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食品分离技术

合集下载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作者:张恺容解铁民来源:《农业科技与装备》2020年第06期摘要:综述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的基本原理、萃取流程、溶剂、装置和技术特点,介绍其在啤酒、烟草、色素、植物籽油,咖啡等食品生产中的应用现状和相关试验研究成果,为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超临界流体;萃取;食品;应用;原理中图分类号:TS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61(2020)06-0048-03近年来,随着人们食品安全意识的不断提高,用于食品加工的绿色分离萃取技术备受青睐,这使得一种新型绿色的食品分离技术——超临界流体萃取成为国内外的研究热点。

超临界流体在超临界状态下具有双重特性(高密度和低黏度),可以有目的地从一些天然物质中提取所需组分,多用于筛选或去除食品中的某些成分。

与传统的提取工艺相比,它具有高效、环保、节能、易控等特点。

为此,介绍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的基本原理、萃取流程和技术特点,以及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为其进一步应用和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1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超临界流体在超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下,与待萃取溶质有异常相平衡行为及传递性能,随着压力和温度的变化,它对溶质的溶解能力也会发生很大改变。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利用这一特点达到萃取目的。

用超临界流体作溶剂,能够使需要提取的组分从多种液态混合物或固态混合物中萃取出来。

1.1 基本原理超临界流体是指当某种物质超出其本身的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时,气液两相混合成均一的流体状态,且同时具有气体的高渗透性和液体的高溶解性。

在较高压力下,溶质被溶解在流体中;当压力渐渐减少或温度增高时,流体的溶解能力变弱、密度减小,溶质析出后被萃取分离。

根据流体密度根据温度和压力值变化的特性,使超临界流体与要分离的物质接触后建立流动相后,通过改变压力和温度溶解其中的某些成分,再按溶解能力、沸点、分子量的大小依次将萃取物提取出来,从而达到萃取有效成分或清除有害成分的目的。

现代仪器分析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分析

现代仪器分析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分析

现代仪器分析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分析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食品安全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食品中的化学物质、微生物和其他污染物质对人体健康构成潜在威胁,因此食品安全检测变得至关重要。

传统的食品安全检测方法通常费时费力,且检测结果不够准确,这就需要现代仪器分析技术的应用。

本文将围绕现代仪器分析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1.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是一种广泛应用于食品安全检测的分析方法。

它结合了气相色谱(GC)和质谱(MS)两种技术的优势,可以有效地分离和鉴定食品中的化学成分。

通过GC-MS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食品中的农药残留、重金属、有机污染物以及食品添加剂等物质,为食品安全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持。

3. 原子吸收光谱技术(AAS)原子吸收光谱技术是一种常用的重金属元素分析方法,也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安全检测中。

通过AAS技术,可以对食品中的铅、镉、汞等重金属元素进行准确测定,帮助人们了解食品的重金属污染程度,保障食品安全。

5. 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通过检测食品中的微生物DNA、RNA等分子信息,能够对食品中的致病菌和毒素进行快速准确的鉴定。

该技术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性的特点,对保障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1. 高灵敏度现代仪器分析技术具有高灵敏度的特点,能够对食品中微量的化学成分和污染物质进行快速准确的检测。

这为食品安全检测提供了更为可靠的数据支持,有助于发现食品中的潜在安全隐患。

2. 高效性现代仪器分析技术具有高效性的特点,能够快速完成对食品样品的分析,大大提高了检测的效率。

这对于监管部门和食品生产企业而言,都是一种重要的优势。

3. 多元化现代仪器分析技术种类繁多,可以满足对食品中不同类型化学成分和污染物质的综合检测需求。

不同的分析技术可以相互补充,形成更为完善的食品安全检测体系。

4. 自动化现代仪器分析技术的自动化程度较高,能够减少人为操作对检测结果的干扰,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

食品分离技术

食品分离技术

食品分离技术的现状及研究进展1 分离操作在食品工业中的作用随着食品工业的发展,化工单元操作不断向食品工业渗透并在食品加工领域内实践和提高,形成了适应食品加工特殊规定的新的单元操作。

由于食品加工所用的动植物性原料几乎都为固态和液态,为了使固体和液体原料成为多种美味可口、营养丰富的食品,一方面必须提取其精华,扬弃其糟粕,分离出不同成分并组合成不同种类的制品。

同时为了做到有益无毒,风味别致,又必须反复提纯和精制。

因此分离操作已在食品工业中占有相称重要的地位,研究分离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对食品加工的科学化具有重要意义[1]。

食品分离技术在食品工业中具有相称重要的地位。

其重要性表为以下几个方面:(1)食品分离技术是食品工业的基础[2]。

绝大多数食品工业都分离不开食品分离技术,其中不少行业都是以分离工程为重要生产工序的。

例如植物油的提取,淀粉的分离,糖制品的分离以及精练提纯等等。

(2)食品分离技术能提高食品原料的综合运用限度。

在食品加工工程中运用分离技术可以有效的运用食品原料中的各种成分,提高原料的综合运用限度,就提高了食品原料的运用价值。

例如采用有效的分离方法可以从茶叶下脚料中分离出茶多酚、茶碱等,从柑橙中分离甘橙油、果胶等,使原料运用率大为增值。

制糖行业中色谱分离技术的应用使得产糖率大大提高。

(3) 食品分离技术能保持和改善食品的营养和风味。

采用现代分离技术可以将一些需在高温下完毕的工艺改为在常温下进行,这样就可以大大地改善食品的色、香、味及营养。

如用膜分离技术代替常规的蒸发浓缩和真空浓缩咖啡、果汁、茶汁等[3-4]。

(4) 食品分离技术使产品符合食品卫生规定。

食品分离技术涉及提取原料中的有益组分和去除其中的有害成分。

如花生、玉米等油制品易受黄曲霉污染而产生黄曲霉素,所以在加工过程中必须用适当的方法将其去除。

(5)现代食品分离技术能改变食品行业的生产面貌。

现代分离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往往可以使行业的生产面貌大为改观。

现代分离技术教案

现代分离技术教案

第一讲绪论2学时※、通过本章学习应该掌握的内容1、何谓分离技术2、分离技术的分类与特点3、现代分离技术与食品工业4、食品分离过程的特点及其方法5、食品分离技术的评价及其发展趋向1.1何谓分离技术分离过程就是通过一定的手段,将混合物分成互不相同的几种产品的操作过程,它包括提取和除杂两个部分。

分离过程运用的手段可以是物理的,化学的,或者是物理和化学手段的互相结合。

1.2分离技术的分类与特点目前工业上分离技术的形式多种多样,常见的有二三十种。

随着放大技术和工业规模的扩大,将会有更多的分离技术从实验室规模扩大到工业化生产方面来。

1.2.1所有的分离技术,都可分为机械分离和传质分离两大类。

机械分离:处理两相或两相以上的混合物,其目的是简单地将各相加以分离,过程中间不涉及传质过程。

例如过滤、沉降、离心分离、旋风分离等。

这些过程有相当部分已经成为食品工程中常规的单元操作,不是本课要讨论的内容。

传质分离:分离过程中间有传质现象发生,传质分离技术处理的物料可以是均相体系,亦可以是非均相体系,但更多的是均相体系。

传质分离过程包括平衡分离过程和速率控制分离过程。

平衡分离过程是指借助于分离媒介(热能、溶剂、吸附剂),使均相混合物系统变成两相系统,再以各组分在媒介中的不同分配系数为依据而实现分离的过程。

速率控制分离过程则主要是根据混合物中各个组分扩散速度的差异来实现分离的过程,分离过程所处理的原料产品通常属于同一相态,仅仅是组成上存在差异,利用浓度差、压力差以及温度差等作为分离推动力。

表1-1 分离过程分类举例1.2.2 按分离技术的应用规模来分类,则又可将分离技术分为:1.2.3 如果按分离性质分类则有:⑴物理分离法:以被分离对象在物理性质方面的差异作为分离依据,采用有效的物理手段进行分离,包括热扩散法、梯度磁性分离法以及过滤、沉淀、离心分离等各种机械分离法。

⑵化学分离法:依据被分离对象在化学性质方面的差异,采用有效的化学手段进行分离的技术,如沉淀分离法、溶剂萃取法、离子交换法等。

食品加工新技术的应用现状

食品加工新技术的应用现状

食品加工新技术的应用现状生物工程1201学号4作者:谢鸳摘要:跨入新世纪,越来越多的高新技术应用于食品加工领域。

食品加工业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这与新的技术革命密切相关。

本文介绍了在食品加工领域日益扩大应用的现代食品分离技术、微波处理技术、膨化技术、超高温瞬时杀菌技术、包装新技术、软胶囊和微胶囊化技术、高压加工技术、辐射技术、纳米技术、食品生物技术、电磁技术和真空技术。

以便理解食品工业与高新技术唇齿相依的关系。

关键词:高新技术;食品加工一、各种新技术对食品工业的推动作用民以食为天,食物是千百年来人们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之一。

在任何历史阶段,在任何管家,食物始终是重要的战略物资。

二十世纪中后期以来的科学技术革命对食品加工行业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越来越多的新技术新方法应用于食品加工业,尤其是多种技术的综合运用,对食品行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综观影响和应用于食品加工的新技术有以下几个方面:二、简介各种新技术(一) 现代食品分离技术1. 膜分离膜分离技术主要为电渗析、精虑,超滤和反渗透,是在常温下以膜两侧的压力差或电位差为动力对溶质和溶剂进行分离、浓缩、纯化等的操作过程。

膜技术在脱盐、饮用水净化等领域已取得了成功。

目前我国研究比较多的是微波、超滤、反渗透在饮料方面的应用。

在发达国家,膜技术已用于食用色素的精制、调味液精制、脱色处理、牛奶浓缩杀菌及香气成分回收等。

2. 超临界萃取技术在食品工业领域,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作为一种安全、卫生、高品质、高效率、节省能源的食品加工方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目前,超临界二氧化碳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虽然仅有20~30年的历史,但发展十分迅速。

迄今为止,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下4个方面:(1)提取风味物质,如香心料、呈味物质的提取等。

(2)食品中某些特定成分的提取额或脱除,如从可可豆、大豆、咖啡豆、棕榈籽、向日葵中提取植物油脂,从鱼油和肝油中提取高营养价值和药物价值的不饱和脂肪酸,从油炸食品中脱除脂肪,从乳脂中脱除胆固醇等。

食品加工过程中新技术的应用

食品加工过程中新技术的应用

食品加工过程中新技术的应用作者:裴蕾来源:《食品界》2020年第11期摘要: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在食品加工领域中研发出了越来越多的新型加工技术,并逐步应用于食品加工领域中,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食品加工行业的飞速发展。

本文将分析食品加工行业中新出现的加工技术对食品行业的推动作用,并对各种食品加工过程中出现的新技术进行系统的研究。

关键词:食品加工;新技术;应用引言食品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一大重要支柱,推动着国民经济快速发展。

在食品加工行业中涌现出大量高新技术,各种新技术的出现都有其特定的作用和现实意义。

一、新技术对食品行业的推动作用俗话说,民以食为天。

食物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本源,在任何时期,食物储备都有着其不可取代的地位和作用。

而现阶段涌现出的大量食品加工新技术无疑是在传统食品加工技术基础上的飞跃性尝试,不仅体现出创新的重要性,还让食品加工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使食品加工行业在短时期内得到飞速的发展。

二、新技术解析1. 现代食品分离技术(1)超临界萃取技术超临界萃取技术是一种既安全又卫生,还能实现高效生产高品质食品的节省能源加工方法,被越来越多的食品加工企业所采用。

超临界萃取技术在食品行业中的应用主要分为四个方面:从原材料中分离提取各种风味物质、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对某些特殊成分的提取与分离、分离并提取各种食用色素、应用于杀菌防腐蚀方面的研究。

(2)膜分离技术膜分离技术就是利用膜两侧的压力差或者电位差对溶液中溶剂和溶质进行有效分离并提纯,通常以电渗析或反渗透的方式来实现,主要应用于水质的过滤和提纯净化,现阶段我国已将此技术有效应用于饮料行业。

(3)分子蒸馏技术分子蒸馏技术是高新分离技术中的一种,其原理是液体在受热情况下会被蒸发掉一部分,被蒸发后的液体会变成气体分子,从液体表面以气泡的形式飘出,在液体上方流动,而不同性质的液体在蒸发后,其气体分子存在的流动特性也不一样。

最常用的分子蒸馏装置一般分为离心薄膜式与转子刮膜式,常用于蔗糖、蜂蜡的精制过程,其工艺流程简单易懂,容易上手操作,安全系数高,且可以靠自动化技术完成。

食品中脂类成分的提取与纯化技术

食品中脂类成分的提取与纯化技术

食品中脂类成分的提取与纯化技术食品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其中脂类成分在其口感、风味和保健功能中起着重要作用。

然而,脂类成分的提取和纯化一直是个有挑战性的任务。

本文将介绍一些现代化的提取和纯化技术,并探讨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一、脂类成分的重要性脂类是食品中重要的营养成分,它们提供能量和脂溶性维生素,同时也参与细胞膜组成、激素合成和脂肪酸的传递等生理功能。

然而,食品中的脂类往往与其他成分混杂在一起,如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水等。

因此,为了有效利用和应用食品中的脂类成分,需要对其进行提取和纯化处理。

二、传统提取技术传统的脂类提取技术主要包括溶剂提取、冷榨和水浸提取等。

溶剂提取是一种常见的方法,通过有机溶剂(如乙醚、氯仿等)与食品样品中的脂类溶解并分离。

虽然这种方法可以得到较高的脂类提取率,但需要大量有机溶剂,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负担。

冷榨和水浸提取方法则更加环保,适用于某些特定的食品种类,如橄榄油和豆浆等。

然而,这些传统技术存在着提取时间长、较低的提取效率和较高的成本等问题,需改进。

三、现代化的提取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化的脂类提取技术应运而生。

其中,超临界流体提取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中的脂类提取。

超临界流体是介于气体和液体之间,具有较高扩散性和溶解性的物质。

利用超临界流体(如二氧化碳)进行提取,可以显著提高提取效率和速度,并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该技术可应用于提取各种食品中的脂肪,如油脂、乳制品和肉类等。

另外,固相微萃取(SPME)也是一种快速和高效的提取方法。

SPME是一种将有机物质从样品中吸附到固定相材料上再进行分析的技术。

采用SPME技术,可以在不使用溶剂的情况下,快速提取和富集食品中的脂类成分。

这种技术操作简便、环保,并且能够提供高度准确的分析结果。

四、纯化技术的应用脂类成分的纯化是提取后的重要步骤,用于去除杂质和提高脂类的纯度。

传统的纯化方法包括溶剂萃取、膜分离和结晶等。

分离技术

分离技术

食品为什么要分离?食品的原辅料也是多种成分组成的混合物,生产中要按人们的需要,对食品原辅料进行取舍,进行这种处理的过程,就是食品分离过程。

目的是排除某种特殊的组分,获得较高纯度的某组分,以便提升产品的价值。

进而1 获得需要的产品2 满足食品安全性的要求食品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是安全管理不规范所致。

二是利益驱动所致。

三是庞大的市场诱导所致。

四是部分商人缺乏公德心所致食品分离技术是食品科学类及其相近专业的一门主干课, 是一门很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它在基础课和专业课之间起着承前启后、由理及工的桥梁作用。

第一节食品工业中的分离技术一、分离的概念分离就是把具有不同性质(物理的、化学的及物质化学的性质)的物质分开。

分离过程是一个从无序到有序的过程,是一个熵减小的过程,需要环境做功来推动过程的进行。

这个环境做功,主要就是靠分离剂(物质和能量)来实现。

分离过程的功能包括提取、澄清或净化、浓缩、干燥和回收等。

其目的就是提纯、去杂。

分离过程要实现,最基本的需要要了解分离的基本原则分离的方法分离对象①分离过程的基本原则②分离方法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及物理化学方法。

③分离对象食品生产过程中的原料、废弃物、中间产物、产物等等二、分离技术的分类(一)机械分离(不涉及传质过程)名称分离因子分离原理举例沉降重力密度差水处理离心离心力密度差油精制、牛乳脱脂旋风分离惯性流动力密度差喷雾干燥过滤过滤介质粒子大小除菌、喷雾干燥/果汁澄清、颗粒分离压榨机械力压力下液体流动油脂生产(二)传质分离是指在分离过程中,有物质传递过程的发生。

分为两大类:平衡分离过程和速率控制分离过程。

平衡分离过程为借助分离媒介(如热能、溶剂、吸附剂等)使均相混合物系统变为两相系统,再以混合物中各组分在处于相平衡的两相中不等同的分配为依据而实现分离。

速率控制分离过程是指借助某种推动力,如浓度差、压力差、温度差、电位差等的作用,某些情况下在选择性透过膜的配合下,利用各组分扩散速度的差异而实现混合物的分离操作。

《食品分离技术》课件

《食品分离技术》课件

膜分离技术
膜分离技术
利用半透膜作为选择性障碍,在外力 作用下使不同粒径和性质的物质通过 或被截留,从而实现物质分离的技术 。
分离原理
应用范围
常用于过滤、渗透、超滤、反渗透等 操作,如海水淡化、工业废水处理等 。
基于分子筛原理,半透膜允许某些物 质透过而截留其他物质。
萃取分离技术
萃取分离技术
01
利用两种不互溶的溶剂中溶质在其中的溶解度不同,将溶质从
应用范围
常用于固体物质的分离,如食盐、 糖等。
吸附分离技术
吸附分离技术
利用吸附剂对不同物质的吸附力不同,使不同物 质在吸附剂表面吸附或解吸,从而实现分离。
分离原理
基于吸附剂对不同物质的吸附力差异。
应用范围
常用于气体和液体的分离,如空气净化、工业废 水处理等。
食品分离技术的应
03

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品质改进
通过食品分离技术,可以改进添加剂的品质和纯度, 提高其稳定性和效果。
创新开发
利用食品分离技术,可以开发新的食品添加剂,满足 市场需求。
食品分离技术的挑
04
战与未来发展
当前面临的挑战
技术应用局限
当前食品分离技术在实际应用中 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处理规 模、效率和成本等方面的挑战。
食品安全问题
食品分离技术需要确保在分离过 程中不引入新的污染或有害物质 ,这对技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 出了更高的要求。
技术更新换代
随着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食品 分离技术需要不断更新和升级, 以满足新的分离需求和更高的产 品质量标准。
技术改进与创新
1 2
新型分离材料的研发
研究新型的分离材料,以提高分离效率和降低成 本。

现代分析技术在食品分析检测过程中的应用

现代分析技术在食品分析检测过程中的应用

现代分析技术在食品分析检测过程中的应用朱万超,陈孝建(瑞金市综合检验检测中心,江西赣州 342500)摘 要:食品分析与检测是确保食品安全性、营养价值和合规性的关键过程,涵盖营养成分、添加剂和污染物的识别与量化。

本文探讨了食品分析的基本原理,包括样品采集、处理和不同分析方法,以及现代分析技术如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气相色谱技术、质谱技术等在食品安全评估和质量控制中的应用,旨在提高食品分析检测的灵敏度和准确性,维护食品安全和提高公众健康水平。

关键词:食品分析;食品检测;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The Application of Modern Instruments in the Process of FoodAnalysis and DetectionZHU Wanchao, CHEN Xiaojian(Ruijin Comprehensive Inspection and Testing Center, Ganzhou 342500, China) Abstract: Food analysis and testing is a key process to ensure food safety, nutritional value and compliance, covering the identification and quantification of nutrients, additives and contaminants.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food analysis, including sample collection, processing and different analytical methods, as well as the application of modern instruments such as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gas chromatography, mass spectrometry, etc. in food safety assessment and quality control, aiming to improve the sensitivity and accuracy of food analysis and testing maintain food safety and improve public health.Keywords: food analysis; food detection;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 gas chromatograph食品分析与检测的根本目的在于保障食品的安全性与营养价值,同时确保其符合相关法规要求。

膜分离技术在食品加工中都有哪些应用

膜分离技术在食品加工中都有哪些应用

现代膜分离技术因为其加工温度不高、无毒、无害、无残留、无污染、分离效率高等特点,在食品加工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主要的膜系统按膜孔的紧密程度分为反渗透(RO),纳米过滤(NF),超滤(UF),微滤(MF)。

通过膜分离技术,在常温下就能够实现对各组分的浓缩(除去溶剂)、纯化(除去杂质)、分离(将混合物分成两种或多种产物)、促进反应(将反应物连续取出,促进反应速率)等目的。

膜技术在食品加工中具体都有哪些应用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1、在果蔬汁加工中应用我国果蔬业的深加工每年都能带来巨大的财政收入,但由于加工技术和产业化滞后,每年约有三成果蔬因缺乏贮藏及加工手段而腐烂。

果蔬汁浓缩是一种很好的果蔬贮藏方法。

目前膜分离技术应用于果蔬汁的澄清浓缩、澄清过滤和无菌化。

2.膜技术在酿造工业中应用国内许多厂家采用膜分离技术进行酱油、醋的除菌、除浊,解决低度白酒、保健酒的沉淀以及生啤酒的除酵母。

如:微滤和超滤应用于白酒的分级、稳定、杀菌以及品质的提高。

酱油酿造利用超滤进行酱油的澄清除菌,可以获得高澄清度优质酱油。

利用超滤膜的选择性,酱油中的氨基酸、盐、有机酸等小分子风味物质透过膜,其他大分子物质如微生物菌体、蛋白质、杂质颗粒等则被截留,从而获得澄清透明的酱油。

啤酒酿造啤酒经反渗透浓缩,由于膜对酒精的截留能力差,一定量的透过液一起被分离出来,然后用不含酒精的溶液(如无菌水)稀释浓缩液,降低酒精度,使酒精度达到0.5%(V/V)以下的无醇标准。

挥发性风味物质基本无差别,非挥发性风味物质总损失率在10%以内。

范广璞等选择0.5μm孔径的陶瓷膜对生啤酒进行微过滤,对蛋白质和色素的截留率均很低,啤酒中的微生物数量亦符合要求,能达到除菌的目的,理化指标较为理想,尤其是双乙酰含量的降低,使得生啤酒的口味更能满足大众的要求。

低度白酒的澄清白酒中常含有棕榈酸乙酯、油有酸乙酯、亚油酸乙酯等物质,溶于酒精不溶于水,当酒度和温度降低时,这些物质溶解度降低而使白酒混浊,影响产品质量,这些混浊物粒径小,比重轻,用常规法不佳,但用超滤法分离就可保证白酒质量。

食品分离

食品分离

1.什么是食品分离技术,为什么说食品分离技术在食品工业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P4答:分离过程是将混合物分成组成相互不相同的两种或几种产品的操作。

分离过程包括提取和除杂两个部分。

一食品分离技术是食品工业的基础;二食品分离技术能提高食品原料的综合理用程度;三食品分离技术能保持和改进食品的营养的风味;四食品分离技术是产品符合食品卫生的要求;五现代食品分离技术能改变食品行业的生产面貌。

2 食分离过程有那些特点。

P5-6答:1分离对象种繁多,结构复杂;2 产品质量与分离过程关系密切;3 食用安全性要求高;4 食品在分离过程中易腐败变质。

3一种食品分离方法的确定应如何进行。

P6•答:食品分离方法的确定:–查找待分离组分的基本性质;–选择和确立对该组分进行定性定量测定的方法;–了解原料的特性及待分离组分的含量等性质;–确立所用分离技术及对分离条件进行实验选择;–对分离效果进行评价;–中试和工业放大设计。

4分离技术的工业化应用前景如何评价。

P7–答:食品分离技术的发展趋势:•传统分离技术的进一步发展•高新分离技术的工业化应用•生化分离技术的交叉与融合•新型分离技术的开发5沉淀分离的目的是什么,沉淀分离通常包括那些方法。

P10 •答:沉淀分离的目的:–通过沉淀使目标成分达到浓缩和去杂质的目的;–通过沉淀使已纯化的产品由液态变为固态。

•沉淀分离的种类–无机沉淀剂沉淀分离:以盐类作为沉淀剂–有机沉淀剂沉淀分离:以有机溶剂作为沉淀剂–非离子多聚体沉淀剂沉淀分离–等电点沉淀法–共沉淀分离法–变性沉淀分离法:使目标成分变性6盐析法的基本原理是什么,影响盐析效果的因素有那些。

P12-14 答: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大量的中性盐(NH4)2SO4,Na2SO4,NaCl,使蛋白质脱去水化层而聚集沉淀,这种现象称为盐析。

–蛋白质浓度的影响;离子强度的影响–离子类型对盐析效果的影响;温度的影响–PH值对盐析效果的影响什么是等电点,等电点分离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食品分离技术

食品分离技术

食品分离技术的现状及研究进展1 分离操作在食品工业中的作用随着食品工业的发展,化工单元操作不断向食品工业渗透并在食品加工领域内实践和提高,形成了适应食品加工特殊要求的新的单元操作。

由于食品加工所用的动植物性原料几乎都为固态和液态,为了使固体和液体原料成为多种美味可口、营养丰富的食品,首先必须提取其精华,扬弃其糟粕,分离出不同成分并组合成不同种类的制品。

同时为了做到有益无毒,风味别致,又必须反复提纯和精制。

因此分离操作已在食品工业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研究分离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对食品加工的科学化具有重要意义[1]。

食品分离技术在食品工业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其重要性表为以下几个方面:(1)食品分离技术是食品工业的基础[2]。

绝大多数食品工业都分离不开食品分离技术,其中不少行业都是以分离工程为主要生产工序的。

例如植物油的提取,淀粉的分离,糖制品的分离以及精练提纯等等。

(2)食品分离技术能提高食品原料的综合利用程度。

在食品加工工程中运用分离技术可以有效的利用食品原料中的各种成分,提高原料的综合利用程度,就提高了食品原料的利用价值。

例如采用有效的分离方法可以从茶叶下脚料中分离出茶多酚、茶碱等,从柑橙中分离甘橙油、果胶等,使原料利用率大为增值。

制糖行业中色谱分离技术的应用使得产糖率大大提高。

(3) 食品分离技术能保持和改进食品的营养和风味。

采用现代分离技术可以将一些需在高温下完成的工艺改为在常温下进行,这样就可以大大地改善食品的色、香、味及营养。

如用膜分离技术代替常规的蒸发浓缩和真空浓缩咖啡、果汁、茶汁等[3-4]。

(4) 食品分离技术使产品符合食品卫生要求。

食品分离技术包括提取原料中的有益组分和去除其中的有害成分。

如花生、玉米等油制品易受黄曲霉污染而产生黄曲霉素,所以在加工过程中必须用适当的方法将其去除。

(5)现代食品分离技术能改变食品行业的生产面貌。

现代分离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往往可以使行业的生产面貌大为改观。

食品分离技术在食品工程的应用

食品分离技术在食品工程的应用

食品分离技术在食品工程的应用现代食品分离新技术,主要有膜分离技术、超临界萃取技术,分子蒸馏技术和冷冻干燥技术。

1、膜分离技术膜分离根据过程推动力的不同,大致分两类:一类是以压力为推力的膜过程,如在食品工业具有突出实用意义的超滤和反渗技术;另一类是以电力为推动力的膜过程,所使用的是一种特殊的离子离换膜,如食品工业具有实用意义的电渗打技术。

超滤,是指利用半透膜的微孔过滤,以截留溶液中大溶质分子的操作技术;反渗,是指通过膜渗分离技术,使溶剂分子反渗透压力流向较稀溶液的操作技术;电渗析,是指在电场的作用下利用离子交换膜对离子具有不同的选择、透过的特性,使溶液中的阳、阴离子和溶剂分离的操作技术。

超滤和反渗主要用于食品的浓缩和提纯,以及饮用水纯化;电渗析主要用于食品工业用水的纯化处理,以及乳清加工。

2、超临界萃取技术超临界萃取技术是利用CO2作为超临界萃取剂,萃取压力为2.8~4.5毫巴,钢瓶中CO2的压力为6~6.5毫巴,使体CO2进入低温溶槽(约5℃)将其冷缩为液体,然后加热至临界点以上,形成超临界状态,能有效地把食物原料中的酯等特殊成分萃取出来。

目前,已应用于各种香辛料的提取。

3、分子蒸馏技术蒸馏按操作原理划分,可分为水蒸气蒸馏、分子蒸馏,简单蒸馏(一次蒸馏)及精蒸馏(多次蒸馏)。

分子蒸馏技术,可用于各种酯类进行单向或双方向蒸馏提取,分离有效成份的纯度可达97%以上。

目前,已广泛用于单甘酯的分离。

4、冷冻干燥技术冷冻干燥,又称真空冷冻干燥、冷冻升华干燥、分子干燥等。

它是将湿性物料先冻结至冰点以下,使水变为固态冰,然后在较高的真空度下,将冰直接转化为蒸汽而除去,使物料干燥。

目前,在食品加工保藏中,利用冷冰干燥技术,把新鲜果蔬菜、肉类食品,经冷冻至零下20℃,然后移至真空升华室直接脱水干燥,制成粉末状,能有效保持食品色、香、味和营养成份。

现代分离技术在食品添加剂领域的工业化应用

现代分离技术在食品添加剂领域的工业化应用
有机膜是由高分子材料制成的如醋酸纤维素芳香族聚酰胺聚醚砜聚偏氟乙1i分离法f1j分离膜l的种类tjet22膜过滤的原理膜过滤是一种与膜孔径大小相关的筛分过程以膜两侧的压力差为驱动力以膜为过滤介质在一定的压力下当原液流过膜表面时膜表面密布的许多细小的微孔只允许水及小分子物质通过而成为透过液而原液中体积大于膜表面微孔径的物质则被截留在膜的进液侧成为浓缩液因而实现对原液的分离和浓缩的目的
mao a h d me r n r t d c d, n h a e su y o i i cd,lsn ,hg r co e s r p, l c s t — tg p y a mb a ewee i r u e a d t e c t d f t ca i y i e ih fu ts y r n n o s cr u g u 业 发展很快 ,从 1 7 9 8年 至
今2 O多年 间 ,我 国食 品工 业总产值 从 4 1 7 亿元增 长到 2 0 0 7年 的 3 9 2亿元 。随着 食 品工 业及 食 品 11 添 加剂 的发 展 ,食 品 添加 剂 行 业 生产 、应 用 日渐 活跃 。经 济 的不 断 发 展 ,人 民 生 活水 平 不 断 提
du t xe iey, ta o t i o e fu n ic r e,l w n ry c ns mpt n a d a o t h e p ncpe o h — sr e tnsv l y h nk t herlw fl e tds hag o e eg o u i n utmai o c.T r il fc r i o
e i i e o e nd oi o a c rd swee dic s d. rl qu d r c v r a lg s c hai e r s use y

食品中酚类物质的提取与分离

食品中酚类物质的提取与分离

食品中酚类物质的提取与分离酚类物质是一类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有机化合物,其在食品中起到多种功能,包括抗氧化、防腐、抗菌等。

因此,了解酚类物质的提取与分离技术,不仅有助于提高食品的质量与安全性,还能进一步开发利用这些有益物质。

一、酚类物质的提取方法1. 溶剂提取法溶剂提取法是一种常用的酚类物质提取方法。

它利用不同极性的溶剂与酚类物质的相容性不同,通过溶解与分离来提取目标物。

常见的溶剂包括乙酸乙酯、乙醇、二甲基亚砜等。

溶剂提取法简单易行,操作方便,但也具有一定的溶剂残留问题。

2.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是在高压、高温条件下进行的一种现代化学分离技术,其溶剂为超临界流体。

超临界流体具有介于气体和液体之间的特性,可调控溶解度、扩散系数等物理化学性质。

由于超临界流体的低粘度和高扩散性能,超临界流体萃取法在酚类物质的提取与分离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二、酚类物质的分离方法1. 液-液分离法液-液分离法是常用的酚类物质分离方法,其基本原理是通过溶液中不同组分的亲疏水性差异来实现分离。

在酚类物质的分离中,可以根据其溶解性选择合适的有机溶剂,并通过对溶剂与溶液的比例、摇床频率等参数的优化来提高分离效果。

2. 质谱分析法质谱分析法是一种基于目标物质的质荷比和丰度的分析技术。

通过质谱仪的离子化技术,将酚类物质转变成特定荷质比的离子,进而通过离子质谱进行分析和鉴定。

质谱分析法具有高灵敏度、高分辨率和快速性的优势,在酚类物质的分离与鉴定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三、酚类物质的应用1. 抗氧化剂酚类物质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可以捕获自由基,减少氧化反应的产生与发展。

因此,酚类物质常被应用于食品工业中,用于防止食品脂质的氧化和变质,并延长其保鲜期。

2. 防腐剂酚类物质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能够抑制细菌和真菌的生长繁殖。

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可以将酚类物质用作天然防腐剂,以替代传统的化学合成防腐剂,从而提高食品的安全性和健康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食品分离过程的特点及选择原则一、食品分离技术的分类食品分离技术按其分离规模可分为:实验室规模和工业生产规模。

实验室规模的分离技术主要是用来进行食品成分及食品中限量指标的定量、定性分析和研发新产品是制备小量样品用。

工业生产规模的应用是把实验室研发产品的技术进行工业放大和设计后,进行商业化生产。

食品分离技术按分离方法可分为:①物理法。

例如,离心,过滤,沉降等。

②化学法。

例如,离子交换,沉淀反应等。

③物理化学法。

例如,凝胶色谱分离,基于目标物理化学性质差异的各种萃取分离等。

食品分离技术按分离性质可分为非传质分离和传质分离两大类。

二、食品分离过程的特点食品分离过程因为分离对象的原因,与其他工业分离过程相比,有其自身鲜明的特点。

①分离对象种类多,性质复杂。

食品分离的对象是农、林、渔、牧、副食品等,要分离的物质比化学反应产物的分离复杂得多,要分离的物质有有机物、无机物;原料的相态有固态、液态和气体;要分离的物质可能是有生命的细胞、微生物;可能是具有生理活性;可能是热敏性及对碱、酸敏感的物质等。

②产品质量与分离过程密切相关。

在食品生产过程中,采取的分离方法要注意防止高温、过酸、过碱、氧化、高压、重金属离子污染、原料自身酶解等问题。

例如,在分离酶时,利用不同的分离过程,分离得到的酶活力单位可不同。

在速溶茶的生产过程中,分离工艺的不同,可生产不同风味、色泽不同的产品。

③产品要求食品安全。

这就要求采用的分离技术必须要符合卫生标准,对生产工艺要求严,生产过程中微生物、重金属等指标要符合标准。

方法要效率高、选择好,以便有效地分离除去有害有毒物质。

另外,生产中。

所采用的分离技术对原料不要产生新的污染。

④分离对象在分离过程的易腐败。

食品分离的对象是食品,而腐败是食品原料的特点,这就要求在分离过程之中必须控制分离条件,防止食品物料的氧化。

污染微生物等,并尽量缩缩分离周期。

三、食品分离技术的选择原则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分离方法越来越多,每种分离方法都有它的长处和不足。

在开发过程中如果需要分离工序,首先应选择合适的方法,使之在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

选择一种食品分离技术,总的原则是先要确定分离的目标成分。

对目标成分,要了解目标成分的性质,它的相对分子质量、化学结构、理化性质、电荷性、热敏性以及生物活性等基础性资料对确定分离方法的选择起决定作用。

(1)在知道目标成分的性质后可按下列步骤进行分离工作:①选择和确定对目标成分的定性、定量方法,以便在分离过程中能对目标成分进行检测,对分离效果进行评价。

②了解物料的性质。

例如,物料的黏度、目标成分在物料中存在的部位、含量等。

③确定分离方法并进行实验。

是否可利用自然的能量进行分离?是否为超高纯度的分离?分离规模的大小?按这些要求选择合适的分离技术。

④确定分离方法的评价指标。

一般来说,评价指标有:回收率、截留率、选择性、经济性等。

⑤中试或工业生产应用的放大设计。

(2)在分离方法的选择时,通常从确定产品纯度和回收率方面作为主要的考虑因素外,还要考虑下列因素:①产品价格:产品价格常成为选择分离方法的主要因素。

对廉价产物,常采用低能耗、廉价分离剂或无需分离剂,以及大规模的生产过程。

对高附加值的产物,可采用中小生产规模,技术含量较高的分离技术。

如果一个分离方法尽管可行,但其分离所得产品成本过高,就很难推广应用。

因此,所选用的方法往往被要求等能耗、物耗低以保证产品的价格具有竞争能力。

②目标产物的特性:目标产物的特性是指产物的热敏性、吸湿性、氧化性、分解性等,这些特性是导致目标产物变质、降解、氧化等的根本原因,产品对工艺技术的一些特殊要求是选择分离方法的一个重要因素。

例如,食物、饮料中含有热敏性物质,常会因受热而变质或失去营养成分,所以,对食品分离来说,应尽量选用速率控制分离过程。

采用热分离时应慎重,尽量避免过热过冷对产品质量所造成的损害。

③混合物中的分子性质:分离效率的高低关键在于原料中目标产物与共存杂质的性质差异大小。

对于大多数分离过程来说,分离因子对分离方法的选择可起指导作用,分离因子是表征分离过程中混合物内各组分所能达到的分离程度。

对于i ,j 两个被分离组分,组分i 和组分j 在产品1中的摩尔分数的比值除以在产品2中的比值表示为组分i 和组分j 的分离因子,如式[1-8]所示。

分离因子越大,表示组分分离效果越好。

2211ij //j i j i χχχχα= [1-8] 但在分离过程中起作用的根本原因还在于分子的特性,包括分子的大小与形状、密度、沸点、溶解度、偶极矩、极化强度、电荷、临界点等物理、化学、电磁、光学、生物学等性质。

例如,对于蒸馏操作,通常把分离的难易归结与宏观量相对挥发度即蒸气压的差别,但追其根本是取决于分子间作用力的强弱。

同时,在不同的分离过程中,这些分子特性对分离因子也有影响,如表1-5所示。

表1-5 不同的分子性质对分离因子的影响注:0-没有影响,1-决定性影响,2-主要影响,3-次要影响,4-影响很小。

④经济因素:分离过程能否商业化、工业化、取决于其经济性能否优于常规分离过程,而过程的经济性,在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目标产物的回收率和质量。

事实上,经济上的可行性亦往往是取舍某一分离方法的一个决定因素。

过程的经济性应包括工程设计和开发费用,设备的投资和操作费用等。

工程设计和开发费用的大小一般与这一过程所采用的设备是否是标准设备有关。

非标准设备越多,花费越大。

投资包括设备制造与安装费用,设备费用包括主设备和辅助设备费用。

一般希望设备的几何形状,内部结构愈简单愈好。

操作费用是操作人员工资、设备维修、折旧和质量控制等费用的总和。

操作费用中原材料消耗和动力消耗往往占主要地位。

在操作中最好避免少用非标机械、高速旋转的设备和易损坏、难保养的设备。

此外,气态和液态的物料显然比固体或泥浆状物料有较低的操作费用和更好的操作性能。

⑤安全与环保:选择某一种分离方法时,还应考虑它的工艺可行性和设备可靠性,一个有远见的工程技术人员必须在选定过程前定量地估计过程的安全性和由此可能带来的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例如,在选择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时,要考虑到高压设备的安全性;在选择分子蒸馏时,过程在高真空下操作,要考虑到某些物质和氧气混合后,可能出现燃烧爆炸等隐患。

四、食品分离技术的评价评价一种食品分离技术的优良,可从下列几个方面来考虑。

1.回收率和产品纯度能实现的技术水平,分离过程的回收率越高越好。

产品纯度的高低据其使用目的来确定,例如,对于饲料用、食用、医用的产品,其纯度可不相同。

回收率取决于当时2.产品质量分离技术直接影响到食品的色、香、味、营养及感官等品质,合适的分离方法是产品质量的保证。

例如,在生产茶饮料时,茶叶中多酚类物质是要保留下来的,而生物碱及茶蛋白可以想办法除去,以保证茶饮料中不产生沉淀物。

3.产品安全性应用分离技术从食物中分离获得的产品,或者是对食品进行加工时,必须要保证符合食品卫生的要求,同时对于原有的食品原料不应造成污染,不产生有毒有害物质,并有利于原料综合利用。

4.简化生产工艺一项好的先进的食品分离技术应该可以简化食品的生产工艺,缩短分离过程的周期,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和减少食品原料在生产过程中变质的可能性。

例如,利用亲和双水相萃取木瓜蛋白酶时,原液中大量杂质蛋白能够与其他固体物质一起被除去,与其他提取分离方法相比,双水相萃取法可省去一到两步过程。

5.降低能耗、场地,节省成本能源问题是当今世界非常关注的一个问题,所有工业过程都应考虑能耗问题,低能耗的技术往往是最有前途的技术。

现代食品分离技术,大都是在常温下进行,过程中无相变,能较大地降低能耗,有助于节约成本。

另外,由于新型分离技术简化了生产工艺,能节省生产设备和生产场地的投资,也能降低生产成本。

在具体选择一种分离技术时,应综合评价上述几点,对分离方法进行论证,做出综合性的评价。

第三节食品分离技术的重要性及其进展一、食品分离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地位与作用分离过程是将混合物分成组成相互不相同的两种或多种产品的操作。

食品工业生产通常都有一个提纯原料、产品分级、中间产物分离等过程,生产装置有中间产物和产品的多个分离设备以及机、泵等组件。

随着食品工业的发展,化工单元操作不断向食品工业渗透并在食品加工领域内实践和提高,形成了适应食品加工特殊要求的新型分离技术。

食品工业中广泛利用分离技术进行生产,例如:干燥过程在食品工业中的就有广泛应用,谷物的含水量从收获时%30干燥到%35~13%就可以延长储存期一年。

食品含水量低于5%,微生物就难以生存,酶难以作用,可长期保持香味和营养。

以洁净空气和纯水生产为例,就包括了沉降、湿法洗净、过滤、电除尘、絮凝、泡沫分离、电渗析、超滤、反渗透以及离子交换等如此多的分离单元操作。

食品的脱水、除去有毒或有害成分也离不开分离过程,从水中除去盐和有素物质的蒸馏、吸附、萃取、膜分离等分离技术,使人们能从取之不尽的大海中提取淡水,从工、农业污水中回收干净水和其他有用的东西。

天然食品往往被认为是最为安全的食品,但天然食品中也含有对人体不利的成分,或对某些人群不利的成分,如鱼虾。

大豆等中含有过敏源物质,鸡蛋中胆固醇含量过高,对某些人群来说,就不适宜过多进食这些物质;某些鱼贝中含有天然毒素(如河豚毒素、岩蛤毒素等),一些植物类食品中也含有天然毒素(如生氰糖苷、真菌毒素等),食品中的工业污染毒素和农药残留物也有一定的限量标准,这些食物中的物质都需要进行适当分离后,食物才能被人们食用。

要采用高效、低廉、科学的工艺,生产出人们吃得更舒心、更安全、更方便、更营养的食品,离不开食品分离技术。

食品分离技术已经在食品工业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这是因为:①分离技术作为食品工业的基础,是重要的食品工艺过程之一。

例如,在制糖业中,就要经过提取、澄清、蒸发、结晶、分离、干燥等分离过程。

②利用分离技术可以提高农作物综合利用程度,生产高附加值的产品。

例如,利用超滤和反渗透技术,从干酪乳清中回收乳清蛋白。

③利用分离技术可以改进食品的营养与风味。

常温与加热处理会对食品的风味及营养的产生较大的差异,而像膜分离等浓缩分离技术可在常温下操作,取代需要进行加热浓缩的食品生产过程,从而改善产品的营养和风味。

④使产品更加符合卫生、安全的要求。

利用食品分离技术可以去除食品中的有毒成分,净化食品生产用水,去除原料中的杂质等。

⑤改变生产面貌。

例如,可利用反渗透生产海盐,对比日晒盐,生产环境和卫生状况都要好。

再例如,糖厂的蒸发车间往往噪音大、温度高,生产环境不利于工人的健康,如果糖汁先用超滤浓缩到一定浓度后,再输送到蒸发车间煮糖结晶,可大大缩短煮糖的时间。

研究分离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对食品加工的科学化、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分离操作一方面为食品工业提供符合质量要求的原料;另一方面对通过对食品原料、半成品进行分离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