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眼部并发症
2型糖尿病眼部早期并发症屈光不正
![2型糖尿病眼部早期并发症屈光不正](https://img.taocdn.com/s3/m/c68b2d10ff00bed5b9f31d5f.png)
[ ] 周 家杰, 3 张先觉 , 杨光华 , 尿道下裂一 期成形疗效 分析 []中 等. J.
华泌尿外科 杂志 ,96 1 ( )4 1 19 , 7 : . 7 2
[] 姚 干 。 4 黄循 , 刘任 , 不同术式 一期正位 开 [修复先 天性 尿道下 等. = = 『
尿, 第一次排尿要亲 A观察情况 , 必要时先 张一次新
长, 如设计合理 , 操作 精细 , 手术成 功率 极 高 , 且 而
( 本文编辑 : 靳云风 )
2型 糖尿 病 眼部 早 期 并 发 症 屈 光 不 正
王 予伟
(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眼科 , 郑州 40 0 ) 5 00
【 摘要 】 目的 阐明成年人以近视性屈光不正首诊 考虑糖尿病 的重要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 3 例(8 以视力下降首 8 3 眼)
人 患者 , 尤其体格偏胖的中青年患者, 做好糖尿病鉴别诊断, 防止糖尿病漏诊 , 控制糖尿病并发症的发 生发展 。
【 关键 词】 2型糖尿病 ; 屈光不正 ; 并发症
2型糖 尿病 现其 中之一 , 常被 忽略 而延误 诊治 , 眼科 医
的临 床资料进 行 分析 , 现报 告如 下 。
1 资料与 方法
2 1 眼部 症状 : 力 下 降 3 . 视 2例 , 物 模 糊 6例 , 视 眼部
不适 3 7例 。
22 眼部 检查 : 眼视 力 :. . 患 04以下 2例 ,. 0 6者 05— .
3 0例 , .8—1 0者 6例 。近 视 性 屈 光 不 3 0 . 7例 ,
形 成 的尿 道后再 开始 排尿 。常规 行耻 骨上膀 胱穿 刺造 瘘, 暂时 尿流 改道 。
裂[ ]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 9 ,5 : 5 J. 1 5 ()2 . 9 9
糖尿病并发症有哪些症状现象
![糖尿病并发症有哪些症状现象](https://img.taocdn.com/s3/m/c6802ce2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d22f154.png)
糖尿病并发症有哪些病症现象糖尿病并发症1.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患者最重要的合并症之一。
我国的发病率亦呈上升趋势,目前已成为终末期肾脏病的第二位原因,仅次于各种肾小球肾炎。
由于其存在复杂的代谢紊乱,一旦开展到终末期肾脏病,往往比其他肾脏疾病的治疗更加棘手。
但积极适当的干预措施能明显减少和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尤其在病程早期干预治疗效果甚佳。
2.糖尿病眼部并发症(1)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性微血管病变中最重要的表现,是一种具有特异性改变的眼底病变,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
临床上根据是否出现视网膜新生血管为标志,将没有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称为非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或称单纯型或背景型),而将有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称为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2)与糖尿病相关的葡萄膜炎大致上有以下4种情况:①与糖尿病本身相关的葡萄膜炎;②感染性葡萄膜炎,糖尿病患者发生内源性感染性眼内炎的时机较正常人明显增加;③伴有一些特定的葡萄膜炎类型,但二者是偶然的巧合,抑或是有内在的联系;④内眼手术后的感染性眼内炎或无菌性眼内炎。
多发生于中年人和老年人糖尿病患者。
(3)糖尿病性白内障发生在血糖没有很好控制的青少年糖尿病患者。
多为双眼发病,开展迅速,甚至可于数天、数周或数月内开展为完全混浊。
3.糖尿病足足部是糖尿病这个多系统疾病的一个复杂的靶器官。
糖尿病患者因周围神经病变与外周血管疾病合并过高的机械压力,可引起足部软组织及骨关节系统的破坏与畸形形成,进而引发一系列足部问题,从轻度的神经病症到严重的溃疡、感染、血管疾病、Charcot关节病和神经病变性骨折。
实际上类似的病理改变也可以发生在上肢、面部和躯干上,不过糖尿病足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部位。
4.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包括心脏和大血管上的微血管病变、心肌病变、心脏自主神经病变,引起糖尿病患者死亡的首要病因。
冠心病是糖尿病的主要大血管并发症,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冠心病的死亡风险比非糖尿患者群高3~5倍。
糖尿病动眼神经麻痹诊断标准(3篇)
![糖尿病动眼神经麻痹诊断标准(3篇)](https://img.taocdn.com/s3/m/d93d19e9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cb.png)
第1篇一、引言糖尿病动眼神经麻痹(Diabetic Ophthalmoplegia,简称DOC)是一种罕见但严重的糖尿病并发症,主要表现为动眼神经麻痹引起的眼外肌运动障碍。
DOC的诊断对于早期治疗和预防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糖尿病动眼神经麻痹的诊断标准,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
二、诊断依据1. 病史采集(1)详细询问病史,了解患者是否患有糖尿病,糖尿病病程及血糖控制情况。
(2)询问患者是否有眼部不适、视力下降、复视等症状。
(3)了解患者是否有家族遗传病史、其他神经系统疾病等。
2. 体格检查(1)全面检查神经系统,重点检查动眼神经支配的眼外肌运动功能。
(2)观察瞳孔大小、形状、对光反应等。
(3)检查眼位、眼球运动、视野等。
3. 辅助检查(1)血糖检测:了解患者血糖控制情况,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动眼神经麻痹。
(2)眼电生理检查:包括眼电电图(EOG)、视网膜电图(ERG)、视野检查等,以排除其他眼病引起的神经麻痹。
(3)影像学检查:如MRI、CT等,以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动眼神经麻痹。
三、诊断标准1. 病史及临床表现(1)患者有糖尿病病史,血糖控制不佳。
(2)出现动眼神经麻痹症状,如眼球运动障碍、复视、视力下降等。
2. 体格检查(1)动眼神经支配的眼外肌运动障碍,如上睑下垂、眼球运动受限等。
(2)瞳孔大小、形状、对光反应异常。
3. 辅助检查(1)血糖控制不佳。
(2)眼电生理检查结果异常。
(3)影像学检查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动眼神经麻痹。
四、诊断分级1. 临床疑似DOC:具备病史及临床表现,但辅助检查结果不明确。
2. DOC确诊:具备病史、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结果,可确诊为DOC。
3. DOC排除:具备病史及临床表现,但辅助检查排除DOC。
五、诊断注意事项1. 注意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动眼神经麻痹,如感染、肿瘤、外伤等。
2. 重视血糖控制,良好的血糖控制有助于DOC的恢复。
3. 及时进行辅助检查,以明确诊断。
糖尿病与眼部并发症的关系研究
![糖尿病与眼部并发症的关系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b2011c81a0116c175f0e48e2.png)
糖尿病与眼部并发症的关系研究作者:徐国兴来源:《海峡科学》2007年第03期糖尿病的发病率占世界总人口的1.5%~5%,糖尿病发病率在美国为2%左右,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 DR)的发病率占糖尿病患者的52%-63.4%。
在我国,糖尿病的发病率为0.67%。
糖尿病患者的主要致死原因为:(1)肾脏病变(45%)。
(2)动脉硬化性心脏病(37%)。
其中60岁以下以肾脏病变为主;60岁以上者以动脉硬化性心脏病为主。
在糖尿病的病程中,眼的大部分组织都可受影响,产生各种并发症。
一糖尿病与视网膜病变Esperance FA Jr等研究发现,无论青年型糖尿病或成年型糖尿病患者的视网膜病变发生率和糖尿病病程有十分密切的关系,病程10~12年者为50%,20年以上者为75%,而与发病时年龄关系不大。
DR是糖尿病全身血管病变的一部分,DR的严重程度和糖尿病患者的生存率有十分明显的联系。
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和死亡率的关系:糖尿病病程7年以上,眼底正常者,死亡率为4%:仅有微血管瘤者,死亡率为10%;有出血和渗出者死亡率为50%;有PVR者死亡率为68%。
周边部视网膜上出现增殖性改变患者的死亡率要低于视乳头上出现增殖性改变者。
已失明患者的死亡率高达每年 15%。
1、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临床分期文献中曾有不少学者提出多种临床分期方法,如Scott、Wagener、Duke-Elder等。
目前在国外有采用非增殖期、增殖前期、增殖期三期分期法,比较简明。
我国通用的是1985年第三届全国眼底病学术会议通过推荐的分期法,详见表1。
单纯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simple diabetic retinopathy,SDR)又称背景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background diabetic retinopathy,BDR)。
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大多由单纯性发展而来。
糖尿病合并眼部并发症的治疗策略
![糖尿病合并眼部并发症的治疗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06a00f2a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8eb9f4b.png)
糖尿病合并眼部并发症的治疗策略糖尿病是一种代谢紊乱引起的慢性疾病,严重影响了全球大量人口的生活质量。
长期不受控制的高血糖水平对全身各个器官造成损害,而眼部则是最常见和最容易受到影响的器官之一。
视网膜、白内障和青光眼等眼部并发症可导致失明和严重视觉缺陷。
为了有效预防和治疗这些并发症,采取一系列综合性治疗策略至关重要。
1. 维持血糖控制良好的血糖控制是预防和减轻眼部并发症的首要步骤。
患者应积极管理血糖水平,通过饮食控制、药物治疗或胰岛素注射来使血液中的葡萄糖保持在正常范围内。
定期监测血糖水平,并与医生密切合作,根据测试结果调整治疗方案。
2. 保持血压正常控制高血压对于防止眼部并发症的发生和进展至关重要。
建议患者避免高盐饮食、限制饮酒、戒烟,并定期检查血压水平。
如果血压升高,医生可能会推荐使用药物来帮助控制血压。
3. 定期检查视力和眼底改变糖尿病患者应该每年接受一次完整的眼科检查,包括视力测试和眼底检查。
这有助于及早发现病变和并发症,以便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眼科专家可以通过观察眼底图像来确定是否存在任何异常,如视网膜出血、黄斑水肿或新生血管等。
4. 非手术治疗方法对于初期或轻度的视网膜病变,非手术治疗方法可以是一个有效的选择。
激光治疗被广泛用于焦点性视网膜损害的治疗,以减少渗漏液体和促进愈合过程。
注射抗血管生成药物也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方法,通过抑制与新生血管有关的体液和渗漏,阻断破坏视网膜的过程。
5. 手术治疗方法对于严重或进展性视网膜病变,手术干预可能是必要的。
患者可考虑玻璃体切割术、视网膜再黏合术或玻璃体镜取出术等。
这些手术可以帮助修复受损的眼部组织,恢复视力。
6. 干预白内障白内障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在白内障手术前,医生通常会建议控制血压和血糖水平。
该手术相对安全且有效,通过移除混浊晶体并替换透明人工晶体来改善患者视力。
7. 确诊和治疗青光眼青光眼在十年以上患有糖尿病的人中较为常见。
确诊青光眼需要测量眼压、检查当下视野,并定期眼底检查。
糖尿病眼睛并发症分几期
![糖尿病眼睛并发症分几期](https://img.taocdn.com/s3/m/b892fd3bf18583d0496459ca.png)
糖尿病眼睛并发症分几期
一、糖尿病眼睛并发症分几期二、糖尿病眼睛并发症的病变预防三、糖尿病眼病患者的饮食
糖尿病眼睛并发症分几期1、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病程可分为六个时期
一期:出现微动脉瘤或小出血点,但出血点较少,临床表现一般不明显,患者往往没有特殊感觉。
二期:有黄白色“硬性渗出”并可见出血点,临床表现轻微,患者有时可感到轻微眼部不适,或在视线中突然出现黑影、“蜘蛛网”、“飞蚊”等现象。
三期:有白色“软性渗出”并可见出血点,开始出现轻微视力下降或视野异常。
四期:眼底有新生血管生成并发生玻璃体出血,视力下降明显。
五期:眼底有新生血管生成和纤维增生,视力和视野都有明显影响。
六期:眼底有新生血管生成和纤维增生,并发生视网膜脱离,视力受损严重,甚至失明。
如果进入六期仍然没有得到合理的治疗,则有可能继续发展,成为“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可造成剧烈疼痛。
2、糖尿病眼病的介绍
糖尿病眼病也叫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一种主要的致盲疾病,然而糖尿病患者如果能及时发现并且尽可能早地获得规范的治疗的话,决大多数是可以摆脱失明的危险的。
几乎是所有的眼病都可能发生在糖尿病患者的身上。
就好比如眼底血管瘤、眼底出血、泪囊炎、青光眼、白内障、玻璃体浑浊、视神经萎缩、黄斑变性、视网膜脱落等。
而且总的来说糖。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https://img.taocdn.com/s3/m/0c39c610a76e58fafab003ca.png)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浏阳集里医院生之福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性微血管病变中最重要的表现,是一种具有特异性改变的眼底病变,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证之一。
临床上根据是否出现视网膜新生血管为标志,将没有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称为非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NPDR)(或称单纯型或背景型),而将有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称为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PDR)。
糖尿病眼部并发症:1.结膜:毛细血管扩张,微血管瘤2.角膜:知觉减退,上皮剥脱3.虹膜:虹睫炎,新生血管青光眼4.晶体:白内障。
(加速白内障的进展,以I型糖尿病多见)5.眼肌:眼球运动神经麻痹6.一过性屈光不正7.视神经:糖尿病视乳头病变、缺血性视神经病变、视乳头新生血管形成、多因素性视神经萎缩。
(已经成为一种独立的疾病,程度可与视网膜病变不相关,并可先于视网膜病变出现)8.玻璃体:玻璃体出血•视网膜: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流行病学•四个主要致盲眼病之一糖尿病人群:视网膜病变占51%,增殖性视网膜病变约6%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病与病程有关•I型糖尿病:病程10年,50%发病15年以上,80%发病随年龄逐渐升高II型糖尿病:<10 年眼底大致正常< 15年26%>15年63%随年龄逐渐降低•与年龄/性别关系不大与全身情况/血糖水平关系密切及时的全视网膜光凝视预防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力损害最有效的手段,因此早期筛查及糖尿病患者教育显得尤为重要!!!糖网病的高危人群1.糖尿病病程超过15年发现时间,不是患病时间2.血糖控制不好3.同时伴有高血压(妊娠促进NPDR加重或发展为PDR)4.已经出现糖尿病性肾脏并发症(蛋白尿的出现是PDR加重的信号)5.高血脂会引起DM患者硬性渗出沉积一种独立损害视力的危险临床表现:一.症状:早期眼部多无自觉症状,病久可有不同程度视力减退,眼前黑影飞舞或视物变形,甚至失明。
二.眼底表现:微动脉瘤、出血斑点、硬性渗出、棉绒斑、静脉串珠状、视网膜内微血管异常(IRMA),以及黄斑水肿、新生血管、视网膜前出血、玻璃体积血等。
糖尿病眼部并发症的症状
![糖尿病眼部并发症的症状](https://img.taocdn.com/s3/m/559f20d25022aaea998f0f38.png)
糖尿病眼部并发症的症状
糖尿病是个进展性疾病,对身体的健康有不良作用。
眼睛的变化能显示全身疾病,特别容易引起病理生理学的损害,经常出现在糖尿病中。
眼科医生告大家:糖尿病有关的5种主要的眼睛并发症有白内障、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中央静脉闭塞、视网膜中央动脉闭塞和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糖尿病眼部并发症症状有三方面:
1.视力障碍,视力突然或逐渐视力下降,看远(近视眼)或看近(远视或老视眼)看不清楚,视物变形(黄斑疾病)、变小、变色、夜盲、复视、视野缩小,眼前固定或飘动的黑影等。
2.感觉异常,如眼部刺痛、胀痛、痒、异物感、畏光等。
眼部刺激症状为眼疼、眼红(非眼部刺激症)及畏光流泪、眼睑痉挛,常见角膜炎症、外伤、急性虹膜炎或急性虹膜睫状体炎、青光眼等。
3.外观异常,如充血、出血、分泌物、肿胀、新生物等。
人口的老龄化,糖尿病的发病率逐渐升高,糖尿病的病程逐渐延长,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病率也逐渐增加。
因此,糖尿病患者万万不可忽视眼部病变。
糖尿病的眼部并发症主要有角膜炎、虹睫炎、白内障、青光眼、眼外肌麻痹、屈光异常及视网膜视神经病变等。
其中,最常见、危害最大的是糖尿病性白内障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
尿病性白内障的临床特点为白内障进展迅速,可于数日内完全成熟,血糖控制不佳时尤为常见。
以上是关于糖尿病眼部并发症的症状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您带来帮助,邯郸爱眼医院在张院长的带领下,已经成为冀南地区规模最大、设备最好、公益最多的民营非营利医院,为冀南地区的百姓带来的真正的福音。
如果还有疑问,请点下面的在线专家进行咨询,即可得到专家答复。
糖尿病眼睛并发症怎么治疗
![糖尿病眼睛并发症怎么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28b3c4817f1922791788e804.png)
糖尿病眼睛并发症怎么治疗
一、糖尿病眼睛并发症怎么治疗二、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三、糖尿病引起的主要眼部并发症
糖尿病眼睛并发症怎么治疗1、糖尿病眼睛并发症怎么治疗
眼部并发症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会严重损害视力健康,是目前主要的致盲原因之一。
加强健康宣教,提高居民对糖尿病眼部并发症的认识和重视,有效控制血糖,及早、定期进行眼科检查,可以有效预防、延缓糖尿病导致的视力损害。
糖尿病患者一般在5至10年内患上糖尿病性视网膜疾病(即糖网病),但很多患者由于不了解或不在意,等病情发展到很严重的程度才来就医,贻误了最佳治疗时机,一些患者则因为病情过于严重而导致失明。
因此,糖尿病患者除控制好血糖外,还要一年检查一次眼底,病程长的患者一年要检查几次。
目前,由于激光及手术治疗方法及设备的不断改进和完善,许多原来被认为不可治的晚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仍可恢复部分视力,但任何病,越早治疗效果当然越好。
2、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方法
2.1、饮食:患者在控制能量摄入的同时,尤其要注意合理的饮食结构,能量50%―55%应来源于主食,20%―30%来自于蛋白质,10%―20%来自于脂肪。
2.2、运动:糖尿病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运动,“以不疲劳为度”,根据病情选择散步、健身操、太极拳、游泳、交谊舞等。
尤其是太极拳和散步,具有轻松、自然、舒展和柔和的特点,最适合糖尿病患者。
2.3、药物:预防糖尿病并发症,尤其是心脑血管疾病,除了健康的生活方式,还要。
糖尿病会引发哪些并发症
![糖尿病会引发哪些并发症](https://img.taocdn.com/s3/m/25671ff7aa00b52acfc7cadc.png)
许多人都说糖尿病是富贵病,虽然这种疾病不会马上威胁到患者的生命,但是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极大的影响的影响,而且在患有糖尿病的同时也会患上其它的并发症。
糖尿病的并发症
并发症一:糖尿病足
糖尿病患者的血糖通常会比正常人高,而且血糖高容易影响神经末梢,慢慢就会引起皮肤功能下降。
并发症二:其他肾脏疾病
如果糖尿病病情比较严重,会给肾脏的代谢造成影响,特别容易导致肾小球发炎,患者的肾脏血液循环会变差,甚至可能会引发其它肾脏疾病。
并发症三:眼部疾病
糖尿病一般发生在中老年人群中,患上糖尿病会给眼睛视力带来并发症,常常会有人以为这是年纪增大导致的,实际上这是并发症的其中一种症状。
并发症四:心血管类的并发症
一般来说糖尿病病人需要长期服用药物来稳定血糖。
而由于血糖偏高,身体的脂代谢就会变慢,心血管被堵住的概率也会增加,心血管疾病患病率也比正常人要高的多。
许多人都听说过糖尿病,但是不一定每个人都了解它,也不知道患有糖尿病可能会威胁到生命安全。
所以对糖尿病患者的日常护理极为重要,只有护理好了,才能改善病情,提升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出现。
糖尿病护理的方法
日常护理一:健康饮食
糖尿病在日常护理中控制血糖是非常关键的,需要做到健康饮食。
不仅要合理安排食物的摄入量,也要有规律的安排进食时间,少吃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
日常护理二:合理使用药物
糖尿病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不能按照个人的喜好随便乱用药物,不然会给身体造成严重的后果。
对于糖尿病的治疗,需要找对方法,使用正确的方法可以有效治疗患者的病情,,能让患者的生活质量达到正常的标准。
糖尿病患者警惕眼部并发症
![糖尿病患者警惕眼部并发症](https://img.taocdn.com/s3/m/3fddc373168884868762d6ca.png)
糖尿病患者警惕眼部并发症摘要:随着当今社会文明进步,人们不再为温饱而犯愁,生活水平和质量也相应有所提高,随之而来的富贵病也相继出现,糖尿病就是最常见的一种内分泌疾病,由它引起的眼部并发症往往是人们所忽视的,再此给所有糖尿病患者敲响警钟。
关键词:糖尿病;眼部病变;视网膜病变【中图分类号】r6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7-0056-01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其基本的病理生理为由各种原因导致的绝对或相对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作用的缺陷,所引起的代谢紊乱。
包括糖、蛋白质、脂肪、水及电解质等,重症者导致酸碱平衡失调;其特征为高血糖、糖尿、葡萄糖耐量降低及胰岛素释放试验异常。
[1]2010年,据美国糖尿病协会(ada)统计数据显示,3年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出现并发症的几率在46%以上;5年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出现并发症的几率在61%以上;10年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出现并发症的几率高达98%。
听起来似乎与眼睛没有太大的关系,其实不然。
目前由糖尿病引起的直接急性并发症临床上并不多见,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等。
糖尿病的最大危害在于能引起诸多的慢性并发症。
眼部病变是糖尿病最为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
如果发生糖尿病眼病,患者就会视力减退,甚至失明。
失明率是正常人的25倍[2],是全世界范围内导致失明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因此,糖尿病患者万万不可忽视眼部病变,应提高警惕。
有些糖尿病患者从未到眼科就过诊,内分泌科医生也未建议患者检查眼底,甚至当患者出现视物模糊,眼底出血等症状时才到眼科诊治,但为时已晚,严重影响了患者的预后。
1糖尿病可引起那些眼病糖尿病可以引起各种各样的眼部疾病,如角膜溃疡、黄斑病、青光眼、玻璃体积血、视神经病变等,最常见的是视网膜病变,而且对视力影响最大。
导致眼病主要是由于血糖长期控制不好,日积月累对血管和视神经造成损害。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病率,随糖尿病病程发展而有所不同。
糖尿病眼病防治
![糖尿病眼病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4f61e251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9d.png)
糖尿病性眼病的发生发展与糖尿病的发病年龄,病程长短,血糖控制情况等密切有关,因此控制糖尿病对眼部并发症的治疗有重要意义。
2
1
糖尿病眼病患者常合并有高血压,高血脂等代谢综合征,同时合并有糖尿病肾病,常常会加剧眼底病变的进展,应同时积极控制高血压,高血脂。
糖尿病眼病患者常合并有冠心病,脑梗塞,糖尿病足等合并症,应同时监测及治疗。
主要分单纯型和增殖型两种。
01
增殖型预后差,控制血糖同时行激光全视网膜光凝,严重者需行手术治疗。
03
单纯型控制血糖,目前最有效的方法是早期出现眼底水肿时进行眼底激光治疗, 同时内服活血化瘀类中药以改善视网膜血液循环。
02
01
02
03
诊断通过病史,眼底检查及荧光血管造影检查。常规普查通过眼底检查,发现可疑病灶,通过荧光造影确诊,病程超过5年患者荧光造影为常规检查项目。
桂黄粥
组成:肉桂3g,熟地黄10g,鲜韭菜30g,大米
100g。
用法:先煎肉桂、熟地黄,去渣取汁,再加入大米
同煮成粥,加入韭菜、香油、食盐食用。
功效:温阳滋阴补肾。适用于阴阳两虚型糖尿
病。
1
黄芪山药粥
2
黄芪30克,山药60克,研粉。先将黄芪煮汁300毫升,去渣,加人山药粉搅拌成粥,每日1~2次。
I型糖尿病患者在发病数周内诊断时,虽然很少有视网膜病变,但一般应检查眼部。
01
01
02
年龄小于19岁的患者应即刻检查眼部,如眼部正常,以后每1年检查一次,待5年后应每半年检查一次,发现糖尿病眼病及时治疗。
02
II型糖尿病患者大多已有相当明显的视网膜病变,更应重视眼底检查,即便是眼底正常的患者,也应每半年检查一次眼底,已有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者需每3月检查眼部一次。
糖尿病与眼部并发症的关系研究
![糖尿病与眼部并发症的关系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d0d052d876a20029bd642d5e.png)
国外 有 采 用非 增 殖 期 、 殖前 期 、 殖 期 三 期 分 期 法 , 增 增 比较 简 明 。 我 国 通 用 的 是 18 9 5年 第 三 届 全 国 眼 底 病 学 术 会 议 通 过 推 荐 的 分期法 , 见表 1 详 。单 纯性 糖 尿 病 性 视 网膜 病 变 (ipedaei s l i t m b c rt oah,D 1 ei pty R 又称 背 景 性 糖 尿 病 性视 网 膜 病 变(akru dd. n S bcgon i
5视 网膜 内毛 细 血 管 异 常 .
(R I MA)
系 , 程 1 ~ 2年 者 为 5 %, 病 Ol 0 2 0年 以 上 者 为 7 %, 与 发 病 时 年 5 而
B静脉 改 变 : 张 、 叠 、 . 扩 重 串
珠状 、 中央 或 分枝 静 脉 阻 塞 C 视 网 膜 内 出血 .
管 床 无 灌 注 2微 血 管 瘤 . 3基 底 膜 增 厚 . 4 周细 胞 丢 失 . 2、 网 膜 表 面 视
在 美 国为 2 %左 右 , 尿 病 性 视 网 膜 病 变 (i ecrt o a y 糖 da t e np t bi i h D 1 发 病 率 占糖 尿病 患者 的 5 %一 3 %。在 我 国 , 尿 病 的 发 R的 2 6. 4 糖 病 率 为 O6% 。糖 尿 病 患 者 的 主 要 致 死 原 因 为 : 1 肾 脏 病 变 .7 ()
3 毛 细 血 管 病 变 (a iaym e nipty D 的 最 初 改 变 、 cpl r imagoah ) R l 是微 血 管 变 化 . 以后 可 以影 响 到 毛 细 血 管 前 小 动 脉 和 后 小 静 脉 。 毛 细 血管 无 灌 注 现 象 是 毛 细 血 管 床 阻 塞 的 最 早 改 变 .这 种无 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R的治疗
控制血糖、血压、血脂 视网膜光凝:减轻视网膜缺血,抑制新生血管
玻璃体手术:清除玻璃体积血和增生膜,复位视网膜
其他:VEGF抑制剂,蛋白激酶C抑制剂,生长激素
拮抗剂等,治疗效果缺乏充分的证明
糖尿病性白内障
多见于1型青少年糖尿病患者 血糖升高,晶状体内山梨醇蓄积,晶状体纤 维吸水膨胀而混浊 发展迅速 常伴有屈光改变
病程——最主要危险因素 高血糖程度——可逆的关键性危险因素 高血压 年龄、DM类型、凝血因子、肾脏疾病、ACEI 应用等——尚未得出一致意见
预防和早期发现
在多数病例中,糖尿病引起的致盲性并发症是 可以预防或减轻的 有诊治经验的眼科医生 彩色眼底照相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超声检查
糖尿病眼部并发症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diabetic retinopathy, DR)
DR是全世界导致视力缺损和失明的第二大 因素(世界卫生组织)
糖尿病>10年,DR约10%
>15年,DR约50% >25年, 高达90%
DR的临床表现
视力减退,视物变形,视野缩小,对比敏感 度下降 视网膜微血管瘤,出血,渗出,新生血管, 纤维增生,玻璃体积血,视网膜脱离
相干光断层扫描
糖尿病患者接受眼部检查的时间间隔建议
糖尿病类型 建议的首次检查时间 1型 发病后5年 2型 确诊时 妊娠前 妊娠前或妊娠头 (1型或2型) 3个月的早期 建议的随诊时间 每年一次 每年一次 无病变至轻或中度NPDR: 每隔3~12个月一次 重度NPDR或更严重: 每隔1~3个月一次
屈光不正
血糖升高,房水渗透压改变有关 晶状体屈光度改变
短期内迅速变化,可达3~4D
重度NPDR
黄斑水肿
PDR
PDR
PDR
PDR
棉絮斑
视 网 膜 光 凝 术 后
国际临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严重程度分级标准
病变严重程度
无明显视网膜病变 轻度NPDR 中度NPDR 重度NPDR
散瞳后眼底所见
无异常 仅有微血管瘤 轻度~重度NPDR之间 以下各项中任一项 四个象限中任一个象限有20个以上视网膜内出血点 两个以上象限中有明确的静脉串珠样改变 一个以上象限中出现明确的视网膜内微血管异常 此外,无增生性视网膜病变的体征 具有下列各项中一项或多项 新生血管形成 玻璃体、视网膜前出血
虹膜红变 /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视网膜新生血管延伸至虹膜表面或小梁网
难治性高眼压,视功能丧失,疼痛,预后 不良 全视网膜光凝
抗青光眼手术
VEGF抑制剂
虹膜红变
眼部神经病变不良 眼外肌麻痹:常突然发生,多在数月内自行 恢复 视神经萎缩:多与慢性缺血,视网膜神经细 胞凋亡有关
增生性DR
国际临床糖尿病黄斑水肿严重程度分级标准
病变严重程度 DME不存在 DME存在 散瞳后眼底检查所见 后极部无明显视网膜增厚或硬渗 轻度:后极部可见视网膜增厚或硬渗,但距离 中心凹较远 中度:后极部可见视网膜增厚或硬渗,但尚未 累及中央部 重度:视网膜增厚或硬渗累及黄斑中央部
DR的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