文教师在评价学生语文学习效果时,应主要关注哪项?A. 学生的考试成绩B. 学生的课堂表现C. 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D. 学生在阅读和写作中的表现及进步20.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下列哪项不是有效的教学方法?A. 情境教学法B. 案例教学法C. 讲授法D. 自主学习法21. 初中语文教材的内容通常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文学B. 历史C. 科学D. 哲学22. 在初中语文课堂上,教师的角色主要是:A. 知识的传授者B. 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C. 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管理者D. 教材的编写者23.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听说读写”,以下哪项不是“读”的能力要求?A. 精通文言文B. 理解文章大意C. 欣赏文学作品的写作技巧D. 进行口头表达和交流24. 下列哪项不属于初中语文课程中“写作”的教学目标?A. 能够写简单的记叙文B. 能够写简单的议论文C. 能够写简单的说明文D. 能够进行文学创作25.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A. 限制阅读材料的选择B. 提供多样化的阅读材料C. 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D. 强调阅读任务的难度26. 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如何处理学生的个体差异?A. 统一教学内容和进度B. 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进行分层教学C. 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方法D. 鼓励学生之间的竞争,忽略合作学习27.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下列哪项不是常用的教学方法?A. 讲授法B. 讨论法C. 诵读法D. 练习法28. 初中语文教材的内容通常不包括以下哪类文本?A. 文学B. 历史C. 科学D. 哲学29. 在初中语文课堂上,教师的角色不包括以下哪项?A.知识的传授者B. 课堂的管理者C. 学生的心理辅导师D. 课程的设计者30.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主要方法不包括?A. 选取学生感兴趣的阅读材料B. 设计有趣的阅读活动C. 直接讲解阅读材料的深层含义D. 鼓励学生分享阅读体验二、问答题1. 什么是初中语文课程与教学论?2. 初中语文课程的目标是什么?3. 初中语文教学内容有哪些?4. 初中语文教学有哪些基本方法?5. 如何评价初中生的语文学习效果?6. 如何进行有效的初中语文教学设计?7.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8. 当前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哪些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参考答案选择题:1. D2. D3. A4. B5. D6. D7. D8. B9. C 10. A11. ABC 12. C 13. C 14. D 15. B 16. C 17. B 18. BD 19. D 20. C21. C 22. B 23. A 24. D 25. B 26. B 27. D 28. C 29. D 30. C问答题:1. 什么是初中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初中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是研究初中语文课程目标、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以及教学管理等各方面的理论和实践的学科。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练习题

第一讲随堂练习:(1)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是谁的观点:凯洛夫(2)哲学取向的教学理论来自于:苏格拉底和柏拉图(3)当代课程论和教学论的关系是:既独立又依存的辨证统一关系(4)国文教授法时期是:1918-1924(5)在西方教育文献中,最早使用“教学论”一词的是:拉特克、夸美纽斯(6)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学科内容和结构体系要做到“四个基本”基本事实、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原则(7)“语文教育学”学科名称产生的逻辑是:教育学——学科教育学——语文教育学(8)“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学科名称产生的逻辑是:教育学——课程与教学论——语文课程与教学论(9)语文课程与教学实践是人们有目的地开展语文课程与教学活动的教育实践,可以区分为三种类型:管理、研制和应用(10)教育史上曾出现过三大课程流派:学科中心课程论、人本主义课程论、社会再造主义课程论1、语文教育学从、1902(1903)年钦定京师大学堂设立师范馆开设的“教育学”中有“各科教授法”开始,经历了国文教授法、国文教学法、语文教材教法、语文教学法、语文教学论。
和语文教育学时期。
2、我国传统语文教育的三大经验是((1)识字教学,(2)文章教学,(3)读写实践;三大问题是(1) 科举的附庸,(2)识字加读写古文,(3)记诵和模仿;四大弊端是1)脱离语言实际,(2)脱离应用实际,(3)忽视文学教育,(4)忽视知识教育。
3、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4、现代课程论的基本概念是?课程论是依据对学科系统、学生心理特征、社会需要的不同认识和价值取向而建立起来的关于课程编订的理论和方法体系。
2chapter(1)《三字经》是谁编写的王应麟(2)我国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是:《昭明文选》(3)语文单独设科是在:1903年(4)语文名称的确立,国家是接受哪位教育家的建议:叶圣陶(5)《千字文》是谁编写的:周兴嗣(6)“五经”是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7)古代语文课程与教学的三大问题:语文教学的性质和目的问题、教学内容问题、教学方法问题(8)古代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四大弊端:脱离语言实际、脱离应用实际、忽视文学教育、忽视知识教育(9)关于《红领巾》教学的讨论对语文教学改革的推动作用主要有两方面:推动了教学方法改革、建立了现代文教学模式(10)在语文课程与教学中,更新教育观念具体地体现在课程标准中的语文课程理念上。
语文课程教学论期末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是一门以______和______为核心的综合性的应用理论课程。
2. 叶圣陶对语文的解释是口头为______、书面为______。
3. 中国古代的《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教学论专著,而最早的较为系统的教育学专著是______的《大教学论》。
4. 教学即学习,包括______和______两种不同途径的学习。
5. 我国古代流传最广,历时最久,最具代表性的蒙学读物是______。
6. “壬寅—癸卯”学制是清政府颁布的______学制和______学制的合称。
7. 话题作文是一种在立意、选材、文体等方面向学生开放的作文形式,它用______指明写作范围。
8.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______(主要是口头语言),向学生系统地传授知识、发展学生智能、陶冶学生性情的活动方式。
9.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任务是使学生正确认识______,了解语文在中小学课程中的重要地位,明确语文教育的目的任务。
10.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教学具有______性和______性相统一的特点。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以下哪项不属于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A. 语文课程性质B. 语文课程标准C. 语文教育文化D. 语文教育经费2. 以下哪位学者认为“教学”即学习?()A. 叶圣陶B. 王国维C. 胡适D. 陈独秀3. 以下哪本书是世界上最早的教学论专著?()A. 《学记》B. 《大教学论》C. 《礼记》D. 《论语》4. 以下哪种课程流派主张根据社会的需要确定教育目的和课程活动?()A. 学科中心课程论B. 人本主义课程论C. 社会再造主义课程论D. 综合课程论5. 以下哪项不属于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性质?()A. 课程性质B. 教学性质C. 培养性质D. 实践性质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16分)1. 语文课程2. 语文课程标准3. 话题作文4. 讲授法5. 壬寅—癸卯学制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试题及答案A卷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试题及答案A卷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关于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说法,正确的是()A. 语文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教学论则是研究教学的方法和技巧。
B.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是研究语文学科的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学科。
C. 语文课程主要是传授语文知识,教学论则是研究如何有效地传授知识。
D.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是研究语文学科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学科。
2. 下列关于语文课程目标的说法,正确的是()A. 语文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和爱好。
B. 语文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C. 语文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D. 语文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人文素养。
3. 下列关于语文教学方法的说法,正确的是()A. 语文教学方法主要是讲授法和问答法。
B. 语文教学方法主要是情境法和讨论法。
C. 语文教学方法主要是实践法和自学法。
D. 语文教学方法主要是演示法和实验法。
4. 下列关于语文教学评价的说法,正确的是()A. 语文教学评价主要是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教师的教学质量。
B. 语文教学评价主要是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教师的教学方法。
C. 语文教学评价主要是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师的教学目标。
D. 语文教学评价主要是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教师的专业素养。
5. 下列关于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说法,正确的是()A. 语文课程资源主要是教材和参考书。
B. 语文课程资源主要是网络资源和多媒体资源。
C. 语文课程资源主要是学校图书馆和学生自主开发的资源。
D. 语文课程资源主要是教师自主开发的资源和校内外的人文环境。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请简述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
2. 请简述语文课程目标的构成。
3. 请简述语文教学方法的选择原则。
三、案例分析题(每题20分,共40分)1. 某教师在教授《背影》这篇课文时,采用了情境教学法,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深入体会文中人物的情感。
语文教学论试卷及答案

语文教学与课程论试卷5一、填空题( 20 小题,每题 1 分,共 20 分)1.语文在兴课程与教学论是正起和建设中的一门学科教育学科,它是以()为研究对象的一门。
2.语文教材的构成要素包括()、()、()和()系统。
3.钱梦龙的“三主四式导读法”中,“三主”是指()()()4.杜威认为“学校科目相互联系的真正中心是()“工具说”的集大成者是()5.我国于()年开始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
6.1986年的语文教学大纲中,打一次把双基顺序变为()和()7.()年,我国才正式使用语文这个名称 .8.我国古代流传最广、历时最久,最具代表性的蒙学读物是()、()、()、《千家诗》主要作用是用韵语化的方式集中识字。
9.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二、单项选择题:( 10 小题,每题 1 分 ,共 10 分)1.《语文课程标准》认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的形成与发展。
A. 语文素质B.语文素养C.语文能力 D .语文知识和能力2.在我国具有现代学科意义的语文课程是从()年开始的。
A.1904 B .1919 C. 1949 D.19783.哪个不是评课的基本功()A 看板书B 看普通话C 看操作D 与学生的交流4.下列不是魏书生教学法的是()A 自测B 自结C 讨论D 练习5.语文教学的原则没有下列哪一个()A 自主性与创造性相结合B 实践性与综合性相结合C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D 身心发展与学习规律相结合6、《义务大纲》规定“在小学的基础上扩大识字量”要求初中生认字量是(A、2500个B、 3500个C、4500D、55007.作文讲评的基本方式是()A 典型讲评B 综合讲评C 专题讲评D 重点讲评8.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是要积极倡导()的学习方式。
A.自主、合作、探究B. 自主、独立、探究C. 自立、提问、研究D.独立思考、用于探究9.教学目标分类法是美国教育家(提出来的。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练习题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练习题反思·提升(1)如何认识后现代文化视界的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意义?(2)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国际化的大背景下,你如何理解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理论建构与实践价值?(3)语文课程和语文学科有联系又有区别,就它们的性质、特征和教育功能的差异分别谈谈你的理解和思考。
(4)明确当代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历史使命的意义是什么?(5)阅读一些语文教育史方面的著作,在一个更为广阔的视域理解和思考语文课程与教学论问题。
(6)从国家、学校、教师、学生等不同角度谈谈你对语文课程性质的认识。
(7)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逻辑起点和终极目标是什么?反思·提升(1)综合分析国外语文课程理念的发展变化趋势。
(2)综合分析国外语文课程目标的变化与特点。
(3)从网上查阅相关资料,和我国的语文课程理念进行比较,试分析它们的不同之处。
反思·提升(1)综合评述国外教材编制的经典理论。
(2)分析国外语文教材的特点及其对我们的启示。
(3)比较分析国内外语文教材的一些片段,为编写语文教材提几点建议。
(4)解释下列概念:多元智力、不断分化、综合贯通、教学质量三因素、教材编制六原则(整体性、预决性、有序性、关联性、范例性、操作性)反思·提升(1)学习了本章内容后,你对诗教课程和文教课程有了哪些新的理解?对现代语文课程的发展,你认为它们有哪些借鉴的地方?(2)说说国语课程的教育价值与社会价值。
(3)阅读一些现代中国语文教育史书籍,结合国际语文课程发展的趋势和特点,谈谈你对语文课程的性质、特征与功能的认识。
(4) 解释下列概念:诗教课程、兴观群怨、言志、缘情、美言、文教课程、切世、创意、简言、传道、授业、解惑、国语国文课程、大众化、实用化、科学化、个性化、语文课程、主体性、言语性、思维性、知识性反思·提升(1)查阅有关文献资料,谈谈你对独立设置语文课程和设置国语课程意义的认识。
(2)1904年以来,小学、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大纲)的理念变化、目标变化各有哪些特点?哪些教训值得我们要好好反思?(3)香港、台湾的语文课程标准有哪些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4)认真阅读2012年语文课程标准,说说课程理念有哪些发展性变化?(5)解释下列概念:奏定学堂章程、国语课程诞生、程式化教学、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反思·提升(1)国外课程理论的发展对我国课程理念的变化,对语文课程标准的制定、课程目标的建构、学习方式的变革产生了哪些影响?请查阅相关资料,结合本章的内容说说自己的看法。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试题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试题篇一: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期末试卷参考答案 A湖南第一师范学院考试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A卷)(2010-2011 学年第一学期)课程名称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考试时量 120 分钟专业班级 2008级小学教育(本科)1-4班命题教师莫崇芬总分100 分一、填空题(每空1 分,共15分)1、口头语言;书面语言。
2、工具性;人文性。
3、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4、识字。
5、教师;文本。
6、60 ;100。
7、写话;习作。
8、互动;交际。
二、单选题(每一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把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序号填入括号内。
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三、判断题(下列各题,你认为正确的,请在题干的括号内打“√”,错的打“×”。
10小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
四、简答题(2小题,每小题8分,共 16分)。
1.答题要点:(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分)(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2分)(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分)(4)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2分)。
2.答题要点:(1)重在鼓励,调动和维护学生习作的兴趣。
(2分)(2)尊重学生的个性,不以教师的喜好和统一的模式来约束学生。
(2分)(3)讲评要有重点。
(2分)(4)习作讲评要和作前指导、习作批改紧密联系起来。
(2分)五、教学实践题(3小题,第一题10分,第二题18分,第三题6分,共34分)1.答题要求:教学目标明确、恰当、具有可操作性,体现三维目标。
参考要点:(1)学会本课生字,正确读写“挪移、蒸融、游丝、徘徊、赤裸裸”等词语。
(2分)(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分)(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语言的优美和细致描写、运用多种修辞手法的表达方式,积累语言。
(3分)(4)抓住重点句段,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懂得时间宝贵,树立珍惜时间的意识。
(3分)2.答题要求:(1)教学过程清楚、有序,能说清楚主要的教学环节。
语文教学论试题与答案

语文学科教学法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计20分)1.《语文课程标准》认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的形成与发展。
A.语文素质B.语文素养C.语文能力D.语文知识和能力2.在我国具有现代学科意义的语文课程是从()年开始的。
A.1904B.1919C.1949D.19784.教学活动中,备课常有要“吃透两头”之说,这两头指的是()。
A.教材和大纲B.课程标准和教材C.教材和学生D.课程标准和学生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是说明培养学生学习()的重要性。
A.习惯B.意志C.兴趣D.态度6.提出“读读,讲讲,议议,练练”教学模式的是()A.于漪B.钱梦龙C.宁鸿彬D.上海育才中学7.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A思想性和文学性的统一B工具性和思想性的统一C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D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统一8.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是要积极倡导()的学习方式。
A.自主、独立、探究B.自主、合作、探究C.独立思考、勇于探究D.自立、提问、研究9.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是()年开始的A.1999B.2000C.2001D.200210.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课程目标是按九年一贯整体设计的,在课程总目标下,把九年分为(),分别提出阶段目标。
A.小学、初中两个阶段B.初小、高小、初中三个阶段C.义务教育一个阶段D.1~2年级、3~4年级、5~6年级、7~9年级四个学段11.《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累计认识常用汉字()个。
A.2500B.3500C.2800D.300012.《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以及与生活的联系。
A.综合性学习B.合作学习C.探究性学习D.自主学习13.语文新课程把一二年级的写作叫()A.写作B.习作C.写话D.创作14.语文新课程把“听”和“说”两个教学系列合在一起,改为()。
A.口头语言B.口语训练C.口语表达D.口语交际15.教学目标分类法是美国教育家()提出来的。
南阳师范学院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试题及答案

南阳师范学院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试题及答案南阳师范学院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期末考试试卷姓名班级学号一、填空1.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是正在兴起和建设中的一门学科教育学科,它是以中学语文教学为研究对象的一门专业必修课。
1、语文教学论的学科特点是理论性、实践性、综合性。
4.编写语文教案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时数3.建国以来有以下这些有代表性的教学方法:钱梦龙的“三主、四式语文导读法”、魏书生老师的“课堂六步教法,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学法”等等。
2、我国教育史上语文学科的第一个正式名称是国文(1904年)3、语文与语文学科的关系就像大语文(整个语文现象)与小语文(学校语文教育)的关系。
4.语文学科的性质包括了基础性,人文应,工具性,技能性。
5,语文课程标准的特点是指令性与权威性和稳定性和发展性。
6.叶圣陶对“语文”的解释是口头为语、书面为文7,确立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是:现代语文教育的重要特征., 8,语文教学论的学科特点理论性、实践性综合性。
9.从阅读过程来看,构成阅读成力的要素是认读能力、理解能力、鉴赏能力、评价能力。
10,从现代教学论的角度讲学生是具有主动性与能动性的学习者,实践者,是语文学习的主体。
11,学生能够成为学习主体的条件,一是要有成为学习主体的意识,二是要有成为学习主体的能力。
12,学生成为学习主体的基本特征,一是具有社会实践性,二是自觉能动性。
13,学生成为学习主体对老师的要求,一是语文老师要发挥好主导作用,二是语文老师要注意思想观念的转变。
14,语文学习方法指导的原则包括,综合原则,自主原则,操作原则,适应原则。
15,自学十步学习法,审课题,读课文,识生字,解新词,标段落,理层次,写段意,明中心,编提纲,品写法。
16,语文学习方法指导的总目标是教会学生学习语文,三个子目标分别是,激发学生自学兴趣,培养自学能力,养成自学习惯。
17,语文备课的形式有个人备课和集体备课两种形式,18,语文课程标准是形成科学的,切合实际的备课思想的关键。
语文教学论试题与答案(精选五篇)

语文教学论试题与答案(精选五篇)第一篇:语文教学论试题与答案语文学科教学法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计20分)1.《语文课程标准》认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的形成与发展。
A.综合性学习B.合作学习C.探究性学习D.自主学习13.语文新课程把一二年级的写作叫()A.写作 B.习作 C.写话 D.创作14.语文新课程把“听”和“说”两个教学系列合A.语文素质B.语文素养 C.语文能力在一起,改为()。
D.语文知识和能力2.在我国具有现代学科意义的语文课程是从()年开始的。
A.1904 B.1919 C.1949 D.1978 4.教学活动中,备课常有要“吃透两头”之说,这两头指的是()。
A.教材和大纲 B.课程标准和教材 C.教材和学生 D.课程标准和学生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是说明培养学生学习()的重要性。
A.习惯 B.意志 C.兴趣 D.态度 6.提出“读读,讲讲,议议,练练”教学模式的是()A.于漪 B.钱梦龙 C.宁鸿彬 D.上海育才中学7.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A思想性和文学性的统一B工具性和思想性的统一C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D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统一8.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是要积极倡导()的学习方式。
A.自主、独立、探究 B.自主、合作、探究 C.独立思考、勇于探究D.自立、提问、研究9.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是()年开始的A.1999 B.2000 C.2001 D.2002 10.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课程目标是按九年一贯整体设计的,在课程总目标下,把九年分为(),分别提出阶段目标。
A.小学、初中两个阶段 B.初小、高小、初中三个阶段 C.义务教育一个阶段 D.1~2年级、3~4年级、5~6年级、7~9年级四个学段11.《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累计认识常用汉字()个。
A.2500 B.3500 C.2800 D.3000 12.《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以及与生活的联系。
南阳师范学院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试题及答案

南阳师范学院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期末考试试卷姓名班级学号一、填空1.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是正在兴起和建设中的一门学科教育学科,它是以中学语文教学为研究对象的一门专业必修课。
1、语文教学论的学科特点是理论性、实践性、综合性。
4.编写语文教案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时数3.建国以来有以下这些有代表性的教学方法:钱梦龙的“三主、四式语文导读法”、魏书生老师的“课堂六步教法,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学法”等等。
2、我国教育史上语文学科的第一个正式名称是国文(1904年)3、语文与语文学科的关系就像大语文(整个语文现象)与小语文(学校语文教育)的关系。
4.语文学科的性质包括了基础性,人文应,工具性,技能性。
5,语文课程标准的特点是指令性与权威性和稳定性和发展性。
6.叶圣陶对“语文”的解释是口头为语、书面为文7,确立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是:现代语文教育的重要特征., 8,语文教学论的学科特点理论性、实践性综合性。
9.从阅读过程来看,构成阅读成力的要素是认读能力、理解能力、鉴赏能力、评价能力。
10,从现代教学论的角度讲学生是具有主动性与能动性的学习者,实践者,是语文学习的主体。
11,学生能够成为学习主体的条件,一是要有成为学习主体的意识,二是要有成为学习主体的能力。
12,学生成为学习主体的基本特征,一是具有社会实践性,二是自觉能动性。
13,学生成为学习主体对老师的要求,一是语文老师要发挥好主导作用,二是语文老师要注意思想观念的转变。
14,语文学习方法指导的原则包括,综合原则,自主原则,操作原则,适应原则。
15,自学十步学习法,审课题,读课文,识生字,解新词,标段落,理层次,写段意,明中心,编提纲,品写法。
16,语文学习方法指导的总目标是教会学生学习语文,三个子目标分别是,激发学生自学兴趣,培养自学能力,养成自学习惯。
17,语文备课的形式有个人备课和集体备课两种形式,18,语文课程标准是形成科学的,切合实际的备课思想的关键。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试题及答案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语文课程的核心素养包括哪些方面?A. 语言知识、文化素养B. 思维能力、审美情趣C. 语言技能、文化理解D. 语言知识、思维能力、审美情趣2. 教学论中,教学目标的设置应遵循哪些原则?A. 明确性、可行性、可测量性B. 灵活性、多样性、创新性C. 系统性、全面性、发展性D. 以上都是3. 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A. 增加课外阅读量B.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索C. 只教授课本知识D. 强制学生完成阅读任务4. 教学设计中,教学内容的组织应遵循哪些原则?A. 逻辑性、连贯性、完整性B. 随意性、多样性、创新性C. 系统性、全面性、发展性D. 以上都不是5. 语文课程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A.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B. 只教授标准答案C. 避免学生提出不同意见D. 以上都不是6. 语文教学中,如何评价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A. 通过标准化测试B. 通过学生的阅读量C. 通过学生的阅读速度D. 通过学生的阅读深度和理解广度7. 教学方法的选择应依据哪些因素?A. 教学目标、学生特点、教学内容B. 教师的喜好、学生的喜好C. 教学设备、教学环境D. 教学时间、教学资源8. 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A. 增加学生的写作练习B. 减少学生的口语表达机会C. 只教授语法规则D. 以上都不是9. 教学评价的目的是什么?A. 选拔优秀学生B.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B. 惩罚落后学生D. 以上都不是10. 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A. 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写作B. 限制学生的想象力C. 只教授传统知识D. 以上都不是答案:1. D2. A3. B4. A5. A6. D7. A8. A9. B 10. A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请简述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
答:批判性思维是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能力。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试题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试题样例姓名 班级 学号一、填空1.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是正在兴起和建设中的一门学科教育学科,它是以 为研究对象的一门 。
2.叶圣陶对“语文”的解释是 、 。
3.语文教材的构成要素包括 、 、 和 系统。
4.从阅读过程来看,构成阅读成力的要素是 、 、 、 。
5.《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性质的定义:语文是最重要的 ,是 的重要组成部分。
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6.钱梦龙的“三主四式导读法”中,“三主”是指 、 、 。
7.作文能力一般由 能力和 能力构成。
二、名词解释1.语文课程目标2.阅读教学技能3.情景作文训练4.课文复述三、判断1.从占居优势的倾向来说,语文课是属于抽象型学科。
( )2.听说训练的内容不仅包括训练听说能力,而且包括训练听说的态度。
( )3.“讲授”的方法是“注入式”的教学方法,不能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
( )4.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本形式。
指导学生学习课文,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
( )5.单元教学过程包括以下阶段:起领,教读,自读,总结和测试。
( )6.提问的方法是“启发式”的教学方法,能激发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
( )7.光学媒体的特点是能同时给学生以视觉、听觉两方面的信息。
( )8.作文评改应一分为二,以鼓励为主,要少就多改。
( ) 装订线9.根据考试的目的和用途,考试可以分为学业考试、水平考试、个别考试。
10.备课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是备教材,二是备教法。
( )四、选择 (含单项选择和多项选择,多选或少选答案均不得分) 1.确定语文学科教学目的的依据是( )A 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有关的教育法规B 语文学科的内容和特点。
C 社会需要。
D 学生的年龄特征。
2.一个完整的提问过程,大体上可以划分的阶段是( )A 引入B 介入C 展开D 结束3.考试的主要功能是( )A 促进学习B 选择C 排名次D 反馈4.中学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内容分为( )A 语法修辞知识B 文学知识C 文体知识D 读写听说知识5.《义务大纲》规定“在小学的基础上扩大识字量”要求初中生认字量是( ) A2500个 B3500个 C4500 D55006.作文讲评的基本方式是( )A 典型讲评B 综合讲评C 专题讲评D 重点讲评7.教师的语文专业修养是( )A 现代汉语修养B 古代汉语修养C 文章和文学修养D 语文教育史修养8.语文课外活的特点是( )A 容易与社会生活密切联系B 容易组织和管理C 容易与学校各项活动,与其他课程的学习互相配合D 学生参与的自由度大,少受时间、空间与群体活动的限制。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试卷11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试卷(一)一、填空(每空1分,共10分)1、 年,语文单独设科 ; “ ” 是语文单独设科后第一个正式名称。
2、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积极倡导“ 、合作、 ”的学习方式。
3、语文课程目标是根据 、 、知识和能力三个维度来设计的。
4、语文是最重要的 ,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 和 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5、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语文教育,汉代以 “ ” 为课程,宋代以 “ ” 为课程。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2分)1、语文课程与教学论2、语文教学设计3、语文课程目标三、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32分)1、简述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
2、确定语文课程三维目标的依据是什么?3、简要分析语文课程评价存在的问题。
4、简述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特点。
四、论述题:联系实际,谈谈写作教学存在哪些问题,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写作能力?(14分)。
五、教学设计题: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设计(32分)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根据语文教学目标设计的要求,请为这首诗设计教学目标。
(6分)2、根据导入语的特点及设计要求,为这首诗的教学设计导入语。
(6分)3、以初中学生为教学对象,为这首诗设计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并简要说明理由(10分)4、简要安排这首诗的课堂教学程序(教学环节及实施过程)(10分)。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一)试卷答案要点及评分标准一、填空(每空一分,共10分)1、1904、国文2、自主、探究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过程与方法4、交际工具、人文性5、五经、四书二、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2分)1、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是一般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原理在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中的具体体现。
(2分)是研究语文课程与教学现象、揭示语文课程与教学规律、指导语文课程与教学实践的应用理论学科(2分)。
2、语文教学设计语文教学设计就是平常说的备课,具体指,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运用系统观点的方法遵循教学的基本规律,对教学活动进行系统规划的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试题样例姓名 班级 学号一、填空1.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是正在兴起和建设中的一门学科教育学科,它是以 为研究对象的一门 。
2.叶圣陶对“语文”的解释是 、 。
3.语文教材的构成要素包括 、 、 和 系统。
4.从阅读过程来看,构成阅读成力的要素是 、 、 、 。
5.《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性质的定义:语文是最重要的 ,是 的重要组成部分。
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6.钱梦龙的“三主四式导读法”中,“三主”是指 、 、 。
7.作文能力一般由 能力和 能力构成。
二、名词解释1.语文课程目标2.阅读教学技能3.情景作文训练4.课文复述三、判断1.从占居优势的倾向来说,语文课是属于抽象型学科。
( )2.听说训练的内容不仅包括训练听说能力,而且包括训练听说的态度。
( )3.“讲授”的方法是“注入式”的教学方法,不能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
( )4.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本形式。
指导学生学习课文,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
( )5.单元教学过程包括以下阶段:起领,教读,自读,总结和测试。
( )6.提问的方法是“启发式”的教学方法,能激发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
( )7.光学媒体的特点是能同时给学生以视觉、听觉两方面的信息。
( )8.作文评改应一分为二,以鼓励为主,要少就多改。
( ) 装订线9.根据考试的目的和用途,考试可以分为学业考试、水平考试、个别考试。
10.备课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是备教材,二是备教法。
( )四、选择 (含单项选择和多项选择,多选或少选答案均不得分) 1.确定语文学科教学目的的依据是( )A 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有关的教育法规B 语文学科的内容和特点。
C 社会需要。
D 学生的年龄特征。
2.一个完整的提问过程,大体上可以划分的阶段是( )A 引入B 介入C 展开D 结束3.考试的主要功能是( )A 促进学习B 选择C 排名次D 反馈4.中学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内容分为( )A 语法修辞知识B 文学知识C 文体知识D 读写听说知识5.《义务大纲》规定“在小学的基础上扩大识字量”要求初中生认字量是( ) A2500个 B3500个 C4500 D55006.作文讲评的基本方式是( )A 典型讲评B 综合讲评C 专题讲评D 重点讲评7.教师的语文专业修养是( )A 现代汉语修养B 古代汉语修养C 文章和文学修养D 语文教育史修养8.语文课外活的特点是( )A 容易与社会生活密切联系B 容易组织和管理C 容易与学校各项活动,与其他课程的学习互相配合D 学生参与的自由度大,少受时间、空间与群体活动的限制。
9.《 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初中作文每学期的最少次数是( )A6次 B8次 C10次 D12次五、简答1.阅读教学的导入有哪些类型?2.魏书生课堂“六步教学法”3.口语交际教学的主要方式方法。
装 订 线 装订线4.口头作文的训练方式。
六、论述1.谈谈如何理解和贯彻“读、写、听、说全面训练、协调发展的原则。
”2.试述中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的构成及其培养方法。
七、实践1.《谁是最可爱的人》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有两个,即记叙中的议论、抒情和事例的典型性。
有位实习生在确定分课时教学要点时,把记叙中的议论、抒情作为第一课时的教学要点,而事例的典型性放在第二课时,你以为这样是否合理?为什么?2.请为《背影》设计三个不同类型的导入。
3.认真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课堂教学实录节选,回答下列问题。
生:(读课文)“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与臣,皆以美于徐公”:“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师:这两组句子,相同的词语是:“私、畏、有求。
”也就是说,妻、妾、客对邹忌的态度,与宫妇左右、朝廷之臣、四境之民对王的态度是相似的。
邹忌从比美的私事想到治国的故事,这种思维方式叫“类似联想”(板书)他的目的是启发齐王也由生活小事产生类似的联想,去考虑国家大事。
邹忌把这两件看似无关的事联系起来思考,找到相似之处,并且得出了结论。
请问邹忌的结论是哪一句话?生:“王之蔽甚矣”师:请译成现代汉语。
生:你受到的蒙蔽很大。
师:可以。
还可以译成:你被蒙蔽得太厉害了。
这样语气更接近原文。
请想一想,邹忌的这个结论是不是太武断了?他的论据充足吗?他是怎样推导出这个结论的?生:(思考,沉默)师:我提示一下。
逻辑推理的形式有三种。
一是归纳。
二是演绎,三是类比。
请问邹忌以私事比国事,从逻辑角度讲运用的是哪一种推理。
生:好象是类比。
师:“好象是”,不太有把握。
我们来分析一下,邹忌与徐公比美,省略了“美我”,妻是因为“私”,妾是因为“畏”。
客是因为“有求”(指板书),而齐王呢,宫妇左右“私”王,臣“畏”王,民“有求”于王。
(板书)邹忌(妻)私(妾)畏(客)有求蔽齐王(左右)私(臣)畏(民)有求蔽齐王蔽师:妻“私”、妾“畏”、客“有求”的结果是邹忌受到蒙蔽,那么,由此推知,齐王左右“私”、臣“畏”、民“有求”的结果,也必然是受到蒙蔽。
这是一个由个别性前提推出个别性结论的典型实例。
因为两事物的相似点很多。
一一对应,论据是充足的,所以结论是能够成立的。
再比较一下:“美”邹忌的只有一妻一妾一臣,而蒙蔽齐王的人就多了,宫妇左右“莫不”私王,臣“莫不”畏王,全国之民“莫不”有求于王,全国上下,人人如此,“王之蔽”还不甚吗?邹忌的结论不仅站得住脚,而且还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板书“类比推理”)邹忌的谏辞,运用类比推理,启发齐王产生类似的联想,从浅显的比喻中领悟深刻的道理,多么委婉动听,多么富于艺术性、启发性!(1)这个教学片段体现了语文教学中发展智力的原则。
请联系教学实际说明是如何贯彻执行这项教学原则的?(2)这个教学片段的教学除了讲授外,主要运用了哪一种教学技能?联系教学实际,谈谈运用这种教学技能的优点。
(3)这个教学片段的板书是否符合要求?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试题样例答题要点及评分标准(9)一、填空(10分)1.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必修课2.口头为语书面为文3.范文系统知识系统助读系统作业系统4.认读能力理解能力鉴赏能力评价能力5.交际工具人类文化工具性与人文性6.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7.认识表达评分标准:每空0。
5分,共10分二、名词解释(12分)1.语文课程目标:从语文学科的角度规定的人才培养的具体规格和质量要求。
2.阅读教学技能:是一种专门的心智技能,它是顺利完成语文阅读教学任务的心智活动方式。
3.情景作文训练:教师有意创设一个可看见的“景”或一种可感受的“情”,让学生身处其中,观察、思考、想像、议论,触景生情或据情拟景,然后写成作文的一种作文训练方式。
4.课文复述:即通过视觉或听觉将课文消化理解储存脑中,然后转化为口头语言表达出来。
评分标准:每题3分,共12分三、判断(10分)1.(×)、2。
(√)、3。
(×)、4。
(√)、5。
(√)、6。
(×)、7。
(×)、8。
(×)、9。
(√)、10。
(×)。
评分标准:每空1分,共10分四、选择(9分)1.a、b、c、d 2。
a、b、d 3。
A、b、d 4。
a、b、c、d 5。
b 6。
b 7.a、b、c、d 8。
A、c、d 9。
A评分标准:每题1分,共9分五、简答(16分)1.阅读教学的导入有哪些类型:总结情况,检查预习;承上启下,建立联系;激疑设问,启发思考;渲染气氛,调动情感;变换刺激,引起兴趣2。
魏书生课堂六步教学法: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自结。
3.听说教学的方式方法:朗读训练、课文复述、课堂谈话、讨论、看图说话、口头作文、课外故事会、讲演会、讨论会、辩论会等。
4.口头作文的训练方式:口述片断;扩展描述;讲述梗概;接续补充;口述全文;即席演讲;辩论等评分标准:1。
5分;2。
3分;3。
6分;4。
6分六、论述(20分)1.谈谈如何理解和贯彻“读、写、听、说全面训练、协调发展的原则”?(1)读、听和写、说之间的关系。
读、听为写、说能力的发展提高提供前提条件。
发展提高写、说能力需要正确的思想观点指导正确的思想观点指导,不只是从生活实践中来,还需要通过读、听从书本和其他方面得到。
而且,通过读、听还能得到写、说的范例,使写、说有所借鉴,从而促进写、说能力的发展提高。
反之,写、说促进读、听能力的发展提高。
人们通过写、说把自己的思想感情表达出来的过程,同时也是认识的加深理解提高读、听的能力。
(2)读、写与听、说之间的关系。
读、写是通过书面语言进行的,听、说是通过口头语言进行的。
口头语言是书面语言的基础。
口头语言在不断的丰富发展着书面语言。
离开口头语言,书面语言就会僵化,从而丧失生命力。
书面一经形成,便规范、净化和优化着口头语言。
在语文教学中贯彻这项原则应做到:(1)读、写、听、说合理安排,全面训练。
读、听训练中,要启发诱导学生掌握语言规律、思维规律和表达规律,又用这些规律指导写、说实践。
写、说训练中,要深入认识、理解这些规律,促进读、听能力的发展提高。
(2)把课文作为读、写、听、说训练的主要凭借。
凭借课文进行读、听训练,启发学生思考作者的布局谋篇、遣词造句、文章结构等;凭借课文进行写、说训练,把课文作为范文,由机械模仿到灵活模仿,最后达到创造性的表达。
(3)开展语文课外活动。
弥补语文课内读、写、听、说训练在数量上的不足、在范围上的局限、在教学组织形式上的单调等缺陷。
使学生的读、写、听、说能力得以全面训练、协调发展。
2.试述中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的构成及其培养方法构成:积累一定的语文知识、掌握基本的语文技能、具有良好的智力品质、有较完善的非智力素养。
培养方法:通过说理和指导实践,提高其学习语文的思想认识,使学生有正确的学习语文的目的和态度;通过说理和指导实践,提高其学习语文的心理素质,使学生在意志、情感和个性上有姣好的学习语文的心态;创设语文学习的良好环境,创造读写的浓厚气氛,诱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并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通过指导其掌握语文学习方法,发展学生的智力,使学生能学到应学的语文知识和文化知识,培养应具备的各项语文能力。
评分标准:1。
10分,理解原则5分,贯彻原则5分2.10分,能力构成5分,培养方法5分七、实践(23分)1.《谁是最可爱的人》的课时教学要点不合理,两课时的要点应对调一下。
道理在于:(1)文章的表达方式是服务于特定内容的。
避开内容而说形式难免就形式论形式,学生难以理解透彻,更难悟出为文的道理。
(2)事例的典型性在本课文中尤为突出。
搞清这一问题也就对文章内容有了深透理解。
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来领悟作者为什么于记叙中议论、抒情,可谓水到渠成。
2.导入的类型很多,学生只要为《背影》设计三个不同类型的导入即可。
要求围绕文章内容,语言简洁、恰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