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路面设计规范2020条文解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2020条文解读
内容
1、设计标准 2、结构组合设计 3、材料性质要求与设计参数 4、路面结构验算 5、改建设计 6、桥面铺装设计
1 设计标准
目标可靠度及目标可靠指标 设计使用年限 设计轴载与设计轴载累计作用次数 设计交通荷载等级 设计准则 使用性能设计指标要求 交工验收抗滑指标要求
•水泥混凝土板与沥青面层之间的黏层:改性沥青。
•一般规定
•路面结构组合设计:考虑路面结构力学特性、功能特性、长期 性能衰变规律、损坏特点,遵循路基-路面综合设计理念。 •保证路面结构安全、耐久、全寿命周期经济合理
•路面结构层:面层、基层、底基层、功能层(如必要),其中 ,面层:表面层、中面层、下面层。
•垫层不属于路面结构层。
•使用年限内要求:面层没有疲劳结构破坏,表面功能可修复。 •层间结合:黏层、封层、透层。 •路面结构防水、排水:阻止降水渗入路面结构层。
•2.永久变形量
•沥青混合料层的永久变形量不应大于按附录B.3计算的下表容 许永久变形量。
•3.路基顶面竖向压应变 •不大于按附录B.4计算的容许值。
•4.沥青面层低温开裂指数
•按附录B.5计算的季节性冻土地区的沥青面层低温开裂指数不 宜大于下表所列值。
2 结构组合设计
一般规定 路面结构组合 路基 基层和底基层 面层 功能层 路肩 路面排水
•不同粒径沥青混合料层厚:符合表4.5.4规定。
•密级配沥青混合料和SMA的结构层厚度不小于集料公称最大粒 径的2.5倍。开级配沥青混合料的结构层厚度不小于集料公称最 大粒径的2.0倍。
•沥青贯入式碎石层厚度:40~80mm。乳化沥青贯入式路面的 厚度:≤50mm。上拌下贯式路面的拌和厚度:≥25mm。
•沥青表处:可分为单层、双层和三层。单层表处厚度: 10~15mm。双层表处厚度:15~25mm。三层表处厚度: 25~30mm。
•功能层
•季节性冻土地区路面厚度不满足防冻要求时:增设防冻层。 •防冻层材料:粗砂、砂砾、碎石等。
•地下水位高,排水不良的路段,有裂隙水、泉眼等水文条件不 良岩石挖方路段,基层和底基层为非粒料类材料时:可在基层 和底基层与路床之间设置粒料层。粒料层应与路基边缘或与边 沟下渗沟相连接。
设计准则
沥青混合料层疲劳开裂破坏 无机结合料稳定层疲劳开裂破坏 沥青混合料层永久变形量 路基顶面竖向压应变 季节性冻土地区路面低温开裂
•原有 •新增
•使用性能设计指标要求
•1.疲劳开裂寿命 •沥青混合料层、无机结合料稳定层的疲劳开裂寿命不应小于按 附录A确定的设计使用年限内的当量设计轴载累计作用次数。
•路面结构组合
•路面结构类型选择:交通荷载等级、路基状况、路面材料特性 、路面结构特性。 •路面结构类型:无机结合料稳定类基层沥青路面、粒料类基层 沥青路面、沥青结合料类基层沥青路面、水泥混凝土基层沥青 路面。
•路面结构的选用:
•路基中湿或潮湿时:粒料底基层或粒料类垫层。
•多雨地区的无机结合料稳定类基层,水泥混凝土基层沥青路面 :控制唧泥、脱空等水损坏。
•岩石或填石路基顶面:设置整平层(200~300mm)。 •路床要求:干燥或中湿状态,防止地表水或地下水侵入。
•基层和底基层
•基层和底基层要求:足够的承载力,抗疲劳开裂性能,足够的 耐久性和水稳定性,足够的抗永久变形能力(沥青结合料类和 粒料类基层)。 •基层和底基层材料类型选用:参照表4.4.2。
•面层
•面层:平整、抗车辙、抗疲劳开裂、抗低温开裂、抗水损坏。 •表面层混合料:抗滑、耐磨。 •密级配沥青混合料和SMA表面层:低透水性。
•面层材料类型选用:参照表4百度文库5.2。
•对抗滑、排水或降噪有特殊要求的表面层:可采用开级配的沥 青混合料。表面层下应设防水层。防水层:可采用改性乳化沥 青或改性沥青。
•再生沥青混合料和再生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可用于各交通荷 载等级的基层和底基层。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宜用于极重 、特重和重交通荷载等级的基层。
•无机结合料稳定层与沥青层间:可设级配碎石、半开级配或开 级配沥青碎石层。
•基层和底基层厚度:符合表4.4.5规定。
•沥青路面下水泥混凝土基层:符合现行《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 设计规范》(JTG D40)的有关规定。
•设计轴载
设计轴载:100kN单轴双轮荷载,按附录A方法计算设计使用年 限当量设计轴载累计作用次数。 设计轴载与原规范一致,无变化。
•设计交通荷载等级
设计交通荷载分级见下表。重新进行了分级,新增了极重等级 。交通量计量单位、划分标准等与原规范不同。 原规范,轻,<3x106次,中等,3~12x106次,重,12~25x106次 ,特重,>25x106次。
•粒料层厚度:≥150mm。
•无机结合料稳定类或冷再生类材料结构层与沥青类结构层之间 :宜设置封层。
•封层:单层沥青表面处治或稀浆封层。
•当设置改性沥青应力吸收层时,可不再设封层。
•沥青混合料层之间:应设黏层。
•黏层材料:乳化沥青、改性乳化沥青、道路石油沥青或改性沥 青等。
•极重、特重、重交通荷载等级沥青路面的黏层:改性乳化沥青 、道路石油沥青或改性沥青。
•无机结合料稳定类基层的收缩开裂和路面反射裂缝控制措施: •1 抗裂性好的无机结合料稳定类基层 •2 增加沥青层厚度,或在基层上设沥青碎石层或级配碎石层 •3 在基层上设改性沥青应力吸收层或敷设土工合成材料
•初选各结构层厚度:选定结构组合,依据交通荷载等级,参照 附录C选取。
•路基
•路基要求:稳定、密实、均匀,具有足够的承载力。 •多雨地区土质路堑和强风化岩石路段:加强填挖交界处及路堑 段的排水设计,改善路基水文状况。
•目标可靠度及目标可靠度指标
路面结构的目标可靠度及目标可靠指标不低于下表规定值。 首次引入目标可靠度及目标可靠指标,用于设计。
•设计使用年限
新建沥青路面结构设计使用年限(公路等级、经济、交通荷载 等级)不低于下表规定值。改建路面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依据工 程实践情况确定。 提高了三、四级公路的设计使用年限,原规范三级公路的为8 年,四级公路的为6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