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作业三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吉林00916《教育心理学》形成性考核三(省开选修学生专用)作业资料

教育心理学-形成性考核三(省开选修学生专用)复习题(带答案)
说明:每学期的课程题号都可能更换,请认真核对是您需要的题号后再下载!
【题号】下列不符合基础策略的有( )
a. 信息获得
b. 诊断策略
c. 应用策略
d. 信息检索
[认真学习课本知识,并分析作答上述题号]
参考答案:诊断策略
【题号】下列不属于支持策略的有()
a. 信息检索
b. 时间筹划
c. 自我监控
d. 目标定向
[认真学习课本知识,并分析作答上述题号]
参考答案:信息检索
【题号】下列不属于获取与编码策略的有( )
a. 语义策略
b. 联想策略
c. 理解策略
d. 重复策略
[认真学习课本知识,并分析作答上述题号]
参考答案:重复策略
【题号】储存和组织策略主要包括()。
a. 归纳。
24秋国家开放大学《教育心理学》形考作业1-4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教育心理学》形考作业1-4参考答案《教育心理学》是国家开放大学公共事业管理(学校管理)等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
本课程3学分,共54学时。
课程编号:03119形考作业1一、单项选择题1创立第一个完整的学习理论,使学习成为教育心理学的中心领域,被誉为“教育心理学之父”的心理学家是()A.冯特B桑代克C皮亚杰D加涅2在教育心理学研究中,创设并控制一定的条件,并对其引起的某种心理及行为现象进行研究是()的基本特点。
A调查法B测验法C实验法D观察法3."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是()的观点。
A英国心理学家高尔顿B美国心理学家霍尔C美国心理学家华生D德国心理学家斯腾4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当儿童的思维具有符号性和逻辑性特征,克服了思维的自我中心性,并达到了思维的守恒,他的思维处千()。
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5在大五人格特质理论中,乐群、自信、活跃、积极情绪、热心属千()的人格特质。
A. 外向性B. 随和性C.尽责性6按照美国心理学家威特金的理论,()的学生对客观事物的判断常以外部的线索为依据,态度和自我认知易受周围环境或背景的影响。
A场依存型B具体型C场独立型D抽象型7提出“学习即联结”的心理学家是()。
A桑代克B华生C. 斯金纳D皮亚杰8提出学习的实质就是“反应概率上的一种变化”以及“强化”概念的心理学家是()。
A桑代克B华生c斯金纳D. 皮亚杰9提出“接受学习"、”发现学习"、”有意义学习"、“机械学习”等概念的是心理学家()。
A布鲁纳B班杜拉c斯金纳D奥苏贝尔10提出“学习的实质在于主动形成认知结构"的是心理学家()。
A维果斯基B. 皮亚杰C布鲁纳D班杜拉二、多项选择题11. 下列选项中,属于教育心理学研究内容的是()。
A. 心理咨询B. 心理治疗C. 教学心理12教育心理学研究中要坚持()。
A客观性原则B系统性原则C理论联系实际原则D超常规发展原则13. 下列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中,属千质的研究方法的是()。
教育心理学作业

教育心理学作业其中打*者为必做作业,其余为选做作业作业一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范围是什么?*2、举例说明教育心理学对教学实践的作用。
3、教育心理学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每一阶段各有什么特点?*4、结合你的教育实践,考虑如何进行教育研究。
作业二1、皮亚杰对儿童认知发展及其影响因素提出了怎样的观点,这对教育有何启示?*2、评述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3、如何根据学生的智力差异进行因材施教?4、了解学生在认知风格方面的差异对教育工作者有何意义?5、对比说明场独立和场依存者的区别。
*6、简述斯滕伯格的三元智力理论作业三1、简要说明桑代克的联结说观点及其主要的学习规律。
2、用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学说来分析学生学校恐怖症的形成。
*3、某学生经常在课堂上违反纪律,请说明怎样用行为塑造的方法对其行为进行矫正。
*4、什么是自我强化和替代强化,它们的应用价值怎样?5、发现学习和接受学习的主要区别是什么?6、建构主义对于学习的解释有哪些主要的新倾向?怎样评价?*7、简述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8、观察学习的过程是怎样的?怎样使儿童避免不健康的电视内容的影响。
作业四1、谈谈学习动机和学习需要、诱因之间的关系。
2、试分析考试焦虑和考试成绩之间的关系。
3、如何利用学习结果来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4、当学生考试失败后,如何指导她进行正确的归因?*作业五1、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有何联系与区别?2、试用同化和顺应机制来解释知识建构的基本机制。
3、假如学生认为自己的能力是不会随练习和锻炼而增长的,请你结合关于错误观念转变的原理来对其进行劝说,你的思路是怎样的?*4、为了促进学习的迁移,教学中应注意哪些问题?*5、理解的生成过程是怎样的?作业六1、运动技能形成的基本阶段是哪些?其形成的标志是怎样的?2、心智技能形成的基本阶段有哪些?各阶段具有怎样的特点?*3、联系实际谈谈自己是怎样学习某种运动技能的?作业七1、什么是品德?它的心理结构是怎样的?2、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3、品德内化过程大致经历那几个环节?4、什么是移情?它对品德发展有什么意义?*5、试用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来解释道德行为的获得。
教育心理学课后作业试题及答案

教育心理学课后作业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什么?A. 学习理论B. 教学方法C. 教育评价D. 学生发展2. 根据布鲁纳的认知发展理论,教育应该注重学生的哪一方面?A. 记忆能力B. 理解能力C. 计算能力D. 观察能力3. 下列哪项不是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A. 感觉运动阶段B. 前运算阶段C. 具体运算阶段D. 抽象运算阶段4.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中,最高层次的需求是什么?A. 安全需求B. 社交需求C. 尊重需求D. 自我实现需求5. 以下哪个是维果茨基提出的教学理论?A. 认知冲突B. 社会文化理论C. 学习风格D. 元认知策略6. 教育心理学中的“最近发展区”是指什么?A. 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区域B. 学生即将掌握的知识区域C. 学生永远无法掌握的知识区域D.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能够掌握的知识区域7. 教育心理学中,动机的三个主要类型是什么?A. 内在动机、外在动机、成就动机B. 内在动机、外在动机、社会动机C. 内在动机、外在动机、学习动机D. 内在动机、外在动机、自我效能动机8. 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信息遗忘的速度是怎样的?A. 先快后慢B. 先慢后快C. 匀速遗忘D. 不遗忘9. 教育心理学中的“自我效能感”是指什么?A. 个体对自己能力的评估B. 个体对自己行为的控制C. 个体对自己情感的调节D. 个体对自己社会地位的认知10. 教育心理学中,哪种学习策略被认为是最有效的?A. 重复学习B. 深度加工C. 机械记忆D. 间隔重复答案:1-5 D B D D B6-10 D A A A B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对教育的影响。
2. 描述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并解释它在教育中的应用。
三、案例分析题(每题30分,共30分)阅读以下案例,并分析其中涉及的教育心理学概念。
案例:小明是一名初中生,最近在数学考试中表现不佳。
东师《教育心理学16秋在线作业3

东北师范大学东师教育心理学16秋在线作业3一、单选题(共15 道试题,共30 分。
)1. ()是指对自认重要或有价值的工作或活动,个人愿意去做,并力求成功的一种内在推动力量。
A. 认知好奇心B. 成就动机C. 自我效能感D. 成就归因正确答案:2. 布鲁纳提倡()的形式A. 接受学习B. 发现学习C. 观察学习D. 指导学习正确答案:3. 假如有这样一个教学目标:“继续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其错误在于A. 陈述的是难以观察的内部变化B. 陈述含糊不清C. 陈述的是教师的行为D. 陈述的是外显行为变化正确答案:4. ( )是指较大儿童(10岁以后)根据行为者的主观意图作为道德判断的基础,是由儿童自己内在的价值标准所支配的道德判断。
A. 主观道德B. 客观道德C. 他律道德D. 自律道德正确答案:5. 有的心理学家认为,导致遗忘的原因是其它信息干扰了原有信息的保持,这种假说叫做A. 衰退说B. 干扰说C. 动机说D. 同化说正确答案:6. 领会超越了单纯的记忆,代表最低水平的A. 信息加工B. 学习活动C. 复杂记忆D. 理解正确答案:7. ()是指给学生提供有关的学习材料,让学生通过探索、操作和思考,自行发现知识,理解概念和原理的教学方法。
A. 发现学习B. 掌握学习C. 程序教学D. 合作学习正确答案:8. ()是根据某一特定的要求,向被调查者提出有关的问题,让其回答,了解某一心理活动的发生与其条件,从而了解这一心理活动的方法。
A. 观察法B. 实验法C. 调查法D. 个案研究法正确答案:9. ()是指导新观念与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既非从属关系,也非总括关系,只是和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整个内容具有一般的联系。
A. 类属学习B. 总括学习C. 并列结合学习D. 发现学习正确答案:10. 认知派学习论强调A. 学习过程中的尝试错误B. 学生获得认知结构C. 学习时的模仿D. 强化在学习中的作用正确答案:11. ()就是具有解决此类问题的一系列特定步骤(在教学中往往以公式、定律等形式体现),或可对问题进行穷尽一切可能的尝试。
教育心理学_在线作业三

教育心理学_在线作业三总共30题共100分一. 单选题(共10题,共40分)1. 对事物进行判断和决策之前,将自己处在他人位置,考虑他人的心理反应,理解他人的态度和情感的能力是()。
(4分)A.同感B.以病人为中心C.移情D.自我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3. 思考和讨论时,首先尽量联系出所有可能想出的方法,最后才集中加以评判,这种创造性思维训练方法被称为()。
(4分)A.脑激励法B.分合法C.自由联想技术D.创造性思维法A.练习包括有意义的重复和反馈B.练习就是不断的重复C.练习中存在高原现象D.练习有先快后慢,先慢后快,快慢变化不大三种形式A.精细技能和大肌肉技能B.连贯技能和不连贯技能C.封闭技能和开放性技能D.器械型技能和开放型技能A.词汇学习B.概念学习C.原理学习D.符号学习A.认知策略B.精细加工策略C.元认知策略D.资源管理策略A.先快后慢B.先慢后快C.前后一样快D.没有规律A.熟练背诵乘法口诀表后,计算3×5=?B.系鞋带C.打电话D.写创造性思维的论文A.顺应迁移B.同化迁移C.重组迁移D.逆向迁移3. 波斯纳等提出,概念要发生转变(顺应)需要满足四个条件。
下面哪些属于其中的条件?5. 18世纪中叶后,形成了众多的有关迁移的理论和解释。
其中早期的迁移理论主要有哪些?6. 基克等人提出的一种有助于一般性问题解决策略教学的模式主要包括哪些步骤?() (4分)7. 不同类型的知识在头脑中以不同方式表征,例如,陈述性知识以下列哪些表征?() (4分)10. 下面哪些是人本主义发展出来的对道德情感的促进有着重要的意义的治疗原则或称教育原则?() (4分)1. 美国心理学家奥斯本对一些科学界精英进行调查,结果发现,最富有创造精神的人,一般是兄弟姐妹中的老大。
(2分)错误正确2. 一般人在第三象限(既不重要又不紧急的事情)里耗费的时间最多,因为处理这类事务没有任何压力。
国家开放大学、新疆广播电视大学一体化平台2021年春学期《教育心理学》第3次平时作业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新疆广播电视大学一体化平台2021年春学期《教育心理学》第3次平时作业(答案)一、单选题1、(A)调查发现,高创造性儿童具有如下特点高智商;顽皮、淘气;所作所为有时会逾越常规;待人处事不固执,较幽默,但难免带有嬉戏。
A.托兰斯B.斯金纳C.布鲁纳D.桑代克2、一般来讲,容易、简单、枯燥的学习对动机水平的要求,比复杂的、需要思维卷入过多,具有一定创造性的学习对动机水平的要求(A)。
A.高B.低C.一样D.因个体的差异而不同3、根据动机的归因理论,在“能力高低”、“努力程度”和“任务难度”三种因素中,属于内部可控制的因素是(B)。
A.能力高低B.努力程度C.任务难度D.以上均不是4、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并带有积极情绪色彩的成分是(B)。
A.学习需要B.认知兴趣C.学习目的D.学习理想二、多选题1、按迁移的性质与效果,可把迁移分为(AB)A.正迁移B.负迁移C.顺向迁移D.逆向迁移2、奥苏贝尔认为影响学生取得学业成就的课堂的主要驱力有(ABC)A.认知的内驱力B.自我提高的内驱力C.附属的内驱力D.理想内驱力三、判断题1、普遍迁移概念的提出人是桑代克。
(×)2、后继学习对先行学习的影响叫逆向迁移。
(√)3、看到某件制品时常被其惯常的用途所束缚,很难想到它别的方面的功能。
这种现象被称为功能固着。
(√)4、高智力者其创造性也高。
(×)5、“这次考试失败是因为我的运气不好”,这是把失败归因于外部的不可控因素。
(√)四、名词解释1、迁移的种类(1)根据迁移的性质不同,即迁移的影响效果不同分为:正迁移与负迁移;(2)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抽象与概括水平分为: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3)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分为: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4)根据迁移过程中所需的内在心理机制的不同分为:同化性迁移、顺应迁移与重组性迁移。
五、问答题1、影响创造性思维的因素。
(1)传统观念和固定观念。
传统观念是思维创新的重要障碍,它顽强地维护着它赖以存在的实践和社会基础,反对思维对现存事物进行超越。
东师心理学15秋在线作业3满分答案(4)

东师心理学15秋在线作业3满分答案(4)心理学15秋在线作业3一、单选题(共15道试题,共45分。
)1.在评估心理测量时,研究者应持态度是:A.效度第一,信度第二B.信度第一,效度第二C.效度与信度均重要D.效度与信度均不重要正确答案:C满分:3分得分:32.一项研究表明,工人的压力与生产效率的相关系数为–0.91,可得结论:A.通过减少工人的压力,来提高生产率。
B.工人无压力,生产效率自然很高。
C.测算出压力值,可准确预测生产率。
D.要提高生产率,必须设法降低工人压力。
正确答案:C 满分:3分得分:33.关于某种特殊条件可能产生某种特定结果的可检测的预测叫作:A.推论B.数据C.解释D.假设正确答案:D满分:3分得分:34.“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属于感觉的什么现象?A.同时比较B.继时对比C.后象D.适应正确答案:D满分:3分得分:35.当颜色刺激移去后,仍有颜色感觉的现象指:A.视觉适应B.感觉适应C.视觉后象D.反应的凝缩正确谜底:C满分:3分得分:36.吃了糖以后接着吃桔子会觉得桔子酸,这是:A.感觉适应B.感觉比较C.同时对比D.继时比较正确谜底:D满分:3分得分:37.下列哪项不属于得性动机?A.权利动机B.进食动机C.成就动机D.尊重的需要正确答案:B满分:3分得分:38.下列哪一种过程与其他过程不属同一范畴?A.知觉恒常性B.知觉防御C.图形背景转换D.选择性注意正确答案:D满分:3分得分:39.影响感觉阈限丈量的非感觉特性因素首要是:A.智力水平B.性别和年龄C.品德D.动机和期望正确答案:D满分:3分得分:310.A. -B. -C. -D. -正确答案:C满分:3分得分:311.“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矛盾心态,属于动机抵触中的什么抵触?A.双趋抵触B.双避冲突C.趋—避冲突正确答案:A满分:3分得分:312.感受性提高的感觉适应现象是:A.明适应B.暗适应C.嗅觉适应D.味觉适应正确答案:B满分:3分得分:313.懒惰属于人的()特征。
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3)

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教育心理学的定义是什么?– A. 研究教师如何教学的学科– B. 研究学生如何学习的学科– C. 研究人们如何获得知识的学科– D. 研究人类智力和情感发展的学科答案:D2.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什么内容的学科?– A. 研究学校教育的学科– B. 研究教师的心理活动的学科– C. 研究学生的心理活动的学科– D. 研究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的学科答案:D3.下面哪个理论认为人的智力是由遗传决定的?– A. 行为主义理论– B. 社会文化理论– C. 智力发展理论– D. 遗传智力理论答案:D4.小明在学校表现出很大的情绪波动,有时非常兴奋,有时非常消沉,这可能是以下哪种情绪障碍?– A. 抑郁症– B. 躁郁症– C. 焦虑症– D. 双相情感障碍答案:B5.在学生中开展小组讨论活动可以促进哪些心理发展?– A. 社交能力的发展– B. 记忆能力的发展– C. 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 D. 创造力的发展答案:A二、填空题1.根据教育心理学理论,学生对学习任务有强烈的兴趣和主动性,正在经历自我激励的发展阶段,这个阶段被称为\\\_\_阶段。
答案:主动性2.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以满足不同学生的\\\_\_特点。
答案:个体3.人们对自己能够成功完成任务的信念被称为\\\\。
答案:自我效能4.教育心理学中的强化是指一种\\\\,能够增加一种行为的频率。
答案:后果5.学习的困难程度对学习者的\\\_\_发展有重要影响。
答案:认知三、简答题1.请简要说明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的意义。
答:教育心理学通过研究学生的心理活动和发展规律,为教育实践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和指导。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认知、情感和社会发展情况,从而更好地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教育心理学还可以帮助教育工作者认识学生的个体差异,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困难,从而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服务。
教育心理学-形考作业3(第七至九章)-国开-参考资料

教育心理学-形考作业3(第七至九章)-国开-参考资料
请认真阅读一下说明然后下载:请仔细核对是不是您需要的题目再下载!!!!
本文档的说明:下载完本文档后,请用WORD或WPS打开,然后按CTRL+F在题库中逐一搜索每一道题的答案,预祝您取得好成绩百!
形考作业3(第七至九章)
第1题
学生学习汉语拼音对有些英语字母语音的学习产生影响,这种现象属于学习的()。
[单选题]
A、理解
B、定势
C、应用
D、迁移
参考答案是:D.
第2题
数学中学到的逻辑推理规则,有利于物理问题的解决,这属于()。
[单选题]
A、正迁移
B、近迁移
C、纵向迁移
D、逆向迁移
参考答案是:A.
第3题
在物理中学习了“平衡”概念,就会对以后学习化学平衡、生态平衡、经济平衡产生影响,这属于()。
[单选题]
A、顺向迁移
B、逆向迁移
C、特殊迁移
D、非特殊迁移
参考答案是:A.
第4题
羽毛球打得好的人,其网球可能也打得好,是因为二者之间有共同的成分,该观点属于()。
[单选题]
A、概括说
B、相同要素说
C、三维迁移理论
D、关系转换说
参考答案是:B.
第5题
小学生在学习了加法交换律之后,再学习乘法交换律时,会很容易理解、掌握和运用,这体现了()对迁移的影响。
[单选题]
A、认知技能
B、认知结构
C、心理定势
D、知识经验的概括水平
参考答案是:C.。
奥鹏教育心理学作业

第一次答案1 、D 2、A 3、B 4、A 5、B 6、A 7、B 8、B 9、D 10、A 11、ABCD 12、ABC第二次答案13.B 12.B 11.ABCD 10.ABCD 9.D 8.B 7.B 6.D 5.B 4.D 3.A 2.D 1.A第三次答案12. ABC 11.ABD 10.A 9.C 8.A 7.B 6.B 5.A 4.错3.对2.错 1.对第四次答案1A 2D 3 B 4C 5B 6C 7D 8C 9C 10D 11A B 12BC第五次1.B2.D3.A4.B5.C6. C7.C8.B9.A 10. A 11.ABD 12.ABD第六次答案1 C2 B3 B4 D5 B6 A7 C8 D9 B 10 C 11 A D E 12 BC注意的特征:答:1,注意的选择性2,注意的集中性错觉的定义是什么?举例说明。
错觉是指在特定条件下对事物必然会产生的某种固有倾向的歪曲知觉。
错觉不同于幻觉,它是在一定条件下必然产生的。
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列子》一书中就载有小儿辨日的故事,所谓"日初出大如车盖,日中则如盘盂”,就是错觉的一例.想象的种类有:1、无意想象(不随意想象)。
2、有意想象(随意想象),是一种有预定目的的,自觉进行的想象。
还有(1)再造想象,是人们根据别人的言语叙述文字描述或图形示意,在头脑中形成相应的新想象的过程。
(2)创造想象,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和任务,在头脑中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三元智力理论美国耶鲁大学的心理学家斯腾伯格1985年提出了智力的三元理论,他认为智力是复杂而多层次的,一个完备的智力理论必须说明智力的三个方面,即智力的内在成分、这些智力成分与经验的关系,以及智力成分的外部作用。
这三个方面构成了智力成分的亚理论、智力情境亚理论和智力经验亚理论,可以回答人与人之间的智力差异。
智力成分亚理论认为,智力包括三种成分及其响应的三种过程,即元成分(用语计划、控制和决策的高级执行过程,如确定问题的性质,选择解题步骤,调整解题思路、分配心理资源等)、操作成分(表现在任务的执行过程,是指接受刺激,将信息保持在短时记忆中,并进行比较,它负责执行元成分的决策;)和知识获得成分(指获得和保存新信息的过程,负责接受新刺激,作出判断与反应,以及对新信息的编码和存储。
教育心理学作业答案

教育心理学作业1(第1-3章)一、简答题1 .简述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P14答:实验法、问卷调查法、测验法、观察法、深入访谈法、个案研究法、教育经验总结法、文件分析法。
前三种属于量的研究方法,后五种属于质的研究方法。
2 .遗传决定论关于心理发展的理论核心是什么 ? P42答:强调遗传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认为个体的发展及其个性品质早在生殖细胞的基因中就决定了,发展只是在这些内在因素的自然展开,环境与教育只是一个引发的作用。
3 、皮亚杰将儿童认知发展划分为哪几个阶段? P48-皮亚杰把儿童的认知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感知 - 运动阶段( 0-2 岁)主要靠感觉和动作来认识周围世界前运算阶段( 2-7 岁)认知开始具备符号功能,但是判断还是受直觉思维支配具体运算阶段( 7-11 岁)借助具体事物,能作出一定程度的推理形式运算阶段( 11-15 岁以后)能不借助具体事物,作出符号形式的推理假设4 .学优生与学差生、创造型与非创造型学生在人格方面有哪些差异 P58-答:学优生与学差生差异:动机差异,主体性差异,人格适应性差异具有创造性的学生相对非创造性的学生的人格特征是:低乐群性、高独立性和高自律性。
5 .简要分析学习的内涵 P65答:学习是人与动物在生活过程中获得个体行为经验,并由经验引起行为或思维的较持久变化的过程。
内涵:学习是凭经验产生的行为或思维的变化;学习既有行为的变化,也有思维的变化;学习过程可二、案例分析题P74某小学三(1)班李老师发现班上有几个学生,作业总是潦草脏乱.为了帮助这些学生,李老师专门雕刻了2枚印章和一些好孩子的小卡通画奖品,每当这几个同学一次作业工整干净,她就在练习本上加盖一个小红花印章,连续得到3次小红花,就加盖一个”一级棒”的大印章,连续得到2次”一级棒”,就奖励一个好孩子的小卡通画,连续获得3张好孩子的小卡通画,就把该学生的作业放在光荣榜上展览……请结合所学的教育心理学知识,对李教师的做法进行分析。
19秋《心理学》作业3_

(单选题)1: 在学习分数后学习百分数,这种学习最宜用()模式进行教学。
A: 上位学习
B: 下位学习
C: 并列学习
D: 发现学习
正确答案: B
(单选题)2: 认知心理学家认为,儿童学会用绳子打结不属于解决问题,其理由是( )。
A: 它所要求的心理活动太简单
B: 它不必克服认知障碍
C: 它不是在人的头脑内完成的
D: 它不需要复杂的认知活动
正确答案: C
(单选题)3: 小明两岁半就学会正确使用“你”、“我”、“他”三个代词进行言语交流,按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这里发生的学习是()。
A: 言语信息
B: 智慧技能
C: 认知策略
D: 态度
正确答案: B
(单选题)4: 科学取向教学论把学习目标界定为()。
A: 学生学习的结果
B: 学生学习的结果和过程
C: 学生学习的结果和价值观
D: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态度与价值三个维度
正确答案: A
(单选题)5: 主张“学习的重点不在于记忆,而在于编码”属于()。
A: 社会建构主义理论
B: 信息加工理论
C: 皮亚杰理论
D: 激进建构主义观
正确答案: B
(单选题)6: 在学习圆周、圆周率概念后,学习用c和π表示圆周和圆周率。
这种学习属于()。
A: 机械学习
B: 有意义学习
C: 物体名称学习
D: 概念名称学习
正确答案: D。
《教育心理学》作业参考答案

《教育心理学》作业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 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与行为活动规律的科学。
2. 实验法:实验法是一种严格控制条件,主动引起某种现象,分析研究的方法。
3. 性格:性格是指由人对客现现实稳定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行为方式所表现出的个性心理特征。
4. 教师威信:是指教师在履行社会交给自己的教育职责过程中所具有的一种使学生感到尊敬而信服的精神感召力量。
5. 遗忘:遗忘是指对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再认或回忆,或错误再认和回忆。
6. 健康:不仅是疾病与体弱的消失,而是生理、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的完美状态”。
7. 身心发展:身心发展是生存期间由于年龄和经验的积累而引起的有规律的身心变化。
8. 主导性动机:动机是直接推动一个人进行行为活动的内部动力。
9. 智力技能:指借助于内部语言在头脑中完成的完善化的智力活动方式。
10. 学习:学习是主体积累经验,建构心理结构,积极适应环境的过程。
表现为持久的行为或潜能变化。
学习是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由于练习或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比较持久的变化。
11. 知识迁移:知识技能迁移是指一种知识技能对另一种知识技能的影响。
12. 学习策略:学习策略是学习者通过学习而形成的,为提高学习效率,而积极操纵信息加工过程,进行学习方法的选择、运用与调控的方略。
二、填空题1.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2. 思维的最主要的特征是间接性和(概括性)。
3. 根据记忆保持时间的长短,记忆可以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三种。
4. 情绪一般分为心境、(激情)、应激和热情四种。
5. 期望理论认为,激励力量的大小等于(效价)乘期望值。
6. 认知发现学习理论的倡导者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
7. 心理学是一门界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跨界学科。
8. 心理学研究中实验者所要测定的行为和心理活动,叫(因变量)或依从变量。
9. 动机是直接推动一个人进行(行动)的内部动力。
10. 诱因可分为(正诱因)和负诱因两种。
[答案][福建师范大学]2021春《教育心理学》在线作业一-3
![[答案][福建师范大学]2021春《教育心理学》在线作业一-3](https://img.taocdn.com/s3/m/a99a611c910ef12d2af9e7ff.png)
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从二十世纪50年代以前集中于学习问题转向对教学问题的极大关注,这种转变最初源于教育心理学家()所进行的教育与课程改革。
A.布鲁纳B.布鲁姆C.奥苏贝尔D.斯金纳答案:A2.()于1913年首先打出行为主义心理学的旗帜。
是美国第一个将巴氏的研究结果作为学习理论的基础的人。
A.巴甫洛夫B.桑代克C.华生D.斯金纳答案:C3.()以实用主义为基础的为信条,进行改革教学的实践活动,对教育产生了相当深远的影响,成为进步教育的带路人。
A.罗杰斯B.布鲁纳C.杜威D.桑代克答案:C4.当你熟悉塑料袋装东西的功能后,就很不容易想到或发现它在急情况下可以当“小便袋”使用。
这种心理现象叫做()。
A.功能固着B.解决问题方法C.环境局限D.思维狭窄答案:A5.首字联词法属于()。
A.复述策略B.精致策略C.组织策略D.回忆策略答案:B6.听者把讲话人的交谈作为生成和加工新观念的一种刺激,这种倾听属于()。
A.鸡尾酒式的倾听B.内容的倾听C.承担义务的倾听D.创造性的倾听答案:D7.不能遵守公认的正常儿童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不能正常与人交往和参与学习的行为,称之为()。
A.差生行为B.问题行为C.逆反行为D.心理障碍行为答案:B8.历史课中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学习,属于()。
A.命题学习B.概念学习C.词汇学习D.符号学习答案:D9.不再刻板地恪守规则,并且常常由于规则与事实的不符而违反规则或违抗师长,这种反应属于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中的()。
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答案:D10.学生的知识学习主要是对知识的内在加工过程,它包括三个阶段:知识获得、知识保持和()。
A.知识巩固B.知识运用C.知识提取D.知识迁移答案:C11.学生迁移能力的形成有赖于教学,促进迁移的有效教学应考虑()。
A.精选教材B.合理编排教学内容C.合理安排教学程序D.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答案:ABCD12.动机是直接推动有机体活动以满足某种需要的内部状态为的直接原因和内部动力。
(9031)《教育心理学》网上作业题及答案

(9031)《教育心理学》网上作业题及答案1:第一次作业2:第二次作业3:第三次作业4:第四次作业5:第五次作业6:第六次作业1:[多选题]下面哪些属于发现学习的特点A:材料无定论B:有学习的心向C:以学生为主D:坚持人本思想参考答案:AC①对于连续性的动作技能,应以分散练习为主;②对于不连贯的动作技能,应以集中练习为主。
2:[多选题]下面哪些属于解释学习迁移的理论A:相同要素论B:强化论C:顿悟论D:共同原理论E:关系转换论参考答案:ADE①对于连续性的动作技能,应以分散练习为主;②对于不连贯的动作技能,应以集中练习为主。
3:[多选题]归因理论认为人们一般将成败归因为A:能力B:运气C:努力D:环境E:老师参考答案:ABCD①对于连续性的动作技能,应以分散练习为主;②对于不连贯的动作技能,应以集中练习为主。
4:[多选题]属于人本主义学派的心理学家有A:桑代克B:华生C:马斯洛D:布鲁纳E:罗杰斯参考答案:CE①对于连续性的动作技能,应以分散练习为主;②对于不连贯的动作技能,应以集中练习为主。
5:[多选题]科尔别格道德认知发展的阶段有A:前习俗阶段B:习俗阶段C:中习俗阶段D:后习俗阶段参考答案:ABD①对于连续性的动作技能,应以分散练习为主;②对于不连贯的动作技能,应以集中练习为主。
6:[多选题]华来士问题解决的过程有A:准备期B:酝酿期C:豁然期D:验证期E:实践期参考答案:ABCD①对于连续性的动作技能,应以分散练习为主;②对于不连贯的动作技能,应以集中练习为主。
7:[多选题]有意义学习的条件有A:学习材料本身的逻辑意义B:学习者有学习的心向C:学习者已有的认知结构D:心向经验与思维风格E:学习材料有潜在意义参考答案:ABCE①对于连续性的动作技能,应以分散练习为主;②对于不连贯的动作技能,应以集中练习为主。
8:[多选题]联结派心理学家有A:桑代克B:布鲁纳C:斯金纳D:巴甫洛夫E:华生参考答案:ACDE①对于连续性的动作技能,应以分散练习为主;②对于不连贯的动作技能,应以集中练习为主。
东师《教育心理学概论16秋在线作业3

东师《教育⼼理学概论16秋在线作业3东北师范⼤学东师教育⼼理学概论16秋在线作业3⼀、单选题(共15 道试题,共37.5 分。
)1. 个⼈根据⼀定的道德⾏为规范⾏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固的特征或倾向是.A. 个性B. 性格C. 品德D. 道德正确答案:2. 布卢姆把认知领域的教学⽬标分为以下6个层次()A. 知识、领会、分析、综合、评价和运⽤B. 领会、知识、分析、综合、运⽤和评价C. 领会、知识、分析、综合、评价和运⽤D. 知识、领会、运⽤、分析、综合和评价正确答案:3. 某教师对喜欢打⼩报告的学⽣采取故意不理会的⽅式,这是⼀种()A. 正强化B. 负强化C. 惩罚D. 消退正确答案:4. 某同学背⼀⾸诗,读12遍刚好成诵,要取得最佳的记忆效果,他应该继续读A. 4遍B. 6遍C. 8遍D. 9遍正确答案:5. ()是指由学习活动本⾝作为学习的⽬标⽽引发的推动学⽣学习的动⼒,学习者在学习活动过程中获得满⾜。
A. 内在动机B. 社会性动机C. 间接性动机6. 教育⼼理学是⼀门A. ⾃然科学B. 社会科学C. 中间科学D. 应⽤学科正确答案:7. 布鲁纳提倡()的形式。
A. 接受学习B. 发现学习C. 观察学习D. 指导学习正确答案:8. 认为学习的本质是⾃我实现的过程的学习理论是A. ⽂化历史学派B. ⾏为主义C. ⼈本主义D. 建构主义正确答案:9. 由于他⼈在场或者同时参加从⽽降低个⼈活动效率的现象叫做()A. 社会助长B. 社会阻抑C. 从众D. 服从正确答案:10. ()认为教育⽅法应以⼼理学为基础。
A. 夸美纽斯B. 裴斯塔洛奇C. 赫尔巴特D. 亚⾥⼠多德正确答案:11. 把学习材料分成⼀些⼩的单元,并把这些⼩的单元置于适当的类别之中,从⽽使每项信息和其他信息联系在⼀起,这种学习策略是()D. 精加⼯策略正确答案:12. ()是由美国⼼理学家班杜拉(Bandura,A)于1977年提出的⼀个概念,指⼀个⼈对⾃⼰在某⼀活动领域中的操作能⼒的主观判断或评价。
教育心理学试题答案

教育心理学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 教育心理学中的“自我效能感”概念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阿尔伯特·班杜拉B. 卡尔·罗杰斯C. 让·皮亚杰D. 亚伯拉罕·马斯洛答案:A2. 根据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以下哪个概念描述了个体通过社会互动实现认知发展的过程?A. 内在动机B. 外在动机C. 近侧发展区D. 远侧发展区答案:C3. 在教育心理学中,多元智能理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霍华德·加德纳B. 本杰明·布鲁姆C. 约翰·杜威D. 爱德华·桑代克答案:A4.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个体在哪个阶段开始具备逻辑思考能力?A. 感觉运动阶段B. 前运算阶段C. 具体运算阶段D. 形式运算阶段答案:D5.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中,最高层次的需求是什么?A. 安全需求B. 社交需求C. 尊重需求D. 自我实现需求答案:D二、填空题1. 教育心理学中的“认知负荷”是指个体在学习过程中处理信息的________能力。
答案:有限2. 根据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学前儿童主要面临的心理社会危机是________与自主性之间的冲突。
答案:信任3. 在教育环境中,________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主动参与和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
答案:探究式三、简答题1. 请简述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
答案: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探索和发现知识的过程。
学生应通过探索、实验和问题解决来获得知识,而不是被动接受教师传授的信息。
教师的角色是引导者和促进者,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结构,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 描述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中的“后习俗水平”。
答案: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中的“后习俗水平”是指个体的道德判断不再依赖于外在的规则和权威,而是根据内在的道德原则和价值观进行判断。
在这个水平上,个体开始考虑普遍的道德原则,如公正、尊重和平等,并能够从多个角度理解和评价道德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①感知运动阶段( 分)②前运算阶段( 分)③具体运算阶段( 分)④形式运算阶段 . < 2 ; ( 2 ; < 2 ;
< 2分) 2 ①它能为学习者提供掌握原理后所达到的行为表现 的描述。( . 2分)
②言语指导能唤起学习者头脑中已有的本原理所涉及的概念的回忆。(分) 2
③言语指导可以提供不需要对整个原理做 出准确词语 表达的言语线索。( 2分) ④言语指导可以向学生提 出问题 , 让他们演示或证明原理。( 2分)
4 .奥苏伯尔认为, 学习迁移是原有认知结构与新学 习知识的相互作用, 影响学习迁移的
关键因素是原有认知结构的(
A.稳定性 C .系统性
) 教学可以按程序教材的编排方法分为两种( . A 阶梯式程序 .
结力量会减弱。< 分) 1
③ 律是指 激和 应之间的 可因 致满意的结 刺 反 效果 联结 导 果而加强, 也可因 导致烦 结 恼的
果而减弱。( 分) 1 () 2学习的五条副律是: ①多重反应原则( 分)②倾向和态度原则( 分)③选择性原则( 分)④同化或类化的 ( 1 ; < 1 ; ( 1 ; 原则( 分)⑤联想交替原则( 分) ( 1 ; ( 1 结合实际进行恰当论述另加 5 分。 2①生物因素( 分) . 1 。通常这个因素是指遗传。遗传的生物特征主要是指与生俱来的解 剖生理特征而言, 如机体的构造、 形态、 感官和神经系统的特征等等。这些生物特征在儿童发 展的早期阶段起主要作用, 因为他们直接联系遗传系统。( 分) 2 ②个体与社会的相互协调因素< 分) 2 。这个因素紧密联系着儿童的一般社会生活以及他 们与其他人的关系。( 分) 2 ③教育因素( ( 分) 2 。一方面是学校之外其他社会生活的不正规教育。另一方面是发生在 幼儿园和学校的有目的、 有计划、 有规律和有系统的教育。< 分) 2 举例说明另加 4 分。
可以看出这个学生属 于( A.场依存型 C .沉思型 , , .布鲁纳认为每 一知识的学习都要经过( A.获得 C .转化 B 认知 . U .评价 ) 。 ) 。 S .抽象型 D .场独立型 ) 儿个过 程。
3 .根据学习策略的涵盖成分, 可将学 习策略分为( A.资源管理策略 C ,自我监控策略 B .认知策略 D .自学策略
在教学过程中, 许多学生喜欢知识渊博, 幽默风趣 , 爱岗敬业 , 公正平等, 平易近人地对待
学生的老师, 往往受欢迎的教师所教的学科, 也容易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 反之, 对那 些他们反感的教师及所教学科则持相反的态度。与此同时, 学生还极易模仿教师的各种言行。 请结合教育心理学的有关教师心理和社会学习理论的知识对上面的现象加以分析并谈谈
6 AC .
二、 名词解释 ( 每小题 4分 , 1 共 6分)
( 采分点: 完整准确地解释概念给4 按照自己理解解释概念按具体情况给 1- 分, -3 } 分)
1 .发现学习: 是指给学生提供有关的学习材料 , 让学生通过探索 、 操作和思考 , 自行发现 知识 , 理解概念和原理的教学方法。
C .螺旋式程序
) 。
B .直线式程序
l .分支式程序
9 6]
陈述性知识通常以( A.命题 C. .命题网络 得 分 评卷人
) 方式来表征。
B .产生式
D 概念 .
二、 名词解释( 每个 4分 , 1 共 6分)
1 .发现学习
96 3
3①活动的定向阶段; . ②物质活动或物质化活动阶段; ③出声的外部言语活动阶段; ④无 声的“ 外部” 言语活动阶段; ⑤内部言语活动阶段。 ( 对以上 5 个要点每答对一个要点给 15 全部答对给8 . 分, 分) 4①道德品质的发展与人的认知活动及其发展水平密切关联( 分) . ( 2 ②道德品质的形成取决于道德动机、 道德判断和道德知识( 3分) ;
2 .动作技能: 又称运动技能, 指在练习的基础上形成的, 按照某种规则或程序顺利完成身
体协调任务 的能力。 3 .总括学习: 又称上位学习, 是指在若干已有的从属观念的基础归纳出一个总观念。 4 .功能固着 : 是指当一个人熟悉 了一种物体的某种功能时, 就很难看 出该物体的其它功 能的心理特点 。 三、 简答题( 从以下 4个小题中任选 3 个小题完成 , 每小题 8分 , 2 共 4分)
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得 分 评卷人 五、 论述题 ( 每小题 巧 分 . 3 共 0分 )
. 结合实际谈一谈桑代克关于学习规律的理论对教育实践的 启示。
.试举例说明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
9 2 6
试卷代号:14 15
中 央广播电 视大学20-20学年 06 07 度第一学期“ 放本科 期末考 开 ” 试
公共教专业
教育心理学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 供参考 )
20 年 1 07 月
一、 选择题( 每小题 3 共 1 分, 分, 8 每题中至少有一个正确答案)
( 采分点 : 多选题中, 答对但答案不全的只给 1分)
1 D .
2 ACD .
3 ABCD . D 4 AB . 5B . D
中处处以教师为榜样来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 。( 3分)
4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类学习的实质应当是观察学习。所谓观察学习就是人们通过观 . 察他人的行为, 获得示范行为的象征性表象, 并引导学习者做出与之相对应的行为的过程。
< 3分)
5 因为人类具有认知能力, . 能够更多地得益于经验, 因此, 大部分的人类行为是通过对榜 样的观察而习得的。良好的教师威信, 榜样的示范作用对学生有积极的教育作用。( 分) 3
试卷代号:14 15
座位号二 } 口
中央I “ 视大学20-24 学年度第一学期“ 播电 06 07 开放本科” 期末考试
公共教专业
教育心理学
试题
20 0 7年 1月
题 分
号 数
u g
五
总
分
得
分
评卷人 一、 选择题( 每小题 3分. 1 共 8分, 每题 中至少有 i个正确答案)
1 一个学生面对问题时不易受周围因素的影响和干扰, . 倾向于对事物的独戈判断。由此
③要根据认知活动及其发展规律去培养儿童的道德品质( 3分) 。 四、 案例分析题(2分) 1
1 这个问题可以用教师的威信对学生的影响和班杜拉有关社会学习理论的观点加以解 .
释。( 分) 1
2 教师威信是在与学生的交往过程中形成的, 。 是教师与学生之间所形成的一种积极肯定 的关系。< 分) 2 3 教师威信对学生的影响: . 在认识上学生确信教师的指导和影响的正确性, 学生对教师 讲授的知识教导和要求, 较容易转化为自己的需要, 从而引发起积极的自学行动; 在感情上, 学 生乐于接受教师的影响, 教师的精神感召能唤起学生悔悟、 自责和内疚的心情; 在行为上, 威信 高的教师会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理想的形象, 被学生视为楷模, 他们会在自己的学习、 生活当
五、 论述题 【 每小题 1 5分, 3 共 0分)
T 桑代克认为学习有三条主律和五条副律( 分) . ( ) 2 o () 1学习的三条主律是: ①准备律: 是指联结的加强或削弱取决于学习者的心理准备和心理调节状态。< 分) 1
9 64
②练习律: 是指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会由于重复或练习而加强; 反之, 不重复不练习, 联
2 动作技能 .
3 .总括学习
4 功能固着 .
得 分 评卷人
三、 简答题( 从以下 4个小题中任选 3个小题完成, 每题 8分, 2 共 4
分) 1 .皮亚杰将儿童认知发展划分为哪几个阶段? 2 .在指导学生掌握原理的过程中, 言语指导有哪些作用 ? 3 .加里培林认为智力技能形成可分哪几个阶段 ? 4 .皮亚杰和柯尔伯格认为道德动机在道德品质形成中有哪些作用? 得 分 评卷人 四、 案例分析题 (2分) 1
9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