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给水处理厂课程设计、大学论文
(最新版)城镇污水处理厂毕业课程设计
目录1. 前言 (1)1.1 设计概述 (1)1.1.1 设计目的 (1)1.1.2 设计背景 (1)1.2 设计内容 (1)1.2.1 基本资料 (1)1.2.2 主要内容 (2)1.2.3 水质去除率计算 (2)2. 城镇污水处理厂设计方案的确定 (3)2.1污水处理方式的设计原则与设计依据 (3)2.1.1设计原则 (3)2.2污水处理AB工艺的简介 (4)2.2.1 AB法的由来 (4)2.2.2 AB法工艺的主要特征 (4)2.2.3 AB法工艺的处理机理和适用范围 (4)2.2.4 AB法的除磷脱氮 (5)2.2.5 AB法的优缺点 (6)2.3 AB处理工艺流程示意图` (7)2.4 主要构筑物的选择 (8)2.4.1 污水处理构筑物的选择 (8)2.4.2 污泥处理构筑物的选择 (9)3.设计计算及说明 (10)3.2格栅的设计计算 (11)3.2.1泵前中格栅 (11)3.2.2泵后细格栅 (13)3.3 污水提升泵房 (16)3.3.1 选泵 (16)3.3.2 集水池 (17)3.3.3 潜污泵的布置 (18)3.3.4 泵房高度的确定 (18)3.3.5 泵房附属设施 (18)3.3.6单管出水井的设计 (19)3.3.7 污水提升泵房设计草图 (19)3.4曝气沉砂池的设计计算 (19)3.4.1池子的有效容积(V) (20)3.4.2 水流断面积(A) (20)3.4.3 池总宽度(B) (20)3.4.4 每格池子宽度(b) (20)3.4.5 池长(L) (20)3.4.6 每小时的需空气量(q) (20)3.4.7 沉砂室所需容积(Vm3) (20)3.4.8 每个沉砂斗容积(V0) (21)3.4.9 沉砂斗各部分尺寸 (21)3.4.10 曝气沉砂池设计草图 (22)3.5 A段曝气池和B段曝气池的设计计算 (22)3.5.1 A段曝气池的设计计算 (22)3.5.2 B段曝气池的设计计算 (26)3.6 沉淀池的设计计算 (29)3.6.1中间沉淀池的设计计算 (29)3.6.2 二次沉淀池的设计计算 (31)3.6.3 沉淀池设计图 (32)3.7 平流式消毒池与加氯间 (32)3.7.1 设计计算 (33)3.7.2 消毒池设计图 (34)3.8 巴氏计量槽 (35)3.8.1设计参数 (35)3.9 鼓风机房 (36)3.9.1鼓风机的选型 (36)3.9.2鼓风机房的设计 (37)3.9.3 鼓风机房设计图 (39)4.污泥处理系统的设计 (39)4.1回流污泥泵房 (39)4.1.1设计说明 (39)4.1.2回流污泥泵设计选型 (40)4.2剩余污泥泵房 (40)4.2.1设计说明 (40)4.2.2设计选型 (40)4.3浓缩池 (41)4.3.1设计参数及设计要求 (41)4.3.2 浓缩池的尺寸设计计算 (41)4.3.3 污泥浓缩池设计图 (45)4.4污泥脱水机房 (45)4.4.1 设计依据 (45)4.4.2 设计参数 (46)4.4.3设计计算 (46)4.4.4 污泥脱水机房设计图 (47)5. 污水处理厂的布置 (48)5.1污水处理厂平面布置 (48)5.1.1平面布置原则 (48)5.1.2平面布置 (48)5.1.3污水处理厂平面布置尺寸 (48)5.2污水处理厂的高程布置 (48)5.2.1高程布置原则 (48)5.2.2 污水处理构筑物高程计算 (48)5.2.3 污泥处理构筑物高程计算 (48)6. 参考文献 (48)7. 心得体会 (49)8. 致谢 (49)9.附图 (50)9.1污水处理厂的平面布置图 (50)9.2污水处理厂的高程分布图 (50)1.前言1.1 设计概述1.1.1 设计目的通过课程设计,加深理解所学专业知识,培养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的能力,在设计、计算、绘图方面得到锻炼,初步学会针对污水处理设计任务如何选择处理工艺方法,如何组织工艺流程,如何计算和确定主要的构筑物、如何选择设备。
城市给水处理厂课程设计、大学论文
第一章城市给水处理厂课程设计基础资料1.1 工程设计背景某市位于广东省中南部,北接广州,南连深圳,是近年来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和城市进程较快的地区。
近年来,由于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用水的需求不断增长,原有水处理厂的生产能力已不能满足要求,对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为缓解这一矛盾,经市政府部门研究并上报请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决定在东江南支流南岸、东城区下桥新建一座给水处理厂。
1.2 设计规模该净水厂总设计规模为(5+N)/2×104m3/d,式中N为学号,即15×104m3/d。
征地面积约40000m2,地形图见附图。
1.3基础资料及处理要求(1)原水水质原水水质的主要参数见表1。
(2)厂区地形地形比例1:400,设计高程取清水池水面为0.00m。
(3)工程地质资料1)地质钻探资料见表2:表2表土砂质粘土细砂中砂粗砂粗砂石粘土1m 1.5m 1m 2m 0.8m 1m 2m2)地震计算强度为186.2Kpa。
3)地震烈度为9度以下。
4)地下水质对各类水泥均无侵蚀作用。
(4)水文及水文地质资料1)最高洪水位: 342.5m;最大流量:Q=295m3/s。
2)常水位:340.5m,平均流量:Q=15.3m3/s。
3)枯水位:338.7m;最小流量:Q=8.25m3/s。
4)地下水位:在地面下1.5m 。
(5)气象条件1)风向(以所取风玫瑰为准)。
1班:主导风向东北风; 2班:主导风向西南风。
2)气温:最冷月平均为5O C最热月平均为28.4O C。
极端气温:最高38O C,最低为-0.5O C,最多10天。
年平均日照时数1932小时,年平均降雨量1788.6mm,日最大降雨量367.8mm(2011.7.1),年平均相对湿度79%。
3)土壤冰冻深度:0.7m(6)处理要求出厂水水质指标满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的相关要求。
给水课程设计论文范文
给水课程设计论文范文第一章设计任务与内容一、设计任务及使用资料1、设计题目水厂课程设计;水厂日处理量为d=50000m3/d2、设计任务与内容水厂课程设计的给排水专业教学的实践性环节,其目的有:(1)复习和理解课程讲授的内容;(2)理论初步联系实际,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的能力;(3)训练设计与制图的基础技能;3、设计说明本课程设计应注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时间思想和工程观念,培养良好的工作作风和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计算能力,提高运算理论知识解决问题能力。
本设计包括设计说明书一份和图纸二张。
二、供水水质及水压水厂出厂水质统一按现行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考虑。
水厂出厂水压为0.38MPa,以满足接管点处服务水头0.25MPa。
第二章取水工程整个工程包括取水工程和净水工程两部分,其工艺流程如下:水源取水头自流管一级泵房自动加药设备絮凝池沉淀池普通快滤池清水池配水池二级泵房一、取水原则及构筑物(1)、给水水原的选择原则设计中水原选择一般要考虑以下原则;1 所选水源水质良好,水量充沛,便于卫生防护。
2 所选水源可使取水,输水,净化设施安全经济和维护方便。
3 所选水源具有施工条件;(2)、取水构筑物选型根据所确定的取水位置,综合其位置的水深,水位及其变化幅度,岸坡,河床的形状,河水含砂量分布,冰冻与漂浮物,取水量及安全度等因素确定选用河床式自流管及设集水孔进水井取水构筑物形式。
河床式自流管及设集水孔进水井取水构筑物特点:1 在非洪水期利用自流管取得河心较好的水,而在洪水期利用集水井上的进水孔取得上层水质较好的水;2 比单用自流管进水安全可靠;3 集水井设于河岸上,可不受水流冲刷河冰凌的影响;4 进水头部升入河床,检修和清洗方便;5 冬季保温,防冻条件比岸边好;2二、取水泵站(一级泵站)(1)、选泵根据设计流量和设计扬程选择水泵的型号和数量,选用四台12sh-13(三用一备)流量Q=612-900m 3/h 扬程H=36.4-29.5m 的水泵。
城市给水处理厂方案设计_给水厂课程设计1 精品
给水厂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学院:能源与环境学院专业:给水排水工程目录第一章设计任务及要求 (3)1.1 设计任务及工作要求 (3)1.2 设计原始资料 (3)第二章总体设计 (5)2.1 资料分析与整理 (4)2.2 设计原则 (6)2.3厂址选择 (6)2.4 水厂工艺流程选择 (6)2.5 水处理工艺的选择 (7)第三章净水构筑物的计算 (13)3.1 设计水量 (13)3.2 设计配水井 (13)3.3 药剂投配设备设计 (13)3.4混合设施的设计 (14)3.5反应/絮凝设施的设计 (15)3.6平流沉淀池 (26)3.7普快滤池的设计 (27)3.8 清水池的计算 (29)3.9加氯间的设计计算 (32)第四章 .水厂的平面布置 (32)第五章各构筑物的附属装置及其工艺构造 (33)第六章.高程布置 (33)参考文献 (34)第一章设计任务及要求1.1 设计任务及工作要求1.1.1 设计题目城市给水处理厂方案设计1.1.2 本次课程设计(论文)应达到的目的1加深对《水质工程学Ⅰ》课程内容的理解与掌握;2.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和深化所学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工程观念;提高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3.通过本课程设计使学生初步具有阅读中外文献的能力,技术经济比较和方案分析选择能力,理论分析与设计运算能力;应用计算机的能力和工程制图及编写说明书的能力。
使学生受到专业工程师应具备的基本技能的初步训练,为今后的进一步学习和系统训练打下基础。
1.1.3 设计任务完成给水处理厂方案设计,即在给出设计任务的基础上,完成所给资料的分析、整理,进行水厂选址,工艺流程选择,方案比较,构筑物的选型,水厂的平面和高程布置以及处理构筑物的初步设计等工作。
主要任务:完成城市给水处理厂方案设计。
设计规模为(10+M)×104m3/d(M为学生学号的个位数字)。
原水水质资料、地形地址、气象条件等参数见附《城市给水处理厂课程设计基础资料》设计要求:完成水源水质评价,设计包括工艺确定、主体处理构筑物初步设计计算、厂区平面、系统高程和主要管网布置等。
《城市给水处理厂》课程设计任务书
《城市给水处理厂》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项目某城市给水厂净水工艺初步设计二、设计时间:2008年11月27 日至2008年12 月5 日共1.5周。
三、设计任务:1. 根据所给水质情况, 确定处理工艺流程, 并用方框图表示。
2. 选用给水管网课程设计所计算的最大日用水量, 或由教师给定的水量作为本设计的设计水量。
3. 根据混凝实验结果选用混凝剂并决定其投量(也可参考设计手册比照相似情况选用), 设计计算溶药池、溶液池的溶积、设计投药系统及药库并进行相应的平面布置。
4.设计计算混合池、絮凝池、沉淀池(或澄清池), 并在设计说明书中绘出它们的工艺流程图(单线图)。
5.设计计算滤池(包括根据筛分资料, 将滤料改组成所需d10=0.5mm, K80=1.8), 并绘出工艺图(1号工程图)。
6. 设计计算加氯间、氯库。
7. 设计计算清水池容积。
8. 设计计算各构筑物之间的联接管道(它括水头损失值)。
9.设计全厂总平面布置和高程布置, 并绘出其平面布置和高程布置图(1号工程图)。
四、基础资料1. 厂区地形图(地形已平整, 高程可定为58.00米)2. 原水水质分析表原水水质分析表《城市给水处理厂》课程设计指导书一、目的和要求1. 掌握给水处理厂设计的一般步骤, 内容和方法, 并提高设计计算、绘图能力, 培养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对给水处理所学的内容进一步系统的总结和学习, 加深理解、巩固所学知识。
3.熟悉一些设计常用资料, 并能应用之。
4.培养自己刻苦钻研、严格细致、精益求精的精神, 提高自学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
二、设计前准备:明确设计任务和要求, 熟识任务书和指示书, 并根据所安排日程安排好设计计划, 准备好必要的书籍、规范、设计手册(主要是第三册)及计算和绘图工具。
三、设计内容、步骤、方法1. 处理流程的决定根据原水水质分析表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 并经过技术经济比较, 决定其工艺流程, 用方框图表示在说明书上。
城市给水厂_课程设计
城市给水厂_课程设计基础资料1.工程设计背景某市位于广东省中南部,北接广州,南连深圳,是近年来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较快地区。
近年来,由于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和城市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用水需求不断增长,原有水处理厂生产能力已不能满足要求,对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为缓解这一矛盾,经市政府部门研究并上报请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决定在东江南支流南岸、东城区下桥新建一座给水处理厂。
2.设计规模该净水厂总设计规模为(10+14)×104m3/d。
征地面积约40000 m2,地形图见附图。
3.基础资料及处理要求(1)原水水质原水水质主要参数见表1。
(2)地址条件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水厂厂区现场地表层分布较厚素填土层,并夹杂大量块石,平均厚度为5米左右,最大层厚达9.4米,该土层结构松散,工程地质性质差,未经处理不能作为构筑物持力层,为提高地基承载力及减少构筑物沉降变形,本工程采用振动沉管碎石桩对填土层进行加固处理.桩体填充物为碎石,碎石粒径为2~5CM,桩径为400毫米,桩孔距为1M,按梅花形布置。
(3)气象条件项目所在地属于亚热带海洋性气候,阳光充足,雨量充沛,多年平均气温22℃,绝对最高温度38.2℃(94.7.2),绝对最低温度-0.5℃(5 7.2.11),年平均霜冻日3.6天,最多10天。
年平均日照时数1932小时,年平均降雨量1788.6mm,日最大降雨量367.8mm(81.7.1),年平均相对湿度79%。
主导风向西南(4)处理要求出厂水水质指标满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相关要求。
给水处理厂方案设计一、水厂设计规模概况该市位于广东省中南部,北接广州,南连深圳,是进来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和城市化程度较快得地区。
近年来,由于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和城市人民生活提高,用水需求不断增长,原有水处理厂生产能力已经不能满足要求,对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造成严重影响,为缓解这一矛盾,经市政府部门研究并上报请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决定在东江南支流南、东城区下桥新建一座给水厂。
给水厂毕业设计-学位论文
分类号密级U D C 编号XXX 学士学位论文给水处理厂设计研究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姓名及职称:专业名称:研究方向:二〇XX年月目录目录 (1)第1章绪论 (4)1.1设计目的及资料 (4)1.1.1设计题目 (4)1.1.2设计目的 (4)1.1.3设计资料 (4)1.2设计任务 (5)1.3内容与要求 (6)1.3.1内容: (6)1.3.2要求: (6)1.4要求完成的成果 (7)1.4.1设计说明书 (7)1.4.2图纸 (7)1.5参考资料 (7)第2章给水厂工艺设计 (8)2.1 设计水质水量 (8)2.1.1 设计水质 (8)2.1.2 设计用水量 (8)2.1.3 给水处理工艺流程确定 (8)2.2 处理构筑物及设备形式选择 (9)2.2.1 药剂溶解池 (9)2.2.2 混凝剂药剂的选用与投加 (9)2.2.3 加氯间 (10)2.2.4 混合设备 (10)2.2.5 絮凝池 (11)2.2.6 沉淀池 (11)2.2.7 滤池 (12)2.2.8 消毒 (13)第3章给水厂工艺计算 (15)3.1 设计参数 (15)3.2 设计计算 (15)3.2.1 溶液池容积W1 (15)3.2.2 溶解池容积W2 (15)3.2.3 溶解池搅拌设备 (16)3.2.4 计量投加设备 (16)3.3 混合设备计算 (16)3.3.1 设计参数 (16)3.3.2 设计计算 (16)3.4 斜管沉淀池计算 (17)3.4.1 设计参数 (17)3.4.2 设计计算 (18)3.5 往复式隔板絮凝池计算 (21)3.5.1 设计参数 (21)3.5.2 设计计算 (21)3.6 V型滤池计算 (22)3.6.1 设计参数 (22)3.6.2 设计计算 (22)3.7 消毒和清水池设计计算 (30)3.7.1 设计参数 (30)3.7.2 设计计算 (30)3.8 泵房设计计算 (33)3.8.1 一泵房的设计 (33)3.8.2 吸水井的设计 (33)第4章给水厂的平面布置与高程布置 (34)4.1 平面布置 (34)4.2 水厂高程布置 (35)4.2.1 清水池至滤池水头损失 (35)4.2.2 滤池至沉淀池水头损失 (36)4.3 水厂排水系统 (36)4.3.1 集水间平面尺寸 (36)4.3.2 集水间标高计算 (36)第5章参考文献 (38)第1章绪论1.1设计目的及资料1.1.1设计题目新疆B市给水厂1.1.2设计目的拟进行该城市的给水处理厂工艺设计。
《城市给水处理厂》课程设计说明书范文
《城市给水处理厂》课程设计说明书范文一、目的和要求1、2、3、4、掌握给水处理厂设计的一般步骤、内容和方法,并提高设计计算、绘图能力,培养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给水处理所学的内容进一步系统的总结和学习,加深理解、巩固所学知识培养自己刻苦钻研、严格细致、精益求精的精神,提高自学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二、设计内容(一)设计规模与工艺流程1、设计规模水厂设计水量应按城市的日用水量(取100000m3/d)加上水厂的自用水量计算,自用水量按日用水量的5%算,则水厂设计水量为:Q0=1.05Qd=1.05某100000=105000m3/d一级泵站、配水井、加药间、药库、加药间、氯库、二级泵站、土建工程均一次建成。
2、工艺流程混凝剂原水消毒剂絮凝沉淀池滤池清水池二级泵房用户混合(二)水处理构筑物设计计算1、管式静态混合器的设计(1)已知条件设计进水量为Q`10104m3/d,自用水量取总用水量的5%,则总进水量为Q1.05105m3/d。
水厂进水管投药口至絮凝池的距离为20m,进水管采用两条DN800.(2)设计计算a、进水管流速v据D=800mm,q10500036002420.608m3/,查水利计算表知v=1.27m/。
b、混合器选择选用管式静态混合器,规格DN800。
静态混合器采用三节,静态混合器总长4600mm。
混合井占地面积采用7.2m5m。
2、平流式沉淀池的设计A、平流式沉淀池的设计要点本水厂采用平流式沉淀池,该沉淀池适用于大、中型水厂;其优点:(1)造价较低。
(2)操作管理方便,施工较简单。
(3)对原水浊度适应性强,潜力大,处理效果稳定。
(4)带有机械排泥设备时,排泥效果好。
其缺点:(1)占地面积较大。
(2)不采用机械排泥装置时,排泥较困难。
(3)需维护机械排泥设备。
主要设计要点:(1)沉淀时间应根据原水水质和沉淀后的水质要求确定,一般采用1.0~3.0小时。
(2)沉淀池内平均流速一般为10~25mm/;进出水均匀,池内水流顺直,流态良好时,池中水平流速亦可高达30~50mm/。
城市给水厂课程设计
城市给水厂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城市给水厂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及工作原理。
2. 学生能掌握城市给水厂的处理工艺流程,了解其在我国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
3. 学生能了解城市给水厂在环境保护和水资源利用方面的重要性。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城市给水厂的运行状况,提出改进措施。
2. 学生能够设计简单的给水处理流程,解决实际问题。
3. 学生能够通过实地考察、资料查询等途径,收集和分析城市给水厂的相关信息。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认识到城市给水厂在保障民生、促进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对给水事业的尊重和热爱。
2. 学生能够关注城市给水厂的环保问题,提高环保意识,树立绿色发展理念。
3. 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主动探究,培养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
课程性质:本课程属于科学实践活动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城市给水厂的基本知识,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创新精神。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观察、分析和动手能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善于合作与交流。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用启发式、探究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为具体学习成果,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提升技能,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城市给水厂概述- 了解城市给水厂的定义、作用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 学习城市给水厂的分类及主要组成部分。
2. 给水处理工艺- 掌握预处理、混凝、沉淀、过滤、消毒等基本工艺流程。
- 学习各类工艺的原理及其在给水厂中的应用。
3. 城市给水厂环保措施- 了解城市给水厂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措施,如污泥处理、臭气处理等。
- 探讨城市给水厂在水资源利用和保护方面的责任。
4. 给水厂运行与管理- 学习城市给水厂的运行原理,了解其日常管理和维护。
- 探讨提高给水厂运行效率的方法和措施。
5. 实践活动- 实地考察城市给水厂,了解实际运行情况。
毕业论文:城市污水处理厂工艺设计
毕业论文:城市污水处理厂工艺设计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课程设计(论文)用纸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课程设计(论文)任务书专业班级:给水2005级班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签名): 一、课程设计(论文)题目城市污水处理厂工艺设计二、本次课程设计(论文)应达到的目的课程设计是高等工科学校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本科学生培养计划中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学生在学完《水质工程学》课程内容后必须进行两个课程设计,其中一个就是“城市污水处理厂工艺设计”。
通过课程设计,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水质工程学》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进行城市污水处理工艺系统选择和单元构筑物设计计算的工程实践技能,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
通过本课程设计训练学生初步具备阅读中英文文献能力、技术和方案比较能力、理论分析与设计计算能力、应用计算机能力和工程制图及编写说明书的能力。
三、本次课程设计(论文)任务的主要内容和要求(包括原始数据、技术参数、设计要求等)1. 主要内容:完成城市污水处理厂工艺设计方案。
2. 基础资料及设计参数:(1)设计人口:近期设计人口为:(12+班次)×10000人+学号×2000人,排水量标准180L/人.天;远期发展人口(15+班次)×10000人+学号×2000人,排水量标准200L/人.天。
(2)工业废水:该城市工业企业生产废水全部经过厂内废水处理站进行处理后,33已经达到城市污水管道的纳污能力;近期排水量0.15m/s,远期排水量0.2m/s;时变化系数K =1.2。
h(3)污水性质:COD=400mg/L,BOD/COD=0.5,SS=180mg/L,夏季水温25?,冬季5水温15?,常年平均水温20?。
(4)纳污河流:位于城市南侧自西向东(01班)、东侧自北向南(02班)、北侧3自西向东(03班)、西侧自北向南(04班),流量保证率为95%,流量Q=8m/s,平平均水深H=2m,平均流速V=0.2m/s,平均水温T=15?,溶解氧DO=8mg/L,平平BOD=2.8mg/L,SS=1.0mg/L,河流允许增加悬浮物浓度1.5mg/L,20年一遇洪5 水水位标高412.5m,常水位标高410.3m,城市排污口下游20km处有取水水源点。
给水排水毕业论文范例
给水排水毕业论文范例本文为给水排水专业的毕业论文范例,共计1200字,供参考。
题目:给水排水工程设计和现状分析摘要:本文主要研究给水排水工程设计和现状分析。
针对城市给水排水工程设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结合实际调查和分析数据,从有关方面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分析。
本文从城市给水和排水的基本概念入手,对城市给水和排水的工程设计进行了详细分析和研究。
在此基础上,对现有城市给水排水系统的现状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分析,并提出了改进方案。
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以为城市给水排水的工程设计和改进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关键词:给水排水、工程设计、现状分析、改进方案1.引言城市水资源是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条件之一。
城市给水排水工程的设计和改进一直是城市管理和发展的重点和难点。
尤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给水排水的工程设计、建设和运营越来越受到关注。
本文旨在通过调查和分析实际案例,从有关方面入手,对城市给水排水的工程设计和现状进行分析和探讨,为城市给水排水的改进提供借鉴和参考。
2.城市给水和排水的基本概念给水是指将水源引入城市,为人们日常生活、灌溉和工业用水等提供水资源的过程。
排水是指将城市中通过使用后的废水排入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达到国家和地方有关标准后再排放到自然环境中的过程。
给水排水工程是指设计和建设城市给水和排水设施的一项综合性工程。
城市给水排水工程的设计和建设需要考虑人口数量、城市水资源、水厂、水管、污水处理厂、管网、排放标准等因素。
3.城市给水排水工程的设计城市给水排水工程的设计是城市管理和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其重要性在于:1)解决城市居民生活和生产用水的需求,提高城市生活质量;2)保护城市水环境,减少水资源浪费和污染;3)推动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为产业和商业提供足够的水资源。
设计城市给水排水工程需要了解城市的水资源、人口数量、工业和商业用水量、用水质量等因素。
在此基础上,确定水源、水厂、水管、处置设施、管网等建设项目的规模和布局。
城市水处理课程设计
城市水处理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了解城市水处理的基本概念,掌握水处理的主要工艺流程及其作用;2. 使学生理解城市水处理对环境保护和水资源利用的重要性;3. 帮助学生掌握水处理过程中的关键参数及其检测方法。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城市水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的能力;2. 提高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数据分析和处理的能力;3. 培养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方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城市水处理技术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环保领域的热情;2.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他们认识到城市水处理在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中的重要性;3. 培养学生具备团队协作精神,尊重他人意见,勇于承担责任的态度。
课程性质:本课程属于科学实践活动课程,结合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好奇心强,喜欢探索新知识,但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需要通过实践活动激发兴趣。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为具体学习成果,为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城市水处理概述- 水资源的重要性- 城市水处理的必要性- 水处理技术的发展概况2. 水处理主要工艺流程- 沉淀、过滤、消毒等基本工艺- 深度处理工艺(如活性炭吸附、膜分离技术等)- 各工艺流程的作用及其影响因素3. 水处理关键参数检测- 水质指标(如pH、浊度、硬度等)- 检测方法及仪器使用- 数据分析方法及记录4. 城市水处理工程案例分析- 典型城市水处理工程介绍- 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 工程运行效果评价5. 环保意识与水资源保护- 水资源保护的意义- 环保法规及政策宣传- 倡导学生参与水资源保护活动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第一课时:城市水处理概述第二课时:水处理主要工艺流程第三课时:水处理关键参数检测第四课时:城市水处理工程案例分析第五课时:环保意识与水资源保护教学内容与教材关联性:以上教学内容紧密结合教材中关于城市水处理的相关章节,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
某某给水处理厂毕业设计给水厂设计
给水处理厂的设计1.1厂址的选择厂址选择应在整个给水系统设计方案中全面规划,综合考虑,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本设计在选择厂址时考虑了以下几个方面:1.厂址选择在工程地质条件较好的地方,以降低工程造价,以便施工。
2.取水地点在河流的上游,距离用水区较近,因此将水厂设置在取水构筑物附近,且处于城市边缘。
3.水厂建在城市的边缘,处于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向,且不占良田、并留有发展的余地,厂区周围卫生条件较好,符合《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4.水厂离市区较近,交通方便,有利于施工管理和降低输电线路的造价。
5.水厂所在的位置地形有适意的自然坡度,有利于高程布置,做到土方平衡,同时理和到较近,有利于沉淀池排泥及滤池冲洗水排出。
6.水厂所在地势较高,不受洪水威胁。
1.2给水水源水质的分析有所给原水水质资料知,原水最高浊度1100mg/l,平均浊度160mg/l,超过了《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中的规定,故需去除浊度。
细菌总数5600个/ml,大肠菌群257个/l,大大超过了《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中的规定,故需进行消毒灭菌。
水源PH值为7.5,符合《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中的规定,故不需处理和调整,总硬度为458mg/lCaCO3 ,稍稍超过了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的规- 1 -定,在经过沉淀、过滤等常规处理,即可达到要求,故不需进行特殊处理。
1.3水厂设计水量水厂设计水量按最高日平均时流量加上5%的水厂自用水量计算,则水厂设计水量为:Q=81443.7×1.05=85515.885m3/d=3563.16m3/h=0.99m3/s1.4净水工艺流程的选择合理的净水工艺是水厂保证供水水质的关键,给水处理方法和工艺流程,应根据原水水质及设计生产能力等因素,通过调查研究,必要的试验,并参考相似条件下处理构筑物的运行条件,经技术经济比较够确定。
本设计采用的井水工艺流程如下:混凝剂消毒剂原水——→混合→絮凝→沉淀→过滤→清水池——→二级泵房→管网1.5稳压配水井的设计配水井具有消能作用,使原水均匀稳定的净如净水系统,避免受取水泵站富余,水头的影响,同时又具有排气的作用,使溶解在水中的部分气体溢出,以利于后续处理。
给水厂设计毕业论文
处 理 低 温 低 浊 盐;
水时, 絮凝效果 不 适 于 色 度高 差,絮凝效果 度 高 和 含 差,投加量大 铁 量 高 的 时,有剩余 Al 3 水; 和 SO 42 , 影响水 使用时,一 质 般要把 Fe 2 转化成 Fe 3 特点 腐蚀性较小 价格低,絮 絮 凝 体 比 操作方便; 凝 体 易 沉 重大,易下 腐蚀性较小; 淀,易腐蚀 沉 , 易 溶 应用较普遍; 溶液池,因 解 , 杂 质 此 需 有 溶 少; 液池防锈 对金属和 涂料; 混凝土腐
三、课程设计的内容
1.根据水质、水量、地区条件、施工条件和一些水厂运转情况选定处理方案和 确定处理工艺流程。 2.拟定各种构筑物的设计流量及工艺参数。 3.选择各构筑物的形式 和数目,初步进行水厂的平面布置和高程布置。在此基 础上确定构筑物的形式、有关尺寸安装位置等。 4.进行各构筑物的设计和计算,定出各构筑物和主要构件的尺寸,设计时要考 虑到构筑物及其构造、施工上的可能性,并符合建筑摸数的要求 5.根据各构筑物的确切尺寸,确定各构筑物在平面布置上的确切位置,并最后 完成平面布置。确定各构筑物间连接管道、检查井的位置。 6.水厂厂区主体构筑物(生产工艺)和附属构筑物的布置,厂区道路、绿化等 总体布置。 7.绘制本设计任务书中指定的水厂平面、工艺流程,单体构筑物(平面、剖面, 主要材料表)工艺设计技术图纸 2 张(1#图) 。 8.写出设计说明书及计算说明书。
名称
硫酸铝
硫 酸 亚 铁 三氯化铁 (绿矾)
聚合氧化铝 (PAC) (又名 碱式氧化铝)
化 学 式
Al 2 ( SO 4 ) 3 18 H 2 O
FeSO
4
7 H 2O
FeCl
3
6 H 2O
毕业设计(给水处理厂的设计-处理水量为6万立方米天)
摘要本设计主要是给水处理厂的设计,处理水量为6万立方米/天,该厂的水源为地表水,水质情况良好,水库位于该城市给水处理厂东北方向,水厂位于城市北面,原水水质其中的一些常规的检测项目符合《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2001)》的要求,需要处理的为水源的浊度、残渣及细菌的灭活。
由于水源水质良好无需预处理及深度处理,所以该水厂的处理工艺流程为常规处理工艺。
即:原水→混凝→沉淀→过滤→消毒→用户。
主要构筑物为:机械絮凝池、斜管沉淀池、移动罩滤池和清水池。
水厂布置采用了直角型,水厂地面标高22.00米,服务水头40-45米。
关键词:给水厂;低浊度;工艺流程ﻬABSTRACTThis design is the design of the main water treatmentplants, water treatment for 60000 m3 / day, the water surfac e water, waterqualityfor good conditions, the city water supply plant reservoir located at northeast, north ofthe city waterworks, rawwater quality and someof the conventional detection projects that comply with 《Life in the drinking water quality health standards(2001)》requirement, Need to deal with water forthe turbidity,residues and bacterial inactivated. Because the source good waterquality and deep treatment witho ut pretreatment, so the water treatment processfor conventional process. Namely: raw water-coagulation sedimentationand filtration, disinfection, and users. The main structures for: mechanical flocculationpool, destabilize inclined pipe,mobile cover and QingShuiChi filters.Decorate adopted orthogonal model waterworks, waterworks ground elevation22.00 meters, service head 40-45 meters.KEYWORDS:Water treatment plant; Low turbidity; Proc ess目录前言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某市给水工程设计给水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毕业论文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如何解决水资源的匮乏、安全问题一直是困扰水处理工作者的一个难题。
给水工程中管网的设计布置是极其重要的,给水管网系统的建设投资站给水排水工程建设总投资的70%,而管网系统的科学研究和高科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是长期以来备受关注和重视的领域, 特别是给水管网系统的最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另一方面,饮用水的安全问题也很重要,人们对源水进行一系列处理后饮用。
在20世纪初,饮用水净化技术已基本上形成了现在被人们普遍称之为常规处理工艺的处理方法,即:混凝、沉淀或澄清、过滤和消毒。
这种常规的处理工艺之今仍被世界大多数国家所采用,是H前饮用水处理的主要工艺。
本设计中根据水源水质分析,采用常规处理工艺,出水即可达到饮用标准。
在U前的给水设计研究中,关于净水设备的更新和新的净水设备的研发也正方兴未艾。
取水工程的设讣在给水工程的整个设计和施工中也占有及其重要的作用。
因为,这是给水工程设汁的第一步,如何选择更为合理和经济的水源,如何确定取水点,设计什么样的取水构筑物等等,这都包含着较高的专业知识和一定的实践经验。
如何保证城市用水单位和家庭的水压、水量,这个问题就是二泵站所要解决的问题。
在满足水量和水压的条件下如何最大可能的减少泵站的电耗,这就涉及到泵的选择。
因此二级泵房的涉及在给水工程中也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而且泵站的设计费用往往是昂贵的。
特别是近年来,各种各样的新型水泵应运而生,它们为解决上述问题迈进了一大步。
随着技术和信息的不断发展,未来人们对生活饮用水的要求也会越来越拓,这就对我们给水排水设计者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和要求。
我相信我们会以一个专业设计人员来迎接给水排水的明天第一章总论1.1城镇概况城市总规划人口:23万人,城市居住区房屋卫生设备情况:室内有给水、排水、淋浴、热水供应,城市中房屋的平均层数:6层城市土壤种类:粘土;地下水位深度:-4.00米;冰冻线深度:-1.50米;年降水量500毫米;城市最高温度:37.2°C;最低温度:-24.5°C;主导风向,夏季西南风,冬季西北风。
某城镇居民生活污水处理厂工艺设计毕业论文
2.2.4.1工艺介绍
A+A2/O工艺最早是由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院在污水处理厂的设计中提出的,在传统A2/O工艺的厌氧池之前增设了回流污泥预反硝化区,达到提高生物除磷效果的目的。传统的A2/O工艺当回流污泥进入厌氧池时,由于携带硝态氮进入厌氧池,将优先夺取污水中易生物降解的有机物,使聚磷菌失去竞争优势,影响了生物除磷效果。A+A2/O工艺的改进原理是将来自二沉池的回流污泥和部分进水首先进入预反硝化区(另一部分进水直接进入厌氧池),微生物利用进水中的有机物做碳源进行反硝化,去除回流污泥带入的硝酸盐,消除了硝态氮对厌氧除磷的不利影响,提高了系统的生物除磷能力。其工艺流程如图1-5所示。
(2)缺点:厌氧释磷得不到优质易降解有机物;无混合液回流时总氮去除效果不高。
2.2.3UCT工艺
2.2.3.1工艺介绍
UCT工艺是南非开普敦大学开发类似于A2/O工艺的一种脱氮除磷工艺。UCT 工艺与A2/O 工艺不同之处在于沉淀池污泥回流到缺氧池而不是回流到厌氧池,这样可以防止由于硝酸盐氮进入厌氧池,破坏厌氧池的厌氧状态而影响系统的除磷率。增加了从缺氧池到厌氧池的混合液回流,由缺氧池向厌氧池回流的混合液中含有较多的溶解性BOD,而硝酸盐很少,为厌氧段所进行的有机物水解反应提供了最优的条件[10]。其工艺流程如图1-4所示:
1.1.2意义
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宝贵资源,尤其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对水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我国又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人均淡水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在世界上名列110位,是全球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同时,大量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直接排入自然水体,日趋严重的水污染不仅降低了水体的使用功能,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的矛盾,而且还严重威胁到城市居民的饮水安全和健康。为了控制水体污染,保护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缓解水资源紧缺,保障人民的健康,保证国民经济的快速、持久的发展,建设城镇污水处理厂是极其有必要的,将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集中收集,送入城镇污水厂进行处理达到排放标准之后排入自然水体,以达到保护环境,保障人们健康生活的目的。
给水处理厂课程设计
给水处理厂课程设计一、前言给水处理厂是保障城市居民生活用水安全的重要设施,其运行管理和技术水平对于城市发展和居民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因此,对于给水处理厂的课程设计,需要注重实践性和综合性,以培养具备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专业人才。
二、课程设计内容1. 给水处理工艺流程给水处理工艺流程是给水处理厂运行的核心,本课程设计需要对其进行详细的讲解和实践操作。
包括原水预处理、混凝沉淀、过滤、消毒等环节,让学生了解每个环节的作用、原理和操作方法。
2. 给水处理设备给水处理设备是支撑给水处理工艺流程的重要保障,本课程设计需要对其进行详细的介绍和实践操作。
包括水泵、混凝剂投加系统、沉淀池、过滤器、消毒设备等,让学生了解设备的种类、作用、原理和操作方法。
3. 给水处理厂运行管理给水处理厂运行管理是保障给水处理厂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本课程设计需要对其进行详细的讲解和实践操作。
包括运行记录、设备维护、安全管理、水质监测等,让学生了解运行管理的重要性和实际操作方法。
4. 给水质量监测给水质量监测是保障城市居民生活用水安全的重要保障,本课程设计需要对其进行详细的讲解和实践操作。
包括水质监测方法、水质监测指标、水质监测仪器等,让学生了解水质监测的重要性和实际操作方法。
三、课程设计实践1. 实验室实践通过实验室实践,让学生了解给水处理工艺流程、设备和水质监测的具体操作方法和实际效果。
包括原水预处理实验、混凝沉淀实验、过滤实验、消毒实验、设备操作实验、水质监测实验等。
2. 现场实践通过现场实践,让学生了解给水处理厂的实际运行情况和管理方法。
包括给水处理厂参观、设备操作实践、运行管理实践、水质监测实践等。
四、课程设计评估通过课程设计评估,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进行评估和提升。
包括实验报告、现场实践报告、课程作业、期末考试等。
五、结语给水处理厂课程设计需要注重实践性和综合性,以培养具备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专业人才。
通过实验室实践和现场实践,让学生了解给水处理工艺流程、设备和水质监测的具体操作方法和实际效果,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城市给水处理厂课程设计基础资料1.1 工程设计背景某市位于广东省中南部,北接广州,南连深圳,是近年来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和城市进程较快的地区。
近年来,由于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用水的需求不断增长,原有水处理厂的生产能力已不能满足要求,对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为缓解这一矛盾,经市政府部门研究并上报请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决定在东江南支流南岸、东城区下桥新建一座给水处理厂。
1.2 设计规模该净水厂总设计规模为(5+N)/2×104m3/d,式中N为学号,即15×104m3/d。
征地面积约40000m2,地形图见附图。
1.3基础资料及处理要求(1)原水水质原水水质的主要参数见表1。
(2)厂区地形地形比例1:400,设计高程取清水池水面为0.00m。
(3)工程地质资料1)地质钻探资料见表2:表2表土砂质粘土细砂中砂粗砂粗砂石粘土1m 1.5m 1m 2m 0.8m 1m 2m2)地震计算强度为186.2Kpa。
3)地震烈度为9度以下。
4)地下水质对各类水泥均无侵蚀作用。
(4)水文及水文地质资料1)最高洪水位: 342.5m;最大流量:Q=295m3/s。
2)常水位:340.5m,平均流量:Q=15.3m3/s。
3)枯水位:338.7m;最小流量:Q=8.25m3/s。
4)地下水位:在地面下1.5m 。
(5)气象条件1)风向(以所取风玫瑰为准)。
1班:主导风向东北风; 2班:主导风向西南风。
2)气温:最冷月平均为5O C最热月平均为28.4O C。
极端气温:最高38O C,最低为-0.5O C,最多10天。
年平均日照时数1932小时,年平均降雨量1788.6mm,日最大降雨量367.8mm(2011.7.1),年平均相对湿度79%。
3)土壤冰冻深度:0.7m(6)处理要求出厂水水质指标满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的相关要求。
第二章给水处理厂方案设计2.1资料分析与整理2.1.1水域功能和标准分类我国的《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规定了地表水水域功能分类、水质要求、标准的实施和水质监测等。
依据地表水水域环境功能和保护目标,按功能高低依次划分为五类:Ⅰ类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Ⅱ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鱼虾类产卵场、仔稚幼鱼的梭饵场等;Ⅲ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鱼虾类越冬场、洄游通道、水产养殖区等渔业水域及游泳区;Ⅳ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Ⅴ类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
对应地表水上述五类水域功能,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标准值分为五类,不同功能类别分别执行相应类别的标准值。
水域功能类别高的标准值严于水域功能类别低的标准值。
同一水域兼有多类使用功能的,执行最高功能类别对应的标准值。
2.1.2水质评价与分析由上述水域功能和标准分类可知,可作为地表水源的水质应符合三类及以2.2水厂选址2.2.1地址选择原则(1)水厂选址的原则:1)厂址应选择在工程地质条件较好的地方;2)水厂尽可能选择在不受洪水威胁的地方,否则应考虑防洪措施;3)水厂应少占农田或不占农田,并留有适当的发展余地;4)水厂应设置在交通方便、靠近电源的地方,以利于施工管理,降低输电线路的造价;5)当取水地点距离用水区较近时,水厂一般设置在取水构筑物附近,通常与取水构筑物在一起。
2.2.2设计规模给水处理厂的设计水量以最高日平均时流量计。
设计处理水量15×104m3/d,水厂自用水量占5%,故设计总进水量为Q=150000 ×1.05=157500m3/d=6562.5 m3/h=1.823m3/s。
征地面积约40000m2。
根据处理水量,水厂拟分为4个系列,平行布置。
2.3工艺流程选择PAC 氯消毒原水静态混合器折板反应池斜管沉淀池V型滤池清水池静态混合器:设备简单,不占地,但是当流量减小时可能在管中反应沉淀,效果较好,但是水头损失较大,适用于流量变化不大的水厂。
折板反应池:应用广泛,水力条件改善反应时间短,池子容积较小。
但是折板反应池板距较小,安装维修困难,折板费用较高。
斜管沉淀池:基于增大沉淀面积,减少单位面积的产量来提高杂质去除率,所以池体小、占地少,但对原水浊度适应性较差。
V形滤池:其截污量大,过滤周期长,采用气水反冲洗方式,下向流水头恒速过滤,反冲洗效果较好且反冲洗强度低,耗水量小,但冲洗配套设备复杂,需要鼓风设备。
适用于大中型水厂。
氯消毒:消毒效果好,价格成本低,接触时间短,同时能保证管网中的余氯量,具有持久的消毒效果。
但是在有机物含量较高的水体中易产生消毒副产物。
综上所述,结合原水水质特征和水厂的地形特点考虑,采用本工艺流程是比较合理的选择。
第三章净水构筑物的计算3.1预处理的设施及参数预氧化、预加氯等预处理一般采用化学预处理的方式,处理厂所用的药剂3.2配水井 3.2.1配水井设置一般按照设计规模一次建成,停留时间取30s 。
为使水位稳定和便于后期改造,配水井出水端设置调节堰板;为防止调压阀误操作和失控,配水井一端设置溢流井和调节堰板。
3.2.2配水井有效体积335554.69m =30×1.823=t ×Q =V m = 3.2.3配水井尺寸确定设进厂原水管道经济流速为2.0m/s ,则水厂进水管管径D 进水=1078mm ,实际取D 进水=1100mm ,对应流速为1.92m/s 。
设计其高位H=2m ,其中包括0.5m 超高。
则配水井底面积为:3375.1555.1m V S ===m 87.614.33744=⨯==πSD ,取D=7.0m 。
池子的有效容积为320m 585.12=⨯⎪⎭⎫⎝⎛⨯=D V π>55m 3,满足要求。
3.3混凝剂类型及加药间 3.3.1混凝剂的选择与投加量 (1)混凝剂的选择:综合考虑到原水水质、成本、操作难易等因素,选用碱式氯化铝。
(2)混凝剂投加量的确定:常用的混凝剂投加量按照20mg/L 设计,所以碱式氯化铝每天的投加量:M=157500×1000×20×10-6=3150kg3.3.2溶解池、溶药池的药液浓度和体积混凝剂的投加浓度一般采用5%~15%(按商品固体质量计)。
混凝剂每日调配次数不超过3次。
溶液池的数量一般不少于两个,以便交替使用,保证连续投药。
溶解池的容积按溶液池容积的0.2~0.3倍计算。
(1)溶液池容积W 13316114.99210417250620417m m n b Q u W ≈=⨯⨯⨯=⨯⨯⨯=式中:u ——混凝剂最大投量,本设计取20mg/L ;Q ——设计处理水量,6250m 3/h ;b ——溶液浓度(%),混凝剂溶液一般采用5%~20%(按商品固体混凝剂重量计算),本设计采用10%; n ——每日调制次数,一般不宜超过3次。
设计容积取16m 3,溶液池采用矩形钢筋混凝土结构,设置2个,以便交替使用,保证连续投药。
单池尺寸为L ×B ×H=4×2×2.5=20m 3,高度中包括超高0.5m 。
有效高度2.0m ,置于室内地面上。
溶液池实际有效容积:L ×B ×H=4×2×2=16m 3,满足要求。
池旁设工作台,宽1.0~1.5m ,池底坡度为0.02。
池内壁用环氧树脂进行防腐处理。
(2)溶解池容积W 2()3122.3162.00.3~0.2m W W =⨯==式中:W 2——溶解池容积(m 3),一般采用(0.2~0.3)W 1;本设计取0.2W 1。
溶解池分1个,单个溶解池尺寸:L ×B ×H=2.0×1.6×1.3=4.16m 3,高度中包括超高0.3m ,有效高度1.0m ,池底坡度采用0.02。
溶解池实际有效容积:L ×B ×H=2.0×1.6×1.0=3.2m 3。
溶解池的放水时间采用t=10min ,则放水流量:s L t W q 33.5106010002.36020=⨯⨯==查水力计算表得放水管管径d 0=100mm ,相应流速为0.68m/s ,管材采用硬聚氯乙烯管。
溶解池底部设管径100mm 的排渣管一根,采用硬聚氯乙烯管。
溶解池的形状采用矩形钢筋混凝土结构,内壁用环氧树脂进行防腐处理。
3.3.3投加系统构成和投药控制系统选型此设计方案采用湿投法。
此设计方案选择加药泵投加方式。
(3)投药管流量:s L W q 37.06060241000216606024100021=⨯⨯⨯⨯=⨯⨯⨯⨯=,查水力计算表得投药管管径d=20mm ,相应流速为1.18m/s 。
(4)计量投加设备:本设计采用计量泵投加混凝剂。
计量泵每小时投加药量:m Wq 3133.112==。
计量泵型号为J-Z1600/0.6型柱塞计量泵,选用两台,一用一备。
3.3.4加药间及药库布置1.加药间布置的一般要求如下:(1)加药间宜与药库合并布置。
布置原则为:药剂输送、投加流程顺畅,方便操作与管理,力求车间清洁卫生,符合劳动安全要求,高程布置符合投加工艺及设备条件。
(2)加药间位置应尽量靠近投加点。
(3)加药间可布置成各种形状,工程实例中,采用较多的为一字形、L 形、T 形等。
(4)靠近和穿过操作通道、运输通道及人员进出区域的各种管道宜布置在管沟内,管沟应设有排水措施,并防止室外管沟积水的倒灌。
(5)根据药剂品种确定加药管管材,一般混凝剂可采用硬聚氯乙烯管。
(6)加药间应保持良好的通风。
2.药库的布置(1)药剂仓库与加药间宜连接在一起,存储量一般按最大投药量期的一个月用量计算。
(2)仓库除确定的有效面积外,还要考虑放置泵称的地方,并尽可能考虑汽车运输方便,留有1.5米宽的过道。
(3)应有良好的通风条件,并并应防止药剂受潮,同时仓库的地坪和墙壁应有相应的防腐措施。
药剂按最大投加量的30d用量储存,则所用药剂总质量为:3150×30=94.5t,碱式氯化铝的相对密度取1.3,则药剂所占体积为:94.5/1.3=72.69m3,药剂的堆放高度按2.0m计,则所需面积为36.35m2,考虑药剂通道等因素,这部分面积按药品所占面积的15%计,则药库所需面积为:36.35×1.15=41.80m2,取42m2,药库平面尺寸取7×6m2,仓库上端留有超高1m。
库内设电动单梁悬挂起重机一台,型号为DX0.5-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