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路面设计规范2020条文解读

合集下载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是指在公路建设中,为了保证道路的安全、舒适和持久使用,对公路沥青路面的设计与施工进行规范的指导文件。

本文将从路面设计的基本原则、沥青路面结构设计、路面设计参数等方面进行阐述,共计1000字。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的基本原则有以下几点:首先,要满足道路的使用功能,包括车辆通行、行人通行等要求;其次,要根据道路的交通流量和类型,确定路面结构及厚度;再次,要根据路面所处的地理条件和气候条件,确定沥青材料的种类和质量要求;最后,要保证路面的可持续发展,考虑到道路使用的年限和维修的成本。

沥青路面结构设计是重要的环节,需要根据交通流量和类型、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来确定。

一般来说,沥青路面结构可以分为表层、底层和基层三部分。

表层主要承受车辆荷载和气候破坏,应选用耐磨损、耐老化的沥青混合料;底层主要起到增强路面承载力和分布荷载的作用,可以选用碎石、砂石等材料作为基层;基层则是为底层提供坚实的支撑,可以选用碎石、黄土等材料。

根据实际情况,还可以在路面结构中添加其他层次,如雨水排泄层、防水层等。

在路面设计中,还需要考虑各种参数,如路面厚度、交通流量、车速、设计年限等。

路面厚度是保证路面结构安全和耐久性的重要因素,一般需要根据交通流量和类型来确定,可以通过路基的强度和胀缩性来计算。

交通流量和车速是决定路面结构和厚度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交通流量越大、车速越快,路面的结构和厚度就需要相应的增加。

设计年限是指路面设计所预计的使用年限,一般来说,设计年限越长,路面的结构和材料的质量就需要相应地提高。

总之,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是指导公路建设的重要文件,通过遵循基本原则、合理设计路面结构和考虑各种参数,可以保证路面的安全、舒适和持久使用。

只有按照规范要求进行设计和施工,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公路的使用寿命和减少维修成本。

22.沥青路面设计规范条文解读

22.沥青路面设计规范条文解读

沥青混合料动态压缩模量:按5.1.4条规定,依相应水平定。
泊松比
材料泊松比:按下表5.6.1取值。
4 路面结构验算
一般规定 设计指标 交通、材料和环境参数 路面结构验算流程
一般规定
弹性层状体系理论:
路面结构方案选定:
设计指标
路面结构方案验算设计指标选择:
不同设计指标的力学响应点位置:
面层材料类型选用:参照表4.5.2。
对抗滑、排水或降噪有特殊要求的表面层:可采用开级配的沥 青混合料。表面层下应设防水层。防水层:可采用改性乳化沥 青或改性沥青。
不同粒径沥青混合料层厚:符合表4.5.4规定。
密级配沥青混合料和SMA的结构层厚度不小于集料公称最大粒 径的2.5倍。开级配沥青混合料的结构层厚度不小于集料公称最 大粒径的2.0倍。
一般规定
路面材料:依据公路等级、交通荷载等级、气候条件、各结构 层功能要求和当地材料特性等,经技术经济论证后设计并确定 材料设计参数。 原材料性质要求和混合料组成及性质要求:符合《公路沥青路 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和《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 细则》(JTG/T F20)的规定,结合工程特点和当地经验确定。
交通、材料和环境参数
累计当量设计轴载作用次数计算:
结构验算时结构层模量取值:
温度调整系数及等效温度:
路面结构验算流程
路面结构验算流程: 1.调查分析交通参数(附录A),确定交通荷载等级。 2.根据路基土类、地下水位高度确定路基干湿类型和湿度状况, 按规范要求,并结合现行《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 的规定,确定路基顶面回弹模量及必要的路基改善措施。 3.根据设计要求,收集所在地区的常用路面结构组合和材料性 质要求,分析影响路面结构设计的其他因素,初拟路面结构组 合和厚度方案,选取设计指标。

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沥青路面设计规范一、引言沥青路面是道路交通建设中常用的一种路面结构,其优点是施工方便、维护费用低、噪声低等,并且能够适应不同的交通流量和使用条件。

为了保证沥青路面的质量,提高道路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本文主要介绍沥青路面设计规范的要点及其实施方法。

二、沥青路面设计规范的要点1、沥青路面材料的选用沥青路面的材料主要包括沥青混合料、沥青素、沥青乳液等。

在进行沥青路面设计时,应根据使用环境、交通流量、路段等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选择。

2、沥青路面层数的确定沥青路面的层数是指由下至上的各层沥青混合料的结构。

一般情况下,沥青路面的层数包括基层、底基层、粗碎石层、中粒度石层、细碎石层、沥青稳定层、面层等。

在确定沥青路面的层数时,应考虑道路使用年限、交通流量、环境要求等因素。

3、沥青路面结构厚度的确定沥青路面的结构厚度是指各层沥青混合料的厚度。

结构厚度的确定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一般来说,结构厚度的设计应该满足下面的要求:(1)设计厚度要满足使用要求和使用年限要求;(2)要考虑基层条件,防止板结和冻胀;(3)应考虑地基的稳定性,不影响周围建筑物的安全。

4、沥青路面施工要求沥青路面的施工要求包括:基层的处理、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沥青混合料的铺筑等。

施工过程中,应注意控制施工温度,防止过早的冷却、过度的加热,避免诸如起泡、龟裂等沥青路面的缺陷。

三、沥青路面实施方法1、沥青路面的设计(1)确定使用环境和交通流量,制定路面结构和厚度设计方案;(2)选择适当的沥青混合料、沥青素和乳液,并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其使用比例;(3)根据路面的长、宽、面积计算所需的沥青混合料的用量和配比;(4)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施工的时间和工期。

2、沥青路面的施工(1)进行基层处理,包括设计要求的地基处理和加固,基层的级配和压实等;(2)进行沥青混合料的配制和搅拌,确保配制合理、搅拌均匀;(3)铺设混合料,控制施工温度,均匀铺设,压实等;(4)进行沥青路面后期处理,包括调整路面横坡和纵坡,钢丝刷、刮平等步骤。

最新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最新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加载180秒确定的劲度模量值(MPa).St 300 MPa,m 0.3
弯曲梁流变仪
.
三、设计标准
.
3.0.1 目标可靠度和可靠度指标 表3.0.1 目标可靠度和目标可靠度指标
公路等级 可靠度(%) 可靠度指标β
高速公路 95 1.65
一级公路 90 1.28
二级公路 85 1.04
三级公路 80 0.84
表4-1 沥青路面主要损坏类型
结构类型
粒料类基层沥青路面、底基层采用粒料的沥 无机结合料稳定类基层沥青路面、底
青混合料类基层沥青路面
基层采用无机结合料稳定粒料的沥青
结合料类基层沥青路面
.
3.0.6 设计指标应满足(验算指标)
1.按本规范附录B.1和B.2计算的沥青层和无机结合料层的疲 劳开裂寿命(次),[容许的]均应大于附录A确定的设计年限 内当量轴载累计作用次数;
2.按附录B3计算的沥青永久变形量,应小于表3.0.6-1容许的 变形量值;
表3.0.6-1 沥青混合料层容许永久变形量(mm)
2.1.13 轴载谱 各种车辆不同轴重的分布概率图。正态分布, 对数正态分布。
2.1.14 当量轴次 分别按不同的破坏指标(五个指标),按当量 损坏原则(mimer假定)将不同轴载的作用次数 换算为设计轴载(100kN)的当量作用次数。
.
2.1.15 累计当量轴次 概念与老规范同,但这里指客车和货车的交通量 (指2类~11类车型)。不考虑轻型车的作用。
2.1.16 路基平衡湿度 公路通车后,路基湿度在地下水、大气降雨与蒸发 等因素作用下达到平衡状态,湿度相对稳定,此时 的路基湿度定义为路基平衡湿度。
2.1.17 裂缝指数 表征横向裂缝密集程度的指标,反映沥青层低温开 裂程度。(DTT直接拉伸试验)

《排水沥青路面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JTGT 3350-03—2020解读

《排水沥青路面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JTGT 3350-03—2020解读

《排⽔沥⻘路⾯设计与施⼯技术规范》解读《排水沥青路面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JTG/T 3350-03—2020专家解读一、引言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汽车保有量的增加,道路排水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我国制定了《排水沥青路面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JTG/T 3350-03—2020)。

本文将对该规范进行详细解读,以期为道路工程设计与施工人员提供参考。

二、规范背景与意义排水沥青路面是一种具有优良排水性能的道路结构,能够迅速排除路表积水,提高道路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然而,在实际工程中,排水沥青路面的设计与施工存在一些问题,如设计理念落后、施工工艺不成熟等,导致道路排水性能不佳,甚至引发交通安全隐患。

因此,制定一部科学、合理的排水沥青路面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对于提高道路工程质量、保障交通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三、规范主要内容(一)设计方面结构设计:规范要求根据道路等级、交通量等因素进行结构设计,确保排水沥青路面的承载能力和排水性能。

材料选择:规范要求选用高质量的沥青、集料等原材料,确保路面的耐久性和稳定性。

排水系统设计:规范要求根据道路纵坡、横坡等因素进行排水系统设计,确保路表积水能够迅速排除。

防滑设计:规范要求考虑路面的抗滑性能,采用合适的防滑措施,提高道路的安全性。

(二)施工方面施工前准备:规范要求进行施工前准备工作,包括材料检验、设备检查等,确保施工条件符合要求。

施工工艺:规范要求采用合理的施工工艺,包括混合料拌合、摊铺、压实等,确保路面的质量和性能。

施工质量控制:规范要求进行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包括厚度检测、平整度检测等,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养生与维护:规范要求对施工完成后的路面进行养生与维护,包括封面层施工、接缝处理等,确保路面的使用寿命和性能。

四、规范亮点与特色(一)强调安全与环保规范强调了排水沥青路面设计与施工的安全性和环保性。

在设计方面,要求考虑道路的抗滑性能和排水性能,提高道路的安全性;在施工方面,要求采用环保材料和工艺,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排水沥青路面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JTGT3350 03 2020)》解读+原文

《排水沥青路面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JTGT3350 03 2020)》解读+原文

《排⽔沥⻘路⾯设计与施⼯技术规范》解读2020年6月2日发布的《排水沥青路面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JTG/T 3350-03—2020,简称《规范》),作为行业推荐性标准,自2020年9月1日起实施。

一、编制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公众对出行质量的需求不断提高,道路建设也向着安全,舒适,环保的方向发展。

排水沥青路面具备排水、抗滑、降噪等特点,可显著提高雨天行车的安全性及舒适性。

目前,很多国家广泛使用甚至强制使用排水沥青路面,日本、美国等国家颁布了专门的排水沥青路面技术规范。

我国排水沥青路面经历了十多年的研究和工程实践,近年来应用需求迅速增加,为指导规范排水沥青路面设计与施工,组织完成了《规范》的编制工作。

二、《规范》的定位《规范》基于成熟、可靠、先进、实用的原则,全面总结了国内排水沥青路面设计和施工等工程实践经验,借鉴了国内外排水沥青路面的最新研究成果。

《规范》填补了我国在排水沥青路面设计施工技术领域行业标准的空白,有利于规范排水沥青路面的设计、施工、试验检测、质量验收等环节,对建设安全环保的公路基础设施、提高公路路面行驶安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欧洲、美国等国家路面结构多为柔性基层;排水沥青路面的结合料多采用普通基质沥青、SBS改性沥青或AR橡胶沥青,日本主要采用高黏度改性沥青,以保证排水沥青路面在高温、重载交通下的耐久性。

《规范》根据我国气候环境和交通荷载条件,结合我国半刚性基层的典型路面结构,提出了适于我国的排水沥青路面结构组合和设计方法,明确了高黏度改性沥青材料及排水沥青混合料的技术要求。

三、主要内容(一)排水沥青路面结构设计:规定了排水路面的结构设计方法、结构组合、厚度取值、双层排水沥青路面结构组合、防水粘结层技术要求以及旧路改造时的路面设计方法。

为不同结构层次提供设计参数和技术要求,可用于指导我国排水沥青路面结构设计,满足以半刚性基层为主的排水路面结构性能需求。

(二)排水系统及附属设施设计:针对排水沥青路面表层内部排水的特殊性,规定了排水沥青路面边缘排水结构、超高路段排水设计、多车道、陡坡等大径流路面排水设计、桥面排水设计以及排水路面标线设计等方法和典型结构形式,以保证路面结构整体排水的要求。

排水沥青路面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JTGT 3350-03—2020

排水沥青路面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JTGT 3350-03—2020

目次目次1总则 (1)2术语和符号 (3)2.1 术语 (3)2.2 符号 (7)3结构设计 (8)3.1 一般规定 (8)3.2 结构组合 (9)3.3 防水黏结层 (11)3.4 旧路改造的排水沥青路面设计 (12)4排水系统及附属设施设计 (14)4.1 一般规定 (14)4.2 排水沥青路面边缘排水系统典型结构 (14)4.3 超高路段排水设计 (16)4.4 多车道、陡坡等大径流路面排水设计 (16)4.5 桥面排水设计 (19)4.6 排水沥青路面标线设计 (19)5材料 (21)5.1 一般规定 (21)5.2 沥青 (21)5.3 粗集料 (24)5.4 细集料 (27)5.5 填料 (28)5.6 纤维稳定剂 (28)5.7 防水黏结层材料 (29)5.8 双层排水沥青路面层间结合材料 (30)6排水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31)6.1 一般规定 (31)—1—排水沥青路面设计与施工指导规范(JTG /T 3350-03—2020)6.2 排水沥青混合料技术要求 (32)6.3 目标配合比设计 (35)6.4 生产配合比设计 (38)6.5 生产配合比验证 (38)7排水沥青路面施工 (40)7.1 一般规定 (40)7.2 施工准备 (40)7.3 防水黏结层的施工 (41)7.4 混合料的拌制 (41)7.5 混合料的运输 (43)7.6 混合料的摊铺 (43)7.7 混合料的压实及成型 (44)7.8 双层排水沥青路面施工 (45)7.9 接缝 (46)7.10 交通控制 (47)7.11 透水标线施工 (47)8施工质量管理与检查 (48)8.1 一般规定 (48)8.2 施工前的材料与设备检查 (49)8.3 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与检查 (50)9交工检查与验收 (56)9.1 一般规定 (56)9.2 交工阶段排水沥青路面的质量检查与验收 (56)9.3 交工阶段标线的质量检查与验收 (57)附录A高黏度添加剂改性沥青的室内制备方法 (58)附录B排水沥青混合料真空塑封密度试验方法 (60)附录C排水沥青混合料透水系数试验方法 (64)附录D排水沥青路面渗水系数测定方法 (67)本规范用词用语说明 (70)—2—总则1总则1.0.1为规范排水沥青路面设计和施工,保证路面质量,提高工程耐久性,制定本规范。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要求规范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要求规范

文档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术语、符号2.1术语2.1.1沥青路面---铺筑沥青面层的路面结构.2.1.2半刚性基层---采用无机结合料稳定集料或土类材料铺筑的基层.2.1.3刚性基层---采用普通混凝土、碾压式混凝土、贫混凝土、钢筋混凝土、连续配混凝土等材料做的基层2.14柔性基层---采用热拌或冷拌沥青混合料、沥青贯入式石,以及不加任何结合料的粒料类等材料铺筑的基层.粒料类材料,包括级配碎石、级配砾石、符合级配的天然砂砾、部分砾石经轧制掺配而成的级配碎砾石,以及泥结碎石、泥灰结碎石、填隙碎石等基层材料.2.1.5轴载谱---各种车辆不同轴重的概率分布.2.1.6当量轴次---按弯沉等效或拉应力等效的原则,将不同车型、不同轴载作用次数换算为与标准轴载100kN相当的轴载作用次数.2.1.7累计当量次数---在设计年限,考虑车道系数后,一个车道上的当量轴次总和.2.1.8设计年限---在计算累计当量轴次时取用的基准时间.2.1.9冻结指数---一年中平均负温度的累计值.2.1.10设计弯沉值---根据设计年限一个车道上预测通过的累计当量轴次、公路等级、路面结构类型而确定的路表设计弯沉值.2.1.11最大粒径---混合料中筛孔通过率100%的最小标准筛孔尺寸.2.1.12公称最大粒径---混合料中筛孔通过率为90%--100%的最小标准筛孔尺寸.2.1.13封层---在沥青面层之上或基层之上或在沥青层之间,铺筑的阻止雨水下滲的沥青薄层.2.1.14稀浆封层---用具有一定级配的石屑或砂、填料(水泥、石灰、粉煤灰、石粉等)与乳化沥青、外掺剂和水,按一定比例拌制成流动型混合料,再均匀洒布于路面上的封层.2.1.15微表处---用具有一定级配的石屑或砂、填料(水泥、石灰、粉煤灰、石粉等)与聚合物改性乳化沥青、外掺剂和水,按一定比例拌制成流动型混合了,再均匀洒布于路面上的封层.2.1.16抗拉强度结构系数---考虑沥青混合料和半刚性材料疲劳破坏特性的安全系数,是根据一次荷载作用下的破坏强度与不同应力作用下的疲劳破坏强度之比,并考虑公路等级、室与现场差异等因素而确定。

沥青路面精表处技术规范DB50∕T 1047-2020

沥青路面精表处技术规范DB50∕T 1047-2020

DB50/T1047—2020目 次前言 (II)引言 (III)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1)4符号和缩略语 (2)5材料 (2)5.1通用要求 (2)5.2高性能胶结料 (2)5.3集料 (4)6设计 (5)6.1通用要求 (5)6.2铺装结构选择原则 (6)6.3材料用量确定 (8)7施工 (10)7.1通用要求 (10)7.2施工机械 (10)7.3施工前准备 (10)7.4试验段 (10)7.5施工 (11)7.6养护 (11)8施工质量控制与验收 (11)8.1施工前质量控制 (11)8.2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11)8.3质量验收 (12)附录A(规范性)原路面技术要求 (13)附录B(规范性)材料用量确定方法 (14)附录C(规范性)同步封层车标定方法 (17)附录D(规范性)现场黏结强度试验方法 (19)DB50/T1047—2020前 言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重庆市交通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重庆诚邦路面材料有限公司、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重庆交通大学、昆明理工大学、重庆通力高速公路养护工程有限公司、重庆市交通规划和技术发展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帮银、吴祥燕、黄维蓉、田苗苗、谢德龙、谌香玲、李亚非、杨建萍、杨光、王志美、冉龙飞、魏道新、陈景、罗代松、曾超。

引 言近年来,随着交通流量的增加,道路在投入运营后易出现沥青老化、微小裂缝、松散、抗滑力不足等病害,道路使用性能逐渐衰减,道路养护及交通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精表处技术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在重庆、四川、广东、陕西、江西等十余省市进行了成功应用,是目前道路有效的预防养护技术之一。

为规范沥青路面精表处技术的设计、施工和验收,确保精表处的工程质量,编制组结合重庆的气候、地理特点及精表处技术的工程应用情况,遵循现行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规定,通过广泛的调查研究、征求意见、总结工程经验、吸收有关研究成果,编制了重庆市地方标准《沥青路面精表处技术规范》。

公路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条文说明

公路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条文说明

公路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条文说明一、前言公路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是为了规范公路改性沥青路面施工工艺,提高道路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保障道路交通安全和畅通,保障道路基础设施的投资效益。

本规范适用于公路改性沥青路面施工工程。

二、材料1. 改性沥青改性沥青应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要求,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和稳定性,能够满足道路使用的要求。

2. 砂石料砂石料应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要求,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稳定性,能够满足道路基层的要求。

3. 粘结剂粘结剂应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要求,具有良好的粘结性能和耐久性,能够满足改性沥青路面施工的要求。

4. 其他辅助材料其他辅助材料应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要求,能够满足改性沥青路面施工的要求。

三、施工工艺1. 基层处理(1)基层应平整、结实、无裂缝、无松散和浮动现象。

(2)在基层表面喷洒底涂沥青,确保基层与面层的粘结牢固。

2. 摊铺(1)改性沥青路面应采用机械摊铺,摊铺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2)摊铺速度应适中,避免出现堆积和漏铺现象。

3. 压实(1)改性沥青路面应采用振动压路机进行压实,压实应均匀、充分。

(2)压实后应及时进行表面处理,确保路面的平整度和光洁度。

4. 养护(1)改性沥青路面摊铺完成后,应及时进行养护,防止路面龟裂和损坏。

(2)养护期间应避免车辆和人员在路面上行走和停放,确保路面的质量和稳定性。

四、验收标准1. 路面平整度改性沥青路面的平整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出现凹凸不平、波浪状和车辙等现象。

2. 路面密实度改性沥青路面的密实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出现空鼓和松散现象。

3. 路面光洁度改性沥青路面的光洁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出现裂缝、坑洼和污染等现象。

4. 路面耐久性改性沥青路面的耐久性应符合设计要求,能够满足道路使用的要求。

五、施工质量控制1. 施工单位应建立健全施工质量管理体系,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规范要求。

2. 施工单位应配备符合要求的施工人员和施工设备,确保施工工艺符合规范要求。

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沥青路面设计规范沥青路面是指由沥青混合料铺设的道路,具有较好的耐久性和车辆行驶平稳性。

为了确保沥青路面的质量和使用寿命,需要遵循一定的设计规范。

以下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的一些主要内容。

1. 沥青混合料的选择:根据道路的交通量、车辆类型和气候条件等因素,选择适当的沥青混合料。

混合料的级配要符合规定的范围,沥青含量要合理。

2. 路面结构的设计:根据路段的交通量和路基条件,确定合适的路面结构。

一般情况下,路面结构可分为基层、底层和面层。

基层的厚度一般为100mm以上,底层为100-150mm,面层为30-50mm。

3. 道路横断面的设计:根据道路的等级和交通量,设计合适的横断面。

一般情况下,道路的横断面应具有适当的超高和纵坡。

超高和纵坡的选择应符合交通安全要求,避免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发生侧翻等事故。

4. 路面施工工艺的设计:沥青路面的施工包括铺筑、压实和养护等过程。

为了确保施工质量,需要设计合理的施工工艺。

例如,铺筑沥青混合料时应注意温度和均匀度,压实时应控制压实温度和次数,养护时要注意保湿和保温。

5. 沥青路面的验收标准: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验收,以确保沥青路面的质量。

验收标准主要包括路面平整度、厚度、材料成分和密实度等指标。

超过规定标准的部分应及时整改。

6. 路面维护和养护:沥青路面的维护和养护对于延长使用寿命至关重要。

定期检查路面的病害,及时修补损坏部分;做好排水措施,避免积水对路面的损害;定期清理路面上的杂物和积淤物。

综上所述,沥青路面设计规范包括沥青混合料选择、路面结构设计、横断面设计、施工工艺设计、验收标准、维护和养护等方面。

只有按照规范要求进行设计、施工和养护,才能确保沥青路面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JTGD50-2017)最新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JTGD50-2017)最新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表3.0.6-1 沥青混合料层容许永久变形量(mm)
.
ü 3.路基顶面竖向压应变应小于附录B4的容许值; ✓ 4.按照附录B5计算的沥青面层低温开裂指数不大于表3.0.6-2;
表3.0.6-2 低温开裂指数要求
3.0.7 对于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等提出抗滑技术指标 横向力系数SFC60,测试标准车60km/h; TD—铺砂法构造深度(mm),与旧规范一样
开级配沥青混合料厚度不宜小于集料公称最大粒径的2.0倍。 表4.5.4 不同粒径沥青混合料的最小层厚(mm)
.
4.6 功能层:粘层、封层、透层、隔离层、防水(排水) 层、防裂层、取消了老规范中的垫层! 编制中表面,表4-1,列出了沥青路面主要损坏类型。 表4-1 沥青路面主要损坏类型
.
五、材料性质要求和设计参数
3.0.2 路面结构设计使用年限 表3.0.2 路面结构设计使用年限(年)
四级公路 70 0.52
3.0.3 设计轴重100kN,单轴,双轮组(与老规范同),技术参数 表3.0.3 设计轴载的参数
.
3.0.4 设计交通荷载等级 表3.0.4 设计交通荷载等级
△累计轴重为大型客车和货车交通量(2类~11类车) △增加了“极重”等级,≥50×106辆,分为 五级(老规范四级)
2.1.13 轴载谱 各种车辆不同轴重的分布概率图。正态分布, 对数正态分布。
2.1.14 当量轴次 分别按不同的破坏指标(五个指标),按当量 损坏原则(mimer假定)将不同轴载的作用次数 换算为设计轴载(100kN)的当量作用次数。
.
2.1.15 累计当量轴次 概念与老规范同,但这里指客车和货车的交通量 (指2类~11类车型)。不考虑轻型车的作用。
用贯入法测定。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公路沥青路面是一种常见的道路路面结构,具有耐久性强、维修简便、行驶舒适等优点,因此在公路建设中应用广泛。

为了确保沥青路面的质量和安全性,需要有相应的设计规范。

1. 路面结构设计规范:路面结构设计是指确定路面层的类型和厚度,以保证路面的承载力、抗水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常用的路面结构类型包括沥青混凝土路面、水泥混凝土路面和水稳路面等。

路面厚度应满足设计车辆荷载、环境温度和地基条件等要求,同时应考虑材料的工作特性和寿命预测。

2. 沥青混凝土材料规范:沥青混凝土是公路常用的路面材料,其质量会直接影响路面的耐久性和承载能力。

沥青混凝土材料规范包括沥青石料配合比设计、沥青稳定剂选择和级配设计等方面。

其中,沥青稳定剂的选择应考虑路面的荷载和环境条件,以保证沥青层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3. 施工质量检验规范:沥青路面的施工过程中,需要对沥青混凝土的质量进行检验和控制,以确保路面的平整度和密实度。

施工质量检验规范包括沥青混凝土的压实度、平整度和质量控制等指标。

检验依据规范进行,并采用合适的方法和设备进行测量和测试。

4. 防水、防腐规范:沥青路面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受到水分和化学物质的侵蚀,因此需要进行防水、防腐处理,以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

防水、防腐规范包括使用合适的材料和工艺进行路面封面处理,以提高路面的抗水稳定性和耐久性。

5. 养护管理规范:公路沥青路面的养护工作对于保持路面的良好状态和延长使用寿命至关重要。

养护管理规范包括路面清洁、定期巡视和维修等方面。

养护工作应遵循规范,定期进行路面检测,并及时处理路面的损坏和缺陷。

总之,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对于确保路面质量和安全性非常重要。

设计人员应遵循相关规范要求,合理选择路面结构和材料,并加强施工质量检验和养护管理工作,以提高路面的使用寿命和交通安全性。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条文说明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条文说明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条文说明-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 50-2004条文说明2004年9月16日1 总则由于国民经济发展,带来交通量激增和重载车增多,对路面设计和施工是一个挑战。

为提高路面设计水平和工程质量,减少早期损害,总结工程实践的经验教训,吸纳新的科研成果,有必要对原规范进行修订。

路面设计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它不是单纯地厚度计算。

因原材料性质决定沥青混合料或各种基层混合料的物理力学特性,各种混合料的性质决定了各结构层的路用性能,所以,材料直接影响路面质量与耐久性。

各结构层的组合与当地的气候、交通量与交通组成密切相关,合理的结构组合,使路面获得经济、耐久效果。

厚度计算与材料设计参数取值直接相关,没有实测材料参数厚度计算缺乏依据。

若缺原材料调查,无合理材料单价,可导致变更设计,突破投资。

故设计人员应重视材料调查,选用符合技术要求,经济合理材料,防止简单地套用路面结构,把设计变成是厚度计算。

设计工作包括以下具体内容:1 调查与收集有关交通量及其组成资料,积极开展轴载谱分布的调查、测试工作;2 收集当地气候、水文资料,了解沿线地质、路基填挖及干湿状况,通过试验或论证确定路基回弹模量;3 设计人员应认真做好路用各种材料的调查,并取样试验,根据试验结果选定路面各结构层所需的材料;4 施工图设计阶段应进行混合料的目标配合比设计,并测试、确定材料设计参数;5 拟定路面结构组合,采用专用程序计算厚度;6 对路面结构方案进行概算、技术经济比较,进行初期投资或长期成本寿命分析,提出推荐的设计方案。

但是目前我国尚未建立初期投资、营运中的维修、养护费用等全过程的技术经济预估模型,希望有条件的设计、科研单位开展这方面的工作,积累资料。

7 认真做好路面排水、路面结构内部排水和中央分隔带排水系统设计,使路面排水通畅,路面结构内部无积水滞留。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 50-2004条文说明2004年9月16日1 总则由于国民经济发展,带来交通量激增和重载车增多,对路面设计和施工是一个挑战。

为提高路面设计水平和工程质量,减少早期损害,总结工程实践的经验教训,吸纳新的科研成果,有必要对原规范进行修订。

1.0.3路面设计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它不是单纯地厚度计算。

因原材料性质决定沥青混合料或各种基层混合料的物理力学特性,各种混合料的性质决定了各结构层的路用性能,所以,材料直接影响路面质量与耐久性。

各结构层的组合与当地的气候、交通量与交通组成密切相关,合理的结构组合,使路面获得经济、耐久效果。

厚度计算与材料设计参数取值直接相关,没有实测材料参数厚度计算缺乏依据。

若缺原材料调查,无合理材料单价,可导致变更设计,突破投资。

故设计人员应重视材料调查,选用符合技术要求,经济合理材料,防止简单地套用路面结构,把设计变成是厚度计算。

设计工作包括以下具体内容:1 调查与收集有关交通量及其组成资料,积极开展轴载谱分布的调查、测试工作;2 收集当地气候、水文资料,了解沿线地质、路基填挖及干湿状况,通过试验或论证确定路基回弹模量;3 设计人员应认真做好路用各种材料的调查,并取样试验,根据试验结果选定路面各结构层所需的材料;4 施工图设计阶段应进行混合料的目标配合比设计,并测试、确定材料设计参数;5 拟定路面结构组合,采用专用程序计算厚度;6 对路面结构方案进行概算、技术经济比较,进行初期投资或长期成本寿命分析,提出推荐的设计方案。

但是目前我国尚未建立初期投资、营运中的维修、养护费用等全过程的技术经济预估模型,希望有条件的设计、科研单位开展这方面的工作,积累资料。

7 认真做好路面排水、路面结构内部排水和中央分隔带排水系统设计,使路面排水通畅,路面结构内部无积水滞留。

1.0.4 该条文仅增加了路面设计应符合国家环境保护的有关规定,设计中应注意废弃料的处理,不能污染环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永久变形量
•沥青混合料层的永久变形量不应大于按附录B.3计算的下表容 许永久变形量。
•3.路基顶面竖向压应变 •不大于按附录B.4计算的容许值。
•4.沥青面层低温开裂指数
•按附录B.5计算的季节性冻土地区的沥青面层低温开裂指数不 宜大于下表所列值。
2 结构组合设计
一般规定 路面结构组合 路基 基层和底基层 面层 功能层 路肩 路面排水
•水泥混凝土板与沥青面层之间的黏层:改性沥青。
•粒料层厚度:≥150mm。
•无机结合料稳定类或冷再生类材料结构层与沥青类结构层之间 :宜设置封层。
•封层:单层沥青表面处治或稀浆封层。
•当设置改性沥青应力吸收层时,可不再设封层。
•沥青混合料层之间:应设黏层。
•黏层材料:乳化沥青、改性乳化沥青、道路石油沥青或改性沥 青等。
•极重、特重、重交通荷载等级沥青路面的黏层:改性乳化沥青 、道路石油沥青或改性沥青。
22.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2020条文解读
内容
1、设计标准 2、结构组合设计 3、材料性质要求与设计参数 4、路面结构验算 5、改建设计 6、桥面铺装设计
1 设计标准
目标可靠度及目标可靠指标 设计使用年限 设计轴载与设计轴载累计作用次数 设计交通荷载等级 设计准则 使用性能设计指标要求 交工验收抗滑指标要求
•不同粒径沥青混合料层厚:符合表4.5.4规定。
•密级配沥青混合料和SMA的结构层厚度不小于集料公称最大粒 径的2.5倍。开级配沥青混合料的结构层厚度不小于集料公称最 大粒径的2.0倍。
•沥青贯入式碎石层厚度:40~80mm。乳化沥青贯入式路面的 厚度:≤50mm。上拌下贯式路面的拌和厚度:≥25mm。
•岩石或填石路基顶面:设置整平层(200~300mm)。 •路床要求:干燥或中湿状态,防止地表水或地下水侵入。
•基层和底基层
•基层和底基层要求:足够的承载力,抗疲劳开裂性能,足够的 耐久性和水稳定性,足够的抗永久变形能力(沥青结合料类和 粒料类基层)。 •基层和底基层材料类型选用:参照表4.4.2。
•再生沥青混合料和再生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可用于各交通荷 载等级的基层和底基层。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宜用于极重 、特重和重交通荷载等级的基层。
•无机结合料稳定层与沥青层间:可设级配碎石、半开级配或开 级配沥青碎石层。
•基层和底基层厚度:符合表4.4.5规定。
•沥青路面下水泥混凝土基层:符合现行《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 设计规范》(JTG D40)的有关规定。
设计准则
沥青混合料层疲劳开裂破坏 无机结合料稳定层疲劳开裂破坏 沥青混合料层永久变形量 路基顶面竖向压应变 季节性冻土地区路面低温开裂
•原有 •新增
•使用性能设计指标要求
•1.疲劳开裂寿命 •沥青混合料层、无机结合料稳定层的疲劳开裂寿命不应小于按 附录A确定的设计使用年限内的当量设计轴载累计作用次数。
•无机结合料稳定类基层的收缩开裂和路面反射裂缝控制措施: •1 抗裂性好的无机结合料稳定类基层 •2 增加沥青层厚度,或在基层上设沥青碎石层或级配碎石层 •3 在基层上设改性沥青应力吸收层或敷设土工合成材料
•初选各结构层厚度:选定结构组合,依据交通荷载等级,参照 附录C选取。
•路基
•路基要求:稳定、密实、均匀,具有足够的承载力。 •多雨地区土质路堑和强风化岩石路段:加强填挖交界处及路堑 段的排水设计,改善路基水文状况。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面层
•面层:平整、抗车辙、抗疲劳开裂、抗低温开裂、抗水损坏。 •表面层混合料:抗滑、耐磨。 •密级配沥青混合料和SMA表面层:低透水性。
•面层材料类型选用:参照表4.5.2。
•对抗滑、排水或降噪有特殊要求的表面层:可采用开级配的沥 青混合料。表面层下应设防水层。防水层:可采用改性乳化沥 青或改性沥青。
•设计轴载
设计轴载:100kN单轴双轮荷载,按附录A方法计算设计使用年 限当量设计轴载累计作用次数。 设计轴载与原规范一致,无变化。
•设计交通荷载等级
设计交通荷载分级见下表。重新进行了分级,新增了极重等级 。交通量计量单位、划分标准等与原规范不同。 原规范,轻,<3x106次,中等,3~12x106次,重,12~25x106次 ,特重,>25x106次。
•一般规定
•路面结构组合设计:考虑路面结构力学特性、功能特性、长期 性能衰变规律、损坏特点,遵循路基-路面综合设计理念。 •保证路面结构安全、耐久、全寿命周期经济合理
•路面结构层:面层、基层、底基层、功能层(如必要),其中 ,面层:表面层、中面层、下面层。
•垫层不属于路面结构层。
•使用年限内要求:面层没有疲劳结构破坏,表面功能可修复。 •层间结合:黏层、封层、透层。 •路面结构防水、排水:阻止降水渗入路面结构层。
•目标可靠度及目标可靠度指标
路面结构的目标可靠度及目标可靠指标不低于下表规定值。 首次引入目标可靠度及目标可靠指标,用于设计。
•设计使用年限
新建沥青路面结构设计使用年限(公路等级、经济、交通荷载 等级)不低于下表规定值。改建路面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依据工 程实践情况确定。 提高了三、四级公路的设计使用年限,原规范三级公路的为8 年,四级公路的为6年。
•路面结构组合
•路面结构类型选择:交通荷载等级、路基状况、路面材料特性 、路面结构特性。 •路面结构类型:无机结合料稳定类基层沥青路面、粒料类基层 沥青路面、沥青结合料类基层沥青路面、水泥混凝土基层沥青 路面。
•路面结构的选用:
•路基中湿或潮湿时:粒料底基层或粒料类垫层。
•多雨地区的无机结合料稳定类基层,水泥混凝土基层沥青路面 :控制唧泥、脱空等水损坏。
•沥青表处:可分为单层、双层和三层。单层表处厚度: 10~15mm。双层表处厚度:15~25mm。三层表处厚度: 25~30mm。
•功能层
•季节性冻土地区路面厚度不满足防冻要求时:增设防冻层。 •防冻层材料:粗砂、砂砾、碎石等。
•地下水位高,排水不良的路段,有裂隙水、泉眼等水文条件不 良岩石挖方路段,基层和底基层为非粒料类材料时:可在基层 和底基层与路床之间设置粒料层。粒料层应与路基边缘或与边 沟下渗沟相连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